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范文

时间:2023-04-11 15:4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抗结核药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抗结核药物

篇1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它发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明异烟肼(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2]。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INH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脲(TB1),俗称“老三化”[3]。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4,5]。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一、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利福霉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RFP的发现,世界各国出现了研制本类新衍生物的浪潮,相继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但杀菌效果都不如RFP,RFP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1.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RBU对RFP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低的(<0.06μg/ml),而对RFP耐药菌株的MIC明显增高(0.25~16.0μg/ml)。此结果显示RFP与RBU存在交叉耐药;这么宽的MIC范围,又提示RFP耐药菌株对RBU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敏感比例高达31%。在MIC<0.5μg/ml的结核分支杆菌株,或许可把RBU考虑为中度敏感[6]。RBU的亲脂性、透过细胞壁和干扰DN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RFP,使之能够集中分布在巨噬细胞内而具有较强的活性。

RBU也有其不足之处。如RBU的早期杀菌作用不如RFP[7],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RBU口服剂量300mg4h后的峰值浓度仅为0.49μg/ml,比同剂量RFP的峰值约低10倍。究其原因,可能与RBU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均低有关,前者只有12%~20%,后者仅为RFP的25%。

临床上已将RBU试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核病人。香港胸腔协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同时耐INH、SM和RFP的结核病患者中,RBU和RFP的效果几乎相等[8]。但已有研究表明,RBU对鸟分支杆菌复合群有明显的作用。

2.苯并恶嗪利福霉素-1648(KRM-1648):苯并恶嗪利福霉素-1648属于3-羟-5-4-烷基哌嗪,为苯并恶嗪利福霉素5种衍化物之一。本品比RFP的MIC强16~32倍。小鼠实验结核病治疗结果显示:单剂KRM-16483mg/kg的疗效明显优于RFP10mg/kg,与HE联用亦比RFPHE疗效佳。KRM-1648和其它利福霉素类的交叉耐药也必然是一问题,但纲谷良一[9]认为:由于KRM-1648比RFP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即使结核分支杆菌对RFP具耐药性,本药也能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

最近芝加哥的一份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KRM-1648、RBU和RFP这三种相类似的药物均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无效[10]。

3.利福喷丁(rifapentine,DL473,RPE,RPT):RPT又名环戊基哌嗪利福霉素,于1976年由意大利Leptit公司首先报道,我国紧跟其后于1977年就已着手研制,并在1984年应用于临床。该药为RFP的环戊衍生物,据Arioli等[11]报告,其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RFP高2~10倍。本品口服后,胃肠道吸收良好,并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中,以肝脏为最高,其次为肾、脾、肺及心脏,在脑组织中也有分布。人口服后4h即达血浓度高峰。RPT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因此组织停留时间长,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RFP延长4~5倍,是一种高效、长效抗结核药物。

我国使用该药替代RFP对初、复治肺结核进行了对比研究,每周顿服或每周2次服用RPT500~600mg,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病变有效率和空洞关闭率与每日服用RFP组相比,疗效一致,未见有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本药不仅有满意的近期效果,而且有可靠的远期疗效[12]。由于RPT可以每周只给药1~2次,全疗程总药量减少,便于督导,也易为病家所接受。

二、氟喹诺酮类(FQ)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对非结核分支杆菌(鸟胞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亦有作用,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优点是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氟喹诺酮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

1.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OF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0.5~2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2μg/ml,在下呼吸道的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OFLX有在巨噬细胞内聚积的趋势,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MIC,与PZA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用。OFLX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既无协同作用也无拮抗作用,可能为相加作用[13]。

OFLX的临床应用已有若干报道,尽管人体耐受量仅有中等程度抗结核作用,但不论对鼠实验结核或人结核病治疗均有肯定疗效。现在香港将OFLX与其它可供使用的配伍药一起,常规用于少数耐多药的慢性肺结核病人[8]。

我院采用含有OFLX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获得了痰菌培养2个月阴转率50%、3个月62%以及6个月75%的可观效果。厂家推荐的用于治疗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剂量为400mg2次/日。有人对22例单用OFLX300mg/d或800mg/d治疗,持续9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耐受良好,并显示较大的剂量效果较好[6]。多次用药后,血清或各种体液中无临床上明显的蓄积作用,有利于肺结核的长程治疗。人体对OFLX的最大耐受量为800mg/d,我院选择的经验剂量为300mg2次/日。

2.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CIP):CIP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和MBC与OFLX相似,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有人认为该药在试管内和RFP一起应用有拮抗作用,所以临床应用的报道也还不多。CIP因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OFLX。基于上述因素,OFLX被更多地用于耐药结核病。

3.左氟沙星(levofloxacin,DR-3355,S-OFLX,LVFX):1986年开发的LVFX为OFLX的光学活性L型异构体,抗菌活性要比D型异构体大8~128倍。在7H11培养基中,LVFX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MIC90均为0.78μg/ml。在7H12培养基中对敏感菌及耐药菌的MIC为0.25~1μg/ml(MBC1μg/ml,),比OFLX强1倍。与OFLX一样,LVFX亦好聚集于巨噬细胞内,其MIC为0.5μg/ml(MBC是2μg/ml),抗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也是OFLX的2倍。两者之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可能与它们抗DNA旋转酶的活性不同有关[14]。

LVFX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h血药浓度达3.27μg/ml,达峰时间(1.05±0.17)h。服用LVFX4h后痰中药物浓度平均4.44μg/ml,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1.89μg/ml,证明本品在体内吸收后渗透入支气管-肺屏障的浓度极高。而且,该药的副反应发生率只有2.77%。LVFX良好的抗菌活性、优良的药物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抗结核药间的协同作用[15],使LVFX正逐步替代OFLX而成为MDR-TB的主要治疗药物。

4.司氟沙星(sparfloxacin,AT-4140,SPFX)与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MLX):SPFX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SPFX的MIC为0.25μg/ml,MBC0.5μg/ml,较OFLX和CIP强2~4倍,亦优于LVFX。采用SPFX50mg/kg(仅相当于OFLX的1/6)就完全能够控制鼠结核病,临床上为达到最佳治疗结核的效果,宜采用400mg/d。但SPFX对脑脊液的渗透有限,单次口服200mg后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低于0.1或0.4mg/L。

LMLX对结核分支杆菌亦具有活性,但弱于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活性。用于抗结核的剂量为400mg2次/日,如治疗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可改为400mg1次/日。Primak等对43例初治肺结核用本药或RFP联用其它抗结核药进行疗效对比,3个月的痰菌阴转率不逊于RFP组。

SPFX与LMLX和氟罗沙星(fleroxacin)一样,因光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5.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X,Bay12-8039):MXFX因附加的甲基侧链可增加抗菌活性,属第三代喹诺酮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为0.25mg/L,虽体外活性大致与SPFX和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相当;体内如在鼠实验结核中,克林沙星无活性,而MXFX的杀菌力较SPFX更高[16]。MXFX对治疗结核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尽管上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RFP相提并论[17]。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三、吡嗪酰胺

PZA是一种传统的抗结核药物,后来对它的杀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根据Mitchison[18]的新推论,虽治疗开始时病灶内大多数细菌存在于细胞外,但当其中某些菌引起炎症反应使pH下降,部分细菌生长受抑制,此时PZA较INH更具杀菌作用。所以在短程化疗开始的2个月中加用PZA是必需的,可以达到很高、几乎无复发的治愈率。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嗪酸类衍化物[20]。

四、氨基糖苷类

1.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卡那霉素由于它的毒性不适合于长期抗结核治疗,已逐渐被AMK所替代。AMK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杀菌药,对大多数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为4~8μg/ml。肌注7.5mg/kg(相当于0.375g/50kg),1h后平均血的峰浓度(Cmax)为21μg/ml。美国胸科学会(ATS)介绍的肌注和静脉滴注的剂量均为15mg/kg[6],并将AMK列入治疗MDR-TB的主要药物中。

尽管AMK的耳毒性低于卡那霉素,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监测该药的血浓度以确保剂量足够但不过高。具体做法可考虑每月测定一次高峰血液药物浓度,推荐峰浓度(静脉注射30min后,肌肉注射60min后)为35~45μg/ml,可据此进行剂量调节。如果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时,需慎用,因为AMK对年老患者的肾脏和第八对听神经的毒性较大。

2.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龙霉素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rimosus)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有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结核作用[19]。Bates[20]则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并用于MDR-TB。

五、多肽类,结核放线菌素-N(tuberactinomycin-N,TUM-N;enviomycin,EVM)

结核放线菌素-N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卡那霉素的1/2,它的优点是对肾脏和听力损害比紫霉素和卡那霉素低。鉴于此药对耐SM或KM菌株有效,可用于复治方案。常用剂量为1g/d,肌肉注射,疗程不超过3个月。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密切观察下肌肉注射结核放线菌素-N1g/d14个月,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副反应。

六、氨硫脲衍生物

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喹啉N4吡咯烷氨硫脲,MIC为0.6μg/ml,优于TB1。国内单菊生等报告的15种氨硫脲衍生物有4种具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MIC范围在0.78~12.5μg/ml之间,其中以乙烯基甲基甲酮缩TB1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为著。

七、吩嗪类

这是一类用于麻风病的药物,近年来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其中对氯法齐明(氯苯吩嗪,clofazimine,CFM,B663)的研究最多[21]。CFM是一种吩嗪染料,通过与分支杆菌的DNA结合抑制转录而产生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效果,对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的MIC为0.1~0.33μg/ml。一般起始剂量为200~300mg/d,当组织饱和(皮肤染色)时减为100mg/d。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与β干扰素合用,可以恢复由结核分支杆菌25片段引起的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抑制作用,从而成为吞噬细胞的激发剂,属于免疫治疗的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单纯化疗的范畴[22]。CFM可引起严重威胁生命的腹痛和器官损害,应予以高度重视[23]。

有人报道,在11个吩嗪类似物中有5个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等于或优于CFM(MIC90≤1.0μg/ml),其中以B4157最强(MIC90为0.12μg/ml),但仍在进一步研究之中[21]。

八、β内酰胺酶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结核分支杆菌也产生β内酰胺酶,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在单用时并不能抑制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而是通过抑制β内酰胺,使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免遭破坏[24]。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联合使用时,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其中的最佳联用当数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等摩尔复合剂[25]。一项27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试管实验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单用时的MIC>32mg/L,而与克拉维酸联用时MIC下降至4~11mg/L,效果增加了2~7倍。这类代表性的复合剂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奥格孟汀,augmentin),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timentin)[26]。值得注意的是,氨苄西林加丙磺舒远远高于氨苄西林与克拉维酸联用时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90。如单用氨苄西林口服3.5g后的血清峰值为18~22mg/L,加用1g丙磺舒后可上升至25~35mg/L。

由于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很难穿透哺乳动物的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内,有可能限制这类药物抗结核治疗的效果[27]。目前,这类药物的抗结核研究还限于实验阶段。

九、新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的是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XM,RU-28965),与INH或RFP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其它还有甲红霉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AM,A-56268)和阿齐霉素(azithromycin,AZM,CP-62933),主要用于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28]。

十、硝基咪唑类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5-硝基咪唑衍生物作为新的抗结核药物具有相当好的开发前景。此类药物中的CGI-17341最具代表性,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优于SM,可与INH和RFP相比拟,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菌株的MIC为0.1~0.3μg/ml。实验动物中该药对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7.7mg/kg,而INH和RFP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3.04(1.67~4.7)和4.81(3.5~6.69)mg/kg。其疗效与剂量显著相关,20、40、80mg/kg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0.9±1.9)d、(43.5±4.24)d和(61.3±3.9)d。但是,5-硝基咪唑衍生物的抗结核研究尚未应用于临床。

十一、吩噻嗪类

吩噻嗪类中的氯丙嗪在早期的文献中报告能改善临床结核病,其浓度为0.23~3.6μg/ml时能抑制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并增强SM、INH、PZA、RFP和RBU对抗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该类药物中的哌嗪衍生物三氟拉嗪(triluoperazine),也有与之相类似的效果。

十二、复合制剂

抗结核药物复合制剂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增加药物的杀菌效果。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杀菌剂与增效剂等多种形式,一般是两药复合,也有三药复合的情况。部分复合制剂的药效仅仅是单药累加效应,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另一部分则不仅提高了依从性,也起到了增进药物疗效的作用。

在众多复合剂中,力排肺疾(Dipasic)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品种,它以特殊方法将INH与PAS分子化学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力排肺疾较同剂量INH的效果高5倍,亦明显高于以物理方式混合的INH加PAS,而且毒性低、耐受性良好、容易服用、耐药发生率低。近年来,国内已开始自行生产这类制剂,如结核清、百生肼、力康结核片和力克肺疾等。

力排肺疾的临床应用有两大趋势,一是用于耐药结核病,二是用于轻型儿童结核病。用于耐药结核病的理论依据是:自从短程化疗问世以来,临床上已很少使用PAS,可望结核分支杆菌对PAS有较好的敏感性;再就是二药分子化学结合而产生的增效结果。力排肺疾服用方便,毒副反应少,更适合于儿童结核病患者。

其它复合剂型还有卫肺特(Rifater,HRZ)和卫肺宁(Rifinah,HR),这些复合剂只是物理性混合药物,本质上和组合药型类似。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剂的头8周痰菌阴转率为87%,高于单剂联合的78%;副作用前者为10.9%,低于后者的14.6%,但也有副作用以前者为高的报道;使用上复合剂较单剂联合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可接受性[29]。

以上虽罗列了数大类药物在抗结核研究方面的进展,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只不过是抗结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的序幕。因开发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财力和时间,还要评估其在试管和临床试用的效果,并非易事。从前一段时间看,由于发达国家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下降,而且认为已经有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而发展中国家无能力购置昂贵的药物,这些都是为什么尚无治疗结核病新药问世的一些理由。由于目前伴有HIV感染的结核病发病率增加和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出现,以及预料今后耐RFP菌株的发生率将会增高,所以导致急需迅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实验室,已经从过去10年基本静止状态发展到一个活力相当大的时期。虽然Hansen疾病研究实验室筛选了可能用于抗结核的近5000种化合物,但还没有发现高质量的化合物,而且该项目的因素评估工作还需要数年之久。何况即使在实验室初步证实有效的药物,用于人体是否有效和足够安全,尚待揭示,可谓任重道远。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接开发新药外,还要认识到随着靶向释药系统的发展,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载体,使药物选择作用于靶位,增加药物在病变局部或细胞内的浓度,以改进疗效。文献早已报道了脂质体包埋的INH和RFP对鼠实验结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人以携有吞噬刺激素(tuftsin)的RFP脂质体治疗实验鼠结核病,每周2次,共2周,使小鼠肺脏活菌数下降的效果比游离RFP至少强2000倍,其疗效非同一般。目前脂质体虽尚无制剂上市供临床应用,但为今后提高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降低副反应,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由此来看,未来结核病化疗的研究重点将仍在于寻找更为高效的杀菌剂或(和)灭菌剂,进而减少服药数量和服药次数、缩短化疗疗程、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MedicalResearchCouncil.AMedicalResearchCouncilinvestigation:Treatmentofpulmonarytuberculosiswithstreptomycinandpara-aminosalicylicacid.BrMedJ,1950,1073-1085.

2.MedicalResearchCouncil.Thetreatmentofpulmonarytuberculosiswithisoniazid,aninterimreporttotheMedicalResearchCouncilbytheirTuberculosisChemotherapyTrialsCommittee.BrMedJ,1952,735-746.

3.CroftonJ.Drugtreatmentoftuberculosis:Standardchemotherapy.BrMedJ,1960,370-373.

4.FoxW,MitchisonDA.Shortcoursechemotherapyforpulmonarytuberculosis.AmRevRespirDis,1975,111:325-353.

5.FoxW.Whithershortcoursechemotherapy?BullIntUnionTuberc,1981,56:3-4,325-353.

6.AmericanThoracicSociety.Treatmentoftuberculosisandtuberculosisinfectioninadultsandchildren.AmJRespirCritCareMed,1994,149:1359.

7.HeifetsLB,Lindholm-LevyPF,IsemanMD.Rifambutin:minimalinhibitoryand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sforMycobaterriumtuberculosis.AmRevRespirDis,1988,137:719-721.

篇2

【关键词】 药物热;临床;抗结核;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68-02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临床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药物热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近年来也有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临床药师的重视和研究。因此,现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的40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更好的判断和及时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抗结核药特治疗中出现药物热的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0到71岁,平均42岁。

1.2 诊断标准 有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者且符合以下任一条并伴或不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其它过敏反应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药特热: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度提高;应用抗结核药物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结核热解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找不到其它病因;非发热性疾病患者用药后发热,且无继发感染。

1.3 分析项目 致热的药物及其与发热的关系,药物热出现的时间、热型、伴随症状、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停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再次服药引发药物热的时间。

2 结 果

2.1 致热药物 利福平16例,氨基水杨酸7例,吡嗪酰胺6例,异烟肼5例,乙胺丁醇3例,利福喷汀4例,链霉素3例,氧氟沙星1例,其中,同时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产生药物热的有2例患者,利福平和氧氟沙星1例,氨基水杨酸和链霉素1例,吡嗪酰胺和利福喷汀1例。

2.2 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用药后发热时间主要集中在1到3周,共有27例,1到2个月内发热13例,没有出现2个月以后的药物热者。

2.3 热型 弛张热34例,低热4例,稽留热2例。体温低于38.5℃的6例,38.5到40℃27例,40到41℃9例,41℃以上的1例。

2.4 伴随症状 畏寒和寒战5例;皮疹14例,其中由利福平引起的有8例;头痛、鼻塞流涕5例,由利福平引起的3例,氨基水杨酸引起的1例,链霉素引起的1例;恶心、呕吐2例,关节痛3例。

2.5 实险室检查 40例患者中有29位做了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者有5例,降低5例,白细胞增多6例,降低2例。有27位患者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7例,肝功能损害2例,血尿素氮异常1例。

2.6 停药后体温恢复时间 40例患者基本上在停药24到48小时内,发热即可退去。但有2例利福平引起发热的患者在停药后3到6天才逐渐退热。其中8例患者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抗结核致热药物,而又出现发热,第二次发热时间均在再次服药后的24小时以内。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患者最多的22个国家之一,临床和研究抗结核药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像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其中药物热在所有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中的发生比例为14.8%,因此临床医师必需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免误诊误治。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发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发热以单纯型为多,热型多为弛张热;除发热或有过敏症状外,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致热药物中以链霉素为多,其次为利福平,第三位为异烟肼和吡嗪酰胺。

在抗结核药物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出现可疑药物热者进行分别处理。

3.1 单纯型药物热,不伴有皮疹和肝损伤者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药物引起药物热概率的大小来决定停药的顺序,并非一定要停用所有的药物,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我们可首先停用最易引起药物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密切观察停药关系与体温变化,若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没有降低,则再选择停用其它概率稍大的药物,若体温降至正常,则可明确定为致热药物。

3.2 药物热伴有皮疹者 当患者出现药物热伴有皮疹,若仅停用可疑药物,皮疹仍得不到控制,则需停用所有抗结核药及合并用药,同时给予抗过敏处理。因为患者处于高敏状态,可能平时不过敏的药物在这时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皮疹退去2周后再按照致敏可能性由小到大逐渐加药,不可操之过急。

3.3 药物热伴有肝损害者 首先应按照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停药原则来处理,最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正是本文总结的最易引起药物利福平、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因此两者在治疗时并不矛盾。

3.4 药物热伴有皮疹和肝损害 这种状况下患者的高敏状态极为严重,应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同时进行相应的抗过敏处理和保肝处理,必要时可短期应用小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5mg/d,强的松20-30mg/d),待机体的过敏反应全部消退后再进行试药,试药时禁忌用利福平,可根据病情谨慎的从小剂量(0.15g)开始试用利福喷汀,尽管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同属于利福霉素类,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且利福喷汀所引发的过敏反应大多较轻。本组有2例患者对利福平和利福喷汀增发生药物热,他们在服用利福平后出现38.5℃以上的高热,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试用利福喷汀后出现了38℃的药物热。有2例对利福平发生药物热的患者试用利福喷汀后则未出现发热。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抗结核药;DILD

[中图分类号] R57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33-01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liver disease drug clinical analysis of 37 cases

WANG Xiaomei, QIN Haoge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Shenyang 110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duced DILD clinical features,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induced DILD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on 49 cases in our hospital due to DILD by the anti-TB drugs in patients w

结核病在二十一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高感染率和高患病率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引起药物性肝病(DILD)也较多见。抗结核药物是我国引起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药物性肝病给肺结核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导致终止化疗,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重视。以下对我院2008~2009年收治的49例药物性肝病病例进行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9例均符合DILD的诊断标准[1]。男21例,女28例;年龄21~77岁,平均49岁。

1.2 临床表现

黄疸11例(21.1%);消化道症状者25例(48.0%);腹胀者7例(13.5%);乏力者12例(24.4%),肝区疼痛5例(10.2%),发热3例(6.1%);瘙痒3例(6.1%);另少有皮疹、腹泻、肝性脑病、关节疼痛等症状。

1.3 治疗

本组予以停用致病药物,护肝、退黄、对症及积极的支持治疗。主要护肝药物为: 腺苷蛋氨酸、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明显淤胆者短期应用激素治疗,严重病例应用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共3例(8.0%),治疗1~3次。

1.4 疗效标准

治愈:ALT、AST、总胆红素恢复至正常上限的2倍以内;好转:上述指标有所恢复,但仍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无变化:上述指标无改善或恶化,无新的并发症出现。

2 结果

本组治愈34例(69%);好转8例(16%);无变化7例(14%)。

3 讨论

该类药品发生肝损伤多由于联合用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预后差。本研究37例患者经护肝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肝功能在30 d内恢复正常,继续原方案化疗,同时予护肝治疗,未再出现肝损害,1例患者由于有基础性疾病及高龄,病情发展快,发展为重型肝炎,经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由于抗结核药物有明确的肝毒性,所以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抗结核治疗引起DIHD的认识,重视并注意监测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早期即采取预防性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对已发生DIHD尤其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要及早停药保肝治疗。

[参考文献]

[1]姚光弼.药物性肝病[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6):339-342.

[2]Huang YS, Chern HD, Su WJ, et al. Polymorphism of the N-acety-ltransferase 2 gene as a susceptibility risk factor for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itis [J]. Hepatology,2002,35:883-889.

[3]Roy B, Chowdhury A, Kundu S,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individuals with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llimutation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1,16:1033-1037.

[4]刘维军.371例药物性肝损伤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1:30-32.

篇4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物 过敏反应 肺结核患者 观察与护理

        (一)全身反应

        1.临床表现   服用抗结核药后少数患者瞬间可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瘙痒、皮疹,进而发展为剥脱性皮炎,同时伴有高热、黄疸、腹泻、血尿等。

        2.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用药指导,鼓励患者讲出服药后的感受,并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2)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和食物的过敏史。

        (3)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4)发现不良反应,遵医嘱停用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既往长期服用的药物除外)及食物,去除一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

        (5)出现不良反应时,患者大多精神紧张,表现出恐惧心理。应陪伴并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配合治疗。

        (6)对伴有高热的患者应做好高热的护理。

        (7)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8)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水平及减少过敏介质的形成。

        (9)遵医嘱应用抗组胺药以减少组织液渗出、水肿,减轻瘙痒等症状。

        (10)做好生活指导,建议患者穿着宽松的棉质衣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品,皮肤瘙痒时勿用手搔抓,避免皮肤感染。

        (二)胃肠道反应

        1.临床表现  由于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为联合用药,患者一次服药量较多,可刺激胃肠道常出现纳差、恶心、呕吐。

        2.护理

        (1)做好用药指导,讲解所用抗结核药副作用,使患者了解,便于自我监测。

        (2)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遵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观察并区分肝损害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3)有些抗结核药物空腹服用胃肠道反应大,可遵医嘱改为饭后服用或分次服用。对于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可遵医嘱改为静脉给药。

        (4)对于服药后即刻发生呕吐的患者,注意观察其呕吐物内是否混有药物,如混有药物应注意补服。对于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及止吐药。

篇5

关键词 酒精 结核药物 肝损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酒精消耗量不断增加,饮酒者越来越多,嗜酒者也有所增多。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初治肺结核患者1816例,在接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明确有长期大量饮酒史18例,偶有饮酒史75例,从无无饮酒史1723例。

治疗前常规肝功能、肝胆B超检查均阴性,并排除合并糖尿病、尘肺、心、肝、肾及免疫系统疾病。

本组初治肺结核患者1816例,其中男997例,女819例,男女之比1.22:1;年龄20~50岁,平均35岁;痰涂片阳性510例,痰涂片阴性1306例。

诊断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①痰涂片阳性;②病理证实结核;③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活检证实为结核;④临床综合分析诊断为结核,符合以上任意一项者均可诊断。

长期大量饮酒诊断标准:饮酒超5年,每天饮白酒约100ml或啤酒500ml以上,折合乙醇量男≥40g/日,女≥20g/日。

肝损害诊断标准: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两周复查肝功能1次,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倍UIN(正常上限),或总胆红素≥1.5倍UIN,并排除其他嗜肝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

治疗方法:181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A组1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B组75例偶有饮酒史,C组1723例无饮酒史,均采用标准2HRZE/4H3R3抗结核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均要求戒酒。

抗结核病治疗原则: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两周复查肝功能1次,若ALT<2倍UIN,且无症状者,继续使用原抗结核方案,并加强保肝治疗。若2倍UIN≤ALT≤5倍UIN,将利福平改为利福喷汀、停用吡嗪酰胺,并加强保肝治疗。ALT>5倍UIN,或ALT>3倍UIN且伴有明显黄疸或肝炎症状(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腹胀等)均停抗结核药物,并加强保肝治疗及对患者的监护。

结 果

依从性:经常饮酒者依从性较差,18例经常饮酒者能坚持在治疗过程中戒酒4例(22.22%);75例偶有饮酒史依从性较好,能够坚持在治疗过程中戒酒68例(90.67%)。

药物性肝炎发生率:1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发生药物性肝炎10例(55.56%);75例偶有饮酒史,14例发生药物性肝炎(18.67%);1723例无饮酒史,发生药物性肝炎267例(15.50%)。

肝功能异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1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早多在2~4周,转氨酶升高幅度大多在4~5倍UIN。75例偶有饮酒史及1723例无饮酒史,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相似多在4~8周,转氨酶升高幅度大多在2~4倍UIN。

讨 论

本资料显示,长期大量饮酒者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较早,多在2~4周出现,且比率较高约55.56%;偶有饮酒者与无饮酒者,出现肝损害的时间相近多在4~8周,比率分别为18.67%、15.50%。其原因为:长期饮酒会引起肝脏的一些适应性反应,包括滑面内质网肥大和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强,酒精能诱导MEOS,它对酒精的代谢有部分作用,而且还能诱导微粒体酶P-450,后者与药物代谢有关,乙醇诱导P-450酶后增加了毒性中间代谢产物的形成。另外抗结核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而绝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长期饮酒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很难彻底戒酒,发生肝损害的几率大大升高。故在抗结核开始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依从性、有无不良嗜好及基础性疾病,选用合适的抗结核方案,并加强保肝治疗及对患者的监护,使其平稳完成抗结核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篇6

【关键词】 抗结核;哺乳期;妊娠期

结核病是指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1],关于妊娠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致。据相关统计,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其发病率有所下降,妊娠合并结核病对产妇和胎儿均存在危险。我国是妊娠合并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妊娠合并肺结核已成为社会卫生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妊娠、哺乳期选择正确的抗结核药物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58例妊娠合并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妊娠与哺乳期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方式,现总结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2月至8月本院接诊的58例妊娠合并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3±2.2岁,患者孕周22~36周不等,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符合研究条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瘦、低热、盗汗以及乏力,排除癫痫、糖尿病、精神病、肝功能、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维生素B6(国药准字H62020161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①对照组:静脉滴注乙胺丁醇(国药准字H41023412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1.25g,加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②观察组:口服乙胺丁醇,每次1.25mg,每日两次,静脉滴注异烟肼5~10/kg(国药准字H13020488华源众生药业有限公司),加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6~8个月为1个疗程。跟踪随访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

1.3 观察指标

母婴结局包括胎儿畸形、产妇肝损害、婴儿耳聋、产妇消化不良以及严重胃肠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统计采用t和χ2检验,P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观察组患者在胎儿畸形、产妇肝损害、婴儿耳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妇消化不良、胃肠反应严重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异烟肼是妊娠期结核病患者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2],其作用可通过胎盘屏障,但毒性反应小,应用安全、可靠,至今未发现致畸作用。乙胺丁醇是妊娠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常用药物之一,据相关报道[3],其对幼畜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人类胎儿一直以来没有证实。据药品记载,乙胺丁醇的药物成分可透过胎盘,胎盘内血药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30%左右。谢惠安[4]等人提出,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妊娠期结核病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组实验中,在服用维生素B6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烟肼和乙胺丁醇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乙胺丁醇治疗,在胎儿畸形、产妇肝损害、婴儿耳聋方面,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妇消化不良、胃肠反应严重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由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

对妊娠期结核病患者而言,选择合理的药物不但对胎儿无害,还可有效地预防胎儿受母体疾病的影响。因此要求产科医生来在对症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慎用或禁用一些抗结核药。妊娠产妇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坚持用药,不应因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放弃用药,使结核没有得以有效的控制而扩展,带来严重影响。

参考资料

[1]李力,易萍.妊娠与哺乳期抗结核药物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4(6):425-428.

[2]谢惠安,阴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18):461-4621.

篇7

关键词 护肝宁 预防 结核 药物性肝损害

我国初治肺结核的短程化疗标准方案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易导致药物肝损害。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90%发生在强化期,这使结核病患者不能全程、足量、规则、联合用药,是抗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所2005~2007年应用护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年内122肺结核初治患者,均是根据肺结核诊断标准[1]确诊的病例,均为初治病例。所有患者既往无肝病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治疗前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无药物过敏史,治疗前查肝肾功能正常。年龄18~56岁,平均32岁;男63例,女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2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两组病例均采用2HRZE(S)/1HR方案抗结核治疗,疗程6个月,常规剂量,全程督导。治疗组加服护肝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观察项目:患者治疗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肝肾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确证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服药第1个月内每2周查肝功1次,以后每月复查肝功1次,如有肝功异常,改为每周至少复查肝功1次。

结 果

两组发生肝损伤率的比较:观察结果见表,122例肺结核患者经6个月以上抗痨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发生肝损伤4例,肝损伤发生率为6.67%,AST或ALT均在100U/L以下。此4例患者未做进一步处理,4周内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62例患者,肝损伤12例,肝损伤发生率为19.35%,10例患者AST或ALT

讨 论

以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应用为主的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肺结核最有效的短程化疗方案。但这3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对肝脏的损害,可导致药物性肝炎,甚至可出现致命的急性肝坏死[2]。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是结核病化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居各化疗不良反应的首位。目前西医认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机制有两种:一是过敏反应;二是毒性反应[3]。中医认为肝损害的发生多由于药物导致机体气机不畅,湿阻中焦,郁久化热而来。护肝宁胶囊的成分主要包括垂盆草、虎杖、丹参、灵芝等,中医认为具有清热利湿、益肝化瘀、舒肝止痛、退黄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护肝宁胶囊不但能启动肝脏自愈转系统,促使机体发挥正常免疫功能,阻断自身免疫反应,增强体质及抵抗病毒能力;也能改善肝功能,恢复肝脏正常解毒功能,使人体运行正常;同时还可保护肝脏,抗肝损伤,有效抑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升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血浆Hb含量。本组中,护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对照组为19.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49.

篇8

[关键词]肺结核病人;抗结核病药;病人依从性;病人教育

据估计,全球有1/3的人(约20亿)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其中我国约占5.5亿人。2000年,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500万人,每年有约13万人死于肺结核。WHO把我国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风险的国家,仅次于印度[1]。肺结核主要通过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的药物服用时间长,有副作用,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有些病人中途停药,使肺结核复发;有些病人不按医嘱服药,造成治疗失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传染病门诊肺结核病人,实施了系统的教育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1月起,我们对传染病门诊肺结核病人,服药前、服药过程中,实施了系统的教育指导。随访1年后的结果显示,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大大提高了,病人均做到了服药期间定期监测、随访,未出现擅自停药的情况。

2.1方法

2.1.1规范教育指导内容 主要包括: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短期化疗的时间,强化期所用药物名称、种类、作用、副作用;巩固期所用药物名称、种类、服药的注意事项,将其打印成册,发给确诊病人每人一册,并有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指导病人阅读,并通过幻灯片、电视片掌握所教育指导的内容。

2.1.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利用业务学习、晨间提问、月度考核的机会,组织护理人员对教育指导内容进行学习、考核,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教育指导内容。

2.1.3“一对一”指导与集体教育 对病人采取“一对一”的个案教育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育指导宣教,发放自制问卷,了解病人对教育指导内容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重点内容,进行重复宣教,直到病人对教育指导内容掌握为止。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教育指导,给病人放幻灯片、电视片,患者之间相互交流,请有经验的医生为患者解答问题,询问用药后的感受,指导病人的饮食、休息。确定下一次复查的时间。每月化验一次肝功能,三个月拍一次胸片。

2.1.4建立抗结核病药物用药监测和随访纪录 将所有正在服用抗结核病药的病人一般情况,如: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以及开始、停止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时间,初发还是复发,每次监测和随访结果均记录在表,由专人专管。如果病人没来复查,通过电话或信件督促病人按时复查。

2.1.5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 教育指导不仅是护士的工作,也是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的共同责任。护理人员随时主动与医生联系,及时将病人的意见反馈给医生。确保护士向病人传授的教育内容与医生的目标一致。

2.2教育内容

2.2.1用药前 实行病情告知制度,征得病人知情同意,让病人知道自己所患的肺结核属于哪一型,是初发还是复发。现在实行的短程化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特别严重的也有1年甚至2年的。治疗过程分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强化治疗一般2个月,服用的药物一般为利福平600mg,异烟肼600mg,乙胺丁醇1250mg,吡嗪酰胺2000nag,隔日1次,空腹顿服。巩固治疗一般4个月,服用的药物一般为利福平600mg,异烟肼600mg,1次/d,空腹顿服。间歇式空腹顿服,通过临床验证,既提高了疗效,又减少了副作用。当然,对于特殊病人,专业医生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剂量、疗程等,我们所说的是一般初发病人。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早期是指对确诊病人立即给予化学治疗,千万不要拖延。规律是指按医嘱要求规律服药,不漏服,不停服。全程是指完成规律的治疗期。适量是指遵照适当的药物剂量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同时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遵守化学治疗的原则是为了迅速杀死结核分枝杆菌,减低传染性,防止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告诉病人绝大多数人服用抗结核药可以很好的耐受,但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视觉改变等,请及时通知医生。个别病人服用异烟肼,可引起周围神经炎、药物性肝炎,如口周麻木、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黄疸。因此,服用异烟肼应同服维生素B6,每月化验一次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服用利福平期间,大小便、唾液、痰液、汗、泪等排泄物均可为橘红色,应在服药前告诉病人,以免引起恐惧。服用乙胺丁醇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可引起视觉改变。应用链霉素前,应先做皮试,阴性方可用药,如果出现耳鸣、重听及时通知医生。

2.2.2用药中 服用抗结核病药物期间,一定要按时服药,叮嘱病人清晨醒末后,洗净双手,立即服药。抗结核病药与其他药物不同,应空腹顿服,隔日一次。这样服用,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减轻副作用。发药过程中,发给病人一张服药督导卡,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23 24 25 26 27 28 29 30,这些数字指服药日期。有利于按时服药,避免忘记。万一出现漏服,应在当天及时补上,然后继续照常服用。告诉病人,无论在治疗中,还是治疗将结束时,都不宜减量用药,尤其是结束疗程时,必须得到专业医生的认可,切勿擅自停药。无论是治疗过程中,还是治疗结束后,定期监测、随访是肺结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测和随访的内容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变化来确定。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随访内容有:肺部X线片.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治疗开始前测定基线水平,以后每月一次。根据病情必要时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注意观察病人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

2.2.3停药后告诉病人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停药指征:疗程已满、痰涂呈阴性、症状消失,而且停药后必须定期监测、随访,建议停药后的前3个月每月1次,以后3个月至6个月一次。监测:胸片、痰中找结核杆菌、注意自己停药后的感受,如果出现胸痛、乏力、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要及时就医。

2.3有效利用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与人类健康存在肯定的联系,社会支持既有缓冲刺激的作用,又有直接的独立保护作用,护士帮助病人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减轻心理症状,控制生理症状[2]。肺结核病程长,具有传染性,有的病人因为家庭成员及同事朋友的疏远感到内心十分痛苦,还有的因为担心疾病影响婚姻、生育、晋升而焦虑,护士应理解病人心情,向病人的亲属、朋友、单位的同事介绍肺结核的有关知识,动员他们关心病人的工作、生活,解除病人的顾虑。

篇9

关键词:胸腺五肽;抗结核药;肺结核;治疗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结核的发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病情复杂、不典型性、合并症多、病情重[1],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老年肺结核的治疗工作,既往单纯抗结核治疗易引起耐药的发生,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差,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的住院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我国肺结核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上述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67.2±5.7)岁,病程6~21年;观察组(n=24):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5±6.2)岁,病程为5~2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各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2HRZE/4HR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异烟肼片(H)0.3g,1次/d,口服;利福平胶囊(R)0.45g,1次/d,口服;乙胺丁醇片(E)0.75g,,1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Z)0.5g,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1mg,,皮下注射,隔日1次。

1.3 观察项目 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盗汗、咳嗽咯痰、纳差、乏力的情况:痰菌涂片检查:治疗前连续3次行痰菌涂片结核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第1、3、6月末时的痰菌转阴率:胸部CT检查治疗前1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检查3月。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表达水平。同时每月复查血、尿、肾功能及肝功能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我国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对两组临床疗效判断评估[3],显效:半数以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0%以上的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痰菌阴转,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吸收>2/3。有:1/2~1/3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0%~70%的痰菌结核菌阳性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痰菌阴转,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吸收1/2~1/3。无效:低于1/3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低于30%的痰菌结核菌阳性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痰菌阴转,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吸收低于1/3或明显改变,甚至肺部病灶较前明显扩大。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P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减少例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均明显减少(P

2.3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1、3、6月末痰结核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4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

3 讨论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肺结核是指大于60岁老年人罹患的结核病,包括有内源性"复燃"及或外源性再感染的机制而发病。初治结核病和既往已患再次复发以及迁延不愈的复治结核病,老年肺结核病病情比较复杂多样,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免疫器官逐渐萎缩和免疫功能的衰退,机体的抗结核免疫效应主要是通过T细胞介导的巨噬细胞的细胞免疫反应。老年患者对肺结核病的免疫防御功能明显下降,目前治疗肺结核病的药物沿用多年,没有突破,并且耐药菌株及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得到正规积极有效的治疗,最终会造成结核病的广泛流行[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机体主要的免疫防御机制,在结核菌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D4细胞是具有辅助诱导生理学功能作用的一群T淋巴细胞,致敏后CD4可大量合成和释放TNF-α、IL-2和趋化因子等介质,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并杀灭结核杆菌,显著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CD8细胞是具有抑制细胞毒性生理功能的一群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证明,CD4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时不能将结核菌局限病灶内,CD8比例明显升高时结核病容易扩散,从而导致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的异常。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营养不良、饮酒、恶性肿瘤等引起免疫功能降低而有利于结核病的发病。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早期给予胸腺五肽注射剂治疗老年结核病患者,可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功能作用,从而及时的控制结核病患者的病情。胸腺五肽是一种较好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剂,可明显促进细胞因子合成及分泌过程,显著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通过合成和分泌NK细胞、CD8细胞等免疫细胞,从而杀死结核杆菌感染的细胞,并调整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5]。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4/CD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由此可见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病,增强老年患者的免疫力,明显缩短肺结核病的传染期,提高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晓棠.69例老年结核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122.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册.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3]胡华,林美英,鞠云飞.老年肺结核病并肺部真菌感染及药敏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575.

篇10

【关键词】结核;肝损伤;抗结核药

目前的抗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INH、RFP、PZA、EMB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INH、RFP、PZA均具有肝脏毒性。联合长时间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伤而影响或中断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所以,肝损伤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因素[1]。现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52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6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占治疗者的13.73%(62/452)。其中男45例,女17例,60岁18例,酗酒16例,成人体质量

1.2 化疗方案与药物剂量 62例均为初治肺结核,方案HRZE,药物剂量:INH0.3 g/d,RFP0.45 g/d(60 kg以上0.6 g/d),PZA1.5 g/d,EMB0.75 g/d。

1.3 肝损害程度 具备ALT或AST在3~5倍正常上限,ALP为正常上限1.25倍以上及TB为正常上限1.5倍以上其一者为中度肝损伤ALT或AST在2倍正常上限以上、ALT或TB大于正常上限而未达到中度肝损伤标准者为轻度肝损伤,ALT或ASP大于5倍正常上限,ALP>1.5倍正常上限,TB>2倍正常上限者或患者出现黄疸、肝性脑病,或凝血酶原时间在治疗过程中降低50%为重度肝损伤。

1.4 诊断依据 应用抗结核药史,停药后肝损伤可有显著改善,可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血清学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达到以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2 结果

临床症状:出现恶心、厌油、乏力、肝脏肿大、肝区痛、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18例,黄疸5例,无症状39例。肝损伤情况:出现轻度肝损伤42例,中度肝损伤15例,重度肝损伤4例。出现肝损伤最短的1例2 d,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伤是结核病正规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2]。据统计,10%~30%结核病化疗患者可出现肝损伤,占所有药物性肝损伤的8%~13%。抗结核药的肝脏毒性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造成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抗结核药导致严重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嗜酒、营养不良、遗传因素、个体差异、免疫状态、HBV携带、既往肝病病史等。所致肝损伤多发生在治疗的第1~8周,发生肝损伤的患者大多无症状,只是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肝炎的典型表现,如恶心、厌油、乏力、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痛等。

抗结核药致轻度肝损伤时,可不停抗结核药,加保肝药物治疗,一般肝功能都能恢复正常。抗结核药致中度肝损伤时,中等程度的可逆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约为15%~30%,停药可能增加分枝杆菌耐药性,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暂不停药,在保肝治疗下密切观察病情,短期复查肝功能。

抗结核药致重度肝损伤,需及时停用抗结核药物,否则可导致不可逆的肝功能损伤。轻中度肝损伤复查肝功能后,如不能好转应及时停药;如肝损伤伴持续恶心、呕吐、乏力、黄疸应停药,如肝损伤伴全身变态反应如发热、皮疹、关节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时很可能为过敏性肝损伤,应立即停药。需要指出的是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毒性反应的严重性之间尚无确切关系,轻微的肝损伤有可能成为严重肝损伤的初起表现。因此,是否停止抗结核药治疗常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3]。

如果确定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后,该药不应再使用。必要时需调整化疗方案。可换用肝毒性较小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喹诺酮类、对氨基水杨酸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其次给予肝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葡萄糖、B族维生素、白蛋白、肌苷,有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维生素K、输血或血浆。保证足够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转氨酶高时降酶治疗,可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肝泰乐、凯西莱、西利宾胺、联苯双酯、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等。选用适当解毒药,如异烟肼中毒可用等剂量的维生素B6。

预防同样重要,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肝炎病史及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情况。治疗中勤查肝功能,对高危患者可1~2周复查肝功能,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或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有研究表明常规加用保肝药可降低高危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除此之外,合理的休息和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也很重要。总之,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做好早期保肝治疗,警惕肝损伤的发生。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4]。

参考文献

1 郭英江,崔德键.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308-309.

2 张培元.应重视肝脏疾患时抗结核药物肝损害.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64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