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7 22:3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海外,英文是社会的主流语言。相比ST,中文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备受挑战。由于华人分布相对分散,第二代华人从小只有和父母才用中文交流。在英语国家的大语境下,即便在家里,第二代华人接触的仍然是大量英文信息,如英文的广播电视、音乐、游戏、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等。一旦出了家门,他们更是进入了广阔的英文世界,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英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必需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式微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宛若一张轻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中文说得好,便鼓励孩子开口说英文。哪里知道,一旦孩子习惯讲英语后,中文水平就开始慢慢退化,甚至不能用中文沟通。
在海外学习中文,任务艰巨
2013年4月笔者来到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华人社区的中文学校,为一年级班担任中文教学助教,直接参与第二代华人在儿童阶段的中文学习过程。刚来中文学校,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和在中国长大的小孩没什么不同。他们笑着,闹着,相互追逐打闹,有说不出的旺盛精力。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听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文。笔者试图跟两个8、9岁大的小孩用中文聊天,可是一个孩子马上笑着跑开,另一个小孩则用一种难以理解的中文和笔者对话。后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中文对话,最好用英语夹杂着中文跟孩子们讲话。
在一年级班上,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5岁半,最大的8岁,都来自中国人的家庭。每个礼拜天下午,他们来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的普通话,周一到周五则到英国的小学接受正规的英式教育。这意味着这里的小孩每周只有两个小时正规的中文学习时间。第一个小时,中文老师先按照课本教孩子认生字,然后让孩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个小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从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生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生字时存在很多困难。除非孩子父母有意教过孩子汉字,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少出现中文字。这造成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有被写字的规范。一个汉字常常被孩子们写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干脆拆成了两个汉字。此外,发倒笔更是孩子写字的普遍现象。对此,中文老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帮助孩子写出完整的汉字已经很不容易,哪里管得上笔顺问题。
由于这里上学的小孩英文水平普遍比中文好,孩子们很容易用英文思维来学习中文。一次课上,笔者指着小女孩Melisa(6岁)作业本上抄写的汉字,问她“这个怎么念?”Melisa歪着脑袋想了很久,反问笔者“How could I spell it?(我该如何拼读呢?)”在英文里,字母的组合可以发音,然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无法准确预测发音。Melisa希望通过英文发音的方式来念汉字,但由于中文和英文相差甚远,使用英文思维无法有效地帮助她的中文学习,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国外学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的态度因人而异
一年级班上转来一位插班生,名叫Tommy(6岁),Tommy出生于英格兰,父母均来自中国。他在英国的一所正规小学读书,是英文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小孩。在来这所中文学校之前,他从未上过中文学校的课。
Tommy刚来中文学校的时候,专心听课,认真抄写生字,中文对于他来说是那么新鲜。然而,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Tommy不那么专注了。在他第四次上课的时候,他显然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当笔者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时,他紧蹙着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并用英文告诉笔者“learning Chinese is so boring,(学习中文太枯燥了)”第五次上课时,老师正在教大家“戴”这个生字,而Tommy根本没有抬头看黑板,笔者再次提醒他,他才抬起头说到“我看不见黑板”,紧接着,他看着黑板上的字突然涌起一股情绪,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大声用英文喊着“too tired,too tired!(太乏味了)”
对于Tommy来说,他对中文的兴趣似乎被枯燥的反复练习消耗殆尽。通常说,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动力来源的关键。一开始,Tommy对中文学习充满好奇,这种好奇驱使他专心听讲,认真练习。但当这种好奇满足后,他显然认为中文学习不那么新鲜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学习中文的意义。反复的练习让他觉得很乏味,他不知道学这门语言有什么用。在家里他和父母可以交流些基本的中文;周一到周五,他可以和班上的英国同学用英文交流。他心里大概在想如果几乎使用不到中文字,为何还要费神去练习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并非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中文,比如说Carol(6岁半)。Carol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不光专心听讲,还帮同学写正确的中文字,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次,Carol在硬纸板上写“我家五口人,我爱我的家”。尽管字写得稚气,但是却不乏一个小孩的纯真和对家人的爱。她骄傲地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想让他们高兴。”
Carol很喜欢学中文,学好了中文能让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她帮助不会写汉字的同学,让她们表达对家人的情感。由此看来,学习中文对她是有意义的,这促使她坚持学习中文。当孩子对中文学习赋予积极的意义时,他更有动力学习这门语言;而当孩子消极地看待中文学习时,他则缺少继续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醒和激励。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学到一半就不肯继续学习中文,这种现象非常可惜。
中文对海外家庭的影响
Linda(5岁半)在班上从未说过一句中文,她父亲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也从来不说中文。她父母和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此外,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之间也用英文交流。笔者问这位父亲,孩子们一直用英文讲话,万一父母听不懂怎么办?他父亲听了愣了—下,随即耸耸肩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不会说中文直接导致了家庭沟通出现障碍的窘境。由于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孩子们用英文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意思用英文完全表达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家庭沟通的层次和内容。
当然,并非每个孩子都不能说中文。笔者在和大一点的孩子聊天时,发现有些孩子对父母说中英文混合的语言。他们解释道,当他们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思时,只能说英文。可见,他们想和父母说中文,但是中文程度有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只好用英文来表述。
此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话时,这些孩子更倾向用英语。笔者和一对姐妹聊天时,得知尽管她们和父母用中文沟通,但是彼此之间则用英文交流。原来,她们的母亲在她们小的时候让她们相互说英文,久而久之她们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改不回来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生长在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英文显然是更方便的交流方式。
家长对此态度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英文,以便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曾在华人社区接触到一户华人家庭,爸爸常教育6岁的儿子“学会说英文,以后让妈妈享福”。于是小家伙在家里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其余时间就说英文。另—方面,大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说中文能力。笔者和一位华人家长聊天时了解到,这些孩子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到哪里都被认为是中国人,因此学习中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有时家长们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倘若孩子不愿意学,家长也无可奈何。有一个14岁的男生,从5岁开始就被家长逼着学习中文,可—直到现在,他仍非常不喜欢学习中文。对此,他母亲只好作罢,顺其自然。笔者问这位母亲“倘若他放弃中文学习呢?”她答道:“孩子毕竟生长在国外社会,可能觉得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以前常有当地的同学邀他周末出去玩,但他却因为要学习中文去不了。如果不学中文,他可能会更融入当地,这样对他也好。”
中文与文化传承
一次,笔者在华人家庭聚会上发现几个小孩,聚精会神地捧着_本儿童英文读物,似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便走到他们身边问:“为什么不拿一些中文书看呢?”一个8岁的小男孩抬起头,说:“中文书太难了。”中文水平限制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孩子们更倾向用他们熟悉的英文去阅读书籍,体验英语文化。
篇2
1. 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策略
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笔者深知文化意识的发展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文化教学目标和语言教学目标应该有机结合起来。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材安排什么,“我”教什么,课本设定的程序,就成了“我”教学步骤的设计;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学习和四会技能训练,忽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合适、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
2. 学生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笔者随机抽取本校九年级的100名学生作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82% 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2)61% 的学生认识到交际中缺乏文化知识比缺乏语言知识更易引起冲突;
(3)84%的学生表明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相当匮乏,希望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
(4)97%的学生赞同“文化的学习对语言学习起着积极的影响,文化严重缺失会引起严重的交际障碍”。
(5)89%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学习过少。
二、研究意义
通过开设“英语文化讲座”这一活动,奉献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营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探索生动有效的文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在体验与感悟中成长,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三、活动组织实施方法
(一)英语文化讲座的内容
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细化的一级到九级文化意识目标,结合Go for it!教科书,重视课文材料文化信息的挖掘,同时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发挥集体备课的团队力量,共同商讨确定讲座的主题、方式,把文化教学目标和语言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主要遵循两条线索:一是和教材同步。如九年级Unit 12的话题是custom,就可开设“中西方礼仪比较”主题讲座,并自编自导自演校园课本剧——“不同国家不同习俗”(获区2010英语课本剧二等奖)。二是与主题活动同行。例如,抓住每年的校英语文化节,精心烹制“英语原版优秀电影展播、英语名言名句诵读、外籍来华名人故居走访”等文化大餐。
(二)英语文化讲座模式探究
1. 主题式探究模式
先确立一个中心话题,然后由教师或者请外籍人士来做相关内容的讲座。在讲座的准备阶段,先对学生做一个预测,看看他们对这个话题已经知道多少和最期待了解的又是什么,及时调整讲座内容。讲座期间给学生留一段自由时间,现场提问、采访、探讨都可以。
2. 参访式探究模式
参观和访问式活动模式指通过观看展览、视频和各种表现形式受到启发,学习新东西,激发参与热情,找到灵感。教师创造可供学生“品味、观察、接触”物质或人文条件,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外国文化信息,亲身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例如,校园里布置英语文化长廊,“中西文化差异我之见”学生作品展览活动,英语版电影赏析,参观学校附近的司徒雷登故居,拜访天水堂的牧师,排演英语课本剧“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等活动。
3. 自助式探究模式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其自由选择,个性化学习。具体的做法是:一是利用电子网络媒介。在校园网站上设置“文化吧”专栏,主要是围绕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一些文字或视频介绍,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享受这些文化大餐。同时开辟“文化之旅”电子信箱,解答问题或者分享成长的喜悦。二是开辟文化角。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存放一些英语读物、英语名著,学生可以随意取阅。 转贴于
(三)英语文化讲座案例节选
语言与文化同生共舞
——《走进美国流行音乐》英语文化讲座之感悟
选取这个主题的原因:(1)会唱英文歌的学生很少,但他们对英文歌却显示出很大的兴趣,有了解英美流行音乐的渴求。(2)我自己也是英美流行音乐的粉丝,对这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很希望有机会和别人分享我的一些见解。
希望达成的目标:(1)丰富英语学习的文化内涵和英语学习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更大热情。(2)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实施的过程:以美国流行音乐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为线索,加上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歌手或演唱组的特点介绍以及他们最受欢迎歌曲的欣赏,制作了集视听为一体的精致课件,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愉悦的音乐旅行。
同事的评价:“美国文化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讲述、课件与学生三位一体,课内外知识融合,氛围感染人,内容打动人,方法吸引人”。
学生的感悟:“当我还在纳闷老师会讲些什么,担心又是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时,我却瞬间被吸引了,完全陶醉在这堂与众不同的英语课中。我希望这个讲座能不停地继续下去……”;“我喜欢这样的文化讲座,我第一次觉得英语并不那么令人讨厌……”。
自己的思考:接受这个任务,我特别兴奋,事先收集了大量相关信息,做了精心准备,结果是喜人的。这次讲座不仅仅对学生起了积极影响,我也一直在享受整个过程。
四、研究成效
1. 巧妙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课堂上教师为了落实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往往很难再有宽裕的时间来进行诸如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词语的文化内涵挖掘、语用差异的指导之类的工作。即使有一些,那也是零碎的,粗略的,局限的。而英语文化节中讲座的内容是精心挑选的,富有代表性,是系统的,详细的,甚至是深刻的;形式多样,生动而吸引人,在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优化、升华。
2. 成功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文化讲座是一种愉悦教育和体验教育。比如“谁偷走了圣诞节”这一讲座,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电影的选择和赏析能力,对异国文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教师选取了曾获美国票房冠军的电影“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边看边评,感悟人生的真谛。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热烈的探讨,思想的碰撞,带来文化的感悟。当学生迷上英语文化的时候,英语学习的动力将源源不断。
3.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讲座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快乐的体验、积极的实践中收获了异域文化。中西文化差异比较,有效减少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帮助学生创设入乡随俗的文化语境,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教师惊奇地发现,学生语用错误减少,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明显提高。
篇3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网络成为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语言也层出不穷。网络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网民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来表达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本文立足于网络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阐述了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语言;文化
自从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以来,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在2015年12月份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突破了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语言这一新生产物走入人们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网络语言的理论概述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DavidCrystal把网络语言看作是一种能够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并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等方面的特征。于根元教授认为网络语言是网民在交际中为了提高打字速度,相应的对词汇进行改造,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可能出现对文字、图片、符号等的随意添加。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
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八种类型:1.汉语谐音词语。偶:我;酱紫:就这样。2.拼音极简缩略语。MM:妹妹;BS:鄙视。3.特殊符号表达。(^_^)/~~:拜拜;O(∩_∩)O~~:开心。4.数字简化表达。1314:一生一世;886:拜拜了。5.英文极简缩略语。CU:Seeyou;DL:download。6.传统词语赋予新的含义。可爱:可怜没人爱;神童:神经病儿童。7.名称借用。恐龙:长得不好看的人;8.影视作品歌词的引用。甄嬛体:臣妾做不到啊;且行且珍惜。
(三)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萨丕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说明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网络语言的形成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同时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各种形式中,网络语言最具有独特性。1.网络语言反映了网民的生活态度网络语言是网民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的区别于其他语言社团的语言表达式,揭示了网民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与看法。也可以说,网络语言反映了网民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从网络语言的形式上看,它从不同层面揭示了网民对词语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念。2.网络语言是网民的身份象征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网络语言的形成也不例外。网络语言像是一种“语标”,它标记了网民的身份。“语标”因群体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不同。网民通过对传统语言的加工,创造出属于自己群体的语言,从而完成了社会定位与群体归属。现今,网络语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存在于网民生活中,传达着网民群体之间的一种特别的默契。至此,网络语言被当作网民的身份象征。总体来说,网络语言已经逐步的渗透于我们的文化当中,成为现今的一种交际方式,所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以及相关学科一个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二、网络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网络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网络语言的产生也对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与影响。
(一)对语言的规范的影响
索绪尔指出: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它拥有自己的秩序。在网络语言中存在多个语言系统,并且不同系统间符号混用现象频繁出现。语言系统的混用现象可以划分为两类:可读与非可读语言符号的混用;不同系统间可读符号的混用。这种语言现象对语言的传统规范进行了挑战。在网语系统中,个性化的表达看似不符合以往的语言规范,但同样可以达到交际目的。巴尔特曾说“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从这个层面看,网络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网络语言虽然挑战了传统语言规范,但网络语言一定程度的创新表达呈现了当代人对事物的新看法,反映了当代人文化表征,是人们表达情感的真实记录,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特征。
(二)对传统道德的影响现
今道德的传播途经变得丰富多彩,呈现出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道德传播的进程,而网络语言变成了道德传播的加速剂。网络语言是语言史上表达最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它涵盖多种语言形态,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还涉及到图像、画面等其他形态。网络语言有其发展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传统道德的冲击。有时网民为了凸显个性,创造出一些粗俗的词语并在网络上盛行,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目前网络语言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道德和法律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约束力。所以,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督,积极引导网络语言的走向,不断提高网民的精神文化价值。
三、结语
网络语言已经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增添娱乐氛围,又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感。但随着网络语言对人们生活影响逐步加深,网络语言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要正视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正确引导网络语言的走向。
参考文献:
[2]易文安.网络时尚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朱晓施.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2014.
篇4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实力日渐增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把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作为本国发展的契机。诚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与文化融合均需要大量高素质汉语工作者。汉语热与时俱进,应运而生。中国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秉承和平崛起的理念,树立负责人的大国形象,努力发挥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有的作用。汉语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之一,人们通过汉语了解中国,中国通过汉语传播文化,各国政府组织、民间团体都非常重视汉语的重要地位。面对汉语的国际推广,通过借鉴国外第二语言的推广模式,利用并参与汉语接受国的语言政策,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实现语言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努力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相融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底蕴对汉语言的传播意义非凡。中华文化兼具儒、释、道三家的主旨和精义,既有对大自然的探寻,又有对人类自身的认知,更有对宇宙苍穹的思索,几千年来指引国人的出世与入世。影响国人,也感染世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和对外经济政治往来交流的频繁,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汉语言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问渠那得清如许”,汉语言的无限独特魅力正是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在汉语的国际传播种,如果没有了这个根,语言文化就会暗淡无光,成为无源之水。同样,只有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才能在新时期焕发出汉语言的光芒与风采。鉴于此,在语言推广时要有机地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从内容上展示中华文化的诱人魅力;在汉语传播时,要融汇现代精神,从现代精神中汲取营养,更新理念,以表述的精准、简练突出其实用的价值。在汉语的国际化传播中,我们不仅是传播语言,还在输出中国的优秀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而且体现出中国现代的核心价值观和真正的软实力。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汉语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全面展示。同理,在国内,我们也要有选择地传承和弘扬对传统文化,把那些压抑人性、限制特长的不良因子抛弃,吸收西方的自由、民主、个人理念,让这些现代精神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得到补充和完善。
三、融合西方文化元素,消除汉语传播接受者的思想疑虑和难以掌握的紧张感
汉语国际传播发展势态良好,“汉语热”的国际浪潮正在世界各地汹涌澎湃。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逾十万人。汉语在国际上快速发展传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阻力。尤其是西方国家,他们在渴望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担心中国在输送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输送了蕴含中国元素的意识形态,担心受到中国意识领域的控制,这显然不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本意。我们举办孔子学院,进行汉语传播教学,目的并不是灌输中国的价值观,而是让世界感知汉语的魅力和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汉语国际传播的迅猛发展,必然会遭遇西方国家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不安和顾虑,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民粹主义和地域情结,他们也会不同程度地抵制和反感。对于担负传播职责的中国人来说,既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阻力,又要客观地分析和对看待。本文提到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就指出,人们的语言在意识形成、思维创造的过程中,决定了对世界的看法,这个过程被称为语言决定论。不同的语言必然与不同社会内涵有关系,语言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也会融入不同的社会表象和民族元素,对此,我们称之为语言相对论。由于大部分民族国家对他者文化都会怀有一种“霍布斯式的恐惧”,即使“你自己可能会生动地感觉到对他人所怀有的恐惧”。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必须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强调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强大。另一种倾向就是妄自菲薄,对中国的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
四、注重“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优秀汉语教师一方面能够提高其所在国汉语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展其本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语言文化融合的进程与速度。人之常理,当他国教师向本国公民传授文化知识时,本国都有本能的戒备心理,他们会考虑到本国的文化安全。基于此点考虑,大力推动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养,尽可能增加他国汉语教师的数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弱他国的担心与顾虑,从而顺利开展汉语推广与汉语语言文化的融合。
五、增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文化融合”性
实证研究表明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选择与本国国民熟悉的背景材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接受,学习者会更感兴趣,容易获得学习过程的成就感,有助于提高理解程度。同时,在教材中选择其本国或本民族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更有助于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在学习其他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亲和力”,这也是体现“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新加坡华文教学教材在编选和组织材料中选择了许多新加坡本国的华文作者的文章或本国的优秀人物事迹:配合“社区与国家”主题选择了描写新加坡著名的爱国华人《陈嘉庚》(新加坡作家韩劳达),配合“家庭为根”主题选择了描写母女期盼相见之情的文章《等待》。有意选择这些新加坡国民很熟悉的人物和作家,也是在潜意识培养新加坡学生的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严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8(06).
[2]黎亮“和合”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06).
篇5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2000年5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首次提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不了解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无法运用语言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英美语言文化词典》是向英语学习者提供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是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专门词典。一部好的英美语言文化词典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英国语言学家D.H.Hymes于1967年首次提出的。他对乔姆斯基“能力”和“表现”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批判,指出交际能力是一个说话者所具有的语法,社会和心理文化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此后,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观点。
Guo-Ming Ch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能有效、适当地实现交际行为并达到一定的预期设想的能力。Lustig和Koester把跨文化能力描述为语境的、行为的有效性和得体性。Spitzberg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在一定语境中行为的有效性和得体性。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都强调两点——特定语境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与“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Samovar等的观点,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层面;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动机,是指交际者在情感上对交际活动持积极的态度,有为了交际的成功进行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意愿。知识,指交际者为实现成功交际对交际对象的语言、习俗、价值观以及地理、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了解。技能,是指在行为上,交际者为了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和交际成功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和技巧。英语学习者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确保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有效与得体。
二、《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由林明金、霍金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下简称《简明》)。该词典专门介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内涵,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简明》的编写宗旨是增强读者的文化习得意识,使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它是如何帮助读者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呢?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层面出发,就其实用性进行解析。
1.动机层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外语学习者有意愿和热情去掌握跨文化交际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待掌握对象的新鲜度和趣味性。《简明》所收录信息截至21世纪初,如George W.Bush 200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Michael Jordan 1998年退役后于2001年再度复出加盟华盛顿奇才队等都被收入,时代性较强。另外,编者收录了许多时代特色鲜明的词条,如美国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奖项之一Grammy(葛莱美奖、金唱片奖),着名杂志Fortune(《财富》),美国现代舞蹈的创始人Isadora Duncan,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等等。这些信息的收录使英语学习者接触到不同文化的前沿,大大激发其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这些内容也将充分满足读者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使其免于因信息滞后和缺乏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2.知识层面(1)内容丰富。在内容的广度方面,这部一千多页的词典包含了涉及英美重要地理名称,英美着名人物,与英美两国有关的事件、条约、组织、会议等11个文化领域的2万多词条。仅宗教习俗一项就涉及近千词条,其中300多条是一般英汉语文词典所不曾提及的,近600条比一般英汉词典内容丰富。如apple of the eye条的释文中,编者除了解释其含义为“掌上明珠”、“心目中的宝贝”,还加入其出处“源自《圣经旧约·申命记》。《摩西之歌》(TheSong of Moses)中写道:‘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仁’(He found him in a desert land,and in the waste howling wilderness:he ledhim about, he instructed him, 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eye. ) 。”
同时,为了对词典正文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和补充,提高词典的使用价值,《简明》附有十个附录,包括:莎士比亚剧作篇名及其简称;英国各郡名称;美国各州别名及加入联邦时间;英国国王及其在位时间;英国首相、所属党派及其任期;美国总统、所属党派及其任期;英美制度量衡表;柯林斯词典选出的英语百年百词(1897-1997);圣经新旧约全书篇名及其简称;西方婚龄简介等。
可见,这部文化词典包含的文化内容之广、信息量之大是一般的英语学习词典所不能比拟的。它就像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使用者在实际交际中所能遇到的所有相关领域。
(2)对普通词语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简明》注重对词目词内涵的深度挖掘。除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词语和专门词汇,《简明》中还收录了许多普通词语,但其释文却是从不同于一般双语词典的视角来设计的。如hello一词,《简明》提供了其词源方面的信息:
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来自法语的ho和la,后来逐渐演变为hallow和hallo,到了19世纪美国人见面时,就开始用hullo打招呼了。再过100年左右,hullo又变成了hello。据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是第一个使用hello的人。
再如gun一词,大多数英汉词典都会解释为“枪,枪支”。《简明》中gun的释义为:“据说是由北欧古时一个女子的名字Gun-hild简略而成。Gunhild意为‘战争’,也许由于这个缘故,gun成为武器的名称。”此类词条还有freshman、gossip等。这些独特的内容是大部分双语词典都不曾涉及的。《简明》通过挖掘普通词语的起源和深刻内涵,增加了它们的文化色彩,不仅对普通双语词典起到补充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积累。
(3)注重对英汉共有词语的跨文化对比。跨文化对比能够提高读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些词语是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都存在的,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用法却大相径庭。对于这类词语,《简明》在释义中指出了其不同文化内涵。比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在汉语中是褒义词,有学问的人经常以知识分子自居,但在西方文化中却不尽然。《简明》告诉读者:该词在英语中略含贬义,意指一个只知探讨理论而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人。这个词源于intelligence(智能)。在英语国家,intellectual通常释义为:一个自称属于特殊知识阶层的人,致力于空洞的理论探讨和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常表现得很无能。在汉语中,“知识分子”一词的含义比intellectual广泛,指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只要是教师或医生、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包括在知识分子这个范畴内。因此我们有“高级知识分子”和“一般知识分子”之分,而在英语中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
对于所有汉英两种文化的共有词条,比如颜色词、动物词,《简明》都做出了这样的跨文化对比。这样一来,读者对在异域文化中如何使用它们就了然了。
3.技能层面
篇6
关键词 英美语言文化词典 跨文化交际能力 实用性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2000年5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首次提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不了解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无法运用语言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英美语言文化词典》是向英语学习者提供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是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专门词典。一部好的英美语言文化词典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概述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英国语言学家D.H.Hymes于1967年首次提出的。他对乔姆斯基“能力”和“表现”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批判,指出交际能力是一个说话者所具有的语法,社会和心理文化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此后,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观点。
Guo-Ming Ch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能有效、适当地实现交际行为并达到一定的预期设想的能力。Lustig和Koester把跨文化能力描述为语境的、行为的有效性和得体性。Spitzberg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在一定语境中行为的有效性和得体性。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都强调两点——特定语境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与“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Samovar等的观点,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层面;动机(motivation)、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动机,是指交际者在情感上对交际活动持积极的态度,有为了交际的成功进行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意愿。知识,指交际者为实现成功交际对交际对象的语言、习俗、价值观以及地理、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了解。技能,是指在行为上,交际者为了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和交际成功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和技巧。英语学习者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确保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有效与得体。
二、《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由林明金、霍金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以下简称《简明》)。该词典专门介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内涵,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简明》的编写宗旨是增强读者的文化习得意识,使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它是如何帮助读者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呢?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层面出发,就其实用性进行解析。
1.动机层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外语学习者有意愿和热情去掌握跨文化交际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待掌握对象的新鲜度和趣味性。《简明》所收录信息截至21世纪初,如George W.Bush 2001年当选为美国总统,Michael Jordan 1998年退役后于2001年再度复出加盟华盛顿奇才队等都被收入,时代性较强。另外,编者收录了许多时代特色鲜明的词条,如美国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奖项之一Grammy(葛莱美奖、金唱片奖),著名杂志Fortune(《财富》),美国现代舞蹈的创始人Isadora Duncan,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等等。这些信息的收录使英语学习者接触到不同文化的前沿,大大激发其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这些内容也将充分满足读者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使其免于因信息滞后和缺乏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2.知识层面
(1)内容丰富。在内容的广度方面,这部一千多页的词典包含了涉及英美重要地理名称,英美著名人物,与英美两国有关的事件、条约、组织、会议等11个文化领域的2万多词条。仅宗教习俗一项就涉及近千词条,其中300多条是一般英汉语文词典所不曾提及的,近600条比一般英汉词典内容丰富。如apple of the eye条的释文中,编者除了解释其含义为“掌上明珠”、“心目中的宝贝”,还加入其出处“源自《圣经旧约·申命记》。《摩西之歌》(TheSong of Moses)中写道:‘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仁’(He found him in a desert land,and in the waste howling wilderness:he ledhim about, he instructed him, 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eye. ) 。”
同时,为了对词典正文所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和补充,提高词典的使用价值,《简明》附有十个附录,包括:莎士比亚剧作篇名及其简称;英国各郡名称;美国各州别名及加入联邦时间;英国国王及其在位时间;英国首相、所属党派及其任期;美国总统、所属党派及其任期;英美制度量衡表;柯林斯词典选出的英语百年百词(1897-1997);圣经新旧约全书篇名及其简称;西方婚龄简介等。
可见,这部文化词典包含的文化内容之广、信息量之大是一般的英语学习词典所不能比拟的。它就像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使用者在实际交际中所能遇到的所有相关领域。
(2)对普通词语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简明》注重对词目词内涵的深度挖掘。除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词语和专门词汇,《简明》中还收录了许多普通词语,但其释文却是从不同于一般双语词典的视角来设计的。如hello一词,《简明》提供了其词源方面的信息:
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来自法语的ho和la,后来逐渐演变为hallow和hallo,到了19世纪美国人见面时,就开始用hullo打招呼了。再过100年左右,hullo又变成了hello。据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是第一个使用hello的人。
再如gun一词,大多数英汉词典都会解释为“枪,枪支”。《简明》中gun的释义为:“据说是由北欧古时一个女子的名字Gun-hild简略而成。Gunhild意为‘战争’,也许由于这个缘故,gun成为武器的名称。”此类词条还有freshman、gossip等。这些独特的内容是大部分双语词典都不曾涉及的。《简明》通过挖掘普通词语的起源和深刻内涵,增加了它们的文化色彩,不仅对普通双语词典起到补充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积累。
(3)注重对英汉共有词语的跨文化对比。跨文化对比能够提高读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些词语是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都存在的,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用法却大相径庭。对于这类词语,《简明》在释义中指出了其不同文化内涵。比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在汉语中是褒义词,有学问的人经常以知识分子自居,但在西方文化中却不尽然。《简明》告诉读者:
该词在英语中略含贬义,意指一个只知探讨理论而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人。这个词源于intelligence(智能)。在英语国家,intellectual通常释义为:一个自称属于特殊知识阶层的人,致力于空洞的理论探讨和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常表现得很无能。在汉语中,“知识分子”一词的含义比intellectual广泛,指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只要是教师或医生、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包括在知识分子这个范畴内。因此我们有“高级知识分子”和“一般知识分子”之分,而在英语中是没有这样的概念的。
对于所有汉英两种文化的共有词条,比如颜色词、动物词,《简明》都做出了这样的跨文化对比。这样一来,读者对在异域文化中如何使用它们就了然了。
3.技能层面
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两种途径:一是交际技巧的传授,二是交际技能的训练。后者主要通过外语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者在交际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来实现。一部语言文化词典对于外语学习者交际技能提高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传授准确全面的交际技巧和方法上。而目前,大部分语言文化词典重知识轻技巧,重意义轻行为。笔者认为,《简明》不同于其他语言文化词典的最大特色在于对读者交际技巧的传授。在介绍知识的同时,《简明》教读者如何在跨文化的具体语境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交际任务,对读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起到了切实的指导作用。例如,词条the finger shake(微伸手指的握手)的释义:
在交际中,握手时手不是完全伸开的,抓住对方的整个手掌,而是轻略地抓住对方手的几个指尖。这是不礼貌的握手方式之一,给人一种十分冷淡不情愿的感觉。它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愿意真正握手,是出于勉强,因此往往会被对方理解为害羞。自信心不足或是不尊重对方。女子与男子、被求者与求人者、地位尊者与地位低者之间的握手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地,cheers的释义为:
无论什么时候说到cheers,都带有提起精神振作起来的意思。带头干杯的人要说Cheers!(干杯),在毕业典礼上老师对学生说的,也是Cheers,boy!(大家好好干吧)。
从这些释义中,读者不仅可以理解这些方式所传达的意义,还可以实际地学会怎样使用这些交际方式,及在何种场合下使用。当然,要使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还需要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有效的练习,使这些技巧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三、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简明》还有需要改进之处。就宏观结构而言,《简明》一个很大的缺憾在于缺少便于查找词条的汉英索引。许鲁之主编的《简明英美文化词典》把词目词的汉语对译制成音序索引附于书末,读者在仅知道词语汉语表达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查到它的英语译文和文化信息。这样,词典便具有了汉英词典和英汉词典的双重功效,提高使用率。就微观结构而言,《简明》中所有词条均来配插图。笔者认为,对于一些汉语文化中缺失的词语,比如一些英美国家特有的植物、动物和食品等,必要的插图会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如Pem(m)ican一词的释义为:
Pem(m)iean肉糜压缩饼 北美印第安人的主要食品,由干瘦肉加脂肪油捣碎后压制而成。
篇7
关键词:外来语特点;日语语言文化;特点研究
日本,由于可能受着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古代历史的因素等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国民族来比,大和民族更加善于学习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而早在1000多年以前,日本是非常的喜欢中国的文化传统,日本的语言文字更是由我国的汉字所演变而来的,此外,日本语言当中还大量的融入了很多西方的文化,而这些西方文化与日本自身的文化因素慢慢的融合为现在的日本文化。因此要想对日语的语言文化特点做到透彻研究,就一定要重视起日语外来语的研究。
一、日语外来语的种类以及产生的来源
(一)日语外来语的种类分析
目前来看,汉语并不真正的属于日本外来语当中的一种,可以将日语外来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英语外来语言,另一类就是其他外来语言。而在日本对英语外来语的学习吸收期,正是处于明治维新之后,从而使得英语外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对日语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其他外来语也是在明治维新之后,主要包括了:葡萄牙语、法语等等,也在一定基础上推进了日本语言的发展。
(二)日语外来语的产生来源
日语外来语产生来源主要包括了:1.日本大和民族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心理观点,而这种特殊的心理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日本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力度。针对日本目前来看,很多年轻人他们反而对很多外来语言文化比较熟练,对自己本土的日本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这也就表示,日本在对外来语看重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2.目前,日本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频繁接触,导致语言上出现了共通的情况,因此日本开始在很大限度上借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来进行本国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语言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3.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信息传播的种类方式也是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外来语的传播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外来语言在电视等传播媒介当中也被频繁的使用,所以这也在一定基础上对日本语言未来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1]。
二、日本日语语言的文化特点分析
(一)日本日语语言文化具有创造能力
在日语的发展过程来看,外来语的融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部分,而这种融入指的并不是直接将外来语言运用到日语当中,而是通过自身日语的文化特点加上外来语的文化特点进行完善、改变,而我国的汉语也是日本语言的最初始来源,而日语在吸收汉语文化条件成熟的时候,日本就开始了对汉语的在此改造,并结合出本国自身的语言特点以此来进行日语的改造完善。例如:日本在利用汉语当中的繁、简等特点创造出只属于日语的“略字”等等,而针对于外来语英语的语言特点来看,日本在创造性上更是有着明显的体现,例如:日本的和制英语就是针对于外来语英语的语言特点进行改编、创造出来的[2]。
(二)日本语言日语文化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
而日本大和民族自身的语言文化特点与外国的语言文化特点相互交流的一种表达形式正是日语外来语。并且日语在汉语的基础之上完善改变形成的,而中国的汉字在日语当中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地位的,然后,日本开始逐渐的被西方的语言文化所吸引,并从中引入文化到日本的文化当中去,而日本这种文化的改变、吸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语在未来发展当中的进度[3]。
(三)日本日语语言是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化
可以从明治维新作为分割点,在之前,汉语在日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在之后,日语逐渐的开始对一些西方国家进行吸收与改变并将其转变为日语,而日语外来语整个发展历程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日语语言产生出年龄段上的差异化。目前来看,日本的现代年轻人普遍都很喜欢日语外来语言,而日本的老人更喜欢日本传统语言,则其对外来语更是了解的甚少,从而导致了日本日语存在了年龄上的差异化[4]。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日语外来语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日语外来语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日语往后的发展进度,也可以对日语外来语的未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并要结合起日语自身的创造、吸收、差异性等文化特点,加以改进完善,从而达到对日语语言文化上的全面性认识,也为未来日语语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语言文化特点分析[J].时代教育,2016(17):164.
[2]温玉晶.日语外来语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探讨[J].明日风尚,2016(16):345.
篇8
一、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有些英语学习者常把politician与汉语的“政治家”划等号。实际上,politician这个词在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指的是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含有“圆滑”之义,汉语“政治家”应译为st at 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 atesman。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如有位女导游在一次带队旅游中,她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汉语的“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cl ot hing,汉语的“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bo at,汉语的“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汉语的“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bef or eyou?aCt,汉语的“蓝图”,英语为bl ue pri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 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屑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英语教学应加强文化意识教育,明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了解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
篇9
关键词:语言;文化;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同时,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沿海一带的人们,他们的语言也多与水相关。而阿拉伯的游牧民族则与沙漠和骆驼不可分。汉语中“天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而欧美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因此,要想成功地在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我们必须要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比如,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在英语语言中也有很多关于“狗”的短语大多为褒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立功者受奖)。然而,在中国,与狗有相关的短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等。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家马林若夫斯基就提出一个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出现的语境。比如,在句子中This year many companies have made great fortunes and the company run by my neighbor are well in the black ,too.“in the black”中的black是黑色的意思吗?根据语境可得出“in the black”的意思是公司赢利而不是黑色的意思。由此可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知道单词的字面意思,还要了解它的深层含义。
1964年Eugene Nida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也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要做好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社会文化习俗是在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样的一句话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时不仅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还会造成误解。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而西方人则是若想要,就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因此,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时,若按照各自的原则行事,产生误解是自然的。
三、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入文化教学。从语言的结构看,英语中包含大量的俗语、谚语、俚语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中国语言学习者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社会文化信息只能通过课堂获得。如果课堂学习中只注重词汇、语法等知识,学生就难以理解语言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想让学习者了解文化知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该提高跨文化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插入文化图片、录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的知识。
2.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文学作品,如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活动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或者欣赏经典的影视作品。这样学生既可以轻松地积累文化知识,也可以提高学习动机。
3.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交际,只有通过广泛的语言交流和实践才能准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学生可以经常去英语角或收听BBC和VOA等节目。
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学习和运用英语必须了解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学习语言同学习文化密不可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也要注重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扫除文化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李庆明.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环境;英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在进行高校教育时越来越强调多元文化价值观。但在高校教学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教师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精神和创新力。其中,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引人深思。因此,进行英语语言文化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
1.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多元文化教育则是伴随着美国民族复兴的潮流,为了实现教育平等提出的。而从这一理念被提出后,便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1]。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但是,多元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强调学校对于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时,使学生形成尊重其他民族群体文化的理念。它至少具备了三层含义: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了一种教育理念或者一种教育观点,同时它也是一个教育改革运动,或者一个教育改革过程。
2.高校英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现状
2.1教学方法陈旧在盛行多元文化的今天,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讲解时,只把学生单纯作为知识接受的客体,讲解的内容基本为教材内容的重复和堆砌,毫无新意,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以创造性为代价将是得不偿失的[3]。不幸的是,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高校都在一味的追求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最多的课。而且大部分时间以老师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在此教育模式下,学生无法培养出适合全球化价值观的思维模式,无法达到多元文化教育应有的目的,不符合我国对于培养英语语言文化人才的要求。2.2学生本身的态度问题高校英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目前的现状除了与上面提出的教学方法有关,与学生本身的态度也有很大的联系。英语语言文化课程的综合性以及枯燥性让学生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不愿意迎难而上,反而得过且过,浑水摸鱼。加上老师的引导力不强,一味照本宣科,讲解的内容只是课本知识的堆砌,使得学生在课堂呈现出一种烦躁,忍受的情绪,这对课程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3.多元环境下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课程改革思路
3.1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关键内容。教师应该改变在课堂上以老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占据课堂,教师适量引导。自主讲学、课上辩论。通过学生自己讲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此来构建对于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理解,更有助对于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把握。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应该是新鲜的、活泼的、生动的,要把课本与具体的实例结合,加强学生的兴趣。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扮演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去感受其中的氛围,充分的理解英语语言中文化概念,实现多元化教育的目的。3.2对于学生考核的改进学生态度不够认真是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一大致命因素。我们可以从考核入手,塑造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来达到课程改革的相关性目的。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为考核指标的模式,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鼓励学生互相组成讨论组,增强交流,互相合作。观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进行充分的训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提高。对于科研能力较强的同学,有意识的引导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科研项目。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尝试撰写一些文献内容,或者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资料[5]。在整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本身的潜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学生也能对自己本身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更完整的规划,培养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此外,在考核中较为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中分享自己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既加强了优秀学生的相关经验,又能对于其余态度不够认真的同学进行引导,促进他们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塑造出整体向学的积极态度。多元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高校教学在未来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多元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包容性;同时,对于教学模式的改进要有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考核的改革,以达到促进英语语言文化课程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只有英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顺利的展开,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适应多元文化的英语语言文化人才,满足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舒莉,游振声,易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2]律岚.从文化角度探究英语教学改革之路——评《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3]周帆.试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途径和意义[J]校园英语旬刊,2016(5)
[4]孟茂倩.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方法研究———评《英语语言文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