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24 18:2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独立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形式主要有现浇柱锥形基础、预制柱杯形基础、高杯口基础。 构造的要求包括对垫层厚度、宽度和强度的要求,对底板尺寸和配筋的要求,对基础与柱连接的要求。
2、混凝土独立基础柱基持力层的选择
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柱基持力层,设计者应根据不用的地下土的不同性质来做出选择。通常地表上层的耕植土或填土等软弱土不能作为柱基的持力层。软土以下的原状土(俗称老土)一般都可作为独立柱基的持力层。下面以几种土层性质为例做出分析:第一层原状土多为粉质粘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多为180 kPa左右;往下为粉质粘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为220 kPa左右,再往下常为卵石层,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很高约为350 kPa左右。这种情况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应做多方案的比较。(1)当粉质粘土层的平均层厚不大时,可将持力层选择在粉质粘土层下面的承载力较高的粉质粘土层上面。这样基础的深度增加不大,但独立基础的底面积可以减小,当独立基础的底面积减小以后,基础底板的配筋(当按抗弯计算时),将大幅度减小(因为弯矩和基础的挑出边长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不仅钢筋的长度随基础的边长减小而减小,而且钢筋的截面面积也减小。这样既减小了独立基础的混凝土体积,又较大地减少了钢筋的用量。(2)当粉质粘土的平均层厚较大时,当将持力层选择到粉质粘土时,一方面随着地耐力的提高,基础底面积的减小,并伴随着抗弯钢筋的节省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另一方面,随着基础深度的增加,柱子的长度要增加,基础的土方开挖量也可能增加,这些带来经济上的不利,因此当第一层原状土层厚较大时,则应对两种方案进行经济对比,才能确定设计的优化方案。(3)当房屋的层数较高,柱网的尺寸较大时,这时柱的轴力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如果卵石层以上的覆盖层不是很厚时,选择卵石层作为持力层可能是最经济的。例如我市交警指挥中心综合楼,原设计方案独立柱基的持力层选择在粉质粘土上,后适当加深改为卵石层作为持力层,基础的底面积大大减小,基础的钢筋用量大幅度减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3、独立基础设计时荷载组合类型的选用
3.1关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按照 GB 5000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基础规范》)的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2)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 3)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3.2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根据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抗震规范》) 的规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1) 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砌体房屋;③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 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 -抗震墙房屋;④基础荷载与③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kPa、100kPa和120kPa的土层。
4、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最小配筋率,《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没有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第8.5.2 条指出,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这条规定是否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在工程界还未取得共识,关键问题是台阶宽高比不大于2.5 的独立基础,是否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基础板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翼板,属于卧置于地基上的的混凝土板,其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和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ρ≥0.15%的要求。目前在工程界,关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配筋有以下几种做法:(1)第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 ×0.15%(m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H 为基础高度,以毫米计。第二,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z×0.15%(mm2) 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Hz 为基础截面的折算高度,以毫米计。第三,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1×0.15%(m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mm,h1 为阶形独立基础第一阶的高度,以毫米计。(2)阶形独立基础每阶的高度宜为 300- 500mm;当H≤500mm 时为一阶;500mm≤H ≤900mm 时为二阶;H≥900mm 时为三阶。第四,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米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与φ10@200mm的较大值。上述四种配筋做法中,笔者认为:第一种做法过于安全。第二种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第三种做法的结构思路是:就阶形基础而言,合理设计的独立基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第一阶多半会伸出从柱边与基础顶面交接处引出的 45°线同基础底面相交线之外,因此,该部分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受弯矩控制的混凝土板类构件,需满足ρmin=0.15%的要求。而基础底板底面的其余部分均在45°角的冲切破坏椎体范围内,其高度(厚度)H一般由受冲切或受剪切承载能力确定,相对较厚,如果其配筋要求符合ρmin=0.15%的要求,将会导致独立基础用钢筋量不必要的增加。第四种做法其配筋与配筋率无关,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其最低配筋率要求是: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5、混凝土独立基础拉梁的设计
根据《抗震规范》的规定,框架柱下独立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拉梁:①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上的二级框架。②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③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④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⑤桩基承台之间。设置基础拉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独立基础之间的整体性,调整柱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减小首层柱的计算高度。除上述情况外,一般可不设置基础拉梁。在设计拉梁时,应注意:①拉梁应按框架梁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应同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②有填充墙等荷载的拉梁,应如实输入作用在拉梁上的荷载。③拉梁层无楼板,在PKPM建模时应定义楼面全部房间开洞;结构整体计算时再定义弹性楼板,并采用总刚计算模型分析。④首层楼面以下基础顶面以上的框架柱,宜采取拉梁层以上和以下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通长配筋;拉梁层以下的框架短柱层箍筋应全高加密。
结语
建筑物的根本是地基础工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基础形式,它组成了结构的重要部位和重要构建,并且它与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也是息息相关的。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的合不合理,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危,也影响到工程的经济,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应给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篇2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大于等于5米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基础埋深由其他条件和最小埋深确定。基础高度主要由抗冲切要求确定,同时考虑柱纵筋的锚固和其它构造要求。
基础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计算,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问题一直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质疑,有的认为经济法本身不成其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自然就谈不到独立的经济法责任。有的认为经济法责任没有独有的责任形态,其责任追究方式不过是借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而已①。有的认为传统的部门法划分背景下的“三大责任”或“四大责任”足以实现对全部法律关系违法行为的制裁,没有必要再创设“经济法责任”②。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认为,这些观点的形成无不建立在对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的观念之上,将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看作是颠扑不破的固有规律,忽略了法隶属于适应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范畴的本质,从而没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性和适应性的变革。经济法正是为了规范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交往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而出现的“高级法”,其自有一套不同于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的价值理念、制度功能、主体范畴和行为规范目标,为了实现其法益,经济法必然确立从责任追究宗旨、责任追究方式、责任承担主体都不同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独立性的经济法责任。
一、经济法固有的制度功能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交往形态的复杂化和经济主体追求效益目标手段的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传统法律部门无法企及的社会关系。传统的民商法以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私人交往为宗旨,以交往各方权利义务的“均质性假设”为规范手段③。当出现私人权利损害时,民事法律责任主要采用“填补性”的救济措施,以使受损害方的权益回复到受损害之前的状态。以消费品买卖为例,传统的民商法以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等价值目标为交易原则,关注的是买方和卖方在合同关系中的相对等的权利义务的实现,法律责任以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排除妨害等补偿性责任方式为主,故一旦卖方向买方销售了假冒伪劣的货品,买方通常向其追究更换货品或退货返还货款的法律责任。这些主张只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产生对经济交往个别受害者的权利救济的作用,而没有对恶意欺客的商家起到惩罚的作用。这与民商法以维护私人之间个别交易秩序为宗旨的制度功能有关。
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对恶意欺客的商家仅仅用维护个别交易秩序的民商法调整是远远不够的。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由于经营成本显着低于其他合法经营的商家,会造成其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甚至可能造成其他商家在趋利心理下效仿,从而破坏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产生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个体成本”,而且会产生整个市场秩序受到破坏的“社会成本”,同时也说明法律不仅要关注对于“个体成本”付出的补偿,还要考虑对“社会成本”付出的补偿。而这些整体性或全局性的后果一旦出现,以个别交易秩序为立法价值取向的民商法未免力有不逮,而仅以填补个别交易主体利益损害的民事责任来制裁商家显然不能弥补“社会成本”付出的损失。而行政责任则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违法后果,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畴过于狭窄,在法律关系主体各方都是商业主体时则无用武之地。刑事责任虽然关注整体社会秩序,但适用时要求社会秩序被破坏达到一定的恶劣程度,适用条件较高,不能普遍调整经济交往中的所有争议。
经济法正是在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对整体社会利益调整缺位或不足的前提下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复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法最初的立法动机看,经济法的固有制度功能就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以更广泛的市场主体为调整对象,致力于构建全体社会经济成员普遍和谐发展的经济秩序。以此为出发点,经济法制度体系中必然存在以恢复整体秩序、弥补整体秩序受破坏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损失为己任的法律责任要素,即经济法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独有的特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责任有其独有的本质属性,这些属性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所不具备的,这说明了经济法责任的特殊之处,不能被其他法律责任所替代,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一类法律责任。
1.经济法责任具有社会性。由于经济法的制度功能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经济法责任的诸多制度安排都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经济法责任中的责任承担的方式、责任承担的要件、责任内容等制度要体现对“社会成本”的考虑,故其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不仅具有补偿性,而且具有惩罚性,使违法者在受到惩罚后慑于法律责任不再引发社会成本。经济法责任是从全社会的高度来维持整体社会公共利益不被破坏,这样的社会性视角,其他法律责任不具备,基于各自的制度功能也无法具备。
2.经济法责任具有复合性。经济法责任的复合性包括两重含义,其一为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其二为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指在经济法责任形式上财产责任形式和非财产责任形式并重,如对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既有没收所得、损害赔偿等财产责任,又有信用减等、资格取消等非财产责任形式,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在于补偿和经济惩罚,非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往往在于将违法典型公示并产生社会威慑,从而预防经济秩序被再次破坏。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指经济法责任不仅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功能,还有对积极与违法行为斗争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肯定评价和鼓励功能。如消费者若发现销售者或生产者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则商家通常要对消费者予以双倍赔偿。双倍赔偿就不仅体现了对经营者的惩罚,而且有肯定消费者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其与违法经营者斗争的意义。相对应的,民事责任体现的是填补性的救济,不具有积极功能;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体现的是对违法行为人的财产上或主体人格、主体人身上的惩罚,对罚没财产通常收归国有,更不能体现对受害方或责任追究方的鼓励和肯定。
3.经济法责任具有不均衡、不对称性。依据经济法律关系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经济法主体可分为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即市场规制法中的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宏观调控法中的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④。经济行政主体往往是具有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机构,即调制主体;而市场主体则由不同的经营者、竞争者和消费者组成,是调制受体。在干预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经济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相应的责任承担也有差异。如在宏观调控法律规范中,其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政府机关干预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故对经济行政主体的义务规定较多,相应地经济行政主体违反经济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较多。这有别于民商法主体权利义务及责任的“均质性假设”,呈现出明显的在主体权利义务设计和责任承担上的不均衡、不对称性。
三、经济法责任特有形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制度基础
事实上,对经济法责任独立性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大多强调,经济法规范中较多地采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方式来制裁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主体,并以此为理由强调经济法责任实际上就是上述三种责任。但我们应看到,经济法责任对诸如“损害赔偿”“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方式的采用,虽然与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术语相同,但不过是与二者一样采用了相同的责任追究方式,并不代表其责任追究的功能和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等同于民法或行政法,其责任追究目的在于维护整体社会公共利益。这就使得在经济法关系中使用“损害赔偿”等责任形式,并不是对违法行为主体追究民事责任,而是追究其经济法责任。
法律责任的本质是对责任主体权益的限制和剥夺,而责任主体能被限制和剥夺的权益种类又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无限地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当近代和现代的法律制度逐渐成熟以后,法律所能使用的责任形式基本上被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瓜分完毕⑤。晚近发展的经济法只能在现有的责任形式中选择使用以构建自己的法律责任体系。责任形式的重合并不代表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事实上,在现有的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中,共同采用同种责任形式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民法、行政法、刑法能同时采用罚没财产类责任形式,如民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行政法上的罚款、刑法上的罚金,那么经济法采用与民法同种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又如何能说明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呢?
况且,经济法发展至今,还产生了诸多民法、行政法、刑法所不具有或忽视的责任形式,这些独特的责任形式体现了经济法的制度功能,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1.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在民商法中受到忽视,却在经济法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并有扩大适用的趋势。这种责任形式具有四种功能:对受害方的赔偿、对违法行为主体的制裁、对违法行为主体再次违法的遏制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威慑、对受害方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鼓励。其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受害方的利益,而且能够维持和保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具有鲜明的经济法立场与特色。
2.信用减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若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减等,则是一种惩罚。如信誉评估制度、纳税信息公告制度、上市公司的PT制度等就具有信用减等的责任效果。
3.资格减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资格同其存续和收益紧密相关。因此,取消市场主体的某种资格,如吊销营业执照、取缔特殊行业从业资格,使其失去某种活动能力,就是对经济法主体的一种重要惩罚。因为,这种责任通常由经济行政机关做出,故有些学者称这种责任为行政责任。但应当看到这种责任形式与行政法责任的责任目的不同,并不在于维护行政的权威和保持政府的廉洁性,而在于维护市场的整体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责任。
4.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经济违法规定和行为。这是针对经济行政机关在进行宏观调控或市场规制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给予否定的责任形式。在部分经济法律规范中有立法体现,如《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中的一些条款体现了这种责任形式。
篇4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现状,许多学校提出了分级教学的新模式,即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由教师分别分层施教。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以著名学者Krashen提出的i+1语言输入理论为基础。Krashen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滤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当输入性学习材料与语言学习者水平相当,即略高于语言习得者时,这时的语言输入是最容易接受的。通过有区别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有区别地设计英语教学目标,制定英语教学内容,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分级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使得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起来过于轻松,没有挑战,而成绩差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甚至丧失学习积极性。而分级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它可以为不同起点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但是分级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一些分到中级班甚至初级班的学生会产生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在教学管理上,由于分级教学与自然班不对称,因此带来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同学上课出勤率低,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不能及时沟通等。此外,分级教学对学校教务教学等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鉴于笔者所在的学校尚未采纳分级教学的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如何通过其他教学革新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大班授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创新。“交际能力”的提出与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形成对照。我们知道,学习一种语言,其实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社会规则。然而这种规则的学习不同于句法的规则,可以跨越时空,而是必须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参与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对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理解就会残缺不全。在实行以交际为目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怎样利用语言来完成交际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正确。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西方文化的特点。这种教学创新带来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等。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技能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一、利用课文背景知识,激活学生的交际意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导致在英语学习中受到困扰。同时,光有语言能力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遇到的种种问题,更避免不了在语言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即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因此,教师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当作英语教学的有机部分予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对象国家文化的输入,适当增加对象国文化、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辅导和介绍,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背景。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具体的文化现象教师要加以诠释,增强学生对英美原文的理解力,这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十分重要。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并保证每堂课的文化信息量,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好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讲解课文前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西方风土人情。或在讲解过程中,遇到语言的文化内涵时,旁征博引,使学生了解西方浓厚的文化底蕴。如《新编英语教程》III第二单元第二课是关于April Fools’ Day。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愚人节的来历,愚人节在西方的演变以及现在西方人是如何过愚人节的。如果学生对西方的愚人节有较多背景知识,那么课上他们就能透彻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并按要求进行role play。此外,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激活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以及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欲望。
二、创设交际化训练项目
在每个新单元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堂交际训练活动,如student presentation等。如《新编英语教程》III第九单元第一课是关于拳击运动员的,那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课堂讲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中,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演讲稿和漂亮的ppt文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要提前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确定角色,角色之间的关系,交际的地点、场合,交流的目的。情境表演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把他们所用的语言与某个具体的情境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意识到在每个情境中使用的语言在另一个情境中不一定合适。此外,还可以把一些著名的戏剧名作表演出来,使学习者深入角色,把思想感情和语言融于一体,学习因此变得更加生动而活泼。这些表演活动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在真实场景中的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热门话题,提出课文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例如:《新编英语教程》III第四单元第一课是关于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传记。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开放的话题,如“你最喜欢莎翁笔下的哪个人物,为什么”,“How do you think of…”,“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something?”通过这些引导型问题,教师可以诱发学生的联想,激活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从而积极思考问题,并最终唤起学生说话的愿望和交际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交际状态。
当然,要真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还需要学生坚持言语操练。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复述课前预习的内容,包括与所讲解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语法和语言点,讲与自己生活和社会关系较为密切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重复训练,直到学生能够较准确、得体、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要求,设计一些交际活动,虚拟一些交际场合,有目的地从不同场合和不同氛围、不同主体和不同的立意角度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简单的交际过渡到复杂的交际活动,体验自己的交际能力,体验创造性学习的全过程。结合课文内容穿插和交替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通过大量训练更快地掌握语言知识,积累交际经验,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得体、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大学教育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为辅。因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基础英语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基础课,是英语专业最主要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自学,指明自学的范围、重点和方法。自学的范围应包括大纲所要求而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如与教材配套的泛读教材,及练习册等。对自学内容教师应定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指导和检查,如问答、讨论、演讲、作业等形式。如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可以酌情开列参考书目。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文涉及到的范围,要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在面对资料时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可以课后利用网络反复练习课堂上所习得的句型、话题等。教师应及时在重复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实行目标分层,对程度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引入小组讨论的模式
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完成教学任务,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真实情境的模拟。每个单元都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小组活动项目,解决交际时涉及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如:掌握相关词汇、句型、语法,了解相关文化习俗等,完成课程的既定知识目标。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活动项目、任务和场景等具体内容,将知识点的学习与能力训练融合在一起,边做边学,从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小组讨论乃至整个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感知、领悟和内化。在不知不觉中用英语做事,以实际运用语言而获得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例如:在讲非谓语动词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运用刚刚学过的非谓语动词形式进行描述,如:
The girls stood there on the bank, shivering with cold.They were found playing in the frozen river before being rescued.
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重视发展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商合作能力。小组讨论法注重语意的传达,对学生的语法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寻找合适的机会给予纠正,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表情达意,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例如《新编英语教程》III第一单元第一课My First Job,谈的是作者找工作的经历。我们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找工作,找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课堂气氛很热烈。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受到启发,也使学生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周测验
通过周测验的方式,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反馈。同时,通过周测验,促进学生及时巩固一周所学知识。周测验可以采用口头翻译,笔头答题的方式,把一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反映出来。基础英语课的教学进度是一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周测验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的全过程:预习学习复习,帮助他们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巩固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包括交际沟通能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学习主体地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获得认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充分重视学生的需要、动机、目的、意识、认知结构、能力、价值观等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决定因素。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界的刺激,也不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作为基础英语课的任课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相联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接受转为主动实践,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根据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以及客观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用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教学方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语言及文化知识,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使他们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蔡小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7).
[2]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3]胡壮麟.大学英语教程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9).
[4]胡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
[5]刘鸿.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构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6]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81.
篇5
放线方法:
1、确定坐标点,这个坐标点是甲方提供,有建筑的四角的坐标点得到建筑的控制范围。
2、坐标点的引出,这步需要将建筑的边线轴线进行扩展,因为建筑的轴线在施工过程会被掩盖,所以需将轴线引到能固定处,且不容易被触碰。
3、建筑基础放样,按照轴线位置放样出建筑内其他轴线和大线。接下来就放其他构件细部的样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论文内容摘要]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经济法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本文从经济法责任的制度根源、与其他法律责任的本质差异及其独有责任形式等方面论述其独立性的基础,明确经济法责任是不同于其他法律责任的,具有制度保障和现实需要的独立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问题一直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质疑,有的认为经济法本身不成其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自然就谈不到独立的经济法责任。有的认为经济法责任没有独有的责任形态,其责任追究方式不过是借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而已①。有的认为传统的部门法划分背景下的“三大责任”或“四大责任”足以实现对全部法律关系违法行为的制裁,没有必要再创设“经济法责任”②。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认为,这些观点的形成无不建立在对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的观念之上,将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看作是颠扑不破的固有规律,忽略了法隶属于适应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范畴的本质,从而没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到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性和适应性的变革。经济法正是为了规范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交往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而出现的“高级法”,其自有一套不同于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的价值理念、制度功能、主体范畴和行为规范目标,为了实现其法益,经济法必然确立从责任追究宗旨、责任追究方式、责任承担主体都不同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独立性的经济法责任。
一、经济法固有的制度功能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交往形态的复杂化和经济主体追求效益目标手段的多样化,出现了许多传统法律部门无法企及的社会关系。传统的民商法以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私人交往为宗旨,以交往各方权利义务的“均质性假设”为规范手段③。当出现私人权利损害时,民事法律责任主要采用“填补性”的救济措施,以使受损害方的权益回复到受损害之前的状态。以消费品买卖为例,传统的民商法以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等价值目标为交易原则,关注的是买方和卖方在合同关系中的相对等的权利义务的实现,法律责任以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排除妨害等补偿性责任方式为主,故一旦卖方向买方销售了假冒伪劣的货品,买方通常向其追究更换货品或退货返还货款的法律责任。这些主张只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产生对经济交往个别受害者的权利救济的作用,而没有对恶意欺客的商家起到惩罚的作用。这与民商法以维护私人之间个别交易秩序为宗旨的制度功能有关。
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对恶意欺客的商家仅仅用维护个别交易秩序的民商法调整是远远不够的。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由于经营成本显着低于其他合法经营的商家,会造成其在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甚至可能造成其他商家在趋利心理下效仿,从而破坏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产生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个体成本”,而且会产生整个市场秩序受到破坏的“社会成本”,同时也说明法律不仅要关注对于“个体成本”付出的补偿,还要考虑对“社会成本”付出的补偿。而这些整体性或全局性的后果一旦出现,以个别交易秩序为立法价值取向的民商法未免力有不逮,而仅以填补个别交易主体利益损害的民事责任来制裁商家显然不能弥补“社会成本”付出的损失。而行政责任则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违法后果,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畴过于狭窄,在法律关系主体各方都是商业主体时则无用武之地。刑事责任虽然关注整体社会秩序,但适用时要求社会秩序被破坏达到一定的恶劣程度,适用条件较高,不能普遍调整经济交往中的所有争议。
经济法正是在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对整体社会利益调整缺位或不足的前提下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复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法最初的立法动机看,经济法的固有制度功能就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以更广泛的市场主体为调整对象,致力于构建全体社会经济成员普遍和谐发展的经济秩序。以此为出发点,经济法制度体系中必然存在以恢复整体秩序、弥补整体秩序受破坏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损失为己任的法律责任要素,即经济法责任。
二、经济法责任独有的特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责任有其独有的本质属性,这些属性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所不具备的,这说明了经济法责任的特殊之处,不能被其他法律责任所替代,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一类法律责任。
1.经济法责任具有社会性。由于经济法的制度功能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经济法责任的诸多制度安排都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经济法责任中的责任承担的方式、责任承担的要件、责任内容等制度要体现对“社会成本”的考虑,故其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不仅具有补偿性,而且具有惩罚性,使违法者在受到惩罚后慑于法律责任不再引发社会成本。经济法责任是从全社会的高度来维持整体社会公共利益不被破坏,这样的社会性视角,其他法律责任不具备,基于各自的制度功能也无法具备。
2.经济法责任具有复合性。经济法责任的复合性包括两重含义,其一为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其二为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责任形式上的复合性指在经济法责任形式上财产责任形式和非财产责任形式并重,如对不正当竞争的主体既有没收所得、损害赔偿等财产责任,又有信用减等、资格取消等非财产责任形式,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在于补偿和经济惩罚,非财产责任形式意义往往在于将违法典型公示并产生社会威慑,从而预防经济秩序被再次破坏。责任功能上的复合性指经济法责任不仅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功能,还有对积极与违法行为斗争的经济活动主体的肯定评价和鼓励功能。如消费者若发现销售者或生产者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则商家通常要对消费者予以双倍赔偿。双倍赔偿就不仅体现了对经营者的惩罚,而且有肯定消费者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其与违法经营者斗争的意义。相对应的,民事责任体现的是填补性的救济,不具有积极功能;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体现的是对违法行为人的财产上或主体人格、主体人身上的惩罚,对罚没财产通常收归国有,更不能体现对受害方或责任追究方的鼓励和肯定。
3.经济法责任具有不均衡、不对称性。依据经济法律关系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经济法主体可分为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即市场规制法中的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宏观调控法中的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④。经济行政主体往往是具有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政府机构,即调制主体;而市场主体则由不同的经营者、竞争者和消费者组成,是调制受体。在干预市场运行的过程中,经济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相应的责任承担也有差异。如在宏观调控法律规范中,其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政府机关干预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故对经济行政主体的义务规定较多,相应地经济行政主体违反经济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较多。这有别于民商法主体权利义务及责任的“均质性假设”,呈现出明显的在主体权利义务设计和责任承担上的不均衡、不对称性。
三、经济法责任特有形态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制度基础
事实上,对经济法责任独立性持否定态度的学者大多强调,经济法规范中较多地采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方式来制裁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主体,并以此为理由强调经济法责任实际上就是上述三种责任。但我们应看到,经济法责任对诸如“损害赔偿”“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责任方式的采用,虽然与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术语相同,但不过是与二者一样采用了相同的责任追究方式,并不代表其责任追究的功能和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等同于民法或行政法,其责任追究目的在于维护整体社会公共利益。这就使得在经济法关系中使用“损害赔偿”等责任形式,并不是对违法行为主体追究民事责任,而是追究其经济法责任。
法律责任的本质是对责任主体权益的限制和剥夺,而责任主体能被限制和剥夺的权益种类又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无限地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当近代和现代的法律制度逐渐成熟以后,法律所能使用的责任形式基本上被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瓜分完毕⑤。晚近发展的经济法只能在现有的责任形式中选择使用以构建自己的法律责任体系。责任形式的重合并不代表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事实上,在现有的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中,共同采用同种责任形式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民法、行政法、刑法能同时采用罚没财产类责任形式,如民法上的惩罚性违约金、行政法上的罚款、刑法上的罚金,那么经济法采用与民法同种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又如何能说明经济法责任就是民事责任呢?
况且,经济法发展至今,还产生了诸多民法、行政法、刑法所不具有或忽视的责任形式,这些独特的责任形式体现了经济法的制度功能,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1.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在民商法中受到忽视,却在经济法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并有扩大适用的趋势。这种责任形式具有四种功能:对受害方的赔偿、对违法行为主体的制裁、对违法行为主体再次违法的遏制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威慑、对受害方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鼓励。其不仅能很好地保护受害方的利益,而且能够维持和保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具有鲜明的经济法立场与特色。
2.信用减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若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减等,则是一种惩罚。如信誉评估制度、纳税信息公告制度、上市公司的PT制度等就具有信用减等的责任效果。
3.资格减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资格同其存续和收益紧密相关。因此,取消市场主体的某种资格,如吊销营业执照、取缔特殊行业从业资格,使其失去某种活动能力,就是对经济法主体的一种重要惩罚。因为,这种责任通常由经济行政机关做出,故有些学者称这种责任为行政责任。但应当看到这种责任形式与行政法责任的责任目的不同,并不在于维护行政的权威和保持政府的廉洁性,而在于维护市场的整体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责任。
4.改变或者撤销政府经济违法规定和行为。这是针对经济行政机关在进行宏观调控或市场规制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给予否定的责任形式。在部分经济法律规范中有立法体现,如《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中的一些条款体现了这种责任形式。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the "Electro Mechanics and Electric Drive" course, and made exploration from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res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ransforming testing forms.
关键词: 独立院校;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模式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Electro Mechanics and Electric Drive course;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33-02
0 引言
“电机与拖动基础”在我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是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直流、交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独立分析直流拖动和交流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并在今后的应用中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影响其他有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可能是学生今后从事电机方面有关的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基础。为了解决“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我们在“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等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1 “电机与拖动基础”目前教学中的问题
“电机与拖动基础”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是内容繁杂,课时有限;再一个是独立院校学生前面基础知识没有夯实,理解本课程内容大多觉得困难,抽象的教学内容冲淡了学生的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电机与变压器的结构和原理,还包括了拖动系统和电机的运行分析,知识点多,而且比较零散,内容比较抽象。本课程大纲规定有56学时,课时安排非常少。这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很有限。有限的课时也导致老师讲课刚开始节奏比较快,可能学生还没有理解就已经讲完了,这对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是打击,上课效率相应的变低。
2 课程新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1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对前面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相对不太坚实,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是很关键的。“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入门比较难,门槛高,因此在开始讲课的时候要尽量详尽,且联系前面的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争取将学生一开始便带入到这门课程中。
要建立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意步步逼近,由浅入深,因材施教,尤其上课的几十分钟,一定要保证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对不同的学生要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对学习相对较差的一些的学生,要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像基本概念和经常重复的知识点的问题;对学习较好的同学,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问一些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需要发挥的问题,并指导其思路。课堂几十分总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最佳时间,也是对学生进行启发鼓舞的最好时机。
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在学习直流电机时要反复强调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联系和区别;在学习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以及后面的变压器的电压平衡方程式时,可以通过向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进一步提问,引导他们掌握电机中的电磁转换规律和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学生的信心。而直流电动机启动制动和异步电机的启动制动是对直流电机相关知识和交流电机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上课时可以指引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这两种电机启动制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对其启发式提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样,有了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学生的思想上也会潜移默化的重视这么课程,随之而来会有较强的兴趣,再加上逐渐培养起来的自信,学生主动的学习这门课,这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2.2 改善课程的教学方法
2.2.1 启发和互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建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手段。启发式的提问是上课时每节课刚开始时可以设置课前提问环节。上一堂课结束时可以提出几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下一堂课时进行随机提问。例如,在学习直流电机制动时,提问学生几种制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在给定条件下能用哪些制动来实现?对制动过程和制动运行的运行状态的不同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首先要掌握的是制动过程和制动运行的状态区别,制动过程是指减速停车时的一种状态;而制动运行通常用于位能性负载下放重物时的一种拖动状态。其次将各种制动的制动时物理条件记清楚,才能知道各种制动的适用范围。通过这种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直流电机制动的物理本质。总之,在上课时的提问,尤其是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课堂进行引导和启发,得到学生的反馈与互动,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在课堂中互动非常重要,通过互动老师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反馈到老师那里。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缺一不可,虽然老师的“教”起到主要作用,但学生的“学”更需要得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独立院校的学生本身对自己就不太自信,如何激发独立院校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大学阶段应该培养的一项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如何让学生循序渐进,正确应用知识,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引。学习知识无止境,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这样今后对于任何新的知识,学生都可应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解决。
2.2.2 讨论研究教学法 在“电机与拖动基础”的教学中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一些与书本理论知识有联系的实际例子或者前沿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举出熟悉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机制动实际存在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要用到目前所学的电机知识去解决的,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再次,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思考课堂内容,并带出相应的研究性问题。例如,可以引入现在热门的变频调速问题。这种研讨型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大有益处。
2.2.3 多元化教学法 随着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 “电机与拖动基础”的教学不再停留在讲述和板书上,另外上课学时的压缩,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成了高校教改的必然趋势。“电机与拖动基础”中有关电机和变压器的内部结构等抽象内容更需要直观教学,不然很难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概念。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提到的很多电机是学生所没有接触过得,不知道实物便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电机知识的兴趣。对课件的合理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课程考核措施 教学评价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电机与拖动基础”的考核我们采取了方式多样、全过程的评价方式,对以往仅有闭卷考试作为最主要的考核方式的做法做了相应的改革,强调了过程考核,具体有以下几种考核方式:第一,考核考勤:一方面课前进行不定时的点名,另一方面课堂上抽查提问也可以做到点名的效果,对于旷课的同学记入平时成绩;第二,课后作业考核:按照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分别记录每次作业成绩,最后做平均;第三,课堂表现考核:有课堂个人提问、分小组提问等;第四,实验考核:这门课有相应的实验环节,在实验课可做小提问,实验课后检查实验报告等;第五,期末考试。
3 总结
本文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对“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给出了几点建议。主要给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更好的发挥。给出一些具体做法并且给出实际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应用。
因此,在独立院校正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独立院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发生量和质的变化,才能适应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道驰,冯根生等.对“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98-100.
[2]李书权,侯勇等.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4):49-52.
篇8
关键词:信用证;独立性;
信用证系开证行应申请人的请求对外开立的承诺在所提交的单据和信用证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承担付款义务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信用证关系被认为是一项独立的法律关系组合,但是最核心的法律关系是开证行和受益人之间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关系。信用证这项贸易结算工具创立至今,极大地推动了贸易的发展,被视为是将金融信用取代商业信用的积极创造。信用证适用的统一惯例也为广大贸易者、银行、航运者所接受,成为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国际法。
信用证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生命力,在于其有着极强的独立性,信用证开立后则独立于贸易基础合同,开证行凭借自己判断对外做出是否付款的意思表示,受益人也可直接主张于信用证开证行以获得相应的付款。可以说信用证的独立性特点是信用证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最根本原因。但信用证的独立性是否就已经真正发展到超脱基础贸易合同而成为与基础贸易合同毫无瓜葛的法律关系,从而与基础合同之间形成井水不犯河水的并行的体系呢?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信用证在其运行中总会受到基础合同的强大影响,从而极大地改变名义上的独立性。
一、 基础贸易合同中约定信用证开立条款时的干预
信用证充其量仅仅是一个结算工具,是贸易双方就资金如何支付所做的安排。按照一般贸易规则,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买方负有向卖方支付款项的义务,买方支付款项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外乎采取包括现金、汇款、托收或者信用证的方式。从安全性角度而言,信用证被视为最安全的结算工具,信用证拉近了买卖双方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因双方之间的不信任而产生的副作用。
买卖双方一旦同意采用以信用证为结算的工具,则就涉及到信用证的开立时间、信用证开立银行的接受与否、信用证开立的费用承担、信用证中具体的单据的种类份数出具人等条款。这些条款都会被纳入基础贸易合同的范围,买卖双方就这些开证条款进行充分的磋商并达成一致,最终成为基础贸易合同的一部分。
可以这样说,基础贸易合同中就信用证开立条款所作出的约定是后续买方申请开立信用证的基础,没有双方在基础贸易合同中的磋谈,就谈不上信用证的适用。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信用证开立条款的约定一般都会被直接纳入开证申请人要求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条款当中,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基础贸易合同时信用证的源泉。
二、 申请开立信用证时基础合同对信用证的干预
一般我们认为开证申请人和开证行在开证时产生的申请开立信用证法律关系,此法律关系也和信用证法律关系相独立。我们承认申请开立信用证法律关系和信用证法律关系之间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但是不能否认在申请开立信用证时,基础合同对信用证产生的重大影响。
买卖合同的买方基于自己的方便等原因的选择,会选择一家银行做为信用证的开证银行对外开立信用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开证行对外开立信用证是应开证申请人的委托进行的,虽然开证行对外独立开立信用证的法律后果并不直接归于开证申请人,但是开证行对外开立信用证一般不得超脱于买方的指令。
申请开立信用证时,买方一般会向信用证开证行提交开证申请,或者签订申请开立信用证的合约,在此合约当中,买方也即是申请人会详细地就信用证条款的几乎全部内容做出详细的要求,这类要求和前面我们所讲的基础合同里的约定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也就是将基础合同里所约定的开证条款的内容以清晰的意思表示,指令或要求开证行如是办理。在申请人提交的开证申请并未违背UCP的强行规定的情况下,一般开证行均会按照申请人的要求对外开立信用证。
也就是说开证行对外开立的信用证实际上就是将贸易基础合同中某些条款对外进行了细化,使之符合UCP的要求,以及符合国际银行间标准实务的要求。
三、 不符点的提出与放弃中基础合同对信用证的干预
信用证能否充分地得到履行其法律要求表现为受益人提交的单据是否会出现不符点,或者说开证行是否会就受益人提交的单据做出单证不符的判断,再进一步则为开证行做出单证不符的判断能否成立或者是否最终放弃。
1、 不符点(DISCREPANCY)的根源 所谓不符点是指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不符合信用证的约定的各明细内容。从其来源上来看有两类最常见的不符点。一类是根本性的不符点,即单据的产生本身已经不符合信用证的约定,从而导致不符点不可能也不应该得到弥补。比如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限,提单的出具日期已经超过了信用证规定的期限,受益人本身已经是延期交付货物,在此情况下,船运公司签发的提单上记载的装船日期已经不可能和信用证相符,此类不符点是根本性的不符,是不可修改的不符点,如果强行为了满足信用证的条件而使之相符,则会落入无尽的法律纠纷,在本文中我们不做阐述。
还有一类不符点是轻微的不符,或者是可修改的不符。主要表现为因为某种操作的失误而导致在单据上显示的内容和信用证规定不相符合,诸如打字产生的错误等等。此类不符合前者的不符有着质的区别,这些不符不是履行基础合同中产生的不符,而是信用证下出现的不符。但是此类不符同样可能导致不符点的主张得以成立,如果此类不符点符合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的原则,则对开证行来讲一样可以达到拒付的条件。
2、开证行提出单证不符时基础合同的影响
从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制定者角度而言,制定者希望通过惯例统一各方就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的不同认识从而达到较少不符点争议的目的出现。根据统一惯例的要求,开证行也应当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外独立做出单证是否相符的意思表示。
但事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信用证从其开立到接受单据再到最终付款有着一段时间,姑且不论是远期信用证,在即期信用证下,都会有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开证申请人一般均在开立信用证时提交部分保证金已开立信用证,待到开证行付款之时再将全部款项补足。这一信用证的强大的融资性质,导致单据到达开证行时开证行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开证申请人的资金做保障,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影响,或者为了使单据提示和最终付款之间产生缓冲,许多开证行在接到单据时首先即对外宣称不符,然后择机要求开证申请人提供充足资金后再行付款。从这一点上分析,开证合同能否履行严重影响了信用证关系的正常运转。
更为严重的是,即便是本文曾经提到的一些轻微不符点的出现,如开证申请人已经丧失了商业信誉,根本无力偿还信用证可能出现的垫款,则开证行会竭尽全力寻求不符点的成立,从而达到拒付信用证的目的,此时信用证基础合同开证申请人的情况对信用证交易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
篇9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环境众益
为了给环境损害后果的补救以及保护环境寻找可行的司法途径,我国环境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把目标瞄向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现有广受关注的“环境公益”实际上并不是纯粹的环境公益,其中包括两类利益:因环境损害而遭受损失的广大民众的人身、财产利益(简称为“环境众益”)和环境公益。这两类利益之间有何关联以及是否都能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独立性提供坚实的基础进而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仍是值得我们重新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环境众益在本质上属于传统诉讼制度保护范围
从表面上看,环境众益和环境公益这两类利益的损失都是环境损害的后果。环境众益的损失因环境损害而产生,而环境公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环境要素的损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类利益在法律本质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利益并受同一司法程序之保护。环境众益的损害虽然受害者一般众多,但其在法律本质上实为多个人私益的简单相加,而非公益。环境众益每个受害主体的利益份额从一开始就是明确清晰的,甲的+乙的+丙的+……+张三的≠公共的。
此外,与传统的人身、财产利益的损害不同,环境众益的损害是经过环境要素这一中间媒介而产生,但环境要素这一媒介只能说明致害手段的不同,而不能说明其对公众人身、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与传统侵权行为人直接造成对方人身、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有什么法律本质上的区别。如果采取法律诉讼的途径对环境众益进行保护,环境要素媒介这一致害手段的不同并没有对保护人身、财产利益的传统诉讼法律关系带来本质上的变化。
虽然为保护环境众益而进行的诉讼在客观后果上确实能够带来保护环境公益的效果,但这并没有改变环境众益诉讼的法律本质。环境众益诉讼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广大受害民众的人身、财产利益,本身并不是为了保护环境公益。很明显,如果排污企业将厂址搬迁或将其污染物通过辗转运送而排放到另外一个远离原告方居住或无人居住的地方,此时环境众益诉讼的目的就达到了,但此时排污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毫无减少。所以,保护环境公益只不过是环境众益诉讼的间接结果,其本身并不能够带领环境众益诉讼驶出保护人身、财产利益的传统诉讼理论与制度的界域。
二、环境公益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独立性的基础与目的
在环境公益遭受损害的现实中,其致害主体和受害主体都具有广泛性,是所有的人。由于所有人的需求及活动而造成了环境损害的发生,所有人都是环境损害的致害人。在这种“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损害中,致害人和受害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够被特定化的,臭氧层空洞以及酸雨对人类造成的损害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责任感的主体可以把矛头指向某个或某几个典型的环境公益致害者而提讼以保护环境公益,但这种原告已经超出传统保护私人人身、财产利益的诉讼法理论和制度所能允许的范围。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去要求为保护环境公益而进行的诉讼的原告,则根本无法确定“合法”的原告。
传统民事、行政诉讼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原告方的损害赔偿来达到对其人身、财产利益的保护,但这绝对不能够满足保护环境公益的需要。环境公益一旦遭受损害,很可能就无法进行补偿。环境损害直接客体即环境利益的价值不可衡量性以及后果的难以恢复性,直接决定了保护环境公益只能走预防的道路,而不能够等到环境损害发生以后再进行救济。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有些环境损害已经在某个局部发生但人们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这种长时性和广泛性更加明显。但是环境损害后果一旦显现,往往就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是不可逆转性的。而事后补偿的救济是以损害结果的存在为前提,要求被救济的损害可以量化,并且最重要的是被救济的损害可以通过补偿救济得以恢复到无害的程度。这些很明显都与生态环境损害的无法量化性和难以恢复性、甚至不可逆转性相矛盾。通过事后的补偿救济去保护环境公益,最后只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虽然从最终意义上讲,环境公益与个人的私益是相符合的,保护了环境公益就是对所有人利益的保护。但从目前的现实意义上来看,保护环境公益的行为大多都是与私人的经济利益相矛盾,要保护环境公益,就必须对个人的私益进行一定的限制,使其不与环境公益相冲突。传统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免受行政公权力的侵害,但如果把纯粹为了保护环境公益的行政诉讼纳入到为了保护私人利益的传统行政诉讼法中,由于二者的法律目的截然相反,难以保证传统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自身的协调一致性。
即使抽象行政行为最终会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但由于司法权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无论行政诉讼的可诉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法院审查的只能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于违法的行政行为责令行政机关做出或法院自己做出补救措施,对于合法的行政行为,法院则无权干涉。对此,保护个人利益的传统行政诉讼制度无能为力。所以,传统行政诉讼制度没有足够大的张力去容纳为了保护环境公益而进行的行政诉讼,后者已经属于新的诉讼制度。同理,专门为了保护环境公益而进行的民事诉讼也应属于新的诉讼制度。
篇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实践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独立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改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研究与应用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探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实践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群电类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高职类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改与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机器考试研究 基于独立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截至 2010年11月1日,我国已有独立学院322所。伴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张,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决定独立学院发展前途的关键要素[1]。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独立学院必须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上手快、后劲足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2-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4]。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现大学生的现代技能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操作能力对各专业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成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5]。
1 课程基本情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着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有关课程打下基础[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稿编辑软件Word、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网络使用、多媒体应用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包含理工管文、经(济)法(律)英(语)艺(术)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笔者所在单位要承担全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学年平均有4 000多学生,平均每位教师要负责2~3个班共200~300人的教学,任务繁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我们采用问卷方式对对全校新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你之前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哪些相关内容
你对计算机系统组成、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
你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熟悉程度
你对Word的熟悉程度(可选多项)
你对Excel的熟悉程度(可选多项)
你对PPT的熟悉程度(可选多项)
你对将计算机接入网络方式的熟悉程度
你是否会设定并查看机器的IP地址
你已经掌握了下列哪些操作技能(可选多项)
你原来在学校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时所采用的方法是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显示,由于我校学生大部来源于广东省,少部分学生来自新疆、东北等地。
由此可见:
1) 学生入校时的基础不一致。来自广东城市地区的学生在中学时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他们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来自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学生入学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跟不上,这样一来,就给教学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
2) 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由于独立学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对于理工管文、经(济)法(律)英(语)艺(术)不同专业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起初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基本上都是照办北京理工大学母体的课程,过多地强调理论性与系统性,而对于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操作内容则讲解比较含糊,学生学习起来就会遇到许多困难。
3) 教学理念因循守旧、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在教学中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2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1 立足珠海,服务广东,面向全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各专业学院专业方向的不同,将全校分为三种类型:计算机专业、其他工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学院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观点,突出实用性;删掉因陈旧、过时等原因而不适宜的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加一些全新的课程内容,扩充课程的容量。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课程为计算机科学导论,按照计算机学科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学科知识体系等方面组织内容,讲授的知识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程序设计语言原理与发展、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发展、数据存储技术及其发展、计算机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增加计算机的实战组装等相关实用知识内容。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文稿编辑软件Word、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以及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其中文科专业的学生删减掉数制及转换等有关比较抽象的内容,增加计算机操作等相关实用知识。
2.2 注重操作与应用技术的掌握,突出实践性,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更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为此我们要改变过去单纯由“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采用了多种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分别采用“投影+课件”、“网络+交流讨论”,以及边讲解、边演示、边操作、边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同步感受软件的运行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进一步根据计算机技术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精讲多练,以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我们从身边办公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例如,学生墙报的艺术排版、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学校超市的数据处理、学生学习成绩的管理与分析等。
2.3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优势,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课,学生人数多,分布广,为加强教学效果,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我们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作业、考试、授课、答疑、辅导等功能综合化,在网上向学生提供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案、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技术发展资料、及相关题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提供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超越时空限制的讨论,实现了面授辅导方式与网上辅导方式的结合。
课程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机考方式。考试在机房进行,每个学生在计算机上随机生成的各自不同的试题并作答,考试结束后,由考试软件立即自动判卷给分。机考的优点有很多,举例如下:
1) 有利于以考促学,进一步提高学生上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2) 考试公平公正,有效地杜绝了学生的舞弊行为;
3) 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方式;
4) 有利于以考促教,通过机考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会给出比较公正的评价。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1)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发挥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个刚分配来的青年教师入校,都要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都要选派一名老教师做青年教师的导师,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制订规划,听课并加以指导,以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 吸收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编写教材及有关科研课题,现在许多青年教师都参加了正式出版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有的还参加了省或学校的教改项目。
3) 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全校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领导的大力组织和支持下,我校每年都举办一次全校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今年我校经初赛、决赛,推选出6个作品参加了2010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奖赛,经过省专家组评审,层层选拔,我校有3个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广东省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4) 建立学校和专业学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两级教学督导委员和课程骨干教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作出表率,并定期听课,检查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为课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改革的主要成效
1) 完成了广东省省级立项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目前项目已通过中期检查,并作为改革典范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现场交流会”上作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报告,其经验已辐射到广东省多家独立学院。
2) 编写了两本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全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有很大的提高,全校4 084名新生的课程各模块通过率在90%以上。
4 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化与改革,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综合
型、具有创新开拓精神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正在飞快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一定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面临一些新问题,仍需要从观念和模式上去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鹏卫.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 大众科技,2006(3):143-144.
[2] 周淑梅. 论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4):172-173.
[3] 洪汝渝.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425-428.
[4]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2-63.
[5] 牟连佳,梁皎,李丕显,等.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05(1):94-98.
[6] 解福. 计算机文化基础[M].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37-63.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on Undergraduate Course Basi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
WANG Lili, WU Fang, TAN Zhongbing, LI Shutao
(Zhuhai Colleg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519085,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