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15 00: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描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素描 教学 创新
一、概述
随着艺术思维的探索,素描几乎无处不在,它可能会是一串足迹,一路车辙,,或者是某物拖拽留下的一道痕迹。比如高速公路沿路滴漏的油迹,木头被蛀虫蛀蚀之后留下的痕迹,以至于天空中飞翔的鸟,水中游弋的鱼,它们都在身后留下一条条无形的弧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素描乃是运动留下的痕迹。站在我们教学的立场上来看,素描是一种把智力活动阐释成线条的过程。它是一种指导表达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造型艺术。
一般来讲,素描就是在平面上用线条与明暗来进行绘画。素描按实际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即再现性和表现性。把“再现”和“表现”作为不同含义的词汇来使用,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再现是指比较客观地,如实地摹拟对象,包含了造型艺术所具备的一切基本规律。物体的表现性素描则是深入到物体的内部去分析理解物体,注重物体的结构,是物体的本质得以表现,进而上升到一种精神领域。这种与描绘的对象达成了一种认同的同一关系,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眼睛所观察到的对象上,之后,便可进入到素描的新的境界。伟大的画家马蹄斯说过:“我们日常生活所观察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会因受到后天习惯观念的影响而变形,这一点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更为明显,好多招贴画以及杂志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现着大批现成的形象,这些形象之于眼睛就如同偏见之于心灵一般。准确无误地观察事物的努力,是需要勇气的。”艺术家展示了他们对视觉刺激的各种反应,审美趣味不同,观察的方式,角度也是不同的。
素描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写实与表现,具象与抽象,但它们没有艺术效果上的优劣之分,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不断长进的过程。与对象融为一体的过程。
二、素描于基础教学的选择
从“大素描”本文的拓宽观点出发,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大的方面分为具象的,抽象的,表现性的,意象的以及一些研究性的。
下面从最基础的素描教学角度考虑,说说学生们常常画的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它们是从属于具象领域和现实主义范畴的两种表现形式。
光影素描:光是视觉的媒体。这种方法强调造型的科学性,有一套理论体系。需要学生掌握形体比例,解剖结构和透视的知识。用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一般会有从几何体到静物再到石膏像头像半身像乃至人体写生的安排,通过明暗调子的变化来塑造形体。
光影素描在观察方法上讲究先从对象整体明暗关系着眼,一般要求学生眯起眼睛,消弱物体众多的细节和属性,仅注意大的黑白灰秩序。要在整组的对象中,找到哪里是黑的色块,黑的位置,黑的形状。我们所说的黑,并不是一点黑,而是一块或几块黑团块,黑色调,是黑白的布局,是光的感觉。有许多同学知道黑白灰的说法,但在观察表现时不彻底,往往为了画局部的细节,到处都是对比,该黑的不黑,该白的不白,形不成整体的黑白灰秩序。由于纸是白的,黑画好了,白不就自然的留在纸上了。因此在素描中,发现与表现黑的位置,形状是最重要的。理解了五调子倒不如理解黑白来的重要。黑白才是素描的灵魂。所以在学生画素描时,要求他们优先画黑。
结构素描:相对于光影素描来说,结构素描对形体的处理主动一些。结构素描的训练方法是从对象的形体结构出发,多数情况下把明暗看做一个从属因素。以结构形体为中心,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物体最本质的东西。
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观察和理解对象的出发点不同,结构素描中形体结构是第一位的,有决定性和本质性,光影是第二位的,表面的,是辅助于结构的理解和刻画的。结构素描在空间处理上和结构关系的连接中起主要作用,所以有些仅以线条画成的素描也有很强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三、素描与现代美术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
最早漂洋过海,留学欧美的一批画家,在异国他乡寒窗数载,学成回国,他们是曾经建立国不朽功绩的拓荒者,中国人开始接触到了新鲜的,与民族绘画风格完全相异的绘画。苏式契斯恰柯夫等一系列的素描教学体系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这样比较单一的素描体系显然是不足的。我们不应渴求开拓者,事实上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且他们的历史功绩在于兴办美术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事业的铺路者。
素描观念的改变,给我们当今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基础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既要继承传统的精华,又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素描教学的科学训练具有阶段性,需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级阶段的训练任务是学习素描基本规律知识,培养一种把任何东西都看作是简单几何体的习惯。必须坚持这样做,它可以是我们感受到形体的完整性,略过我们容易关注的细节。这样做可以让我们从大体块着眼,增进从整体出发的思考习惯。
高级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开阔眼界,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具备丰富的感情,学会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探索素描艺术的表现形式。
从初级走向高级是一个漫长的,苦苦追寻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素描没有捷径可走,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那些用心的学生,才可领悟素描的真谛。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多数情况下,作为素描基础的素描写生被看作是单纯的技术性练习,注重的仅仅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再现能力,而缺少对于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综上所述,不管今天世界的艺术如何发展与创新,我们的艺术教学,需要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从基本的一点,一线,一面做起,扎实的学好素描基础,在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作者:程远《线绘造型基础》
篇2
关键词 基础素描 设计素描
中图分类号:J234
文献标识码:A
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同是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基础素描(也称之为常规扫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几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也称之为结构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
一、观察方法与构图安排方面的侧重点
观察通常理解为“看”,“看”时要求画者整体地、比较地、有联系地关擦汗对象的全貌和本质。整体观察的原则是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都必须遵循,除了整体观察之外,设计素描还的更加注重立体的观察方法。基础素描的所谓“立体观察”,是指观察时注意对象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物,其视点是固定的,对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设计素描的立体观察是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写生对象的位置不固定,可以经常移动,是全方位的立体观察,是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写生对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经常移动,是全方位的立体观察,有利于更正确的理解和分析其内部构造特点。测量也是观察手段之一。设计素描的观察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自终贯穿地观察的过程中,不同于基础素描注重肉眼感觉的直观方式。设计素描必定是为设计服务的素描,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其中想象力的训练需要由设计素描来担负。观察、思维、表现成为设计素描中不可或缺的训练内容。
二、方法步骤方面的侧重点
基础素描掌握了作画步骤,通过几个阶段的逐步深入,通晓了作画的全部过程,也就基本上领会了素描方法的要领。但基础素描的学习,到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之后,允许而且有必要突破某些步骤的束缚,打破某些清规戒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允许不择手段、不拘常法的特殊艺术处理,这是基础素描作为美术基础的绘画性特点所决定的。对设计素描来说,作画的过程比画面的效果更重要。设计素描是以表达设计意图为目的,重点就是要放在理解领会对象的结构方面,它强调领悟结构比效果更重要。领悟结构必定要通过有条不紊的作画步骤才能达到。正确的、规范的方法步骤,同时是分析、理解、思维、领悟、推理的过程。作画的步骤不乱,思路清晰而有头绪,在结束阶段就顺利地达到理解形体结构的目的。基础素描在定点切块、抓基本形阶段,一般不硬性规定首先抓准哪一条线条,而是注意整体感受,抓住线条之间的比例、斜度关系。设计素描则不然,它要求在开始阶段必须先抓基准线。基准线确定后,根据透视的有关原理画出另外两条透视缩减更为强烈的边线,从而得出准确的基准面。
三、表现形式和手段方面的侧重点
基础素描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明暗调子,基础素描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分析明暗规律与理解结构。它要求画者以明暗层次为手段,充分地、生动地表达客观对象的体积感、质感、量感、空间氛围感以及某种程度的色感(指色度区别)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主张紧扣专业要求,主要用简练、明了、准确的线条表达形体结构,尽量避免明暗手段。线条的价值在于准确,在于符合透视规律,因此设计素描对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严格。为了适宜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来进行造形,设计素描写生对象的照明不用打灯光,多用自然光、漫射光,或者采用多光源的光照,“光”不是设计素描的主角,表达和理解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才是目的。基础素描的绘画性,决定了它以画面视觉效果为最终目的,因此,明暗调子是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设计素描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四、空间观念和细节表现方面的侧重点
在空间与立体的表现方面,一些画得比较充分深入的明暗基础素描,立体和空间的表现十分真实生动,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这是一种诉诸于感觉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和设计素描的空间表达要求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设计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设计素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度空间(或称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关于三度空间的想象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画者表面的感受,而是决于思维的推理。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设计师用设计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达对产品的最初设计意图,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实实在在的产品的样式和造型。在形象的典型细节表现方面,设计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它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表现。设计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
总之,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素描的形式不断发展与变化,基础素描的形式也在发展,同时设计素描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深入到素描的艺术教育中。它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基础素描的特殊要求和规律。探讨和通晓这些要求和规律的专业特性,也是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必须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蒋文兴.浅析“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篇3
关键词:基础素描;艺术观念;艺术个性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其个人的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个人努力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工作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多读、多练、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逐渐形成个人风格,从而实现以创作服务社会、反映生活的目的。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篇4
关键词:思维表现;设计艺术;设计素描
一、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
造型艺术通常被划分为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两大体系。如果说绘画素描是为“纯艺术”服务的,那么,设计素描就是为“实用美术”服务的。
绘画素描,它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具体表现是从静物入手,到石膏头像、胸像、全身像,然后是真人头像、胸像、全身像,最后是人体课的教学。作业通常采取短期、中期、长期习作相互配合。训练是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这一套有效的、完备的基本功训练,能为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和创作打下必需的、坚实的基础。我国20世纪80年代也把它作为工艺美术的基础造型训练。
设计素描则是设计艺术的基础课,具体表现对象重点是静物(几何形体、瓶、罐、工业产品等),石膏和真人只是作为造型的辅助教学,更不用进行人体课训练了。作业通常采取短期、中期为主。训练是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它秉承了传统绘画素描的艺术精华,目的是一切为了设计的造型训练。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的一门重点基础课程。
二、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基础教学的影响
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绘画素描中划分出来是1919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所里程碑式的设计学校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创立,以及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拟定的《设计素描基础教学大纲》。包豪斯在培训第一批现代设计人才时,没有使用传统的绘画素描来作为他们的形象设计基础。当时的教师伊顿、克利、康定斯基,均属现代派画家与造型理论家,强调严格的基础训练与理论灌输。对自然与生活的敏感。他们的基础课程分别是:“自然的分析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分析性绘画”等等。
西方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绘画素描也有很多优秀的、伟大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很多发达国家建立了独立的设计学院及设计专业,他们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无一例外都放弃了传统的绘画素描而采用包豪斯的设计基础造型训练方式,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体系,并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及设计实践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艺术院校设立设计专业时间并不长,基础教学大都沿用原来绘画学科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担任设计素描基础的老师几乎都是受教于艺术院校的绘画专业,使素描教学这条与母体紧密相连的脐带从来都不曾被真正割断,这是目前国内设计学科基础造型教学的一大特点。
三、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四、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传统基础课是目标式教学方式,有碍学生感性认知的发生、发展。另外,主观心理色彩研究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色彩联想”和“采集重构”作业。其训练的单一性很难完成学生对色彩的真实感受和更高级透彻的理解。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异是萌发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原动力,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及创造力。
显然,培养学生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社会责任感,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
结语
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离不开扎实的素描功底,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以纯艺术的绘画性素描观念指导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不科学的。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基础训练却是需要讨论研究的,设计基础素描的教学必须考虑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并与其他专业训练想结合,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设计的造型基础要跟着设计的需要走,设计变了,设计的造型基础也要随之而变,设计的造型基础教学也得随之而改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含义 框架 实践
对于基础素描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美术院校基础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学院的素描基础教学还远未达到成熟与完善的地步,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甚至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笔者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尝试一种“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
所谓“研究讨论型”教学,首先应具有如下含义:实行教学与研讨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拓展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探索艺术世界的宽松环境,创设一个研讨问题的情境,激发创造与表现的欲望;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与研讨相结合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师生互动。其次应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课程框架结构设置。当教育的主体产生变化后,原来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改变课程的结构是必然的举措。改变的方向是从课程结构的总体上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学习和研讨并进的教学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以研究客观物象作为培养、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前提,但在内涵上不同于传统模式。为适应“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初步将课程结构设置为三大内容:1.普遍规律的研究。首先,是对传统造型规律的再认识。传统造型观对透视、结构、明暗等因素的研究,都是为了再现写实的目的。现代绘画的发展变化,赋予这些内容新的造型意义。其次,批判地继承现当代艺术的新成果,加强对抽象构成、平面构成、意象创造、画面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的研究。第三,通过传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研究具体物象,了解古典与现代美学的差异和不同,认识审美规律。2.情感表现的研究。传统绘画里,绘画主体的情感是隐藏在立体写实造型之中,处于从属地位。自从现代派绘画从描绘客观世界转入描绘主体的主观世界后,情感表现的问题随之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表现主义理论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是一个表现情感的人。”当然,他们所讲的情感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社会性的情感。但是,这样的情感需要艺术家个人的体验,并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真切动人。“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确立情感表现课题,并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训练学生,使素描基础训练顾及到客观和主观、理性和感性,再现与表现的平衡,进而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表现方式,表现他体验的人类情感。3.材料媒介的研究。在绘画史上,时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就是使用材料媒介的变化。可以说,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作。虽然如此,但是材料本身的美学价值只在现代艺术里才深受关注。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研究,了解材料媒介自身的美感,拓展形成独具新意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材料媒介,使学生个性充满了鲜明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必须谈到“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中的具体实践、实施,如何将其运用于画面中。 通过规范教学要素,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课程教学和训练主要环节的建设。所谓“课程教学要素”其基本含义是: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包括的主要教学环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每一教学要素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教学要素在学时安排上有合理的比重。着重抓住课题设计、课程讲授、实践训练、课堂讨论等四个教学环节,并以这四个环节作为基本要素,把这些环节导向研讨型教学方式,使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向关注学习主体的研讨型教学转变。
课题设计,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设计一个个角度相异、主题明确的研究课题。课题设计包括感受性课题和理解性课题。
课程讲授,指教师对课题设计的内涵、具体要求、重点、难点,进行充分的讲解,还包括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个人指导,作业的讲评、总结等。这是实施“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实践训练,指学生自主研究、实践的过程,并逐渐深化理解课题的内涵要求,以达到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的目标。实践训练主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为课题要求,一为作画时间安排。
课堂讨论,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对每个课题设计的质疑、思考,实践训练结束时的心得体会、总结,包括对艺术家作品的分析、学习讨论等。课程讨论是“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课题的设计,将自己对教学的宏观把握和想法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根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个艺术问题作多种诠释。在“研究讨论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也因学生主动思考和亲身体验而丰富多彩起来,构建画面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试图通过建构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的实施,以突出教育的对象——学生这个中心。这种改革方式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高度结合的教学方法。当然,对“研究讨论型”教学方式的尝试,还需要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谭平,周至禹.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43-02
当前,改革素描基础课教学体系的要求日益迫切,这是因为现行的这一教学体系满足不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素描基础课教学,并非是完全拒绝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对传统素描教学体系的调整、补充与完善。
一、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视觉创作素养
素描教学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今天,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素描教学,大都习惯采用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这两种表现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和渗透着主观审美理想的创造力,期望他们具备日后多种视觉艺术形式创作所必须的基本功力与艺术素养,这几乎已成定式。大凡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严格训练的学生,无论是光影素描式的对客观对象做出诸多因素的准确观察与完整表现,还是结构素描式的“基于对作为结构实体的形的思考,通过省略烦琐细节和理解形态功能来实现对形的恰当的认识与分析”,或是在绘制中容纳“一定”的主观成分,都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但是,这是否说明这样的基础训练就能够给学生提供出了视觉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全新的基础素质呢?
我认为,素描教学既然被列为视觉艺术基础课,起码应使学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对于诸多视觉艺术门类的形式表现,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传统的或是现代的、普通绘画还是装饰工艺,都能有较强、较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素描教学相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日后多种类的视觉艺术创作,应具备多向锲入性。
目前,我国各类院校中素描基础课教学的现实是,许多仅以传统的素描教学形式光影素描、结构素描训练起步的学生,虽然能较顺利地进入诸如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学习与创作,但如果要求他们在表现上做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与理智,则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以上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后又转入装饰工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重新起步的不适之感。因为装饰美术的表现,要求高度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里,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地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1],以自由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识和审美观念。因而,凡是一些,以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为基础课的工艺类专业的学生,大都感到与本专业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的培养相脱节。
究其原因,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或是全因素的把握,或是高度概括、逻辑地体现形体的功能,以及主观因素一定的容纳上,虽然都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二种素描形式都以写实性居于主导,较强地受到自然物象的特征与内在本质的制约,因而对主体意识和潜在的艺术创造灵性的早期适时开掘则显得远远不够。传统素描基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缺少理性指导,注重感觉与表面效果,缺乏对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自身的挖掘;(2)缺少针对设计基础方面的教学内容;(3)缺乏现代意识和对视觉形态的理解与创造力培养。大量的事实说明,仅凭写实之“功到”以期求得创作上的“自然成”,往往是靠不住的。
我认为,必须在素描基础训练中做到“全面性”,既重写客观之“实”,又重写主观之“意”;既重视觉艺术的一般规律、法则的把握,又重视独特的艺术创造灵性的开掘;既重视“纯绘画”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兼顾随市场经济大潮而日趋发展的装饰美术“自身功力基础训练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素描表现形式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语言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设计接轨,迅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设计状态,为以后的设计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素描教学中融入装饰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理念。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始终保持求新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学要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前接触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素描与装饰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装饰构成素描。“构成”,“是近代装饰绘画的新术语,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构图、色彩、造型以及材料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等”。它“是造型艺术中具有横向联系的全方位的共同基础要素。因为它在限定的范围内,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的安排,由内到外,由隐到现,由虚到实,逐渐创造一个新的视觉世界。另外,构成除研究点、线、面在造型上的布局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形和线的动势走向,以及在画面上所形成的轨迹和作者的意向、情感在画面上的流露。装饰构成就是对画面的全面经营,使之产生丰富的、变幻的、强烈的形式美感”[1]。而构成素描就是以开掘作者艺术创造潜能、表达作者主观审美理想为主导,汲取装饰构成的基本特点及其一些表现手法,并且对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引以为一定参照,从而单色调地对自然物象进行更为大胆、自由的艺术表现。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自然物像素材参照。与光影素描和结构素描一样,也是面对自然物象写生。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捕捉由观察对象而得到的创造启发及感情激发。所绘之物与原形有较大改变。如(1)主要特征被大胆夸张;(2)具象转化为抽象;(3)主体转化为平面。
2.表现手法灵活开放。在表现上既可采用平面构成中透叠、渐变、发射、切割等手法,又可容纳经过概括、装饰处理的影调,还可以用多种类型的线来表达主观审美理想。
3.要有装饰感。构成素描展现出的形,均是有主观的想象、参与并对之加工过的“情趣形”、“情感形”,在造型上或构图上可以渗透大量的装饰美术成分,因而在形式上往往显现出装饰感。
4.具有一定的制作性。构成素描在绘制上可采用一些一般绘制方法,也可进行“程式化”的精心制作。工具上可使用铅笔、炭笔、木炭条等,也可使用界尺、喷壶、滚筒等特殊工具,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绘制效果。
5.单色性。构成素描以简明概括的同一色的有限变化来绘制,以方便基础内容的学习。
装饰构成素描教学中应根据物象的不同,让学生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立意”。即在绘制作品前确立由自然物象生发出的主观审美“意象”。“意象”是主观感受的精神产物,决定着形式表现手法的选择。所以,“立意”的训练是学生最根本素质的训练,是走上艺术成功之路的重要一环。尽管另两种素描形式对此也给于一定程度的关照,但远远没有构成素描来得更为直接和强烈,对后面的专业影响较深。二是不脱离艺术表现的基本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构成素描同所有艺术形式的表现一样,都对艺术表现一般规律与法则给以一定的关注,具有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变化和统一的形式美感。三是保持基础训练特色。构成素描虽然借鉴了装饰美术的一些表现手法,但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像装饰美术那样具有精致完整的创作,它虽然可以进行完整考究的展现,但也可以只注重一方面,做不完整的美的探索。
三、在素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高层次的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从事设计的人群具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作为基础课所提供的对视觉的深刻而细微的训练,无疑是对设计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深入开发和培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渗透的审美体验、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素描基础课训练往往依靠感觉作画,离开对象,学生脑子空空如也。今天,作为一名未来的设计人员还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素描基础训练方面应该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增加内容如下:
1.装饰结构素描训练
选择结构较强的物体进行训练,要求由立体转换到平面的构成形态,从而形成的有意味的教学形式。即讲授物体透视、投影等规律,要求学生用装饰的要素表现出来,最终达到把装饰要素利用程式化的绘制方法精心绘制出来。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和基本理论,并将其同装饰美术结合起来,追求个性语言。这也是学生自我了解的过程。
2.综合因素素描训练
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物品为主,要求学生表达装饰构成因素,具备对比、节奏、变化的刻画能力,对形式有一个适度的把握,且所表现的内容要有一个主题,以期通过装饰构成性语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3.同一主题、多种形态的表现训练
要求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意识、新观念,能借鉴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训练。所谓现代意识,首先要解决审美问题,了解精神内涵,明确表现理念,体味艺术风格,采用不同手段进行表达。要注重理论与技能并进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进行灵活主动的学习。要达到上述目标,对构成素描增加一定课时比例是必要的。凡经过此种训练的学生,同样还是面对着自然现象,在观察中其主观精神就显得更为兴奋活跃,在绘制表现上更敢于大胆探索,并能运用相应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兴趣;同样写生一组物体,完成的效果则是明显提高,对形式上的突破与较强的形式美感,传达出学生的主观“心声”与艺术“灵性”也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当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进入装饰工艺课学习后,则显得后劲充足,能较快地把握其特点,表现力更趋于大胆、活跃。
篇7
关键词:基础素描;素描审美;造型方法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有着无可超越的地位,基础素描教学也是众多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素描绘画涵盖的题材极其广泛,从静物、石膏到人体绘画,从风景到建筑,处处都能体现对造型的要求和审美的能力。对于学习素描的学生来说,在造型技巧中学习审美,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造型技艺。素描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同时也是学习绘画,解决众多问题的必经之路,素描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乎包罗绘画中的全部,形体结构、比例关系、透视关系、解剖结构、点线面的应用、黑白灰层次、空间塑造等。
一、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长久以来,学习素描都是以写实为开始,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客观描写写生对象,构图之后比例关系是第一个步骤,不管静物还是石膏像,亦或是风景,比例透视关系是首要解决问题,只有在大的框架内抓住对象的基本比例和透视关系,接下来的形体塑造才具有写实意义。绘画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是自主能动性得到发挥的过程。手脑眼并用,抓住对象的内在关联,各素描关系的合理统一是需要整体和局部观察、刻画相交替的,既需要遵循客观对象,又需要在现实中去提炼。所以,观察是绘画的前提,学习绘画也是重构观察方法的过程。绘画形式因人而异,观察方法跟艺术家的创作也有先天的联系。敏锐的观察力是深入绘画的一个重要能力。高校素描基础课的侧重点理应放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上。素描的学习不能是技艺的不停重复。重复性训练最后出来的只是有着扎实技艺的匠才。学生的观察力也是学生总体能力的一个反应,任何艺术形式的实践都需要跟理论知识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内在的积累。比如,除了素描相关的课程以外,美术史论,美术批评理论,设计学,哲学等课程都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认识对象、观察对象的途径。
二、素描是造型思想和观念的延伸
在高校中基础素描解决的一般是造型写实问题,这个是最低层次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素描的目的不是为了客观还原对象,而是能够更好的创造“对象”,绘画专业学习素描是尽可能从主观中去理解和认识对象。这种创造、理解或认识的目的都是去延伸自身对艺术的感悟,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造型艺术。每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艺术领域去追求和毕生挖掘的都是这种“另类”,所以在基础素描中,也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素描绘画。启发式、,逆向思维、或是延展性教学都是应该加强和实践的方向。素描既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存在,也是加强各艺术形式之间联系的纽带。在艺术院校里不乏基础较好,技艺强的学生,但是对于创作缺乏与之匹配的能力,这也是院校教学的一种失败,建立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不单单是看学生能够客观的描绘出什么,更应该关注学生在看的时候能够想到什么,这既能让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创作,也能打破学生对于素描绘画狭隘的简单认知。艺术主张和艺术理解需要教师去引导,通过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意识的培养逐渐到艺术主张的培养,并能够不断的更新已知的思维观念,通过观察,用心去感受作品的内在。
三、基础素描教学的手段与形式
素描教学需要系统、严谨、完整的过程,讲究循序渐进和正确的观察及作画习惯,新生入学带来考前班的素描绘画习惯,极其讲究方法而不是所谓的“观察”。一个地方或是一个考前班出来的学生几乎统一的作画工具,统一的画风,统一的作画步骤和方法。这已经脱离了绘画中对“观察“的要求,不管是静物还是石膏又或是人物写生,打轮廓都是切直线,铺大调子都是一遍遍的画颜色,画面中心或是近的区域必然是重点塑造的亮点。这明显已经进入到素描的“套路“中来了。基础素描绘画讲究的是结构及体块关系的表达,以这个目标为中心,不要求线条排的多美,画面多么千净。基础素描的要求说来不高,无非是解决轮廓、形体与结构、明暗关系以及空间的塑造。通过绘画者的观察,把实际的对象搬到画面上来,这个过程重点考虑的是“观察”的问题。以人物写生为例,每个人都千差万别,去抄表面的光影或是黑白,无法画出紧凑、质感、立体的人物形象,缺少精神气。观察要建立在良好的解剖知识下,才能更加主动的把客观对象变为具有一定个人审美的绘画作品。另外,画的像不像的问题是初学者以及大众作为衡量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指标。个人认为画的像不像只是绘画过程的一个附属“产品”,遵循和掌握以上造型能力,画的像就会必然产生。其实通过大师的作品我们也能发现其中的解剖也不尽准确,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作品的美感,相反,还能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德加“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形体的观察”。这也从而证实,素描其实就是发现的行为,准确也只是感觉上的准,而不是客观的准。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并不是简单的描出外形;素描不是单单由轮廓组成。画素描,更多的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时常停下来,否则很容易过犹不及。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对绘画的套路都很熟悉,可能身边的应试高手是他们崇拜的偶像,但是问及德加、安格尔、丢勒,了解的也许就不多了。大师经典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源泉,临摹其作品是学习的的门槛,大师的作品超越了所有的时代。
四、素描表现语言以及媒介的探知
素描既是相对独立又是融入到各类艺术范畴中的艺术形式,其带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及方式也是通过绘画方式及媒介表现出来的。画面形式语言的研究和训练在高校的基础教学中也是应当被重视和培养的。通常面对写实绘画,画者更多的是关注物体本身,很容易造成画面局部的割裂,整个画面的构成关系应当是和谐且统一的。素描是一种用单色或少量色彩绘画材料描绘生活所见真实事物或所感的绘画形式,其使用材料有千性与湿性两大类,其中干性材料有铅笔、炭笔、粉笔、粉彩笔、蜡笔、炭精笔、银笔等,而湿性材料有水墨、钢笔、签字笔、苇笔、副笔、竹笔、圆珠笔等,习惯上素描是以单色画为主。尝试众多的表现方式,运用更多的媒介进行素描创作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即使是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创作,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媒介来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即使是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机理效果下传达出的质感差异也会很大,这就给素描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和舞台。素描的绘画空间被扩大,表现语言相对也得到了扩大。研究各个时期的素描,研究不同材料带来的质感各机理效果,打破习惯性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和语言方式,同时通过此来技法和提高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蒂尔•塞勒,克劳迪亚•贝迪著.《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2
篇8
关键词:基础素描 创意素描 造型能力 创意能力 审美能力
基础素描是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美术画家、教育家徐悲鸿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大体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展示良好造型能力的习作性素描,它通常作为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另一类是具有创作性质的素描,即创意素描,它介于造型素描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在造型的基础上表现一种审美情感与思想观念。在高中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素描同样作为造型基础课程开设,但由于美术高考制度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以及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没有可以依据的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又缺少变化,使得这种教学一直延续旧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都缺乏创新。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课程安排上都是针对性安排在考试中最为常见的内容,以至于不考的就不教不画,考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在短时间里通过针对性突击训练来达到通过专业考试目的,这样的学生素描就只会画头像或静物,色彩只会画几种瓶子、罐子和水果,有的甚至只会从一种角度去画。在这种课程和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在绘画技法上具有一定基础,但谈不上高素质,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无法很好地检验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
一、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目的
在目前美术高考引导下,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教师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时特别制定针对高考的课程和教学,导致考生思维和表现模式固化,这样即使专业好一些的学生,其专业基础也仅限于某些固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绘画知之甚少,也非常缺乏创造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在进行造型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做一些创意素描练习,有利于以此推动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1.用创意素描来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基础素描是研究和解决“形”的手段,它一直来是以培养学生具象写实能力为主要目的。创意素描训练对于造型能力而言,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为它始终要运用造型来解决创意形象的表现问题,以达到展示立意的目的。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素描更多地是倾向于对客观物象的视觉描绘,创意素描则并不是一种简单创意思维练习,它的练习离不开造型,在做创意素描练习时要求学生在造型基础上进行创意,这样才不会失去意义,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创意而忽略造型,那样的作品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空壳。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因此在创意练习时必须坚持强调基础素描中的结构、形体、比例、体积感、空间感等要素,只有掌握物象外在形体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才能使造型更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对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清晰,不至于造型能力差,没有办法将创意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用素描这一语言形式来揭示物象形体,可以从平常物象中体现深刻的思想,这样使得学生的造型意识增强,达到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
2.用创意素描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美术是一门实施创造性教育最有效的课程。高中基础素描锻炼的是造型能力,运用的是造型能力,而创意素描从构思到完成,除造型能力外,更需要创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把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目的仅仅定位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把造型是不是准确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训练的核心也只是停留在对客观描绘的技术层面,忽略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做基础素描练习,造型成了唯一目的,这样的练习缺乏想像力,缺乏创作意识。基础素描的教学除了训练技能技巧和造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写生中转变学生对事物固有的具象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练习,摆脱那种为真实表现物象而作写生练习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做基础素描练习时就要启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一种习惯心态,要求学生把基础素描的习作当作半幅创作,甚至一幅完整的创作来完成,让学生比较创作物象和现实物象之间的距离,从中悟出艺术的真谛,这样能通过在基础素描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来达到培养和体现创新精神。[2]
3.用创意素描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指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强调在造型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如何准确到位,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一个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匠。创意素描训练侧重培养审美创作能力,在基础素描练习中强调作品的创意性,是对基础素描练习的一种升华,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画什么内容,表现什么,用什么形式表现,都可以在事先构思好,形成作品的“立意”,然后凭借造型能力将立意表现出来,使素描的视觉呈现出新颖的审美效果,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产生审美意识,因此创意素描可以说就是一种独立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可作为具有创作性的艺术作品来欣赏(如图)。一件创意素描作品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类素描作品的立意与品位取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利用艺术欣赏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在基础素描教学中结合创意练习,在造型能力培养阶段,使学生直接做创作训练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审美素质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二、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方式
就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来看,在平常的基础素描写生当中,老师习惯于将静物按照一定的构图原则摆放在画室的静物台上,学生也习惯于对物象进行客观、真实的描绘,并将所有精力都用于了观察和表现物象,几乎不再去进行想像和创意,而这种练习是回归到基础素描教学与练习的原始阶段,但想要通过基础素描的教学与练习来到达既锻炼造型能力又培养创造意识,就必须加强创意思维的教学与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也可以进行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
1.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基础素描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好具象写生的课堂练习上,忽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的意义。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创意练习,是在对所摆放的静物进行素描练习时进行一定的创意,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创作性质的素描,这种创意可以是表现在构图上的,也可以是通过物象添加到达某种思想立意上的,如在构图上使画面更有一种生活情趣,或更有一种情感气息等,在一般情况下,在画室静物台上所摆放的静物是很难体现出生活情趣或情感气息,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根据所摆静物进行联想,并搜集大脑中所有与之有关的信息,甚至将所摆静物打散,打破原有的时空状态和自然形式,提取生活中物象相互的共性特征和共有造型因素,把客观物象的习惯组合与常规的时空概念进行转换,使之成为主观的、生动有机结合,归纳联系后来重新组织画面,达到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如图),这种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会使得学生的思维由注重客观转换为主观能动,由被动的描绘客观物象转换为主动表现物象,这类由客观物象和主观造型联系在一起的基础素描写生练习,实际上已经上升为一幅充满审美情趣的小创作。
2.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
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命题创作,只不过这种命题要求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和素质,不能远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否则这种命题创意就毫无意义。在命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用来表达创意的物象是他自己能够表现出来,能把握造型的物象,如《时间》,这样的命题看似广阔无边,但学生很容易借用他们所熟悉的手表或时钟等物象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这类物象在平常的基础素描练习中已经清楚它们的造型,所以表现起来就显得得心应手,这种用客观的物象来表达主观创意就是一种主题创作。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造型积累,造型能力扎实,还要有较强的默写能力,这种练习更能使学生树立一种造型意识和创造意识,能够在一般素描的基础上把造型与思维创意结合起来,使素描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超越客观静物层面的效果(如图)。在练习中我们经常听到“想到的那个东西不会画”诸如此类的声音,这也反映出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弱,当然“想得到画不出”也是高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从思维方式与观念上由基础习作训练向创作意识转换,教学就获得了一定成功。
三、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时几个注意的问题
创意素描介于基础造型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其特点在于它的造型性、创意性和审美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特性,造型、创意、审美三个层面失去任何一个,创意素描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
创意素描不是简单的变形,也不是简单的组合,它既有摹仿复制的成分也有创意求新的成分,强调的是“创意”,即创作意识和主观能动。在作高中阶段基础素描教学中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创意素描。在创意素描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创造思维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把习作素描与创意素描做比较训练,使学生感受二者在表现目的、表现形式、要求及其本质上的区别,使学生的创作意识得到加强。同时让学生通过这种练习对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深层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努力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在引导学生做创意练习时必须把握好训练的方向,我们不能将创意素描一分为二,不能只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形体变形或画面的重新组合的层次,也不能只停留在追求一种训练造型能力的层次,必须利用基础素描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或想像思维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所表现的物象,利用造型的手段表现创意思想,既做到训练造型能力又提高创新意识。
2.加强艺术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以物象写生为主的基础素描教学显然不能代替美术教学的全部意义,内容单一的基础素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想像力,思维模式定势,作品缺乏审美层面的精神趋向,审美层面上只流于对艺术创作粗浅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生创作中的审美缺陷。一些学生对于作品要表现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主题没有思考,或者是想法肤浅,毫无“立意”,不懂得如何组织画面,如何借用物象进行构思立意等,这正是缺乏审美创作能力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艺术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创作和优秀的创意素描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或做些主题欣赏教学。如欣赏《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等,针对作品中的内容、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画面的组织进行分析、点评,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作思维。通过这种欣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创作信息的积累,在作创意素描练习时容易产生灵感,练习便成为有源之水。[3]
3.引导自由表现,但不走极端
基础素描的表现方式和手法有很多,在教学中并不能指定学生使用某一方式,但也不能放任自由走极端,而是引导学生自由表现,积极探讨适合自己的风格。例如有的学生造型基础很差,但在作创意练习的时候,却喜欢追求夸张变形,这是种缘木求鱼的极端行为,是不可取的。创意素描有它的造型目的也有它的创作和审美目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等重要,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意识,让学生的关注点从表面的具体形象深入到事物形态的内部,从而使学生在造型、创意、审美等意识方面的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尊重个体创作意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地把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爱好用素描形式表现,但这种表现不能脱离创意素描作为基础素描的特定性,既它的造型,所用的表现形式、创意等须以具体的物象形体展示出来,当然,我们反对那种缥缈虚无的创意素描,因为它背离创意素描的本质。
如今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艺术而对创造不再满足于对物体摹仿的层面,更何况这种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轻而易举被高科技手段所取代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造型能力的阶段就应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练习,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都得到全面提高,这是高中美术基础教学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创意素描训练的意义与方法之我见》.徐慧箐.2005年5月《装饰》.
篇9
———再谈美术院校素描、色彩基础教学
一、素描色彩荃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也许是信息时代活跃而叛逆的艺术思潮,也许是改革开放的汹涛巨浪,进人新世纪后,我国美术院校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高等院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省。归纳起来,这里出现的新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基础素质普遍下降,二是院校基础教育随心所欲、放任自流。素描色彩基础课程学习中,学生只知道画,却不懂得听课,不懂得思考,不懂得探索,不理解、不研究,其结果依然是重复着他们原有的“技术”;。并且常常顽固的认为他就是对的,就应该那样画,什么理解、探索都是多余的,甚至老师都是多余的,他们不需要老师。
色彩课程学习中,“色彩靠感觉”;一句话成了学生们的挡箭牌,他们因此非常自信,什么认识、分析、理解、感受、造型、表现,什么对比调和、节奏韵律、层次主调、笔触肌理、语言形式、内容情感什么也不愿听、不愿想,如何用色彩造型、表达空间,如何用色彩,表达情感,更不是他们要探索的问题,甚至拒绝老师向他们提出意见。听不懂老师的讲解,看不懂老师的示范,而且不愿听,也不愿看。 同时,问题是双方的,也有教师和教学组织的问题,并且相互激励而常形成恶性循环。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而不是学生出了问题。笔者多年教育实践与反复调查研究分析,教育的问题应从考前专业培训谈到院校专业教育。仅从课堂教学这一角度而言,考前培训的老师就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乃至自己还没有明白;院校老师自然都是教授博士、硕士讲师了,但可能也没有真正上好基础课。因此,笔者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简单”;问题拿出来好好研究。
二、素描、色彩造型与表现规律探索的愈义和主要内容 “基础”;,是为创造服务的,否则就没有用;上述严重的问题何以解决呢?就教育本身而言,那就是“探究”;,是教学双方的探索,即这里的“规律探索”;了。这个“规律”;并非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针对艺术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所必须的理论支撑,是感受、理解、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统一体。它既是艺术技能的基础,更是艺术创造、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思维诱导和探索尝试。国内外院校对此少有专门的研究,而是将其生硬分解为基础课、技法课、理论课和创作课教学。艺术创作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造型”;和“表现”;这两个问题,素描和色彩基础教育就必须首先担负起这个双重任务。“造型”;即塑造形象,“表现”;即表达思想,其实就是艺术创造。素描和色彩的造型和表现都是有其规律的,有理论支撑的。
篇10
关键词:素描教学;造型;整体意识;结构观念;素描体验
学习美术都是从学习素描开始,经验、实践表明素描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素描是一种工具简单、表现丰富的造型形式,它可以完成从初级到高级的造型学习任务,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按惯例初学阶段素描的学习通常由抓形、透视、结构训练入门,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发现恰恰就是这种训练模式使学生过早地关注细节、局部,失去了整体,衍生出花、灰、乱等多种画面问题,很多学生越学越没有信心和兴趣。是素描学习不可避免地一定要出现这些问题吗?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出来的吗?如何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些讨厌的问题?这些问题经常萦绕在我脑海,让我不得不反思通常的素描教学体系。
素描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素描认识造型规则的合理性和各种客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功能决定了素描的科学特征,学习者在科学面前要老老实实按规律走,素描研究造型规则的应用技术和工具材料多样造型的表现功能决定了素描的艺术特征,在艺术面前则可大胆地放手去探索和实验。素描主要研究物象的比例、形状、明暗和结构等基本形态以及透视缩变、视差对比等视觉变化规律,解决造型的基础问题和一般问题,还可以解决造型的应用和特殊问题。例如,造型的变化与统一问题,整体结构问题,观察、操作方式问题,概括美化问题,情感表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利用素描训练的长期性和反复性逐一加以解决。
素描的学科特征决定了素描教学必须要有规范的教学体系和严格的教学过程,现下美术高考红红火火,却没有相适应的统一规范教学体系。现根据本人的美术高考辅导经验和美术高考中学生易暴露的主要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提出个人的解决办法,探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
一、感性入门阶段
此阶段以感性明暗训练为主,是营造画面氛围的最有效手段。它在创作中非常重要,比如,17世纪荷兰的用光大师伦勃朗,明暗营造烘托出了戏剧化的氛围,它的画有交响乐般的恢弘。明暗作为绘画语言当中有效的表达方式,也应当很好地学习。初学者从拿铅笔开始强调感性认识和感性训练,依据眼睛观察的结果建立黑白灰和色阶的概念,只关注明暗深浅的对比关系,养成良好的整体观察和反复比较的习惯。这种训练要求简单,画面容易出效果,更好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经过此阶段训练后学生基本具有把握整体画面明暗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整体观念,有效地避免了花、灰、乱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迅速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工具材料的规范使用非常重要!也是整体画面感形成的关键。当然学习内容的选择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笔者的经验是先选择不规则的深色物体的静物图片进行训练,因为通常入门训练的几何体内容中的透视和直线造型太难,容易影响学习信心,还有就是物体外形的观察和比较容易操作,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观察结果。
二、理性研究阶段
在学生经过感性明暗训练阶段后,就基本掌握了画面的整体黑白灰层次关系和初步的体积和空间。这时让学生在直观画面下再顺势解决物体的外形、比例、透视等知识,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画面中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老师讲的知识也不觉得抽象。接下来重点解决三大面、五调子和明暗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特别是明暗层次间的衔接过渡技法和技巧。实际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技法、技巧掌握不到位,导致掌握的知识表达不到位甚至是表现不出来。
形体和结构意识是此阶段的重点。
形体意识是素描的核心内容。我们的眼睛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握物象形状的基本特征,但是把看到的形状当作物象特征的全部,显然是错误的,一双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的眼睛和画家的眼睛,对同一物体的形状在特征上会有着显著不同的认识,前者可能注意形状的表面因素,而后者可能更注重物体形状的本质结构特征。因此,学生首先要打破以往认识物象形状的习惯方法和视觉经验,加强对象实体上的凸起、凹进、转折等形态特征在解剖上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从中提炼出物象可塑的素描造型因素,使素描基础训练由被动模仿对象,转变为主动表现对象与创造对象,从根本上扭转被动造型的局面,改善和提高学习的质量。因而多训练由面构成体积,如,削皮后的苹果便是许多小面构成的球体,衍生出重要的结构线(面与面的连接处)。甚至是引导学生站在盲人或是小昆虫的视角来观察认识物象。
结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几何体构成原理,任何不同的物象都有其自身的组合秩序和搭配形式,构成了纷繁复杂和丰富多彩的形态结构样式,但无论它们的形态变化如何复杂,却都具有构成其基本特征的总体形式规律――几何式结构形式。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形体,是经过科学分析从繁杂的万物形体结构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简约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普遍规律的结构形式。任何个体的物象,不过是这基本结构规律个别秩序的重新排列与组合,它们在构造上都存在几何式的结构因素。虽然我们所描绘的物象在结构上可能是抽象的、内在的或隐伏的,有的甚至是不可视的,但只要我们以造型的结构观念去观察它,
研究它,就能够发现其复杂形态中的几何式结构特征,从而把握住它在造型上的结构要点,并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把物象还原到关键的结构形态之中。几何式结构形式在造型上的应用,是一个分析理解、提炼和概括物象复杂结构的实验过程,这个过程在于把物象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组织在一个简明、统一的结构形式当中,从而在素描基础训练中提高习画者对物象结构本质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中超越自然表象,转化为自己心灵的构造。二是物象的内部构造,庖丁解牛的道理告诉我们,只要把物象的内部构造搞清楚了,表现对象时就会游刃有余。三是指构成物象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强调来龙去脉,有始有终。
掌握了形体、结构,素描训练已经入门,学生无论画什么内容都不会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三、素描体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