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细胞瘤范文

时间:2023-04-03 01: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殖细胞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殖细胞瘤

篇1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生殖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肿瘤之一,可发生在儿童期的任何年龄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和脏器。笔者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2005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有完整CT资料的小儿生殖细胞瘤38例,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男8例,女30例,年龄从出生~14,平均7.24岁。其中出生~3岁16例,4~7岁4例,8~14岁18例。临床表现为生后或偶然发现包块18例,占本组47.3%;腹痛10例;排便费力、大便变扁3例;胸痛3例;食欲不振2例;消化道出血2例。 

        层厚、层距均为10mm CT扫描。38例全部平扫,其中11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对比剂用350mgI/ml欧乃派克        1.5~2.5ml/kg体重,经静脉团注后即刻扫描。常规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观察肿瘤的形态外观特点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定位、定性提供资料。 

        2 结果 

        2.1 CT平扫显示 

        本组纵膈内5例,腹腔内3例,腹膜后8例,盆腔22例。CT平扫显示:混杂密度占位18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占位12例,绝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的占位8例。占位最小为1.5×2.3cm×3.5cm,最大为9.5cm×15.0cm×20.0cm。呈不规则形态的占位21例,类圆形17例;边缘光滑或较光滑者29例,边界不清9例;合并椎板裂4例,继发肾盂积水4例,胸、腹水各2例。 

        增强后全部病例较前强化而清晰,尤其囊性占位,除钙化、脂肪不强化外,液体及液化坏死区可有轻度强化。 

        2.2手术与病理 

        本组良性占28例,占73.7%;恶性10例,占26.3%。良性均为成熟畸胎瘤,恶性10例中内胚窦瘤合并畸胎瘤3例;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胎瘤各2例;卵巢绒毛膜癌1例。  

        3 讨论 

        3.1 生殖细胞瘤的胚胎发生 

        生殖细胞瘤又称胚芽细胞瘤,系来自于生殖细胞的一组肿瘤,多数为良性畸胎瘤。少数为恶性,如:未成熟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内胚窦瘤、绒毛膜上皮癌、胚胎癌等,文献报道约占20%,本组占26.9%,与文献一致。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性腺,但也可以发生在性腺外的部位,如:骶尾部、腹膜后、纵膈、中枢神经系统等人体中线的部位,但人体的任何脏器及部位均可发生,如:胃壁畸胎瘤、椎管内硬膜外复合生殖细胞瘤、支气管内畸胎瘤等。性腺外的这类肿瘤可能是在胚胎早期生殖细胞从卵巢囊迁移异位到发育中的胚盘形成的。

少说畸胎瘤出生时即为恶性,多说出生时为良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其中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文献报道不成熟畸胎瘤经手术切除后,可复发,但有向成熟畸胎瘤转化之可能。由于生殖细胞瘤起自原始的胚芽细胞,既可以形成良性肿瘤,亦可以形成恶性肿瘤,甚至可以形成一个肿瘤内既有良性的成分也有恶性的成分,如:成熟畸胎瘤和卵黄囊瘤并存。在同一肿瘤可存在不同恶性度和不同组织学型的成分,如:不成熟畸胎瘤含精原细胞、不成熟畸胎瘤含内胚窦瘤。 

        3.2 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 

        根据本组CT表现,生殖细胞瘤可分为3种类型: 

        3.2.13 种或3种以上组织密度组成的混杂密度占位最多见,均含有钙化和脂肪;本组18例,占47.4%,其中良性16例,恶性2例。 

篇2

【关键词】 CT;畸胎瘤;精原细胞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haracteristics of germ cell tumors and it’s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CT imaging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16 patients with germ cell tumor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The CT findings showed as soft tissue mass with well-circumscribed inside scrotum. there have 10 cases seminoma, plain scan showed iso-to low density, after the inject of contrast medium the lesion showed mild to midrange enhancement, 6 cases showed internal necrosis, 2 cases showed calcification; 4 cases teratoma patients the age of onset is younger than 20 years, plain scan showed iso-to low density, all 4 cases showed internal calcification and 1 cases showed adipo, after the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showed obviously uneven enhancement; endodermal sinus tumor have 2 cases, plain scan showed iso-to low density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showed mild to midrange enhancement. Conclusion CT can detect primary germ cell tumors size, shape, meanwhile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information will be helpful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tumors. at the same time, CT can find out the metastasis, provide a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stag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s.

[Key words]computed tomography; teratoma; spermatocytoma

肿瘤较少见,约占男性全身肿瘤的1~2%,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1,2],右侧多于左侧,双侧同时发病者更加少见,在隐睾人群中其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20~40倍。肿瘤转移较早,多经淋巴和血运扩散。内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在治疗方法及预后方面有明显不同, 如果影像学检查能在在治疗前提出准确诊断,则可以协助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我们收集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生殖细胞类肿瘤的CT资料, 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CT对其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复习相关文献。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类肿瘤16例,均为男性,年龄1~65岁,平均35.3岁。临床表现:13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肿大,3例出现轻度胀痛;2例患者由于腹膜后转移压迫输尿管出现泌尿系梗阻症状。所有患者均无隐睾病史,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精原细胞瘤10例,畸胎瘤4例,内胚窦瘤2例。

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TION 16排螺旋CT机。分别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股骨上段、盆腔及中上腹部。参数:120 KV,200~300mA, 层厚5mm。前臂静脉以2.5ml/s流率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 I/ml)75~100ml。双期增强分别于25~30s(动脉期)、60~70s(静脉期)开始扫描。行多平面重建(MPR),层厚1. 25mm, 层距1.25mm。

对本组病例的CT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肿瘤大小,密度,强化方式、肿瘤边界及远处转移情况并与大体病理标本对照分析。

结 果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肿块,最大径线为1.5~12cm,均表现为边界清楚软组织肿块,患者均无隐睾史。

精原细胞瘤10例,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1.5岁;病变发生于左侧4例,右侧6例,均位于阴囊内,肿瘤最小直径为1.5cm,最大直径为12cm;CT表现为阴囊内类圆形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平扫时呈等、低密度,CT值约为15~35Hu,2例出现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增加10~25Hu,6例患者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未强化囊变坏死区(图1-2);伴有鞘膜积液3例,4例患者出现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转移性淋巴结压迫输尿管出现肾积水,1例患者见少了腹水。

畸胎瘤4例中,良性3例,恶性1例;右侧发病3例,左侧1例;发病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20岁;肿瘤直径2.5~9cm不等。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CT值平均约为17~29Hu;4例见到不规则钙化(图3),1例成熟型畸胎瘤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增加30~55Hu,2例恶性畸胎瘤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囊变坏死区,1例恶性畸胎瘤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内胚窦瘤2例,左右各一例,2例患者血清学检查AFP均明显升高,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均匀强化,无囊变坏死及钙化。

图1~2 右侧精原细胞瘤,图1 平扫示右侧内类圆形占位,边界清楚,呈等低密度 图2 增强扫描后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肿块偏后方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图3 左侧畸胎瘤,见左侧内占位,边界清楚,内可见斑块状、条状高密度钙化

讨 论

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0%~95%,且大部分为恶性,非生殖细胞肿瘤占5%~10%。根据细胞的分化情况, 生殖细胞肿瘤可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两类;非精原细胞瘤如胚胎癌、畸胎癌、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卵黄囊肿瘤等。其他肿瘤包括淋巴瘤、白血病、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转移瘤[3]。肿瘤在年龄分布上有三个发病高峰。在生殖细胞类肿瘤中,精原细胞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峰值年龄30~45岁)要比非精原细胞瘤型生殖细胞瘤(峰值年龄20~35岁)大10岁。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是淋巴瘤和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4]。肿瘤的典型表现为肿块或无痛性增大,疼痛大约在25%病人中可见[5],本组病例中13例患者表现为无痛性肿块,3例表现为隐痛,与文献报道相似。

精原细胞瘤是生殖细胞类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35%~50%,本组16例生殖细胞类肿瘤中精原细胞瘤10例,占62.5%,与文献报道相符。精原细胞瘤CT平扫表现为等、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即使较大的肿瘤也有清楚的边界,可能由于白膜的包裹,限制了肿瘤向周围软组织的侵犯,肿瘤体积较大,可能由于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无痛性增大,导致不能及时就诊;增强扫描后肿瘤一般呈轻度强化,CT值增加一般不超过25Hu,肿瘤中心多见囊变坏死[6],本组中6例肿瘤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与文献报道相符;另外2例患者肿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尚未见文献报道。精原细胞瘤容易发生转移,主要由淋巴转移为主,位置以腹膜后及盆腔转移多见,本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膜后/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

畸胎瘤典型CT表现是由脂肪、毛发和液体等成分混合而成的密度不均匀的囊实性肿块影,囊壁厚薄不等,可有弧形钙化,囊内脂肪成分CT值呈负值。约一半畸胎瘤内能见到牙齿及不规则的骨骼影,但本组4例畸胎瘤均没有见到典型的牙齿和骨骼,均为不规则钙化灶。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和分隔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及含脂肪成分部分无增强。因此,实质内有软组织密度块影伴钙化点、脂肪密度影为畸胎瘤的CT特征表现,本组仅1例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同时含有钙化和脂肪成分。

内胚窦瘤又称为卵黄囊瘤, 是一种罕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在成人和儿童均有发病,在小儿较多发生于腹部的性腺外器官和组织,尤其是骶尾部软组织,。CT检查大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密度较均匀。CT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检查结合血清AFP测定有助于小儿内胚窦瘤的定性诊断[7]。

总之, CT能显示出生殖细胞类肿瘤本身特征, 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也可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但除了常见肿瘤外, 还可出现其他少见肿瘤,关于少见肿瘤的鉴别诊断仍存在许多问题, 有待以后经验的积累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osl, G. J. and Motzer, R. J. Testicular germ-cell cancer. N Engl J Med, 1997; 337: 242

2. Oliver, R. T.Testis cancer. Curr Opin Oncol, 1997;9: 287

3. 裘法祖. 外科学[M] . 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672

4. Huyghe E, Matsuda T, Thonneau P.Increasing incidence of testicular cancer worldwide: a review. Urology. 2003;170:5

5. Nichols CR. Testicular cancer [J ] . Curr Probl Cancer, 1998 ,22 :187

6. 董丽卿,陈伟建,孔祥泉. 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放射学实践,2006,21:702

篇3

【关键词】 鞍区肿瘤;MRI;诊断;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单位: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鞍区肿瘤作为颅内常见肿瘤类型之一,分为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不同类型,临床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且误诊率较高[12];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部位及侵袭关系,对于鞍区肿瘤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MRI以其无创、重复性好,图像干扰较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已成为鞍区肿瘤首选诊断手段[45]。笔者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鞍区肿瘤患者102例MRI影像学资料,归纳总结不同鞍区肿瘤类型MRI影像学特征,寻找鉴别诊断关键,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鞍区肿瘤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62例,年龄10~68岁,平均45.2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为8.7个月。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损伤如神经麻痹、视物模糊、头晕头疼、嗜睡、恶心呕吐、尿崩、癫痫等以及内分泌功能受损如停经、肢端肥大、泌乳、减退、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症状;患者中垂体腺瘤30例,三叉神经瘤15例,脑膜瘤22例,颅咽管瘤12例,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脊索瘤2例,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1例。

1.2 MRI检查 本组患者均采用通用公司磁共振扫描仪,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层面为横断面、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层厚为1~2.5 mm;T1WI, T2WI,常规采用FSE序列,选择合适TR、TE指标;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患者静脉注射磁显影葡胺(GdDTPA),剂量0.1 mmol/kg,亦行横断面、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67]。

2 结果

2.1 肿瘤类型及确诊符合率 本组102例患者中经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垂体腺瘤30例,三叉神经瘤15例,脑膜瘤22例,颅咽管瘤12例,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7例,脊索瘤2例,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为96.1%(98/102),其中3例患者颅咽管癌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患者脑膜瘤误诊为垂体腺瘤,误诊原因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MRI影像学检查表现异常有关。

2.2 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2.2.1 垂体腺瘤 本组研究中垂体腺瘤30例患者年龄1267岁,主要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为28例。其中大腺瘤患者19例,T1WI显示低信号,T2WI显示高信号,特别注意颅内出血患者均显示为局部高信号;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显著;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多位于鞍区内部,呈圆形、椭圆形,常见“束腰”征,可突入鞍上池,压迫蝶鞍,或者突入蝶窦、视交叉等向上生长。微腺瘤患者11例,T1WI显示为低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不显著,与周围组织比较显示为较低信号;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多呈不规则形、圆形、类圆形等,常见垂体增大不对称,可见垂体局部突出或颅底部凹陷征象。

2.2.2 三叉神经瘤 本组研究中三叉神经瘤15例患者年龄27~65岁,起源于三叉神经根,约占本组患病数的14.7%。MRI影像学显示为鞍旁肿块,边界清晰,多呈哑铃状,T1WI显示低信号,T2WI显示高信号但不均匀一致;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均匀明显强化。

2.2.3 脑膜瘤 本组研究中脑膜瘤22例患者年龄30~64岁,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年龄段,为17例;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界不清,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占位区域为鞍区内部,部分位于鞍背部,T1WI显示较低信号,T2WI显示较高信号;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显著且均匀,大部分可见“脑膜尾征”。

2.2.4 颅咽管瘤 本组研究中颅咽管瘤12例,患者年龄14~71岁,青少年多发,本次研究中20岁以下患者9例;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界清晰,主要占位区域为鞍区内部,部分位于鞍上部;肿瘤表现为实质病变患者T1WI显示较高信号,T2WI亦显示较高信号,而肿瘤表现为囊性病变患者T1WI显示较低信号,T2WI亦显示较高信号;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实性部分强化显著且均匀。

2.2.5 胶质瘤 本组研究中胶质瘤10例患者年龄15~23岁,多发于青少年;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界清晰,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占位区域为视交叉区域,T1WI显示较低信号,T2WI显示较高信号,信号多不均一;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明显,均匀一致。

2.2.6 生殖细胞瘤 本组研究中生殖细胞瘤7例患者年龄16~43岁;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界不清,多呈椭圆形、不规则形,主要占位区域为鞍区内部,可累及鞍上部、松果体、视交叉及垂体等;T1WI显示稍低信号,T2WI显示稍高信号,信号多不均一;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明显,表现为实质病变则均匀一致,而表现为囊性病变则不均一。

2.2.7 脊索瘤 本组研究中脊索瘤2例,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边界不清,多呈不规则形,主要占位区域为蝶鞍、海绵窦区域,T1WI显示较低信号,T2WI显示较高信号;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区域强化混杂、不均一。

篇4

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343例卵巢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8~76岁,平均39.6岁。依照WHO(1992年)卵巢肿瘤基本相同的简化组织学分类[1]。

结果

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各类卵巢肿瘤的发病率如下:上皮性肿瘤217例,占63.2%;性索间质肿瘤12例,占3.5%;生殖细胞肿瘤112例,占32.7%;转移性肿瘤2例,占0.6%。

上皮性肿瘤的分类:上皮性肿瘤是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组,发生于覆盖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虽然卵巢本身并非副中肾管,但其表面的生发上皮和副中肾管都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因此卵巢上皮具有高度的多能性,生发上皮在陷入卵巢上皮后,可直接或间接经细胞增生,而形成各种上皮性肿瘤。本组217例上皮性肿瘤中,浆液性肿瘤96例,占44.2%。其中浆液性状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癌5例。黏液性肿瘤80例,占36.9%。其中黏液性腺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占0.9%。卵巢腺癌7例,占3.2%。纤维上皮性肿瘤3例,占1.4%。卵巢单纯性囊肿29例,占13.4%。

性索间质肿瘤分类:性索间质性肿瘤主要来自性索成分的颗粒细胞,支持细胞和特殊间质成分的卵胞膜细胞,这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故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这组肿瘤恶性程度较低。本组共12例,颗粒(卵胞膜)细胞瘤4例,占33.3%;卵胞膜纤维瘤2例,占16.7%,卵巢纤维瘤4例,占33.3%;卵巢神经纤维瘤1例,占8.3%;平滑肌瘤1例,占8.3%。

生殖细胞肿瘤分类: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包括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等。本组共112例,卵巢畸胎瘤105例,占93.7%;其中3例有少量甲状腺组织,其中鳞状上皮成分早期癌变1例。绒毛膜癌1例,占0.9%;卵巢胚胎性癌1例,占0.9%;无性细胞瘤3例,占2.7%;卵黄囊瘤1例,占0.9%。

转移性恶性肿瘤2例,均来自胃肠道。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在343例卵巢肿瘤中良性313例,占91.3%;恶性30例,占8.7%,与文献报道的10%[1]左右的发病情况基本一致,本组恶性肿瘤30例中,上皮性癌发病率最高,占恶性肿瘤的56.7%;生殖细胞肿瘤次之,占23.3%。具体如下:上皮性癌共17例(浆液性囊腺癌5例、黏液性腺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卵巢腺癌7例);恶性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卵胞膜)细胞瘤4例;恶性生殖细胞瘤7例;转移癌2例。

卵巢肿瘤的好发年龄:本组卵巢肿瘤发病年龄7~76岁,恶性肿瘤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为34~74岁,21~74岁,平均50.2岁。生殖细胞肿瘤发病年龄7~49岁,平均27.9岁,高峰年龄24~32岁。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低。

讨论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超声显像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虽然对观察盆腔肿物有一定帮助,但仍难于鉴别良性与恶性[2],最终诊断的依据是组织学诊断。本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最高,共217例,占63.2%;生殖细胞肿瘤次之,共112例,占32.7%。生殖细胞肿瘤常混合发生,其预后取决于最恶性的成分。

卵巢肿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各种疗法中最主要的是手术切除。放疗及化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使患者的全身反应较重。手术、放疗及化疗3种方法综合应用,往往可使肿瘤患者的近期存活率有所提高。但仍然普遍存在一个共有的复发问题。不少患者治疗后可以有一个阶段的缓解,但常在1~3年后复发。5年存活率较低。因此,研究改进治疗方法,并探讨影响疗效与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增进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篇5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0例,男83例,女37例,年龄26~87岁,肺癌55例,其中小细胞肺癌38例,食管癌21例,肝癌16例,胃癌11例,胰腺癌3例,结直肠癌3例,乳腺癌3例,胆囊癌2例,前列腺癌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例,胸膜间皮瘤1例,膀胱癌1例,胸腺瘤1例。入院前用过利尿剂10例,入院时就存在低钠血症的75例,住院过程中出现低钠血症的45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未进行过化疗。

低钠血症的判断标准:轻度低钠血症120~135mmol/L,中度低钠血症120~130mmol/L,重度低钠血症<120mmol/L。

实验室检查:轻度低钠血症41例,中度低钠血症45例,重度低钠血症34例,其中<110mmol/L 10例。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纳差、腹胀等,重度低钠血症的患者还有头晕、头痛、烦躁、嗜睡等意识障碍,尤其血钠<110mmol/L的患者可以出现昏迷。

结 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10%高渗盐水30~50ml,1次/日静滴,治疗5~10天,同时给予全身化疗以及支持对症治疗,其中治愈84例(70%),血清钠恢复正常;好转24例(20%),血清钠由中重度转为轻度低钠血症,无效5例(4%),死亡7例。

讨 论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肿瘤患者,可因肿瘤本身的生物活性以及抗肿瘤药物和医源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低钠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疲乏、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因脑细胞水肿,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甚至致死,因此应值得临床重视。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①肿瘤本身导致的低钠血症。本组资料显示120例低钠血症当中有458%的患者为肺癌,其中大部分为小细胞肺癌,这与肿瘤本身引起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有关。有资料显示1%~2%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SIADH,其中以小细胞肺癌最多见,小细胞肺癌与支气管类癌同起源于支气管嵴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分泌多种激素,以ADH和ACTH最多见。SIADH还可见于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肉瘤、霍奇金病、胸腺瘤、膀胱癌等。另外还有脑耗盐综合征(CSWS)引起的低钠血症,临床比较少见,本组有1例生殖细胞瘤属于此类疾病。CSWS是一组由颅内疾病引起的,以低钠血症、尿钠增高、低血容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多见于鞍区肿瘤及其术后,目前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钠利尿多肽异常分泌有关。②因肿瘤治疗引起的低钠血症,如化疗及利尿剂的应用。目前化疗已经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化疗诱发的低钠血症可能有以下原因:a.化疗中使用顺铂等药物水化造成液体输入过多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b.化疗期间由于胃肠道反应导致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c.化疗药物直接造成肾小管损伤,刺激ADH的分泌[1~3]。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合并低钠血症临床上比较常见,因此患者入院后要常规进行电解质化验检查,对肿瘤本身引起的低钠血症,要尽快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血钠有可能恢复正常,对顽固、重度的低钠血症要及时检测血钠的变化,出院后可嘱患者口服食盐胶囊长期补充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进行化疗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反复检测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这样才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篇6

【关键词】儿童 脑肿瘤 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86-02

脑肿瘤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小儿脑肿瘤在临床上常无特征性表现,易被误诊。C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回顾分析了100例小儿脑肿瘤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以提高其定位、定性诊断水平,并结合文献,就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随着 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小儿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现实。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小儿脑肿瘤患儿, 年龄4 个月- 15岁,平均年龄 9 .25 岁, 男55例,女 45例。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增高70例, 头痛 76例, 呕吐55例, 腱反射亢进 33例, 单或双侧肢体瘫痪25例, 反复惊厥32例,面神经麻痹20 例,单或双侧病理征阳性15例, 昏迷7例, 小脑共济失调 2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均使用美国GE公司CT扫描机,以 OML 为基线,行颅脑横断面平扫,必要时增强扫描。层厚为 5 或10 mm, 扫描时间为 5-10 s。CT增强造影剂使用优维显, 注药剂量为1-1.5 ml/ kg,注药后立即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 100例脑肿瘤中, 35例( 35%)位于脑干, 27例( 27%) 位于鞍内及鞍上区, 21例( 21%) 发生在小脑, 幕上半球8 例 (8%) , 侧脑室3例, 间脑3 例, 第四脑室 2例, 枕大池1例。

2.2 C T 表现: 100例小儿脑肿瘤的CT 表现: ( 1)胶质瘤57 例,位于脑干35例, 幕上半球8例, 小脑5例, 鞍内及鞍上区4例, 侧脑室3例, 第四脑室和丘脑各 1例。CT 表现:平扫3 例低密度, 7例略高密度, 47例混杂密度, 表现为低密度或略高密度者边界尚清晰,表现为混杂密度者境界不清。 45例伴有水肿带, 3例瘤体内有出血, 1 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 1例无强化, 3例轻度强化, 6例边缘呈环状强化, 环壁可见强化的瘤结节, 47 例呈斑片状强化, 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 (2)颅咽管瘤 16例,均发生在鞍内及鞍上区。C T 表现为边缘清楚类圆形肿物, 1例可见浅小分叶。囊性者11例, 囊壁为等密度, 囊液为低密度, 囊壁9例呈线状钙化, 1例呈蛋壳样钙化。 实性或囊实性 5例,实质部分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其内可见条状及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 实质部分均匀强化, 囊性部分不强化, 囊壁成蛋壳样强化, 增强后囊液介于15-26HU。(3)髓母细胞瘤15例, 14例位于小脑蚓部绒球小结叶, 1例位于第四脑室。 CT 表现为类圆形等密度影, 14 例边界清楚, 7例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 四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压, 7例伴有三脑室以上梗阻性脑积水, 瘤内出血1例。增强扫描14例瘤体均匀强化, 1例不均匀强化。 4例沿蛛网膜下腔种植性转移, 引起基底池强化, 这是髓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 4)生殖细胞瘤 5例, 松果体处2例,鞍区 2例,小脑 1例。在CT 上易于显影, 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肿块, 4例瘤有高密度小结节状钙化影, 2 例松果体钙化增大,包裹于瘤体内,这是生殖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三脑室不同程度扩大前移, 侧脑室积水扩张, 增强扫描均强化, 但1例因坏死不均匀强化。( 5) 畸胎瘤3 例, 鞍内及鞍上区 2例, 小脑1例。CT 表现为圆形分叶状略高密度影,边缘光滑, 中心呈低密度囊变,瘤体内均可见钙化、 骨骼、 牙齿、 毛发等。实体部分均匀强化,囊边区不强化。 ( 6)蛛网膜囊肿2例, 圆形,边界清楚,囊内液体低密度, 无强化, 增强后5-12HU。( 7) 垂体瘤1例, 冠状位平扫示蝶鞍内椭圆形等密度肿块, 高2.0cm , 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强化明显,鞍底下凹变薄,后床突抬高。( 8)骨软骨瘤1例, 发生在鞍上区, C T 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内有不规则骨样高密度,骨样高密度中心可见等密度片状影, 鞍上池正常形态几乎消失。增强扫描肿块强化不明显,其中心等密度区稍有减小。

2.3 胶质瘤的组织学分型: 胶质瘤的分类标准参照WHO脑肿瘤新分类方法。本组57 例胶质瘤中,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29 例,胶质母细胞瘤32例, 少胶质瘤 7例,间变型少胶质瘤5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5例, 室管膜瘤7例, 混合胶质瘤 5例。

3 讨论

3.1 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特点:100 例脑肿瘤中有 57例胶质瘤占 57%。发生在脑干 35例, 均为胶质瘤。小儿脑肿瘤胶质瘤无特征性C T 表现, 平扫可表现为低密度, 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内低密度区并非水肿而实为实性肿瘤, 病理结果显示其含水量高,星形细胞瘤, 其瘤细胞含水量高达80%-82%。脑胶质瘤的CT 密度还与瘤细胞的多少,分布是否均匀, 瘤体内有无坏死, 出血, 囊变和钙化有关。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程度与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程度及血脑屏障有关。研究表明, 胶质瘤增生越活跃, 恶性程度越高, 出现快速渗漏现象的机会也就越大, 导致造影剂外溢也就越多。对于强化比较明显的胶质瘤,电镜观察,肿瘤血管不成熟,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不良, 血脑屏障不健全, 使较多造影剂外溢所致。57例胶质瘤, 37例诊断正确, 正确率为64.91%。3 例位于小脑的星形细胞瘤,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时瘤体内有较明显的强化结节, 误诊为血管母细胞瘤。 2例位于脑干的星形细胞瘤, 密度均匀,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误诊为髓母细胞瘤。1例幕上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呈不均匀稍低密度, 强化明显,误诊为脑膜瘤。1例幕上少突胶质细胞瘤, 呈等密度与稍高密度, 内有条索状钙化, 误诊为血管畸形。16例颅咽管瘤, 14例诊断正确。颅咽管瘤多在1-1. 5ppm 处出现明显波峰,以此可以与其它肿瘤相鉴别。 髓母细胞瘤15例, 13例诊断正确。 1例位于小脑,明显增强, 内混有小片状低密度区,误诊为星型细胞瘤。 1例位于第四脑室,平扫呈稍高密度, 增强明显强化,误诊为脑膜瘤。 5例髓母细胞瘤发生蛛网膜下腔转移,平扫时可见大脑回, 小脑叶的边界模糊, 注入造影剂后可呈条状或结节状强化。生殖细胞瘤5例, 1例位于鞍区, 结节状稍高密度, 中度强化, 误诊为垂体瘤。3例畸胎瘤因具有典型的特征, 均诊断正确。蛛网膜囊肿2例, 其CT 表现也比较特殊, 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需要与大枕大池和上皮样囊肿相鉴别。骨软骨瘤1 例,发生在鞍上区, C T 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内有不规则骨样高密度,误诊为颅咽管瘤。

3.2 小儿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小儿脑肿瘤种类繁多,常见脑肿瘤的典型CT表现比较容易诊断,一旦出现不典型CT表现时,定性诊断就变的相当困难和复杂,尤其是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比较容易互相混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依靠某些征象,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加以鉴别。

3.3 CT对小儿脑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限度:由于小儿病史采集相对较困难,检查往往又得不到患儿充分合作,经常把一些无明显定位体征的脑肿瘤误诊为其他疾病。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等,且能对肿瘤的病理性质做出某些推断。CT检查简便、安全、快捷、有效,对颅内压增高及危重患儿无明显禁忌,已成为诊断小儿脑肿瘤首选的方法。但是,某些位于后颅窝中线的肿瘤,如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的CT表现有时很相似,当第四脑室显示不清的情况下,两者的鉴别比较困难。由此可见,CT对小儿脑肿瘤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程度受限。

3.4 小儿脑肿瘤易误诊的原因:年幼儿不能自述症状,往往由家长代诉就诊较晚, 当症状明显如失明、 偏瘫等才就诊已失去了早期诊断的机会。小儿查体不合作, 如视野、 感觉等的检查均不能很好配合。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如颅高压症可因其未闭合的囟门及裂开的颅缝而得到缓解。另外颅内占位与非占位性病变某些症状、体征相同如意识障碍、抽搐、头痛、呕吐、视水肿、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等在占位与非占位性颅内疾患如脑肿瘤、 脑脓肿、脑囊肿、感染、癫痫、脑血管病都有相似之处。

3.5 头颅 CT 的使用及其意义:头颅 CT 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 X 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CT图像能清晰地显示出颅内肿瘤的位置、形态、范围、大小、 数量及性质,且头颅 CT 检查对病人既安全、快速又无损伤, 相比之下颅内疾病的另一些检查如颅平片、脑电图、脑超声、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脑脊液检查等对颅内肿瘤不仅无特异性, 有些还带有不安全或创伤的因素。因此头颅 CT 在诊断小儿肿瘤方面要优于其他检查, 是医学界划时代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通过头颅 CT 检查我们对许多小儿颅内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小儿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年轻女性; 恶性肿瘤; 诊治

本研究通过分析40岁以下妇科恶性肿瘤的病例特征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恰当地诊治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诊治的40岁以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

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随访月经生育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按前后各5年两组统计,比较不同组间的构成比例、诊治期别等差异,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我院10年期间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721例,40岁以下的患者56例,占7.77%。40岁以下患者的平均年龄25.8岁(13~30岁)。未婚者30例,已婚未育者15例,已婚已育者11例。各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排位分别为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卵巢癌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占76.7%(23/30)。各种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见表1。

2.2 按前后5年分两组进行统计,比较不同组间妇科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例。见表2。子宫体恶性肿瘤前5年收治数为0,后5年的收治数为3;宫颈癌前5年排位第3,后5年的排位第2,所占比例从前5年的7.7%上升到后5年的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各类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期别的比较,见表3。40岁以下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Ⅰ期诊断率分别为卵巢癌76.7%,宫体恶性肿瘤100%,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5.7%,宫颈癌66.7%。前5年与后5年相比各种妇科肿瘤的Ⅰ期诊断率无差别(P>0.05)。

2.4 40岁以下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统计,见表4。14例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行了切除单侧附件以保留生育功能,其余卵巢癌患者均行了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所有患者均加用化疗。1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12例只通过化疗治愈,另2例在化疗的同时因病灶侵犯子宫致子宫破裂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子宫体恶性肿瘤均行了根治性手术加化疗,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者还加了放疗。1例宫颈原位癌患者行了宫颈锥切术,1例Ⅱb期宫颈癌未行而采用同期放化疗,其余患者均采用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依据术后病理高危因素补充放疗或化疗。

3 讨论

3.1 40岁以下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 本研究提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在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发生率排位分别为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卵巢癌占53.6%,本研究中最小年龄为13岁,已有月经来潮,说明卵巢癌在卵巢生长活跃时期容易发生变异,但也有报道6岁以下卵巢功能未开始发育的幼儿期发生卵巢癌[1]。本研究中卵巢癌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占76.7%(23/30);其次是上皮性肿瘤,占20.0%(6/30),发生年龄为24~30岁,未见20岁以下的患者;性索间质类肿瘤1例,为颗粒细胞瘤。

3.2 40岁以下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情况 本研究中,40岁以下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Ⅰ期诊断率分别为卵巢癌76.7%,宫体恶性肿瘤100%,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5.7%,宫颈癌66.7%。由此可见,除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外,40岁以下患者其他妇科恶性肿瘤的Ⅰ期诊断率均较高,这也为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及生理功能提供了前提基础。另外从表3可见后5年的Ⅰ期诊断率比前5年的高,虽然统计学上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但也可能提示大众体检防癌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医院早期诊断技术在不断提高。

3.3 40岁以下患者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 对年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保留卵巢功能甚至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30例卵巢癌患者中,25例为生殖细胞肿瘤,其中14例Ⅰ期的患者行了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电话随访成功10例,月经均基本正常,获得总妊娠数4例,其中3例各育1例,另1人因未结婚流产1次,另外6例中4例未结婚,另1例已婚无妊娠计划,另1例已婚待妊娠中。FIGO临床实践指南提到:由于化疗可以治愈大多数生殖细胞肿瘤,甚至晚期肿瘤,所以对于所有类型所有的临床期别的生殖细胞瘤,如有生育要求均可行保守性手术。从本研究的结果及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明,对多发于年轻妇女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如为单侧,切除患侧卵巢和肿瘤病灶,及全面的分期探查手术,保留未侵犯的子宫和正常侧的卵巢,术后行辅化疗,是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的,但本研究只限于Ⅰ期的患者。 本研究中有7例患者保留了卵巢功能。而FIGO临床实践指南推荐Ⅰa2期以下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选择:①大范围的宫颈锥切活检加腹膜外或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②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加腹膜外或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或者宫颈原位癌患者希望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本研究中有1例宫颈原位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术,随访1年中,尚无妊娠记录。

总结本研究,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均可发生在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发生率排位分别为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各种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地探讨总结中并形成规范。以上总结对恰当地诊治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玉昆,张建平,周晖.10~30岁妇科恶性肿瘤64例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4):211-213.

[2] 郝建珍,张淞文,王涛,等.北京地区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因素的探讨.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1):805-809.

[3] 徐国荣,熊树华,罗琼,等.子宫内膜癌年轻化趋势的初步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858-5859.

篇8

【摘要】探讨CT、MRI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CT、MRI在发现病灶、肿瘤定位、分类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方面均明显优于X线检查,宜常规应用。

【关键词】纵隔肿瘤;CT;MRI;

常规X线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限于纵隔内的未造成其轮廓改变的小淋巴结和肿瘤占位病变一般不能被平片发现;造成纵隔增宽的原因很多,平片的鉴别能力有限,平片对纵隔肿瘤的鉴别主要依据解剖部位和纵隔分区,除典型病例外,明确诊断有一定难度;其次,对良恶性肿瘤判断以及肿瘤对纵隔脏器的侵犯,也是临床上必须了解的,平片很难提供更多确切的信息。鉴于以上理由,CT和MRI为纵隔肿瘤诊断所必须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

1 CT和MRI在纵隔病变检查中的主要临床指征,从中可以反映出CT和MRI相对于平片的优点,以及CT与MRI的各自相对优缺点

1.1 纵隔CT和MRI检查的适应征

1.1.1 胸部平片不能检测的病变

纵隔病变或肿块只有向外生长推移纵隔胸膜和肺的交界面,造成轮廓异常时才被X线平片发现,所以位于纵隔内的肿瘤或增大的淋巴结难以被X线平片发现。虽然CT是横断位扫描,很容易发现病变的存在,但CT对纵隔的显示必须作增强扫描,否则较小的病变尤其是淋巴结有时很难与纵隔内的血管断面相区别。 MRI可做多轴位扫描,而且 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对血管的显示极为敏感,一般不需增强即能发现病变的存在,并能显示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1.1.2 对纵隔病变的性质鉴别

胸部平片对纵隔肿瘤的定位是可取的,但对肿瘤的密度区分能力差,CT和MRI对纵隔肿块的密度和信号改变较敏感,并能通过增强扫描以显示肿块的强化形式。CT对钙化的显示优于MR,而MR对脂肪组织及出血的显示优于CT。此外MRI多轴位扫描对病变的空间分辨率也优于CT,故对纵隔肿瘤的定性及范围显示较为理想。

1.1.3 纵隔增宽的原因鉴别

纵隔增宽的原因很多,除纵隔肿瘤和淋巴结增大外,纵隔内血管的生理性退变或病变也可造成纵隔增宽,此外纵隔内脂肪的沉积也可造成纵隔增宽,MRI对血管和脂肪的显示尤为敏感,其鉴别能力优于CT,并且不需要作增强,同时多轮位扫描能显示病变的全貌。

1.1.4 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

纵隔内搏动性肿块常为血管性肿块,少数也可以是非血管的。若为血管性,究竟是变异、扩张、扭曲还是动脉瘤,这对外科医生尤为重要。MRI对动脉瘤的显示和鉴别较敏感,尤其对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显示优于CT。

1.1.5 肺门区血管和淋巴结的鉴别

肺癌病例术前了解肺门和纵隔内有无增大淋巴结极为重要,它对于肿瘤的分期和手术切除的估计极为重要。虽然目前肺癌患者术前CT检查作为常规,它对纵隔的淋巴结增大的显示较为可靠,但对肺门区增大淋巴结和血管的区分有赖于良好的增强检查。MR对血管的显示较敏感,故肺门区域的血管和增大的淋巴结极易区分。因此对术前的评估较有价值。

1.1.6 纵隔脊柱旁线的增宽

纵隔脊柱旁线的移位常提示病变来自后纵隔,如后纵隔肿瘤、降主动脉瘤、降主动脉扭曲、脊柱病变或食道病变[1]。平片能发现纵隔脊柱旁线移位,但很难确定性质。MRI对后纵隔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尤其对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侵及椎管特别敏感。对脊柱病变与降主动脉瘤的鉴别也较方便。

1.1.7 心血管病变的鉴别

心血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以往常依靠心血管造影。自从MRI运用于临床后对此类病变的检查已日益增多,特别对血管的发有异常和先天性心脏病。此外对后天性的心肌梗塞、辨膜病变、心包病变也经常使用,它最大的优点是无损伤即能获得优良的图像。

2 纵隔内常见肿瘤的一些基本特点与CT、MRI表现,无论CT、MRI还是平片检查,习惯上还是按纵隔区域对占位病变进行分类和讨论,一般将纵隔按前、中、后和上、中、下分成9个区域[2]。

2.1 前纵隔肿瘤

2.1.1 胸腺肿瘤,包括胸腺增生、胸腺瘤,胸腺癌和胸腺囊肿等。胸腺癌有良恶性之分,或谓之良性和侵袭性,良性者局限于包膜内,当突破包膜侵及周围结构如纵隔脂肪、胸膜、心包和心脏大血管时,即谓侵袭性或恶性胸腺瘤。

2.1.2 生殖细胞类肿瘤,最常见的为畸胎类肿瘤,包括囊性畸胎瘤、实质性畸胎瘤(良性、恶性)和未成熟性畸胎瘤(恶性),其它如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癌、绒毛膜上皮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均为恶性。囊性畸股瘤的CT和MRI表现较为特征性,而其它种类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相互鉴别以及和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不易[3]。

2.1.3 胸骨后甲状腺,根据肿块的起源、部位以及一些基本特征,尤其是明显增强的特点,一般较易诊断。

2.2 中纵隔肿瘤

2.2.1 囊肿性病变,位于中纵隔的主要有支气管源性囊肿、心包囊肿和淋巴水囊瘤。CT虽然易于区分囊性与实质性病变,但当纵隔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时,或囊液含蛋白成份很高时,其CT值升高,平扫难以区分,增强扫描有帮助,但不及MRI可靠方便。

2.2.2 淋巴结病变,中纵隔是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但需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淋巴结增大进行鉴别,如纵隔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转移性淋巴结增大、炎症、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等。淋巴结的分布部位、形态大小、增强类型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及表现甚为重要。巨淋巴细胞增生症又名Castleman病,虽然很少见,但是血管型增强十分显著,颇具特征性[4]。给节病的淋巴结分布虽有一定特征,但变化很多,需与淋巴瘤、结核鉴别,核素扫描有一定参考价值。

2.3 后纵隔肿瘤

2.3.1 以神经源性肿瘤为主,大部分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其次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和化学感受器肿瘤等。

2.3.2 食管癌和食管平滑肌瘤等等。

总之,CT、MRI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应注意正确定位,全面分析各层面表现,正确确定病变范围,并分析确定肿瘤成份。

参考文献

[1] 王云华.原发性纵隔肿瘤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 17(2):92-94.

[2] 张雪林,郭启勇。医学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33-137.

[3] 吴恩惠。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04- 111.

[4] 吴恩惠。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383-408.

篇9

关键词 直流电刺激 模拟系统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R318.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基于直流电刺激的细胞生长培养系统能让医务工作者在不进行人体实验情况下对细胞生长性有初步认识,刺激实验得到的电阻特征数据模拟人体细胞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导电性。作者开发出直流电刺激模拟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后,进一步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检测到的是进行放大10倍之后的电压值数据,而不是具体的组织细胞电阻值数据,因此要转换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系统所选择的刺激电流大小和采集到的电压特征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得知电阻特征数据――既是细胞电阻值数据。但是由于电压特征数据幅值较小,所以对采集的信号进行了一定的放大处理以后再用波形来显示。用户通过观察波形的变换趋势能够大致的了解整个组织细胞的生长状况,从而选择合适的刺激电流和刺激时间,达到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的目的。

1系统测试数据

由于设计中生物材料的关系,该系统的初级实验阶段先用电阻来模拟组织细胞的实验,测试在不同RL和不同刺激电流情况下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将多组数据进行平均之后得到实际电压值的平均值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单片机及其接口电路的阻值较大,所以在计算中暂且忽略电路对恒流源电流的分流影响。根据Vi=VL+R0'IL,式中Vi=5.00000v,R0'为恒流源内阻。可得出在不同的电阻阻值下,恒流源的恒流效果。同时,也可以得出每一种情况下的恒流源的平均内阻。表1所示为在时不同负载电阻下的恒流源的恒流效果的分析。

可以看出方差S2基本满足正态分布,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误差较为大一些,此时的恒流源内阻相对较小。由于进行直流电刺激时,常常选用的电流为0~20uA,所以实验时主要选用小电流进行刺激实验。由此大电流的误差影响不会对实验造成太大的影响。由于组织细胞的组织电阻通常的变化范围一般为几个K%R到几十个K%R 之间 ,所以在小电流的范围内(1uA~20uA)该恒流源满足实验的要求,可用于进行简单的直流电刺激实验。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若要若将阻值更大的负载电阻加入到恒流源电路中时,则需要调整输入电压Vi的值,使输入电压更高,使其负载电阻的压降更大。

根据恒流源电路图,选择相应电阻且电阻值较低时,试验分析表明:恒流源的内阻(即恒流源输出电阻)可达104~108%R的数量级,输出电流在10-6~10-4A范围。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恒流源克服了电阻法和积分微分法组成恒流源的缺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波形显示

系统测试的初级阶段,用电阻代替组织细胞进行实验。波形显示界面主要显示下位机的微电流恒流源的恒流特性,即显示在不同负载电阻下恒流源输出电流的波动情况。实验时,只用一个通道来进行6种电流的测试实验,如图3所示。

3总结

作者用直流电刺激的理论离体组织细胞的电刺激促进其生长的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论证;对基于直流电刺激的细胞生长培养系统的进行了硬件设计和分析,主要是微电流恒流源电路的设计、单片机接口电路和通信电路的设计;以基于直流电刺激的细胞生长培养系统的硬件为基础,开发了其软件控制系统;用软件实现了刺激参数的多选择性、采集频率多样性的实现;同时用实验所得数据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了验证;上位机对从下位机接收进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波形显示,从而比较方便、直观的观察出组织细胞的组织电阻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对直流电刺激的刺激电流和刺激时间的作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 施庆隆编著.PIC16F87X单片机原理与专题应用[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

[2] 刘和平等译.PIC16F87X数据手册---28/40脚8位FLASH单片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6.

[3] 黄冬明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J].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

[4] 谭浩强.VisualBasic程序设计[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5] 王春森.系统设计师(高级程序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1)本实验将C6细胞分成Q0、Q50、Q100和Q1504个组,Q0组加适量二甲亚砜(DMSO,即槲皮素溶剂,每2mlDMEM全培养基中加1μl二甲亚砜,低浓度DMSO对细胞生长等无影响)处理,Q50、Q100和Q150槲皮素的浓度分别为50、100、150μmol/L。然后将其放入37℃、5%的CO2孵箱中进行培养。

    (2)将三维细胞培养基质胶Matrigel置冰上或放于冰箱内2~8℃过夜解冻,吸管轻轻吹打,避免吸入气泡。将用高糖DMEM做1∶5稀释后的Matrigel涂于Insert细胞生长面,150~200μl/cm2,37℃作用30min,备用。将饥饿12~24h后的C6细胞制备细胞悬液,离心弃培养液,PBS洗1~2遍,用含0.1%FBS的DMEM配养基重悬细胞,将细胞密度调至于5×105个/厘米2。取200μl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上室,取含10%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500μl加入下室。37℃、5%的CO2培养36h后,用棉签擦去Matrigel和上室内细胞,甲醛固定10min。0.1%结晶紫室温下孵育10min,清水漂洗3遍以上。将Transwell小室翻过来底面朝上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随机选取8~10个视野进行计数。

    (3)将饥饿12~24h后的C6细胞制备细胞悬液,离心弃培养液,PBS洗1~2遍,用含0.1%FBS的DMEM配养基重悬细胞,将细胞密度调至于5×105个/厘米2。取200μl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上室,取含10%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500μl加入下室。37℃、5%的CO2培养36h后,用棉签擦去上室内细胞,甲醛固定10min。0.1%结晶紫室温孵育10min,清水漂洗3遍以上。将Transwell小室翻过来底面朝上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随机选取8~10个视野进行计数。

    (4)将培养好的C6胶质瘤的细胞培养基半量换液,加入1ml含20μmol/LEdU的全培养基,其最终工作浓度为10μmol/L。将其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弃去培养液,加入1ml3.7%甲醛室温下固定15min,弃去固定液,用3%BSA洗两遍。然后再加入1ml0.5%TritonX-100室温下孵育20min;弃去通透液,用3%BSA洗两遍。然后加入0.5mlClick-iT反应混合液,室温下避光振荡30min。弃去反应液,用3%BSA洗1遍。然后再加入1ml1×Hoechst33342反应液室温下避光反应30min。用PBS清洗两遍后,将其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拍照分析并计算其增殖细胞百分比。

    (5)将收集的悬浮细胞室温下400g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250μl胰酶溶液(A液),用手指轻弹将其混匀,室温下反应10min。然后再加入200μl的胰酶抑制剂和核糖核酸酶的混合液(B液),用手指轻弹将其混匀,室温下反应10min。最后加入200μl冰冷的PI染液(C液)用手指轻弹将其混匀,4℃避光反应10min。然后将其在3h内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2.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1.槲皮素处理36h后,Q50、Q100和Q150组的侵袭细胞比率分别为(45.81±7.55)%、(13.63±3.15)%和(4.63±1.12)%,与对照组(100%)相比,槲皮素处理组的侵袭细胞比率显着降低(P均<0.01),槲皮素能显着降低C6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槲皮素处理12h后,与对照组(100%)相比,Q50、Q100和Q150的迁移细胞比率分别为57.98%±6.84%、33.60%±3.91%和11.79%±3.27%(P均<0.05),槲皮素能显着降低C6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2.槲皮素处理24h后,Q50、Q100和Q150组的增殖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49%、7.30%和1.12%,与对照组(45.37%)相比,其增殖细胞百分比显着降低(P<0.01),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