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07 18: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2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整治、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从年起,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规划,分年度实施推进。
二是整合资源,合力共建。按照“项目不变、政策不变、共建平台、互为主辅、互相补台”的原则,整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资金和项目,市财政及各部门安排的涉农资金集中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引导群众通过筹资筹劳等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鼓励镇村集体经济投入,发动社会力量赞助公益事业,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先批后建、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优先支持受益面大、工作基础好、村“两委”班子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抓强促弱、逐步推进。
四是严格监督,管护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成后,所有权移交当地镇(街道)村组织,按“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建立和落实后期管护制度,充分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
三、建设内容
主要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乡村道路网化、环境污染治理、社区服务配套、农村生活环境美化等。项目建设由各项目部门制定质量标准,以镇(街道)为主组织实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基本标准为“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即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厕、改灶、改圈,通水、通电、通班车、通宽带网,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四、资金整合范围及办法
(一)资金整合范围。
一是新农村社区建设资金;
二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资金;
三是村级公路网化建设资金;
四是土地整理资金;
五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资金;
六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
七是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种对农业农村投入资金。
(二)资金整合办法。
市财政将上级资金、本级配套资金等各级投入进行整合,拨付到各镇、街道(按照项目规定由部门实施的项目除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项目实施主体。各镇(街道)要严格执行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各项目部门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督促,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涉及项目投入的拆迁、占地补偿和基础工作,全部由所在镇(街道)村负责。工程投入原则上按市按70%负担,其余由镇(街道)自筹,具体项目按上级要求处理。各级配套资金、筹资筹劳资金、社会捐赠资金要按照项目要求一并纳入专账核算。
五、实施程序
(一)规划编制。在不脱离各项目上级批准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各镇(街道)编制两年实施规划及分年度建设计划,报市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编制规划时,要将区域内所有能整合的项目进行归并,以上级投入方向为主,以乡村道路网化、环境污染治理、社区服务配套、生活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拓展实施范围,连接规划内容,达到“连片整治、整体提升”的效果。
(二)项目实施。各镇(街道)两年项目实施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建设计划经市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批复后,由镇(街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招标、监理等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项目制、项目公示制,确保工程质量。各镇(街道)要按照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报送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市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
(三)资金拨付及使用。市财政部门按照资金拨付程序、项目年度计划和项目进度拨付资金。除按上级规定由市统一实施的大型项目外,其他资金全部拨付镇(街道)。各镇(街道)要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符合上级检查验收规定。
(四)项目验收。市项目部门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定期对质量进行检查监督,项目竣工后,按项目管理要求组织竣工验收。验收通过后,市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结算资金。
(五)档案管理。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后,各镇(街道)要将建设前后拍摄的图片、招投标文件、预(决)算、筹资筹劳单据、收付款凭证、各级验收资料等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六)项目管护。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应及时办理资产交付和产权登记手续。建立完善的资产运行管护机制,提高资产的长期使用效益。
六、实施步骤
(一)规划设计阶段(年3月底前)。3月25日前,各镇(街道)完成两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建设计划,报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3月底前,完成对项目规划的论证、审批工作。
(二)重点突破阶段(年4月—8月)。各镇(街道)按照市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的建设项目及要求,具体组织实施好项目建设。8月底前,完成当年项目建设。
(三)检查验收阶段(年9月—10月)。项目建成后及时开展检查验收。有具体竣工时间要求的项目,竣工后可提前向项目管理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四)全面推进阶段(年11月—2013年12月)。按总体方案实施第二年度建设规划。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项目资金整合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镇(街道)项目建设规划论证、审批,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各镇(街道)、项目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以镇(街道)为主体、各部门协调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明确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共同推动建设工作。财政局负责协调调度,资金筹集、拨付和监管工作;农业局负责指导“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开展;住建、交运、环保、林业、水务、环卫中心等部门负责相关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标准的制定、检查、验收等工作;各镇(街道)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项目实施。
篇3
科学规划设计是项目绩效的前提。可研是规划的基础,但可研做得好,规划未必也做得好,特别是几个小项目打包成的大项目,规划时就会做很大的调整。而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公平,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绩效。
(一)规划是否体现必需和公平
农业、水利部门不少是田间工程,如标准良田建设,田成方,路相连,能排能灌,预留机耕道和排水缺口等,都有一个标准,不同的区域会影响投资成本和规模,如何科学和细致规划是绩效的关键。大路边的,显眼的和偏远的,无人去的,这些地方的项目规划都需要规划部门认真对待,既要考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又要筹划好项目建设的成本,避免因资金不足、规划不公而形成半拉子工程,造成规划阶段的损失浪费。如某自然村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新建的公厕仍然是传统的旱厕,设计时没有加装自来水,既不卫生,也不符合新农村的要求;某村在水源规划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将自来水管接到各家各户,项目流于形式。
(二)设计是否考虑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
丘陵和平原地区,以及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都会影响建设项目的绩效。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恶劣,且绝大部分校舍离城镇较远,很多学校只能建在半山坡、山脚下,建筑物资运送极为困难,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丘陵地区落差大,设计时就没必要照搬园田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还有,设计时是否充分考虑农村耕地的土质,氮、磷、钾等有机矿物元素含量低,耕地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的宜农荒地,以及石头的山地,这些生态环境都会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高,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公路设计时是否考虑在高、险、陡和经常山体滑坡地段加设护栏,做好硬路肩和护坡,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复杂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本增加,在资金本来就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规划和设计标准只能造低,绩效发挥不了。
(三)地方官员的思想认识
一些地方领导在财力匮乏的情况下无钱借钱办事,有钱办不好事,脱离实际建设“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某县两个试点村将资金用于粉刷外墙漆的亮化工程,导致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改厕、修通下水道等项目无力实施;某村地处公路旁,有限的农村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大面积的穿衣戴帽,而群众反映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学生上学路一直未解决。有的地方领导只考虑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时养眼、美观,不考虑成本和可行性,如将水利灌溉渠道做成棋盘一样取直取方,而不是依山傍水,因势利水,造成排水不畅,灌溉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遇山洪暴发时还不能有效泄洪,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资金投入的合理性
资金投入合理是项目绩效的基础。资金来源结构是否合理,资金投向哪里、投入强度、投入方式是否合理并公开透明,都会影响建设项目的绩效。
(一)投资强度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专项拨款,省、市、县各级政府财政配套,乡村组织农民自筹。实际情况是:中央财政投资强度本就不足,各种检查成本和“跑部钱进”成本又抵减了实际可用的资金,加上中央资金使用管理的要求多、过于严格,中央资金成了烫手的山芋,地方想用却不敢用,畏惧心理肯定办不成事;中央资金通常都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但中西部落后地区和欠发展地区本身就财政困难,这几年为了拉动内需,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已经是负债累累,根本无力筹措到足够的资金配套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此,有的主管部门还常常为中央下拨的专项资金如何配套,如何分配,如何使用犯愁;农民人均收入虽然逐年提升,但教育、看病、做房,以及粮食、蔬菜和日用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农民实际可支配的财力非常有限,自愿筹资筹劳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人廖廖无几。
中央、地方、农民三方组成的投资结构,只要有一方断链,完整规划的项目就会因投资强度不足,而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立项批复的项目建设,项目预期绩效也就无法达到。
(二)投资维度
财政、发改委、农业、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移民办、党委农工部、交通等各个口子都有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和资金,但不同部门的设想、目标不一样,不周全,都从各自的政绩考核目标出发。同一块田,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农田水利等部门都说投入了资金,实际资金去了哪里没人说得清楚。这种立体、交叉甚至重叠式的投资方式,难以形成资金合力和优势,效益可想而知。如何整合各部门掌管的分散的资金、技术、管理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甚至破坏性建设,需要有一个更为权威的部门来统一协调,实现不同部门的资源共享。但是协调、共享谁来牵头?这个问题不解决,项目绩效就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投资透明度
毫无疑问,那种普惠制、撒胡椒面式的资金分配投入方式,不仅难以发挥效益,还会造成更多的损失浪费。但资金来源结构怎样才合理,资金投向哪里,投资强度应该如何决不是靠项目与资金主管部门拿捏而成的,必须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考核纳入县、乡、村干部的民主测评和政绩考核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建设的绩效,同时能调动受益乡、村及受益农民的积极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后续管理的绩效。
三、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项目管理有效是项目绩效的手段和途径。尤其是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管护是否有效,成为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最主要的因素。
(一)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有事前招投标资质控制、分包转包控制、设备采购控制、事中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控制。在事前控制管理中,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造价低,加上项目地村民的硬性插入,施工纠纷不断,有施工能力和资质的公司大多不愿参与,基本由当地人负责施工,施工队伍没有资质或挂靠资质,多数不通过招投标,直接指定某乡某村有势力、有来头的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村没有安排懂建筑施工的村民负责监工,即使安排也不起任何作用。一是农民缺乏主体意识,原来上面不管他,他自己去搞好自留地,现在农业政策这么多,他反而不管了,好像所有的农村建设与他们无关,缺乏监工的积极性;二是监工水平有限,对项目建设施工的事中参与监督配合不力;三是被包工头的烟酒轻易打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后续运行管理
上面只管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后基本不闻不问,不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绩效性做后期评估,不对后期运行管护(如公路修补护坡,水渠疏浚除淤,电网维护更新等)存在的问题做客观系统的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后期运行管护的责任完全落在受益乡村。而受益乡村大多数没有自己的集体经济,拿不出报酬落实到具体管理人。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到位,人为破坏的情况无法避免,只有靠农民加强自我管理,绩效很难提高。
(三)项目绩效管理
一些主管部门虽有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粮食增产、灌溉面积恢复或增多、节约水源、公路车流量增多和使用年限增长等指标,但可操作性不强,因而大多数没有严格考评,最后是估计带统计的数据,且报喜不报忧,公平性和透明度更嫌不足。一直以来,国家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是重政策、重投入,对项目建设的绩效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相关的责任追究、问责等制度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目前,对村干部的绩效考核几乎无效,如何探索研究乡村干部的政绩考核,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发挥绩效的重要课题。
四、政策支持的相关性
政策支持相关是项目绩效的保障。这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强农惠农的政策,但多次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均未涉及政策支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绩效情况,如何发挥相关政策支持的绩效,主管部门和受益乡村、受益农民都是个模糊甚至陌生的概念。
(一)招商引资政策
由于见效慢、利润低、财税和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少,农村山水生态开发的社会投资很少,即使有,也多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如大理石板材开发造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农村公路大面积毁坏;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农民饮用水发生矿物质中毒事故等。此外,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从未通过招商引资途径及时向农村倾斜,农村工、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缺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环境政策
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建设、房地产开发、市政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征用了大量的基本农田,城市周边和广大农村的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农村土地环境日趋恶化。有的无地可种,有的有地反正有粮食直补和其他惠农政策又不愿种,造成一方面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另一方面大片土地荒芜的现象。国家政策规定被征用土地的出让金收益一部分作为新增菜地开发基金,一部分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复垦资金,一部分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但实际上这些资金都被莫名其妙地挪作他用,土地环境政策难以执行到位。一味的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破坏已从城市向农村蔓延。
(三)农村信贷政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比起政府债务增长速度来说是小菜一碟。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没有投入农村建设的。农业发展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担保,或是市县扶持的龙头企业,很难申请到农业发展贷款。基层信用社成了商业贷款、购房购车贷款、消费贷款甚至赌博贷款的长期资金后盾,农村合作组织、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和小额农户贷款极其困难,改变了基层信用社原本的政策目的。许多农民在多次跑贷无望后,已经没有了贷款解决资金困难的概念。
篇4
一、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在县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县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和市“百村十镇”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县重点开展了“334示范工程”、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村村通”工程和其它社会服务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34示范工程”。第一批“334示范工程”共安排示范镇3个,示范村30个,示范村庄42个,其中县级示范村庄28个。据了解,到今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改三整治”的工作任务。县级示范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资金将近一千万元,通过一年建设,示范村庄主要道路全面硬化,污水沟塘全面治理,垃圾柴草全部集中处理,户户饮上安全水。连户水泥路通户率达到97.5%,新改自来水430户,完成改水户占99.6%,新改卫生厕所82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拆除破旧房屋112间,清理垃圾1788吨,排水系统基本建成,卫生保洁长期管理机制逐步落实①。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指导、镇组织、村实施”的指导模式,以小河道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增强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抗灾保丰收保安全能力。对惠济渠第四期除险加固工程、罗埠节水改造示范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总投资达2404万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之中。同时,我县通过积极争取,XX-XX年间将有2座小型水库和5条河道主干渠获得每座80万元、每条河60万元国家和省定额专项资金补助,共计460万元。②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77-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以及对私人投资激励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单独依靠农民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故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模式和投资制度变迁势在必行。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表述,涵盖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力、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不管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均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
根据樊胜根等人的定量分析测算,以1997年为例,我国政府每增加1度电投入,全国平均可增加农业产值0.36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2.1元;每增加1公里道路可增加农业产值40665元,在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600元;农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的教育,农业产值平均增加168元,乡镇企业劳动力每多接受1年教育,非农业部门可增加产值1390元(樊胜根、张林秀,2003)。由此可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所投入的货币资金,至少有40%会通过农民劳动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样既可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增加,又可建立持续增收的基石。此外,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有限,这是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现实,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农民力不从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以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饮水安全的指标衡量,全国还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水未达到安全标准,其中中西部地区占80%。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目前基本规划思路,实现目标任务,也就是建设基本到位,至少需要10-15年时间,投入5-8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无法单独供给以满足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政策投资的引导作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农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2)重建设轻管理。
由于责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致使大量的设施损坏严重。中国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并且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常出现有人建设、有人使用,却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例如建设出来的乡村道路,往往只有使用没有维护、时间不长便被破坏了。
(3)建设管理效率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率低,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日常管理、使用监督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实施基建预算和决算,也不进行基建项目决算审计,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效益性有待商榷;报批手续繁杂。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村基建资金的管理方式,农村基建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规范不到位,不但导致了国家税金的大量流失,还埋下了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隐患;一些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分管负责人对基建财务工作不了解,没有按照项目的类别进行账项登记和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存在供给责任不清,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尤其在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中央和地方事权不清,职责分工不明确。哪些应由中央负责,哪些应由地方负责,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该由地方安排的项目,中央也参与投入,而该由中央投入的却因财力紧张而无力负担。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与受益者联系不紧,易造成使用中无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普遍薄弱,造成基础设施管理效率低下。
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困境:(1)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2)地方政府投入有限;(3)农户投资资金缺乏来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后劲不足,由此导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84-02
农村基础设施对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中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规模偏低,绩效不高,且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探讨并加以改进的问题。
一、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现状
中国西部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中东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普遍还是存在着底子薄、规划滞后、村社发展同质化、管理维护差等方面的问题。西部农村人均收入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整体不高,财政投入成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资金渠道,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财政投入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相对缓慢。就全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支规模稳步增加,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分别从 1978年的 1 132.26亿元和 1 126.09亿元,增加到 2011年的103 874.43亿元和109 247.79亿元,均增长了90倍多。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 497.7亿元,增加近70倍。就西部而言,2011年西部十省一般财政预算总收入8 514.6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6.2%,总支出21 862.19亿元,占全国总支出23.6%。与全国的情况相似,国家财政对西部农村的投入总量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缓慢,占比几乎不变,常年维持在30%以内。
第二,与中、东部地区仍存在差距。从存量上来看,中、东部地区农村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地方财政收入远远多于西部地区。以2011年为例,西部财政收入最多的省市四川省2011年财政收入为2 044.79亿元,最少的仅有54.76亿元,十省平均只有851.5亿元。而中、东部地区财政收入最多的广东省2011年财政收入就达到了5 514.84亿元,最少的海南省也有340.12亿元,平均收入高达1 914.5亿元,是西部的2倍多。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多来源于地方财政,财政收入多的省市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显然要高于财政收入少的省市,这就造成了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存量少于中、东部地区。从流量上来看,由于西部农村财政投入的资金长期都需要国家转移支付,其本身财政收入覆盖不了自身的支出,2007—2011年国家财政在西部农村的投入分别占全国支农资金的26.8%、27.5%、26.7%、26.8%、27.8%,可见国家财政在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的流量也少于中、东部地区。
第三,西部各省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也存在差距。以2011年为例,西部十省市财政支出中的支农资金分别为:重庆198.91亿元、四川545.7亿元、贵州278.47亿元、云南409.8亿元、126.53亿元、陕西333.79亿元、甘肃237.66亿元、青海104.74亿元、宁夏112.19亿元、新疆297.59亿元,最多的省市与最低的省市相差400多亿元。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虽然只有126.53亿元,在西部十省市中只排第八位,但占该地区全部财政支出的16.7%,相对值最高,而四川省的此相对值只有11.7%。由此可见,就西部十省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来说,也存在差距,、宁夏、甘肃的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总量偏低,占比偏高,可见这三个省市农村建设财政投入情况比其他七个省市更加恶劣。
二、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条件,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这使得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中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滞后造成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农业生产过分依赖于自然条件,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农业分工的细化,降低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收益率,进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妨碍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投入是改善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的渠道,但目前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系不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入的关系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利定位不够准确,事权及收支难以明确划分,特别是有交叉、跨地区、具有外溢性的支出,更是混淆不清。在处理财政问题时,相互争执利益,推诿责任,滥用财权,浪费财力,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的紊乱与结构不合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中一大部分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另一大部分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直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资金来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入的这种关系给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二,制度不全。这个制度主要是指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投入内控制度。首先,西部农村财政的管理层级太多,财政资金的拨付层级越多,截留挪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次,随意改变资金投向。内控制约机制不完善,相关法规滞后,这既为一些违法违规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导致责任难以落实,实践中对其处罚存在避重就轻现象,难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成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中最主要的问题。
第三,监管不力。财政监督体系应包括财政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的监督、代议机关的监督和社会民众、新闻媒体监督的多元化全方位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财政机关侧重于日常业务监督、审计机关侧重于事后监督、代议机关侧重于宏观监督。但实践中财政和审计在监督对象、范围和时间上多有交叉,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也不够严谨,特别是西部农村财政监督更加受制于较低的财政透明度。而且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入监督多重突击、专项性和事后监督,轻日常过程监督,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纠正;部分被监督单位则采取相应对策规避监督,致使检查监督流于形式。
三、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投入的建议
放眼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但这些做法并不适用于当前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因为中国政府承受着比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大得多的财政压力和农业人口压力。对中国西部而言,更应该也必须本着“针对性”原则来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
1.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划分。公共财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非营利性,应首先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盈利程度”(或“公共程度”)进行准确的划分,以准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作用范围。只有在准确的界定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作用范围的基础上,坚持市场调节与财政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合作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具有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中央政府作为全国性和跨区域性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承担着全国性和跨区域性公共投资布局规划与决策责任,同时还要为地方公共品供给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调控和规范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行为,引导公共投资中同级或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合作。
3.增强地方政府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目前地方政府没有一个好的政绩考核体制,大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国西部这种资金稀缺的区域,政府财力将会是嫌贫爱富地向比较利益较高的领域倾斜,如投向工商业。地方政府要争取在政绩考核中加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指标,特别考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这有利于激励基层政府有效使用和管理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建立健全农村财政内控和监管制度。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工作体系的基础。要发挥西部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一是建立健全信息通达机制,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部门安排用于乡镇、村等基层组织的各类财政资金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拨款文件等,县乡财政指定专人为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资金监管信息,并定期核对资金监管信息。二是建立健全公开公示机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定,对各级各部门预算安排用于乡镇等基层组织的各类财政资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进行公开公示。三是监督抽查机制,对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的补助类资金的补助对象、发放标准、发放程序、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查。四是考核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考核,主要看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内控措施是否到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可靠齐全,岗位责任是否落实,监管是否有效等,考核结果作为乡镇财政干部选拔任用、调动、评先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参考研究,2005,(18):11.
[2] 中国统计年鉴[K].2012:8-1.
[3] 中国统计年鉴[K].2012:8-5.
[4]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K].2012:5-1.
[5] 中国统计年鉴[K].2012:8-7、8-8.
[6] 中国统计年鉴[K].2012:8-8.
[7] 中国统计年鉴[K].2012:8-8.
[8] 张亦工,胡振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8,(2):90.
篇7
【关键词】生态带,新农村,绿色基础设施
杭州是我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提出了“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规划建设六片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六条生态带”是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和扩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的重要保障区域,是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主体部分,是杭州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1、解读“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GI)是近些年来两方国家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及社区建设方面的新术语,它是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空气与水资源以及提高美国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荒野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其核心精神为:由自然环境决定土地使用,突出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功能,将社区发展融入自然,建立系统性生态功能网络结构。
绿色基础设施主要体现为一个保护和开发的框架,它们构成一个既有“网络中心”(hub)又有“连接廊道”(link)的网络系统。网络中心决定着绿色基础设施,为迁往或途经网络中心的野生动物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网络中心包括湿地、森林、公园和可重新修复或开垦的矿地、垃圾填埋场或棕地等。而连接廊道则将整个系统紧密地连接起来,使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得以正常运转。连接廊道包括沿河流发展的线性绿道、农田防护林网、铁路、公路两侧绿带等。也可能包含文化元素,如历史性资源、提供游乐机会而且保有在社区或区域中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风景好的视域,包括街景和游乐走廊等。由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组成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共同维持自然过程的网络,它们的规模、功能和形状是随着保护资源的类型与尺度而变化的。
2、杭州生态带内新农村生态格局现状分析
2.1生态带内村庄概况
至2009年底,杭州市区现辖有40个乡镇,全市区共有行政村690个。主城区之外共有600个行政村,其中,萧山片区的村庄数量、密度是市区中农村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特别是萧山东部村庄居民点十分密集。
2.2 生态带内村庄建设现状
村庄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乡村生态景观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福曼和戈登认为景观生态结构是景观生态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组成景观生态的结构单元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型村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就是把景观生态单元与设计学的形态构成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建设现状
生态基质是景观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根据调研,生态带区域内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主要是林地基质、农田基质,此外,部分地区的湿地也构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
其中生态带区域内林地生态基质主要以山体林地的形式存在,由于村庄缺乏有序规划,只注重村庄建设用地的规划,忽视了林地的重要生态价值的保护。林地边缘常常被视为“无用”的过渡空间而被常规的村庄规划所忽视,不但导致了这些有价值的生态恓息地的逐渐减少,而且使发展建设过程直接威胁到林地基质的内部生境。生态带区域内的农田基质保护相对较好,部分区域由于村庄自然发展形成的较大规模和较高密度的村庄布局也造成了农田生态基质显示出一定的破碎化趋势。此外,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带区域内村庄的发展建设,一些地区的湿地受到盲目开垦、污水排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了一定脆弱性特征。
(2)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廊道建设现状
从生态带区域内村庄生态廊道的建设基础来看,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廊道两个类型。在乡村生态系统中,村庄建设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是乡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新建、扩建农村住宅及地面构筑物等村庄建设活动,使得生态带区域内村庄道路基质被破坏,河道被污染……
(3)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斑块建设现状
村庄建设用地斑块是村庄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斑块,此外还有植物群落、农田、公共绿地、街道绿化、节点广场、村落庭院斑块等等。这些斑块在现状建设中,也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村庄节点广场斑块是村庄内户外活动场所,由于无规划的建设用地,这些广场斑块被垃圾或是其他功能所占用……
2.3 生态带内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生态带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生态带区域内的村庄对生态带的发展以及对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杭州生态带整体建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生态带区域中的农村建设,使得目前杭州生态带内农村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
(2)村庄等级规模差距小,中心村地位不突出,建设较滞后,无法引导区域一体发展,生态带内部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整体。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较薄弱,有待加强,以便能更好地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村镇环境质量下降。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5)村镇及村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城市区域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原本就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3、生态带内新农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与对策
杭州生态带内型农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首先要完善生态带内村庄个体生态建设,建立村庄群体生态网络系统,并将之纳入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框架中统筹发展。
3.1分区建设
根据生态带内与新农村协调发展思路及指标要求,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六条生态带范围,生态带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总体框架主要从宏观市域尺度和中观生态带尺度出发,对现有生态带进行客观评价,针对生态带的用地条件与主体功能,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类用地,并对生态带的控制单元进行划分,提出保护控制要求及实施建议。
3.2具体对策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违章建筑及危房拆除、“空心村”整治、裸墙治理、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想:
(1)保护战略性资源
林地、农田基质是乡村景观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是乡村生态本底的最主要的两种用地。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控制聚居密度,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对生态本底的侵袭和干扰。
以山体林地和农田为主要生态基质的村落,首先需明确村域范围内的村庄布局与建设用地界线,控制住宅建设用地,对林地和农田用地进行系统规划。保护林地基本结构,保护与恢复林地边缘空间,构建动植物生存场所,保育林地内部生境。遵循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2)建立完善的生态网络结构
绿色基础设施是相互联系的绿地空间网络,其目的是将各种要素连接起来,提供保护性的网络。因此需要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生态结构之中。
首先,立足于村庄已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通过政府经济与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形式,保护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分期分批有序地改造、整治村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在居民点之间建设公共绿地,增加村庄内绿地面积,即可以使居民点之间得到有机联系,又可以提供更多的村民间交往活动的绿色空间。
其次,作为链接绿地斑块的廊道,村庄中的河流与道路系统需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对于河流廊道,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和建设,通过调整规划控制线、护岸宽度、绿地布局等方法进行整体保护。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当沿河植被宽度大于30m时,能够有效过滤污染物,增加河道生物并有效地降低气温;当其宽度为80一lOOm时,能较好地控制沉积物及土壤元素流失,综合减少农业营养物质流失和保护鸟类栖息地;为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河流两岸的植被缓冲带宽度应至少lOm。村庄内的道路廊道应建立合理的路网系统,改造断头路,加强道路廊道的连通性。次级村道尽量使用可渗透的材料基质,碎石铺地这些多孔洞、多缝隙的材料可以让雨水自然渗透,苔藓青草自由生长,从而使人造的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同时还应注重道路两侧绿化带的保护与控制。
(3)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创造自然生境系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倡种节约自然资源、涵育生态环境的营建模式——小系统、短距离的营建模式,以使经济资本、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能耗达到最小化,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于城市地区大规模统一建设,杭州新农村建设应是一种“小系统”而非“大系统”的建设方式,使其中各种工作、能量运作及转换之间的距离最短,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用生态工艺,分别治理村落污水,并用于农田灌溉,以保障整个村域生态环境安全。村庄河道如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可利用水生植物与浮游生物的净化功能稳定生物链。
(4)保护乡土文化景观,体现山水空间格局特色
杭州生态带内部分村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保留着传统村落的形态、布局与功能,呈现出典型的以家族为核心的农村社区特征,宗祠、寺庙成为村民的心埋寄托场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特征也表现得比较充分,村舍、菜园、农田共同构成乡村田园风景;井台、池塘、风水树等村落公共空间,承载着乡村的生活方式……诸如此类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住居环境。
传统村落选址大多靠近水域,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山水空间格局。在杭州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村舍建设、农田开发或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从维护村落的山水格局出发,遵循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的自然山水环境,构建山、水、人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图景。
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精明保护的典型战略,对国土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通过对生态带内村庄的生态基质、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三类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建设,以完成村庄整体的生态化建设,从而保育和维持杭州城市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杭州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 3
[2]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8
[3]谭文勇,阎波,邓蜀阳. 景观与生态设计方法在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J].规划设计理论,2009,9
[4]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付喜娥, 吴人韦.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以马里兰州为例[J].中国园林, 2009,9
[6]俞孔坚, 韩西丽, 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篇8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23-02
一、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1.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
要想界定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先弄清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指在农村范围内提供的、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的设施。它是向农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综合。
2.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从农村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采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来改造农业,装备农业,不断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来改善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二,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农村基础设施是整个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障。只有顺利地实现了生产和交换,才能够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农村的生产能力不足,产品不足以维持本国人民温饱,社会其他部门的再生产将无法顺利实现。
第三,从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只有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1.供给不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长期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软肋”。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由于没有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对市场需求反应不灵敏等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水利电力设施,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由于农村的科技服务机构不足,农业的科技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这都使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2.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不合理,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远远大于生活服务基础设施投资。生活性基础设施供给过少,使得本来就不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无法投入急需的领域,造成了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差。此外,农村的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的医疗问题,农民的生存质量问题等,都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有关。
3.供给质量不高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不高,投资效益低甚至无效益。从道路基础设施来看,很多农村的街道虽然经过多次规划、整修,排水设施仍然很差,多数农村街道狭窄、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从水利设施来看,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
4.地区差异大
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普遍较高,而西部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状况。
三、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第一,长期实行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导致政府投入不足。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作为公共产品的农村基础设施,其供给主体本应该以政府为主、农民集资为辅,但实际情况却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却较少。中央政府在财政预算的安排中并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支出放在优先的地位,甚至没有放在与城市基础设施支出同等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大部分是由农民自己集资建设完成的,农民在负担税收的同时并没有享受到政府为之提供基础设施的权利。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基本原因。
第二,由于中央政府没有切实负担起提供农村基础设施的职责,这一职责就落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的身上。但是,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财权上收,事权下放,财权和事权的不统一使得基层政府陷入了财政困难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只能减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将基础设施投资的责任转给农民,而农民的财力很有限,这便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
2.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应该是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但是,由于行政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各地的农村基础设施并没有形成互补、开放的子系统,各而是各自封闭运行的。各种基础设施之间不仅协调性较差,而且功能运作上互相制约,互相矛盾。基础设施中的很多设施都具有综合性质,应当进行统一规划。但实际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布局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种综合效益。这造成了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性差,降低了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无法形成完整的整体效应,使得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3.行政管理制度的缺陷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存在多层的委托关系,而且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就使得农民的偏好无法通过行政决策充分显示出来。在多层的委托关系中,存在着无效的链条,表现为基层领导的个人偏好与农民的需求偏好不对称,究其原因,在于长期实行的官员考核晋升制度以及监督约束制度。官员考核的晋升制度使基层领导更加注重一些能够体现其政绩的工程,而不注重农民真正需要的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结果使得一些并不能体现农民需求的设施供给过度,而那些农民真正需要的设施却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官员的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也使得领导错误的决策得不到纠正,致使农民的需要得不到落实,造成虚假供给、供需错位、重复供给、结构失衡,使得原本就并不充足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四、强化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采取多元融资的方法,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是一种公共产品,根据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因而建设资金应当主要由各级政府来提供。同时,政府还应采取多元融资的方法,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篇9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在全县农村推进“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通过有效的平台,充分调动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快建立广覆盖、多模式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有效降低农村信息化产品使用门槛,向农民提供优惠资讯产品,充分发掘信息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改善农村通讯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有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将村级组织作为向农民提供信息惠农产品的落地机构,由中国移动等通讯企业向村级组织支付一定的奖励费用,有助于解决村级组织的办公经费、人力资源问题;同时,通过惠农网降低内部通讯费用支出、借助农信通平台丰富群众沟通手段,有效增强村级组织对村民的整体服务能力。实施“信息惠农”工程,将本着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宗旨,有效降低农民信息化产品使用门槛,向农民提供优惠的资费产品,促进
农业信息传播,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二、总体目标
三年内,力争实现手机入户率、宽带进村率、农村管理信息化服务系统接入率三个100%。其中:2011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无线信号全覆盖并设立“移动惠农服务站”,提升农村通信基础和服务能力;所有乡镇实现移动宽带接入,优化乡镇互联网水平;建立“信息惠农村”、“信息化乡(镇)”评优的长效性建设机制,搭建综合信息服务的示范平台。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移动通信网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全县广大农民提供包括基础通信、宽带网络、农业信息服务在内的一揽子信息惠农服务。
2、开展农户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县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基础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农民群众信息化产品使用情况、从事农业或非农职业情况、从事农业主导产业情况、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等。在此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移动手机“惠农网”,提供优惠的通信服务。同时根据农户基础信息,借助“农信通”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相应的服务。
3、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在全县所有行政村组建“移动惠农服务站”,通过信息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化产品,普及信息化技术,开展相关培训等,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轻松享受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为保障信息服务站的正常运转,移动公司将按月向农村信息服务站支付一定的维护费用。
4、开展创评活动。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对“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实施过程中,重视程度高、工作落实到位、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行政村进行评选和奖励。重点对各乡(镇、场)农户的信息化产品运用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由移动公司根据摸底调查情况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惠农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拓宽农村信息获取渠道,改变农村信息闭塞的现状,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当行政村或乡(镇、场)信息化普及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县有关部门将联合移动公司对行政村或乡(镇、场)授予“信息惠农村”或“信息化乡(镇、场)”称号,并由移动公司对村委会(分场)或乡(镇、场)提供相应奖励。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8月)。各地要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项目实施的意义,使广大农民群众乐意接受。
2、摸底调查阶段(2011年9月)。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摸底调查工作。摸底调查时,由移动公司提供相应摸底调查表,由各乡(镇、场)安排村委会(分场)、村民事务理事会成员协助移动公司进行全面调查,认真填写摸底调查表并反馈给移动公司各农村区域中心。
3、信息普及阶段(2011年10-12月)。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信息惠农产品普及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点对点网络质量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惠农产品,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此阶段各乡(镇、场)必须全力协助移动公司开展相应信息化产品提供、培训、普及工作。
4、授牌奖励阶段(2012年元月)。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带动后进,每年由县委农工部对“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一批“信息惠农村”、“信息惠农示范村”、“信息惠农村创建进步奖”和“信息化乡镇”、“信息化乡镇创建进步奖”,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乡村干部分别授予“信息化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和“信息惠农村创建先进工作者”,对信息化产品普及达到一定程度的乡(镇)、行政村进行评选、授牌及奖励,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一步部署“移动惠农、信息富民”工程,持续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对获得全县“信息化乡(镇、场)”前三名的将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进行单项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乡(镇、场)和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此次农村信息惠农工程的实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任务精心安排,统筹部署。
篇10
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一是健全行政推动体系。县上成立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各乡镇乡镇长、有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对劳务输出工作全程服务、全程指导、全程督查。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各乡镇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各级组织的支持、服务、组织、协调功能。对劳务输出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完善以县职教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胜利技校为支撑,23所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抓特色,乡镇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搞普及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培训的覆盖面。坚持先培训、后输出,订单培训和就业能力培训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和从业素质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开展多行业、多等级、多技术的培训,年内培训农民1.5万人,培训输出率达到80以上,使外出务工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培训、职介、就业”一体化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支持服务体系。充实加强县劳动就业管理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力量,每个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至少确定1名专职工作人员,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劳动保障信息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责任五落实,进一步提升三级劳务输出网络服务水平。强化公共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县劳动力市场、县职介所、县人才交流中心等公办职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抓好12个劳务输入基地建设,在广东、上海、苏州等劳务输出目的地设立劳务输出办事机构,有效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对民办中介机构实施规范化管理,统一指导,统一考核,统一奖惩,使之成为组织劳务输出的重要力量。通过各方努力,形成政府引导、职业培训、中介连接、基地输出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劳务输出的良好平台。
二、广泛开辟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就业。采取举行劳务输出启动仪式、外出务工人员送行仪式、开展劳务输出街头咨询活动、举办劳务输出电视专栏,以及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让外出务工者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及时提供劳务输出信息,转变农民就业观念,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此基础上,树立典型,鼓励创业,策划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资金,帮助有能力、有胆识的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发展。<r>二是政府服务组织就业。通过在春节等重大节庆时召开返乡人士恳谈会,县级领导带队前往劳务输出目的地组织召开“乡党会”,举办现场招工会,及时劳务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留得住。同时,开展“春风行动”,坚持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基层,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旅途平安保险,对困难务工人员提供援助资金。在农忙季节,各村成立帮扶小组,帮助劳力少、收种困难的家庭及时收种,使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能够安心工作。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组织妇女赴新疆拾棉花、到本地及周边地区拾辣椒、摘苹果,通过短平快项目增加农民收入。<r>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转移就业。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载体,加快以法门寺景区、县城新区和绛帐工业基地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实施法门寺综合开发项目和县城新区建设项目,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抓好法门寺纸业、震华棉纺、汇凯纺织、建忠离子水等重点项目,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三、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
扶风建筑业比较发达,全县建筑 企业有430多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经过培训的建筑技工达到30,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就有926人。农民从建筑业得到的收入占到了全县农民现金收入的20,建筑业已成为扶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领域。围绕这一优势,我们将着力打造“扶风建筑”品牌,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把品牌做实。依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大对建筑技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乡镇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建立富余劳动力档案,收集建筑劳务信息,为输出奠定基础。发挥各类职介机构的作用,实现和建筑企业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劳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打响品牌。二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把品牌做响。对“扶风建筑”进行商标注册,扩大品牌效应,带动就业。教育建筑业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维护“扶风建筑”品牌的良好形象。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把品牌做大。全力支持以县建总公司为龙头的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带动劳务企业向外开拓,巩固老阵地、占领新市场,努力做大“扶风建筑”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以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为重点,发挥胜利技校的国有企业技术优势,打造“胜利技工”品牌,培养劳务输出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