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关怀范文

时间:2023-04-04 00:3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终极关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中,学术界关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争论一时成为热点,辩之者说有,攻之者说无,壁垒分明。撇开其间的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敏感问题不谈,从哲学上说,普世价值历来就是价值论的核心论题。

说起来,这是一场古老的争论。在价值论中,反对普世主义价值观的优势传统是价值相对主义。古希腊智者派的普罗塔戈拉就提出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开了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先河。相对主义价值论最有代表性的导向是情感主义,可以上溯到休谟。在《人性论》中,休谟认为对恶与德的价值评价“不是单单建立在对象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道德邪正的来源唯一的是“借它们所引起的某种印象或情绪”。在现代学者中,艾耶尔和斯蒂文森是情感主义价值论的主要代表。艾耶尔指出:“就它们不是科学的陈述来说,则价值陈述就不是在实际意义上有意义的陈述,而只是既不真又不假的情感的表达。”斯蒂文森认为相对主义价值论是一种元理论,它系统地使“好”“证明”具有了“被认为好”“被认为证明”的意义,所以评价取决于态度,而“态度是据以接受或反对某事的倾向,具有愿意或不愿意、赞成或不赞成、喜欢或不喜欢等特性”。而上世纪初叶,由于实用主义成为美国哲学的主流话语,以效用为标准的价值哲学盛极一时,而杜威通过大量论著系统发展了实用主义价值观,他的研究甚至被誉为价值哲学的“哥白尼革命”。杜威集中批判了终极价值或绝对价值:他把价值评价或价值判断作为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颠覆了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划分(所谓价值哲学的两个教条),提出实验经验主义的价值论,主张根据具体情境确定价值评价标准,而以行为效果评定价值。

1909年,美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发表《永恒的价值》一书,挑战相对主义价值论。闵斯特伯格认为实用主义价值论的要害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当然,有很多东西我们重视它们,因为你或是喜欢它们,或是因为它们对你的目的有用。但是,这些价值依赖于我们的特殊观点。一个东西对我可能有用,而对我的邻居却可能没有;它可能被我们的社会群体所欣然接受,却不被其他国家或其他时代所接受。……每个东西都似乎依赖于个人的观点,依赖于个人的需要。……简言之,我们所谓的价值似乎仅仅意味着个人的满足,随时代、国家、群体和个人而发生变化”。闵斯特伯格要问的是,在这种变化的价值取向中,有没有不变的永恒目的?在人言言殊的价值偏好中,有没有普遍的共同的倾向?作为实证科学家,他论证永恒价值的基本论据是世界和过程的同一性。闵斯特伯格指出,自在的世界是在不断更新中自我实现的,因而也是自我指认的,无论存在着何种差异和变迁,终究贯穿着三重同一性:一是“每一部分在变换的事件中总是自我认同”;二是不同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彼此存在着一致性;三是在改变中属于自身的意义存在着连续性。独立于我们的世界要求我们从这三方面给予满足,闵斯特伯格称之为“三重纯价值”,即“保守的价值,一致的价值,实现的价值”。生命也是如此,整个生命过程总是通过一个个短暂的瞬间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它超越了偶然的变化实现了生命的意义和本质,“如果生命不是别的而只是一种短暂的闪光,如果不是即刻超出自身,如果没有把超越飞逝体验的内容保留下来,生命将没有意义,而我们也就不会有任何可以称之为世界的东西了”。这种自我连续性是永恒的,并且永恒地约束着个体的所有个别行为,这正是普遍价值的基础。

闵斯特伯格的观点遭到价值相对论者的激烈反对,杜威专门撰写了《评闵斯特伯格(永恒的价值)》一文进行反驳,他否定存在普遍价值的理由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认为一切判断,一切信念,一切理想都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差异性、新颖性是绝对的,没有超越个体的普遍价值目标。杜威批评普遍价值论把经验世界的任何一种状态或一种因素归结为终极,而“这种终极也就失去了一切区别或差异”。当然,杜威正确地指出价值和评价标准都是历史的和具体的,但是强调区别和差异并不能否定其中包含着同一性和普遍性。

这里触及到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由于差异性包含在同一性中,才有真理性。”不能因为存在差异而否定同一,也不能因为存在特殊性而否定普遍性,这是辩证法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一切事物,当然也适用于价值。马克思肯定黑格尔的法哲学命题“在普遍利益中保存着特殊利益”。恩格斯也曾指出,英国的民族性包含的矛盾正是把普遍利益和单个利益割裂开来,“英国人没有普遍利益,它们不触及矛盾这一痛处就无法谈普遍利益;他们对普遍利益不抱希望,他们只有单个利益”。确实存在着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同样也存在着群体的、阶级的、民族的乃至全球的或人类的普遍的利益和价值诉求,这就是个性中存在共性,特殊中存在普遍,相对中存在绝对。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可以不喜欢普世价值这个术语,但是不能否定在各种特殊的价值取向中包含着普遍的共性的价值诉求,而这一点正是由人类自身自然进化的道路、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规律和人类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的。

价值是人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契合关系,其基础是客体属性符合人的需求的固有可能性,所以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和规律规定了价值域,是各种价值选择的基础。人类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产物,所有的人都必须服从同一世界的固有规律,概莫能外,这就构成了人类的基本同一性。由于人类是在同样的自然进化道路上生成的物种,他们的生理欲望、心理状态、认知模式、感情倾向等等必然有类的共同性,正是这种共同性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而人的意识是在受同一客观规律支配的环境中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结构、指向必然有其本质上的同一性,这决定了整个人类在价值诉求上的可通约性。

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胜过野兽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人的利益需求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虽然个人出于自由意志,会做出背离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选择,但从总体上说,社会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以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作为思想和行为合理性的根本标准。马克思制定的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成员能够得到足够的和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成为人类全体共同接受的价值基础。爱因斯坦在思考普世价值问题时,看到在价值标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说:“要对基本价值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但是,他认为尽管很难有所有人都同意的评价标准,但有两个目标是人们“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他概括说:“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而发展的动力和条件蕴含着一系列基本矛盾,这就是发展问题。在当代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人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经济状况、发展程度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期望和路径选择不尽一致,甚至会产生尖锐的对立。但是,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的严重性、紧迫性却有着基本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世界各国确定了应对挑战的共同方针。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统一了认识,指出“为了在自然界里面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在运用知识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的实现”。显然,这一目标关乎到地球上每个人的根本利益,从而成为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最终以“可持续发展”的纲领将其作为普世价值确定下来。

人的本质是人学的核心问题,其基本设定恰恰是人作为一个类具有区别于其它一切存在物的独特属性,它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所以事实上是肯定了人的生命具有普遍的共同价值。

在古典哲学家和启蒙主义哲学家中,对人类生命普遍价值的肯定是主流话语。亚里士多德坚持人寻求幸福的合理性,并且认为这植根于人的自然本性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人的‘功能’”,我们就能够准确地测定幸福之所在。所以人不是走回自然,而是前进到自然,认识自己生命的真正价值,因为人这种动物“在理性和说话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具有分享道德价值的能力”。启蒙学者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认为人的生命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卢梭指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自由的主体,“以自由主动者的资格参与其本身的动作”,这是人的天赋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康德把启蒙主义的人学价值论系统化了,他认为人作为唯一有理性的自由存在,有三种独特素质:1.技术素质,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2.实用素质,是适合社会生存而遵守秩序的倾向;3.道德素质,是自我克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人的生命价值是在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这是人的类本性,“表现为一个从恶不断地进步到善,在阻力之下奋力向上的理性生物的类”。

长久以来,在的话语体系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创始人反对普遍人性,在中国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批判锋芒所向正是否定共同的人性。的确,不是别的学派,恰恰是奠基人通过建立唯物史观,真正实现了人性研究的“哥白尼革命”。但是,这一革命并没有否定普遍人性的存在,也没有摒弃人类生命所具有的普世价值。作为彻底的辩证论者,马克思把个性共性的原理运用到人性问题上,肯定在千差万别的种种特殊的人性分化中,贯穿着人共同的“类本性”,因此从未一般地反对探索人的普遍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应当指出,黑格尔已经以深邃的辩证眼光,定义生命是一个类过程,其内在的张力正是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个体生命分散的个别性在类的过程中没落了:类自身回归于其中的那个否定的统一,一方面是个别性的产生,另一方面又是个别性的消灭,所以,它是自身消融的类,是理念自为之变的普遍”。黑格尔最先提出生命作为“类过程”其价值是自为性,是追求自我本质、创造自我本质和实现自我本质的过程;但是,这是一个扬弃物的特殊性、个别性的过程,是一个“类化”的普遍性过程。只不过他把这个普遍的类看成是理念的实现。在这一点上,黑格尔并没有突破传统西方哲学人性论的唯心史观,即把人性看成是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规定。而马克思却把人性置于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做了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建立了关于人的“类哲学”。马克思承认西方传统人性论把人定义为自由自觉活动的自为存在,“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但是,这种自为活动并不是抽象的思辨,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

1.人通过实践实现了自我规定,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改造世界物质性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2.作为人的类存在基础的实践本质上是生产活动,“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3.人的类存在是社会性的存在,“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人的生命价值是作为“类过程”而存在的,作为一个辩证范畴,作为普遍性,他本身就包含着个体的差异性,而其中的所有个体同样也包含着类的普遍性。马克思所概括的人的类本性,正是普遍的人性,而人共同的本质属性规定了人类生命自身的固有价值,这就是普世价值的深刻基础。

存在着普遍的人性,就必然追问人类生命的普遍价值。对此,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其实已经给出了相当一致的答案。科学史家萨顿明确指出:“我认为,就我们可以看到的说,生命的最高目的是造成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例如真、善、美。……我不能为我的生命找到其它的意义,不能为我的行动找到其它的动因。”

为什么说真、善、美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恩格斯认为,人的生活的基本问题“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为了享受,三是为了发展和表现自己”,而为此必须在三个维度上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按奥罗宾多的研究,这三个维度是理智的或知识的即真的方式,意志的或行为的即善的方式,心灵的或感情的即美的方式。奥罗宾多把这三种方式称作原初价值的“永恒形式”。

认知价值的求真指向。这一指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爱因斯坦的说法,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须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这是生产力规律的本质。马克思用另一种方式表述了这一规律,“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它生产、物质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正像在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马克思称这一原理为“首要的经济规律”。但是,只有在揭示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现利用自然力的新方式,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所以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伟大杠杆,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认识论上说来,科学对人类进步的决定性作用就在于其本性和功能是发现真理,如爱因斯坦所说:“相信人类的思维是可靠的,自然规律是普天下皆准的”。

行为价值的向善取向。这一指向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目的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而生产只有在人与人结成一定关系时才有可能,所以马克思说:“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交往关系)形成和运行的保证是建立必要的社会规范,首先是伦理规范,其宗旨就是善。按政治学家罗尔斯的说法,社会应被看作是“为了相互获益而从事的一次合作性的冒险事业”,为了使这种合作进行下去,就必须有相应的规则,以“正确分配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符合这些规则的行为就是善。当然,不同的时代的交往关系有质的不同,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至于这种合作关系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虽然善的标准也是历史性的,但就其指向说,都是为了约束、规范和协调人际关系,以保证生活的生产得以有效地运行。

情感价值的臻美取向。这一指向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表现了在人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的本质规定全面而和谐的实现。马克思谈到美的本质时指出:“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及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在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对象被人化的合目的性,确证了主体在感觉、情感、性格、思想诸多方面的本质规定,通过对象化的活动体现了人的丰富性和和谐性,从而引发了喜悦、愉快、爱慕、崇高等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的本质规定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进达于精神自由,使生命向理想境界升华,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对象”。他因此把臻美称之为“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当然,人性是历史的范畴,真善美的内容、标准和形式随着社会语境的更迭,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具有相对性。但是,虽说在表述上往往不够明确,有时甚至带有意会性,从根本上说,真、善、美的定义域和指向性却是稳定不变的。绝对和普遍寓于相对和特殊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真、善、美带有普世价值的性质。所以,爱因斯坦说:“把美和手足之情带进生活里来,这是人的主要志向和最高幸福。”

篇2

「儒家可以说其为「宗教吗?如果可以,那这样的一个宗教便与其人文精神不可分。换言之,儒家之做为一种宗教,并不是在强分「此岸与「彼岸的对比之下去彰显的,相反的,它是在将「此岸与「彼岸浑成一个整体的情况下来思考问题的。首先指出了这一点,我们进一步要说,我们现在要去论及所谓的「儒教的问题的时候,显然地,我们仍然经由一种对比的方式来谈,对比于西方宗教文化的传统来谈,对比于「连续与「断裂来谈,对比于「咒术与「解咒来谈。(注 1 )

首先我们且从「什么是宗教开始吧!一般来讲,大家谈到宗教,很容易用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来理解,而认为宗教一定要有教义,一定要有教皇、教团、教主;甚至,如果站在基督教的观点的话,必须有一个超越的人格神,要不然的话,就不成其为宗教;或者说不像那样的宗教就是比较低的宗教。但是我个人想从一个比较宽广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什么是宗教呢?宗教其实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 the Ultimate Concern)(注2)什么叫「终极关怀,这个关怀和一般所谓的关怀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关怀是有确定对象的,那么这里所谓的「终极关怀,它有没有对象?当然有,但这个对象不是我们一般所采取一个「主体跟「对象相对待而成的一个对象。一般我们所以为的「对象都是「主客对立所成的一个「对象,而「终极关怀的对象是超乎这种主客对立的格局来思考问题的。

当然,这里我们先要问什么是以「主客对立的格局来思考问题。首先,我们要问我们的意识对事物能够有什么样的把握?一般而言,意识是经由一种投向外,而执持着一个对象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事物的,一般所谓的「关怀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角度所引起的关怀。这样的关怀,其实便含有个人的性好(interest)在里面。我们可以说这样一个关怀乃是在「横面的意义下的关怀,它仍然停留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主客对立的层次,像这样的关怀就不是「终极的。那么「终极的这个意思指的是什么呢?终极( ultimate )这个字眼,就中文讲,什么叫「终?什么叫「极?「终关连着「始,孟子讲「始条理、「终条理,讲「金声而玉振之,「终有完成的意思,而

「极代表顶点、完成,代表圆满,而顶点指的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注3)那么这么说,「终极关怀其实就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不是暂时性的、有所缺的,而是恒久的、圆满的,这样的一种关怀。

再者,当我们说到所谓的「绝对跟「圆满的时候,到底是在「彼岸呢?还是在「此岸呢?所谓的「绝对圆满,是作为一个「超绝的存有(Transcendent Being ),还是相对地来讲,作为一个「内在的存有(Immannent Being)。如果是作为一个「超绝的存有,那么那样的宗教是怎么样的一个宗教,如果作为「内在的存有,那么那样的宗教是怎么样的一个宗教。所谓「超绝的存有与「内在的存有应该怎么样理解,要进一步慢慢分析它,不然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恰当的掌握到什么叫宗教。

我们是从终极关怀这个概念来理解什么是宗教,那么我们说所谓的「关怀,一般说的层次是什么?一般说的是平铺的,是横面的,主客对立下的关怀。这个关怀是先有认知、有一个对象的关怀,而这样的关怀都兼含着利益(interest)在里面,它有一个趋向,而这个趋向是有定点的。那么所谓「终极关怀,因为它涉及到所谓「绝对跟「圆满,所以它就不是平铺的、横面的。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绝对和「圆满这两个概念,你是怎么样去理解它,你是把它放在一个「超绝的领域,还是你把它「内在的来看,或者根本无所谓分成「超绝和「内在,再来进一步谈这个问题。

我们且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当然它离不开此经验的世界( empirical world ),而这经验的世界若跟那超绝的世界断裂开来,而分出个神圣与凡俗。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所成就的宗教是一个类型,这样的类型便与将这两者关连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神圣与凡俗并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这样的类型不相同。「断裂与「连续这两者是不相同的,要区分开来。大体来说,我以为诸如基督宗教与回教这样的一神论传统,都属于前面所谓的「断裂的这样的类型,而相对于此一神论的其它类型,则是「连续的这样的类型,儒教可以说是此连续的类型之代表。

在这种「连续的情形之下,儒教的「宗教性与其「人文精神是合在一块儿的。也就是说,强调一个绝对的、圆满的,跟强调一个当下的、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存在,就儒教来说,这并不是可以分离开来的,它们是不二的。那个超越的、绝对的、圆满的概念,在中国的儒学系统里面,它并不是隔离开人的世界而摆在彼岸,而是落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身,来谈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的真实感,或者道德的实存感,这就是孔老夫子所发明的「仁。我们从这里了解到儒家的宗教和人文精神是合在一起的,而这个「合体现(具现)在这个生活世界每一个人的道德真实感──仁(注4)。这一点在整个中国来讲是很重要的。

这样的一个想法,这样的一个方式,跟基督宗教与回教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对于「人的概念,在西方人的思维结构里面,「人做为一个有限的、不圆满的存在;而相对的来讲,人格神衪是无限的、圆满的、绝对的。然而以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教来说,一方面强调那个超越的、绝对的根源,而另方面则又说人虽有限而可以无限。或者说,依中国文化所了解的「有限与「无限,和原来我们所说的基督宗教的文化传统所了解的「有限与「无限是不一样的。因为你从原来那样的思考方式的「有限和「无限是两个相背反的概念,而现在说人有限而可以是无限的时候,这里头所说的「有限与「无限的概念不能用原来我们刚刚所说的那个方式来规定它。或者我们可以发现到,你把有限跟无限拉开来作一个相对的思考方式的,是一种单线式的思考(

linear thinking );而当你把人是有限的而可以是无限的,把有限、无限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基本上是一种圆环式的思考(circular thinking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在理论上来说,这与中西文化的存有观之为「连续与「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上面所做的厘清可以说是一文化类型学的理解。这可以说是一背景的、基底的理解,做为一学问的研究来说,它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还是扣紧前面所谓的「终极关怀来谈,究极来说,这样的一种关怀必须从我人的「存在谈起。吾人之做为一种「存在,便以一活生生实存而有的方式进入到这个世界,去理解这个世界,去诠释这个世界。「连续与「断裂是两个不同的理解方式,是两个不同的诠释方式。关于世界的理解方式,论其究极,必论及宇宙生化的问题。

一论及宇宙生化的问题,我们便记起《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注5)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注6)、「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注7 ),还有「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句子。(注8)这些句子,如果不通过前面所谓的文化类型学的对比,不把它们放在「连续的这样的类型下来思考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不相干的问题。首先,你一定会说,这些句子将「实然与「应然的层次搅和在一起,你会怀疑它们是不是犯了如摩尔( G.E.Moore )所说的自然主义的谬误( naturalistic fallacy )。(注9 )

其实不然,因为究极来说,这牵涉到你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样去诠释这个世界,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便整个的不一样。因为,就中国当初在讲整个宇宙生化的时候,便不离人而别说一套,中国人并不是把宇宙视为一个在人之外的对象来理解,然后去想这个对象是怎么样,最后指出一个冥冥中的绝对者是如何的超离于人之上,而它又是怎么样的造这个世界。

就中国人来说「人是不离天的,中国长久以来就认为「天人不二,即使只就文字的构造来讲的话,「人跟「天本来就是一脉相传的,有它的血缘关系,天人不二,这一点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注10)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到,当中国人去说整个宇宙造化是怎么样的时候,是不离人的。要去说那个开端,它不是那么清晰可以讲出来的。虽然「天人不二,它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说笼笼统统的有个宇宙是怎么样的怎么样的,然后紧跟着说人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它笼笼统统说这个宇宙造化时,不是那么精纯的说,而是就人的实存感上来说,是从道德的实存感上谈,因此,我们说当他在谈到宇宙生化的论题时,他已经将整个伦理的意象摆进去了。

「天人不二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这里头牵涉到整个中国原来的宗教,我们可以说那是一个巫祝的传统,或者说是萨满教(shamanism)的传统,我个人以为这个巫祝的传统并不是后起的。(注11)中国文化中巫祝的传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强调人与物、人与天、人与神基本上是同质的,不是异类的,所以它可以转化,它可以变形。(注 12 )当然,中国并不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因为它从「同质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换)转成「同德的,本来是「同质而异形,后来转成「异形而同德。同质的意思是,我们这个身子(body)可以转,即使水火和人基本上也是可以融合的,人本来跟天地是可以融合为一的,道家有所谓的「物化、气化即指此。所不同的是,在儒家的传统里面,承认彼此是不同「类的存在,但是它有它相同的「德所在,而尤其当它在谈「天与「人的时候,强调「人与「天是平等的,所以「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都是取其「德意,这是「天人同德说。讲「天人合一,是从「天人同德或「天人合德说,是就这个角度去讲。

简言之,就原来中国巫祝这个传统,原强调的是「异形而同质后逐渐转化成「一气之所化,这是一个传统;而后来又转化成「异形而同德,转化成「道德之创化,这又是另一个传统。我们说「一气之所化这个传统,后来成为道家之学,而说「道德之创化成为儒家之学,但是它们基本上不离原先巫祝的视域(Horizon),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留意的。正因如此,中国人谈到整个宇宙造化的的时候,必定会谈「道德之创化、「一气之所化,或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有的偏重在前者,而有的偏在后者。显然地,这样的一个传统,并不是一「言说的传统,而是一「气化的传统,或者说是个「道德的创化传统。如此一来,当你谈到中国人整个宇宙创化的想法的时候,不管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同注5)或者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注13 ),或者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注14)这都不是通过「言说,而是通过「气化流行,或者通过「道德创造。气化流行与道德创造又是合为一体的。

但是当你翻开基督教圣经(Bible)《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一章写着「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上帝说「有什么,就有什么,这「言说的活动与「气化流行及「道德创化的活动不同,与所谓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与所谓的「默运造化这样的传统不一样!「默是「超乎言说,此与「言说不相同。

「言说是什么,「言说是你通过一个「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而去说这个世界,形成一个主客对立,形成一个「超绝的和「经验的这样的两层世界。在这整个文化传统的基本形态下,它的宗教自然会强调在一个超绝的世界(transcendent world)的绝对而圆满的上帝,相对于这一个超绝的世界则有一个经验的世界( empirical world),有一个人的世界( human world)。然而就中国文化传统的世界观与文化观就不是这样的。「默运造化、「天何言哉这指的是由「气的感通开展而成的,而不是由「言说的论定而决定。不只如此,如《中庸》所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 15)这是从道德创化去说,说整个存有的根源是「诚,而人进到这个世界,以这样的存有的根源性的动力,去参赞天地之化育。人与世界是一体的,虽异形而同德,就此同德而可以说它们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经由以上的疏理与阐释,我们要是说儒家不是「教,是不应该的,也是不恰当的,其实,儒家是一道道地地的「教,只是这个「教不同于基督宗教的「教罢了。

再者,值得一提的是,到了现在很多哲学家、神学家,包括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保罗.狄利希( Paul Tillich

)、马塞尔( Gabriel Marcel)它们基本上所理解的宗教,已经慢慢的柔化了前面所谓的这个「断裂( discontinuity),而再度强调「连续( continuity),再强调一「我与你(I and Thou )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重新缝合了这个超绝的世界和经验的世界。(注16)这特别是存在主义神学非常伟大的贡献。所以若你对儒学传统很了解,去读保罗.狄利希(Paul Tillich)的东西,你会觉得它与儒家的宗教非常相近。不过,究极来说,由于文化传统彼此的异同,因此在根本上还是不同的。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中国文化传统所谓的「宗教性离不开「人文精神。人文跟宗教对中国人来讲,其实是一体的;而彼之为一体,它具现之所在,就是那整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入到这个世界的动源点,就是孔老夫子所开启的「仁。(注 17 )孔子之为孔子,我们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是因为他点燃了我们自家生命这盏明灯,这是很了不起的。就此而言,中国的孔子,正如同印度的释迦,正如希腊的苏格拉底,正如基督宗教的耶稣。我以为这些圣哲的教言尽管是平易的,但却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仁,绝对不是世俗一般所以为的「对人好一点,或者「人就是要做好人,这样的意思而已。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是一个根源性的意义,它指的人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到整个生活世界而唤醒的动源。这里笔者要做这样的一个提醒。

转贴于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所说的西洋宗教文化传统来说,那是一个「言说的传统,是通过一个「主体的对象化(subjective objectification)活动而去「说那个东西是什么这样的一个传统。所以当他说「上帝说有了光,就有了光,「说什么,就有了什么的时候,他们所想的任何一个东西,它有它的实体( substance ),可以通过一个「概念(concept)充分的去把握它,它是有本质(

essence

)的,是可以经由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去符应的;或者说是可以为主体所把握的。

我们这么说又把基督教的传统跟希腊哲学的传统勾联在一块儿理解。「希腊的哲学跟「基督教传统看起来差很远,其实骨子里有其可通之处。就整个西方文化的来源来说,大致可以说有三个︰希伯莱宗教(后来发展为基督宗教),罗马法,以及希腊哲学。这三者有其共同的地方,它们都强调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天是断裂的( discontinuous)。大体来说,希伯莱宗教它安排了「天、人的问题,罗马法则安排了「人、己的问题,而希腊哲学则安排了「物、我的问题。这三者刚好互为补充。这样说来,你说希腊哲学是不是就不谈到人与人的问题,不是的,我的意思是,它有它的重点。

因为其为「断裂,故其所强调在这个主体对外在客体(物)的把握,而不是主客相融为一。那个超绝的存有,跟这个经验世界的存有,是断裂的,因而这便强调的是那个超绝的存有如何「创造这个世界,并且如何地「拯救这个世界,其实这个「拯救也是另外一种「把握。如果你对基督宗教有点了解,从韦伯(Max Weber)所写的《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你可以了解到卡尔文教派「预选说( predestination )更清楚的把这个精神彰显出来。(注18)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而且非常非常深的问题。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中国比较低,其实这里头只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而已,各有各的限制,各有各的精彩。那么在中国的宗教里面,那超绝的存有与经验世界的存有是和合为一的,是相即不二的。具体的落实便从「仁上说,顺此便可以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注19 )如此一来,当整个学问发展到阳明学的时候,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注20 ),或说「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注21),其实就是把这个系统作了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显然地,诸如「解脱、「救赎这些观念便不适合用于儒家这样的宗教。没有「彼岸与「此岸的对决,便没有所谓的「解脱,没有「原罪与「圣洁的对决,便没有所谓的「救赎。相对于佛教的「解脱、基督宗教的「救赎,儒教当可以说是「成德。「成德并不只是个人之成就其自己而已,它指的是将全副的生命回向整个生活世界,而去成就此生活世界中的每一个个我。这也就是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儒教的终极关怀并没有将世界悬隔为一超绝的与经验的两橛,而是就此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之如何的润化、成就而去说其终极关怀。在这样的理解与诠释之下,连带的我们可以发现儒教所注重的是那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内在本源,而不是超离于此世界之上的人格神。这样的内在本源一方面是整个宇宙造化之源,而另方面则又是人内在的本心,是人之所以成就为一个人的根源。

或许,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经由「道成肉身与「肉身成道这个对比来彰显中西方宗教哲学的异同。大体说来,西方的宗教传统,是与其「言说的传统为一致的,它强调的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强调「超绝的与「经验的这两层世界是断裂的,而不是连续的;因此须要有个「道成肉身把它们连结起来。至于中国的宗教传统,则与其「气的感通传统为一致,它强调的是一「对象的主体化活动,强调那「超绝的与「经验的这两层世界是连续的,而不是断裂的;因此它们本来是通贯为一个整体的,人虽为一有限的存在,但此即有限而可以无限,人虽为一肉身之躯的存在,然而即此肉身之躯即可以成道,此即所谓「肉身成道。

孔子自述其为学成道的历程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注22),这样的一个历程,其实就是一「肉身成道的历程。他是在历程中的,是在整个生活世界中的。大体说来,这是说:人的生命到了十五岁始能渐进乎学,因为所谓的「学并不只是技能之学,盖学所以学为道也,学是通极于道的,是故「志于学,指的就是「志于道。经由这样的启动点,而到达了三十岁,便能有所卓然自立。一般所谓的「三十而立指的是「立于礼,这是说人的生命已能进入到一方向的轨则之中。再经十年的锻炼,则能不竞逐于物,而知其所止。所谓「四十而不惑指的是人的生命已能知其所止,这是说这样便能有一生命的确定性。再经过十年,才能识得大体,入于道,去体会整个造化之流行。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能够参与那根源性的整体之根源动力而开启其造化的生机。这样子再经过了十年,这个根源性整体之根源的动力逐渐入于人心之中,使得人能默识心通,涵受万有。所谓「六十而耳顺指的是能默会于心,入于无分别相,而体会到本体。这是说生命之确定性已逐渐融化而成为一圆融境界。最后,再经十年,能由此抽象之圆融境界,再落实而为一具体的实践,这就是所谓「惟圣人为能践其形之谓也(注23)。所谓「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指的是说本心即是天理,顺此本心就是合于天理,这也就是「率性之谓道;这是由那生命之根源的整体如其所如的由自家的生命本体而发,而这自家生命的本体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它必然的要求落实于生活世界而自我完成 。

如上所言,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是极为注重生命历程的,而这里所谓的历程当下又通极于道,又回到一根源性的整体之中,由这个根源性之动力而开启的。换句话来说,历程之为历程并不是在一奔赴中而已,更重要的是历程的当下就是全副道体的显现,这也可以做成这样的理解即所谓的「体用一如、「体用不二,「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若用现代的哲学语辞来说,我们可以说「存有是在此历程中开显的存有,历程乃是此存有开显而成之历程。存有与历程之于人的肉身成道的教养与完成来说,原来是不二的。这样看来,所谓的「肉身成道分明指的是在一具有根源动力所浇灌而成的一个生活世界的涵化下,进而迈向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的完成。

或者,我们可以再以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注24)继续诠释这个论题。「诗所以兴发志气,开启生命与整个世界之动源;「礼则使得生命有确定性,能够稳立于天壤之间,「乐则是一调节性原理,使那有确定性的生命调适而上遂于道,圆融周浃于生活天地之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实指的便是如何的让自家的生命调适而上遂于道的发展历程,而这样的历程并不是将自己隔离开来能得发展的,而是将自己置于整个生活世界与历史社会总体中而发展完成的。换言之,这样的一个「肉身成道,它是即当下即其历程,即历程即其终极目的,即此岸即其彼岸,即现实即其理想。它是即身躯即生命,即生命即心灵,即心灵即整个天地的。它不分物我、不分人己、不分内圣外王,当下显现,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注25)亦指的是如此。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注26 ),所指的也是如此。当然,孔老夫子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而已(注 27 ),这句话就表层看来,似乎与前面二句话相违背,但若合着来看,我们可以说它正指的是当下的显现,并不意味着就不须要长远的努力,相反的,当下的显现才真能弘毅其志,才能以鞠躬尽瘁之心意,走那长远的路程,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矣,不亦远乎(注28),所指亦可与此合参。

若关联着前面所提及的「终极关怀来说,我们可以再引孟子所说: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所谓集大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注29)

这是说孔子这样的道德人格就在当下的时空中显现,正如同那存有之道就在时间中开显其自己,而这样的生命乃是一集大成的生命,是一首完美而和谐的乐章,就好像「金声而玉振之一样,这是由始至终这样的终始条理的历程。这亦指的是由于整个文化历代累积而成的智慧,人们禀持着做为整个生命开启的起点,但重要的不只在这样的开启的起点,更重要的在于经由全副生命的努力,而善终其始,求其完成。这样的「终极关怀是在历史文化传统的孕育、在天地造化的护养、在生活世界的陶冶、在社会总体的依持下逐渐生发长养而成的。

像以上所讲这样的「成圣观,充极而尽,则如孟子所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注30),这是从生命的生长的特质长养起,在自我的理解与肯定下,而去开启自家的生命,即此生命的本分充而实之,这就是所谓的「美,而进而让自家的生命能如阳光般的显现其自己,此之谓「大。进一步,这样的「大化于伦常日用之间,无所罣碍,此之谓「圣。再者,生命只是如其道理的实现其自己,只是圆融一片,无所分别,此即所谓的「神。显然地,这样的历程是由当下的求其放失之心,归返怵惕恻隐的良知本体,再加以保任、扩充、发展而完成的。肉身虽为有限,但人的生命前瞻与发展的愿欲,却要求着无限,这无限的愿欲为道的总体的根源所本来具有,并求其迈向于道的根源性总体之中。贤、愚,智、不肖,人的禀性或有不同,但所具的成圣之可能是一样的,因为成圣之所以为成圣乃是以自家的生命资具去成就其自己而已,这样的成就其自己,能充极于整个大化流行的天地之间,能长养于整个生活世界中,便是所谓的「圣人,如阳明所谓人之成为「圣人譬若真金,虽成色分两有所异,但以圣人之为圣人则无不同。(注31)或许,我们可以说阳明的圣人观将原先儒家的圣人以更为落实的方式将它推展出来,平铺的放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之中,这也无怪阳明弟子有「满街是圣人的体会了。(注32 )

顺着以上的脉络说来,我们要继续去阐明儒教之做为一道德实践的圆圣之教。什么是圆圣之教?我们先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暂且用一对比的方式来讲这个观念。如果简单的讲,「断裂就是「离,而这样所成就的宗教姑可以名之为「离教。但是你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离就解除了咒术(disenchantment)。如玛克斯.韦伯所说,我们可以藉这个词来说,其实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一直很努力在克服这个咒术的传统,而真正走出来。或者,早从「伊甸园神话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到所谓「解除咒术的原型。人受了诱惑,吃了智慧之果而堕落,所以上帝把人逐出了伊甸园。因为人被逐出了伊甸园,所以人开启了人的世界,这是很重要的。

在中世纪以前,大概人很努力地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伊甸园,通过仪 式,通过修行,通过各种方式。但是你可以发现到了启蒙时代(Enlinghtment)之后,点燃了人理性的亮光,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开始改变。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的世界( natural world ),它有自然的法则(natural

law )。而这个自然的法则是上帝所造,人的理智可以认识这个自然的法则。而人做为一个上帝所造的存有,是应该要符合于这个自然的法则去行事的。从某一个角度看起来这个有一点像中国人的思想,没有错,那时候正是中国思想刚好传到欧洲的时候,像孟子的思想便是著名的例子。当然,我们不适合一厢情愿的以为孟子影响到了欧洲的思想,而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说,刚好有某些地方若合符节,不然孟子的思想就传不进去。

关于这个问题,吾人若做进一步的追索,你可以发现到西方人是要扬弃以前的想法。我们借着刚刚讲的伊甸园神话继续来诠释,它可能就变成是另外的,并不是人被上帝逐出来了,而是人把上帝封锁在伊甸园里。这个是不是有一点像尼采所说的上帝已经死了。类似这样的方式,我们倒过来想这个问题,不是上帝造了人,而是人造了上帝,人造了一个无所不能而且能够造人而且造了这个世界的存有,叫做上帝。这就是人把自己异化,在一个超绝的世界摆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做为一个永远的追求。像唯物论者,便有思想家做这样的主张,在这主张的影响下它有了一个新的转变。转过来说,人做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强调人的人性( humanity ),而这个具有人性而活生生的人进到这个世界,西方在这里做了很大很大的翻转。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就没有其它的思想,其它的思想受了它的冲击也就开始转,存在主义的神学跟这个当然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它还是强调上帝就在你心中,上帝就是爱,而爱就在你心中,所以那个超绝的人格神已经开始内在化,成为一个动能,其实那个动能就非常像孔子所说的「仁的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所以当你去看存在主义哲学的东西,以及诠释学的东西,你会觉得跟中国很接近嘛,这是西方哲学绕一个大圈以后走出来的,但是它们理论的背后还是不大一样,这便牵涉到更复杂的问题,于此暂略不论。

如上所说,可见就「圆教和「离教这两个观念来讲的话,西方现在正在转变之中。依中国哲学的传统看来,所谓的「圆教要如何理解呢?圆与不圆,如何圆,这问题很麻烦。就理论上来说,天人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的, 是通统为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的,是一种圆环式的思考(circular thinking )下所构成的,是即历程,即当下,即超越,即内在,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圆教的特质。(注33)大体说来,若通过整个历史世界具体的实践,而使其为圆满,这样的圆才是真正的圆,这是「道德实践的圆,而不是「境界形态的圆;这是「道德实践的圆,而不是「心灵修养的圆。我觉得宋明理学家尽管他们很强调道德实践,但整个说来却倾向于境界形态下的道德实践,这是值得注意的。

如果我们把「道德实践跟「心灵修养作一个对比。道德实践的圆强调的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强不息,像这样子在一个永恒的努力里头,而说其为圆,它并不是「当下即是的圆。宋明理学家很多很了不起的,但是这个地方难免是一的未中的。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异化的存在情境之下。什么是异化?异化也者,西文所谓的「alienation,根据我的理解简单的讲就是「 not at home ,用中国以前的那个老话来说,就叫「亡其宅,没有了自己的家,成了一个流浪者,你回不到自己的家。(注 34 )宋明理学家是在一个帝皇专制的高压底下,人做为一个人,其实不能够那么直接的做为一个「活生生的实存而有进入到这个历史社会里面,谈所谓的「道德实践。由于有一些地方没有办法谈,所以那个时候的「道德实践,它往往是比较往内收回去的,比较是境界型态的,比较是属于心灵修养的。那种异化状态所产生的实践,就不是一个所谓朝向圆满的实践,它会把它作成一个境界型态的方式,而境界型态的就变成一种形而上的保存,它不能够具体的、真实的落实在人间世里面,它很多事情不能处理,而且它忘了要处理。譬如说人做为一个人为什么要隶属于别人,主奴的关系早应该去掉了,君臣的关系早该变成是平行的、对列的,不是上下的、隶属的关系。但是宋明理学家这个观念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呢?长久的帝王专制的传统,你何以能冀望他们清楚,你苛求他们清楚的话,是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古人。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他用这种境界型态的方式而完成一种「形而上的保存,而这个道德实践的动力亦因之有了一个不同的转向。(注35)

如上所说,关联着「断裂而成就的是一「离教,关联着「连续而成就的则是一「圆教,圆教之为圆,有「道德实践的圆,有「心性修养的圆,有「境界型态的圆,这原本是通而为一的,但后来却有了异化与分隔。截至目前为止,儒教之为儒教,如何去克服此异化与分隔,真正唤醒儒学的实践意识,落实于一不休止的实践历程中,仍然是一刻不容缓的事情。儒教所强调的成圣,亦在此情况下,才能达到一充极而尽的圆满,如此之圣,才能称之为「圆圣。

转贴于 注释: (注1):关于从「连续与「断裂这样的对比来谈论中西宗教的异同,此是受人类学家张光直、哲学家杜维明等的启发,请参见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pp.1-24.,稻乡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杜维明 ,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 年第一期,pp.19-20.又笔者据此再申论中西宗教之根本异同,请参见林安梧

,见《鹅湖学志》,第四期, PP.1-14. ,一九九年六月,台北。

(注2):「终极关怀(the Ultimate Concern)一语乃保罗.狄利希(Paul Tillich)在 " Love, Power and Justice "一书中所提出者,见王秀谷译《爱情、力量与正义》,第七章,pp111-126 ,三民书局印行,民国六十二年十月,台北。笔者此处所使用虽有所取于此,但只是以此做为更进一步分疏的可能。又陈郁夫以为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与笔者之主张有别,请参见陈郁夫《人类的终极关怀》,pp7-8,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一九九四年八月,台北。

(注3):孟子谓:「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见《孟子》 下,第一章),笔者藉此以明「终始之理,并因之更进一步以明「终极关怀之理。

(注4):关于「仁,孔子发之于前,而孟子继之于后,象山所谓「夫子以仁发明斯道,浑无罅隙,孟子十字架开,更无隐遁(见《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四,页396,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民国六十八年四月,台一版,台北),笔者以为明代的王阳明所强调的「一体之仁最能继续开发《孟子》书中「怵惕恻隐的精蕴所在。阳明之论,请参见林安梧,收入《阳明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pp.105-124.,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中心,民国七十八年三月,台北。

(注5):见《易经系辞传》上,第五章。

(注6):见《易经》。

(注7):见《易经》。

(注8):见《易经》。

(注9):依摩尔(G.E.Moore)所谓自然主义的谬误(naturalistic fallacy )原指的有两个类型,一是自然论的类型,一是形而上学的类型,此处笔者所说较近于如摩尔所说的形而上学类型,此请参见 G. E. Moore "Principia Ethica"一书,第四章, pp.113-115.,虹桥书店印行,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台北。

(注10):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宗教上为「天人不二、社会上为「人己不二 ,在哲学上则为「心物不二,此不二论是关连着中国哲学之连续观而成的。

(注11):张光直即说「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见张光直,前揭书, p.4. 。

(注12):关于此请参看杨儒宾,汉学研究,第七卷第一期, PP.223-253.,一九八九年六月,台北。

(注13):见《易经》上,第十一章。

(注14):见《论语》,第十七章。

(注15):见《中庸》第二十章。

(注16):关于「我与你之理论,请参见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 I and Thou "一书,又此与中国哲学之「一体之仁有何可会通处,请参看林安梧《迈向儒家型意义治疗学之建立──以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篇为核心的展开》一文,收入《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II),pp.125-140. 。

(注17):关于「活生生的实存而有一语,笔者这里特别用来指的是「人这样的「存在(existence),其意请参看林安梧《存有、意识与实践──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一书,第二章,pp.20-29. 国立台湾大学博士论文,第一号,一九九一年五月,台北。

(注18):关于此,请参看林安梧,鹅湖106期,pp.24-30.一九八四年四月,台北。

(注19):见《中庸》第一章。

(注20):见王阳明《传习录》,卷下,页227,商务印书馆,民国五十六年四月,台一版,台北。

(注21):见王阳明《咏良知诗》,收入《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外集二,页384,河洛图书出版,民国六十七年五月,台北。

(注22):见《论语》第二,第四章。

(注23):语见《孟子》上,第三十八章。

(注24):见《论语》第八,第八章。

(注25):见《论语》第十二,第一章。

(注26):见《论语》第七,第三十章。

(注27):见《论语》第七,第三十四章。

(注28):见《论语》第八,第七章。

(注29):见《孟子》下,第一章。

(注30):见《孟子》下,第二十五章。

(注31):关于阳明的「成色分两的看法,请参见杨祖汉《王阳明的圣人观》,收入《儒家的心学传统》,第六章,pp.269-286.,文津出版社印行,台北,一九九二年六月。

(注32):按「满街是圣人一语出自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原文是「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商务版,页255 ,民国六十三年八月台四版)就原文脉络,满街是圣人之说,原亦可嘉可喜,但阳明后学秉此话头,而有所张狂也。又刘蕺山云「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见《刘子全书及遗编》,卷六 ,页十四,总页113,中文出版社印行, 1981年六月,日本京都)。作者此处所援用者为其胜义下的「满街是圣人。

(注33):关于「圆教的问题,其详请参看牟宗三《圆善论》,第六章「圆教与圆善 pp.243-305.,学生书局印行,一九八五年七月,台北。

(注34):此处所述有关「异化(Alienation)一词,请参看Wilfrid Desan "Marxist Semantics"一文,收入氏着《The Marxism of Jean-Paul Satre 》一书,pp26-33, Anchor Books, U.S.A,并请参看洪镰德着《马克斯与社会学》,第五章、马克思批判性社会学说──人性论,pp. 127-131,远景出版社,台北,民国七十二年二月。

篇3

【关键词】临终关怀 伦理问题 护理

为了提升现代人之生死品质,必须大力推进临终关怀(HOSPICE)的事业,但是,在中国这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国家开展临终关怀,有着相当大的阻力和较多的障碍,这其中的问题,较大程度地涉及到伦理方面的两难境地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习惯的道德价值观、医学模式有着较强烈的冲突。

1 临终关怀(或安宁疗护,或善终服务)的概念、性质及其意义

临终关怀是为当前医疗条件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持临终病人的尊严,使其得以舒适安宁渡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对于临终病人,已经从过去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以对症为主的照料,以延续病人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强调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临终关怀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也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料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从事这一工作者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学科技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技巧。临终关怀可以说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最高体现之一。

2 临终关怀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2.1传统死亡观念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1],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而临终关怀无疑是一个帮助病人走向死亡的过程,它使死亡在病人、家属、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对情感的强烈冲击使人们难以适应。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远比传统的中国人看法积极得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地接受。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死亡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但是医护人员亦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许多医护人员亦无正确的死亡观,所以医护人员对死亡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

2.2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

孝道的实施,集中于病、老、死之际。民谚云:“养儿防老”,自古以来皆强调子女送终为尽“孝道”。

有资料表明: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本人与亲属的求医动机显然不同,亲属的求医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伦理上的考虑。很多患者的家属心存疑惧,如不把患者治疗到服侍到最后一息,不为病人多花钱,社会舆论受不了。而把病人送进临终关怀医院,无异于宣判病人死刑,放弃了治疗,这在病人家属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而医护人员往往顺应这种“孝道”的“善意”,只把病情告诉家属,而对病人则避重就轻,以避免更多的心理打击,这就造成了病人求医主动迫切,使家属难以决定放弃治疗,改为临终关怀。这样就给开展临终关怀造成障碍,而医护人员无意中还违反了“告诉事实”的伦理原则,损害了患者获得情报的权利。临终关怀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尤为重要,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临终关怀不可缺少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将成为最大的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很高,慢性病人最多,最终演变成危重病和不治之症。那么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老年病的预防和研制治疗方法上呢?还是用来搞好临终关怀,使老年人有尊严,带着人类社会的温暖离开人世呢?其间的比例又如何分配呢?在护士短缺的情况下,是否要把有限的护理资源投入到临终关怀这个事业中去呢?这些问题理论尚未完全明了,在实际工作中更有难以跨越的巨大鸿沟,这对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无疑是相当不利的。

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象国外专门建立独立的临终关怀体系是不现实的,难以大范围推广。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机构体系,大力发展家庭护理形式和医院附属的临终关怀病房。

3 临终病人的护理

3.1尊重生命

护士有一颗热爱生命救死扶伤的的天使之心,但这并不等同于尊重生命,完整的生命过程应包括死亡过程,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开展临终关怀,是对护士传统思维模式的冲击,要其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包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帮助家属适应病人病情的变化和死亡,使他们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2]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3.2关注护理

护士长期以来在为救死扶伤辛勤奉献着,习惯于和医生合作把病人从疾病中拯救出来。而对“关注护理并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不啻是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会导致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虽然说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1],但是突然把护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导地位,护士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并能独立有效地运用于临终病人的护理上。

3.3重视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

家属是病人的亲人,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家属所起的作用无法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能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家属的作用不可忽视。当病人家属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时,精神受到沉重打击,表现十分悲伤。护理人员要做好其思想工作,主动关心引导,并告知家属情绪可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而不利于治疗。如果家属能较好的控制感情,病人就情绪稳定,为了病人能安然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医务人员、家属应努力共同为临终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间的温暖和社会的尊重[3]。只有减轻病人临终前的心理压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才能在充满温情的气氛中离开人间。

综上所述,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在中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临终关怀。无病则防,有病则治,治不好则临终关怀。护士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主力军,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用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来共勉吧:“对临终病人的完善照护,不仅体现对人的尊严的维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举”。

参 考 文 献

[1]靳风林,郭清秀.传统文化中等死亡归属理论与临终关怀学中国医学化理学.1996(6)54-56.

篇4

1 基本做法

1 . 1 基本情况 我所 1986 年建所入住老干部 101 户 102人,目前仍健在67 人 , 至今去世 29 人 , 其中因癌症去世 8人,心脏疾病7 人 ,呼吸疾病 6 人 ,脑血管疾病 3 人 ,猝死 3人,其他2 人,除猝死的 3 位老干部外,都得到了干休所尽心尽力的临终关怀。 这些老干部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病有所医,人有关爱,生有尊严,走得安宁,为他们的人生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主要是从医疗、护理、心理、家庭、单位等方方面面入手,开展这项工作并逐步加以完善,其中一些成熟的做法已经成为干休所的工作制度坚持下来。

1 . 2 医疗关怀 想方设法做好医疗保障是临终关怀工作的基础,病有所医,充分保障,在干休所已经不是问题,特别在医疗经费提高之后,卫生保障能力已大大提高,基本上可以对病重老干部的医疗需求进行全力保障。临终关怀的主要工作是挽救生命,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加强对病重老干部的关注和照顾力度,指定了责任医生,规定责任医生根据病情不定期巡诊,值班医生每天至少巡诊1次,每天早班都要对老干部病情进行交班,为病重老干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全天候的保障。 同时注意发挥保健医生的特长,我们同老干部朝夕相处,有较好的感情基础,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做他们的亲人、知心人和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可以提高老干部对治疗的依从性,这对于老干部配合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平时要同老干部多接触,多用心观察,在嘘寒问暖中不放过任何细节和疑点;特别是对病重老干部的病情变化要高度关注,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首先保命救命,同时注意想方设法减轻老干部的病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1 . 3 护理关怀 对病重或癌症晚期的老干部 ,治疗的手段往往有限,而护理工作则大有可为 ,临终关怀工作真正到了临终阶段,很多工作实际上是护理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指定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专人负责,每天至少上门巡诊 1次,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日常护理工作由值班护士负责,如吸氧、吸痰、注射、鼻饲、引流、灌注和定期膀胱冲洗等,被动功能锻炼、翻身、叩背以及预防褥疮等工作,可以教会家人来做,而专业的操作必须由护士亲自完成。不管任务多繁重,老干部家人要求有多高,我们的护理人员都用十二分耐心和细致的工作,结合老干部的生活特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她们不怕脏、不怕累,甘愿吃苦,无私奉献,这是提高老干部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 . 4 心理关怀 病重老干部随病情变化往往会有情绪波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关怀必须及时跟进。对病重老干部的心理疏导是临终关怀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在干休所适时开展死亡教育,让老干部能够用正确的心态,坦然面对这个自然规律[ 2 ]。这种教育要在平时做卫生宣传时尽早进行,为临终关怀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事实上,能不能正确面对死亡,对疾病的治疗和病程的发展影响极大。有一位胃癌患者,术后半年即去世,与其心理不适应,精神先垮掉有很大关系;而另一位甲状腺癌患者,能够正确面对,乐观坚强,积极配合治疗,如今已存活六年,成为抗癌明星。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于癌症晚期患者,他们饱受疾病折磨,特别渴望社会关爱,希望得到家人的和组织上的关怀,这时关心人更胜于关心病。还有很多临终患者已经不再以治疗疾病为主,而更多地需要对患者给予心理关怀和精神上的关爱,给予更多理解、体贴、鼓励和支持,这种时侯心理关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使病重老干部以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把他们坚强的意志激发出来,让他们放下忧虑,忘掉恐惧,安详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1 . 5 家人关怀 家人对老干部的关怀照顾虽然是他们的义务,但关键是如何才能照顾好老干部,很多相关的工作,医生护士要给予指导。 我们不单要手把手地教会怎么做,还要注意检查督促具体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我们对病重老干部除了责任医生和值班医生的出诊、巡诊外,每个星期一,医生护士还有1 次联合巡诊,重点对家属子女的照料事项反复提醒和进行再指导,一定要让他们正确掌握。 平时,卫生所通过上卫生课对家属和护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进行防坠床、防呛噎、防褥疮等事项的教育。 对病重老干部的家人,一些急救性护理操作,如吸氧、吸痰等一定要包教包会,这样可以在关键时刻帮上忙,使上劲 ,还可以为医疗救治争取分秒时间。 一定要充分发挥老干部家人在临终关怀工作中的积极性,利用好他们的独特作用。 另外,邻居和原单位的同事应适时探望,给予鼓励 ,也可以排解寂寞 ,安心舒怀 ,这也是临终关怀的一种辅助和补充工作。

1 . 6 组织关怀 一些老干部在临终时特别渴望组织的关怀,总有话要对组织说,有事要让组织办,干休所应尽可能协助解决老干部的具体问题,满足他们未了的心愿。 老干部病情变化及时向所领导汇报, 当老干部住院时陪同领导探视,在组织协调配合和做好家属工作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对老干部进行鼓励和安慰,协助医院尽最大努力救治 ,让老干部和家人充分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温暖。 我们体会,在必要时能协调上级领导到医院或床前探视,更是对老干部极大的安慰。

2 工作探讨

2 . 1 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是一门研究临终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如何为临终者和家人提供全面细致照顾的新兴学科。所谓临终者,是指已无治愈可能,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患者。这项工作国外起步较早,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改革开放后,国内医疗机构开始引进临终关怀的理念,早先在一些大医院开始尝试这项工作。基层医疗机构则很少开展这项工作,即使在做,也缺乏系统和规范[ 3 ]。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能在工作中进行探索,以能尽快完善这项工作。

2 . 2 干休所的特点 干休所是老干部集中居住的地方 ,他们的最后一程可能在干休所走完,也可能在医院走完,也可能在二者的不断交替中度过,对老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要及时开展,适时跟进,不要受场所和环境的限制。 虽然我们卫生所不能像医院一样可以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无所作为。 一定要明确这一点,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卫生所每个医生护士都是临终关怀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人。我们要充分发挥与老干部朝夕相处、熟悉情况、有感情基础的优势,真正把老干部当长辈敬,当亲人待,时时急老干部之所急,处处帮老干部之所需,把服务送上门,把关爱送到家。另外,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定要排除平均主义的干扰,敢于把工作重点放到病重老干部身上,工作上有照顾,任务上有侧重,真正把临终关怀当做一项特殊任务来完成。 要把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制度,如设立责任医生 、责任护士制度,服务上门制度,医生护士联合巡诊制度,病情交班制度,对家人进行技能培训制度,药品特殊保障制度,急救和后送制度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尽量充分发挥干休所医务人员的优势,把这项工作积极开展起来,把上级布置的任务完成好。

2 . 3 开展时机 对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不应机械地受到生存6 个月时间的限制,事实上,这个时间段很难把握,也无法把握,因为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能完全准确地判定一个人的生存时间。 如一位患癌症的老干部曾经被医院认定最多能活半年,现在六年过去了 ,这个做了两次手术的老干部依然生活基本自理,而有的老干部却因各种原因较早去世了。 所以,临终关怀何时开展只能原则性的掌握。 我们的判定标准:(1)对病情危重出现脏器功能衰竭,从医学常识判断 ,只能维持治疗,而无法从根本上完全康复的患者 ,要及时开展临终关怀工作。 (2)对病情较重,虽然暂时平稳但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患者,也要及时开展临终关怀工作。 要视情况先期开展相关的教育等工作,也可进行具体的护理指导或心理疏导,工作内容的多少应根据老干部的具体情况、实际需求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来灵活掌握。

篇5

    关键词:龙爪槐;园林应用;园林管理

    1 引言

    龙爪槐是我国着名的景观树种,其蜿蜒曲折的树势不知折服了多少文人骚客。历代我国的庙宇与官方园林都有广泛地应用。经过历史的传承,今天我们的园林建设中,龙爪槐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品种。因此龙爪槐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管理,对于我们园艺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2 龙爪槐的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龙爪槐又名盘槐,属豆科槐属,是国槐的栽培变种。其形态特征为落叶乔木,树冠伞形。树皮灰黑色,有浅裂;粗枝扭曲,小枝下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2片,卵形。圆锥花序,花黄白色。果实念珠状,初为绿色,渐变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月。

    龙爪槐是中性树,喜阳光,适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寿命极长、隐芽极易萌发且耐修剪。因此,龙爪槐可以根据园林的布置,修剪成各种形状。龙爪槐观赏价值很高,树冠呈伞形,小枝弯曲而下垂,形似盘龙,开花季节,米黄花序布满枝头,似黄伞蔽日,则更加美丽可爱。从我国的历史传承来看,龙爪槐因其形状蜿蜒婀娜,并且与龙有关,因此常常被对称栽植于庙宇、所堂等宗教政治场所两侧,以突出庄严肃穆之感。或者栽植于道路两侧,形成延伸的视角效果。另外,由于龙爪槐符合传统审美“喜曲不喜直”的趋向,因此文人墨客十分对其喜爱,将其用于盆栽观赏凸显出柔和、潇洒的意味。

    3 龙爪槐的管理技术

    3.1 龙爪槐的培育与水肥管理

    龙爪槐的培育分为2个部分,其一是砧木的培育,其二就是嫁接后的繁殖育苗。因此从龙树槐完整的生命周期看,这个2部分的水肥管理决定了其能否良好地生长、能否顺利地成型。

    龙爪槐一般以国槐作为砧木。国槐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外应注意雨季的排涝。苗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起苗、分级长期假植越冬,以备翌春移植。苗木长期越冬假植,挖假植沟宽10m~12m,深60~70cm,长度不限。假植苗要修剪损伤根系,以防霉烂。北方地区,假植时要将苗梢向南或向东,顺沟斜放。短层苗木都要用湿润碎土覆盖根部,使根土密接以免失水干枯,天气严寒时,再用湿润碎土将苗封严越冬。在育苗期内,移植地施优质基肥,然后翻耕整平。春季土壤解冻后,将1年生苗

    

    收稿日期:2010-10-28

    作者简介:崔桂玲(1972—),女,河北滦南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

    

    3.2.3 益鸟的保护和招引

    以鸟治虫主要方法一是保护益鸟,二是为益鸟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即在林区设人工鸟箱或招引木。保护益鸟要依靠群众、加强对保护益鸟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使附近林区群众家喻户晓,严禁枪打,或摸杀雏鸟和砍伐鸟巢树。人工鸟巢能为益鸟创造良好的定居繁殖的条件,增加林内益鸟的数量,特别是人工纯林害虫容易猖獗,又缺乏天然树洞,食虫益鸟较少的情况下大有必要。2010年主要采用的是生物防治,以鸟治虫。今年春季4月下旬,在管辖区天然林和人工林内,按每亩一个,在经过调查应防治的林区内投放鸟巢。对舞毒蛾落叶松鞘蛾进行控制和防治,收到显着效果,控制和防治率达100%。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见表1。

    表1 人工鸟巢适用木板巢箱、规格和类型

    名称巢箱尺寸或直径/cm高度/cm出入口形状出入口尺寸/cm

    山雀式13×1322圆形4

    半开口式13×1315方形5

    木按70cm×40cm行株距移栽,栽后灌水。移植后1~2年,地径达2cm左右时,秋末翌春从地表3~5cm处截干。剪口要平滑,不使其劈裂。裁干后,每亩施优质基肥75万kg/hm2,为翌年生长打下基础。苗木截干后的第1年是培养通直树干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内,我们应加强水肥管理一般在雨季前,每隔7~10d灌水一次,每隔15~20d追施一次氮肥。当年苗高可达3~4m,树干通直、粗壮光滑,第2年即可再移植,加大株行距,继续栽培。定植苗木的胸径从4~5cm到20cm均可,但大苗移植树冠要加强修剪,以利成活。一般2~3年即能恢复丰满的树冠,即可用作嫁接龙爪槐的砧木。大约嫁接后5~6周时间检查嫁接愈合成活情况,检查嫁接愈合成活后及时解除绑缚塑料带,以免影响砧穗结合部的生长发育。嫁接后,在接穗萌发后保留健壮的萌条,使其形成匀称丰满的冠形。砧木上发出的萌芽一律抹除,以保证接枝的生长发育,控制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加速促进高接的枝穗迅速生长发育,形成弯曲下垂、均匀丰满的良好冠形。根据嫁接苗木生长发育需要,采取适时灌水,适量追施硫酸铵氮肥和过磷酸钙,加强嫁接苗的苗期水肥管理,培育出优质壮苗,及时出圃,加速园林绿化。出圃后,根据龙爪槐种植地点的情况,采取适时灌水、排水,适量施肥,定期松土除草的措施,以维持龙爪槐的良好状态。

    3.2 龙爪槐的病虫害防治

    目前困扰龙爪槐的主要是溃疡病和槐尺蛾、槐红蜘蛛等病虫害。龙爪槐溃疡病又名烂皮病、腐烂病。全国各地苗圃、花圃均有发生,危害国槐、龙爪槐的苗木、幼树和大树,常引起枝枯或使苗木死亡。与溃疡病相比,槐尺蛾和槐红蜘蛛的危害范围更大且更难以防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防治这些病虫害时,应该注意采取生物及物理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化学防治。

    3.2.1 龙爪槐溃疡病的防治措施

    大苗移栽时避免伤根或剪枝过重,应及时浇水保墒,增强其抗病力。春、秋两季对苗木和幼树绿干及剪口处涂波尔多液,防止病菌侵染。及时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掉,减少病菌侵染来源。叶蝉发生严重区应及时治虫,减少危害。对发病严重的行道树,可涂抹40%乙磷酸铝250倍液,或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3.2.2 槐尺蛾的防治措施

    营造混交林是防治槐尺蛾的有效途径。越冬蛹羽化前结合中耕翻挖树盘消灭蛹。幼虫危害期摇树或振枝,使虫吐丝下垂坠地,集中处理;或于幼虫吐丝下地准备化蛹时,人工收集杀死。1~2龄幼虫期喷2 000倍的25%灭幼脲3号胶悬剂,或飞机超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或于较低龄幼虫期喷500~1 000倍的含100亿泡子/mL以上的苏云金杆菌(BT)乳剂。保护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等天敌,维护林间生物多样性。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3.2.3 槐红蜘蛛的防治措施

    在3月底过冬若虫出囊期,喷50%的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毒杀若虫。在4月中旬产卵盛期,喷清水,冲掉卵囊。10月上旬若虫爬动时,喷药(同3月份用药)毒杀若虫。注意保护瓢虫等害虫天敌。

    3.3 龙爪槐的修剪方法

    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美化树形,协调园林内各树木形状的比例,调整树势达到审美要求,改善透光条件以利树木生长等等。具体到龙爪槐的修剪上,应注意培养其均匀的树冠。夏季新梢长到向下延伸的长度时,要及时校梢或捣心,剪口留上芽,这样,芽萌发抽生的新枝向外生长,可加大角度,使树冠向外扩展。夏季修剪还应注意剥除砧木上的萌芽,尤其是剥除或剪除砧木顶端直立枝,以防影响树形。冬季修剪以短截为主,适当结合疏剪,修剪时在枝条拱起部位短截,蚊口芽选择向上、向外的芽子,以扩大树冠;每个主枝上的侧枝,需按一定间隔选留,并进行短截,使其长度不超过所从属的主枝,各个主枝上侧枝的安排要错落相间,以充分利用空间。修剪时还要剪除冠内的细弱技、病虫枝、杂乱的背下枝,以保持优美树冠。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将龙爪槐塑造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如伞状、圆柱形、球形、长廊状、塔形、匍匐状、停型等等。这些形态可以根据园林的布局任意调整,满足不同园林的个性化需求。

    4 结语

    龙爪槐是我国的着名树种,其形状似盘龙,因此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园林中。在培育以及日常的管理中,应加强水肥管理,注意灌溉、施肥和排水。对其病虫害防治,应注意采取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方法,以防止园林内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另外,还要勤于修剪,美化树木造型,改善其透光条件。以此完善园林绿化的工作,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张涛.园林树木栽培与修剪.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人文关怀

一、目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级缺乏民主性,学生参与度不高

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主要是班主任一人负责制,老师只是简单的上课、下课。有的负责任的老师也会时常的检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但这种方式往往成为学生与老师矛盾产生的导火索,学生不愿意老师像看管犯人一样监视自己,所以间接的会对老师产生厌烦心理。同样的也存在老师单一的依据自己传统的经验和方法管理班级,只是简单的进行管理,总是对班级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重用,而忽略了总体学生的民主性,最终导致学生不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班级事务,周而复始学生的积极性便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良好的老师行为和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不足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中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为什么矛盾重重,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力度不够,班级的建设管理缺乏。老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不能够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体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老师需要耐心培养、耐心组织,关心学生的教育和生活。学生应该有爱师长,积极向上并能和老师共同的维护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把班级的建设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的结合起来。

3.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力度不足

首先应该把老师、学生、家长看成一个统一体,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所以老师与家长的良性互动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综合来看不难发现在中职学校缺乏老師与家长的联系,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再管理其它的学习上的事情这与普通高中的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老师也没有重视起与家长的联系。有的老师甚至都不曾见过自己学生的家长。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培养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老师应该重视起家长的作用,多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并与家长积极配合完成学生的教育培养。

二、加强班级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造成学生只会听命和顺从,要想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要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成为班级的主人。教师也要认真地听取学生对班级建设的意见、策略,让学生充分地展现其主人翁精神,在培养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不断地发掘其创造潜力和个性特点。

2.实施民主管理

班级是一个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去维护和管理,也就需要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班主任和学生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不是谁给予的,而是学生自己亲身参与班级管理中而形成的。例如:在选拔班级干部时就可以充分地体现民主,可以运用竞选的方式来进行选拔,而不是班主任直接去任命。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选举当中,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通过民主选拔得出的结果不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且也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证明自己的平台,在选举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主体地位,增强其责任感,也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了班级整体素质的提升。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促进其个性和才能的提升,不断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也是班主任实施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解放他们的天性,自由发展、实践、创造,通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来具体和有效地实施人文关怀。

4.适度的生活关怀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时期。他们大多数第一次离开家而到学校寄宿学习,在生活方面必然出现很多的问题和不适应,如果老师不能够进行良好的帮助和关怀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活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温暖开心的生活氛围那么对于学习的培养也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从各方面真心的关怀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并能给予热情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并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

5.改善评价方式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影响班级整体管理的重要因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特长,只是有时学生没有找到发挥特长的机会和方式。班主任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指出学生的种种不足,而是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会运用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给予鼓励、肯定,有时一句简单的话语就会让学生瞬间重拾信心和动力,所以教师应做到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全面、具体地落实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6.主动、诚恳地与学生交心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每天只是枯燥、无目的地重复着无聊的学习生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使其丧失了对学习、生活的信心。这种情况下需要班主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心理、思想的发展,以和蔼、平等的语气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交流,让学生对班主任能够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和困惑,面对其思想上的波动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班级管理要体现人性的关怀,就要从各方面注重学生的管理和培养,老师应该真正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注重学生的管理,既要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个性,又要加强班级整体的发展,要给予学生温馨的关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对老师敞开心扉,实现老师与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所长,这是教育的根本,使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雷雁.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1).

[2]张广飞.心理教育在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8)

篇7

关键词:技术美;人性化;设计;体现

一、关于技术美的认识

所谓技术美,是指在设计生产技术领域中存在美,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相并列,并且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技术美以其自身的审美特性和感知方式而存在。技术美离不开技术,否则成为空中楼阁。日本著名美学家竹内敏雄说:“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同人类历史一道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古代的手工艺也好,现在的工程技术也好,都包括在内。只是它们之间,功能的效率相差悬殊,而只有随着那一种产品都符合各自的目的,并伴随着那种程度的美的效果,那么,在它的技术美的结构上就没有本质的差别。”由此可见,技术美的观念和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技术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展现的载体也不一样。最初体现在手工操作方式的技术活动中,工业革命以后,则主要体现在机器的。和创造有着悠久操作方式的技术活动中。在这样的劳动生产过程中,人类在把握劳动对象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审美要求改造对象,并使之成为具体的审美对象,这种在物质生产活动和产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就是技术美。在当今社会,人们一般将现代技术产品所具有的美称为技术美。它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劳动者在物质生产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手段对客体进行加工所形成的审美形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的认识不断深化,技术对自然的展现会逐步地丰富和多样化,这也大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改善人的生存状况,不断地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二、关于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为习惯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产品进行设计优化,使使用者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这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人性化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人性化很大程度上和可用性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人性化设计就是可用性设计的一个思路和原则。也就是说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美学等角度到达完美,从而真正实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目的,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人性化设计,也就是要设计出更人性化、更方便使用的产品或生活空间等,这是现代社会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现代社会设计师的职责是根据人的个性特点设计出使用功能完善,外观符合人的审美要求的产品,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吸收中国深厚的人文成果,进而使人类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

三、设计技术美人性化的体现

(一)功能的完善

功能是技术美的内在要求。技术美是功能的体现。这是设计者对材料、结构、形式、色彩、符号等占有,所创造出来的和谐化的结果,是这些综合因素在生产过程和产品上的具体表现。

如果一个产品尽管它的外观很美,但存在使用功能的缺陷,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虽然功能不是美,但是功能的完善是服务于人的基本需求,能满足人的实用效能,这也是受技术的因素决定的,因为它里面更多地凝结着人的聪明才智,功能美是技术美和谐化的有力体现,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首要任务。比如手机设计,由最初的接听电话的功能发展到现在集发信息、听音乐、看电视、上网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使用者,同时其外观造型也日新月异,个性特色明显,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这实质就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实例。这就是说,功能美既要解决特殊的使用目的,又是通过形式美的完善体现出来的。技术的要素就是要解决产品或空间功能的完善而又适用,在形式和功能二者的统一中,实现功能的最大体现。

(二)形式美的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先人们无论在生产工具造型还是物品装饰方面就表现出对美的不懈追求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抛开形式美则不能创造技术时代的功能美。对技术美的功能原则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功能有用就是技术美,而是在满足功能美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形式美。在产品设计中,追求形式美,它既是创造技术时代功能美的需要,也是不断满足人们对技术美的审美需要。如现代社会设计师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出的飞机、汽车、高速列车、高速轮船,不仅其高速运动飞驰的产品性能引起世人的关注,而且其优美流畅的产品造型外观也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三)、感觉的舒适

人类通过设计所创造的一切对象,不论像汽车、飞机、计算机、家用电器等高科技、高投入的产品,还是日常用品或各种小工具,均通过其技术功能而获得使用价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正常的躯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良好的匹配关系。

只有把人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以人体工程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如何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使产品和环境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从而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适,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断地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充分考虑人在使用和操作产品的生理舒适性,实现产品设计物与使用者高度契合、融为一体,并带给使用者以愉悦温馨的心理效应。就是对设计技术美学“人性化”关怀的典型体现。

(四)环境的和谐

人类的生存环境因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效应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现代技术美中追求人性化应成为整个设计活动与生产活动过程中自觉行为。尤其在当今文化思想,设计概念,生产方式整合考虑的创造活动中,要把社会伦理的审美文化因素有机地纳入设计中,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设计出富有时代美感的产品或环境空间,并体会到在对技术美的自觉追求中社会进步性、科技进步性,文化进步性等;使设计产品达到和谐的人与产品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件设计优良的产品,应该是人、环境、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的巧妙融合的产物。

总之,技术美学的“人性化”关怀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的关心,对生活的挚爱以及对环境的关注。伴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设计的层次将越会来越高。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以新的方式感知世界,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也是未来设计考虑的重点,使产品或空间环境更适合人性,功能更完善,形式美感更强烈,最终实现人、产品、社会、自然的和谐亲近。(作者单位:益阳市陈琳艺术工作室)

参考文献:

[1]张宪荣、张萱:设计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2]张阿维、陆长德:技术美与工业设计,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14。

篇8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人文关怀;人文素质

【Abstract】Anatomy in medical student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urriculum, teaching human anatomy specimens care should be right,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humanistic care,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good human qualities and train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future of high The medical ethics, humanistic concern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Anatomy teaching; Humane care; Humanistic qualities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简单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但“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陈述的概念。要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除了开设专门的社会人文课程外,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实际相结合,人体解剖学就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1.对尸体标本的人文关怀

解剖学教学少不了尸体标本,一个人选择了死亡后继续奉献,他的奉献就应当得到尊重和善待。我们应当更加缅怀、祭奠他们,对于用于医学研究以及解剖学教学的人体标本,也应当保持一份敬重,以体现对捐献者的高尚行为、献身精神的崇高敬意,即尊重死人的权利。即使是无人认领的尸体,也不表示就丧失了所有相关权利,可以先解剖再火化。尸体标本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珍惜和尊重尸体,将来才会尊重和善待病人。在日本的一些医学院校,上解剖课前,师生还要佩戴白花以示对遗体的尊重;在台湾慈济医院,首次解剖前,医学院的师生和家属都要举行庄重的追思祝福仪式,以后每次解剖课前,学生们都要在遗体旁默祷30秒,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然而我们一些学校的学生在上解剖课时用骨骼标本嬉戏打闹,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同样也不尊重死者的权利。在国外有些国家利用中国人的尸体标本做展览来谋取利益,这违背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中国人传统的人伦道德观和人文关怀情节。

2.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的医务工作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是现代医学理念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务社会工作。对教学的主体医学生更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对学生的宽容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会在学生面前丢面子。因此,当学生有某些过失的时候,就缺乏理智地进行惩罚,尤其是对那些平时较调皮的学生,常常采取一些过激的举动。如不合理惩罚、谩骂、不准及格等。这些做法不仅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也违犯了相关教育法律。英国当代著名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在读小学时,偷偷地将校长的宠物,一只可爱的小哈巴狗给杀了。而校长惩罚这个学生,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麦克劳德被校长的宽容所打动,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科学巨匠。

3.对解剖教师的人文关怀

尸体的固定和防腐多数学校是用甲醛,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进癌变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剩以及视力障碍,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导致不孕、胎儿畸形、孕妇流产。对解剖教师的人文关怀应表现在大力推行陈列标本普及工作,减少甲醛使用量,减少教师和工作人员与甲醛的接触,采用新的防腐技术,保护广大解剖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如避免长期集中上实验课、制作解剖标本。孕期、哺乳期的老师不要上实验课、提高劳保津贴、加强劳动保护、工间休息等。

4.在解剖学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

4.1利用遗体的捐赠事例,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学情操。捐献者无私奉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首次解剖前师生在尸体旁默哀片刻,以表示对死者缅怀和尊敬。树立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

4.2利用解剖学艰苦的环境,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将来成为具有人性和责任心的医生,有助于形成优良的医德医风

4.3加强劳动保护,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解剖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要多与学生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甲醛对人体有伤害,容许戴手套和口罩上课。学生将来才会保护自己,同样也学会保护别人,学会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关心和同情病人。

参考文献

[1] 杨新臣.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篇9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它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存时间为重,而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它直接的目的不是为更好的生,而是为了更好的死。〔在面临死亡阶段保持舒适状态,走完人生的最后道路。〕

据我们对30例诊断明确,治疗无望,濒临死亡的住院病人,实施了临终护理体会最深的是,对临终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前提下,辅以心理治疗,使处于濒死阶段的病人可能得到快慰和生命延长。不仅可以达到相对“安乐”的目的,而且更能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符合我国国情,这就是当今提倡“临终关怀,人文护理”的内容。

利用语言的感染力及其诱导作用,提倡优质的生物环境与人际环境是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如何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注意观察临终者的心理变化和要求,以及灵活的调整周围环境,去理解、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给病人以坚强敏感的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本文着重谈一下如何满足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并给予心理支持及护理措施。

一、 语言与非语言交流技巧的运用

交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观点或感情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护士交流的技巧和灵敏的感觉能力,常有助于安慰病人和解决病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痛苦。只有掌握交流的技巧,对病人表示深切的同情与理解,启发病人讲出自己的思想顾虑,然后再通过交流,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和医疗指导,在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的基础上,相应地减轻其身体方面的痛苦。结合临终者生理、心理的特殊规律,从生理角度,并不期望治愈其所患疾病,而是为了使患者置于较为安适状态。从心理学角度,使预感临近死亡,对疾病的进展感到不安和畏惧的患者,从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从容地死去。我们对不治之症的病人进行临终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我们利用语言交流的方法使临终者,正视现实,摆脱困难。如:一位x线科副主任,患急性白血病,因他已感冒就诊,加上几日内周身出现大片的出血点与瘀斑症状,一系列血象检验,出于职业敏感引起他的怀疑和重视。当他被确诊为白血病时,他与其他患者一样进入否定阶段,不敢面对自己的疾病,产生了恐惧心理,惧怕死去。此时出现害怕孤独,需要有人陪,需要能多听到他的病情,他非常希望医护人员去探望,接近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他的病情,是否还有其他疾病可出现类似症状,不会的,一定是化验结果搞错了,渴望医生护士能常看望他。这时,护士要尽量注意倾听,表示热心、支持和理解。使用合适的神态,维持适当的希望感,但不应该采取回避或欺骗手段。我们是这样对他讲的:“您多年从事x线工作,是否有过这种症状?”他回答:“没有。”“那我们就要观察一下了,先好好休息,从饮食上多注意一下,如:多吃些花生皮煮水、肉皮、大枣……”在与病人交往中使用通俗、明确、易于为病人理解的语言,注意说话的语气音调的使用,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尤其是对癌症病人,随着病情加重,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们的心情沉重,情绪很坏,焦虑伴随着侥幸,悲哀,伴随着反抗,担心和忧郁,平静和绝望,在这种消极复杂的心情支配下,多数患者表现出烦躁易激怒,护士面对这种情况,除十分必要的提醒和制止外,最好的办法是坐下来保持沉默,对病人各种责问,不满等不作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沉默,能很快地使病人冷静下来。

相反,对答、解释、争辩会进一步激化病人的情绪。坐下来就证明我们已经腾出时间行动上表现出同情与理解,让病人尽量倾泻自己的情感。护士也要让病人觉得你是在积极认真的特别关心地去听,不是听听而已,花上充分的时间去倾听,在谈话中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护士善于从病人的言语特点,语调、声音大小,面部表情等方面,发现他的内心活动,然后据此而因势利导地引出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按上面的病例继续为例,他按着护士交代的饮食去做了,可仍有新的大片瘀斑出现,病情不断的恶化,他的情绪进入了绝望,问到了我是否快死了。在表达了“是不是白血病”这一内容的同时,话里还倾诉着痛苦和郁闷的心情。如果我们单纯的告诉他:“是的,你患的是白血病。”不如我们带着感情去安抚,关怀地答到:“你所患的病很严重,院里正在全力以赴地对你进行治疗,你所需的药品,正在想尽办法,保证用药,你知道已有专人去外地专程为您购药。有这么多同志在你身边,你不会感到孤独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会随时出现在你的身边。”使临终者在生前最后一段时间内看到自己价值的意义。通过临终护理,让病人看到社会、国家、家庭在自己临终前仍然对自己进行无微不至地照料,将是对他的一种极大的安慰。因而可以减少恐惧。这无疑是对临终者和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净化。临终护理也是对患者家人的一种精神宽慰和精神补偿。自己的亲人即将离自己而去,对谁来说都是痛苦和不安的,对谁来说都愿意为即将死去的人做些什么,满足死者的一切要求,以减轻自己的悲痛。这位病人在临终前说到我不在恐惧,不在忧虑,不在孤独,也没有被抛弃,没有受鄙视,看到的是尊敬,关怀。爱护我。即使我马上离别人世,也无遗憾,谢谢大家!医护人员的语言只有引起临终病人的心理共鸣,才能奏效。所以,只有细心观察,灵活诱导,抓住病人瞬间表情,言谈举止的细微变化,以窥探其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敏锐地选择恰当的语言,抓住主要矛盾,巧妙地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诱导,逐渐消除病人的愤怒、疑虑、烦躁、悲伤等有害心态,代之以镇定自若、信赖、快慰的有利心态,去正视事实,配合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抢救措施,使病人真正能在临终阶段尽可能多点的享受人间的友善和温馨,美好与幸福,在自然的安乐中渐渐离开人生。

(二)非语言交流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神态、体态、姿势等。非语言的行为,往往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动机和内在需求,一般患者的需要常用语言方式表达,而临终病人随着病情的恶化和出现复杂的心理,这对他们的需求多为非语言式表达。在死亡不可避免时他们更多地需要身体的舒适及心灵上的平衡和安宁。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减轻其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及其家庭成员的悲痛,实行人道主义,是非语言行为护理要达到的目的,目光接触是非语言交流的主要信息通道,人们常称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可以传递感情,也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可以保持双方的思路一致。如:语言障碍的病人对某些护理人员的到来会表现出欣喜、欢乐、兴奋的目光,说明他们欢迎护理人员的到来,目光中流露出信任的情绪。如病人用愤怒的目光或是面对墙壁,或是闭上眼睛,表示他有不信任感,或是有难言之处。这时护士不要回避,应找出根源加以解决才是。我们曾护理过一位喉癌术后一年,转移多处的患者。此患者已40岁,孩子只有7岁。他的心情明显的忧郁,极度的悲哀和痛苦,经常流泪,妻子怎么护理也不对,经常摔东西,又经常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护士。他的情绪进入了绝望期,逐日沉默,出现了孤独感。针对此情况,我们坐下来开始同样保持沉默,用关怀的目光看着他,似乎在问他有什么要求吗?无声陪伴在他的身旁,这种做法也是给病人温暖与力量的一种表现,等他安静下来,我们便询问加以手势进行开导式的发问,他的妻子才告诉我们,她把孩子寄托给亲属照管.他放心不下,加上有生之年已不多了,希望女儿也能在身边。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处理方法,用真挚的语言,充满同情、关切的目光告诉他,破例让妻子和女儿一起陪伴他度过最后的时光,在病室可以摆放鲜花和他喜爱的用品。他用满意而感激的目光微笑点头向护士表示谢意。他的情绪一下就好起来了。这一实例阐述了对临终病人非语言行为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它通过患者的细微甚至瞬间举止神态来窥探其心理状况,要研究临终者的心理,并对他们有一颗爱心,诚心和责任心。这样,护患之间才能沟通,在临床上才可以真正实施非语言行为护理,同时,也体现对其家属的关怀,从而减轻他们的负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帮助垂危病人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

二、环境的灵活性与心理的重要性

南丁格尔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环境对一个即将结束生命的人来说,是需要感觉温暖和情谊的,为此要为临终者创造一个优美的周围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临终护理是特殊的护理,如果仍按教条的管理病室,严格控制探视,会使病人及家属感到不尽情理,增加悲哀。为此我们采取了放宽正常的病房管理:1.对环境的处理。我们除提供充足的空气,光线及温暖、安静、清洁的环境。对病室的空间设计采取灵活的态度,病室摆设鲜花,精美的挂画,允许摆放病人喜爱的物品,避免产生死亡之屋的气氛。2.根据临终病人对生活的依恋和亲人永别的痛苦心理,在处理人际环境中,允许最亲密的人日夜陪伴,在不影响病人休息情况下,可以允许适当的探视,不规定时间,让病人多享受一份人间的情谊,针对患者对死亡的否认――回避――认可的心理。护理人员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主动关心病人,象对待其他患者一样,从他们语言或非语言的表情暗示中,了解病人的真正需要,主动询问,鼓励,而不象以往对待危重病人那样忙于处置给药,要充分理解病人的情感,协助安排处理未了的心愿,使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尽量放松,坦然的迎接死亡的来临。优质的生物环境和人际环境,会使病人在临终前的一段特别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医护人员的关怀,会使病人感到他晚期的生命与他的死亡对人们是重要的,从而使生命垂危者安静、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旅途。

随着人们对二个文明要求的提高,对临终问题越加关注,每个人都希望安详、平静的死去,为此给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护理内容,要求通过良好的临终护理,使之能够比较“舒服的死”,通过临终护理体现出一种社会道义和社会精神,有利于密切人们之间的情感和增强社会凝聚力,体现医疗职业的崇高和尊严。人们从对一个临终前的人仍然进行无微不至的护理工作,仍然百厌不烦设法满足临死者的要求,看到了医疗工作的洁白无私。让我们去关怀临终者吧!

篇10

我国社会现状分析

我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且老龄化的速度,规模要大于一般国 家。

1. 相关数据

60岁以上人口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因为生理和心理机能的衰退,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增加了生活的难度,有的不得不借助于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材,才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所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在针对不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设计开发新的产品时应充分渗透人机工程学原理,消除老年人各方面的障碍,提高生活便利度。

2. 中国老龄化特点

增速快,人口多,超前于经济发展。养老问题是社会化发展必然趋势。

3. 出现的的问题

(1)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3)社会资金不足。

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产品功能

一个好设计的基础来源与对生活的观察:真正走到老年人群中,了解老年人的切实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既而在产品的功能,使用方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多种不同的改良或创新设计,使其更适用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娱乐等需求。

2.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老年人产品的设计体现了工业设计中倡导的“人性化设计”

原则,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

(1)尺寸,造型,结构,用力是否符合老年人的使用;

(2)老年人使用过程是否顺手,方便;

(3)能否防止误操作时带来的意外;

(4)产品的实用性和辩识度是否够高;

(5)是否便于保养,清洗和维护。

一个优良的设计必然是以人、环境、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以“人”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具体表现在各项设计均应以人为主线,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产品设计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人机工程学设计,以保证产品使用更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机工程设计贯穿产品设计的各阶段。准备阶段开始便应考虑产品与人及环境的全部联系,全面分析人在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其次,明确人与产品的关系,确定人与产品关系中各部分的特性及人机工程要求的设计内容。最后,根据人与产品的功能特性,确定人与产品功能的分配。

怎样的产品适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用品还远不能满足当代老年人的需求,且形式相对单一。适用于老年人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使用状态。拿老年人在“行走”方面的问题举例――如何满足老年人行走的需求?

拐棍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辅助老人行走的产品,但是万变难离其中,形式比较单一。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会更加注重“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指标方面的评价。但造型终究是人们选择产品的第一标准。

助步器则可以说是拐棍的一种进化产品,给予了老年人群更多的

选择与便利。但也存在些美中不足,这样一个造型如支架的产品是许多老年人排斥的,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年纪大后身体不佳的一种表现。产品设计过程中在材料的运用上,钢管在人的生理触感和心理上都带来冰冷感。老人常容易想太多,年纪大后经常触物生情。所以,老年人产品的设计中最好能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在使用中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带给人一种更舒适的享受。

对于该产品,底部没有轮子的设计相对安全,但是产品本身较重,使用时反复抬起放下这样的重物,对老年人来说反而是种负担。另一款底部有轮子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只适用顺畅的环境。如有特殊状况发生,或者是在上下坡的情况下,这样没有刹车轮子的设计很容易出现意外,带来危险。

根据调查,分析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会遇到的问题,老年人的行为特征,首先,我们可以选定其中一种情况的老人作为观察对象,列出了一份相关的生活程序清单:

1.出门买菜,考虑价格问题而舍近求远,到较远的超市或菜场

购物且常用步行代替乘公交车;

2.由于家中年轻人忙于工作,一般由老人接送孙子上下学,担

心过重的书包影响小孩身体成长,所以不管多累都帮孙子提着;

3.闲暇时外出散步,与公园里老人一起锻炼,下棋,逗鸟;

4.外出时遇见熟人,情绪大好聊个尽兴。

结合以上几种情况,可以将设计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行走,可放置物品辅助运输,便于休息。期望达到外型时尚简洁,使用方便,安全,舒适。

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老年人生理,心理,

行为上的特征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老年人外出而设计的产品大致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辅助老人行走;

(2)可以载物,放松老人双手;

(3)可解决老人半路休息的问题,且便于由坐下到站起姿势的转换;

(4)便于存放.

总之,我希望能有这样的一件产品:不但体现出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造型的启发与传承,发扬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又是能切实解决老年人生活中常见问题,满足老年人群基本需要的同时又容易被这样一种在特殊环境中生活过的人群所接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