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29 02:5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法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现代经济法是是多学科、多领域的大融合。尤其是较高层次上的法律与经济在结合。德国某学者主为“经济法就是渗透着时代精神的经济现代法”;而在我国经济与法学界都存在着这两种说法,“经济法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形为法,质为经济” 。毋庸置疑,经济学与经济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研究经济学基础。本从经济学角度来考经济法察,发一家之言,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二、经济法的内涵
1921年,苏联由于粮食匮乏引出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经济法受到德国经济法思想的很大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与苏联的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相联系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和苏联一样,摆脱不了实质上实行的集中的体制的束缚。我国经济法概念受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日本以及苏联的影响。在我国: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地三大基本原则来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当前,在国际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背景下,各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日益突出,大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要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出 了以下三大原则:
(一)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
平衡协调原则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平衡和谐环境,不能从表面上对于其进行理解与定位,要深度剖析其内在的深层次原因。经济法所特有的功能之一就是对经济关系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协调,然而假使简单地将平衡协调归属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来又没有足够的条件,内容也不够充分,也不能在真长意义上完全体现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
第一,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是运动而非静止的,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的并非是中庸理念,而是必须要建立在对客观经济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是一种在客观认识为基本前提条件下的应然的状态。在这一经济环境背景下,能够实现公平、自由、秩序、效率的平衡和谐,能够实现未来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平衡和谐,组后能够实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体之间的整体平衡和谐。
第二,“平衡和谐”能够真正滴体现经济法治背景下的正常经济环境形态,并非是突出对抗,而真正要侧重的是不同主体的有机配合,不仅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更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好这一度的标准。有关学者曾经指出了平衡有均等的观点,所以不主张把其收归经济法的思想当中,然而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平衡,其并不能理解为是均等,而应该解释为“不失调”,就好像人们经常说到的“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法律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虽然代表着成绩,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够代表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因为社会经济体系是运动的,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这也要求我们的经济法制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规划性,要能够从立法、司法以及执法等多方面来努力建立与维持这种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对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资源可以说远远不够的。当前我国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诶来会长期处于这一级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而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也必然要侧重为按劳分配,并辅助以其他多种分配制度。这种并存的、复合的分配制度首先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配置,其次也有利于抑制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而这种分配制度也可以说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并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实现公平的最典型表现。此外,抑制贫富两极严重分化也更侧重于对短缺经济资源中生活资料的配比,也更加侧重于社会的整体稳定,是社会公平的最终体现。
(三)保障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持续地消耗着我们的现有资源。“可持续发展”就这样在80年代诞生了,并与90年代真正的成为了我国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以标识,是社会发展的全新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明确了只有做到真正的和谐才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仅从人类社会的当前利益出发,更以人类社会纵向的代际利益和谐为一个重要出发点。这种发展要在稳中求胜,而不是社会超速发展的同时不顾及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连续与稳定下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
上面的三大原则中经济法与经济学的关系略见一斑。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经济学和经济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四、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所研究的规律和原则终究要上升到法律,经济法的作用就是在法治社会,使经济的运行有法律的依据,对经济运行中的不良的东西予以规制。经济法存在于经济政策的规则当中,经济政策又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这就意味着有效率的规则并且能够在法律上适用,势必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从反垄断法来角度来讲,明确各种企业行为的动机以及经济效果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之所在。举例来说,生产厂家对分销渠道采取的垂直控制,其目的是限制竞争,还是提高经营效率,而这种行为又会产生怎么样的经济效果,则必须要用经济学来加以研究,从而使反垄断法的规则得以改善。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在保护当事人合法经济权益,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2.经济法和民法作为各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具体的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有显著的服从性,属于公法范畴;民法则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平等性为基本特征,属于私法的范畴。②法律属性不同。经济法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原则,着眼于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民法则突出个体权利的本位性,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能够调动和保护个体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运用和体现市场竞争机制。③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对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财产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制裁形式,具有惩罚性;民法则更多地采用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处分权利,对违法行为采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补偿性。
总之,从经济法地三大基本原则、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它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作为法律规范本身,经济法是从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法律运动中产生的。因此,作为对经济生活有着最直接影响的经济法应当强调和民商法、行政法携起手来,共同调整经济生活。
参考文献
[1] 喻玲.从经济法的视角解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9(11)
[2] 王娟.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5)
[3] 张博.马金春.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立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篇2
一、教学现状分析
1.生源分析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的初中毕业生、肄业生。随着近几年来普通髙中招生规模的扩大、分数的下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2.教材分析
出于考证的目的,大部分学校都采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基础》作为教材。教材一共分为七章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三章)属于经济法范畴,第二部分(后四章)属于税法范畴。七章分别是:总论、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这七章从内容上看各成体系,互不相连,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条条框框的法律规范,也没有课后习题。
3.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从目前来看,经济法基础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还不够,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传授,重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阐述,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感到这门课既难学又枯燥无味。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1.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大班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难
由于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位学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活动无法适应所有学生,教学进度和难度更是难以把握。部分学生自制力差,教师教学的同时还要花力气维持教学秩序,这样干扰了教师的授课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师积极性受挫
由于学生学习效果差,教师也非常苦恼。很多教师处于讲新课还是补旧课的两难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只好按照原先的教学计划授课,久而久之,学困生越来越多,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
3.学生被动学习导致教学更难
由于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极少能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抄袭现象非常严重。面对一班不愿听课的学生,很多教师颇感无奈,和风细雨的劝说不听,声色倶厉还是不听,只好听之任之,教师只管自己讲,不问学生会不会。
三、教学对策研究
1.善于运用激励教学法,帮助学困生实现角色转换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得到信任与尊重的需要,这一点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在初中时代,这些学生在老师心目往往是“低能儿”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更加反感、敌对。所以中职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重拾自尊非常重要。自尊给人以自信,自信给人以希望。
2.运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经济法基础的理论性、实践性特征,创设情境,进行案例教学。把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再现法规,增加可信度。案例教学法可以避免刻板、空洞的说教,给学生营造“实战”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走出课堂,实地教学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课堂、实地教学的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把经济法基础以理论讲授为主、比较抽象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银行办一张银行卡,让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所办的那张银行卡就是一张借记卡,就是一个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再让其到超市刷卡消费,让其认识到转账是怎么一回事。又如讲到个人所得税一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帮父母算算每个月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还是属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或是转让财产所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
四、小结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基于经济法基础课程本身的特点,上好这一门课对教师是一大挑战,要完全掌握这门课程对学生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务求使学生“好学”、教师“好教”,实现优良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
一、引言
如今,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日益凸显出经济法的重要性,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财经类专业必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我们每个人的经济生活和今后从事经济类工作息息相关,搞好该门课程教学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工作中遵守经济法的自觉性,有助于培养经济法专门人才,根据学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这一学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现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总结如下:
二、高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经济法律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经济活动中经常用到的经济法律法规的内容;掌握与其工作、生活紧密联系的劳动法、公司法等部分内容。接受法学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熟悉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相关部门法,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情景中。在课堂内,教师广泛运用教学素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变成通俗易懂的情景课堂,寓教于理,正确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去寻找法律学习中的乐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学的目标,进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总体教学目标。
三、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经济法基础课程涉及大量的概念和理论知识点。教材中所讲授的内容同时涉及到学生将来的切身利益,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这部分内容,有很多的小知识点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又有涉及到具体的数据,同学们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压根难提起学习的兴趣,甚至有同学出现有厌学的情绪,不利于正常的教学,这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2.教材选用与学生知识需求教学之间的矛盾。目前我们选取教材的标准,必须是学校指定目录内的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或者是自己学校教师所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编写水平很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不足,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成绩好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因此他们所采用的教材是面向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而购买的考试指定用书,导致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和学生职称考试内容无法相对统一,加之我国目前法律体系的修改多,教材内容的出版跟不上法律修改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贯穿学生初级考试的知识点,但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难免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要求,没法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任务。3.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异明显。目前我们课程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基本上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也是被动的接受听课,属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中,老师将教学知识点用漂亮的图展示,学生按照图示进行记忆,一节课结束,学生好似看了一场精彩的电影,这种教学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只是机械性的按照老师说的照着做就好,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4.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的偏差大。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本学期理论课程讲授仅46学时,加2学时的考核,一共为48学时。课程开设安排在大二年级教学,学生面对既熟悉(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内容,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又很陌生的内容,学习很费劲,教师既要讲解理论知识点,同时又要求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1.根据学生需求不同,适当调整好授课内容。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会计与审计专业初级职称考试大纲标准,对所授课的内容进行精讲,使其既适合专业培养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考试标准的内容。如在讲授票据法这个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用某一银行具体的票据进行展示教学。另因这个部分的内容同学们在刚接触专业课时就有讲授,可以适当调整进度,着重强调票据的时间问题,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课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同时还可以为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提供指导,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将理论知识掌握牢固。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2.1讲授式教学。这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结合“讲”,它主要是运用语言方式,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东西,直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避免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2.2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其案例作为教学的主线,要贯穿到课堂的始终,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前,教师要提前找出相关知识点对应的案例,这也是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学习中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2.3实践教学法随着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实践操作教学越来越重要了。当理论课程开设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概念,有一定的分析思路,就可以进行实践教学了。其实这也是对案例教学的检验。具体可以借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譬如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教师最后再进行教学总结。同时布置相关的知识阅读,开阔学生学习的知识面。3.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改变一卷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采取阶段式考评结合方法,当一个难点和重点知识点问题出现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同学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来检测学习效果,并纳入期末成绩评定;再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如预习和复习情况抽查、作业完成情况、答题情况、课堂内(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等)情况等结合评定成绩。这样可以打破“一卷定成绩”的成绩评定模式,实现以书面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加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结合的评定方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邱海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构建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04:107.
[2]唐菀阳.高职会计类专业经济法教材建设缺陷与完善思考[J].高教论坛,2016.09:29.
篇4
一、根据内容选择案例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典型性经的济法案例。所谓典型性,是指该案例不仅能在授课中诠释经济法律规范的实质内涵,而且要把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完全浸渍在经济法律规范之中。所谓选择,是指所选案例要适合授课对象,即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具有启发性,生动形象,并且较为通俗易懂地消化在学习之中。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案例,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基础。选择案例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对象,现实性要强,要有代表性。例如,在讲授企业法律制度中的个人独资企业法时,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企业认识甚微,更不用说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制度。为此,笔者选择了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多样化、国家政策扶持化、选择创业广泛化作为案例的切入口,以学校一名毕业学生创办一家电脑维修店为例,在创办电脑维修店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案例题材,进行授课。这样选择现身说法的做法,使案例更具有吸引力,拉近了他们生活与案例之间的距离,大家很快被引入其中。
二、联系实际认识问题
在学习中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找出经济法律规范与案例之间相关联的对应点。这些对应点,就是学习环节中所要认识的问题;对问题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发现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发生的事与我国的法律规范并非相符合,而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怎样从案例和法律规范两者之间找出其相关联的对应点,不能一下子抓住关键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点化学生对书本理论和案例进行加深认识,分条细化、逐一对应,从而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炼问题。例如,在讲授商标法中,从学生们衣着穿戴中的商标入手,一点一步地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结合我国商标法规定,把发现存在的问题一一对应罗列,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较轻松地掌握商标的定义、分类、作用、注册商标、商标专用权、商标使用管理等相关法律知识。
三、逻辑推理分析问题
通过学习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接下来就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成为分析辩理的主角。在分析问题中,教师要以案例和相关法律规范为主题,不可偏离跑题。要聆听各方的主张和观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充分解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的逻辑思维空间得以充分展现,防止主观片面性。例如,在讲授合同法对合同履行规则的解析中,就我国目前汽油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供应方和销售方在合同期限内如何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以及如何履行合同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又如,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如果国家对汽油价格调整时,双方怎样计价;供应方逾期交付汽油,遇价格上涨时怎样计价,价格下降时又怎样计价等,这些合同价格履行规则问题,都要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设定甲同学为供应方,乙同学为销售方,双方进行激烈辩论,通过辩论分析,从而认识正确履行合同和违约履行合同两种不同做法,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
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经济法基础;教学改革
《经济法基础》作为我国中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兼具理论知识与实用性的特点。针对中职类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经济法基础》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经济法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
职业教育是中职类院校培养人才的一大特色。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等教育过程,培养学生面向工作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切实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向用人单位输送人才,而只有用人单位对本校学生有需求,才能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虽然看似仅仅是课程的讲授,但实际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学校的发展。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具有文化功底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同时《经济法基础》课程的相关概念、法条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等特点,对于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来说积极性不高,会感到十分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选择适合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经济法基础》的相关教材不胜枚举,但学校在选定教材的时候却更加应该慎重。
首先,针对中职学生对于理论性知识和课程兴趣不大的特点,在教材选择方面应避免选择纯理论性的教材,而是应该选择理论与案例相辅的教材,让学生通过案例来理解较为生涩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对于教材的选择应掌握适度原则。目前市面上关于本门课程的教材虽说种类繁多,但也存在内容单一、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职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个问题,不应选择难度较大的教材,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但也不宜选择难度过小的教材,教材过于简单会使得学生对课程产生轻视心态,不宜促进学习。在教材的难度选择上,可遵循“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容易掌握的,但也有不易掌握的,但不易掌握的这部分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学生之间的分组讨论、分析等努力可以掌握,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三、使用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
课堂语言具有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沟通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其实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魅力。由于经济法本身是一门逻辑严谨规范的课程,法条、章程等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这就更需要教师注重自己的讲述方法,深入浅出,从学生的角度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述,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单调的阐述。在语言的使用方面,可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流行语言、广告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这些都未尝不可,因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对于课程的学习,在笑声和积极主动的情绪中接受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作为传授知识的课堂,传统的只依靠教师讲授的“静听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应采取更多元化的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
1.案例讲授法
经济法作为一门具有实用性特征的课程,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针对经济法实用性的特征,结合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述,可使教学方式由单向的讲授变为双向的互动,使学生在案例的学习了解过程中,既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我国在法学领域里的案例教学法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不管是在教材中还是在网络上都有大量相关经济法的经典案例,但是真正面对中职学生的案例却并不多,如果案例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或难度较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兴趣,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应选取一些贴近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使得学生有参与感,能够激发其主动性。例如,现在的学生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于是,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就以手机话费套餐为例进行导入,立马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因为这能够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在使用套餐时遇到过的问题;再如,在讲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附条件交易行为”时,以超市用泡泡糖等物品当作零钱找兑给顾客向学生举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纷纷表示自己在超市购物时也遇到过此类情况……以身边案例进行讲解,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达到良好的传达效果。
2.比对讲授法
在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是对立或易混淆的,对于这类知识点,若在使用的教材中是分开的,教师可适当地变动教学顺序,将对立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讲授,方便学生的记忆。
例如,在讲到“公司法”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本章节的重点,但两者若只是分别讲授的话,学生不好理解两种公司类别的区别与联系,笔者在讲授时,从两类公司的信用基础、股东数额、募股集资、股份是否等额、股份转让、组织结构及设立等方面进行对比讲解,并在最后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并在复习时通过总结的表格能够一目了然地回忆起相关的知识构架和重点。再如,可将“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这两对近似的概念放在一起对比举例,例如可以通过“宝洁(P&G)与潘婷、海飞丝、飘柔……”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处会使用或见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们更简洁、明了地掌握原本认为晦涩、不易理解的概念。
3.多媒体运用
随着教学教法的不断创新,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将单一的板书书写变为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PPT课件,从视觉、听见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教材中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生动、形象易懂、易于接受。
另外,经济法中有些案例的描述过于冗长,仅靠教师口述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分神和兴趣降低,如果配合图片进行生动的讲解,甚至是一段相关节目的视频播放,更容易让学生对案例产生了解的兴趣。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等途径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件节目给学生进行播放并配合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类院校的经济法课程虽已日趋完善和改进,但还存在某些不足,这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来共同创造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途径,不仅增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力和综合能力。
篇6
教师如果在教学时以讲授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案例讲解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以案说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参考,阐述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运用的相关问题。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经济法基础课程中抽象的法律原理和法律规范往往枯燥晦涩、难懂难学,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加上年纪较小缺少社会阅历,因此对课程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以填鸭式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了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既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无法激励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及课程特点,是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剖析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把课程中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难以理解的问题容易化,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和表现。经济法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选择案例阶段教学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选择案例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的事例,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案例。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的过程,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认真思考,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案例的选取一般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典型性。通过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并且围绕教学核心内容的典型性案例,使学生加深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针对性。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能够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案例,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3)综合性。案例要涉及多个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越多,越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问题的习惯。
(4)趣味性、生活化。生动、有趣、富有幽默的案例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趋于生活化、通俗化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共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选择这样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分析讨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案例向学生展现,可以是文字案例或音像案例,由教师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案例使用的时机由教师灵活安排,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导入,也可以在讲解了新知识点后引入。
(1)课前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边听课一边思考,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最终寻找到解答疑问的知识原理。例如,在讲解定金(合同担保的主要方式之一)前,笔者先给学生导入一个小吴购房的案例后,留下问题给学生思考:定金与订金哪个可以退?有的说是前者,有的则说是后者,大家互不相让,迫不及待地等着笔者公布答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牢牢地抓住,都自觉地认真听课。当笔者介绍完定金与订金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时,学生恍然大悟,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2)课中引入是教师先讲授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然后再展现有针对性、典型的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知识点少的教学案例可以采取个人分析的形式,而一些综合性强、内容多的教学案例则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小组的共同观点。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最终总结整合出完善的解决办法。学生从具体的案例讨论中得到启发,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总结点评阶段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交流方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总结和点评,做出恰当的评价。
点评时应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学生提出的何一种观点教师都要进行中肯的点评,对于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以肯定表扬,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而当学生表达的观点不合理或错误时不应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的地方,做重点讲解,避免分析只停留在表面,还要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题和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通过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了思维过程,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便于学生学习。最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4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能否在教学中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讨论,不要过多地干预。当学生过于兴奋、激动时,教师及时组织调控;当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及时引导疏通。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学生都能积极发言,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讨论的方向,如果发现学生讨论时离题太远,要及时指出。
篇7
关键词:法益 社会法益 利益
1.法益及其相关概念
1.1法益的概念
法益一词最初是被刑法学者所提及,其作为刑法学的一个范畴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其在刑法学的研究历史进程之中分别有权利侵害说及财产侵害说之争,其中也不乏有大量的法哲学家介入研究,如黑格尔,并且形成了黑格尔学派。法益概念经过二战前及二战后的发展及完善,逐渐完满。在此我们仅提出一个刑法学界比较权威的概念。张明揩教授在其专著《法益初论》中是这样界定法益概念的,“法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1]可见张明揩教授对法益概念进行界定时并不是单纯的从刑法学的角度,而是从一般法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也就是说法益之概念不是只存在于刑法学当中,各个部门法所保护的利益不同,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法益,刑法学有刑法学之法益,民法学有民法学之法益,当然经济法学也应当有经济法学之法益。
1.2法益与利益
由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利益所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2]利益,本意为“利息”,原被用来表示债权人对利息要求的正当性。在十八世纪,利益被有些人视为社会生活的核心概念。20世纪20到30年代利益法学的兴起正是由于法学家们认识到了利益对法的重要作用,耶林从“权利的基础是利益”[3]这种认识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律的目的以及法律是如何处理互相冲突的利益的。
由于法律资源是稀缺的,因此当利益产生冲突时,哪种利益应当并且可以得到保护,哪种利益不应当并且不能得到保护,这就需要法律对互相冲突的利益进行选择。法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标准来衡量利益之权重,对一些应当并且可能得到保护的利益,法律应承认他们为“法律所应当保护的利益”这些利益得到法律的承认之后便具有了法律的外衣上升为法益,当法律对法益进一步积极承认,那么该法益便上升为权利。因此可以说权利就是批上了法律的外衣的利益。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法益和利益并不是同等的概念,从内涵上说,无论利益还是法益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只是被法律承认的程度不同而已。而从外延上来说利益的范围要大于法益,并不是所有的利益都能够上升到法益。法益只是立法者通过选择权衡,而将一部分利益通过法律手段上升为法益。所以法益是具有阶级性及国家性的,因为它要表述的是立法者的意志,而立法者又是一个阶级的代表,所以法益并不是超阶级的。
2.经济法法益的界定
前已提及法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依此概念推之,经济法上也应当存在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也就是经济法的法益。
根据拉德布鲁赫的论述“从司法角度出发所看到的经济关系,不过是两个私人之间以相互平等为前提的关系,这种观点忽视了第三者,即在任何经济关系中都是最大的厉害关系人:公众”[4],由此可以看出来经济法所要保护的法益是一种超个人的法益也就是社会法益。我所说的社会法益与社会利益并不是等同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利益都能或者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当两种利益相冲突时,就需要进行相机抉择,分析哪种利益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就用法律之手将其揽入怀中,此时,该被保护的利益便上升为社会法益。
由于法的社会化以及新的法域社会法的出现,使得准确的界定“社会利益”的概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旦社会利益的概念得以明确那么社会法益概念的界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当各个法学大家对“社会利益”的概念加以探索之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比如:社会利益是否是一种独立的利益;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界分;社会利益实现的方法;以及当社会利益被侵害之时他的主张主体如何进行制度设计,等等。要系统地没有矛盾的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整的界定其概念是困难的,因此笔者只能尝试对其上升为法益层面的所应当具有的特点加以概括。
经济法中的社会法益笔者认为应当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社会法益主体的群体性。
社会法益的主体只能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组成的一个群体,该群体相对于整个社会成员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此他们享有的利益是一种积极的利益即一种需要主张的利益,而相对于该群体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则是一种消极的利益,即该种利益享有不被侵害的状态,只有当这种消极利益被侵犯之时,该消极利益才能转化为积极利益,此时如果他们的利益得到了法律的确认那么他们也就会成为社会法益的主体。
第二,社会法益内容的不确定性。
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众多,他们或者被法律所承认而成为权利,如所有权,或暂时游离于法律之外,法律对他们只是消极的承认。即一方面肯定其合法性,另一方面却相对权利提供比较薄弱的保护。[5]如死者所具有的法益。但是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具体确定的内容,而社会法益则不同,他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划分标准也是不明确的,它的内容因具体的时间地点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笔者并不是否认全人类都具有的相同的法益或者是从历史的纵向角度一直都被法律承认的法益,其不确定性只是相对于其他的个人法益而言的。
第三,社会法益实现程序的特殊性。
社会法益由于其内容的不确定性,并且主体的群体性,因此注定其实现程序的特殊性,不能象个人法益那样通过普通的民事或者刑事,行政程序来实现而是应该依靠一个独立或者是半独立的新型的程序制度来实现,也就是新近正在研究的公益诉讼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向法院,由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活动。[6]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上讲应该广泛存在于各个部门法之中,如经济法,行政法,环境法等。
第四,社会法益归宿的个人性。
社会法益虽为社会的某个群体所享有,但是当社会法益实现时,它的利益归宿仍应当是个人。“只有当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受到侵害现象具有经济秩序或社会正义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意义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利益。”[7] “社会法益实际上只不过是多数个人法益的集合,即个人法益的持有者是单一个人,而超个人法益的持有者是多数个人的集合,在此意义上说超个人法益和个人法益概念并不是质的不同,而仅是量的差别”[8]。因此社会法益的最终归宿仍是个人法益,社会法益的实现即是个人法益的实现。
3.经济法法益之表征
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是社会法益,那么这种法益在经济法中有时以何种形式加以表征的呢?依据拉德布鲁赫的论述:“经济法产生与立法者不再满足于公平调停经济参与人纠纷的角度考虑和处理经济关系,而是侧重于从经济的共同利益,经济生产率即从经济方面的观察角度调整经济关系的时候。经济法产生于国家不再任由纯粹私法保护的自由竟争,而寻求通过法律规范以其社会学的运动法则控制自由竞争的时候。”[9]可以看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护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介入经济领域对经济关系加以干预的结果。
经济自由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制度规则,是与经济统治相对立的。它以个人的经济自由为基本前提,以保障并且实现个人权利为宗旨,主张通过规范经济主体基本的经济权利和义务,赋予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够自主决策和行动的独立经济人格。其内容包含经济主体的三项基本自由:①自主选择经济活动的生产者自由②任意支配私人财产的消费者自由③自主选择职业的劳动者自由。经济自由是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致力于在各方面保障经济自由的最大实现。追求经济自由也受到若干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资源的有限性,垄断的产生,外部经济性,搭便车等,因此制定相应的规范保障经济活动的自由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最大程度的保障经济自由及其实现是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任务。
秩序意味着在社会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有序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经济自由的先驱们认为在市场的指导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最终会实现竞争的最佳有序化和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原生型秩序的隐患凸现。市场调节的高昂成本,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市场运行中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开始出现,在这一背景下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措施应运而生。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它主张建立一种有序的经济秩序,而这种秩序的建立就必须要借助国家之手,使其达到一种市场有序的状态。所谓市场有序就是指各类市场和各市场主体的约束体系健全并得到尊重,各市场主题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相互间达成的共同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合法利益得到维护,非法行为受到惩罚和社会的谴责,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最大化的实现。市场有序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实现产品交易必须遵守客观的一般经济规律,二是经济交易各方必须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而市场有序所要求的两个条件不会象哈耶克所说的那样会自生自发的实现,而是需要国家权力的的介入调节,通过一系列的权利义务配置以及规定行使规则来达到此种状态。
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其法益并对其法益的外在表征即自由和秩序用它的特有的制度设计予以保护,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和经济社会的经济秩序,并且增进了社会的福利,使得经济法的法益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明揩《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67页。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版,第108页。
[3][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版,第77页。
[4]吴文嫔《论民法法益》,《国家检查官学院学报》,2004第一期。
[5]韩志红《公益诉讼制度: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管理的新途径》,《中国律师》1999第十期。
[6]孙笑侠《论法律与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 《中国法学》1995第四期。
[7][8]张明揩《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66页。
篇8
一、关于经济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在于实现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正义、效益、自由和秩序要求。经济法的价值也在于实现这些目标,并在实现的同时更为具体地体现经济法部门的特征。其内容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和谐,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又表现为不同的方面。
(一)实质正义
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正义的实现,经济法也不例外,而正义有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之分。形式正义从根本上说是和法律的普遍性相联系的,它要求同等的人应当受到同等对待;实质正义在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和公平,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之福祉的正义观,强调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法律调整。民法所追求和体现的是形式正义,经济法所追求和体现的则是实质正义。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正是要求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来确定它的任务,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利益和发展。这种情况在经济法的规范和调整中不胜枚举。譬如在经济责任制当中,一方面和在传统部门法的体系中一样,行为人违反义务要引起国家暨法的否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它体现为一种积极的角色责任,强调特定的身份、职务所具有的权利(力)和义务、职责。
实质正义体现了的价值观、正义观和历史观。它摈弃了试图用“自然法”来建立永恒不变的法律和正义、类似数学的法部门的理念,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多数)人的实在需要,来确定法的规范及其适用。由此亦决定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质。
实质正义还体现为法律调整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形式正义的法追求法的普遍性调整,不断在法律规则及其实施标准中寻求平衡点,社会的发展迫使其不得不形成种种特例。这种矛盾扎根于形式主义的正义观中。而实质正义的出现,使立法者和社会赋予执法者以不同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执法者不仅根据普遍性规范来解决问题,同时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主体、个别案情作特殊调整,体现了实质正义要求法及其调整所具有的能动作用、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在经济法和社会化条件下出现的诸多其他法律部门中,特殊性法律调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得法律行为包括合同不断获得直接国家意志性,越来越具有实现特定公共目的之意义。
实质正义的法律调整手段之多样化,更表现为经济法为了纠正社会不公而采取的种种积极措施或手段。就形式正义的法而言,只要实现平等对待就足够了。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则不同,形式主义的平等对待和针对各种主体设定形式主义的具体标准均可能违背其要求,因而它可能要采取对于特定主体而言在形式上、表现上不公正但求达到结果和实质公正的措施。这种措施或手段既可以是法律规定对于不同的主体有所倾斜,或者规定得模糊、不具体,并要求执法者根据实质正义在适用具体或不具体的法律规范时进行自由裁量。在经济法中,从有关经济管理、经济活动到维护公平竞争的规范和制度,无不要求主体的行为既符合法律规范本身的规定,而且其行为结果也不违背该规范的内在精神和合理预期,合乎实质正义之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实质正义尽管是相对于形式正义而言的,但是它和形式正义并非是相悖的。实质正义同样包含着形式正义对于相同情况作出相同法律调整的要求。它是在形式正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形式正义的一种扬弃,而不是简单地走向反面和极端化。
(二)社会效益
直接追求社会效益应为经济法价值观的独到之处,其他法律部门或者不追求宏观社会效益,或者是在追求实质正义之终极目标的法体系中通过形式主义的调整间接地实现社会效益。
效益作为法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正义观的一种体现。在实质正义的观念中,当然包含着效益观念,没有公平的效益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经济法以高于民商法的姿态来调整经济生活,追求实质正义,当然要将社会及其经济效益作为自己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经济法的效益观是一种社会效益观。社会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其内涵更为深刻和广泛。效益确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反映出来的,而经济法的效益观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在于它不是一般而言的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福利、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和自身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发展,微观和经济的成果只是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之一。
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观及其以社会为本位,决定了它不能只强调经济的、局部的效益,而应该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法。”
从根本上说,实质正义本身包含了对于效益的要求。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公平和效益发生冲突,则仍然有一个利益分配和实质正义的实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认为,经济法之内在要求和宗旨,不容许任何有损社会利益和优良道德的效益之存在,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道德、秩序应当优先于局部或个别之效益,长远利益应当优先于一时之效益,实质正义之效益应当优先于形式上正义而实质上非正义之效益,互利或不损人之效益则优先于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之效益。
(三)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
自由和秩序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自始就将公法与私法融为一体的经济法,天然要以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作为其价值追求的目标。
经济法对于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之统一性的实现,在于经济法是一种将代表“公”的国家意志渗入经济关系之法律制度化的产物。这种制度,既是一种规则体系,又是比任何其他法的部门更为强烈的经济和法的实践。
现代经济法是保障和实现经济自由的法律手段,经济自由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它应当为了自由而干预、限制,而不是通过干预而限制乃至扼杀经济自由。由此决定了经济法调整具有促进、协调、组织、参与、引导和市场操作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远非简单的行政干预,所以我们不能苟同所谓“干预经济”或“干预政府”的提法。对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而言,理性地把握好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之平衡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克服政府经济管理中非理性之任意,消除任何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对自由之不当限制或无度妄为,都有赖于经济法暨竞争法的科学制定和实施。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价值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构造法律规范体系之根本所在,它可以弥补在其自身逻辑演绎中经常发生的法律适用脱离法律原初目标的弊端,给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以合理、合法的依据和限制。法律原则也是一个法律部门存在之根本。任何法律部门如果不能通过归纳和演绎,恰当地总结出若干法律原则,而只依赖于某种价值取向, 则难以构造出一套相对严格、周密的理论和相应的实在法体系。正是基于某种原则,不同的规范和制度才得以有机地统一于某个法律部门,按照一定的宗旨贯穿、联系起来。民法和经济法均如此。
法律原则有一般原则与特有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发展,是它与其他法律部门及相关法学、经济和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各种学说,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法的历史和现实面貌。经济法从中吸收养分,不断得到充实,因而相关的、更高级的一些原则也会出现在经济法中,为经济法所遵循和援引,这也就成为一般经济法原则。同时,经济法又具有自身特有的原则。从狭义上理解,这才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灵魂和建构经济法体系的依据,是经济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规范和法律文件所应贯彻的指导性准则。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应当坚持的标准和方法:(1)经济法基本原则应当具有法律规范的特性,属于法的原则性规范,而不应当将超出法范畴的原则,如资源优化配置、宏观和微观搞活相统一等作为经济法的原则。(2)经济法基本原则不应与经济法的宗旨或特性相混同。诸如公平和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相统一、国家干预、社会本位等,均属经济法的价值、宗旨、特征等范畴,不能作为法的规范存在,故而不宜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经济法基本原则应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而非经济法和其他法律部门共同遵循的原则或者照搬其他法律部门的原则规范。(4)经济法基本原则应当是贯穿于整个经济法的准则,对整个经济法体系具有指导和纲领作用,因而不应将某些经济法制度的原则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
综上,根据经济法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下述三项:
第一,平衡协调原则。这是由经济法的社会性和公私交融性所决定的一项普遍原则,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之经济法所共同遵循的一项主导性原则。作为现代新兴法律部门,经济法对于整个经济生活的调整,不再是国家—私人极端对立之下维护任何一方利益的工具,也不仅是私人组织扩大之后的一种国家单纯用以矫正社会不公、保护经济弱者的手段。在社会化条件下,经济法以兼容并蓄之精神,在调整中处以平衡协调当先,竭力促使私人与私人、私人与国家的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并按社会化之内在要求促进公有制及其经济关系和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
现代经济法为消弭个体无度追求私人利益所生流弊,以组织协调、平衡发展、公有精神之追求为己任。平衡协调原则作为经济法之社会本位的体现和基本要求,无论在宏观抑或微观领域的调整中均发挥着基本指导准则的作用。在国人的社会自治能力差、团队及友爱精神不如人家的条件下,国家的积极调控、组织协调作用就更显得不可缺少。
所谓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平衡协调是一种价值体现,作为以平衡协调为基本原则的法律规范体系,经济法追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统一等等。为了实现这些矛盾统一,经济法兼顾公与私——既要保持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经济秩序,实现整体社会效益的增加和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意志,又要保证民法中意思自治的纯洁性。由于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许多原先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领域直接渗透进了国家意志,私法的原则和精神不断侵蚀,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性不断加强,强行性规范不断增加,这已经成为现代民法的一个两难困境。既然是两难之悖论,则试图在民法范围内或者通过改造传统民法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就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也是违背私法的私人自治或当事人意思自治之精髓的。尽管通说认为现代民法已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法,但是我们认为民法的社会本位不过是意思表示的一种外在化趋势,其发展恰是一个自身否定的过程;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则是内在的,它立足于组织以及国家和社会的新发展,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之内在平衡协调。因此,只有通过经济法的平衡协调,方可创造并维护一个令自由市场机制和民法得以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有学者认为,现代民法仍应当是权利本位而不是社会本位的,这种看法用于诠释民法本身至少还是实事求是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民法传统和私人财产权不发达的国家,维护民法及其意思自治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离开了经济法的民法,只能是脱离实际生活和无法实现其价值目标的“绣花枕头”。
需要指出的是,平衡协调原则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在多数情况下未必于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和经济执法中直接适用,而是作为经济管理、经济执法暨司法所遵循的一项理念或宏观标准。经济管理、执法暨司法机关应当从社会利益出发,在其履行职责时仔细权衡利弊,乃至听取专业团体和有关各界的意见,而不是机械地理解、适用法律而作出有违实质正义和社会利益之决断,但是也不能随意或滥引此项原则,以免造成管理和司法的混乱。
第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是经济法反映社会化市场经济之内在要求和理念的一项核心的、基础性的原则。其要求不仅直接体现在竞争法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而且在经济的各项制度诸如发展计划、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外汇、企业组织、经济合同等制度中都有体现。
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和制度的出现,是通过国家的“有形之手”来纠正市场之“看不见的手”所导致的弊端,同时又力求使“看不见的手”在最大范围内、最高程度上发挥作用的产物。以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排斥政府对市场的管理、调控或“裁判”;或者以计划、管理、调控等为名,行干预、管制之实而抑制乃至否定市场的机制和作用,凡此理念和做法,均与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相悖,最终都不免遭受客观规律的惩罚。
在此原则中,我们对公平竞争加上“维护”之修饰,表明经济法和国家在维护市场经济及其竞争秩序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表示经济法之公平竞争决不是法对市场主体的一般性要求。譬如民法的公平原则,它要求稍稍超出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义务之形式平等,在微观层次上略微实现某种实质的平等;而经济法从宏观层次追求充分、适度的市场竞争,不妨可以通过抑制微观之正当、公平的竞争以实现宏观的自由公平竞争。如微软收购Intuit软件公司,双方企业和股东皆大欢喜,Intuit的股东希望通过其企业被收购而由微软对Intuit注资,并由微软庞大的国际分销网获得好处,微软则希望获得Intuit公司开发的已占有个人财务软件市场近70%份额的Quicken软件,就此交易本身而言可谓平等互利、公平绝伦,然而美国政府担心收购完成后微软会独霸全美之个人财务软件市场,执意向法院起诉。同时,“维护”公平竞争也表达了政府在这方面的积极性义务,以及法律对国家或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限制。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还体现出经济法规范的强行性,表明政府在追求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时的政策性的强制性。
第三,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这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主导之经济活动主体所附的权利(力)、利益、义务和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作为经济法灵魂的一项根本性原则。
在公有制条件下,各种公有主体和作为拟制体的国家不能像私人那样自动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存在着种种非人格化的行为,容易造成普遍的经营管理不当或不善,需要根据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来对公有主体及其成员的权利(力)、义务和职责加以科学的设置。公有制主体由众多成员组成,如果没有责权利一致之角色定位、适当的权益配置和制约,公有制就根本无法维系和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摈弃行政型、家长式的经济体制,每个具体公有主体都要面向市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变,从事管理及市场经济活动,为此需要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中贯彻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将这种要求落实为众多单个人的协调一致行为,建立一种确保所设置的各种公有主体角色不易错位之内在机制。公有制财产关系的这种特性和要求,对全社会和整个经济关系造成辐射,使得公有财产的投资经营和宏观、微观之经济管理浑然一体,呼唤着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贯穿于经济法的各项制度,以此为基点而确立我国的现代经济法治。
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中的责任具有不同的层次:首先,它是一种角色责任,表明了经济法律关系对于特定角色的权利(力)义务要求。在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决定了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受的权利(力)、义务和利益。哈特指出,责任应当至少包括:(1)角色责任;(2)因果责任;(3)应负责任;(4)能力责任。现代法和法学,要求责任首先是一种角色责任,“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向别人提供福利或促使该组织的目标的实现等义务,总是归于一定的地位或职务,即归于一定角色”。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之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正是这种要求的典型体现。其次,责任表明在主体违反义务时引起法律和国家对其的否定性评价,它是义务和制裁的联结点,执法暨司法者通过责任来确定相应的法律制裁。由此表达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依法治理经济暨公有财产关系的要求。
权指的是权利和权力。在经济法中,权利(力)和义务一般而言具有一体性,只有区分不同的情形才能将其区分开来。譬如在经济合同中,代表政府订立合同,所拥有的权利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种义务,他(她、它)应当也只能为国家谋求利益最大化,以最大的善意代表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经济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行为时同样如此。责权利相统一原则要求权责相当,不能失衡、畸轻畸重,以免权重责轻诱发专权擅权,或者权轻责重令人畏缩不前。 利指的是利益,这是由经济法的经济性质决定的。将利与权责相联系、统一,不仅因为经济关系都是物质利益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往往涉及重大经济利害,更因为经济法要在其法律调整中引入物质利益原则,将作为公有主体成员之自然人或机构本身的利益同其在公有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工作成效有机地联系起来。权责重,成效显著,利就大;反之则小,直至令行为人承担不同程度之不利益。同时,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要求在经济管理、经济活动和经济法的立法、执法暨司法中,在一定的主体角色定位范围内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责权利统一,并非将扮演角色者承担之不利益同其角色行为造成的不利或损害后果完全等同,譬如令造成数千万或数亿元损失者如数赔偿,这是不必要的, 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做到令角色扮演者的切身利害同其权责之关系明晰,奖罚分明。
经济法律关系将利益因素纳入其中,表明经济法一般不应单纯采取“命令—服从”的调整方式,经济管理和公有财产之投资经营应当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
篇9
为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目前,许多综合性中职学校普遍设置会计、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类专业,据了解,这些经济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有《经济法》课程,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相关教学经验,对如何搞好中职学校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与广大同行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本文由收集整理进步。
一、中职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
据了解,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很多中职校出现对经济法课程定位不准、教学要求偏低的现象。大多数学校把该课程定位为考查科目,由此定位导致的师生不够重视,教学深度不够,学生学得不精成了普遍现象。笔者认为,此定位欠妥。我们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政企分开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而在这过程中,法律无疑在规范经济行为、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经济类专业中职生要想在今后工作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经济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因为对于即将毕业投身创业就业的中职学生而言,了解我国当前各项经济法律规定,熟悉我国经济法律环境,是让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更好地在市场洪流中施展个人才华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搞好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区别对待
根据学科安排,受师资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经济法课程教师往往同时担任多个专业的授课任务,笔者就曾同时担任会计、物流、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根据笔者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通用教材但区别对待”不失为减轻备课压力而又确保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良策。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意识到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然后根据这种差异性去熟悉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业务特点,然后才能区分确定针对于各个具体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去进行有选择有重点地讲解,这样教师才能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有效避免走入“打沙枪”式授课的误区,否则就会导致学习所教非所学,学生厌倦教师被动。譬如,在全面讲解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会计法》《税法》《票据法》等与该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重点介绍《合同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与市场运行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熟悉相关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做到“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提炼出真正适合于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口味的经济法知识,提高经济法知识与其专业的契合度。
(二)合理安排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是学生相关知识衔接不上的问题。笔者认为,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学校合理安排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譬如,会计专业应该把学生中职阶段要学的三门与法律有关的课程这样安排:第一学期先开设《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第二学期开设《经济法》,第三学期紧接着开设《财经法规》课程,一方面,这样的安排合乎了法律知识从基础到专业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使得该课程与其他的会计专业课进度相匹配,两者步步紧跟,环环相扣,对教学很有帮助,对促进学生在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理解消化也大有裨益。
(三)精选教材,与时俱进
尽管稳定性是法律的显著特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律也是每年都在修改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每年都在变,有的学校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坚持几年不换新教材,如果我们的教材不变,这样不但任课教师对教材“审美疲劳”,而且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因觉得老教材没有新意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精选教材,要求以教材内容实用性和教材编写具有时代感为基本原则,所选用的教材要尽可能地反映本专业经济法国内外立法研究和教研趋势的新知识和新成果,教材还应该深度适宜,文字描述要生动活泼,尽量避免长篇大论或者全部是凝重的法律条文,案例说法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的教材才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纵观目前图书市场,经济法教材版本很多,各有特色,笔者认为,要精选到适用的教材,主要依靠任课老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建议各中职学校在选购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师资力量雄厚的中职学校,不防结合本校专业和学生特点,组织骨干教师集中力量研发校本教材,笔者就曾看到有一所中职学校经济法教师研发的会计专业经济法校本教材,很有份量,值得各中职学校借鉴。
(四)收集案例题材,创新教学手段
篇10
经济法作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所有工程类专业的选修课,是高校中开设最广泛的法学课程。为了能保证完成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经济法课程体系,形成以日常实务性教学内容为主,将真实案例纳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演练,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有效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在独立学院已经开始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定,针对不同课程模块,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前后续课程,修改、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使用的《经济法学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保证经济法整体内容的完整性,又要力求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体现出广泛性、开拓性和前瞻性。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较强的时势性、开放性及回应性,理论体系包含了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原理。与传统的法律部门相比较,经济法体系化程度与规范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2经济法实践课程改革前期工作
2.1根据“3+1”模式修订经济法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传统的三年半理论课程和半年的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改成三年时间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等课程的教学,一年的毕业实习及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七八学期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具有特殊性,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全面,又要保证实践环节切实可行,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七学期增加了法学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其中经济法课程实践环节占有大部分比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把实践环节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是一个单独授课、单独考察、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本校的实践条件,利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实践调研报告;聘请法律实务专家担任校外兼职导师,邀请他们实质性地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工作等培养工作。
2.2重构课程体系,制定新的实践教学大纲
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必然要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侧重于实务能力的培养,既要掌握扎实的法学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实务的理念,将法学原理与法律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对法律实践的零散认知升华为系统的法律实务能力训练,成为实务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2.3编排合理的、实践性强的指导教材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法律类课程,要重新选定配套教材,并且编写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经济法实务实训规范》,一同作为同步配套教材。教材内容要注意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实践指导的内容要与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材结构对应设置,每章都有突出重点及难点、实训和实践项目、实务操作和实际判例。教材框架上要便于学生了解总体内容结构,重点、难点是对理论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浓缩,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抓住重点。
3经济法实践性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3.1争取校外更多的支持和资助
在经济法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种阻碍,不少问题不是在校内凭借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就能够解决的,并且实践教学往往也是管理类、法律类、工程类课程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来争取校外更多的支持和资助。
3.2重视社会实践的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经济法课程内相关章节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问题,在实践中去进行检验、验证,从经济法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就要求增强普法宣传,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到的经济法律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入企业、法院进行实践性学习,积极参加法律援助活动,使学生具备灵活应变的实践应用能力。近年来,以法律援助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一些专业类法律院校中较为流行,以专业实习和模拟法庭模式成为实践教学探索的主要内容。工程类院校在学习完经济法理论课程后,可以到施工企业为农民工做相应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宣传,把培养服务社会的观念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和支持法律援助活动的主导作用,并以此推进经济法实践性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努力获取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有力支持。然而,重视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无章可循的,需要遵循一定的章程,并配备必要的机构和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3.3建立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