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范文

时间:2023-04-02 22:3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针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针灸

篇1

一、理论与临床的桥梁

通过临床的见习,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望、闻、问、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药”。尽管只是肤浅的认识,但毕竟是入门了。现在,一个不太复杂病情的病人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不再手足无措,懂得从哪里着手,诊断处方。

首先,中医被人们认为最神奇也最考验医生技术的就是把脉了。通过临床的见习,我们跟随老师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脉象,把抽象的理论现实化。并且我们还懂得了要把我们得出的脉象与病证相结合,分析各种脉象出现的原因,考虑药物的应用。当然,我们都只是粗劣的认识这些基本的几种。很多脉象根本就无法感受出来,比如濡脉,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这发面的体验。

药量的运用是一大学问,我们挨了不少批评,主要就在于不善于从病情分析,考虑整个药方的药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寒热虚实,方该便温还是清,或补或消。还有我们甚至不知道很多药物的性状,把质轻的药开得很大量,把质重的药量开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话。通过见习,我们掌握了不少药量的运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入了解药物还要进入药方,真正的认识到药物的性质。

而且见习期间,同学们大都捧着方剂和中药书在开方,实际上这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我们巩固了方药知识,加深了对其的理解,这是很一大收获。所以我觉得以后的见习中,更应该及时复习运用到的知识,真正的吃透这些知识。

二、认识了几套不同的中医思维体系

我们早就知道了同一病人不同的医生可以开出不同却同样有效的方,但通过见习,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精湛。

就拿**老师和**老师来说,同是我们中医系德高望重的老师,医术和疗效是肯定的。面对同样的舌苔厚腻,脾虚湿困,**老师可能认为不用生熟地党参健脾,湿就会源源不断的化生;而**老师则可能认为滋补会助长湿邪,而且湿太重根本无法补。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真揣摩,形成一套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大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吴国营老师对脾胃系疾病很有一套办法,周叔平老师在妇科疾病是专家,**老师对肿瘤的治疗有较多认识,朱红梅老师擅长运用经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老师,有侧重的学习,了解各领域的用药偏重,掌握不同病症的用药方法。

三、练习了针灸推拿的动手能力

在针灸科的见习,我们最大的收获可能在于每个人都学会了进针,拔火罐的技术更是熟练。在这期间,我们从惊叹老师的手法到自己学会针灸,满意的看着病人身上一个个拔火罐后的痕迹,这是个巨大的进步。现在我们都敢于给自己同学甚至病人进行一些比较安全穴位的针灸,基本上掌握了常用穴的寻找方法和进针方法。学会了对不少疾病的针灸治疗的取穴方法。这里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应该是我们知道了严谨的重要性。针灸是有创性的治疗方法,我们要严谨,以防止漏针和或按压不充分而流血,这后果是难于想象的。

并且我们学会了要与病人交朋友。很多病人对针灸带有一种恐惧感,甚至可能导致晕针,在针灸时适当的与病人交谈可以放松他们的情绪,有利提高疗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告诉他们恢复健康应该做到或避免的东西。:

现在想来,实际上我们没有把握很多学习的时刻,比如起针,我们都做到厌烦了,就像拔草似的把针给一根根的拔起来,没想到这是认识穴位的很好时机,我们可以认真辨认穴位的取法,进针的方向。

篇2

表现:肥胖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单纯性肥胖则以40岁以上者占多数,女性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绝经期后。单纯性肥胖者,脂肪分布均匀,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肥胖者表现为畏热多汗,易于疲倦,容易头晕、头痛、胸闷、痛风、胆石症;女性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

治疗:治疗原则:通经活络,健脾益气,祛湿化痰。

(一)针刺方法取穴:阿是穴(局部肥胖部位)

①方法:在脂肪过度堆积的部位用磁性梅花针叩打,以中等刺激为宜,叩打后可加拔火罐。

②方法:根据肥胖程度及部位用5-10支2寸毫针斜刺(针身与皮肤呈30o角,针与针间距离3公分左右。用重刺激,客人产生强烈针感后,接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通电30分钟,对腹部肥胖客人有很好的疗效。

③方法:中医美容专用针

腹部穴位:中极、关元、气海、水分、下脘、上脘、天枢、大横、带脉、水道、归来。上肢穴位:合谷、列缺。

下肢穴位:太冲、公孙、太溪、照海、三阴交、阴陵泉、内庭、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足三里、梁丘。针刺以上穴位,留针30分钟,每天1次,治疗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二)按摩

配合芸旎大黄膏或俪颜堂植物萃仙纤体去脂霜局部按摩,每天1次,15次为一疗程。

(三)内服药

1、配合口服芸旎或俪颜堂植物茶话会仙纤维素减肥胶囊,每天早上3-4粒。

2、喝俪颜堂减肥茶,每天2包。

(四)调理

需要减肥客人配合:

篇3

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脑及眼、口鼻等头面部病变和许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现头痛,其病因复杂,涉及面很广。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1-2]。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治疗法则、作用机制的一门学问[3-4]。笔者2010年5月-2012年8月采用针灸治疗头痛患者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头痛病例150例。其中男58例,女92例。年龄19-76岁,平均(48.5±9.6)岁。病程5天-4年。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罗通定(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0mg,一日3次;益脑宁(黑龙江新医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次4片,一日3次。

治疗组患者在以下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d后进行疗效观察。

外感头痛:治法: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列缺、百会、太阳、风池。配穴:阳明头痛加印堂/上星、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加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加四神聪、太冲/行间、内关;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风寒头痛加风门(拔火罐);风湿头痛加头维、阴陵泉。

内伤头痛:实证本文由收集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虚证。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如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但还有疼痛轻微;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或虽有缓解但又反复发作。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处理数据,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2%,观察组为91.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头痛是一个症状,发病原因很多,涉及的病种甚广。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这说明:第一,头部需充足的气血濡养,输送气血的通路应该通畅;第二,邪气易于循经侵袭。换言之,若气血充盈,升降如常,外无非时之感,内无病理产物,焉有头痛之疾?

头痛的辨证要分清外感,内伤;辨别虚实;区分部位。外感头痛多属实证,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有虚有实,实者为肝阳上亢、痰浊上蒙及瘀血阻络;虚者为肾虚与血虚。针灸治疗在辨证分型基础上结合循经选穴,处方以局部与远道相结合。针刺根据证候虚实施行补泻[5-6]。

篇4

黔江区新华乡卫生院 重庆市 409024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在小儿遗尿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 例小儿遗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对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4%,两组比较(X2=5.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在小儿遗尿治疗中应用效果高,价值显著。

关键词 小儿遗尿;中医针灸;应用价值;效果

遗尿症又称为“夜尿症”,其主要是指5 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能自主控制小便而排尿的行为,是儿科中一种常见病症[1]。小儿长期遗尿会引起产生自卑心理,当前在治疗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在遗尿症的治疗中有很大的优势,我院在小儿遗尿的治疗中采取针灸综合治疗,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遗尿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患者年龄超过5 岁,每隔几天便会出现尿床,小便常规检查正常,X 线检查患者发现存在隐性脊柱裂。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患者男18 例,女12 例,年龄(8.4±2.3)岁,病程(3.6±1.7)年,对照组患者男17 例,女13 例,年龄(8.3±2.7)岁,病程(3.5±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刺治疗,取患者关元、双足三里、穴四神聪等留针30min。治疗组患者采取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推拿、艾灸以及耳穴压豆:

(1)艾灸:取患者关元、双足三里以及四神聪等穴位留针10min,待患者皮肤微红后,感觉患者穴位两边温热舒适度,避免出现烫伤。

(2)耳穴压豆:患者的双耳廓采用75% 乙醇棉球消毒,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日按压患者双肾、膀胱、内分泌等穴位4~5 次,每次按压2~3min,5 天换一次贴。

(3)推拿,用拇指和食指点压患者肾俞、脾俞以及肺俞等穴位5min。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再次出现遗尿为治愈,患者遗尿次数明显减少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一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够叫醒排尿为好转,患者遗尿次数明显改变为无效,患者治愈、显效、好转为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x 表示计量资料,以X2 检验作为计数资料,P< 0 .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17 例患者治愈,9 例患者治疗显效,3 例患者治疗好转,0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12 例患者治愈,8 例患者治疗显效,4 例患者治疗好转,5 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 所示。

3 结论

遗尿症是指5 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能自主控制小便而排尿的行为,是儿科中一种常见病症,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免疫系统疾病、心理问题、发育状况等,常见原因主要是遗传、精神因素等,在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中,目前还会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与小儿肺、肾、膀胱等功能失调有关,小儿肾气不足、病后体虚、膀胱寒冷以及脾肺气虚等都可能导致遗尿的出现[3]。我国对于遗尿症的治疗有着长远的历史,早在《内径》中就有遗溺的记载。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如体针、穴位、耳针、推拿等,以温补肾阳、固摄下元为主。小儿的生理脏腑较弱,易导致肺脾肾功能正常。现代医学热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是小儿遗尿症的原因之一,在治疗中应当以温肾益气为主,兼顾脾肺。

在本研究中采用针灸综合治疗小儿遗尿症,与单纯针刺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5,P<0.05)。在综合治疗中,针刺选取关元等穴位,关元是小肠募穴,具有补益肾气温肾固涩的作用,膀胱能够恢复患者膀胱气化功能,采用耳穴按压法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及大脑皮层功能,调整整个肺腑功能,不间断刺激耳穴,能够延长治疗效果。在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中,需要注意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晚上适当饮水,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当前的中医针灸综合治疗仅仅停留在临床观察中,针对治疗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广鸳, 陈蓓蕾, 徐燕. 三子益芪汤配合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45 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06):110-111.

篇5

前言

针灸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早在公元六、七世纪已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十七世纪末叶传到了欧州,特别是针刺麻醉公布以来,现已遍及亚、非、拉、欧、美各地。同时,在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已由临床治疗、总结疗效和针麻效果,迅速地转到对原理的深入探讨,可以展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经络本质的揭示,针灸针麻原理的阐明,将推动整个医学科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疗)的发展。所以了解当前针灸医学的发展现状,是有重要意义的。

针灸医学研究概况

通过临床研究,针灸的治疗范围日益扩大,可治病症约三百种左右,其中疗效显著者有百余种。不但对许多慢性病(如风湿症、瘫痪、消化性淡疡等)有效,而且对许多急性病(如乳腺炎、闽尾炎、腹膜炎、肠梗阻等)以及某些传染病(如菌痢)疗效尤为卓著;对地方病(如甲状腺肿)也有一定的效果。对不少疾病,往往针到病除。法国胡斯坦说:“针刺治疗心绞痛确实比硝酸甘油好。”由于针灸免疫作用的发现,已使针灸向许多疑难病症进军。针麻手术从颅脑、领而、五官、胸、腹部以及四肢骨科手术都已普遍应用,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传统的针灸方法与现代某些科学的结合,在某些方面有不少的改进或新的发明(如电针、穴位电疗、穴位注射、超声、激光针、磁疗等),特别是副作用少。这是至今已知的许多疗法(如抗菌素、激素、手术等)所望尘莫及的。针刺麻醉对于人体生理机能千扰少,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便于调动医生和患者的积极性,术后恢复快、合并症少,即使药物麻醉实属禁忌者,应用针刺麻醉则安然无恙。针灸原理,一方面按照中医学理论研究,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作用,一方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生理、解剖、生化、病理、免疫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主要是激发和调动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增强免疫、抗炎、解痉.抗休克、治疗麻痹等,而针灸的调整作用则是其关键。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只要诊断明确,辨证取穴与手法适当)可以说是一种良性刺激疗法,有益无害。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是针灸治疗、针刺麻醉的依据,但历来对其认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经络是古人虚构的。经过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了经络感传现象的普查,在63,228人中,感传出现率在12~24%之间者占三分之二以上,另外,还有(包括国外)用皮肤电阻、红外线成相、辐射场照相,以及液晶、组织学检查等技术研究经络的,现已初步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关于实质的探讨已提出了神经学说、神经一体液学说、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学说、生物电学说、类传导学说、脉管学说、场力学说等等。针麻原理,是针刺作用于经穴,在机体内部发生一个从外周到中枢的不同程度,包括致痛与抗痛对立统一的复杂过程,其中涉及神经一体液许多因素。国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闸门学说、内啡吹学说等。日本名古屋大学校长高木健太郎说:“过去缺乏交流,没想到中国在内啡吠与针刺镇痛方面的研究做了这么多的工作”。美国高逢田教授说:“没想到中国针灸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基础理论、妇产科临床等广泛的领域,而外国只做了一些经验观察,范围很狭窄。”总之,在针灸研究水平上,我们和国外相接近,但某些方面(临床)则居领先地位。

针灸医学教育与学术情报交流

学术水平的提高与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情报交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不可偏废。可是我国的针灸医学教育,在旧社会极少有专门的学校培养针灸医生,绝大多数是察承师傅心传口授的r,解放后,全国建成十余所中医学院,虽然也把针灸列为必修课,由于课时短、实践多,又加上其它因素干扰,好多学生毕业后不愿作针灸工作。因此使目前针灸医生后继乏人。虽然有一些.单位抽出一定的力量进行针灸针麻研究,但专门的研究机构只有一所,即北京的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医院至今还没有设立一所。前,国家级的针灸杂志只有一种,仅发行两期停刊而至今未复。现在的针灸论文则是通过其它综合医学杂志发表。由于篇幅受到限制,给学术交流带来困难。全国针灸学会于1979年5月成立,专门针灸学术会议只有四次,其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79年6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应邀有外国代表参加,会议开得很成功,检阅了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内的科研成果,与国外学者广泛交流了经验,对我国及世界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外的情况,则与我们迥然不同。仅以日本为例,除东京高等针灸学校已有五卜年的历史外,还有日本针灸理疗学校、东洋针灸专门学校、名古屋针灸学校等二十余所,大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三年后毕业,授于针灸医师职称。日本全国现有针灸医生4一6万名左右。针麻的成功对日本影响很大,1972年东京北里医科大学成立了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内设针灸专科;1975年成立了针刺研究协会,是由一些高级西医组成,其中有教授十一人、副教授二人,大学校长、院长、研究部长各一人,以及两名针灸专家等,从事针灸研究。日本现有学术刊物十余种,占全世界同类专刊一半以上,有大型学术团体七、八个之多,如:日本针灸学总会、日本针灸治疗学会、日本针灸医师学会等。学术活动异常活跃,仅日本针灸治疗学会每年开一次,至1977年已开了27次。这些学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学术活动的开展,无疑对日本的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它如:朝鲜东医研究所负责中医的研究工作,有工作人员三百余,设有针灸科、经络研究室。法国有两个金针学会,近千名会员,两种针灸杂志。美国有关研究项目200个以上,重点是针刺对机体生理、生化和心理学的影响,编辑三种针灸杂志,其中以美洲“中国医学杂志”最有影响。苏联各地约有200个单位,一千多名医生从事针灸工作。罗马尼亚则更是后起之秀,并渐成针灸学术在东欧的中心。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针灸列入开发、研究各国传统医学的重点项目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篇6

【关键词】中医穴位针灸;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87-02

临床肝炎患者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了很大的比例,据报道,我国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有1.4亿,且乙肝病毒体内复制速度也相当迅速,其临床特点: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而其主要的治疗护理手段是依靠休息、饮食、药物等措施,但仅有这些是不能达到临床的最佳疗效。因此,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3月对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中医穴位针灸、按摩护理干预,获得很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收集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5~65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1~62岁。告知2组患者研究方案及方法,都自愿参加此项研究,研究患者入选值,谷丙转氨酶:130~780umol/L,总胆红素50~160umol/L,排除其他合并症患者。

1.2 方法 每组患者采取统一的药物治疗方案。干预组在日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穴位针灸、按摩干预方法,而对照实施日常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1次/d穴位针灸,2次/d穴位按摩,其操作按常规消毒隔离和针灸、按摩方法,穴位选择按中医理论“脏腑发生病变时会相应地反应到原穴上来”的观点;对症选择,如:①乏力、纳差、肝区胀痛者选择:期门、章门、肝穴。②退黄降脂、消解腹水及肝脾肿大选择:梁门、期门、章门、肝穴。③门脉高压:肩井、章门、阿是、肝俞穴。④降酶恢复肝功:足三里、阳陵泉。⑤抗病毒、降e抗原:章门、期门、肝俞穴。病房的温湿度以患者舒适为宜,整个操作过程要不断观察患者,询问患者感觉情况。并在此期间统计干预组和对照组按生活观察法同样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脱鞋、看电视。摄入的食物热量(KJ/d),以及安静休息有质量睡眠时间如:卧床休息、午睡、晚睡小时/d。

1.3 观察指标 2组病例:①每隔7d(根据病情可加查)查ALT、TBIL值,观其变化,评价2组患者住院期间ALT、TBIL变化速率(最高值-最低值/同期时间)。②有质量的睡眠时间(h/d)。③对摄入热量总量(kJ/d)。

1.4 结果采用(见表1)。

篇7

关键词:针灸学;实训考核;探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49-02

针灸学是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美容、中医骨伤、康复医疗技术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以往的针灸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少学生对针灸学实训课不重视,认为只要能记住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最后能通过期末笔试考核即可。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针灸学课程组为了激发或培养学生上好针灸学实训课的兴趣,加强了针灸学实训考核改革的力度。通过实训考核,调动了学生学习针灸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检测了师生双方进行针灸学实训教学的效果。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针灸技能操作水平有显著提高。

一、明确实训考核目的

实施针灸学实训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中医药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临床针灸技能操作标准为基础,以培养高等临床针灸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腧穴定位是针灸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腧穴定位与否准确,直接影响到针灸的治疗效果。[1]实施点穴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或培养学生上好点穴课的兴趣,帮助学生加强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回顾,掌握腧穴的取穴方法及具置,提高腧穴定位的准确性。针灸操作技术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针灸学的关键。实施针灸操作技术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认真,操作是否规范,手法是否熟练等,为今后针灸临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实训考核成绩比重

为了加强学生临床针灸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校大幅度地提高了针灸学实训考核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如将针灸学实训考核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现在的50%。其中,点穴考核占10%,针灸操作技术考核占40%。通过提高针灸学实训考核成绩比例,学生重视临床针灸技能操作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实训操作时也更加积极和主动,临床针灸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三、完善实训考核措施

1.优化实训考核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实训考核的顺利实施,针灸推拿教研室与中医临床教研室共同研究,拟定了中医学专业及中医美容等相关专业针灸学实训技能考核方案。要求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向学生通告针灸学课程实施实训考核的方式、要求、内容、时间和成绩评定方法等,以便让学生尽早明确要实施针灸技能操作考核。[2]

2.确定实训考核内容和时间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腧穴定位和针灸操作技术两个部分。腧穴定位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约150个穴位,以临床常见疾病中的常用腧穴为主,重点为特定穴位中的五输穴、原络穴、俞募穴、下合穴、八会穴等等。针灸操作技术以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头针法、穴位埋线等常用操作技术为主,重点为毫针刺法、灸法和拔罐法。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针灸实训考核采取分阶段性考核。点穴考核一般在一学期的中期,待经络腧穴理论学完以后进行。针灸操作技术考核一般在针灸操作技术理论及实训课上完以后进行。

3.明确实训考核方式

考核时,每位参考学生从三个任选考核内容中随机抽出一个实训考题,并按要求独立完成。考核时间一般为3~6分钟。监考教师根据实训考核的内容和操作要求,对学生操作的正误现场评分。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都必须安排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再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4.细化实训考核标准

为了规范操作程序,我校针灸学课程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邀请校内外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并细化了针灸实训考核标准。如毫针刺法技能考核标准见下表。

5.规范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考核的一般程序是:①考前精心准备。实验教师按照考核内容认真准备实训考核的用品和器材;学生在实训室自觉复习,有序地等待考核。②师生单独面考。监考教师按照学生花名册的顺序,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考核。③抽签选取考题。点穴考核和针灸操作技术考核的考题,都是采取现场随机抽签的形式决定。腧穴考题都是教师从常用的穴位中选出。学生抽取的每个签上都有10个穴位,每个穴位10分。其中口答定位占5分,用彩笔在人体上点出穴位的具置占5分。④操作考题同学配合。如考阳陵泉穴,学生除口答定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外,还需在人体上用彩笔点出正确的位置。这时,分学生2人一组,其中1名学生当模特,另1名学生边口答、边在同学身体的相关部位点穴。⑤重点内容重点考核。针灸学操作技术部分的考核,是实训考核的重点。要求学生分2人一组,模拟临床针灸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1名学生扮演医生,1名学生扮演患者,在安全和无菌的条件下,实施不同操作技术的考核。2人交替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当场点评评分。

四、体会

中医药高专针灸学实训考核,主要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必须注重知识的掌握和针灸学操作技术的训练,是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培养高等临床针灸技能性人才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针灸;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110―01

当进食的总热量超过了人体所能消耗的热量,剩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致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并且呈现均匀肥胖为特点的患者成为单纯性肥胖症。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嗜食肥甘,食不化精,或由于水湿不化,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脉络,存于肌体,而导致肥胖的发生。我院自近年来采用中医针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20例采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肥胖者。其中男38例,女82例;年龄16~49岁,平均28.7岁;身高158~167cm,平均162.8;体重74~118kg,平均96.2kg;病程1―8年,平均3.4年;具有家族肥胖史者76例,占63.3%。

1.2 治疗方法治则:痰湿闭阻者治宜健运脾胃、化痰除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胃肠腑热者清胃泻火、通利肠腑,肝郁气滞者治宜疏肝解郁、理脾和胃,只用针法,泻法;脾肾阳虚者治宜健脾益肾、温阳化气,针灸并用,补法。处方: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关元、天枢、大横、曲池、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三阴交、阴陵泉,痰湿闭阻者加内关、足三里化痰除湿;胃肠腑热者加合谷清泻肠胃;肝郁气滞者加期门、太冲疏肝理气;脾肾阳虚者加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健脾益肾;少气懒言加太白、气海补中益气;心悸加神门、心俞宁心安神;胸闷加膻中、内关宽胸理气;嗜睡加照海、申脉调理阴阳。操作:心俞、脾俞、三焦俞、肾俞不可直刺、深刺,以免损伤内脏;脾胃虚弱、真元不足者可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足三里、肾俞等穴;其他腧穴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规刺深0.5~1,5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暂停3~5天后开始第2个疗程,依次类推。

1.3 疗效评价标准,以治疗一个疗程后体重下降超过5kg为减肥成功,否则为失败。

2、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第一个疗程治疗成功者113例,成功率为94.2%,其余7例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均获成功,2个疗程成功率为100%。120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治疗疗程为2~5个疗程,平均3.2个。其余106例患者均坚持针灸治疗,治疗疗程为3~12个,平均6.8个疗程,均获得理想体重。

3、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内分泌一代谢障碍,且排除因水钠潴留或肌肉发达等蛋白质增多诸多因素引起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一种疾患。正常成年人的能量摄入和机体的能量消耗长期维持在平衡状态,脂肪量也维持在一定水平,使体重保持相对稳定。若神经、精神、遗传、饮食等因素使摄入能量过多或消耗能量过少,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原、肌糖原形式贮存之外,脂肪就成为多余能量的主要贮存方式,从而引起肥胖症。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于脾、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脾胃功能失常,肾元不足则容易引起气血偏盛偏衰、阴阳失调,从而导致肥胖。脾胃虚弱则水湿不化,酿生痰湿;胃肠腑热则食欲偏旺,水谷精微反被炼成浊脂;真元不足则气不行水,凝津成痰,致使痰浊滞留肌肤而形成肥胖。本组患者通过针灸相应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效果,能够使人体脾胃、肾气逐渐恢复正常,并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中枢对摄食中枢进行调控,以降低患者的食欲,控制热量来源。另外,通过针灸相应穴位能够调理冲任、手足三里经络,达到调节气血、健运脾胃的效果,最终起到化湿导滞、瘦体减肥的效果。本组120例患者第一个疗程治疗成功者113例,成功率为94.2%,其余7例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均获成功,2个疗程成功率为100%。而坚持治疗的106例患者均获得理想体重,可见辨证施治、坚持持续治疗对于针灸治疗肥胖症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刘至诚,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

篇9

[关键词] 针灸推拿学;留学生;全英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a)-008-02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随着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来我国学习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留学生逐年增多。为满足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中医学用英语授课的医学教育的需求,我校从2007年开始招收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全英文班本科专业的留学生,他们的到来,无疑对学校英语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对学校的师资队伍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检阅。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不仅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任务和挑战,同时也是反映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参与了全英班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针对中医院校留学生医学全英文授课和中医教学的特点,认为有以下几点需加以重视:

1 注重全英班留学生的特点

目前我校大多数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印尼、美国、法国等国,也有来自非洲国家的学生。①作为在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敏感性、国际性、文化差异性等特点[1]。②热爱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英语基础好,英语会话能力强,这为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奠定了基础。③思维活跃,尤其是美国学生,经常上课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各种问题,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求老师的英语基础好,要能足够应付学生的提问。④上课喜欢记笔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课堂的吸收率,但是如果幻灯片的描述太多,就会影响教学进度。⑤有部分学生(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的英文基础差,个别学生是因为家长的意愿来学习中医,他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再加上一定的语言障碍,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随意性大,有的出现严重的缺课和迟到、早退现象。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地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①教师应了解学生所在国的历史与文化,以便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能因时、因势、因人施教,耐心、诚心、悉心待人[2]。注意掌握留学生带有地区特点的语言习惯和特色,在交流中师生共同提高,适当学习教育心理学,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提问[3]。②在留学生全英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视文化背景,仅从中医本身或仅以教材上给出的翻译作解释,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如果从文化背景入手,就能弄清中医针灸学术语、体系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主讲教师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修,能具备一些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③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插入一些临床病例、生活常识等内容,使学习要点与临床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深奥的理论的讲解浅显易懂,避免照本宣科。④由于全英班是小班授课,课堂进度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一些好理解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小题,大家一起查资料、准备,上课前写出内容概要,交给教师,并推举一人作为代表发言。强调学会查找资料、搜索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师也能在课堂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听课,从而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不足。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留给学生,并做到来信必回、有问必答。

2 注意针灸推拿学的专业特点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深奥的理论性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让理论由抽象到具体,浅显易懂[4]。①经络腧穴部分,涉及很多经络名称、穴位定位等专业术语,尤其需要提及很多肌肉、神经、血管以及其他解剖部位。针灸治疗部分则涉及很多中西医病名、症状和体征,都是一些生僻、拗口的词汇。这些专业性强的词汇,都可采用拼音加英文对照制作电子幻灯,重要的词汇、短语还要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以加深印象。②针法灸法部分重在操作,主要内容是各种针刺、艾灸、火罐、头针、耳针的操作。这部分的授课需仔细叙述手法步骤、讲解操作过程,配合现场操作演示,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既保证了各个知识点的讲授,也保证了重点、难点的讲深和讲透[5]。③针灸推拿学的临床见习、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理论授课实施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见习,每一位授课教师必须同时担任临床带教工作,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紧密地衔接起来,以便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在临床教学中得以强调、解决。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领会和应用。通过对具体患者的选穴处方、针刺施术,使学生直观地熟悉针灸操作过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视线内自己独立地操作。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循环,达到教学目的。

3 注意提高师资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全英班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最关键所在,因此,建立起一支符合国际标准的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学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6]。笔者认为,①推行多元和高质量的师资培训体系,开设全英文授课培训班。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对参与留学生教学的师资进行英语强化训练,并注重后备师资的培养。②有系统地组织一部分师资,进行英语能力系统培训或全英文授课教学能力强化,提高英语授课的水平和实际效果。可喜的是,我校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全英班的教师培训,人事部门已请外教开设口语强化班,提高在职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教务部门也组织专业教师到外国语大学接受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这一批老师已经成为全英班教学的中坚力量。③一名合格的全英文班教师,要有扎实的针灸专业技能和知识,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教师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广泛吸收,才能充实教学内容。

总之,招收全英文针灸推拿学留学生是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巨大压力和众多困难,不仅存在语言障碍,而且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习惯、经历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只要本着敢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领会中医基本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加强英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全面培养,认真备课,精益求精,遵循留学生中医针灸推拿学教学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全英教学,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和提高留学生英语中医教学水平,为我国留学生医学教育品牌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明.经典课程实施于留学生教育中的问题研究[J].中医教育,2006,(6):31-34.

[2]张立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境外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6,(6):19-21.

[3]陈晔,柴可夫.中医院校留学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78-80.

[4]沈甜.针灸对外双语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论坛,2009,6(7):121-122.

[5]顾星.中医针灸推拿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J].中医教育探索,2008,10(7):1078.

篇10

关键字:膝骨性关节炎,针刺,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特别是女性肥胖者或体力劳动者,是比较难治疗的一种骨性关节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疼痛,尤其在关节负重时,如下蹲起立时或上下楼时膝关节酸痛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和关节软骨长期磨损所致,也可由物理应力损伤软骨细胞,导致了酶的释放,随后基质遭到破坏,或物理应力直接损坏胶原结构所致[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因此,有效的防治、降低复发率,不仅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患者桑某某,女,60岁,山东济南人。因双膝乏力、疼痛行走困难2年,于2013年12月就诊针灸科。两周前由于受寒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按压疼痛加剧,入夜更甚;劳累或长时间活动、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关节无灼热,伴关节僵硬,以晨起及座位站起时明显,活动后可缓解。舌淡,苔白,脉沉细缓。X线摄片检查:示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查体: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可闻及响声。西医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骨痹(阳虚寒凝)

治疗:令患者仰卧位,在患侧膝关节窝处垫一软垫使膝关节屈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0.30×40mm(1.5寸)针,鹤顶、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1.2寸;内膝眼向外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外膝眼向内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诸穴均快速刺入皮肤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行针得气后,内外膝眼加温针灸(将艾条切成2cm的艾柱,置于针柄上,每穴3壮)。留针期间用 TDP 照射治疗仪照射局部。针刺1天1次,温针灸隔天1次,10天1疗程。经上述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双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上下楼梯无明显不适,晨僵现象消失,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未闻及响声。随访2月患者自诉双膝关节无明显疼痛,活动正常,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按:本病在中医中属于“骨痹”、“痛痹”、“筋痹”、 “鹤膝风”等范畴。《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痹症的病名,《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骨痹。”《素问痹论》云:“痹在骨则重,在脉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不伸。”“骨痹”病在关节筋骨,其发病是诸多因素作用于关节所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的病理表现。肾虚为本,痰瘀互结、邪(风、寒、湿)滞经络为标。所以治疗应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除痹止痛为原则。关于治疗穴位的选择大多以病变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道取穴,以达到舒筋通络,除痹止痛的作用。

犊鼻又称外膝眼,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内膝眼属于经外奇穴,二穴均为治疗膝痛的常用穴。《针灸集成》谓膝眼主治膝冷痛不已;《针灸资生经》言治膝及膝下病、膝髌痈肿。梁丘,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输穴,胃经循行“抵伏兔,下入膝腆中”,取此二穴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善治膝部疼痛。《针灸大成》云:“梁丘丰膝脚腰痛,冷痹不仁,跪难屈伸”;且阳明经多气多血,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为补虚保健要穴,可补益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取之可疏肝止痛、健脾除湿、强肾键骨,正如《针灸甲乙经》云:“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阳陵泉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穴中的筋会,筋脉、筋气汇聚之处。《针灸甲乙经》曰:“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曰:“阳陵居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鹤顶穴为经外奇穴“屈膝,在膝上部,髌底的上方凹陷处”位于膝部,具有缓解膝部的疼痛,疏通局部的经络之功效。诸穴合用可以达到运行气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

温针灸又名针上加灸、针柄灸、烧针尾、传热灸,是毫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针灸聚英》温针条载:“王节斋曰,近有为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所以温针灸既有针刺的通调作用,又有温散作用,充分发挥了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能。现代研究[2]发现,艾灸时产生近远两种红外线辐射,分别作用于机体深层组织和表浅部位,产生深层消炎和温热效应。温针灸时通过针身、针柄将热量更好地传导入深层肌肉组织、筋骨等发挥良性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