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计算范文
时间:2023-03-26 03:1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概率计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特定基因型在特定表现型中发生的概率=特定基因型在总体中发生的概率÷正常表现型在总体中发生的概率。
1 自然选择
【例1】 (改编)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 10%,Ss 20%,ss 70%,其中黑色基因S对浅色基因s为显性。工业发展导致树干变黑,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那么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正确的是( )
A. SS 11% B. S 22%,s 78%
C. S 23%,s 77% D. ss 69%
解析:如果第一年种群个体数为100个,当黑色(表现型)个体每年增加10%时,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二年将会增加到11个,基因型为Ss(黑色)个体第二年将增加到22个,基因型为ss(浅色)个体第二年将减少到63个。不少学生没有注意到种群总数即样本已经变化了,出现错解。第二年种群个体总数为96个,基因型SS的频率是11÷96=11.5%;基因型Ss的频率是22÷96=22.9%;基因型ss的频率是63÷96=65.6%。
答案:C。
2 人为淘汰
出于生产实践或实验目的需要,在子代群体中人为选择性地淘汰某种类型的个体,从而导致余下各个基因型个体“格局”改变,概率需要调整。
【例2】 (2009年全国卷高考题改编)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有芒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 3/16
C. 1/16 D. 3/8
解析: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有芒为b。依题意,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分别是1/16AABB、2/16AaBB、4/16AaBb、2/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1/16aabb,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即去掉_bb类型,剩下的植株为1/16AABB,2/16AaBB,4/16AaBb,2/16AABb,2/16aaBb,1/16aaBB,样本范围已由“子二代”(总体)变化为“剩下的植株”(局部),由局部概率公式算得在剩下的植株中各基因型的概率为AABB=(1/16)/(1/16+2/16+4/16+2/16+2/16+1/16)=1/12,AaBB=2/12,AaBb=4/12,AABb=2/12,aaBb=2/12,aaBB=1/12,将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先考虑Aa这对基因,情况如图1所示。
整理得aa=1/8+1/4=3/8
同法求得bb=1/6,则aabb=1/16。
答案:C。
3 自然致死
致死作用是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或染色体变异导致配子或个体的死亡,包括配子致死与合子致死、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等多种情况。存在致死现象时,从表面上看,子代分离比往往偏离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例3】 (2012年安徽省高考题改编)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二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1/9 B. 1/16
C. 4/81 D. 1/25
解析:起始样本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因感病植株rr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所以淘汰后的样本只有抗病植株RR和Rr,那么,在抗病植株中RR=Rr=(4/9)/(4/9+4/9)=1/2,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该群体植株随机情况如表1所示。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1/16,同法求得子二代中感病植株占1/25。
答案:D。
4 试题的特定要求――局部概率与总体概率
在解题的开始或者收尾阶段,一定要注意题目是要计算某遗传事件在子代总体中还是在局部中发生的概率。
【例4】 金鱼是鲫鱼的后代,其丰富多彩的体色、飘逸舒展的鳍条等多种观赏性状,大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这些性状很多已不适合于生存斗争,例如鲜艳的体色,已非身体的保护色。但这些性状有一定经济价值,受到遗传学家的重视。
据中国观赏网介绍,金鱼中紫色鱼雌雄杂交,后代均为紫色个体。纯种灰色鱼与紫色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用该灰色鱼再与紫色鱼杂交,统计后代中灰色鱼个体为2 867个,紫色鱼个体为189个,比例约为15∶1。
阅读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灰色为野生鲫鱼的体色,灰色对紫色为
性状,能说明紫色为纯种的实验为 ,否定金鱼体色为细胞质遗传的实验为 。
(2) 中国动物遗传学家陈桢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紫色是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这4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而4对基因中只要有1个显性基因存在时,就能使个体表现为灰色。观察发现灰色鱼的体色深浅程度随显性基因的增多而加深,则灰色最深的金鱼的基因型是 ,用灰色最深的鱼与紫色金鱼杂交,得到足够数量的F1,让F1中雌雄鱼杂交,得到F2,若F2个体的各表现型成活率相同,则F2中灰色个体的比例理论上为 。F2个体中杂合子 ,灰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
解析: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因此灰色最深的金鱼的基因型为AABBCCDD。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杂交,F2中紫色个体(aabbccdd)占1/4×1/4×1/4×1/4=1/256,灰色个体占1-1/256。F2个体中纯合子占1/2×1/2×1/2×1/2=1/16,杂合子占15/16,纯合子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为紫色,其余都为灰色,因此灰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16-1/256)/(1-1/256)=1/17。
答案:(1) 显性 金鱼中紫色鱼雌雄杂交,后代均为紫色个体 纯种灰色鱼与紫色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 (2) AABBCCDD 255/256 15/16 1/17
【例5】 (2012年江苏省高考题改编)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2所示。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 Ⅰ-2的基因型为 ;Ⅱ-5的基因型为 。
(2) 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生1个两病皆患的男孩概率为 。
(3) 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4) 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
解析:(1) 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为Ⅱ-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的Ⅰ-3和Ⅰ-4的后代中有一个患者Ⅱ-9,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2患甲病,所以可以推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Ⅰ-3无乙致病基因,所以乙病确定为伴X隐性遗传;根据交叉遗传的特点,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其母Ⅰ-2遗传的,所以Ⅰ-2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TXt;综合以上内容,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关于Ⅱ-5的基因型,根据系谱可以看出,Ⅰ-1和Ⅰ-2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这样,Ⅱ-5有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HH或Hh;而Ⅱ-5不患乙病,所以有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TY;综合以上内容,Ⅱ-5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2) Ⅱ-6的基因型为H_XTX-,Ⅱ-5的基因型为H_XTY。如果Ⅱ-5和Ⅱ-6结婚,后代患甲病,则Ⅱ-5和Ⅱ-6的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2/3Hh和2/3Hh,这样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如果后代患乙病,则Ⅱ-5和Ⅱ-6的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应为XTY和1/2XTXt,所生的男孩患乙病样本范围只在男孩内,患乙病男孩样本范围是指所有的孩子,包括女孩,因此所生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2×1/2×1/2=1/8,综合以上内容,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9×1/4=1/36,生1个两病皆患的男孩概率为1/9×1/8=1/72。
(3) Ⅱ-7的基因型可能为1/3HH或2/3Hh。根据题意在正常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10-4,此值就是Ⅱ-8基因型为Hh的概率。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0-4×1/4=1/60 000。
篇2
重庆市江津中学 孙华权 402260
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介于0和1之间。由于学生有关概率及概率计算的知识不够,学生对遗传学题中的有关概率计算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根据遗传的基本定律和有关概率的数学知识,对遗传学题中概率计算的六种类型,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讲解,收到了很好的的教学效果。
一、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计算法
例题1: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概率。
解析: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⑴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Aa。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⑵若该个体为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正确答案:2/3或1/2。
二、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计算法
例题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⑴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例题1的分析可推知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⑵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⑶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患者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正确答案:1/9。
三、利用不完全数学归纳法
例题3:自交系第一代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逐代自交,到自交系第n代时,其杂合子的几率为 。
解析:
第一代 Aa
第二代 1AA 2Aa 1aa 杂合体几率为 1/2
第三代 纯 1AA 2Aa 1aa 纯 杂合体几率为 (1/2)2
第n代 杂合体几率为 (1/2)n-1
正确答案:杂合体几率为 (1/2)n-1
四、利用棋盘法
例题4、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正常指的的孩子,则生下一个孩子只患有一种病和患有两种病以及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
A、1/2,1/8,5/8 B、3/4,1/4,5/8 C、1/4,1/4,1/2 D、1/4,1/8,1/2
解析:据题意分析,先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父),ttAa(母)。然后画棋盘如下:
TA Ta tA ta
TtAA
TtAa
ttAA
ttAa
TtAa
Ttaa
ttAa
ttaa
tA
ta
正确答案:A。
五、利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概率计算法
例题5(同上例题4):解析:⑴据题意分析,先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为TtAa(父亲),ttAa(母亲)。据单基因分析法(每对基因单独分析),若他们再生育后代,则Tt×tt1/2Tt,即多指的概率是1/2;Aa×Aa1/4aa,即白化病的概率是1/4。 ⑵生下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P多指(1/2Tt)又白化(1/4aa)=1/2×1/4=1/8(乘法原理)。 ⑶生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2 +1/4—1/8×2=1/2或1/2×3/4+1/4×1/2=1/2(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⑷生下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1/2 +1/4—1/8×1=5/8(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正确答案:A。
六、数学中集合的方法
例题6、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病之一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ad+bc B、1-ac-bd C、a+c-2ac D、b+d -2bd
解析:该题若用遗传病系谱图来解比较困难,若从数学的集合角度入手,用作图法分析则会化难为易。下面我们先做出图1来验证A表达式,其中大
圆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患甲病,右小圆表示患乙病,
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患甲、乙两种病(ac)两小圆除去交
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ad)或乙病(bc),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篇3
“配子法”就是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以及基因型所占比例,看这个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确定配子产生的比例,最后雌雄配子结合,计算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产生配子的种类以及配子比例。例如某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该个体能产生A和a两种配子,两种配子之比为2:1。具体计算过程为,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意味着AA和A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2,也就是1AA或2Aa,其中A共有4个,a共有2个,所以A:a为2:1。
[例1]图1为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和b表示)。请根据图回答:
(1)若3、7号均不带致病基因,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__。9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
(2)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若9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__。
思路分析:(1)由于7号个体不带致病基因,11号个体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6号个体,所以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6号的基因型为XBXb,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要计算9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就要先知道9号的基因型。由于4号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而且两种基因型的可能性比例为1:1,所以能产生XB和Xb两种配子,比例为3:1,也就是3XB、1Xb,3号产生的配子为1XB、1Y,因此3号和4号的后代基冈型为3XBXB、3XBY、1XBXb、1XbY。由此知道9号的基因型为3/4XBXB或1/4XBXb,两种基因型之比为3:1,因此9号也能产生XB和Xb两种配子,两者之比为7:1,所以9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8。
(2)由于7号带致病基因,11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和7号,因此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6号、7号以及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Bb,10号的基因型为1/3BB或2/3Bb,两者之比为1:2,因此能产生B和b两种配子,比例为2:1,也就是2B、1b。4号和10号类似,也能产生2B、1b两种配子。由于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BB,只产生B一种配子,所以3号和4号的后代基冈型为2BB、1Bb,也就是9号的基因型为2/3BB或1/3Bb。因此9号能产生B和b两种配子,比例为5:1,也就是5B、1b。所以9号和10号的后代基因型为10BB、7Bb、1bb,患病概率为1/18。
参考答案:(1)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XBXB或XBXb1/8(2)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1/18
[例2]图2是某家族两种遗传病遗传的系谱图,其中白化病致病基因为a,红绿色肓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
(1)请写出Ⅲ7的基因型__;Ⅲ9的基因型__。
(2)若Ⅲ7和Ⅲ9近亲结婚,子代患色盲的几率为__,两种遗传病兼得的概率为__。
解析:(1)对于涉及两种遗传病的遗传题,通常的思路是把两种病分开,先计算其中一种病的发病概率,最后两者通过公式计算两种病兼发的概率。根据题意,1号和2号关于色盲这种遗传病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根据例1的分析,7号的基因型也为XBXB或XBXb,不过两种基因型之比为3:1。由于7号同时患白化病,所以7号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两种基因型之比为3:1。5号和6号关于白化病这种遗传病的基因型为Aa和Aa,因此9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由于9号同时患有色盲,所以9号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两种基因型之比为1:2。
篇4
关键词:古典概率; 常见错解;错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40-02 收稿日期:2016-07-20
作者简介:莫庆美(1963―),女,广西蒙山人,贺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与微分方程教学。
一、古典概率计算中常见错误案例
1.审题不清致错
例1 摄影师给6位同学拍照留念, 他们的身高全不相同,要求前后两排各3人,那么后排每人均比前排同学高的概率是 。
错解:据对称性可知,一共6个人,最高3个和最矮3个,各一半,那后排每人比前排同学高的概率为P=12。
剖析:由于审题不清,误求前排3名均比后排相对应3名同学高的概率。前排每人比后排每人都高,所以可以将6人中最矮的3个人放在前排,其余3人站后排,而且每个都不同还需要排列,故所求概率为P=A33A33A66 =120。
教学启迪:该例题说明了在古典概型下计算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同时也看到古典概型下事件的计算需要有较高的技巧性,有些问题的计算还是相当困难的。但学者只需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对典型几类问题会计算即可。
2.计算基本事件总数致错
例2 有4只纸箱,现将3份不同礼物随机地放入纸箱中去,求纸箱中礼物的最多份数分别为2的概率。
错解1: P=C13C14C23A34
错解2: P=C23C13C1434
剖析:计算过程由于基本事件总数错误,导致结果出错;因为每份礼物都有4种放法,所以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为43。纸箱中最多的份数为2,则先选礼物C23,再选纸箱的选法有C14;剩下的1只从3个纸箱中任选一个即C13,故所求事件包含基本事件数为C23C13C14,于是P=C13C14C2343 = 916。
教学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强调是礼物选纸箱,而非纸箱选礼物,处理基本事件总数,也要注意是组合还是排列,本例未涉及排列部分。
3.运用公式P(A・B)=P(A)・P(B),忽视事件的独立性致错
例3 某校派a、b两名同学去参加市区普法知识竞答,有10道不同的题目,其中6道选择题、4道判断题,a、b两名同学依次各抽一题,a同学抽到选择题、b同学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
错解:设A、B分别表示a同学抽到选择题、b同学抽到判断题的事件,即选择题概率为0.6,判断题概率为0.4,那么P(A・B)=P(A)・P(B)=0.6×0.4=0.24。
剖析:因为事件A与B的发生不独立,所以解法错误。a同学可以从6道选择题中任选一道即C16种,b同学从4道判断题中任选一道即C14,样本总数即C110 ・C19。所以正确答案如下: P=C16・C14C110 ・C19=415。
4.分不清组合与排列致错
例4 小明买了10张各不相同奖券,已知这10张奖券中只有3张中奖,如果小明每次只打开1张,那么前3次打开奖券中恰有1次中奖的概率是?
错解:小明所买的奖券中奖率是0.3,不中奖率是0.7,故前3个购买者中恰有1次中奖的概率,第一步从那3张任取一张即C13×0.3,第二步从7张任选两张即C27×0.72,所求P=C13×0.3×C27×0.72。
剖析: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结果错了。该解法忽略了独立重复试验的特点,即各事件的发生应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前3次打开奖券中,第1次打开就中奖了,那么再中奖率,就不再是0.3了,如果有一次不中奖概率是0.7,下一次不中奖概率就不再是0.7。所以该题用到的是排列而非简单组合,正确答案应是
P=3×A13×A27A310=0.525。
5.审题不清,忽视事件“有序”与“无序”致错
例5 在某次试验中把3枚硬币一起掷出,那么出现一枚反面向上, 而另两枚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错解:先出现一反面后出现两正面是一种结果, 故所求概率P=18。
剖析: 在所有 8 种结果中, 一反两正没有说是按顺序的,而是理解为两枚正面向上、一枚反面向上的所有情况。设事件正面向上为H,反面向上为T,基本事件为A,总样本数为S。则3枚硬币掷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 S=(HHH,HHT,HTH,THH,HTT,THT,TTH,TTT ),而两正一反A=(HHT,HTH,THH ),因此, 所求概率P=38。
教学启迪:由于审题不清,更容易忽视事件“有序”与“无序”的情况,题意中并没有说明两正一反是按顺序,而是说所有情况,把掷硬币出现的8 种结果看作等可能性, 然而把事件A的3种结果看作1种结果,也不符合古典概型的等可能性事件了,因此求概率的基本事件自然就会发生错误。
6.对概率论中的一些常用术语理解有误致错
例6 人民公园有一项游戏,即有6不同颜色的小球,每个小球都等可能落入10个塑料桶中的任意一个,假设每个塑料桶容纳的小球没有限制,求每个塑料桶最多有一个小球的概率。
错解:某指定的6个塑料桶各有一个小球,即P=6!106。
剖析:学者受课本例题影响,又由于审题不清,将最多有一个小球的概率理解成某指定的6个塑料桶各有一个小球致错。将6个小球放入10个塑料桶中去,每一种投放是一个基本事件,可知这是古典概率问题,因为每一个小球都可以放入10个塑料桶中的任一个塑料桶,故共有106种不同的放法,而每个塑料桶中至少放一个小球共有A610种不同放法。因而所求的概率为P=A610106。
7.疏忽细节致错
例7 有n个人去餐厅吃饭,他们随机地围绕圆桌而坐,那小黄、小李坐在一起(即座位相邻)概率多少?
错解:假设小黄已先坐下,再考虑小李的坐法。小李的坐法对应一个基本事件,明显小李总共有(n-1)个位置,而(n-1)个座位是等可能的,所以共有(n-1)种坐法,而且基本事件的总数组成等概率样本空间。故所求概率为P=2n-1。
剖析:上面的计算过程好像没有问题。但在这里要注意细节问题,当n=2时,P=2与概率为1相矛盾。小黄、小李两人坐在一起是必然事件,故其概率为1。所以更要在结果后面添加限制条件,正确结果为P=2n-1(n>2)。
二、对古典概率计算中常见错误提出的策略
(1)加强常见错误的案例教学。在教学中,针对学生错误的主要类型加强教学设计,以减少错误的发生,帮助其改正错误。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行为、态度等加强教育,贯彻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
(3)认真备课。尊重学生的学情,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尽量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铺垫性、诱发性、过渡性的问题,必要时补充学习资源和习题。
(4)制定相关制度并执行。对于学生学习行为散漫和态度不端等情况,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5)教师观念的转换。课堂改革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导,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篇5
1 模型原型
【例1】 (2012·江苏卷)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1所示。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答案:1/60 000。
解析:根据系谱图中正常的Ⅰ1和Ⅰ2的后代中有一个女患者Ⅱ2,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7的基因型为H,其中HH占1/3,Hh占2/3。根据题意,正常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10-4,也就是Ⅱ8基因型为H-的概率。故女儿患甲病的概率=2/3×10-4×1/4=1/60 000。
点拨:基因频率与遗传系谱图结合的概率计算模型的原型是遗传系谱图中的个体与自然人群中的个体,且自然人群中的相关个体基因型频率已知。在遗传系谱图中根据亲子代关系计算相关个体基因型的概率后,直接结合自然人群中相关个体基因型频率运用乘法原理求解。
2 模型拓展
【例2】 (2013·安徽卷)图1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
答案:q/3(1+q) 3/4
解析:Ⅱ2的基因型是A_,其中Aa占2/3,AA占1/3。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则AA的频率为(1-q)2,Aa的频率为2(1-q)q。正常男性中Aa的概率为Aa/(AA+Aa)=2(1-q)q/[(1-q)2+2(1-q)q]=2q/(1+q),则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2q/(1+q)×1/4=q/[3(1+q)]。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Ⅱ2与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
点拨:模型拓展较原型的区别在自然人群中的相关基因型个体的概率未知。先按照哈温平衡计算此概率,再按照亲子代关系计算遗传系谱图中相关基因型个体的概率,最后结合自然人群中相关个体基因型频率运用乘法原理求解。
3 模型演练
图3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
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 000人当中有1 900个甲病患者,若Ⅲ12与该地一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 。
答案:1/60 000
解析:某地区人群中每10 000人当中有1 900个甲病患者,不患甲病的是10 000-1 900=8 100,所以aa的概率是8 100/10 000=0.81,由此算出a的基因频率是0.9,的基因频率是0.1。Ⅲ12的基因型是A_,其中Aa占2/3,AA占1/3。
方法一(配子法):Ⅲ12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A占2/3,a占1/3;自然人群中A占0.1,a占0.9。所以若Ⅲ12与该地一女子结婚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aa=1/3×0.9=0.3,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0.3=0.7,故后代患病男孩的概率是0.7×1/2=0.35。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58-02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使得数理统计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计算机技术也促使数理统计进行变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数学学科中的一部分,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掌握,但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都对其产生恐惧心理,觉得难度相对较大。然而,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它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具有知识面广、排版清晰、重难点突出的特征,大部分的教育机构都配备多媒体教室,为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设备,也打破了传统守旧的教学手段。但是,怎样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数理统计中,这就需要数学老师转变思想,加强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发掘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增强多媒体教学的意识。
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具有远程性,它能够打破空间的束缚,能为学生找到最新的第一手资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演示概率统计的理论知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也可以从多媒体知识面广的特征入手,扩大学生学习的广度。
1.1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将单调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的图表,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数理统计时,单凭教师对着课本介绍它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透彻,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功能,把数理统计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图表具有简单易懂的特征,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掌握数理统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散发学生思维。
1.2 开设实验课,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运用实验课更能对其知识有深刻理解。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数学实验课很难开展,学生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不过,多媒体具有动画功能,利用多媒体动画功能来开设实验课,学生更能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1.3 利用多媒体蕴含知识面广,扩大学生学习的广度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都是要建立在之前认知基础上,教师们往往要把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多媒体可以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不断的重放以前的知识实验,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又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2 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法
在学习概率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教师无法进行理性化应用,反而会产生副作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发现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弊端,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
2.1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偏低,必须提升教师计算机水平
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教师操作计算机能力,并且还要具备PPT制作教学内容、设计图形、制作动画等能力。在许多学校,很大一部分的教师都是中老年教师,他们对计算机这类新型的科技并不是非常了解,更不用说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中的基本软件了,所以他们往往用板书的形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远远不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所以,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就成了首要解决问题。但是,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仅靠教师自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也应该组织教师们参加计算机培训课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2.2 多媒体教学意识薄弱,应加强营养多媒体教学的意识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配备多媒体教学,但是由于很多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意识薄弱,使得计算机设备都处于荒废状态。另外,很多教师只是在有听课活动时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不过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只是一味地运用传统的板书来教学,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很难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必须采用先进的设备。多媒体设备是先进的教学设备,它不仅能突出教学重难点,而且能够设计动画,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简单明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意识,对多媒体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它的功能,加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
2.3 教师教学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忽视的。很多老师错误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解决教学中所有难题,殊不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知识是死的,但是人却是活的,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而不是想着怎么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只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如果不懂得怎样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
2.4 模拟实验代替真实的实验
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是因为真实的实验比较抽象,无法达到学习效果,才使用多媒体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是为了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真实实验的作用很大,它的真实性是多媒体实验无法比拟的,实验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如果实验都是模拟实验,那么就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取得相应的知识。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作用
3.1 加强学生对随机的认识
事事都具有两面性,从事情的结果来看可分为必然现象与随机现象。必然现象是指一定会出现的结果,而随机现象是指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比如做生意,成功或者失败;抛一块钱硬币,正面以及反面等等,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机现象随处可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认识随机现象的基础,人们在对数字的正确分析能使人们正确选择事物,让人们在生活中降低出现错误的概率。在大多人看来,学习统计概率能够让人变得理性。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随机现象的事例很多,比如,买鸡蛋时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小明与小红下象棋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
3.2 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数学体系
数学包括数字数学和几何数学,它们所学知识的结果只有一种,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把事物的结果分为几种,与代数和几何不同,它属于数学中的另外一个分支,它与几何代数形成了完整的数学体系。
3.3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正确分析问题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维逻辑性强,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学校应该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目前的大学存在较为严重问题,虽然教师传授了我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但学生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利用这些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处理。所以,学校开展数学教学时,应该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与数学的结合必将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时也要注意合理利用计算机,计算机只是一种学习工具,不能盲目追求应用计算机技术,忽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另外,实施数学模拟实验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封顺,徐世美,岳凡,等.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模式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57(5):116-119.
篇7
中图分类号:TN91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8-0009-04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Based on DSP
FENG Jun-xiang, ZHANG Jian, BO Chao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Particle filter is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and recursive Bayesian estimation which has special advantages in dealing with the nonlinear and non-Gaussian problems. However, both the enormous computations and low speed restrict its implementation in real-time system. At first, the basic theory of particle filter is introduced. Then, the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is improved for solv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enormous computations and hard implementation of hardware, which reduced the average cycle to 90%. At last,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is fulfilled through DSP. Compared with original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the improved algorithm optimizes the steps of computation of weights, resample and output,which improve the calculator speed and filter precision. The improved particle filter algorithm testifies its advantages of fast speed and high accuracy through carrying out simulation in DSP system.Keywords: particle filter; hardwareimplementation; computation of weights; DSP
0 引 言
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ing,PF)[1-2]或Monte Carlo粒子滤波(MCPF)是以重要性采样(importance sampling,IS)和序贯重要性采样(sequential IS,SIS)为基础的序贯Monte Carlo(sequential MC,SMC)方法,因此又称为SMC滤波,1999年正式提出PF称谓[3],该名称现已广泛采用。由于PF算法在理论上对高维非线性、非高斯动态系统的状态递推估计或概率推理等问题都不具敏感性,因此,在复杂问题的求解上它表现出突出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实时信号处理领域,粒子滤波算法几乎没有得到实际应用,这主要是因为粒子滤波算法本身较复杂,运算量大,需要存储的空间大。某些改进粒子滤波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粒子滤波算法的精度,却使得粒子滤波算法更加复杂,实时性很差。
在此,首先介绍了标准粒子滤波算法,之后从硬件实现的角度出发,将粒子滤波权值计算中的权值归一化部分合并到重采样计算和输出计算步骤中,并且改进了权值计算方法,以非线性非高斯系统为例,验证了改进算法的精度,结果说明,改进算法更适合硬件实现,一定程度上在提高了算法运算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滤波精度。
1 粒子滤波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1.1 粒子滤波算法
粒子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原理用粒子概率密度表示的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4-5]。对于离散时间估计问题,可用下面的状态方程(1)和测量方程(2)进行描述。
xk=f(xk-1,vk-1),k∈N (1)
zk=h(xk,nk),k∈N(2)
式中:k为离散时间k时刻;xk∈Rdx为动态系统在k时刻的状态变量;zk∈Rdz为动态系统在k时刻的观测向量;v∈Rdv和n∈Rdn分别为系统噪声和观测噪声,它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噪声;方程f:RdxRdx和h:RdxRdz分别为有界的线性或非线性映射。状态方程模型用来描述状态随时间演变的过程,测量方程模型用来描述状态与观测值之间的关系。
假定初始先验概率密度函数p(x0/z0)=p(x0),已知观测值z0:k={zi:i=0,1,2,…,n},г蚝笱楦怕史植伎杀硎疚[6]:
p(x1:k/z1:k)≈∑Mm=1w(m)1:kδ(x1:k-xm1:k)(3)
式中:{x(m)1:k,w(m)1:k}Mm=1是确定的,x(m)1:k={x(m)1,x(m)2,…,x(m)k};x(m)k为k时刻的第m个粒子;δ(•)为狄拉克函数;w(m)k为k时刻第m个粒子的权值。
假如待估值为E[h(x1:k)],其中h(•)是以x1:k为自变量的函数,则估计值可由下式计算得出[7]:
篇8
关键词:移动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概率转发;路由开销;洪泛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是由平等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动态拓扑的特点[1],既可以独立地组成一个网络运行,也可以作为固定设施网络的一种补充,在战场通信、紧急抢险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MANET节点的移动性引起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从而导致现有的路由协议不再适用,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的路由协议成为MANET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2]。
MANET路由技术的核心是以最小的代价快速地找到一条通往目的节点的路径,洪泛是最经典的路由策略,源节点向全网络广播路由查询包,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会参与每一次寻路过程,当网络规模较大时,洪泛会带来巨大的路由开销,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广播风暴[3]。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路由协议的开销,优化路由算法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针对传统路由算法的不足,以按需距离矢量(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路由协议[4]为基础,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预测的改进路由算法(Directional Prediction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AODV,DPPAODV),以降低路由开销,提高网络性能。
1 相关研究
洪泛的缺点在于搜索的无节制,致使每一次路由过程都要波及整个网络。针对这一问题,扩展环算法[5]提出了一种逐步扩大搜索范围的思路,一旦找到目的节点则搜索停止,这样搜索过程就不会波及整个网络。但当目的节点较远时,源节点需要多次重复发送路由请求包,仍会带来较大的路由开销。
路由开销取决于参与转发的节点数量,在密度较大的网络中只需部分节点参与转发即可覆盖整个网络,概率转发算法[6-7]的核心思想即是减少路由查询过程中参与转发的节点数量。网络中的节点通过选取某种概率P来决定是否转发,P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网络环境,这样在转发信号仍要覆盖整个网络的前提下,降低了参与转发的节点密度,如图1所示。概率转发算法减少了查询请求包被转发的次数,降低了网络开销。不难看出,概率转发算法的重点是转发概率的确定。
文献[8]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密度对转发概率的影响,利用hello包获取周边邻居节点的个数,以此为标准衡量局部节点密度,密度大,则转发概率小;
反之,转发概率大。文献[9]则通过对收到的邻居节点发送的相同的查询请求包进行计数,来判断节点密度。文献[10]认为只获得一跳邻居节点的信息是不够的,应该搜集尽量多的节点信息,包括邻居节点所能够传输到的节点。文献[11]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并结合了局部网络节点的密度,剩余能量多的节点转发概率大,反之转发概率小。文献[12]利用信号强度估测目标节点的距离,进一步减少转发节点数量,降低路由开销。
概率转发算法的优点是在保证整个网络无缝覆盖的基础上,减少了参与转发的节点数量,从而降低了路由开销。但是现有概率转发算法存在以下问题:1)同洪泛一样,概率转发算法仍然力求全网络覆盖,而实际上在某一次路由开始的时刻,目的节点只能位于一个确定的地点,路由过程只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其他方向的搜索即使设定了转发概率,也都是无效的;2) 为所有或者部分节点设计一个统一的转发概率,忽略了不同节点的个体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预测的概率转发算法,通过将路由过程限制在指向目的节点的方向上,进一步降低路由开销。
2 基于方向预测的概率转发算法设计
基于方向预测的概率转发算法(DPPAODV)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能够知道目的节点的方位信息,使得路由过程只是沿着目的节点所在方向进行,而不必覆盖整个网络,那么自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路由开销。如图2所示,路由搜索只需覆盖部分网络,但已经可以找到目的节点。与经典概率转发算法的图1相比较,在通向目的节点的方向上的节点以概率参与转发,而其他方向的节点则并不转发,图2中灰色的节点数目即为减少的路由开销。
3 实验分析
实验采用仿真软件NS2[14],在1000m×1000m的区域内分布100个节点,采用随机路点移动模型(Random Waypoint Model,RWP)[15]。节点均使用相同参数的射频单元,无线接口为IEEE 802.11,全向天线,覆盖半径为250m,信道容量为2Mb/s。采用固定码率(Constant Bit Rate, CBR) 数据流模型。修改最大移动速度的值模拟不同的场景,每种场景运行实验20次,每次1000s,取所有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路由协议均在AODV路由协议基础上修改实现,从归一化路由开销、平均端到端时延和数据包投递率三个方面,对比了洪泛算法、扩展环算法、经典概率转发算法和本文提出的DPPAODV算法的不同。
3.1 归一化路由开销
归一化路由开销指发送一个数据信息包所需要的控制消息包个数,该参数反映了网络路由效率。由图4可以看出,基于方向预测的概率转发算法的路由开销最小,比洪泛算法降低了70%,比扩展环算法降低了50%,比经典概率转发算法降低了20%左右。随着节点最大速度的增加,各算法的路由开销均有所增加,但是DPPAODV算法的性能仍然最优,说明算法能够适应场景的变化,自适应地确定转发概率的方法有效,总体上DPPAODV算法有效地减小了路由发现过程的盲目性,降低了路由开销。
3.2 平均端到端时延
平均端到端时延指整个仿真过程中所有成功到达目的地的数据包的平均时延,包含所有可能的延迟时间,如路由发现时间、数据包传递时间等。该参数从时间的角度反映了所选路由的质量。如图5所示,在四种算法的平均端到端时延中,总体来看DPPAODV算法的时延最小,主要是因为在路由发现节点减少了转发数据包数量,降低了网络中的信道竞争,从而缩短了端到端时延。随着节点移动速率的增加,各算法的平均端到端时延有变大的趋势。
4 结语
传统的洪泛、扩展环以及经典概率转发算法存在路由开销较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目标节点的方位,因而只能盲目地进行拉网式搜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修改AODV路由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方向预测的概率转发算法,在无需GPS辅助的情况下,通过监听网络中的射频信号,从中提取节点ID和时间信息,以此为依据自适应地计算节点的转发概率,限制转发节点的数量,有效地降低了路由开销。利用NS2在多种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保证数据包投递率的前提下,归一化路由开销、平均端到端时延均优于洪泛、扩展环和经典概率转发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参考文献:
[1]CHLAMTAC I, CONTI M, LIU J 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imperatives and challenges [J]. Ad Hoc Networks, 2003, 1(1): 13-64.
[2]李世宝, 洪利. 基于距离预测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发现算法[J]. 通信学报,2010, 31(11):180-187.
[3]NI SY, TSENG YC, CHEN YS, et al. The broadcast storm problem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C]// MobiCom99: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Annual 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New York: ACM, 1999: 151-162.
[4]PERKINS C, BELDINGROYER E, DAS S. 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AODV) Routing, RFC 3561 [S]. Geneva: IETF, 2003.
[5]PU I M, SHEN Y. A framework for chase strategies in recent energy or time efficient route discovery protocols for MANETs [C]// WoWMoM2011: 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 World of Wireless, Mobile and Multimedia Networks. Piscataway: IEEE, 2011: 1-4.
[6]WILLIAMS B, CAMP T. Comparison of broadcasting technique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 MobiHoc02: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New York: ACM, 2002: 194-205.
[7]SASSON Y, CAVIN D, SCHIPER A. Probabilistic broadcast for flooding in wireless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 WCNC2003: Proceedings of 2003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Piscataway: IEEE, 2003, 2: 1124-1130.
[8]YASSEIN M B, NIMER S F, ALDUBAI A Y. A new dynamic counterbased broadcasting schem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 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2011,19(1):553-563.
[9]ZHANG Q, AGRAWAL D P. Dynamic probabilistic broadcasting in MANETs [J].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2005, 65(2): 220-233.
[10]KHALAF M B, ALDUBAI A Y, BUCHANAN W. A new adaptive broadcasting approach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6th Conference on Wireless Advanced. Piscataway: IEEE, 2010: 1-6.
[11]NAND P, SHARMA S C. Probability based improved broadcasting for AODV routing protocol [C]// 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iscataway: IEEE, 2011: 621-625.
[12]ZHANG X M, WANG E B, XIA J J, et al. An estimated distancebased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1, 60(7): 3473-3484.
[13]FILIPPO S, MARTA C G, AMOS M, et al. 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patterns [J]. Nature,2012,484:96-100.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一、转变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然后不断地在学习的道路上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巩固,并且能够让他们积极进取,还能主动找到分析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上不断地创新,能够在知识的道路上前进。由于计算机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理论性,所以,在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时候不能只是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对办公软件的实际操作中,这些都是需要熟能生巧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内容应该如何操作,其他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对教师讲授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实际的练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消化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也能够快速指出并且进行改正。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知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它在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相对于其他阶段来说还是比较强的,并且对所有的事情还是比较好奇。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积极性的引导,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找到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提升,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内容,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篇10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2009年,财政部在《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意见》中,就要求核算单位的电算化的使用率达到80%。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市场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会计电算化是市场的选择。大中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要,首先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中小型企业,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采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形式。市场需要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市场对于会计电算化类人才需求,持续上升,市场对于具备会计电算化知识的高端会计人员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具备熟练的电算化实际能力的人才,受到市场的青睐,同时,具备电算化的初步技能也成为进入企业的门槛。
目前,全国核算单位达到1200万户左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总需量达到3000万人。企业管理中对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于电算化专业的新的要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瞄准这一市场行情,强化了学生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会计类专业中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电算化课程成为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相关专业也涉及会计电算化课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电算化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经验,传统的理论型、精英型教学模式,在的教学实践中有所突破。
一、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的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专任教师们往往会停留在抽象的理解上,没有具体的对象作为其支撑,这种层次的认识,会进一步地影响到教材选择、教材的理解与教学方法、教学测评等各个环节,因此,在总个教学中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
针对重庆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同学认为电算化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有实用性,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对于课程的认识正确,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
高校会计电算化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计中,财务应用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相分离,侧重于会计报表的处理与总账模块的学习,但是这种设计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会计核算的高一级需要。选择好合适的教材,把有限的课时放在高效的教学上,直接关系到高职电算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充分利用教学互动、教学相结合等模式和方法。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让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到发挥和重视。
(二)教师缺乏知识更新,实务操作不娴熟
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长时间脱离会计岗位,有可能缺乏会计实务经验,跟不上实务发展的节拍,在教学中,理论难免与实际相脱节,加上会计专业教师比较紧缺,授课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自我提升,进行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合理或老化,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实训的重要因素之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的理论知识融合和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驾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Sybase、Oracle等大型软件在会计上得到大量地应用,电子商务也与会计电算化软件进一步融合,给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课程能力考核不突出
课程考核在电算化教学中具有导向作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该突出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然而,长期以来,电算化教学的考核以理论知识点为主,重视理论知识而没有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学生上机的机会比较少,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岗位能力训练,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改进的经验总结
(一)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企业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第一,为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教师对重庆博文财务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重庆中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煤电气有限公司、等近七十家中小型企业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调研工作,确定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建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突出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比例,着重学生电算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二,组织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视角,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进行深入而细致地分析,对电算化课程教学与实训项目进行的开发与研究,共同编写教材和开发实训项目。结合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筛选。加强学生的电算化操作技能,体现工学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机会。
第三,在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之上,确定《财务软件运用》课程等核心课程,会计电算化能力模块设置《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财务软件运用》和《ERP运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建立电算化试题库、多媒体、电子教案等途径,强化电算化教学对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