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范文

时间:2023-04-05 00:0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物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物不良反应

篇1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它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2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

2.1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受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药物的剂型: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3.1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3.2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人们应本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篇2

副作用:在药物剂量和用法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使用目的之外的作用就叫药物的副作用。如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性腹痛时,可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现象;异丙嗪具有抗过敏作用和镇静作用,在用于抗过敏治疗时,所引起的困倦、嗜睡就是副作用。因为这些副作用是在应用常用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所以难以避免。

毒性反应:是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人体敏感性较高时出现的对人体有害反应。如磺胺类药可引起血尿;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等;合霉素、氯霉素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头孢霉素等,镇痛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中草药如马蔸铃、关木通、广防己等对肾产生损害等。

依赖性与成瘾性:常服某些药物,如可待因、眠尔通等,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或成瘾性,停用后可产生一系列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又如长期服用去痛片、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钠容易产生依赖性,使药效降低。

因此,使用药物时,既要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又不可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无任何副作用”不可信

医学界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长期的。有的药品上市时间长,使用经验较多,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也较全面,其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内容也较多。相反,有的药品上市时间很短,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认识很有限,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很多内容可写,但并不说明其更安全。需要警惕的是,某些广告宣称某药品“无任何副作用”,绝对是不可信的。

做好4点,规避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大多数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停药后就会消失,不需要特别处理。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个体的差异在量方面,表现为有些人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同量的药物可以引起和一般人性质相似但强度很大的不良反应。

因此,用药者首先在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到“黑诊所”找没有行医资格的游医开处方拿药,更不能自己随意到药店买药滥服。

其次,买回来的药物要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看看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并严格遵照执行,千万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再次,是对副作用大的药物不应长期连续服药,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受损者,在用药前必须向医生说明。如果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应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以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篇3

1 病因与发病机理

大多数药疹为免疫性反应,少数为非免疫性反应。

2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2.1 药疹只发生于少数有特异性体质的用药患者,大多数患者无反应。

2.2 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经过4~15 d的潜伏期,有过敏史者若重复用药,则在数分钟至24 h内出现药疹。

2.3 药疹形态各异,很少有特异性。

2.4 存在交叉过敏和多元过敏现象。

2.5 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3 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症状可由不同的药物引起,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引起不同的药疹。常见类型有:①局限型药疹:常由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等引起。多为直径1~5 cm的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一个或数个,边缘清楚,红斑上可有水疱、大疱,有瘙痒或灼痛感。停药1~2周后药疹逐渐消退,可留下色素沉着斑。损害多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一般全身症状较轻;②麻疹样药疹:多由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药等引起。发病突然、迅速,常从面颈部开始出现针头大红色丘疹,并在短时间内向躯干处蔓延,呈散在性或密集性对称分布,类似麻疹。但全身症状较轻;③猩红热样药疹:多由青霉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巴比妥类药等引起。初期为小片红斑,从面颈部、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 d内可遍布全身,互相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类似猩红热样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和四肢屈侧最为明显。有时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但较轻;④荨麻疹样药疹:多由血清制品、青霉素等引起。多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风团,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伴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蛋白尿等血清病样症状;⑤大疱性表皮松解样药疹:属重型药疹。面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紫红色斑,在红斑表面迅速出现松弛性大疱,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出现鲜红色糜烂面,尼氏征阳性,伴高热、乏力、呕吐、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口、鼻、咽、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而死亡;⑥剥脱性皮炎:属重型药疹。常由磺胺药、巴比妥类药、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引起。多为长期用药后发生,首次发病者潜伏期15~20 d左右,有的患者是在荨麻疹样、猩红热样药疹等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皮损初期潮红,出现面部、手足或全身弥漫性红肿,2~3周红肿消退。出现糠秕样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呈手套或袜套样脱落,头发指(趾)甲也可脱落。病程长,严重者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⑦其他:有紫癜型、湿疹型、多形红斑型、光感型、血管炎型药疹等。

4 诊断与治疗

4.1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用药史;②有潜伏期;③皮疹色泽鲜艳、多对称分布(除局限型药疹外)、瘙痒明显;④排除其他皮损相似的其他皮肤病。

4.2 治疗原则: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

4.2.1 轻型药疹:给予抗组胺、维生素C,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根据皮损的性质选用外用药。

4.2.2 重型药疹: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地塞米松10~20 mg/d或氢化可的松300~400 mg/d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②对有感染者要及时选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注意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疗法如输新鲜血液、白蛋白等;③注意口、眼、鼻黏膜的局部护理。每日更换无菌床单,加强病室的消毒隔离。

篇4

一、根据药品说明书上的内容来判断。

发生可疑不良反应时,首先要明确药品说明书中是否已经注明有该反应,若有,则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二、根据用药时间来判断。

1.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有的病人在做皮内试验时,未等针头拔出,即已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如固定性红斑常发生在同一部位,呈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常有水疱,伴有发热等症状。

3.在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2周发生:如多形红斑常在用药后2―7日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大多在用药10日后出现;洋地黄反应与利尿剂引起的水肿也多在用药1―2周后出现。

5.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抗癌药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用药后1年以上才出现;氯霉素、保泰松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类似的情况。

三、根据具体症状来判断。

一般而言,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导致的耳聋,以及青霉素、碘制剂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但也有相同者,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降压药,若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会造成血压骤升、心率加速,甚至出现颅内出血,需立即抢救;又如贸然停用心得安的心绞痛病人会导致较用药前更为严重的症状。这些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甚至发生严重的心肌梗塞,且有死亡危险。

四、根据是否有再激发现象来判断。

篇5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52-0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1],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方面的因素

1.1药物的选择性

由于许多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在实现治疗目的的过程中,对一些无关的系统、脏器功能也产生影响,有的甚至有毒害作用。例如抗恶性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功能活跃的正常细胞。

1.2药物的质量

同一种药物,因生产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去除率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例如氯贝丁酯中的氯苯酚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氯苄西林中的蛋白质是发生药疹的原因。

1.3药物的剂量、剂型

服用螺内酯,其剂量为100 mg时,对男性没有显著的影响;当其剂量为200 mg时,12例服药者中有2例发现增大;300 mg时,11例服药者中3例增大。氯霉素口服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较常见,但胃肠道外途径用药时,造血系统损害较少。

1.4药物的杂质

药物的杂质指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稳定剂、赋形剂、着色剂,甚至混入的微量高分子杂质。例如胶囊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变态反应是其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2]。

1.5服药的时间

一般而言,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同一剂量下服用螺内酯,服用8周以内,没有出现男性增大,但服用24周后,男性增大的发生率高达66%。

2机体方面的因素

2.1性别

一般说,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女性较男性更为敏感。女性大约为14.2%(68/478),男性为7.3%(50/682),女性比男性患者高2倍[3]。女性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问题,在月经期服用导泻药和抗凝药会导致盆腔充血,月经血量增多。妊娠妇女应严禁使用锂盐、乙醇、华法林、苯妥英钠及性激素等。

2.2年龄

婴幼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较敏感。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较成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2.3用药者的病理状况

服药者的病理状况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如一般人对阿司匹林的变态反应不多见,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服药中,过敏的发生率可达28%。疾病影响药动学,如抑郁症、溃疡病、震颤麻痹、创伤或手术等使胃排空延长,延缓口服药物吸收;心功能不全及休克等因血液循环不畅也影响药物吸收等。

2.4个体差异不同

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性称为个体差异,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以产生催眠作用,但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烦躁不安,不能入睡。

2.5其他

患者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尤以烟酒嗜好最为突出,应引起广泛重视。如乙醇对交感神经、血管及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与异山梨酯、氨茶碱、利血平等合用,导致血压显著下降,出现性低血压。

3给药方法的影响

3.1误用、滥用药物

医护、药剂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3.2用药途径不当

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发挥,例如通过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口服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4];再如中药剂型改变,中药新剂型可能会与原制剂有所不同,而导致某些用药不良反应的出现。

3.3用药持续时间长

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4减药或停药

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4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要注意几点[5]:①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病史。②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③严格掌握药物使用规范,包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持续时间,加强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④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以熟悉药物的特性及毒性反应,以及防止不良反应的对策。⑤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⑥充分发挥职执业药师作用,正确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工作。

总之,每一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草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不能认为药品有不良反应就是假冒伪劣药品,就不能用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惊慌,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参考文献]

[1]何建国,齐红娟,许志强.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卫生,2007,8(6):72-73.

[2]刘淑香.浅析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J].中国当代医学,2007,6(14):111.

[3]赵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37-38.

[4]赵国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5):65-66.

篇6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几乎都是指“对防治疾病无益甚至有害的反应”,这个概念一直沿用了十几年,虽然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早已下了明确的定义,就是指“在、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严格定义及分类,根据199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的分类方法也不统一,有的教材上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等;有的又根据1977年Rawlins和Thompson设计的ADRs分类法,即将其分为A、B两类反应。A类反应指因某种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过强而引起的反应,如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这些反应可根据药物的药特性预知,通常呈剂量依赖型。此类反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B类反应指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新的或异常的不良反应,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通常不可预知,也不常见,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相对较高。也有的分为与药理作用相关类如副反应、与机体反应相关类如过敏反应、与连续用药相关类如耐受性。各种教学用书及参考资料上对不良反应究竟包括哪些,几乎没有一致的。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应该使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概念。这个概念和我们教材上的概念的主要区别是强调了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也就是说,这种定义排除了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如果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做了调整,那么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或分类也应该做调整。[:请记住我站域名/]多数教材上认为副反应(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这个概念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究竟有什么区别,从字面上看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属于副反应,其他的所有不良反应都应该是副作用了。那么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依赖性就应该都归到副反应里。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就属于意外的有害反应。从上述WHO和我国药品监督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来看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是强调不符合用药目的,二是强调反应对机体的损害程度。轻的就是不符和用药目的,重的就是意外的有害反应或有害反应。实际上不良反应也肯定有轻有重。如果非要用副反应和毒性反应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那么副反应和毒性反应就应该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种区分有多大意义值得商榷。药物不量反应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有的有交叉,对于初学者很难区分。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是属于后遗效应呢,还是属于继发反应摸棱两可。1999年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第1卷 第3期对后遗效应和继发反应解释如下: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后遗效应可能比较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也可能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少数药物可以导致永久性器质性损害,如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链霉素引起永久性耳聋是后遗效应还是毒性反应不好区分。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正常肠道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利尿药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药地高辛不耐受。根据继发反应的概念,长期使用糖皮纸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不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能力逐渐减弱,停药后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不能立即恢复引起的和糖皮质激素相反的作用,应该属于继发反应。后遗效应是药物原有的作用的延续,很显然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不是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延续。

篇7

关键词:  喹诺酮;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约有250万人住院原因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占住院患者的5%,住院病人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则有500万~1000万人,占住院患者的10%~20%[1]。因此,对药物不良反应理应给予足够重视。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化学合成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合成第一个喹诺酮药物以来,人们对喹诺酮药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使得该类药物发展迅速,至今已有许多新品种应用于临床,因抗菌谱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发现喹诺酮类药物还有抗结核杆菌作用,可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于治疗结核病,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同时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认为:造成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该类药物主要采用合成法制作工艺,容易带有大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另外,有些药物由于稳定性问题,也可能用到特殊溶剂,这些物质均易引起不良反应。现就喹诺酮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阐述。

    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等,有的患者还有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对肝脏有一定毒性。

    2  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血管水肿、表皮松解症,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也有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报道[2]。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的。在紫外线激发下喹诺酮类药物氧化生成活性氧,活性氧激发了皮肤纤维细胞中的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又激活环氧合酶,引起如前列腺素及类环氧合酶的合成,它们从成纤维细胞释放,引起皮肤炎症[3]。  3  关节软骨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软骨毒性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左氧氟沙星对幼龄动物关节软骨具有毒性,主要发生在负重关节上,其中膝关节受累明显,典型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对成年动物无影响。临床上有报道未成年人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引起关节疼痛、肿胀,从而限制了该药在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中的应用。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幼龄动物软骨毒性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明确,可能与游离镁离子的减少有关,该类药物可与镁离子螯合,从而影响这些离子在软骨细胞代谢中的功能[4]。

    4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烦躁、抽搐及癫痫发作等。最近有报道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可引起神经系统紊乱和精神异常,其不良反应机制是,该药的脂溶性高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组织,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5  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对心血管表现为心慌、心悸、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肌炎、有时伴有心律失常,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泌尿系统表现为肾毒性,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素氮升高,可发生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6  其他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跟腱损伤”也屡有报道。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再有,可致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喉头阻塞感,呼吸困难,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

    7  讨论

    从以往的文献及近段时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增多来看,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考虑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检查,在最大限度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191.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查阅我院于 2012 年 1 月 1 日 - 12 月 31 日报告ADR 共 568 例。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年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 60岁老人( 180 例,占 31. 69%) 和小于 14 岁儿童( 103 例,占18. 13% ) 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 ADR 的一半( 共 283 例) ; 且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 严重或新的 ADR 共 10 例,占 71.43%) 。

 

2. 2 给药途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 ADR 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占 72. 89%) ,口服和其它给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 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 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

 

2. 3 药物种类与 ADR 发生的关系 通过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68 例 ADR 报告中涉及多类别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抗菌药物( 排名前 20 位中占 8 个品种) ,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据前三位,分别是阿洛西林( 30 例) 、头孢呋辛( 20 例) 、头孢他啶( 19 例) 。见表 3。

 

2. 4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对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进行统计,结果发现,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282 例( 49. 65%) 和胃肠道 260 例( 45. 77%) ,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 某些药物 ADR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可能不只一个,其临床表现予以分别统计) 。

 

2. 5 合并用药情况 在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单独用药438 例,占 77. 1% ,合并用药 130 例,占 22. 9% 。

 

2. 6 报告级别分析 按评价标准,共确定严重不良反应报告11 例,新的不良反应 3 例。

 

3 讨论

 

3. 1 ADR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ADR 监测虽然不能阻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其有助于及早发现因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同时还可以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 ADR 监测,不仅可以发现 ADR,还可以发现药品质量问题、假药问题、药品的处方或标准问题、药物的风险大于效应的问题等,从而为患者提出安全性建议。同时,这些方面都为药品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2 ADR 的诱发因素

 

3. 2. 1 年龄 年龄因素是诱发 ADR 中的重要因素。婴、幼、儿期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微粒体酶系代谢比成人弱,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的能力较差,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3]; 而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慢,血浆蛋白含量较低,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合并用药也导致 ADR 发生几率增加[4]。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发现,568例 ADR 报告中,ADR 发生的主人群是大于等于 60 岁人群( 31.69%) 及婴、幼、儿童群体( 18. 13%) ,但我院14 岁以下儿童 ADR 发生报告明显偏低,这可能与我院儿科医生对不良反应报告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以上两类人群占据 ADR 总例数的一半( 49. 82%) ,因此,提醒医药护人员在给婴、幼、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并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严格选择药物种类并遵守合理用药原则,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3. 2. 2 药品种类 在发生 ADR 的多种药品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和抗肿瘤药物以及生物制品。由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其中不乏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且该类药物多在医院中使用,报告比较全面和及时,导致 ADR 的发生率较高。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溶媒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都是引发 ADR 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目的。

 

3. 2. 3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引起 ADR 的比例存在显着差异。568 例 ADR 报告中,引起 ADR 最多的为静脉给药( 72. 89%) 。这是因为除了与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还可与静脉注射液的赋形剂、内毒素、微粒、pH 值、渗透压等有关,同时静滴速度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缺乏规范性[5]。由于静脉滴注没有“首过效应”,药物对患者疾病症状影响快速,一旦发生 ADR,很难将药物从体内立即去除,对患者影响严重。因此,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在临床肿瘤化疗中,绝大多数药物因缺乏选择性,在杀伤和损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亦产生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7]。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尽量做到四个“RIGHT”,即“合适的患者,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药品,合适的用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或者降低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与其同时,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频有发生,且发生严重 ADR 的事件也时有报道,因此,医药护人员在使用中成药时要根据疾病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适当的剂量,适宜的溶媒且勿与其他药物同一容器使用。

 

3. 2. 4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 所累及的器官及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分析的 568 例 ADR 报告中,ADR 主要累及在皮肤及其附件( 49. 65% ) ,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肿、瘙痒、色素沉着等,其次是消化系统( 45. 77%) 和全身性损害。这是因为常见的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热等症状易被临床观察到,因此上报率较高[8],而泌尿系统损害、肝功能变化、血液系统损害比较隐匿,只有在造成严重损伤并表现出严重症状后才被报告。因此临床医生在给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时,应严格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并要求患者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防止 ADR 的发生。

 

3. 2. 5 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使用得当,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但如果不科学或过多或盲目并用药品就可能增加毒性或者使药物治疗作用相互抵消。如氨基糖苷类与强利尿剂合用导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 降低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倾向等。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合并用药安全意识,减少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降低 ADR的发生率。

 

3. 2. 6 严重的新的不良反应 2012 年度全院共上报 568 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严重的 11 例、新的 3 例,占总报告数的2. 46% ,与其他医院上报比例相比稍低,这可能与我院引进使用国家一二类新药较少,医务人员对药物 ADR 关注不够和对新的或严重的 ADR 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3. 3 处理原则 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允许的前提下,首要措施是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9]。药品不良反应多具有自限性的特点,药源性肝、肾功能损伤等应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总之,医师应注意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药学人员要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普及宣传药物 ADR 知识,加强 ADR 的监测与防范,以减少和避免ADR 的发生。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EB/OL]. 2005-09 /2008-04.

 

[2] 秦 松,于 浩,孙晓阳. 某市 2005 ~2007 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 5) : 331-334.

 

[3] 杨丽君,邓剑雄,林国良,等. 323 例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08,5( 2) : 108-113.

 

[4] 周云山. 重视老年人的用药安全[J]. 长寿,2004,( 12) : 10-11.

 

[5] 李志华. 静脉输液滴速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 3) : 223.

 

[6] 黄金敏,周本宏. 抗生素滥用现象及预防对策浅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 16) : 74-75.

 

[7] 廖明阳,马华智. 紫杉醇的临床毒副作用分析[J]. 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 5) : 25-26.

 

[8] 徐洪华. 我院 22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1( 2) : 164-166.

篇9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分析

药物作用的广泛性

药物作用具有广泛性。一方面是用药后能改善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过程,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另一方面,用药也能引起机体生理生化的紊乱或功能改变而损害机体,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如给予常用剂量的阿托品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的肠绞痛,同时出现的口干、心悸、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但术后为减少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使用阿托品而出现的胃肠平滑肌松弛、腹部胀气则成为不良反应。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临床上经常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适当的联合用药能起到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但联合用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1],当合用药品种数为2~5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当合用药品种数为6~10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当合用药品种数为11~15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当合用药品种数为16~20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4%。

患者的个体差异

性别因素:女性在激素水平、酶水平、基础代谢率、胃肠蠕动、分泌能力等生理方面与男性有差异,因此,较男性更易引起ADR。如药物引起的红斑狼疮,女性发生率比男性高3倍;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和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较男性高数倍。

年龄因素:儿童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不健全,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ADR的发生率高;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及消除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的ADR发生率增高。据统计,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为30~40岁的2倍,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入院者明显增多。这与老年人和儿童的生理特征有关[2]。

病理因素:有些对正常人无影响的药物,在疾病状态下,可出现不良反应,如普洛萘尔对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引起支气管收缩;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接头阻滞,使其出现呼吸抑制。

遗传因素:不同种族、民族的不同个体,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时会发生严重的ADR。如红细胞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当服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后易出现溶血反应。

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静脉给药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注和口服。因静脉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且无肝脏首过效应,作用迅速;而口服用药时,很多辅料不被吸收,不进入体循环。

用药时间:据报道,服用相同剂量的螺内酯,连续服用8周以内未出现男性增大,但连续服用24周后,男性增大的发生率达66%。

给药剂量、浓度、静滴速度等:据报道,当阿司匹林剂量低于600mg时,在312例中未发现耳聋;当剂量为600~899mg时,在273例中有3人耳聋(0.1%);当剂量为900~1199mg时,在69例中有12例耳聋(4.5%);当剂量大于1200mg时,在120例中有18例耳聋(15%) [3]。再如,脂肪乳静滴过快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发冷、头疼、颜面潮红等ADR;中药针剂因其在稀释或配伍时均能增加微粒数量,当高浓度快速滴注时就易发生ADR。

服药姿势:如老年冠心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应半卧位或坐位。若站立可引起性大脑缺血,卧位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绞痛。

药物的质量标准

合格药品的质量会因产地、生产厂家、剂型、批号的不同而有差异。如阿莫西林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杂质限量也不同,过敏反应发生率也有很大不同[4]。另外,药物制剂生产中使用的添加剂,在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以及药品在贮存、保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分解、降解、聚合产物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其分解或降解产物青霉烯酸等与机体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而引起;再如中药冻干粉针,由于不经过高温灭菌及注射液在放置过程中的理化变化,其ADR的发生率较注射液低。

新药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由于临床试验例数不多,且部分临床试验是在健康人身上进行,对于新药的作用观察了解不够,当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时,就可能发生ADR。如20世纪50年代在西欧市场上出售的新药反应停,作为镇静药物广泛用于妊娠反应,以致引起8000多例畸胎儿的悲惨后果,反应停至今仍被禁用于妊娠早期。

饮酒和食物的影响

乙醇本身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可以加速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长期饮酒也可以引起肝功能的损害,使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饮酒,药物能加重乙醇对机体的损害,如雷尼替丁能减少胃液的分泌,加重乙醇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食物也能影响部分药物的吸收,如富含脂肪的食物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安全用药意识不够

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对ADR的认识都存在片面和不重视的现象。ADR报告单位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报告ADR是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药品的缺点,会影响单位的信誉,因而不愿意报告ADR;公众普遍缺乏安全用药常识,他们在缺少医师和药师指导下用药的情况比较普遍,往往只看到药品有效性的一面,而忽略了不良反应,或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就片面认为该药毒性大而忽视了用药的风险性。

虽然ADR的发生是受医药学研究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但研究其影响因素,从流行病学分析评价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和防止ADR的重复发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丁国华,高宏,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2

2 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52

篇10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过敏性休克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溶血性贫血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血清病、药物热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过敏反应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未分型的过敏反应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2肾脏毒性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3肝脏毒性[7]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4对血液系统毒性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5免疫系统的毒性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6胃肠道毒性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7心脏毒性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1与心血管药物合用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5.2与抗凝药合用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5.3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5.4与降糖药合用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5与利尿剂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5.6与其他药物合用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2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刘斌,彭.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