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础设施范文
时间:2023-03-30 08:4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基础设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社区参与及绿色基础设施综述
社区参与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Fonnies)在《社区和社会》(1887年)一书中提出,国内外关于“社区”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其内涵归纳起来不外乎“功能”“地域”两个方面。“社区参与”是“参与”概念在社区中的应用,社区参与就是社区主体利用被赋予的权力,自主地表达意愿、贡献才智,并分担相应的责任,直接或间接的以某种方式或手段介入社区治理、参与社区的各种事务或社区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行为及其过程。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在1999年提出,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美国国家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后来由英国C. Davies等人编制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导》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为城市、城镇和村庄之内和之间的实体环境。国内部分学者研究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和美国绿色基础设施比较接近的概念,同样强调对维护土地生命安全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性作用,主张优先构筑生态(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增长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空间框架。
现有的这些定义有的着重于阐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有的着重于描述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态表征,笔者在所见闻概念的其基础上进行一定延伸,总结归纳出其概念:绿色基础设施是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具有自然生态体系功能和价值,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它们总体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
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内容
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决策与规划
社区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本底和依托,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区文化非常熟悉,他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真正“创造者”和“主人”。从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并非政府、企业、规划专家的特权,在绿色基础设施能否进行规划、如何进行规划、如何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等问题上,应在开发者提出初步方案以后,由居民广泛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相关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选择最佳决定。
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管理――“社区共管”
绿色基础设施“社区共管”,即“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共同管理”的简称。绿色基础设施“社区共管”,就是绿色基础设施依托社区积极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以便于长时期地维护绿色基础设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整体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并实现社区收益,促进社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使社区积极参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自然保护的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效率等问题;另一方面实施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促进社区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使社区能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中获益,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需要广大居民的参与,才能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社区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包括参与到社区服务组织中和参与志愿行动。社区参与服务要求改变过去由政府主导、以行政管理方法的模式,逐渐形成由社区居民组织自我提供、自我管理的方法。个人与组织可以积极介入社区,在社区服务中加强关联,培育社区认同感。社区居民积极加入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关怀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为绿色基础设施发展营造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决策规划步骤
表格 1 社区居民参与GI决策规划步骤
序号 参与步骤 参与内容
1 GI和社区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来获得社区的GI资源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数据和资料。对于GI资源、社区自然和环境应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字、数据资料获得直观的与理性的认识。
2 社区居民对GI的感知、态度调查及分析 了解和分析社区居民对GI的感知、态度,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以及不同居民之间看法的差别,倾听他们的呼声和需求,采纳他们的建议,是推动社区参与GI规划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3 利益相关者的认定及利益动机、需求调查分析 社区参与GI规划实施的模式强调充分考虑多个利益主体的需求,实现多利益主体的和谐共生。要通过居民认定、政府认定等方法确定所有利益相关者,并甄别出关键利益相关者。了解各利益主体的感知、需求和利益动机,构建充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协商符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案,显得格外重要。
4 制定GI实施战略、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前期所做的调查和考察结果的分析,相关部门制定出GI战略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中,要让社区充分参与进来,保证与社区的密切互动,从规划开始,就可选择社区代表进入规划专家组,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得到充分尊重,规划进展的每个阶段、相应的成果都应该与社区沟通,并听取反馈意见,保持社区居民在规划全程的参与。
5 公布初步方案井征求意见 相关部门及时通过墙报等方式,公布有关GI规划实施的细节,向社区居民以及各利益相关者详细介绍规划战略、区位、项目、性质、目的:展示GI初步规划方案,介绍其发展的目标、战略、步骤、保障措施等,实现规划信息公开、规划事务透明。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6 确定GI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 由专家整理,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并对规划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形成最优方案,完成规划成果。
7 规划的实施、监督 规划评审通过以后,开始正式的操作实施。实施中,在规划组专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纠正的同时,社区居民也要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实施是否和规划设想相吻合,保证规划科学、有序的实施。
8 对GI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检验 GI规划实施一段时间后,专家协同政府部门以及社区居民代表对GI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检验社区参与的效果,检验社区参与下的GI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与实际绿色基础设施状况吻合程度,以便对下一次参与进行修正和完善。
注:GI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struction的简写
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实施的动力机制
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基础
第一 参与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基础,能力是行动的保障,只有让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中,社区参与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的不同观念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态度,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积极认识,将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支持,他们对于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也会表现得更为积极。
第二 参与权利
社区拥有一定的权利是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在没有权力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下,社区居民被理所当然地忽视,他们即使有些什么想法、呼声也由于缺乏相应的权力得不到重视和采纳,甚至被视为居民的自尊自大,狭隘的个人主义以及地方利益驱使。
第三 参与能力
提高社区参与能力,进行专业化培训,改进工作方法。在调动居民社区参与方面具体可以选取5种不同策略。
一是教育治疗法:通过社区教育及训练培养社区居民及其代表的能力;
二是行为改变法:通过小组工作,使其行为有所改变;
三是志愿者发展法:指寻求志愿者的配合,以扩大及落实参与;
四是互相合作法:社区居民代表、参与者、有关政府及社区相互保持联系,并目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五是社区权力法:指通过社会行动,去争取更多,更完全的参与途径。
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实施的推力因素
第一 居民的社区认同
社区居民具备主体意识,在心理和情感上对自己所在的社区认同,具备社区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关心社区的事务,将社区的事务看成就是自己的事务,从而在绿色基础设施过程中能积极地参与。要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和相应的社区意识,不仅要借助宣传等手段,更要从实践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尽可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减少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的麻烦等来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
第二 政治权益需求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向社区赋权,基层民主逐渐得到落实,社区自治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能够强化对社区的认同,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的事务与自己休戚相关,对社区事务高度关注,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在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申张自己的主张,在有关社区的事务中当家作主,掌握绿色基础设施决策、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主动权,实现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社区控制。
第三 利益驱动
对大多数社区居民来讲,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给他们的最深切感受就是带来环境及经济效益,这也是推动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之一。能从绿色基础设施中获益,将使得社区居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热情持久高涨,这对于维持社区参与长期化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使社区居民切身受益于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给予居民实际的利益,来消除他们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疑惑态度,增强他们支持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热情。
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教育培训
在众多的保障措施中,教育培训应该是最为首要的。为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必须进行相应的绿色基础设施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参与能力:一是绿色基础设施观念培训,强化居民对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认同,包括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基础设施对社区的影响、居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权利、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发展观和民主参与意识;二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参与能力与监督能力培训,让居民了解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参与形式以及相应的参与技术,可以使社区居民更好的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之初就能参与进来,能在规划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监督规划的施行。
技术保障
发展绿色基础设施,需要让社区居民了解有关环境、经济、文化、市场等各方面的信息,获得信息和培训是社区居民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参与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绿色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体由各类信息和数据库组成,其中包括绿色基础设施资源本底数据库、绿色基础设施政策信息库等。
制度保障
首先理顺绿色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确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地方主管部门及其角色。在各利益相关者方面,需要将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到整个绿色基础设施的组织结构中来。为使绿色基础设施适应社区参与的需要,协调资源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的关系,应对绿色基础设施管理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可成立包括当地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周边社区代表的联合管理委员会,形成合力,共同协调和解决绿色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法律保障
由于社区居民本身的力量比较薄弱,很难对绿色基础设施中生态破坏现象予以有效监督和制止。因此,应以法律的形式对他们的参与权利和合理利益加以保障。由所在城市或地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社区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性质、内容、权限以及处罚办法等,通过法律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与内容,将社区参与的权利合法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英)艾伦・巴伯,谢军芳.绿色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J].中国园林.2009
[2] 裴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12
篇2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景观;规划;多功能
1 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
英格兰西北区域是英国英格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重工业城市为主,包括曼彻斯特、利物浦等等,濒临西面的大西洋。
在英国所有地区当中,英格兰西北区域有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施方面最丰富的记录。从世界第一个工业重镇诞生到后工业时期再到转型为以服务和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20世纪后几十年,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该区域规划和公共政策的重要特征贯穿其整个发展史。英国第一个公立公园-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即诞生于西北地区,该公园由帕克斯顿爵士(Sir Joseph Paxton)于1847年创建,成为这个工业重镇的绿肺。第一个地基信托基金于1981年创立于圣海伦地区,作为一个工具将废弃地和后工业基址,如矿场的煤矸石堆积地,改造成公共开放空间。“默西河流域运动”是一个环境再生计划,主要清理当时世界上最脏的河流,但同时也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借助强有力的区域政策支持,“新地计划(Newlands)”、默西河森林(The Mersey Forest)项目和韦佛谷计划(Weaver Valley Initiative)以这丰富的绿色基础设施记录为基础,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1]。
2 西北区域GI实践
2.1 “新地计划”
“新地计划”是一个五千九百万英镑的土地复兴项目,意图在跨越西北区域的棕地上建立开发持久且经济上可行的社区林地。该项目同西北地区发展局(NWDA)与林业委员会(FC)是合作伙伴关系,但也在更广范围内与诸多机构(Groundwork,Community Forests North West,Land Restoration Trust)建立项目上的合作关系,并且与地方当局、私人土地业主、当地社区、私营机构顾问以及承包商建立了按项目合作的基础。“新地计划”当下提供的项目横跨西北地区,其所有的项目都能够协助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更新。绿色基础设施的土地使用、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对这个项目至关重要。目前,已有7个项目完成或在建,现以其中的一个项目——默斯顿谷(Moston Vale)为例来说明。
这个面积21hm?的默斯顿谷项目位于曼彻斯特北部,被改造成一个全新的“都市乡村”,促进了曼彻斯特都市区域计划(Manchester City Region plan)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增加了其经济价值。尤其在曼彻斯特北部房地产市场复兴区域的核心位列国家多样性贫困指数的前5%的情形下,通过“新地计划”,默斯顿谷现在成为吸引投资的高品质地区,而这些投资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交通、体育和游憩设施也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并且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促进了居民的健康和幸福。
“新地计划”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绿色基础设施资产、连通性和多功能性三大部分。
2.1.1 绿色基础设施资产(GI Asset)辨析和记录
在“新地计划”的规划和发展中,开发和提升了众多丰富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默斯顿谷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包括开阔的草地(野生和人工的)、小林地灌木丛、野花草甸、小路、运动场和行道树。
“新地计划”开发了公共利益记录系统(PBRS)。这是一个定制的GIS工具,能够创造出基于需求的评估集合,围绕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四类展开。PBRS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以证据为基础的策略评估,其能够引导投资,使附加在每英镑费用上的价值最大化。
2.1.2 连通性建设
默斯顿谷的场地设计方便从当地进入。场地边界以较低的围栏作为标记,可以阻止车辆的非法进入,但却仍能保持视线通透,不影响观赏整个场地,并且鼓励人们进入社区林地。因此,整个场地是开放和易于进入的。场地的边界都用大树标记出来,与周围的地区形成连接。
新建的横跨场地中心的道路连接起周围的公路和当地居住区。场地上设有许多入口可以使人们方便的从商业园区进入到默斯顿谷。河谷周围种植的行道树像伸出手召唤一样吸引人们进入场地,同时也使场地有了浓荫遮蔽。
2.1.3 多功能性策略
(1)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通过棕地的改造再生和补充完善的社区街道绿化,“新地计划”正在帮助整个区域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建立起新的社区林地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重建场地周围的植被尤其是在入口出的土壤和乔木,这也有助于增强周围城市地区抵御洪水风险的能力。
(2)增强生物多样性、廊道和连接。默斯顿谷场地规划设计的两个关键要素就是自然树木和野花草甸,这二者均可以促使野生动物重返生境。更好的管理现有树木和整体环境也可以提升场地的生态多样性。同时,还与怒谷(Irk Valley)项目建立联系,该项目的生态优先性与本场地上实施的工作和活动连接起来以促进形成更广泛的生态多样性。
(3)经济价值。“新地计划”的宗旨就是创造出持久的经济上可行的社区林地,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方式刺激当地经济的复兴,反过来也对整个区域也产生重大影响。“新地计划”意图围绕项目地区创造出 更广的影响力范围,使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和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时更具竞争力。
“新地计划”对房地产价格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正式和非正式的研究表明社区林地能够使该地区的地产价格产生显著变化。有非正式的报告说,自从默斯顿谷实施“新地计划”之后,这里的房地产价格几乎翻了三番。然而,更引人瞩目的是2005年的独立地区估价师审查,其调研了默西赛德郡圣海伦区域的新增社区林地发展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直接归因于林地单独影响的增长值超过了一千五百万英镑。
(4)强化社区。通过重建废弃的、未使用的以及被忽视的土地,利用这些位于当地社区中心土地的悠久历史,“新地计划”成功地打击了如行为和低级别犯罪等社会问题。在“新地计划”的场所工作也有助于重建社区荣誉和共生关系,项目旨在团结当地居民并为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举行社区活动的场所。
“新地计划”创造的林地重在向当地社区提供合适的设施,以鼓励开展游憩活动和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默斯顿谷,“新地计划”安装的足球场和更衣室成为该场地极为重要的元素,这使得当地青年人重新组建了他们的足球俱乐部。通过开放式的种植计划和太阳能照明使道路景观更丰富,通行更安全。自从这个场地被开发后,林业委员会和合作伙伴们已经在此组织了一系列的社区活动,从快乐日到社区摄影大赛,无一不是鼓励居民在默斯顿谷开展娱乐活动。
2.2 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
默西河森林,这个英格兰最大的社区森林,已经在西北地区实施了多年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在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处于先锋领导。它是西北地区领导型的环境复兴计划之一。自从1994年起,通过社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已经种植了超过八百万棵树并且改造了将近5000hm2的土地。默西河森林项目也在领导绿色基础设施知识产权 辩论,举办咨询活动和文件,申请进一步合作的拨款,确定优先次序和合作伙伴分享良好做法,并设立咨询和项目实施的采购路线这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韦佛谷计划初始时是作为一个区域公园动工的,由之前的柴郡议会主持,作为一个主要的区域复兴项目,旨在为柴郡和其周边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和社会福利。韦佛谷战略框架是为该区域打造的一个愿景,以期连接、转变和振兴该区域并捕捉地方的独特性和产生交叉利益。绿色基础设施途径是该战略的中心。由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共同推动柴郡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发展。
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计划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的实施主要通过辨析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和多功能性策略来实现的。
2.2.1 绿色基础设施资产辨析
根据对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区域的分析,将该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分为19种类型,包括公园和规则式园林,室外运动设施,林地,河道和水体,草地,荒地和高沼地,海岸栖息地,农田和园地。
2.2.2 多功能性策略
(1)气候变化应对和缓解。默西河森林项目大量种植本地树种和林地,通过其吸收和贮存碳来提供固碳途径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这些树木能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拦截和允许雨水渗入到地面,有助于减少洪水对农业用地和建筑环境的危害。此外,它们可以通过荫蔽和蒸发降低温度。默西河森林有创造可再生能源的潜能,例如通过杨树和柳树等能源作物。
同样,韦佛谷计划建立栖息地,创造新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连接乡村,包括重建与水体的连接,也鼓励创造更多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沿着韦佛河的关键地点开发了许多社区领导的小型的水力发电项目。长途步道和自行车道为人们提供了前往办公地点和学校的娱乐和功能路径,同时旨在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2)水资源管理。韦佛谷地区常有洪水的风险,尤其是在诺威治地区,且这种风险随着全球变暖而加剧。恢复洪泛区和韦佛谷湿地能够减少下游的洪水风险同时提升水质。还可以建立如芦苇、沼泽、池塘湿地林和草地等栖息地。
(3)增强生物多样性、廊道和连接。默西河森林项目正帮助实现全国生态多样性目标。迄今为止,已经新增超过2900hm2的林地和800hm2的野花草甸、湿地和其他栖息地,修复或重植超过90公里的灌木篱,还重建了110多个池塘,这一切都有助于恢复区域的野生生物的自然多样性。韦佛谷将为例如水田鼠和水獭等动物创造新的栖息地,为人类和野生动物创造提升水质的动力。新增的韦佛林地与入韦佛谷的古老林地结合在一起,将会显著改善次区域的生态网络。
(4)游憩与健康。默西河森林合作计划正与西北地区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将森林游憩作为减少冠状动脉疾病和肥胖症风险的途径。通过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步行、长跑骑车和其他户外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表明,有至少20%的当地居民每周去林地游玩一次。韦佛谷设立了“韦佛之路”―步行和自行车道交通网络,并通过介绍解释、游客设施、步行路线、徒步和详细的传单和手册来支持。
(5)经济价值。默西河森林已经吸引了3600万英镑的新增投资,并且创造了150个新增工作岗位。默西河森林是该区域旅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西北林地贡献了近3000万人次的游览量。
默西河森林通过绿化关键的交通路线提升了区域形象,尤其是机动车道。同时,通过开垦土地和劝说私人土地业主在荒废的基址上建立新的林地,其还处理了大量遗弃荒废的土地,而这些地方只有发展林业才能有所产出。
韦佛谷计划在该区域的市场和城镇复兴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当地的旅游经济由于各个镇的特色发展而大为充实和丰富。一项由TEP在克鲁地区做的复兴计划的研究表明,绿色基础设施在帮助城镇实现形象提升方面可以发挥巨大潜能,通过利用其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帮助城市树立区域门户形象。
默西河森林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刺激了当地木材市场的繁荣。该项目也提供林业训练、乡村手工艺和土地管理的培训,以刺激当地林业发展并帮助劳动力应对新的工作机会。
(6)教育。默西河森林项目提供了户外课堂和教育中心,并开展了针对年轻人好奇心和活力的教育项目。最近一项针对与该项目合作的教师的调查发现,默西河森林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行为,减少操场上的事故和冲突的发生,提高学校的形象,缓解教职员工的压力。
3 分析和总结
3.1 广泛性
由“新地计划”、默西河森林项目和韦佛谷计划可以看出,与其他一些定义GI 为仅覆盖于非建设区域部分地区的系统不同,《西北绿色基础设施导则》将GI定义为存在于“所有地方和任何地方”[2]。从社区林地到郊野公园,从默西河流域到海岸栖息地,从农田到沼泽,从工业废弃地到户外运动场地,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开放空间类型(图1),将GI网络结合建设区域和非建设区域的潜力挖掘的淋漓尽致。
3.2 连接性
“新地计划”侧重于营造大都市圈的社区林地,通过社区林地将其他绿色开放空间联系起来,为社区居民创造近在咫尺的娱乐和康体场地;而默西河森林和韦佛谷计划则将都市与郊区通过多种交通途径连接起,并改善交通沿线土地和景观,并利用林地草甸和湿地将河流和海岸连接起来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而且,这三者均利用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棕地改造,重建了原有的城市废弃空间与城市中心的联系,实现了区域复兴。
此外,无论是从生态、社会还是经济方面,这三个项目成功的加强了本地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建立起更广泛的都市影响圈。因而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成功的体现了GI的连通性本质,建设国家的生命健康支持系统并成为其中一部分。
不局限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初始定位,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计划充分发掘和延伸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在重建生物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之外,着重开发了其康体和娱乐休闲、教育功能(图2),甚至利用GI工具的多重组合实现了促进社区和谐和城镇复兴等社会功能,而整体环境提升带来的城市形象改善和投资吸引力增加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 3.4 景观从业者、政策与资金
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规划中充分发挥了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几乎每个项目的经理都由景观设计师来承担。此外,还特意聘请生态学家、工程师、规划师、旅游专家、遗产和文化专家、以及经济学家作为项目的顾问,并通过与地方政府、议会、土地业主和一些相关企业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每个项目。
每个项目除了制定本地政策之外,均得到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持,并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护。西北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战略同区域的经济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并互为指标,形成整合各方行动的局面。
西北地区发展局为该地区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分配了专项基金,并通过建立土地信托基金等方式来管理和筹集更多资金,而每项资金管理都因为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而实现了专项专用,保证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长期发展和建设。
3.5 规划程序
通过对以上这些案例的探析,可以总结出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规划的过程,即分为以下5阶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设立优先权;数据审核和GI资源地图绘制;功能评估;需求评估;介入计划。除此之外,建立公共利益记录系统(PBRS)来追踪和监督绿色基础设施的进程也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4 结语
西北区域计划为都市圈的绿色基础设施实践起到了引领作用,尤其在促进重工业地区的废弃地改造和经济转型方面意义非凡。作为一系列成功的实践案例,西北区域计划也向周边地区起到了绝佳的宣传作用。其侧重于连通性和多功能性的规划战略,充分体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也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从西北案例中可以发现,绿色基础设施代表了一种土地规划和使用的方法,其多功能性和与自然相连性在应对诸多土地使用方面的挑战中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而近年来我国城经济飞速增长,城市化率已达50%却仍在高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发展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而绿色基础设施在解决城市扩张导致的用地紧张和自然生态系统受损[4]等问题方面具有独特和广泛性优势,加强对绿色基础设施实践的研究和学习将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革新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Neil Williamson,Jon Lovell.Green Infrastructure-Connected and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UK:Landscape Institute.2009.[EB/OL].http:///PDF/Contribute/GreenInfrastructurepositionstatement13May09_002.pdf
[2] 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Think-Tank.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Guide[EB/OL].[2008-11-12].North West Green Infrastructure Unit,http://greeninfrastructurenw.co.uk/resources/GIguide.pdf
篇3
关键词:绿色住宅;室内设计;环保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类一直倡导绿色环保加强对地球环境的保护绿色住宅已经深入人心建筑工程在绿色住宅的工程上要本着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住宅的环保但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上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本文章就结合住宅室内设计进行相关的思考和建议促进绿色住宅的发展。
一、 绿色住宅的理解
对于绿色住宅四个字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近些年来,一些相关的报纸上就会有刊登关于绿色住宅的报道,虽然常常出现在报纸上但人们对绿色住宅这四个字的理解完全不清晰肩些居民会认为绿色住宅就是住宅小区周边有绿化的住宅就是绿色住宅还有的居民会认为人在建筑绿色住宅时用的是一些比较绿色的建筑器材等等大多数的居民对绿色住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绿色住宅主要有以下几点:
(l) 绿色住宅首先要对周围的环境减少污染和影响在对住宅建设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比较节约能源、节约水源并具有一定环保作用的材料和设备要减少因取暖、照明采光和其余设备在室内运行中,所消耗的能源和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避免在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要做到对资源有效的利用和重复使用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污染。
(2) 对于绿色住宅而言座内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清新的空气室内的空气要选择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减少室内出现空气污染避免空气中霉菌之类的生物污染物。所谓绿色住宅就是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绿色保障在施工时必须采用有利于居住者身体健康的绿色材料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3) 把建筑和绿色住宅看成是一个系统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热量之间的流动、室内空气之间的流动、相对湿度的流动和空气质量等等诸多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结合相关的因素对住宅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才会保持宅室内节能的持久性和舒适的效果从而建立较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4) 要加强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只有延长绿色住宅的使用寿命就会促进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也减少其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可以提高绿色住宅的质量还节省维修费用避免了因对室内维修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绿色住宅已经是人类所需求和向往的住宅环境池是建立生态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建筑项目绿色住宅的建立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生活场所和娱乐场所为人类的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要点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最重要的是坚持在室内设计中能做到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进行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这样五个原则“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再组织、再思考”,重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绿色住宅设计设计过程中不仅重视的室内的物力环境,而且需要注重考虑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在具体的室内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绿色、人文的设计理念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首先必须要有绿色的设计理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应该切实贯彻环保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各中环保材料,在设计中要对室内空间合理安排,采用自然通风等功能,它能够使实现住宅实用性的增强和利用率的提高。另外,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居住着的心理、习惯等全面考虑,尤其是要对老年人和儿童的需要特殊考虑,因为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要将居住者的喜好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以人为出发点进行考虑,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住宅。
(2)绿色住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室内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而各种材料是进行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往往对住宅的环保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住宅室内装饰过程中由于各种装饰材料的污染比较严重,对人体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的危害都比较大,所以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使用一些可以再生利用的材料,相关部门要积极研发一些新的装饰材料,目前在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有无毒涂料和无毒壁纸等,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
(3)室内设计中绿色技术的使用
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应该积极使用各种绿色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下面几个:第一,生态绿化技术。生态绿化及时就是指在设计中利用各种绿色植物消除住宅中的各种细菌,甲醛等,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第二,节约循环技术。在绿色住宅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性质就是能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浪费,所以在设计中利用节约和循环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吸热玻璃、保温墙体、节能灯具等,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节能的目的,减少一些常规能源的使用。第三,利用洁净能源,目前洁净能源中利用最广泛的就是太阳能,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加热等工作,既减少了对常规能源的使用,而且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4)采用绿色家具
家具是住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由于家具导致室内污染的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要对家具的选择特备留意,在购买家具的时候要对家具的用料以及制作工艺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样式精美的家具,而且对家具有无毒害、是否合格等方面要进过详细的了解,从而选择环保型的家具,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减少家具对人体的危害。
(5)绿色住宅建设与室内设计两者应该充分结合
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往往是在建筑物完工之后进行的,但是对于绿色住宅来说,在各方面都要注重环保就需要在工程设计完整之后,室内设计人员与工程设计人员两者进行沟通,保证设计能实现最佳方案,避免在后期的室内设计中要进行大规模的二次改造,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6)室内模拟设计
室内设计中自然材质肌理的应用,可让人们感知自然材质,找到回归原始和自然的感觉。尤其是大胆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金属材质等的着意彰显素材肌理和其本来面目的设计,无论是原始粗犷的材质,还是施以精密打磨后表现出的冷静光滑,都能牵动人们的情思,焕发人们潜在的怀乡、回归自然的情愫。此外,自然景观的引入、怀旧简洁风格的运用等也是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应用。其中室内纺织品壁挂设计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尤其是以毛、棉、麻以及合成纤维为主要材料的传统壁挂,通过编织、印染等手法,辅以精美
图案所展示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体现的温暖的、回归自然的、绿色的清新古朴情调,近年来备受室内绿色设计专家和业内人士关注。
三、室内绿色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可能使室内环境设计出现一次新飞跃。把室内生态设计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提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引起我国建筑界和室内设计业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更快的
发展。室内生态设计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经得到一部分建筑师的重视。如被誊为高技派的国际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他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提供的潜力,在实现节能、低耗、低造价的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
太阳能板将水加热,然后送至吸收致冷器,冷却水通过的营网设在悬挂干顶棚上的金属传导网板中,由此将室内空气冷却。新鲜空气经由地板层上一个通道送入室内,并在沿地面不高的区域形成一个新鲜的空气湖。这幢建筑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health housing, is a resident demand oriented to the security, application and comfortable, economic, health, beautiful as standard, from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family structure, supporting functions,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reen, ecological,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eople-oriented, idea, USES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and mature "four new" technology, mak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nvenient, is a reasonable plan, hi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all closed management in the 21 st century home. Ecological health residential has its strict technical standard, it is in energy, water, gas, sound, light, thermal environment, green, waste disposal, building material, and many other aspects to meet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Combining with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of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And introduced the city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content.
Keywords: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现代城市生态健康居住区,通过调整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居住小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城市居住小区。生态健康居住小区,表现在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的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充分融合。建设生态健康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中,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整体上的生态化及整体上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而能实现居住小区的自然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1 居民区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范管理不完善
居住区规范规定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标准不低于25%,由于房地产开发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造成不少居住区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而绿化是居住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与小区建筑、道路同步考虑。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开发商重经济、轻环境,在小区建设中对建筑的建造作精心的规划,而把绿化当作可有可无的“软指标”,绿化用地不纳入修建性规划中。而且,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中,主要对建筑严格把关,只是原则上要求绿地率达到百分之几,而对绿地的规划布局、质量则没有具体的要求。致使小区的用地被开发商以建筑物的形式高度开发利用,绿化用地受到严重的限制。
1.2 绿化设计片面化
在许多小区的绿化设计中,设计师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视觉观赏上,把绿地作为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方面,而忽略其生态功能,绿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很多小区环境陷入绿色的误区,大片绿地占用人们的休憩空间,也降低了树木可以作为绿色屏障,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许多小区占用绿地,建筑假山、小品等构筑景物,满足视觉效果,绿地硬质化实际上减少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同时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结果使环境反而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对居民的身心造成伤害。
1.3 绿化缺少人性化
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绿化在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上较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绿化设计盲目跟从,丧失个性,忽视地方文化特色。居住区绿化应该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
1.4 绿化类型单一、缺少功能分区
居住区绿地一般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附属设施绿地四大类。在高层住宅区内,大多缺乏完善的绿地系统,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比较多,但公共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却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绿化模式,不但缺少户外活动空间,最重要的不利于居民交流沟通。
篇5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绿色化 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若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日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以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绿色化的设计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这个实验的绿色化设计为例加以阐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P124页“实验7-1”(2001年6月版)安排了“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P125页有关于燃烧所必需的三个条件的问题讨论,内容为“本实验由教师演示,且在通风橱中或抽风设备下完成”,但对于大多数初中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若按照书上的设计方案,在第一步实验中学生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红磷暴露在空气中燃烧,使教室里弥漫着一股很浓的五氧化二磷的气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步实验中,用导管向水底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由于导管与白磷的接触面积较小,水下白磷会到处“乱跑”,部分白磷会浮上水面燃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实验结束后白磷常有剩余,若不及时处理,对环境将造成严重污染。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必须对此实验进行绿色化的设计与改进。
二、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实践
根据绿色化学实验的基本理念,即减少用量、循环利用、回收再用、再生、拒绝使用危害物等,在保证操作安全、实验现象明显的基础上,对以上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的研究,结果如下:
1.实验药品、试剂用量的绿色化设计
根据绿色化学的要求,结合白磷有毒的性质,实验中选择尽量少的白磷,而且让红磷得到再利用。
2.实验过程的绿色化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P124页关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的设计:
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4),观察现象。若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7-5),观察现象。
图7-4 燃烧的条件 图7-5 白磷在水下燃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绿色化的改进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1:(如图1)将吸干水的白磷、红磷加入到短粗口径试管内,塞上橡皮塞、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热水里,观察现象。实验结束后,取出盛红磷的试管留着下一班的学生实验时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又节约了药品,减少了污染。
方案2:(如图2)在方案1的基础之上,将橡皮塞改为了单孔塞,且增加了导管和气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提高实验成功的几率并且较安全。
若将图7-5中的直角导管换成较短的直角导管并接上一个倒置的漏斗(如图3),将热水里的白磷用小漏斗罩住,通入空气,排尽漏斗内的水,让白磷在水下漏斗内安全的燃烧,并且漏斗还起到固定白磷的作用;氧气的供给装置最好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4),因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要注意的是注入过氧化氢后要及时的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防止内部压强过大,氧气从分液漏斗下端跑出,导致实验失败。
图1 图2 图3 图4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无需在通风橱中进行,而且可由学生分组实验。
3.水中剩余白磷和试管中剩余红磷的绿色化处理
实验结束后,白磷和红磷的回收和处理便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我们结合本实验后废渣和废液的处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处理该废液可能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小组讨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废液处理方案。学生经过研究,提出多种研究方案,如将白磷燃烧后的剩余物及洗涤废水倒入教师指定容器内,再加碱液中和处理后排放。又如在上述方案2中,将单孔塞换成双孔塞,并增加一个装有碱性溶液的滴管,白磷燃烧后立即处理掉其生成物,防止打开橡皮塞后造成二次污染。
三、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思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对实验方案的绿色化设计,实现了实验过程无污染、零排放。而对该实验的探究和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强化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学生敢于对书本实验进行探讨、质疑,并自己动手设计改进实验,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改进,真正实现“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也得以提高。
由此可见,对于教材中某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实验进行绿色化的设计与创新,会大大解决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师生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这样环境教育将不再是口号,不再是形式,而是可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鲍正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造.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3):287.
篇6
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尼基・黑利称这次暴雨洪水为千年一遇。然而,人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洪水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而是暴雨洪水所造成的持久和令人不安的水体污染问题。洪水冲刷城市、郊区和农场,携带着污染物进入当地的水体。南卡罗来纳州洪水的发生,正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决心加强中小城镇暴雨洪水监管的时机。
今年的9月16日,由美国环保部和该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共同决定更新人口少于10万人的城市暴雨洪水管理规则。新规则最终将在2016年11月确定。新规则的最终出台,是美国环保署、科学家和其他环境组织对联邦30多年《清洁水法案》的丰富和完善。美国联邦的《清洁水法案》,最初是对工厂污水进行处理的法案,自1987年以来该法案一直没有进行过更新。对城市暴雨法规的更新,代表着美国水污染防控重点从点源性污染向非点源性污染的过渡,例如化学物质污染、化肥污染和泥沙污染等,这些代表了水污染的大部分问题。
农业径流,是指那些流经农场,携带着大量营养物质(例如氮和磷)的径流,这种径流会对周边水体形成污染,还会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美国境内有近24万公里的河流和溪流,超过40.4万公顷的湖泊、池塘和水库受到了农业径流的污染。农业径流也是美国伊利湖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的湖水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直接威胁着城市的饮用水安全。过去,美国的《清洁水法案》对农业径流几乎没有监管,城市暴雨方面的管理与农业径流类似,在1987年前也没有监管。
为什么美国的城市暴雨管理被忽略了这么长时间?原因可以追溯到人们根深蒂固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理念方面。长期以来,美国的城市暴雨洪水排泄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尽快将雨水径流排出城区。这也是污染监管体系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注重解决工厂和城市的点源性污染,对大量的城市暴雨造成的非点源性污染不太重视。
霍纳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他说,城市暴雨洪水管理的最大挑战,是城市径流巨大的数量。“当人们谈及水体污染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来自人类活动的污染。但是,人们一般不会想到的是,水污染不仅是水质的问题,还有水量的问题,”他说,“更多的水从不透水地表排出,这意味着大流量的水流长时间地流动,这本身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就构成威胁。”
对此,研究人员、环保人士和美国环保署正在改进做法,通过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生态湿地来蓄积更多的水源。这些绿色基础设施,试图减少通过暴雨排泄系统的水量,来进行城市暴雨洪水防御。这是对传统利用“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相对应)进行城市暴雨洪水管理的转变。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类出现的‘低影响发展’的理念,对于城市防洪来说,就是尽量通过渗透、蒸发,或者是现场捕获等方法将水资源利用掉,然后再清理任何可能的影响。”霍纳说,“在过去的20年,‘低影响发展’这一理念一直在发展。在一些地方,人们已经建设了一些设施,进行了一些试验性项目。但是,实际的情况表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超出了‘低影响发展’的理念范围。”
篇7
关键词
双重治理模式;低冲击开发模式;绿色基础设施;雨水费
中图分类号 D912.6;X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36-07
随着研究与认识的深入,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对水体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得到专家学者们广泛重视。当前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和立法远远落后于现实中防治污染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点源污染防治以外加以足够的重视。美国对城市雨水治理的模式和立法政策日趋完善,有值得借鉴之处。城市雨水污染通常也可以称为城市面源或者非点源水污染。由于美国立法中的城市雨水污染已经脱离非点源污染的范围,大部分纳入了原先专门针对点源污染设计的NDEPS制度中,因此本文一般使用雨水污染的概念。
1 概 述
城市雨水污染主要是以降雨引起的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雨水对河流周边道路表面的沉积物、不透水面、垃圾等的冲刷,突出特征是:污染源时空分布的分
散性和不均匀性、污染途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污染成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面源水污染中,城市面源是仅次于农业面源的第二大面污染源[1]。现在国际上已把城市降雨径流列为河流、湖泊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城市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重金属及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在数量级上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基本相同,有些地区路面径流中悬浮固体的浓度甚至远远大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2]。可见,城市雨水污染的污染危害是相当大的。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报告,雨水污染主要包括两大因素: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以及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这两大因素的成因,从源头角度上而言,主要包括不透水面积和污染物的增加;从末端的角度上而言,主要涉及城市排水体制[3]。污染物增加是人类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必然后果, 而以下另外两大成因需要进一步的阐释,因为我们往往因为缺乏对其全面的了解而忽视了雨水污染的后果和可能的解决思路。
1.1 不透水面
不透水面包括自然和人工两种,其中人工建造的占绝大部分,主要可以划分为建筑屋顶、交通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和受损表面(也被称为城市土壤,仍是自然表面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减少了透水程度,比如郊区草坪)。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至少三分之一的已开发城市土地是供交通设施使用的[4]。并且,当不透水表面比例在一个水域中达到10%和20%之间时(不透水域值),生态压力就开始明显加剧,在达到20%以后,河流的稳定性锐减,生境容易丧失、水质下降[5]。
不透水面积增加之后的直接后果是:1. 降雨的径流速率增加。径流速率增加导致在更短的时间内输送水流,增强了水流的侵蚀能力;同时增加洪峰流量 ,通常可以导致双倍以上的洪峰流量[6]。最终引致洪涝,河道侵蚀,沉积物沉降,河岸切割和生境丧失;2. 减少基流量。由于不透水面的存在减少了对径流的过滤以及对地下水的补给。当不透水比例达到65%,基流量通常会降低到10%以下;3. 降低自然净化功能[7]。当用混凝土的河道来替换自然的排水通道时,水文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损害了湿地、河流自然系统的调节功能,因为它们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雨水以污染物可以被吸收的速度流动[8]。上述不透水面增加导致包括生境丧失、洪灾泛滥、水生动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壤侵蚀加剧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远不止直接的水体污染。针对不透水面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会产生一系列的正向的溢出效应,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效的治理思路。后文所探讨的“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兴起也正是基于此。
1.2 城市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体制的固有弊端,也是雨水污染的成因之一。我国现有的探讨城市面源污染、雨水污染的文献,有的并没有把城市排水体制纳入成因之一,但是国外的研究早已经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论证过管理控制模式存在很多交叉的地方,密不可分[9]。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10]。这三种合流制,后者比前者要更为优越。但是,由于很多旧城区排水系统建成较早,所以一般保留着较为落后的排水体制,引发合流制溢流的水污染问题。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放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放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根据排放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10]。根据现有的数据来看,分流制产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目前技术手段下,大多数分流制由于缺乏对雨水的处理能力,一般将其直接排放到水体,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两种排水系统都存在潜在的水污染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排水系统设计如何尽善尽美,都不可能弥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等物理性的损害。鉴于此,必须考虑在排水体制优化的同时,考虑设计具有多重环境正向效应的治理模式和工具,力求在治理雨水污染的同时解决雨水带来的其他环境问题。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美国和我国的相关技术和政策法律类的文献的基础上,把治理模式归纳为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虽然这两种模式是环境管理中的典型模式,但不同的文献对雨水污染的末端控制的界定不尽相同,所以在此必须厘清。
雨水污染三大成因中的污染物和不透水面的增加的应对措施主要是源头控制。污染物的减少主要通过市政卫生管理、垃圾处理等来解决。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源头控制集中于解决不透水面导致的雨水径流增加。
末端控制手段主要包括雨水许可证制度,排水体制的优化或者改造等。许可证的制度,主要是指把以非点源为特征的雨水污染通过转化设计,纳入点源污染的许可证制度中。我国现行的许可证制度是否囊括雨水污染并不明确。排水体制的优化或者改造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实施,但已经出现了一些盲目化的倾向。
2 美国的相关立法和政策经验
现有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文献中,国外经验首推美国的最佳管理实践(BMP)。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系统梳理美国的相关立法经验,同时重点分析经济激励的法律机制。
2.1 美国联邦雨水污染规制的立法沿革
早在20多年前,美国已经开始在联邦层面对雨水污染进行规制了。从1972年联邦环保局授予许可豁免到1987年国会设定联邦环保局颁布雨水管理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规定时间表,其立法进程相当曲折。至2001年,联邦环保局已经发放了涉及850个相关排污主体的260余个许可证。到目前为止,根据《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的相关规定,联邦政府在雨水污染治理上起着宏观协调作用,具体立法主要依赖于州和地方政府。这不仅仅是美国联邦体制所致,更是因为雨水管理分散性的特点对统一的联邦立法造成了较大的阻力。基于此,下文对于美国的雨水立法和政策的介绍分析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军城市。它们一般都同时采用了源头分散和末端治理模式,因为当两种模式适度结合时,往往能够互为补充,发挥最佳的效果。
2.2 末端控制
本文的末端控制的范围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和排水体制的改造。自美国联邦颁布第二阶段的许可证规定以后,已经将城市中大部分雨水污染源纳入了国家污染排放清除系统(NDPES)中。第二阶段许可的具体条件和第一阶段有所差异,对于申请的具体性、监测技术和方式、执行效果等要求相对宽松,是针对第二阶段被许可方的特性作出的必然调整。也正因为其难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规制,所以,针对第二阶段的低冲击发展模式等源头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排水体制的改造主要是分流制改造或者是深层调蓄隧道等。这些改造在某些地区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其成本和周期性长等因素,一般都是有限度地实施。
雨水许可证的原理是,虽然最初雨水的来源是分散的,但是最终会通过管道排向水体,所以可以通过转化被视作点源纳入NPDES的许可证范围[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被许可方主要分为三类主体:第一类是城市分流制系统(Municipal Separate Storm Sewer Systems )。由于经此流出的雨水通常是未经处理就进入水体,为了防止有害的污染物,被许可方必须取得许可证方可排放并且必须制定雨水管理计划(storm water management program)。环保局于1990年制定了第一阶段的许可证,要求大中型城市和某些人口多于10万人的县的雨水排放必须纳入NPDES。1999年制定第二阶段,把城市化地区的小型分流制系统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小分流系统也纳入。第二类是施工面积超过1英亩的建筑活动,第三类是工业活动。大部分州被授权执行NPDES雨水计划和管理本州的雨水许可计划。而在上述联邦环保局保留许可权限的州、地区和大多数部落中,则由环保局负责许可和监督。针对第二阶段的雨水排放,环保局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最佳管理实践中六种最低限度的控制手段,包括公众教育,公众参与、非法排放的检测和排除、建设工地、后建设阶段、污染预防/联合管理。[12]各州和地方自行制定执行的雨水污染防治计划必须满足这六方面的最低要求。
但是,这种“末端治理”依然因为低效而备受诟病,因为它被纳入点源污染的传统治理模式中,无法摆脱点源末端治理的固有弊端。这一弊端在作为三大主体之一的分流制系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意识到传统的工业点源污染必须采用清洁生产的模式从源头消减,就不难理解为何要采用同样原理的低冲击发展模式来降低流入分流制系统的雨水径流的环境影响程度了。
2.3 源头控制――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 lopment)
低冲击开发模式是一个雨水管理的新思维,也是一个高效控制城市雨水污染的战略。这种新模式的核心原则是,首先把雨水管理和雨水弃置区分开来;其次,设计的多种技术手段力求接近雨水径流的源头[13]。这种开发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城市环境元素(比如停车场、道路、花坛和景观区域等),把这些环境元素转化为专门的雨水管理系统。具体实施的技术不仅简单、经济,而且可以在一般的住户层面使用:如雨水花园(rain garden)、生态屋顶(green roof/eco roof)、集雨桶(rain barrel)、透水路面(permeable pavement),草沟(grassed swales),河岸缓冲带(riparian buffer)等。技术虽然形式各异,但总体思路都是减少不透水面积或者引流、过滤和使用暴雨积水从而减少雨水径流。这一系列的雨水管理的设计被统称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州进行适用。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具有雨水污染防治的功能,同时,这种模式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效应、美化城市环境和创造更多的宜人以公共空间,其长期的生态效应难以估量。适用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成本,其高低取决于具体的适用对象。在新城区开发或者老城区大规模改造的过程中采用绿色基础设施的成本远低于末端控制手段――排水体制的改造。美国2000清洁水域需求研究(2000 Clean Watersheds Needs Survey)中提到, 如果主要依靠建造分流制排水系统和深层调蓄隧道两大方法来控制雨水污染的话,预计需要投资560亿美元。前者不仅造价高昂,而且未经深度处理的雨水流入水体也会造成污染;后者建设周期太长且成本高昂。但是即便绿色基础设施的成本在某些情形下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所具有的其他的生态优势,如节约能源(如绿色屋顶由于良好的隔热的特性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和美化环境等等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14]。
虽然绿色基础设施总体效益比排水体制的优化改造高,但是在雨量巨大,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的情形下,排水体制改造不可避免。所以两者应该根据适用的地点的具体情况,综合多种因素结合使用。这就是为什么芝加哥、波特兰等城市,不仅大规模地建造绿色基础设施,同时又不惜成本地对排水体制进行了改造。
政府的政策立法的支持对这种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至关重要。通过对上述几大城市案例的分析发现,除了制定少数强制性的建筑标准来推动以外,绝大部分是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来鼓励采用这种分散的源头治理模式。众多的经济激励方式中,雨水公用事业部门的建立和雨水费的征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筹资和激励方式。
2.3.1 雨水公用事业部门
在美国,雨水公用事业部门(storm water utility)和饮用水、污水处理公用事业部门类似,都是通过对用户征收相应的费用作为雨水管理的资金来源,而非通过政府税收收入。但是雨水与后两者不同的是,用户往往不能通过缴费感受到直接的服务效果,而缴纳饮用水费和污水费后可以享受到卫生的饮用水和污水的处理,结果相当直观。但是雨水费用的法理基础在于,一个水域中的任何的主体都因为雨水管理而受益,所以他们理应为此支付对价,而不论这种收益是不是直接的和可以量化的。美国的很多州已经设置了此部门,征收的费用一般都用于维护城市雨水排放设施,实施雨水管理计划、建造绿色基础设施等等用途,但是具体的雨水费结构却互有差异。
华盛顿特区的雨水费和雨水基金由2000年的雨水许可执行法案确定。费用结构包括三大成分:一是向居民用户(residential customer)征收的每季度1.75美元的固定费用;二是向商业用户和联邦、市政机构征收的基于饮用水流量的费用,即每单位饮用水水费的2%;三是向多单位家庭住宅(mutifamily)征收基于饮用水流量的费用,即每单位饮用水水费的1.4%。这项费用对于基金资金的募集富有成效,但是缺陷在于征收标准固定或者基于饮用水的流量,并不是真正的使用费,缺乏和雨水径流量的直接联系。[15]特区的雨水费虽然有待修改,但却可以为我国初始阶段的雨水费设计提供参考。我国最初阶段的重点在于筹资投入雨水管理,而且在对不透水面积和低冲击模式技术的监测技术还不成熟情况下,更应该考虑基于饮用水或者污水量征收雨水费。
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激励的作用,雨水费结构调整的趋势是把数额和不透水区域面积、陡坡、土地类型、低冲击开发技术的采用等等因素联系起来,把用户对雨水的实际或潜在影响进行量化,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比如马里兰州[16]对单独居民住户每年征收24美元的固定费用,但对于商业建筑和复合民用建筑,就按照实际的不透水区域面积进行征收。波特兰的雨水费除了不透水面积以外,还和具体的绿色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挂钩。
2.3.2 经济激励
除了雨水费以外,各州还以其他多种方式提供经济激励,包括补贴或者税收抵免、政府拨款、绿色建筑证书计划等等。芝加哥在绿色屋顶计划中,对于建筑屋顶上的建造绿化面积比例高于50%或者2 000平方英尺的开发商提供“密度奖金”。2006年对20个小规模的商用和民用建筑安装绿色屋顶提供每户5 000美元的政府拨款。居民还可以通过安装集雨桶、植树等方法来获得直接的现金补贴。除上述常见的激励方式外,波特兰还通过雨水费的调整来提供激励。雨水费涉及私人房产和公共街道两个独立的部分。相关法规规定所有的雨水费承担者都受益于城市街道系统和环境,并且对其负有责任,所以必须承担公共街道的部分。采用指定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用户可以在私人房产部分享有高达35%的雨水费折扣。但是由于街道所占面积高达整个城市不透水面积的一半,街道径流的污染性相较私人房产而言更重,所以对于街道部分的雨水费不提供任何折扣。同时,波特兰已经率先开始对雨水交易计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17]。
3 我国雨水污染立法和政策现状
中国的城市面源水污染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开始,然后在上海、苏州、杭州、深圳、武汉等城市相继进行,这些研究主要是调查城区面源污染的宏观性质和基于国外模型的污染负荷研究[18]。
目前有不少文献确认我国城市雨水污染(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和特性,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实践中,很多城市侧重于排水体制的改造,在未经过严密的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做法,一哄而上进行分流制改造。从北京和上海雨水污染的研究结果来看,根据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流制排水系统不一定比合流制优越,尤其对环境条件较差,径流污染严重的城市[19]。雨污混接的影响,也是分流之下雨水污染程度高于合流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与国外相关调查的报道结果有明显差异[20]。通过实测水质的比较表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合流制溢流和分流制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环境卫生、管道清通养护质量和降雨等条件。在环境条件差,汇水源头污染控制措施、排水管网雨污混接的管理不完善的地区,分流制雨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样不容忽视,甚至可能比合流制溢流更为严重。
在源头控制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成功案例。比如,苏州已经采用了低冲击模式治理雨水污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生态集雨沟技术,已在苏州相门新村、娄江新村等处试用。生态护坡技术,通过在苗家河、南园河沿岸,对原有的直立式混凝土护坡进行改造,削减污染物的入河量。结合模拟试验和实地监测,在南园河和苗家河改造的生态护坡,可去除降雨径流污染物中90%的SS、60%的有机污染、80%的氮和磷,截污效果明显[21]。武汉汉阳地区也进行了城市面源污染相关实践包括景观生态湿地污染净化系统,岸边净化和透水路面用生态混凝土技术,水质净化和区域环境美化相结合的岸边带生态修复技术等。
和我国雨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水污染防治立法似乎连城市雨水污染这种类型都未确认,这对系统化治理雨水污染构成一个重大立法漏洞。所幸的是,雨水污染在法律文件中并非是无处可寻,其源头治理和末端控制相关内容分别散见在其他的低级别的法律文件中。但是对于日趋严重的雨水污染采用这样的立法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缺乏系统化的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法律机制,尤其是经济激励的机制。
《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城镇水污染防治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用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等等。
显而易见,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法《水污染防治法》并没有对城镇水污染来源进行类型化,而是着重围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相关主体的排污费问题进行规定。而《水污染防治法》在关于农村污染治理中提及了面源污染,这似乎暗示,城镇水污染中不存在由雨水引致的面源污染问题。实际上,城市的雨水污染是否是面源污染似乎在法律文件上找不到一个权威的认定,尽管大部分研究文献实质上将二者等同。在将来的立法中,有必要根据我国当时的雨水污染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定性。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及相关法律责任适用问题的复函》中提到了规避监管的方式包括在雨污管道分离后利用雨水管道排放废水,可惜并没有直接涉及雨水污染的问题。
2007年3月1日实施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在第八条规定颁发污水许可证的范围包括经由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后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水,并要求其同时应当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者有关行业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这一条是否实质上确立了雨水污染许可(即把雨水许可囊括在一般的污水许可中)并不明确。按照美国的雨水许可证的制度,排水户对其排放的水的控制不限于主动的排水,而是对降雨时引发的雨水径流的污染物和径流量的预防控制,比如建设工程地点就负有防治施工地点露天堆放的砂石在降雨时流失导致径流中此类污染物增加的义务。所以就是否包括非主动排放污水这一点,相关法律规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此外,雨水治理相关的内容还散见于国务院部委规章层级的众多法律文件中,例如:2008年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的《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或完善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对排入管网污水的水质监管。”2006年科技部和建设部颁布的《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规定“小城镇排水管网一般宜优先选择分流制;对于经济力量较薄弱的小城镇,近期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条件时过渡到分流制;某些条件适宜或特殊地区的小城镇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并在污水排入系统前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旧镇近期改造地段、新区建设及工业开发区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行雨污分流制。”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规定“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按‘清污分流、污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原则做好水平衡,分析水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在保证达到国家用水与排水指标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节水的有效措施。”
2005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共同制定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推广城区雨水集蓄回灌技术。在缺水地区优先推广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系统技术。通过城市绿地、城市水系、交通道路网的透水路面、道路两侧专门用于集雨的透水排水沟、生活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公共建筑集水入渗回补利用系统等充分利用雨洪水和上游水库的汛期弃水进行地下水回灌。”综上可知,节水技术大纲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推广类似美国绿色基础设施的一系列技术,但是着眼点在于节水而非直接的雨水污染防治。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中对于排水体制进行了类型化,相当具体,但是上述法律文件效力级别太低,只是政策性文件而非法律,且缺乏具体的机制,并不能够扭转现实中一刀切式的分流制改造,更难以对地方源头控制的采用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虽然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排水体制和通过采用绿色设施节水来间接预防污染,但是并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治理模式。
雨水污染的分散性决定了其防治的分散性。除了中央层级法律文件外,一些现行的地方法规对雨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也相对明确,如2008年修订的《江苏省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条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老新村改造应当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对排水管网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住宅单体设计应当优化排水系统布局,避免住户利用雨水管排放污水;住户利用雨水管排放生活污水的,相关基层组织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当进行教育、制止。2004年《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已建区域应当逐步改造污水管网或者建设截污管网,实行
雨污分流。”2007年《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等等。
以上有限的地方法规,在水污染防治条例或者水资源保护条例中对于排水体制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补充了中央层级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缺漏。但是地方立法似乎更偏重于排水体制而忽略了绿色设施,或者更准确地说,一般绿色设施的规定可能散见在多个部门的不同规定之中,目前尚未出现针对雨水污染的从源头到末端的体系化的模式和立法。雨水污染治理的分散性对统一的中央立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但是中央的立法最低限度上应该明确污染类型,以及治理的基本模式,然后把具体法律机制的选取和方案制定授权给地方行使。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在分散型的雨水治理上,地方立法和中央立法如何互动,地方立法究竟能够享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性和超前性。
4 完善我国雨水污染治理立法的基本思路
4.1 确立末端治理和源头治理双重模式
由于绿色基础设施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宜大规模、单独适用,特别在降雨量大、老旧城区等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时需要和排水体制的改造相结合。在新城区或者老城大规模改造的情形下,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不论在哪种情形下,由于绿色基础设施无可比拟的长期生态效应,都应该保证有最低比率的适用。
同时,对环境影响较低的截流式分流制的出现,以及一些先进国家的“合流制等同分流制”措施的提出,表明排水体制正在克服自身弊端,不断自我完善。这就意味着,排水体制的改良在双重模式中的权重就会相应发生改变,要求决策者必须周全地考虑一系列因素来采取最优方案。
4.2 修改现行相关立法
在《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城镇污水的范围,确定城市雨水在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将其和其他相关立法衔接起来。
由于《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对排水许可是否包括雨水许可并不明确,所以建议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通过《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的制定,规定在规划中必须纳入强制性的雨水污染防控方案,保证最低比率的绿色基础设施,赋予规划中这一部分内容以法律效力。我国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对规划的整体的法律效力缺乏明确的规定,而考虑到规划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应该着手规定规划的哪部分是强制性的,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基于绿色基础设施采用最佳时机是在新城区或者大规模改造的旧城区,所以这就要求在早在规划阶段就应该把绿色基础设施纳入。由于在这种情形下,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而且还有单纯的排水体制改造所不能带来的长期的生态效益,所以,应该在规划中规定最低比率的绿色基础设施,并对违反这一标准的规划的制定主体或者实施主体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各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在此最低比例上进行调整。
把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建筑标准中。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但是必须把这个标准的具体设计扩大至雨水污染防治上,而不仅限于节约能源和资源。
当采用源头控制的模式后,会同时涉及到另一个水资源利用的法律问题――雨水集蓄利用。雨水集蓄利用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环境法的问题,更多的是民法或者自然资源法上的问题,因为其最终落脚点在于集蓄的雨水的归属和转让,所以今后法律对策还应该集中于雨水集蓄的归属和完善雨水的定价机制[22]。
4.3 明确管理体制
从目前仅有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文件公布上来看,水利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发改委都对城市雨水污染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但都不甚明确。建议根据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双重模式确定主要的管理主体。比如,绿色基础设施的开发、公用事业部门、排水系统等等几个重要的环节,都需要明确其管理的主体,同时必须使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的部门有序配合协调。
4.4 构建经济激励机制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相关办法至今尚未出台,但是地方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如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虽然收费权在地方政府,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但是国务院应该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污水处理费用的结构和范围进行规定,特别是应该明确污水和雨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在污水处理费中纳入雨水费。
明确了上述的问题以后,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确定雨水费的结构来对用户进行经济激励。建议在《水污染防治法》等主要立法中明确了雨水污染类型以后,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污水处理费用和雨水费的规定。雨水费的最初的费用结构,可以按照民用、商业、工业等不同类型的主体进行确定,应该以固定费用的征收方法为主。待相关的技术成熟后,再考虑把不透水面积和低冲击开发技术和费用挂钩。
除了雨水费以外,国家应该通过其他多种激励手段来推广雨水治理的源头治理的技术,比如税收、补贴、优惠贷款、国家拨款等等。由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分散性,直接的激励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和一般经济激励有所区别,国家的经济激励机制的设计应该着重于对地方政府的激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eletic A B, Maksimovie C T.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Factors in torm Run off from Paved Area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ngeering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98,124 (9): 869~879.
[2]Ellis K V, White G, Warm A E.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J]. England: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9:268~270.
[3]陈铁等.城市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4):39. [Chen Tie etc. City Ra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Utilized as Resource[J]. 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4):39.]
[4]Southworth M, E BenJoseph. Streets and the Shaping of Towns and Cities[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1996:256.
[5]Schueler, T. R. The Importance of Imperviousness[J]. Watershed Protection Techniques, vol. 1, no. 3, Fall, 1994:100~111.
[6]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andbook: Urban Runof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ning, EPA 625-R-93/004, September 1993:3.
[7]Klein, Richard, D. Urbanization and Stream Quality Impairment[C].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August 1979(15):954.
[8]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Storm water strategies: Community Responses to Runoff Pollution[R], 2001:30.
[9]U.S. EPA. N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to Contro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rom Urban Areas[R/OL],2006.[2009-01-28]. epa.gov/owow/nps/urbanmm
[10]陶欣, 刘树才, 周勇. 未来城镇排水体制改革的探讨[J]. 中国市政工程, 2008(3
):48~49[Tao Xin, Liu Shucai, Zhou Yong. A Probe into Renovation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in Future.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2008(3):48~49.]
[11]U.S. EPA. Storm Water Pollution Program[R/OL],2008. [2009-01-29].cfpub.epa.gov/npdes/home.cfm?programid=6
[12]U.S. EPA. Storm Water Pollution Program[R/OL],2008.[2009-01-29].cfpub.epa.gov/npdes/stormwater/menuofbmps/index.cfm[13]Prince George's County, Maryland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Programs and Planning Division. Low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 An 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R], June 1999.
[14]John Haugland. Changing Cost Perceptions: An Analysis of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C]. Conser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ebruary 2005.
[15]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Out of The Gutter: Reducing Polluted Runoff in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R], 2002:31.
[16]A Storm Water Utility for The City of Takoma Park, City of Takoma Park, Maryland[R], March 1997.
[17]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Rooftops to Rivers. Green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Stormwater and Combined Sewer Overflows[R], June 2006:17~19.
[18]倪艳芳.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2(2):56[Ni Yanfa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Progress for Controlling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08,2(2):56]
[19]韩冰等.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5,12(6):64~65[Han Bing, et al. Study on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in Beijing[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2005,12(6):64~65]
[20]林莉峰等.城市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方案及其在上海市的实践[J].中国给水排水,2006,3(6):20~21 [Lin Lifeng, et al. The Best Management Scheme on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anghai City[J].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06,3(6):20~21]
[21]杨勇等.BMPs在苏州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7,11(6):62.[Yang Y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in Suzhou City[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2007,11(6):62]
篇8
1旅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
1.1服务人群较广、流动性大旅游吸引大量的流动人口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基础设施需要同时满足本镇居民及外来旅游者的需求。使用人群根据旺季与淡季变动性较大,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弹性要求更多。
1.2生态性要求高游客活动对良好自然条件的干扰大于其他类型小城镇,造成环境的负荷比一般小城镇大。基础设施在环境修护上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不破坏小城镇的旅游景观结构的同时保证旅游小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
1.3独特的地域旅游吸引旅游小城镇具有鲜明的城镇风格,景观资源的独特性较高,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与城镇风格、景观特征高度契合,保证城镇的整体风貌,对于景观与服务相结合有较高的要求。
1.4“小而精”的高效率设计小城镇在空间尺度上相对较小,基础设施对协调人口、交通以及工业的压力相对较弱,在城镇空间的覆盖度上更具有针对性。针对资源消耗、能量使用、建设规范等,要求旅游小城镇拥有高于一般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需要“小而精”的高效率设计。
1.5经济回报高旅游发展能带动城镇各方面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可观收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旅游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很大。由于城镇空间尺度相对较小,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实施可能性增强。加上旅游产业带来的大量收益,对于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来说基础设施的投入回报率更高。
2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景观基础设施类型及设计策略
基于旅游小城镇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本文根据其旅游开发及资源保护要求,基于生态游憩与气候适应性原则,把旅游小城镇的景观基础设施分为:交通景观基础设施、雨洪景观基础设施、绿地系统景观基础设施、康乐游憩景观基础设施四大类。
3平乐古镇中景观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3.1概况及气候特征平乐镇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南所辖邛崃市境内西南部,镇域内山、丘、坝兼有,属浅丘型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古色依然,老景犹存,极具川西风情。所处中纬度内陆热带湿润气候区,属于我国冬冷夏热的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136mm,无霜期280d,年平均日照时为1104h,全年气候温和,降水量丰富,日照充沛。盛行东南风,得天独厚的小盆地气候,选址依山傍水。白沫江自西向东穿镇而过,流入南河,自然植被覆盖良好。
3.2渗透防洪的雨洪景观基础设施设计平乐古镇中白沫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河流上游拥有良好的自然植被缓冲,作为主要的旅游景观资源,白沫江贯通城镇主要区域,流向与盛行风平行。基于降水气候的适应性,重点考虑防洪排水的要求,河流景观设施通过软质自然河道的景观再生、弹性的生态防洪堤坝(图1、图2)、生态浮岛(图3),缓解强降水量对河道的防洪压力。景观基础设施在适应降水带来的防洪需求方面提倡利用自然滩涂结合生物技术来软化防洪设施。通过生态浅滩及支流缓解河水对河岸的冲击,通过绿色植物以及硬质护坡的搭配,有效利用空间,通过植被浅滩增加水流渗透的保证,搭配硬质护坡做预防,形成多重的防洪保障。
3.3通风庇荫交通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平乐街道狭长,考虑街道宽度、走向以及周围建筑的高度对风速、风向、日照的影响,道路绿色基础设施采用交错式的种植,形成有效的通风、避风廊道。通过绿道、生态防风堤、起伏地形、水体等景观设施控制风的环境,缓解城市不合理布局影响下的极端风环境;通过合理的空间隔离以及适宜的景观要素(水体、植物)的选择来保证适宜的日照;利用行道树设施作为街道的庇荫通风设施营造舒适的街道环境(图5、图6)。
3.4适应日照的游憩景观基础设施设计主河道白沫江沿岸是古镇中旅游逗留时间最长、提供旅游活动最多的空间。河道宽阔,考虑滨水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长时间逗留的需要,利用水体、植被以及周围具有景观效果的建筑空间,对室外景观空间起到提高环境舒适性的作用。河道与河岸的过渡通过有效的设计,植被的高度、位置以及河岸的铺装等经过控制,吸收一定的太阳辐射,形成庇荫空间。河道景观水体的蒸发,形成空间温度差,形成河道风,建立舒适的微气候游憩环境。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集约用地 市政基础设施 整合规划
一般来说,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综合化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辅助设施,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此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体现出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资源利用、人口增长趋势等内容,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对保障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满足城市建设需要,也是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整合与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要对城市所有人员、资源、环境等协调分配与规划,要确保城市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同时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相互统一与共享,也就是说,要体现出人与资源和谐发展的趋势。为此,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开始出现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规划,为此,出现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缺少区域性的统筹与规划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融合,城市空间区域逐渐朝着集群化的趋势发展,为此,市政基础设施布局要从当前的城市变化角度考虑,尤其要加强考虑的是:城市水文变化、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城市供电系统布设等。但是,由于大面积的分散区域导致城乡结构日渐不平衡,使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存在困难。
(二)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随着城市集群化趋势的增强,城市可用土地日渐减少,各个行业之间独立化程度较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彼此间的合作与监督非常少,协调性较差。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也在单独开展,政府不能对规划做出整体的合理分配,导致土地使用的随意性较大。并且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集约用地意识,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地区建设项目用地都不能进行合理开发。人们对土地的需求量非常大,用地是否体现出集约缺少考虑。
(三)基础设施规划缺少规范
本文以某城市加油站设计规划为例,该地出台了《汽车加油站设计规划规范》在规范中是这样指出的:“加油站要与铁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中,最小的距离要控制在200米。而该市的垃圾处理厂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也以本市为例,其设计标准,要按照垃圾处理的数量确定车辆的用地面积,其标准用地面积为300立方米。一般来说,处理的垃圾越多,对用地的需要就会越小,具体见下表1:
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的方法
(一)对区域进行统筹
从城市区域划分上来说,这种覆盖统筹有非常强的可行性。随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研究的增强,在市政主体划分也充分考虑到封闭条件下的诸多弊端,从而更好的实现了城乡覆盖,对各项基础设施的整合也变得非常有效。比如,在对城市基础设施走廊进行设计时要首先对排水、供水等问题进行考虑,这样在设置排水管道时才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二)构建出协调统筹机制,从而确保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得以落实
随着我国区域划分变得日趋完善,行政划分对区域规划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难度较大。比如,我国某地区首先成立了严格的规划监委会,并出台了监委会制度,通过监委会的规范能够使该市城市基础实施规划变得可行,还能够有效监督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能够在城市区域环境下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机协调化和规范化。在该市的水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接收、并购、兼并等多模式的供水设施,有专门的供水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使全市形成了统一化的供水体系。
(三)探索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指标
当前,在城市规划当中,对城市土地的控制一般都在商业建筑用地、办公用地以及工业用地等方面,而很多城市鉴于用地规定较弱、规范较为落后等问题,想出了很多加强的办法。比如,北京在全国首次出台了《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指标》对城市用地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与控制,这些指标的出台使北京市的用地变得更加规范,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
1、市政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的整合
城市的高架桥是市政设施中的停车场、环卫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经常考虑的地点。下图中就是我国某城市的一些高架桥闭合所建设,这样建设能够使城市空间大大节省,并能够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风景。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开发整合
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开发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应用的手段也非常多。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会在城市中建立能源中心、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垃圾清理系统等,都是扩宽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使城市污染大大降低,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我国北京市就在王府井地下开发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餐饮娱乐等一体的城市空间模式,使城市空间得以合理利用。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集约用地背景,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行了分析,在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在日趋减少,人们的不合理开发、建设等没有合理的规范进行约束,导致城市建设与规划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浪费了非常多的资源。而通过更新管理规范、合理开发城市空间、构建集约用地指标可以使城市规划减少上述弊端,是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可见,要想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要做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整合,以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闫萍,戴慎志.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109-115.
篇10
这场严重的冰雪灾害告诉我们,重建与发展必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创新物质文明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在整改和调整中科学重建,在重建中谋求发展和提高。
完善基础设施,彰显生态价值。生态资源不仅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过去受地理条件制约,生态资源的价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只是片面地利用资源,而没有积极保护生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生态价值就会得到凸显。由于估计不够充分,考虑不够长远,建设方案不够科学,在这场冰雪灾害中,我省电力、交通、通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极其严重。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机遇,总结经验,调整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运用先进技术,高标准设计方案,高标准实施项目。不让基础设施因为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坏,不让生态资源因自然灾害而造成损失。
保住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我们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禁伐天然林、限伐人工林等有关林业政策,严格限制林木采伐,确保现有森林资源有增无减。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继续实施农村退耕还林工程,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不断新增林木种植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认真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效益。尽快建立并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使生态保护的付出者得到相应回报,使生态受益者作出必要的付出,调动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的积极性。
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停止进步,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生态产业对工业文明将带来重大变革,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生态产业的目标是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本质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发展生态产业重点是要发展无公害、绿色的、有机的生态农业,大力创办绿色基地,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难点是发展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利用的生态工业。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要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用先进生态技术促进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旅游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增长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要根据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通达率和接待能力,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有效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实现生态旅游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