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2 00:2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蔬菜种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蔬菜种植技术

篇1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生产基地要求、栽培管理、肥料使用、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为发展有机蔬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蔬菜 种植技术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蔬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新鲜有机蔬菜开始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因此。发展有机蔬菜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地处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有机蔬菜基地,面积80hm2,从2009年起,开展西瓜、黄瓜、萝卜、韭菜、甘蓝、西红柿等的有机蔬菜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贵德县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笔者根据多年的指导实践工作。现将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有机蔬菜的种子和种苗必须符合3个基本要求:一是不具有基因工程生成的转基因成分。二是不采用禁用的物质进行处理。三是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在有机蔬菜生产中应选择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但种植初始阶段如未购买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则可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此外,还应选择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且适宜当地土壤和季节种植的蔬菜种类及优良品种,如菠菜、胡萝卜、萝卜、大豆、芋、香芋、芹菜、姜、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等。

2、生产基地要求

有机生产基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由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通常需经过2年的转换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

3、栽培管理

有机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配套栽培技术。实行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采用作物轮作,在前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洁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4、肥料使用

有机蔬菜生产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沼肥等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1肥料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方法有2个:一是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用塑料膜覆盖,使其充分腐熟,发酵温度在60℃以上,可有效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发挥沼气池作用,将有机肥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液或沼渣是很好有机肥料,沼气还可用于其他生产。

4.2肥料使用方法

4.2.1施肥量。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时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肥与植物肥的比例以1:1为宜。

4.2.2施足基肥。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基肥。将肥料均匀施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结合整地施腐熟有厩肥或生物堆肥45~75t/hm2,有条件的可使用有机复合肥作种肥。使用量为1500kg/hm2。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种前。先开沟或穴。将肥料放入后填9再种植或播种。施肥深度以5~10cm为宜。

4.2.3巧施追肥。结合浇水、培土等进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粪尿及生物肥等。也可进行叶面施肥,在生长期选取生物有机叶面肥,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根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注意施肥时应根据肥料特点及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蔬菜种类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灵活搭配。科学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5、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以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采取高温消毒、合理肥水管理、轮作、多样化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农业和物理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5.1病害防治

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软皂、植物制剂、醋等肪治真菌性病害。

5.2虫害防治

提倡通过释放寄生器、捕食性天敌(如赤眼锋、瓢虫、捕食螨等)。或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诱性剂,或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源除虫菊脂、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等防治虫害。

篇2

[关键词] 大棚蔬菜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76-01

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并引入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蔬菜批量化生产,充分满足整个市场对于蔬菜的需求。然而开展大棚蔬菜种植阶段,需要掌握好较为良好的种植技术,这样才能充分保障蔬菜生长态势良好,并能够实现增产。与此同时,对于蔬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病虫害问题,也应该进行科学优有效的防治,因此本文就大棚蔬菜种植涉及的关键技术战略探讨,同时提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相关对策。

1 大棚蔬菜种植主要受到何种因素影响

1.1 气体危害

大棚蔬菜种植开展阶段,和普通蔬菜种植有所差别,一般封闭式进行种植,并通过人为的有效手段,对蔬菜生长环境予以调控。但是就这一过程来说,错误的操作容易出现[1]。比方说一旦通风不能够及时,普遍容易造成蔬菜腐烂。一旦没有及时施肥,或者说存在不科学,一些有毒物质容易残留,并能够在大棚持续挥发,造成有害气体含量加大,从而不利于大棚蔬菜,并且导致较为严重的损害,蔬菜根茎等部位,容易发生腐烂等现象。

1.2 天气影响

就大棚蔬菜而言,为了保证其较为良好的生长,需要注意有害气体的控制,并且应该避免极端天气的影响。一般极端天气作用之下,均会不利于大棚蔬菜生长。在冰雹作用之下,可能会影响覆盖膜,蔬菜叶片果实难以保持良好,容易出现一定损伤。而对于暴雪来说,通常多发于北方,一旦出现积雪过深的现象,可能就会压倒整个大棚结构,进而给蔬菜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

2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概述

2.1 种子的选取

实际开展蔬菜种植阶段,对于种苗和种子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取。务必应遵循市场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选取,一般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较大,甚至较为供不应求类型,优先进行选择。另外还应考虑抗病虫能力特性,一旦选择种植有机蔬菜品种,那么实际过程中应避免滥用化学药品[2]。另外应充分考虑种植区的实际特点,对于将要采用的种子,也应该予以合理有效选择。

2.2 区域的选择

实际进行大棚选址过程中,务必应优先选取土壤较厚的位置,这样才能便于多次进行翻耕,防止因为土壤层较薄,最终出现搬迁的问题。对于土地资源来说,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对于大棚选址这项工作,还应选取适宜的自然环境,保证较为良好的采光效果,这样才能防止采光不平均,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更加均衡[3]。另外,如果大棚选址完成,应注意在其附近放置警示标志,从而能够充分避免有人丢弃垃圾,或者说排放污水。

2.3 生长期的管理

大棚蔬菜生长阶段,应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并根据科学步骤或者流程,予以合理有效施工。另外应有机完善配套设备,充分结合蔬菜具体生长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条件,合理有效确定灌溉频率。同时,应充分落实大棚内部清洁,力求实现合适的温度,同时应该有机控制湿度。就大棚蔬菜种类而言,一旦属于有机蔬菜,应避免通过化学制剂作用促进蔬菜生长速度,应选择生物授粉等措施,充分保证蔬菜生长。

2.4 施肥管理

大棚内的蔬菜,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增收,还应该予以合理有效施肥。大棚环境就其特点而言,普遍属于半封闭空间结构,这样就容易使得肥料分解阶段,对应的情况普通,肥料尽管已经添加较多,但是普遍无法被植物吸收,这也就造成肥料难以实现合理有效利用,在实际的效率方面,普遍得不到明显提高。因此肥料的选择方面,应注重优先选取小分子结构,这样可以被蔬菜充分吸收。

3 大棚蔬菜种植怎样有效防治病虫害

3.1 药物治疗

在大棚内种植过程中,普遍容易存在地块长时间使用现象,造成土壤免疫力持续降低,病虫害因此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尽管此种情况下疑难病虫一般无法出现,但是如果出现的话,非常可能就会迅速波及,所有蔬菜均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这个时候,应结合病虫害种类特点,力求选取较为适合农药,予以合理有效喷洒,这样才能充分避免病虫害持续扩大。利用一定的高锰酸钾,也能够予以较为有效的杀菌。

3.2 生物物理防治

对于大棚内环境,需要予以合理有效通风,这样能够充分预防高温,避免细菌持续生长。同时在大棚整体之内,需要进行合理安装杀虫灯装置,对于一些吸光害虫,能够有效吸引与捕杀。害虫仅仅处于幼虫阶段,我们就能够将其完全消灭。另外应注意适当喷洒碱性溶液等,细菌生长的过程中,将不再具备较为有力环境。大棚内部如果较为合适,还可以适当放样青蛙以及蚯蚓。

结语

由此可见,对于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而言,一方面应充分落实好各方面的管理,有效控制大棚内环境,力求实现标准化的浇水、翻地、施肥等过程,另一方面针对病虫害应该足够重视,并力求通过较为合理有效手段,将其实现有效防治。同时对于大棚种植方面的相关人员来说,也应该不断完善自我,并应该虚心请教学习这方面的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够充分促进大棚产量实现增收。

参考文献

[1]张万勇.当前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3):57-57.

篇3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民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114

在进行蔬菜种植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一直忽略种植的方法与技巧,那么将导致大棚蔬菜种植出现更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 有毒气体的预防工作

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当中将会产生一定的有毒气体,如果对这些有毒气体不能够进行较为及时的处理,那么将导致蔬菜的产量大大降低,所以对有毒气体进行预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常为氨气,这是由于施肥过程中用量过大,以及一些速效化肥所产生的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施肥的方法有误,那么将导致未腐熟的有机肥,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氨气,对蔬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蔬菜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有毒气体为亚硝酸气体,这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铵态氮肥用量过度,这种有毒气体所导致的现象为蔬菜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严重将导致蔬菜枯萎。

主要的预防措施为合理施肥,施肥对蔬菜的生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应当主要的是在施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手段,这样才可以将化肥的最佳功效发挥出来。在大棚内进行施肥之前,应当对有机化肥进行发酵附属处理,同时应当确保化肥的质量。尿素应当与过磷钙进行混合施肥,从而发挥尿素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在进行施肥时,应当确保基肥的施肥深度,同时也需要控制好施肥。

1.2 CO2技术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还应当时刻注意对CO2的浓度进行控制与掌握,只有将CO2浓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确保蔬菜产量。

1.2.1 化学反应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CO2的浓度迅速的提升,利用简易的化肥发生装置,通过化学方法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通常用到的化学反应原理主要有硫酸盐以及碳酸氢铵,这种方法还可以控制产生CO2的多少,因此这种方法得大多数人民的青睐。

1.2.2 燃烧方法

燃烧法是对大棚中的空气进行CO2补充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所以燃烧法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1.3 嫁接苗技术

该技术通常被应用到瓜类的种植方面,原因为可以通过砧木的根系及其具有一定的抗逆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植物对水肥的吸收,从而在某种方面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1.4 在温室内放蜜蜂

为了有效的减少在低温季节的蔬菜结出的畸形果较多的现象,可以通过在大棚内放一些蜜蜂从而有效的改善大棚内传粉条件差的问题,这种做法大大的减少了畸形果的现实产生。但是,这在杀虫剂的使用方面应当更加注意,避免因使用杀虫剂不当将蜜蜂杀死的现象发生。

1.5 减少大棚蔬菜低温冻害

1.5.1 室外保温

通过对大棚外进行保温从而达到室内温度高的目的,这种做法的主要手段有在大棚周围设立防风障从而减小风速,或者在大棚周围培土,增加大棚的厚度,达到保温的效果。做好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连接工作,增加阳光的照射时间,或者在大棚的四周挖一些寒沟并且在沟内填满炉渣,达到保温的作用。

1.5.2 室内保温

大棚蔬菜发生冻害的预防措施较多,可以通过增加室内温度的措施从而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通过点燃煤料、施用具有热性的有机肥等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的热性燃料为马或者羊的粪便等。通过采用地膜等方法也可以起到室内保温的作用。

1.5.3 增加二层裙膜

增加二层裙膜,并且配压膜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有效的前期解决增温、保温以及后期的换气能力低下的问题,主要的做法为在扣大棚时,使得大棚的薄膜接触到地面便可以,并且不使用泥土来固定,用压膜线的方法。在大棚内部距离地面为40cm的高度处先用铁丝做一层裙膜,然后在80cm左右处在设立一层裙膜,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可以达到排湿、降温、换气等作用。

2 总结

如果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蔬菜种植当中,那么将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对膳食的需求,并且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进行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一些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大棚种植技术,使得大棚蔬菜种植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篇4

关键词: 大棚 蔬菜 种植 病虫害

近些年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作为一种反季节种植技术,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严重影响了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文章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大棚蔬菜的种植现状

1.1 气体危害

大棚蔬菜和普通的蔬菜种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种植方式为封闭式,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需要控制蔬菜的生长条件,及时调整生长环境。但由于密闭空间存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不仅容易导致根茎腐烂,还增加了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1.2 天气因素

大棚天气对大棚蔬菜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极端天气,冰雹天气则容易对大棚的覆盖面造成损害。此外,高温天气加快大棚内水分的蒸发,出现灌溉困难,有害气体和细菌。

1.3 棚内温度控制不当

在大棚种植蔬菜过程中,必须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由于多数大棚蔬菜的种植处于半封闭和半开放的状态下,因此对湿度很难进行控制。当前,大棚以半覆盖和全覆盖2种类型为主,环境差异比较大,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必然会出现多种病虫害,严重影响蔬菜质量。

2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2.1 合理选择蔬菜品种

蔬菜种子的选择对总体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其引起重视,了解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要求。首先,根据市场的要求,大棚蔬菜的种子选择多是与市场发展现状有一定的联系,需要适应果蔬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选择需求量大的品种。其次,在品种选择时,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可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最后,要根据区域性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种子。

2.2 大棚基地的选择

大棚蔬菜的产量对大棚地址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选择完整的地块,中间不能夹杂生产地块。大棚蔬菜需要比较厚的土质,便于多次利用。为了避免出现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棚址迁移情况,需要将大棚建立在通风条件好、全面接触阳关的地方,以免蔬菜半面受光,生长不均匀,在棚址附近要树立蔬菜种植基地标识,防止有人在周围投放垃圾、排放废水等。

2.3 蔬菜的日常管理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蔬菜的生长过程比较复杂,必须不断规范种植技术,按照具体步骤进行,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同时,需要做好硬件设施检查,包括通风、保温及清洁等工作。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蔬菜的种植需求和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避免应用化学药物,尽量保证蔬菜在自然、正常的环境下生长。

2.4 做好施肥工作

由于蔬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落实具体施肥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在施肥过程中,由于蔬菜本身处于本封闭的状态,因此肥料的自然分解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导致植物的吸收力度比较差。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防治工作,选择细分子的肥料并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频率。要了解不同蔬菜的施肥量,根据种植数量的要求,制定系统的施肥计划。此外,要避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容易吸收的肥料。

3 大棚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3.1 农业防治措施

多数大棚里都是种植一种或者多种蔬菜,为了提升产量,必须执行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保证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蔬菜的病虫害类型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蔬菜品种的差异性,确定不同的防治对策。农户需要从自家大棚的实际情况入手,采取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及时清理大棚里的杂物,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多数病虫害和温度有一定的影响,需要保证棚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此外,要严格的按照生产的要求和种植的制度的要求,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治理,选择抗病性能更优的优良品种,采用机械式工作形式,提高田地的清洁力度。

3.2 药物防治措施

大棚地块长期种植农作物,土壤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会增加病虫害的出现概率。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按照大棚种植蔬菜的要求,及时喷洒农药,防止出现病虫害恶化的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要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例如,用适宜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杀菌、杀虫卵处理。处理方式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应用范围各不相同,因此结合实际防治措施的要求,将防治体系落实到实践中。

3.3 物理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类型比较多,基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用物理防治措施,使其适应病虫害的后续防治要求。物理防治方式在病虫害的处理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及时给大棚通风换气,避免受到高温的影响。此外,要安置杀虫灯,及时吸引病虫,避免病虫扩散。此外,采用物理除虫的方式能在虫子幼期将其杀死。

3.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是有机蔬菜种植不适合应用该方式。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要积极借鉴生物防治措施,在大棚内养殖青蛙和蚯蚓等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此外生物防治措施能提升土地应用效率,满足蔬菜种植的要求。

4 结语

基于大棚蔬菜种植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病虫害的相关防治工作,保证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此外,由于种植技术的类型比较多,不同的技术形式对蔬菜种植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技术的特点,满足种植形式的整体性要求。要不断完善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证蔬菜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凤梅,王彩玲,刘丽,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1):99-100.

篇5

    1 蔬菜种植环境选择分析

    1.1 蔬菜种苗只有在符合其生长需求的环境下才能种植出高品质“绿色蔬菜”。蔬菜种植地应当选择远离居民居住区域、严重污染地区以及公路交通干线、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地区等对蔬菜种植不利的环境。

    1.2 用于种植绿色蔬菜的土质需要具备抗虫性比较强、营养丰富性比较高的优质土,这就要求土地应具备良好的完整性。并且蔬菜处于生育期时不能存在果实以及病叶,然后蔬菜种植需要经历三年时间从生产系统转换为“绿色蔬菜”生产,此时多年蔬菜方可以看作是绿色蔬菜,称为“绿色食品”。

    1.3 用于种植绿色蔬菜的土地应利用显着分割界限来帮助与常规土地相分隔,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山丘、河流等作为分界区。例如,种植蔬菜的土地容易被周边常规地块影响,为了防止其受到污染,可以利用物理障碍物或者是缓冲带将常规地块与蔬菜种植土地相分隔。另外,还要提供天敌寄居、活动以及产卵场所,从而确保天敌拥有栖息场所。

    2 蔬菜种苗的选择分析

    在种植蔬菜过程中,在选择蔬菜种苗、种子时应选取那些已经经过国家认可的绿色蔬菜种苗、绿色蔬菜种子,也可以选择那些没有经过禁用毒害物质处理或浸泡的常规种子。并且蔬菜种子应经过晒干、筛选以及消毒,最后经过药剂处理帮助挑选出发芽率超过95%的蔬菜种子。然后利用高温帮助清除蔬菜种子中含有的病菌,去除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蔬菜种子。除此之外,在确保蔬菜作物保存遗传多样性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类型以及土地类型的优质蔬菜品种。

    3 蔬菜栽培管理分析

    用于种植绿色蔬菜的土块,应实行倒茬轮作种植方式,确保同一种蔬菜不会连续在同一块土地中种植两茬以上,但是不包括多年生农作物在内。在收回前茬蔬菜农作物之后,为了帮助控制病害基数,需要将那些病残蔬菜全部搬离种植土块范围,将其进行深埋或者是晒干焚烧。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方法、嫁接换根方法以及适时播种方法等其他方法帮助做好苗床消毒以及蔬菜种子处理工作,充分利用光、水以及热量等自然良好条件来帮助提高蔬菜产量。

    4 耕作技术和施肥分析

    土地耕作过程中应进行深翻33cm~38cm,实行精耕细作耕作方式,使熟土层厚度不断增加[2]。种植蔬菜过程中,对蔬菜进行施肥应主要施用腐熟没有公害有机肥料,根据实际需求附加施用其他类型肥料,帮助提高、维持生物活性以及土壤肥力。当土地需要某些特殊养分或是处于转换时期等其他特殊情况下,所采用的肥料。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坚持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方法,从而能帮助保护生态平衡。

    5 虫害防治分析

    5.1 在选择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以及符合种植条件的同时,挑选具有抗性能力强、抗多种虫害的优质蔬菜品种。也可以现在使用非化学药剂处理后的种苗、种子,帮助培育优质壮苗。

    5.2 采用间作技术、轮作种植以及嫁接技术等,能有效控制病原菌、虫卵等其他害虫生长繁殖,帮助减少虫害基数,降低病虫对蔬菜的危害,其还能相应提高蔬菜具有的虫害 抵抗力。

    5.3 可以利用夏季暴晒、秋季深翻、中耕除草以及高温灌水等相关科学管理方法来起到消除害虫、缩短病残体腐烂、分解时间。还能起到保持土壤具有良好的湿度,维持空气含量,从而帮助打乱害虫生活环境。

    5.4 蔬菜种植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蔬菜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其生产繁殖,可以通过人工繁殖、人工释放或者是引进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等措施来达到减少蔬菜虫害的目的。

    6 杂草清除及控制

    为了帮助控制杂草生长,在蔬菜种植时可以利用轮作方法、绿肥施用等栽培技术。另外,机械以及电热方法、采用黑色地膜帮助覆盖以及秸秆覆盖方法都能实现除草这一目的。

篇6

    有机农业蔬菜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同时,农业蔬菜的根基是土地,以农业蔬菜种植的区内的能量来回重复利用来完成植物生长需要,同时控制病虫草害常借助于人工、物理、生物、农业、天然的方法和物质。有机农业蔬菜具有口感佳、营养、无污染、健康等特征[1、2]。

    1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

    1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植首先需要适合农业有机蔬菜生长的合适的生态环境,尽量做到种植的地方距离城区、交通区等人多的地方。

    12其中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土地是一块整的基地,普通的非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不应在其中;同时在其交界处标记明显。

    13必须有转换期,通常常规生产系统转向有机生产,需要2年的时间;而一些多年生蔬菜常需要3年的转换时间。

    14一些动物的栖息的地方与农业有机蔬菜之间有缓冲带

    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旁边存在有污染的可能,可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与污染源之间采用物理障碍物来隔离,从而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不受污染。

    2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管理

    21农业有机蔬菜的种苗和种子[3]

    首先应选择良好的品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种出售,可使用一般的品种。但必须保证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病虫害抗性,同时要考虑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转基因种苗或种子不得使用。

    22清园轮作有机蔬菜基地通常情况下选用多种蔬菜轮流种植的方式

    如果有一些农业有机蔬菜的生长周期超过1年,可适当减少在农业有机蔬菜种地基地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一定不可在一块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上连续种植单一的农业有机蔬菜品种。在每一次农业有机蔬菜收获后,应将前一级的农业有机蔬菜移除。

    23农业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配套的有嫁接、地膜覆盖等

    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周期内,可充分利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水、气、光、热等资源,可使有机蔬菜适应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

    3施肥

    31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原则[4]

    是采用再生、回收等来使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得到补充。

    32施肥分类

    321生物菌肥其中包括根瘤菌肥、腐殖酸类肥、复合微生物肥等

    322有机肥,其中包括饼肥、沼气肥、堆肥、绿肥等

    323 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特殊的养分,需经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的认证机构认同,采购属于农业有机蔬菜种植需要的有机肥33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技术

    331在农业有机蔬菜基地堆制有机肥时,禁止使用转基因产品,可添加自然界的微生物肥

    332生物肥料和天然矿物肥料不可称为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整体的营养需求的替代物,同时,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采用化学方法来溶解矿物肥料

    33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34农业有机蔬菜肥料施用方法

    341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有机蔬菜的施肥量[5]应是种菜与培肥同步。有机肥的施肥量为3 000~4 000kg/667m2,同时可追施100kg/667m2的有机专用肥

    342施足底肥将80%施肥用作底肥,同时,结合耕地特征,肥料可均匀地分布在土地耕作层,其作物可有效的吸收

    333巧施追肥对于根系浅、密度大的蔬菜可施加追肥。而一些根系较集中,种植行距较大的蔬菜,开沟追肥

    4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

    41病虫草防治

    411在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品种时,采用农业有机蔬菜的抗性品种,或采用非化学药剂来处理种子种苗

    412合理的轮作通常,蔬菜地连作病虫害发生会加剧、所以推行水旱轮作,打乱和改变病虫发生的环境以及气候,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13科学管理通过秋季翻土、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措施

    414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区域,应结合生物与物理防治方式,来抵抗农业有机蔬菜的病草虫害,将害虫捕食

    42草害管理

    421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可在有机蔬菜基地覆盖黑色地膜,避免种苗裸露在外,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中控制杂草

    422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若采用的有机肥含有杂草时,应将杂草腐熟,方可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使用

    423在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可采用电热除草、机械除草以及其他物理方式;不可使用化学除草剂或转基因工程产品来除草。

篇7

[关键词]:大棚蔬菜 种植管理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83-01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大批菜农选择大棚种植蔬菜。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以及春节前后,自然状态条件下种植的蔬菜产品单一时,大棚蔬菜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菜农缺乏相应的种植技术以及正确的管理方法,导致目前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部分大棚闲置或者是种植的蔬菜出现冻害、病害、虫害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研究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十分必要。

一 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连作传病与管理滞后

菜农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往往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而采用连作的种植方法,然而由于其种植技术的落后以及管理方法不当等,导致大棚蔬菜连作问题产生。也就是土壤的肥力遭到严重的破坏,促使微生物群落大量产生且破坏了土壤的再生能力,导致枯萎病、根腐病的出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急剧下降。此外,菜农不合理的管理方法导致大棚通风、换气等不畅,从而导致棚内温度过高、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等问题,从而引发多种病害问题。

(二)施肥管理不当

肥料是各种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之所在,但是如果施用不合理、不科学、不对路,就会造成很多危害。在目前大棚蔬菜种植施肥中,主要是采用农家肥和化肥两种。但是若是管理不当或者是操作方法不当都会带来极大的问题。具体来说:第一,农家肥的危害。农家肥的危害包括鸡粪、猪粪、鸭粪及人粪尿的危害,不少大棚蔬菜的播种、移栽种植的土壤因缺乏各种营养和有机质,故大量施用鸡粪、猪粪、鸭粪和人粪尿,将以上粪便作为有机肥施用,岂不知有机肥是用植物的秸秆、叶片沤制和转化的肥料,而不是单纯的鸡粪、猪粪、鸭粪及人粪尿,这些粪便必须通过充分的熟化和无害化处理才能施用,未经熟化和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含有很多二缩脲,施入土壤水溶分解以后,产生大量的氨气,无法及时排出蒸发,结果造成各种作物根腐病开始发生,基木无药可治;同时会有很多害虫产卵,施入土壤以后,又是造成地下虫活动猖撅的主要根源。第二,化肥的危害。化肥的危害主要指过多的施用纯氮肥,及氮肥含量相对较高的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掺混肥料,氮肥多作物旺长、叶片大、间节长、易倒伏、易落蕾、落花、落果、易早衰、易发病、抗逆性能低下,因各种蔬菜均是需钾量较多的高钾作物,而不是高氮作物;另外硝态氮肥也会造成各种蔬菜烂秋、裂果、炸果,不易施用,磷肥施用过多会造成土壤的严重板结,影响作物的根系发育,小苗生长缓慢,叶片没有光泽易老化,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是:铁肥用的多了,会影响作物对磷肥的吸收;硼肥用的多了会造成果实被裂、粗皮,影响外在品质。所以大棚蔬菜种植应施用高钾含量的复合肥料,和全营养微量元素清液肥料。

(三)温度和农药的影响

热害即高温危害,大棚蔬菜种植因棚膜的关系,晴天太阳照射及能量的提高很快,升温迅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高温危害、特别是3, 4, 5, 10, 11月的中午时间太阳直射,导致棚内温度过高,各种蔬菜的叶片、果实会出现口灼病和焦叶、焦边,甚至造成黄瓜化瓜,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轻者也能造成作物落蕾、落花、落果、坏果、腐烂果及不坐果。药害是指棚内农药施用不当造成的危害中毒而影响生长发育;也有棚内除草剂施用不合理、不适时、不适量、浓度大,同样会造成严重危害;很多大棚蔬菜种植户都将氨基酸、腐植酸、芸苔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细胞膜保护剂等激素农药当成营养药施用,结果造成大棚蔬菜生长受阻、坐果率低、畸形果多、商品果少、色泽难看、落蕾、落花、落果、落叶、免疫下降、提前衰老,从而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四)大棚内蔬菜种类结构不合理

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也就要求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蔬菜种类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大。部分菜农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大量种植销量好的蔬菜,导致蔬菜种植结构不合理。这既不利于大棚土壤的更新能力,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菜品多种类化的需求。

二 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光照控制

众所周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生长的更好。因此,在大棚种植蔬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光照的问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光照的强度以及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大棚覆盖材料的透光性能。例如新塑料膜的透光性能就比较好,基本能确保80%的光照进入棚内,而受到污染的塑料膜的透光性能就比较差,仅能确保40%的阳光进入。如果在塑料膜的的底部聚集的有水分的话也会影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在管理大棚的时候,一定要选用干净的的塑料膜覆盖,并且及时清理膜内的积水,以确保足够阳光的照射。

(二)温度湿度的调控

温度以及湿度的调控对于大棚蔬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温度过高会导致蔬菜枯萎、干瘪,温度过低会导致蔬菜出现冻害等问题。湿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棚内的湿度要高于室外,湿度过高也会对蔬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控制好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十分重要。我们应根据季节特点以及蔬菜品质自身的特点来调控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冬季则做好保暖工作,夏季则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等。总之,要确保大棚内部的温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

(三)适度灌水

水分是蔬菜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我们适度进行灌水。第一,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应尽量少灌水,可采用喷灌或者是滴灌的方法,且喷灌后要合理通风;第二,在冬季的时候,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左右,室内的温度相对较高,所以灌水工作应在中午前后进行;第三,根据不同的天气状态,要进行因时制宜的灌水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记浇水”的原则要把握好。第四,温室内,不同的区域,蔬菜所需水量也不相同,要有所侧重。一些靠近热源的地方,可以加大灌水量,因其蒸发较快,一些靠近冷源的地方,蒸发量较小,可以适当减小灌水量。

(四)用药控制

合理用药也是大棚蔬菜种植中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用药,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病虫害问题,且不影响蔬菜的自身品质。具体来说用药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生态防治法。根据蔬菜的发特点和湿度与温度条件要求,在保证蔬菜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对大棚进行通风换气作业,将环境条件调控成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第二,熏蒸法。初见病叶时,可采用浓度为300%的百菌清烟剂,在傍晚闭棚以后进行熏蒸操作;第三,药剂防治法。用浓度为5%的百菌清粉剂、或浓度为64%的杀毒矾,进行喷雾防治。

综上所述,当前大棚蔬菜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入,还影响到蔬菜的品质,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做好温度、湿度、水肥、农药、土壤的控制管理工作,提高蔬菜种植的管理意识,加强蔬菜种植新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不断提高菜农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蔬菜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同时也是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元素,对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有很大益处。然而近十几年来,农药滥用的情况愈演愈烈,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无公害蔬菜要求蔬菜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必须规范、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中有害物质及农药的残留,以确保长期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规模小、较分散、普及率不高的弱点,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给我国蔬菜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以确保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对外创收的新突破口。

1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选址与建立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首要步骤是选好生产基地,应选择无污染源的地区,远离对蔬菜生产具有污染性质的场所;种植地块的土壤应肥沃深厚,组织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同时,生产基地的建造过程必须严格规范,合理规划田间道路网络,以便于机械化作业。科学建造田间水利设施,保证排灌能力达标。确保各项功能设施的建造与完善运行,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的要求。最后,以科学的方法改善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保证蔬菜的优质高产。

2 种苗的培育

蔬菜种植的重点在于选苗育苗,培育优质的蔬菜种苗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前提。在育苗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种苗的种植密度,防止秧苗拥挤;注意调节温度,防止苗床温度过低。播种前应浇透底墒水,但严禁浇水过多、过勤;出苗后应注意苗床湿度的变化,湿度过大时用草木灰或干土覆盖降低湿度。为保证光照时间,可在确保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早揭晚盖草苫;经常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有害气体对秧苗的危害。同时,为了防止土壤带菌传病,床土应使用安全、优质的土壤,忌用菜园土;与床土混配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处理,充分腐熟;床土配好后要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秧苗生长环境的安全。

3 改进栽培技术[1]

3.1 实行间、套作复合立体结构栽培

根据不同蔬菜对成长环境的不同要求,充分利用各类蔬菜生育期的时间差、植株形态的空间差以及对外部因素要求的环境差进行间、套作,形成复合立体结构栽培,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和作物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密度,以保证充分的通风透光。合理的栽培密度是指既有利于植株个体的发育,又有利于作物群体的生长。间作套种的作物必须合理搭配,以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

3.2 发展无土栽培模式

无土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非常普遍,其基质可选材料十分广泛且要求不高,经过消毒后即可使用;另外,还可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中生产蔬菜。无土栽培的蔬菜无污染,优质高产,降低了蔬菜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开辟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途径。

3.3 预防为主,多种方式防治虫害

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科学预防虫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防虫治虫产品的使用。对于出现的病叶、病株和病残体应积极清除,并采用深埋或焚烧的方式杜绝隐患。物理防治虫害可通过银灰膜驱避、防虫网隔离、杀虫灯或黄板诱杀等方法,安全有效。

3.4 科学管理大棚

为保证农作物受光均匀,搭棚方向必须为南北走向。为了控制大棚湿度,大棚四周要挖深沟保证排水,同时给棚内菜畦覆盖地膜。大棚内的通风降温、降湿管理应视天气情况而定,寒冷天气宜中午通风,下午15时前及时覆膜保温;随着天气转暖,棚内温度上升,应逐渐加大通风量,直至去掉裙膜及全部薄膜,改用遮阳网。

3.5 科学灌浇,采用灌溉新方式

灌溉要根据天气与作物的情况进行科学调整。蒸发量大的天气多灌;阴天、冷天少灌或不灌;中午叶片不萎蔫则不灌,轻度萎蔫的少灌,反之要多灌。暑夏浇水必须在早晨9时前或傍晚5时后进行,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水分流失。砂壤土地块经常灌,黏壤土地块要挖深沟排水,低洼地要小水勤浇,排水防涝。

灌溉的方法有:地下可采用膜下暗灌、滴灌、渗灌等方式,地上可采用喷灌的方式,不仅能节约用水,还可降低菜田、大棚内的湿度,对病虫害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4 合理施肥[2]

为了让蔬菜在受到最少污染的同时保证优质高产,需要进行科学化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将化肥的使用量降到最低,在保证硝酸盐含量较低的情况下达到高产的目的。有机肥具有较强的酶活性,既能增加有益微生物群落,又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能源和营养;同时,有机肥还可增加作物对病害的抗性,对有害菌活性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是预防土传病害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如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仅施用有机肥,则难以满足作物对全面充足营养的需求,难以保证持续的优质高产,因此生产中还必须充分运用平衡施肥技术,保证化肥中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通过调整配方使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达到适当的比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另外,生物肥料虽然在使用上较为安全,但也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研究发现除固氮菌等少量微生物之外,绝大多数微生物并不能为土壤带入外源营养成分,如解磷菌、解钾菌只能非常有限地吸收转化土壤本身的磷和钾,因此只有采用有机、无机、生物肥料合理搭配使用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生物肥料的功效。

参考文献

篇9

一、西兰花栽培技术

1.选种

依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中熟品种作为侧枝生产的主要品种。如优秀、绿风等。

2.环境要求

2.1温度要求:在5―20℃范围内,温度越高,西兰花的生长发育越快。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幼苗期的生长适温为15―20℃。西兰花具有很强的耐寒和耐热性,莲座期生长适温为20―22℃,花球发育适温为15―18℃,温度高于25℃时花球品质易变劣,但只要不受冻害,花球在5℃甚至以下的低温仍可缓慢生长。

2.2光照:西兰花对光照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在生长过程中喜欢充足的光照,光照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形成强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份的积累,并使花球紧实致密,颜色鲜绿品质好,盛夏阳光过强也不利于西兰花的生长发育。

2.3土壤养份要求:西兰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过于贫瘠则植株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低下;而土壤过分肥沃又会导致花蕾疏松和花苔空心。西兰花适宜在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沙质壤土上种植。

2.4水份要求:西兰花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叶片旺盛生长和花球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干旱,也会降低产量。苗期多雨或土壤湿度过高易引起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花球形成期土壤湿度田间持水量70―80%左右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3.整地、施肥

西兰花生长势强,需肥量大,必须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腐熟大粪干500至1000公斤,过磷酸钙30至40公斤,草木灰50公斤。铺施基肥后深耕细耙,并接着整平,做成1.3至1.5米宽的平畦。在西兰花苗长到5至6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每畦栽2行,株距30至40厘米,定植密度每亩2500株左右。定植时应尽量多带土,少伤根,减少缓苗期。

4.田间管理

4.1中耕除草:在植株封行前一般中耕1―2次,结合清除杂草,有利于生长。

4.2灌水:西兰花在各生育期需水量有所不同,如受旱或渍水长导致花茎空心、黑心、裂根等现象,影响产品和品质,一般定植时浇足定根水,到成活前要连续浇缓苗水,成活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并结合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在叶生长旺盛期及花球形成期应增加灌水量及灌水次数。

4.3追肥:西兰花需肥水量大,除施足底肥外,应根据不同生长期适时追肥。追肥应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即苗期追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中期控制施肥,后期攻球肥。定植成活后用1:5的清粪水提苗,一周一次。定植后25―30天用尿素或复合肥每亩20千克穴施,施后浇水以防受旱烧苗,花球形成期应重施一次追肥,即复合肥25千克,尿素20千克,促进花球肥大。

二、病虫害防治

1.黑腐病

1.1种子消毒100毫升水中加入0.6毫升醋酸、2.9毫升硫酸锌溶解后温度控制在39℃,浸种20分钟后冲3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冲洗后晾干播种;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预防苗期黑腐病的发生。此外也可用农抗751杀菌剂100倍液15毫升浸拌200克种子,吸附后阴干;或每kg种子用漂白粉10~20克(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将种子拌匀,后放入容器内封存16小时,均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上携带的黑腐病菌。

1.2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新植霉素200×10―6或氯霉素100×10―6或27%铜高尚悬浮剂7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2. 菌黑病

2.1建立无病留种地,带菌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拌种,或丰灵50~100克拌白菜种子150克后播种。

2.2发现少量病株及时拔除,于发病初期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40~50升。白菜类对铜剂敏感,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避免产生药害,炎热中午不宜喷药。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小菜蛾

发病初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还可用苏云金杆菌制剂500~10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采收前10天停止使用农药。

4.菜青虫

篇10

关键词:大白菜 种植 技术

一、品种选择

大白菜品种很多,一般早熟品种可以抢占市场潮头,经济效益较高,但是其耐贮性较差,不宜规模型发展。中、晚熟品种虽上市初始价位偏低但较稳定,并且其价位会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上浮,产生相应的“保藏升值”效果。因此,菜农在品种选择上,需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市场状况以及生产计划,并详细了解各品种的特性,加以正确选择。

二、种植技术

1.及时整地

播种前必须深翻耙压,以保持土壤疏松。同时结合整地撒施优质厩肥和鸡粪或羊粪,以利于根系下扎和养分的吸收。

2.足墒播种

大白菜种子颗粒细小,芽期的抗性亦相对低。因此,在整平地面的基础上,通常采用灌水方法来保证充足水分,达到一播全苗。

秋季大白菜多采用直播方式,直播又分穴播和条播两种。一般穴播是按照不同的品种(主要是球茎及其株幅)确定亩株数后,在垄上开穴,每穴内播入10粒左右。条播则是在垄面上划约2厘米深的浅沟,均匀地将种子播入沟内,而后覆土。一般叠抱型、合抱型品种每亩定植2000~2800株,直筒型品种3500株左右,每亩用种量约150~250克。

3.适期晚播

一般来说,秋季中、晚熟大白菜在当日均温稳定在24℃时,即可进行播种。但从多年的生产经验来看,危害大白菜的三大病害——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的发生,除与茬口及环境等条件有关外,还与播期关系密切,如播期越往前,软腐病发病率则越高。适期晚播可以有效的预防大白菜病害的发生。

4.适时间苗、定苗

定苗前要进行多次间苗,第一次间苗要尽早,可在出苗后5~6天进行,以防发生“长脖子苗",使的留苗难以正常生长。间苗原则上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待小苗长到5~6叶时定苗。间苗定苗的时间,应在中午高温时分进行,因为一些弱苗、病苗在条件不适情况下易显出其病态,较易鉴别去劣。

5.适度密植

考虑水、肥、光照等条件下,合理的加大种植密度,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对于肥力较高的地块,因植株开展度大,成菜个体亦大,所以要适当稀植,反之则应加大密度。

6.中耕除草

白菜生长期,适逢高温高湿,极易造成草荒。杂草不仅与大白菜争夺营养,与幼苗争夺空间,还是病菌及害虫的适宜滋生地,因此中耕除草工作要及时进行。一般是趁雨后地皮燥白时或间苗后,用浅锄的方式,将发芽的杂草消灭于萌芽之初。注意中耕应集中在大白菜封垄前进行,一旦封垄其根系会密布行间及垄面,此时如再划锄,则会锄断根系,伤口极易感染病菌。进入生长后期,就更不可以进行划锄之类的操作,发现杂草,及时拔除即可。

三、肥水管理

1.科学用肥

大白菜属叶用菜,生长中对氮的需求量最大,钾次之,磷最少。对营养吸收的基本规律是:莲座期以前以氮素为主,钾次之,至结球期则以钾为主,氮为辅。为保证大白菜生长中肥力的需求,一是要施足基肥:我们可在普通猪、牛厩肥品种上,掺入30%左右的鸡粪或羊粪作为补充,以提高有机肥中有效元素的含量。基肥一次性施入,随整地翻入。此外,由于大白菜根系特别发达,所以某些营养元素如磷等的相对固定并不大影响大白菜的吸收利用。二是要适时追肥:在定苗后补施一次有机肥或基肥充足的情况下,追肥次数可确定为2次。第一次在莲座期,每亩追施22千克硫酸铵或10千克尿素。第二次追肥应在结球前进行,此时,由于封垄无法进行条施等操作,可随水冲入用量为上次2倍的肥料。

2.水分管理

大白菜从团棵到莲座期,气温逐渐下降,天气温和,这段时间可适当浇水。莲座末期可以适度控水几天,到第三次追肥再浇水。进入结球期后,需水分最大,所以一结束蹲苗就需要浇一次透水。之后2~3天接着再浇第二次水,这次浇水非常重要,如果不浇会使土壤干裂,导致细根枯死,侧根断裂,影响结球。以后,一般每隔5~6天浇一次,保持土壤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