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时间:2023-03-25 04: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确立生活观的意义
1.引教育“回家”。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他认为教育不仅改造社会生活,也改造个人生活。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应是教育的精神家园。
2.使农村学生过充实的、自我的生活。其一,过具有乡土气息、农民习性的农村生活。其二,过承认差异、肯定发展的个人生活。这种生活是“因材施教”的生活。通过“因材施教”,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和成为一个普通平民并存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具体个人”的适应性。其三,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的生理性生活问题、家庭生活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等得到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就业愿望逐步实现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个人的不断丰收的、富有成就感的过程。
3.培养农村学生的生活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作准备。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担负的使命,也是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至上”的一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问题
1.应试的教育。“知识观”在教育价值观中的霸权地位,使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学校教学的中心,人和人的生活被边缘化。其一,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无限放大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予以落实,并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数量多;对于知识的极端追求,使当前的教育分流呈现出严重的负面效应,“教育分流导致过度激烈的教育竞争或学生的自暴自弃”。其二,学习即生活。知识的目的性,使学习被赋予生活意义的目的性,“学习是为了学习”是“应试教育”情结的一种理论阐释。其三,读书=上大学=找好工作=留在城市。这是农民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农村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但是,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和在劳动力结构中第一产业占三大产业50%的基本国情表明,农村学生离开农村都进城的理想追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极不现实的。所以,单纯地“跳出农门”的农村教育价值观是狭隘的。
2.虚化的生活。受“知识至上”的教育价值观的驱使,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异常的现象。一是农村教育的孤独现象。二是农村教育的崇洋(城市学校)现象。农村学校在教具选择、实践场所建设等方面忽视了农村特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农作物、林特产品、校田、学生家庭的农田山林等。脱离“农村真实的教育环境”和“离农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得农村教育成为“虚假的教育”,并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虚化的生活”。首先,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表现为虚假的、无生命力的生活。其次,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表现为神化的精神生活。最后,农村学生的“虚化的生活”是一种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准备的生活。
(三)生活观的基本内容
1.确立生活归属观。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当下的和未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对于个人的归属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上大学是教育的归属。错误的归属观使学生心中只有知识,没有生活;只有学习,没有工作。教育的归属不是升入高一级学校,而是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引导学生确立生活归属观是他们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和健康的人生观的基础,是基础教育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的基础。
2.确立职业生活观。一是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二是职业规划意识。差异性的职业生活观和职业规划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农村学生确立正确的知识观,理性地对待教育分流,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3.确立生活幸福观。社会分工导致个人生活的差异性,精神追求获致个人生活的同质性。帮助农村学生确立生活幸福观,既是个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幸福观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性、精神生活的充实性、社会生活的公益性等方面。
二、培育第二种选择
在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的选择是惟一的,即接受应试取向的教育。这是“知识至上”的教育价值观的产物。农村学生的多样性发展需求需要基础教育为他们提供“第二种选择”。农村基础教育价值观中生活观的确立和农村教育服务“三农”的国家政策,赋予了“第二种选择”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一)第二种选择的基本内容
1.价值取向。突破传统基础教育升学取向惟一性的束缚,把就业作为明确的价值取向,使农村基础教育担负起全面的基础教育功能,即“农村普通中小学必须处理好学生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双重基础的关系,提倡学用结合,全面发展”。
2.文化追求。农村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承现代工业文明中的科学技术,还要传承和改造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乡土文化,使其得到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文明中的乡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小农文化、科举文化等。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对于科举文化、小农文化的改造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其一,根深蒂固的科举文化使农民鄙视农业生产劳动,鄙视职业技术教育。这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宁愿多交钱让学生读普通高中,甚至是离开学校也不愿接受职业教育;这使得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种田只能沿袭传统技术,打工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重体力劳动。其二,渊源流长的小农文化使当前的农村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但是,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大多不愿放弃土地,不愿净身成为“非农民”,存在着浓厚的“恋土(地)情结”。“离农不离土(地)”的固化的民工潮现象,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和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因此,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在农村培育“离土文化”是大势所趋。农村基础教育应当挑起改造落后文化的大旗。事实上,改造落后文化的过程也是改造教育自身的过程。
3.服务对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的山区,基、职、成三教中基础教育一枝独秀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极不完善,特别是由于改革造成一部分科技和文化部门退出了农村市场,使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科技、文化的贫困现象。这就需要基础教育不仅要发挥教育中心的作用,还要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才、设施等资源优势发挥科技中心的作用,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学生,还要扩展到学生家长及其广大的农民朋友。
4.课程内容。农村基础教育目标的扩展,需要课程内容得到相应扩展,需要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是一个有益的借鉴,“发达国家在其普通教育的内容中,基本都在引入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职业教育因素。尽管这些课程的名字不一定标明是‘职业’或‘技术’,但是设立这些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职业教育因素应该成为普通教育的内容这一重要思想”。这就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调整课程结构,在原有的、单一性的学术类课程结构中,引入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
(二)培育第二种选择的基本措施
1.拓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空间。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距持续扩张,其中教育方面的差距更是突出。但是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宏观层面忽视了城乡教育差距的客观性、显著性、复杂性,出台的政策具有严重的城市倾向性缺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缺乏弹性,对城市而言可能是低标准,对农村而言则成为高标准。由于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对农村教育要求过高,致使农村学校疲于奔命。因此,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国家课程标准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从而拓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空间。
2.调整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严重失衡,即所谓的“主科教师”偏多,“副科教师”缺乏,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教师几乎没有。因此,当前急需调整农村中小学校现有的教师结构,配齐、配足学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师,引进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的专业教师。
3.建设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在欠发达的农业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联结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作为农业文明之表征的中介是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农业科技实践基地建设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其职业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有利于帮“科技下乡”找“婆家”,发挥科技示范的作用。
4.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结合。通过“三教结合”,发挥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的优势,开发利用“招生难”闲置的职教资源,并使成人教育落到实处。
篇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学计算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能力,而且还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进行培养。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能够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计算思维的渗透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教育改革
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以外,还要对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注重计算思维的渗透和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和全面发展。
一、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简介
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概念和方式等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系统设计以及行为解析等一系列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思维,计算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计算思维是一种人类的思维,而不是一种计算机思维,这种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机模拟,而是运用类似于计算机思维的方式进行问题求解。其次,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身存在于人类思想中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不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产生的。另外,计算思维从内容上来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科学思维之间的相互融合,这是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上来说的,计算机科学是利用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对数学符号和算法进行融合形成的,因此计算思维同样具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思维基础[1]。
二、计算思维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方式
(一)科学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软件、数字媒体与应用以及数据库等。另一个部分是计算机上机实践,主要是Office软件的操作和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等等。在计算思维下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改革和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计算机理论基础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很多都与初高中教育内容重复,因此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将从书本和考试大纲上要求的教学内容扩充到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运行原理等方面,对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其次,适当减少操作软件的介绍,枯燥、刻板的软件介绍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占用一定的上机操作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对软件操作部分进行教学[2]。另外,在各个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要时刻注重计算思维的渗透,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
(二)革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可以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基于计算思维设置计算机基础教育任务,通过游戏任务、竞赛任务等刺激学生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兴趣,在任务解决的各个环节渗透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基于计算思维进行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等环节基于计算思维围绕问题开展教学过程,为了更好渗透计算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对问题探究过程进行细分,在细分的每个环节中都加入相应的计算思维因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3]。另外,网络自主教学模式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资源、下载教育内容、交流学习心得等等,基于网络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三)建立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考评机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考评机制建立方面,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理论教育方面,要在每节课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教师通过课后作业的分析结果实时掌握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其次,在上机实践教学方面,要定时和不定时的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抽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巩固教学实践效果。在考评体系方面,可以采取课后作业、期中测评、上机考试、期末测评等综合测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需要对各个阶段的测评分值比例进行划分,例如课后作业占10%、期中测评占20%、上机考试占40%,期末测评占50%的比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4]。这种考评方式能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结语
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评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渗透计算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国荣 单位: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段跃兴.计算思维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19):24-26.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32.
篇3
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仍然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哲学认为,量变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在空间中的排列顺序等的变化;质变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的变化,是本质的改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回顾我国十几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是遵循着“量变”的规律,而不是“质变”。即是一场教育改革,而不是一场教育革命。一般而言,“革命”是直接对“已有”的否定,是“彻底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是质变;而“改革”则是对“已有”的调整、充实和提升,是量变。但现实中有不少人受思维惯性的影响习惯用教育革命的标准来衡量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从而得出不恰当的“悲观论调”。我认为,不仅过去的十几年,就是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发展仍然是量变,仍然要走“教育改革之路”。如果从量变观出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就是在教育观念的变革方面也是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明显提高,而且渐趋多样化。十几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受良好的教育已成了青少年的第一需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显强烈。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成人社会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如雨后春笋,学习型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另外,百姓对个体教育需求层次和目标的设计,也渐趋理性化和客观化。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设计不再是纯“理想化”,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受教育环境作更加切合实际的规划。如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先就业再深造,学无晚时”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独木桥”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了。
二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主体性的关注明显增强。在以人为本、依法治教的理念影响下,广大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和突出其主体地位的意识明显增强。尽管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没有绝迹,但已明显减少。加之学生维权的意识增强,也促进教师逐步形成依法执教的理念。
三是家长的素质教育思想也明显增强。随着高校的扩招、用人机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宣传,现在已有很多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而是对孩子品德的养成和特长的培养普遍比以前重视,并明显地较以前更加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如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同时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童年快乐”。
四是社会的人才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选用市场化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或文凭。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包括公务员考试)不看文凭看才德。而且自主创业之风正在被社会倡导。“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无用武之地”已成为社会共识。
因此,我认为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引导国人看到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并应把出现的问题看作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抱怨和手足无措。必须树立信心,毫不退缩,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
二、教育观念的变革一定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核心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或处在矛盾之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源泉。教育观念的变革就是不同教育观念之间的对立统一。
纵观中外教育的发展史,从实践的层面看,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完全替代了另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不管是传统派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派的教育思想,还是人文主义教育观和科学主义教育观,甚至包括人才选拔制度----荐举与考试,都是这样。尽管在某一时期某种教育思想或理论可能会占绝对优势,但必然是通过一定阶段的斗争和发展后,最终又达到与对立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的相对融合与和谐。即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也符合一般事物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所以,教育思想的斗争,目的不在于求得结果的谁胜谁负,而在于在斗争的过程中促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求发展。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教育改革的宏观思维方面出现了偏差:过于强调改革的否定性而忽视改革的兼容性。大家习惯采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从而使理论脱离实际,使理想脱离现实。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宏观思维方面至少应树立以下几个对立统一观。
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统一
十几年来,人们一直在谴责应试教育,并把素质教育当作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全国从上到下强力推行素质教育,明确要求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但实践证明,不仅完全取缔应试教育很难做到,而且应试教育还很有市场。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不能否认应试教育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能认为书本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就一定能力差、品德差;不能认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差距就一定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谁敢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没有学业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把学生犯罪和自杀全归罪于应试教育,谁敢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没有犯罪和自杀的学生;更不能认为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就绝对不关心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不考试怎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不排名次怎么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甚至有人开始重新认识我们早已彻底否定的科举考试。问题不在考试本身,而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以及考试的频度和如何看待考试。这里我不是在为应试教育唱赞歌,应试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但绝对不能完全否定应试教育。我们不能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至少也应该让素质教育包含应试教育,必须给应试教育保留一片天空。这不仅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应试教育(不少老师反映,绝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其他方面也很优秀),而且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阶段是要接受应试教育的(如高考之前和考研之前等)。
㈡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对立统一
分析古今中外的教育目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目的中既包含有人的共性的培养,又包含有人的个性的培养。就不同的教育目的的特点而言,或偏重于培养共性,或偏重于培养个性,或两者和谐兼顾。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国家的教育目的中比较偏重于强调培养人的个性,东方国家的教育目的中则比较偏重于强调培养人的共性。而今天的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出了两者的各自利弊。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只强调培养人的共性,但八十年代倡导教育改革以后开始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培养,并渐渐出现言必谈个性的现象,似乎淡忘了培养共性的重要性。实际上,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必须是既要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又要强调培养人的共性。因为共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前提(从人的心理因素而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共性和个性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共性的个性和具有个性的共性,并使两者和谐统一。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个性发展,因为个性有好坏之分。我们一定要强调培养人的良好个性。所谓良好个性,就是你的个性发展不能有损于你的共性养成和妨碍别人的个性养成。如果走极端必然不能使人和谐发展,也有害于社会。
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对立统一
德、智、体、美、劳(劳动创造)五育在时空上存在着矛盾,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五育”中,任何一方面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其他方面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又包含着其他方面教育的成分和内容,且任何一方面教育的忽视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德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其他方面教育的完成,它是灵魂、是统帅,起到动力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体育也明显地具有各育的因素;美育可以启真、益德、健体,对人的全面发展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劳动创造的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是其他各育成效的综合体现。总之,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是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过分强调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更不能人为地把各因素割裂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曾过于强调德育和生产劳动教育而忽视智育,批判“智育第一”,结果使我国的教育蒙受损失;八十年代又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等,又使我国教育产生新的偏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教育改革。这些教训应该记起。
㈣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对立统一
新一轮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个性化教学等,要求教师要少讲,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常用的讲授法受到挑战,甚至提出“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的新理念。实际上,是要让现代派的教育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来代替传统派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行不通的。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育思想作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派教育思想的对立面,曾红极一时,并影响全世界,但不久美国自己就开始批判杜威的思想了。尽管杜威的现代派教育思想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教育,但它至今不仅未能战胜传统派教育思想,而且其继承者们还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从传统派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我国“”期间的“教育革命”也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批判“师道尊严”的同时,将师生地位进行了彻底地置换,甚至鼓励学生整教师,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今天不能与“”期间同日而语,但如果我们一味地讲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我们只讲学生的权利而不讲教师的权利,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应该明确现代派教育思想不等于现代教育思想。我认为现代教育思想应是传统派教育思想与现代派教育思想的结合,应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结合起来,而不是只讲“学生中心”。
三、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成效评估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篇4
基础教育改革方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如果方案不完善,未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提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而综合采取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推动教学效果提升,对基础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作用。
2基础教育改革方案面临的挑战
2.1教学方法落后
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教学中常常采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方式,学生学习局限于做笔记、听课的方式,忽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2教学方案不完善
对教育教学缺乏完善的规划方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产生不利影响。
2.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忽视教师队伍建设,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2.4课程开发不到位
教学中对课程开发不重视,或者课程开发工作不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影响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带来不利影响。
3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对策
3.1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结合时展、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例如,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注重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二、调整学生学习心态。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克服烦躁、失落等不良心理因素。更好投入学习当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劳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3.2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任课老师、家长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奠定基础。第一,改变评价方式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片面的只看学生学习成绩,而应该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品德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二,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基础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注重组织各类课堂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完善教学改革方案
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才艺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学生更好学习提供动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3.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引进技术先进、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素质教育顺利推进准备师资力量。要做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任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指导基础教育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要求,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也要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骨干教师团队,设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注重组织任课老师交流教学和学习经验,开展集体听课和评课活动,促进任课老师相互提高和进步。教学中还要重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任课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确保他们能结合教学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要求。
3.5重视课程开发与建设
根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特色,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工作,并做好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工作,对存在的不足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4结束语
篇5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考试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分析,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小学教科书;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07-03
基础教育改革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新鲜的教育话语:“诸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教育、情感教育、成功教育、体验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理解教育、“新基础”教育等教育实验,既深化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也提出了对基础教育实践的深刻思考。”在诸多教育观念、教育话语的背后,暗含着教育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但归根到底,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课堂教学上,而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任务是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载体莫过于教科书。
自“教改”以来,因推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倡导教育权利下放的教育管理和办学理念,全国各省都有遵循各自特色办学的权利,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市之间其办学方式也可以不同。办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理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教科书的差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省市不同版本的教材接踵而至地出现在学校的课桌上,最常见的版本是“人教版”,还有“鲁教版”、“沪教版”、“浙教版”,等等。每个省所用的教材可以不同,甚至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所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在遵循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采取办学方式因地制宜、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
纵观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出现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不同的外衣下,我们总能看到相同之处,尽管各具特色,但又同向所归;尽管遵循差异,但又本源一致。
一、小学教科书以人为本的设计立场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基础教育改革者总是秉持“育人”的教育使命,教育者努力在实践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诉求。“‘以人为本’的依据是,‘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教科书里的“人”就是“学生”,既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编订者。教科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学生知识习得的主要来源,是师生课堂交往最直接的媒介。在知识的传递与习得中,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不可被教材编订者所忽略。在教材展示中,在其形式编排和内容结构上,学生这类群体都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因此,在教科书编订中,编订者首先应该依学生习得知识之特点,然后应学生心理之所需,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教科书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否能被应用于学生的生活,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且便于学生学习。只有一切来源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科书才能够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出现的教科书,越来越尊重学生的地位和价值。“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观念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立场。”如果一套教科书完全按照编者自己的想法,从便于教师知识的传授、教学的评价这一立场出发,那么他所编出的教科书就只是一台传授知识的机器,而且是只被教育者操作的机器,不容易甚至不能够被学生接受,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深入对话。教育改革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讲,即是站在学生的视角,把学生作为教育中有地位、有价值的人,将学生视为有价值的人的存在,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学习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承载者就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本源中了解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小学教科书的人本分析
与20世纪90年代末相比,现在学生使用的小学教科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透过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教科书编写者已经站在了“人”的立场上,从原来便于教师教学的角度转而走向以便于学生学习的角度编写教材。这一转变顺应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也在改革中起着推动的作用。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进行分析。
1.在形式上更加满足儿童的视觉需求。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的教科书在页面上的行间距、页边距变宽了,便于学生在书页上自由发挥。在这一点上,小学数学教科书体现得最明显。翻开数学课本,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授课的页面上,两边留有很大的空间,有时会有对知识的备注或者课外拓展。比如,在讲圆周率的时候,旁边的空白处会拓展祖冲之的故事或国外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看起来更加方便,也不至于因为整个页面全是汉字和图形而失去看书的兴趣。此外,更多的左右页边距也给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记笔记留下了空间。
21世纪的教科书颜色更加丰富多样,模块逐渐多样化:语文课本里的“语文园地”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活动体验,数学课本里的“数学广角”为学生展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使之实现了学以致用。此外,书中的人物卡通化、形象化也是一个发展趋势,整体视觉效果更好。卡通式的人物更是源于小学生热爱动漫的心理特征,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视觉和心理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教科书编订者在编书过程中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内容上吸引学生的眼球。
2.内容上更加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课文选题更具时代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部分摆脱了一些革命性的、传统的文章,趣味性、故事性、科学性的文章增多。现时代的学生已经离革命战争年代越来越远,虽然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仍需要继承发扬,但教科书更应该以时代为主题,更多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内容。因此,现代的教科书更应该多一些“现代人”的元素,以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从现行的教科书来看,书中的语言柔和委婉、生动有趣,更能体现小学生的语言特点。比如,在课后习题中,原来的书中一边都是“做一做,写一写”,而现在出现了“试试看,你一定能行”、“你最棒”等鼓励性话语。习题的导入性语言由原先硬邦邦的命令性言辞变为柔软的带有激励性的语句,从中不难发现教科书的主人已由教师和编者转为了学生。这样,教科书就真正做到了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乐于学习,为了激励学生的自我主动发展。
现时教科书课文后的问题更加开放、更具思考价值,具有探索性,而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里每篇课文之后的题目类型大致有:读一读、写一写,概括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或者文中某(几)个自然段的段意。与此同时,新世纪课外拓展的读物更加丰富多样,选择性更强,为不同兴趣、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各自选择的平台。在课外拓展上,不再具有强制性,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易使学生对自我学习有所担当。此外,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校联系更加紧密,教育不再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学者的事情,而是家庭和学校共有的事情,教育的担当者更加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同时也产生了担当职责的意识和条件。在基础教育改革这个大的背景下,教育的担当者似乎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教师和家长身上,甚至还包括小学生自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意识,而教科书的课外拓展正体现了这一点。
3.在设计理念上更加关注学生发展的能动性和全面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科书的发展也避免不了这一普遍的规律。人的活动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具有一定的意识和目的,在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中,总能体现其特定的主观意向。因此,从形式和内容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归纳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科书设计理念的变革趋向。
(1)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发展的能动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其本身就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能。尤其在儿童时代,好奇心更是驱使人探索未知物的强烈心理。儿童本身就具有发现、探索的浓厚兴趣和欲望,然而在教育中,教师们往往将儿童视为弱者,视为处处需要保护的低能者,因此,在儿童的行为中,经常以命令或者禁止的心态对待他们,而忽视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反而使得本来就具有探索心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畏惧,害怕受到斥责,受到批评。杜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正是基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教材的编订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将之作为教材编写的理念,在形式和内容上倾向于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而不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
(2)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马克思早就提出“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全面性。教科书作为发展中的知识传递的媒介,理应把“全面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在尊重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形式的简约、大气与内容的新颖、欢快正是基于小学生天真简单、探索欲望强烈的心理特征,在有限的课内知识之外拓展无限的有趣的课外知识,在单一的语文学习之余拓展科学知识或者联系其他学科,在知识的传递之中更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说明了:新时代的教科书正在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素养联系起来,注重其全面发展。
基于生活哲学的教育是站在人的主场上的教育,基于学生的教科书应该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的教科书。走向“以人为本”的教科书,是在学生的视角下审视教育,是编者以学生的心态编写知识的乐园。相信在属于自己的乐土中成长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越来越浓厚。
参考文献:
[1]王澍.基础教育改革30 年:知识转型与立场更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5-19.
[2]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17-19.
篇7
在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办出学校特色已成为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也是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应主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教师素质工程活动,努力营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
一、找准路径,稳抓稳打,凸现办学特色
学校要办出特色,应针对实际实行扬长教育,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特长,让学生学得主动。
一是以扬长教育促进德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发展。
可通过唱好校园歌曲、过好艺术节、开好运动会、办好书画展、建好艺术长廊、搞好特色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爱护美、创造美,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快速发展。
二是以扬长教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要积极寻找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式和最佳途径,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办学策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观;在办学理念上,确立“规范加特色”的办学效益观;在办学思路上,确立以艺术教育为特征的办学模式。以学生的特长教育为突破口,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创办艺术、体育俱乐部,逐步形成并全方位构建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三是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创新人才为目的,使“教学有特点,办学有特色”。
要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按照“文化合格、学有特长”的要求,制定学校艺术特色的教学大纲,如在音乐班设置音乐理论、舞蹈、声乐、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在美术班设置美术概论、素描、色彩、工艺美术设计、电脑绘图等教学内容。要改革课程结构,在教学中做到三个“并重”: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普通教材与专业教材并重,既完成必修的文化课程内容,又完成艺术特色教育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要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课程教学有分有合、有大有小,文化课集中授课,专业课“小课”教学。
四是以环境教育促进特色教育的发展。
学校还应加强与艺术教育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教育设施的建设,如多媒体厅、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舞蹈房、绘画室、体操馆等,并设置与此相配套的教学设备,整修校园场地,绿化校园环境,进一步突出环境育人、艺术育人。
二、组织培训,加强学习,大造教师特色
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特长是创建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
学校要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重视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职责要明确,至少要安排业务副校长负责,由教研室、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共同协作,制定长远的师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青年教师和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可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另一方面可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知识讲座、学习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要定期组织校内业务培训,进行新课程标准、体育、卫生、健康、普通话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
学校还要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自身价值。可以通过举行师徒结对、学科练兵、教学基本功比武、骨干教师教学艺术展示、新老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年轻教师能迅速熟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通过学习与交流,力促教师素质提高,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夯实基础,整合课题,形成研究特色
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理论”,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而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论”,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科无研不立,教无研不活。学校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研促教,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学”办学思路,积极营造浓郁的学科研究氛围。要设立专职教研员,组建教研室,建立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发展规划;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分层教学、双语教学、活动课教学等课题的研究,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论文年会。可以通过举行“教科研展示月”、“骨干教师教学公开月”、办校刊、出版《优秀教师论文集》等活动,及时总结学校教学管理的经验与不足,提升教科研成效。
篇8
(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二)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1]。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二、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62―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成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应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首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诞生。创新型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再次,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奠基作用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要从最基础抓起,形成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六方面素质和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很重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主动性);责任心(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成功的因素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和儿童期的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直至成人后的经历。良好的情感和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共同组成人类发展的基础。早期儿童认知技能、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会出现某些方面的最佳发展期。而知识基础(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认知模型、推理策略、综合能力和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打下重要基础,它们会在后面的大学阶段继续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和创新机遇。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基础。北大学者金开诚指出,要从小养成带有创新特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这就要形成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定式的培养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养成。
教育是要把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社会条件下,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基础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育国民的基本素质。这一阶段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要约束,甚至阻碍某些“特殊”儿童的发展,应该支持他们的发展,至少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和过程,要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面向未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为创新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个基础就是具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教育目的上,不求“致用”但求“入仕”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教育内容方面,重道轻艺的传统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薄弱。教育方法上,注重记诵,强调反复练习,强调整齐划一,进而养成了求同思维训练扎实的特点。这导致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不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我国教育的人才观相对落后,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拔尖、宽容失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
其次,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由于等级观念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仍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难以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结合,推进困难;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考试招生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以终结性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学校的主要指标,应试的方法贯穿教育过程:重选拔,轻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成绩,轻能力;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这是自废除科举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变革。只有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要由只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同时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只重视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鼓励学生主动求索、 学习、创新转变,由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另外,应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应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发展专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求知、分析、综合与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与社会责任感。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坚持学思结合。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设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设计策划、综合性作业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其次,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第三,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使学生直接了解生产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并通过实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发展。
4.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另外,应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坚持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实现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动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监察,2006(24).
[2]钟秉林.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01-17.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4]韦钰.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J].青年教师,2009(07).
[5]胡浩.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娃娃抓起[N].中国教育报,2010-03-05.
[6]张云裳.中小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7-10-24.
[7]刘长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0-03-11.
篇10
自1997年初之后,我国科教界关注的热点是知识的到来;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东亚的危机。这两件事在20世纪末不期而遇,绝不是偶然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并没有什么东亚的经济奇迹,他们没有上的创新,没有新经济制度突破,整个东亚经济就象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针尖轻轻一戳就会破灭。"这句话今天被言中了。而这些年来,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高速,创造的利润价值使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连续几年经济上获得高增长,失业率降到最低点。这一消一长,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之外,有一个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的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是主席代表国家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号召。如果到现在我们仍不觉悟,仍然没有为国家本世纪的腾飞,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那将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历史性失误。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的基础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美术、表演、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这种选拔工作开始时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少数的重点高校参加。特别应该强调这种选拔应该不同于过去的保送生,因为过去的保送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考试(如学科竞赛)来证明他们的继续进入高校的潜能。而对具有创造能力学生的鉴别,应该以中学生科研论文答辩会的形式来进行。各个高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协会以及大的集团,每年可以按期组织一个或几个中学生科学论文评选和答辩会。关键是由学生已经完成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来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与之相辅可以对他们相应的文化基础做一定的综合考查。如果这样的通道一旦开通,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指挥棒,它使得所有的学校都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现和培养。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高校能招到一批在某一个领域已经自学了相当,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新生。外国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学生在研究领域的成功率远高于各种学科竞赛获奖的选手。第三,如果这样两种高等学校的录取方式并存,形成一个双渠道的高校招生体系的话,一方面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影响。这样势必可以促进原有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在学校我们是通过课程和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具体地体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每一门课程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系统深入地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因学生的负担过重,几经删减,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没有根本变动,学科体系没有改变,删的总是皮毛,负担依旧不变。知识的到来,人类创造新知识的速率成几何倍率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不再能够适应未来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注定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终生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使他的终身学习比较顺利。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在这种新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作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变必修课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否定,更不是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新知识的发现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运用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必修课的教学,必须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必修课的教学当中。这就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必修课、科目。
在保证培养学生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删减一些必修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必修课不一定都要学得那样系统,可以合并成一些综合的科目;还可以删减一些必修科目,把一些必修科目改为选修科目。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留下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开设一些适应新需要的课程留下时间。
(3)开设新课程。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教学环境的改造。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但创新教育不是只能在特殊的课程和活动中才能进行,它应该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教育活动之中。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形成这种环境和氛围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重视以统一的来鉴别学生是否优秀,所以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好学生就是努力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好学生标准,那些有突出特长、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生就可能不在其列。由于我们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有人甚至想把军营里一切划一的要求,也移植到我们的学校里面来,认为只有那样才体现学生素质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
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基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门门优秀,就会把一个天才变为普通人。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好突发奇想,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师难堪,无法应对。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生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人类过去积累知识的学习,但是,决不要苛求有个性特长的学生门门优秀,不要以他们在我们眼前表现的不足而过多地责备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要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每一点可贵倾向,都给予鼓励和帮助。我们的学校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民主,才有可能发展求异思维,使有创造性的思想、见解充分地发表出来。
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质的人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把学生作为储藏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告诉的方法效率最高,它可以细致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剩下的问题就是看哪个学生记忆得最好。可以说从古至今,我们的大多数课堂都是承袭这种教学方法,而且成为成千万计教师的教学习惯,而今天的时代,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