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范文
时间:2023-03-21 23:3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概念模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测量质量是开发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关键”,这一观念正在逐步得到认可。此外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获得较好的软件系统的关键是:制造该人工制品的早期测量质量特性,而这些特性是在概念建模阶段产生的,因此改进概念模型的质量是改善软件系统开发质量的一个主要步骤。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软件工程师提出了用于软件产品过程及资源的许多度量,但是没有给予概念模型任何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中起,对概念建模度量的需要日渐形成。本书提供了现有对概念模型度量的最适合的提议的概述,涉及了适用于产品和过程这两个方面的概念模型。
本书共有8章。第1章关于概念建模质量框架,提供了理解概念建模质量研究的综合框架;第2章对概念模型完整性测量的提议,提供了概念模型完整性测量即拟合测量,表明了概念模型与一个给定的范围有多么地匹配;第3章应用实例的度量:对当前建议的综述。本章的内容为应用事例提供一个详尽的最新度量,涉及了用于项目估计的使用事例度量;第4章用于统一建模语言类图的定义与证实度量,研究了UML类图结构性质最合适的提议,例如大小、复杂性及耦合等;第5章对对象约束语言(OCL)表达式的度量:一种基于认知技术的方法,以方法学的方式提出了测量OCL表达式结构性质的一组度量,认为这些OCL概念涉及了两种认知技术,即组块与跟踪;第6章数据仓库概念模型的度量,介绍了对用一种扩展的UML规定的数据仓库概念模型的一组度量;第7章统一建模语言状态图的度量,涉及了行为图的质量方面,特别将注意力放在UML状态图结构复杂性的度量上;第8章软件过程模型的度量,介绍了过程模型的某些度量。
本书具有如下3个特点: (1) 介绍了概念模型度量最为恰当的现有提议;(2)提供了有关这个课题的最新参考文献; (3) 这是惟一的把焦点放在概念模型质量方面的书籍。
本书适合大学四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可以作为对他们的软件工程课的补充材料。对研究人员、博士生、分析人员、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及那些负责软件质量及审查的人而言,本书对他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篇2
[关键词]航空物流;物流系统;系统结构
[中图分类号]17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147-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线网络鲁棒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批准号:70771046)
[作者简介]白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运输系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现代物流管理;朱金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运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规划与管理。(江苏南京210016)
一、引言
物流系统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特征、物流系统的优化和管理等内容是物流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黄中鼎等探讨了物流系统的概念;苏科五对物流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也有学者利用Petri网技术或WitheS8软件对物流系统进行仿真优化研究。
随着准时物流、精益物流、零库存等方法的应用,物流活动集成化、协同化和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供应周期短、高价值的产品开始优先选用空运或加大空运比例,以求更快的市场反应、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与风险,从而降低物流的总成本。这样就使得以航空货运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航空物流系统快速发展。何涛通过对我国航空物流环境的分析,研究了基于机场的航空物流的发展战略。秦岩对航空物流体系的层次、特点和基本模式进行了研究。邹建军认为建立航空货运服务链是传统航空货运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就是实现航空货运服务链内部企业的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和客户价值最大化。杜亚江、王江涛论述了航空物流系统计算机监控及网络通信的实现,并对航空物流仓库系统中采用的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进行研究。孟建军、彭珍瑞等对于基于现场总线的机场货运站物流处理系统进行了探讨。盛海潇对基于自主式物流的航空物流系统的特征和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张宸、刘仲英等提出了适用于我国航空物流系统的信息结构重组模型。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航空物流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在分析系统各要素和各环节的结合方式上,探讨了几种不同的系统结构,以促进我国航空物流服务的发展。
二、航空物流系统的概念模型及构成要素
1 航空物流系统的三维概念模型
航空物流系统是一个涉及多个不同类型企业组织之间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对于航空物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从航空物流的作业内容分析,航空物流系统是由集货、地面运输、订舱、包装、空中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环节共同构成,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的综合体;从航空物流系统的服务职能分析,则包含了航线管理、航班计划、舱位控制、货栈服务、需求管理和配送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职能;从管理层次认识航空物流系统,则必须从战略规划、决策分析、管理控制和业务处理四个方面进行航空物流系统的定义。所以,在对航空物流系统要素的分类、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参照霍尔系统工程的三维模型而得出了航空物流系统的三维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航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目前,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呈三足鼎立的格局,上海机场、广州白云和深圳宝安、首都国际4个机场占国内航空货运市场一半之多。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呈“双核”格局,66.43%的出入境的航空货物需在北京和上海集聚、中转、疏散。这表明当前我国航空货物运输以枢纽空港间的交流为主。而航空货运是发展航空物流的基础,因此,建立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航空物流系统是实现高效率、全方位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向。
基于枢纽机场的航空物流系统,从功能角度看,它是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由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构成,承担一定范围内物流服务的物流辐射系统网络。从运作流程看,它对内通过枢纽机场物流中心与下级配送中心的业务联系实现对客户的配送服务,对外则通过与其他枢纽机场的对等物流系统的合作,实现物流服务的跨区域甚至跨国运行。从结构上来看,存在物流业务处理的核心区,也就是说,基于枢纽机场的航空物流系统完全形成了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统一体,实现了区域物流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系统的整体高效运作。
航空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可分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根据航空物流三维概念模型,可以认为航空物流系统主要由网络系统、作业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
网络系统是航空物流系统的基础,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由区域内运输网络及众多物流节点构成,承担区域内物流服务的区域性物流辐射系统网络,包括三方面:一是中枢辐射式的航线网络;二是航空物流通道设施、地面运输设施、信息系统设施等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航空货运企业为了完善自身的服务而设立的遍布其服务范围的业务经营机构。航空物流网络系统也可以分为航线网络和地面运输网络。为了有效地实现空中和地面的有效衔接,通过开设卡车航班来提高整个网络的运作效率。卡车航班是为了向枢纽机场汇集货物,或者为枢纽机场发散货物而开通的,具有运输形式灵活的特点,可以运输大批量、超大超重货物和集装货物。同时,不难看出,卡车航班的运营正是基于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而设计的。
作业系统即航空物流生产服务系统,由具体的航空物流业务构成,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和包装等作业项目。它是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在作业系统中,空中运输由航空公司实现,地面运输、配送和包装等项目一般由货运公司完成,仓储服务和货物装载服务主要由机场完成。这样在航空物流系统中存在多个服务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管理系统即航空物流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主要职能是对航空物流系统的规划、指导、控制和协调,是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三、航空物流系统的多重结构分析
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的方式。任何系统中的要素都是以一定的联系相结合,不同联系方式构成系统的不同结构。物流系统是一个既有静态,也有动态,既有时间,也有空间的多重结构的复杂系统。从航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彼此是互相平行、相互独立的,具有自身的性能和作用,不能互相代替。但在系统中,却要遵循物流规律,以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数量比例和不同的关联方式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结构,产生出不同的功效。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航空物流系统的结构。
1 质态结构
质态结构是指物流系统的实体要素以技术和功能上的
相互适应性而发生联系的作用方式。质态结构的目标是追求全面发挥各要素的潜在能量,实现物流系统的最大功效。基于枢纽机场的航空物流系统的实体要素包括航空公司、枢纽机场、航空货代、海关、物流服务外包商等,其结构如图2所示。他们在实现航空物流系统的功能时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在质态结构中,以枢纽机场为中心,依托航空公司的空中运力和航班服务,利用卡车航班或者货代的地面运输配送系统、仓储系统实现货物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物流服务。当然还有的物流服务外包商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在整个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量态结构
量态结构就是物流实体要素以相互协调的数量比例关系而发挥作用的联结方式。物流系统的量态结构表现在运输与储存、运输与装卸、搬运等不同物流环节的连接中。如果实体要素间、不同环节间的数量比例不协调,就会使多条的要素不能发挥作用,闲置浪费,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在航空物流系统中,各主体资源的数量主要是:航空公司的航线、航班数和货运运力;枢纽机场货运处理能力、仓储能力;航空货代地面配送能力、仓储能力;海关的通关速度等。各资源相互结合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的需求,从而获取收益,其结构如图3所示。
3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物流实体要素之间、不同环节之间在空向地域上分布的关联状态。空间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物流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航空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主要体现在货物的OD流、航线网络、物流节点布局等方面。以枢纽机场为基础的航空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核心是枢纽机场的航线网络,其表现是枢纽机场与非枢纽机场、配送中心、发货地与收货地的地理分布,如图4所示。特别是以枢纽机场为核心而形成的航空物流园区,将航空货运、现代生产制造、海关通关、货物仓储与配送等物流职能集于一身,实现货主零库存和准时配送的要求。
4 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运输、装卸搬运、储存、配送等不同环节根据需要而形成的,按先后次序连接的状态。时间结构的基本功效是把航空物流的不同环节结合成在时间上先后有序、上下衔接紧密的时序过程,使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主要是从货物出发开始,经过货代收货、订舱,由航空公司空运到达目的地机场,然后分拣配送的整个流程,具体如图5所示。航空物流系统的时间结构复杂,并且每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主体完成。在强调航空物流服务时效性的情况下,利用科学方法对每个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四、航空物流系统的优化方向
物流要素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环节,他们之间在目标、产权和运作上可能存在冲突,这些冲突会导致物流系统内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物流系统处于非稳定的状态。在航空货运全过程中,货代几乎是货主惟一的接触点,但货代不参与机场操作与承运,必然会引起业务流程在结合部不能顺利延续,使得物流系统的总体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特别在国际市场,出口商为了配合买主的零库存管理与Jrr配送等先进生产方式,依赖信息技术进行及时紧急订货并限时交货。为了全程掌控货物信息,货代必须同步进行航空公司舱位的确认、计算货物体积重量、制作各类单据、指派内陆货车、报关等一系列繁杂的手续。而航空公司不与货主直接接触,在货物进入始发机场以前的操作都是由货代负责,但货物处理又受机场、航空货站、中转转换承运人等影响,这必然就会产生在货物处理过程中的矛盾。因此,从系统效能的角度来讲,为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需要优化系统的结构,改善要素的属性及加强系统内的协同作用。
篇3
关键词 :成组工艺 /并行工程 ;面向成本的设计 ;作业成本
中图分类号 :TP3 91 . 72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从当今国际形势看,生产周期、质量、成本和服务仍然是竞争的焦点,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新的制造哲理不断涌现,如: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敏捷制造等。在国内人们对并行工程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并行工程中的成本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而成本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众所周知,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例如:对Rolls Royce公司的调查表明,2000个部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最终产品成本的80%【1】;据General Motor经理称卡车变速器70%的制造成本是由设计决定的【2】;Ford Motor公司估计在设计、材料、劳动力和制造费用四个因素中,70%的生产节约源于设计的改进【3】。但是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必须在刚刚开始设计的阶段,此时产品设计者拥有最大的自由度来改进设计并使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并行工程已经在设计及其他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设计者仍不易获得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这是因为:
(1)传统上产品设计者对成本信息一般是不予充分重视的;
(2)设计者缺乏合适的工具获得新零件的成本信息;
(3)异构的、分离的数据没有集成化。
本文将探讨并行工程中的面向成本的设计技术,并根据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提出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DFC概念模型。
1、面向成本的设计(DFC)的含义
面向成本的设计(DFC—Design For Cost)是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通过分析和研究产品制造过程及其相关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部分的成本组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后,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其主要特点为:
(1)在工程系统研制开发中,应将费用(成本)作为一个与技术、性能、进度和可靠性等要求列为同等重要的参数给予确定;
(2)要求在工程项目的全部生命周期内考虑成本问题;
(3)确定准确的生产、使用和维护等阶段中的DFC参数(如:每单位的装配成本、每单位的使用成本等),并使得这些参数与进度、性能、可靠性等参数之间达到一种最佳平衡;
(4)确保向工程设计及有关人员进行成本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反馈,以便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DFC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l建立目标成本说明书和对照表:目标成本是企业在管理中对成本进行的预测,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建立目标成本后,一般可采用材料选择、加工设备选择等方法来降低成本;
l研究成本分配情况并对高成本部分进行标识:在成本会计中,一般需要对成本进行分析,以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l依据产品和投入工程的费用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有的工程项目或产品在设计开始前,就已经知道可以获得多少投资(如:军事订货等情况),此时需要根据可获得的投资进行设计工作;
l依据市场情况进行设计和成本的平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只是具有最低的成本已经不够了,必须寻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即在客户能接受的范围内以适当的价格提供最佳的功能,而价格主要是由成本决定的,产品性能与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即成本与设计之间需要进行平衡;
l为设计者提供制造材料对成本的影响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材料的信息一般比较容易获得且比较准确,因此材料对成本的影响不可忽视;
l选择制造手段,降低制造成本:在现代企业中,制造手段多样化(如:净成型、快速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其成本差异很大,选择制造手段已经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的有效方法。
2、DFC的关键技术
DFC是并行工程的支持工具之一,是DFX(Design For X)的重要组成部分【6】,DFM、DFA等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某一环节的,而DFC是面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即成本问题在设计、加工、装配、检验、使用、维修、回收和报废等环节中是一直存在的,这一点是与DFM、DFA不同的。DFC的实现需要以下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1)基于并行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此模型必须能够在产品的不同设计阶段对成本进行相应的估算。
(2)目标成本的确定:在目前还缺乏精确的方法对目标成本进行确定,实际中一般是考虑市场、利润、工厂条件和生产批量等因素,利用历史资料进行确定。
(3)与其他DFX工具的集成:由于DFC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这就要求它必须能够与其他DFX(如:DFM、DFA等)工具协调一致进行工作,即需要建立不同评价标准的协调原则和方法。
(4)设计结果评价和改进设计建议的生成:这一工作需要在其他DFX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即不能只考虑成本一个要素,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评价模块提供的评价依据,才能生成合理的设计建议。
(5)成本估算方法: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怎样合理地确定估算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在并行工程中,由于不同的设计阶段所产生的信息的完整程度不同,所采用的成本估算方法也不同,例如:在设计的初期,可采用参数化估算方法、神经网络等方法;在详细设计阶段,可采用手册估算方法、详细估算等方法。而且,生产批量、产品类型、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不同在选择估算方法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所选方法应该是灵活易用、可靠准确的。
总的来说,为了解决上述关键技术,应该综合运用特征建模技术、拟实技术、人工智能、成组技术、工业工程和信息集成等技术。
3、DFC的概念模型
针对不同的设计类型有不同的成本估算方法,也就存在不同的DFC实现方案。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但是创造性设计在实际的日常生产中所占比重不大,而变型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确占很大比例,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变型设计的DFC模型进行探讨。
图1 实现DFC的概念模型
成组技术是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的需要,将品种繁多的机械零件,按其形状、尺寸、工艺等相似性分类归组,扩大其加工批量,用大量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来解决小批量的生产,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并且在设计阶段按相似原则进行标准化,减少零件的品种以利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准备并促进生产组织合理化。成组技术在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它为并行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并行工程中,与产品设计并行工作的工艺、装配、检验等下游工作都是在产品信息和制造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以成组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思想关键是利用产品的相似性,在原有相似零件和产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新零件或新产品,而不是“一切从头开始”,这一点有力地支持了并行工程的应用。从线框造型、表面造型、实体造型到特征造型CAD系统的功能日益完善,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就是基于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的,如图1所示,图中虚框中的部分是DFC的核心。下面将此模型的要点说明如下:
1、模型的工作流程:
首先,设计人员根据用户要求采用特征造型技术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然后系统自动对所设计的零部件进行成组编码,并根据编码搜索与之近似的零部件,若有相似零部件,则可按相似的零部件估算成本,否则,进行成组工艺设计,并根据加工特征估算成本。在零部件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进行估算,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再反馈给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上的修改,保证既定成本目标的实现。这些工作可以反复进行直到满意为止。
2、模型的主要组成模块:
(1)特征建模工具:主要由特征造型CAD软件组成,以帮助设计人员完成产品或零件的表达。
(2)成组编码和分类识别器:对新设计的零件进行成组编码,并根据编码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
(3)成本估算模块:主要完成零件及产品的成本估算和成本的分配。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利用成组技术的相似性原理通过类比进行成本估算。在产品成本估算时,分阶段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装配成本、销售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回收报废成本。
3、模型的特点说明:
此模型利用特征技术和成组编码技术实现零件特征的分类和识别,并根据成组技术估算其成本;在产品成本的估算中考虑了用户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和回收报废成本,体现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而且,在具体计算成本时还选择应用了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作业成本计算方法,保证了成本计算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下面就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4、作业成本(ABC—Activity-Based Costing)的估算方法简介:
“成本”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也有不同的解释,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成本会计中的定义:即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经济资源价值牺牲进行对象化计算的数额【5】。按经济用途分类它一般包括制造成本(Manufacturing Costs)和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Manufacturing overhead)构成。
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的出现促使作业会计的兴起,JIT试图确定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动因(Cost Drivers),一旦确定了成本动因,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改进设计和过程工作来降低成本,而不是增加成本要素。在自动化时代,间接费用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作业成本(ABC—Activity Based Cost)制度就始于这种状况,作为对以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人工小时为制造费用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替代品,进而形成了新的“企业观念”。所谓新的企业观念,就是把企业视为最终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activity chain)。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客户。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客户的价值。从客户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入。收入补偿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后的余额,成为从转移给客户的价值中盈得的利润。
作业成本的关键在于识别可增加价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ies)和不增加价值作业(nonvalue-added activities)。将不增加价值的费用的分配由全企业范围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cost pool)”分别进行分配,增加分配标准由单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配改为多标准分配,即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一个成本库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
总之,ABC是一种决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集中发现驱动成本的那些作业,而与传统上不同。在传统成本计算中产品成本通过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进行计算。在完全成本计算中(比较流行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的分配是基于这一假定,即固定费用消耗与可变成本成比例,由于可变成本与批量有关,故此分配方法是基于批量的分配方法。在应用这一方法计算成本时,会产生一些偏差。这一点在ABC法的实际应用中表现了出来,对于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其成本在传统方法中被多计算了,而低产量、复杂程度高的产品的成本被少计算了。ABC抓住了很多动态变量,得到的成本信息是一个区间近似值,而不是传统中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精确数字。它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而传统会计只能提供“绝对不准确的信息”。
在本文中,运用特征造型技术使自动成组编码易于实现,即可以通过特征的自动识别来进行成组编码;成组技术的应用为成本估算提供了方便条件,当进行成本估算时可以充分利用成组编码对历史数据加以利用并易于实现历史信息的自动检索;应用ABC法进行成本估算时,需要利用历史数据对每一作业生成的单位成本计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然后对于新产品的成本估算即可通过新产品消耗的作业来进行计算,其中利用历史数据这一工作由于使用了成组编码而易于实现自动化。因此,可以说运用特征技术、成组技术和作业成本估算方法在本文提出的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5、结束语
并行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在成本问题上的研究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DFC含义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成组技术和特征建模技术提出了一个可行的DFC概念模型,它可以对机械零件和机械产品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并可指导并行设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Stephen Chan, Helium Mak, Nathalie Cloutier,: Product Data Sharing with STEP. Concurrent Enginee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1993:277~298
[2]
Krause F. L., Ochs B.: Potentials of Advance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Methods. IFIP Workshop: Manufacturing in the Era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April 13-15,1992:2~8
[3]
J. K. Wu, F. N. Choong: Data and Process Models for Concurrent Engineering of Mechanical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 tools and Technologies for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SpringerVerlag,Berlin,1993.:139~169
[4]
Sohlenlus Getal. Concurrent Engineering. Annals of the CIRP,1992,41(2):645~655
[5]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材编审委员会,成本管理会计,中国人民大学,1995,1
[6]
刘继红,DFX: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9:34~36
[7]
余绪樱,简论当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会计研究,1995,7:1~4
The Important Technology and Concept Model about Design For Cost(DFC)
Abstract: Concurrent design is the core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Design for x is the key technology in concurrent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fine DFC as a design method which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product′s life cycle cost , then modify the design to reduce the life cycle cost. In order to use DFC, the authors need some key technologies: establishment of life cycle cost model, evaluation of design result and generation of design suggestion, integration of DFC and other DFX methods. Finally, the authors propose a concept model about design for cost. The concep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group technology and feature- based modeling. And ABC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life cycle cost of the product in the conceptual model. It can estimate life cycle cost of mechanical parts and products and direct concurrent design work.
篇4
1、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2、高中生物中的模型还有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价值链
协同可以缩短把创新项目转化为商业现实的补充性活动过程。其次,与其他企业合作意味着增加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从而使用其它不易被开发的资源。而且协同可以降低研发项目的风险。其外在动因显而易见,是为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其内在动因是为了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文化的竞争力。
成功的创新需要有研发创新、价值链能力、企业战略/市场定位三者相结合的明确和动态的测量系统(见图1)。
创新测量系统研究供应链产品/过程创新的影响,研发创新方案遵循创新过程中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的价值最大化原则。图1说明通过每个环节某些潜力可以被利用,而环节的正确建立不仅需要协同创新,更需要精心设计的测量系统。
图1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观
一、协同创新战略
1.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创建了一个衡量供应链成熟度的模型(见图2)。多数公司位于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整合,这对于公司来讲要与供应链上其他公司建立更广泛的协同是很困难的。建立和保持协同战略的失败率之高反而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改善可能性。企业间协同的企业文化是促进协同的一个关键因素。
图2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摘自:CSC&SCMR(2006)典型供应链管理协同方案:ECR一有效客户反应:为给客户提供更高利益,以提高商品供应效率为目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沟通工具,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相互协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流通体制。
供应商主管检查库存,从而消除了采购订单的需要。
SCORE一供应商削减成本的努力:这是供应商基于双赢方式的协同战略。
VMI一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体现了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
典型供应链管理模型: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评测性能,确定改进目标。它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
CPFR模型,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合作企业实行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他模型还有CIMOSA,GIM GRAI,PERA等。许多模型未能模拟出一些重要的商业活动,如营销和销售,产品开发或售后服务。基于协同策略的创新为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供应链成员必须不断地参与创新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2.协同创新的环境
协同创新的发展被认为是参与创新活动组织间知识交流的结果。协同创新能使供应链实体迅速参与并作出贡献,以使它们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快速提高,协同创新通过创建组织学习气氛来实现这一过程。Senge(1990)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五个准则。
(1)创新供应链的外部因素:
行业?部门:运用五力分析可以估算出一个部门最终获利的潜力,还应考虑该部门的成熟度。
政府:涉及政策,加强创新的具体方案,企业与其它创新实体相协同的创新空间的建立。
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创新系统:是一个用于若干经济层面的分析工具,以理解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其他经济学观点,例如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和部门性的创新系统。运用这些系统,能促使供应链成员在现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需求:需求的可预测性决定了供应链的配置。对于可预测的需求环境,供应链配置应侧重于完全有效过程,而对于不可预测的需求环境,则应更侧重于市场的反应过程。
要获得持久的需求需要稳进而不是激进的创新。
(2)创新供应链的内部因素:
协同文化:它与协同战略有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如信任、能见度、共享流程等主要特性。
人:应该考虑到社会能力、行为、动机、知识经验、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和权力等。
有势力的团体:供应链中的一个或两个公司存在权力集中可促进或阻碍协同的进程。
投资能力:经济资源和投资能力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公司真正要证实一种理论而排除其他理论(构思转换和观念扩散)的时候,这个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交流:构建共同的信息交换平台需要协同,要了解自由交换数据、生产计划和财务信息也同样需要协同。
物理位置:与客户或供应商的邻近度,联系方便度和在短期内安排会议的可能性可增加企业间的信任度。
根据参与创新的程度及企业内部创新的影响,Bessant运用协同创新的思想,绘制了一张表示创新模式的图表(见图3)。从图中我们能够得出,只有涉及重大创新项目时,才需要进行广泛的协同,反之,则需要较低程度的协同。
图3协同创新的过程摘自(Bessant,2003)
二、协同创新的方法协同创新方法的步骤:
1.明确需要,要采取系统的全局观,把最终客户投入、环境要求等需求转化为一个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利于评估和选择供应链的测量系统。
2.确定成员的创新重点,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什么样的努力来增加最大价值。
3.探索思想,提供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成员创新观念,开拓思维,提出更多更好的观点。
4.向所有利益相关者介绍基本情况,换取反馈意见。
5.评价和选择观点,以价值为基础的方法来测试观点,选择能增加最终客户价值的观点。
6.识别和评估主要的不确定性和相关风险,然后制定计划,以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和返工时间。
7.管理协同研究,主要是协调研发活动,以促进和加强供应链成员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努力。
8.关闭循环,维持创新过程,避免成功/失败后滚动循环的过程再次发生。
三、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概念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77-0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今天.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载体,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其存在的理由和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落脚点。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促发了我国企业现代化历程的加速。当前,我国企业现代化的历程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从适应计划经济走向
一、理论背景
在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和常泽修等人。芮明杰于1994年在其出版的著作《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最早提出管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就是由管理主体对组织系统中的人们施加影响,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能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实现组织系统预定的目标。该定义包含4层含义:①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创新的前提假设、相关依据和基本观念:②管理手段创新是指企业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③管理任务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做怎样的事情"来促使组织系统中的人们积极和协调地工作.以保证实现其目标;④管理目的创新就是实现组织系统的目标.包括经济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
二、研究假设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开放的社会需要管理的开放,不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互动与融合促使管理的深层变革,也引起了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关系的讨论。
(一)基本假设1: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社会转型即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管理转型必然涉及管理的目的、任务、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改变。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充足的创新知识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创新方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管理转型所要求的管理创新,决不是对某种管理思想的选择、认同所导致的管理思想一元化。恰恰相反,它应该是适应不同管理客体、管理环境需要的多种形态的管理思想的并存共荣。因此,要顺应社会转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二)基本假设2:管理嵌入社会文化管理是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管理嵌入社会文化即管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管理总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价值观、习惯和信念、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愈是能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功。
(三)基本假设3:"创新人"假设是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
"创新人"指企业中参与创新的所有创新主体,如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及操作层的员工、企业的供应商与用户等。"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结果.以往的"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复杂人"及"文化人"假设都只是"创新人"假设的某一侧,"创新人"综合了以前各种假设的合理部分。既反映了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发展趋势.又反映了人性的创新本质,是人性假设在创新时代的新发展。因此.把"创新人"假设作为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点。
三、概念模型
发掘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科学的管理研究。选择建立管理创新的概念模型是这项研究的基础。对正在孕育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主要有两项:提出概念模型和发掘管理情景。
概念模型由西方管理理论的普适性要求和我国社会转型背景的特色性要求所决定。一个可供选择的概念模型将由"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组成。其中,管理创新的基础包括:"管理基本形式分析"、"管理思想出发点分析"和"人性论分析"。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这是遵循传统理性,且使用经验方法而得到的一种概念模型。按传统理性."以人治人"管理基本形式、"人性应善"人性论等这些传统管理的逻辑延续,促使我们能够提出上述概念模型。然而这个概念模型的得出,无论是一般性管理的普适性要求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管理的特色性要求的确立.还是把这种要求归结为4个方面组成概念模型.都带有极强的经验论倾向。第二.由经验方法而得到的概念模型,虽根植于传统理性,但在当今管理研究中.只有让其自身所具有的传统理性能与实用理性相结合,才可能获得人们对其可供使用的真理性的认同。因此,上述概念模型是否有用,必须通过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才能验证,概念模型的作用是为发掘管理创新属性提供分析研究的途径、手段。第三.用这个概念模型研究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如果结论显示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符合模型的内容.我们便认为概念模型与企业的管理相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概念模型对企业来说.具有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可使用真理性,由此最终寻找出企业建立在上述概念模型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模式。
篇7
【关键词】 REA; 企业本体论; 业务流程; 概念模型; ER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与信息系统系的McCarthy教授在分析了大量会计事项之后,于1982年提出了企业会计系统的通用语义模式――REA模型。REA模型的三要素分别为:R(Resource,资源)、E(Event,事件)、A(Agent,参与者)。REA模型经过二十多年的进化与完善,已经发展成为REA企业本体论。REA企业本体论的核心理念是:尽管企业中各项经济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员和业务流程中,但站在中立第三方的立场上,企业及其经营活动都可以通过资源、事件、参与者及其三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来表达企业及各会计事项。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正是要揭示企业及各内部会计事项间隐藏的各种语义模式,并且通过建立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模型来理解和表达这些语义模式。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建模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以划分为:概念建模、逻辑建模,以及物理建模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也发生反馈和重叠。
REA企业本体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建模阶段,因此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REA概念模型必须能阐述资源、事件、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属性。笔者采用的是添加了属性集和参与基数的ER(Entity Relationship,实体关系)表示法。ER方法属于结构化语法中的一个分支,其四个基本要件分别是:实体、关系、属性和参与基数。ER方法有两种表达格式:ER图格式和BNF语法格式。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人员必须在不同的层次上抽象企业及各会计事项,从而形成不同级别的、基于REA本体论的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REA概念模型通常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一、价值系统级别的REA模型
REA企业本体论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开发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首先强调从企业使命和战略的高度来总体把握企业。价值系统层次的理解对于确保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中的事件、活动与企业整体使命和战略相一致方面至关重要。价值系统级的REA模型的最主要功能是确定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边界。价值系统级的REA模型不描述企业内部细节,只表达企业与所有外部商业伙伴之间的全部资源交换。价值系统级的REA模型有两个要点:一是雇员被当成外部参与者,企业用资金与雇员交换劳动;二是价值系统级的REA建模是基于预期,而非现实的。
二、价值链级别的REA模型
价值链级的REA模型建立在企业脚本的基础上,和价值系统级的REA模型相比,价值链级的REA模型增加了对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的概要阐述。比如,RSWS公司简化的价值链级的REA模型中标记出本企业内的5大业务流程:一个财务管理流程(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之间的资金交换)、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企业用资金与雇员交换劳动)、一个采购付款流程(企业用资金与供应商交换商品和服务)、一个转换过程(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一个销售收款流程(企业用产品和服务与客户交换资金)。
三、业务流程级别的REA模型
McCarthy教授及其合作者(Geerts、Dunn等)发现,企业内每个业务流程都存在各自的核心会计语义,由此建议创建业务流程级别的REA模型,来详细刻画每个业务流程内部的关键资源及其交换事件。用ER图方法表述的RSWS公司采购付款业务流程级的REA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要建立基于REA本体论的、业务流程级别的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必须遵循以下七个规范的建模步骤: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一步:确定核心会计语义。首先,考虑本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之间流入和流出的资源,决定提供和使用这些资源的会计事项。其次,用二重关系来表达会计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RSWS公司采购付款流程与其他流程间交换的资源有存货、劳务和资金,与这三种资源相关的两个核心会计事项是采购和付款,这两个会计事项间存在二重关系。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二步:为每个会计事项分别配置资源。如采购付款流程中,与采购事项直接相关的资源是存货和劳务,与付款事项直接相关的资源是资金。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三步:为每个会计事项配置外部参与者。要确定合适的外部参与者,必须考察价值系统级别的REA模型,以决定哪位外部商业伙伴给予或者得到了和业务流程级REA模型中相同的资源。假如没有准备价值系统级别的REA模型,则需要查阅该业务流程相关的所有的工作报告,或者向参与这些经济事件,并且了解企业外部商业伙伴的相关人员咨询。如采购和付款会计事项的外部参与者都是同一个供应商。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四步:为每个会计事项配置内部参与者。内部参与者在价值系统和价值链级别的模型中都没有反映。一个经济事件很可能存在不止一个内部参与者。比如,赊购事件的授权、执行、验收等。如果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要求跟踪所有参与者的职责完成情况,就需要为每个参与者单独建立实体及关系,如图1中的付款事件的内部参与者有财务部的项目经理和应付账款专管员。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五步:为资源、会计事项、内外部参与者配置属性。通常情况下,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人员会得到一张属性列表。实施经验证明,没有标明属性集的ER图在物理建模时的工作量会增加一倍。如果在拥挤的ER图上标记属性实在困难,可以将这些实体、关系、属性及参与基数用BNF语法格式列示在图形的下方,图1中对应的BNF语法的部分片段如下:
Entity:存货 Entity:采购 Relationship:资源流1
Attributes:InvID Attributes:PurID Connected Entities:
型号 采购日期 (0,n)存货
标准成本 采购量 (0,n)采购
报价 Identifier:PurID Attributes:采购量
现存量 单位成本
Identifier:InvID
此步骤中一个突出的实务界问题是:如何区分某个属性是实体的属性还是关系的属性。比如,“采购量”属性应该配置给“存货”实体,“采购”实体,还是“资源流1”关系?区分的办法是判断该属性所描述的是单一的R、E、A,还是多个R、E、A的联合体。实践告诉我们,要唯一确定采购量,必须同时确定是什么存货和哪次采购(即InvID和PurID),二者缺一不可,因此采购量属性既不是只描述存货实体的,也不是只描述采购实体的,是描述存货和采购之间的资源流1关系(联合体)的属性。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六步:确定参与基数。这些参与基数决定了企业的业务处理规则。业务处理规则是企业经营方针、政策和最佳实践的体现,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依据或基线。同时,参与基数还决定了某些会计信息能否进入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中,以及这些会计信息进入系统的时间顺序。比如,企业的信用政策是一项业务处理规则,除了通过提供信用评分或评级来实现控制外,还可以通过参与基数的不同设置实现权限控制。企业是否允许发生赊销,也可以通过参与基数的设置来实现。
参与基数的确定是业务流程级REA建模的难点。用参与基数表达的业务处理规则的审查是企业内部IT控制的关键控制点,通常通过快照来取样检查。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经验规律来帮助确定参与基数,但是在IT审计过程中,这些经验规律属于高风险领域,审计人员要格外关注对以下经验规律是否存在例外情况的检查。
经验规律一:(0,N)资源类型――(1,N)经济事件。本规律适用于不能单独辨认个体的资源,如煤炭、土豆等,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人员直接用资源类型表达资源,如一吨原煤、5公斤一袋的土豆。如“(0,n)原煤――(1,n)采购”关系中,(0,n)中的0表示在采购发生前就可以将原煤的信息录入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中,n表示同一种原煤可以来自不同的采购。(1,n)中的1表示只有在采购事件实际发生时,相关的采购信息才能录入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中,n表示一次可以采购多种原煤。
经验规律二:(0,1)资源――(1,N)经济事件。本规律适用于能够单独辨认个体的资源,如一张办公桌、一台投影仪、一套商品房等。如“(0,1)商品房――(1,n)销售”关系中,(0,1)中的0表示在销售发生前就可以将商品房的信息录入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中,1表示每套商品房只能出售一次。(1,n)中的1表示每次销售至少要卖出一套商品房,n表示一次可以销售多套商品房。
经验规律三:(1,1)经济事件――(0,N)参与者。它表明大多数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希望为每个会计事项记录至少一个内部参与者和至少一个外部参与者。这是因为:如果不知道参与会计事项的双方参与者,发生争议时很难解决。
会计事项与内部参与者的最大参与基数为1,表明大多数企业都会指定一名内部人员负责一项会计事项。会计事项与外部参与者的最大参与基数为1,表明大多数企业每次只和一个外部商业伙伴进行交易事件,也只存储一位外部商业伙伴的信息。
参与者的最小参与基数为0是非常典型的,因为大多数企业都希望在交易事件批准发生之前就录入和分析参与者的信息。参与者的最大参与基数为N表示公司通常不限制参与每次交易事件的参与者的最多人数。
REA业务流程建模第七步:验证模型。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人员要与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验证REA模型中每个业务流程的核心会计语义、资源种类、业务处理过程细节,反复修改模型,直到与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完全吻合。
四、任务级别的REA模型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人员将任务定义为那些能改变或消除的,不能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元素的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是任务,但是很多任务却不能通过会计事项来表示――不可行或者成本太高。
实务界常采用系统流程图和DFD(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来建立任务级的模型。任务级建模阶段不强调系统的REA特征,而是侧重于数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来源和去处。系统流程图和DFD的主要区别是:系统流程图侧重表达工作流的物理设备特征,而DFD强调任务在逻辑上的来源与去处。
【参考文献】
[1] William E. McCarthy. The REA Accounting Model: 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Systems in a Shared Data Environ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7):554-578.
[2] McCarthy, W. E. The REA model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ccounting Education,2003,18(4):427-441.
[3] Geerts, G. L., and W. E. McCarthy. The ontological foundation of REA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Working Paper,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1.
篇8
[关键词]用户交互 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可感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
[分类号]G252.6
1 研究背景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图书馆提供的可获取电子信息资源呈指数或上涨,直接导致了图书馆远程用户的激增,他们把图书馆网站看作是与知识世界相联系的桥梁。但有一个问题:他们不知怎样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功能也仅仅是强调图书资料的采访和组织,图书馆用户需要自己独立地利用图书馆资料。数字参考咨询的本质就在于咨询馆员与用户的交互,寻求对用户在利用图书馆网站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解决,用户及其需求始终是信息服务的核心。
但是,网络资源的丰富,纷繁多样的用户界面,各不相同的检索格式,让用户在网上使用和检索时感到束手无策;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E-mail、BBS、Web表单、实时聊天工具、视频会议等多种咨询工具为用户带来选择和使用难度。如何帮助用户提高咨询的便捷度和高效性?如何帮助用户学会查找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如何为用户提供层次更高、时效性更强的学习支持途径?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的用户交互成为探讨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分析用户在图书馆网站上使用参考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会对DRS的质量产生影响,如何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如何使这些影响因素对服务质量的正效应更大地发挥而将负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这些研究是有特定的现实意义的。
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理论基础
2.1可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芬兰市场学家克里斯蒂・格鲁诺斯(Christian Gronroos)在对消费行为以及售后产品质量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于1982年提出了服务导向质量理论,即可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和全面质量模型(见图1)。该理论奠定了后来国际上服务质量研究和服务营销理论发展的基础。按照可感知的服务质量概念,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有两个基本方面:技术方面和职能方面。其对应的服务质量分别称为产出技术质量和过程职能质量。
格鲁诺斯可感知质量概念强调:①服务质量必须从其服务对象-即用户的视角去考察;②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同用户的感受有很大的关系,用户认可的才是质量;③服务质量不能由管理者单方面决定,它必须适应用户的需求和愿望;④用户可感知的质量是一种整体可感知质量,是用户对服务的期望质量和实际感受到的质量的综合。
2.2 SERVQUAL的服务质量差距理论
SERVQUAL服务质量差距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帕拉舒拉曼(A.Parasuraman)、贝里(Leonard L.Berry)和蔡塔木尔(Valarie A Zeitha-real)等人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理论在服务行业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其理论核心是“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即:服务质量决定于用户的感受,而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来自于服务者提供的服务与用户对服务的期望进行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用户所感知的服务水平与用户所期望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差别程度(因此又称为“期望一感知”模型,见图2)。
如图2所示,在服务过程中,从决策者对用户期望的认知到服务质量的规范化,再到服务信息向用户的传递以及服务的实际执行,服务组织内部存在着四个明显的差距:差距1,不了解用户的差距;差距2,未能选择正确的服务质量规范;差距3,没有按标准提供服务;差距4,服务组织没有履行服务政策所规定的承诺,这四种差距揭示了服务质量差距产生的主要环节。另外,还有差距5,用户期望的服务与获得的服务之间的差距,则是基于用户的服务质量定义的基础:即用户对于理想的服务的期望与他感受的实际服务之间的差异,是服务质量测评的概念基础。
3 “用户可感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概念模型
通过上述一系列权威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的探讨,可以看出,用户可感知的质量是一种整体可感知质量,是用户对服务的期望质量和实际感受质量的综合,即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受来自于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与用户对于服务的期望进行比较的结果。那么,用户可感知的数字参考咨询的服务质量就是用户对数字参考咨询的期望质量和感受质量的综合。再根据格鲁诺斯的可感知质量概念模型,格鲁诺斯认为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有产出技术质量和过程职能质量两个方面。把这个理论运用到参考咨询服务中,用户通过交互体验到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就包括两个层面,交互过程质量和服务产出质量。由此,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思路和方法建构“用户可感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概念模型。模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服务前的期望质量、服务中的交互过程质量和服务后的产出质量。
3.1服务前的期望质量
用户对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影响,实际上从服务开始前就已经产生了。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整体感受,取决于用户在使用该服务之前对其已经产生的期望与使用该服务后所认知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即用户对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总体感受是服务期望与服务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实际质量满足了用户的期望(即期望质量),那么可感知质量就是上佳的。如果用户期望未能实现,即使实际质量以客观的标准衡量是不错的,用户对参考咨询服务的整体可感知质量仍然可能是不好的。
由于用户自身是服务期望产生的主体,用户自身的状况,如用户自身的需求水平、用户以往的经历等首先影响对参考咨询服务期望;另外,在用户使用参考咨询服务之前,作用于用户的一些其它因素也可以影响用户对服务的期望,如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的知名度。无论这些因素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能直接影响用户对DRS所产生的期望。
3.2服务中的交互过程质量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研究从服务的本质上看,与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一样,都是通过与用户的信息交流来完成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只是把这种交流变成了数字化的虚拟交流。根据美国教育部的VRD全面质量标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层面分为用户交互和服务管理两大类,用户交互类包括服务的可获得性、答复的及时性、服务政策的清晰性、交互性和指导性5个指标。由此,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用户交互标准就包括服务的可获得性、答复的及时性、服务政策的清晰性、交互性和指导性,这些特征对用户来说是看得见的。
当然,上述这些主要取决于服务提供方,但是不代
表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受不重要。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委托咨询馆员来满足的,势必就存在着用户怎样才能向咨询馆员清晰、无误地表述自己的需求,保证咨询馆员能准确理解自己需求的问题,这个问题反过来也影响着用户对解答结果是否满足了自身需求的判断,并最终影响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总体感受。兰开斯特曾以大量测试研究为基础得出结论认为,用户真正的需求与用户理解认识的自身需求以及与用户向检索人员表述出来的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化用户对服务过程质量感知的高度重视,则可以提高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质量。
3.3服务后的产出质量
从表面上看,用户接受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的问题解答,与服务的关系就该结束了,似乎不再对服务有任何影响。但实际上,服务后的产出质量才最能表达出用户的满意度。用户利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得到一个答案,而是需要解决自己的信息需求。用户或者简单地希望该服务为自己快速提供有关事实性问题的答案,或者希望该服务为自己顺利地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提供良好的帮助、良好的资料积累和资源价值评判方法、甚至推荐优良资源,或者希望该服务为自己如何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各种服务提供很好的指导书目查询、资源使用、技术实现、馆藏服务等图书馆利用方面的提问等。因此,服务产出质量是用户评价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它可以通过答复程度、答复形式和答案内容来考察。
3.4服务产出质量与交互过程质量的关系
服务产出质量与交互过程质量都是用户的实际体验质量,一个是过程质量,一个是结果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交互过程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服务产出质量,交互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产生的影响也需要通过产出质量来表现出来,反过来,由于交互过程中各个指标判断的复杂性,可以通过产出质量来推断交互过程中的影响因子。
综上所述,进行详细分解和扩展以后的“用户感知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服务质量”概念模型可以用图4来表示:
4 实证研究方案
根据“用户可感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概念模型,可以找到交互过程质量和服务产出质量之间存在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我们可以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假设选取N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作为实验被试,再假设我们得到这N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的服务产出质量数值和交互过程指标数值,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组数值的相关系数R,根据文献:R的绝对值范围在0.8以上,则高度相关,也就是R对应的交互过程指标是影响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用户交互特性的关键因素。
要得到N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的服务产出质量数值和交互过程指标数值,需要设计并实施两个实验。关于数字参考咨询的评价有两种:图书馆的视角和用户的视角,我们把从图书馆视角出发的评价称为主观评价,把从用户视角出发的评价称为客观评价。两个实验就可以采用这两种视角,评估主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专家;二是用户,专家评估应为主观评估,用户评估应是客观评估,设计专家实验和用户实验。
专家实验是指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测度实验。实验思路: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建立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体系设计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测度实验表单和选取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作为实验对象,最后考虑到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体系的专业性强,邀请专家采用网站实验法来填写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用户交互指标测度实验表单。
用户实验是指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服务产出质量实验。实验思路:首先设计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服务产出质量实验表单和选取与专家实验同样的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作为实验对象,然后邀请用户采用网站实验法来填写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产出质量实验表单。选取用户作实验被试是因为对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高低的评价,只有用户自身才能得以感知,确保结论的客观性。
篇9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两条平行线)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平行与垂直,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下面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
师:如果在这两条直线中再添加两条直线,与它们相交,想象一下,可能会围成什么封闭图形?
生1:长方形;生2:正方形;生3:梯形;生4:平行四边形。
师:三年级我们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2.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哪些知识?
3.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平行四边形的世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多媒体图片及提问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及对四边形的回忆,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愿望。
二、探究验证,揭示本质
1.认识平行四边形及特征
(1)猜想
师:(指着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认真思考,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可能有什么特征呢?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生3:对角相等。
师:一个伟人说过每个大胆猜测的背后都有可能是重大发现的开始,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样的特征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去验证。
(2)探究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前面学习了平行的知识,掌握了长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有了这些基础及知识储备,让学生大胆猜测,犹如有鱼得水,如虎添翼,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3)汇报
组1:我们验证的是1号平行四边形,我们用尺子量对边的长度,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我们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由此发现对角相等。我们在上下两条边之间做了垂线段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团结就是力量,掌声欢送他们小组。
师:其他测量1号图形的也有这个特征吗?向老师招招手。
师:1号平行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其他几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呢?
组2:我们这个小组验证的是2号图形,我们验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方法跟他们是一样的。验证平行是不一样的。(师:哦,那就介绍不一样的,我们拭目以待。)
生:我们验证对边平行的时候与他们不一样,我们小组是延长两条直线的方法,永不相交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这个小组真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演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2号图形与1号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但验证的结论是一样的,3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生: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的方法,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师:通过验证,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生: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师:怎样理解“两组对边”“四边形”“分别平行”?
生:(上边和下边,左边和右边叫对边,四边形是四条边。)
(课件演示对边平行。)
(4)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
(课件出示,1号,3号平行四边形、2号五边形,4号梯形、5号6号长方形和正方形。)
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用手势表示)
师:刚才我看到判断5号、6号图形时有的同学用对的手势,有的同学用错的手势,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静心想一想,同桌轻轻说一说。
生1:是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生2:它们的对角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手拿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说他们是平行四边形,但他们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正正的,平行四边形是斜的。
生2:四个角是直角。
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一般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还有犹豫,引发冲突,在辨析中突破难点,正确处理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5)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1:桌面。
生2:黑板的表面。
生3:窗户的表面。
生4:数学书的表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蕴含了“猜想―验证―发现―应用”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在交流与倾听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2.学习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师:老师用板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示意)漂亮吗?睁大眼睛,要变魔术了。(拉着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变大。
生2:变小。
生3:无论怎样变,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4:易变形。
师:是的,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性?生说。
(图片欣赏)电动推拉门、衣架、放缩尺、保护网。
篇10
关键词: 模型法 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生物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命运动规律的学科,自然界生物种类繁多、运动错综复杂,几乎每个具体的问题都涉及许多概念,因此如何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生物学科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模型方法直观形象,揭示了原型的本质属性,而模型建构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因此将模型方法引入生物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
1.高中生物学概念特点及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功能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生物学现象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1]。高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强。但对抽象概念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概念的生成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相吻合,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认知。而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不透,脑子里只有概念的名词表象,无法将概念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探究、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的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模型方法引入概念教学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对模型的定义是:“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由此定义可知,模型本身就是对概念的生动阐释,而且是高度抽象化、纯化后的本质显现,因其生动形象、简化的特点,可作为概念呈现的有效载体,模型建构过程即是概念生成的过程。因此,模型方法的引入对于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3.模型分类
模型方法是通过构建模型研究、揭示原型(概念)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2]。根据模型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像形式直观地表达认知对象特征的模型,是对原型的纯化和简化、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等;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图解等形式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图解、血糖调节模型等;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运行规律的数学形式,如数学公式、算法、表格等[3]。本文重点论述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的应用。
4.物理模型的应用案例
案例:通过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模型理解“自身环化”、“反向拼接”。
活动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向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含目的基因的DN段(黄色卡纸),一个环状质粒(绿色卡纸),卡纸上写有碱基序列,同学们手中的剪刀相当于EcoRⅠ,透明胶带相当于DNA连接酶,请你观察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序列,在相应的位置剪切并拼接,看看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类型的产物?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找到EcoRⅠ的识别序列GAATTC后在G和A之间剪切,目的基因两端都有EcoRⅠ的识别序列,剪切后得到3个片段,质粒上也有一个EcoRⅠ的识别序列,剪开后经观察发现: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相同。多数小组能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拼接,但碱基序列方向有所不同(“反向拼接”)。有些小组创新思维,将目的基因翻转,首尾衔接(“自身环化”),将质粒翻转,拼接成功。
案例分析: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学生无法实验操作,通过模型模拟演绎,亲身体验基因剪切、基因拼接的过程,理解剪切、拼接的实质所在,有亲手制作的模型在,原本陌生而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生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5.概念模型的应用案例
案例1:“DNA半保留复制”模型的建构。
模型情境: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有人认为是全保留复制。现有一个双链均为■N的DNA分子,放到■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进行半保留复制,则复制后的得到的2个DNA都是一条链为■N,另一条链为■N;若进行全保留复制,则复制后一个DNA双链均为■N(保留原状),另一个新生的DNA双链均为■N,若经离心,就会出现轻重中不同的条带(显示图片)。请你根据以上所给资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理解何为“半保留复制”。
案例分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背景资料所给信息,读懂信息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模型)的方式表现DNA的半保留复制。学生积极读取信息,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均为母链+新链的组合,即■N/■N;而全保留复制得到的2个DNA,其中一个与模板一模一样(■N/■N,最重),另一个DNA双链都是■N/■N(最轻)。由此,形成实验设计思路:将复制一次后的DNA进行离心,若只出现中带,则说明是半保留复制,若出现轻带与重带,则说明是全保留复制。这一模型的建构基于实验结果的支撑,为后边学习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奠定基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顺应,不仅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有益训练,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
案例2:“细胞呼吸”模型的建构。
活动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获得白纸1张,“线粒体”卡片1张,各阶段反应物、产物卡片若干,整张白纸代表一个细胞,白纸边缘代表细胞膜,线粒体与细胞膜之间代表细胞质基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将相应的卡片放到它们应出现的位置,并用箭头标注各阶段的反应顺序,物质走向,时间6分钟,然后展示建构成果,小组互评,最后总结归纳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
案例分析:为完成此模型的建构,学生需要分析各阶段的反应式及发生场所才能准确找出相应卡片并贴到相应位置。为准确地标注箭头,学生要将各阶段反应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过程。通过整合素材、图形填充、绘制,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最终形成细胞呼吸的直观模型,突破“细胞呼吸”这一概念。
6.总结与反思
模型建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1)缺少形象化之后抽象出概念本质的思维过程,模型建构就会流于形式,变成游戏;(2)为追求细节上的美观而舍本逐末,出现科学性错误,则背离模型方法简化、抽象出本质的要旨;(3)为建构模型而建构模型,须知模型的引入是为揭示概念实质服务的,若背离这一初衷,则适得其反;(4)善用模型方法,不能滥用,并不是所有概念都适用于建构模型,对于一些事实性概念,一些浅显易懂的概念无需费力建构模型,而对于一些核心概念,抽象概念,有一定思维深度,有探究价值,则要巧妙运用模型进行演绎,抓住概念的本质与核心。
参考文献:
[1]胡向国.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