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范文

时间:2023-03-16 18:1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髓母细胞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髓母细胞瘤

篇1

关键词:儿童 髓母细胞瘤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09-02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幕下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2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 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临床特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7.2岁。发病时间15天~15个月,平均3.9个月。

1.2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均有恶心,呕吐,其中头晕、头痛11例,走路不稳8例,眼球震颤6例,视力下降1例,视水肿2例,颈部抵抗5例,闭目难立征阳性7例,巴氏征阳性4例。肿瘤均位于小脑蚓部。本组术前均行CT或/和MRI 检查,5例术前行CT 检查,表现为小脑蚓部类圆形略高密度影,9例行MRI检查,表现为肿瘤呈T1稍低及低信号,T2稍高及高信号,其中8例均有不同程度脑室受压,脑干移位。肿瘤最小3*3*3.5cm,最大5.5*5*5cm。

1.3首次误诊情况

本组首诊时误诊7例。误诊为脑血管神经性头痛3例,脑炎1例,急性胃炎或胃窦炎共3例。

1.4 治疗及转归

本组均在全麻下手术治疗,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髓母细胞瘤。经手术治疗后,10例术后好转出院,外院行放化疗,2例无好转自行出院,1例因脑干受侵严重,术后3天死亡。

2 讨论

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后颅窝的颅内恶性肿瘤,50-60%见于10岁以下儿童,5-7岁为发病高峰,男孩多于女孩,一般认为儿童髓母细胞瘤起源于髓帆生殖中心的胚胎残余细胞,肿瘤多发生于小脑蚓部或后髓帆。本组病例平均年龄7.2岁,男孩多于女孩,均位于小脑蚓部,符合该病的一般特点。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颅压症、共济失调及后组颅神经征等[1]。恶心、呕吐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喷射性呕吐,与饮食无关,病初常发生于清晨,随病情发展可发生于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发作,部分患儿可伴有腹痛,易被误诊为消化肠道疾病,本组3例患儿首诊为消化道疾病。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头痛,本组11例头痛患儿中3例首诊为脑血管神经性头痛。颅内肿瘤可伴有发热,脑脊液亦可出现炎性改变,颈椎管内压迫或颈神经根刺激所致的颈部抵抗被认为脑膜刺激征,如未行必要的头颅影像检查,对腰穿的结果过分依赖,常被误诊为脑炎或脑膜炎[2]。故髓母细胞瘤临床早期误诊率高。首先是因为儿科病史提供不确切,体格检查配合差,阳性体征不易被发现,且许多症状与小儿其他常见疾病相似,易被忽略或延误诊断。其次,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于囟门或颅缝未闭的婴幼儿, 颅高压症状在早期可得到代偿,而使头痛、呕吐等表现不明显。因此,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

头CT及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髓母细胞瘤的诊断。由于后颅窝被骨性组织及含气的腔窦包围,易引起骨性伪影,CT检查易发生漏诊,而MRI在后颅窝病变检查中无骨性伪影存在,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在显示病变的范围、与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多方位成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诊断意义优于CT。MRI增强扫描更能显示肿瘤内部情况,鉴别肿瘤与非肿瘤组织,并可借助病变信号高低判断其性质,具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3]。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颅脑肿瘤的患儿,应尽早行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手术切除肿瘤,解除脑脊液循环的梗阻,是治疗儿童髓母细胞瘤的第一选择,放化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4]。Dhall G [5]报道该病长期生存率在70-85%。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较差,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显微手术的普及和辅助治疗手段的进步,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会有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柳松,黄峰平.小脑半球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6(4):327-329.

[2] 田广燕,粱向荣,高在芬.小儿颅脑肿瘤28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5):389-390.

[3] 汤磊,蒋莉.小儿颅脑肿瘤9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7): 548-550.

篇2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髓母细胞瘤 疗效

髓母细胞瘤是多发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0%,恶性程度高。为保证中脑导水管通畅,应采用外科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辅以放射治疗。本文通过讨论2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对髓母细胞瘤治疗方法做进一步总结。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在本次选定的24例患儿中,男18例,女6例,年龄为4-40岁,平均年龄为7.2岁,年龄最小为4.5岁,年龄4-7岁14例,年龄8-10岁10例;病程3-24周,平均7周。主要症状头痛23例、恶心17例、头围增大3例、视力下降2例。

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采取俯卧位,枕部后正中入路,以“Y”形切开硬脑膜, 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用吸引器对髓母细胞瘤分块予以吸除。若肿瘤与第四脑室底部粘连较紧, 不可强行剥离切除, 以避免损伤桥脑和延髓。肿瘤切除后, 可通过第四脑室可窥见中脑导水管的开口处, 脑脊液循环通路即被打通。术后2~10d内均经CT或MRI复查, 对术后脑积水严重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肿瘤的切除程度根据术后头部CT或MRI 而定。

3、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对2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一 治疗效果

疗效

完全治愈

有效

死亡

人数

19

4

1

比例

79.2%

16.7%

4.7%

表二 术后并发症

症状

恶心

头痛

共济失调

头围增大

小脑危象

人数

17

20

6

3

1

比例

70.1%

83.3%

25%

12.5%

4.17%

二、讨 论

髓母细胞瘤是多发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是来源于胚胎残组织的肿瘤,主要发病于第四脑室的小脑蚓部,该肿瘤易跟随沿软脑膜和脑脊液的传播而传播,严重威胁了儿童的生命安全。在传统治疗过程中,手术死亡率高达24.7%,随着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手术死亡率不断下降,在本文24例手术治疗中,死亡率仅为4.7%,可见治疗髓母细胞瘤的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

髓母细胞瘤导致患儿形成脑积水,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的方式,突然幕上减压,易形成小脑幕切迹上疝,而且这种分流手术很容易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硬膜下血肿、肿瘤内反复出血等,因此在进行脑室腹腔分流过程中,要注意工序细节,本文认为合并脑积水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在手术前2.5d行脑室外引流术,缓慢释放脑脊液,达到降低颅压、避免小脑幕切迹上疝的现象,在患儿情况好转之后,逐渐恢复饮食,纠正了患儿电解质失衡状态,提升患儿对手术创伤的抵抗能力。

手术体采用俯卧位的方式,头架尽量低,肩抬高,方便第四脑室的显露,也可有效减少脑脊液的丢失,避免大脑皮质塌陷。手术需咬除枕外粗隆的下半部,充分显露小脑蚓部,向下打开枕骨大孔,孔直径约为2cm,如果肿瘤过大,枕骨大孔不能完全满足手术要求,还可咬开寰椎后弓,但宽不能超过3cm。剪开硬脑膜时,最好对扩张的枕窦进行缝扎,避免过多出血。肿瘤质地不均一,软质地部分可用吸引器进行吸除,硬质地部分在显微镜直视下可分块电凝切除,在操作中要反复用生理盐水进行降温、清洗,使视野清晰。如果肿瘤与脑干存在粘连现象,分离时要仔细,可采用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肿瘤切除,将肿瘤上部从四脑室底分离。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要密切配合,时刻监测患儿心率变化。在肿瘤切除之后,需在脑室底部进一步探查,避免肿瘤遗漏。如果部分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可小心电凝,不可强行剥离。四脑室导水管开口处肿瘤要切除,以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中脑压板不能触及四脑室底,避免损伤脑干。

髓母细胞瘤高度恶性,生长迅速,手术后极易复发。Cushing早已指出,髓母细胞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放疗,但由于当时放疗设备功能欠缺,疗效不佳,导致放疗方式没有得到推广,但现在由于钴60治疗机与直线加速器的应用,放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本文主张在全切肿瘤基础上,在术后进行常规性放射治疗。我院在手术伤口拆线以后,立即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肿瘤床的放疗剂量为23-25Gy,椎管脊髓轴剂量约为23Gy,单次剂量不超过2Gy,疗程4-5周。由于化疗药毒性较大,对患儿的影响较大,并且化疗效果具有不确定性,故不常采用。

参考文献:

[1]陈礼刚,李定君,刘洛同,李昊,刘亮.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 136 例临床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5):131-136

[2]罗世祺.髓母细胞瘤[J].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32-435.

篇3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干细胞;整合素α3;侵袭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α3 in medulloblastoma stem cells and its influence on invasion effect. Methods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 was applied to taken CD133+ and CD133- cells from medulloblastoma sample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ere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α3 in CD133+ and CD133- cells. Influence by application of integrin α3 antibody on CD133+ invasion effect was observed by transwell cell invasion assay. Results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α3 in CD133+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D133- group (P

【Key words】 Medulloblastoma; Stem cells; Integrin α3; Invasion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脑恶性肿瘤, 容易复发, 同时易沿蛛网膜下腔播散转移。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有多种生物化学因子参与其中[1, 2]。本研究通过检测髓母细胞瘤干细胞中整合素α3的表达, 同时应用抗整合素单克隆抗体, 观察其对侵袭作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髓母细胞瘤干细胞取自2013年~2015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标本。

1. 2 方法

1. 2. 1 髓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肿瘤手术标本剪碎后胰蛋白酶消化, 吹打成单细胞悬液;过滤、离心收集细胞, 培养于神经干细胞培养液中(含Neurobasal培养基、1:50 B27添加剂、20 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μg/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37℃、 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培养所得细胞呈神经球状生长。

1. 2. 2 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3+和CD133-细胞 使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试剂盒(Mihenyi Biotech公司)分离出CD133+和CD133-细胞, 并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进行纯度测定。

1. 2. 3 逆转录定量PCR(QRT-PCR)检测 QRT-PCR检测分选后 CD133+细胞、CD133-细胞中整合素α3的表达, 上游引物5'-GGAAGGAACAAAGACAGGCAAAC-3', 下游引物5'-GGTA GTGGTGAGTGAGAAGTGGC-3'。

1. 2. 4 免疫组化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 整合素α3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工作浓度为1:100。

1. 2. 5 侵袭实验 将CD133+细胞分为两组进行侵袭实验, 一组加入抗整合素α3单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浓度为100 μg/ml;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将Transwell小室加在24孔板上, 上室进行铺胶, 每孔加入100 μl(每孔约含2×104 个细胞)无血清的细胞悬液, 下室加入500 μl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 种板后置于培养箱培养24 h后, 取出上室, 弃掉上室中培养基, 多聚甲醛溶液固定, 结晶紫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 拍照计数。

1. 3 观察指标 观察CD133+ 和CD133-两组中整合素α3的表达、每个视野穿过小室聚碳酸酯膜的平均细胞数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CD133+ 和CD133-两组中整合素α3的表达 QRT-PCR 检测结果显示, CD133+ 和CD133-两组中整合素α3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985±0.236)、(0.047±0.00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抗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应用后对髓母细胞瘤干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 使用整合素α3单克隆抗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干细胞侵袭能力下降, 每个视野穿过小室聚碳酸酯膜的平均细胞数目显著降低, 两组的细胞数目分别为(26.53±3.71)、(54.76±6.2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肿瘤干细胞学说, 并认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复发和对治疗的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细胞特征的维持与干细胞所处的微环境(Niche, 壁龛)有密切关系。干细胞与基底膜的粘附是干细胞维持其特性的基本条件。干细胞通过各种粘附分子介导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 从而使干细胞定居于壁龛中。整合素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 是重要的粘附分子之一。干细胞主要通过表达整合素实现对基底膜各种成分的粘附。干细胞对基底膜的脱粘附是诱导干细胞脱离干细胞群进入分化周期的重要调控机制。

整合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的癌旁组织, 并且与预后明显负相关, 说明它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关于其在干细胞中的表达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133+的干细胞和CD133-的细胞。然后应用免疫组化和QRT-PCR检测两组整合素α3的表达情况, 发现CD133+组明显高于 CD133-组(P

神经干细胞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聚集在血管周围的壁龛内。本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镜下发现整合素阳性的干细胞主要聚居在血管周围。Lathia等[3]还发现60%表达整合素α6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位于血管5 μm以内。并且通过免疫组化双染发现整合素和CD133+在血管周围区域联合表达。

正常情况下, 干细胞寄居在组织或器官特定的壁龛中, 破坏肿瘤干细胞居住的壁龛可以消灭肿瘤干细胞[4]。在本实验应用抗整合素单克隆抗体使粘附于基底膜的肿瘤干细胞脱离, 从而破坏了干细胞的壁龛。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穿膜细胞数减少, 细胞的侵袭活动能力下降。

综上所述, 整合素在髓母细胞瘤干细胞中的高表达, 以及通过抗整合素单克隆抗体破坏肿瘤干细胞的壁龛, 可使干细胞侵袭能力下降。整合素可作为将来治疗髓母细胞瘤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勇, 梁庆华, 史锡文. uPA和FAK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0):40-42.

[2] 王勇, 毛伯镛, 程宏伟, 等. uPA和KDR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2):106-108.

[3] Lathia JD, Gallagher J, Heddleston JM, et al. Integrin alpha 6 regulates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Cell Stem Cell, 2010, 6(5):421-432.

篇4

[关键词] 颅内肿瘤;体层摄影术;核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48-02

血管母细胞瘤亦称血管网织细胞瘤,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良性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4%,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血管母细胞瘤多为单发,有时可为多发;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90%以上位于小脑半球,少数位于延髓、脊髓、幕上脑实质。血管母细胞瘤多数为散发,少数具有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即血管网织细胞瘤)有大囊小结节型、单纯囊肿型以及实质型,以大囊小结节型为最多见,约占60%~90%,实质型约占10%~40%。血管母细胞瘤列入1级(WHO),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由于有浸润性预后欠佳。该研究收集和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11年10月年经MRI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10 例血管母细胞瘤,旨在探讨其MRI 表现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经MRI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4~61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大囊小结节型7例,单纯囊肿型2例,完全实质型1例。幕上1例,幕下9例。8例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步态不稳及共济失调;1例表现为剧烈头痛、癫痫发作;1例三叉神经感觉受损,表现为左侧嘴角歪斜,鼻唇沟变浅,并伴有右侧大腿麻木活动不灵,Babinski征阳性。

1.2 检查方法

MRI 使用HITACHI、AIRIR 0.3T永磁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先行头颅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的横轴位T1WI、T2WI,冠状位T1WI,矢状位 T1WI扫描。注射GD-DTPA 15ML后,立即行TRS/COR/SAG T1WI 扫描,加做FLAIR序列。技术参数如下:T1WI:TR/TE为500/15 ms;T2WI:2 000/90;层厚7 mm,矩阵288×256,FA为90度,NSA为4次,FOV为220 mm,无预报和。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大小、分型、数量

该组肿瘤发生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桥小脑角1例,右侧脑白质与颞叶交界处1例。大囊小结节型7例,其中1例位于幕上;单纯囊肿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实质型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最大者为72 mm×53 mm,最小者25 mm×28 mm,均为单发,均未发现家族性。

2.2 MRI表现

大囊小结节型囊腔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均略低于脑脊液信号,壁结节T1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病变境界清晰,边缘锐利;有轻度的占位效应,周围可见少量水肿带形成;4例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均合并幕上脑室梗阻性脑积水。注射GD-DTPA 15ML后,壁结节显示明显强化,最大壁结节大小约2.5 mm×1.9mm,囊壁及囊液均无强化。单纯囊肿型MRI表现与大囊小结节型相似,唯无囊内小结节显示。1例实质型位于桥小脑角区,病变呈稍长T1信号,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混杂有点状低信号,FLAIR上呈明显高信号,其中可见一不规则型低信号影,病变境界尚清;第四脑室轻度变形,周围小脑受压伴水肿,于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扫描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强化明显,周围脑水肿无强化。

2.3 术前诊断与病理对照

术前正确诊断7 例,均为大囊小结节型,均位于幕下小脑半球及蚓部;3例误诊,1例单纯囊肿型误诊为小脑单纯囊肿,1例实质型(见上图)误诊为三叉神经鞘瘤,1例大囊小结节型位于幕上者误诊为胶质瘤。

3 讨论

3.1 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血管母细胞瘤最常见于小脑,常引起头痛、头晕、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该组病理中有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表现为三叉神经受损征象。有些病人还可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瘤病,被称为林―希二氏病(Von Hippel`s disease),若再并有非肿瘤性肾或胰腺囊肿,或肾肿瘤,则构成林道氏综合症(Lindau`s syndrome),它具有家族性,也可以散发。该组资料10 例中均为散发。其中,肿瘤发生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桥小脑角1例,右侧脑白质与颞叶交界处1例。大囊小结节型7例,其中1例位于幕上;单纯囊肿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实质型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最大者为72×53 mm,最小者25×28 mm,均为单发,均未发现家族性。有些血管母细胞瘤往往伴有红细胞增多,肿瘤被切除后患者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一般认为血管母细胞瘤起源于中胚层细胞的残余。肿瘤为局限性生长,病灶较大者有包膜,小者无包膜,以上数据与陈韵、蔡金华、朱进等[4]在关于经典型与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一文中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具有临床意义。

3.2 血管母细胞瘤的病理学特征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典型病理表现为较大的囊性肿物,已破坏,切面呈暗红色,质较软,似血管瘤状改变,囊液富含蛋白质,且有先前出血迹象,囊壁可附有坚硬,暗红色的小结节。肿瘤血供十分丰富,引流静脉显而易见。不典型者仅表现为一个较大囊性病变,囊液往往呈铁锈色,提示陈旧出血。由以上结果可知,术前正确诊断7 例,均为大囊小结节型,均位于幕下小脑半球及蚓部;3例误诊,1例单纯囊肿型误诊为小脑单纯囊肿,1例实质型误诊为三叉神经鞘瘤,1例大囊小结节型位于幕上者误诊为胶质瘤。追究其原因为实质性的结节状肿瘤由海绵状血管构成的密集毛细血管网组成,具有较缓慢向周围组织的侵润性。光镜下血管母细胞瘤的显著特点是含有两种成分,一是丰富的血管,但多呈薄壁毛细血管和血窦状;二是血管网之间可见大量的间质细胞,该细胞为多边形,胞浆丰富、淡染或呈泡沫状或空泡状,胞核呈圆形,大小较一致,无核分裂相。间质细胞在血管网之间呈巢状或片状排列。根据瘤组织中间质细胞与毛细血管比例的不同,分为经典型、网状型、富于细胞型,以上结论与焦永贵、朱建军、卞莉[5]等在关于实质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一文相一致,具有临床意义。

3.3 血管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大囊小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主要与转移瘤,脑脓肿,髓母细胞瘤及囊性胶质瘤鉴别;单纯囊肿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单纯囊肿很难区别;实质型应同神经鞘瘤、脑膜瘤、转移瘤等鉴别,下面仅以经验提供鉴别依据以示参考。

3.3.1 单发脑转移瘤 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多位于幕上脑白质,且瘤周水肿明显,位于幕下者病变位置较表浅,靠近颅壁,结节病灶常规则,光滑,增强后多呈环形强化,部分呈结节状强化,但瘤壁环形强化明显,总体强化程度不及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明显。

3.3.2 三叉神经鞘瘤 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征象,但少有小腿麻木活动不灵等征象。肿瘤起源于神经鞘,跨颅凹及沿神经走向生长为其特征性表现[6]。而血管母细胞瘤则无此特征,前者信号与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相似,但强化时间较后者晚,且不如后者持续时间长,强化程度亦不如后者。

3.3.3 小脑单纯囊肿 囊液在MRI各序列图像上均与脑脊液信号相似,瘤周无血管流空影;无占位效应,瘤周无脑水肿等均可以血管母细胞瘤鉴别。且小脑单纯囊肿增强后囊壁可有轻度强化,而后者则无。

3.3.4 胶质瘤 小脑胶质瘤是儿童期后颅窝最常见的肿瘤,发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7]。囊性胶质瘤 其囊液于T1WI上为明显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上为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其壁结节较大,基底宽且多呈不规则形,结节内及周围无血管流空信号,瘤周水肿较血管母细胞瘤明显。增强时囊壁常强化,可厚薄不均,而壁结节强化不及后者明显。

3.3.5 脑膜瘤 多见于中年女性,为脑外肿瘤,大多发生于幕上,而幕下者多见于桥小脑角及小脑凸面,可有钙化,可伴有局部颅骨骨质增生及破坏[8]。MRI上T1WI多为等信号,T2WI上多为高信号,多伴有脑膜尾征,增强后为明显均匀强化。囊实相间的脑膜瘤囊壁强化明显,结节宽大,而血管母细胞瘤囊壁一般无强化,此为主要鉴别点。

3.3.6 AVM 多位于大血管供血的皮髓交界区,由于出血其内可见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可有钙化,无占位效应,常伴周围脑组织不同程度的萎缩或梗塞。而血管母细胞瘤一般很少有出血及钙化。

[参考文献]

[1] 姚毅,王思勇,周浙江,等.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MRI征象分析[J].江西医药, 2014(4):368-369.

[2] 李烦繁,王年飞,王尚虎,等.The Postoperative Relapse in a Giant Adult Wilms’ Tumor with Lung Metastasis: A Case Report[J].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2014, Vol 3(1):6-8.

[3] 吴兴红,孙子燕,王玉斌.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187-189.

[4] 陈韵,蔡金华,朱进,等.经典型与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5):275-278.

[5] 焦永贵,朱建军,卞莉.实质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13(12):132-133.

[6] 王晓冬,程敬亮,孙梦恬,等. DWI和SWI在颅后窝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4(2):116-120.

[7] 王景福,闫杰,李杰,等.基于GD2的免疫细胞学检测神经母细胞瘤MD的临床应用[C]//第七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北京: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2012.

篇5

【关键词】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临床效果

脑胶质瘤比较常见,属于恶性肿瘤,预后情况并不好,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也并不好[1],复发性较高。在首次手术治疗后的8~9个月时,肿瘤易复发,治疗方法多种,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通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发现其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选取了32例患者进行观察,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复发性脑胶质瘤二次手术的3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在5~63岁,本组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最大67岁,与第一次手术相隔时间为10个月至6年。涉及肿瘤类型和患者数目为:14例胶质母细胞瘤,生长于额、颞、顶叶;8例星状细胞瘤,生长于幕上,额叶与顶叶间;4例髓母细胞瘤,长于第四脑室和小脑蚓部位置;4例少枝胶质细胞瘤,长于额叶、颞叶;2例恶性室管膜肿瘤,生长于侧脑室。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和手术前的类似,会出现头痛、呕吐等情况。除此之外,额叶复发瘤大多有精神病症,出现侧肢瘫痪;顶叶瘤常多为感觉障碍,侧肢瘫疾;少枝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生癫痫;髓母细胞瘤多数为头痛等多数肿瘤症状,以脑积水为主。所有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在实施第一次手术之后,24例患者进行了放射治疗,8例患者实施中药治疗或其他理疗方法,都没有进行化疗。

12 二次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通过CT与磁共振进行确诊,并综合评定患者年龄、身体表征和心肺功能以及内分泌状况等,然后开展第二次手术。手术通常选择原切口入颅,肿瘤属于浅表性可于肉眼直视下实施切除,在显微镜下区分肿瘤和正常脑细胞组织会更准确。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患者具体年龄、颅腔中的内压增高形式实施区别性方法处理:肿瘤位于额叶与颞极间的需全切,脑组织如分界不清亦需切除,肿瘤处在顶叶和其他功能区中在手术中需要谨慎对待,许多患者复发肿瘤,但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瘫痪,所以脑组织切除过多会增加瘫痪程度,致使患者较难接受,因此,可以实施大部分切除或肿瘤部分切除,再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儿童患有髓母细胞瘤需要积极切除肿瘤并将脑脊液循环系统打通。因为复发性胶质瘤表现病理通常都在Ⅲ级以上,所以肿瘤在代谢及对周围未患病脑组织进行浸润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界限比第一次手术要模糊,通常切除范围较大[2]。骨瓣需要依据颅内压情况,和对手术后肿瘤再复况进行客观评估,大多数再复位,有少数几例情况不同者可以去除,在32例患者中有18例额颞叶间的肿瘤实施全切术,14例予以部分切除。

中药治疗是在复发性胶质瘤再次手术之后追加的治疗方法,蛇枝地黄汤主要有白花蛇舌草、熟地和半枝莲可以治疗胶质瘤,起到“补肾祛浊,散瘀解毒”功效,通过观察效果明显。但是并没有在生化、电生理等方面确定其实际疗效的依据,仍然需要积累研究资料进行总结。

2 结果

进行二次手术生存期主要有病理级别确定,虽然肿瘤均为恶性,但是具体情形不同,有4例患有髓母细胞瘤的儿童在手术的6~8个月当中死亡,其他肿瘤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生存期持续10个月至3年,通常少枝胶质细胞瘤治疗效果较理想,患者生存期有的能够超过4年,恶性室管膜瘤患者有较低的存活率,通常会维持2年。

3 讨论

脑胶质瘤复发属于常见问题,其必然性是很难以被阻止的,即便进行第一次手术之后实施相应的放化疗治疗,复发也无法被阻止。是否再次手术治疗复发的脑胶质瘤,看法存在争议。有资料显示,脑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复发之后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仍然会引发再次复发,所以对于拯救患者、延缓生命来讲效果比较有限,并且难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情况,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最后脑胶质瘤会再次

复发,使得颅内压增高;在此期间也增大了患者痛苦,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会相应增加,所以很多并不支持进行再次手术。本文支持患者进行再次手术,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尊重患者延长自身生命的权利。脑胶质瘤复发患者采取积极再次手术治疗,其延长生命的能力,主要在于手术时间的早晚和肿瘤的病理特性。脑胶质瘤复发患者进行再手术,主要由患者家属来决定,如患者家庭有相应的经济能力,积极支持再手术,而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医生需要尽快实施再手术,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期。

脑胶质瘤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指标体征有临床症状表现比较明显或是较为严重,如颅内压升高、颅骨窗区隆起等。影像学资料显示比较明显,原手术治疗的(瘤)区域呈现高密度、或低密度、肿瘤坏死发生囊性占位、脑水肿情形严重、脑内组织向颅骨窗膨出,占位比较明显。患者年龄较小、身体状况良好,各重要脏器没有发生功能性变化[3]。

恶性肿瘤治疗目的,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命期限,增加生存质量,降低痛苦。各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使用,可以进行互补。再手术后可以根据病检效果进行合理的放化疗治疗。而且中药治疗效果也较为明显,可以适当选择进行加入治疗。总之,手术可以直接减少肿瘤细胞,是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减缓颅内压,提供术后放化疗的辅助治疗依据。所以,在保证不伤害神经功能状态下可以进行肿瘤组织切除术。

参 考 文 献

[1] 郑慧军,许红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7374.

篇6

脑少枝胶质细胞瘤多见原位复发,本文报告1例脑干少枝胶质细胞瘤术后1年播散至大脑实质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病历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头痛伴烦躁、易怒10天入院。患者12个月余前因桥脑右侧占位(图1)于外院行开颅脑干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脑少枝胶质细胞瘤(WHO Ⅱ级)(图3),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进行放疗及化疗。住院当天行头颅MRI显示右侧大脑多发占位(图4),给予进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胸腹部CT及肝胆胰脾、前列腺B超,排除了颅内转移瘤的可能性。争取到患者家属的同意后,择期给予小骨窗开颅取占位组织行病理活检,术中见肿瘤边界欠清,灰红色,质软。术后病理提示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图2),根据肿瘤病理类型、患者临床特征等,判断此病灶为脑干少枝胶质细胞瘤播散至大脑实质。

讨 论

脑少枝胶质细胞瘤多见原位复发,通常起源于手术切缘之外原位区,80%的复发肿瘤在距离原来肿瘤边缘2cm范围内生长[1]。其发生远处播散的病例极其罕见,既往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人脑的胶质瘤细胞可沿室管膜下区域、神经胶质限定的外膜和大的纤维系统扩散[2],但其具体机制尚没有达到共识。目前较为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脑胶质瘤发生播散的因素:①肿瘤类型,髓母细胞瘤发生播散的可能性大;②肿瘤生长位置越靠近脑室或脑表面越易发生播散;③术中进入脑室易随脑脊液循环播散;④放疗及化疗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播散可能性。但也有学者认为星形细胞瘤发生播散较髓母细胞瘤多见,Plate等认为[3],脑胶质瘤一般呈扩散、浸润性生长,而不是实体瘤生长模式。低级别胶质瘤,如Ⅱ级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可长距离的扩散性生长,而不形成实体结界,这可能为术后的播散埋下了种子。本例亦为脑少枝胶质细胞瘤(WHO Ⅱ级),而且肿瘤的生长位置也易于发生播散。

综上所述,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原发灶手术时,尽量避免术中医源性因素的播散可能,而且对于患者术后放、化疗要适度,尽量减少播散的发生。

图3 脑肿瘤病理显示:胶质细胞增生,核分裂相,胞浆空染,部分胞浆嗜酸性,核偏位、弥漫片状生长,血管扩张、充血。符合少枝胶质细胞瘤(WHOⅡ级)诊断(HE×400)。

图4 瘤细胞排序密集,细胞核异型性小,核分裂像少,无坏死,血管增生不显著,符合脑少枝胶质细胞瘤(WHOⅡ级)诊断(HE×400)

参考文献

1 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74-975.

篇7

【关键词】 脑肿瘤,胶质瘤;体层摄 影术,X线计算机

CT图像上表现为均匀高密度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不多见,国内文献只有零星报道,较少有系统介绍[1]。本文收集1997年3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影像追踪证实的27例,主要就其CT表现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30-70岁,以头部外伤检查者7例,以突发癫痫来检查者9例,以头痛伴肢体无力来检查者1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个月。

2.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全身螺旋CT机或岛津SCT-4500TF全身CT机。使用岛津SCT-4500TF全身CT机扫描12例。常规10mm层厚/层距,部分5mm层厚/层距。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用60%泛影葡胺50ml静脉手推后扫描。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全身螺旋CT机扫描15例,9例直接轴扫,6例螺扫后重建。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50ml碘海醇高压注射器注入静脉后螺旋扫描。

结果

1.CT表现

本组幕上多见,共23例,幕下4例。幕上者分别位于额叶、顶叶、枕叶各7例,基底节3例,位于大脑白质区20例,灰质区10例。病灶边缘不清楚者24例,清楚者3例。病灶最大者2.8cm×3.2cm,最小者1.0cm×1.0cm。病灶周边均无水肿。12例行增强扫描,4例无强化,8例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

2.手术病理

19例于一周内手术,2例经定向穿刺活检。病检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7例,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3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4例。

3.病例举例

患者,女,60岁,以突发癫痫来诊。头部CT平扫示:左额顶叶白质区见一大小约1.2cm×2.0cm稍高密度影,边缘不清,质地均匀,CT值约47HU,周边无水肿影,考虑灰质异位或者脑肿瘤(图1)。临床经脱水对症治疗,两周后复查CT。平扫见左额叶病灶明显扩大,边缘不清,质地不均,局部密度增高(图2)。手术见肿瘤呈紫红色,质软脆,血运丰富,边界不清,无包膜,分块切除肿瘤,镜下全切。病理诊断: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患者,女,60岁,头痛一周,伴右下肢无力。头部CT平扫示:左尾状核头部见一小结节影,呈稍高密度,CT值约67HU,边缘尚清,外缘不整,增强扫描无强化(图3,4)。选择病变为靶点,穿刺搜集约5mmX5mmX10mm组织,见组织呈暗紫红色,血运丰富,冷冻送检。病理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

讨 论

脑胶质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等,以前者最常见。该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幕下。肿瘤无包膜,生长方式呈浸润性。肿瘤易发生囊变、坏死、钙化、出血等。其病理表现因细胞间变程度,肿瘤血管及退行性变而异。通常CT表现为脑内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脑质有水肿,有显著占位效应。而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与胶质间境界清晰,周围很少有水肿区。由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血脑屏障较为良好,因而不发生或较少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溢,故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1,2]。

组织学上脑胶质瘤分4型,即纤维细胞型,原浆细胞型,毛发细胞型和肥胖细胞型,在CT和MRI上4型无明显区别。CT及MRI将其分为四级,I级为良性,II级为过度性,III,IV级为恶性[2]。

文献介绍,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毛发细胞型一般仅表现在I级,肥胖细胞型仅表现在II级以上者,以III,IV级为多,纤维细胞型和原浆细胞型表现在I-IV级中[2]。据统计,I级者13.3%为混合密度灶,III,IV级中13.1%为高低等密度灶,其中高密度灶为出血,II级中多数为混合密度灶[2]。本组病例所见与此不一,本组病理分级为III--IV级,但均为均匀高密度病灶。本组CT显示的高密度灶病理中未发现出血灶,多为纤维细胞。

作者发现部分胶质瘤平扫时为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中等强度强化,此类肿瘤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畸型,海绵状血管瘤。此类胶质瘤病理改变常为细胞间变程度低、浸润性小、生长缓慢,多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3]。本组CT表现与其相似,但病理分级均比较高,多为III-IV级。

本组病例在早期多数被误诊[1],分别误诊为脑挫裂伤并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脑灰质异位、脑膜瘤等。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上述CT表现应想到高密度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能。

参考文献

1. 胡洪斌. 高密度脑胶质瘤CT误诊分析[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9,9(25)6212-6213.

篇8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 R73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67-02

CT图像上表现为均匀高密度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不多见,国内文献只有零星报道,较少有系统介绍[1]。本文收集1997年3月~2009年7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主要就其CT表现与病理分析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8例,女17例;年龄30~72岁,以头部外伤来检查者7例,以突发癫痫来检查者9例,以头痛伴肢体无力来检查者9例;病程最短1d,最长3个月。

1.2 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型全身螺旋CT机或岛津SCT- 4500TF型全身CT机。使用岛津SCT-4500TF型全身CT机扫描12例。常规10mm层厚/层距,部分5mm层厚/层距。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用60%泛影葡胺50mL静脉手推后扫描。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型全身螺旋CT机扫描13例,9例直接轴扫,4例螺扫后重建。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50mL碘海醇高压注射器注入静脉后螺旋扫描。

2 结果

2.1 CT表现

本组幕上多见,共23例,幕下2例。幕上者分别位于额叶、顶叶、枕叶各7例,基底节3例,位于大脑白质区20例,灰质区10例。病灶边缘不清楚者24例,清楚者3例。病灶最大者2.8cm×3.2cm,最小者1.0cm×1.0cm。病灶周边均无水肿。5例行增强扫描,2例无强化,3例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

2.2 手术病理

19例于1周内手术,6例经定向穿刺活检。病检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7例,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5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6例。

2.3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以突发癫痫来诊。头部CT平扫示:左额顶叶白质区见一大小约1.2cm×2.0cm稍高密度影,边缘不清,质地均匀,CT值约47HU,周边无水肿影,考虑灰质异位或脑肿瘤(封三图6)。临床经脱水对症治疗,两周后复查CT。平扫见左额叶病灶明显扩大,边缘不清,质地不均,局部密度增高(封三图7)。手术见肿瘤呈紫红色,质软脆,血运丰富,边界不清,无包膜,分块切除肿瘤,镜下全切。病理诊断: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

患者,女,60岁,头痛1周,伴右下肢无力。头部CT平扫示:左尾状核头部见一小结节影,呈稍高密度,CT值约67HU,边缘尚清,外缘不整,增强扫描无强化(封三图8、9)。选择病变为靶点,穿刺搜集约5mm×5mm×10mm组织,见组织呈暗紫红色,血运丰富,冷冻送检。病理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封三图10、11)。

3 讨论

脑胶质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室管膜瘤及髓母细胞瘤等,以前者最常见。该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青年人。成人好发于幕上,儿童好发于幕下。肿瘤无包膜,生长方式呈浸润性。肿瘤易发生囊变、坏死、钙化、出血等。其病理表现因细胞间变程度,肿瘤血管及退行性变而异。通常CT表现为脑内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脑质有水肿,有显著占位效应。而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与胶质间境界清晰,周围很少有水肿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血脑屏障较为良好;因而不发生或较少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溢,故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1,2]。

组织学上脑胶质瘤分4型,即纤维细胞型、原浆细胞型、毛发细胞型和肥胖细胞型,在CT和MRI上4型无明显区别。CT及MRI将其分为4级,I级为良性、II级为过度性、III、IV级为恶性[2]。

文献介绍,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毛发细胞型一般仅表现在I级,肥胖细胞型仅表现在II级以上者,以III、IV级为多,纤维细胞型和原浆细胞型表现在I~IV级中[2]。据统计,I级者13.3%为混合密度灶,III、IV级中13.1%为高低等密度灶,其中高密度灶为出血;II级中多数为混合密度灶[2]。本组病例所见与此不一,本组病理分级为III~IV级,但均为均匀高密度病灶。本组CT显示的高密度灶病理中未发现出血灶,多为纤维细胞。

笔者发现部分胶质瘤平扫时为片状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中等强度强化,此类肿瘤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畸型,海绵状血管瘤。此类胶质瘤病理改变常为细胞间变程度低、浸润性小、生长缓慢,多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3]。本组CT表现与其相似,但病理分级均比较高,多为Ⅲ-Ⅳ级。

本组病例在早期多数被误诊[1],分别误诊为脑挫裂伤并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脑灰质异位、脑膜瘤等。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上述CT表现应想到高密度脑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能。

[参考文献]

[1] 胡洪斌. 高密度脑胶质瘤CT误诊分析[J]. 中华误诊学杂志,2009,9(25):6212-6213.

[2]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等. 全身CT和MRI[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53-155.

篇9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089-02

星形细胞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对病人的生命威胁很大,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效果较为肯定,但部分星形细胞瘤容易复发,这与其恶性程度的高低有关系。因此,星形细胞瘤充分的治疗前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回顾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患者MRI表现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44例,女24例,年龄24~51岁,平均为34.9±4.7岁;其中短暂性意识丧失37例,癫痫8例,语言障碍20例,伴发颅内高压症状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RI诊断,按Kemohan 4级分类法分级【2】;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2例,Ⅳ级17例。

1.2 方法

选择Siemens 1.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颅线圈,全部病例均做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平扫,层厚10mm,数据采集矩阵256×256,SE序列T1WI:TR/TE为500/14ms;T2WI:TR/TE为4000/96ms,全部病例行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剂量为0.1mmol/kg体重,加扫横断面T1WI(T1WI+C)。本组所有患者行肿瘤全部或部分切除后,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染色,树脂封固,光镜观察。术中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肿瘤与周围脑组织浸润程度,以及观察切面有无出血、坏死、囊变。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Ⅰ~Ⅱ级偏良性,肿瘤分化较好,病理改变少,MRI信号多较均匀,肿瘤边界多较清楚,本组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Ⅳ级为高度恶性肿瘤,病理改变较多,MRI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模糊。本组Ⅲ级22例,Ⅳ级17例,多伴有中、重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囊变多见。68例患者中,MRI显示边界清楚21例,边界模糊47例;肿瘤形态规则52例,不规则16例。肿瘤周有水肿46例,无明显水肿22例。有占位效应54例,无明显占位效应14例。伴发脑积水3 例,伴发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小、消失1例。

3 讨论

胶质细胞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含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胶样囊肿等。其发病率合计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35~45%左右【3】。星形细胞瘤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硬度如橡皮样,一般无出血坏死,但可呈囊性变,一种为囊内含有瘤结节,另一种为肿瘤内含有囊肿。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临床表现在成人常先有癫痫,逐渐出现瘫痪、失语、精神改变,而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儿童多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X线片少数可发现肿瘤钙化影像。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

良性星形细胞瘤由于肿瘤的生长,使细胞内外水分增多,造成T1和T2延长,表现Tl加权像呈低信导,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瘤周水肿轻微,注射Gd-DTPA增强不明显。随着肿瘤的生长,瘤内发生囊变使得MRI不均匀,瘤体与周围水肿在T1加权像不如T2加权像容易区分开来,肿瘤可有轻度增强。恶性星形细胞瘤在T1加权像里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间以更低或高信号,体现了瘤内坏死或出血。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可见到肿瘤血管所造成的曲线状或圆点状低信号区。在质子密度加枚图像上,肿瘤信号低于周围水肿信号,而肿瘤内部坏死区信号却高于周围水肿信号;在长TR长TE图像上,肿瘤内部坏死区信号强度近似于周围水肿信号强度,瘤体信号强度相对减低。由于四周组织的神经胶质增生,有时在瘤周可见一因低信号晕环绕,介于肿瘤和水肿之间,这在恶性度高的肿瘤较为多见。后者常有显著的异常对比增强,增强持续时间长,增强部分呈斑块状、线条状、花环状或结节状,但在肿瘤坏死或出血区不发生对比增强。

星形胶质细胞瘤分级与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这是由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很快病灶已扩展到临床、影像和功能上被认为是未受影响的邻近组织。本组病例观察肿瘤周边的MRI和病理特点,力求分清肿瘤侵犯范围,结果表明MRI能基本反映瘤周病理改变,对于完整地切除肿瘤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此外,必须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情况,包括年龄、肿瘤大小、占位效应、肿瘤位置及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等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对病变较小且位于重要功能区尚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较为保守的治疗可能是正确的,待到MRI证实肿瘤增大时,可行更广泛的肿瘤切除术。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Ⅰ~Ⅱ级偏良性,肿瘤分化较好,病理改变少,MRI信号多较均匀,肿瘤边界多较清楚,Ⅲ~Ⅳ级为高度恶性肿瘤,病理改变较多,MRI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模糊,多伴有中、重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囊变多见。说明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其MRI信号的不均匀性有递增倾向,这主要与Ⅲ~Ⅳ肿瘤内出血、囊变、坏死有关。I级星形细胞瘤很少发生水肿及占位效应,Gd―DTPA增强扫描一般不增强;III、IV级星形细胞瘤周围有中、重度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注射Gd-DTPA后瘤组织明显增强,周围水肿区不增强;II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介于I级与III、IV级之间,增强后局部增强或囊壁增强。

至于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应注意与脑梗死、局灶性脑炎等鉴别,脑梗死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发生在脑血管分布区呈扇形,皮髓质均可累及,急性期多有灶周水肿和占位效应,星形细胞瘤起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以头痛、癫痫、精神症状为主,一般不累及颞叶表面皮质区,随访随病程延长占位效应出现或加重。

综上所述,星形细胞瘤在MRI上有一定的特点,根据肿瘤的边界、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囊变、坏死以及增强后改变等,可以对肿瘤分级作出预测,进而为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 年、沈铭昌、郭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小脑; 血管母细胞瘤; 围手术期护理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HB) 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 是一种好发于小脑的良性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0.99%~4.7% [1], 占颅内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髓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2]。 我院2012年成功开展一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手术,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耿来娣,女,53岁,2012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约十日前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尤甚,在外院行MRI检查示后枕占位,考虑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近三日步行频发跌倒,需他人搀扶,遂来我院行手术治疗而收住入院。11月13日查电解质示血钾3.32mmol/L,遵医嘱予口服、静脉补充10%氯化钾,11月19日查电解质示血钾3.7mmol/L。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于11月16日在全麻下行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予抗炎止血、营养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1月19日患者精神萎靡,诉头痛头晕不适,复查CT示梗阻性脑积水。即刻在局麻下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仍与抗炎消肿,保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11月26日拔除脑室外引流管,患者无头痛、稍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四肢活动自如。12月2日伤口拆线,同时于12月4日出院。随访无复发。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测量生命体征,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血常规、 电解质、凝血时间、 肝肾功、 心肺功能、 磁共振、 C T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遵医嘱予处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禁食、禁饮的目的、手术衣裤的穿法。做好术前宣教。

2.1.2心理护理 首先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家庭、社会、心理状况,根据需要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感到受重视,心理上得到满足,增强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信赖感和安全感。其次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主动关心安慰患者,给与必要的帮助与照顾。最后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大致过程和术中注意事项,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认真履行告知制度,告诉其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他们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思想准备,以免不必要的纠纷。并告知患者无需担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让患者及家属放心手术,无后顾之忧。

2.1.3生活护理 有责任护士应用ADL评分量表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帮助。入院后帮助患者行指趾甲护理,保持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患者恶心呕吐,检测电解质示低钾。遵医嘱予补钾治疗,同时指导其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同时进食患者喜好的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床单位与病员衣裤,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患者头晕,频发跌倒要加强安全防护,告知患者及家属信号铃及床栏的使用方法,同时告知其要有陪客,床头栏设防跌倒坠床的标记,防止意外的发生。

2.1.4症状护理 严密观察头痛的部位、程度,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注意意识、瞳孔、 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正确使用脱水剂, 保证脱水药的准时准量给予, 并在用药后3 0分钟观察患者头痛的缓解效果。同时指导其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1 5~3 0 °,利用重力作用,降低颅内压,减轻症状。

2.2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小脑蚓部邻近脑干, 由于手术牵拉、 水肿、 缺血等对呼吸中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应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3],应严密监测呼吸的变化。同时30-60分钟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出现呼吸浅慢、 不规则、血氧饱和度下降,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时应立即汇报医生,协助进行检查并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头痛的部位、程度,呕吐是否是喷射样。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情况,因为肿瘤位于小脑, 毗邻脑干, 而脑干的延髓是吞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核所在地,肿瘤和手术均可影响这些神经而出现饮水呛咳、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等症状[4]。

2.2.2护理 后颅窝术后要求严格。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引起误吸,窒息。全麻清醒后枕下垫一软枕, 高度约2.5cm, 以减轻后颈部肌肉张力, 增加舒适感。翻身时保持头、 颈、 躯干同一轴线, 避免大幅度摆动头部。术后第1~5天, 抬高床头15~30 °, 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5]。术后一周如无明显头痛、头晕,应先在床上坐起,慢慢过渡至在床边站立,最后在室内活动,每次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适得其反。

2.2.3饮食护理 手术当日予禁食禁水,以免进食后引起恶心呕吐,患者呕吐时应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引起误吸、窒息。患者口干舌燥时做好解释,指导其用温开水漱口或用勺子反面湿润嘴唇,减轻渴感。护理人员协助其术后第一次进食,观察其是否有呛咳等不适症状。经常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并给予饮食指导如术后第一日先进少量温开水,如无恶心呕吐,则进稀粥,应少量多餐。为了减少腹胀感,不宜进食牛奶等产气食物,可进食酸奶,调节胃肠道菌群。待患者有食欲时,可以进食鱼汤、骨头汤、鸡汤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逐渐过渡至半流、软食、普食。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2.4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术后的麻醉反应、手术创伤、伤口的疼痛、脑水肿,都会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加上各种管道使得患者躯体活动受限,使得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反应,应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协助其每两小时翻身拍背及肢体的功能锻炼。每天为患者行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床上擦浴各两次,保证患者的舒适;做好大便的护理,必要时帮助其使用软化剂,保持大便通畅。告知家属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的重要性,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

2.5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 此并发症由术后出血造成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在第四脑室以上受阻,使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或小脑延髓池)的通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病理现象。该患者在术后三日行脑室外引流术。护理要点是:引流液流出或引流液留在管内的末端有搏动,证明引流通畅;翻身时注意勿使管路扭曲、打折、受压、脱出,翻身后将管路妥善放置;患者外出检查时,先将引流管关闭后再搬动患者,避免引流液逆流入脑,引起感染;引流管妥善固定在可升降的输液架上,方便医生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指导家属不能随意挪动;每日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如颜色突然变深、24小时引流液极少等,医生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每日倾倒引流液时要注意无菌原则,防止污染;保持头部伤口敷料干燥,如有渗液,汇报医生及时更换,防止感染;做好交接班工作。头部引流管拔出后注意伤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如有则汇报医生予处理。

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限制咖啡、浓茶、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导患者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伤口愈合,增强体质;遵医嘱使用药物;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或头痛、呕吐、肢体乏力、抽搐、尿崩症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告知其复诊的时间。留取患者的通讯信息,出院后进行回访,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4 结论

优质护理的实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各方面的需求,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获得手术、治疗、护理的相关信息,可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使患者处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在心里、生理、人文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6]。改善了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形象,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57-658

[2] 丁兴华,周良辅,赵曜 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培养研究[J].中国临 床神经科学,2006,14(3):268-273

[3] 杨惠清,李杰,李云霞.一例后颅窝及高位颈髓多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5(3):287-288

[4] 徐玲丽, 缪建平, 钱小红.42例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6):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