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范文
时间:2023-03-20 16: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声内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老王因胃口差、排黑便去医院就诊,医生为其做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老王的胃窦部有一个大溃疡,溃疡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出血,高度怀疑胃癌。为明确肿瘤的浸润深度,医生建议老王做超声内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问:到底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有什么功能?它与普通胃镜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内镜?做超声内镜需要注意些什么?别着急,且听医生一一道来。
超声+内镜=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不是平常所说的“胃肠超声”,也不是普通的内镜,它是一种由内镜检查介导的腔内超声技术。超声内镜是在内镜前端安装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或在内镜检查时,通过活检钳道插入微型超声探头,同时进行电子内镜和超声检查的设备。它不仅能起到普通内镜的检查作用,还能将黏膜下的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内镜,医生神奇的眼睛
检查者通过超声屏幕可以直接看到胃壁的各层,了解肿瘤的全貌,因此超声内镜主要用于电子内镜和体外超声等影像技术难以诊断的一些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鉴别诊断、胃食管癌的病程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转移)、对胰腺肿瘤、胆总管下端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分期,对决定手术方式及预后非常重要。在超声内镜的引导下,还可做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
由于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胃癌分期、胰腺疾病的诊断灵敏度高、安全性好,目前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
超声内镜不作为普通内镜使用
超声内镜虽然能直接观察胃壁各层,但并不是所有做胃镜的患者都要做超声内镜检查。因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用普通胃镜配合病理学检查完全能明确诊断;而超声内镜主要应用于内镜或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发现病灶后,需进一步了解病灶所处的胃壁层次、病灶侵犯深度,以及胃腔外脏器或淋巴结等情况时。临床工作中,由于超声内镜结构复杂,外径较粗,一般也不作为普通胃镜使用。
篇2
[关键词] 超声胃镜;胃肿瘤;TNM分期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168-02
Clinical stud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 in gastric cancer preparation staging
YANG Chi1, HUANG Mei1, PENG Lidong1, DOU Liqiong1, HU Xiaozhen2
1.Department of Special Medical Service, the Four Hundred and Twenty-Two Hospital of PLA, Guangdong Province, Zhanjiang 524000, China;2.Department of Special Medical Service, the three hundred and three Hospital of PLA, Nanning,Guangxi Zhuang Autou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examination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ere assigned to preoperative EUS examination and TNM staging,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o calculate the accuracy. Results: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staging, 70 cases of T staging and 59 cases of N staging assigned to EUS were consistent, and the accuracy of which were 89.7% and 75.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endoscopic ultrasound for TNM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is of greater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Ultrasound gastroscopy; Gastric cancer; TNM staging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肿瘤的TNM分期是采取何种手术方案的主要依据。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与超声检查的优势,可较好地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78例经超声内镜检查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胃癌术前分期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经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28~71岁,平均(55.6±8.3)岁。患者在行超声内镜检查1周后行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手术治疗。按病变部位:贲门胃底11例,胃体13例,胃角16例,胃窦28例,弥漫浸润性10例。术后病理主要为腺癌,其中,低分化癌21例,印戒细胞癌9例。
1.2 方法
超声内镜为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UMIR型腔内微型超声探头,频率为7.5、12.0、20.0 MHz。检查前准备同胃镜,开始前15 min服二甲基硅油5 ml,用4%利多卡因对咽峡部位作喷雾麻醉,超声内镜进入胃腔后吸净胃内容物,在胃镜检查发现病灶的部位注入脱气水500~800 ml,立即行超声检查,对不易蓄水的部位采取变换的方法注水检查。扫描并记录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依次探查胰、脾及脾门淋巴结,左肝、肝门区淋巴结,胃网膜左、右淋巴结,胃左、右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贲门淋巴环及隆突下淋巴结。
1.3 TNM分期标准[2]
T1:肿瘤侵及黏膜和(或)黏膜肌或黏膜下层;T2: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T3:肿瘤侵透浆膜;T4:肿瘤侵犯临近结构或经腔内扩展至食管、十二指肠。N0:无淋巴结转移;N1:淋巴结转移仅限于肿瘤边缘3 cm内;N2:淋巴结转移超出肿瘤边缘3 cm外。
1.4 统计学方法
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检测
在78例胃癌手术患者中,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70例,准确率为89.7%,见表1。
2.2 超声内镜对胃癌浸润深度的检测
在78例胃癌手术患者中,超声内镜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相符59例,准确率为75.6%,见表2。
3 讨论
胃癌的术前诊断目前仍以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为主,可早期发现多数肿瘤病变。但有些患者胃镜下观察倾向癌变,而活检结果阴性,造成患者漏诊,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可能是由于内镜下取材部位不准确所致。此外,部分胃癌起源于黏膜下层,早期常不累及胃黏膜,即使在胃镜下反复活检阳性率仍很低[3]。超声内镜可在胃腔内直视胃黏膜的基础上,对胃壁及周围淋巴结进行断层扫描,对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较好的判断[4]。在本组资料中,通过与胃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89.7%,对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75.6%。早年有研究综述了超声内镜对胃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达到78%和72%[5]。近年来超声内镜对胃癌TN分期的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国内有报道分别达到88.9%与75.5%[6],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超声内镜设备水平及医师的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的判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浅或过深,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①较深位置的肿瘤微小,不易于超声内镜发现;②肿瘤组织周边出现炎症反应、瘢痕组织,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而难以识别[7];③操作者经验欠缺,超声探头未能与病灶垂直,扫描出现偏差导致影像模糊,影响病灶的识别。超声内镜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通常低于T分期,且难有大的提高,反映出超声内镜对远隔组织探测的局限性。这可能与超声小探头穿透力低有关[8],加之肿瘤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以及影像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定性困难,使其难以替代术后的组织病理检查。
总之,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胃癌N分期有所欠缺,可作为胃镜加病理检查的有益补充,如结合PET/CT、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将进一步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Ingram M, ArreguiM 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J]. Surg Clin North Am,2004,84(4):1035-1039.
[2] 于皆平,沈志祥.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48-449.
[3] 郭文,张亚历,张振书,等.Borrmann Ⅳ型胃癌超声内镜诊断价值的研究[J].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8,3(4):37-41.
[4] Willis S, Truong S, Gribnitz S, et al.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cancer: accuracy and impact on surgical therapy [J]. Surg Endosc,2000,14(10):951-954.
[5] Grimm H, Binmoeller KF, Hamper K, et al. Endosonography for preoperative locoregional staging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J]. Endoscopy,1993,25:224-229.
[6] 徐永居,朱海杭,王正兵.超声胃镜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54-255.
[7] 奚维东,赵聪,任国胜.术前内镜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1):45-46.
篇3
昭通市人民医消院化内科,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为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进入我院的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镜进行检查,实验中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结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常见,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明显由于传统的胃镜;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明显高于传统胃镜52.5%。结论 超声内镜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病变的原因、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的程度,且确诊率也比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161-02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诱因比较多,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肿物等原因而引起的一种形态学变化。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将会引发其他疾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由于病变部位多被正常部位包裹或者覆盖,导致常规胃镜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变原因、患者病变程度,甚至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则能有效的填补常规胃镜的缺点,同时还能够扫描病灶部位[1]。为了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依据。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在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进入我院的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0例。本次实验中,其中病变位于食管27例,贲门33例,胃10例,十二指肠10例。两组患者之间年龄、家庭情况、疾病发病时间等资料医护人员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1.2患者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如:对患者进行体温、血压测量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镜检查,实验组患者利用超声内镜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手术前4~6h内让其禁食、禁水,患者在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时姿势与传统胃镜检查姿势一致。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病灶部位后,将患者体内杂物排出,然后用水蒸馏水清洗食管和胃腔。医护人员根据病灶大小选择超声探头,采用小探头检查患者食管及胃底病变,用标准探头检查胃窦、胃体、十二指肠病变。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标本切除后均行病理学检查[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 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表示。
2结果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转院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镜进行检查,实验中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诊断符合率等指标。其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确诊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情况(例)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本次实验中,患者以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主,其中平滑肌瘤最为多见,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明显由于传统的胃镜;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明显高于传统胃镜52.5%。
3讨论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主要利用超声内镜与超声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它利用探头和超声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医护人员在超声胃镜下,上消化道管壁可清晰地显示5个层次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第1层高回声带,相当于黏膜层及在黏膜表面产生的界面波;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黏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黏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相当于浆膜层及浆膜外组织产生的界面波[3]。
临床上,患者以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主,其中平滑肌瘤最为多见,与文献报道符合。但是,在EUS检查下,医护人员很难根据检查结果区分平滑肌瘤和良性间质瘤,且这种方法对肿瘤的良恶性也不容易诊断。本组病变中有2例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现象,患者经过手术后被证实[4]。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觉得:临床上,在对恶性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医护人员要特别慎重,对于不确定的患者可以结合CT等进行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实验结果显示: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要优于传统胃镜。对于某些超声图像有特征表现的隆起性病变,如囊肿、静脉瘤等,诊断准确率几乎可达100%。但是,对于息肉等疾病的诊断其临床确诊率却和传统检查相当。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高于传统胃镜52.5%。采用传统方法检查时,人们太依赖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而不知道传统方法不能无法显示黏膜下病变状态,尤其是肿瘤侵犯上消化道各壁的层次及壁外的情况,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但是超声内镜恰好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5]。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病变的原因、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的程度,使用这种方法诊断临床效果较好,且确诊率也比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参考文献]
[1] 黄业斌,张泰昌,年卫东,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94.
[2] 孙明军,刘晓东,汪旭.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3):234-235.
[3] 金震东,许国铭,牛燕陵,等.超声内镜及微探头对胃外压性隆起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8(2):69-71.
[4] 陈立刚,任建林.消化内镜诊治进展-超声内镜在食管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0):3215-3218.
篇4
【关键词】 超声内镜; MRI; 胃癌; 术前分期
Application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MRI Scan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HUANG Jian,WEI Gui-hua,LIU Q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9):006-00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operative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combined with MRI for prediction of TN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before operation.Method:31 case of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gastric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August 2015,they received preoperative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combined with MRI for prediction of TN stage.The pathological TN stage was regarded as the gold standard.The coherence of preoperative signs on combined EUS and MRI scan was compared with the gold standard.Result:Compared with histopathologic results, the coherence rates of T and N stage in EUS combined with MRI scan all were 80.6%,the result had a good coherence (Kappa=0.65,P
【Key words】 Endoscopic ultrasound; MRI; Gastric cancer; Preoperative stag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Jiujiang 33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9.00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2位,死亡率居高不下[1]。胃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术前对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评估对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联合应用EUS和MRI对胃癌患者术前进行检查,探讨其是否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40~82岁,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前均行超声内镜与MRI检查。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超声内镜(EUS)、磁共振(MRI)检查。根据EUS、MRI检查结果进行术前TN分期,再行手术治疗,入选患者均按照2010年日本胃癌的治疗指南进行手术。术后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术中探查及术后标本病理结果行术后TN分期。评估EUS和MRI对胃癌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评估联合应用EUS、MRI两种方法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率及对胃癌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
1.2.1 EUS检查 超声内镜为Olympus GIF-UM2000型,探头频率分别为5、7.5、12及20 MHz,可互相转换,电子胃镜为奥林巴斯GIF-XQ240型。扫描方式为360°旋转型扫描。检查前由主管护士做好宣教,告知患者检查前禁食禁饮4~6 h。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 mL,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超声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抽吸适量腔内空气后,内镜头端沿降部慢慢退至贲门口,使用水囊法将超声内镜的探头对准病变部位进行探查。记录肿瘤浸润的最深处和肿瘤的最大断面及肿瘤浸润胃壁各层次的情况,观察并记录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固定拍像。根据淋巴结的形状和回声情况判断其性质:良性淋巴结呈低回声、圆形、边界清楚;恶性淋巴结回声强、呈椭圆形、边界模糊。
1.2.2 MRI检查 由主管护士指导患者禁水禁食4~6 h,检查前口服温开水600~1000 mL。MRI扫描范围覆盖膈顶到脐部,方式为平扫。由影像诊断专业的资深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记录肿瘤及淋巴结所在的位置,并测量、记录淋巴结的数目和最大直径。
1.3 分期标准 按照2010年第七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胃癌TNM分期标准(AJCC-7thTNM肿瘤分期)进行分期,分期方法如下[2]。T1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T1a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T1b肿瘤侵及黏膜下层;T2肿瘤侵及固有肌层;T3肿瘤侵及浆膜下层;T4a肿瘤侵透浆膜;T4b肿瘤侵及邻近器官;N1 1~2个淋巴结转移;N2 3~6个淋巴结转移(原为N1);N3a 7~15个淋巴结转移(原为N2);N3b≥16个淋巴结转移(原为N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EUS联和MRI扫描对胃癌术前的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值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2.1 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 31例胃癌患者术后组织病理显示,T1(10例),T2(4例),T3(5例),T4(12例);N0(14例),N1(8例),N2(4例),N3(5例)。
2.2 胃癌T分期的判断 与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比较,MRI的T分期中,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0%(6/10)、50.0%(2/4)、80.0%(4/5)、83.3%(10/12)。EUS的T分期中,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8/10)、75.0%(3/4)、60.0%(3/5)、58.3%(7/12)。EUS联合MRI,T1、T2以EUS为准,T3、T4以MRI为准,EUS联合MRI的分期中,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8/10)、75.0%(3/4)、80.0%(4/5)、83.3%(10/12),见表1。EUS联合MRI判定T分期与组织病理T分期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0.6%(25/31),两种结果比较具有一致性(Kappa=0.65,P
2.3 胃癌N分期的判断 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MRI的N分期中,N0、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1.4%(10/14)、62.5%(5/8)、75.0%(3/4)、80.0%(4/5)。EUS的N分期中,N0、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2/14)、75.0%(6/8)、50.0%(2/4)、40.0%(2/5)。EUS联合MRI,NO、N1以EUS为准,N2、N3以MRI为准,EUS联合MRI的N分期中,N0、N1、N2、N3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2/14)、75.0%(6/8)、75.0%(3/4)、80.0%(4/5),见表2。EUS联合MRI判定N分期与组织病理N分期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0.6%(25/31),两种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65,P
表2 31例EUS、MRI和EUS联合MRI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N分期的
比较 例
病理分期 MRI分期
EUS分期
MRI与EUS
联合分期
N0 N1 N2 N3 N0 N1 N2 N3 N0 N1 N2 N3
N0(n=14) 10 4 0 0 12 2 0 0 12 2 0 0
N1(n=8) 1 5 2 0 1 6 1 0 1 6 1 0
N2(n=4) 0 0 3 1 0 2 2 0 0 0 3 1
N3(n=5) 0 0 1 4 0 0 3 2 0 0 1 4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相关性死亡的第3位,女性的第5位[3-4]。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左右,因此在我国就诊的胃癌患者大部分是进展期胃癌,预后不佳[5-6]。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有学者认为,对Ⅲb和Ⅳ期胃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其疗效较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即围手术期治疗差,可先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再行手术切除,这样可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手术风险[7]。因此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治疗选择,而术前准确的TNM分期对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采用CT或腹部超声无法确定胃内病灶侵及范围即T分期,而且螺旋CT辐射较大,不利于短期内多次检查。超声内镜对浆膜外浸润及周围脏器的转移不敏感,存在局限性。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和无辐射的优点,已成为检出胃癌和术前分期的主要手段,但是其也有缺点,病理学上炎症和纤维化在增强MRI上亦呈增强表现,从而导致过度分期。只有联合采用超声内镜(EUS)及磁共振(MRI)才能更准确地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
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已成为诊断胃癌的有效手段,它可从病变的形态和病灶活检病理学检查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但对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判断能力较低[8]。随着高频超声内窥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微型探头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EUS可以较清晰地显示与胃壁组织学分层相对应的5层结构:即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9]。EUS对于胃癌患者的术前TNM分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都十分重要[10]。目前EUS也是唯一能清楚显示胃壁内部各层结构的辅助检查方法。国内外研究发现,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0%~88%,术前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38%~77%,同时存在分期过早或过晚偏差情况[11-13]。EUS作为一种局部辅助诊断方法,由于超声探头探查的局限性,对于判断胃癌的淋巴结有无远处转移、其他实质性脏器的有无转移以及全身情况的检测和评估均较为困难,难以对肿瘤进行M分期,当癌肿晚期合并幽门梗阻时EUS将无法进行准确检测[9]。因此,EUS检查技术就不能单独用于胃癌的临床分期,它必须和其他辅助检查联合应用才能发挥更好效果。
磁共振扫描无电离辐射损伤,可多次采集胃的动态图像,其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多角度、多方位成像,容易全面观察胃壁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和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独特的优越性[14-15]。然而MRI不能清楚分辨胃壁的每层结构,发现T1期胃癌有一定难度[16]。MRI对于T2~T4期胃癌主要是根据胃壁及胃周脂肪间隙的信号带的完整与否、胃壁邻近器官或组织的信号改变来分期的。本研究中,MRI判断T1分期准确率为60.0%,明显低于EUS的80.0%;MRI判断T4分期准确率达83.3%,明显高于EUS的58.3%,将超声内镜联合MRI后显著提高了T分期的准确率。MRI比较容易发现直径超过1 cm的淋巴结,难以发现小的淋巴结,但小的淋巴结常常可能已经有转移,这样MRI可能会导致术前N分期过低[17]。如果联合EUS来判断胃周淋巴结状况,可以提高术前判断N分期的准确率。本研究中,EUS对N0分期准确率达85.7%,显著高于MRI的71.4%。MRI对N3的判断准确率达80.0%,而EUS仅为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EUS对于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难以准确判断T4分期,特别对肿瘤组织大或合并幽门梗阻的胃癌难以准确判断,需联合MRI检查。对于N分期,EUS由于超声探头探查的局限性,难以判断胃癌的远处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能完全替代MRI检查。MRI对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较为准确,因此要获得较准确的胃癌术前TN分期来指导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必要超声内镜联合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 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Ahn H S,Lee H J,Hahn S,et al.Evaluation of the seventh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xth calassification [J].Cancer,2010,116(24):5592-5598.
[3]丁士刚,王丽.应重视胃癌发病机制的规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6):1201-12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9.
[5]张澍田.重视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15(9):449-450.
[6]贾海江,戴林.胃癌患者预后与癌基因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1):62-64.
[7] Kelsen D P.Systemic 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review[J].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2007,21(4):18-25.
[8]吕艳丽,李毅,刘光顺,等.胃癌高发区血清胃蛋白酶原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与直接胃镜筛查方案的效果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13,35(5):394-397.
[9]潘志刚,星,肖晨.超声内镜在胃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 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11,33(4):447-449.
[10] Cardoso R,Coburn N,Seevaratnam R,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utility of EUS for preoperative staging for gastric cancer[J].Gastric Cancer,2012,15(Suppl 1):S19-26.
[11]张召珍,贺益萍,沈俊,等.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0,20(1):44-49.
[12] Caletti G,Fusaroli P.The rediscover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 in gastric cancer staging[J].Endoscopy,2012,44(6):553-555.
[13]李诺,温艳惠,郭海梅.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N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10-114.
[14] Sugita R,Ito k,Fujita N,et al.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abdominal oncology:clinical application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21(16):832-836.
[15]张永高,滑少华,高剑波,等.胃癌患者影像检查技术的合理选择[J].医学与哲学,2011,32(1):57-58.
[16]许静,裴莉敏,唐平.磁共振成像对中晚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99-1701.
篇5
关键词 微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黏膜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是起自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非上皮淋巴造血细胞呈梭形细胞分化为主的软组织治疗,包括胃肠间质瘤、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脂肪源性肿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等。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内镜超声已成为目前诊断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最佳方法。本文根据30例微探头超声(MPS)在上消化道GTMT的检查结果,在诊断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GIMT患者30例,均于手术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接受胃镜随访,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平均50岁,其中50岁以上10例。肿瘤原发部位在食管2例,胃11例,临床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继发改变等有关,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吞咽不适13例,腹部包块5例,黑便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
器械与方法:应用电子胃镜,UM-DP12-25R型超声微探头,工作频率12MHZ,工作长度240cm。采用脱水充盈法进行超声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多倍图像放大处理。胃镜发现上消化道病灶后活检道连接T字管,自T字管注入脱气水约100~500ml,使病灶浸泡在脱气水中。从T字管插入微超声探头,置微探头超声于胃腔中央脱气水中并垂直于病灶,移动超声探头对病灶前后进行实时扫描观察病灶的最深层边界,记录超声图像。当病灶局部储水有困难、气体反射较多影响超声图像观察时,变化患者,吸引胃内积气,同时自T字管继续注入脱气水,可以改善超声图像质量。
EUS探查内容包括:病变范围、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特点,消化管壁层次及厚度;病变最大浸润深度及对周围器官的累及情况;消化管壁周围邻近肿大淋巴结累及情况等。根据EUS检查结果合理选择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切除的全瘤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行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NES、desmin染色。将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与MPS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结 果
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MPS诊断为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8例,脂肪瘤3例,异位胰腺2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学检查确诊为间质瘤17例。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的符合率83.33%(25/30)。MPS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对比,见表1。
回声特征:在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中,GIMT多位于第3层(黏膜下层)以下,表现为管壁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异常回声。17例间质瘤中,良性的通常起源于固有肌层,或来自黏膜浅肌层,包膜光滑,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不向周围浸润生长,病灶直径<3cm,当病变较大时因肿瘤有坏死回声可以不匀,有时出现偏心性液性暗区;恶变倾向较大的表现为较大的低回声团块,其回声大多较固有肌层稍高,内部回声不均匀,常起源于固有肌层,包膜完整性差,可有分叶征,形态不规则,病灶直径常>3cm。8例平滑肌瘤表现为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内部回声多均匀,边界清楚,其回声较正常固有肌层稍低。
治疗结果:本组30例经MPS检查示病变位于黏膜浅肌层,其中18例病灶直径0.8~2.3cm,明显向腔内突出,均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瘤体切除完整,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另3例因肿物向腔内突起不多,且基底较平,均先予透明帽负压吸引尼龙绳结扎病变,再行高频电切除,瘤体切除完整,亦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6例MPS示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病变直径3~5cm,其中4例位于胃底、2例位于胃体中部,行腹部外科手术切除;1例MPS示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且患者有明显吞咽不适;2例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胸外科手术切除。
讨 论
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以胃肠间质瘤最常见,可发生于食管至直肠消化道的任何区域,也可发生于网膜、肠系膜、腹膜及后腹膜等部位,但以发生在胃和小肠肌壁为多见,偶尔可发生于阑尾、口腔。症状无特异性,其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直径<2cm,一般无症状。肿瘤体积较大者,可因出现上腹部压迫感、饱胀、疼痛不适就诊。可有呕血黑便、腹部包块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无差别,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1:1,与文献报道相符。
GIMT的组织形态变化多样,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瘤细胞胞质淡染,轻度嗜伊红或略嗜碱,细胞核呈长梭形、短梭形或胖梭至卵圆形,可见核仁。部分病例胞质呈空泡状,位于核的一端形成核端空泡细胞,或将细胞核推挤至一侧形成印戒样细胞。依据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1],本组病检结果HE染色与文献报道一致。虽然GIMT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但其免疫表型完全一致,除波形蛋白阳性外,CD117阳性率接近100%,且大多数为弥漫性表达,无部位及良恶性的差异。约70%的GIMT表达CD34,多为弥漫强表达,CD34阳性的病例大多数CD117亦阳性,偶尔有CD34阳性CD117阴性,本组试验中所取的手术后标本病检免疫组化均可见CD34、CD117表达[2]。GIMT的病理可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但其标准尚无统一,但多数学者认为应将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数共同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其次还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有无邻近器官侵犯或腹腔内种植等作出综合判断[2],良性间质瘤肿瘤直径一般<5cm,无坏死液化,核分裂计数≤5/50HPF,或核出现明显的异型性,一般视为恶性病变。若有邻近组织浸润或出现远处转移则为肯定恶性。所有胃肠间质瘤都可被看做一种低度恶性有复发和转移可能的肿瘤,因此发现肿瘤即便不治疗也应注意随诊。
在普通内镜下可较容易的发现消化道SMT,但仅能观察SMT的黏膜隆起状况,无判明其组织起源及性质,即使行内镜下活检也只有25%能达黏膜下层,明确诊断率较低且不能有效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3]。随着超声内镜的应用和发展,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SMT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结构,可准确判断SMT的起源层次、肿物大小、回声方式、周围界限以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如脂肪瘤、间质瘤、腔外病变压迫等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消化道是目前诊断SMT较为准确的方法。对于作为SMT组成部分之一的GIMT,内镜超声尚可为不同类型GIMT选择具体内镜治疗及外科治疗方式提供有较高价值的评估依据。
本研究中,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的符合率83.33%,提示MPS在诊断GIMT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通过MPS检查,明确了病灶的起源层次,从而确立了具体治疗方式。本组30例中,21例选择了内镜下切除治疗,包括18例病灶位于黏膜浅肌层瘤体向腔内突出明显者以及3例病灶位于黏膜浅肌层瘤体向腔内突出不明显且基底较平者,瘤体均切除完整,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余5例因病灶位于固有肌层均选择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腹部外科手术切除、1例经胸外科手术切除。
综上所述,认为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且在指导治疗方式选择方面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雄增,侯英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再认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3-5.
篇6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性白内障;围术期护理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内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眼病之一[1]。老年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六种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手术切口小、不需要缝合、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全身耐受力降低,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白内障患者720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外伤性白内障4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71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有152例为双眼白内障。男330例,女390例,年龄52~86岁,平均为69.0岁。合并青光眼33例,合并高血压198例,合并糖尿病86例,心电图异常29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以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直至眼前手动或仅有光感,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以及复视或多视。
1.2方法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美国爱尔康超声乳化仪与奥林巴斯显微镜,晶体由美国博士伦、爱尔康及眼力健公司提供。 患者取水平仰卧位,均施行球后麻醉或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巾,贴一次性保护膜,护士配合医生连接超乳手柄、管道、电凝于超乳仪上,设定好超乳仪上各参数,能量30%~50% ,负压150~200mmHg,流量20ml/min,然后在超乳模式下进行手柄检测,测试正常备用。手术用自制截囊针水分层,超声乳化晶体核采用原位超声或劈核法,注吸皮质,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包扎术眼回病房[2]。
2 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称呼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原理及预期效果,解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 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的下降,常并存各种慢性疾病,增加了治疗和护理难度。入院后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重要脏器功能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烟酒嗜好者嘱戒烟酒,肺功能不全者指导做深呼吸运动,行有效咳嗽。糖尿病者合理控制饮食,定时测血糖,给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定时观察血压变化[3]。
2.1.3术眼准备一般手术前3d眼部点抗生素眼药水,5~6次/d,冲洗泪道,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冲洗结膜囊,将患者术眼的眼睫毛剪去,嘱患者手术开始后不能咳嗽、打喷嚏、如想咳嗽、打喷嚏可用舌尖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以避免术中出现出血和玻璃体流出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前1h应用托吡卡胺点术眼2~3次,以瞳孔扩大至5~6mm为宜。
2.1.4安全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步态不稳,易发生走失、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入院后给患者佩带腕带,外出检查由专人陪护,起床时嘱其动作要慢,下床活动时给予搀扶,病房最好选择有护栏的病床。
2.2术后护理
2.2.1 病房环境应创造安静、清洁、通风、舒适的环境,并注意与患者的语言交流,创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住院环境。
2.2.2 活动护理一般术后平卧24h,侧卧时术眼向上,切勿低头弯腰、突然用力、突然咳嗽和大声说笑等,防止受凉感冒,咳嗽、打喷嚏,以防人工晶体移位或眼内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2.2.3 饮食护理术后即可进普食。易食高营养及蔬菜、水果等食品,应少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禁烟酒,适量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便秘。对年老体弱者应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2.2.4 术眼护理保持术眼局部的清洁卫生,术后严禁揉搓眼睛,应在术后第1d遵医嘱眼部滴药,防止受感染或减轻炎性反应[4]。严密观察术眼情况,如眼痛、头痛等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感染、伤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
2.2.5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大多对手术后复明期望值很高,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其交流,让其了解整个过程,以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恢复。
2.2.6病情观察 由于部分老年患者身体伴随其它慢性疾病,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全身情况,防止因为手术紧张身体突发其它疾病。
2.3出院指导
2.3.1出院时应详细记录视力功能,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眼部卫生及防止用眼疲劳,按医嘱告知出院后用药及复诊时间,一般出院后1w复诊。
2.3.2术后1w内洗脸、洗澡时避免污水入眼。
2.3.3术后1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以免用力过度,眼压过高而引起手术切口裂开,有咳嗽或便秘者应给予药物控制。
2.3.4术后3个月内,避免揉擦、碰撞术眼。
3结果
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1d 90%为0.5,10%为0.3,术后1w 10%达到0.9以上,70%为0.7, 20%视力为0.5;术后3个月平均视力在0.7以上。术后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移位等并发症。随访5~29个月,视力症状均明显改善。
4 讨论
我院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例手术的成功都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优质的围术期护理为达到预期手术目标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面对的是各功能器官正逐步衰退、沟通理解能力下降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更应提供各种生活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完善术后治疗与出院指导,真正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参与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8.
[2]匡伟.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668例护理配合[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46-47
篇7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超声内镜
右美托咪定属于高选择性的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具有镇静、镇痛以及抗交感作用[1],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速效的静脉, 目前常规用于无痛内镜的检查[2], 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 保证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提高麻醉质量, 减少药物副作用, 是医务工作者最希望达到的结果。超声内镜能够清楚的显示普通内镜所不能显示的消化道各层组织的结构变化以及消化道周围组织的情况。本研究将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超声内镜诊治, 来评价其麻醉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内镜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8例, 女34例, 年龄23~72岁, 体重42~82 kg, ASA Ⅰ~Ⅱ级。
病例排除标准:①有物过敏史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大疾病及功能不全者;③急性消化道出血者;④严重呼吸睡眠综合征者;⑤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动过缓者。
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36例)使用丙泊酚麻醉, 观察组(36例)使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复合麻醉。所有患者均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并上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x-±s)
分组 例数 年龄(岁) 体重 性别(男/女)
观察组 36 50.3±10.5?a 60.5±9.4a 20/16a
对照组 36 48.6±11.2 62.8±10.1 18/18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禁食8 h以上, 术前30 min予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并开放静脉通道, 吸氧, 心电监护仪检测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对照组用丙泊酚(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 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予以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负荷量), 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后, 两组均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 完成后待睫毛反射消失, 开始插镜, 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 追加丙泊酚, 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超声内镜(PENTAX)检查时食管及十二指肠采用水囊直接接触法来显示, 直肠及胃内的病变用直接接触法及脱气水充盈法。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6个时间点:T0检查前、T1麻醉诱导前、T2麻醉开始1 min、T3 麻醉开始3 min、T4 麻醉开始5 min、T5可唤醒即刻, 记录各时间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检查时间, 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 同时行Ramsay镇静评分、患者及内镜医生的满意度评价。患者及内镜医生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两组各时间点观察指标计量资料差别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 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T0时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各时间段,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对照组6分20例, 5分16例, 而观察组6分30例, 5分6例, 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超声内镜能够较清楚的显示消化道的层次结构即邻近组织的结构变化, 能够诊断普通胃镜不能诊断的疾病, 但是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 患者恐惧检查、吞咽困难会影响医生的操作, 丙泊酚具有麻醉平稳, 起效迅速, 容易苏醒, 而且体内不易蓄积, 有止吐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无痛内镜检查中, 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一般对呼吸抑制是呈剂量依赖性, 因此单一丙泊酚的应用容易抑制循环系统, 而且麻醉深度也难以控制。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能抑制中枢交感神经发送冲动, 降低血浆中的儿茶酚胺的浓度,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减少麻醉中其他药物的用量, 稳定血液动力学[3, 4]。
本研究中, 观察组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对照组有差异, 表现为观察组血压、心率的下降, 血氧饱和度的升高, 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增加副交感神经的活性, 造成心率下降, 但是波动范围尚在正常范围。由于作者所用右美托咪定剂量不大, 造成血压下降可能与中枢交感神经发送冲动, 降低血浆中的儿茶酚胺的浓度,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关, 右美托咪定能保持稳定的呼吸, 且激动脑干蓝斑, 在产生镇静的过程中, 无呼吸抑制, 且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气道反应性, 所以能够保持血氧饱和度在较高范围。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内镜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好。Koroglu A等[5]比较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 发现丙泊酚会引起呼吸抑制, 甚至有可能引起呼吸暂停, 右美托咪定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不会引起血氧饱和度的明显下降, 说明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科MRI检查镇静时有效、安全。右美托咪定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受给药速度和剂量的影响[6], 因此在用右美托咪定时应当缓慢输液泵注, 从而尽量减小对心率、血压的影响[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 从而减少了呼吸抑制的发生。
综上所述, 超声内镜检查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安全性更高, 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及缺氧的发生, 是一种较单用丙泊酚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Mantz J, Josserand J, Hamada S. Dexmedetomidine: newinsights. Eur J Anaesthesiol, 2011(28):3-6.
[2] Qadeer MA, Vargo JJ, Khandwala F, et al. Propofol versus traditional sedative agents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 meta-analysi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5,3(11):1049-1056.
[3] Dasta JF, Kan-Gill SL, Peneina M, et al. A 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of dexmedetomidine compared with midazolam for long-term sed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rit Care Med, 2010,38 (2) : 497-503.
[4] Wijeysundera DN, Naik JS, Beattie WS. Alpha-2 adrenergic agonists to prevent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 metaanalysis. Am J Med, 2003,114(9):742-752.
[5] Koroglu A, Teksan H, Sagr O,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sedative, hemodynamic,and respiratory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and propofol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Anesth Analg, 2006,103(1):63-67.
[6] Lin TF, Yeh YC, Lin FS, et al. Effect of combining dexmedetomidine and morpliine for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Br J Anaestli, 2009, 102(1): 117-122.
篇8
【关键词】 直肠超声引导;尿道闭锁;χ2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using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technique for trauma urethral atres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05 June to 2010 June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80 patients; In 22 of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operation metho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58 patients using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intracavitary therapy treatment, as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statistics, statistical results using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x 2 test, alpha = 0.05.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46 cases were cured, 10 cases improved, 2 cases are invalid; Control group: 9 cases were cured, 6 cases improved, 7 cases are invalid. X 2 test results for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intracavitary therapy of traumatic posterior urethral obliteration treatment, can obtain very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中图分类号】R6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79-02外伤后尿道闭锁是泌尿科临床上的疑难问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失败率较高,无法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1]。本人对5年内来我院接受外伤后尿道闭锁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 选取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名,其中男性患者52例,最高年龄68岁,最低年龄31岁,平均年龄43~44岁;女性患者28例,最高年龄64岁,最低年龄23岁,平均年龄39~40岁。其中15名患者由于骨盆骨折,挤压造成尿道闭锁,20名患者由于坠落伤导致尿道闭锁,车祸造成尿道闭锁的患者30例,其他外伤造成尿道闭锁15例。80名患者中其中22名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58名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腔内会师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诊断: 手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尿道和膀胱造影以及尿道镜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发现,80名患者均为尿道闭锁或尿道狭窄,尿道闭锁的长度为由膜状至2.5~3.7cm不等,平均长度为2.9cm。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即手术前先对患者硬膜外进行麻醉操作。手术中首先先用电切镜观察患者前尿道处视野:前尿道视野通常正常,但是越靠近闭锁处,尿道会越来越狭窄,在尿道闭锁处通常可以看见环形的白色瘢痕,表明此处为断裂带。出现膜状闭锁的患者,使用电切镜切开,去除闭锁处的部分瘢痕组织。非膜状闭锁的患者,先通过前尿道放入尿道探子,将患者的膀胱切开,手指经过切开的膀胱腔,钝力戳开后尿道前列腺部以感觉尿道探子的位置,使用外侧探子强行戳开闭锁尿道,使尿道贯通。再使用膀胱腔镜观察患者闭锁尿道的贯通情况,使用电切镜切除部分的瘢痕组织。反复扩张尿道数次,放入20号导尿管,连续对患者膀胱进行冲洗引流3天,术后15天取出导尿管,定期对患者进行尿管扩张。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即患者在手术前使用开塞露进行灌肠,患者臀部朝向检测者,使用0.25%碘进行常规的外阴消毒,在经直肠超声探头的顶端涂上适量的耦合剂,并套上一个消毒探头套。术中嘱咐患者放松,并将患者的暴露,将探头慢慢的插入直肠,线性常规以及彩超检查尿道及前列腺,观察尿道及前列腺的内部回声情况,对之后患者尿道的贯通进行辅助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服用抗生素,避免术后感染,30天后,对每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访调查,随访1~4年。
1.2.3 临床疗效标准[2] 治愈: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患者的尿道闭锁处完全贯通,患者去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正常,性生活满意;好转: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患者的尿道闭锁处贯通,患者去除导尿管后排尿基本正常,但是1年后,患者出现尿线细,需进行进一步的间断尿道扩张治疗。无效:手术后患者的尿道闭锁并没有得到改善,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2.4 统计方法 :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回访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发现:治疗组: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 2例,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8.18%。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有效率(%)治疗组 4610296.55对照组9 7568.182.2 统计学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得出P
3讨论
外伤性尿道闭锁是临床上泌尿外科的棘手问题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还是采用闭锁尿道贯通法,但是由于手术后常常会出并发症,并且由于并发症的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手术的失败,因而手术中的操作极为重要[3]。手术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应明确的测量患者尿道的闭锁长度[4]。②、医疗人员在手术前应充分的做好术前准备工作。③、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患者合理的使用抗生素[5]。④、术中应将患者尿道出现的瘢痕组织充分的切除。⑤、确保患者的断端无张力吻合。⑥、重视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⑦、男性患者在治疗后应预防阳痿的发生。
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目前通常应用于男性前列腺的检测治疗过程中,经直肠超声引导探头紧靠前列腺,可清楚的显示出前列腺的包膜极其内部结果,且呈像清晰,可显示前列腺内部较小的病灶部位,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6]。本人将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引用于外伤后尿道闭锁的手术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中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可以对手术部位进行辅助观察,可以提高对病灶部位观测的准确性,有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患者尿道闭锁长度等术前信息。有助于后期手术的开展。本人同过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进行尿道闭锁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组(P
总之,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可有效的提高外伤后尿路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外伤后尿路闭锁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进喜.外伤性后尿道闭锁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8,(02):49~50.
[2]娄庆,孟凡勇.外伤性后尿道闭锁和/或狭窄的诊治[J].医药产业资讯.2006,03(06):35~36.
[3]LINDEN R A,HALPERN E J.Advances in transrectal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prostate[J].Semin Ultrasound CTMR,2007:249-257.
[4]侯建国,杨波. 外伤性后尿道闭锁合并尿道直肠瘘及直肠狭窄的手术修补及重建[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04):306~307.
篇9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配合
白内障患者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现今多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此手术优点很多,其并发症发生率低、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愈合快、手术时间短、眼部损伤小、手术切口小等。2002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此手术治疗50例(50眼)白内障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2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此手术治疗50例(50眼)白内障患者,1眼为外伤性白内障,4眼为糖尿病性白内障,45例(45眼)患者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年龄情况为58-84岁,中位年龄为71岁。患者手术之前进行视力检查均小于0.3。
1.2方法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式切口,于2点或10点作透明角膜辅助切口。从主切口伸入超声乳化针头,辅助切口伸入劈核器,分离晶状体核,在囊袋内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块,剩余皮质用自动注吸器吸出。前房和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出粘弹剂,切口自动贴合达水密状,不做缝合。
2手术配合
2.1仪器、器械准备Stroz超声乳化仪;TopconCMS-800型手术显微镜。术前对仪器设备应全面测试,手术所需常规器械敷料应确保性能完好,分类消毒、灭菌,锐利的刀具、针头、镊子套好保护套。
2.2病人准备术前30min,复方托比卡胺散瞳至8mm。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再次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手术部位。做好各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铺巾、消毒、摆、冲洗泪道等。
2.3手术中的配合①贴膜。直接在膜上沿睑裂剪开,长度略大于内、外眦0.5cm,上开睑器,以充分暴露手术野。点表麻药;②与助手将各导线连接好,检查机器的工作状态以及手术器械各种配件是否齐全;③备好灌注液,术中维持灌注通畅,防止出现空灌现象。常用灌注液为林格氏液500ml加人0.1%肾上腺素0.4ml,并根据术中所需调整好高度;④连接超乳手柄、管道并测试。按手术医生要求选好模式,及时合理调节各项参数;⑤将人工晶体、透明质酸钠放到手术台上。一般采用3.0mm穿刺刀作一角膜切口或角巩膜缘切口,15度侧切刀在角膜内缘2点或10点穿刺作一辅助切口。
2.4器械清点、清洗手术治疗之后应对手术中应用的各项器械进行清洗、维护和清点,应应用蒸馏水对仪器进行冲洗操作。
3配合体会
3.1正确核对人工晶体的度数及型号,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手术情况,术中用物准备齐全,熟练掌握超乳仪的使用方法及各项参数的使用范围,以确保手术成功。
3.2要熟练掌握超声乳化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根据晶体核的硬度和术者的要求及时调整超声乳化仪各参数;还要熟悉超声乳化仪的清洗和保养方法,以及有关附件的清洗、消毒方法。
3.3术前访视患者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及注视方向训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优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和担心手术效果差的顾虑;同时训练患者的注视方向,以便术中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固视,并根据需要转动眼位。
3.4术中要调整好灌注瓶的高度和观察灌注液的量以免断流,如需更换应提前告知医生。
3.5当术中发生后囊破裂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调整负压、降低灌注瓶,为行玻切做好准备,并备好缩瞳剂。
3.6术毕,告知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患者手术之后2周中不可进行揉眼睛、用力大便、跌倒、咳嗽、举重、低头、弯腰等动作,避免因为患者的眼压突然增高而导致伤口出血裂开的情况发生。患者手术1个月中不可进行剧烈的锻炼。
3.7进行此项手术治疗的应用器械都为比较贵重的仪器,故应妥善清洗和保存,各项操作都应符合无菌要求。
综上所述,给予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专业熟练的手术配合,不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腾贺,李筱荣.不同超声能量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1):41.
[2]苗培建,李文生,郑景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期刊论文]-中华医学杂志,2009,35.00533.
[3]陈莉,杨新光.生存质量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493-2495.
篇10
在过去的10年中,白内障手术技术迅速。手术设备不断更新,手术也在不断改进,白内障超声乳化法成为标准的方法,几乎是发达地区唯一使用的手术方法。对于无力购置超乳设备的基层,眼科医生只能是望洋兴叹,而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因其简单易学,无需特殊设备,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能与超声乳化相媲美等优点,逐渐受到广大基层眼科医师的青睐。因此,我院于2003~2005年使用该技术各型白内障25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白内障患者25例25眼,男14例14眼,女11例11眼。年龄51~79岁,平均62岁,白内障晶体核硬度Ⅲ~Ⅴ级。本组病例排除术前合并其他的眼疾和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1.2 设备与器械 苏州产T-3型眼科手术显微镜,黏弹剂系爱维玻璃酸钠及透明质酸钠,人工晶体为美国产OII硬晶体。
1.3 手术方法 按白内障手术常规行术前准备,术前1h开始滴散瞳剂,充分散瞳,行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挂上直肌缝线,剪开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正上方角膜缘2mm处作一长约6mm的反眉弓板层巩膜切口,厚度为1/2巩膜层。用隧道刀板层分离巩膜至角膜缘内2mm的透明角膜处,以尖刃的角膜刀穿刺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在晶体表面用截囊针或撕囊镊环形撕囊直径约6mm,注入平衡液行水分离,使核从皮质床游离并进入前房。在核与角膜内皮之间及核与后囊之间均注射黏弹剂。用注水晶体圈套器插入核的下方,轻轻注水并轻压切口后唇使核进入隧道切口并取出晶体核。吸净皮质后,前房内再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体,注入0.1%卡米可林缩瞳后,再冲洗前房,切口视术中情况可缝合1针或不缝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结膜囊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包扎术眼。
2 结果
2.1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25例25眼术后1周,1m及3m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1周后裸眼视力达0.5占93%,0.8以上占7%,1m后视力达0.8占50%,1.0以上占50%,3m后视力达0.8占15%,达1.0以上占85%。
2.2 术后并发症 (1)角膜水肿:一般在切口周围,多发生在术后第1天,第3天即消失。2例角膜水肿较重,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金因舒)点眼,术后痊愈,前房出血,术后第1天出现1例,术后吸收。(2)眼内反应:24例前房形成良好,无明显反应。1例因虹膜嵌顿于切口,行前房成形术,并缝合切口1针,1周后痊愈。术后散光,术后1个月平均散光为1.25±D,术后3个月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