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4 20: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障碍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障碍设施建设

篇1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有关文件精神,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众的物质环境和生活质量,确保市民出行安全、舒适和方便,促进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和融合,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使我区真正成为社会文明、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区。工作目标:到年,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达到全国无障碍设施示范城(区)标准。

二、主要措施

(一)认真贯彻府办[]22号、府[]7号、府办[]122号文件精神,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城市道路、小游园、广场、居住小区、服务中心等建筑工程,必须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

(二)做好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各有关单位、部门要依照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涉及规范》和有关规定,对已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施,尤其是年以来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和公众建筑物进行检查。对未建的无障碍设施和不符合无障碍设施技术规范的工程,要制定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分步实施。改造经费原则上由产权单位承担。

(三)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必须带头抓好主要办公大楼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

(四)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医院、街道、文体场馆、住宅区等都要积极主动搞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新建的小游园、公厕都要同步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并设有无障碍设施标志牌。

(五)民政、街道在接收新建小区管理时,要加强对小区无障碍设施的验收,落实日常管理养护单位。

(六)民政局、老龄委、残联要积极主动反映老年人、残疾人等的无障碍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并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使用提出意见。同时,要切实带头抓好本系统老年人福利设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七)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严禁损害、侵占无障碍设施,严禁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要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日常养护和维护,确保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配套建设的无障碍设施的养护,由建筑物产权人或经营管理者负责。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及公共场所车辆停放秩序管理,保持盲道畅通,对破损的盲道砖,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要及时予以更换。

(八)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民政、老龄委、残联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广泛深入宣传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爱护。把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提高市民关怀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意识。

三、组织领导

(一)建立由区政府分管区长牵头,区建设、城管、教育文体、卫生、劳动、民政、经贸、财政、公安、残联、街道等部门参加的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全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

篇2

【关健词】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建设水平思考

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发展不仅起步晚,而且还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无障碍设施的信息化和技术化程度、社会各阶层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及公众意识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笔者在日常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还有违反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探讨。

1 监督依据

1998 年4 月,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1998]93号),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城市道路、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建设的无障碍规划、设计审查和批后管理、监督。1998 年6 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关于贯彻实施《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建标[1998]177 号),要求切实有效地加强工程审批管理,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2001 年8月1 日,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实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其中有24 条内容列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对不执行这些标准的,可按照国务院第279 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第81 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罚。自此,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监督范畴。实现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质量监督,执法依据十分重要。为此,各级机构正不断地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

2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是针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上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设施的配备。根据建设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经过多年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在新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上,基本上能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但在日常的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在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建设单位

鉴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单位基本上都是各级人民政府或其属下的公有资产公司,所以建设单位对无障碍设施等建设都非常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个建设单位之间协调不够,如:新建好的城市道路,其人行道和人行横道中的缘石坡道、盲道及相应的无障碍标志都已建设和配备好,但由于市政管道、电信设施及新建建筑物出入口等均在其后期建设,往往使无障碍设施增添了很多“障碍”,有的行进盲道被其他构筑物或堆放物中断、改道,有的将合格的盲道砖更换成了不合格的砖等。类似现象十分常见。解决这些问题,只通过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过程和验收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通过市政设施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单位的协调和工作统筹,通过密切联系沟通和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解决。另外,采取由单项验收过渡到综合验收的办法,能有效地约束多方建设单位更好地履行其责任。

2.2 设计单位

2.2.1 设计人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理解不够,认识不深。其主要表现为:对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隧道的无障碍设施和标志的设置,设计文件标识不清,造成施工单位难以施工,结果是无障碍设施和标志随意设置,不符合要求;忽略盲道的连续性布置问题,对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颜色宜为中黄色等规定没有很好地执行;街坊路口尤其是单位门口两边的缘石坡道最容易被忽视,由于这是没有人行横道线的路口,缘石坡道是顺人行道路面方向布置,因此应采用全宽式单面缘石坡道。

2.2.2 施工图审查机构把关不严,对设计文件中涉及无障碍设计部分的设计深度要求不统一。

2.2.3 设计人员对无障碍设备要求了解不够。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要求交通信号灯加装音响信号装置,但设计人员往往对相关技术指标要求不清楚。

2.3 施工单位

2.3.1 对设计文件表达不清楚的部分与对其他建设内容的处理态度不同,在很多时候不是主动询问,而是忽略不管,只有当质量监督机构提出疑问时,才与设计单位联系。

2.3.2 一些单位受利益的驱使,有偷工减料行为。

2.3.3 在工程某些部位的处理上,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合理。如对行进盲道的铺设,遇到盲道交叉点时应采用提示盲道,且铺装面积要大于直行盲道的宽道,又要考虑对称,而施工单位往往将此处铺装成与直行盲道一样的宽度;遇到道路平曲线和路口加宽路段的人行道时,用方砖砌缝走向会偏斜道路走向,而施工单位往往按此砌缝铺设盲道,使得盲道反复弯折,无法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曲线铺装,即用三角形砌缝将盲道铺成曲线,或将盲道转动角度后,顺着曲线方向继续成直线向前行走。

3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主要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规范对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要求有所不同。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以线为主,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则侧重于点和面的结合。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主要部位为建筑入口、水平通道、垂直交通、洗手间、浴室、服务台、电话、客房、观众席、停车车位、室外通路和轮椅标志等,其中,建筑入口到室内保持相应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然而,在日常的监督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有关。

3.1 建设单位

现阶段,建设单位是属于各级人民政府或其属下的公有资产公司的,基本上能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设置无障碍设施;而对于建设单位是社会投资主体的(如房地产企业等),情况就不同了。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3.1.1 出于对投资成本的考虑,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少则少、能免则免,特别是无障碍的特种设施,如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厕位的相关设置等;只考虑现阶段市场需求,不严格执行标准规定,如《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第5.2.1 条强制性条文规定:“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每50 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现阶段很多新建的居住区都达不到这一要求。

3.1.2 选用不符合要求的无障碍特种设施,如在无障碍电梯的设置中,常忽略候梯厅电梯口提示盲道的设置以及轿厢上下运行方向和层数位置与电梯抵达的音响;电梯轿厢忽略侧面0.9~1.10m 高、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厢正面高0.9m 处至顶部未安装镜子及缺少相关显示与音响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层住宅建筑设置电梯的规格中,还应有一座能使急救担架进入的电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起到快速运送病人的作用。

3.2 设计单位

现阶段设计单位对无障碍设计的考虑程度主要取决于建设单位的重视程度和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图质量。设计单位在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同样存在。为有效解决类似的问题,要明确设计单位在建筑物施工图设计中,应按专篇详细说明工程的无障碍设计内容,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专篇也可适当参考。与此同时,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增加无障碍设计审查专栏,并出具审查意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设计文件中无障碍设计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施工图审查阶段就加以解决,从而为质量监督人员在工程监督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监督依据。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基本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4 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的几点思考

为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水平,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残障群体的重视程度

从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延伸到日常行为的重视和对相关问题的考虑。这有赖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如正在进行的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活动等。

4.2 提倡通用设计,严把审图关

“通用设计”即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群体的需要或潜在的需要。因为现行设计规范都是根据正常人体所需的空间为计算依据,往往忽视了残障群体的需求。通过提倡通用设计,使设计单位更好地保证设计文件的深度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把好审图关,从而有效地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水平。

4.3 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质量监督水平

在国内诚信体系尚未完善的建设行业中,提高质量监督水平是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的有力保证。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4.3.1 组织专项学习,提高广大质量监督人员的思想认识。掌握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知识,总结日常质量监督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4.3.2 按照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内容和条文说明的解析,统一监督执法依据和执法标准。记录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日常质量监督和验收情况。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应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监督内容。

4.3.3 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方责任主体履行相应责任,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责令其改正。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填写《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无障碍工程验收记录表》。各责任主体应严格检查、验收,并如实出具验收结论意见,切实做好无障碍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S].

篇3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人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和设置的无障碍标志。包括:坡道、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垂直电梯、升降台等升降装置,无障碍标志,警示信号、提示音响、指示装置,低位装置、专用停车位、专用观众席、安全扶手以及无障碍厕所、厕位等设施和标志。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市政、园林、交通、公安、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和铁路、民航管理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有关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残疾人联合会和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提出意见、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研究办理并予以答复。

第六条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及其工作经费分别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财政预算,保证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编制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提供捐赠。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城市的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项目时,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所需费用列入建设项目预算。

第九条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并与建设项目周边已有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

第十条建设无障碍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适用和便利的基本要求,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人行步道、公共建筑的地面平整、防滑,其出入口设置坡道或者缘石坡道;

(二)铺设盲道保持连续,盲道上不得有电线杆及其拉线、地下检查井、树木、垃圾桶等障碍物,并与周边的公共汽车停靠站、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和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连接;

(三)公共汽车停靠站设置盲文站牌的,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颜色、形式和内容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

(四)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场所设置服务台、公用电话的,同时设置低位服务台、低位电话;

(五)公共建筑的玻璃门、玻璃墙、楼梯口、电梯口和通道等处设置警示信号或者指示装置;

(六)无障碍设施颜色鲜明,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

(七)对无障碍设施按规定统一设置国际通用、规范的无障碍标志;

(八)在盲人通行较为集中路段的人行横道信号灯上设置提示音响装置。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设计时,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套设计无障碍设施。

第十二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按规定应当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时,对未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不按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的行为。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文件和施工规程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在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无障碍设施进行验收。未按规定进行无障碍设施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十五条对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建成但未按有关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或者配套建设的无障碍设施不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的建筑物,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改造规划。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人应当根据改造规划对建筑物进行无障碍改造。无障碍改造所需的资金,由建筑物的所有权人或者经营管理人承担。

第十六条城市的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内的道路、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的所有权人应当做好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并在无障碍设施因损毁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时及时予以修复。所有权人与经营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自行约定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修复责任的,由约定的责任人承担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修复责任。

第十七条禁止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因城市建设、重大社会公益活动等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避免占用无障碍设施;确需占用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设置警示信号或者指示装置。临时占用期满后,应当立即恢复无障碍设施的使用功能。因占用无障碍设施造成无障碍设施损毁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依法予以赔偿。

第十八条在城市道路营运的公共汽车应当配备字幕报站和语音报站系统,并保持正常使用;其营运标志、标识应当保持醒目,便于视力残疾者识别。

第十九条火警、匪警、医疗急救和交通事故处理等紧急呼叫系统应当具备文字信息报警、呼叫功能,保障听力、言语残疾者的报警和急救需要。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无障碍设施,并有权劝阻或者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以及擅自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的行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查处。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违反本规定未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不予处理的;

(二)对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建成但未按有关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或者配套建设的无障碍设施不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要求的建筑物,不制定改造规划的;

(三)不按规定对无障碍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的;

(四)贪污、挪用无障碍设施建设资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故意损毁无障碍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篇4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为目标,扎实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工作,科学提升城市功能,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任务与职责分工

按照“谁建设、谁改造、谁维护”和“产权单位具体负责,主管部门跟踪督办”原则,全市各类建筑物、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监督指导、行业组织实施。(一)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严格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规划审批管理,凡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一律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不按规划建设无障碍设施行为。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二)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凡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建设工程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责任单位:市建管委

(三)城市市区和郊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人行道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

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街道人行道各种路口坡化改造率达80%。

城市建成区主干道及市区级商业街、步行道等人行道按规定设置盲道。

长风街、迎泽大街、解放路、新建路、滨河东路已建人行道、人行天桥按规定设置坡道、扶手和提示盲道或自动升降梯和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牌。

城市公园、广场、商业区及重点公共建筑人行道口设提示盲道,人行横道安全岛修建轮椅通道。

市区新建扩建公交车站等候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城市建成区至少有5条街道按规定在公交车站等候区设置提示盲道。

责任单位:市市政局、市建设管理中心

(四)新建扩建室外公厕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室外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60%。

责任单位:市市容环卫局

(五)新建扩建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无障碍标志和无障碍行进路线图,设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

责任单位:市园林局

(六)城市建成区按规定在主要道路人行横道设置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责任单位:市交警支队

(七)新建扩建公共办公建筑、一站式服务中心(包括各类大厅)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无障碍标志和无障碍行进路线图,设低位服务台、低位窗口、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

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

(八)新建扩建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设轮椅水平及垂直通道设施;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设无障碍标志,低位服务台,低位售票口,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机场有方便残疾人登机的升降装置,等候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主要公交车站设置盲文站牌,车站、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城市重点线路公交车建立信息屏幕系统;铁路旅客车站、长途汽车站站台高度与车厢地板基本平齐、设轮椅席位。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民航太原机场、太原铁路局

(九)新建综合专科医院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无障碍标志和无障碍行进路线图,设低位服务台、低位窗口、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十)新建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星级饭店、宾馆、餐饮店,邮局、电信营业所、银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30%,其中商业中心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志,设低位服务台、低位窗口、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宾馆饭店有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客房,为聋人信息交流提供优惠项目。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邮政局、市人民银行、市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市移动通信公司

(十一)新建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体育场馆、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和托幼园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7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志,设低位服务台、低位窗口、低位电话、无障碍公厕或厕位;电视台开办专题手语节目,电视、电视剧、电视新闻中加配字幕。

责任单位: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文物局

(十二)新建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宿舍、居住区、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入口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60%,已建成居住区、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居住建筑出入口坡化处理,更换电梯时选用无障碍电梯,公寓、宿舍设无障碍公共卫生间。

责任单位:市房地局、市规划局

(十三)新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福利院、干休所、福利企业、特教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建成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0%。改造内容: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有条件的设无障碍电梯,设无障碍厕所及厕位、低位服务台,室内外主要位置地面铺设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市教育局

(十四)筹措拨付政府投资无障碍设施工程项目建设改造资金。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十五)落实门前市容管理责任制,规范便道停车秩序,取缔压占盲道经营,打击损坏无障碍设施违法行为,保证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

责任单位:市行政执法局、市交警支队

(十六)市辖各区政府及所属部门既有和新建改扩建办公楼、一站式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福利院、干休所等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原有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参照上述标准执行。责任单位:市辖六区政府

三、工作步骤与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3月15日-25日)。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按照《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组织完成对全市现有各类建筑物、城市道路、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调查摸底工作。(二)前期准备阶段(4月1日-15日),各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依据调查摸底情况,分别制定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并报市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三)组织发动阶段(4月16日-30日),市区两级分别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宣传发动。

(四)组织实施阶段(5月1日-2010年1月15日),各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完成各项建设改造任务。

(五)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1月16日-2月1日),市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组分赴各区及有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责成有关单位对检查出的问题查漏补缺,限期整改。

(六)迎接检查阶段(2010年2月5日-4月20日),巩固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成果,做好检查验收汇报材料(多媒体、画册、视听资料等)准备工作。

四、领导组织机构

为保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府已于2008年10月成立太原市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副市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管委。办公室主任:崔学锋(兼),副主任:王成庆(兼)。

五、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化对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任务落实。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计划和工作责任制,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无障碍建设改造责任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的项目谁负责”原则,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及时检查,逐项落实,确保各项建设改造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要建立并实行无障碍建设督查制度,市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加强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残疾人代表对创建工作进行视察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篇5

前言

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医疗建筑设施设计的必然趋势[1]。但由于受到传统医疗建筑设计经验和设计思路的影响,使许多医疗建筑的设计受到了限制,造成许多医疗建筑没有合理的无障碍设施,给行动不便和障碍的病患带来不便,没有发挥出医疗建筑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不仅不利于病患的治疗,还不符合医疗单位提倡的对病患施以人文关怀治疗的理念。医疗单位要想真切实施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就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当今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设计措施[2]。通过下面几点分析对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措施进行阐述。

一、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现状分析

1.1缺乏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监管机制

在进行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和施工时,若没有一个相应的监管机制和一套相应的管理体系对其加以约束,没有一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便造成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在设计和施工时出现不合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尤其在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时,若缺乏严格的审查和监管,致使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在日后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无法发挥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为病患服务的作用。

1.2缺少对医疗建筑无障碍观念的认知

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主要的使用者是残疾人士、行动障碍病患以及体弱的幼儿与老年人,在进行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时,应首要考虑这些人群的使用要求,并应根据这些主要使用者的使用要求而进行设计。但目前许多医疗机构没有深刻理解医疗建筑无障碍的观念,缺乏实施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为病患服务的认知,致使医疗建筑设施中并无建设有为病患服务的无障碍设施。

1.3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缺乏标准化

当前的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在进行设计时,由于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制约监管制度对设计进行约束和规范,使设计在无规范和制约的情况下,出现乱设计和乱施工的情况,致使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失去了原本的使用功能和意义,没有起到确实为病患服务的实际作用。

二、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重点

2.1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中的地面设计

医疗建筑设施中病患接触到最多的便是脚下的地面,地面设计得不平整则会影响轮椅病患的出入行动,若设计得太光滑则使行人容易出现滑到摔伤的情况。因此,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在进行地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病患的具体使用要求,在走廊通道和大厅等地方应设计平整的地面,在厕所、楼梯等地方应设计防滑的地面。同时,要注意地面设计的粗糙程度适宜,防止行人出现摔伤和滑到的情况。另外,还应在电梯、门前等地方设计导盲的块状材料,为失明病患提供方便;在施工时还应注意减少地面出现各种孔洞形状的凹槽,避免老年人和盲人使用的拐杖卡入洞中。

2.2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中的扶手设计

在医疗建筑设施中,许多病患需要使用到扶手以辅助行动或是进行行走的康复训练,合理的扶手位置可以帮助患者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行动,而合理的扶手间隔可以减少病患因触及不到扶手而发生摔倒摔伤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医疗建筑的扶手设计时,应根据病患的具体使用要求并结合医疗建筑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扶手位置,安排合理的扶手间隔。尤其是在医疗建筑中的楼梯、走廊、台阶等地点,应重点做好扶手的设计,并设计方便老年人和伤残人士使用的高度;同时注意扶手选用的材质,应尽量减少使用光滑材质,防止病患因手滑而出现摔伤的情况。

2.3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中的电梯设计

医疗建筑设施中的电梯设备常使用于行动障碍病患的上下楼和医疗设备的运送等,电梯的空间大小和材质,影响着电梯是否能为病患和医疗设备的运送发挥作用,电梯空间过小不方便病患的轮椅和较大型医疗设备的出入,电梯过大则会浪费空间资源。因此,在进行医疗建筑的电梯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病患的具体使用要求并结合医疗建筑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电梯空间大小。一般情况下应选用面积大小为1.80×1.80m的电梯空间范围,以方便病患轮椅、病床和各种医疗设备的位置转换。同时,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应超过0.80m,以确保病患的轮椅可以畅通进出;电梯厢应使用宽为1.40m、高为1.70m规格的电梯厢,以使病患轮椅可以180。转换保证病患可正面驶出电梯。

2.4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中的厕所设计

在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中,应为残疾人士设计专用的公共厕所设施,根据残疾人士的普遍使用情况和医疗建筑的实际情况,设计方便伤残人士专用的便器、便槽和洗手盆。残疾人士专用的公共厕所设施要设计在易于寻找和接近的位置,并应设置醒目的无障碍标志作为引导。在女厕所内应设计残疾人士专用的无台阶便槽或是设置残疾人士专用的马桶,同时还应设计低位的洗手盆,在洗手盆前方还应留有1.10×0.80m的轮椅使用空间,并于洗手盆三面设置安全抓杆。在男厕所内应设计残疾人士专用的低位小便器,并且小便器下口的高度应低于0.50m,同时还应在小便器上访和两侧设置安全抓杆,洗手盆的设置规格同于女厕所设置。

2.5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中的楼梯设计

在医疗建筑设施的楼梯设计中,在无电梯通达的情况下,使伤残人士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因此,在进行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的楼梯设计时,应根据伤残人士的普遍使用要求并结合医疗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无电梯通达的位置、轮椅或病床不方便通行的地点,应为伤残人士设计轮椅或病床可顺利通行的伤残人士专用滑梯。同时,应注意滑梯坡度不应过高,以免使轮椅或病床下坡时速度太快而出现摔倒摔伤的情况;还应注意滑梯的防滑设置,应在地面设计防滑凹槽,避免轮椅或病床因滑梯地面太光滑而失去控制造成摔伤情况,应尽可能保证滑梯的使用安全。

结语

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是为服务于广大病患建设的,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设计出更符合病患使用要求、更方便于为病患服务的无障碍设施。而医疗机构要切实实现这一目标,还应深入了解、分析现代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情形,并提出有效的设计措施[3-4]。例如,应做到设计平整、无障碍、粗糙适宜的地面,合理设计扶手位置与间隔,科学设计电梯空间大小,为残疾人士设计专用公共厕所设施,为轮椅病患设计专用滑梯等,从而最终实现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为病患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丹.试谈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4(03):61.

[2]蔡淳镔.试析医疗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8):284.

篇6

我国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多年来无论是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侧重的都是建筑空间和建筑功能,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日益进步的社会需求,城市与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如何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中建立全面完善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掌握和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无障碍设计知识点的整理,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目前,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对无障碍设计知识的教学是零散的,有时候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通过系统化分配,各门课程各司其职。其次,在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落实各门课程的无障碍设计教学知识点和教学重点,可以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本科教育的培训,学生逐渐树立无障碍设计的意识,基本掌握进行无障碍设计的知识与技术,熟悉不同类型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和组成部分,将提升建筑设计的职业能力。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与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知识需求

为了让建筑学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更具针对性,我们必须了解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对无障碍设计知识提出了哪些明确的要求,以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辅导重点。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的构建,来源于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调查和影响特殊人群生活的障碍因素分析,在生活实态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城市和建筑中影响特殊人群的障碍因素,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体系和指标体系,无障碍设计技术体系包含交通、构造、标识、家具与设备、信息技术五个方面。

(1)无障碍的交通体系,本体系应包括室外、室内以及特殊部位的交通。根据人体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原理,测试和推算合理的通道宽度,合理的空间距离,用以指导建筑和规划的平面设计。这个技术体系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技术参数表、平面图集和技术规范图。

(2)无障碍构造技术体系是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居民室内生活安全、方便而采取的特殊构造措施,主要包括安全构造研究、安全构造通用图集、安全构造设施。

(3)无障碍设备与家具体系,主要解决家具和设备的高度、空间问题和使用功能设置问题,是以特殊人群(譬如老年人和残疾人)为目标,避免因家具和设备引发的伤害和危险。

(4)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室内环境各个部位,以及各个房间的文字标识、图形标志、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为室内视环境无障碍设计提出基本参数要求。

(5)无障碍信息技术保障体系,主要指救助呼叫系统、门禁系统以及物业管理方面,也包含当下使用的GPS定位技术,可实现老年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建构

(一)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的目标应在建筑学自身的学科体系中寻找其定位,以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一般来说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常识三个部分。无障碍设计原理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人体机能与建筑功能的针对性设计,如合理的视距、视角、视线光环境等,满足人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论,一般意义上包括平面尺寸的比较法、建筑构造的针对性设计以及色彩、标识的实验测试等方法。针对很多新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功能,无障碍设计的方法伴随机械设备的发明创造,出现新的适应技术。例如,爬楼轮椅及与之配合的楼梯设备,新的成套护理设备。无障碍设计常识,一般指的是轮椅尺度及人体基本工作空间尺度等。

(二)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围绕建筑物的功能、人的需求以及建筑师的职能三个基本教学目标和内容。建筑物问题作为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依据设计目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建筑的机能与建筑功能两条线索。人的问题作为设计的服务对象,依据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两个线索;建筑师的问题作为设计的职业要求,依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职能与技能两个线索。三个目标下各有其核心课程,同时,与其他线索又相互交叉与叠合,这说明每门独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包含原理、设计方法与设计常识,隐含于建筑设计各门主干课程。

(三)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构与课程知识点分布

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包含原理、方法与常识。在培养方案制定时,无论采用以空间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还是以功能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都需要以具体的课程为载体来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根据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内容指南,西南科技大学目前培养方案是以建筑功能的复杂程度为递进路线的教学体系类型,将各个知识点分配到原理类课程以及设计类课程中。同时将各门课程中涉及无障碍设计的有关知识点一一列举,并明确各门课程的侧重点,这样结合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系统性强,目的明确,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突出的教学重点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有阶段性,无障碍设计知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原理课程为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搭建基本框架,明确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明确声焦的概念及形成原理,也就明确设计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无障碍视觉环境,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包括影响视觉的视线、视距、视角、视觉光环境四个方面的问题,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对象,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才是无障碍设计原理的意义。设计方法类的内容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重点要突出设计的操作性。设计对象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例如:在校园教学建筑中,主要解决的是视线升高差、漫反射与视觉障碍、光线与空间布置、无障碍视觉标识系统等问题,而医疗建筑的无障碍主要解决病人移乘、扶手、抓杆、栏杆等防护问题。不同类型的建筑,无障碍设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的应对设计和创新设计。至于设计常识类,可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教学中不应强求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设计实践自主学习。例如:查阅一些人体工程学数据,获知各类空间的无障碍尺度。突出的教学重点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在培养体系中强化无障碍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空间品质与残疾人群的关系,反映在学生设计中,提高了建筑方案的质量。在设计院生产实习的施工图设计环节,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无障碍构造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了施工图的审图通过率。

四、结语

篇7

如果有这么一天,一个叫做苗世明的艺术家告诉你,这群人不仅有思想,有天赋,甚至还拥有一些普通人的“奢侈品”――梦想,你会嘲笑他吗?

“WABC”计划:其中“W”指代工人(Worker);“ABC”除了其通常代表的初始教育、启蒙的含义外,还有更具体的一层意思:A和B是“原生艺术”(Art Brut)的缩写;“C”是英文culture的缩写,除了其普遍的文化含义,在这里主要是指其本初的培育和教养的意思。

小龙的“梦想”

小龙是一个23岁的男孩,住在上海市的卢湾区。他向别人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矛盾的人。爱因斯坦发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相对论,他有时也很矛盾。”

小龙很勤奋,他考了很多证书,有中式面点师,还有花卉园艺师等“含金量”很高的职业资格证。当他拿起一个绿色的小本本时,笑的很开心,一脸神秘地问对面的人:“你猜这是什么?”“对,这是团员证!”

对于能成为团员这件事,小龙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在一岁的时候,他就被确诊为小儿脑瘫。小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呆在家里,没有上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很少有能成为团员的。”

如今,他是苗世明创办的“无障碍艺途”的形象代言人。每周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出门,来到无障碍艺途的课堂上课。在这里,他学习绘画和音乐,还第一次交到了朋友。

小龙说起话来,必须动用整个脸部的表情,说得很慢。他跟来访的记者说:

“以前呢,人们常常把像我这样的人,送到慈善局或者养老院,或者(让我们)无所事事。借用一个俗语,叫‘混吃等死’。”说完这句话,小龙停顿了很久。

“我不希望那样,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生下来,就是为了某个目的活着……”

在无障碍艺途的课堂上,坐的都是像小龙这样在世人眼里有些“特殊”的学员。每个星期的固定时间,他们都从附近的社区赶来上课。这些学员中,有精神障碍的,有智力障碍的,有自闭症的,还有小儿脑瘫患者。他们有的喜欢聊天,有的喜欢画画,每次来,状态也不太一样,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很喜欢这里。

2011年10月,学员小彬的一幅素描作品《奥巴马》通过无障碍艺途的理事转赠给了奥巴马本人。

不久后,在苗老师的带领下,无障碍艺途的学员们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合唱团”的舞台,同胡彦斌一起,同唱一曲《甜蜜蜜》。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从来不敢期望的经历。

小龙很为他们的这些经历感到自豪:“我可不可以这样说,我们改变了一些所谓‘正常人’的一些观点。我们也有一些特长,然后,我们也有一些……梦想!”

从艺术家到“苗老师”

事实上,在国外,人们对于精障或智障人群的偏见早已“解禁”。

早在1961年,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就在《疯癫与文明》中指出:“疯人”其实只是一个历史中形成的文明现象,精神病并非一种确切意义上的“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

艺术界更容易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肯定这一人群在创作上的“非理性”力量。艺术史上,很多大师就被认为是“精神病患者”,其中就有梵高、蒙克这样的天才人物。

而在中国,人们对于精障、智障人群迄今还是恐惧多于了解,更不用说发现他们的艺术才能了。

2003年,当苗世明从中央美院毕业时,这个搞艺术的小伙子,满脑子想的还是“绘画”、“生活”、“旅行”这些浪漫的文艺词汇,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艺术家。

2009年,为了筹备798双年展,他大胆地设想做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品,教下岗工人学当代艺术。无奈工人们要么没空,要么要价太高,于是他们便找到北京亚运村附近的社区,教社区的智障居民画画。

令苗世明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创造力令人惊艳,作品在双年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而跟这些残障人接触的过程,也让他第一次了解到他们不被人们理解、“与世隔绝”的生存状况。

如何改变呢?他们的艺术潜能,难道就这样被湮没了吗?

最早的时候,他想到做一个艺术潜能开发公司,但是没有钱。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决定把这个想法做成一个公益项目。

几经周折,2011年10月,靠着NPI(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借助的三万元资金,无障碍艺途终于在上海注册成功,成为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而苗世明,也从一位艺术家变成了全职公益人士,成了学员们口中的“苗老师”。

寻找“梵高”的价值

在开发精障群体艺术潜能方面,苗世明肯定不是第一人。

以精神病人为创作主体的“原生艺术”市场在西方已相当成熟。1947年,法国艺术家杜布菲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生艺术协会。今年2月,纽约的原生展已经开到了第。

在国内,原生艺术的“拓荒者”郭海平早在2006年就深入精神病院,召集病人作画,并著成一部《癫狂的艺术:中国精神病人艺术报告》。2010年11月,他创办的“原形”艺术中心在南京开幕。

但还是会有人问:“这些残障人真的有艺术天分吗?”“即使有,会不会是利用他们赚钱?”

在无障碍艺途的学员中,有一个23岁的女孩,叫“小燕子”,住在浦西卢湾区一个老弄堂里。2010年8月加入无障碍艺途时,她画得比较普通,老师们也没觉得她的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画的颜色比较丰富。

后来有一次,她画了一个像章鱼一样的老太太,她把它称作“章鱼大妈”,老师们看了之后,觉得她的创造力非常好。后来经过半年多的引导,她的画显示出非常独特的特质:她笔下所有的人和动物、植物,都被画成锯齿状,在一朵花的花心里,画满了黑色的小人。

这种画法在西方原生艺术中被称作“通灵画法”,她脑中的世界跟普通人很不一样。像她这样的原生艺术家还有日本的草间弥生。而后者,早已成为了一代艺术大师。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艺术治疗教师孟沛欣博士通过长期研究,也认为精神病人的非理性状态确实有利于释放潜意识。虽然并非每个有精神或智力障碍的人都有艺术天分,但10个人当中,几乎就有5个人喜欢画画,就有1个可能是天才。

学员们的作品,在尽量保持原作样貌的前提下,由设计师设计成衍生艺术品,比如贺卡、本子、衣服等进行销售,除去作画成本,纯利润的5%将以版税形式回馈给艺术家们。2011年,无障碍艺途还与一家美国贺卡公司合作,将学员作品制成明信片,在美国春秋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派发。

虽然目前这一部分的收入还不多,但苗世明对此非常乐观。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很多企业如苏宁等大公司主动找到他,希望能与他们合作。参加中央电视台“梦想合唱团”之后,无障碍艺途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更令苗世明欣喜的是无障碍艺途带给学员们的精神和生活上的的改变。绘画令他们找到了被尊重感和价值感,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也在一点一滴改变。

对话苗世明

赢未来 你是怎么开发学员的艺术潜能的?

苗世明 主要还是看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引导他们的创作,而不是灌输型的。引导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初期,让他大量地自由绘画,然后分析他的作品。中期进行一些方向性的培养。

赢未来 你们的教员来自哪些地方?

苗世明 教员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一般都是学过艺术的大学生、大学老师,慢慢培养,让他们了解、合作。教员以志愿者为主,全职的在上海跟北京总共有8个人。

赢未来 学员来无障碍艺途上课,需要交学费吗?

篇8

家住鲁谷社区五芳园小区的肢体残疾人姜丹娜激动地对记者说:过去,我坐轮椅哪也去不了,感到非常孤单,现在,有了无障碍设施,我可以自己去商场、去医院。

超前运筹共联动

从2004年8月至10月,在石景山区46.47公里的主要道路上,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公共建筑物内外,人们可以见到数千名建筑工人在紧张地忙碌,他们有的在铺设盲道,有的在沿着走廊安装扶手。这是石景山区创建无障碍设施示范城的一个缩影。

石景山区有残疾人2.4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2%。而早在1982年,石景山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6.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1%。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又直接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为搞好石景山区的创建工作,区委书记张燕生、区长侯玉兰亲自过问,多次指导工作。副区长刘春锋、石玉贵专门召集无障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讨创建工作。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如何推进石景山区的创建工作,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区划局、区老龄委、区残联等五个部门的专人组成了办公室,并决定了保重点、面上推的实施方案,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25个部门、9个单位和9个街道办事处立即行动起来,在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打响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新战役。

突出重点抓落实

走进首钢黄南苑小区,蜿蜒的盲道与人行便道相伴,所有的路口都经过了缘石坡化,所有的高层建筑门口都进行了坡化,各处的无障碍设施都有不锈钢的提示标志,处处体现着人性化关怀。在石景山医院,前来看病的人都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方便。在病人出入的大门口,设置了缓行坡道和残疾人停车处,楼道安装了扶手800多米,改造厕所28间、电梯4部,铺设盲道两处,不管是残疾人,还是老年人、儿童都能自由出入。在这次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中,该院不仅书记亲自挂帅,而且先后投资40余万元对院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改造,受到患者的好评。

把重点定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公共建筑物和道路上,是石景山区这次创建工作的一大特色。全区突出抓了石景山路、八角西街、杨庄东路和银河大街四条道路的改造建设。截至到2004年9月底,石景山路、鲁谷路、古城大街等主要道路46.47公里的步行道都铺设了盲道,735个路口建缘石坡道1470个,实现了道路的无障碍;1座过街天桥、9个街道办事处的对外办事大厅和8个办公楼建有无障碍设施;2个1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2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2个体育场馆100%地实现了无障碍,3个三星级酒店实现了无障碍,无障碍率达75%,64所公厕、6个医院、8个城市公园、3个广场、5个公交车站等候区和154栋中高层住宅均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达到了全国无障碍示范城标准。

为了推动无障碍规范建设,石景山区还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列入项目规划、设计审查、施工验收之中,确保新建项目百分之百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为了推动无障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区政府组织无障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到上海、南京、杭州进行了学习、考察。石景山规划分局正在依规范要求,结合石景山区实际,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制定无障碍工作的长远规划。

动员社会人人参与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需全社会强化无障碍意识。为此,在区委宣传部的牵头组织下,石景山区召开了全区无障碍创建工作宣传协调会,制定了《宣传方案》,制作了石景山区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汇报多媒体和29块宣传展板,拍摄了《消除障碍共享文明》的专题片,制作了1万册宣传手册,在主要繁华地区张贴了400张宣传画,《首钢日报》与《石景山周刊》还出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专版。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无障碍设施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各界建设维护无障碍设施的自觉性。

在老山西里居住的肢残人时金庆说:作为一名残疾人,我现在的感觉和健全人一样,不仅出行无障碍,而且还是行使无障碍设施使用维护监督权的监督员。

原来,为进一步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区创建办对由肢体残疾人、视力残疾人、老年人等113人组成的石景山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员队伍进行了整顿规范和系统培训。同时,还对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施工人员、检查人员190人进行了培训,请北京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周长兴讲解无障碍建设设计规范和检查验收标准,对创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景山区相关部门通过学习还加强了这项工作的检查执法力度,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无障碍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杜绝侵占、损害无障碍设施,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现象的发生,对占用或破坏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厉批评和查处;明确了无障碍设施的养护责任人负责日常养护和维修,确保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加强了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及公共场所车辆停放秩序管理,保持无障碍通道畅通。

篇9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第三条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

(一)坡道、缘石坡道、盲道:

(二)无障碍垂直电梯、升降台等升降装置:

(三)警示信号、提示音响、指示装置;

(四)低位装置、专用停车位、专用观众席、安全扶手;

(五)无障碍厕所、厕位;

(六)无障碍标志;

(七)其他便于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设施。

第四条市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对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进行领导。

各区、县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的组织建设、改造、监督、维护和管理工作。

对无障碍设施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建设、公安、市政、城管、房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

第五条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发现有损坏的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进行修补。

对损毁或违法占用城市道路范围内无障碍设施的由城管部门按《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

城市道路上违反规定停放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占用无障碍设施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200元以下的罚款处理。

第六条警示信号、提示音响、指示装置的安装与维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损毁无障碍交通标志和信号设施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200元以下的罚款处理。

第七条城市区范围内公厕的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及维护由城管部门负责。

第八条公共建筑、金融、邮政、电信、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场所的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约定维护管理责任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

第九条居住建筑、居住小区及小区内的道路、公共绿地、街心公园等内的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约定维护管理责任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

第十条所有无障碍设施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符合规范和标准的无障碍标志。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

第十二条因城市建设或者大型群众性活动,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避免占用无障碍设施;确需占用无障碍设施的应经城管部门批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杂物、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占用无障碍设施的须经城管部门批准。

占用单位应当恢复无障碍设施的原状。单位临时占用无障碍设施的应当设置警示标志或者信号设施。临时占用期满。

第十三条向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反映,任何公民均可就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应当及时通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篇10

[关键词]无障碍;卫生间;公共空间;公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320

1无障碍卫生间的研究背景

11现实背景

2000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与此同时,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扬州市有近28万名残疾人,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034%,占扬州市总人口数的6%,其中肢体残疾人649万人、视力残疾人406万人、听力残疾人824万人、语言残疾人027万人、精神残疾人218万人、智力残疾人212万人、多重残疾人408万人。

由上述数据可见,随着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其中无障碍厕所为残障者、老人或病人如厕提供了便利,它是供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等弱势群体使用的无障碍设施,是可由陪同人员进入的男女公用的独立厕所,一般设立在机场、车站、医院、公园、养老院等公共场所。改善社会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保障各类社会群体平等参与和共享社会生活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扬州市在无障碍厕所的使用和管理的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并需要得到改善。

12理论背景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五个需求中存在着上升递进的关系,只有当最基础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实现更高的需求。如厕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有当残弱人士的这类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有更高的追求,才会呈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2)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对无障碍卫生间的研究还基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论,正义不外乎公平[ZW(]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ZW)]。就无差别原则来说,对于每个被平等给予的生命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行动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地享受到出行的便利,残弱人士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专用“公共厕所”。残疾人出行经常遇到困难,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这是第二个原则――差别原则。在扬州市,从市政府到扬州市媒体到市民都在残弱人士出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一种倾斜,盲道的建设,公交车上专属座位的设置等是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倾斜,媒体的宣传以及公民自觉的让座行为等是在道德上的倾斜。

(3)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人人都平等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庇古也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观点。所以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上的一类特殊群体,更应该在公共厕所这种基础设施的提供上享受到同一般群体一样的便利。

2扬州无障碍卫生间建设的现状

21无障碍卫生间的政策建设情况

“十一五”时期,扬州市结合文明创建市城管环卫部门制定市区公厕管理办法,对市区20多座公厕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修缮、改造和增设。目前,所有新改建公厕、中转站设施配套齐全、设备先进、性能可靠,符合环保要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方便了市民群众生活;另一方面也夯实了城市管理基础,提升了市区环卫承载能力。[ZW(]扬州日报城管给力“三个扬州”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N].扬州日报,2011-02-28.[ZW)]

“十二五”时期,扬州市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行无障碍设计强制性标准,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监督力度,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宅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无障碍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积极推行信息无障碍建设,市电视台办好手语新闻节目。

可以看出,扬州市政府对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从未松懈过,在无障碍设施的完善、维护、管理和宣传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上面的内容中仅仅是提到相关的工作,却并没有详细的做法指导,而且在无障碍卫生间这一块并没有提到很多具体的建设工作。

22实地调查结果

在此次调查的1000个人当中,弱势群体有400个人,862%的人认为无障碍卫生间的存在是很必要的,并且反映其数量不足、维护不善、被占用、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并希望在设计无障K时能充分征求弱势群体的意见,设计时考虑不同弱势群体的使用特点。在所调查的34个场所当中只有扬州西部客运站、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6个场所有单独的无障碍卫生间,扬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等11处设置了无障碍厕位,扬州市公共场所对于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还不够。在仅有的几个无障碍卫生间当中有些门把手、水龙头、马桶坏了,甚至有的放着包装盒、自行车、凳子,变成了杂物间。

3扬州市无障碍卫生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社会对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及无障碍卫生间不够重视

在无障碍设施的存在和使用方面,很多人都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心态,多数人以为只是残障人士的专利,但是无障碍卫生间同样承担着不分性别独立卫生间的功能,可以为带着女童的父亲或是带着幼子的母亲提供便利。这些恐怕是人们忽略掉的细节。

32无障碍卫生间闲置较多,使用频率较低

公共场所无障碍卫生间的利用率低,普通人宁愿在男、女卫生间前排队也不愿使用,致使许多无障碍卫生间变成环卫工人的工作间和休息室,里面堆满了杂物,使得无障碍卫生间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33部分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不科学、不系统

有时候无障碍厕所的宽度太窄而不能使得残疾人的轮椅顺利地进去,只能徘徊在门外,这样的设计是不科学不人性化的。并且,在无障碍卫生间里,无障碍设施应尽量完善来满足弱势群体当中不同人群的需求。

34缺乏对无障碍卫生间的监督和维护管理

扬州市在无障碍厕所管理方面没有标准可以参考,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没有具体配套的管理办法,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支撑,也就显得薄弱,甚至无力,也使得监督变得很困难。

35无障碍卫生间覆盖率低

有很多残疾人反映,出门在外最尴尬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如厕,这往往使他们拒绝走出家门,尽管扬州早就开始有无障碍卫生间,但是要想真正解决残疾人出门在外这样尴尬的情况,还是得建设系统的无障碍卫生间,增加无障碍卫生间的数量。

4完善无障碍厕所建设的对策

41无障碍卫生间设计更加人性化

(1)通道设计。需要考虑到盲人、肢残人士等弱势群体的不同情况来设计通道使得通道尽可能地人性化。

(2)指示标志的设计。很多情况下,残障人士等是不能了解哪里会有无障碍卫生,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很不方便的事情,在路口或盲道上设置一定的指示标志会对他们起到引导作用。

(3)求救呼救按钮的设计。在卫生间里,残弱人士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但没有能力向外界发出求救,求救呼救按钮的设计能够减少这情况的发生。

42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公厕的维护管理要落实责任人,并且政协部门应对无障碍厕所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工作不力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提出批评。作为公民,应当爱护公物,自觉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发现破坏无障碍卫生间的人,应及时制止或向城管部门举报。

43鼓励残疾人使用无障碍设施

集中对残疾人进行专业的心灵疏导,鼓励他们使用无障碍厕所,并且当自己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4无障碍卫生间需要增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无障碍卫生间的建设和改造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在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加大财力投资。并且无障碍厕所的覆盖率太低,需要加快扬州市无障碍卫生间的体系建设。

45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公众无障碍意识

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群众了解不深的情况下,政府应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报刊、电视台、广播台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普及无障碍设施意义和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倡导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