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范文
时间:2023-03-30 18:5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者权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古以来,在创造人类财富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就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其中,领导者、技术创新者的作用更大。技术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关键。现代社会,特别是以进入信息时代为标志,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西奥多·舒尔茨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试图将人这个最能动、最复杂的生产因素分析清楚,以提高其使用效果(对人的投资收益率)。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消耗稀缺资源即需要进行资本投资。包括人的知识和人的技能的形成是对其进行投资的结果,不是一切人力资源而是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并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的知识和技能也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可以将它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可以理解为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从货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即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各项支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教育(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的投资,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优生、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体质从而提高活劳动的产出率,有助于延长劳动者的寿命从而增加人的劳动年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本,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资本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其他资本所不能替代的。人力资本理论的这一观念为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产、人力资本等一系列重要概念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般的,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分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确立是基于人力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会计界人士试图将人力(企业中最有用的一部分人力)以比较精确数量(货币)的形式向人们报告及与物质资本一起分配利润。毫无疑问,这种探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两者在实际应用中都遇到了不少难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方案,有学者提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其主要内容为将人力资本也视为权益的一部分,做分录:
借:人力资产
贷:人力资本
其中人力资产的概念,是指以成为企业的劳动者为标志,以未来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产生的部分现值作为计价尺度(人力资产的计价方法可用经济价值法等)。人力资产的计价应以权威的人力资产评估机构结合每个人的智能以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方法统一评估。一个人可能因组织的原因而影响产出能力,但可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出其公允价值,实现与物质资产的优化配置。他们以分配制度中的“工资+分红”来证明其正确性。而笔者以为,劳动者权益会计有其相当不完善之处,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我们先来看一下借款与资本金的关系。两者都给企业提供资金,但借款只能取得固定的收益———利息,资本取得变动的收益———剩余索取权。这主要是因为两者承担的风险不一样。在企业破产时,借款可以优先从企业的资产中得到赔偿,而资本金是最后一个得到赔偿的,但是破产的企业,基本上资本金是没有收回多少的可能。也就是说,资本与借款相比,因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所以也有分得更大收益的权利。借款人将资金借给企业后,并不能派出代表常驻企业以时刻监督企业的运营来确保其资金的安全,一般也就是定期得到企业的财务报表,或从其他的外界渠道得知企业的经营信息。事实上,借款人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安于这种状况。从整体上来说,他们将资金分散借给不同的企业以分散风险,并视风险大小调整利率高低。他们也满足于按约定的利率从企业分得经营成果的一部分,并不因企业的利润高而要求分得更多的利息,也不因企业经营不善而减少利息的收取。总体上,资本金是否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取决于市场的定价。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决定了利率的高低。利率高,借款获得的收益就大。如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银行贷款利率很高时,人们有个形象的说法,说企业为银行打工,因为付完利息后,靠拥有资本金来分享的剩余收益已经很少了。所以债权人给企业提供资金,是以固定收益的形式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上可知,借款人也提供资金给企业,从长期来说,企业一直都有借款,数额也并不比实收资本低。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企业经营期间中,借款人和股东都提供了大致相当的资金给企业经营。但是两者从企业分得的经营成果的方式却是有很大不同。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承担的风险不同。所以提供资金给企业,并不是以浮动的方式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充分条件。同时,因借款取得的固定利息,也应视为在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由此对照劳动者权益会计,假使能将员工的人力资本以较精确的形式入账,也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员工对企业的亏损是不承担责任的,他们一般会选择离开企业。让他们承担当年的亏损都很难,因此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并列,一方面会让报表使用者认为两者在很大程度有许多共性,而造成很多的误解;另一方面,他们在承担企业亏损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起放在财务报表的权益部分是不合适的。
第二,浮动工资与固定工资的区别并不是劳动者权益会计成立的有力证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美国,白领人员人数已超过蓝领工人。特别是由于软件行业的兴起以及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很多方面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工资的形式,也更多地采用固定工资与效益工资结合的方式。美国的高科技行业出现了将报酬以期权形式体现等新的分配方式。报酬一般分为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绝对意义上的固定工资,可以理解为,雇佣双方根据市场标准谈好工资,只要雇工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就可取得约定的工资。浮动工资,指雇佣双方根据市场标准谈好,雇工不计固定工资,所得报酬占利润的一定比例,亏损不负责。可以预先提取工资,以后从实际所获得分利中扣减。
固定工资的优点有:(1)劳动力能预期所得,比较好地筹划未来,过上稳定的生活。(2)把劳动力从边际价值低的地方转移到高的地方,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浮动工资,或分红,或采取期权形式,是指劳动者的所得与企业的股东获利按比例分配,采取浮动的形式。
目前世界上的企业运行模式,大中型规模的主要为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市场占有率上、缴纳税收、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都是其他类型的公司无法相比的。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存在着高昂的成本、监督成本,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采取浮动工资,主要是为了企业更有效地参与竞争,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对立。
但浮动分利也有两个主要的缺点:(1)企业是否赢利,其计算只为经营高层掌握,由于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较多,一般的员工心里没底。(2)不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长久没有利润,意味着员工也没有正常收益,若最终倒闭,则可能影响员工生活,造成社会动荡。
目前人力资源的分配方式,从固定工资更多地向结合企业效益的混合工资方向变化。一般采取混合的形式,两者之间如何比例,取决于各方的博弈及偏好。
以影星为例,雇佣他们的费用,在电影的制作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电影中的作用,也是极大的。为什么他们仍以固定数额,不是以分成来获取报酬。因为他们控制不了成本,也不能了解最后收益的计算。因为一部电影,可能用到电影公司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的发生、计算,非影星所能掌握和控制。所以影星取得固定的收益,电影公司承担盈亏。影星并不因其作用大,而要求分享利润。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意味着影片亏损时,他们分文未得,还要承担亏损。因此不能说人力资源重要了,就一定会采取浮动工资的形式。人力资源,即使是以固定工资的形式,也是在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
第三,劳动者权益会计实际操作的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事先评估人力资源的价值,恐怕是极其困难的事。(2)单独的人必须与组织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单独的人与组织结合是有很高的成本的,不能轻易地转换。即使单个人有很高的评估出来的价值,在与几个组织不合适的结合后,其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可估量的。(3)企业的经营是股东及其聘用的经理人的事。在守法的范围内,只要盈利,其他人并不能将价值标准或经营理念强加于企业之上。而如何经营企业,并无标准可言,对错也很难定论。即使评估机构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也不一定适合企业。企业如不接受,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4)人是在经常变化的,至少一年应该评估一次,由于评估的专业性,企业由此支出的费用也是极高的。(5)人员的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动,会导致报表的经常变动,导致流言的传播,所以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因此,劳动者权益会计,在很多方面有不完善之处。笔者认为揭示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首先应该在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将之用于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以使会计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职业保障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劳务派遣是指派遣单位招聘劳动者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把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其中,劳动者的工资由派遣单位发放,劳动者加班费、奖金等相关福利发放和日常管理考核由用人单位负责。
劳务派遣最主要的特征:一是劳动者的雇佣与使用分离,即劳动者是由派遣公司雇佣,但具体使用劳动者的却是派遣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二是存在两个法律关系,即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与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二、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并难以得到救济的问题并不少见,主要有:
(一)劳务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劳务派遣劳动者拥有与用人单位相同岗位劳动者获得相同工资奖金、保险、加班费、高温补贴及年休假等薪酬待遇的权利,但现实中,劳务派遣劳动者与国有企业甚至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相比,工资相差很大,甚至连高温补贴都不享受。至于带薪年休假、职业年金等则更是劳务派遣劳动者不敢奢求的。
(二)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得不到保障
由于劳动者的具体使用管理是由用人单位负责,因此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也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但是现实中,用人单位由于压缩成本或者管理混乱等原因,往往不能为派遣劳动者完成工作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且常见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单位。例如,工作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劳动者,往往因为劳动合同规定的具体工作内容不详或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类似兜底条款,导致劳动者在单位中的具体岗位时常发生变化,这在乡镇一级的机关事业单位尤为突出,劳务派遣员工也往往像正式干部一样临时被抽调从事诸如脱贫攻坚、村级组织换届这类“中心”工作,与其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内容相差甚远,至于劳动者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其他人员支持更无从可谈。
(三)劳务派遣劳动者职业规划发展不明朗、保障无力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应当是正式用工(劳动合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等的过渡,多作为经济不景气或劳动者失业后的权宜之一。但我国的劳务派遣并未体现这一特征。例如,银行等国有企业存在以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同一位劳动者达数年(往往把劳动者分期派遣至不同的分支机构,避免同一分支机构常年使用同一劳动者),而最终依然没有直接与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就使得劳务派遣劳动对于“转正”没有预期,甚至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也都视之为“外人”,没有归属感。这也往往最终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四)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救济渠道不畅
由于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责任分配不明确,劳动者自身法律知识和能力有限及维权的金钱时间等成本过高,导致劳务派遣劳动者权利救济困难。例如,劳动仲裁是劳动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这也意味着劳务派遣劳动者需要支付更多的时间、交通误工等金钱成本才能维权。还有劳务派遣者参加工会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无法享受到工会会员才能享受到的中秋节发月饼等福利。
三、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路径
要想完善对劳务派遣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离不开法律法规完善、劳动者自身维权素质提升、政府监督管理加强、工会充分发挥维权作用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
(一)完善劳务派遣法律法规
在明确劳务派遣劳动者工伤、被第三人侵权或侵权第三人等各种情形下的责任承担主体,明确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兜底连带承担责任,不易主要由劳务派遣单位或用人单位单方承担,但可允许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内部约定各自承担的比例。可以完善立法,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在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劳务派遣许可证的同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预付金,避免或减少劳动者工资拖欠及工伤等各类事件因责任主体不明或推卸责任遭受损失,劳动监察部门还要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日常检查并加强法律宣传。
(二)完善劳动合同及劳务派遣协议示范文本,明确用人单位保障工作条件责任
尤其是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单位,要出台专门的文件明确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内容及其工作所需要配合或支持的部门及人员,甚至还要明确到劳务派遣劳动者订书机等办公用品的申领,紧急情形下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申请程序,防止劳务派遣劳动者因身份“临时”而无法正常协调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的业务关系,因推诿扯皮而影响劳务派遣劳动者工作效率。同时,派遣单位还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加班费的标准并协调及时支付给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加班费等薪金待遇的,派遣单位有义务予以解决并进行垫付。
(三)加强职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助力劳务派遣劳动者职业发展规划
派遣单位不能仅把劳务派遣劳动者看做“赚钱的工具”,而是要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把劳务派遣劳动者真正当做“自己人”和“宝贵财富”(品牌),可以利用工会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入职培训及日常培训,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劳务派遣劳动者在职进修及考取各类相关资格证书。还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协调,对于通过连续两次签订劳动合同、在同一家用人工作的劳动者,可以让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劳动者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否则有违劳务派遣的“临时性”即“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四)提升劳务派遣劳动者的法律知识水平与依法维权能力
权利往往是要靠自己争取,劳务派遣劳动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书籍等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识,并在工作中注意收集保存劳动合同原件及关于劳动时间(含加班)、劳动条件、工资发放及保险缴纳等各类证据,依法通过工会调解、劳动仲裁直至诉讼解决劳动纠纷,而避免采用越级上访甚至“跳楼”等极端非理性方式维权。劳务派遣单位还有依法及时成立工会组织并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参加工会的权利,通过组织业务竞赛、中秋晚会等活动增强劳动者的团结,缓解工作压力。
(黄颖单位为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镇人民政府;黄荟单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蓓单位为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检察院雅星检察室)
[作者简介:黄颖(1989―),女,广东信宜人,专科,毕业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镇人民政府统计办公室职员,研究方向:法哲学。黄荟(1997―),女,广东信宜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5级英语本科在读,共青团员,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刘蓓(1987―),男,山东龙口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法学学士,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检察院雅星检察室科员,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保护
一、劳动者权益概述
劳动权益是指劳动者作为特定的权利主体所享有的、与劳动相关联,特定的资格、自由、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权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具有对应的义务主体,及国家和用人单位;而劳动权益则是一个复合概念,不仅包括了劳动权本身,更侧重于其利益指向,它不是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它没有严格意义上对应的义务主体。因此,在提及劳动权益保障的时候,使用责任主体更为科学。劳动权的实现是劳动权益保障的基础和核心。
劳动权益是由一系列权益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劳动权益按照一定的分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权利系统的合力,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方面,从劳动权益的内容构成来看,它涉及了人权的所有权利和利益层次。属于人身方面的权利有职业安全权、自由择业权、休息权;属于财产和经济方面的权利有劳动报酬权、福利权和社会保障权;属于政治文化方面的权利有结社权、职业教育权等。与其他权利的实现相比,劳动权的不同特征在于其义务主体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对下列内容做出明确规定:(1)就业年龄: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严禁使用童工。(2)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3)确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并对劳动者义务、未成年工人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对延长工作时间而支付工资报酬标准的规定及劳动争议处理等其他方面作出规定。
我国劳动法具有如下优点:(1)保障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2)建立并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3)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4)建立并推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5)完善了劳动标准体系;(6)健全了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二、劳动者权益及其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不规范
按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从现状看,虽然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合同签订率还比较高,可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有许多企业用工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农民工。而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或缺少必备条款,或违反最低工资标准。
(二)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
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资拖欠,同工不能同酬、社会保险缺失等。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工伤事故的频发显示,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并未得到充分保障,尤其是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缺失。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普通劳动者并没有足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对工资正常合理增长充满期待。此外,部分行业、企业分配秩序不规范,分配差距过大、分配关系不合理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劳动就业权受到侵害
狭义的劳动权,主要是指劳动就业权,又称工作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者的其他劳动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即只有实现就业,劳动者的其他权利才有可能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中实现。关于平等就业权,我国《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平等就业权的实施,主要是反对就业歧视。国际劳工公约关于“就业歧视”的基本含义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我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
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主要在平等就业权方面受到了歧视,平等就业权在劳工立法上既变现为就业准入的平等,也表现为就业待遇的平等,而后者包括工资待遇、职位晋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平等。现实中,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工作技能, 往往只能进入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没有升迁的机会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属于没有取得正式的职工身份、地位不很稳定的“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与城市正式职工相比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就业和工资体系。农民工往往干着城市职工不愿意干的最脏、最苦、最差、最危险的工作,却拿着最低廉的工资,同时任意克扣、拖延甚至拒付工资的现象频繁发生。此外,除了工资以外,农民工不享受任何福利保障,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甚至子女的受教育权也曾经受到严格的限制;第三,农民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契约十分松散,随意解雇农民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雇主常常借虚假合同、任意变更合同内容无情压榨农民工的血汗。另外,90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大量城市职工下岗,许多城市政府为保护城市劳动力的优先就业权。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一度出台了种种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和用工调节费等导致了针对农民工的严重的就业歧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实现任重道远。
(四)劳动报酬权没有保障
我国的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作了相应的规定:(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2)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4)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5)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可以说,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式职工的劳动报酬权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目前问题最严重的是广大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的工资普遍比城市职工低。二是克扣、拖欠工资,同时,雇主拒不支付或不按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在解除合同后,不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农民工经济补偿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五)没有完整的劳动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尝试和建立之中,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方面,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渐成体系并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农民工没有被纳入这个体系之中。
第一,在社会保险方面,城市劳动者已经具有统一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体系,工伤保险正在建立之中,但是城市劳动者被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人口还仅仅是有限的一部分,更不用说农民工了,他们根本不在保障范围之中。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基本是依据户籍制度设置的,农民工基本未被“覆盖”。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国家从未放弃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许多地区一直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体制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第二,在养老保险方面,已经有“北京模式”、“深圳模式”、“上海模式”几种实践经验;医疗保险方面,除个别地区探索建立城镇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外,在已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可引导流入城镇的农民工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在社会救助方面,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一般很难或不能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或补偿。
三、完善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虽然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某些规定已显陈旧,这也给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劳动立法,使其规定更加具体明确,增加可操作性,从而使广大劳动者从中获益。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一要认真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立企业欠薪报告、劳动合同备案、工资保障准备金等预警制度,预防劳动者的权利受损。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制度,彻底清理歧视性政策。
二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加监察机制和人员编制,同时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劳动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明确其职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要定期制度化的检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情况。
三要为劳动者提供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的畅通途径,建立健全劳动者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节、仲裁工作以方便劳动者维护权益。
(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立法
劳动者应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使劳动者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创造多种渠道的咨询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可以把一部分社区学校向劳动者开放或者开放一些针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也就是提高了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建立公共卫生预警和快速反应制度。四是完善社会保险立法。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们不可能马上将劳动者纳入现行的适用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网络,但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在立法中将过高的保障水平降低至基本保障。实现“高福利、窄覆盖”向“低福利、广覆盖”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进入社会保障制度内,尤其是与现阶段农民工利益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更应该是优先考虑的方向。
(四)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重视开展对劳动者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法律素质,从而更有效维护其自身权益。劳动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培训中应多以案例教学等劳动者易接受的培训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学法用法知识。
要加大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普法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使保护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能在一个良好的法制大环境下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常凯:劳动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阅,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第106页.
[2]周伟:中国的劳动就业歧视:法律与现实阅,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第72页.
篇4
法定假日加班应有300%工资的规定,几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知道。现在国庆节已过去一个多月了,按说国庆节加班工资应该发到或即将发到加班的劳动者手中。但据11月7日《人民日报》题为《看得见的加班拿不到的加班费》报道称,一民营企业的职工说:“除了春节以外,其他的法定假期公司里都有人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员工都要写自愿加班申请,那样公司就更不用支付加班费了。”一事业单位的职工说:“大家都想给领导留点好印象,不会为一点加班费去要说法。”学者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应得到有力的保护。相对于其他劳动纠纷,加班报酬的监察容易操作,也能够迅速见效。”
假日加班工资的问题,被新闻媒体多年来不断提起,只是所有的指责就如东风吹马耳。应该承认,经济发展带来一些新兴行业的繁荣,节假日是这些行业的“黄金期”。比如旅游业的导游,十一黄金周都不会闲着,若其中4天休息日的加班不调休,7天的加班工资相当于17个工作日的工资。每月标准工作日为21.75天,那么一个“黄金周”的加班工资是职工一个月工资的78%。这样的加班费成本,让用工单位没几个会老实地遵守法律。
当劳动法律规定让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较大冲击时,用人单位就会想方设法规避法律。比如对节日加班费减量,或是让劳动者主动明示放弃权益,而用人单位就无须履行义务了。指责劳动监察不给力,也不是太公平,因为劳动监察没有接到举报,咋去有的放矢地处理违法的用人单位?
员工加班是否真心放弃加班费?恐怕员工尚无这么高的爱企如家的境界。当然,笔者不否认确实有企业员工自愿把加班当做义务劳动,甘愿放弃某些权益同企业共进退,但现在这样的企业少之又少。法定假日加班的劳动者拿不到加班工资,更多的是无奈。这种无奈,包含了劳动者维权能力不强的因素。
事实上,劳动者的权益能不能落实,也需要劳动者把意见放在桌面讲。所谓的“桌面上”,就是劳动者要求权益落实,与有义务落实权益者当面说清谁是谁非,而不是拐弯抹角通过第三人去“使之闻之”。综观所有关注假日加班费的报道,都揭示了现象,却隐去了不发加班费的具体单位的真实信息,如此泛泛地“使之闻之”不会让侵权的用工单位受到很大刺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劳动者自我维护权益承担的风险太大,当劳动者为了争得一些权益又可能失去更大的利益时,没多少人会“视死如归”。
篇5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合法权益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一、用人单位不得延长试用期并不得重复使用试用期。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 第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 可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试用期长短不得超过法律、法规的上限规定,但可以少于上限规定。 同时,劳部发[1996]354号文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这就是说,“试用期”仅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那种在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时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为由,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二、 用人单位不得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5条第一款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应全面理解这段话:首先是“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用人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就证明劳动者是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以试用期不合格为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其次是“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条件”应当先公布,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所共知。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劳动者有权提出疑义。第三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未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在试用期,会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只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超过试用期,除《劳动法》第25条第二、第三、第四款规定外,用人单位须具备一定条件,按规定程序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另据《劳动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见,在试用期中生病虽能解除劳动合同,但也应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情况下”。
三、试用期劳动者享有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与用人单位不同的是,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并且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职业技能培训费用。
四、试用期劳动者享有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 一般来说,试用期内工资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但并不是说用人单位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或建立劳动关系后,试用、熟练、见习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确切地说,用人单位有权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上,自主确定劳动者试用期内的工资标准。若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按规定休假,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以现金形式按月、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故意拖欠和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五、试用期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与其他劳动职工一样,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缴保险费。与此同时,劳动者从签订劳动合同当月起,还应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
六、试用期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医疗待遇。1989年7月8日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患病医疗问题给宁波市劳动局的复函》(劳办险字[1989]3号)指出,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间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可以享受医疗待遇,医疗期为三个月。《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另据《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如遇工伤,还应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七、试用期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措施,防止事故,减少危害,不得以任何借口指挥违章作业或借故不予保护。
八、试用期劳动者享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用人单位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时,试用期的劳动者也有权参加。另外,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出资(指有货币支付凭证的情况)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若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出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篇6
适用特殊工时制,必须经过审批
【案例】 2013年1月18日,一家大酒店正式开张的当天,酒店便与严萍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严萍为客房服务员,主要负责值夜班,工作时间跨度自下午6:00至第二天早上6:00。期间,如果顾客有什么需要则根据情况予以处理,没什么事便可睡觉,即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该用工方式并未得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由于夜间常被顾客叫醒,而严萍一旦被叫醒之后便整夜无法入睡,故仅仅一个月下来,严萍便因无法承受而提出换岗,但被大酒店以合同约定在先为由拒绝。
【点评】劳动合同中关于不定时工作制的约定对严萍并没有约束力。不定时工作制,也叫无定时工时制,它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原因,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本案情形当属其列。《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七条也指出:“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即就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企业必须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否则便无权适用。
适用特殊工时制,范围须受限制
【案例】 周薇是一家公司的普通销售人员。自2013年2月8日起,公司为取消值夜班守店人员开支,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即白天分别少工作3小时,晚上10时至次日早上8时,则由员工轮流值班。其间,如有供货商送来货物,必须接受、清点、记账;如有顾客购买货物,也应当服务。一周后,一向患有失眠症的周薇由此导致了身体严重不适,而坚决拒绝继续履行新工作时间。但公司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总的工作时间同以前差不多为由,责令其无条件执行或自行安排与同事换班。
【点评】 公司无权对周薇适用综合计算工时这一特殊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或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需要安排职工连续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四条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对象限定为: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第五条则对行业限定为: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本案中,周薇并不属于上述主体,所从事的也不是上述行业,且公司未经周薇同意而单方调整已变更原有劳动合同,故周薇有权拒绝。
适用特殊工时制,不得侵犯休息权
篇7
由于一部分劳动者文化水平低等因素,没有法律意识常识,不能事先预算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而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在权益受损害后不知道怎样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没有组织能力,比如非公企业的劳动者。由于许多非公企业没有组建工会,因而在其中就业的劳动者,他们得不到工会组织的保护,使这部分劳动者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与载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社会的呼吁,更好地?S护自己的权益。部分劳动者对自身社会保障权益认知度不清楚,不会维护自身社会保障权益。有一些劳动者只关心工资收入和工作机会,怕失去工作,而忽视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与社会保障权益维护;部分劳动者尤其是许多农民工作为传统小生产者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并不认同和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更谈不上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一部分劳动者怕失去工作机会而不敢向用人单位争取自己的合法维权与社会保障权利的维护。然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不在于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而恰恰在于法律、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它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获取社会保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各方面,政府必须维护劳动者应有的保障。社会保障属于政府职能的范围,扶弱济贫、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务工劳动者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根源
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要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裂痕的弥合,目前针对不同身份的劳动者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必然会被包括各类劳动者在内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所代替。但在当下,需要设计一套合理有限的过渡制度以实现这个目标。总的来说,完善所有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采取分类分步的保障办法,以社会保险为主,辅之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解决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的问题,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大量务工人员的流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经济财富,另一方面大量人口的流入对当地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前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存在着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享受养老,医疗待遇。很多地方企业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设立种种限制务工人员的措施,在外来务工人员问题上长期不作为,不重视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将外来务工人员,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即根据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情况,适当降低门槛,让其与城镇职工实行同等缴费、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参保内容上可以有选择性,目前主要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三项基本社会保险,一般不强制要求参加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再有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导致反复参保、退保,这就直接损害了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的对等权益。
三、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的对策与机制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系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度。改革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在现有的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细化对劳动者的规则和保护。从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落实、完善劳动法。落实工会制度,提高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中的作用。工会组织就是这样一个能组织、团结和代表劳动者与资本对话的机构。工会应积极参与劳动法制建设,从源头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多层次地参与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和制订工作,代表和反映职工的意愿,使劳动立法实现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工会立法。
(一)政府应发挥作用,维护劳动者权益
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政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导部门,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应发挥主要作用。把全体社会劳动者纳入到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相互衔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发挥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和商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使劳动者无论在失业还是在职期间或者在遭遇各种社会风险时都能获得合理的社会帮助,确保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得以实现和维护。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篇8
【关键词】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劳动者权益保护
一、劳务派遣的内涵与特征
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是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处工作,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费用由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和缴纳,用工单位则负责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并行使其对劳动者的指挥权与管理权。劳务派遣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所存在的主要差异就是劳动者雇用与使用的分离,劳动法律关系牵涉到三方主体,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劳动者的雇佣与劳动者的使用相互分离。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用工形式,打破了传统的雇佣、使用二合一的模式,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部分角色发生转变:作为劳动者的雇主,劳务派遣单位仅负责对劳动者的招聘录用、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非生产性事务的管理;而对于入职培训、安排具体工作岗位等生产性劳动事务的管理均由用工单位来负责。(2)劳务派遣是一种非典型雇佣关系。非典型雇佣关系可以概括为劳动关系的“三合”与“三分”。“三合”即劳动关系与经营关系的重合、劳动关系与服务关系的重合、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的重合,“三分”即劳动关系与工作场地分离、劳动关系与持续性工作分离、劳动关系中雇佣与使用分离。劳务派遣是由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三方主体所组成的雇佣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提供合适的劳动者,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处工作,并负责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用。(3)用工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安排的工作具有临时性。劳务派遣就业形式的兴起最初是作为用工单位满足自身临时用工需求的一种手段。因雇员休假或临时增加工作任务而出现的雇主用工短缺,可以通过在岗员工加班、或使用劳务派遣单位出租的工人来解决。通过这种灵活就业的用工形式,能够从真正意思上为用工单位节约招聘录用、考核雇员等大量成本。
二、劳务派遣三方主体法律关系分析
(1)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者订立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2)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中对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所享有的劳动指示权的范围和内容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在劳务派遣的法律实务中,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包括请求劳动者直接为劳动给付、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指示监督劳动者提供劳动等广泛的权利。(3)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劳务派遣协议,协议内容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约定双方不能任意为之,不能违背劳动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笔者赞成郑尚元教授的观点,认为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法律关系是劳动力派遣契约关系,是劳动法上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劳务派遣三方主体的法律关系结构如图所示:
三、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职业安全权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就业形势的紧张,我国劳务派遣制度适用的行业主要是生产加工和建筑类企业,被派遣劳动者所从事的大多为具有一定危险系数的重体力劳动,加之劳务派遣单位节约用人成本,逃避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等相关保险的义务,而且实际用工单位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劳动者不进行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不提供必备的劳保用品,因此造成劳动者职业安全权受到侵害的现象频频发生。(2)相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薪酬。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
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但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却要屡屡遭受实际用工单位的区别对待。(3)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缺乏。一方面由于法律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处的工作岗位要求是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从而造成用工单位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往往忽视了派遣员工;另一方面由于劳务派遣单位对用工单位在用人上的一些特殊需求无法获悉,加之对派遣员工进行单独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昂贵等诸多原因,导致被派遣劳动者也无法从劳务派遣单位那里享受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四、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
(1)细化劳务派遣适用的行业范围。《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企业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动关系雇佣的基本准则应当是直接雇佣,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员工的工作岗位只能是满足企业临时用工需求的一些非主营业务岗位。但由于对此类岗位的界定存在模糊性,削弱了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可操作性,因此可以参考日本劳动派遣法对派遣业务范围所采取的正面列举的立法体例,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以正面列举的立法体例直接规定各个省份劳务派遣制度所适用的业务范围。(2)明确雇主责任的分配模式。在劳务派遣制度下雇主对劳动者“雇”和“用”的相互分离,为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相互推卸对派遣员工应承担的雇主责任制造了条件。有关学者研究指出,如果不能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雇主责任进行均衡分配,可能造成任一方雇主逃避责任的现象发生,并最终损害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美国相关立法对劳务派遣制度所采取的“共同雇主”的责任分配模式,详细界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有效地防止了劳务派遣单位及用工单位为降低企业经营或用人成本而将成本转嫁给派遣员工的法律风险。因此,我国对劳务派遣下雇主责任的规定可以借鉴美国的“共同雇主”理论和相关的立法体例,以保障派遣用工的合法权益受损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主体。(3)推行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我国对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在立法层面做了相关的规定,但却忽略了容易规避派遣单位以及用工单位责任的合同环节,无法弥补劳务派遣制度下“用工单位不雇人、派遣单位不用工”的管理漏洞,笔者主张可以通过推行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的方式来填补这一管理上的真空。该类集体合同的行政一方代表将由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或公司高管来担任,职工一方代表则主要由两个雇主的工会及劳务派遣员工代表所组成,合同双方代表将重点就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及三方责任等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协商。
参 考 文 献
篇9
摘要: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合理的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要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导向,切实的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合理的劳动报酬、合理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以及劳动福利和保险,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劳动保障
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中的一切发展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而劳动者权益保护就是对劳动者最根本利益的具体落实,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标志。
一、安全生产保障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在整个伦理体系中,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应以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前提、为保障。实施以人为本,促进安全生产。
生命具有最高的伦理价值,无论是站在社会伦理的角度还是生产伦理的角度,这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的状况令人担忧,伤亡事故频发,尤其是在矿难方面,仅在2011年间我国就发生了14起重大的矿难事故,尤其严重的有贵州盘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9人遇难,河南九里山矿难18名矿工全部遇难,湖南衡阳矿难29人遇难,云南师宗矿难35人死亡8人失踪等等。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充分的说明了在生产活动中,企业所实施的是“财富优先获得”的一种重利轻义的价值观,企业主把劳动者当作是可再生资源,是一种低成本的廉价工具,是满足自己谋取暴利的手段,忽视了社会正义的第一原则是保存人的生命安全,保存人的生命安全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首要德行。在生产活动中,当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实现生产活动中的各种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始终把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地位,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人的生命安全只能是其它一切价值的目的,而不能是其它一切目的的工具。无论是在社会、政治还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为了满足其它伦理原则而逾越了生命生存的原则,尊重与保存生命原则具有绝对的优先权,人的生命安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生产领域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二、合理劳动报酬支付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一定的劳动而获取相应的报酬,劳动报酬的获得是劳动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存权利,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劳动者进入劳动关系的直接目的是获取劳动报酬,维持自身在这个社会生活中的需要,但对于企业而言它是把劳动力看作是一种成本的支出,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它就运用各种理由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最为严重的是对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本就是“工作中的贫困者”,对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和克扣使农民工无法生存和再生产,是属于典型的绝对剥削。这不仅是对社会道德的无视,更是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农民工在自身的生存无法满足的条件下,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例如在2005年,农民工王斌余因为父亲病重急需用钱,在自己讨薪未果时向工头举起了刀,连杀4人,重伤1人;湖北农民胡兴英向工头讨要4000元工资未果时,一怒之下将汽油泼向自己和工头之后点燃,导致胡兴英燃烧死亡,工头严重烧伤。这些事实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诉求。劳动者工资的及时发放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更是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因此企业要具有善待员工的“诚意”和“以人为本”的伦理关照,合理及时的发放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合理劳动时间
合理的劳动时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劳动者提高幸福指数的先决条件。
“正当的劳动权利要求,劳动者的日工作时间(“工作日”)必须以不超过劳动者所能承担的正常劳动能力消耗为最低限度,而工作以外的休息或休闲时间必须以能够让劳动者足以恢复其正常劳动能力为最低限度”。当劳动者在超出自身能承受的劳动时间之外继续工作,只会是降低生产效率,而不可能是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的《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日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的时间不得超过44个小时。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执行国家规定的合理劳动时间,特别是在私有企业中,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的时间约达51个小时,在所有的企业中完全按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工作的仅占15.8%。超时的工作使劳动者成为工作的机器,影响了工作效率、消磨了身体,还会导致劳动者步入思维和文化的真空,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添加了阻碍。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劳动者要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因为劳动者合理的工作时间不仅表明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标志着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多,对劳动权利的享受就越充分,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就越高。
四、社会福利和保险保障
劳动的过程也是消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伤害与危险,因此,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和保险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劳动权力的一部分,更“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社会福利是劳动者保障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目标,社会福利在于保障劳动者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的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它囊括了生活、教育、医疗、交通、文娱、体育、欣赏等方面的福利待遇。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的劳动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福利似乎与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无关,因此对社会福利的实施对象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更加关注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使全体的劳动者都能享受到社会福利,从而使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社会保险对于劳动者而言是劳动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者因为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主要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一样都不偏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大多都是劳动强度大、伤亡率高、工作时间长的工种,这些工种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加上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一般不愿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农民工出现伤害或者失业,必然会导致农民工的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状态,难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他们的生活状况就非常令人担忧。“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所以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使广大的劳动者(主要是指农民工)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消除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充分的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只有保障好劳动者的权益,才能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俊人. 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全国总工会11月5日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5号),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认真抓好《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会组织等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存在的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辞退职工、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以及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等方面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要采取切实措施,严肃查处。
二、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会组织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经常性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一)严格工时审批制度,认真做好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对严重违反工时规定的用人单位,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确保工时规定的落实。
(二)各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北京市最低工资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补充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企业因经济效益不好,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暂缓执行。经批准后,可延长半年执行;半年后无论何种原因,均要执行现行最低工资标准。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申请暂缓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要严格把关,并在暂缓执行期到期时督促企业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以及由于工作需要加班加点而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行为,要加强经常性监察,及时做出行政处理决定并负责监督执行。
(三)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对非国有企业贯彻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处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行为。
(四)要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案件的受理和查处工作。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举报专查和常规巡查工作。对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有关案件,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办案件的有关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结案,结案率要保持在95%以上。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工作的常规巡视检查,把有可能引发劳动纠纷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企业违法案件通报制度,对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辞退职工、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生活费、养老金、不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要按行业系统及时进行通报。加大惩处克扣和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行为的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抓好劳动保障年检工作,坚持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内容的原则,并创造条件把年检扩大到各类非国有企业。
(五)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充分发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能作用,加大劳动争议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力度,仲裁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要将由劳动争议引发的无序的集体上访、突发事件等人民内部矛盾,纳入有序的解决渠道。对当事人超过申诉时效的请求,凡有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确实不能受理的,要提供法律救助,以裁决的方式予以驳回,为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提供条件。对企业拖欠工资及拖欠工资后逃匿引发的劳动争议,要引导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指导职业介绍机构认真贯彻《劳动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杜绝虚假信息,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要进一步落实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体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控制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将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实行综合考核。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制度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有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要做好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督促和指导企业切实搞好“三级安全教育”。对建筑、矿山等行业、企业使用的农民工要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生产易燃易爆、剧毒产品的企业和以这些物质为原料的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全员培训;凡在企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做到持证上岗。
要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的监察工作,各级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督促和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主管部门在加强对所属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同时,要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企业要切实落实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工作;要不断改善生产作业条件,减少和杜绝职业危害;对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严格执行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三同时”有关法规,加强“三同时”审查工作,确保企业新、改、扩、迁建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准出现新的职业危害和不安全隐患。
(八)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工会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情况的,要及时提出意见,督促和帮助企业做好防范工作。
(九)各级公安机关要依法查处强迫劳动及体罚、殴打、拘禁劳动者等严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的违法行为,对非法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殴打、侮辱劳动者以及阻挠有关部门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除公安机关依法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可以扣留居民身份证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留居民身份证或者做抵押。
三、开展“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综合监察活动,促进《劳动法》的贯彻落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健康。监察活动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是:
(一)检查企业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各级劳动保障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企业招用职工不签劳动合同、合同不完备或显失公平的,要责令其限期签订或重新修订;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予以通报批评;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或违反有关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给职工造成损害的,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对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要督促其履行。
(二)纠正和处理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行为。对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责令其限期发放工资,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对不执行整改指令的,要依法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要求其限期发放;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理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和“两个确保”的监察执法工作力度。重点查处缴费单位不依法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企业不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歧视下岗职工和不与下岗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对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或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直接责任人要处以罚款;对迟缴社会保险费的要加收滞纳金;对由于未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致使职工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或影响其再就业的,由用人单位赔偿其损失。
(四)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治理、监控。市劳动保障部门和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活动,检查的重点地区是城八区以及与庆典活动相关的场所、群众购物、娱乐场所和其他与群众生命、生活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场所;检查的重点行业是矿山、建筑、化工、石油、交通等行业以及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制造企业和使用单位;检查的内容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重点场所的电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监控情况、建筑工地的安全防护以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立即处理,限期解决;对重大问题、隐患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迅速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制定预案,加强监控,确保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发现问题突出、隐患严重、责任制不落实、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职业危害严重的单位,依法该处罚的要处罚,该整顿的要整顿,该停产的要停产。
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劳动法律监督作用。要加快在非国有企业组建工会的步伐,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非国有企业要尽快建立。在建立工会组织的同时,要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签订集体合同。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必须建立并完善工会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工作指导,指导企业工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责,了解和掌握企业劳动关系动态,并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情况。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的监督作用,以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