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18 12: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基础

篇1

扶正祛邪对相关疾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钱彦方,李炳文

藏象理论研究与“时脏相应”说 郭霞珍,金光亮

中医理论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赵宜军,张保春

论中医学研究方法之改进 王泓午,何裕民,严世芸

自由基与中医学的气、血、精 刘劲,曲长江

玉米苞叶对动物高血脂及AS影响的实验研究 甄彦君

复圣散对高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 雷燕,黄启福,王永炎

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生化特点 莫新民,曾英,洪净

宣发膜原法对关节炎大鼠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吕爱平

中研Ⅱ号调解SIVmac感染猴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李平,关崇芬

超声促透对洋金花膜中东莨菪碱过量的影响研究 杨中林,邢桂兰

肿瘤复发、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鲜动物药蛇毒制剂疗效的初步观察 刘玉琴

维奥欣片对糖尿病患者TXB2、6-Keto-PGF1a及血流变的影响 张波,牛建海,高大伟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张晨,黄世林

阳痿病中医证候学规律新探 秦国政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王德惠,施阳,郗美华

中药葛根、吴茱萸对双氢埃托啡耐受小鼠的影响 李其松,马鸿建,沈煜

从十则医案看亡阳证的辨证论证思路 程东旗

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 陈泽斌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许能贵

脉象变异性研究 李凌,王志中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概述 武晓冬,王沛

免疫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卢金玉

论治标、治本皆须求本 刘家义

试论“环境毒” 姜良铎

辨证论治新解 胡欣,葛秀梅

五脏疾病与掌相关系初探 郭教礼,郑怀林

中西医学地理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孙天胜,李艳梅,兰少敏

提高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效的思路 陈纪藩,沈晓燕,刘晓玲

试论脏气对血运的双向作用 孙益平,孟景春

脑络通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XB2、PGI2及TNF含量的影响 李净,王键,许冠荪

补肾益气中药对肾阳虚大鼠垂体-甲状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宋春风

肾衰91冲剂对不同慢性肾衰大鼠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杨爱东

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马雄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 李秀玉

神经症的证候和病因病机 陈光敏

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初探 高中祖

脾胃病患者胃阻抗图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姚静

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中医辨证关系的初步研究 程滨珠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 王慧珍

通心络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董明霞

经眼电刺激建立慢性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 张丽蓓

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态理论 王新陆,田思胜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严灿,邓中炎,潘毅

日本古都平城京遗址出土的医药木简残片考 肖永芝

论中医养生理论在消渴病防治中的应用 程汉桥,朱冬莉

河间学派三大家论治中风探析 黄政德

人类遗传学与中医学 丁维俊,王米渠

癌的基因治疗概况与展望 常志遂,石兵,王笑民

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郭利平,张军平,杨洪涛

人参皂甙与川芎嗪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韩明向,丁旵东,周宜轩

白术、霍香等中药对胃排空、肠推进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金照

健脾理气中药对肝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孟志强

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医药抗肿瘤中的应用 李海燕,方肇勤,梁尚华

补肾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组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高博,尹桂山

中研Ⅱ号对猴感染SIVmac251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 徐淑玲,王慧,关崇芬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赵明中,高承梅,张宇洋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陈松盛

“胆病从肝论治”浅析 章学林,朱培庭,张静喆

葛根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及TXB2、6-K-PGF1α含量的影响 罗伟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研究 王杰超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 孙彦书,林勉生,赵磊

面神经损伤位电针刺激对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牙祖蒙

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研究 汤伟昌,孙汉钧,徐建国,李斌芳

医学需要评论 刘艳骄

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 中国科协

洋茴香提取液与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丁剑冰,高丽,王亚男

温补肾阳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鞠大宏,张春英,徐世杰

补肾益气法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张雅琳

补肾法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海松,李曰庆

细辛用量研究 董良杰,王树明

肝炎后综合症见肝著证1例 王永军,王平

试论经气沿经络内外循环系统的闭式循行 陈重

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唐照亮,宋小鸽,袁静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其相关指标回顾 李广曦

量子波动信息与中医学 金永三,李欣荣,刘燕南

吴楚温补学术经验初探 张玉才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高尔鑫,廖圣宝,董昌武

坤宁安丸对更年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雅萍,王秀霞,张丽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薛红丽,王文健,陈剑秋,陈伟华

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仝小林,周水平,朴信映,张志远

平肝熄风法治疗肝阳化风证的临床研究 李家邦,喻长远,易振佳,梁清华

头风病组方规律刍议 沈欣,杨洪军,庄严

除痹止痛方治疗风湿病临床观察 孟德青,张道云,陈书增,孟勤,刘顺海

金龙胶囊在重症风湿类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朱琬华,朱建平,朱良春,蒋熙

试论《伤寒论》清、下、滋三法对温病治法的影响 陈卫平

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 穆祥,段惠琴,陈武,高立云,杨佐君

针刺配合美沙酮对吗啡戒断大鼠β-内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宋小鸽,唐照亮,章复清,陈全珠,侯正明

胶原酶Ⅳ预处理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胃电的影响 周爱玲,邵政一,罗琳,何敏

武维屏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崔红生,常佩芬,杨勇

周平安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的经验 王丽华,李华

八正散临床新用 姚立新,姚淑华

用药“中病辄止”琐言 舒灯红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冯艳

防治并举,建立糖尿病系统服务工程 吴以岭

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吴雄志,陈丹,艾青,曾升平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将现代科技指标纳入辨证体系 孙志

200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索引 黄晓华

化瘀解毒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晏子友,皮持衡,高书亮,徐友妹,陈人骏

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喻长远,李家邦,田永立

湿热环境对内毒素诱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吴智兵,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沈强

高血压病从络论治探讨 鞠大宏,韩学杰,谢雁鸣,于向东,王永炎,沈绍功,周文泉,王安民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张燕生,刘仍海,李微,薛雾松,高晓光

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观察 齐京,关幼波

补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 周志昆,朱学强,曾小香

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研究 ,郭振球,杨正望,黄献平

活血调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王桂生,谭凤森

麻黄应用举隅 吕宜民,李晓绿

中医治疗大量血性胸水一例 陈伯青

脑梗死痰瘀证63例左心功能分析 张页,林秋,王泳,黄基荣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曾征伦

针刺不同穴位对高尿道压型FUS尿道压改善的临床研究 申鹏飞,孔莉

参麦注射液抢救42例心原性休克、重度心衰的临床观察 唐喜玉,查名宝,武翔,周明林

医院药房的饮片管理初探 徐文萍,徐文海

"琥珀四苓强肾汤”简介 赵文远,王春霞

朱丹溪的痿痹分论 施仁潮

长期激怒致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研制 樊蔚虹,岳广欣,李素香,任小巧,卢跃卿,郭小玉,张明利

近二十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研究现状评述 熊录,张学文,范吉平

篇2

关键词:辨证;证候;症状;证素;规范化;诊断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813-02

“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症状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临床辨证必须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不断积累经验,而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完整、全面、真实、客观,是准确辨证的基础。

1 症状证候证素辨证等概念

现在所说的证、症、症状等都是由古代的“”字演变而来,“越”字的本义为证据、证验,主要指病变的现象,也指病变的本质。现在约定:中医学所说的“证”,是对疾病现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病理本质所作的概括。“证”实际上包括“证候”、“证素”和“证名”。“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体征及有关病理信息的总和。“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呜、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观测出来的异象,如面色白、喉中哮呜、大便腥臭、舌绛、苔黄、脉浮数等。症状和体征也可合称为“症”,都属于证候,即证候为证的外候,如里实热证的证候有发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通过对证候的分析辨别,而确定的病理本质,如表、心、肝等病位,痰、气滞、寒等病性,称为“证素”。由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而归纳成的完整诊断,应称为“证名”,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

2 中医获取病理信息的特色

辨证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思维方法,中医诊法建立了从症、神、色、形、态、声、脉、舌等多个维度的“象”,来获取内脏生理和病理信息的四诊方法,以求达到对机体的全面系统观察。西医诊病强调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依靠有特异性的精确资料作为判断的根据,而对反映机体整体状况的主观感觉、一般病情资料重视不够,不注重综合分析。比如时令节气,气候环境,情志状态,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失眠眩晕,胸闷腹胀,饮食,口味,食欲,大便的干稀秘泻,小便的清黄长短,面色的红白紫暗,舌苔的润燥厚薄,脉象的浮沉滑涩等,这些都不是精确指标,西医认为对诊病诊断无特殊价值,因而一般未将其作为病情资料,更不会对恶寒的新久、轻重,是四肢凉或是全身冷,恶寒与发热的轻重及关系等进行研究。而中医则认为这些都可能是辨别寒热虚实、痰湿瘀滞等的依据,如气候干燥多导致外燥,环境潮湿容易产生湿邪,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属表热证。

辨证是“以症为据”。为了寻找、掌握辨证诊断的依据,中医学特别注意自觉症状的发现与辨别,如仔细区分疼痛的性质,有胀痛、刺痛、闷痛、隐痛、空痛、酸痛、灼痛、冷痛、喜按、拒按等,这些对辨别病情的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具有重要意义。自觉手足心发热提示阴虚内热;气下坠感、时常呵欠,是气虚清阳不升的指征;外感新病的有汗或无汗是辨别表疏与表实的关键;耳暴呜按之尤甚者属实,经常耳鸣按之减轻者属虚;痰色的白、黄、绿等,对于辨别病性的寒热有一定的意义。这些往往是西医诊断所忽略,却是中医辨证的重要资料。

3 正确认识和理解症状特征

“辨证”首先是要“识症”,即医生首先必须对每个症状的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症状的确认本身就是一种辨证。如能确定该病情表现属于壮热、五心烦热,或者是盗汗、自汗,或为消谷善饥,大便溏结不调,五更泄,循衣摸床,苔黄腻,脉涩等,则其辨证可以分别提示有属于阳明经证(气分证)、阴虚内热、阳气虚、胃火、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邪人心包、湿热、血瘀等的可能。

教材等书本中对每个症状的含义和临床意义,一般都有论述,如约定不欲食,又称食欲不振、纳谷不香,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的表现,常提示脾胃气虚;纳呆恶食是指无饥饿、无要求进食之感,可食可不食,甚至厌恶进食,多见于食滞胃肠的患者。若将新患病而进食减少,理解为食欲不振;而将久不欲食、进食量少,称为纳呆恶食;面色的淡白、自光白、苍白不辨,随意乱用;本来是淡红舌、薄白苔,而随便写上舌红、苔白;甚至有将暖气(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长而缓的声音)称为呃逆者。这些都是症状辨识的错误,势必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通过辨识症状,可以达到“审症求因”的目的。每个症状的辨证意义,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在中医著作中已经明确。若医生对症状都不能正确认识,便谈不上辨证。如有人说“往来寒热”一症从未见到过,那就说明他从未诊治过少阳病证、从未用过小柴胡汤,即使用过也不是据辨证而论治。若对头项强痛、里急后重、胃脘嘈杂、夜热早凉、汗出不彻、怔忡、气短、渴不欲饮、筋惕肉、面色黧黑等症,不知其所云为何,甚至连自汗、谵语、疼痛拒按等症都不能理解,那怎么能够进行辨证!对症状的表现理解模糊,表述不准,概念混淆,必然难以正确诊断。

4 完整全面的获取症状

中医辨证强调对病情资料的全面收集,从各个方面体现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用多个不够精细的模糊信息整合成总的病理状况,并作出综合判断。只有对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全面收集,才能体现出“证”是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动态反应状况。

中医采集的病理信息不够精确,大都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和医生直观发现的体征,不是依靠个别精确资料作为判断的根据,更没有什么“金指标”,而是强调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就是在收集临床资料时,要从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的原则出发,不能只凭一个症状或体征便仓促作出诊断。所谓“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唯独只《伤寒论》中有此一说,它只不过是突出“往来寒热”是辨别少阳半表半里证的特征性表现,并不是说其他病情资料对辨证没有意义而可以舍弃,并不是否定全面、综合的思维特点而寻求“但见一症”的金指标。

中医诊断的原理是“司外揣内”,病人表现出来的痛苦不适、神色形态、舌脉变化等,就是认识、揣测内在病理变化的依据。现在经常有人说“无症可辨”,其实是对中医辨证所需的临床资料没有认真诊察收集,脉之弦、紧、滑、涩不辨,苔之黄、白、润、燥不辨,睡眠、饮食、二便等不问,辨证的依据必然不充分,自然就由“无症”而变成了“无证”。有的只知用手表数脉搏的快慢,脉之浮沉、虚实、洪细、弦缓等全然不辨,有的病历上化验指标列了一大串,而中医辨证的症状、舌脉则一带而过,这怎么能辨证呢?难怪张仲景批评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5 症状必须真实准确

篇3

摘 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影响卓越中医人才培养,影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时候,我们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期待着互联网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培养出优秀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思维培养

1 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息息相关,其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整体性等特征,这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学习中医知识的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将影响其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大多数新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新理论、新知识充满好奇,时间也存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学习兴趣在此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为学习过程中最强烈、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的确定,对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以及积极地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益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基时,可充分利用其对认知领域里新事物的好奇心,适时展示中医学独特、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条理分明地传递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养成其合适的学习方式。为其长期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2.2 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3 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 “启点”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

3.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

3.2 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3.3 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

熟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一直是中医名家的经验之谈。尤其是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且开设学时以保证学习效果为宜。

3.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5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深层本质,而作为中医学入门n程的中医基础理论,传达的讯息尤为重要。培养中医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医学理论,不仅要在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更要启发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学好理论、做好临床。中医教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启点”,使学生能够正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迈入中医殿堂,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

[2]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提高中医思维的思考[J]. 杨若俊,郭晓梅,周晓娜,刘明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04)

[3]中医思维培养与中医继续教育的思考[J]. 安鹏,吴喜利,党慧敏,孙万森,宋诞.西北医学教育. 2013(02)

篇4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篇5

    五行不仅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而且早已深入人心,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教学中首先运用学生们最熟悉的日常用语所蕴含的五行知识来启发引导,自然会事半功倍,亲切自然,并且印象深刻,效果非凡。可以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一词为例,如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街,路遇提篮购物者,问曰:何往?答曰:买东西。又问“为何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购物者哑然。王安石洒然一笑曰:“东为木、西为金、南为火、北为水,东西的金木可以放篮子里,而南北的水火却不能盛啊!故曰买东西。”虽然有些调侃,但是也反映了五行早已深深地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了。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建立起对五行的基本认识。

    二、身边生活中五行的烙印———五行印象的巩固与加深

    五行的烙印随处可见,如树木年轮即是五行的烙印。春季气在展放,所以春季树的细胞就开始变大;夏季气在上升,树的细胞就变得最大;秋季气内收,树的细胞就变得小了,冬季气潜降,细胞就变得更小甚至不长,细胞大的时候树木的颜色就浅,细胞小的时候颜色就深,这样就留下了一圈年轮。马牛羊的牙齿上有年轮,大鱼的鳞片上有年轮,乌龟的贝壳上也有年轮。让学生认识到五行理论是天地自然之大道,无处不在.

    三、成语的入门性引导———“五行”特性的体现

    成语是学生学习汉语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知识类型之一,借此讲解五行理论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引导作用。在众多包含“五行”二字的成语中,很多也隐含了五行理论的基本涵义,可以此为契机向学生讲解,让他们品味其中五行的蕴义。如在与火相关的成语中可见火的特性,如“火光烛天、火冒三丈、火伞高张、火烧火燎、皎阳似火、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均体现了火性炎上、火性炎热的特性。与金相关的成语也反映了金的特性:“击鼓鸣金”反映了金的收敛,“金风送爽”反映了金的清凉,“金刚怒目和金戈铁马”体现了金的肃杀的特性。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可见水性润下的特点,从与水相关的成语“冰寒于水、滴水成冰、水落归槽、水落石出和悬河泻水”可以体察出水的寒凉、趋下的特性。

    四、诗词曲中“五行”神韵的引导与点拨

    诗词曲是学生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在成语教学之后,笔者选用包含“五行”的诗词来渲染五行的文学艺术意蕴,借此讲解五行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增进其对五行理论本身含义的认识,进而理解其医学涵义。如元人贾云石的《双调·清江引·立春》,作者在题下注云: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每句各用春字,曲云:“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梢生春叶。水塘村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这首小令细腻地描绘立春的春景及其特色:春燕斜飞,木梢春叶初吐,春水始波,人们在立春日鞭打土牛以迎春。而诗人将金木水火土,巧妙地嵌入曲中,又每句用上了“春”字,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与文字技巧。《西游记》第22回有一首《五行诗》:“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歼尘。”此诗叙述唐僧的几位徒弟在取经途中去邪归正,调和水火泯没俗尘。金木水火土五字出现在后四句之内。唐代李华《杂诗六首》“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唐代孟云卿《田园观雨兼晴后作》“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宋代张伯端《西江月》“但要五行成准。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宋代薛式《西江月》“内有五行相制,包含一粒红铅。相生相杀自天然。言语须防避忌。要籍五行生旺,须明阳盛阴衰。”宋代张抡《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如此讲授不仅可使学生逐渐理解掌握五行理论的内涵,还可感受到高雅的文学艺术的熏陶。

    五、古典文学名着的启发

    古典文学故事具有启发性、通俗性和形象性等特征,大多家喻户晓,更为学生所熟知。讲课中引用一些古典文学名着中与五行相关的内容,可把深奥的五行理论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易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学习到古典文学名着,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人文品格及人文精神。《西游记》中的故事多为学生从小便耳熟能详的。在五行学说一节授课之初,可以《西游记》典故作为引子:孙悟空自恃神通广大、无人能敌,可他一个筋斗即使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如来佛的五个巨大的手指便代表了五行理论。如果此时学生尚觉牵强的话,可以先做启发性提问:“同学们说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到了哪一座大山下面?”学生们略作思索便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五行山”。接下来便借此讲解,即使孙悟空也要受到五行规律的控制。这样学生对五行理论便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五行学说的兴趣,对之后的正式讲解极有裨益。又如“火性炎上”的讲解,也可以《西游记》故事为素材。有一次唐僧师徒不小心被妖魔给抓住了,捆在了妖魔洞的那个柱子上,有一个小妖就给老妖说,“师傅咱们把他们都蒸了,猪八戒皮糙肉厚不容易熟,放在笼屉的最下层让他离火近一点,唐僧皮肉比较嫩,容易煮烂,把他放到笼屉的最上层让他离火远点,这样他们一锅全熟了。”孙悟空一听就跟猪八戒说了:“师弟,妖精是外行,他不懂得火性炎上的道理,在密闭的笼屉里头上面温度最高,师傅可受不了。”另外,《红楼梦》第83回王太医对林黛玉脉案的分析,既含有五行相乘的解释,又有五行相侮的阐述。非常恰当地反映了五行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是典型的运用五行学说阐述病机的教学案例。王太医诊脉后写道: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必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此处提到各脉所对应的脏腑,可以先向学生阐明左右寸关尺对应的脏腑,然后详细讲解:“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此句是讲肝乘脾,即木乘土的病变,即五行中相乘的关系。而接下来“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必受其殃。”正是五行中相侮(此处为肝侮肺、木侮金)的关系表现。这样结合大家熟悉的文学典故中的五行奥妙讲解,学生自然更易于理解,且会豁然开朗,领会深刻。以至于终生难忘。

    六、典型医案的临床例证

    学习中医学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通过运用典型医案论证五行理论,可以使学生深切认识到五行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具体实用价值,消除其对五行理论抽象无用的误解,激发起他们学习中医学的信心和主动性。如古代名医钱乙黄土治肾病,便是五行理论的临床运用。钱乙是宋代着名的儿科医生,被称为“儿科之圣”。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于是,钱乙诊病后,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

    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宋种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在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出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太子服下—帖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两剂,病竟痊愈。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有很高荣誉的太医丞。

篇6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医学基础》作为一门涉及到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学习中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本专业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课程甚至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医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所以对于《中医学基础》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展的现状。[1]

一、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1.1 理论联系临床经验

一般医学类的知识通常都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记住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1.2 突出难点教学内容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挑选出重点与难点。对于重点问题,教师需要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解,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将文章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重点问题的能力;对于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相似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充分体会。[2]

1.3 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讲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是针灸专业,教师可以集中讲解针灸应用的案例;如果学生是中医戒毒专业,教师可以讲解关于戒毒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体会中医学的重要性。

1.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很多概念、观点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结晶,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奥秘,中医学中生涩的名词给学生造成虚假的感觉,尤其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甚至觉得有些迷信,所以学生有时候会感觉迷惘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将中医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中医学在现代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美容等各方面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探知欲望。

2. 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护理、中药药剂、中药市场营销、西医临床医疗、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因此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对中医学上的基本知识、技能、概念以及理论进行分类,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2.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上,适量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音频、文字、动画等刺激感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一般中医学上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课程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网络教学主要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2.2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同样涉及到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发言中,因此评价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改变为: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成绩+课堂发言成绩+课程论文成绩+分组讨论成绩+课余作业成绩。经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考核,实现评价的目的。[3]

二、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1.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根据教学的最终结果显示,参与《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学生经过教学评估后,成绩均有所提高,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超过10分,而且整体学生合格率也比改革前提高12%,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多数学生更积极、乐观、主动、认真地面对考试,顺利完成学业。[4]

2.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影响较大

根据追踪调查结果,《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后期工作以及学习上的影响较大,并且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许多继续深造的学生表示,在深造或者就业的过程中,《中医学基础》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从自我发展以及责任感上,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心得。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心理、护理以及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完成自我完善。

三、结语

《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改革实践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革新、评价方式的改变,关于中医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让我国中医学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 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 李如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理论依据[J] .中医教育,2000,(6) .

篇7

1.1根据课程特点,安排介入时机中医基础理论是学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中医课程,必须在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后,才具备实施PBL教学的基础,从而达到预期的PBL教学目标和效果。鉴于此,我们把PBL教学安排在后半学期病机一章结束后,作为独立内容进行。1.2PBL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对象为2011级中医本科专业二班学生125人,学生自由组合,分为8组。分别在8个独立教室分两次进行,共四学时,每次两学时。具体步骤为:①第一次课,教师将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内容先后呈现给每个小组,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分幕提出问题。②由学生推选的主持人和记录员进行主持和记录,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交由学生讨论,进行问题整理。③带着问题课下查阅资料,自由组合讨论。④第二次课,分别呈现第三幕和第四幕内容,学生将查阅的资料结合病案内容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⑤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围绕焦点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阐明中医的理论和思维。⑥进行PBL教学评价。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发言情况、资料的充实度、参与合作精神等,进行小组成员互评打分、自评打分和教师给每位同学打分。

2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调查反馈

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热情投入、积极参与,达到了PBL教学预期的目标。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法,我们在课后对参与本次PBL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学生对PBL教学法的了解度与参与度;对PBL教学法的感受与看法;PBL教学现存问题及建议。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25份。2.1对PBL教学法的了解此部分设有两个问题,一为是否了解PBL教学法,一为是否愿意尝试。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前对PBL教学法有所了解,所占比例为69%。愿意尝试该教学方法的比例占97%。尽管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对于中医基础知识尚不十分扎实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大难度,但总体看学生还是非常愿意成为学习的主动者。2.2PBL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部分共设40个问题,每问设有“否”、“不确定”、“是”三个选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及对知识的把握和整合运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几个层面。总体来看,PBL教学法较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如:“使我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一项,122份问卷认为“是”,所占比例高达97.60%。为进一步确认其认同度,我们还分别设了“学习的趣味性大于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的压力大于学习的趣味性”两题。前者的认同率(是)为90.41%,而后者的否定率(否)为88.45%。对于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的比例为97.60%,但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的比例较低,为79.40%,认为能加强对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掌握的占92%。94.4%的学生认为同学间的协作对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班上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了解。2.3存在问题及建议现存问题主要有(按出现频率高低排序):获取知识及信息的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全面,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提的问题会偏离主题。建议主要有增加PBL教学课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加强教师的引导与参与,平时多开展讨论。建议PBL开课次数以2~3次为宜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为72.80%;每次课时以6~8学时所占比例较大,占85.60%。

3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篇8

    组卷是本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利用遗传算法的原理实现组卷,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编码方式。组卷系统中的搜索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在求解有序组合优化问题时比较方便,计算效率比较高。能更方便地在遗传操作过程中处理约束条件。假定题库中的待选试题数量为L,从L道试题中选出满足约束条件的试题组成试卷。可用一个长度为L的二进制位串表示,每一位的取值为0或1,0表示未选中某题,1表示选中某题,这样每一道试题就对应一个0或1组成L位二进制串,称为染色体,这就形成了染色体的编码。(2)初始种群的确定。初始种群的产生以试题最基本的章节范围的要求作为一个最初的约束,产生一系列满足此要求的个体。在算法实现上,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则重新在限定范围内进行随机选取,直到产生满足种群个数要求的个体为止。(3)确定适应函数。适应值是对解的质量的一种度量,它通常依赖于解的行为与环境(即种群)的关系。

    2算法比较及数据分析

    2.1算法比较

    本系统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交叉算子改进为内交叉,改进适应度函数,修改初始化种群及强制同题型段内双位变异。为了验证本文改进的遗传算法的优越性,特将2种组卷算法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为了体现算法比较的公正性,将2种算法的参数设置都统一起来,2种算法10次运行结果的平均值比较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将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组卷系统后,组卷的平均迭代次数、平均组卷时间、平均最优适应度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2.2测评系统组卷效果

    由于中医学基础主干课程测评系统的个性要求,系统生成的测试试题必须有较好的满足知识点约束条件,笔者根据系统组卷50份,每份试卷100个试题,测评4门中医主干课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测评7个知识点章节,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分别测评10个、8个、10个知识点章节,统计生成的50份试卷各知识点情况,见表2。根据生成的50份试卷,笔者统计试题难度平均分布试题数量情况,各难度试题数量分布从难、较难、一般、较易到易,分别是7.3、18.7、28.6、27.1、18.3个。将生成的50份试卷随机分配给50位大五学生进行测评实验,学生成绩从优秀(85分以上)、良好(70至84分)、及格(60至69分)到不及格(低于60分)分别为8、21、15、6人。

篇9

    以普通感冒引起发热为例,西医对此的解释是,发热是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从而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作用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移,进而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最终引起体温升高。中医对此的解释是是外邪(主要是寒邪)郁闭毛孔,卫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导致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郁而化热,故发热。同样是一件事情,中西医解释完全不同,相比来看,西医的解释更加客观、明了、直接,对于接受西式思维惯了的人来说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中医的解释则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初学中医的大一学生往往课下反应听不懂,学了一个学期之后,依然对中医感到很迷茫。甚至很多人学习中医几年,仍然觉得对中医还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中医难学的因素在里面,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如果能够用比较容易接受,更加直观的西医理论去讲解中医理论,把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成形象的、具体的现代知识,应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中医院校的教师教授中医课程的效果也会提高。

    2.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别巨大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物理学,紧接着几乎合它同时而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是类似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在古代取得了灿烂的文明,当时较之世界也处于领先,然而现代科学却产生于西方。同时,也产生了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即现代医学。而中医理论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时期,受当时科学水平以及其他政治原因与西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造就了今天中医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今天看来,中医理论的知识构架和西医表面看起来差别巨大,中医理论非常抽象、难懂,但因为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卓越,而且这种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所以造成了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诟病不科学,经验主义的同时又长期和西医并存,屹立不倒,并愈加繁荣的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医并不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病例,缺乏的只是更加科学、更加现代,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段。而现代医学的理论恰恰可以为解释中医理论而服务。

    3.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因为尽管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表面看去差别很大,但中西医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古人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只是限于当时的哲学水平、科学水平并未给予准确的、微观的,直观的,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中医所表达的对象和西医是一致的,都是人,说明的问题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解释不同。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是用西医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论去解释中医。或者说,让学生明白中医所说的一个问题,在现代医学中是什么样的问题,古人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在课堂上加上一个“中医理论转化成西医理论”的这样一个“翻译”工作。笔者在课堂上曾做过实验,比如解释“伤寒”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根据中医理论来阐述,认为寒邪通过人体肌表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人体生病。此种解释抽象、牵强,当学生问起古人如何观察到寒邪进入人体肌表时,教师往往无言以对,只能说这是古人的一种猜测。这样不但不能给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发现学生多数表示不可理解,或者难以信服。而用现论去解释,如现代医学认为,伤寒并不是真正被寒所伤,只是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下降,平时潜伏在人体的对人体不构成伤害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此时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而致病,寒邪不过是一种诱因。古人由于观察不到微生物,只看到了“天寒”人体易致病的现象,从而把现象误当成了一种本质。按照此种解释,发现多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其中道理。又如中医提到“肝克脾”时,传统解释方法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来进行推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克脾。此种解释固然看上去很有中医特色,但学生掌握起来也仅仅是死记硬背,强迫自己接受木克土的事实。而笔者用西医知识,告诉学生,现代医学的情绪刺激,会引起应激性的胃炎、胃溃疡,也就是中医所谓的“肝克脾”的其中一种情况时,学生会很容易地接受,并很自然的把中医和西医知识串联在一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普遍表示在没学中医之前,总认为中医特别难学,而现在觉得中医并不难学。学生们也逐步认识到,中医理论很多是古人对正确的现象用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错误的解释。而这种错误的理论却成了我们当今特有的一种理论体系。这样学生们既不会抱怨中医难理解,甚至是玄学,也不会苛责古人,反而会古人在当时的理论水平、科技水平下能创造出如此逻辑缜密的中医理论而感到自豪。

篇10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为解决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卫生部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增加了农村医学专业,主要目的是为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培养执业助理医师(乡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对本省基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现状的调查结果,制定该专业的招生计划。我校在2011年增设农村医学专业,并于同年秋季开始招生,三年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在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中医学中的一些常用中草药、临床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等,在农村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因此,面向农村培养的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尤其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课程。

 

1 教材分析

 

《中医学基础》教材涵盖了基础理论、养生防治、中药方剂和临床技能等知识,在内容上体现出深奥抽象的特点。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内容浓缩在一本教材,用几十个学时完成教学,内容多而不精,加大了教师讲解的难度;对学生而言,由于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容易对学习感到失望,甚至厌学。

 

2 学生素质分析

 

从农村医学专业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分析,由于学校扩招几乎不设置入学门槛,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素质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为“中考淘汰生”,文化基础知识极为薄弱,学习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大多数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没有主动学习的观念,甚至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读书,自控力、自律性不强,容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此外,在入学后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具有孤儿、单亲、留守等背景的学生数量在50%以上。这部分学生中不乏聪明好学、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但是由于家庭及社会的因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与人沟通等因素也成为学习上的障碍。

 

3 教学探索

 

3.1 整合教材内容:

 

目前所用的教材,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不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势必对教材进行整合,在基础理论模块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追求面面俱到,较难的内容不必“深讲,精讲”;在临床技能模块,教学大纲参考的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4∶1,根据我校情况调整为3∶2,通过适当增加实践课,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工作过程的充分体验,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3.2 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已广泛使用,但在中医学方面的精品课件还是比较少。这主要与中医学内容深奥抽象,缺少视频、图像资料等因素有关。笔者坚持运用多媒体教学且不断改进,通过视频、图片等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此外,还可以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望诊”中用大量临床图片展示舌诊图片,既解决了挂图、模型失真的问题,又避免枯燥、乏味的讲解,节约了时间;在“中药”内容中将原药材与饮片对比展示,使学生意识到身边处处有中药,激发了学习热情;在针灸、推拿、拔罐等实践教学中循环播放视频,使学生查缺补漏,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任务,突破重、难点。此外,针对学生经常用手机上网、QQ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中医课程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习浏览,并在QQ上答疑解惑。

 

3.3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纽带。教师以案例为教学手段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学生通过对案例的主动探索,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典型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采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通过定期到医院进修学习,收集有效病案,促使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4 运用兴趣教学法:

 

中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医学应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需求,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1]。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接触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学知识,但这些知识是比较零乱的。因此,当学生接触中医学课程以后,会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长辈们处理疾病的方法,甚至日常的饮食保健等,都是中医学理论的运用,进而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兴趣教学法”,设置知识链接,将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例如: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可以用“阴阳”归类的自然现象;列举自己家乡常用的草药及功效;平时的饮食中体现“药食同源”的例子等等。

 

3.5 强化技能培养:

 

中职教育要培养的是符合就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贴近岗位”的观点,强化实践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时设置中加大实验课的比重,临床技能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则尝试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职业情感。

 

3.6 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往往是期末考试定终身,过分强调了应试能力而忽略了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考核模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对成绩的考核标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向,所以不应该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要将实践技能操作强化训练和达标考核相结合[2]。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在考评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及评价指标,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4 结语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医学体系,至今仍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是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与改革,使学生能更好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的职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