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污染范文

时间:2023-03-24 19:0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污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资源污染

篇1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技术策略可持续利用

0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多,相应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滞后和非点源污染控制不够得力,使全球淡水资源正面临两大问题: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愈益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1~3].。

在本世纪60、70年代曾发生过石油和能源危机,这种危机愈演愈烈,并最终引发了一些局部战争。通过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危机。同样地,淡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了人们的生存,这也同样孕育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的威胁[2~3].。

在1998年8月份召开的"水与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上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代表们警告说"如果不尽快行动起来,下个世纪可能因水而引起战争[4]."。在他的重点发言中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常常是冲突的起源"。联合国确定了70处与水有关的冲突地区,从近东到西非,从拉丁美洲的干旱地带到印度次大陆;主要的闪燃点包括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执;埃塞俄比亚与埃及对尼罗河的争执;印度与孟加拉国对恒河的争执;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对幼发拉底斯河的争执等。

篇2

1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有机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2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固体垃圾的肆意排放等,但最终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按污染源分,可分为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污水污染、农业回流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等方面。

2.1工业废水污染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据统计,生产一吨钢需水量30多吨: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至500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1000吨以上。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城市污水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这种污水会消耗接受水体的溶解氧,也会产生泡沫妨碍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使水发臭变质。

2.3农业回流水污染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这些物质化学稳定性极高,在自然界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成为环境是长期存在的污染物质,又易溶解于脂肪,能在动物和人体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千万危害,同时它难溶于水,借助水的流动而迁移到其它地方,使得许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的地区,也受到了农药的危害。

2.4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有机物质经水中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各种有毒物质使水体具有毒性,从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一旦随雨水转入水中,就变成亚硫酸,它又同水中的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更大危险性的物质。垃圾场的垃圾雨淋和雪化后可能溶于水,或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最后漏出场外,流入地势低的城市,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3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造成的水污染严峻形势,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水环境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3.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3.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3.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篇3

1.1水质评价结果

2010~2012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牛栏江干流上游段水质较差,下游水质较好。德泽以上四营、石家湾、七星桥三个断面水质普遍超标,2010~2012年各断面年平均水质类别均为Ⅳ~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有总磷(TP)、5d生化需氧量(BOD5)及氨氮(NH3-N)等。德泽断面2010年水质较差,各水期水质类别在Ⅳ~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TP);2011年各水期水质类别均达到了Ⅲ类,2012年达到Ⅱ类。德泽以下断面2010年枯期总磷(TP)超标,2011年、2012年各水期均达标。综合牛栏江干流水质评价结果,总磷(TP)是影响德泽断面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

1.2各水期主要污染物沿程变化

2012年四营水文站至黄梨树水文站间牛栏江干流5d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等主要污染物各水期沿程变化。干流主要污染物5d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氨氮(NH3-N)均在上游段较高,且汛期浓度高于非汛期,至德泽后下降并趋于平稳;但总磷(TP)在七星桥段存在一个较高的峰值,且在上段是非汛期浓度高于汛期,至德泽以后下降。总体来看,牛栏江干流水质在四营至七星段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由流域内嵩明、寻甸两地的工、农业污染所致。

1.3总磷污染年际变化

牛栏江干流近几年总磷(TP)在牛栏江干流各主要控制断面的变化情况。2009~2011年,总磷污染在七星桥断面最为突出,其年均值远高于其它断面。牛栏江干流总磷(TP)的污染较为突出,且总磷污染主要集中在七星桥断面。

2污染来源研究与分析

2.1暴雨径流过程水质分析

暴雨径流污染情况与区域水土流失及农村生活面污染源密切相关。牛栏江德泽以上区域农村人口71.58万人,占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区涉及6县(区)总人口的81.4%。工程区6县(区)水土现状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多年平均侵蚀量为2206.01×104t,平均侵蚀模数1520t/km2•a,属水土流失重灾区。2009、2010年对牛栏江四营、七星桥断面的暴雨径流过程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暴雨过程中,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悬浮物(SS)等指标显著增加,其中总氮(TN)最高增加315%,高锰酸盐指数(CODMn)最高增加141.9%;总磷(TP)浓度则变化不明显或是有所减小。因此,牛栏江四营至七星桥段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污染物与暴雨径流带入河流的面源污染有相关关系,而该段总磷污染与暴雨径流带入河流的面源污染则无明显相关,该河段的总磷应主要来自于流域内工业企业的废污水排放。

2.2支流水质分析

监测结果表明,牛栏江下游支流水质好于上游支流,2012年杨林河、东河、尹武河、黑滩河的水质较好,全年各水期水质为Ⅱ~Ⅲ类;前进河的水质较差,2012年全年各水期水质为Ⅳ~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汇入前进河的二级支流老河、汇入马龙河的二级支流横山河和尹堡河污染较严重,主要超标项目有总磷(TP)、5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其中尹堡河及前进河源头三月三水库的总磷污染突出。这几条污染较为严重的支流均位于石家湾岔河口与七星桥断面之间。由此表明,七星桥断面的总磷污染主要来源于其上游支流。

2.3牛栏江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污染来源

(1)牛栏江干流下游水质好于上游,以七星桥断面污染最为严重;2003~2010年,干流整体水质有逐步恶化趋势;2010年较上年度水质恶化趋势较为明显;2011~2012年水质好转。

(2)各污染指标中,以总磷(TP)污染最为突出,且总磷污染主要集中在七星桥附近河段;2010年七星桥以下河段总磷浓度较2009年增加幅度较大。对暴雨径流过程的监测及对流域状况的综合分析表明,总磷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

(3)牛栏江一级支流以前进河、弥良河的水质最差,二级支流横山河、尹堡河、老河污染较严重。其中前进河和尹堡河总磷污染突出。

(4)德泽断面2010年平均水质为Ⅴ类,对其水质影响较大的污染因子是总磷(TP)。2011年以来,该断面平均水质为Ⅱ至Ⅲ类。

(5)牛栏江干流总磷(TP)污染主要来自于七星桥段的工业点源排放,氨氮(NH3-N)、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则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

3污染源调查和治理情况

3.1污染源调查

依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有的放矢地着重对前进河、马龙河等流域内含磷工业污染源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前进河上游三月三水库汇水区内有寻甸龙蟒磷化工企业的磷石膏渣场。龙蟒化工以生产饲料磷酸盐为主,产生的含磷废渣为含水量在80%以上的湿渣,弃渣场设计堆存量为4574.64×104m3,使用期限为18年,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现在的堆存量在400×104m3左右,渣场下方建有渗滤池,废渣渗滤液收集在池内,再回到厂内循环使用。但由于渗滤池及渣场管理问题,含磷废液渗入地下,再经落水洞进入三月三水库,导致前进河源头磷污染严重。聂鼠龙河流经云南常青树化工厂,该化工厂是以生产磷酸为主,产生的含磷废渣为干渣,堆存量已经超过设计堆存量,致使含磷污染物进入水体。马龙河支流尹堡河流域内建有马龙工业园区,其中有马龙产业集团生产黄磷的废渣堆场、中轻依兰集团的含磷废水排放等主要污染源。

3.2水环境治理情况

2011年以来,相关部门筛选排查了162家重点涉水企业,对磷化工、电镀、造纸、焦化等重点行业进行了整治,督促一大批企业完成了废水“零排放”改造,并淘汰、关停了20多家涉水企业。完成寻甸工业园区、杨林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工程,建成寻甸工业园区金所片区1×104m3/d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嵩明杨林工业园区5000m3/d的污水处理厂,及2×104m3/d园区循环利用节水工程。特别是在查明了流域内总磷的主要来源后,这些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状况引起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组成工作组进驻寻甸龙蟒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中轻依兰集团、马龙产业集团等重点企业,责令企业调整生产,限期实现废水零排放,整治渣场并定期观测渣场对地下水的影响。水质监测分析结果一方面为牛栏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及时反应了水环境治理的效果。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在目标明确地对流域内涉磷重点企业进行整治后,牛栏江干流水质明显好转,总磷浓度大幅下降。

4水资源保护对策和建议

对长期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的水资源质量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干流上游及上游各支流的水质达标情况较差;流域内总磷的污染控制尚不稳定,部分断面仍有超标现象;总氮、5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的超标现象仍较为严重。目前牛栏江沿河局部工业点源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流域内面源污染仍应引起重视。继续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农业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今后牛栏江流域污染防治的一项长期任务。

(1)牛栏江流域的主要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生产,应切实加快城镇“两污”设施建设的进度,有效整治农业面源。

(2)继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加大对流域内重点企业的环境监察及监测力度,发现问题立即限期整改,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严格环保审批手续,有效控制工业园区污染。

)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应本着科学定位、统筹规划、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流域、区域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同步进行环保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目前,在牛栏江水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中,应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污染压力。

篇4

【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水资源污染;治理对策

1京津冀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原因

京津冀地处海河平原和河北平原,其区域主要流经的是海河流域。所以,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主要依靠海河流域。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有大量污水、废水排入其中。以消耗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河道径流变化、河口生态恶化、入海水量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京津冀地区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其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极度缺水标准”――500立方米。由此,水资源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稀缺成为限制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图1分析可得,北京市、天津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相较于河北省的地表水、地下水的储量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幅度要大于北京、天津与河北省的人口差距幅度,所以总体来说,北京市、天津市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依旧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图1里看出,从2010年到2012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是呈上升趋势的;但自2013年起,三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开始大幅下降,其中又以河北省的下降趋势最快。

据了解,河北省中南部一些地区污染特别严重。如下图所示,2009年至2013年,三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没有任何改观,且其总量稳中有升。

2京津冀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打造新首都经济圈和实现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京津冀三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善。水资源的可流动性决定了京津冀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解决这一问题。从客观角度来分析,当前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和水资源污染现状迫切需要京津冀三地实现统筹合作,突出“联合支撑作用”。但是,由于三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目的、方法、意义也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

(1)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

虽然京津冀三地已经在水资源保护的某些领域开展了项目合作,但是对此问题在认识层面出现了不一致现象,又缺少国家从宏观角度针对水资源污染治理问题的相关政策制定,导致很难打破各辖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

(2)缺乏水资源保护的统一规划和合作机制

城市水污染问题存在多年,其实各地一直都有在治理,并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保护目标和治理特点,从而缺乏京津冀三地统一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再加上针对京津冀的水资源保护目标和治理分工并不明确,由此看来,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三地统筹治理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成本付出较高。如某一河段的上下游临近地区的主要工作任务不同,上游地区重在保护,也许下游地区重在开发利用。诸如此类的分歧会给三地协同治理带来很多问题,使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污染治理难度增大。

另外,现阶段京津冀三地的统筹治理多为自发性的合作方式。由下游提出的合作要求,上游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决定,这个过程较为复杂,连贯性差,相对来说合作平台层次较低,缺乏完整高效的合作机制,大大降低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治理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效率。

(3)缺乏水生态补偿机制

京津冀三地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城市发展定位不同等因素,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各司其职。河北的主要功能是向天津、北京提供优质的足量的水资源。按照生态补偿的原理,天津、北京应向河北提供其他方面的供给或者优惠政策作为对河北的补偿,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做到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现阶段京津冀地区仍未建立起完整有效的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下,也就很难满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也就无法达到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互利共赢的要求。

(5)缺乏经费保障

据了解,现阶段三地水污染治理的资金仅仅依靠三地政府协商来解决,这对于治理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以及三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并且,当前的资金渠道缺乏稳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层面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

3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建议

3.1 构建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统筹保护机制

(1)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统一规划和合作机制

由于京津冀地区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划,水资源保护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会牵涉到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当前现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明确地区之间、流域之间、部门之间权责关系的工作协调机制。这个协调机制应有组织、有领导、有规章制度、权责分明、奖惩明确等特点。并且可以对京津冀三地统筹治理水污染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平衡三个地区的污染治理成本和利益,做到公平公正、互利共赢,使得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建立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综合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前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时提到过,河北省在承担主体功能的同时,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另外,河北省水资源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治理成本相对较其他两地高很多,而且水污染具有跨区域的现象,由于水域的流动性,河北省对河流的治理,天津、北京也会受益。由此,河北省的治理成本会大大增加,而效益降低。再加上,京津冀三地的水资源质量存在差异,经济技术水平也各不相同,使得三地的治理效果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应建立水生态补偿投入机制,对京津冀三地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使三地的统筹治理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

实际上早在200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协常委常振国在当年的“京津冀政协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研讨会”上呼吁建立健全水资源使用补偿机制。据了解,自1951年张家口官厅水库建立以来,主要任务是为首都提供生活用水,是北京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为保证所供的水资源质量,官厅水库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措施,但是由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质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产生了浸没、榻岸等现象。为彻底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政府委员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上游、下游的资金、技术、政策、重点项目建设等各方面搞好水库生态环境的治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生态补偿投入机制已逐步建立健全,加快了京津冀城市水污染治理步伐。

(3)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联动机制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水污染治理起直接作用的是执行单位。应建立京津冀三地环保、监测等政府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实现三地监测高效完整的信息共享。并且在执法过程中加强监督执法,三地可以互相监督,确保水资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3.2 利用科技治理水污染

我国工农业发展到现阶段,再加上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不容小觑, 加之,有些地区水资源污染程度和治理方法不匹配,甚至污染治理技术相对落后。在治理过程中,常出现耗资大见效低的问题,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传统的水资源治理办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水污染治理要求。目前,政府以及许多水污染治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始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与国外的相关单位合作等方式,利用科技手段从而更加智能且高效的治理水污染。所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治理京津冀地区水污染将是未来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2]

随着近些年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天津市汉沽区工业污水排放管理处、天津市重科水处理有限公司、天津正坤处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始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方法,利用培养或接种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从而净化水体。

3.3 制定完善的京津冀区域性法律法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理,水资源污染问题也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限制规范。这些法律法规应是通过国家、省政府协商统一决定的,应包括各单位的权限、职责,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奖惩措施。[3]

据悉,2014年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共废止7部法规,修改11部法规,同时围绕三地协同发展中的城市、产业、交通、生态四个重大战略问题加强了地方性立法。中国国务院于2015年4月“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除了对全国水污染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以外,还专门为京津冀地区提出了针对性要求。

3.4 水污染治理,人人有责

就目前京津冀地区水污染的原因和程度来说,水污染的治理仅仅靠相关法律的制约和政府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大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自觉性才是真正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关键,水是每个人生存的保证,所以水污染的治理与保护需要每个人参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企业自觉按国家要求排放污染物,人人从自身做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这样就能有效控制污染源头,水污染的治理才能治根而不是单纯的治本。[4]

小结

京津冀三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再加上位处海河流域,水污染的污染源往往随着河流流向各地,所以走以往三地各扫门前雪的治理模式根本无法有效的改善水污染现状,更已经无法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本文就是从京津冀水污染现状出发,立足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分析三地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统一规划和合作机制、建立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创新科学技术应用于水污染治理以及呼吁人人参与水污染治理等关于水污染治理的建议,为京津冀的协同有序发展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一文,李伟.推进京津冀水资源保护一体化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5,01.

[2] 刘魁刚,王文正,裴书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水污染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4-17.

[3] 郭倩倩,耿海清,任景.以一体化破解京津冀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14.

[4] 王晓地,孙传敏,樊明辉.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有效利用[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S1).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赣江 水体污染 治理措施

赣江以章、贡二水在章贡区汇合而得名。主源为贡水,发源于石城县横江镇洋地石寮岽,为江西省最大河流。赣州市境内赣江长度45千米,自南向北流向。河流落差ll米,平均坡降0.24%。流域面积3.64万平方千米,约占赣江总流域面积8.12万平方千米的44.8%。赣江一级支流包括章水和贡水,二级支流包括上犹江、朱坊河、湘水、濂水、小溪水、桃江、绵江、澄江、梅川、平江,全市年径流量329.9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赣江流域生态环境变得较为脆弱,存在水质恶化的可能。

《赣州市实施“河长制”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市实施“河长制”工作全面启动,这将进一步加强我市水环境治理,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利于我市健全河湖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1水污染的根源

1.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水环境污染主要源头之一,近20年来,虽然我们对工业废水加强加大了处理,但污水的排放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是整个工业排放量的14.5%。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3项指标都很低,所以,导致农村的水环境也不断恶化,从而导致上游水源的缓慢污染。

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是形成污染的关键,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对空气、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地下,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

1.2农业方面引起的水污染

随着水污染情况不断恶化,农业面源的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对土壤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都是不小的污染危害。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肥料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中的养分容易流失,最后污染了地下水。农药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

1.3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

城市人口多,居民的生活垃圾量大,生活废水较多。由于生活垃圾的再利用率低,大部分垃圾只有堆在土地上,不仅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还会产生各种病菌,这些病菌会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导致环境污染,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生活废水也直接排入赣江中,引起赣江水质的污染。

2 水污染防护与治理措施

2.1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2.2产业结构调整

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2.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y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3结语

篇6

关键词:水环境  水资源  水污染  开发利用。

        0 引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还很难利用。因此,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配竞争。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有机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2 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固体垃圾的肆意排放等,但最终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按污染源分,可分为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污水污染、农业回流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等方面。

        2.1 工业废水污染 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据统计,生产一吨钢需水量30多吨: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至500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1000吨以上。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 城市污水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这种污水会消耗接受水体的溶解氧,也会产生泡沫妨碍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使水发臭变质。

        2.3 农业回流水污染 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这些物质化学稳定性极高,在自然界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成为环境是长期存在的污染物质,又易溶解于脂肪,能在动物和人体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千万危害,同时它难溶于水,借助水的流动而迁移到其它地方,使得许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的地区,也受到了农药的危害。

        2.4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 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有机物质经水中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各种有毒物质使水体具有毒性,从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一旦随雨水转入水中,就变成亚硫酸,它又同水中的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更大危险性的物质。垃圾场的垃圾雨淋和雪化后可能溶于水,或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最后漏出场外,流入地势低的城市,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3 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篇7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水治理;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V213,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028-02

0 引言

近些年来,盘锦市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方案,从多个方面对污水进行处理。随着盘锦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盘锦发展的重要问题,盘锦市每年需要的水量为7867×104m3,相比较于2005年而言,增长了90751×104m3,其中城市、农村、畜牧业的用年水量分别为6331×104m3、1801×104m3、2847×104m3,另外,盘锦市工业产值每万元的用水量为90m3,每一年的总用水量为77121×104m3,用于农田灌溉的水量为每年183600×104m3,每亩农田的年用水量为970m3。生活中的用水量为每年7544×104m3,相比较于2005年也增长了3435×104m3。盘锦市主要有四个水源地,这一地区的地下水储量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工农及生活用水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大量使用地表河流及周边县市的地下水,另外,由于盘锦地区几个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十二五”期间,盘锦地区的用水只能靠外来水源(如大伙房水库)进行补充。

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环境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水源,并科学合理的利用好水源关系到整个社会和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第一节水,提高人们对水源的重视程度;第二充分利用价格手段来调控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第三科学处理产生的各种污水,使污水达到相关的排放要求,保护周边环境;第四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合理回收利用中水。

1 保护水源地

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应该充分贯彻一、二级保护管理措施以及污水处理措施。一般污染源分为点污染和面污染两类,点污染主要是指城市,而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农村,要想控制好这两类污染源,除了要进行大量深入的宣传外,还应该加强管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水的治理。盘锦市已经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正在使用,处理量10万m3/日,大洼、盘山两县建立试运行污水处理厂两座;此外,盘锦市的一些大型企业如石化总厂、华锦集团等都由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盘锦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建造一个新的污水处理厂,此外,在乡镇及两县建造日处理水量在1 500m3~3 000m3的污水处理厂20座。

2 污水来源多方面

盘锦市的污染源主要是一些石化、轻化工、食品加工、造纸、纺织等企业造成的点源污染,而盘锦周边农村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养殖业、屠宰业等小企业造成的面源污染。

3 水源污染成份多种多样

盘锦市污水中的污染成分主要有COD、BOD、SS、硫化物、氰化物等,此外还有一些重金属比方说铅、铬、铝等。一般由于污染物的不同,污水的处理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别,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以及综合处理法。另外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处理工艺,总的来说各种处理方式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达到40种左右。举例:针对农村养殖业生产污水在处理方面的工艺。

1)污水处理传统的工艺技术概述:污水传统处理大体上说主要有2种。

(1)“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这一工艺主要是大型禽畜养殖场的生产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被作为农田的水肥加以利用;

(2)“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这种处理工艺将大型的禽畜养殖场的禽畜生产污水经过处理后,使其达到相关的排放要求,或者实现处理后污水的循环再利用。

在生产实际中,如果利用“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那么每头猪的年排泄量需要7h的农田来进行处理,加入一个规模为保有量在10万头的大型养殖场来说,大致需要70万h的农田来消纳,还有就是养殖场的畜禽粪水,在处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这类污水的量比较大,污水中的成分多种多样,经过处理后仍然可能存在大量的污染物等,需用大量的水来稀释,农田消纳废水缺点在占地面积大和处理效果容易受季节灌溉影响等。“能源生态型”这种局限。大型养殖场可考虑设计使用“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通过这种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较为容易达到排放标准,那些生产规模较大而且自身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养殖企业可以参考选择。

2)养殖场能源环保处理工艺流程

这里所讲的处理工艺流程是存栏量在10万头的养殖场污染综合处理工艺,大致的工艺流程为:水泡粪精细固液分离水解酸化UASB厌氧发酵ABR水解酸化SBR好氧曝气的工艺流程(图1)。

篇8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3-068-3

一、城市污水的概念及治理的必要性

城市污水是城市中各种污水和废水的统称,它由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三部分组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的好坏十分重要。

为了避免水资源危机,各国致力于保护水资源, 以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并讨论了如何实现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及污水再生的环境效益。污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只用较少的淡水就能满足人类更大的需求,从而减轻了人类生存对世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开展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的研究及应用,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解决水资源匮乏,促进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和平衡,既十分必要,又非常紧迫。

城市污水控制技术涉及到有关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设备加工和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但是,从水处理技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观点,特别是从投资结构的划分,水处理技术产业可以分为:1.工艺技术;2.工程和设备产业化;3.设施运营产业化等三个部分。

二、我国污水的现状调查

(一)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及现状

1.水资源分布

地球上水的总量大约为14亿km3,其中只有2.5%是淡水,大部分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而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仅有20万km3 。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00亿m3,人均水资源量2200m3,排在世界第88位,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根据“国际人口行动”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的总体评价,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全国将接近用水紧张国家的边缘。而且,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更加剧了局部水资源的短缺状况。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使得这些地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尤其显得不足。

目前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水量仅为24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m3的轻度缺水标准,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亿m3,日缺水量达1600万m3。地下水多年超采,储量不足。预计今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2.我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

1.水资源污染现状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的增加、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现代高科技的诞生和实施,使自然界中水的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洁净的自然水。据资料记载,由饮用水而引起的疾病占所有人类疾病的80%;由水来传播上午40多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全世界每年有2500万儿童因饮用受过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

水体的污染主要来源于:

(1)自然污染:人与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残片与垃圾的污染;

(2)工业污染:工厂、矿山、汽车、船舶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污染;

(3)农药、化肥、激素使用过程中及其它化工生产过程中散失所造成的污染;

(4)现代高科技污染:家用电器、办公通信设备等电磁辐射等的污染;

(5)处理过程及水在被输送过程中的污染:源水经氯消毒后,水中的污染物被氯化后而产生的致癌物——三氯甲烷等有可能严重超标;饮用水在经过比较长的管道输送过程中所形成的第二次污染,进入住宅区中长期无人维护的高层建筑的水箱。污浊物增多并繁衍而造成的第三次污染;再从高层建筑水箱通过管道,流进千家万户的过程中,还会造成第四次污染。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统计,目前我国全年排污量超过435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全国城市90%的水源水域受到污染。即使在北京,卫生部门每次对市售瓶装水抽查就有70%以上卫生指标严重超标。在全国,约有六成以上人饮用水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约有3亿人饮用水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只有23%居民饮用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

我国是世界污水排放量最大、增加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70%的饮用水水源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水源水质标准,就城市自来水来说,水厂延用100多年以来的混凝,沉淀、过滤、氯化消毒的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为了消除水中的细菌,自来水在加工过程中要向水中注入大量氯气来达到杀菌的目的,而氯气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的确,氯气能杀死水中的某些细菌,但同时也能杀死人的生命!最为严重的是当水煮沸时氯能与水中的腐黑素产生反应,形成一种有机化合物——三氯甲烷,这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1974年被荷兰人发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现在已实现分质供水,即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两类管道输送,但由于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准比较低下,所以说,无论是作饮用还是冲厕所都是同一种水。这样,一方面造成饮用水不能达标,另一方面则造成生活用水的极大浪费。

2.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分析

(1)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水资源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化工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行业仍然位居工业污染源榜首,城镇化学洗涤用品用量剧增,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上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及无害化处理率处于低水平。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品种的不合理施用,农村生活垃圾无限制堆放,大量、分散的养殖废物倾倒等情况导致了农村面源污染不断恶化。

(2)水土流失加大水资源污染程度

水土流失究其原因而言,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区域内山高坡陡,森林植被覆盖率仅为23.1%。沿江两岸约有30万贫困人口居住,资源贫瘠、人均耕地仅0.96亩,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土地开垦过度,森林破坏严重,加之消落区土地滑坡的加剧,长江沿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库区回水区形成泥沙淤积带,加大了水资源污染程度。

(3)水污染治理投入不足导致污水达标排放率低

近年以来,政府各级各部门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但水污染治理投入资金量需求大,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数量及性能远不能满足持续上升的水污染治理需要。国家和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保持高额的持续性投入,治污经费缺口较大。如以政府和污染企业来共同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就会给本来缺乏资金的企业带来更大负担,因此水污染治理一直处于低投入低处理水平。

(4)污染治理缺乏全面有效的动力机制

经济考核办法与环境考核办法未能充分有效结合形成科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各级各部门对水污染治理问题的动力机制不足。目前“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河、海事只顾船”的水资源管理权与水污染治理权的分离,使得水污染治理陷入困境。一部分地方污染工业的利润恰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指标,排污企业交纳的排污费是环保部门水污染治理的主要经费来源,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部门治理水污染的内在动力。

三、污水处理的方法综述

(一)物理处理法

1.格栅法:

可分为人工清理的格栅(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较少时)和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多时)。

2.筛网法:

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3.过滤法:

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4.离心分离法:

它的作用是基于存在于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机、水力旋流器及旋流池等。

5.沉淀池法:

用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的初次沉淀、生理处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

6.上浮法:

适用于颗粒直径很小,很难用沉淀法加以去除时,主要有电解上浮法、分散空气上浮法和溶解空气上浮法。

(二)化学处理法

1.酸碱中和法:

酸性和碱性废水的处理,除予以利用外,常用的就是中和法。所用的参数就是pH值,用碱或碱性物质中和酸性废水时,把废水的pH值调升到7;用酸或酸性物质中和碱性废水时,把废水的pH值调低到7。

2.化学混凝法:

对胶体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

3.化学沉淀法:

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使它和废水中欲去除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

4.氧化还原法:

把溶解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新物质,这种废水处理的方法称为废水的氧化还原法。

5.吸附法:

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

(三)生物处理法

污水生物学处理法具体来说是通过微生物所产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污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直接被菌体吸收;固体和胶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附着在菌体外,由菌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再被菌体吸收,通过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组成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主要方法有: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厌氧处理法。

参考文献:

[1]郭静,张大群.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特性分析[J].给水排水,1997,(4).

[2]张敬东,张家华.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J].环境技术,1997,(06).

篇9

位于九河下梢的天津依水而建,也因水而兴。但随着引滦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天津早已失去了水资源优势,就缺水程度而言,已被列入中国北方最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中。

一、引滦水资源的现状

天津市饮用水水源主要是以“引滦入津”的滦河水为主。引滦入津工程是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工程。水源地位于河北省迁西县滦河中下游的潘家口水库,在设计保证率75%时,每年向天津供水10×108m3。滦河原水从河北省滦河上游的潘家口水库经过30km进入大黑汀水库,再经94 km进入天津境内的于桥水库,从于桥水库到尔王庄水库99 km,最后经过26 km暗渠进入宜兴埠水源厂,通过宜兴埠水源厂输送至芥园、凌庄、新开河3个水厂,引水线路全长234 km。整个工程由取水、输水、蓄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组成,改善了水质,缓解了天津市的供水困难。然而,随着引本文由收集整理滦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滦水源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引滦上游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滞后,未经处理的污水和选矿厂尾矿沙直接排放,污染物入河入库总量增加;水库移民返迁重回水库周边居住,生产生活垃圾无序堆放,水库非法捕鱼及周边养鱼、采砂等活动突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水体水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城市供水安全。

二、解决水环境恶化危机的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将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必须通过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深化、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引滦水资源保护工作,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实现真正的人水和谐。

2.1 水库管理措施:

(1)严格控制选矿企业准入,关闭无污水处理设施的选矿厂及排污企业。

(2)按国家水源地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禁止新建对水质可直接造成污染的各种企业和设施。

(3)以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加大《环境保护法》和《水法》的宣传教育。

(4)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水库水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办案能力。

(5)完善《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多套应急调度方案,从上报程序、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上进行细化、量化,通过改变输水运行方式等方法及时控制受污染的水体扩散。

2.2 工程性措施

(1)针对水库周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主要是截留输入水库的污染负荷。对人畜粪便和污水污物大力兴建和利用沼气池处理或沤制肥料,建立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厂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工程措施。

(2)对水库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按水库的实际情况,分别把上、中、下游划分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保护区等。根据区域功能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规划和方案,科学地利用水库的各种资源,防止无序掠夺水库各种资源现象的发生。

(3)加强水质监测,保护水库生态系统

根据季节变化,制定相应水库水草防控方案,及时掌握水草生长情况,利用水下视频探头进行观测,详细记录水草不同时期的长度和密度,并在水库平面图上进行标注,写出水草生长不同时期的分析报告,分析其生长规律,计算出每个周期的水草打捞方量,汇总形成一套完整的水草观测分析资料,增强水草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随时对水温、ph值、氯化物、溶解氧、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等11项项目进行监测。同时优化水库库区水生物种群,向水库放养草鱼、鲢鱼、鳙鱼等草食性鱼类,利用鱼类吃草特性,对水库水草生长和藻类生长起到控制作用,抑制水草泛滥。在保护水质,祛除草害的同时,可以收获放养的草鱼、鲢鱼、鳙鱼等水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水库水质保护达到良性循环,通过生物手段治理和改善水库水环境。

篇10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环境保护;角色;水资源污染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污染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以上的有1500条,其中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海河、雅鲁藏布江等都是著名的大江大河。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00亿m2,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以上。我国也是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1k㎡以上的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787k㎡,总储水量7088 亿m3,其中淡水含量占1/3。在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发育许多现代冰川,总面积达59651k㎡,冰川储量51322 亿m3,年平均融水量为563亿m3,此外,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和广阔的平原、盆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此外,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000 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4.7%。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00 亿m3,其中有6200m3补给河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4800亿m3,北方地区约为2900 亿m3。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亿m3,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4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①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主要河流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其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排入河,污染物大量增加,河流富营养化趋势加速。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基本上成为排污沟,北方地区季节性河流也已经成为了排污道。下面是城市和农村的水污染现状分析。

1、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 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2、农村水污染现状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湖北省为例,就对湖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②

三、原因分析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

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干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

我国政府在核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当中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品产量等直接性指标,对于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相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关注不多。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直接设厂在水体流域上流位置,加重流域覆盖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与日俱增的废水排放量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重水资源污染。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干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四、从社会工作者角度浅谈对策

有研究者认为,“在社区中开展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有以下角色:服务者、社区权益维护者、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行动的角色、研究者。”③“社会工作者是否合格,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身份十分重要。”④而随着中国的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所以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角色与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仅仅在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具有多重身份: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等等。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应该配合政府在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宣传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活

动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

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高素质的社工群体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措施,让人民群众参与活动,提高节水意识,对企业的污染行为予以谴责,迫使其采用先进技术,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从而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社会工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志愿者,应多方采取调研,考察当地的水资源保护状况,并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当地的媒体进行合作,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耗水量大的农业结构,要选择高效且无污染的绿色化肥,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农业面源受到更多的污染。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维权者,社工应敢于与水资源污染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作法律上的较量。“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法律已经对污染行为作出了处罚条例,社工要敢于站出来,对污染行为进行维权,强烈谴责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社工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配合节水理念,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

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已经令人堪忧。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者,应当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充当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从而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对于促进我们社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具有多种角色意识,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引文注释

①孔繁德.生态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6—148.

②邢艾莉,刘俊肖.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立法思考[J].黑河学刊,2007(02).

③贾敬,王庆林.社区工作者角色辨析[J].知识经济,200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