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现状范文
时间:2023-03-24 06:3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资源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篇2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篇3
关键词: 水资源; 现状分析; 水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1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很难利用。因此,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更为紧张。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
人类面临水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从而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根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我国水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2011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00万吨,同比增长3.5%,自“十一五”以来,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由“十五”期间的7%左右降到2012年的4%左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在“十一五”时期获得极大提升,近两年又持续保持增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0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6亿m3/日。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近1400个,总设计能力约2900万m3/日。
从城市化程度方面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预计2020年,城市化发展将达到58%左右。通过对城市用水和建设用地保障程度变化机理与规律的分析发现,过去3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用水17亿m3,其中需增城市生活用水9.4亿m3,需增城市工业用水7.6亿m3,随着城市化程度加快,用水量增加,同时排水量增长,污水处理需求也随之加大,再生水的利用也成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4万亿m3,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的20%,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88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目前我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 114个。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个,缺水县城155个。其中不少缺水城市为水质型缺水城市。我国缺水城市数量的增幅大致与城市化进程保持一致。
许多发达国家的用水理念是尽量减少洁净水的使用,减少污水的排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水利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早在19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就有关于合法使用再生水的法案出台。随着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再生水在工业、农业、市政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另外,再生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在世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都开始利用再生水,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比例最大。再生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其成本低,也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无论是从技术、经济还是途径方面来看都是缓解水危机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
(一)国家要加强立法,将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写入法律。要强化监督和执法,以法律控制污染,最终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污染控制,要注意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行业进行污染监督,预防新的污染产生。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对危害环境的策略不得予以通过,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估,积极监督水污染的发生,科学开展治理活动,加强国家的生态保护。
(二)我们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要预防污染。要对工业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制定上面,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由于我国的工业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
(三)要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由于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国家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对水资源的使用量要加以限定,我们应鼓励企业创新技术,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城市的废水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循环利用,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废水拿来开展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我们现在要积极行动起来,节约、保护水资源。我觉得大家应该杜绝随便扔垃圾的不良习惯,把垃圾扔至垃圾筒;如果家里水管有漏水现象,要马上找人修理;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随便浪费水资源(如玩水枪,洗菜、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人人有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
(四)实行科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63%都被浪费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灌溉水渗漏损失量一般为15~30%,高的甚至达到50~60%。我国渗漏损失一般为40~50%,高的甚至达到70~80%。由于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没有防渗措施,我国南方长江、珠江、东南沿海等地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6,其它各片为0.5。估计全国渠道渗漏损失的水量可达到1700亿m3。因此,防渗渠道和暗管输水等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明显的节水效果。 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60年代在以色列发展起来的滴灌系统,可将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当前,国外灌溉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向是采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输水快,配水均匀、水量损失小,不影响机耕等优点。此外,一些国家还研究了新的灌溉技术,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采用自动升降竖管等。内布拉斯加农业和自然资源研究所设计了一种灌溉计算机程序,利用各小型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各地区生长的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率,指导农民调整灌溉日期。自动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流量、监测渗漏、调节不同风速和土壤湿度条件下的用水量,并使肥料用量最佳化。我国最新的研究表明,覆盖滴灌对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型灌溉技术。
水资源保护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从更广泛地意义上讲,正确客观地调查、评价水资源,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都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因为这些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保护主要是“开源节流”、防治和控制水源污染。它一方面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平衡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涉及各地区、各部门、集体和个人用水利益的分配与调整。这里面既有工程技术问题,也有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同时,还要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就这一点来说,水资源保护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他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个中国公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搞节水型农业,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是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的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有一个有效的抗旱、防洪保安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由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张学峰,李玉洪,张芳珠.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1(4):45-18.
[2] 肖强,胡聃,郭振,等.水资源投入产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2011(19):5475-5483.
篇4
关健词:海水淡化 南水北调 淡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20-03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Zou Lanq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Electronic Engineering,Beijing,1000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s been seriously restricted due to lack of fresh water resources.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 in 2025 is the research target in this paper,and the secondary exponential smoothing method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water demand in 2025,then a good water strategy include sea water desalination,extended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water problem.The researches show that new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can reduce the cost,and are effectiv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water in coastal areas; and extending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from Shijiazhuang to Taiyuan,connecting middle route and Fen River in Shanxi,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water tension caused by deficiency in Shanxi;and the place that where possession of water and rainfall capacity is large can consume more water,so implementing "price ladder" is suggest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e water.
Key Words:Sea water desalination;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Fresh water resource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因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1]。水对全球环境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成为了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我国长期持久和快速增长的水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900 m3,且分布极不平衡。中国大多数城市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相差达6.0×109 m3。二是严重的水体污染。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污染。持续加重的污染降低了水质,锐化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威胁着居民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此,以2025年用水需求为研究对象,从调运、海水淡化和保护等方面出发,综合考察经济、物理和环境的影响,确定行之有效和效益可观的用水策略,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用水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1 2025年用水需求与供应量的预测
2025年用水需求量预测基于以下基本假设:(1)2025年以前无战争发生。(2)忽略气候变化和灾害的影响。(3)持续增长的水消费是常数。(4)不同地区单位海水淡化价格相同。预测方法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用EXCEL作为回归分析软件。
二次指数平滑法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值作再一次指数平滑的方法。它不能单独地进行预测,必须与一次指数平滑法配合,建立预测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确定预测值。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一次指数平滑法利用滞后偏差模式,寻找曲线的延伸发展的趋势,建立直线趋势的预测模型。
下表为2003年至2011年的用水总量、一次和二次指数平滑值(如表1)。
Excel绘制的一次和二次指数平滑曲线如下。
图1和图2中,R2代表线性模拟精度,显然,二次指数平滑值模拟的精度比一次指数平滑值模拟的精度更大,更接近1,达到0.989,表明年份与用水量存在极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前文建立的用水需求量模型为:
y=9.989×(x-2003)+513.9 (1)
模型表明年份与用水量存在极好的线性相关。由此可求可得2025年的用水需求:7.33685×1011 m3。
研究表明:中国有能力满足2025年的用水需求,然而,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仍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短缺程度通常由每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衡量[2]。查阅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以少到多的次序绘制中国每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图表,结果显示:青海和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12892.5 m3/y、156602.7 m3/y,远远高出其他省份,因此,根据数据分析需要,忽略青海和,其余29省、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如图3所示。
依据以上信息,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分为水资源短缺程度不同的四级,如表2所示。
3 用水策略初探
我国水资源短缺可以划分为资源短缺型和质量短缺型两大类。资源短缺型省份中,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属沿海省份,天津、北京、河北和山东属极端短缺省份,辽宁、江苏属严重短缺省份,广东和浙江属轻度短缺省份。针对不同地区,依据其不同的地理、经济和其他因素制定不同的策略。可通过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地区用水短缺问题,利用南水北调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江苏的缺水问题,并充分研究扩展该工程效能,解决更多地区的用水问题。对于那些质量短缺型省份,应制定系统的水质净化和存储措施与手段。
3.1 海水淡化
3.1.1 海水淡化单价
(1)理论成本。
海水淡化的总成本(TC)包括: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RMC)以及年度投资回收分配(AIC)。
(2)
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包含员工工资和管理费用(SC)、药物和其他消耗品(DC)、总能耗成本(EC)(包括电、汽油等)、膜更新成本(MC)(海水反渗透淡化周期为三年),以及年度维修成本(通常取维修成本的2%)(AC)。
(3)
年度投资回收分配等于总投资(IC)乘以投资偿还利率(IR)。
(4)
每吨海水淡化的成本(ADC)等于总成本除以年度实际产量(AY)。
(5)
年度实际总出水量(AY)=负载系数(LF)×365天×单日出水量(DY)。
(6)
(2)实际成本分析与规划。
以天津大港电厂为例,国内唯一引进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安装在天津大港电厂,采用多级闪蒸加离子交换的工艺以提供锅炉补给水,现已运行近15年,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多级闪蒸产出的淡水综合成本为6.68 元/t[2]。
虽然这个价格高于我国公民用水单价,但远低于我们的预测。如今,中国已经具备开发新的海水淡化机器的能力,在未来几年,我们可通过其他高科技技术来降低费用。
3.2 南水北调
3.2.1 调水策略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3]。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的研究将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跨流域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考虑实际地形和其他因素,通过其余的运输渠道,将多余的水资源调至山西。
3.2.2 干旱地区调水
南水北调沿线省份直至2025年的水资源短缺量估算结果如下:天津,4.65×108 m3/y;北京,7.24×108 m3/y;河北,3.947×109 m3/y;山西,1.494×109 m3/y;山东,4.512 ×109 m3/y;河南,4.613×109 m3/y;甘肃,2.475 ×109 m3/y;宁夏,1.482×109 m3/y。
3.2.3 调水范围
中线和东线调水总量为278亿立方米。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
中线可解决天津、北京、河北、河南缺水问题,东线可解决山东的缺水问题,西线可解决甘肃和宁夏的缺水问题。
目前西线未建,需要编制预算。对于中线,可以从石家庄延至太原,在山西境内将中线和汾河连接,进而缓解山西的缺水问题,整个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段完成。到2025年,南水北调工程将满足以上省份的用水需求。
3.3 水资源保护
中国水资源非常有限,节约用水和提高利用率至关重要。然而,现代的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工业水污染,进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利用率降低。因此,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即为阻隔净化污染水体,避免其对相邻河流和海水的污染。
4 结论
以2025年的水资源状况为例展开的系列研究,可对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以下几点。
(1)2025年我国用水需求为7.33658×1011 m3,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仍将造成局部严重缺水。
(2)海水淡化注重技术创新,可降低成本,有效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
(3)将南水北调中线从石家庄延伸至山西,与汾河相连,是缓解山西因分布不均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4)对水资源充沛地区,应加强污水处理,通过实行“阶梯价格”,促进节约用水。
参考文献
[1] 石建勋,刘新荣,王艳芳,等.青铜峡河西灌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J].工程勘察,2010(9):27-29.
[2] 樊雄,张维润.膜法与蒸馏法海水淡化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J].电力设备,2007.
[3] 陈春林,郑垂勇.ANP方法在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水利经济,2010(2):46-47.
篇5
关键词:水资源 污染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46-02
对于整个生态环境而言,水资源无疑是其中最具活力的构成因素。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已探明的常年性水资源总储量已达到了2.81亿万m3,社会大众年总用水量在5500亿m3左右,居民的用水需求大体上可以得到满足。然而就我国而言,受到人口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水平,丰富的水资源总储量并没有改变我国“水资源紧缺”国家的发展局面。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的过程当中,不均匀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污染问题时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最终阻碍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找准形成水资源污染问题的症结所在,探明防治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对策,已成为当前形势下相关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着眼于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这三个方面就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希望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1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江河湖泊整体性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包括长江、黄河、海河以及淮河在内的四大流域污染问题普遍且严重,重度污染河流数量呈现出显著的蔓延趋势,近90%的湖泊均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其次,我国城乡地区饮用水水质问题严峻:我国现阶段有过半比例的城镇水源已不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近40%比例的水源已完全无法引用,由此导致社会大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我国局部海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类放射性物质与化学物质直接倾倒海域导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问题日益堪忧。与此同时,河流携带进入海域的污染物总量不断增长,导致海域水资源平衡破坏严重。
2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于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我国政府在核算国民经济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当中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品产量等直接性指标,对于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相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关注不多。政策导向存在的偏差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增无减。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直接设厂在水体流域上流位置,加重流域覆盖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与日俱增的废水排放量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重水资源污染。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3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对策分析
(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问题。企业,特别是高污染企业应当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将地方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到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管线以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项目当中。整个地方污水一定要做到集中排放,集中处理。
(2)加大生态产业推进力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结构应当有所调整,明确节水型、清洁型产业的中心地位。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工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的清除存在于工业污水中的二氧化碳以及生化需氧量,以此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应当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在不影响农作物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毒性低且残留期短的化肥与农药,制造业产业应当推行生态化的营销方式,控制商品包装过度,并加大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力度。
(3)重视绿色GDP核算纳入政绩考核的工作力度。就我国而言,现阶段所推行的GDP核算方式并没有针对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加以考量,七所反映的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水平并不全面与真实。要想防治水资源污染问题,就应当推行绿色的GDP核算方式,将水质污染因素、环境恶化因素以及财富报废损失项目从原GDP核算结果当中予以剔除,以此获取政府相关部门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视力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政绩考核中绿色GDP核算的中心地位。政府应当构建相应的负责制度与问责制度,从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入手,极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力度。
(4)增强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地方政府可授权媒体以日报、周报、月报以及年报的方式将地区水质变化状态公布在各种信息媒介之上,并倡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当中,实现水资源保护的全民动员。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复杂且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社会各方各界的力量需要在引导下充分调动,结合包括行政、法律、经济以及工程技术等多方措施手段,找准切入点,针对我国水资源污染特点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才有望构建一个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以上是本文针对水资源污染问题作出的几点分析与研究,侧重于对现阶段水资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小刚,尹定轩,宋洁人,等.我国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的若干问题评述[J].水资源保护,2006,22(2),76-79.
[2] 张静,温涛.重庆市供水中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4-17.
[3] 王豪,任元军.水资源污染与水资源的减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9-54.
篇6
和"节流"两个方面对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 承载力 生活水平
一、沧州水资源的现状
沧州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12.3亿方,沧州水资源总量为12.64亿m3,其中地表水6.1亿m3,地下水6.8176亿m3,淡水面积5493km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2m3,远远低于国际缺水警界线标准,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沧州市不但水资源总量小,而且水质较差,为了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不断加剧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
二、沧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一)水资源承载力
施雅风先生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工业、农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张琳等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或流域范围内,在一定发展模式和生产条件下,当地水资源在满足既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持续供养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或能够支持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4]
(二)生活标准确定
生活标准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均GDP和生活用水定额确定的,基于现实情况,拟定3种生活水准如下。
(三)沧州市生活水平
整理沧州市现状年的数据可算出: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只有在温饱的标准下,水资源是可以支持经济、生活的,其他生活水平下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可见沧州市现状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十分脆弱的。
二、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一)污水资源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不断加剧了沧州市水资源的短缺。但是,污水也是一种资源,将污水处理回用与污染源的治理结合起来,使污水资源化,即增加了水资源量,又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环境。
(二)海水、咸水资源化
沧州市属于海滨城市,有着大量的咸水资源。如果这些咸水及微咸水可以得到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农田耕地层的含盐比率,还可以减少淡水曾也咸水层的水位差,从而达到减缓咸水层向淡水层的越流速度。
(三)节约用水
以上介绍了如何开阔水资源的来源,但与此同时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意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一味“开源”却不“节流”不能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丽莉,张卓,于瑞涛.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及可耻学利用建
议[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
[2]张文杰,伊明,吴海岚.沧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沧
州市税务局,2010,(29).
[3]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
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张琳,张苗,南水北调江苏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
利科技与经济,13,(3).
[5]赵铁云,尉晓松,孙爱民.保定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河北 水利,2011,(8).
篇7
关键词:现状分析;地表水资源;布尔哈通河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206-2
1 概况
1.1 地理概况
布尔哈通河流域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北麓,位于东经129°46′-129°38′,北纬42°27′-43°23′。流域区呈树叶状,南北最大纵距112km左右,东西最大横距105km左右。由北部哈尔巴岭、西部甄峰岭、中部细田平原、平冈平原、鸠巢河平原及其周围低山丘陵环绕构成。地势西北高、中部低、西部开阔平坦,东南部为低,海拔高度在200-1300m之间,最高峰鸡冠顶子,海拔1280.1m。
1.2 河流
布尔哈通河属于图们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哈尔巴岭山脉东南麓,流向东偏南,横贯延边中部平原盆地,流经安图县的亮兵、明月、龙井市的老头沟等乡镇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于图们市下嘎村附近汇入嘎呀河。布尔哈通河河长172km,流域面积6847km2,河道坡降为1.9‰。布尔哈通河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福兴河、长兴河、朝阳河、延吉河、海兰河等。
1.3 气候特征
本流域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受西伯利亚高压和太平洋季风影响,其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漫长。据延吉气象站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为5.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18.4mm(Φ=20cm),全年无霜期平均130天左右,平均冻土深度1.65m左右。暴雨类型主要有气旋雨、台风雨和地形雨,多发生在7-9月份,以8月份居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8.8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此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历年最大降水量950.1mm,历年最小降水量308.1mm。
1.4 社会经济
布尔哈通河流域面积684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安图县、延吉市、和龙市、龙井市和图们市等5个县市城区、16镇、2个乡,延吉市是延边州政府所在地。境内主要栖身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等15个民族。全区总人口2010年为10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26万人,占71.5%,农业人口29.14万人,占28.5%。
2010年,辖区内现有耕地9.26万公顷。其中,旱田7.28万公顷,水田1.98万公顷,主要生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全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7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0亿元。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3.9:52.8:23.3。产业结构呈现Ⅱ>Ⅰ>Ⅲ,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二三产业总产值在辖区生产总值中占76.1%。
2 地表水资源
2.1 地表水年径流量
布尔哈通河流域面积为684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27亿m3。布尔哈通河水资源五级区及各县市在本流域的地表水资源量,详见表1。
表1 布尔哈通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
2.2 径流的分布特点
2.2.1 地表水时间分布 径流的时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径流的补给形式,本地区的径流量主要靠降水的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占年径流总量的比重不大,径流的年内变化和年季变化较大,年径流的Cv值的变化范围在0.35-0.45之间;春季3-5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18-26%;夏季6-8月降雨最盛时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3-59%;秋季9-11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18-25%。
2.2.2 地表水空间分布 本地区径流量补给来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补给。本地区年降水量为延边州中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变化范围在500-650mm之间。径流的空间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相同,因此,年径流深各支流变化也比较大,地区分布规律明显。朝阳河的多年平均径流深较大,径流深为233.1mm;布尔哈通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99.9mm,海兰河的径流深较小,径流深为184.1mm。
2.2.3 枯水期径流 由于本地区地下水补给不是很丰富,枯水期(1-3月、12月)径流很小,以榆树川站为例枯水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2-5%,可见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
2.3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
布尔哈通河流经地域多为人口密集县市城区,农业和工业发达,人为因素对水环境影响较大。根据明月下、延吉上、延吉、下嘎、碧岩、东胜桥、小五道等断面2010年监测资料,选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17个指标进行评价。
布尔哈通河总河长172.0km,大部分河段水质较好,少数河段水质受到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的污染。主要污染河段为延吉市下游至河口段。全年水质类别为Ⅱ类的河长81.8km,占总河长的47.6%;水质类别为Ⅲ类的河长64.6km,占总河长的37.6%;水质类别为Ⅳ类的河长25.6km,占总河长的14.8%。
海兰河总河长145.0km,水质较好,全年水质类别为Ⅱ类的河长53.7km,占总河长的37.0%;水质类别为Ⅲ类的河长91.3km,占总河长的63.0%。
朝阳河总河长75.1km,水质较好,水质类别为Ⅲ类。
布尔哈通河及支流水质状况见表2。
3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布尔哈通河流域是延边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也是个县市主要的水源地河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很快。现建有中型水库八座,小型水库十几座,总库容2.76亿m3,兴利库容2.27亿m3。现状供水能力41500万m3/a,现状地表水年用水量为30188万m3/a,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5604万m3/a,工业用水量为1491万m3/a,农业用水量为24584万m3/a,现状年供需基本平衡。布尔哈通河流域水资源不是很丰富,且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70%左右),缺乏水库工程拦洪蓄水,夏季洪水难以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2.7%,开发利用较高,开发潜力较小。分区实际用水量详见表3。
表3 2010年布尔哈通河流域分区实际用水量表
4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①畅流期和封冻期的水资源季节性分布不均不利于开发利用;②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2.7%,开发利用较高,开发潜力较小;③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背景值偏高,影响引用水源的环境质量。
4.2 建议
①必须修建有充分调节能力的蓄水工程来提高供水能力;②加强水污染环境管理,保证达标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篇8
关键词: 水资源; 现状分析; 水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38-02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很难利用。因此,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更为紧张。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
人类面临水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从而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根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我国水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2011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00万吨,同比增长3.5%,自“十一五”以来,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增速放缓,由“十五”期间的7%左右降到2012年的4%左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在“十一五”时期获得极大提升,近两年又持续保持增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0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6亿m3/日。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近1400个,总设计能力约2900万m3/日。
从城市化程度方面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预计2020年,城市化发展将达到58%左右。通过对城市用水和建设用地保障程度变化机理与规律的分析发现,过去3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用水17亿m3,其中需增城市生活用水9.4亿m3,需增城市工业用水7.6亿m3,随着城市化程度加快,用水量增加,同时排水量增长,污水处理需求也随之加大,再生水的利用也成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
截至2011年底,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4万亿m3,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7%,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的20%,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88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目前我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 114个。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个,缺水县城155个。其中不少缺水城市为水质型缺水城市。我国缺水城市数量的增幅大致与城市化进程保持一致。
许多发达国家的用水理念是尽量减少洁净水的使用,减少污水的排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水利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早在19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就有关于合法使用再生水的法案出台。随着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再生水在工业、农业、市政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另外,再生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在世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都开始利用再生水,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比例最大。再生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其成本低,也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无论是从技术、经济还是途径方面来看都是缓解水危机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
(一)国家要加强立法,将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写入法律。要强化监督和执法,以法律控制污染,最终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污染控制,要注意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行业进行污染监督,预防新的污染产生。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对危害环境的策略不得予以通过,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估,积极监督水污染的发生,科学开展治理活动,加强国家的生态保护。
(二)我们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要预防污染。要对工业污染的源头进行控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制定上面,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由于我国的工业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
(三)要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由于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国家管理机构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对水资源的使用量要加以限定,我们应鼓励企业创新技术,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城市的废水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循环利用,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废水拿来开展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我们现在要积极行动起来,节约、保护水资源。我觉得大家应该杜绝随便扔垃圾的不良习惯,把垃圾扔至垃圾筒;如果家里水管有漏水现象,要马上找人修理;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随便浪费水资源(如玩水枪,洗菜、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人人有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
(四)实行科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63%都被浪费掉了。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灌溉水渗漏损失量一般为15~30%,高的甚至达到50~60%。我国渗漏损失一般为40~50%,高的甚至达到70~80%。由于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没有防渗措施,我国南方长江、珠江、东南沿海等地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6,其它各片为0.5。估计全国渠道渗漏损失的水量可达到1700亿m3。因此,防渗渠道和暗管输水等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明显的节水效果。
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60年代在以色列发展起来的滴灌系统,可将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当前,国外灌溉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向是采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输水快,配水均匀、水量损失小,不影响机耕等优点。此外,一些国家还研究了新的灌溉技术,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采用自动升降竖管等。内布拉斯加农业和自然资源研究所设计了一种灌溉计算机程序,利用各小型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各地区生长的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率,指导农民调整灌溉日期。自动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流量、监测渗漏、调节不同风速和土壤湿度条件下的用水量,并使肥料用量最佳化。我国最新的研究表明,覆盖滴灌对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型灌溉技术。
水资源保护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从更广泛地意义上讲,正确客观地调查、评价水资源,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都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因为这些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保护主要是“开源节流”、防治和控制水源污染。它一方面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平衡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涉及各地区、各部门、集体和个人用水利益的分配与调整。这里面既有工程技术问题,也有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同时,还要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就这一点来说,水资源保护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他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个中国公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搞节水型农业,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是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的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有一个有效的抗旱、防洪保安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由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张学峰,李玉洪,张芳珠.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1(4):45-18.
[2] 肖强,胡聃,郭振,等.水资源投入产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2011(19):5475-5483.
[3] 蒋耀新.水环境现状及水污染防治[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0):75-78.
篇9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对策
平凉市崆峒区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受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迫在眉睫,合理利用水资源应辅以水利工程、生态建设、节水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平凉市崆峒区水资源现状
(一)水资源状况
平凉崆峒区年均降雨较少,只有511.30mm;有泾河、甘沟河、纸坊沟、水桥沟、小路河、大路河、四十里铺河等主要河流。降雨和河流是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唯一水源。经过2016年分析评估:全区水资源总量3.13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40m3,亩均298m3,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m3和亩均1760m3的水平,也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00m3和亩均564m3的水平,因此崆峒区的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
崆峒水库是崆峒区最大的水利工程,承担着饮水供应、工业供水、发电、农业灌溉等多项任务,兔里坪水库年供水量3385万m3,农业用水量大概为2659万m3,工业用水量大概为735万m3。城市居民用水73~80升/天,农村居民用水31~42升/天,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短与工农业
平凉崆峒区的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11.30mm,由于降水在季节上分配很不均匀而导致了干旱问题的频繁发生,再加上日益加重的水污染,水资源问题愈加严重。
(二)水利基础建设与社会经济
水资源利用率低,调蓄灌溉能力不够,原始的土渠灌溉系统虽然利用比较方便,但在利用中过程中蒸发、下渗严重,浪费较大;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6,低于全国0.57的平均水平,亩均耗水高达320m3左右,农业用水比重大。由于水利建设的发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工农业的需求,水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到了全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
(三)水资源低供给与社会高消耗
资源节约的意识淡薄,淡水浪费严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由于其生产方式落后,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管理,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依然普遍,工业生产节水设施落后,耗水量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四)水土流失与水环境
长期以来,人们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乱砍乱伐使平凉市水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泥土携带到河道、水库,造成泥沙淤积,影响了工程调蓄能力和水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水质,限制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走生态发展路
目前,在全区进行退耕还林的基本举措应实实在在的坚持和贯彻执行,实现多地地表植被的有效覆盖,同时加强对部分河流段的合理治理,改善河流水源质量,并控制减少山区水土流失频率的发生。对于工业及城市排放的污水,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政策,促进河流与周边地下水的良性循环,防治废水污染河流。
(二)走良性发展路
努力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建设一些能够实现大面积灌溉和防洪的工程,解决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用水之g的矛盾。崆峒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较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而且年际降水不稳定。由于水资源短缺,分配不均,自2008年以来,相继建成了安国、索罗、麻武、香莲、寨河、西阳等饮水工程等100多处,水厂40余座,170多个行政村和904个社的2多万人饮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资源实现了均衡共享。
(三)走循环发展路
由于平凉市崆峒区生态系统相比周边地区比较脆弱,所以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水的利用效率是反映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因子,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一环,实现行业间的水资源利用按照以供定需、高效利用的原则合理配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以宝马造纸、海螺水泥厂等污染企业为突破口,强制企业实施污水处理,加强水的循环利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路子。
(四)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问题已经被逐步提上日程,这为我们实现全面的节约用水提供了条件[3]。
农业方面,节水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传统的“靠天吃饭”的粗放农业发展类型转变为现代化的高效灌溉农业。
工业方面,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工业的合理布局,倡导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施,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创建一个水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工业体系。
生活方面,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养成节水的良好习惯;加强水价调控机制,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4]。
【参考文献】
[1]赵淑杰.环境危局唤醒人类生态精神一部环保纪录片引发的生态思考[J].生态保护,2008(18):41-51.
[2]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张亚忠.开展生态和谐的河流综合治理开发建[J].中国产业,2011(04):17-17.
篇10
论文摘要:湖北省一方面属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在水资源利用中又存在许多巫待解决的问题,如水资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过境客水资源丰富但难以利用,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等等。在分析湖北省水资源供水童、用水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当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水资源危机已构成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 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从湖北省的情况来看,20世纪50年代拥有1 050个湖泊,享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如今只剩下83个湖泊。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也必然增加,而一些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了解湖北省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实现湖北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湖北省水资源的概况与特征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1.1降水
通过比较全省各市2003年年降水量及其与常年降水量(见表1),不难发现,2002.2003年全省降水属偏丰年份,各地平均年降水量在800-1 600~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mm。
1.2地表水资源
湖北省境内共有Skm以上的河流1 195条,总长达3 500多km,尤以长江、汉江为最,流经湖北的长度均在1 OOOkm左右,河流总集水面积约131 567km2,约占自然水面积70.7%。同时,省内湖泊众多,面积达3 001余km2,可谓“星罗棋布”。
1.3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人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3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312.8亿m3,其中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量75.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42.9亿m3。全省各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显示,江汉平原和河谷盆地地下水资源最为丰富,被称为地下的天然水库。
1.4过境客水资源
2002年全省人境水量7 145亿m3,其中长江干流人境水量3 836亿m3,江汉水系168.2亿m3,洞庭湖水系3 122亿m3;出境水量为8 028亿m’o 2003年全省人境水量6 704亿m3,其中长江干流为3 969亿m3,汉江水系为454.4亿m3,洞庭湖水系为2 259亿m3;全省出境水量7 717亿m3。多年数据显示,湖北省客水资源丰富,自产水资源十分有限。如果考虑到大量的客水资源,则湖北省在总体上属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
2湖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湖北省是水资源大省,多江相聚,湖泊众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危机警钟早已敲响。概括起来,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水少问题
根据湖北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全省水资源1 028亿m3,占全省的3.5%,人水资源量1732m’,列全国第17位,低于全国平均值,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 700m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尤其城市缺水突出。据调查,全省目前县级以上缺水城市有46个。
2.2水多问题
这与上面似乎矛盾,其实不然。水多问题主要是就水利用和客水问题。全省每年要承纳长江、汉水上游以及洞庭湖、湘、资、沉、澄流域大面积的客水,年平均过境客水量6 638亿m3,为湖北省水资源的6.13倍。但是这些客水不仅难以利用,而且由于全省江河堤防现有防洪能力还很低,加上全省湖泊的减少、萎缩,降低了调洪能力。因此,洪水威胁始终是湖北省的心腹之患。
2.3水污染问厄
有调查显示,湖北省湖泊和城市内湖富营养化加剧;长江湖北段沿岸排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形成多条污染带;汉江大部分支流受到污染,唐白河、蛮河、小清河等主要支流水质超过五类标准,连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都达不到。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流域性的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范围广、危害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2002年长江干流3类水质水体占100%;汉江干流2类水质占30% . 3类水质占70%。中小河流1类水质水体占7%,2类水质水体占43%,3类水质水体占26% ,受污染的4类水质水体占10%,5类及超5类水质水体占13%0
2.4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湖北省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河谷少,且相差悬殊。南部年径流深最大为1 200-1 400mm,北部不足200mm,相差6-7倍。鄂西南、鄂东南山区年径流深变化在900-1 400mm,为径流高值区;鄂北、鄂西北年径流深变化在150-250mm,为径流低值区;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区域人口、耕地、产值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极不符。如武汉、襄樊、荆州、孝感、黄冈5市总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5%,耕地占51%,工业产值占58%,但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总量的32%。恩施州人口、耕地、工业产值分别占全省的6.6% ,8.6%和1.1%,襄樊市人口、耕地、工业产值分别占全省的9.5% ,12.3%和12.2%,但它们的水资源量相差3.8倍,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相差5.5倍。
2.5其他问题
主要是指:由于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扩大而导致的水浑问题;由于全省水资源利用系数不高而导致的节约用水问题。从全省的耗水结构看,农业灌溉耗水量占大头。由于湖北省在农田灌溉方面,大水漫灌仍十分普遍,引水渠利用率仅为50%,既有一半的水白白地渗漏蒸发掉了,因此,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此外,湖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很低,武汉市为50%左右,其他城市仅为20%-40% 。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水资源统一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采取工程措施,又要落实非工程措施,这就必须采取思想的、组织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综合对策和措施。
3.1利用舆论,形成保水、节水共识
一是要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要清醒看到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湖北省水资源总量不丰、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统一管理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思想,发展观念,认真对待水资源统一管理中的问题;二是要坚持在全民中提倡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的良好风气。水环境保护不仅是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一项全民的事业。如果没有公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就缺少了实现水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也就失去了维护良好的水环境的原动力。
3.2抓紧制定湖北省水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标准,据此保护水环境
水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是进行水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基础。水环境保护标准是对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所作的硬性规定,是水环境管理和执法的技术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水环境标准,促使排污者达标排放,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3.3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污染,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且
大力开发湖北省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其他洁净能源,推广洁净的燃煤技术,提高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降低酸雨对水环境的危害;对污染大的企业进行曝光,限期整改、停产整改或关停并转等,尤其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大力建设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少用化肥和农药,探索替代化肥和农药的新途径,控制化肥、农药污染;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水质监控,逐步推行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重污染的河段、湖泊进行重点管理,恢复其天然生态功能。
3.4节约用水,减缓水资源的供希矛盾
目前,湖北省有占总数量达45%的大中型引提水的工程失修、设备老化等原因使工程能力下降,不能正常发挥效益;部分水库尚未达到设计标准;灌区渠系建筑物损坏,渠道水量渗漏很大,引水渠利用率仅为50%;城市供水网漏损现象普遍存在。节水、惜水意识淡薄。农业仍采用大水漫灌;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低;城市生活用水由于价格不合理,浪费依然严重。
针对这些弊端,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水费,实施用水定额分配,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技术灌溉,提高渠系利用率,大幅度节约用水,特别要在鄂北岗地缺水地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工业方面,在各行各业推广用水标准定额,提高水费,鼓励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城市生活用水方面,在用水中逐步加收污水治理费,同时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节水事业大有可为。
3.5抓住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推动湖北水利建设
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湖北沿江地区的防洪安全。湖北省应抓住这个机遇,大力整治长江、汉江河道,完善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的排灌设施,从而从根本上根治全省的旱涝灾害。同时,利用三峡工程提供的电能,降低煤能源给水环境带来的污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水资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