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范文

时间:2023-03-14 04:1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针灸甲乙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针灸甲乙经

篇1

皇甫谧42岁患严重风痹症,不为病魔屈服,悉心钻研针灸。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家已对针灸进行了系统总结。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和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其义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据,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经典著作,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

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足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影响之深远。皇甫谧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正如诗云:

治世有方轻作官,

祛疴求索苦钻研。

巅设书台远尘俗,

柳遮残阳献绝编。

达荣不是溪水愿,

报世毕竭素心丹。

篇2

    昨天有媒体报道,本市又有4家医院被评定为A类定点医疗机构,经记者核实,共有5家医院被评为A类,从6月1日起,医保病人可以直接前往这些医院看病。

    昨天, 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健宫医院和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近日已被列入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

    据介绍,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参保人员看病就医,除个人已经选定的4家定点医疗机构之外,还可选择全市定点中医及专科医院就诊。另外,经过综合评定,名列前茅、取得A类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同样可以直接就医。

    据了解,目前,这5家医院再加上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人民医院、协和医院、北医三院,本市共有11家医疗机构被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评为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参加医保的人员都可直接前去就诊。

    楚贵峰

篇3

中风肩:是指中风后,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也可伴有肩痛,上肢肿胀,肩的半脱位等。本症候是因中风后卧床,半身不遂,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在中风的诸多并发症后遗症当中,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最普遍,笔者对2006年—2012年本科住院患者和北医三院门诊患者共200例进行观察,几乎所有的中风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同时伴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观察脑卒中患者出现中风肩患者200例,全部病例选择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发病年龄:最小30岁;最大92岁;平均67.4岁;男131例,女69例,发病时间最短0.5月;最长4.95月,平均3.65月;脑出血62例,脑梗塞138例;左侧偏瘫为99例,右侧偏瘫为97例,双侧瘫痪为4例(多次中风)。

1.1.2 纳入标准。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通过CT或者MRI确诊。

主症:中风一月后,肩关节活动受限,次症:可伴有肩痛,或肩肿,或上肢肿胀,或上肢肌肉萎缩,或肩关节半脱位等。

1.1.3 排除标准:全部病例排除外伤骨折以及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肩痛等;全部病例在脑卒中发病前没有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

1.1.4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使用半圆量角器进行测量,患者取坐位及侧卧位,量角器放置中心肩峰,固定臂为垂直线,移动臂为肱骨纵轴,零点为双臂下垂。活动以患者主动活动为主,当患者肌力在3级以下时,被动活动至患者出现疼痛,感觉障碍患者被动活动遇到阻力为止。

1.2 治疗方法。

1.2.1 初期。中风伊始,当中风患者生命征象趋于平稳,如脑出血已停止,一般在48小时以后,就可开始中风肩的治疗未病。以肩关节的手法推拿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首先,以掌揉法,三指揉法对肩关节放松3—5分钟,年老体弱者给一指禅或摩法放松肩关节,也是3—5分钟;其次,术者一手按住肩峰,一手托住肘关节,在适当加压对挤的前提下,以摇法活动肩关节,范围不宜过大,控制在外展60度,前屈50度,后伸15度以内,顺时针反时针各3—5次;再给以手法放松,如揉法,摩法等,也可适当热敷等。初期治疗可每天1—2次,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1.2.2 中期。中风一个月后,此时,中风肩已经基本形成,治疗以中医外治法为主,先与热疗法(如蜡疗法、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等)治疗肩部约10—15分钟;然后以掌根揉法、滚法放松肩关节10分钟;再以肩关节牵伸法,扳法活动肩关节,(此法对有肩关节半脱位或肌肉萎缩明显者禁用);最后以滚法、抖法放松,冰敷15分钟结束治疗。中期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40分钟,以肩关节治疗肿胀未明显加重,次日肩关节无自发疼痛为度。

1.2.3 后期。一般指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病程超过半年以上,由于前期的失治误治,或者年龄偏大,病情危重不能在初期中期实施有效治疗,此时期患者的肩关节以肩痹证、痿证、虚证为主,出现明显的肩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甚至关节挛缩僵硬。治疗上宜补虚扶正,兼缓解疼痛,减轻关节粘连,可以中药滋补肝肾、温经通络,并施与按摩推拿,小针刀疗法等。

2 结果

治疗前,肩前屈角度统计如下:0°-90°共76人。91°-135°共92例,140°—180°共32例;肩外展角度统计如下:0°-90°共78例;91°-135°共97例;140°—180°共25例;后伸功能受限者25例;肩关节活动度全部正常者5例。

治疗后,肩关节前屈0°—90°共26人;91°—135°共140人;140°—180°共34人;肩外展角度0°—90°共25人;91°—135°共142人;140°—180°共33人;后伸仍有10人活动受限。

3 讨论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出血或者梗塞导致其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危及生命的第二杀手,同时也是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是卒中的诊断趋于及时,治疗方法的进步,也是卒中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各种治疗,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对脑血管意外早期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急性期的及时处理能力的提高,降低了死亡率。此外,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使得各种并发症的恢复率和10年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这也就使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难题更多的摆在我们目前。

篇4

【关键词】 肘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滑膜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2

肘痹是以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肿胀,甚则挛缩,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部分肘痹可连及臂、肩。肘为肢体部位之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肢体关节症状是风湿病(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按肢体部位命名的风湿病即肢体痹,是指病位主要在肢体部位的一类风湿病[1]。肘痹为肢体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2],肘痹为常见风湿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肘痹论述较少,多不系统。本文对肘痹的有关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使肘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 肘痹的病名

古代医籍中关于肘痹的论述,多以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之中,如早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肘痛”的论述。《内经》《针灸甲乙经》对本病也有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臂肘病”。《针灸资生经》列有“肘痛”。《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也专门设有“肘痛”。现代娄多峰最早将本病正式命名为“肘痹”[3]。本病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不同称谓。

1.1 肘 痛 肘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现有文献中最早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论有肘痛,其曰:“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论肘痛曰:“肘痛,尺泽主之。”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曰:“肘痛引肩,不屈伸。”明・朱《普济方》曰:“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另外,《备急千金要方》《医述》等也论及“肘痛”。肘痛连及整个上臂,称为肘臂痛,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普济方》《澹寮集验方》《医方类聚》《经历杂论》论有“肘臂痛”。肘痛涉及肩部也疼痛者称为“肩肘痛”,如《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肩肘痛”。以上均以肘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可统称为肘痛。肘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历代文献对肘痹最常用的称呼,多以肘痛作为病名代替肘痹,甚至相互通用。其实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肘痹虽然以肘痛为最主要症状,但还包括肘挛、屈伸不利等功能受限等表现,因此有待进一步规范。

1.2 肘 挛 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指肘部拘急痉挛,难以屈伸。肘挛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在《灵枢・经脉》中曰:“手少阳之别,……病实则肘挛。”明・马莳注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另外,《针灸资生经》《普济方》《针灸大成》也论有肘挛。

1.3 肘 痹 古代文献无肘痹一词,但也有相关病名,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肘节痹”《杨氏家藏方》提出“肩肘痹痛”。娄多峰最早提出肘痹之名,《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列有“肘及腕手痹”,并附有肘痹医案,明确提出“肘痹”一名。《娄多峰论治风湿病》则单独列有“肘痹”进行论治[4]。

2 肘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早期多由外感六,劳损外伤所致。病程日久,正气亏虚,痰瘀内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在形成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亦有先虚后实者。

2.1 感受外邪 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或调护不慎,如睡时露肘,空调久吹,以致邪气侵袭,痹阻肘部关节而致痹;或感受湿热之邪,或邪郁日久化热,闭阻肘部筋脉,而致本病。如《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宋・窦材《扁鹊心书》曰:“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马莳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近代张梦侬《临证会要》认为“睡卧当门、窗露缝隙或墙壁罅隙之处,露臂、肩、肘、腕于外,贼风虚邪乘于手太阳、少阳之络”也可致本病。

2.2 正气亏虚 平素体虚,营卫失调,或他病之后,气血脏腑亏虚,皆可致肘部关节筋脉肌肉失养,而致本病。若调护失宜,营卫失调,感邪痹阻,而为肘痛;或脾胃亏损,气血生化乏源,或年老肾衰,或不节,肝肾亏虚,肘部筋骨失养,而致痹。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曰:“内臂细无力而痛,此肝肾气虚,风邪客于营卫,气血不得周养于四肢也。”“脾病则两臂不举而痛,脾不布胃阳于臂,故痛而不举。”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大肠病,则耳后肩肘臂皆痛;小肠病,则肩肘臂肿痛。”

2.3 劳伤痰瘀 肘部长期劳损,或跌仆外伤,使肘部脉络瘀阻,闭阻不通,而发本病;或情志不畅,肝气失于疏泄,肘部经气郁滞不行,而致痹;或饮食不节,痰浊内生,或痰瘀互结,致使肘部气血不通,而致本病。如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臂间忽有一二点作痛。”陈自明《管见大全良方》曰:“若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不能举。”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曰:“曾因挈重伤筋,以致臂痛。”龚廷贤《万病回春》曰:“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清・徐大椿《兰台轨范》曰:“臂痛不能举,由气血凝滞经络不能行所致,非风非湿。”

综上所述,肘痹病位在肘部,可连及臂、肩,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有外邪侵袭,劳损外伤,脏腑亏虚,痰浊流注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5]。其主要病机为经络痹阻,肘部失荣。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外邪痹阻,损伤血瘀,痰浊气滞;虚证多为脏腑气血亏虚。

3 肘痹的主要表现

“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素问・气穴论》《类经》)“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肩、、肘、臂外皆痛。”“臂肘挛急。”(《灵枢・经脉》)“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普济方》《医述》)“肘臂痛不可举。”“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肘中痛,难屈伸。”“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中濯濯,臂内廉痛,不可及头。”“肘臂腕中痛。”(《针灸甲乙经》)“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肘内廉痛。”“肘痛时寒。”“肘疼,不能自带衣。”“肘挛柱满。”“肘挛腋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肩胛痛而寒至肘。”(《备急千金要方》)“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扁鹊心书》)“肘寒。”“臂肘外后廉痛。”“肩肘痛。”“肘节风痹。”“肘挛支满。”“肘臂不举。”“臂肘厥寒。”“手臂肘挛不伸。”“臂肘不仁。”“臂肘不得屈伸。”“臂肘挛急。”“臂肘痛。”“肘中痛。”“肘挛支满。”“肘臂酸重,屈伸难。”“肘臂酸痛。”“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肘臂偏细。”“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肘臂挛,难屈伸。”“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肘痛不能上下。”(《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臂肘痛,提物不得。”“肘挛,手臂不举。”(《针灸资生经》)“肩肘痹痛。”(《杨氏家藏方》)“肘中疼。”(《普济方》)“肘膊僵软,匙箸难举。”(《解围元薮》)“肘挛不举。”(《针灸大成》)“肩臂肘痛。”(《青囊全集》)“肩肘臂皆痛。”“肩肘臂肿痛。”(《症因脉治》)“肩背肘臂腕手病。”(《杂病源流犀烛》)“肩肘臂腕,痛如锥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侧部为剧。”“一侧上下肢交替肿痛,以肘、臂、股、膝内侧为甚,行动受限。”“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枢、膝膑、踝、趾诸关节,游走作痛。”“髀、膝、肩、肘关节较常受累。”(《临证会要》)

历代文献丰富而形象地描述了肘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肘痹的主要症状有: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挛缩,酸沉和屈伸不利等。另外,若治疗配合不当,病情易迁延不愈,可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西医学的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肱骨内髁炎、肘关节滑膜炎、肘关节损伤后遗症以及类风湿病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出现肘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肘痹的论述

在《内经》之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对本病就有描述:“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是现存文献对本病的最早论述。《内经》对本病也有相关论述,论述有“臂肘挛急”等,如在《灵枢・经脉》中曰:“肠手太阳之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三焦手少阳之脉,……上贯肘,循外,上肩,……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后世医家承《内经》,多在针灸著作中详论本病,如《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臂肘病”进行论述、治疗。《针灸资生经》专设列有“肘痛(肘挛、不仁)”进行论治。明清医家一般在“肢体疼痛”部分对本病进行论述。《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专门设有“肘痛”。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设有“肩肘臂腕手病源流”论述本病。娄多峰《痹证治验》将本病归属“上肢部痹证”[6]。娄高峰等《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在“上肢痹病”中列有“肘及腕手痹”,论述“肘痹”。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也提及肘痹[7]。娄高峰等《娄多峰论治风湿病》则首次单独论述

“肘痹”。

5 肘痹相关问题

5.1 肘痹与臂痹 两者均可见臂肘疼痛而不能上举。臂痹是以臂部疼痛、麻木、肿胀,甚则萎缩,无力抬举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肩以下腕以上的整个臂部,疼痛以筋脉、肌肉为主[8];肘痹是以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肿胀,甚则挛缩、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肘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当然,在部位上,肘部为臂部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病变时易合并出现;臂疼可包含肘痹,肘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臂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

5.2 肘痹与经筋痹 两者都可见肘部疼痛。肘部经筋痹疼痛多发生在肘关节周围,经筋走行之上,疼痛范围局限,多固定不移,有明确的压痛点,按压可有明显经筋痹结节、条索等阳性体征。肘痹疼痛主要发生于肘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筋脉,但可伴发肘部经筋痹[9]。

6 肘痹的治疗

6.1 肘痹的治疗原则 肘痹的治疗,实证者,以祛邪通络为原则,针对病因,分别施以祛邪、化瘀、涤痰等法;虚证者,以调理脏腑,补益气血为原则;虚实夹杂者,当以祛邪与扶正兼施。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可配合引经药物以达横行肘臂,如桑枝、桂枝、姜黄等药物。另外,本病要重视针灸、推拿和运动疗法的运用,确保肘关节功能的改善。肘痹伴发肘部经筋痹者,应兼顾治疗。

6.2 历代医家对肘痹的论治 《内经》论治本病主要在针刺方面,提出了针刺的穴位和方法。如《灵枢・经脉》曰:“肠手太阳之脉,……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三焦手少阳之脉,……颊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虽然论述不多,但为后世医家论治本病打下了基础。《针灸甲乙经》首次系统用针灸治疗本病,曰:“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外腧主之。”“肘痛,尺泽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曲池主之;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主之。”“肘中濯濯,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外关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天井主之。”“肘臂腕中痛,……前谷主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主张用汤、熨、针、石、补养宣导治疗本病,特别对养生导引法尤为重视,对本病的功能锻炼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备急千金要方》认为:“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用针灸治疗本病,曰:“肩外俞,主肩胛痛而寒至肘。”“前谷、后溪、阳溪主臂重痛,肘挛。”“会、支沟、曲池、腕骨、肘s,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间使,主肘内廉痛。”“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关冲,主肘疼,不能自带衣。”“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大陵,主肘挛腋肿。”《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从之。《针灸资生经》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治疗“肘痛”曰:“天井,治风痹臂肘痛,提物不得。”“尺泽,治风痹肘挛,手臂不举。”“天井,疗肘痛引肩,不屈伸。”“曲池,疗肘臂偏细。”“中渚、孔最、支正、肘s,疗肘臂酸痛。”“极泉,治臂肘厥寒。”“前谷、后溪、阳溪,主肘挛。”“曲池,主肘中痛。”“曲池,主肘痛。”“掖门,疗肘痛不能上下;列缺,主肘中痛。”“肩外俞,主肘寒;天宗,治臂肘外后廉痛。”“余,治肩肘痛;肘s,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举,屈伸挛急。”“中冲等,主肘痛。”“鱼际,治肘挛支满;灵道、尺泽、少海,治肘挛;支正、内关、阳溪,治惊掣,肘臂不举;极泉,治臂肘厥寒;窍阴、手三里,治手臂肘挛不伸;后溪,治臂肘挛急。”“附分,治臂肘不仁;腕骨,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五里、天井、下廉,治臂肘痛;冲阳、曲池,治肘中痛。”“偏历、三里,疗肘臂酸重,屈伸难。”“中渚,疗肘臂酸痛;大渊,疗肘痛;曲池,疗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肘臂偏细;孔最,疗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支正,疗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肘s,疗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天井,疗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普济方》从之。宋・杨《杨氏家藏方》用蠲痹汤治“肩肘痹痛”等,《杂病广要》从之。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引《澹寮集验方》用白术姜黄汤“治肘臂痛”。《普济方》承《针灸资生经》专设“肘痛”进行针灸治疗,曰:“治肘挛,穴前谷、后溪、阳谷、鱼际、灵道。”“治肘中疼,穴曲池;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穴曲池、腕骨、会、支沟、肘s。”“治肘挛支满,喉中焦干渴,颈上气,穴鱼际。”“疗肘痛不能上下,穴列缺;治肘痛,穴液门、五里。”明・沈之问《解围元薮》用白龙丸“治风湿,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软”。杨继洲《针灸大成》曰:“风痹肘挛不举,尺泽、曲池、合谷。”清・傅山《青囊全集》用桑枝秦艽汤“治肩臂肘痛”。《杂病源流犀烛》用泻青赤汤、胃风汤、续命煮散、抑肝导赤汤、天仙藤散“治肩肘臂腕手病”。程文轩《医述》引前人针灸治疗本病曰:“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寒热,颈项、肩背痛,臂痛,痹不仁,天井主之。”《临证会要》对于“肩肘臂腕,痛如锥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侧部为剧,痛处不现红肿,但手不可近,其病多发于一侧。治法:发病不久者,宜疏通经络,调气活血,针药并用,短时可用;多年久病者,须长期服药”“一侧上下肢交替肿痛,以肘、臂、股、膝内侧为甚,行动受限”者,“治法祛风、宣湿、散寒;通经活络,针药并施”;对于“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枢、膝膑、踝、趾诸关节,游走作痛;痛处热炽,微现红肿,痛如锥刺”者,“主以甘寒清热滋阴,苦寒泻火坚阴,佐以败毒熄风通络,切忌辛温燥热之剂”;对于“髀、膝、肩、肘关节较常受累,而髀膝疼痛常较肩肘为重,病久不愈。治法:祛风、散寒、利湿、止痛、兼补肝肾”。《痹证治验》在“上肢部痹证”中论治本病,并附有本病医案[6]。《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在论治“肘及腕手痹”中,列有3例肘痹医案。《娄多峰论治风湿病》首次单独列出“肘痹”进行论治。《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用温经蠲痹汤治风寒湿痹,以腕、肘、肩、膝、踝关节多见;仙鹤草汤治网球肘;消散膏治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药蒸洗方治肱骨外上髁炎及桡骨茎突炎。《中药贴敷疗法》用斑丁粉治肱骨外上髁炎。《中华独特疗法大成》用单方熏洗治网球肘。

7 肘痹的转归预后

肘痹初期以邪实为主,此时若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或失治误治,病邪入里,治疗较为缓慢,但只要用药合理,坚持治疗,预后亦好;若出现肘部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功能障碍,则预后较差。

8 结 语

肘痹,病位在肘部关节筋脉肌肉,部分可连及臂、肩,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病因有感受外邪、正气亏虚、劳损外伤等多种因素,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3个方面。基本病机为经络痹阻,肘部失荣。病性有虚有实,实证多为外邪痹阻、损伤血瘀、痰浊气滞,虚证则为脏腑亏虚。本病若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但久病迁延失治,易导致功能障碍,预后较差。因此,应积极正确治疗。病初多实,以祛邪通络为原则;病久多虚,治宜扶正为主,兼祛邪。另外,本病应重视针灸、推拿和运动疗法的运用,确保肘部功能的改善。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10],那么肘痹就是二级病名(肢体痹)下面的三级病名。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肘痹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地整理和研究,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肘痹理论体系,使肘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9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

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2]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3]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149,161-165.

[4] 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5-158.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娄多峰.痹证治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2-78.

[7]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05.

[8] 李满意,王晴,娄玉钤.臂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55-63.

[9] 李满意,娄玉钤,陈传榜,等.经筋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55-60,69.

篇5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中国针灸史图鉴》。该书分上下2卷,载图1 998幅,总745页,按内容分为“内景与外景”、“明堂与经络”、“器具与技法”、“处方与取穴”、“按摩与导引”、“医家·医籍·医学”、“其他”等7大类,是目前国内医学史领域最大的一部图集。该书既是文物收集、鉴定、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国针灸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和中国针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90]。

阎杜海等总结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91],叶险峰等分析了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92],谭源生分析了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针刺手法主要演变产生的原因及演变产生后对后世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为当今针灸学发展提供借鉴[93]。

2.针灸学术的教育、传播、中外交流史

张永树研究了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94],陈泽林等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95],冯诗婉介绍了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96],李照国等探讨了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97]。朱兵认通过metu系统探讨经络的中外交流[98]。

3.针灸医学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他认为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99]、柴克义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对针灸学的影响[100]。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特别是在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不少的学者从语言学、训诂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针灸医学史展开研究,但总的来说,针灸医学史研究仍还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强对于针灸的经络、腧穴、处方、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等方面研究外,应重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史料、医籍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以大力弘扬针灸医学。另外,还应加强对针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铁军,黄 芳.对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3):551.

2 华 萍,吕 虎,原 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6):407.

3 常小荣,王 超.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6):51.

4 谭奇纹.汉代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 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5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J].中国针灸,2001,(3):52.

6 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

7 崔孟镐.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年博士论文集,2004.

8 黄思琴,田小平,黄英华.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J].吉林中 医药,2006,26(1):61.

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1):1.

10 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等.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J].中国针灸,2004,24(5):355.

11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项技术抉择 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

12 杨 威,马小丽.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中国针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来灸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D].中国中 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4 田纪钧.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J].中国针灸, 2005,(2):71.

15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16 黄 涛.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7 杨兆民.中医针灸、方药并用源流纪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19 张瑞峰,蒋松鹤.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 医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21 郭向军,刘文滨,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J].中医药学刊,2006,24(1):176.

22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13.

23 刘立公,顾 杰,杨韵华.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3):38.

24 王 妮.针灸防治哮喘的文献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25 王全林.针灸补肾法的宋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

27 刘立公,顾 杰.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5.

28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 临床杂志,2005,21(7):49.

32 李 戎.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J].中国针灸, 2002,22(8):571.

33 贺小英.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甘肃中医,2005, 18(8):30.

34 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35 武晓冬,黄龙祥.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

37 王家骜.张仲景的针灸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 27.

38 王红云.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3):14.

39 黄晓菁,李永堂.孙思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2005,29(3):64.

40 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洁琳.浅析孙思邈灸法治风[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0.

42 严善馀.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J].光明中医,2005,20 (2):29.

43 王千怀,王晓鹤.针灸临证方剂的创始人王执中[J].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5,6(1):16.

44 严善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杨继洲论灸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 53.

47 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兰英,王 艳.楼英的针灸学说[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泽涛.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4):30.

50 赵欣纪,赵长衍,高希言.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J].河南中医,2003,23(9)“12.

51 李广钧.《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 (12):727.

52 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 西中医药,2006,37(10):45.

53 王小平.《内经》针灸调经原理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9(2):105.

54 徐 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 23(1):42.

55 刘智斌.《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7(3):1.

56 薛西林.《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1):1.

57 訾明杰.《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2005,24 (6):349.

58 贺 君.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2):24.

59 李福芝.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5.

60 赵忠顺.《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J].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

61 顾一煌,李忠仁.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J].江苏中医药, 2005,26(2):7.

62 李素云,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国针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骜,苏侗志.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初探[J].湖南中医 杂志,2003,19(6):1.

64 张宝文.《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06,1(6):28.

65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 2002,22(7):494.

66 纪 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

67 李 戎,罗永芬.简析《针灸甲乙经》中的禁(慎)针禁(慎)灸腧 穴[J].中国针灸,2001,21(11):695.

68 刘建民,李海棠.《黄帝针灸甲乙经》论治妇科疾病浅释[J].国医论坛,2005,20(4):14.

69 冯禾昌.从《太平圣惠方·针经》看唐代针灸医学[J].中华医史 杂志,1997,27(3):140.

70 万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J].中国针灸,2003,23(3):180.

71 李万庆.《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J].中国针灸,2006,26(10):753.

73 严善馀,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中医药,2006,(5):45.

75 周 鹏,赵仓焕.论宋代《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J].陕西中 医,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针经》考[J].中国针灸,2002,22(5):351.

77 苏春梅.从《标幽赋》的语言看《内经》的经典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1.

78 杨俊生,衣 蕾.浅析《标幽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3.

79 王报春,刘 超,何伟晔.《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

80 严善馀.试论《卫生宝鉴》的针灸学术特点[J].中国针灸,2004, 24(11):809.

81 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 (7):469.

82 邹 敏.《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 (1):68.

83 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7.

84 金亚蓓.《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针灸集书》的文献学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86 王 继,孙立虹.《针灸大成·策问》探微[J].中国针灸,2004,24(7):513.

87 刘立公,顾 杰,庞淑英.张镜和《刺疔捷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47.

88 武晓冬.《存真环中图》辑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89 李相昌.许任《针灸经验方》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 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90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91 阎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J].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18(5):79.

92 叶险峰,李成文,阎杜海.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J].中 国针灸,2007,27(1):66.

93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

94 张永树.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95 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

96 冯诗婉.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

97 李照国,李 鼎.略论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J].中国针灸,1999,(08):53.

98 朱 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M].中国针灸,2005,25(10):741.

篇6

关键字:膝骨性关节炎,针刺,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又称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中,特别是女性肥胖者或体力劳动者,是比较难治疗的一种骨性关节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疼痛,尤其在关节负重时,如下蹲起立时或上下楼时膝关节酸痛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和关节软骨长期磨损所致,也可由物理应力损伤软骨细胞,导致了酶的释放,随后基质遭到破坏,或物理应力直接损坏胶原结构所致[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因此,有效的防治、降低复发率,不仅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患者桑某某,女,60岁,山东济南人。因双膝乏力、疼痛行走困难2年,于2013年12月就诊针灸科。两周前由于受寒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按压疼痛加剧,入夜更甚;劳累或长时间活动、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关节无灼热,伴关节僵硬,以晨起及座位站起时明显,活动后可缓解。舌淡,苔白,脉沉细缓。X线摄片检查:示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查体: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可闻及响声。西医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骨痹(阳虚寒凝)

治疗:令患者仰卧位,在患侧膝关节窝处垫一软垫使膝关节屈曲,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0.30×40mm(1.5寸)针,鹤顶、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1.2寸;内膝眼向外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外膝眼向内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诸穴均快速刺入皮肤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行针得气后,内外膝眼加温针灸(将艾条切成2cm的艾柱,置于针柄上,每穴3壮)。留针期间用 TDP 照射治疗仪照射局部。针刺1天1次,温针灸隔天1次,10天1疗程。经上述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双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上下楼梯无明显不适,晨僵现象消失,膝关节周围压痛(-),关节活动未闻及响声。随访2月患者自诉双膝关节无明显疼痛,活动正常,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按:本病在中医中属于“骨痹”、“痛痹”、“筋痹”、 “鹤膝风”等范畴。《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痹症的病名,《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骨痹。”《素问痹论》云:“痹在骨则重,在脉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不伸。”“骨痹”病在关节筋骨,其发病是诸多因素作用于关节所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的病理表现。肾虚为本,痰瘀互结、邪(风、寒、湿)滞经络为标。所以治疗应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除痹止痛为原则。关于治疗穴位的选择大多以病变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道取穴,以达到舒筋通络,除痹止痛的作用。

犊鼻又称外膝眼,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内膝眼属于经外奇穴,二穴均为治疗膝痛的常用穴。《针灸集成》谓膝眼主治膝冷痛不已;《针灸资生经》言治膝及膝下病、膝髌痈肿。梁丘,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输穴,胃经循行“抵伏兔,下入膝腆中”,取此二穴可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善治膝部疼痛。《针灸大成》云:“梁丘丰膝脚腰痛,冷痹不仁,跪难屈伸”;且阳明经多气多血,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为补虚保健要穴,可补益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取之可疏肝止痛、健脾除湿、强肾键骨,正如《针灸甲乙经》云:“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阳陵泉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穴中的筋会,筋脉、筋气汇聚之处。《针灸甲乙经》曰:“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曰:“阳陵居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鹤顶穴为经外奇穴“屈膝,在膝上部,髌底的上方凹陷处”位于膝部,具有缓解膝部的疼痛,疏通局部的经络之功效。诸穴合用可以达到运行气血,舒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

温针灸又名针上加灸、针柄灸、烧针尾、传热灸,是毫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针灸聚英》温针条载:“王节斋曰,近有为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所以温针灸既有针刺的通调作用,又有温散作用,充分发挥了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能。现代研究[2]发现,艾灸时产生近远两种红外线辐射,分别作用于机体深层组织和表浅部位,产生深层消炎和温热效应。温针灸时通过针身、针柄将热量更好地传导入深层肌肉组织、筋骨等发挥良性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皇甫谧(215-282年)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家和学者,其巨著《针灸甲乙经》已被公认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著作。同时,他还善于博取众家之长,将养生术运用在生活之中。按现代人的眼光看来,皇甫谧的寿命并不是很高,但在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的魏晋时期,67岁的他已经算得上是“高寿”的了。值得一提的是,皇甫谧的身体并不是很健康,在他的一生中,有相当的一段时间是在病中度过的,但他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养生方法得享古稀,实属不易。

皇甫谧的养生不在于异,而在于精。他认为,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待,切不可迷信某一种治疗或者是养生的方法。即使是名家名方,也不适合所有人的体质,而应该对证下药,世间没有一种药物可治百病。皇甫谧这一结论是根据自己的实践得来的:40岁时,他因患风痹病,曾服用张仲景发明的“五石散”,结果因体质与药性相抵,不仅没有治好,相反加重了病情。证明了治病养生应因人而异,皇甫谧在吸收别人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后,仅在百日之时就将自己的病症治愈。当然,一些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如精神养生提倡心情愉快、起居养生提倡起居有常、饮食养生提倡饮食有节、药物养生提倡辨证施补等已得到养生专家的一致认可,很少有异议,但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则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中医养生学将我国的人群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异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养生也应“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如老年人体质再好,也不适于强烈的体育运动,而体质较弱的人,则应以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度较小的运动为主。

皇甫谧曾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意为天所赋予世间的是生机,地所赋予世间的是物质,只有两者结合,万物才能转化而拥有生气。他认为春、夏、秋、冬四时也是四气,而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由气而成。所以人类的养生、防病都应当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而治,相逆则乱”。治疗疾病应“顺天之时,而病可以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也。”他强调养生防病要以四时变化为基准,并以此调节喜怒哀乐等精神活动,保持相对平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如春季不宜思虑过多、夏季不宜“火气”过盛、秋季不宜悲哀过重等等,这样就能调节阴阳,使病邪无法侵入人体。这样,人就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了。

皇甫谧认为:人所吃的各种食物含有不同的味道,在进入人体之后,会随着自身的“喜好”而深入到相对应的内脏,即“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成人肾”、“甘入脾”,又称“五入”。对于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的人来说,“五入”所产生的影响也各有不同。皇甫谧在《五味所宜脏生病大论》中说,因甘味入脾,所以患有脾病的人,适宜吃性味甘的粳米、牛肉、枣类、葵菜等等;患有心病的人,应本着“苦人心”的原则,多食用性味发苦的食物,如小麦、羊肉、杏、薤菜等,这样有利于这类病人的健康恢复;患有肾脏疾病的人,应多食性味“咸”的食物,如大豆、猪肉、栗子、藿菜等,这对肾病康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患有肺病的病人适宜吃辛味的黄黍、鸡肉、桃、葱类食物,因辛味入肺后,对肺病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酸入肝”,而患有肝病的病人,则应多食性味酸的小豆、李子、韭菜等,这样有利于肝病患者的康复。以食物的“五味”对人体内脏进行调节,对病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懂得“五味”的特性,随意进食,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因为食物性味与五脏相抵,还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病人一定要注意“五昧”与“五脏”的关系。根据祖国医学中五行生克的传统理论,身患肝病的人应该忌讳吃辛味食物,如黄黍、鸡肉、桃、葱类等。同样,咸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就应该忌食性味咸的食物。以此类推,有脾病的人就应少吃或不吃酸味食物;有肺病的人要忌讳吃苦味的食物:而肾脏不好的人则应该忌讳吃甘味的食品。只有了解病中饮食的禁忌,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恢复。

皇甫谧在病中求学,并撰写出巨著《针灸甲乙经》。认为“朝闻道,夕死可也”,即如果在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晚上死去了,也值得。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现代人所学习。在现代生活中,有些人患了小病,就心情低落,使自己的精神陷于绝望之中,这样对健康十分不利。现代医学证明,精神是恢复身体健康的关键,甚至是战胜绝症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我们不妨效仿一下古人,虽然不一定“久病成医”,但只要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是迈出了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第一步。

篇8

[关键词]十二时辰;气血流注;肥胖;针灸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25-02

在当今社会肥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肥也成了现在流行的词语。肥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参差不齐。不了解肥胖的成因,治疗往往易流于形式。本文就试图从与人体生理关系非常密切的十二时辰气血流注谈肥胖的成因,分别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根据成因制定相应的针灸治疗对策。

1、十二时辰气血流注

十二时辰气血流注源于中医学子午流注学说,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人体时空观。根据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气血流注与北京时间对应为:气血寅时3:00-5:00入肺,卯时5:00-7:00入大肠,辰时7:00-9:00人胃,巳时9:00-11:00入脾,午时11:00-13:00人心,未时13:00-15:00入小肠,申时15:00-17:00入膀胱,酉时17:00-19:00入肾,戌时19:00-21:00入心包,亥时21:00-23:00入三焦,子时23:00-1:00入胆,丑时1:00-3:00入肝。考虑到与北京的时差问题,均以当地时辰为准。

一方面,气血在不同的时辰流注入某一脏腑,即逢时为开,此时相应的脏腑气血旺盛,从而该脏腑功能加强,抗邪能力也增强;另一方面,根据人体气血随时间不同而出现周期性“逢时为开,过时为阖”的规律,过了流注时辰后,该脏腑气血开始衰减逐渐至最弱。什么时候最弱呢?根据阴阳消长转换规律,气血有最盛就有最弱,与最盛时辰相对的时辰就应是该脏腑气血最弱时。比如,辰时7:00-9:00营气入胃,胃腑气血旺盛,相应的在戌时19:00-21:00胃腑气血最弱。这是我们后面讨论的基础。

2、肥胖的生活习惯成因

除了个人体质的原因外,日常生活习惯是造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体质是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不容易改变。但日常生活的习惯我们可以改变,所以,我们重点讨论生活习惯对肥胖的影响。

2.1饮食习惯

就我们统计现在很多肥胖患者的饮食习惯可以归纳为“早吃少或不吃,中吃饱,晚吃好”,与古人提倡的“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或不吃”截然相反。那么现在的这种饮食习惯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吗?

饮食者,水谷。我们体内参与腐熟运化水谷的脏腑主要是脾胃和小肠。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主受盛化物。

辰时气血流注入胃,胃气血最盛,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最强。所以,此时正当早餐,可以吃好。因为接下来的巳时气血入脾,脾主运化水谷的功能最强,可以将胃受纳腐熟后的水谷运化吸收。午餐最好在午时进食,一来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可以助腐熟运化水谷,进入未时小肠气血旺盛正可以充分受盛化物,所以中午可以吃饱。下午至晚上阴气渐盛,阳气渐弱,特别是晚上戌时亥时对应脾胃气血最弱,不宜大量进食。一方面大量进食后脾胃不易消化吸收,造成纳呆或停食,长期水湿痰食互结形成肥胖;另一方面,此时脾胃小肠如果还在腐熟运化水谷,腐熟蒸氲之气会沿脾经分支、小肠经进入心中,使睡眠困难,即是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晚上吃得过好过饱容易使人增胖且影响睡眠。

2.2睡眠习惯

在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影响之下,大多数人的睡眠时间向后推迟了,我们诊治的肥胖患者以子时、丑时熄灯入睡较多。睡眠较晚也会使人肥胖吗?

“卧则血归于肝”,肝主藏血主生血。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血归于肝得到净化和补充。但子时阳气就开始升发了,如果子时前还没入睡,就是人体阳气还未潜入阴分时自然界的阳气已经开始升发了,势必影响睡眠,睡眠受影响则血不能及时归肝,则血不能在肝经气血旺盛的丑时得到净化和补充,使血渐亏损,血亏易浊,又使气流行不畅,所以人的气血得不到恢复,易感疲倦,气血匮乏则运化水谷能力下降,导致血瘀痰湿积聚,长期形成肥胖。《灵枢・逆顺肥瘦》:“此肥人也,……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针灸甲乙经・卷之六》:“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2.3运动习惯

肥胖患者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坚持运动的习惯,当被问及是否坚持每天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适度运动时,大部分人回答不能坚持或不想动。没有适当的运动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度的运动可以消耗身体摄入的多余的热量或使脂肪代谢加快,达到消脂减肥的目的。那什么时候运动最好呢?

运动的时间和气血流注有密切关系,上午巳时气血流注入脾经,脾主四肢肌肉,此时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强四肢实肌肉,也可以振奋阳气帮助脾的运化。下午申时为膀胱经气血旺盛时,此时适当的运动可使体内水湿排泄出体外,利于减肥。

3、针灸治疗对策

针灸根据气血流注规律对其进行调节,恢复相应脏腑受损的功能。在气血注入该脏腑对应经脉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肥胖常见证型脾虚湿盛可在巳时取脾经大都、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腹结、大横补之;胃热偏盛可在辰时取胃经内庭、解溪、丰隆、足三里、天枢泻之。气血每天流注十二经一圈使各经脏腑得到补充和恢复,针灸就是顺其补充之势而补之,利用其气血旺盛之时泻之才能不伤正气。所以,针灸按气血流注时辰取相应经穴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4、小结

根据前面我们的分析,人体气血流注有道,肥胖患者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合道。治疗之法须使生活习惯复归于正道,饮食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或不吃”的原则,睡眠争取在亥时入睡,每天坚持在巳时或申时适当运动。针灸补虚泻实,调气血合于流注,则肥胖可防可治。

参考文献:

[1]陈春明,孔灵芝主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

[2]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柩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

篇9

(1)从穴位命名来看:神阙,首见于《内经》,在《素问・穴论》云"齐通脐,当脐之中,神阙穴也";《针灸甲乙经》称"脐中";在《针灸铜人》名"气合";《针灸大成》名"气舍",说明神阙穴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2)从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来看:神阙穴为生命之根,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与脾胃肾相邻,又是肾间动气所处,故神阙穴与诸经联系密切。《灵枢・营气》云:"肝的支脉......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灵枢・经筋》云:"足太阴之筋......上腹结于脐","手少阴之筋......循贲,下系于脐";《难经・二十八难》言:"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齐上行(齐与脐通)至胸中而散也";《素问・骨空论》"有督脉......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由此可见,神阙穴虽然位于任脉循行路线之上,却与肝、脾、心、肾、冲、任、督等脏腑经络均有紧密联系。尤其是冲任督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联系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我们认为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会海,在神阙穴施治能通过脐部的经络的循行迅速达到病所,疏通经络,通达脏腑,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从而具有调整、调节全身气机的功能。

2 神阙穴拔罐调气的临床应用

神阙穴具有调气的功能,但神阙穴拔罐主要在于降气作用突出。

(1)操作方法:应用闪罐法,或者留罐3~5分钟。闪罐与留罐交替使用,直到皮肤潮红充血为度,或者临床症状减轻为度,大约需要10~30分钟。注意勿灼伤皮肤,孕妇忌用,婴幼儿及老弱病残者慎用。

(2)临床运用:笔者临床主要运用神阙穴拔罐发挥其良好的降肺气、降胃气、通腑气的治疗效应。如曾治疗1例45岁的男性病人,该患者典型哮喘症状发作已逾3年,每次予氨茶硷、舒喘宁气雾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能短时缓解,但很快又再度发作,且一次甚于一次。本次症见呼吸短促,喉部痰鸣,面色晦暗,体胖舌大,苔淡白腻、脉滑。证属肺、脾、肾气虚为本,痰浊阻滞气道致肺气上逆为标。治当降逆平喘,以上述方法治疗20分钟后喘息停止。次日复诊,稍感气紧,无喉间痰鸣,给予同样方法,加针刺太渊、太溪以扶正,丰隆、支沟、复溜以祛痰湿,如此治疗10次,随访1年未发。笔者还应用此法于呃逆、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效果甚佳。

3 体会

神阙穴临床以灸法、敷贴应用最多,针法鲜见,拔罐之法亦较少运用。但笔者多年的临床运用认为,无论何种气机阻滞或逆乱,以神阙穴闪罐,以一松一紧的形式,尤如波浪运动之后浪推前浪,从而使阻滞之气机不断向前运动,最终达到气行畅达,疾病可愈。在具体运用中,笔者体会到神阙拔罐主要用于实证,其中除了上述所列举的降肺气、胃气、通腑气之外,还可用于其它气机上逆病症如肝气郁结或上逆等的治疗。

四川61007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胡玲香

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赖龙胜 唐 勇

篇10

本组66例患者,均为我科及口腔科转诊病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18~67岁;病程1~3个月;单侧发病56例,双侧发病10例。其中单纯关节区弹响8例,弹响伴疼痛26例,弹响伴疼痛伴张口受限13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9例。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下关、颊车、听宫、翳风及阿是穴等穴位贴敷曼吉磁贴(所用曼吉磁贴为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生产),48小时更换1次,8天为一疗程并复诊检查记录病情及症状转归情况,疗程间歇2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继续给予治疗或改为其他治疗。3 疗效观察3.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颞下颌关节无疼痛、弹响消失,开口度恢复正常(3.7 cm),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无压痛;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开口度接近正常,仅颞颌关节活动频繁或大张口时有不适感;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但未能全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无改变。3.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评定疗效,治愈28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愈显率74.2%,总有效率93.9%。4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因风寒湿之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血瘀滞脉道,肌肉筋膜骨节失养或局部外伤,关节劳损,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肌群、关节不协调的运动,都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对其针灸治疗早有论述,《针灸甲乙经》记载有“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嚼,颊车主之”“失欠……下关主之”。《针灸大成》亦有颊车“主牙关不开,口噤不语”,下关穴、颊车穴有通经活络,开关止痛之功效。因此我们选取下关、颊车配合听宫、翳风及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通经活络、祛寒湿、利关节、活血止痛的作用,可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以肌肉、筋膜等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痉挛及关节盘移位,从而出现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磁疗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可以缓解颞下颌关节的肌肉痉挛;磁场作用于人体可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起消炎、镇痛作用;穴位是人体电磁场的活动点,磁场作用于穴位调整神经机能,改善血液循环。因此穴位作用和磁场作用结合在一起,对该病有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