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设施范文
时间:2023-03-19 12:2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配套设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基本原则
(一)市场建设应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建设要坚持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布局,以整合、改造、提升现有市场为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传统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
(三)市场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有关规划。
(四)设置商品交易市场不得占用道路(但不包括政府规划设置并定时开设的夜市、集市等),不得占用绿地、林地,不得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新建的农贸市场外侧营业房距离居民住宅不得少于30米。
(五)市场建设应达到适用、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其建筑、给排水、供电、供气、消防、人防、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工程建设标准》以及消防技术规范等国家和专业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基本要求
各类市场商业用房面积按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的建筑面积计算。
(一)农贸市场
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农贸市场商业用房的面积。其中中心城区及为中心城区新建小区配套的农贸市场应按2—3万居住人口、服务半径500—800米予以设置,商业用房面积标准为2000平方米以上;其他农贸市场设置,其居住人口和服务半径标准相同,商业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场内商品交易区域按下列要求划分:
1.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要分开设置;
2.按蔬菜、肉类、豆制品、水产、熟食、活禽等商品分类,进行划行归市分别设置;
3.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要分开设置;
4.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要分开设置;
5.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要隔开,区域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6.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7.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
8.市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营业用房面积根据当地的产业规模、消费需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确定。
2.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
3.场内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划行归市设置交易区。货物出入口一般应设在次要道上,设置专门的货物装卸区域和通道,确保运货车辆进出畅通。
(三)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营业用房面积根据当地的产业规模、消费需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商品类型等因素确定。
2.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中心城区不少于10000平方米,其他区域不少于5000平方米。
3.场内按经营商品的特点,划行归市设置交易区。批发市场货物出入口一般应设在次要道上,设置专门的货物装卸区域和通道,确保运货车辆进出畅通。
三、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基本标准
各类市场的基础配套设施指与市场商业用房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用房、消防设施等。
各类市场建设应当按国家规范确定的配建比例配建停车场(库),同时满足项目规划要求。停车场(库)宜地上、地下相结合设置,其中地面停车面积不少于市场用地面积的20%,鼓励适当超前配建停车场(库)。停车场(库)不得挪作他用。
(一)农贸市场
1.商位设施。按照整洁、美观、实用的要求,借鉴超市功能,科学设计市场商位,要充分考虑经营户的经营需求、市场卫生管理要求和商品的特性、商品陈列需求、防水要求等,配置相应货架(柜台)和专用水产、肉类柜台。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要按照《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设置食品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公共厕所、垃圾集中设施。每个商位设置加盖的垃圾筒(箱),配备必要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卫、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等物业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并配置复秤等必需的设施。500个商位以上的市场应安排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应配置防盗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给排水设施。通道地面、商位设计应按照以防水为重点的要求,科学设置给排水管道,应采用沉井式暗渠排水系统,窨井间距不大于10米。
6.宣传设施。配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立公示牌,有条件的可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
7.检测设施。200个商位以上的农贸市场要设置检测室,安排相对独立的检测工作间,配备检测项目所需的快速定性检测设备。
8.储存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冷藏保鲜设备。
9.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
10.临时设置的农贸市场,标准另行制定。
(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商位设施。大开间设计。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根据经营户的需要,配备电话、宽带入网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要按照《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设置食品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公共厕所、垃圾集中设施。每个商位设置加盖的垃圾筒(箱),配备必要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安、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档案等物业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交易结算、信息交流、交易统计等服务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并配置磅秤、复秤等必需的设施。根据需要设置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应配置防盗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宣传设施。设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立公示牌,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价格行情电子显示屏。
6.检测设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设置检测室,安排相对独立的检测工作间,配备检测项目所需的快速定性检测设备。
7.储存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储存库房和冷藏、冷冻仓库等冷藏保鲜设备。
8.服务设施。市场周边应有配套设置的饮食、住宿、运输、银行、邮电等设施。
9.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场内绿化面积应不少于市场总面积的5%。
10.场址以市场外墙为界,直线距离1公里以内不应有下列情况:
(1)有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
(2)有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场地。
(三)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商位设施。根据市场经营户需求,可按柜台式、商铺式或商务楼式设置商位。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在商位内设置商品展示、商务洽谈室等。批发市场商位应当配备电话、宽带入网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垃圾箱、垃圾集中设施和公共厕所,配备必需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安、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档案等方面的物业和监督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批发市场应设置交易结算、信息交流、交易统计等服务设施。400个商位以上的市场应当安排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配置防盗设施和监控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安装自动扶梯、客货电梯的,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宣传设置。设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置公示牌,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批发市场应设置信息服务室,建立市场网页或网站,设立电子显示屏幕。
6.储存设施。根据需要设置商品短期周转的储存库房。经营大宗商品的市场,应设置必要的商品堆放或停放场地。
7.服务设施。合理设置顾客休息处,总面积不小于商业用房面积的1%;市场周边应有配套设置的饮食、住宿、运输、银行、邮电等设施。
8.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
四、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要求
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和基础配套设施的最低标准,原则上按上述分类要求分别掌握。非实物现场交易的市场和信息、人才、房地产、产权等市场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五、实施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在适用于**市吴兴区和南浔区,各县可根据省、市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标准。
篇2
一、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一)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配套相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依法办理建设手续。本意见所称住宅配套设施是指小区内的道路、路灯、桥梁、给排水、供电、供热、燃气、消防、邮电通信、有线电视、环卫、园林绿化、居民活动场地、停车场、停车库等基础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管理用房。
(二)住宅配套设施建设,应当统筹安排,与主体工程同步组织规划、设计、报批和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三)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新建住宅详细规划时,应当落实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项目,在核发新建住宅项目规划许可时,同步审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外部环境工程。
(四)建设单位报审住宅工程施工图,应同时报审各单项配套工程的施工图。施工图审查机构根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新建住宅项目详细规划和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要求进行审查。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请,应同时将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项目和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等配套设施作为许可内容。凡配套设施工程未进行施工图纸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未按规定办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督手续、未办理开发立项手续、未委托工程监理、未落实建设资金的项目,不予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未领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
二、加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质量管理
(一)加强规划监管。经规划许可的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前的各个阶段必须接受规划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每个阶段经规划管理部门初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施工。
(二)加强建设监管。开发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建设内容、工程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与开发行业主管部门和其委托的银行签订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协议,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向开发行业主管部门申报配套设施施工计划,由委托银行按照协议和批准的配套设施施工计划向建设单位支付储存的资金。建设单位要切实保证承担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并接受开发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
(三)加强质量监管。
1、实行监理制。配套设施项目的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监理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监理人员。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上使用或安装,否则,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进行竣工验收。监理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做好旁站监理和见证取样工作,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签字,并有权责令返工,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配套设施项目的施工必须签订合同,并报开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承担配套设施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资质等级,必须配备足够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施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配套设施施工合同的监管力度,严禁签订虚假合同、冒用资质签订合同。
3、建设工程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配套设施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有关机构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以及有关质量文件的监督检查,对工程建设各方违法违规降低工程质量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要对进入住宅配套设施工程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监督抽查,严禁无出厂合格证、无实验报告、无见证取样送检资料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工程中使用。
4、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具体工作人员,按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5、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配套设施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由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质量保修期满后,在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产权人有权向建设单位要求赔偿。
(四)建设单位是住宅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第一责任者,对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在工程建设中,要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设计标准,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出现漏项、自行降低标准、建设滞后等问题,由各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建设单位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三、加强配套设施验收和备案管理
(一)住宅配套设施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方可予以规划验收。
1、配套设施建设齐全,符合规划许可要求。
2、对违法建设的配套设施,经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并履行完毕,达到要求。
3、配套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须委托规划管理部门认可的勘察测绘单位进行竣工测量,并完成竣工图编制。
4、配套设施竣工档案材料已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并取得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工程施工档案预验收认可文件。
对配套设施项目不健全、不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住宅工程,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该工程不得组织进行竣工验收,并由开发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规,组织招标,完成不健全的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同时监管使用配套设施建设资金。
(二)住宅配套设施建设应达到下列要求,方可予以竣工验收。
1、生活用水纳入城市自来水管网。使用地下水的,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2、用电纳入城市供电网络,不得使用临时施工用电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用电;
3、供热纳入热电管网或区域供热系统,并实现并网。
4、民用燃气纳入城市供气网络,并实现户外管线对接;
5、雨、污水排放纳入永久性城市雨、污水排放系统;
6、所在区域按照规划要求配建公共建筑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管理用房;
7、完成区内道路和软硬铺装。绿化建设因季节原因无法及时完成的,建设单位应提供按时完成绿化配套的书面承诺。分期分批建设的住宅区最后一批住宅交付使用时,绿化配套和小区围墙应全部建成;
8、完成区内环卫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纳入城市清运排放系统;
9、住宅小区应经招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或有前期物业管理合同。
(三)住宅配套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与主体工程的竣工验收同时进行,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申请,由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四)竣工验收执行建设部规定的基本程序。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有关部门作为验收组成员,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并形成经验收组成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发现有违反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改正,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含配套设施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六)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建设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备案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七)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住宅工程不得投入使用,未取得《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书》的住宅工程,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确认手续。
篇3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资产不流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人民防空法》、《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含主次干道、后街背巷、居民小区)的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人防、消防、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市民活动场所、广场、游园、公共场地,以及市政、绿化、给排水、燃气、公交、照明、桥涵、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
第三条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由区人民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区城管办、城建办、住建局、城管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消防)、教育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局、药监局、人防办等单位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结合本办法规定具体负责做好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工作。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牵头、监督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无特殊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讨论、研究、审核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协调会办相关问题。牵头组织对房地产、商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竣工验收,跟踪督查公共配套设施的启用与管理情况。每月形成督查通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考核。
第二章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五条城区旧城改造,新建居民小区,开发新区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等工程建设时,应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人防、消防、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市民广场、游园、公共场地等城市大型公共配套设施。
(一)区规划部门应对竣工核实前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项目跟踪监督,不得随意变更、调整和删除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项目,特殊情况需报区政府批准。
(二)区国土、规划部门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应在建设用地许可、规划建设用地许可及相关资料中标明用途;建设单位在新建道路和楼盘时应在模型或施工图中标明具置,并对外公示。
(三)区公共设施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建成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限期改正后投入使用。验收合格的,移交相关部门管理。
(四)区国土、住建部门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产权登记发证中,应按规划用途标注,未经批准不得出售、转让,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禁止分割出售。
(五)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不得改变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人防工程、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市民广场和游园(含附属设施)等大型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使用性质,不得分割出售。
(六)区城管部门应对竣工验收后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场地进行跟踪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改变规划建设用途;严禁擅自改建、扩建、迁移、拆毁、开挖建筑底层地面;严禁在公共场地搭建筑物、构筑物;未经批准不得占用道路、广场、游园、绿化等公共场地从事经营和促销活动。
(七)区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和乡镇在审查和登记经营场所与经营范围时,发现擅自改变公共配套设施用房用途的,不得出具相关证明和核发相关证照。
(八)区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和居民小区消防设施及安全通道的跟踪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严禁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行为。
第三章环卫设施的管理
第六条已建成并验收合格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等环境卫生设施(含安置小区、开发小区)无偿移交给区城管局或乡镇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移动或者停用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确需拆除、移动或停用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的,须报批准机关同意。拆除的,应按方便使用和不低于原有标准、规模的原则先建后拆。
第四章农贸市场的管理
第八条新建的农贸市场用房经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的,不论产权性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经营,不得分割出售。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市场内部设施,划行归市,建立健全市场规章制度,规范经营。
第九条安置小区和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建成后由市楚城公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收或回购管理。
第十条开发小区或社会投资独立新建的农贸市场,无论是自主经营、整体出售,还是出租经营,必须报经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审核,符合条件的由相关部门发证经营。
第十一条区工商局、商务局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监督,严格执行《市农贸市场建设规范》,严禁违规经营、无证经营,严禁在农贸市场周边300米范围内设置与农贸市场经营类同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点。
第十二条区城管局应加强对农贸市场市容环卫责任区的监督管理,严禁占用道路和公共场地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农贸市场的权属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严禁场外经营。
第五章社区和物管用房的管理
第十三条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社区用房产权归乡镇人民政府所有;物管用房归全体业主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出售、改变用途,不得出租从事非小区居民活动。
第六章幼儿园的管理
第十四条区教育局应对新建居民小区幼儿园进行核查,并提出使用意见。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幼儿园,无论产权归谁所有,均不得改变幼儿教育用途。
第七章人防工程的管理
第十五条人防部门应加强人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及时做好产权界定,需要开发利用的,应履行审批及使用权变更备案手续,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停车位使用,但不得影响防空效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影响人防工程的使用和防护能力的作业,不得向人防工程内排放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不得在人防工程内生产、储存危险品。
第十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防工程。确需拆除的,必须报经人防工程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章停车场的管理
第十七条公安交巡警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道路、商业街区和居民小区专用停车场的监督管理,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第九章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
第十八条城区的道路、景区、河道、绿化、给排水、燃气、公交、交通标识、照明、桥涵、电力、数字电视、通讯等公用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权属单位或主管部门定期维护、保养或更换,确保设施完好,干净整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和擅自占用、挖掘、拆毁。
第十九条居民小区的道路、广场、绿化、游园、给排水、路灯、监控、消防等公共配套设施由物业服务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主管部门应敦促物业服务公司管理维护好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居民小区的燃气、通讯、数字电视、二次供水设备及其运行费用由经营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十章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规划、国土、住建、城管、公安、工商、商务、卫生、药监、消防、教育、人防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强占、故意毁损、破坏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妨碍本办法实施的行为人,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二条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4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配套设施
中图分类号:TU113.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绪论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前我国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公共配套设施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却普遍滞后与低效,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制约了民生保障目的的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它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个核心层次,也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控规层面对保障房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控规中体现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的要求,对指导配套设施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中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类型
1、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提供政策对象、销售价格或租金水平, 面向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出售、支持和优惠, 限定户型面积、供应或出租的住房[]。
2、保障性住房的类型及对应人群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四类: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
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适用于城市低收入群体,公租房针对中等偏下收入人群,覆盖到户籍以外的外来务工和新就业人群,限价房针对的人群是定向安置居民[2]。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对配套设施的影响
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配建模式为主,即土地出让环节在商品房土地中搭配一部分保障性住房土地,最后由购买土地的开发商负责建设[2]。各地政府对配建比例的要求略有不同,北京市自2008年起,在商品房土地出让中要求配建15%的保障房,2010年提高到30%,在轨道交通沿线等周边区域的住宅用地配建比例还应适当提高[3]。
这种配建制度使得规划过程中的利益权衡问题变得复杂化,由于居住用地的开发成本引发的利益分配,使得城市规划实施中,特别是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与标准必然会形成多层次[4]。
三、控规中公共设施的一般配置方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除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意图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具体落实外,主要强调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和控制。
1、千人指标的配置核心
依据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公共设施按三级配置,即居住区(3-5万人)、小区(1-1.5万人)和组团(1000-3000人),各级按照千人指标的要求相应配置相应种类、数量和规模的公共设施。在此基础上,各地制定了地方标准,北京市的现行标准为《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则》中明确指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进行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同期交付。
2、控制要求
我国现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指出:基础资料中必须收集公共设施规模、分布等资料;在文本内容要求中,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为规定性指标,必须遵照执行;在图纸的内容要求中,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中应该标绘公共设施的位置。另外,在图则中要求将设施的类别、规模和布局详细落实到具体地块。
四、控规中落实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实际问题
控规对公共配套设施进行规划控制的目的是要满足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保障性住房更要符合人群特点,充分考虑到人口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需求,力求使规划方案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公共配套设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居民生活的现实诉求[5]。
2、相关规划统筹整合
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同时受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周边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甚至一些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求、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布置起着控制作用。在落实保障房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时,要对相关规划统筹考虑,避免出现漏建、重复建设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3、规划方法具有局限性
在规划方法方面,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依据“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布局,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现状分析与方案反馈,单一的布局方法难以适应各类设施的布局要求,规划控制的刚性、弹性不足。
五、控规中保障房配套设施规划控制
控规中保障房公共设施配置应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应满足使用的要求,即保证公共设施的类别、数量和规模符合相关规范的最低标准。其次,与开发建设相结合,考虑投资主体不同对设施布局的影响,赋予开发建设适当的自由度,使其可以结合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灵活布局[5]。
1、科学确定人口规模
居民是公共配套设施的直接服务对象,设施的配置必须与人口规模相对应,与人群特点相符合,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保障性住房在控规阶段的人口估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按套数计算
根据建设规模和保障房的类型,按照面积标准估算出房屋套数,进而推算人口规模(一般标准为户均2.8人)。
表5-1保障房套型面积参考标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绘制
(2)按方案或安置人口计算
对于控规审批时要求辅助总平面方案或国有单位自建的保障房项目,则要根据建筑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户型、套数来计算人口,或者对单位安置人口进行调查统计以确定人口规模。
2、公共配套设施刚弹性控制
(1)分类配建
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针对的使用人群不同,因此在公共配套设施的设置上略有不同,限价房和经适房强调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建配套设施,可适当增加老年设施等项目。而公租和廉租房由于居住人口的数量较多,种类较单一,主要考虑生活性较强的配套设施,因地制宜配套娱乐性设施。它们的共同要求是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减少出行,有利于社区的稳定,节约生活成本。
表5-2控规中保障房公共配套设施配建建议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控制方式刚柔结合
①控制标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配套设施以引导控制为主,对项目的配置不宜过细,对公益性项目如教育、医疗、行政管理等设施应提出控制要求,而对于一般项目可灵活控制,给地块开发者的设施建设留有空间。
按照强制性控制项目和指导性控制项目两类标准,将控规中需要配置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分类如下表:
表5-3保障房配套服务设施控制标准分类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②公共配套设施控制方式研究
公共配套设施种类繁多,且各有特点,按用地特点划分,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可划分为单独占地的设施和可结合设置的设施,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包括:“定点”是确定设施布局的地块;“定位”是确定设施所在地块并落实其在地块内的具置;“定界”即确定设施的用地范围界线;“定面”对不单独占地的设施控制建筑面积,单独占地的设施控制用地面积或同时控制建筑面积。
表5-4保障房配套服务设施控制方式分类表
结论
控规的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控规对公共配套设施的控制方式也一直是各方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从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建设这一视角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现状的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项目类别,对保障房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提出科学估算人口和刚弹性控制的方法,对现行的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方式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但由于保障性住房涉及的问题众多,对保障房配套设施的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 李成贞,荣虎成,曾福林.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33):64-65.
[2] 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2011保障房白皮书,2011.
[3]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2012.
篇5
第二条凡在市市区及县城、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民用和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细则所收取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应按规定自行完善小区或庭院内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
第四条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即市区规划区范围内每平方米征收30元,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最高每平方米征收15元。县城、建制镇的具体收费规范由县(区)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市物
价、财政、建设部门备案。
第五条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由当地乡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县城由县城乡建设局负责征收,建制镇由村镇规划管理所负责征收,专户贮存,纳入当地财政乡村维护建设资金管理。建设单位和个
人在申请料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按上述规定规范缴纳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第六条下列项目免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1部队营房(不含营业性用房)及军事设施;
2医院工作用房、学校教学用房(不含教职工宿舍、学生公寓和学校经营性用房等)民政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设施;
3乡村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4符合省委、省政府发〔〕17号文件规定的免征范围。
第七条有害工业外迁项目。国家预算内资金拨款的项目,可酌情减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但减征幅度不得超越50%
第八条各地征收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必需全额纳入同级财政专户贮存。不准挪作他用,当年使用不完,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将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列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演讲投资估算和设计总概算内。
第十条各地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第十一条为增强乡村建设宏观调控手段。市建设局按收费总额的10%上缴省建设厅,作为各级乡村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的专项调剂基金,具体方法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各乡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必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专项安排使用。
篇6
关键词:节能液压泵;地面液压系统;配套设施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85-03
在低碳环保生产的今天,石油行业既是生产能源的行业,又是能耗较大的行业。目前国内自喷井较少,绝大多数油井在采用有杆泵采油。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耗费在杆柱自重、杆柱摩擦、地面设备上的损耗较大。而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无杆泵又受部分技术条件及设计原理的影响节能效果不明显,如水力喷射泵、电潜式离心泵、直线电机式柱塞泵等。因此急需一种更加节能的无杆泵抽油系统。
1 传统抽油设备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经久耐用、维护方便,全世界80%采用常规有杆抽油泵,中国90%采用常规有杆抽油泵。(2)下行阻力大,抽油杆偏磨十分严重,容易造成抽油杆断脱和油管漏失。(3)系统效率低,抽油机的主要功率,大部分消耗在机械传动中,一般有用功仅为20%~40%。(4)泵效低。(5)受气体影响严重,甚至出现气锁。(6)维护成本高,传统抽油机地面部分体积庞大,维护繁琐,成本高。
2 节能液压泵原理
针对上述缺点利用地面下入液压管与油井油管形成液压液与油管内地层液U型管的原理,超低能耗地将地下原油举升至地面。地面动能只需克服地层液在油管内的摩阻、液压液在液压管内的摩阻、地层液到达地面后需举升的水头。
图1 节能液压泵示意图
3 地面液压系统
3.1 地面液压系统方案
地面液压系统实施其主要由控制器、液压控制阀、液压泵、变频电机、流量计、信号放大器等组成,其可实现井下液压泵的动力供给、采油的自动控制、产量自动计量显示等功能。其中,控制器由PLC、触摸屏、变频器、继电器等组成,可通过操作面板按钮或触摸屏实现自动循环采油、单步运行以及手动调试控制。液压泵站采用旁置式,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
3.2 液控系统原理及功能
地面液压系统的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三位五通电磁阀(6)可实现井下液压泵的上行、下行以及任意位置的停止;调速阀(3、4)和(2、5)二位二通电磁阀组成井下液压泵上行和下行的调速,以实现上行运行时间和下行运行时间的调整;电磁阀(7)和溢流阀(8)组成压力控制回路,溢流阀用于限定系统压力,电磁阀用于系统卸荷,以便空载时迅速启动。
3.3 液压站
据经验数据,由于系统油箱有效存储量大于250L(见计算部分),故采用旁置式结构,同时采用冷却器对液压油进行强制冷却(热天),寒冷天时采用加热器加热,保持恒温。其中,蓄能器可选配。
4 系统设计、计算
4.1 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计算
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可由式(1)确定:
图2 液压原理图
(1)
其中:表示系统最大有效工作压力(Pa);表示液压管沿程压力损失(Pa);∑ΔPv表示系统局部压力损失(Pa);表示控制阀类等部件压力损失(Pa)。
4.1.1 最大有效工作压力。由于每冲次提升的原油为3m,故很容易计算得最大有效工作压力为3300Pa。
4.1.2 沿程压力损失。液压油在液压管道中流动时,要受到粘性阻力的作用而消耗能量。其大小由式(2)计算可得:
(2)
其中:表示管道长度(),这里取2000;表示液压管内径(),这里取0.015,外径取0.025;表示平均流速(),这里取2.1;表示液压油密度(kg/m3), 这里取900;表示沿程压力损失系数。液压油在连续液压管中的雷诺数可由式(3)计算。
Re=Vd/υ (3)
其中:υ表示液压油运动粘度(mm2/s),这里暂取25(HM油);表示液压管内径(m),这里取0.015;表示平均流速(),这里取2.1;由式(3)计算可得,由此可判断该流动状态为层流,故可计算,再由式(2)可得沿程压力损失15.88MPa。
4.1.3 局部压力和阀类等损失。根据经验计算可得局部压力和阀类等损失为:
MPa
由以上可知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至少约需要18MPa。
4.2 液压泵最大流量计算
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可由式(4)确定:
(4)
其中:表示系统泄漏系数,这里按大流量处理,故取。
表示表示液压执行元件的最大总流量
(m3/s),本系统采用了节流阀和调速阀等来调节系统的流速,故需加上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故据经验取最小溢流量为3L/min。
若日产液量为18方,按每天工作20h,可得系统的理论流量为0.9m3/h。这样可得地面液压泵的最大流量为
1.08m3/h,即18L/min。
4.3 液压泵站设计
根据地面液压泵所需最大工作压力18MPa和最大流量1.08Nm3/h,并考虑安全系数,设计额定流量32L/min,压力为35MPa,配额定功率/级为10kW/4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液压泵采用柱塞泵(双)。
根据计算,油箱容量至少为800L,故可设计油箱有效存储量为1000L。
4.4 上行、下行时间验算
当系统额定压力达到35MPa,额定流量32L/min时,对于内径为15mm的液压管,管内流速可达8.5m/s,按这计算上行10s内向井下液压泵注入的流量可达15L>3.75L(井下液压泵3m行程所需油液体积),满足要求。同样,下行时流量可达7.5L>3.75L,亦满足要求。
5 现场应用
将该系统在XX井试用,该井采用抽油机采油时,泵挂1700m,电机功率为30kW,实际输入功率为10~15kW,功率利用率为50%左右,日耗电量为230kWh。而采用此种液压采油泵地面输入功率为5.5kW,日计算用电量为110kW,年可节电43800kWh。
6 结语
节能液压泵在设计上减少了传递构件,同时合理地利用了液压管柱内液压重力及其能量传递功能,大大地节约了能耗。
参考文献
[1] 王威林,熊杰,王学强,彭杨,何轶果.电潜泵在排
水采气井中的应用及改进[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5).
[2] 马翠岩,李瑞卿,姜继松.稠油油藏电潜泵事故分析
与治理对策[J].石油钻采工艺,2002,(S1).
篇7
一、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是指对新建住宅小区竣工后物业满足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条件的验收。新建住宅小区交付使用前应当实行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实施物业管理。
二、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是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住宅小区交付使用前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的组织和实施;
(二)督促住宅小区建设单位对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三)提供住宅小区申报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工作及托管交接工作的咨询指导和服务;
(四)编制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报告。
三、新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申请进行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的范围是该物业规划红线以内的所有共用设施及相关资料。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住宅小区,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依据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验收。建设单位应当对申请验收的物业和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履行其他验收义务。参加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条件,实行回避制度。
四、验收合格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出具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验收报告。对验收中不合格的项目,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向申请验收建设单位送达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建设单位逾期仍未整改或拒不整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将在新闻媒体公示验收不合格项目内容,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经验收合格的住宅小区,建设单位应在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与物业管理企业办理托管交接手续。
篇8
如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已与以往大不一样,大都进行了集中开发建设,在主要街道周边建设商住楼,既可供日常居住,又可用于经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一般是集中征地审批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再以地基形式对外销售,有购买需求的人支付一定金额后便可自行建房。在对我县乡镇财政决算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的审计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向个人收取圩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现象,经查询了解,并无圩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之说,应该是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根据江西省建设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核准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的通知(赣建村字[1998]29号、赣价行字[1998]71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可在全省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审计过程中发现,乡镇政府在实际征收费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与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方面:一是混淆了两种费用的概念,顾名思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是对在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类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占用了市政基础设施所应支付的相关费用,而圩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则是对乡镇政府在圩镇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先期投入(也包括了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的相关费用)的回收;二是未经委托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主体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乡人民政府代征,但乡镇政府在征收时往往会忽视这个环节,而建设主管部门也未作相应的要求;三是征收标准不明确,通知规定,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按建设工程项目的总建筑面积计征,每平方米征收10~15元,而实际征收时,票据上未填写收费标准及收取范围,往往以固定金额或整数收取,因此存在人情收费或超标收费;四是所收费用未全额缴入县级财政专户储存,纳入当地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而是作预算外资金收入或其他收入直接入乡镇政府机关账,按照零户统管的财务管理体制,缴入财政结算户,使用时拨入支出户;五是资金使用不规范,各乡镇征收后返还的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80%返还乡政府,20%由县级建设主管部门集中调剂使用),主要应用于集镇规划的道路、路灯、给排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通讯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而实际中,由结算户返还到支出户中的资金大多用于日常经费开支,无与圩镇建设明显相关并对应的费用支出。
乡镇要发展,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建设投入,但往往是专项资金有限,地方财力不足,加之乡镇在很多方面工作要做,但又不是执法主体,无收费及处罚权,“事要做、门要开”,于是造成无依据收费,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对于“圩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笔者有一些粗浅的看法:首先,让收费名正言顺,既然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批准了乡镇可征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那就不要借其他名目收取;其次,在建设主管部门取得收费许可证的前提下,要求其进行委托,获得收费权;第三,各县(市、区)物价部门可会同财政、建设部门在规定限额内制定统一标准,乡镇在执行过程中对应该征收费用的对象执行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在收费票据上注明征收面积及标准,以备管理;第四,征收的费用应全额纳入县财政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各乡镇在允许的范围内按比例返还使用;第五,做到资金专款专用,乡镇可按年度向政府及建设部门报送建设维护项目计划、资金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进行款项拨付,这样可使资金真正用于乡镇公用设施建设;第六,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可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个乡镇已经收取的费用进行一次统一的清理,同时,可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当年资金的收取、使用及结余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并进行处理。
乡镇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本乡镇的普通百姓,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是费用的缴纳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在享受既得利益的同时,也能明明白白地缴费。
(作者单位:万安县审计局)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水利设施;农业;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43
1 农村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的概况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是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我国这个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的国家就一直存在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其中农村的缺水问题尤为严重,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使得农业减产更甚者绝收,还会严重威胁到农村的饮用水安全。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这样良好的形势下,我们依然要看到其中的不足,那就是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投入的不足和管理机制的僵化,这些都是阻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我国需要继续将目光集中在农村,大力发展水利设施的其他配套建设,推动农村发展以及进步。
2 新农村建设中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中的问题所在
2.1 抗灾能力较低,病险工程比较多
当前我国农村的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抗灾能力差,病险工程多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地方水利设施防洪抗旱标准低,地方财力往往有限,或为追求GDP的增长而减少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因此地方在进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时往往因财力不足而降低防洪抗旱的标准,使得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较低;病险工程也大量的出现在在建或已建好的工程的。例如,中小型水库的输水管漏水现象、白蚁啃食危害现象、大坝散浸现象、溢洪道淤塞和大坝欠高等问题;还有的部分涵闸闸身和闸门出现漏水情况、进出口八字断裂情况、启闭机启闭不灵等以及闸门锈损现象严重。
2.2 配套建设不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的技术含量不高
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水利设施灌溉的主体,但是在灌溉网络的规划和延伸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灌溉主体与灌溉分支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建设渠系进行沟通和连接,这依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很不足,导致技术含量不高,甚至有些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2.3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人才的缺乏大大制约了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进程,致使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时没有综合考虑技术和社会的效益,导致盲目性建设;施工管理上的管理混乱,对建设项目规划不全,导致工程效率低下;由于缺乏专业性建设人才,在建设时没有专业人员参与指导,导致工程质量降低,容易返工。
3 做好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3.1 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因地制宜进行全面的水利设施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缺乏资金的投入和人才上的分配,因此,国家政府在加大水利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建设相应的水利设施专户管理,专项资金等来用于水利的兴修与补助,根据农村的地区情况整合土地,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农水,水保等,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从政府只能上来说,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完善各部门在水利资金和项目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加强政府的统筹能力,提高财政水利资金的分配管理效率以及完善水利资金的预算管理机制。同时,为改进农村水利资金的绩效管理,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有必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规范监督体系,约束相关部门的权力,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化和强化监督检查方式等来减少自由裁量权,控制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风险。
3.2 积极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2.1 科学规划、优先发展
农村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而是应该因地制宜的抓住该地区的主要矛盾,从而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水利设施配套建设要从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关系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牢牢把握住这个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资金,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2.2 改革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改革农村基础管理体制有利于水利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国家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措施。在体制改革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倡导农户参与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明确工程的所有权,规范管理权,来进一步推动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的建设。
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要根据当地的社会条件结合工程的类型来权衡,常见的做法有由水利站接管或者是转让给私人来经营建设。这时要注意,在为提高施工质量上,要加强监管机制,管理上要科学合理,保证工程建设可以有序的进行,落实责任制,若出现问题可有人承担责任,做到工程建设的规划合理。
3.3 发展人才,培训人才,提高专业科技含量
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建设团队,农村水利建设更是要大力发展技术型人才,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重视人员的素质发展,最终目的是达到增强技术人员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管理素养;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水利技术。
4 结 语
综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至关重要,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大事,必须要本着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周晓平,刘秀红.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管理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2007(03).
篇10
关键词:市政道路;配套设施;施工
Abstrac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develop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bridges advanced construction methods, processes and equipmen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balanced production, to ensure fast and efficient, high-quality completionAll construction tasks.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东胜城市铁西新区文化街延伸线新建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工程地点位于东胜铁西新区;建设单位是鄂尔多斯市东新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规模:按城市次干道(Ⅱ级标准);质量标准为优良工程。
设计依据、资料及所采用的规范:《鄂尔多斯市东胜城市新区ABC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鄂尔多斯市东胜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06年4月),内蒙古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委托的项目设计任务书,20007年6月测量完成的1:500带状地形图《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二、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任务完成,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
开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及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提交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业主批准,并及时提交开工报告,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横道图见 表五)
修建生活、生产用房,解决通讯、电力和水源的供应,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生活用品的供应,并设立必要的标志牌。
2、施工测量
(1) 开工前施工测量工作:包括轴线 水准点复测,增设水准点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2)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仪器采用精密光学水准仪铝合金塔尺 ,严格按三等水准测量规范及观测程序进行。
在平面II级导线点测设时,同时测设出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同时在沿线临近永久性建设物上测设出相应的高程点,并绘制出成果表,以备查用。
3、场地清理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将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彻底清除,并运到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施工临建占用场地要进行合理规划,施工结束占用场地要平整清理,保护环境。
三、施工方案
1、施工放线
使用设备:全站仪2台,水准仪2台。
(1)测量工作在项目总工程师直接指导下进行,并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
(2)所有永久性标桩,包括坐标点、水准基点,以及放样和检验工程所必须的标桩认真加以保护。
2、施工现场布置及临建工程
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办公室及休息室,材料。机械停放场地等,并解决水、电问题。(施工总体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七)
在正式开工前,办好占地手续,建设临建工程。
3、施工准备
(1)开工前认真研究施工图纸;
(2)调用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
(3)安排施工用机械设备的临时停放地。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路基工程的施工施工准备
1.1、施工测量与放样
开工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工程量的复核,将施工现场的路基边缘、坡脚等的具置放出,并标明其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路中线和路边线控制桩采用木桩,直线段20米放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10 米放一个断面桩;在施工区域以外再有设两个控制桩,为恢复提供依据,防止控制桩损坏。
1.2、场地清理
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现有房屋、道路、河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管道及其它建筑物均应协调其它部门实现拆迁或改造;对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物应予适当加固,路基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进行妥善处理。
1.3、路基防水与排水
在路基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以防工程或附近建筑受冲刷、淤积。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2、特殊路基处理
填方路基原地面和路堑段路床土质不良或含水量过高以及为泥岩或红色泥质砂岩时应挖除换填。具体处理方法由设计单位现场勘察测后作出补充设计。
3、路基填筑
填料: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砂类土,碎石土应优先做路床材料。严禁采用动土及含草皮、生活垃圾和树根等不良土填筑路基。
3.1、填方路段:路堤边坡坡度为1:1.5,当填方大于8m时,路堤边坡坡度为1:1.75;挖方路段:路堑边坡坡度为1:0.5。
施工前根据土源及土质变化情况对所采用的土测定其颗粒组成、液限、塑性指数、压实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等指标。施工时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以利压实。
3.2、压实度及压实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度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均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不低于下表值
土质路基压实度
道路红线范围内路基土方一次成型。
路基填筑应将设计路基范围内原地面的草皮、杂物等清除,地面要大致整平,较大、较深的坑和树穴要分层填土压实或夯实至顶面。路基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填筑路基前应进行压实,压实度符合上述要求。
施时应按照设计线位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验。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5cm,填筑至路基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路堤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2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严禁路基填土宽度不足时路基和边坡用浮土帮宽,或自上而下倒土。形成松坡排平。
4、土方挖方
挖方路段边坡坡度为1:0.5。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当路堑较浅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当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在开挖过程中不得乱挖和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在开挖中出现石方时,要测量土石方分界线,并保存真实资料,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要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沉降量,其值由试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 0 0 mm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mm,其压实度不小于95%。实验方法采用重型击实法。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等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周围环境,防止破坏;如有弃方,必须弃在指定的弃土场。
5、砂砾垫层的施工
5.1、砂砾垫层的施工程序
验收路槽运输天然砂砾推土机初平测量放样人工配合平地机整平碾压成型
5.2、材料要求
垫层天然砂砾要求其通过0.075毫米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得大于5%。最大料径不得大于60毫米,要求砂砾为级配砂砾,砂砾中砾石的压碎值大30%。其级配要求见下表:
5.3、施工方法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