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细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有时是不可替代的手段,便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响应床救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知非溶血性发热反热(FNHTR)、包括血小板输注无效在内的同种免疫、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A-ALI)、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发生与输人白细胞的方法有离心法去白膜法、洗涤法和白细胞滤器过滤法等,本文旨在观察滤自细胞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相关指标,为两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设备
一次性四联白细胞滤除采血袋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分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607234:一次性五联MAP洗涤采血袋为长春泰尔茂医疗器具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51019z;白细胞过滤温控设备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分有限公司产品;GZR-ⅡA型自动高频热合机为苏州市医用仪器厂产品;CP80MX型大容量低温离心机为日立集团产品;LDZ5-2型离心机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产品;Thermo全波长酶标仪为上海热电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产品;sysmex血细胞计数仪为日本东亚公司产品等。
2 试剂
0.2%邻甲笨胺试剂为上海新亭化工试剂厂产品,批号20030401;1%过气化氢溶液为上海埃彼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F20050228;2%冰乙酸溶液为上海埃彼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 F20060210,血红蛋白标准液厦门市绿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批号YZB0705-2005。
3 滤白红细胞的制备
a.先将低温操作柜控制在2~6℃,关闭过滤器下端与旁侧的管道夹,将血袋倒挂在白细胞过滤温控设备的挂钩上,打开采血袋下端的折通管和过滤器下端的管道夹,使血液靠自身重力,缓慢通过自细胞过滤器,流入血液转移袋,大约10~20分钟。b.关闭白细胞过滤器下端的管道夹,开启滤器旁侧的管道排气夹,轻轻挤压血液转移袋,将气体排人采血袋,关排气夹,开管道夹,用气体冲净滤器中残留血液。 c.3200转/分离心去除血小板和血浆,向剩余物中加入红细胞添加剂CPDA-1,即为滤白红细胞。抽取制备好的滤白红细胞60份,分别留取滤白前后的血液5ml左右,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计数,并把滤白后血液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上清1ml~30℃冰冻备用。
4 洗涤红细胞的制备
a.取联袋采集经离心后全血母袋置于分浆夹内,折断母袋上的易折件,将血浆分至②空转移袋中,并一同去除白膜(变可分次去除),分浆毕将③空转移袋中洗涤液全部加入母袋中并充分混匀,分别用塑料夹片将①②袋上导管夹好。b.将混匀后的细胞洗涤袋进行离心。c.离心毕,取出红细胞母袋及血浆的②袋置于分浆夹内,打开②袋上夹子,将血浆分至③袋(视血浆清亮程度可于本次或后两次中热合去除血浆,操作时只是在③④⑤袋中转移)中,分毕用夹子夹好,再打开红细胞母袋上夹子,将上清液分至②袋中,分毕用夹子夹好,将④袋中洗涤液220g~230g加入母袋中并充分混匀,用夹片夹好导管。d.将混匀后的红细胞洗涤联袋进行离心。e.离心毕,取出红细胞母袋置于分浆夹内,打开红细胞母袋上夹子,将上清液分至②袋或④袋(预先将④袋中洗涤液倒入袋⑤中)中,分毕用夹子夹好,将④或⑤袋中洗涤液220g~230g加入母袋中并充分混匀,用夹片夹好导管。f.重复d、e。g.最后向洗涤三遍红细胞母袋中加入⑤袋中的红细胞保存添加剂100克,热合封口装有红细胞的袋中,即为制备的2单位MAP洗涤红细胞。抽取制备好的MAP洗涤红细胞60份,分别留取洗涤前后的血液5ml左右,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计数,并把洗涤后的血液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上清1ml~30℃冰冻备用。
5 游离血红蛋白的测定
取冰冻备用的滤白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上清在37℃水浴箱融化,吸取20μl。于上述务管中加入1.0m10.2%邻甲笨胺溶液,再加入1.0ml1%过氧化氢溶液,混匀放置10分钟,各管加入10ml2%冰乙酸溶液,于酶标仪设定波长为430mm,进行比色并计算其浓度。
甲习笨胺法测定原理: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酶作用,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氧化习笨胺为蓝色或绿色衍生物,根据颜色的深浅与已知浓度的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求得其含量。
6 统计学方法
白细胞清除率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白细胞清除率=1-(制备后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浓度制备前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浓度)×100%,游离血红蛋白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的白细胞清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间的游离血红蛋白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所有检验使用JMTJFX《简明统计分析10.31》软件处理。
7 结果
7.1滤白红细胞的白细胞清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99.99±2.7和92.65±3.2,洗涤红细胞的白细胞清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7.36±5.12和84.54±4.29,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
7.2滤白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mg/L)为45.23±4.16和68.13±5.28,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
8 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反应,在使用一次性采血袋前血液污染和外源性热原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而在现代临床输血中发现。有一种发热反应,不是由于血液污染或热原存在,也不是由于血型不合或患者对献血浆过敏等原因引起,而是与受血者反复输血或妊娠致使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有关,这种凝信大多数献血者的自细胞。一旦产生了这种凝集素,再次输血时,就会出现发热反应,其程度与输入的白细胞数的受血者体内凝集素的效价有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选择与朦胧客观存在血者白细胞配合的献血者,但由于大多数有白细胞凝素的患者其血清对大部分献血者的白细胞均有凝集现象,加之白细胞的配型也较复杂,因此将全血中的白细胞大部分除去后再佃给患者,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目前,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的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引起重视,在国内外临床应用量逐年增加。洗涤红细胞是将浓缩红细胞用洗液洗涤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红细胞制品。洗涤后的红细胞,自细胞去除率可达90%左右,同时可除去血细胞代谢产物,血小板或白细胞形成都市的微聚物、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等,从而避免因这些物质输人体内所引起的输血反应。
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到自从全面供应滤白红细胞成分血后,洗涤红细胞的使用量有明显下降趋势,滤白红细胞制品适应症大致与洗涤红细胞相同,但滤白红细胞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设备且保存期长于洗涤红细胞,有文献报道,洗涤红细胞制品最长可以保存20天左右,而滤自红细胞制品则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且后工分离制备洗涤红细胞时,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产品的质量,主要有以下三种,即:离心条件、操作技术、分离袋特殊构造,这些全都为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带来不便。另外,滤白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和白细胞清除率均高于洗涤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较低,且同样可以达到降低由白细胞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目的,甚至效果更好。
也有资料显示,洗涤红细胞制品更适用于以下情况的输血:(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免疫缺陷病人的输血。如IgA缺乏病人或已产生了IgA抗体的病人,输注经过洗涤的红细胞,可以避免休克性输血反应的发生。(3)对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和输血,可以避免休克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溶血,加重病情。(4)严重输血反应,用其它措施不能克服的病人,应输注洗涤红细胞。可见,在这些方面洗涤红细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能说在一定临床范围内滤白红细胞要优于洗涤红细胞。
篇2
红细胞直接作为载体,用于运载小分子药物和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已广泛展开。此外,制备保持完整功能的红细胞膜包封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红细胞作为运载工具输送药物的研究情况,另外,着重介绍两种新型的红细胞膜载药系统---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 RBC-NP) 和红细胞膜纳米海绵的最新研究进展。
1 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发展历程
早在 1953 年,已有科学家尝试用红细胞运载化学物质。随后有人成功将相对分子质量 10 ~250 kD 的右旋糖酐类载入红细胞。而直到 1973年,科学家们才开始采用红细胞做为药物载体,并于 1979 年首次以红细胞载体( carrier erythrocytes)来描述运载药物的红细胞[4].最先应用红细胞转运的是各种酶类,如乙醛脱氢酶[5]、谷氨酸脱氢酶[6]等。经过 30 多年发展,红细胞已应用于输送不同性质的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类炎症等。
2 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
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主要有以下优势: 降解不会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红细胞的粒径及形状相同,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各种化学物质和酶都可包裹在红细胞膜内,防止内源物质降解运载的药物,可调整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保持血浆内药物浓度的稳定,延长药物的全身作用时间,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7].
2. 1 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为 120 d 左右,其体内循环时间远高于普通药物载体。将药物用红细胞负载后可显着延长其体内半衰期,提高药物疗效。将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 MTX) 、甲氨蝶呤( VCR) 采用红细胞单一负载或复合负载后,可显着提高药物抗肿瘤活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其中 MTX + VCR 的双载红细胞对 K562 细胞 48 h的抑制率为( 68. 63 ± 2. 76) % ,显着高于 MTX 或VCR 单载红细胞( P < 0. 05)[8-10].连燕舒[11]以红细胞运载吗啡( M-RBC) 用于手术后镇痛,实验组术后无痛时间为( 15. 7 ± 5. 6) h,远高于对照组( 3. 2 ±2. 3) h,明显延长了吗啡的镇痛时效,且 M-RBC 半衰期为( 6. 48 ± 1. 56) h,与文献报道吗啡体内半衰期 2. 5 ~3 h 相比显着增加。核磁共振检查一般采用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SPIO) 和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 USPIO) 作为对比剂。Antonelli等[12]用红细胞运载 SPIO 作对比剂,注射后 24 h血液内铁离子浓度仍接近检测限,该对比剂血液中寿命可被延长至 12 d.
2. 2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减少不良反应。
天然红细胞为机体固有成分,可通过代谢完全降解为无毒产物,作为运载体在体内不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聚氧乙烯蓖麻油( Cremophor) 常添加于紫杉醇注射液中作增溶剂,但易引起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Harisa 等[13]尝试以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运载紫衫醇,替代 Cremophor 的使用。载药的红细胞各种生理特性并无显着差异,可作为紫衫醇的药物靶向输送载体。
2. 3 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降低免疫原性。
红细胞可形成一个隔离空间以保护运载的物质,使药物不受内源性因素的影响而过早失活和降解,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此外,亦可减少外源性大分子( 如基因物质、蛋白等) 引起的免疫反应,是运载大分子药物的理想工具[14].
2. 4 增加药物的靶向性
红细胞因衰老或其他原因造成膜表面性质变化,经过脾和肝时可被网状内皮系统( RES) 的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因此红细胞可作为天然的 RES 靶向给药载体。已有研究将干扰素 α-2b 用红细胞担载后用于 RES 靶向给药[15].为增加红细胞被识别能力,Chiarantini 等[16]将反义肽核酸载入红细胞后,诱导红细胞表面的带三蛋白凝集并固定化,使之成为自体免疫球蛋白 G( IgG) 的识别、结合位点,从而被巨噬细胞内吞,最终抑制了巨噬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 iNOS) 和环氧化酶 2( COX-2) 的表达。
除 RES 靶向外,红细胞载体还可实现其他部位靶向。化疗药物在正常组织器官的分布积累是导致其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磁化红细胞载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手段。有报道将氧化铁纳米粒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方法偶联到红细胞表面,或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载入红细胞内,制成红细胞磁化载体来运载多柔比星[17-18].磁化红细胞本身生理特性并无明显改变,但在外磁场的控制下可将药物准确输送到肿瘤部位。Cinti 等[19]将超顺磁纳米粒载入红细胞内,并以病毒血凝素糖蛋白对红细胞膜表面进行修饰,构建一种新型红细胞磁化载体。该磁化载体到达靶部位后能高效地与肿瘤细胞融合并释放药物,用其运载地西他滨,给药剂量仅为常规化疗剂量的 10%.
2. 5 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红细胞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半透膜,药物被载入红细胞后可实现缓慢持续释放,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能明显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Alanazi 等[20]用红细胞负载伯氨喹用于疟疾的治疗,载药后的红细胞可实现 48 h 的药物持续释放,但膜上谷胱甘肽( GSH) 的含量显着降低,使载药后的红细胞更易被氧化。Bossa 等[21]将地塞米松的前药地塞米松-21-磷酸盐( DEX 21-P) 载入红细胞内,DEX 21-P先在酶的作用下去磷酸化生成地塞米松,再通过自由扩散作用释放到红细胞外,如此给药一次便可维持 3 ~4 周的治疗浓度。
2. 6 负载各类物质进行递送
红细胞载体适用范围广,无论是大分子药物还是小分子药物,大多可被红细胞运载,在适当的载药条件下可较大程度地保持红细胞的活性和功能。Harisa 等[22]用红细胞负载降血脂药物普伐他汀,探究不同包封条件对红细胞载药率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 0. 6% NaCl、普伐他汀质量浓度为 10 mg/mL 下孵育60 min 可得到最大载药率,且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基本无变化。Favretto 等[23]则研究了用 3 种方法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酶载入红细胞的情况,结果显示,氯丙嗪浸泡法和脂质体融合法,相较于低渗透析法,可提高载药率减少不良反应。Shi 等[24]利用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酰胺将 IgG 连接于红细胞膜上,这种方法可显着提高整个红细胞载体的稳定性,且有利于药物的靶向运输。
3 红细胞载体的制备
3. 1 红细胞载体的来源
红细胞及红细胞膜的来源与提取相对简单,一般通过离心方法得到血液中的红细胞,采用低渗溶血的方式取得红细胞膜,也有化学合成仿生的红细胞膜[25].
3. 2 红细胞载体的载药方式
3. 2. 1 将药物连接在红细胞膜上 若药物( 酶或其他药物) 必须同红细胞膜外不能穿膜的底物直接作用才能产生治疗效果,则常用不同的连接方法将药物连接于红细胞膜上。其中亲和素-生物素方法是膜与药物( 特别是生物药物) 结合的最常用技术[30].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生物素酰化可通过生物素 N-溴代琥珀酰亚胺酯( NHS-biotin) 引入氨基,也可生物氧化红细胞膜的醛基。Magnani 等[31]比较了这些方法,发现通过 NHS-biotin 生物素酰化的细胞活性最好,每 1 个红细胞膜连接约 1 000 个生物素,在体内 24 h 的活性不受影响。
3. 2. 2 将药物包载入红细胞内 目前,人们运用一系列技术将治疗成分包裹入红细胞内,常用的有低渗法、化学法、电穿孔、胞吞法和脂质融合法等[26-28].对于可自由扩散的小分子药物,常将其前药或其药物结合蛋白包载入红细胞内,通过前药的代谢或结合蛋白对小分子药物的亲和力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大分子蛋白例如一些酶类( 其作用底物可穿过红细胞膜进入胞内的) 可直接包载入红细胞内,如此既可保持药物本身的稳定性,亦可实现缓慢催化作用[29].
4 基于红细胞载药系统的最新进展
红细胞载药的优势主要依靠红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实现,且红细胞膜提取分离较简单,因此许多研究者提取单纯红细胞膜来考察其药物输送作用。例如 Gupta 等[32]提取纯净红细胞膜经挤压制成直径为 100 ~200 nm 的纳米红细胞小体,运载法舒地尔治疗肺动脉高血压。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 RBC-NP) 以及红细胞膜纳米海绵这两种新型红细胞膜载体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4. 1 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 RBC-NP)
RBC-NP 药物载体是将纳米粒内核和红细胞膜结合,既能弥补纳米粒体内清除速度快及红细胞载体释药缺乏可控性的缺点,又能发挥这两类药物载体的各自优势,是一种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药物载体。
4. 1. 1 RBC-NP 的制备、载药和释药方式 制备RBC-NP 一般采用低渗透析挤压法。制备基本原理如图 1 所示,在低渗环境下红细胞膜孔打开将内容物释出,得到的红细胞膜经纳米膜挤压形成纳米红细胞小体,再将纳米红细胞小体和纳米粒经反复挤压形成 RBC-NP( 直径约80 nm) .通过透射电镜( TEM) 观察以及蛋白酶消化等试验证明,合成的RBC-NP 能够稳定存在,且膜包裹的方向为红细胞膜的外侧朝外,膜内侧邻纳米粒内核。Luk 等[33]探究了纳米粒内核的表面电性、曲率半径等因素对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的影响。结果显示,红细胞膜可包封粒径为 65 ~ 340 nm 纳米粒,负电性内核与负电性红细胞膜间的静电作用是能包裹并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
RBC-NP 主要是通过纳米粒内核载药,目前常使用 PLGA,载药方式分为物理包封和化学键接。有研究通过这两种方式将多柔比星载入 RBC-NP,得到的 RBC-NP 在 PBS 缓冲液中具有近似的高稳定性,且药效均高于单纯多柔比星给药,但化学键接载药的 RBC-NP 药物释放更加持久[34].
RBC-NP 的释药方式主要有被细胞吞噬后膜破裂释药和通过细胞膜扩散或特殊的转运体系释药[35].Gao 等[36]研 究 发 现,将 脂 质 体 中 装 载NH4HCO3,温度上升至 42 ℃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破坏脂质体膜,可释放出药物。如此实现温度敏感性释药,且无有害化学成分残留。除了内部作用,也可通过外界触发释药。Delcea 等[37]发现,金纳米粒附于红细胞膜上,用激光照射后金纳米粒聚集处的膜性质改变,可形成孔道释放膜内的药物,这些成果为日后进一步发展 RBC-NP 释药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4. 1. 2 RBC-NP 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及应用RBC-NP 与普通药物载体相比,可显着延长药物的体内循环时间。Hu 等[38]将 RBC-NP( PLGA 为内核) 、PEG 修饰的 PLGA 纳米粒( PEG-PLGA NP) 以及 PLGA 纳米粒( PLGA NP) 3 种药物载体进行荧光染色后,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按一定时间眼眶取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 24 和 48 h 后,RBC-NP 在血液中的残留量分别为 29% 和 16% ,显着高于 PEG-PLGA NP 组( 11% 和 2%) 和 PLGANP 组( 2 min 后基本不存在) .
RBC-NP 可稳定持续释放药物,增加给药靶向性。Aryal 等[34]将多柔比星载入 RBC-NP 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研究,发现 72 h 内药物释放率仅为20% ,约为对照组 ( PEG 修饰的 PLGA 纳米粒) 释放速率的二分之一。为使 RBC-NP 具有更好的功能性和靶向性,Fang 等[39]将两种配体即叶酸( 相对分子质量约 441) 和核仁素配体 AS1411( Mr约9 000) 以磷脂分子为连接剂对红细胞膜进行修饰。
结果显示叶酸修饰的 RBC-NP 在 KB 细胞中摄取量提高了 8 倍,AS1411 修饰的 RBC-NP 在 MCF-7细胞中摄取量提高了 2 倍。此外,采用这种脂质植入的修饰方式避免了普通化学修饰造成的膜蛋白变性、功能损害等问题。受到 RBC-NP 启发,Fang等[40]采用肿瘤细胞膜包裹纳米粒制成新型肿瘤靶向载体( CC-NP) ,通过细胞-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CC-NP 在肿瘤细胞的摄取量可达 PLGA 纳米粒的20 倍。
本课题组目前基于 RBC-NP 展开小干扰 RNA( siRNA) 的主动靶向输送研究。siRNA 类药物存在快速降解的风险[41],在前期筛选获得高效、低毒氨酯类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PEI-Et) 材料的工作基础上,将 PEI-Et 复合 siRNA,得到稳定的载体核心纳米粒( PEP)[42-43]; 将半乳糖修饰的红细胞膜包裹 PEP 作为新型输送系统( Gal-RBC-PEP NPs) ,实现 siRNA 的稳定包封。本课题组将考察该系统输送 siRNA 的长效、靶向、安全性,以此探索构建具有长效、主动靶向功能的新型红细胞膜类 siRNA输送载体。
4. 2 红细胞膜纳米海绵
RBC-NP 的红细胞膜可捕获体内毒素并使其被清除掉,从而对抗细菌感染,这种本身可吸收细菌毒素的特性 RBC-NP 被称作红细胞膜纳米海绵。
4. 2. 1 作为解毒剂 Hu 等[44]通过研究发现,PL-GA 为内核的纳米海绵,可特定吸收成孔毒素类( PFTs) ,显着降低其毒性。在注射纳米海绵的情况下再给予小鼠致死剂量的 α-毒素,小鼠存活率可达 80% ( 存活时间超过 360 h) .通过与 PEG-PLGA NP、PEG-Lipid NP、纳米红细胞小体的试验对比,证实 PLGA 纳米粒内核与红细胞膜对于吸收PFTs 缺一不可。PFTs 普遍具有细胞膜穿孔能力,纳米海绵的红细胞膜结构可作为该毒素作用底物吸引 PFTs 嵌入膜内,但在纳米粒的稳定作用下不发生溶血,且能在体内长时间循环继续吸收毒素,如此纳米海绵可将绝大部分毒素带离其靶细胞。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纳米海绵也可增强溶酶体对毒素蛋白的消化作用,最终可通过肝脏安全代谢。
研究者紧接着进行了链球菌及蜂毒肽等其他 PFTs解毒试验,结果均可显着减轻毒素对动物的伤害,说明红细胞膜纳米海绵的抗菌解毒作用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各种 PFTs 的解毒治疗,克服了普通解毒治疗中不同的病毒必须采用不同解毒药物的缺点。
4. 2. 2 治疗免疫系统疾病 纳米海绵在治疗Ⅱ型超敏反应类疾病方面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抗体诱导型贫血症的致病机制是患者体内产生了可与自体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的病理性抗体,正常的红细胞与之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而导致贫血。
4. 2. 3 作为抗毒疫苗 除了用纳米海绵直接进行解毒治疗外,也可将抗原蛋白嵌入纳米海绵的红细胞膜中制成抗毒素疫苗。Hu 等[45]将 PFTs 嵌入纳米海绵的膜上,PFTs 在纳米海绵的限制下不会对细胞产生毒性,且仍能保持原有结构形态,通过皮下注射后随淋巴循环可被有效运输到免疫系统。
被浆细胞吞噬后,能产生大量与毒素特异性结合的IgG.与通过加热或化学手段灭活的疫苗相比,这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更多,亲和力更强,且不会引发其他针对输药载体的免疫并发症。在体内循环过程中,对正常细胞亦没有危害。
Copp 等[46]的最新研究发现,纳米海绵膜上的相应抗原能够保持裸露并与该病理性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作为诱饵大量中和病理性抗体,然后经吞噬细胞作用将其清除,最终使病理性抗体不能与正常红细胞结合,从而大大缓解自身免疫性溶血反应或药物诱导的贫血症。纳米海绵可吸收各型病理性抗体,这为解决免疫疾病治疗中药物不能普遍适用的问题[47]提供了思路。
5 展 望
红细胞载药体系具有极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提高靶向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效果等方面也具有其他传统药物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48-49].相比于单纯的红细胞载药,复合型红细胞膜载药体系可实现更多的功能( 靶向性等)[39].目前,已有红细胞载体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9].其中,地塞米松红细胞载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完成临床Ⅱ期试验; L-天门冬酰胺酶红细胞载体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正在进行临床Ⅲ期试验。
但对于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红细胞药物载体的来源和储存仍是阻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与其他药物载体相比,红细胞源于生物体,不同来源的载体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制备过程缺少统一控制标准。在红细胞的提取和载药过程中如何减少污染、降低对膜功能的损害,如何储存红细胞载体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新型 RBC-NP 的研究才刚起步,接下来应进一步探明红细胞膜与不同纳米粒内核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研究如何将较大粒径的纳米粒包裹入红细胞膜内且尽量减少对红细胞膜的损害。红细胞膜纳米海绵在抗菌解毒治疗上将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其他临床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潜力,值得深入研究。最后,基于红细胞的载药体系还需通过各种科学优化,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包封率、靶向性和控释性。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掀起一场临床药物载体的新变革。
参 考 文 献
[1] Alabi CA,Love KT,Sahay G,et al. Multiparametric approach forthe evaluation of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siRNA delivery[J]. ProcNatl Acad Sci U S A,2013,110( 32) : 12881 - 12886.
[2] Bhateria M,Rachumallu R,Singh R,et al. Erythrocytes-basedsynthetic delivery systems: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al to novelengineering strategies[J]. Expert Opin Drug Deliv,2014,11( 8) :1219 - 1236.
[3] Yoo JW,Irvine DJ,Discher DE,et al. Bio-inspired,bioengineeredand biomimetic drug delivery carriers[J]. Nat Rev Drug Discov,2011,710( 7) : 521 - 535.
篇3
贫血可发生在慢性肾脏疾病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更常见。由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慢性肾脏病患者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
那么肾脏疾病怎么会引起贫血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疾病患者体内有一种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生成不足。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激素样物质,它在红细胞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肾脏除了人们熟知的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外,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同时也分泌一些激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人体内90%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都是由肾脏产生的。随着肾脏疾病的发展,肾组织不断被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逐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
当然,除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引起肾性贫血外,还有不少其他因素也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贫血并发症,如:
慢性肾衰竭患者大量毒素蓄积体内,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破坏,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而致贫血;
慢性肾衰竭患者还常常因为胃肠道吸收障碍引起铁和/或叶酸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从而引起贫血;
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加之尿液排出蛋白的量增加,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导致“造血原料”蛋白质不足而引起贫血;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容易并发各种急慢性感染,也是导致贫血的原因之一。
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如鼻衄,月经过多,牙龈及胃肠道出血等等会使原有贫血加重。
因此,大家应警惕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着肾病。对于贫血患者,即使是那些无明显的肾脏病表现及病史的患者,尤其是伴有高血压者,千万别忘了到医院肾脏专科门诊做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隐藏的“幕后真凶”。
篇4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存在任何细胞器,也没有细胞核。
2、哺乳动物幼年的红细胞是存在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因为幼年的红细胞需要合成各种蛋白质(包括酶类)。到了红细胞成熟后,细胞内的溶酶体破裂,水解酶被释放出来,把红细胞内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核都水解没了,所以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器的。
3、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是为了运输尽可能多的氧气。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 红细胞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Lyophilization of Human Red Blood Cells —— Review
Abstract Now the clinical preservation methods of human red blood cells mainly include hypothermic storage (4℃) and cryopreservation (-80℃ or -196℃). The preservation time of hypothermic storage of red blood cells is relatively short and it is easy to be contaminated by microbes. Cryopreservation greatly prolongs the storage time,but it needs heavy storage equipments. Because the protective solutions in cryopreservation contain glycerol,red blood cells need complicated washing in order to remove glycerol. These shortage methods limit their application to some special conditions,such as war or natural disaster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reservation methods of red blood cells,lyophiliz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less weight,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room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prone to be rehydrated. In this review,the progress and challe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yophilization of red blood cells,especially application of trehalose and its mechanism in the lyophiliz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we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is review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a safe,simple and efficient preservation approach of red blood cells by lyophilization.
Key words red blood cell;lyophilization;trehalose;biomembrane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细胞,它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从肺部携带氧气运送到周边器官,在维持人体正常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它没有细胞核、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层质膜包裹着血红蛋白。红细胞对于维持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由于创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大量失血而引起红细胞的丢失时,全身器官会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危及生命。及时输注红细胞是治疗这类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保存的主要方法有4℃低温和-80℃深低温保存。这些保存技术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又存在明显不足:4℃保存时间短,最长不过42天,而且红细胞容易受到污染,从而造成浪费;-80℃保存可以将保存时间延长至10-20年以上,但需要笨重的超低温冰箱等专门设备,运输不方便,能源消耗大。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常规保存方法在恶劣自然条件或战时条件下的应用[1]。对比之下,冰冻干燥保存的红细胞具有很多优势:便于长期保存,设备重量大大减轻,方便运输,易于消毒,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不存在振荡性溶血等问题。因此,一旦红细胞冰冻干燥研制成功,必将开创血液供应的新局面。
冰冻干燥对于红细胞而言是一个不利的综合影响过程,细胞在此过程中不但要经受冷冻的打击,而且也要受到干燥的损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冰冻干燥过程中,干燥对于红细胞的损伤占有主要地位[2]。通常,由于干燥而引起的细胞内水分的蒸发使分子间和分子内的联系发生剧烈变化。在一些生物中,当细胞燥时,由于水分的缺失,细胞内的蛋白和膜可能通过氢键结合其他分子来取代它们对水分子的结合,这是生物在不利环境的一种保护适应机制。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机制,则水分的缺失而导致蛋白质与水分子的结合将被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取代,从而可能造成蛋白不可逆聚集或者发生变性,这会直接导致干燥后细胞死亡[3]。
研究历史
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研究经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为:
第一阶段:1960年Meryman等[4]首次进行人红细胞的冰冻干燥保存研究。由于甘油的粘度过高,所以他没有添加任何保护剂而直接对血液进行冰冻干燥。Meryman宣称再水化后的细胞回收率为30%-50%。但于1977年在一次关于冰冻干燥保存研究的研讨会上,与会者承认红细胞质膜在冰冻干燥过程中受到严重损伤[5]。通常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中,从未获得过一个结构完整的冰冻干燥红细胞。
第二阶段:从1989年开始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研究进入真正具有临床意义的科学研究阶段。Goodrich等[6,7]在此期间进行了大量实验,先后筛选保护液和再水化液的成分组合,并对保护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此后10年,在国外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备受重视,如美国,政府投入大量科研基金,1997-1999年度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相关研究报告就有20篇之多[8]。但这期间,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研究主要是筛选保护剂及温度等物理参数,而没有深入研究冰冻干燥对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Goodrich[6]认为,葡萄糖可以保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而大分子聚合物使保护液呈玻璃化,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红细胞。然而,这些研究仍然没有实现冰冻干燥后红细胞可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分子聚合物不能进入红细胞内,而只使细胞外液保持玻璃化,所以无法实现对细胞膜的有效保护[9];另外在室温下样品的氧化问题仍然值得商榷。在此期间冰冻干燥保存的红细胞存活率仅有20%-30%[9]。Rindler等[10]采用麦芽糖和羟乙基淀粉作为主要保护剂进行搁板温度对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干机搁板温度的下降,冰冻干燥后红细胞溶血率也呈下降趋势,当搁板温度为-35℃时,溶血率最低,但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溶血率反而上升。尽管Rindler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冰冻干燥过程中当冻干机搁板温度为-35℃时的效果最好,但其溶血率仍然达到85%,最后几乎到无可用的红细胞。我们的研究表明,冰冻干燥的问题主要是质膜受损而造成血红蛋白泄漏。当保护液由大分子聚合物、蛋白和低浓度的渗透性保护剂组成时,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后的上清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 g/L,而且细胞回收率达到80%左右,但当将再水化后的红细胞置于4℃下保存不同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溶血率呈上升趋势[11]。这说明冰冻干燥对红细胞膜造成损伤。从超微结构来看,采用大分子物质作为主要保护剂进行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后的细胞形态分为3类:结构完整(A)、部分完整(B)和血红蛋白完全泄漏(C),具体见图1。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研究人员对冷冻和干燥对细胞质膜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12-14]。在此期间海藻糖和蔗糖等二糖在细胞膜保护方面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兴趣。Wolkers等[14]发现,血小板可以通过随温度变化的液相内吞作用吸收海藻糖,吸收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吸收海藻糖后的血小板冰冻干燥后的存活率为85%,而且对凝血酶、胶原、ADP和瑞斯托菌素的反应与新鲜血小板相似。受到这项研究的启发,Satpathy等[1]对红细胞对海藻糖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保护液中海藻糖浓度和孵育温度的变化,红细胞对海藻糖的吸收率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当温度为37℃时的吸收率最高,但溶血率也随之上升。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的热点——海藻糖
由于红细胞在冰冻干燥保存过程中要经受冷冻和干燥的双重伤害,所以此项研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海藻糖可能为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开辟新途径。研究人员在一些耐干燥的生物体内发现,当环境极端干燥时其体内海藻糖的浓度可达干重的20%以上。这些生物包括:酵母、一些植物、许多细菌以及一些无脊椎动物(例如水熊等)。在干燥的环境下,海藻糖或其他的二糖形成一种高度粘稠的玻璃化状态,这有利于这些生物在干燥环境中存活[15]。
海藻糖的性质及其作用机制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16],由两个葡萄糖残基通过半缩醛羟基相结合,结构为α-D-Glcp-(11)- α-D-Glcp。海藻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蔗糖和麦芽糖,常温下性质稳定。对于海藻糖保护哺乳动物细胞的作用机制,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Clegg[17]提出一种水分替代假说,他认为甘油、海藻糖以及其他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保护成分是作为水分替代分子与氢键结合,从而使细胞免受干燥的伤害。根据这个假说,一些耐干燥生物为了避免干燥损伤而在体内积聚海藻糖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从而替代水分子和氢键结合,当环境中水分充足时,水分子又重新与氢键结合,而此时细胞内的二糖又可以作为能源代谢物质。20世纪80年代,Crowe等[18]认为,在海藻糖存在的条件下生物分子或分子集合体例如细胞膜和蛋白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保持稳定,而且海藻糖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糖类。从那时起,海藻糖开始应用于疫苗、脂质体以及人体器官的低温保存,并且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Leslie等[19]报道,在海藻糖存在的条件下冰冻干燥保存细菌可以获得较高的存活率。相反蔗糖对细菌的冰冻干燥保存效果很差。这些工作证明了海藻糖是一种特殊的二糖,其对生物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糖类。
Branca等[20]认为,对海藻糖的溶液性质进行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海藻糖对生物材料的稳定作用。但是这些性质必须在大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才和生物稳定有关联。而在干燥情况下,由于水分几乎全部缺失,所以这个假说无法解释干燥环境下海藻糖对细胞材料的稳定作用。
另外,在干燥条件下可降解糖类和蛋白质的所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已经被认为是干燥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海藻糖和蔗糖都是非降解性二糖,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干燥环境中海藻糖和蔗糖可以在一些生物体内积聚,而麦芽糖由于是可降解性二糖,易于发生美拉德反应,因此可能不适合细胞的干燥保存。O′Brien等[21]在海藻糖、蔗糖和葡萄糖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一个冰冻干燥模型系统,水的活度为0.33,pH值为2.5,结果发现蔗糖的美拉德反应速度和葡萄糖的一样快,而且二者比海藻糖的反应速度大约快2 000倍以上。这个试验充分证明海藻糖在干燥环境中的稳定性优于蔗糖或其他糖类。
相对于其他糖类而言,海藻糖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有利于在常温条件下干燥样品性质的稳定。研究发现,当耐干燥生物处于干燥脱水或高渗透压环境时,海藻糖可以在细胞膜外面形成一种玻璃状的保护层,从而提高了细胞的渗透压耐受性和耐干燥性。这种保护方式使得一些耐干燥生物即使在极端环境中脱水达99%时仍能存活[15]。
Sun等[22]发现脂质体用蔗糖干燥时,在潮湿环境发生严重的溶解,而用海藻糖保存时则没有溶解发生。海藻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远高于蔗糖,因此可以预测在蔗糖中加入少量的水可以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保存温度以下,而在海藻糖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仍然在保存温度以上,因此仍保持稳定。当用海藻糖干燥保存的样品保存于20℃时,这个温度比海藻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100℃左右,而当用蔗糖干燥并于20℃下保存时,这个温度仅比蔗糖玻璃化转变温度低45℃左右。这说明在相同的室温保存条件下,海藻糖的干燥保存效果更优于蔗糖。Aldous等[23]认为,既然海藻糖的晶体结构是二水合物,在吸收水分的过程中,一些海藻糖转变成晶体态的二水合物,因此使余下的海藻糖和水分子脱离接触,这也提高了体系的玻璃化程度。Crowe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海藻糖干燥保存样品中添加少量水分,结果结晶态的二水合物迅速出现,剩下的海藻糖玻璃化转变温度却仍然保持很高[24]。Buera等[25]提供的证据表明,当用海藻糖干燥保存的蛋白酶样品被升温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其仍保持稳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玻璃化状态自身不是必要的,而样品保持一种分子间的无序状态而非结晶态是非常重要的。Crowe等[26]认为,玻璃化使干燥样品的成分相互静止,从而避免了在干燥条件下各种成分的过分接触;另外玻璃化自身不能完全实现对生物膜的干燥保护作用。
以上的各种假说均证明海藻糖的冰冻干燥保存效果要优于其他糖类,因此用海藻糖作为一种冰冻干燥保护剂来保存哺乳动物细胞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法。红细胞膜是典型的液态镶嵌模型结构,双层磷脂中分布着一些功能蛋白。Wolkers等[12]发现红细胞膜存在两个相变点,分别在14℃和34℃左右。在发生相变时,膜内外磷脂分布发生变化,细胞临时通透性增加,这可能造成血红蛋白的泄漏,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外源分子进入红细胞。Hays等[27]在冰冻干燥脂质体的再水化过程中也发现类似膜相变现象。以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进行冰冻干燥,再水化后脂质体的形态完整率为100%,但同时他发现,在溶液状态时脂质体的液晶相到凝胶相的转变温度(Tm)为-1℃。如果不添加海藻糖,当完全干燥时脂质体的Tm升至+70℃;而如果在保护液中添加海藻糖,则Tm降至-20℃左右,这说明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脂质体仍然保持液晶相,而且再水化时也没有发现相变。但是,在海藻糖存在下,磷脂的Tm降低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迄今仍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总之,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海藻糖的保护机制,我们的观点是,海藻糖之所以具有提高细胞耐干燥能力的效果,可能是以上几种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藻糖进入细胞膜的途径
采用海藻糖等二糖作为冰冻干燥保护剂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使海藻糖进入细胞质,同时使其在细胞质中达到较高的浓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Oliver等[28]和Wolkers等[14]采用细胞内吞作用将海藻糖导入人干细胞和血小板中;Beattie等[29]利用胰岛内分泌细胞的质膜在磷脂相变过程中的暂时性通透增加将海藻糖导入细胞质中。同时,他们也发现二甲亚砜能明显提高胰岛细胞对海藻糖的吸收率。他们认为二甲亚砜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是作为一种较弱的表面活性剂。Eroglu等[30]和Chen等[31]利用基因工程合成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а-溶血素的突变体,这种蛋白可以在细胞膜上打孔,从而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发现,将海藻糖导入几种人细胞中可以提高其耐干燥性。Guo等[32]和Puhlev等[33]在人上皮纤维原细胞中成功表达了编码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和6-磷酸海藻糖磷酸酶的基因,将此基因片断导入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可以合成海藻糖,从而提高了这些细胞的耐干燥性。在采用此基因工程技术处理的细胞系中,细胞内积聚的海藻糖浓度可以达到80 mmol/L,极大提高了这些细胞的渗透压耐受性。在其他的试验中,电子打孔技术也被应用于将海藻糖导入细胞膜[34]。尽管这种方法可以使海藻糖进入细胞质中,但同时也使细胞的渗透压耐受性降低,可能不适合于红细胞的冰冻干燥。另外,Eroglu等[35]采用显微操作技术将海藻糖注射到人卵母细胞内,然后在低温下保存,结果发现海藻糖可以提高卵母细胞对低温的耐受性。
对于红细胞的冰冻干燥保存而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基因工程技术、显微注射、增加膜通透性等技术不适合于将海藻糖导入红细胞。而利用细胞膜随温度发生的磷脂相变来实现其对海藻糖的吸收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海藻糖在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中的
应用前景分析如何使海藻糖进入红细胞基质中是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能否成功的第一步。红细胞并不具备血小板的内吞作用,由于没有细胞核,也无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和6-磷酸海藻糖磷酸酶的基因转入细胞核并且表达。但是Satpathy等[1]根据红细胞膜质膜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相变的特性,将红细胞在37℃的高浓度的海藻糖缓冲液中保存液中孵育7小时,这种方法可以使细胞内的海藻糖浓度达到50 mmol/L。研究表明,红细胞的这种吸收方式不同于血小板的内吞作用,它是利用渗透压不平衡和膜磷脂相变相结合的办法使外源性海藻糖进入基质中,因此这种方法是一种被动吸收的方法,必须借助于渗透压差和内外源海藻糖的浓度差。
在血小板吸收海藻糖的试验中,外源性海藻糖的浓度只有35 mmol/L[14],而在红细胞吸收海藻糖的试验中,外源性海藻糖的浓度可以达到1 000 mmol/L左右,是血小板实验中海藻糖浓度的30倍[1]。只有在如此高的浓度下,海藻糖才能高效地进入红细胞基质内,而且高渗对红细胞膜的影响也值得商榷。
另外,红细胞是通过其内在的血红蛋白来携带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器官。Goodrich[6]认为,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对血红蛋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二糖是否对血红蛋白有保护作用尚需要研究。
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面临的挑战
尽管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研究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甚至有人对此项研究能否成功持有怀疑态度[36]。
红细胞对高渗和干燥环境极为敏感,尽管人们对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目前的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有许多试验证明海藻糖等二糖可以提高一些细胞的耐干燥性,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海藻糖仅仅可以提高细胞的渗透压耐受性,而无法提高细胞耐干燥性[37],另外海藻糖是否适合于红细胞的冰冻干燥保存仍是一个未知数。Tunnacliffe等[37]采用海藻糖作为主要保护剂干燥保存小鼠细胞,结果发现当小鼠细胞中的内源性海藻糖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其细胞的渗透压耐受性有所提高,但即使细胞膜内外都存在高浓度海藻糖时,细胞的耐干燥性也得不到有效提高,这说明在提高细胞耐干燥性方面,只有海藻糖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因为相对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而言,有核细胞结构更复杂,含有一些复杂的细胞器,例如细胞核、线粒体等,因此有核细胞的冰冻干燥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海藻糖等保护剂能否进入细胞核,从而有效保护细胞的基因组结构仍然没有答案。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因此只有红细胞的冰冻干燥取得成功,才能为进一步开展有核细胞的冰冻干燥保存打下坚实基础。
概括地说,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主要是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功能。Goodrich等[6]认为,葡萄糖可以自由进出红细胞膜,而且可以保护血红蛋白,还可以为红细胞提供代谢能量的来源。所以他在保护液中采用的是单糖。由于单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很低,而且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这些都可能对红细胞膜造成损伤而导致血红蛋白泄漏,因此,Goodrich又在保护液中添加大分子物质以提高保护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是由于大分子物质无法进入细胞膜内,所以其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另外,尽管大分子物质提高保护液的玻璃化程度,但同时也提高了其渗透压,而高渗透压对细胞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的方法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保护剂可以进入细胞质和保护体系要等渗或接近等渗。
红细胞的携氧功能来自于其中的血红蛋白,因此在冰冻干燥过程中如何保护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具有重要意义。Goodrich等[6]在保护液中添加葡萄糖来保护血红蛋白。二糖是否对血红蛋白有保护作用尚需研究。正常的血红蛋白是四亚级聚合体,如果血红蛋白解聚,其将丧失携氧功能。另外冰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可以室温保存,在保存过程中如何防止血红蛋白氧化甚至变性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小 结
在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过程中,高浓度的大分子物质尽管可以使细胞外液达到玻璃化,但由于大分子物质无法进入细胞内,所以其对膜的保护作用很有限,因此寻求一种可以进入细胞内,而且对质膜有非常好的保护效果的保护剂非常重要。海藻糖在保护生物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将海藻糖用于红细胞冰冻干燥的想法来源于海藻糖在其他哺乳动物细胞或脂质体的应用,所以目前的研究也仅仅是尝试而已,海藻糖是否真正有利于红细胞的冰冻干燥保存还需要实验来检验。
参考文献
1Satpathy GR,Torok Z,Bali R,et al. Loading red blood cells with trehalose: a step towards biostabilization. Cryobiology,2004;49: 123-136
2权国波,韩颖,刘秀珍等. 预冻温度和冻干机搁板温度对冷冻干燥红细胞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12:368-371
3Wolkers WF,Tablin F,Crowe JH. From anhydrobiosis to freeze-drying of eukaryotic cells. Comp Biochem Physiol A Mol Integr Physiol,2002;131: 535-543
4Meryman,HT. Drying of living mammalian cells. Ann NY Acad Sci,1960;85: 729-734
5Spieles G,Heschel I,Rau G. An attempt to recover viable human red blood cells after freeze-drying. Cryo Letters,1977;17: 43-52
6Goodrich RP. Lyophiliz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United States Patent. 4,874,690. 1989
7Tometsko.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lyophilizing red blood cells. United States Patent. 5,750,330. 1989
8韩颖,马恩普. 红细胞保存研究的新策略——冰冻干燥. 中国输血杂志,2000;13:210-212
9 Cortes FV,Van Caekenberghe D. Freeze drying : past,present and future. Ann Med Mil Belg,1997;11: 10-13
10Rindler V,Luneberger S,Schwindke P,et al. Freeze-drying of red blood cells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Cryobiology,1999;38: 2-15
11权国波,韩颖,刘秀珍等. 保护液的玻璃化状态对红细胞冰冻干燥保存后回收率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308-311
12Wolkers WF,Crowe LM,Tsvetkova NM,et al. In situ assessment of erythrocyte membrane properties during cold storage. Mol Membr Biol,2002;19: 59-65
13Crowe JH,Tablin F,Wolkers WF,et al. Stabilization of membranes in human platelets freeze-dried with trehalose. Chem Phys Lipids,2003;122: 41-52
14Wolkers WF,Walker NJ,Tablin F,et al. Human platelets loaded with trehalose survive freeze-drying. Cryobiology,2001;42: 79-87
15权国波,马恩普. 海藻糖在哺乳动物细胞保存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78-80
16李群,袁勤生. 海藻糖的性质及应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5;16:231-233
17Clegg JS,Seitz P,Seitz W,et al. Cellular responses to extreme water loss: the water-replacement hypothesis. Cryobiology,1982;19: 306-316
18Crowe JH,Crowe LM,Carpenter JF,et al. Stabilization of dry phospholipid bilayers and proteins by sugars. Biochem J,1987;242: 1-10
19Leslie SB,Israeli E,Lighthart B,et al. Trehaolose and sucrose protect both membranes and proteins in intact bacteria during drying. App Environ Microbiol,1995;61: 3592-3597
20Branca C,Magazu S,Migliardo P. Anomalous cryoprotective effectiveness of trehalose: Raman scattering evidences. J Chem Phys,1999;111: 281-287
21O′ Brien J. Stability of trehalose,sucrose and glucose to nonenzymatic browning in model systems. J Food Sci,1996;61: 679-682
22Sun WQ,Leopold AC,Crowe LM,et al. Stability of dry liposomes in sugar glasses. Biophys J,1996,70: 1769-1776
23Aldous BJ,Auffret AD,Franks 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ydrates from amorphous carbohydrates. Cryo Lett,1995;16: 181-186
24Crowe LM,Reid DS,Crowe JH. Is trehalose special for preserving dry biomaterials? Biophys J,1996;71: 2087-2093
25Buera MP,Rossi S,Moreno S,et al. DSC confirmation that vitrification is not necessary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restriction enzyme EcoRI dried with saccharides. Biotechnol Prog,1999;15: 577-579
26Crowe JH,Carpenter JF,Crowe LM. The role of vitrification in anhydrobiosis. Annu Rev Physiol,1998;60: 73-103
27Hays LM,Crowe JH,Wolkers W,et al. Factors affecting leakage of trapped solutes from phospholipid vesicles during thermotropic phase transitions. Cryobiology,2001;42: 88-102
28Oliver AE,Jamil K,Crowe JH,et al. Loading MSCs with trehalose by endocytosis,Cell Preservation Technol,2004;2: 35–49
29Beattie GM,Crowe JH,Lopez AD,et al. Trehalose: a cryoprotectant that enhance recovery and preserves function of human pancreatic islets after long-term storage. Diabetes,1997;46: 519-523
30Eroglu A,Russo MJ,Biaganski R,et al. Intracellular trehalose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cryopreserved mammalian cells. Nat Biotechnol,2000;18: 163-167
31Chen T,Acker JP,Eroglu A,et al. Beneficial effect of intracellular trehalose on the membrane integrity of dried mammalian cells. Cryobiology,2001;43: 168–181
32Guo N,Puhlev I,Brown DR,et al. Trehalose expression confers desiccation tolerance on human cells. Nat Biotechnol,2000;18: 168-171
33Puhlev I,Guo N,Brown DR,et al. Desiccation tolerance in human cells. Cryobiology,2001;42: 207-217
34Katkov II. Electroporation of cells in application for cryobiology: summary of 20 year experience. Probl Cryobiol,2002;2: 3-8
35Eroglu A,Toner M,Toth TL. Beneficial effect of microinjected trehalose on the cryosurvival of human oocytes. Fertil Steril,2002;77: 152-158
36Franks F. Freeze-drying blood: reslity or trick? Cryo letters,1996;17: 1
篇6
【摘要】 目的 进一步研究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鉴别和血型鉴定的方法。方法 选取了铁岭市妇婴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检测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后经鉴定为抗体封闭标本22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洗涤放散红细胞、家族和病情调查鉴定等方法来判断血型。结果 全部22例标本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强阳性(4+)。结论 在进行特殊病例血型鉴定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这一结果对于准确判断封闭抗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检测 作者单位: 112000 铁岭市中心血站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基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鉴别和血型鉴定的方法,选取了铁岭市妇婴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检测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后经鉴定为抗体封闭标本22例,以此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铁岭市妇婴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检测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后经鉴定为抗体封闭标本22例为研究对象。这22例标本中,都属于正定型不凝集。在22例标本中有6例属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患者,4例属于错误输血浆,还有12例属于HDN患儿标本。12 检测方法121 家族及病情调查 针对患者的父母进行相关的血型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父母的血型调查结果可以对患者的血型进行初步的判断。通过这种家族及病情的调查,来确定病情是否对红细胞抗原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2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首先要求对患者的红细胞进行洗涤,洗涤的次数为3次。洗涤3次以后,按照一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悬液,一般浓度控制为05%。然后,取50 μL分别加入抗球蛋白卡中,1000 r/min离心10 min观察结果。123 放散试验 首先要求对患者的红细胞进行洗涤,洗涤的次数为3次。洗涤3次以后,压积红细胞放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56℃的水浴箱中,使其孵育10 min。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轻微振荡。振荡以后,使用温度为56℃的温盐水再次进行洗涤,洗涤的次数为3次。洗涤以后的红细胞按照上述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重复本操作,直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为阴性。124 血型鉴定 按照一定的浓度要求将放散后的红细胞配制悬液,一般浓度控制为05%。然后,取50 μL分别加入血型微柱凝胶卡正定型孔及ctl孔中,1000 r/min离心10 min观察结果。2 结果
本文研究的结果为,全部22例标本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为强阳性(4+)。3 讨论
在血型鉴定的正定型试验中,只有红细胞抗原的充分暴露才能与鉴定血清发生结合从而出现凝集。但在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在病理状态下,如存在自身抗体、新生儿溶血(HDN)、输注不配合血液后,红细胞上结合了大量的抗体,导致红细胞抗原被抗体封闭,不能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结合,从而出现正反定型不符[2]。抗体封闭血型检测的关键是如何判断红细胞抗原被封闭,因为在有些病例中,特别是新生儿抗体还未产生时,病理状态、标本本身的特殊情况与抗体封闭难以区分。以上病例中,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检测时,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那么结合患者家族和病情调查,很容易判断出抗体封闭[3]。但错误输血时,如果患者血清中存在游离的抗A抗体,如以上患者,如果输注的抗B抗体在血清中存在,则正反定型都可能是O型,从而导致血型鉴定的错误。同样,新生儿红细胞如果被抗体封闭,反定型又没有抗体产生的时候,也很容易导致血型错判。所以,在血型鉴定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病情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放散、洗涤患者红细胞,结合病情等方法,全面、仔细、准确鉴定患者血型。
参 考 文 献[1] Liu Fengmin, Li Chunfang, von Shuangli Anti E caus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E antigen blocking phenomenon: report of 1 cases. China Journal, 2009, 22 (9): 759760.[2] 王蓝鸽,周金安抗体封闭红细胞血型的检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8(4):458459.[3] 邱艳, 章扬培红细胞血型抗原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10,12(3):238239.
篇7
【关键词】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FTR);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blood transfusion needs — less leukocyte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and red blood cell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and the suspension of therapy-induced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NHFTR) comparison. Methods 61 cases of aplastic anemia in hospital patients with fewer white blood cells red blood cells and 58 AA patients compared with red blood cells transfusion. Results The infusion of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less white than red cells and red blood cell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efficacy, but the non-hemolytic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s (NHFT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Long-term blood transfusion blood transfusion — aplastic anemia patients need, you should choose a small infusion of white blood cell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infusion.
【Keywords】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NHFTR); to white blood cells red blood cells; red blood cell
随着临床对成分输血的认识不断提高,成分输血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特别对一些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的机会增多。针对此类病人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越来越被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几年来再障患者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与红细胞悬液的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供者的选择
1.1一般资料: 61例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的再障患者均为2009年度入住我院和门诊的病历。58例用红细胞悬液输注的再障患者均为2007年度入住我院和门诊的病历。设61例患者为观察组,58例患者为对照组。
1.2患者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和寒战为临床主要表现,且排除溶血;细菌污染;过敏引起的发热并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发热,判定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
1.3输注患者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红细胞悬液均由徐州市中心血站提供。
1.2结果
1.2.1输注结果:观察组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FHTR)3例次,发生率为3.2%(3/95); 对照组发生率为17.4%(15/86)。而血红蛋白的提高率没明显差异。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做两两比较,P<0.05为判断有统计学意义.(200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为一个单位.)
表格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红细胞悬液的相关数据表
转贴于
2讨论
随着国内输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步发现异体血液中NHFTR与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有关。白细胞抗体包括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通常以前者多见。作为免疫原输入而在患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其发生与输血次数密切相关,输血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机会越多。引起发热反应的机率也越大[1]。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发生主要原因是一次或多次输入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与受血者发生了同种免疫反应,产生了白细胞抗体而导致发热等症状[2]。红细胞悬液未去除白细胞、血小板及少量血浆,所以引起输血反应者多,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已去除95%左右的白细胞,90%以上血浆和血小板,故避免或减少了由血浆、白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引起的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所以发生发热反应及过敏反应者较红细胞悬液显著减少。而且研究证明,输血前使用抗组胺和激素均不能预防其发生[2]。
由于临床输血一般不作HLA配型,因此绝大多数供受者之间HLA不合,产生HLA抗体的几率较大。本组资料表明:输红细胞悬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而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为3.2%,输红细胞悬液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明显高于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我们认为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是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此外,受血者体内血液中存在白细胞抗体时,应于献血者做白细胞交叉配血实验来寻找合适的血液[3]但我们通常只做红细胞血型交叉配血。因此采取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临床应大力开展少白细胞红细胞输注,以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质量,减少输血并发症,能有效的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
[1]陈玖,胡荣花,于卫健.91例输血反应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13 114.
[2]李锡金,刘景汉,陈民才,等.去除白细胞输血防止医院感染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42 43
篇8
尿红细胞镜检异常指数:200~400这个范围就应该及时得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都确定为肾炎。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慢性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红细胞 尿沉渣分析 显微镜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36-02
尿沉渣红细胞检测能有效的诊断出泌尿系统疾病,可以作为检测泌尿系统疾病的一项指标,特别对于肾脏疾病可以作为重要的实验指标[1]。尿液中的红细胞检测可以对各种肾、泌尿系统疾病做出有效的诊断,而对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的肾小球肾炎都能检测,这对于肾炎或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大的诊断价值。尿沉渣定量分析检测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等优点,在检测红细胞时,由于尿液中的某些形成的成分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使得结果有所差异。现将收集整理的我院298例住院患者的晨尿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测和尿沉渣定量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收集标本 收集整理2009年2月~2009月12月住院患者298例的晨尿标本,采集整理后在2h内完成尿沉渣检测和显微镜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尿沉渣检测采用国产的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物;显微镜检测采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
1.3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检测,在开机检测前必须用配套的质控物质(液)进行质控试验。
留尿:必须采用干净的一次性试管采集患者的新鲜晨尿液,此时尿液浓缩、偏酸性、尿中保留有较多、较完整的成分,可为理想标本。
检测:通常采集中段尿10ml,充分混匀后分成两管,每管5ml,一管用于尿沉淀检测,一管用于显微镜检测。尿沉淀检测严格按照UF-100分析仪上操作说明进行,以1800r/min离心5min,丢弃上层清液,留0.25ml,记录试验结果,待沉渣混匀后用一次性滴管直接将尿液滴入切片进行显微镜检测,观察20个视野,将试验结果传入电脑记录。留取尿量、离心速度和时间、剩余的尿沉渣量均直接影响红细胞数的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的数据均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参考范围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红细胞数量的正常参考范围男性0~12/μl,女性在0~24/μl;显微镜检测在高倍镜下计数l0个大方格以内的红细胞数,以每微升红细胞平均数为基准,红细胞正常参考范围0~5/HP,,每高倍视野小于3个[2],超出此范围视为阳性。
2.2 检验 如果尿沉渣检测的结果越显微镜检测的结果两者都为阳性那么结果就为真阳性a;如果尿沉渣检测为阴性,而显微镜检测为阳性为假阴性b;如果尿沉渣检测为阳性,显微镜检测为阴性为假阳性c;如果两者检测的结果都为阴性那么结果就为真阴性d。以次方法按照下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假阳性率=c/(a+c)×100%,假阴性率=b/(b+d)×100%。
2.3 结果 显微镜检查的阳性率为31.8%;UF-100的阳性率为35.9%,假阳性率为11.2%,假阴性率为3%。两种检测方法的的阳性符合率为69%,阴性符合率率为90%。所得的结果用x2进行检验分析,见表1。
表1 UF-100尿沉渣检测和显微镜检测的结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检测尿沉渣的方法是显微镜检查和尿沉渣定量分析检测这两种,但是在确认尿液的成分与性质时,显微镜检测一直是个金标准[3]。UF-100尿沉渣全分析仪在尿液检测中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轻使用普通显微镜镜检的工作量,可以降低手工复检率,降低人为的误差率,借助于仪器的自动化、高精度可以提高了检测的结果,使其标准化,虽然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喜用可以有效的对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上皮细胞等有形成分提供定量分析报告及散点图,但对于一些成分的变化对其影响还是存在的。与显微镜检测的方法相比,尿沉渣定量分析检测系统具有同一性,即每个一标本的检测步骤模式完全一致,而且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简便操作,准确稳定,但是会受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检测红细胞可以作为肾小球增殖性病变或炎症损害的重要指标,而红细胞的数目和形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肾脏病变的部位及性质,通过在显微镜下对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的观察,能够明确肾脏病变的部位。此外,红细胞的数目对诊断亦有较大帮助。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的多形型红细胞往往联想到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已经较重,及时考虑到可能为系膜病变或涉及系膜的血管炎病变等。
本组资料中出现的红细胞呈假阳性的有33例,通过显微镜的检测发现其中有21例都是因为标本浑浊,含有大量的非结晶体,有15例标本的红细胞发现时混合性红细胞,还有4例是与红细胞形态、体积相似的草酸钙结晶体,还有2例是未完全分化的上皮细胞。非结晶体会对测定红细胞产生影响,而且会使红细胞的形态异常。而且在采尿、离心的过程中,离心对于尿液中有形成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使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50%~60%[4]。综上所述,尿沉渣检测系统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其检测时会受到一定尿液成分变化的影响,所以在临床中可以结合显微镜检测,提高检测标准,作为一种治疗检测手段,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巨川,张日恒,夏蔚珉.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红细胞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临床医药,2003,4(21):48.
[2]丛玉隆,马骏龙,秦晓玲.当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
篇10
原因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可能是得了贫血了,如果是确诊大细胞贫血的话主要就是补充一下维生素B12或者是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应用,再加服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
原因二: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得了高血脂了, 建议患者查一下血脂,血流变,看看有没有高血脂。
原因三:如果只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其他指标正常的话,那么一般没有什么临床意义,多与免疫力下降,辐射,污染,饮食,遗传有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