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范文

时间:2023-03-15 00:1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造血干细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造血干细胞

篇1

在这全民喜迎世博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了全国有400万的白血病患者正焦急地祈盼着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当我们在期盼世博盛会来临的时候,许多白血病患者却在祈盼的眼神中永久地离开了人世。当我们还知道,只要有100万人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话,他们都将可能永久地告别病魔,让生命重新燃烧。那么,我们是否为之心动,寻思着帮他们一把呢?

挽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爱,生命就会因你而精彩。捐献造血干细胞很简单,不是“钻骨抽髓”,和献血的过程一样,都是在肘静脉处采集,几乎没有痛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目前金山区已有8名青年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的生命也因此更精彩。

上海于1997年成立中华上海造血干细胞库,现有志愿者6.6万余人,上海需有十万余名志愿者才能建成一个基本完备的造血干细胞库。所以,我们需要更多……

如果你愿意倾听,你会听到虽然微弱但却坚强的声音;

如果你愿意靠近,你会走进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如果你愿意给予,你会看见生命顽强的奇迹;

篇2

大家好!

我叫xx,来自xxx,是xx的18届毕业生,也是此次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捐献者。首先感谢在场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而今能有这样的珍贵的机会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我感到无比地幸运与自豪。

鲁迅先生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以这段话作为座右铭的我每年生日都会去献血,至今已累计1200毫升,同时大四的时候为了庆祝大学毕业留了血样并加入中华骨髓库。2018年播种,3年之后终于等来了机会,端午节期间,我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有一名血液病的患者和我预留的造血干细胞初配型成功,问我是否意愿捐献?当时我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这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很多志愿者的血样在中华骨髓库里存放十几年都未必有机会捐献,这都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事啊。

作为一名学生,我一直聆听老师的教诲、热心公益,心怀爱与善念,谨记刚毅厚重、永承重载的理工精神。如果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到别人,那我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去做。我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我始终认为在社会中你所遇到的善意远远多于恶意,我愿意把仁爱之心、无私奉献这样的中华美德传承下去。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的同时,也让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

生命无价,人心有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拯救白血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是患者生存的一线希望。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与献血并无区别,需要的只是捐献者的爱心与信心。我也希望能通过我的实际捐献,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在此,我要感谢红十字会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机会,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公司同仁门的支持。我将这次捐献之旅,做为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珍藏。

篇3

[中图分类号] R45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c)-014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eoperat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in the future. Methods 100 cases underw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preoperative nursing. And the status of nurs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linical nursing,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46.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4.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Blood disease; Nursing; Transplantation; Preoperative

从临床上来讲,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制是经过超大剂量的化疗处理或者放疗预处理较强的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身体免疫功能,并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利用一些手段植入到患者的体内,从而实现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很多患者在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是排异反应。为此,通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术前护理,加强准备工作,促使手术更加顺利,并且减轻患者所受到的病痛。该研究在2012年2月―2014年9月期间主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术前护理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15~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6±2.6)岁;其中包括1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以及1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照组: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6~49岁之间,平均年龄(32.5±2.7)岁;其中包括1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患,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患,1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患以及6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术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 观察组 首先,术前护理措施:患者行术前体检于术前1个月,将体表、重大脏器是否存在感染灶排除,若无异常感染则进行移植准备[1];清洁肠道于入室前3 d,并配合服用制霉菌素、氟哌酸等肠道抗生素[2];交待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于三餐后或睡前应用口泰及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并用1:5 000高锰酸钾液于便后坐浴[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4]。其次,患者入室后护理:入室当天用1:5 000洗必泰液对全身皮肤进行药浴,从第2天起用1:2 000洗必泰液每天全身擦浴[5];强化五官护理,五官护理中用的是阿昔洛韦滴眼液和诺氟沙星滴眼液交替滴眼,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和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交替滴鼻腔,VitE涂抹嘴唇,餐后进行口腔护理,4次/d[6];实施中心静脉插管在入室后第1天,严格执行无菌流程,换药1次/d,仔细留意穿刺处皮肤的变化[7]。最后,当患者呕吐时嘱其头偏向一侧进行呕吐,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若有异常现象,及时向医生报道[8]。

1.2.2 对照组 第一,向患者讲解必要的医疗知识,降低患者的恐惧[9]。第二,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尽量减轻患者的生理负担。第三,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避免在手术中出现异常情况[10]。

1.3 观察项目

整个研究过程,首先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口腔粘膜炎、胃肠道反应、肛周感染、发热、出血、其他并发症等,统计相应的人数。其次,要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定。第三,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标准。满意:患者对护理满意,家属持肯定态度,护理工作展开顺利。一般:患者对护理持一般态度,家属没有与护理人员出现冲突。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持否定意见,家属与护理人员出现矛盾,需进行调解。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经过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一定的并发症,但由于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采取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因此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患者为2例(4.0%),口腔粘膜炎患者为6例(12.0%),肛周感染患者为2例(4.0%),发热患者为3例(6.0%),出血患者为4例(8.0%),其他并发症患者为6例(12.0%),并发症概率为46.0%;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患者为4例(8.0%),口腔粘膜炎患者为9例(18.0%),肛周感染患者为4例(8.0%),发热患者为5例(10.0%),出血患者为6例(12.0%),其他并发症患者为9例(18.0%),并发症概率为74.0%,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依从性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比术前护理效果,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综合护理优于常规护理,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为(28.1±0.3)分,遵医行为(26.2±0.6)分,服药治疗为(28.3±0.6)分,饮食情况为(25.4±1.6)分,情绪反应为(13.2±4.1)分;对照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为(20.3±1.2)分,遵医行为(17.4±0.3)分,服药治疗为(18.6±1.5)分,饮食情况为(15.6±0.3)分,情绪反应为(26.4±2.2)分,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护理满意度

由于术前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经过数据的搜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24例(48.0%),一般23例(46.0%),不满意3例(6.0%),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满意11例(22.0%),一般10例(20.0%),不满意29例(58.0%),满意度42.0%,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护理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也在上升。作为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做到位,尤其是术前护理工作。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术前护理工作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日后的康复程度。从该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进行护理,虽然得到的效果存在差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相对而言,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综合性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为此,在今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护理中,应积极应用综合性护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将术前护理中的细节工作做好,例如,在饮食护理方面,必须保证患者的正常营养摄入,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品提供给病人,并积极鼓励其增加进食。

篇4

[关键词] 石骨症;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b)-121-02

Nursing care of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osteopetrosis

PAN Wei, LI Hongxia, YUAN Fengli

Department of Blood Center,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care of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osteopetrosis. Methods: 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osteopetrosis were taken effective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have the successfu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nsidering the osteopetrosis characteristics, adverse reactions should be observed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appearance of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reduced. Strict quarantine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to prevent the puncture site infection and oral infection and reasonable feeding were guided to achieve the main objective of anemia correction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Results: The children with osteopetrosis were successfully taken s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GVHD and other serious complications did not occur after transplantation.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nursing care during anemia correction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postoperation can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help the children with rehabilitation and prognosis improvement.

[Key words] Osteopetrosi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rsing care

石骨症又名大理石骨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恶性石骨症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石骨症。前者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进展快,病死率高,较少存活。患儿由于骨皮质增生,骨髓腔钙化,造血面积减少,髓外造血增加,导致肝脾代偿性增大及髓性无功能性贫血。长期贫血造成婴儿发育迟缓,体内钙质无法正常代谢,容易出现佝偻病。贫血引起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导致大部分患儿在出生后几个月至1岁因感染和(或)出血死亡。目前唯一治愈的方法就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CT)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治疗石骨症的办法。它是将组织配型相匹配的健康供体干细胞直接输入患儿体内,通过造血重建新生的干细胞修补受损肌组织,改善临床症状[1]。2006年4月~2011年8月,我科对6例4个月~2岁的石骨症患儿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现将护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石骨症患儿中,男4例,女2例。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查体贫血貌;血常规检查血色素、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值;腹部CT检查显示肝脾较大,CT及X线检查均提示患儿的骨密度增高,骨纹理消失,确诊为大理石骨病。经系统的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后期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6例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获得成功。

1.2 护理方法

1.2.1 全环境保护性隔离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对患儿进行药浴处理。术后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患儿处于严重免疫缺乏状态,极易并发感染,因此要创造一个高度洁净的环境,对患儿实施全环境保护性隔离。患儿居住的空气层流病房为100级,也就是在一般情况下1 min内1立方英尺的空间最多只能通过100个粒直径≥0.5 μm的微粒子;每日对病房所有的物品和墙壁地板用1‰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次,用紫外线灯对病房照射2次。患儿所穿衣服及被服每日高压消毒。

1.2.2 移植前预处理的护理

1.2.2.1 饮食护理 患儿入仓后进食经过严格消毒的无菌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2.2.2 胃肠道护理 使用大剂量化疗会造成患儿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每日严格记录出入量,出现呕吐时,注意调整患儿,防止误吸,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及数量,及时与患儿的主管医生联系并做好相应的处理,保证患儿每日的营养摄入。

1.2.3 输注造血干细胞的护理

输注造血干细胞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由于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再加上预处理时的大量化疗药物的使用,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因此护理人员要合理掌握输注速度,滴速要均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心悸、气促、胸闷、双肺呼吸音及尿量、尿色的变化,必要时减慢输注速度,给予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确保造血干细胞输注成功。

1.2.4 预防口腔、肛周皮肤黏膜感染

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无菌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有无溃疡,每周1次咽拭子加药敏培养,作为是否调控漱口液配方的标准[2];护士每日检查患儿皮肤和黏膜是否完整,注意有无瘀点、瘀斑,查大小便和呕吐物潜血试验;用0.02%洗必泰液擦浴,1次/d,擦浴后、晨起、便后及每晚睡前给予0.02%洗必泰液坐浴,并予碘伏涂抹肛周。因护理得当我科患儿未出现肛周皮肤黏膜感染。

1.2.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00 d内出现的皮疹、肝损害、肠炎等临床症状,是Allo-HSCT主要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3-4]。肠道aGVHD是其主要表现,一般出现在皮肤损害后数周或在没有皮肤及肝脏受损的情况下出现,临床诊断困难。

1.2.5.1 胃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 患儿Allo-HSCT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症状及水样便腹泻,以致周围皮肤潮红破损,遵医嘱及时给予止吐药物,调整饮食和液体的摄入量;恶心发作时避免食用喜爱食物,无恶心时尽可能进食而不受时间限制;尽量在饭前而不是饭后饮水;饭后1 h内不宜平卧。便后及时为其清洁肛周皮肤,每日用红外线灯照肛周皮肤破损处3次,每次15 min用优拓贴患处表面,然后外涂鞣酸软膏。经上述处理,患儿呕吐食欲减退症状好转,水样性腹泻及周围皮肤破损治愈。

1.2.5.2 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 严密观察面部、耳后、颈部、躯干、四肢及手掌、足掌处有无红斑或斑丘疹,此现象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最早出现的症状[5]。除此之外,还应观察以上部位皮肤的颜色及有无水泡出现。经常变换患儿,每天更换被服,早晚清水擦浴以保护患儿皮肤,防止褥疮发生。我科患儿手掌曾出现红斑,经用复方炉石洗剂加上制霉菌素涂抹,手掌红斑症状很快消失。

1.3 心理护理

造血干细胞输注是患儿家属非常关注的重要环节。家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程序、治疗方案、移植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十分清楚,再加上对环境的不适应,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及行为,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为此,移植前向家属讲解移植的有关知识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很有必要,使其心理有所准备并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石骨症患儿由于骨髓腔钙化闭合移植比较困难,患儿造血重建时间长。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达到1×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白细胞数恢复并稳定在4×109/L以上,即符合出舱标准。患儿在移植后期没有出现严重的腹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胃肠功能也恢复良好就可以出舱。我院进行的6例肝细胞移植的石骨症患儿经过精心护理,血象恢复后,安全出舱。

3 讨论

石骨症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最早于1904年由Albers Schon首先报道,发病率约为1/200 000,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婴幼儿石骨症的唯一方法[6-7]。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护理工作既繁琐又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移植前应制订一系列强有力的护理措施,在各班护士严格执行下,全过程没有出现严重感染及并发症。①口腔黏膜溃疡在移植中发病率极高,而移植患儿年龄都比较幼小,饮食以奶及半流食为主,加强口腔护理更极为重要。护士要态度耐心,动作轻柔进行严格的口腔护理。本研究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出现口腔内黏膜的白斑和小溃疡,要求在患儿饭前、饭后均用无菌生理盐水及碳酸氢钠交替擦嘴。②出血性膀胱炎约占移植患儿的40%,由于采用措施得当,因此并没有并发症发生。在大剂量化疗期间,除大量输液、利尿、碱化尿液外,应鼓励患儿积极饮水,可以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③必须严格执行洁净室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应保持层流间呈无菌或少菌状态,尤其是患儿洁净室应保持在无菌状态,避免感染机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关键是有效地预防感染,在有效地消毒隔离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下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移植过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唐佩弦.我国造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进展兼论干细胞可塑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1):1-6.

[2] Monaco AP, Neve RL, Colletti Feener C, et al. Isolation of candidate cDNAs for portions of the Duchenne musclar dysprophygene [J]. Nature,1986,323(6089):646-650.

[3] Rocha V, Wagner JE, Sobocinski KA, et al. Graft-verse-host disease in children who have received a cord-blood 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 from an HLA-identical sibling [J]. N Engl J Med,2000,342(25):1846-1854.

[4] 陈静,覃霞.免疫抑制剂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3):1-3.

[5] 董陆佳,叶根耀.现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2,470-471.

[6] Driessen GJ, Gerritsen EJ, Fischer A, et al. Long-term outcome of haematopoietic ster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utosomal recessive osteopet rosis: an EBMT report [J]. 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3,327:657-663.

篇5

progress on Study of Techniques for Expansion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ll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移植可能使遗传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及恶性肿瘤等完全治愈,由于HSC移植存在以下不足而受限制:⑴为获得足够量移植用HSC,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骨髓抽吸或餐周血分离;⑵获得的HSC量有限;⑶HSC输注后产生的成熟细胞的生物动力欠佳,移植后1-3周内并无直接治疗疗效。移植前HSC培养扩增,可解决这些难题。当前主要有两种:⑴细胞因子支持下筛选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⑵基质支持下的灌注培养。下面就HSC培养的发展、HSC扩增方法以及展望等作一综述。

1 早期HSC培养及启示

1半固体培养体系 1966年,Bradley等[1]介绍了一种新的半固体培养方法(即集落形成法)用以培养骨髓。此法利用胶体凝胶作支托,没有细胞微环境,只能维持造血祖细胞在1-2周内形成细胞集落,不能支持HSC的生长或分化。即使没法加入营养物、生长因子等,培养时间也只能延长到2-4周。由半固体培养体系的期限性可推断,早期原始HSC不能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中存活、增殖。

2Dexter培养体系 Dexter等[2]于1977年建立了骨髓液体培养体系。此培养法基础是建立一骨髓基质细胞支持层(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等),形成二维空间结构,培养体系不单提供了营养、细胞因子,而且提供了类似于体内的细胞-细胞关系,使此法纤维造血8-12周[3]。极限稀释法技术证明,在Dexter培养体系中,前造血祖细胞在培养第一周前已开始减少[4]。应用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提示,该体系培养的骨髓CD34+、CD38-细胞不能更新复制[5]。早期造血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方法的研究启示:HSC细胞可在体外培养,但两种培养方法均没有建立适合其体外造血的微环境。寻求建立,一个合适的人HSC培养体系是研究的关键。

2 目前HSC的体外扩增方法

理想的SHC培养方法要求既能最大限度地扩增各阶段的造血细胞,又能维持甚至扩增HSC。目前较为成功的人HSC体外扩增方法主要有两种:⑴细胞因子支持十筛选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⑵基质支持下的灌注培养。

2.1 细胞因子支持下筛选CD34+细胞培养

2.1.1 HSC的特性 HSC没有任何形态方面的特征,也没有独特的免疫表型迄今尚无直接检测的方法。HSC只能通过脾结节形成法检测,也可通过检测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单位(CFU-HPP)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反映其存在。其免疫表型特征有:CD34+、Thy-1-/弱+、Lin-、CD33-、CD38-、CD45Ro-、HLA-DR-。其Rh-123荧光呈阴性或低强度,对4-HC/5-Fu有抗性。HSC是不均一的细胞群体,早期的造血细胞大部分处于G0/G1期,启动慢,但扩增持续时间长,扩增倍数高,造血细胞产量高。较成熟造血细胞启动快,短期扩增倍数高,维持时间短,产物多是成熟细胞,造血祖细胞产量少。

2.1.2 细胞因子的造血调节根据细胞因子对造血细胞不同的作用阶段将其分为:⑴特异性细胞因子:大多作用于分化后期,包括EPo、TPo、M-CSF、G-CSF和IL-5;⑵无系特异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分化状态的HSC,包括IL-3、GM-CSF和IL-4,其功能主要维持处于G0期之外所有HSC的生存、增生;⑶G0期作用细胞因子:包括IL-1、IL-3、IL-6、IL-11、IL-12、G-CSF、LIF和SCF,维持早期HSC的存活或促其分化扩增:⑷抑制血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包括TNF-α、TNF-βIFN和MIP-1α等,其中INF和TNF-Αfq系特异性,TGF-β主要抑制早期血细胞生成,MIP-α抑制原始的HSC的增殖[6]。

2.1.3 扩增策略 目前细胞因子支持下筛选CD34+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研究最为普遍。实验证明,筛选早期HSC剔除成熟的CD34-细胞进行扩增,可获得更好的效果[7]。单独应用一个细胞因子扩增人HSC效果不佳,多个因子合理组合才能获得理想的扩增效果。一般认为,生长因子合理组合应包括:⑴抑制细胞残死亡的存活因子,如IL-1、IL-6和SCF等⑵刺激早期造血细胞增殖的因子,如SCF、IL-3和GM-CSF等;⑶定向扩增刺激因子,如G-CSF和EPO等[9]。

Moore[10]用delta培养法培养骨髓CD34+细胞,发现未用因子时CFU-GM迅速消失;而单用SCF、IL-1、IL-3或IL-6等因子时,14天培养CFU-GM维持不变或只扩增2-8倍;用SCF/IL-3联用另3个或3个以上因子组合扩增效果更好。多数人认为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为IL-1/IL-3/IL-6/G-CSF/GM-CSF/SCF,14-17扩增经动员外周血(MPB)CD34+细胞,使CFU-GM增殖66倍[11],以扩增非MPBCD34+细胞,使CFU-GM增殖55倍[12]。而Bruggert等[13]则认为SCF/IL-1/IL-3/IL-6/EPD最适于外周血CD34+细胞扩增,12-14天培养,扩增CFU-GM250倍,CFU-Mix25倍。而扩增脐血CD34+、CD45RA low、CD77low的CFU-GM(70倍)和BFU-E(55倍)的最好因子组合分别为SCF/IL-6/PIXY/M-CSF和SCF/IL-6/IL-3/EPO,扩增两者的最佳组合是SCF/IL-6/PIXY/M-CSF/G-CSF/EPO[14]。NakahataT[15]指出,早期HSC大部分无IL-6R表达,IL-6/Sil-6R复合体激发HSC表达gp130,启动HSC自我复制的信号传递,而c-Kit/SCF是HSC自我自制扩增的另一信号传递途径。无血清条件下,IL-6/SIL-6/SCF孵育人脐血CD34+细胞,细胞总数和造血祖细胞数随Sil-6R增加而明显增加,培养14天,

CFU-GM扩增近70倍,集落中除了几个CFU-M和BFU-E外,有大量(≥60%)的CFU-GEMM和CFU-Blast;有血清的情况下,培养7天,14天,分别扩增CFU-Mix60倍和70倍。由此说明,细胞因子促进造血是通过与期受体结合引起信号传递而起作用的,为体外造血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

细胞因子支持下筛选CD34+细胞扩增法有以下优越性:⑴条件容易控制,产量稳定;⑵无异体基因污染。缺点是:目前还无可完全代替基质的细胞因子,单用因子不能维持体外长期造血;需不断加入因子,费用昂贵,不能大规模使用。

2.2 基质细胞支持的灌注培养

此培养方法提供HSC一个接近于体内的造血环境,能扩增各阶段的造血细胞,并维持甚至扩增原始HSC,称原始HSC培养方法。

2.2.1 基质支持作用 此作用除了通过细胞-细胞接触的直接作用外,还分泌许多因子影响造血过程。骨髓基质是最常用的造血支持层来源,包括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结合蛋白、层素、糖蛋白等)以及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如GM-CSF、G-CSF、M-CSF、IL-6、INF-α、IFN和TGF-β)调节HSC的造血动力学。用作造血支持的基质细胞除骨髓外还包括其它许多来源的细胞。基质细胞与HSC可以同基因或异基因、同种或异种。此外,还建立了许多转化的基质细胞系,用于造血支持。经过转化的基质细胞系具有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加强造血调控。Otsukat等[16]报道,在长期培养体系中,以基因工程改造的成纤维细胞为支持细胞,使之分泌GM-CSF、G-CSF和IL-3因子,相同浓度下,这些因子对HSC增殖有更强的刺激作用。

直接比较基质支持培养和细胞因子支持培养的扩增效果显示,目前可能用到的任何细胞因子都无法完全代替基质细胞的支持作用。因子培养结果,原始HSC常常减少,而只有基质支持的培养可使原始HSC维持不减甚至扩增[17,18]。有实验显示,骨髓的LTC-IC在细胞因子支持下培养只维持35%的启始量,而基质细胞却能令其扩增5倍[16]。脐血LTC-IC在因子作用下培养7天,扩增2-7倍,培养14天,扩增2-3倍,而基质细胞却可达加倍的扩增效果[19]。用微孔网把HSC和基质隔开称基质非接触共培养,近期文献认为,HSC与基质接触与否并不影响增殖分化[20]。相反,非接触可部分地使HSC与产生增殖负性细胞因子信号的隔开,减轻造血受抑。

2.2.2 造血生长因子支持作用。基质支持灌注培养常加用因子,以加强HSC的扩增效果。因子一方面支持基质细胞,起间接造血作用,一方面直接刺激HSC存活、增殖、分化。Koller等[18]在生物反应系统中,加入IL-3/IL-6/SCF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15天培养扩增CFU-GM11倍、5天BFU-E2.5倍、3天CFU-Mix5.3倍及5天LTC-IC3个样品中2个扩增3倍。他的另一实验,基质细胞支持培养不同纯度的人骨髓CD34+细胞,采用多种因子组合比较,以IL-3/IL-6/SCF/EPO及IL-3/GM-CSF/SCF/EPO扩增效果最佳,细胞、祖细胞数明显增加,而且维持LTC-IC不减[17]。

2.2.3 介质灌注作用 介质灌注是影响HSC培养的又一重要因素。介质灌注可以保证营养、细胞因子等供应,清除有造血抑制代谢产生,刺激基质细胞分泌因子[21]。控制适当的介质灌注,显著地提高体外造血的效率。已知,体内组织细胞细胞密度为5×108·ml-1的浆灌注为0.1ml·kg-1·min-1,相当于细胞密度为106·ml-1,含20%血清的培养介质,每天全部更换一次。Schwartz等[22]按7V·W-1,3.5V·W-1和1V·W-1换液培养低密度的骨髓MNC,发现3.5V·W-1换液效果最好,可维持造血20周。整个过程,细胞产量传统Dexter培养法的3倍,而且维持祖细胞稳定生产直到18周,在已报道文献中,造血维持时间最长。Plasson等也发现同样结果。

2.2.4 氧浓度的影响 Koller等认为5%低氧化正常20%氧浓度更能刺激造血,实验见CFU-GM、BFU-E和CFU-GEMM分别扩增12倍、3倍和4倍。此外,延长祖细胞维持时间1-2周。而Palson等的实验则显示20% o2最利于体外造血,40% O2次之,5%及60%O2最差。

2.2.5 生物反应器作用 有人通过改进反应器提高HSC扩增效果。如Davis等[26]利用人造血毛细血管系统用猪内皮细胞支持培养骨髓CD34+细胞、培养18天,CD34+细胞扩增150倍、CFU-GM1600倍、CFU-Blast77倍,效果特点显著。应用该体系,造血祖细胞及早期造血细胞均获相当高的扩增,似乎找到HSC扩增的真谛。

2.2.6 培养启始HSC纯度影响 低纯化或不纯化MNC灌注培养具有以下优点:⑴保存尽量多的CD34+辅助细胞;⑵大量的基质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形成支持层;⑶减少筛选过程对HSC破坏。Koller等用不同纯度的CD34+LIN-细胞灌注培养,证明CD34+LIN-细胞纯度越低,扩增细胞、CFU-GM和LTC-IC倍数越高,而以后两种最受影响。

2.2.7 其它 细胞接种密度和收获时机对HSC扩增效果有一定影响。粘附因子介导HSC和基质细胞的接触刺激HSC增殖分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质细胞支持下灌注培养有如下优点:⑴维持造血时间长达数月(≥5月);⑵可维持LTC-IC不减甚至扩增;⑶细胞因子应用少,费用低;⑷扩增前无太多的处理,保持HSC的活性,避免去除辅助细胞。缺点是条件不易控制,产物不稳定。

3 展望

由于目前对HSC的特性尚未透彻了解,所以HSC体外扩增要获得不同阶段的细胞大量增殖,同时扩增原始细胞量遇到困难。以后研究可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HSC增殖分化的调控基因研究 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把握造血的的机制,指导体外HSC的培养,HSC逐渐分化,丧失自我更新的能力,可有由于基因易位和重排所致。若然如此,通过基因重新复位,可使一个已经分化的细胞返祖为HSC。在此领域研究信号传导机制,可以在关键点阻断HSC分化信号传导,而加强自我更新信号传导,提高HSC的扩增。

3.2 新的造血生长因子的发现,目前所用的造血生长因子均无法代替基质细胞的作用,说明仍存在某种未知的关键造血调控因子。致力于新的造血生长因子发现,将对改善HSC培养起巨大作用。

3.3 定向细胞培养 使HSC向某一系定向增殖是HSC培养的新方向。针对临床不同需要,选择性扩增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NK细胞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相信,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对HSC了解会更加明了,HSC的扩增会逐步完善。HSC扩增技术的发展将为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Bradley TR,et al.The growth of mouse marrow cells in vitro.Aust J ExpBiol Med Sci,1966:44:287

Dexter TM,et al.Conditions controll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in vitroJ Cells Pysiol,1977;91:335

Gartner S,et al.Long term culture of human bone marrow cells.Proc Natl Acad Sic USA,1980;77:4656.

Sutherland HJ,et al.Alternative mechanisms with and without steel factor support primitive human hematopoiesis,Blood,1993;81:1465

Lansdorp PM,et al.Ontogeny-related change:in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of human hematopoietic cells.J Exp Med,1993;178:787

Metcalf D,Hematopoietic regulator:redundancy or subtlety?Blood,1993:82:3515

Heimfied S,et al.Ex vivo expansion analysis from CD34+ HLA-BRI,CD34± and CD38+subest Eep Hematol,1994(Abstr):22:756

Bjomson BH.et al.Inhition of CFU-NM and CFU-Eos by matrure granulocytes,Blood,1984:63:376

Tavassoli M,Hematopoetic survival factro.Exp Hematol,1993;21:1411

Moore MA,Expansion of myeloid stem cells in culture.Semin Hematol,199:32:183

Haylock ND,et al.Ex vivo ecpansion and matu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CD34+ cells into the myeloid lineage ,Blood,1992;80:4405

Sato Net al.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CD34+cells,Blood,1993;82:3600

Brugger W,et al.Ex vivo ecpansion of enriched perpheral blood CD34+ progenitor cells by stem cell factor,interleukin-1 beta(IL-1 beta),IL-6,IL-1,interferon-gamma,and erythropoietin Blood,1993:81:2579

Mayani H,et al.Cytokine-induced selectiver expansion and maturation of erythroid versus myeloid cord blood precurrsor cell.Blood,1993;81:3252

Nakahata T,Expansion of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In:Bajus JL,et al.eds,Education Program of The 26th Congress of The Intemational Society of Haematology Singapore,1996;29-302

Osyka T et al.The effects of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3 on early hematopoietic events in long-term cultures of human marrow,Exp Hematol,1991;19:1042

Koller MR,et al.Long-term culture initiating cell expansion is dependent on frequent medium exchange combined with stromal and other accessory cell effects .Blood,1995;86:1784

Koller MR,et al.Expansion of primitaive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in a perfusion bioreactor syystem with IL-3,IL-6 and stem cell factor.Biotechnology,1993;11:358

Han CS,et al.In vitro expansion of umbilcal cord blood committed and primitive progenitors.Exp Hematol,1994(Astl):22:723

Verfaillie CM,Direct contact between human primitive hematopoieitc progenitors and bone marrow stuoma is not requied for long-term in vitro hematopoiesis,Blood,1992;79:2821

Guba SC,et al.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secrete IL-6 and GM-CSF in the absence of inflammatory stimuli:demonstration by serum-fred bioassay:ELSA,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r,reaction,Blood,1992;80:1190

Schwartz RM,et al.Rapid medium perfusion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productivity and logevity of human bone marrow culture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88:6760

Palsson MA,et al.Expansion of CD34+-enriched human bone marrow cells:effct of heeding schedule schedule cytokines and stuoma.Exp Hematol,1994(Abstr):22:726

Koller RM,et al.Reduced oxygen temsion increases hematopoiesis in long-term culture of human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from cord blood and bone marrow.Exp Hematol,1992:20:264

篇6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的30名白血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30名患者中有29例成功植入,占总数的96.67%。有7名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占总数的23.33%;有10名患者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占总数的33.33%。有2名患者并发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占总数的6.67%。对患者实施为期2~12个月的随访发现,有23名患者存活,占总数的76.67%;另外7名患者在移植后1-12个月时死亡,占总数的23.33%。其中有4名患者死于白血病复发,另外3名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

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对于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效果不理想,移植后复发率仍然比较高。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4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05-01

白血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而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及各种原因,白血病患者依然在不断的增多。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治疗白血病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并各具优势弊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便是常见的类型。而如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由传统的亲缘性全相合移植扩展至亲缘性单倍型半相合移植及非血缘供者的移植,使得患者的存活率大大增加[1]。为了进一步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的30名白血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的30名白血病住院患者,本组患者中有19名为男性,1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24.56±3.11)岁,其中有14名患者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包括11例慢性期和3例加速期或急变期治疗后缓解期;5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2例缓解期和3例复发期诱导缓解治疗未达缓解;10名患者为急性髓性白血病,包括6例缓解期和4例复发期或原发耐药未缓解;另外1名患者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1.2方法。首先对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每次剂量为5mg/(kg・d),持续注射六至七天,在第四天或者第五天的时候开始应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平均每位供者采集两次[2]。要求造血干细胞数量的数量为:CD34+细胞的数量为0.25×106/kg,脐血单个核细胞(MNC)7.8×l07/kg;非亲缘骨髓CD34+细胞的数量为(5―6)×106/kg,脐血单个核细胞(MNC)(3.6―9.7)×l08/kg×108/kg;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输入CD34+细胞中位数3.5×106/kg,脐血单个核细胞中位数6.8×108/kg,单倍型半相合移植CD34+细胞中位数4.2×106/kg,脐血单个核细胞中位数4.4×108/kg。采用COBE分离机采集原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完成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在采集之前先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及G-CSF,将单个核细胞采集之后一次或分次回输至受者体内。同时使用短期甲氨蝶呤以及环孢素A预防并发症[3]。

1.3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本组30名患者中有29例成功植入,占总数的96.67%。有7名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占总数的23.33%;有10名患者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占总数的33.33%。有2名患者并发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占总数的6.67%。对患者实施为期2~12个月的随访发现,有23名患者存活,占总数的76.67%;另外7名患者在移植后1-12个月时死亡,占总数的23.33%。其中有4名患者死于白血病复发,另外3名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

3讨论

白血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骨髓内造血功能受到破坏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白血病治疗技术,它主要是将与患者相匹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移植到患者体内、以帮助患者改善血运的治疗技术[4],这种治疗技术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但由于病情的复杂,能够达到根治的比例不高,尤其是对于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在本组研究中,有7名患者在移植后1-12个月时死亡,死亡率为23.33%,较国内文献报道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所选对象的病情和体质原因以及本文所选的病例数较少有关。

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的30名白血病住院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整体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有23名患者存活,存活率为76.67%。而另外7名患者死亡,其中有4名患者死于白血病复发,另外3名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该7名患者移植前均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由此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对于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效果不理想,移植后复发率仍然比较高。

参考文献

[1]鲁灵龙.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临床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2

[2]唐晓琼,刘林,陈建斌,王建渝,张红宾,肖青,疗明燕,胡宗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9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0:1869-1871

篇7

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疏导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0人,比较两组心理特征的区别以及观察组心理疏导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与心理疏导前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特征;心理疏导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高剂量化疗已成为当今针对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某些自身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实体瘤等疾病的有效措施[1,2]。但是移植过程中的放疗、化疗等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使移植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预后受到严重影响。成功移植后并不表示所有患者均能完全康复,移植后还有发生各种并发症或白血病复发的可能[3]。尤其是接受预处理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各种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能性高,患者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根据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48岁,急性白血病17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0人。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调查量表相关事项,取得患者同意后请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调查,分别于患者心理疏导前和心理疏导后进行问卷调查,负责调查的调查员在调查前均经过统一的培训。发放量表后由患者独立填写,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独立完成,由调查员通过询问协助完成。

1.2.2心理疏导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视、听、触、问、交谈,观察患者言语、情绪、思维与行为变化,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树立信心,减轻抑郁、焦虑的心理。

1.3问卷调查表

1.3.1焦虑自评量表(SAS)

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方法,得分范围为20~80分,正常:7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1.3.2抑郁自评量表(SDS)

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方法,得分范围为20~80分,正常:7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

1.3.3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由Derogatic编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包含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情感、感觉、意识、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饮食睡眠、人际关系等方面均有涉及,包括9个因子,即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1.4依从性评价标准

评价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对治疗护理的依从程度。较好依从:移植过程中,基本或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一般依从:有时会按照医嘱执行治疗,但直觉性不高,需护理人员督促;不依从:时常不按照医嘱执行治疗,对治疗护理有抵触心理,需护理人员强制性执行。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性、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治疗技术,但在移植过程中,患者积极的配合、良好的心态同样是保证移植顺利完成,实现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问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江美銮等[4]调查指出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以焦虑和抑郁为主,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而且对疾病的预后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疾病本身已经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痛苦,再加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反应,使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需要特殊的环境,需要患者在狭小的层流舱独居l个月~2个月,亲人无法陪伴,患者机体容易进入焦虑、紧张、恐惧的过度应激状态,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机体免疫力,如果不及时实施心理疏导,不仅影响整个移植治疗过程,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延缓疾病的康复[5-7]。因此,需要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从满足患者睡眠、饮食的基本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和爱及归属的需要,渗透到患者需要的各个层面,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最佳生理、心理状态。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面临死亡威胁、反复化疗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惧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未能缓解,或是对移植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等,增加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性心理状态。许玲[8]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SAS和S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阶段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出现,病情缓解后以焦虑症状为主,治疗无效或复发阶段以抑郁症状为主。赫洋等[9]对接受治疗的 11 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绝望、恐惧等负性情绪。本研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疏导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6.3±7.5和49.7±6.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3±8.8和38.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会受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移植后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以及乏力、疲惫、厌食、体能降低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切实做好心理疏导,改变患者原认知过程中引起不良情绪反应、行为的错误认知观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孙丽敏等[12]对2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程序,使患者的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得到改善。本研究患者经心理疏导,从之前4例较好依从上升为10例,较好依从率显著提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带给众多血液病患者治愈的机会,但移植过程的痛苦和艰辛也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车红.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2): 62-63.

[2]Muszer K, Bailer J. Effect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on course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behaviour therapy in an outpatient sample[J].Psychother Psychosom Med Psychol, 2011, 61(7): 303-310.

[3]Grassi L, Rossi E, Caruso R.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n cancer outpatient clinics on routine screening for emotional distress:an observational study[J].Psychooncology, 2011, 20(6): 669-674.

[4]江美銮,吴玩如,陈彩芳.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 (2): 194-195.

[5]赵小明,秦 晶,马筱慧,等.白血病患者心理干预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2): 52-54.

[6]Mc Pherson CJ, Wilson KG. Feeling like a burden: exploring the perspectives of patients at the end of life[J]. Soc Sci Med, 2007, 64(2) : 417-427.

[7]王洪梅,管伟,刘爱,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 2011, 25 (6): 1672-1673.

[8]许玲.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4) :176-177.

[9]赫洋,王昕,薛敏.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特征质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9): 4-7.

[10]王英,邱玉贞.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2): 1184-1186.

篇8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移植 自身免疫性疾病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6岁.

因视力下降伴左侧眼睑下垂半年于20040218入院. 入院后查新斯的明试验及肌疲劳试验阳性,确诊重症肌无力(MG). 用溴化新斯的明及强的松能暂短缓解症状,但短时间病情反复. 200405进行治疗. 移植后左眼睑下垂较前明显好转,双下肢无力消失.随访2 a,目前患者无需用药物维持,能参加篮球等运动.

例2,患者,女,48岁.

患SLE并狼疮肾炎14 a,持续尿蛋白~,四肢关节疼痛、下肢浮肿加重半年,用晓蟋、羟氯喹等治疗效果不理想. NAN抗 dsDNA抗体(+). 于200505经APBSCT治疗后尿蛋白消失,关节疼痛、下肢浮肿症状缓解,自身抗体检测(-),随访至今时有尿蛋白+. 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例3,患者,女,30岁. 患SLE并狼疮肾炎8 a,因贫血、脾大, 四肢关节疼痛加重2 mo. 于200601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Hb 78 g/L,脾大8.0 cm,质地中度,尿蛋白,自身抗体NAN, 抗dsDNA抗体(+). 经APBSCT治疗1 mo后,Hb 上升达9 g/L ,脾回缩到4.0 cm,尿蛋白阴性,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出院,随访至今Hb 116 g/L,脾大2.5 cm,尿蛋白±.

例4,患者,男,46岁. 患SLE并狼疮肾炎20 a. 可能与狼疮复发有关, 200604行APBSCT治疗. 40 d后左下肢行走困难的症状明显好转,尿蛋白阴性,自身抗体: NAN,抗dsDNA抗体均阴性,血沉正常出院,随访至今,病情平稳,蛋白尿±,无需陪同,可自行散步. 以上4例患者APBSCT前血浆置换均采用GCSF 300 μg d1-3皮下注射,进行干细胞动员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获得MNC中位数为5.2×108/kg, CD34+细胞为4.3×106/kg,干细胞分离液加入细胞保养液CPⅠ, -80℃冰箱冷冻. 移植预处理、CTX 1.5~2.0 g/m2 d1-3,同时给予美司钠,防止出血性膀胱炎,碱化、水化保护肾功及保护肝功. 回输干细胞后静脉滴注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3.5 mg/kg. 给予抗生素,GCSF, EPO,静脉丙种免疫球蛋白及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讨论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应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从战略上清除错误引导的免疫细胞,并把正常细胞放回身体提供了新的思路[1]. 本文的例1 为MG患者,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在APBSCT治疗中用大剂量CTX摧毁患者病态免疫系统,同时进一步选用对T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的ATG尽可能去除患者体内产生乙酰胆碱受体(ACHR)依赖T淋巴细胞 ,继而重建患者较正常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根本上治疗MG的目的. 其余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其病程均长达十余年,以狼疮肾炎为主要症状. 经采用APBSCT治疗后,自身抗体转阴,尿蛋白有明显的好转和消失,血沉正常. 临床症状:贫血、脾大、关节疼痛、血压增高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介导损伤有着器官的特异性,SLE并狼疮肾炎主要是自身免疫复合物显著的损害了肾脏. 3例患者抗dsDNA抗体、ANA均阳性,因此在移植前先进行血浆置换,目的在于减少血浆中的多种自身抗体,再通过APBSCT治疗中使用了大剂量CTX预处理和进一步使用ATG清除依赖辅助的T淋巴细胞对免疫介导器官的损害,从而通过移植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SLE是一种免疫性疾病,T细胞凋亡异常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红斑狼疮造血干细胞治疗的目标是破坏成熟、长寿且自动应答的免疫细胞摧毁病态免疫,使之产生新的适当起作用的免疫系统(重建正常的细胞免疫体系). 造血干细胞输回患者血液,迁移到骨髓,开始分化为成熟的免疫细胞,促使身体的免疫系统更快地得到恢复.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难治性的SLE采用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较好疗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9

为纪念第62个世界红十字会,凝聚更多的人到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帮助血液病患者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重新点燃生命之火。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数正值花季的青少年。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我们可以让更多人在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讯息的同时并为每天等候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千上万患者及家属带去生存的希望,为打造充满爱心的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三、活动主题:“凝聚人到力量,共建生命银行”

四、:活动时间:1、前期宣传时间为5月4日至5月6日早上10点至下午6点。

2、志愿者招募及采样时间为5月7日至5月8日早上9点30至下午5点。

五、活动地点:

宣传地点:第一教学楼a区门口、第二教学楼门口、研究生公寓、三食堂宣传栏前。

发放传单地点:校内各主要街道。采样点:二食堂篮球场内

六、活动参与单位:

活动主办单位: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        学院团总支

活动协办单位: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七、活动主要参与人员: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负责人及省疾控中心门诊医务人员

校内负责人:青协常务副会长、副会长

八、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与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协商活动具体安排,活动策划请商务学院团总支、院团委给予批示。

2.由策划部制作宣传海报、展板、横幅,文秘部负责倡议书、广播稿?Y文字资料的准备。

3.对志愿者进行活动前培训,贵州分库工作人员承当此项工作。

4.由人力资源部对活动前期宣传及正式采样当天的工作人员进行分配,并拟出值班表。

5.由外联部负责本次活动所需物品的转杯及管理(附物品清单)。

6.活动期间教室、桌椅的申请及活动期间秩序、人员的协调由组织部负责。

(二)活动具体安排:

1、5月4日在全校粘贴活动宣传海报、玄关横幅,在贵州财经学院网站上宣传活动内容。

2、5月5日至5月6日每天商务10点设立固定宣传点,摆出宣传海报,提供咨询服务(对前来咨询的同学、老师进行讲解,对报名的同学见你高兴登记并告知捐献条件、主要事项及捐献时间、地点等),上下学人流高峰期在校内主要感到安排人员发放宣传单,下午六点撤点。5月6日下午4点发放捐献地点及时间传单。

3、5月7日至5月8日,暂定时间每天10点至17点,在二食堂篮球场内设立捐献帐篷,安排人员给前来采样的同学、老师办理填写表等手续,并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志愿捐献者正确进行志愿者登记表的填写,协助医务人员做好采样工作。

4.每天活动前后负责人查看活动物资,多当日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并总结归纳,按值班表度值班人员严打考勤,上报校内负责人。

(三)后续工作安排:

1、组织部负责将参与活动的人员报于加分办加分,人力资源部将活动资料电子版给网络办上传校园网。

2.召开青协内部总结大会,由文秘部负责完成活动总结及活动资料的整理给办公室,并做留底备份。(以上工作在活动后一周内完成)

九.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请各位志愿者服从安排,去年感谢全体人员严谨认真实在做事。

2.参与活动人员必须准时值班,特殊情况及时与负责人联系。

3.要热情的对待工作,对志愿者给予最大的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问。

4.在做好本职工作去年概况下,对医务人员的临时安排给予支持,如遇紧急问题,及时与负责人联系。

5.另有其他注意事项另行通知。

十一.活动意义:

篇10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699-02中图分类号:R 733.705文献标识码:B

目前能治愈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但对于移植后复发的病例,过去只能采用二次移植,其疗效多数都不理想。自从1995年Kolb[1]等报道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BM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复发,经过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后再次获得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以来,许多研究报告已经肯定DLI对治疗和预防各类白血病AlloHSCT后复发有很好的疗效。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应用DLI治疗10例AlloHSCT后患者,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 10例均为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住院患者,其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ANLLM2a)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ANLLM2b)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a(ANLLM5a)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a(ANLLM4a)1例。男4例,女6例,年龄18~50岁。10例均接受HLA基因位点全相合的同胞供者AlloHSCT。患者移植前资料和供者的资料见表1。诊断和疗效标准见文献[2]。

2.方法

(1)预处理方案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 ①预处理方案均以FBAC方案:氟达拉滨30 mg/(kg・d),连用6天(-7d、-6d、-5d、-4d、-3d、-2d),马利兰(BU)1 mg/kg,每日4次用2天(-5d、-6d),阿糖孢苷(Arac)2.0 g/m2用2天(-7d、-4d),环磷酰胺(CTX)0.6~0.8 g,用2天(-3d、-2d)。②GVHD的预防:均以环孢霉素A(CsA)联合甲氨蝶呤(MTX)和骁悉(MMF)。CsA 3 mg/(kg・d)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1d开始可以口服时改为3~5 mg/(kg・d),根据CsA血药浓度调整剂量,CsA血药浓度维持在200~400μg/L。在移植后6~8个月或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减量停药。氨甲蝶呤(MTX)于+1d予15 mg/m2静脉滴注,于+3d,+6d,+11d予10 mg/m2静脉滴注;骁悉(MMF)40 mg/(kg・d),分2次口服,从-1d至+27天;2例加用抗胸腺球蛋白(ATG)2.5 mg/(kg・d),连用3天。③药物副作用的预防:水化、碱化尿液以及美斯钠预防出血性膀胱炎;肝素和丹参注射液预防肝静脉闭塞病(VOD),血小板低于50×109 /L时停用肝素,血小板低于20×109 /L时停用丹参注射液;苯妥英钠预防马利兰引起的惊厥。

(2)感染的预防 移植期间住层流病房;口服抗生素预防肠道感染;阿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

(3)植活和嵌合状态检测 每个月骨穿1次观察骨髓缓解状态,分别于+30d,+90d采用性染色体、ABO血型或短串重复序列(STRPCR)观察嵌合状态。

(4)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10例同胞alloHSCT患者,均于移植后28~36天开始行DLI,供者未经动员,采用美国Haemonetics公司增强型多功能血细胞采集仪MCS+,采集淋巴细胞,采集的淋巴细胞分为4~5份,首次输入的淋巴细胞未经处理,在采集后立即输注,其余份额分别加入2倍体积的细胞冻存液于-80℃下冻存,回输前温水加热复苏。首次给予小剂量的T细胞0.6~1.5×105 /kg,以后每3~4周1次,如无I度以上GVHD或外周血下降时,每次递增,逐渐加量至(0.75~2.15)×106 /kg。

结果

1.植活及嵌合状态 经性染色体、ABO血型或STRPCR检测,移植成功率为100%,10例患者+30 d STRPCR测定7例患者为完全嵌合,为完全供者型(CDC),2例为混合嵌合体,+90 d时又有1例患者转为CDC。三个月后ABO血型均转为供者ABO血型。骨髓为完全缓解期骨髓象。病例4在移植后+2月行染色体检查踩缺湫约姆萨R显带法(RHG法):46,XX,t(9;22)(q34;q11)[1]/46,XX[19]。在4次DLI后复查染色体:46,XX[20]。

2.DLI后GVHD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 病例1、7、8于DLI后出现局部皮疹的Ⅰ度急性GVHD(aGVHD) 发生率30%(3/10),经甲基强的松龙和CsA很快控制。病例2、4、9于DLI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后很快控制。病例3、5、10分别于2次、3次和4次DLI后出现全血减少,Ⅱ度和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30%,经成份输血及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2周后外周血三系恢复正常。病例6在移植后+6月出现发热、反复咳嗽、气促,胸部CT检查示间质性肺炎,查尿、痰CMV检测均阳性,给予更昔洛韦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两周症状未见好转,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3.无病生存(DFS)率 随访2~36个月,1例死于CMV性间质性肺炎,死亡前血液学为CR,其余9例(90%)随访至今,患者血象和骨髓象一直正常。

讨论

目前认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而传统的清髓性移植风险较大,移植相关的并发症较大。上世纪90年代末期Giralt等[3]开展了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但是移植后的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免疫效应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4]。如何增强GVL效应,减少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提高allBMT 治疗效果的突破口。

Slavin等[5]首次将DLI应用于alloBMT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经多次输注其胞妹淋巴细胞后获得持续性CR。Carella等[6]认为DLI在allBMT后的作用,一方面是不断增强移植物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延迟性植入,促进供者造血细胞在宿主体内的不断积累植入,最后完全取代。李庆山等[7]报道DLI的GVL效应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最强,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次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差。本组患者经输注DLI后,2例由混合性嵌合体转变为供者的完全性嵌合体,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基础上,通过供者T淋巴细胞输注,诱导GVL效应,从而杀灭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其中1例CML患者在移植后+2月查染色体,发现Ph染色体,在输注DLI 4次后复查染色体转变为正常核型。DLI的主要并发症是GVHD和骨髓抑制,但各家报道不一。本组患者中由3例发生Ⅰ度急性GVHD,有3例发生Ⅱ度~Ⅲ度骨髓抑制,但经对症处理后血象、骨髓象均恢复。DLI作为治疗AlloHSCT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随着人们对DLI后GVHD发生机制的研究深入及预防手段的提高,应用DLI治疗AlloHSCT后的复发,价值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Kolb HJ, Schattenberg A, Goldman JM, et al. Graft-versus-leukemia[J]. effects of donor lymphocyte transfusion in marrow grafted working party chronic leukemia,Blood,1995,86:2041.

[2]张之南,沈 悌. 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 第2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168-421.

[3]Giralt S, Estey E, Albitar M, et al. Engraftment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ith purine analog-containing chemothcrapy hamessing graft-versus leukem ia without myeloablative the rapy [J]. Blood,1997, 89( 12): 4531-4536.

[4]肖 毅,刘文励.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治疗[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6):282-284.

[5]Slavin S, Naparstek E, Nagler A, et al. Allogeneic 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 leukemia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donor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Exp Hematol,1995,23:1553.

[6]Carella A M,Champlin R,Slavin S,et al. Mini-alligrafts: ongoing trials in humans[J]. Bong Marrow Transplant,2000,25:3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