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9 17:5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课件

篇1

幼儿园折纸课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田鸡。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爱好。

二、活动预备:

1、小田鸡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田鸡折纸上进行装潢。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四、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田鸡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爱好。

师:看,这些小田鸡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个小田鸡?为何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甚么样的小田鸡?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田鸡吗?

2、鼓励幼儿探索小田鸡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怎样把一张白纸变成一把可爱的小田鸡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制作的小田鸡范例,分析小田鸡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提示步骤要点,在幼儿折纸的进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1)、拿一张正方形的折纸,先找到两个对角,把正方形的折纸叠成三角形,再打开;再把其它两个对角对折,再打开;把四个角沿着折成的线向中间聚集,聚集后构成一个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中间对折一下,再打开,然后沿着中间那条线,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向斜上方折,折后再把后面的两个角往斜下方折,这样一个小田鸡就构成了。再画上眼睛就更生动了。

4、请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田鸡,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你觉得自己的小田鸡可爱不可爱?还有谁的小田鸡也很可爱?

篇2

1、了解叫卖声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引导幼儿对温州的风俗民情产生兴趣。

2、感受温州街头叫卖声的浓郁地方腔,鼓励幼儿大胆学习用温州话模仿叫卖声。

3、通过模仿叫卖游戏,初步学习自我推销的简单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瓯柑、葡萄、枇杷、香蕉、杨梅、苹果、梨子),装入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筐内。

2、街头叫卖的录像。

3、纸币若干,分给听课的教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叫卖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都在干什么?(放录像)

提问:这是些什么地方?录像里的人在干什么?

师:他们到底在卖些什么,他们都是怎么叫卖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放录像)

二、初步掌握叫卖的特点

1、他们都在卖些什么?

2、对,他们一边卖,还一边怎么样呀?

3、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学一学。(现个别,后集体)

4、咦,你们发现了吗?许多卖东西的人都在用什么话叫卖?(温州话)『叫卖就是一边把卖东西买给别人,一边大声的叫着自己卖的东西

5、真奇怪,为什么他们都用温州话叫卖呢?

师:温州话是我们温州的方言,温州人都能听懂温州话,用温州话来叫卖,大家都能听得懂,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

三、尝试用温州话练习叫卖

1、你们会说温州话吗?(请个别幼儿说)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试一试,用温州话来与小朋友交流一下。(教师巡回辅导)谁 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请个别幼儿说)

2、除了刚才在录像中播放的叫卖声以外,平时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叫卖声? 四、学习叫卖的基本特点

以(出示瓯柑)这是什么?温州话怎么说?瓯柑是我们温州的特产,谁愿意用温州话来叫卖一下?(请个别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叫卖声的特点)提示语:谁能叫得更响一点,把腔调拉开长一点更好,谁来试一试?(或者教师示范,幼儿比较。)

教师小结: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买你的东西,除了可以吧声音叫得响一点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声音拉长,加上“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比如“买瓯柑唉——”。

录像里的小贩很多都在边走边卖,这是为什么呢?(更好推销,方便顾客)那我们也来试试吧!

五、尝试推销物品 [中国:]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水果(出示水果),有什么呀?

篇3

一、多媒体课件是一本书――引发幼儿主动认知

3~6岁的学龄前幼儿,他们的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易受情感支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激发兴趣为主,就要让他们感受画画的乐趣,使其喜欢画画,愿意画画。而且小班的孩子对色彩鲜艳、动态的画面更感兴趣。因此,在很多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都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指导孩子画画。

例如,在教孩子如何画直线条和弯曲的线条时,我在网上找了个课件《扭扭变变》。这个课件动态地演示了直线条变成了绳子,变成了蚯蚓,又变成了波浪,小鱼在海里游。形象而又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激发了画画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又如,小班美术《花棉被》,活动目标是在情境中感受冬天的景象,并乐意用棉签蘸上颜料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页面,第一个页面的运用起导入的作用。老师将圣诞节下雪的气氛做成页面引入话题――老师说:“冬天来了,我们给小动物设计一些暖暖的棉被吧!怎么设计呢?”接着播放第二个页面,出示几幅棉被的图片,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条。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怎样均匀地涂色,在电脑上画的好处是能让每个孩子看清楚,而且节约集体教学时间。

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是一本书,它能有效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对幼儿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课件是一瓶催化剂――诱发幼儿的情感

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一些技能,更多的是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各学科的整合,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达到这一目的, 做到知识的整合和各学科领域间的整合。

例如,中班的主题“我爱我家”的二级主题中“画画我的爸爸”,这个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说说画画爸爸,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进而关心爸爸,爱爸爸。可见,这个活动不仅仅是让孩子会画爸爸,更多的是爱的情感的激发。因此,在活动的准备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爸爸和宝宝的的照片做成一页一页的PPT, 让孩子直观地看到了爸爸。当要求孩子说说自己的爸爸长什么样时,有的孩子说:“我的爸爸肚子大大的,圆圆的。”孩子边说我边将他爸爸的画像画下来。在画的同时有的孩子会说:“我的爸爸也是这样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再现,不在身边的爸爸变得具体形象了。一个原本枯燥乏味的活动变得生动并且赋予了情感的寄托。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情感体验的空间和机会,更加催化了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和做一名小学生的兴趣。

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是一瓶催化剂,它能诱发幼儿的情感,从而达成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多媒体课件是一面镜子――督促幼儿养成习惯

我们教育目的重在育人育心,就是将美好和丑恶的事物分明地刻写在幼儿的思想里,引导幼儿认清事物存在的本质,提高其辨明是非的能力。多媒体的画面可塑性强,能够非常直观地将要颂扬和鞭笞的对象表现出来,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幼儿在生动有画面的形象里准确地把握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对立关系,并通过大量的行为练习,帮助其良好行为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学活动“保护牙齿”,大班的孩子基本都开始换牙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我们开展了“保护牙齿”的相关活动,而怎样正确刷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孩子们都知道刷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且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是难事,但要想真正地把牙齿刷干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选择了有关牙齿的动画课件让幼儿观看。卡通形象的牙齿宝宝生动、可爱,一出现就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观看动画,幼儿了解了牙齿的作用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后来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们在家早晚都能非常仔细地刷牙,那认真的样子真可爱。一个有龋齿的孩子还对我说:“老师,我现在好好刷牙,等到换牙的时候就能长出好牙了。”可见,生动有趣的动画更能加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4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趣的情节

幼儿天性好奇,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做事学习往往都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只有幼儿感兴趣了,他们才能学的进去。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幼儿的感官与想象力互结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想空间和创造资源,引发丰富的创造和无限的想象力。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很难长时间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情,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能能将整个教学活动完整的呈现出来,而且利用了将动画、声响融为一体。如:音乐游戏中,通过精心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等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戴上胸饰或头饰使幼儿更容易融入角色之中,享受游戏的快乐。以一个神秘的袋子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引出主题“大茶壶”,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出示预先准备的茶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编合适有趣的茶壶造型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并学习演唱。最后的环节我更是注重幼儿的创造性的体现,让幼儿自己分工角色,一个扮茶壶一个扮茶杯,边演唱边形象的做茶壶造型最后往茶杯冲茶。又如:在《好玩的磁铁》中,为了让幼儿明白磁铁的特性,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我通过龟兔赛跑这个视频设计了一个好玩的游戏,通过故事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来做一个小实验,我提供两个制作的牛奶盒,里面放一个吸铁石,请孩子们利用吸铁石这个好帮手,让乌龟在这次比赛中战胜兔子,跑在兔子的前面。孩子们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发现乌龟还是追不上兔子,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引导幼儿看2个磁铁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我把2块标有记号的磁铁放在一块,这时候就有小朋友发现他们吸住了,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第二次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探究如何让乌龟追上兔子,幼儿第二次操作,在这次的操作中部分幼儿成功让乌龟追上了兔子。原来把两个不同标记的磁铁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相同标记的磁铁会排斥,这叫同性相斥;反之则是异性相吸。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我想只有这样快乐的学习,幼儿才能从中获得更有利的知识,才能全神贯注的融入自己的角色中,自得其乐。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以前没有接触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常常是以图片或者讲述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通过师幼互动的形式让幼儿来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及重要对话,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幼儿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效率比较低。自从接触了白板教学及FLASH课件之后,让我知道了原来运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制作视频、制作白板课件不但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孩子们也十分的感兴趣,他们看着那些生动有趣的视频会模仿,会跟着一起讲述,一下子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学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虽然制作白板课件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学的效果明显有了显著的提高,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地引出主题,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容易,它能使一个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能使故事中的对话更真实,还可以让幼儿上来操作摆弄,教师通过事先设计的动画模式,幼儿能随意的复制文本进行拖动,可以随机的点击上面的图片,文字等,还可以利用放大镜、神奇墨水、显露器等各种神奇的功能给幼儿全新的教学体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进来,做到动手动脑。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育的质量

篇5

关键词:小班教学 多媒体课件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64-01

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的一种新型的科技手段,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幼儿园广泛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以推进幼儿教育方式的革新,为幼儿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使得素质教育从娃娃做起。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

1 多媒体课件的简述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工具,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教师主要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为基础,融入自己的创意与教学技巧,将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信息进行分类,将图形、动画、视频、音乐、艺术字等符合教学内容的素材通过幻灯片形式展现出来。首先,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文字及图像展示优势,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较为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幼儿;其次,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不同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2 多媒体课件在小班教学应用中的主要优势

多媒体课件对于小班教学活动有着很多积极的意义,这是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主要分为课堂时间与业余时间。课堂时间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习内容,业余时间主要包括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开展一些手工、美术、音乐等方向的课程,课堂时间较为枯燥,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不佳。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小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中,根据幼儿的发育特点,通过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简短的视频,都能够提高幼儿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开拓视野、开发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

2.2 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集思广益,内容丰富

幼儿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丰富,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开动智慧,共同设计完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不再依赖枯燥的课本,而是将课本的内容转化成了融合知识与趣味的课件,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同时,课本上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不能展现各种生动形象的例子,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丰富了幼儿教学的内容。

2.3 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对于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一直在探索这这个陌生又未知的世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满足了幼儿对于万事万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有利于幼儿形成创新性思维。

2.4 多媒体教学为幼儿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给予幼儿们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幼儿都投入到了课堂中来,参与关于教学内容的讨论。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都有着较频繁的交流,这就使得幼儿能够感觉到课堂气氛温馨,学习氛围浓厚,提高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了墨守成规、暮气沉沉的课堂氛围。

3 多媒体课件在小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幼儿园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条件直接影响到多媒体设备是否存在,是否具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物质条件;教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与带领者,是多媒体课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幼儿园、教师两个方面,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制定具体的策略。

3.1 从幼儿园方面来分析

首先,要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采购和投入使用。很多幼儿园受到自身发展与财力的限制,或者是为了节约教育成本,都被迫或者主观上未能为幼儿教育安装多媒体设备,这就使得小班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失去了基本的物质前提。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大对于多媒体设备的购置,合理利用幼儿园资源,加快建设多媒体化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经常组织培训,提高教师接触多媒体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如何更好地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设备,提供教师的业务素质。最后,要不断地加强对于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与改进自我教育水平,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投入教育事业。

3.2 从教师方面来分析

首先,要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自学、参加集中培训、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于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幼儿园,熟练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技巧;其次,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通过共享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取长补短,学习优秀的制作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在现代幼儿小班教学活动中也更为广泛地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由于幼儿对于动漫、声音等动画方面的偏爱,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促进幼儿教学效果。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中心幼儿园,山东 临沂 276122)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典型工作任务模式;幼儿园教学;课件制作;影响;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环节,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幼儿教育课件是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而来的,将学习内容变得立体化,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多样性。如何利用教师的职业能力来帮助教学课件发挥其教学效果,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一、典型工作任务模式

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就是完成职能范围内所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可以称作为工作。这种认为是将工作概念化了,而没有反应出工作的实质。其实工作是一种行为,一种需要完成一定工作流程的具体行为,其教师的工作就需要完成像操作、学习以及传授等的工作行为,才能够称之为完成工作。对此,本文将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模式来具体研究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

典型工作任务模式也可以称作为职业行动领域,因为其描述一个职业时,需要提炼出这个职业中最具典型性和完整性的职业行动,并对其在具体工作领域中的实现作出作出反应。典型工作任务模式在描述一个职业时,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完整、综合性的工作流程的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它需要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来区别该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此外,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反映出的工作除具有典型性外,还需要具备普遍性和基础性。因为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是针对于一个职业,而非个人,所以其描述的工作必须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二、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式

在幼儿园中,工作岗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保育员,一种是专业教师。而专业教师中还可以分为班主任和普通教师两种。因为本文是研究典型工作任务模式对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的影响的研究,因此不需要研究保育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此外,班主任和普通教师之间,到底是哪一个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则需要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一)幼儿园班主任的典型工作任务

幼儿园班主任是要固定的负责一个班级的幼儿教育工作和保育工作的监督,并需要根据该班级学习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来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其要认真的执行工作计划和监督普通教师认真执行工作计划,从而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内的教育任务。其次,在每周,班主任都需要开班务会议,制定一周的工作安排,与普通教师和保育员共同管理好班级的幼儿。再次,班主任还需要负责幼儿的安全和卫生,并指导保育员做好卫生保健等的工作。此外,班主任还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这样不但可以交换工作意见,还可以掌握幼儿的一些情况和动态。

(二)幼儿园普通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

幼儿园的普通教师其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协助班主任做好幼儿的教学工作,需要根据班主任所指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普通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教具玩具的制作以及教室环境的布置工作等。由此看来,进行教学课件制作的工作则是由幼儿园的普通教师来承担。

(三)幼儿园教师的典型职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所以其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方法能力,包括工作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一方面是社会能力,包括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还有一方面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等。

三、典型工作任务模式对教育课件制作效果的影响和实施策略

(一)方法能力影响教育课件的整体设计

对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明确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方法能力包括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学习方法、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方法、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幼儿教学课件的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决定教育课件的整体设计。教学课件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构成,其图像和声音主要是将课堂教学从平面变为立体,使教学变得生动和有趣,但图像在教学课件中主要是辅助作用,不能够太过醒目而吸引幼儿过多的注意,使幼儿无法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因为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幼儿,其年龄范围在3到6岁,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的整体设计时,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方法能力,将课件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不能将教学课件的整体画面设计的太过花哨,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其次,不能使课件的设计包含太多的文字,这样会使幼儿失去对教学课件的兴趣。此外,在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时,需要注重课件整体风格的统一性,譬如所背景色彩、文字的颜色等。不能够出现太强烈的色彩对比,否则会扰乱幼儿的视线,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社会能力影响教学课件设计的有效性

对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明确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社会包括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沟通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人际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会影响到教学课件设计是否能够符合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实现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所以在进行教学课件设计时,需要立足于对幼儿学习兴趣方面的掌握,这个需要幼儿园教师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关注幼儿的兴趣以及经常与幼儿进行沟通,使得课件的设计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与幼儿产生互动。

(三)专业能力影响教学课件的专业性

对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明确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课件的制作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曾对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做了明确的规定,需要教师能够将课程能容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且教师所具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就直接的会影响到教学课件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所以要做好一个教学课件,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映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的幼师职业能力调查[J].成才之路,2013(1).

篇7

一、科学区域游戏“主题化”

1.主题游戏节

为了展示日常科学区域游戏的成果,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科学素养,多年来我园一直坚持每学年举办一次有鲜明主题的幼儿园“游戏节”或“游戏周”活动,根据幼儿特点和地方特色,我园分别开展了以小制作、小实验和区域小游戏等为主题的游戏节和游戏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到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全员参与,人人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的魅力。如开展的“巧动手 乐创造”――以小实验为主线的游戏节系列活动为例,我们不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创设浓厚的游戏氛围,还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活动中分别开展了小班水果创意、中班金爪玉螃蟹壳小制作、大班游戏画活动,再如“小问号”游戏节开展的游戏长廊环境评比活动等等,为科学区域游戏增光添彩。

2.主题科学区域游戏

园本课程的开展,形成了一个个从幼儿身边收集到的科学主题游戏。如:《有趣的电》主题系列游戏,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如玩的各种电动玩具、遥控器、电视机等等,而对于电的神奇力量,幼儿感到很新奇。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着意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

二、科学区域游戏“日常化”

我们在科学区域游戏的开展中注重日常的落实,即遵循游戏的价值,也遵循游戏各要素(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协调、整合原则,从而有效地发挥游戏活动中各要素合力的持续效能。

三、科学区域游戏“社会化”

开放性是科学游戏的一个特点,社会实践是园内科学游戏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为此我们十分重视社会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幼儿园科学区域游戏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为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条件,为拓展幼儿进行游戏考察、调查等方面的渠道,我们依靠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游戏实践活动。如幼儿走进社会开展的“生活中的工具”、“哪来的刺耳声”、“马路上的汽车”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四、科学区域游戏“电教化”

为配合课题研究,我园申报了武进区区级电教课题《幼儿科学园本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投影、电视、录像、电脑课件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课题研究,为我园科学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得科学区域游戏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五、科学区域游戏“家庭化”

为使科学区域游戏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把科学区域游戏的范围延伸到了每一位幼儿的家庭。1.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我园结合学习型家庭的推荐评选,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把科学区域游戏作为重要内容,通过访问家庭、在园接待、家长学园、家长会等形式指导家庭共同学习,更新知识。2.举行亲子小实验活动。通过发放科学小实验系列活动方案,让家长了解科学小实验目标、方法、原理等,再指导幼儿一起游戏,在亲子小实验活动中获取科学道理,培养科学兴趣,提高家长与幼儿的科学素养。家长们对幼儿园的活动非常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说明这项活动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已渗透到家庭这块阵地。

我园的科学区域是以生态式游戏为主要方式,尽量以趣味性、生动性、可操作性吸引幼儿,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猜测、独立验证的空间,对待幼儿的提问不敷衍、不推辞,尽可能予以解答,不能回答的带领幼儿进行验证或查阅相关资料,时刻注意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兴趣、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和鼓励幼儿求异思维。

篇8

一、诱发探索科学的动机

创设探索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幼儿引入探索科学问题的情境之中,触发幼儿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科学活动《圆圆的和方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幼儿观察画面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接着将它们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幼儿看了后笑得前俯后仰、议论纷纷。此时,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唤起了幼儿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幼儿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幼儿在积极的状态下,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幼儿的科学活动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探索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要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科学与课堂活动中的联系,从而丰富科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科学、爱科学、应用科学,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信息技术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如科学活动“认识青蛙”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从而使幼儿能直观、形象、具体地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运用多媒体,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青蛙小时候是怎样的?然后引导积极思维,从而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利用动画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演变过程具体呈现在幼儿眼前,使幼儿有了更多的收获。

四、多媒体技术辅助科学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为幼儿自主探索性学习,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活动都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要根据科学教学自身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只能作为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时,需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实践能力上。

(二)不要忽略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幼儿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幼儿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思维遇到障碍、探索受阻时,在幼儿不能自控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

(三)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科学教学,它需要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资源的合理设计、管理与使用的能力和对幼儿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设计、组织、指导的水平。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法,还要对不同的多媒体素材编辑工具的性能,以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篇9

关键词: 幼儿科学 幼儿 科学教育

一、什么是幼儿园科学教育

所谓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孩子还是幼儿的时期对其进行的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也指对幼儿进行自然科学的教育。这不仅仅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同时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科学是幼儿用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创造出的一片独特的天空。它既充满着科学的探究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

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的时候风很大,有一个孩子就对我说:“老师今天的风好大呀!”我问:“这么大的风是从哪里来的呢?”孩子自信满满地说:“树叶在动。”说的同时他还用手臂模仿树叶的晃动。当然,孩子的这一认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和他平时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至少他们认识到风跟树叶飘动的关系,只是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就是儿童认识的科学。

二、幼儿科学的特点

我们都要承认幼儿的科学不同于成人的科学,幼儿有自己的“科学”,这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而只有理解“幼儿科学”的独特性,才能使幼儿的科学教育真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一)幼儿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认识。

然而幼儿能够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吗?从上面所说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幼儿所能理解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成人意义上所指的抽象的、概念化的科学知识,而是具体的科学经验,是经验层次的知识。

(二)幼儿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尽管我们说幼儿有自己的科学,但是来自外部的灌输无法取代他们对所看到事物的理解。同时幼儿的科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经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会不断改变,当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与幼儿已有的认识发生冲突时,就会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发生改变。这也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例如,幼儿玩指南针,起初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不管怎么去改变外界的条件,指南针还是对着那个方向。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认识到,指南针的指向可能跟外界条件的改变是没有关系的,从而会使幼儿转向寻求新的认识,如指南针总是指着门或窗户。

(三)幼儿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幼儿的科学是一种不完善的认识,是一种发展中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认识。

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难以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只能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获取一些表面的信息。同时幼儿也不能区分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信息,即主观的感受和客观观察结果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幼儿的科学带有主观色彩,赋予了其想象的性质。幼儿不能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事物的现象,往往是从自己喜欢的意愿出发。就像孩子们看到小船浮在水面上,会认为那是小船很勇敢。这是因为幼儿分不清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他们相信自己的假想,认为就是真的。同时他们也常常处于游戏的情景中,在一个假想的情景中观察着现实,探索着科学。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作用

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的传输,而且表现在对幼儿发展的全部方面和对幼儿一生的深远影响。

(一)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这一内容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活动。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单单在认知方面,它能够使幼儿的各方面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科学经验,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独立创造的良好品质。

(二)能给幼儿的一生带来影响。

幼儿科学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还表现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一方面,其科学经验为其将来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具体的表象支持,从而成为引导幼儿通向科学世界的桥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童年的科学经历会给人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和美好的回忆。就如同我小时看着哥哥能够将风筝放飞得很高很高,就觉得很神奇,即使现在在广场上看到很多高高飞起的风筝仍觉得不可思议。

四、如何搞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一)选择适合的教材,合理、科学地设计活动。

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幼儿年龄段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同时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认清该阶段幼儿的科学发展目标,知道孩子要认知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培养哪些能力,等等。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设计科学教育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展科学教育。

(二)活动前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材料。

先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大小磁铁若干和质地不同的板,如塑料板、木板、纸板、铁板、玻璃板等,让幼儿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什么质地的东西可以吸,什么质地的东西不能吸。我还为幼儿准备了别针、铁丝、铁钉、铅笔屑,让幼儿知道磁铁隔着不同的材料仍然有吸引力。又如在了解物体沉浮现象时,我为幼儿准备了不同属性的材料,如回形针、积木、鹅卵石、泡沫、塑料瓶。在探索这些物体的同时还让幼儿探索如何让浮的东西下沉、沉的东西上浮等。为了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我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引起幼儿的探究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发幼儿探究的愿望,让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三)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做科学”的乐趣,培养一定的探究科学的情感与认知能力。

1.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幼儿的口、眼、手、脑,让幼儿充分感知、操作、探索。如在“认识沉浮”时,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体放到水里,并摆弄、触摸。又如在认识空气中,让幼儿用气筒给气球打气,用塑料袋找空气,用小瓶装水观察气泡。

2.实验操作法。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并参加实验过程,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如:在“认识磁铁”的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一环节自由探索。为幼儿提供磁铁和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磁铁的各种现象。当幼儿发现隔着厚塑料盒、厚泡沫板,小磁钉不易吸住铁制品时,带领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容易吸住,有的不容易吸住,使幼儿知道磁铁隔着不同的材料仍然有吸引力。引导幼儿设法让磁铁在这些材料上站住,而且要让它们移动,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篇10

1.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

2.课题的意义

(1)课间游戏有利于身心健康。游戏伴随着愉快的情绪,能促使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研究表明:“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使刚来园的孩子尽快摆脱“分离焦虑”适应新生活,幼儿园可创设 “娃娃家”,布置卧室、厨房、餐厅,让幼儿置身于“家”的氛围中,吸引幼儿去操作材料,虚拟的“家庭生活”满足了幼儿在感情、心理上对家的依恋,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2)课间游戏有利于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共同游戏,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为同伴间的交往提供了条件。

(3)课间游戏有利于培养意志品质。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又逐渐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也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二、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丰富课间游戏的内容,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对课间游戏的兴趣,开发多种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探索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四、研究内容

1.丰富课间游戏的内容

(1)器材丰富的户外活动。课间活动既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活动能力,又能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我们园的课间游戏主要是器械活动,每天上午的课间活动我们都会准备不同的器械让幼儿进行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也使户外游戏活动更富特色。如玩轮胎滚滚、踢毽子、曲棍球等,这些活动的游戏材料取材方便,并适合幼儿进行小型分散地练习;如旋转的彩虹伞、好玩的呼啦圈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根据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进行选择投放,比如给我们小班幼儿提供一些易于掌握、模仿性较强、数量充足并能促进动作协调发展、满足幼儿活动的体育器械。

(2)形式多样的自主性游戏。幼儿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游戏环境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我们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是上学期开始实施的,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自主性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开展的方式是以幼儿自由活动、自由结伴为主,教师只是幼儿游戏活动时的支持者、指导者、帮助者。自主性游戏活动激发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对幼儿的个体社会性、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各项综合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游戏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我们会通过仔细的分析和删选,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的情感。

(3)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在开展课间游戏活动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集体教学和分散练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各有侧重。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水平,我们在课间中尽量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情景中激发幼儿参与课间游戏的兴趣。课间游戏中经常会有一物多玩的材料,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教会幼儿游戏材料的基本玩法后,再引导幼儿发现它的多种玩法,并介绍给同伴,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使幼儿体验创新成功的喜悦。

2.提供适宜的课间游戏材料

(1)创设室内游戏的材料。幼儿年龄小,有较强的亲子依恋,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他们从一个熟悉、安全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家庭,不免有恐惧、胆怯的心理,为了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创设了娃娃家,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因为那里有他们喜欢的娃娃、各种家具、玩具及舒适的环境,使幼儿满足对家庭的依恋,找到家的感觉,情感上得到满足。一段时间后幼儿越来越多,许多幼儿都喜欢娃娃家。为此根据幼儿的需要,我们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投放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如:小杯子、小夹子、柱子、豆子,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学习。户外的有毛线球、乒乓球、捉迷藏、丢沙包……。课间领域游戏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般两周更换一次新内容,并且每一次都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以保证游戏的质量。如自然领域游戏《找找哪些东西有生命》,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动物、植物、非生物图片材料,并且每个参加游戏的幼儿都有一套,让他们区分,找出有生命的东西。

(2)提供户外游戏材料。丰富的课间游戏离不开多种游戏材料的参与,各种游戏材料与幼儿的课间游戏密不可分,我们提供给幼儿的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安全、活动价值等都会影响课间游戏开展的效果。游戏材料能促进不同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户外大型玩具滑滑梯、海盗船、摇摇马、跷跷板等,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差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游戏材料还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责任感等多项能力的发展,如:脚踏车、呼啦圈、高跷、跳绳等。

(3)做孩子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教师是课间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应尽力站在幼儿的立场去把握他们内心的想法、理解他们独特的感受方式。当孩子出现困难时,教师在游戏中就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例如在 “投篮”活动中,个别幼儿对投掷出现了一定的苦难,教师就引导幼儿选择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小筐进行投掷,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引导者更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在活动需要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加入了游戏队伍。

(4)挖掘课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索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所谓“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在正规教育活动的间隙,即课间暂短游戏活动也是非正规活动的一部分,而且幼儿在这无形中也常常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活动,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正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所以本年段开展小班段课间游戏的研讨活动,就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指导作了初步探讨,共同寻求游戏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