抗过敏药物范文
时间:2023-04-10 07: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抗过敏药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扑尔敏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TQ46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a-01
1 临床资料
患者霍某57岁,搬入新居一年,反复出现流涕、眼痒、打喷嚏且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考虑为老年性哮喘,既往无过敏史。给予静点头孢哌酮(皮试阴性)过程中肌注扑尔敏10毫克,5分钟后出现胸闷、气短加剧、面色苍白、出汗,并且意识不清,当时血压60/40mmHg,考虑为头孢哌酮过敏,急给予副肾0.1肌注、多巴胺静点、氟美松10mg静注、吸氧、扩容、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静点等综合治疗半小时后症状缓解。第二天,静点氨茶碱半小时,肌注扑尔敏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抗休克治疗50分钟后症状缓解。两天均在应用扑尔敏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所以考虑为扑尔敏所致。
2 讨论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由于药物这种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激发引起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使组织释放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复杂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1]。
很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但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的抗过敏药也能过敏是因为:参与或导致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种类繁多,而且发生过敏反应的过程极为复杂。抗过敏药之所以能抗过敏,主要是它们阻断了过敏反应的某一重要环节或化学介质的释放,但它不能阻断过敏反应的全过程,所以仍然可发生过敏反应。而且,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症状会更加严重,轻者表现为各种药物性皮疹、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乃至死亡。
过敏性休克病情凶险,一旦明确诊断,立即停止致过敏药物。给病人去枕平卧位,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常用的抢救治疗药物为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肾上腺素(0.3-1mg肌肉注射)、多巴胺、间羟胺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一般按病情调节剂量进行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抗组胺药:异丙嗪、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补充血容量: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及心电图。必要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该药引起过敏性休克很少见,因此,应用抗过敏药后原有症状未能改善、反而较前加重,应想到抗过敏药过敏所致,就要立即停药。一般情况下,这种过敏应在停药数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扑尔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所以临床医生使用该药时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
参考文献
篇2
2008年9月5日,被保险人张先生向某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投保了年交保费用一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9年3月15日,张先生因感冒到宣武区某医院求治,医院按照医疗规程为张先生作了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随后护士按主治医生开具处方的规定剂量为张先生注射了青霉素。治疗的第二天,张先生发生过敏反应,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救治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是:迟发性青霉素过敏。此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并无过错,但基于同情仍向受害人的妻子李某补偿了二万元。处理完丧事后,在整理张先生的遗物时,李女士发现了该意外伤害保险单,遂向这家保险公司的北京分公司提出索赔。但是,保险公司以张先生是在接受疾病治疗时死亡,而其投保的保险仅仅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而张先生的死亡不属于意外伤害的范畴为由,拒绝赔偿。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意外伤害?意外伤害保险的含义是什么?
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受到意外伤害导致死亡、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业务。意外伤害有三层含义:①必须有客观的意外事故发生,且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偶然的、不可预见的。②被保险人必须有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或残疾的后果。③被保险人意外的发生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内在必然的联系。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才属于意外伤害保险赔偿的范围。
2009年5月13日,张先生的妻子李某找到律师,经了解案情,律师认为,尽管张先生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死亡,但由于迟发性青霉素过敏对于被保险人和医院来说均属于突发的意外事件,因此,由于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可以比照中毒死亡处理,而不能认为是因为疾病导致死亡。既然如此,排除了被保险人为疾病死亡,所以只能视为意外死亡,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李某委托律师其向保险公司索赔。2009年6月5日,律师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庭审过程中律师提出如下意见:
1.本案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范畴
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医院按照医疗规程为其注射青霉素,可以认定为外来因素。因为皮试反应正常,被保险人才接受了青霉素的注射治疗。被保险人接受治疗后第二天发生过敏反应,是被保险人和医院是难以预料的。被保险人去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治疗感冒,没有料到会因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而且因为青霉素过敏反应与死亡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张先生死亡属于意外的范畴。
2.本案符合保险人承担责任的条件
在意外伤害中,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条件是:①在保险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伤害事故;②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残疾或死亡;③被保险人的残疾或死亡与意外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很显然本案中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而青霉素过敏反应不是疾病,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从保险条款的规定来看,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及由此导致被保险人残疾、死亡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由于被保险人不存在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等到情况,而是在遵照医嘱注射药物的情况下导致死亡,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转贴于
4、符合保险合同条款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原则的解释
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并没有将遵照医嘱注射药物的情况下导致死亡或残疾作为责任免除的内容,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理解发生争议时做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解释。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经开庭审理,一审法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被保险人死亡属于意外伤害保险责任范畴,保险公司应当依合同约定向李某给付保险金20万元。保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从本案的审理结果看,两级法院几乎采纳了律师的全部意见,可见意见有理、有据,尊重事实,符合法律要求,逻辑关系正确。
篇3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非那根(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这类药能阻断组胺I型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咳嗽等。它们的不良反应是嗜睡、精神不振、口干偶见粒细胞减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6年发表药物安全警告,要求医生和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盐酸异丙嗪的抗过敏药物。美药管局称,他们已收到多例2岁以下儿童服用含盐酸异丙嗪抗过敏药物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致死的报告。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敏迪)、氯雷他定(开瑞坦)、仙特明(西替利秦)等。比起一代抗过敏药物,这类药物虽然价钱贵了很多,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没有或仅有轻度嗜睡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等。这类药物一般每天只需服一次,晚上睡前一次服用,尤适于白天需要上课的儿童服用。
激素类药: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许多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这类药可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紫癜等,但这类药物长期使用有引起发胖、骨质疏松等许多副作用,不宜长期应用,但吸入皮质激素除外,因为吸入皮质激素副作用很微弱。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扎鲁司特、普仑司特等。这类药近几年应用逐渐增多,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它可以抑制气道炎性过程,减少气道阻塞。用于2岁及2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以及预防运动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也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这种药虽然副作用很小,但也有引起兴奋、癫痫的报道。
钙补充剂:如葡萄糖酸钙。一般人或教课书都不把钙制剂列为抗过敏药物。但钙离子能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使渗出减少,因此起到抗过敏作用,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和荨麻疹等。虽然这种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静脉用该药也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因此口服相对安全,但不能长期用,否则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维生素类药:如维生素C等。维生素C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也有轻微抗过敏作用,通常把它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婴儿脂溢性皮炎的辅助治疗。
特别提示:儿童抗过敏用药三点注意
1 抗过敏药物也有可能导致过敏:以扑尔敏、苯海拉明最为常见。如果孩子在服用抗过敏药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剧时,要考虑到是药物过敏,而不要误以为是药量不够所致。如果继续加大剂量,可能十分危险。
篇4
经过了一整个盛夏的炎热,相信你已经做好了迎接凉爽秋天的准备。夏秋转换,冷热交替,一些常见疾病也在季节变化的同时发生改变。针对这些疾病的季节性变化,你家的家庭药箱应该作何调整呢?
感冒药――秋季风寒感冒增多
在四季比较明显的北方区域,相对于夏季来说,秋天更为常见的是风寒感冒。而相对风热感冒而言,风寒感冒呼吸道的表现更多一些。风热感冒虽然也有呼吸道的症状,但肠胃症状多些,我们也俗称胃肠型感冒。
备药清单:
所以,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在准备感冒药时,除了家庭常规配备的感冒冲剂、板蓝根、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康泰克等,最好有些止咳、祛痰的药物,如复方甘草片、沐舒坦(盐酸氨溴索)等。
使用指南:
一般而言,感冒初期(可见乏力、浑身疼,但还没有发烧症状或发烧不高于38.5度)喝些感冒冲剂,多喝水,少运动就行。如果到了秋季末接近冬季时,病毒性感冒多发,可以适当加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冲剂、连花清瘟即可,或适当补充维生素C。
如果发烧比较高,建议去医院做些必要的检查;如果伴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的卡他症状,建议使用康泰克;一般的咳嗽用复方甘草片就可以,如果痰多,可使用沐舒坦制剂;如果痰比较黄、稠,建议去医院,看看是否有细菌感染,抗生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儿童用药更应该谨慎,如果用药不当,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胃肠药――着凉引起的胃肠炎减少
秋季的急性胃肠炎与夏季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单纯由于着凉或饮用冰冷食物造成的急性胃肠炎减少了。
备药清单:
这个季节胃肠疾病的家庭备药:
助消化的健胃消食片;改善胃动力的药物吗丁啉;改善胃肠功能的香砂合胃丸、藿香正气胶囊;保护胃黏膜制剂铝碳酸镁制剂(商品名达喜);改善电解质紊乱的口服补液盐散(在腹泻症状比较严重时使用);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如整肠生,这类药物主要注意保存条件和有效期);蒙脱石散(商品名思密达)用于收敛的药物,特别对于改善腹泻症状有效;另外黄连素片和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于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有效。
使用指南:
如果出现急性腹泻,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会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如果出现腹泻使用上述药物不能控制的情况,一定要去医院就医,检查是否是中毒性肠炎和痢疾。如果是上述两种疾病,自我使用药物是很危险的。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上药物中的大部分药物是针对急性胃肠炎症状的对症治疗,不是治疗指南,是已知情况相对明确或在外旅游中暂时无法就医,或对相关疾病已有初步的判断或为改善症状,为去医院就诊赢得治疗的时间。特别是像腹痛这样的症状,是不建议自我购买药物治疗的,否则可能贻误病情,威胁生命。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最好是在诊断明确后再使用药物,这是基本原则。
抗过敏药――不要与奶、肉同食
秋天是吃螃蟹的季节,不少人会对食用海鲜过敏,必要时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或氯雷他定等来缓解症状。另外,秋天也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季节。
备药清单:
抗过敏药物通常可分为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和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两大类。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近年来,由于副作用的影响,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使用指南:
特别要注意的是,抗过敏药物与奶酪、肉制品不可同时食用。服用抗过敏药其间不能饮酒,以免加重过敏反应。其次,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可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利用微生物去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发挥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并改善过敏体质。
篇5
我正在值班。查看李秀文的皮疹时,同学们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校医水平不行;有的说扑尔敏效果不好。让医生给换点好药。我检查完后,对大家说:“校医原来的诊断没有错,用药也没有错。只是这位同学目前身上的皮疹已不是前几日郊游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了。这是朴尔敏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
没等我说完,同学们便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就连马老师也沉不住气了:“扑尔敏不是抗过敏的药吗?咋会引起过敏呢?”有一位同学更是快人快语:“这不是监守自盗吗?”
这位同学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我也笑了:“这个词用在这里还是蛮妥当的。那我就给大家讲讲扑尔敏引起过敏的情况吧。”
在一般人看来,抗过敏药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它本身的不良反应当然不能排除,但最起码不会再引起过敏反应了吧。实际上,就如同有些抗癌药使用不当也能致癌,有些抗生素使用不当也能招致二重感染一样,由于个体的特殊性,抗过敏药也同样能成为致敏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有些人服用扑尔敏后出现固定性药疹,皮损多位于手臂、胸部、腿内侧;有人服用苯海拉明后出现药疹、哮喘,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有人服用非那根类抗过敏药后出现表皮坏死型药疹,患者全身或大部分皮肤发红,呈铁锈色,表面有大水疱,病情极为严重。
篇6
二炮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桃红说,为了保证化验结果的真实可信,在化验血脂前,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当心药物干扰。某些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维生素A、维生素D可使胆固醇升高;硝酸甘油、甘露醇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因此,在抽血前2~3天内,不要服用这些药物。
第二,合理控制饮食。抽血前12小时内不能进食,8小时内不能饮水,3天内不能饮酒,不能吃动物肉,因为动物的内脏、脑、骨髓、脂肪等胆固醇含量都很高,这些食物中的脂肪以及酒精等会对血脂有暂时性升高的影响。
第三,适度健身运动。化验血脂前2~3天不要做过猛的健身运动,如跑步、打球、跳高等。因为运动量过大过猛,会使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会相应降低,这对化验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在早晨不要锻炼。
由于影响血脂化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标准的血脂浓度应该取两次血脂浓度的平均值,期间间隔一周。
抗过敏药睡前吃较好
大家都知道,除了避免接触过敏源,服用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最主要的措施。但很多人还不太清楚,抗过敏药的服用时间正确与否,会决定疾病治疗的效果。
早期使用的第一代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医生多建议患者在晚上服药。
而第二代抗组织胺药,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嗜睡的副反应明显降低,所以很多人就改为早上服用了。那么,抗过敏药到底什么时候服用最好呢?
篇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0-0023-02
地塞米松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常用于治疗过敏反应。但有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即导致新的过敏,这种抗过敏药物导致新过敏的现象在社区工作中鲜有报道。现就1例地塞米松致过敏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社区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儿李某,男,12岁,因在家自行服用“复方感冒灵”片后在全身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高于皮肤,边缘清楚,直径大小不等,分布不对称。皮损局部伴瘙痒。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诊断为药物过敏性红斑。
1.2治疗方法 给予患儿(1)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2)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静滴),静滴15min后,患儿出现红斑增大,腹股沟处新出现3处直径在1cm左右的红斑,皮肤瘙痒加重,同时伴有轻度呼吸困难,考虑为地塞米松新致的过敏反应,立即停用。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维生素C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h后症状有所缓解。第2天,停用地塞米松,继用上述药物,皮疹逐渐消退。第3天,继用上述药物,皮疹完全消失。
2 讨论
2.1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 是同类药物中较轻的一种。但也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致死。本例患者有典型的过敏反应表现,且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维生素C治疗效果好。故可以认为是过敏反应。
2.2地塞米松过敏反应的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Ⅰ型变态反应,魏强孝认为可能与药本身或赋形剂有关。PeHer认为这种反应是免疫性的或非免疫性的,可能与药物中的杂质、污染物、添加剂、特殊代谢产物的形成及激素本身有关。
应用药物引起的过敏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而在不少情况下,是多型变态反应的综合。此时患者免疫功能正处于高敏感状态,在此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反而导致新的过敏。提示在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时,应谨慎小心,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本例患者否认有地塞米松过敏史,说明该患者本次用药前对抗过敏药物已处于致敏状态,因此对首次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严密观察。
3 社区预防措施
基层社区的技术水平及急救措施相对薄弱,为防止地塞米松在治疗过敏反应过程中的新致敏反应,避免更为严重的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预防措施。
3.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给药途径 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普及药物矛盾效应的知识。在使用地塞米松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应用药物的矛盾效应加以重视,以免误诊误治,造成严重的后果。
3.2护士应遵医嘱给药 切勿凭经验自行其事护士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病情变化。如发现用药后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过敏症状和体征,应立即停用并报告医生。遵医嘱更换其他抗过敏药物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有其他药物过敏史和过敏体质者慎用。必要时在严密观察下稀释为低浓度缓慢注射。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地抢救。
3.3建立用药后留观制度 对所有患者用药完毕后。观察30min以上方让其离开,可极大的避免院外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篇8
药物一、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抗过敏性药物治疗。如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12,西替利秦等。
药物二、也可外敷抗过敏药物如氟轻松维B6乳膏本品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具有皮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和水杨酸的去角质作用,两药协同增强了对慢性瘙痒及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
药物三、过敏性皮炎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吃中药进行治疗,中药不但可以知彻底治愈,而且对患者的伤害也是比较小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最近发现,有85种药物会与西柚产生化学反应,其中43种药物可能因此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通常西柚会增强药效,有时也会减弱药效。相比2008年,会与西柚产生反应的药物种类增加了24%,这是因为不断有新的药物进入市场。西柚中的化学物质会毁坏我们机体中的某些酶,而这些酶原本会帮助机体分解药物。药物不能被正常分解,便会一直积存在体内,造成药物过量。一杯西柚汁便足以达到这种效果,即使是在吃药前几个小时饮用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也列出了一些容易与西柚“打架”的药物。
降血脂药: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血脂的药物,西柚汁会让它的生物利用度增加15倍,相当于服用一次药物就等于服用了两周的剂量。有的患者因为服用辛伐他汀的时候喝了西柚汁,结果出现了明显的横纹肌溶解症,也就是骨骼肌因为药物过量而出现了急速损伤。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药物能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常用于器官移植后或者是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但西柚汁会让免疫抑制剂在肾脏中累积,造成中毒性肾损害。
抗过敏药:西柚汁对非索非那定等抗过敏药物有着相反的作用,非但不会造成药物过量,反而会妨碍药物的吸收,减弱药效。因为抗过敏药物要靠人体传送因子导入人体细胞中,而西柚会影响这些传送因子的功能。
除了这三类药物以外,西柚还会与抗艾滋病毒药物、某些种类的避孕药物、雌激素药物、抗癌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等发生反应,所以,只要服药,最好就别吃西柚或喝西柚汁。
其他果汁
虽然西柚是唯一确定会影响药效的水果,但其他水果也被列入了破坏药效的“嫌疑犯”名单中。为了以防万一,服药前后两个小时,最好都不要吃水果或者喝果汁。
篇10
做过敏原皮试,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阴差阳错”的情况呢?经研究人员分析,影响皮试准确性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皮试液的浓度、纯度和注入剂量;②医务人员的操作手势;③病人状况,如皮肤敏感性、是否服用抗过敏药等。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过敏原皮试的准确性呢?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标准化皮试液
标准化的过敏原制剂,是指皮试液高度纯化、有效组分恒定,并去除了不必要的刺激物和毒素,因此皮试结果清晰,几乎没有假阳性和毒性反应。然而,目前国内生产过敏原制剂的单位虽已超过300家,但至今还未能生产高度纯化、符合质量标准且安全可靠的制剂;而国内医疗机构采用的皮试液绝大多数是实验室自制的粗制品,因此无法保证过敏原皮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所以,病人接受过敏原皮试检查,所使用的皮试液最好是国家医药部门认可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标准化制剂。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标准化制剂只有进口产品。
二、采用点刺试验
目前,国内的皮试方法大多采用皮内试验,也就是皮内注射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十分疼痛,而且受医务人员操作手势的影响,注入的深度和量会有一定的差异。若需要同时做十几个皮试的话,很少有人乐意接受。那么,有没有既可靠、又不疼的方法做皮试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既可靠、又不疼的皮试方法叫点刺试验。
点刺试验不像皮内试验那样用注射器注射皮丘,而是先在病人皮肤上滴一滴皮试液,然后用特制的“点刺针”轻轻“点”一下就完成了。由于点刺深度只限于皮肤浅表部位,而且皮试液是渗入皮内,所以一点不疼,小孩也能接受。点刺试验既快速又简便,一次可进行许多过敏原皮试。此外,点刺试验采用了特制的“点刺针”,能控制进皮的深度,不受操作者手势的影响,也不会像注射法那样有可能注入过多的药液而引发过敏反应,故很安全。
三、同时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其皮肤敏感性也不同。同时作阳性和阴性对照,好比有了参照物,使结果判断更具科学性。阳性对照液一般采用组胺药液,阴性对照可用生理盐水。
四、做皮试前停用某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