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范文

时间:2023-03-21 17:5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底细胞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底细胞癌

篇1

[关键词] 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13-03

在我国,皮肤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左右,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SCC),及鳞状细胞癌(BCC),的发病率占皮肤癌的90%以上,且在逐年升高[1]。皮肤恶性肿瘤中,BCC是最常见的,占所有皮肤肿瘤的65%~75%[2]。而SCC由于容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它的危险性比BCC高得多。所以近年来对BCC和SCC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1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1.1 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前,BCC、SCC的确诊主要靠活检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是诊断肿瘤性质的可靠手段,但它是一种有创操作,存在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而且可能因为取材不准出现假阴性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1.2 皮肤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检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多数研究显示,SCC-Ag与SCC的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反映SCC生物学特性的重要肿瘤标志物。SCC-Ag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SCC,并可能作为皮肤鳞状上皮癌变及鳞癌复发风险预警的一种方法。

1.3 PET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通过检测来自放射性物质正电子的释放来获得关于组织代谢率的信息,并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分析。PET灵敏度高,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这是目前其他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PET还可以诊断恶性肿瘤是否发生了转移,以及对转移的部位一目了然,这对肿瘤诊断的分期,是否需要手术和手术切除的范围等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国外,PET被广泛用于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研究[3]。在我国,因PET仪器昂贵,检查费用高,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1.4 皮肤镜技术

皮肤镜技术是一种在体观测皮肤表面下部微细结构的非创伤性技术,近年来在恶性黑色素瘤、BCC、SCC以及一些非肿瘤、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Newell B等[4]用皮肤镜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对比了微血管面积在BCC和正常皮肤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单位体积的BCC癌灶中微血管的面积比正常皮肤增加了4.9倍。Zalaudek I[5]后来进一步指出:应用皮肤镜技术来诊断BCC,其敏感性是86.7%,特异性是71.9%。这说明,通过早期监测皮肤肿瘤中微血管面积的变化,可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但关于微血管面积变化多少才可确定肿瘤性质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标准。

1.5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其主要应用于眼科,但资料显示,在国外该技术早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的诊断[6]。由于对皮肤的穿透性不足,肿瘤的边界常无法界定,因此制约了它在皮肤癌诊断上的应用。

1.6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电阻抗断层成像是根据人体内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电阻抗这一物理原理,通过给人体注入小的安全电流,测量体表的电位来重建人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图像,是医学成像技术的一个新方向。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体表肿瘤诊断的研究越来越多。最早是由Emtestam L等[7]通过实验指出BCC与正常皮肤的电阻抗值在统计学上有差异性,后来Aberg P等[8]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差异性。他指出在电阻抗成像系统利用非侵入性电极的情况下,从良性黑痣中鉴别出BCC的敏感性是96%,特异性是86%。而利用侵入性电极时只有用于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才有更高的准确度[9]。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相信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将会在恶性皮肤肿瘤诊断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1.7 共聚焦显微技术

共聚焦显微技术是具有获得三维清晰图像、活细胞内动态生理反应的实时观察记录、定性定量分析等优势。有研究表明,共聚焦显微技术在BCC和SCC上潜在巨大的诊断价值,不管是在活体内还是活体外[10]。在共聚焦显微图像下,BCC的小血管密布于癌细胞团周围或者癌巢里面,细胞呈伸长的椭圆形,中间是高度单型、极化的细胞核。BCC细胞的细胞核有很高的屈光率,看起来偏暗,细胞质则比较亮[11]。这些都是BCC在共聚焦显微图像下的特点,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大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共聚焦显微技术被认为可替代冷冻切片,但对于SCC,尤其是原位癌,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还有待提高。

1.8 荧光成像技术

人体组织含有很多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如胶原、弹力蛋白、血管等,在适当激发光照射下能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相同结构或成分的组织在适当波长激发光的照射下其荧光光谱特征也基本相同或相似,当其中一部分组织发生癌变时,其结构、成分、代谢率也将发生变化,从而荧光光谱特征也跟着变化,荧光成像技术便可以将这种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在荧光光谱特征上的差异显示出来,即区分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近几年来,多光子激发自体荧光成像技术的研究越来越热门,该方法不需服用光敏剂就可以直接检测组织固有荧光,直接反映组织内部结构信息,为深入研究癌组织的内部分子结构、探寻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在早期皮肤恶性肿瘤的无损伤诊断及定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

1.9 其他

在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中,CT、MRI等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另外,有报道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来检测人染色体的畸变率从而早期诊断鳞状细胞癌,并作为鳞癌癌变风险预警的一种方法,但这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3]。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真正能够对人皮肤肿瘤进行早期、直接、无创性检测和诊断的技术终会问世并造福于人类。

2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2.1 手术治疗

BCC及SCC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患者术前已做活检并已确诊,则可直接切除不需做术中冰冻,SCC应在距肿瘤边缘1.0~2.0 cm切除,BCC应距0.5~1.0 cm。发生于特殊部位,如下眼睑、鼻尖等的切除范围可适当缩小。如果术前肿瘤性质未知,切除后的肿瘤标本立即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扩大根治术。SCC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时,一般不需要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但需要参考肿瘤分化程度而定;对转移到区域淋巴结的SCC,应做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切除后较小的创面可直接缝合,但在眼睑、鼻翼等部位,因可能导致器官的易位变形,一般采取局部皮瓣修复。创面较大或无局部皮瓣可用者可采用轴形皮瓣转移整复或植皮术。

2.2 Mohs显微切除法

Mohs显微切除法是皮肤外科技术与特殊冰冻组织切片相结合的一种手术方法,适用于单一灶性连续生长的皮肤恶性肿瘤,尤其是BCC、SCC[14]。Mohs外科手术既能彻底切除癌变组织又能尽可能使创面缩小,还可以科学准确地判断病灶切除的深度和边缘[15]。具体操作:麻醉后紧贴边界刮除肿瘤,然后碟形切除剩余的边缘1~2 mm厚,将切除下的标本仔细定位,冰冻,横向切片,读片,检查所有的边缘来查找是否有残留的肿瘤细胞。通过肿瘤部位的定位,医生可以确认出残余病灶的位置并切除仅包含肿瘤组织的部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切缘阴性。Pennington BE等[16]在进行文献复习后,总的评价是Mohs手术疗法治疗SCC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外科切除术。

2.3 放疗及化疗

放疗适用于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BCC对放疗较SCC敏感,预后好于SCC。对未分化的头面部SCC,如无深部组织如肌肉、骨骼转移,可优先采用放射治疗。对已有骨骼或淋巴结转移且经手术治疗又复发的SCC,也可采用放射治疗。头面部的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极易出现术后局部病灶的复发,因此术后放疗十分必要。有报道[17],将32P胶体注入瘤体内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肿瘤局部均得到明显控制,疼痛明显减轻,生存时间也相应延长。对于硬化型及放疗后复发的BCC病例,不宜采用化疗,因为其对射线不甚敏感。鳞癌放疗的关键在于掌握恰到好处的破坏程度,使射线破坏肿瘤,而对周围组织破坏较少[18]。对于BCC和SCC,化疗的疗效仍然存在争议。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建议临床上不宜对BCC或SCC患者常规应用化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或辅助措施。

2.4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是应用光动力效应的原理,联合使用光敏剂及相应光源选择性破坏靶组织的一种非侵袭性的全新治疗技术,其独特的优势以及良好的耐受性使它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尤其是皮肤肿瘤方面日益受到关注[19]。Christensen E等[20]对44例BCC患者刮除术后行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后缓解率大幅升高,6、12、24和36个月的复发皮损数目无明显变化。随着新的光敏剂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和新光源的不断出现,相信光动力在皮肤肿瘤领域的应用中,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2.5 电化学疗法

电化学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细胞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肿瘤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它是一种利用局部电脉冲刺激和化学抗癌药物相结合治疗肿瘤的新方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费用低,患者痛苦少,尤其适用于手术不便切除的皮肤肿瘤。对某些肿瘤也可先行电化学治疗,再作手术切除,以减少复发。

2.6 药物治疗

目前应用于BCC及SCC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氟尿嘧啶、5%咪喹莫特、干扰素等。氟尿嘧啶主要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合成;5%咪喹莫特是一种小分子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的天然与获得性免疫应答。干扰素用于肿瘤皮损内注射,在表浅型和小结节型BCC治疗上的应用较多。另外,维A酸类制剂对治疗SCC及BCC也有一定的疗效。

2.7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一定功能的外源基因导入细胞,治疗癌症的一种方法。关于BCC及SCC的免疫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及联合基因治疗等,已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动物实验研究,但目前仍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2.8 其他

BCC和SCC的治疗还有激光治疗和冷冻治疗,但因复发率较高,现已基本被手术所取代。另外,有报道[21]通过抑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短期内可使肿瘤及其血管的生长迅速减缓,但这对BCC和SCC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3 展望

随着对人皮肤BCC、SCC研究的深入及科技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对肿瘤组织进行早期、直接、高效、无创性地鉴别与诊断,并能够跟踪、评价治疗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法定会问世并服务于临床。基因治疗等一些新技术的逐渐进步与成熟,也让人们看到了将来从源头上彻底治愈人皮肤恶性肿瘤的希望。

[参考文献]

[1]艾勇.常见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1):106-107.

[2]张晖.皮肤癌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4):84-85.

[3]Fosko SW, Hu W, Cook TF, et a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J]. Arch Dermatol ,2003,139(9):1141-1146.

[4]Newell B, Bedlow AJ, Cliff S,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microvasculature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actinic keratosis using intravital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J]. Br J Dermatol, 2003,149(1):105-110.

[5]Zalaudek I, Argenziano G, Soyer HP, et al. Three-point checklist of dermoscopy: an open internet study[J]. Br J Dermatol,2006,154(3):431-437.

[6]Olmedo JM, Warschaw KE, Schmitt JM, et 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in vivo: a pilot study[J]. J Am Acad Dermatol,2006,55(3): 408-412.

[7]Emtestam L, Nicander I, Stenstrom M,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nodular basal cell carcinoma: a pilot study[J]. Dermatology,1998,197(4):313-316.

[8]Aberg P, Nicander I, Holmgren U, et al. Assessment of skin lesions and skin cancer using simple electrical impedance indices[J].Skin Res Technol, 2003, 9(3):257-261.

[9]Aberg P, Geladi P, Nicander I, et al. Non-invasive and microinvasive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a of skin cancer-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echniques[J]. Skin Res Technol,2005,11(4):281-286.

[10]Chung VQ, Dwyer PJ, Nehal KS, et al. Use of ex vivo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 during Mohs surgery for nonmelanoma skin cancers[J]. Dermatol Surg,2004,30(12):1470-1478.

[11]Gonzalez S, Gilaberte-Calzada Y, Gonzalez-Rodriguez A, et al. In vivo reflectance-mode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 in dermatology[J]. Adv Dermatol, 2004,20(12):371-387.

[12]S Zhuo, J Chen, T Luo, et al. Multimode nonlinear optical imaging of the dermis in ex vivo human ski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channel mode and lambda mode[J].Optics Express,2006,14(17): 7810-7820.

[13]H Yao, S He, Y Wu,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color Fluoreo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Early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8,27(11): 1137-l143.

[14]Bowen GM, White GL Jr, Gerwells JW.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J].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05,72(5): 845-848.

[15]Smeets NW, Kuijpers DI, Nelemans P, et al.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bas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face-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BrJ Dermatol, 2004,151(1):141-147.

[16]Pennington BE, Leffell DJ.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established uses and emerging trends[J].Oncology (Williston Park),2005,19(9):1165-1171.

[17]王延臣,张虹,杨宝良,等.胶体组织间注射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3):147-148.

[18]宇常青,贺春艳.126例头面部皮肤癌放射治疗疗效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6,7(7):64-65.

[19]Szeimies RM, Morton CA, Sidorof A, et al.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non-melanoina skin cancer [J]. Acta Derm Venereol, 2005,85(6):483-490.

[20]Christensen E,Skogvoll E,Viset T,et al.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5-aminolaevulinic acid dimethylsulfoxide and curettage in basal cell carcinoma:a 6-year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follow-up[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9, 23(1): 58-66.

篇2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左侧2例,右侧5例。年龄32~72岁,平均47岁。发病时间2~5年,平均3.5年。7例均以鼻翼部包块就诊而行手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证实为基底细胞癌。

1.2 手术方法:本组7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准备,在病灶侧滑车下神经和眶下神经阻滞下切除包块,送检。待冰冻切片报告证实为基底细胞癌后扩大切除范围至超过肿瘤边缘0.5~1.0cm,深至鼻翼软骨表面,创面彻底止血。根据鼻翼创面大小在同侧鼻唇沟设计皮瓣,皮瓣蒂部和长度之比为1:1.5~2.5,切取皮瓣后转至创面缝合,鼻唇沟所留创面直接缝合,若张力过高可作皮下分离后再缝合处理。

1.3 结果:7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6~8天拆线,无感染情况。随访1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

2讨论

基底细胞癌属于恶性皮肤肿瘤,又称作基底细胞上皮瘤,为一种起源于表皮基底层或皮肤附属器的恶性肿瘤,但其发展缓慢,极少发生转移。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室外工作者较多见。可发生于掌跖以外的各处皮肤,约75%发生于面、颈部,且多在口以上,如鼻侧、颊部、颞部和前额等。一般分为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斑状或纤维化型、浅表型四型。基底细胞癌因其发展缓慢,很少发生转移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1.0cm,深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多数部位的基底细胞癌均可在彻底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创面。位于眼睑及鼻翼的病灶,切除范围可适当减小,应尽量保留其衬里,以利于创面的修复。本组7例患者为发生在鼻翼部的基底细胞癌,其手术治疗的难点在于如何覆盖治疗切除后所留创面,为了达到切除彻底的目的切除范围为距病灶边缘0.5~1.0cm之间,深度达鼻翼软骨层以外,所留创面不能直接拉拢或减张缝合,也不能采用游离植皮法来覆盖,因在软骨面上植皮不能成活,若在软骨面表面留一层组织作游离植皮用则又难以达到根治目的,针对此问题笔者采用肿瘤同侧的鼻唇沟皮瓣转移来覆盖创面,很好地解决了肿瘤切除后鼻翼部创面覆盖问题。并且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随访1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

鼻唇沟皮瓣的优点在于:首先鼻唇沟皮瓣位置与鼻翼部创面邻近,利于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其次鼻唇沟位于面动脉分布区域血供丰富,很少发生血供障碍,且皮瓣切取较为简单;其三鼻唇沟皮瓣切取后所留创面因该部位固有的生理凹陷作直接拉拢或减张处理后即能缝合覆盖。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皮瓣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皮瓣的蒂部在实际工作中多数设计在上方,因为若蒂设计在下方,常常需要一个桥来跨越中间正常组织,需要行两次手术,在二次断蒂术前,皮瓣的桥部会有渗出和结痂,给患者带来不便,而患者最希望的是一次完全闭合伤口;②在皮瓣转移过程中,其长度的1/3~1/4将由于旋转而损失,设计皮瓣时应将此因素考虑在内,通常鼻唇沟皮瓣的长宽比例可以设计为3:1,皮瓣设计线应沿着鼻唇沟皮肤皱褶线相应的弯曲,这是鼻唇沟皮瓣设计的一个重要技巧,可以使最后的切口瘢痕隐藏在鼻唇沟自然皱褶线内;③皮瓣切取并掀起后,应对皮下脂肪层及皮瓣的形状适当修剪,使其与缺损更相适应,因为皮瓣转移后的继发缺损要边对边直接缝合,故远端应当逐渐变细,最终尖端形成的角度最好小于30°,这样边对边直接缝合时不会形成明显的猫耳畸形;④皮瓣缝合时,应先缝合继发缺损区,继发缺损区的闭合有利于皮瓣向原发缺损区移动,从而减少了皮瓣大部分张力;⑤在闭合继发缺损区行皮下缝合时,应向深部缝住位于鼻翼基部的上颌骨鼻突上的骨膜组织,否则由于皮瓣的拉力,会使鼻子移位,同时也分担了皮肤所受的大部分张力,防止以后由于张力引起的瘢痕增宽。

[参考文献]

[1]郭树忠 主译.Sherrell J,Aston Robert W,Beasley Charles H.M.Thorn e主编(美).格-斯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2002:22-26.

[2]鲁开化,艾玉峰. 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34-149.

篇3

【关键词】 岛状皮瓣;修复;基底细胞癌

1病例报告

男性,61岁,右眼内眦、鼻根部包块2 a合并溃疡1 a入院. 查体:右眼内眦、鼻根部溃疡创面4 cm×3 cm,边缘不整齐,高低不平,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周围软组织无红肿,耳前耳后及下颌、颈部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右眼睁闭活动不受限,视力无下降,鼻泪管通畅,泪液无外溢. 入院诊断:右眼内眦及鼻根部皮肤癌. 入院给予创面清创、清洗、湿敷、换药后准备手术. 术前进行充分讨论制定皮肤癌溃疡切除范围及创面岛状皮瓣修复方案,并于术前用多普勒探明左眶上动脉走行,于左眶上设计约7 cm×5 cm大小之皮瓣,皮瓣形状类似三角形,蒂宽约2 cm. 手术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沿病灶边缘以外1.0 cm做切口线,切除病灶至深筋膜层,缺损创面约6 cm×4 cm,按设计切口划线,先切开动脉岛状皮瓣远端,自筋膜下向蒂端掀起皮瓣,仔细分离,保持平面深浅一致,分离出左眶上动脉,形成左眶上动脉岛状皮瓣,皮瓣远端血运良好,逆时针旋转180°覆盖缺损创面,放置负压引流,缝合皮瓣、皮肤. 再于右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片,供皮区缝合后,将取下之全厚皮片移植于额部继发创面,加压包扎.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皮片全部成活,缺损修复好,张力形态良好. 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 随访1a局部创面修复后无癌症复发.

2讨论

皮肤癌常见的有鳞状细胞癌,汗腺癌,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是起源自表皮或其附属器的皮肤恶性肿瘤. 好发于老年人的颜面发际边缘、眼睑、鼻部、耳部、颊部等部位,恶性度较低,病变较局限,发展缓慢,转移率低[1]. 基底细胞癌临床上分许多类型,本例为溃疡型,创面不新鲜,伴有浅表坏死组织,基底深达筋膜层,如果单纯切除植全厚皮、中厚皮,外观差且皮瓣成活率很低. 本例术前经多次创面清创、清洗、湿敷、换药,术中进一步切除病变及失活组织,并注意保护鼻泪管. 眶上动脉瓣眼动脉分支的解剖位置较恒定,此眶上动脉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质软且较薄,整个手术操作并不很复杂,主要难度是解剖眶上动脉并以此为轴设计皮瓣[2],修复局部深度创面. 一期手术完成,皮瓣修复后外观好,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并且抗感染能力强,是临床修复内眦及鼻根部皮肤缺损手术极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

[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5-0671-03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flrcinoma,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侵蚀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基底细胞癌相对良性,病死率较低,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容忽视,而且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易引起误诊和漏诊。为此,我们收集我科1990~2006年有明确病理诊断和完整临床记录的基底细胞癌患者203例,通过分析总结,对B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诱因进行探讨,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性别与年龄分布:男116例,女87例,男:女比为1.33:l,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21~92岁,平均为49.82岁,其中20~29岁7例,30~39岁19例,40~49岁51例,50~59岁41例,60~69岁34例,70~79岁37例,80岁以上14例;发病高峰为40~69岁,共126例(62.07%)。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8年,平均5.26年。

1.1.2 发病部位:头面部共175例(86.2%),其中头皮6例,额部11例,眶周42例,鼻翼47例,鼻唇沟8例,颊部24例,颧部5例,上唇11例,下颌部3例,眉部4例,耳廓2例,耳周围12例;躯干部共20例(9.85%),其中胸部6例(2例位于),背部4例,腰部5例,耻骨部l例,肩部1例、外阴2例、腹股沟l例;四肢共8例(3.94%),其中大腿5例,小腿1例,上肢2例。

1.1.3 临床分型及自觉症状:除3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所有病例均未见转移病灶。肿瘤最小0.3cm×0.4cm,最大l0cm×6cm。按皮肤损害分型:结节溃疡型86例,色素型91例,浅表型15例,硬斑病型8例,纤维上皮瘤型3例。有56例主诉患部瘙痒,多为轻度,仅2例明显,15例诉轻度疼痛,其余无自觉不适。

1.1.4 发病前原有皮损:182例患者主诉肿瘤发生前无原有皮损及明确诱因,2例伴发于皮脂腺痣,11例有外伤史(于术、刺伤、烫伤、汽枪伤),8例在色素痣(其中4例有冷冻、化学腐蚀治疗及局部刺激史)的基础上发生,其中2例出生时色素痣即存在。

1.1.5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临床诊断与病理报告均为BCC者145例(71.43%),与病理诊断不符的58例(28.57%),其中临床诊断为:色素痣13例(包括蓝痣2例),脂溢性角化13例,黑素瘤12例,鳞状细胞癌6例,血管瘤2例,表皮囊肿4例,角化棘皮瘤2例,皮肤结核、Paget病、汗管角化症、扁平苔藓、Bowen病及湿疹各1例。

1.2 研究方法:回顾分析的病例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间病砰诊断明确的BCC病例,共203例。整理原始资料,将患者的病理送检单各项临床内容归类,进行整理和统计。参照有关专著重新阅片,并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变化

2.1.1 表皮:表皮角化过度15例,表皮角化不全13例,棘层肥厚80例,表皮萎缩变薄123例,基底层液化变性26例,炎性细胞浸润26例。其中部分病例表现为肿瘤组织上方表皮萎缩变薄,而两侧棘层肥厚。其中106例肿瘤组织与表皮相连,12例与毛囊相连。

2.1.2 真皮:203例真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组织细胞浸润,3l例有浆细胞浸润,17例有中性粒细胞浸润,132例真皮及浅层血管增生扩张。165例(80.3%)在瘤细胞团及其周围间质中见到多少不等的色素颗粒。其中26例有大量色素。

2.2.3 肿瘤组织:典型的肿瘤细胞类似基底细胞,瘤细胞在周边排列成栅栏状。在203例病理标奉中,细胞分裂像明显增多的有23例(11.33%),其中5例出现异常核分裂像。在201例(99.01%)病理标本中可见剑肿瘤细胞与周围间质之间的裂隙。

2.1.4 病理分型:本组203例BCC中,实体型93例,色素型26例,浅表型15例,硬化型15例,囊肿型22例,角化型6例,腺样型17例,纤维上皮瘤型9例。

2.2 不同病理型的皮损分布部位:仅发现浅表型及纤维上皮瘤型更多见于躯干、四肢,其他类型的BCC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3 讨论

关于BCC来源说法不一,最初认为来自表皮基底细胞,但Lever提出BCC不是来自表皮基底细胞,而是来自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电镜观察发现瘤细胞核较大,桥粒发育较差,张力原纤维很少,显示与正常皮肤基底细胞不同,而与未分化的毛母质细胞或胚胎表皮细胞,特别是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相似,因此多数学者支持后一说法。BCC几乎完全见于有毛皮肤,特别是面部,除痣样基底细胞上皮瘤外,鲜见于掌跖部。本组203例患者,皮损绝大多数见于头面部,提示紫外线是BCC的重要诱因,可能与紫外线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DNA损伤和激活皮肤抑制性T淋巴细胞有关。但是本组病例11个唇部发病的均位于上唇,而且面部最好发的部位为鼻翼和眶周,这些不能完全用紫外线照射解释,是否与这些部位皮肤结构不同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一般认为BCC的好发年龄为老年人,余桂林等…认为我国的发病年龄比国外早10年,60~69岁为发病高峰。但本组资料40~49岁即进入发病高峰,其余依次为50~59岁和60~69岁。70岁以后病例减少,可能与此年龄段人口基数小有关。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比以往国内报道早10年。BCC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的机理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总的日光照射时间增多的结果。

BCC的皮损表现多样化,所以临床分型也不一致。目前公认的是Lever的分型标准,即将其分为五型:①结节溃疡型;②色素型;③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④浅表型;⑤纤维上皮瘤型。本组病例结节溃疡型及色素型最常见。国外报道多发或既往有BCC病史的病例占13%~45%,但本组病例仅3例BCC为多发,其余均为单发。BCC一般自觉症状轻微,本组病例出现瘙痒或疼痛的71例主要为轻度,只有2

例有较明显的瘙痒。另外有8例从色素痣转变而来,其中2例色素痣出生时即有,4例近几年经化学腐蚀、冷冻治疗及局部刺激后才增大破溃演变为BCC,提示基底细胞癌不仅发生于皮肤纤维瘤、皮脂腺痣及线状表皮痣,还可发生在色素痣的基础上,局部的化学、物理刺激可能是重要的诱因。

203例患者中有58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尽管较以往报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但误诊率仍达28.57%。其中误诊最多的是色素型和浅表型BCC。由于色素型BCC呈黑色或蓝黑色,其中有38例被临床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或恶性黑素细胞瘤。浅表型BCC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红斑或脱屑性斑片,15例浅表型BCC有9例位于躯干、四肢这些BCC“非好发部位”,其中临床诊断分别5例误诊为Paget病、汗管角化症、扁平苔藓、Bowen病及湿疹。由于肿瘤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因此对长在头面部的不十分确定的色素痣样、血管瘤样肿物以及躯下四肢的无明显自觉症状、持续存在、缓慢增大的浸润性斑片应想到BCC的可能性,尽早切除后作病理检查,这些误诊的疾病虽然在临床形态上与BCC相似,但从组织病理上容易鉴别。

篇5

摘要: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组织病理类型及其变化。方法:样本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1992年1月~2007年12月眼睑肿物患者共2089例作为研究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位于良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炎性病变、痣、状瘤、皮样囊肿及表皮囊肿、上皮囊肿;位于恶性病变前5位的分别是基底细胞癌、皮脂腺腺癌、淋巴瘤、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结论:对眼睑肿物的病理分类有助于眼睑肿物的病理诊断,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淋巴瘤位于第3位且有增加趋势。

关键词:眼睑肿物;癌;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R3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97-01

眼睑肿物是眼科常见病,其组织发生和胚胎来源复杂多样。正确的临床及病理诊断对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出发进行样本回顾性病例分析。

1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所用资料为我院病理科自1992年1月~2007年12月眼睑肿物患者共2089例作为研究病例,参考眼科病理学分类。在本研究中,良性病变占89.6%;恶性病变占10.4%。二者比例约8.6∶1。

2结果

见表1、表2。

表1眼睑良性肿瘤病理学分类

表2眼睑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类

3讨论

篇6

治愈关键:早发现、早治疗

皮肤癌是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的恶性肿瘤的统称,常见的有原位癌(即表皮内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癌是比较容易治愈的恶性肿瘤,关键是能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各类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类型,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皮肤癌治愈率可达90%

手术仍为治疗皮肤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切除的范围应随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而异。对病灶范围大、浸润广的病例,应在有条件的医院作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切除的彻底性。病灶完全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其局部复发率为1%~5%,肿瘤的切除范围随病灶浸润深度而定。对鳞形细胞癌的切除范围基本上同基底细胞癌,但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应作淋巴结清除术。

皮肤癌术后若无癌细胞残留,一般无需化疗或放疗,除恶性黑色素瘤外,复发率很低,一般预后尚好,绝大部分无复发或远处转移。

目前,治疗方法除外科手术外,还有药物治疗、冷冻治疗、放射、化学、激光、免疫治疗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0%以上。

皮肤防癌这么做

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慢性刺激与炎症、电离辐射是皮肤癌常见的致病因素。因此,要预防皮肤癌,首先要减少过度曝晒,避免在烈日下工作或活动,阳光强烈时外出要涂防晒霜、戴太阳帽,避免接触沥青、石油等具有较强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其次要避免频繁吸烟、熬夜等。另外,多吃些葡萄、石榴、柑橘等水果,多喝绿茶,可预防和清除癌基因。

皮肤与人体器官一样,皮肤疾病拖延治疗和反复发作,也会增加癌变的可能。因此,皮肤上黑痣或疣如果突然增多,颜色加深,渗液、溃烂、脱毛、出血,或突然出现包块及色素沉着等,都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应当及时就医。

我国皮肤癌发病率较低,不要草木皆兵,把皮肤上任何一些变化都看作是皮肤癌,如一般的老年斑、老年疣、老年性血管瘤等,如果情况比较稳定,就无需担忧。

>>链接

远离皮肤癌小常识

及时减压 压力是皮肤癌的诱因,它会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增加患癌的风险。

篇7

1 临床资料

某女,93岁,因“额部皮肤肿物20年,快速生长4月余”为主诉收入我科。患者20年前发现额部皮肤有一小包块,黄豆大小,无不适,生长缓慢。4个月前,已经生长为约核桃大小,无明显诱因,出现快速生长,结痂,成角状,在当地医院行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细胞轻度异型性,不排除鳞状细胞癌,后就诊我科。查体: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额部正中可见皮肤肿物,色灰黑,呈圆柱角状,基底直径约4cm,凸出皮肤约7cm,表面粗糙,中部有弯,触之较硬、不痛,基底活动度差,周围稍红肿(如图1~2)。完善术前检查,在全麻下行额部皮肤肿物扩大切除自体皮移植术。沿着肿物周边0.5cm切除,基底达骨膜层,术中快速冰冻,提示外毛根根鞘癌,周边切缘及基底未见癌细胞。于左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移植于创面,打包包扎。1周后打开敷料见皮片成活可(如图3),冰冻返石蜡病理确诊:外包根鞘癌(如图4)。2周拆线治愈出院。6个月后随访局部无复发,因年老或其它疾病在家中死亡。

2 讨论

外毛根鞘癌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恶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难以作出准确诊断,常误诊为角化性磷癌、基底细胞癌等。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发病相对缓慢,很少转移,但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是一种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不一致的低度恶性肿瘤[1]。组织病理常见表皮增生、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瘤细胞部分呈鳞状或透明样,明显异型,大小不一,排列紊乱,胞核较大、深染、有明显的核仁,核分裂像易见。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好,不易复发。

皮角作为一种医学疾病首先由伦敦的外科医生Everard Home在18世纪末详细描述[2]。其并非组织病理学诊断,而是大体标本形态学诊断,多继发于其他皮肤病,如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且多生长于暴露及易受摩擦的部位。手术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切除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非常必要。本例患者是笔者所见报道病例中年龄最大者,而肿瘤表面过度角化而合并产生皮角的,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

[1]Swanson PE,Marrogi AJ,Williams DJ,et al.Trichilemmal carcinoma:clinicopathologyic study of 10 cases[J].J Cutan Pathol,1992,19(2):100-109.

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颜面部皮肤癌的手术治疗与面部形态及美容的关系。 方法 69例颜面部恶性肿瘤,根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扩大切除后行单纯缝合(14例)、游离植皮(11例)、局部皮瓣+植皮(13例)、皮瓣转移(31例)等方法修复创面。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片有3例表皮坏死,余皮片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原位缝合者无明显术后瘢痕,随访6个月~3年,游离植皮者皮片颜色较周围皮肤深,稍影响外观,局部皮瓣+植皮者位于面侧部、发际、耳后等隐蔽处,外观无明显影响,颜面部外观满意。 结论 颜面部恶性肿瘤宜早期手术扩大切除,选用合适的整复外科方法修复创面,可取得较满意的外形及预后。皮瓣应是修复创面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颜面部;肿瘤;修复整形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looks following plastic treatment of facial malignant tumor.Methods From1998to2005,69patients with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Primary suture(14cases),local skin flap(31cases),skin graft(11cases)and skin flap plus skin graft(13cases)were used to repair the wounds after extensive resection.Results The skin graft and various skin flaps all surived.The facial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were satisfactory after the surgery.Conclusion Extensive resection of facial malignant tumor in early phase and suitable repair technique may help to preserve the appearance.Skin flap is the method of choice.

Key words:face;malignancy;plastic surgery

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发生于该处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非常棘手,术中既要考虑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局部复发,又要顾及创面修复后如何尽可能恢复其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处理颜面部恶性肿瘤的要点是早期诊断,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从整形美容外科的角度,回顾性分析并讨论我科1998年―2005年69例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男性47例,女性21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54.75±22.09)岁。肿瘤类型:基底细胞癌45例,鳞癌19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3例,黑色素瘤2例。部位:面颊23例,颞部12例,眼睑部9例,耳部5例,额部6例,鼻部10例,唇部3例,面部多发性1例。瘤体大小约0.5cm×1.4cm~3.5cm×5.5cm。病程3个月~15年不等, 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位器官转移。

1.2 方法 本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方法,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类型和侵犯深度,最大限度切除病灶,遗留创面14例切缘皮瓣游离后分层直接缝合,11例游离植皮,13例局部皮瓣+植皮,31例分别采用鼻唇沟、V-Y滑行皮瓣、颞筋膜皮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1] 等进行修复。术后根据病情予以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

2 结果

经完整切除瘤体病灶,切口皮片一期愈合,颜面部外观满意。随访6个月~3年:2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局部复发,1例死于远位胸腔转移,1例恶性黑色素瘤死于其他疾病,余肿瘤均无局部复发;11例游离植皮者皮片颜色较周围皮肤深,稍影响外观;皮瓣+植皮位于面侧部、发际、耳后等隐蔽处,外观无明显影响。具体指标见表1,经χ 2 检验P

表1 随访6个月~3年皮片与皮瓣修复效果比较(略)

2种方法的比较:*P

3 典型病例

3.1 例1 女,66岁,面部多发性肿块迅速增大6个月入院,追问病史半年前右面部发现一肿块,自行抓破后迅速增大,渐扩展右颞部、右鼻唇沟处、左眼眶外侧、左下颌角,包块无明显疼痛。7年前左面部、3年前左前额部有类似包块,外院予以冷冻治疗。否认家族遗传史。查:右颞部直径4.0cm、右面部直径5.0cm、左眼眶外眉弓处直径3.0cm等菜花状包块,包块均有分泌物,右面颊为甚,恶臭,局部皮肤较红,左前额处直径5.0cm×5.0cm皮肤高低不平,并有黄白色结痂,边缘不整,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拟诊面部鳞癌住院。完善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术中探察:右面颊已向深层组织侵犯,瘤体组织基底部质韧,右颊区、上唇、左额、颞区及左面部瘤体组织较局限,未向深层组织侵犯。分别距瘤体边缘0.5~2.0cm切除病灶,右颊部岛状皮瓣转移至右上唇,右面颊、右颞区分别游离植皮,术后包扎,10天拆线,皮片、皮瓣成活。病理示面部多发性鳞癌(Ⅱ~Ⅲ级),病灶周围未见癌细胞。术后外观较满意(图1)。

图1 面部多发性鳞癌手术前后(略)

3.2 例2 患者,男,68岁,左鼻唇部肿块3年逐渐增大6个月入院。自诉3年前发现左侧鼻旁一包块,近半年来包块渐增大,无纳差、消瘦等不适反应,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左鼻翼外侧处约3.0cm×2.5cm肿块,高出皮肤表面,呈菜花状,表面粗糙少许分泌物,局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拟诊基底细胞癌。完善检查后,在局麻下行肿块扩大切除,术中根据创面设计滑行皮瓣,上缘沿左下眼睑下缘,外达左侧发际处,术中设计皮瓣,下缘沿左鼻唇沟至左唇角。沿SMAS筋膜浅层掀起皮瓣,充分游离后,向上滑行覆盖创面。术后皮瓣下放置皮片引流24h,加压包扎,7天拆线,皮瓣成活。病理示基底细胞癌。术后外形较满意(图2)。

图2 基底细胞癌手术前、中、后(略)

4 讨论

早期手术是治疗颜面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也是最理想的方法。对恶性肿瘤大面积的清扫是无可非议的,由于肿瘤位于颜面部,防止局部复发与外形重建是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须同时解决的两个问题,切除范围愈大癌细胞转移复发的安全系数愈高,但切除后的创面愈大,外观修复愈难。恰当的扩大切除就是既要彻底切除肿瘤避免复发,又要强调面部美容,使手术对外貌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时,应根据病灶的发生部位、肿瘤类型和侵犯深度,在切除病灶的前提下,根据美学要求,选择最适宜的修复方式,最大限度地恢复术区外形。

以不同的边界切除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其术后局部复发控制率不同,单纯切除肿瘤组织术后复发控制率为63%,而边界较宽的局部切除术后复发控制率为92%,恰当的手术方式明显提高手术治愈率[2] 。切除范围大小应根据肿瘤大小、周围皮肤活动度及肿瘤距周围组织器官的远近程度来决定。一般都应包括一定范围的瘤周正常皮肤,如基底细胞癌为0.5~1.0cm,鳞癌为1.0~2.0cm,颜面部可适当保守些,但要灵活掌握。如病灶位于眼睑、鼻翼、鼻尖等部位可保守些,但位于面颊部,则可适当增加宽度。同时,病灶一定的切除深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一定深度的切除病灶对预防肿瘤的复发同样重要,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切除深度应根据病灶所在部位、肿瘤类型和侵犯深度来决定。对于表浅局限和外生性癌,可自深筋膜切除,对于已侵犯深层肌肉者,则应连同肌肉组织自骨膜浅层切除,对术区的面神经尽可能地保留,位于面颊部伴有深部肌肉浸润的肿瘤,应连同肌肉及黏膜一起作洞穿性切除,不能姑息;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基底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只是个别的,转移率0.01%,鳞癌淋巴结转移也只有10%~15%,即使晚期也较少发生转移。未发现淋巴结转移,一般不作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淋巴结清扫术也增加了手术创伤[3] 。如局部淋巴结肿大,经病理确诊为肿瘤转移者,应做区域淋巴结清扫。

颜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对容貌的恢复是关键,大多数较小病灶切除后,创面如无过大张力,可作原位缝合。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该年龄组皮肤较为松弛,皮下组织较为疏松,这一独特的皮肤解剖生理特点,为病灶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4],原位缝合,尽量减少直线瘢痕,并将瘢痕隐藏在鼻唇沟、颌下、耳前、发际等处。然而,由于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有些病例小范围手术创面的单纯缝合也会引起睑外翻、唇外翻、口角牵拉、鼻缺损等面部器官变形,必须用皮瓣或皮片来修复,如缺损创面大,且无深部血管、神经、骨等组 织外露,可选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来修复,供区一般选择耳后、锁骨区或上臂内侧,这些部位的肤色、质地与面部较为接近。如有骨、主要血管、神经暴露,应选用合适的皮瓣修复创面,又因皮瓣厚度与肿瘤切除的深度相似,移植后不臃肿,也不凹陷,局部皮瓣与被修复区的颜色最为接近,所以同时解决了修复区不平整和色泽反差大的问题,术后外形满意。如眼轮匝肌为蒂颞侧皮瓣修复中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供区可兼获“除皱”的效果[1] ,带轮匝肌为蒂颞侧皮瓣血供好,肌肉蒂长,皮瓣旋转角度大,可提供中颌面部任何部位的组织缺损修复。皮瓣为颞侧面,设计简便,操作较方便,皮瓣色泽与缺损部位一致,尤其对中老年人,可同时达到消除鱼尾纹的作用。皮瓣通过皮下隧道,局部无臃肿。无“猫耳”形成,手术可一期完成,术后供区无明显瘢痕。不牺牲主干血管,惟一感到不足的是皮瓣所切取的面积不够大,不能用来修复大范围的组织缺损。本组对于眼、鼻、唇、额部、面颊等部位的肿瘤在扩大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如鼻唇沟皮瓣、V-Y滑行皮瓣、颞筋膜皮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双叶旋转皮瓣[5] 及改良菱形瓣[6] 等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既可减少术后复发,又对容貌的恢复具有满意的效果。对面部洞穿性缺损,采用局部皮瓣翻转作衬里邻近带蒂皮瓣(如额瓣)转移修复缺损,外形满意。

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临床治疗也应与其他恶性肿瘤相区别,应结合肿瘤外科、整形外科及皮肤外科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早期切除,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同时根据肿瘤的病理分型、生物学行为及部位辅以化疗或放疗,以达到修复、重建又兼顾外观美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汪春兰,曹东升,李小静.以眼轮匝肌为蒂颞侧皮瓣修复中颌面部软组织缺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2):115-116.

[2] 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71-477.

[3] 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23-424.

[4] 张 刚,罗少军,汤少明,等.老年人颜面部皮肤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4,6(5):616-617.

篇9

早期迹象

1.日光性角化病,在面及手背上有触之较硬的角化性丘疹,稍高出皮肤表面,发痒,淡红色或红色,也可为褐色,常多发,是一种癌前病变;

2.黏膜白斑,在唇部、口腔、外生殖器或肛周黏膜处发生小片白色增厚性斑片,瘙痒重,也是一种癌前病变;

3.鲍温病,在中老年人躯干、四肢的皮肤或皮肤与黏膜交界部位出现小片红斑,渐扩大呈圆形、多环形或不规则形隆起暗红斑片,边界清楚,表面有鳞屑或轻度结痂,是皮肤原位癌;

4.湿疹样癌,在单侧、外生殖器或肛周处有浸润而边界清楚的红斑、结痂,且按照湿疹治疗不见好转;

5.基底细胞癌,在老年人面部,通常在鼻子周围及内眦、颊部发生单发正常皮色、珍珠样红色、暗棕色小结节,边缘卷起,缓慢增大;

6.鳞状细胞癌,在面部、四肢处的慢性溃疡,经消炎治疗持久不愈,或慢性皮肤病基础上又发生了新的溃疡;

7.恶性黑素瘤,年轻人色素痣发炎、结痂或出血,略痒或有刺激症状,或是手指、足趾等处有色泽不均匀的黑色斑片发生,甚至有小结节;

8.蕈样肉芽肿,在躯干、四肢有不规则浸润斑块,且难耐瘙痒。

只要出现上述症状,就应立即去皮肤科医院或正规医院皮肤科,医生会给你做如下一些检查。

检查方法

1.皮肤科一般检查;

2.皮肤活组织检查;

3.CT或磁共振检查。

说明

1. 皮肤科医生根据皮肤溃疡或其他病变的临床表现,会考虑是否有皮肤癌的可能性;

2. 通过钻孔器或手术切除,对可能发生皮肤癌的皮损进行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皮肤癌及其类型;

3. CT或磁共振检查,可判断皮肤癌是否已转移。

高危人群

1.长期户外工作或常进行户外活动者,如日光浴过多者,易患皮肤癌;

2.有唇及口腔黏膜白斑;过度吸烟,特别是吸烟斗者;有不合适的假牙或有锐利和残缺的牙齿,常对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和损伤者;

3.阴道反复感染白色念珠菌,或者患有外阴癌前病变――黏膜白斑者;

4.长期接触砷剂的矿下工作者;

5.长期受到放射线、焦油类衍生物等刺激者;

6.患光化性角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慢性皮肤溃疡、瘢痕组织等癌前病变者。

治疗原则

在病变局限时,可采取皮肤病变切除手术。如病变面积大不能手术切除,可采取化疗、放疗、光化疗法等。老年人不愿手术或手术有禁忌证,及患部不适用手术者,也可用血卟啉激光治疗。

预防措施

1.避免日光过度照射,尤其是白种人应改掉日光浴的习惯。夏季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每日常规使用防日光系数(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

2.不吸烟,尤其不用烟斗吸烟;

3.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治疗口腔疾病;

4.避免生殖道感染,积极治疗外阴黏膜白斑;

5.不接触砷剂和放射线、焦油类衍生物;

6.多吃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A的食物;

7.积极治疗各种皮肤病和皮肤癌前病变,如光化性角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慢性溃疡、瘢痕组织。

篇10

2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河北 唐山 063300)

【摘要】目的: 探讨外阴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外阴局部广泛切除2例,一例存活至今,另一例24个月后转移死亡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3例,2例尚存活,1例48个月复发死亡。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存活18个月后复发死亡。外阴肿物单纯切除1例,40个月后死亡。拒绝治疗者3例,分别于21月、30月、31月死亡。结论: 外阴癌应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是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外阴癌;个性化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25-01

外阴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0.5%以下,占女性所有生殖道原发恶性肿瘤3-5%[1-2]。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90%为鳞癌,其余为恶性黑色素瘤、巴氏腺癌、Paget病,基底细胞癌、疣状肉瘤等。外阴癌传统的手术范围广泛,虽然疗效好,但因手术切口坏死、感染率高,且影响生活质量,同时或多或少存在治疗不足及过渡治疗问题。所以其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我院收治的外阴癌10例的治疗与预后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外阴癌共10例,按FIGO2009年外阴癌分期标准分期。规范放疗,照射范围超过肉眼边缘2厘米以上,设二野交替照射肿瘤,量6000cGY/6-8周。化疗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常用的PVB、PMB方案。

例1患者45岁,外阴瘙痒20年,加重伴外阴肿物3年于1995年1月7日入院,妇检:上方有一肿物约2.5cm×2cm,表面破溃红肿,周围皮肤颜色变浅,触痛。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局部组织病理鳞状细胞癌。故行外阴局部广泛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会阴切口甲级愈合,腹股沟区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辅以放疗,痊愈出院。病理为鳞状细胞癌(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b期。随访至今未复发,现存活。

例2患者54岁,外阴瘙痒3月,局部病理基底细胞癌。于1996年11月4日入院,妇检:顶部一硬结节约1cm×0.7cm,表面颜色变浅。无触痛,活动。手术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切口甲级愈合。病理为基底细胞癌。临床分期Ⅰa期,至今未复发现存活。

例3患者62岁,外阴肿物2月于1997年1月20日入院,妇检:右大上方肿物约3cm×3cm,质硬,触痛。双侧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宜扩大手术而行外阴肿物单纯切除,切口甲级愈合,病理为外阴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上皮样肉瘤,临床分期Ⅰb期。家属拒绝放化疗出院。后分别于术后12个月、21个月时,右大再生肿物,均行外阴肿物切除,病理同前。首次术后36个月时,外阴局部复发和右侧肺转移,临床Ⅳ期。拒治疗于首次术后40个月死亡。

例4患者56岁,外阴瘙痒18年,外阴肿物8月,于1999年10月16日入院,肿物活检为外阴不典型增生白斑癌变。双侧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妇检:大小及阴道口皮肤色素减退,增厚粗糙,弹性减退。左上沟溃疡约3cm×2cm,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会阴切口愈合好,腹股沟区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辅以放疗。病理为鳞状细胞癌(高分化),淋巴结无转移。临床Ⅰb期,术后无大小便失禁及减退。至今未复发,现存活。

例5患者45岁,外阴瘙痒7年,外阴肿物1年于2000年2月7日入院,妇检:下方和右小分别一肿物约3cm×2cm和2cm×2cm。局部病理为:鳞状细胞癌。行外阴局部广泛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会阴切口甲级愈合,腹股沟区切口延期37天愈合。病理为鳞状细胞癌(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Ⅰb期,辅加放疗。第48个月复发死亡。

例6患者77岁,外阴瘙痒10年于2001年1月4日入院。妇检:和阴道口右下肿物,分别约1.5cm×1.5cm和1.5cm×2.0cm,变白。肿物活检鳞癌(高分化),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拒绝手术等治疗。随访30月转移恶化死亡。

例7患者53岁,外阴瘙痒16年,加重伴外阴肿物5年于2001年12月7日入院,妇检:上方一肿物约3.5cm×2cm,表面破溃红肿,触痛。左腹股沟区可及2个肿大淋巴结,肿物活检: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行外阴广泛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会阴切口甲级愈合,腹股沟区切口延期39天愈合。术后病理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左侧一枚淋巴结有癌转移。临床Ⅲ期,术后辅以放疗,造成大小便困难和性生活障碍,术后18个月因局部复发及肺转移死亡。

例8患者73岁,阴道分泌物增多1年,外阴肿物半年于2002年8月10日入院。妇检:外阴右侧处女膜下缘菜花样肿物约3cm×3cm,基底活动,表面充血糟脆,局部破溃。右侧腹股沟区可及肿大淋巴结。核磁检查提示:右侧股动脉旁淋巴结大,考虑淋巴结转移。肿物活检为鳞状细胞癌 (中分化),因合并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年龄较大,而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术。术后会阴切口甲级愈合,术后辅以放疗。病理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临床Ⅰb期,术后无大小便失禁,无影响。随访24个月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死亡。

例9患者59岁,偶有外阴瘙痒2年于2002年1月12日入院。妇检:右侧小下方溃疡约2cm×2cm,局部活检为恶性黑色素瘤,派杰氏病。双侧腹股沟区未及肿大的淋巴结。临床Ⅰa期。不同意治疗出院。31个月死亡。

例10患者58岁,主因外阴瘙痒1年于2003年1月7日入院。妇科检查:右侧有一溃烂的硬结约4cm×4cm,基底活动欠佳,右侧腹股沟可及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组织病理为透明细胞癌,临床Ⅰb期,拒绝治疗。21个月死亡。

2 讨论

外阴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强调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甘泉等[3]认为手术治疗为首选。个性化是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患者病变部位、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有否淋巴结转移,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手术范围趋于缩小,并重视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性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全外阴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进行盆腔淋巴清扫。普遍用于不同期别及不同组织类型的外阴癌。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伤口感染裂开率高达50%-70%,下肢淋巴水肿和外阴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组例6因年龄大、例9、例10因经济困难拒绝治疗,但分别存活了30个月、31个月和21个月。例2仅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例1、例4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病人存活至今已达10年以上,并且外阴无明显变形切口愈合好,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例3因年龄大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患,仅行外阴肿物单纯切除,后因复发又连续切除肿物两次,仍能存活40个月。例7尽管行外阴广泛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也只存活了18个月,同时因并发大小便困难和性生活障碍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的问题,林仲秋等报道[4]:患侧淋巴结阳性、中央型病灶或单侧病灶>2cm,需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本组中4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者,只有1例有淋巴结转移,其切口全部延期愈合,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日。所以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的适应症和切除的方法还有待于研究。

刘继红等研究显示:影响外阴癌预后的因素有淋巴结有否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侵润深度[5]。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组中例9恶性黑色素瘤、例10透明细胞癌分别存活31月和21月。例2基底细胞癌虽然仅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但是生存至今已15年,未见复发。例7鳞癌中分化、手术切除完全并且辅以放疗,却只存活18个月,考虑淋巴结转移所致。

参考文献

[1] Hacker N F,Varrder Velden J.Conservative of early vulvar cancer [J].Cancer, 1993, 71 (4Suppl):1673-1677.

[2] 张志毅,张国玲.外阴癌的手术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8,23(5):290-292.

[3] 甘泉,陈必良.外阴癌治疗新进度[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手册.2002,13(5):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