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范文
时间:2023-04-09 19: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东权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股东权益 法律保护 公司治理
在公司治理这一议题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始终是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中小股东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影响到公司能否健康发展。从更深层面来看,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程度也关系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产生、表现以及解决进行深入的探讨。
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表现
从表面上看,在公司中所有股东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因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每一个股东都不直接支配公司财产,只能通过公司的业绩增长、价值提高而获得投资收益。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由于所持股份的不同,导致不同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力存在差异,由股东会选举决定的公司董事会也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独立性。这样,中小股东的权益时时处于被大股东侵害的可能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利用关联交易侵吞公司资产。在股份比例悬殊的公司中,大股东往往控制董事会,从而进一步控制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利用其控制地位,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占有上市公司资产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方法不胜枚举,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大股东低价甚至是无偿占用股份公司的资金,造成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比较著名的例子是三九集团利用其控股地位挪用上市公司三九医药的资金;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以不正常高价向股份公司出售原材料或转让资产;大股东从其所控制的公司中低价赊购产品转售获利;大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操纵公司为其提供大额长期的贷款担保等。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在资合公司中,为了体现资本平等,绝大多数公司在公司的章程中都选择了资本多数决这一公认的原则。可是,在公平的外表下这一原则却存在不公平的诱因。诚然,在资本多数决的原则下股东是平等的,但不同股东的权力却是不一样的。大股东由于所持股份多,拥有的表决权也就大,大到一定程度就呈现出拥有半数以上股份股东的意志就是公司的意志,当资本多数决原则被大股东滥用后,中小股东的权益就很容易受到侵害。
公司权力制衡缺失。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大股东在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择上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样一来,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大多由大股东的代言人充任,公司的各项决策都以维护大股东利益为目的,公正性便无从谈起。虽然我国《公司法》也规定了独立董事和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时的累积投票制,但是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维护缺乏保证,同时累积投票制的范围也很窄且容易被规避。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由来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但是我国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却尤为突出,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资本多数决体制的负面效应。由于体现了股东平等思想并保证了决策效率,资本多数决原则被各国《公司法》奉为基本原则之一。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其两面性,资本多数决原则也不例外。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推行资本多数决不但保证不了股东平等,反而严重阻碍了股东平等思想的实现。而大小股东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如果不加限制,资本多数决原则的负面效应必然使得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变得严重。
文化背景不利于中小股东主张自身权益。除却制度因素之外,文化背景也是造成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较晚,在企业制度建设和我国《公司法》的制定上,我国都借鉴了先进国家的优秀成果,有时甚至是照搬了先进国家的现成条文和做法,可是我国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却更为突出,这不能不引起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文化思考。在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浓厚,对中小股东权利的尊重是一种自觉行为。而我国,由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威权统治,这种政治文化氛围影响深远。在此影响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的权利很容易被忽视。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中国必然表现出水土不服,尤其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不完备。我国的《公司法》中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但是还远远称不上完备,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还很欠缺。中小股东保护自己权益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召开股东大会,以股东大会决议的形式制止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但是中小股东并没有股东大会的召集权,根据我国《公司法》,此项权利归属于董事会,而实际中董事会又大多被大股东所操控,在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时,董事会又怎么会去召集股东大会呢?中小股东保护自己权益的另一种手段就提出提案,但是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东的提案权保持了沉默。最后,我国《公司法》对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人数的最低限度没有规定,这就留下了一个漏洞,那就是不论出席股东大会的人数多少,只要召集人履行了召集程序,股东大会的决议就是有效的。而中小股东由于股份所限,行权成本过高,往往选择不参加股东大会。在此情况下,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很难表达中小股东的利益诉求。
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思考
从前文分析可见,公司权力表面上属于全体股东,实际上公司权力却被大股东通过董事会牢牢控制,并据此来损害中小股东权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的公司,从形式上看治理结构是相当完善的,有权力机关股东大会、执行机关董事会、监察机关监事会。可是从实质和操作层面上看,所有的机关大都操控在大股东手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显得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要从增强上述公司治理机构的独立性入手。首先,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的法定最低人数,这样,大股东就不可能在少数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时乘机通过有损小股东利益的决议。其次,在董事、监事选举中强制适用累积投票制。我国《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可见,这一规定并不具备强制力,很容易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由出资者来参与公司治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公司治理的结果所影响的绝不仅是出资者,公司的员工、所在地政府甚至是供应商的利益都和公司息息相关。他们也应该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这一方面扩大了公司治理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小股东的权力更加均衡。
构建民主平等的公司治理文化。在公司治理中,容易出现大股东包揽一切的家长制作风,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企业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公司治理文化。笔者认为,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只能达到形式的民主和平等,保证不了实质的民主和平等。现行《公司法》所遵循的资本多数决等原则,极易造成大股东通吃的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在公司治理中应该作出一些向中小股东利益倾斜的规定,来实现实质上的民主和平等,并培养在公司治理中尊重、重视中小股东权益的文化氛围。例如,《公司法》中完全可以强制规定在董事选举时适用累积投票制等。
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我国的《公司法》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法》,欧美的《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并不明确且无强制性。由于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做法对欧美公司并无不妥。但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完善,这种做法对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主要应在《公司法》中做出规定,对大股东的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适度加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2
关键词:IPO;定价;权益定价法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即股票的初始发行定价,是指发行上市公司将股票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的投资者所采取的价格。一般来说,理论上的定价只是作为一种参考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股票的定价往往与定价方式息息相关。现在在国际上通行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固定价格方式:是指承销商和发行人在公开发行前商定一个固定价格并据此价格进行公开募集。以这种方式发行股票的企业可以准确预知收益率,因此,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往往采取这种发行方式。(2)累积定单方式:主要是事先不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股份,而是有机会让投资者在新股发行定价完成之前表现出对股份的需求,并根据投资者的需求信息确定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用这种发行方式对理论上的定价往往只作参考,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投资者对股份的需求。(3)招标竞价方式:是指投资者之间的公开竞价,挖掘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促使发行价格贴近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并按照投资者竞价高低分配股票。这种方式其实比理论上的定价更准确一些,因为以这种方式所确定的发行价格不仅表现了公司的市场价值,还表现了人们对公司价值的一种期望,相当于投资者对公司无形价值的一种承认。
一、对以往的定价方式的回顾
现行理论上对IPO的定价方法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类:一类是可比公司定价法,即对可比较的或者代表性公司进行分析,尤其注意有着相似业务的公司的新近发行以及相似规模的其他新近的首次公开发行以获得定价基础。在运用可比公司定价法时,可以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比率指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企业价值(EV)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的比率等等。一类是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即根据发行公司可预计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得出公司价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而确定发行价。还有一类是内含报酬法:即认为是用未来红利的现值来确定发行价格。在实际运用中,市盈率、现金流贴现法和股息贴现法较常用,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定价方法,然后提出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从股东权益看IPO定价。
市盈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发行人的行业情况,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订发行市盈率,然后决定发行价格。
2.现金流贴现法。
运用现金流贴现法主要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的前提是本次发行成功地筹到了现金并将该现金运用到了公司的项目投资上,预测的期限一般是5~10年。其次,是预测公司的残值。残值是公司预测时的市场价值,可以参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然后选择贴现率计算公司的净现值。
最后,确认发行公司的股本、需要募集的资金和发行的股份计算发行价。
3.内含价值法(DCF)。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未来红利的现值来确定发行价格。这种方法是理论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被承认的方法。内含价值法要根据不同公司的不同特点来确定。
(1)若公司是每年分配固定的股息,则:
这种模型适用于增长率不稳定的公司,T通常取为5~10年,而在我国,有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上市2~3年内财务包装将会释放殆尽,财务数据将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经营结果。因此,我国T可以取2~3年。
二、从股东权益来看IPO定价
我们以上只大致介绍了一下很多定价方法中的常用的三种。从以上三种方法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定价主要是从公司价值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股东权益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将整个市场看成一个对该上市公司拟发行股票的唯一的一个买家。市场为什么会出钱来买这些股票?原因是它可以得到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每年的股息收入,另一部分是企业的留存利润,这两部分都是属于股东权益。考虑留存收益是因为如果不考虑企业的扩大投资,这部分也应发给股东,但股东为了能在以后年度能拿更多的股息,因此同意作为企业的留存利润进行企业的再生产投资。同时也是相当于股东借钱给了上市企业,因此,在考虑市场会出钱来购买股票时,应从这两部分来考虑。
但我们这里同样存在一个问题:企业每年的股息是怎样变动的?在这里我们先给出一个总的公式,然后再分情况进行讨论。
设公司拟发行n股,每股价格为P,每股股息为D,则:
nP=nD+留存收益
又:留存收益=n×留存收益成本
则:P=D+留存收益成本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我们只需确定每股股息和留存收益成本即可。
1.每股股息。
我们在确定每股股息前首先要明确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配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将这笔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的收益率,企业就不应保留留存收益。因此,留存收益成本就是企业放弃将这笔钱用于风险相似的投资而留存下来所要付出的代价。
明确了留存收益成本之后,我们就明白其实股东每年的股息收益就是来自于企业前一年的留存收益,相当于一个无限递推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使用股东权益法时,所用的股息选最近一年的股息即可,因为以后年度的股息收入可以体现在现在的留存收益当中。
股息收益同样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以同行业上市企业最近一年的平均股息为参照标准;二是以与企业有相似资本结构与规模的同行业企业的股息为参照标准。
2.留存收益成本。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因为留存收益的假设是没有把这笔钱投资于风险资产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我们可以用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算留存收益成本。
Ks=Rf+β(Rm-Rf)
Ks—留存收益成本,Rf—无风险报酬率,β-股票的风险系数
Rm—市场股票的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可以选国债利率或银行固定存款利率,股票的风险β系数可以查行业β系数,通过一些网站如国泰君安等可以查到。
(2)风险溢价法。主要原理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也越高。普通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风险大于债券投资者,因此,会在债券的收益率上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
Ks=Kb+RPc
Kb—债务成本,RPc—股东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债务成本可以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计算。而股东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则主要用经验值来求得,具体如下:
市场利率达到历史最高点时,RPc≈3%
市场利率处于历史最低点时,RPc≈5%
通常情况下,RPc≈(3%~5%),一般取RPc≈4%
三、总结
权益报酬率法与内含价值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内含价值法是把以后各年的股息折现为现值,而权益报酬法是把以后各年的股息看成是前一年的留存收益所创造的。而笔者认为我国的股票市场并不规范,用理论上的未来各年预计股息收入其实并不代表了企业潜在的价值,很多企业为了在股市上圈钱,不惜假造财务报表,结果上市前两年因有主承销商的支撑,比较正常,但过了3~5年或许更短时间之后,就显示出了其虚假财务的真面目。而这时企业亏损严重,更别说给股东以股息了。因此,此时与理论上应有的股息相差甚远。因此,用这种方法我认为误差较大,尤其对于象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
而权益报酬法就克服了这种缺陷:将未来的股息纳入留存收益里考虑,因此,在对企业定价时,就只需考虑最近一年的股息收益和当年的留存收益成本,而避免了企业上市时间长之后收益的不确定性给IPO定价所造成的误差,权益报酬法比较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这只是我个人意见,希望大学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
一、小股东权益的基本理论及现状
(一)小股东的内涵及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1.小股东的内涵。公司是由股东投资设立的一种商事组织形式,公司股东被认为是公司的成员,是公司的所有权人,是公司成立、存续不可或缺的条件,股东的出资是公司成立的基础。一般而言,公司的股东因为出资额的不同,形成了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区别。所谓大股东(有时也称为控制股东),一般是指公司中持股较多,享有控股权,对公司事务可以行使事实上的控制权的股东,而小股东则是与大股东相对应的概念,即在公司中占有较小的股份份额,对公司的实际经营做不出实质性影响的股东。关于法律上的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界定,世界各国的学者众说纷纭,总体来说大致上有两种看法:“比例说和事件说。比例说认为,区别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关键在于持股比例,占有公司股份绝对多数比例的股东就是大股东,反之,则是小股东;事件说则认为是否成为大股东的标准并非完全以其所持股份是否达到某一比例为绝对标准,而是以在涉及到公司运作的每一具体事件中,视股东对该事件的影响力和决定力而定”。笔者认为,小股东应该是持有公司少量股份,无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乃至各种大小事务施加实质性的影响,对公司没有话语权,且其在公司范围内的利益一直受到大股东的左右,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他们一直都希望公司繁荣并且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可是往往只能在受到压迫、排挤、欺诈以及不公正歧视。
2.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1)股东平等原则一直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且作为公平、正义价值的体现。在公司中基于股东资格而产生的每个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是平等的,各股东依其所持有的股份享有平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不得对任何股东予以歧视,各国公司法无不对此也作出相应的规定。我国《公司法》127条第一款规定“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的权利。”即同股同权和同股同利、第104条第一款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也就是一股一表决权。这些规定从表面上看起来股东的股份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是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绝对行使,必然会导致大股东为己之利滥用权利,而损害小股东的权益,使股东平等从法律规定的形式上的平等走向实质的不平等,这显然有违公平、正义理念。(2)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治的不断进步,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突出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公司法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小股东无疑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与大股东之间存在很大的经济实力上的差距,经常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约束大股东的行为。(3)小股东既然作为弱势群体,其自力救济能力必然是有限的或者显得不那么有效,这就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资本市场上,弱者是没有多少生存空间的,如果没有制度的刻意保护,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将会是一句空话,对弱者股东的权利提供充分的保护,才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根本理念”。因此,不管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制度设计上,如果不对小股东的权益予以特别的关注以及对大股东的权益予以有效制衡,必然会导致对小股东权利的任意侵犯,这显然是不利于社会价值的体现和社会的安定的。
(二)我国小股东权益受损害的现状及其成因
1.我国小股东权利的行使现状。首先,因为小股东的维权成本太高、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以及小股东自身的一些原因,小股东权益行使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对其拥有的权利还不甚了解,甚至不清楚。其次,在股份公司中,小股东不直接享有管理、控制企业的权利,因此小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此以外,小股东还很缺少民主监督权,由于大股东拥有绝对优势的企业股份,从而处于控股的地位,小股东是没有办法获得经营管理权的,如果有的小股东因为某些大股东的排挤再进不了监事会,也就同时失去了监督的权利,这样的话,小股东在公司中就不再有任何能够制约大股东的权利。
2.我国小股东权益受损害的成因。(1)大股东(也称为控制股东)所拥有的股权比例过高。我国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股权结构是极为不合理的,“一股独大”的现象的普遍存在。由于股权的过分集中,监督与决策机制失衡,导致不正常的关联交易时常发生,强制子公司为控股母公司担保、私分公司财产、抽逃公司资金、中饱私囊等等,使得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极为不利。(2)公司机关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不平衡。孟德斯鸠曾说,“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等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股东大会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对董事会的有效监督;监事会的独立性极差,作为监督机关却难以行使其监督职责;控制股东由于所拥有的股权形成对公司的绝对控制能力,而在公司内部没有形成对大股东的有效约束机制,致使其滥用控制权,将公司玩弄于股掌之中,使公司变成大股东的公司,在公司的利益分配中就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这将使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3)公司契约的不完备性。事实上,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如股东与公司的契约,公司与债权人的契约等。但是由于整个市场经济以及社会大背景的不确定性,要使所有的契约当事人都获得固定平等的收入是不可能的,因为股东所获得的收入是在履行了其他契约义务,如税款的支付、职工工资的支付、以及债务的履行以后,对剩余财产的分配,但是那一系列的义务都是不确定的,所以每个股东所分到的剩余财产在先前的契约中也是没有办法约定的,那么谁有权决定剩余财产的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是没有支配权的,而大股东可以按照持股比例获得较多的剩余财产,并且还可以利用他对公司的控制力,来限制小股东对剩余财产的分配,从而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
二、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一)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及缺陷
我国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大多散见于《公司法》、《证券法》和行政机关的一些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之中。但是旧时的一些相关立法呈现出条文简单、体系不全、相对分散,缺乏对大股东权利滥用的限制和对小股东权益的保障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等的特点。新《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明确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对公司负有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当董事、监事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侵害公司利益,侵害股东利益时,赋予股东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权,使得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成为被诉对象的可能性较之以前增大,使得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权益机率大大降低。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新《公司法》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功能设计和具体措施方面上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以及法院在保护小股东权益审判权方面规定所存在的不完善之处。(1)新《公司法》虽然具体规定了投票制、累积投票制、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召集权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作出详细的规定,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障碍,这样就会比较难以达到真正保护小股东利益的目的。(2)新《公司法》在保障小股东权益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完善,具体规定了股东的危害行为停止请求权、对有瑕疵股东会的决议的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等具体救济小股东权益的措施。但是在现实的实践中,对于小股东该怎样行使这些权利,新的《公司法》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完善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设想
1.保障小股东权利行使的便利性。虽然法律规定了股东的相关权利,但成本障碍、信息障碍等使得小股东行使权利的比例很低。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提供便利的投票征集渠道,证监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每家上市公司都必须建立一个论坛,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都必须注册,否则不允许进行交易。除此以外,上市公司的重要信息、证监会相关处罚除了在证监会指定的网站或报纸上披露之外同时都要在此公布。这样,小股东不但可以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而且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投票权的征集,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2.设立保护小股东权益的专门组织。为了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已建立了保护小股东权益的专门机构,如德国、荷兰、台湾的股东协会或中小股东保护协会等。其职责为:其一,代表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利;其二,代表和组织小股东行使诉讼权及其他救济权,为小股东在权益受侵害时寻求救济提供组织和费用援助;其三,为小股东提供有关参与公司管理、依法行使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咨询,向立法机关和主管部门提供有关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我国应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允许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中小投资者联合起来,成立自我保护组织,对股东维权工作进行社会监督、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仿照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专门成立一个“小股东保护协会”。该协会属于民间性的非赢利性组织,是由小股东依法组织起来的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组织。
三、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的平衡
保护小股东的权益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对大股东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因此,对小股东的权利进行特殊的保护是必须的,但是应该注意一个度,过度的保护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其实要在公司中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就应该在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第一,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在整体上是具有一致性的,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是具有很大的相通性的,大股东要依靠小股东的投资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小股东因为大股东集团化的经营才能够获得更多的预期效益,因此大股东和小股东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是能够建立相对和谐的关系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司应该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更有效的实现公司的营利性,实现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股东们获得了他们各自应得的利益以后,就会大量的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二,在我国现代的公司中,如果要建立完善的小股东保护制度,必须要处理好同股东平等原则的关系,要正确合理的保护所有股东的利益,但是,制定的那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都只是从表面上解决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应该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在这种大环境中,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只能遵循现代企业的管理规则,以公平公正效率原则来运营公司,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
参考文献
[1]刘桂清.《公司治理视角中的股东诉讼研究》.方正出版社,2005
[2]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公司法;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一、中小股东概说
(一)中小股东的涵义
所谓的中小股东,是指在出资额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较低,或者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较少,因而在公司事务的决策中不能参与,即便参与公司事务决策也无法真正行使权利的股东。与大股东和控股股东不同,因出资比例小、无法参与公司管理和决策或因职位过低在公司管理和决策的参与过程中影响力有限,造成了与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的强势地位比较而言,中小股东自身权益无法保障和自身诉求无法被满足的弱势地位。
(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当前在我国,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董事会是代表公司行使经营决策的常设机关。监事会是对董事和经理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的常设机构。在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双重体制保证下,依然无法有效规避大股东和控股股东的专权现象。如前文所述,持股比例不同等原因,使中小股东在管理决策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从立法和司法角度忽视中小股东的权利保护与权利救济,则将造成中小股东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考虑到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大股东与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用对公司资源的控制地位,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鉴于前述情形,应借助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在公司内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契合,使我国公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二、域外国家中小股东权益立法保护现状
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代表的德国与日本通过不断地对本国法律进行改进实现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1.德国对中小股东权益的立法保护
在一战前,德国在司法实践中,但凡涉及到公司股权纷争的案件审理,法院最终的判决通常对中小股东不利。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大股东完全掌控了股权公司的经营表决权。为缓解国内日益高涨的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呼声,德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通过了《股份法》。该法并未实现对中小股东权益的全面保护。该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主要借助其中对大股东的相关监督性条款得以实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对《股份法》加以修订。新《股份法》对盈余分配保证、解约补偿权和股东派生诉讼权等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首次建立起了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体系。
2.日本对中小股东权益的立法保护
日本的《商法》以德国新《股份法》为蓝本进行了修订。其中完善了股东大会制度。并针对经常出现的资本多数决滥用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救济制度。但在小股东对董事是否享有诉讼权的问题上,该法并未明确规定,导致了小股东在行使和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受到限制。1950年,日本借鉴美国的立法模式,对《商法》进行了系统修订。其中取消了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为中小股东保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诉讼成本过高,使中小股东往往在难以承受高成本的诉讼费用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诉讼。在日本93年新颁布的《商法》中,下调了中小股东的诉讼费用,诉讼风险也随之降低。
三、我国公司法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一)我国公司法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存在的不足
1.中小股东权力设定有限
当前,我国的《公司法》在累积投票权和知情权的方面,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失位。对于累积投票权的具体权利实现与保护措施,《公司法》并未作出详尽规定,致使中小股东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意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尽管新《公司法》中小股东的知情权的权利区间较之以往增大。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基于其"资合"的性质,因而知情权过多的赋予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无形中也增加了公司商业信息外泄的风险。因此股东的知情权也需要区分公司的不同形式区别对待,以保证股东权益的平等。
2.股东义务设定欠缺
无论是"人合兼资合"的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资合"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的内部控制权基本都是大股东借助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直接实现管控。因此大股东经常无视中小股东权益,压制中小股东合理的利益诉求。同时,大股东借助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牺牲实现为自身牟取不当利益。基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权益侵害方式存在复杂性与隐蔽性,因此《公司法》难以对其有效规制。
3.权利救济制度存在缺陷
当前《公司法》规定了直接诉讼和诉讼两种方式。在权益被侵害时,中小股东往往寻求直接诉讼的方式实现对自身的权利救济。但是在现实中,中小股东如欲提起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撤销的诉讼通常则只能借助列举的方式。由于此种方式太过单一,所以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同时如过法院最终宣布撤销或无效,则中小股东并不能挽回损失。在现行立法中,并未规定中小股东对大股东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请求权。只规定了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赔偿请求权,显得过于单薄。此外,由于这类人员与大股东通常同气连枝,并且大股东的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导致中小股东的权利救济无从实现。
(二)我国公司法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完善
1.大股东表决权的规制
当前,在大股东表决权的问题上,《公司法》立法规制不足,缺少明确的说明.也并未规定可以采用制定公司章程的方式,使大股东表决权得以限制。这使得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笔者认为,《公司法》在大股东的表决权的问题上,应采用直接限制的方式。直接限制可以与间接限制互为补充,在对大股东的表决权采取直接限制之外,将间接作为补救措施。在股东大会决议无效或可撤销的时候,以间接限制为救济机制。当公司的部分决议牵扯到到股东的权益,则该股东基于公平原则必须回避,同时不得行使其股东表决权。
2.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
《公司法》中并未规定大股东的诚信义务。现行的一股一表决权制度,造成了当公司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多数派的股东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局面。与此截然相反的是,余下的股东因人数相对较少,最终形成大股东全面掌控了公司的决策,中小股东完全被排斥在外。大股东完全可以基于自身意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施加直接影响。基于前述情形,中小股东需要借助公司的规章实现对大股东行为的有效制约,以便使大股东在行使权利过程中能够兼顾到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这些义务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因而大股东的诚信义务显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大股东所施加的影响能够完全左右公司的经营与决策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在《公司法》的日后修订中,应明确设置大股东的诚信义务。并规定当大股东做出有违诚信义务的行为时,中小股东能够提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董事对股东的责任
当前,《公司法》对董事的赔偿责任缺少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立法机关可以参照并借鉴日本《商法》中的有关规定,即如果股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董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经营或决策方面的失误。同时自身所遭遇的权益受损和董事的失误存在因果联系,则股东有权要求董事对损失其给予赔偿。此外对于因董事的失误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应有针对性的建立股东的派生诉讼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中小股东所遭遇的被侵权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需要《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以保证中小股东的权益不管是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得到保障。此外,还应以证券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为借鉴,并为《公司法》的后续修订提供立法依据与立法参照,以实现为冒内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 中小股东 权益 现状 对策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所存在的缺陷问题也越来越突现出来,在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中,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既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法律中加强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救济。
一、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的保护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条开宗明义揭示股东权之保护为立法宗旨之一。接着《公司法》第4条又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是对股东权的高度概括。其中第一项权利属于股东自益权的范畴;第二项和第三项权利属于股东共益权的范畴。《公司法》还在其他各章从不同角度规定了股东权的保护。股份公司的股东依据《公司法》享有以下权利:股东大会出席权及表决权;公司章程、股东大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查询权;建议权;质询权;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的权利;股票交付请求权;新股认购优先权;股份转让权;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分配请求权等。《公司法》还通过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互相制衡机制以及董事、监事和经理对公司所负的义务保护股东权。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得到立法确认,中国《公司法》还设有不少体现股东平等原则的条款。
可见,《公司法》既规定了股东的自益权(如股利分配请求权、股份转让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和共益权(含少数股东权与单独股东权,前者如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后者如表决权、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确认诉权),也规定了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和股东平等原则;既强调了对公司设立阶段股东前身的认股人的保护,也强调了对公司经营、变更组织、解散和清算阶段股东的保护;既注重对大规模上市公司股东权的保护,也不忽略对小规模闭锁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既强调了公司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又强调了董事、监事、经理和大股东对公司所负的义务和责任以约束他们来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和利益。
2005年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完善与进步,中小股东的质询权、股票异议回购权、要求强制解散公司、派生诉讼等十分重要的几项权利在立法上有了依据,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的规定得到完善。但勿庸置疑,《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规对于中小股东的保护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股东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修改的《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的缺陷
我国旧《公司法》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的条款较少,并且往往只是规定“应该怎样”但缺乏“违反了该怎么办”的条款。特别是被称为“最后的司法救济手段”缺乏相关的规定,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无法启动诉讼程序。因法律的缺位,导致股东之间地位不平等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小股东没有话语权,完全被大股东所控制。
新《公司法》中不仅完善和增加了中小股东的各项权利,而且还赋予中小股东采取司法救济的可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新《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措施的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以及法院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审判权方面规定所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有待我们加以改进。
1.新修改的《公司法》在投票制中存在的缺陷
在《公司法》中,虽然规定了股东可以委托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被人进行投票。但却并未具体规定,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可以作为人,法人和机构可否作为人。这使得人资格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也使得在过程中,针对人的效力产生分歧和矛盾。为了投票权的充分和合理实现,法律有必要具体规定,只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拥有权。法人和机构因为不具有意思自我表达能力,所以不应该在人之列。同时新《公司法》也并未对人的人数和被人的表决权数进行规定,这使得在过程中,会出现一名人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而这种的效力在法律上未具体规定,这使得这种情形的效力处于难以确定的状态。而且当被人的表决权数超过已发行的股份的总表决权数一定比例,并足以影响股东大会决议的时候,针对这种超大量的效力问题,新《公司法》也并未对此进行规定。
2.在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中存在的缺陷
针对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新《公司法》虽然规定了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有临时召集股东大会的请求权,但却并没有对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的请求召集临时股东会而董事会拒绝召集时,少数股东是否享有自行召集权。这使得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得不到充分的实施和保障,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且,新《公司法》也并未对少数股东持有10%股份比例的期限作出具体的规定,这使得那些恶意者滥用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去扰乱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有了可乘之机。同时,新《公司法》中也没有规定股东大会召集权行使的具体程序,这使得新《公司法》在实行过程中的难度加大。
3.在瑕疵股东会决议的诉讼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新《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中小股东针对股东会议中有瑕疵的决议享有向法院提讼的制度。但却并没有对股东会议瑕疵进行具体的分类。不同种类的瑕疵,法律后果不同。有的属于无效的,有的属于可撤销的。而法律不对此进行分类,使得中小股东针对这种有瑕疵的股东会的决议的诉讼权利在实行过程中存在困难和缺陷。同时,新《公司法》也并未授权法院对轻微的瑕疵股东会议享有裁定驳回权,这无形中加大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和法院的工作量,不利于社会效率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说,本次新《公司法》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相对于旧《公司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有,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从而推动《公司法》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为创建法制社会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立法措施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中小股东作为上市公司中处于权利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位,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在公司法中规定了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因此,法律有必要在事后救济方面加强规定,为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或正在侵害时,提起司法救济提供可能。这样,既有利于减少中小股东因为控制股东和控制权给中小股东所造成的损失,维护其合法权益,又可以促进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的体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股东会表决实行累积投票制度
所谓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按照这种方式,一个股东在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所投的总票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总数乘以所选的董事或者监事人数。股东既可以把所有的股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也可以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多寡决定当选的董事或者监事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少数股东将代表其意志和利益的人选入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对实现股东平等起到最切实的保障作用。这种投票制度赋予了小股东与大股东对抗胜出的机会,改变了一股一票制度下大股东的绝对话语权,有利于社会公正价值的体现。
在公司股东大会召开期间,中小股东因各种原因有可能很难亲自来参见股东大会,为了不放弃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权益和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法律赋予了中小股东可以委托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这样,中小股东既完整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同时又节约了成本费用,而且也有利于股东会中所要讨论的议案的通过和具体执行。
2.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股东提案权
股东大会一般由董事会负责召集,而董事会一般有控制股东操纵。如果任由董事会决定股东大会尤其是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及其决议事项,而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一般以通知为限。控制股东也就可以随意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为有效的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我们的立法规定,赋予持有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有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请求权。同时,一旦这种临时召集请求权遭受到董事会拒绝的时候,法律应赋予小股东享有自行召集权利,这个比例为持有公司股份达到10%以上。为防止这部分股东滥用股东大会的召集请求权去扰乱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公司立法应规定一个持股期限事先对其限制。在赋予中小股东这种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后,小股东针对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系的事件便可利用该请求权来通过股东大会对自己权益进行保护。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股东对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危害行为的发生,使股东大会的决议更符合公司发展和良性运行。
股东提案权是指股东可以向股东大会提出议题或议案的权利。他能够保证少数股东将其关心的问题提交到股东大会讨论,有助于提高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中的主动地位,实现对公司经营的决策参与、监督与纠正。修改后的《公司法》为使中小股东的提案权能够得到实现,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可以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股东会召开前一定时间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之内,并有明确议题和其他决议事项。这样,既能保证中小股东能够有机会提出议案,同时,有利于议案的审议和通过。
3.对有瑕疵股东会议的诉讼制度
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可就公司的重大事项作出决议,股东应当按照法定的召集程序召开股东会,并依法定的表决方式通过决议。但是,在实践中,有时会发生实际控制公司经营的大股东基于某种非法的或者个人的目的,不将公司的重大决议事项提交股东大会进行讨论,或召开股东会时不通知其他小股东参加的情况。在股东会通过决议的程序或决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侵害了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时,该决议即为有瑕疵的股东会决议。对此,法律有必要作出规定,赋予受到大股东侵害的受害中小股东一定的司法救济途径,对公司股东会作出的有瑕疵的决议有权提讼,申请法院判决撤销该决议,判定该决议无效和权利受损的赔偿诉讼请求之权。使大股东这种违规或者违法行为受到遏制和被诉,以维护受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权益进行保护,这是现代立法的精神和趋向。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去更多的关注和深层次对此进行思考,并为之而付出不懈的努力,以推动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万一: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2]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徐伟:公司分立中股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4年5月
篇6
我国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小股东的保护更是存在历次 大的空白。在公司数量日益增多而且是、法规并不完善的今天大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损害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构建我国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已成为健全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资本多数论”原则是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资本多数论”原则下,小股东在公司中总是处于脆弱地位,其权利时常会受到大股东的侵害,而我国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许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小股东的保护更是存在较大的空白。上市公司规模较大,股东涉及层面较广,涉及股东人数众多,这些特征使得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成为所有公司形式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中迫切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确立表决权限制试制,实行表决权排除制度,害羞累积投票制度赋予小股东股东大会的召集权等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上市公司
小股东 权益保护
一、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
一般来说,人们把在上市公司中拥有多数表决权的股东称为大股东,把拥有少数表决权的股东称为小股东。至于究竟拥有多少表决权构成大小股东,则应视股权的分散程度、股东对出席股东大会的兴趣、作出决定所要求的表决权数量是简单多数还是绝对多数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持有过半数表决权的股东为大股东,持有表决权不足半数的股东为小股东。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往往规模很大,股份非常分散,所以股东只要单独持有一个上市公司20%一30%甚至更少的股份就能控制公司的表决权并进而成为事实上的大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作为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它表明的是对公司控制力的力量对比,而非单纯的数字对比关系。也正基于此,在划分大小股东时,只能以事实来判断和描述,而不能单纯的用简单的数字比例进行区分。对持有两家公司相同比例的股东来说,他可能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但却是另一家公司的小股东。
上,小股东权益并不必然和大股东的权益相冲突,当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利益一致的时候,没有对小股东权益予以特殊保护的必要。然而,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的利益就有受侵害之虞。加之我国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对小股东的特别保护存在法律空白,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例如莲花味精大股东莲花集团截止2004年3月31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累计已达到9.49亿元,严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托普软件2004年半年报显示,截止2004年6月30日,公司违规担保总额为16.08亿元,其中为托普集团等关联单位担保12.23亿元,担保中已判决由托普软件承担连带责任的有1.13亿元,已起诉正在审理之中的有9.37亿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因担保引起的债务纠纷,以及关联方对公司资金占用所引起的资金紧张,进而影响到公司正常经营;2004年7月9日,仅上市10个交易日的江苏琼花,爆出瞒而未报的三笔违规国债投资事项,二级市场股价一路下跌,众多小股东损失惨重。类似小股东权益受侵害事件举不胜举,如罗山电力事件,伊利股份事件,武汉健民事件,北京城建事件等等。
二、 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亟需保护
在上市公司中,资本的来源不仅依赖于实力雄厚的大股东,因股份的小额化和分散化,为数众多的小股东无疑也是公司资本的主要提供者。正是由于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截至到2004年6月,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降到4957%,比非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将近20个百分点(上市公司募集的现金基本上来自中小投资者的腰包)。我国已加入WTO,企业面临跨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压力,迫切需要充实资本金,而同时,截至到2004年6月,我国居民储蓄已达12万亿元,因此,在我国,尽快健全小股东权益保护体系,是激发广大民事主体投资热情的催化剂和甜味剂。其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
1. 这是公司民主的必然要求和逻辑延伸。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是以营利作为终极目标的。此种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以公司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的决策为条件的,因而,它实际上是公司股东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反映。虽然,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不一定能够实现,公司营利的最终目标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但公司股东以公司章程作为基础而参与公司事务决策的权利则必须得到充分的实现。事实上,确认大股东公司事务决议机关的地位和保护小股东不受决议机关地位滥用的危害,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公司法贯彻“少数服从多数”和“多数不得欺诈少数”这些民主原则的重要表现,它们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相互制衡,确保公司在平衡两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实现中得到。
2. 这是公司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司主体权益得到实现和保护的最根本保障在于公司的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如果无视小股东的存在,忽视他们的利益需要和权利的享有,则势必使公司成为董事、大股东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公司其他主体的权益保护无从谈起,也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协调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权益保护,也必须协调公司董事与小股东之间的权益保护,以保证公司的正常健康发展。
3.这既是我国适应国外公司法关于小股东保护制度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我国现实立法的需要。
自英国1843年Foss v.Harbottle一案原则确立以来,英美公司判例法和制定法在公司小股东法律保护问题上一直持积极态度,并努力开拓小股东保护的新途径,加强对小股东的救济方式,极大地完善了现代公司法中关于小股东保护的法律制度。而随着现代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陆法系国家在小股东保护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小股东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使为数众多的小股东只关注股票投机,而忽视公司的经营管理)日益突现。因此,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一方面积极引进英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亦努力开拓,寻求为小股东提供尽可能全面系统保护的途径。面对公司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和统一化趋势,为加强我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们必须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公司立法的成功经验,并努力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小股东保护途径。而且我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遭受严重践踏的现实,也使得小股东权益保护成为公司法律理论和立法的重要课题。
三、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修正
尽管小股东法律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终的表现不外乎两种:确立某些原则使小股东的实体性权利得到保护,赋予小股东多种诉讼权利,使其实体权利得到保障。本文着重论述为预防“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应赋予小股东哪些实体权利。“资本多数决”原则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效率的必然要求,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又是公平的要求,“资本多数决”原则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保护大股东的投资热情,平衡股东间利益关系,提高公司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任何性质中,法律都会把效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也必须兼顾公平,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法律进步的体现。笔者认为,法律可以通过普遍法律强化或增加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而达到保护小股东权利的目的,并实现法对公平、正义价值的追求。就我国公司法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对小股东利益予以特殊保护的目标:确立表决权限制制度,实行表决权排除制度,完善累积投票制度,赋予小股东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1.确立表决权限制制度。
所谓表决权限制制度是指规定一定的持股比例,股东所持股份中超过这一比例部分股份的表决力弱于一般股份,即该部分不再是一股一票,而是一股以上一个表决权。股东享有的表决权数,本应以其所持有的股份数为准。但由于大股东常常利用表决权多数决定原则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大股东的表决权加以限制,以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如《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34条(1)规定:表决权是按照股票的票面价值行使的,对于一名拥有较多股票的股东,章程可以通过规定最高金额或是分成等级的办法来加以限制。
对大股东的表决权进行限制,用什么利益机制达到一种平衡呢?笔者认为,给予表决权受限制的大股东一定程度上股利分配的优待,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一制度的实施。
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也极有必要实行大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截止至2004年上半年,在1300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50%的有907家;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75%以上的有68家。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如不对大股东的表决权直接加以限制,即使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有其他措施对大股东进行限制,如后面提到的表决权排除制度,也根本无法改变小股东受损害的状况,因此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势在必行。
2.实行表决权排除制度。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是指股东对股东大会决议事项如果存在利害关系,为了保证决议的公正,其所持有的股份不享有表决权。表决权排除制度是对“资本多数决”原则滥用的一种事前限制。根据表决权排除制度,只要某一股东与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存在利益冲突,不问其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不问其在表决时是赞成或反对该决议,一律剥夺其表决权,违反表决权排除制度的投票一律无效。这有利于事先堵住多数派股东滥用其表决权的漏洞。
这一制度在德国旧《商法典》第252条、《意大利民法典》第2373条、我国“公司法”第178条 、《日本商法典》(1899年第161条 ,1938年第239条)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中都有体现。英美法系传统上并无表决权排除制度,但是,这种法律状况目前正在转变,在美国,已出现了表决权排除制度的萌芽。建议我国修改公司法时,采取概括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体制,详细规定表决权排除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法律责任等。
3. 完善累积投票制度。
所谓累积投票制度,即在选举两个以上的董事席位时,股东手中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应选股东位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既可以把选票集中投给一人,也可以分散投给数人,最终按得票的多少决定董事人选。这一权利的设定有利于中小股东把代表自己利益的人选选入董事会。
累积投票制度最早在美国得到重大发展。1870年美国伊利诺依州法赋予了小股东累积投票权,其宪法第3章第11条规定,任何股东在选举法人公司董事或经理时,必须亲自或通过人行使累积投票权,不得以任何其它方式选举。随后该州公司法也规定了累积投票制度。至1955年,美国已有20个州采纳了这项制度。我国《公司法》对累积投票权制度未予规定。我国《公司法》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对董事的选任采用的是联选多数制,即在选举时,每一股份拥有一表决权。这往往造成控股股东操纵股东大会,董事选举由其一手控制的局面,不利于中小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参与。例如,某上市公司要选出董事3人,参加表决权股份数为1000股,其中一股东持有股份510股,假如采取联选多数表决方式,则该大股东可控制全部3个董事人选。而采用累积投票制度,那么拥有510份股份的股东可拥有510×3即1530份表决权,另490股的小股东有490×3即1470份表决权,如果大股东将选票分散投给3人,每人仅510票,少数股东集中投2人,每人得735票,反而可以选中2名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如果大股东集中把票投给2人,每人得765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股东仍至少可以选中一名当选董事。
尽管我国《公司法》对累积投票制未作规定,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此却有所涉及。该准则第31条规定:“在董事的选举过程中,应充分反映中小股东的意见。股东大会在董事选举中应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公司,应当采取累积投票制。采用累积投票制的公司应在公司章程里规定该制度的实施细则。”从以上规定看,对于累积投票制,总体上采取的是许可主义,对部分(控股30%以上的)上市公司则采取了强制主义。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持股股东控股比例都在30%以上,按照此规定,多数上市公司都应采取累积投票制度。然而从近期各上市公司的年报看,极少有上市公司实施了这一制度。鉴于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现状,且累积投票制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共益权的有效措施,为提高这一制度的法律效力,建议提高其法律阶位,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累积投票制的有关条款写入《公司法》,并规定任何上市公司均得采用这一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仅规定了在董事选举中应推行累积投票制。鉴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流于形式,监事会成员多听命于控股股东或董事长的情况,建议监事的选举也采取累积投票制。这可以使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人进入监事会,增强监事的独立性,给予中小股东进一步参与公司治理的机会。
累积投票权应作为中小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而权利的行使是以知晓为前提的。为保护该权利得以充分行使,建议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或《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进行董事、监事选举前,必须对实施累积投票制进行告知,不予告知而导致股东没有行使累积投票权利的,选举结果不具备法律效力。
4.赋予小股东股东大会召集权。
股东大会一般是由董事会负责召集,但由于董事会往往是由控股股东所操纵,为防止控股股东和董事会怠于或有意阻挠股东大会的召开,或不经召集股东大会就擅自决定关系到少数股东及公司利益的重大事宜,大多数国家公司法都赋予少数股东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例如,美国《示范公司法》第7条第2款规定:可应拥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份的股东之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英国公司法规定:代表公司股本10%以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或代表公司股东人数5%以上的股东可自行召集股东大会。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日本、我国香港和地区的公司法也都对此有所规定,只是在可召集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上各国规定各有不 同,法国、瑞士、我国香港地区为10%,德国、奥地利为5%,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为3%。此外,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还要求召集会议的少数股东需连续持有公司股票至少一段时间,如日本规定为6个月,我国台湾地区规定为1年。
我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亦有所涉及。该法第104条规定: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公司法》的这一规定过于简单并存在明显不足。
第一,该法第104条规定的可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须持有10%以上的公司股份,这一比例显然偏高。这对广大中小股东来说将成为一种制度障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持有的股份占绝大多数,而且前十名股东大部分是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股中持1%以上的股东非常少见。如果将持股比例定的过高,那么众多持有流通股的小股东将无法享有这项权利,从而使这项制度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有鉴于此,建议将此持股比例由10%改为3-5%。
第二,我国《公司法》第104条对可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的持股期限没作规定。但完善的股东大会召集制应该对有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少数股东持股期限作出规定。对股东持股时间的限制与对股东持股比例的限制一样,都是为了防止少数股东的权力滥用。但持股时间多长为宜呢?持股时间定得过短,将在客观上有助于一些人对上市公司进行恶意干扰。但持股时间定得过长,又势必使这一制度形同虚设。考虑到我国中小股东投资股票抱短期获利目的者居多,证券市场上换手率极高,建议我国《公司法》将可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的持股期限定为6个月为宜。
第三,我国公司法第104条仅规定了少数股东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而对在董事会拒绝召集股东大会时少数股东可自行召集股东大会的权利未作规定。这便使少数股东在其请求遭拒绝时常常无可奈何。2000年重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对此作了进一步规定。根据该规范意见,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有表决总数10%以上的股东,可以以书面形式向董事会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提案,董事会应当依据、法规和公司章程决定是否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召开的应当发出召开会议的通知。不同意召开的,应当作出不同意召开的决定,在此情况下,提议股东可决定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和董事会秘书应履行召集股东大会的相关职责,会议费用的合理开支由公司承担。该规范还规定“对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及决议的合法有效性发生争议又无法协调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司法》规定的不足。但该规范意见只是部门规章,不是法律。为使规范意见中的这些规定更具法律效力,建议公司法修改时吸收规范意见的上述规定将其法律化。在公司法未修改生效前,最高法院亦可通过对公司法适用的有关司法解释明确法院可受理股东大会召集争议案件。 注释:
大股东指在上市公司中拥有多数表决权的股东。
小股东指在上市公司中拥有少数表决权的股东。
累积投票制度,即在选举两个以上的董事席位时,股东手中的每一股份都拥有与应选股东位数相等的投票权。
资料:
1.高春涛: 大股东掠夺行为及其治理.上市公司,2001(11)2.郭锋:《少数股东权在股东大会的行使和保护》,《证券法律评论》, 2001年第一期
3. 殷召良: 公司控制权法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北京 ,工商出版社 ,1999.
5.[韩]李井杓 :《少数股东的保护问题――以韩国商法为中心》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 1999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分立、小股东、公司法
一、 上市公司分立的法律涵义
上市公司分立,俗称“公司拆分”或者“公司分家”,指一家上市公司不经过清算程序,分设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上市公司的法律行为。上市公司分立是现代公司开展资产重组、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虽然目前国内多数上市公司脱胎于母公司的拆分行为,但绝大多数母公司多为国有独资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而非上市公司。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拆分经验不足,公司上市资源极度稀缺,致使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拆分的先例尚属罕见。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公司上市额度的取消、公司经营的多角化(尤其是向高科技行业的渗透和转移),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拉开分拆型资本重组的序幕,从而有更多的年轻公司脱颖上市。在美国,上市公司分立(corporate spinˉoff)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公司分立,即纯粹的公司分立(pure spinˉoffs),指母公司将其在子公司中持有的100%的股份全部作为股利分配给母公司的现有股东。拆分后,将会出现两个相互独立的上市公司;但这两家公司的股东基础完全相同。广义的公司分立还包括部分拆分(partial spinˉoffs,carveˉouts),即:母公司向社会公众出售其在子公司中持有的低于20%的股份,同时母公司仍然保留对子公司的部分股份。《欧盟第6号公司法指令》将公司分立区分为新设分立与取得分立。新设分立(divisions by the formation of new companies),指一家公司不必经过清算程序而解散,然后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移给一家以上的新设公司;作为对价,被分立公司的股东获得接受公司的股份;还有可能获得不超过分配股份的票面价值(在无面值股份的情形下,为记账价值)10%的现金。取得分立(divisions by acquisition),指一家公司不必经过清算程序而解散,然后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移给一家以上的公司;作为对价,分立公司的股东获得接受分立公司资本的公司(接受公司)的股份;还有可能获得不超过分配股份的票面价值(在无面值股份的情形下,为记账价值)10%的现金。比较而言,欧盟和中国规定的公司分立仅指由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分解出一个或者数个新公司,脱颖而出的新公司往往是原公司内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或者业务部门;而美国的公司分立还包括本来均具有法人资格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持股脐带的全部或者部分断离。由于这一区别,致使我国目前有关公司分立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囊括美国的这种公司分立。公司分立产生以下法律效果:(1)被分立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移转于新设公司,这种移转不仅在被分立公司与新设公司之间生效,而且对第三者也生效;(2)被分立公司的股东按照公司分立决议确定的内容变成一家或者多家存续公司或者新设公司的股东;(3)视公司分立的具体形式,原公司终止其存在或者存续;(4)分立后的新设公司之间、新设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互相独立,均为独立法人。
二、 上市公司分立采取的主要形式
上市公司分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1)新设分立;(2)存续分立。新设分立,又称解散分立,指公司全部资产分别划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新公司,原公司解散。新设分立实质上是对新设合并的逆向操作。当公司股东或者管理层围绕公司的投资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分歧、或者公司业务过于繁杂致使股东很难对公司各项业务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时,公司股东或者管理层往往倾向于公司分家。存续分立,又称派生分立,指公司以其部分资产另设一家或者数家新公司,原公司存续。存续分立实质上是对吸收合并的逆向操作。在实践中,总公司为了实现资产扩张,降低投资风险,往往把其分公司改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此时总公司亦转化为母公司。母公司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新设子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上市公司也可以划出部分资产作为投资,与其他股东共同发起设立新公司。以其发生原因为准,上市公司分立可分为自愿分立与非自愿分立。自愿分立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主观意志而进行;而非自愿分立则基于国家公权力的干预而进行。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为了贯彻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经常采用强制拆分即非自愿分立的方式,把违反反垄断法的大公司分割为若干互相竞争的小公司。本节侧重研究自愿型的公司分立。
三、上市公司分立的法律依据
我国《公司法》允许公司分立的存在。该法第7章用4个条文(第182、183、185、188条)对公司分立的条件和程序作了原则规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原国务院证券委与原国家体改委联合颁发的《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也都明文允许上市公司的分立行为。原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更是明确适用于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分立。这里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显然包括外商投资的上市公司在内。此外,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69条之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在其章程中载明公司可以依法进行分立的条款。与美国各州、欧盟主要成员国的相关立法和判例法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分立的法律规范过于原则,可操作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当然,在立法机关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公司合并法律法规之前,上市公司开展公司拆分活动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但由于公司分立涉及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和税务部门等各种利害关系人,因此,上市公司分立的法律文件应当由专业律师妥为拟订,确保公司分立计划的顺利、稳妥实施。上市公司分立的法律实践反过来也会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分立立法的进一步健全。
四、上市公司分立应当履行的法定程序
(一)董事会拟订上市公司分立方案董事会拟订的上市公司分立方案是股东大会讨论和审议的基础。分立方案的拟订应当建立在充分搜集和分析有关公司分立信息的基础之上,符合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内容应当尽量详细、可行。公司分立方案中应当解释公司分立合同条款草案,说明拟订这些条款的法律与经济理由,尤其是股份交换比例以及分配股份的标准。在该环节需要留意的法律问题是,董事会在这方面扮演着“守门员”的角色。如果董事会通过的上市公司分立方案具有欺诈、违法情形,对此怠于提出异议的董事有可能对公司或者股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股东大会依照章程的规定作出决议公司分立将会影响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因此,《公司法》第182条规定,公司分立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根据《公司法》第106条之规定,股东大会作出公司分立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而非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3以上通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公司应当向全体股东(包括有表决权股东与无表决权股东)发出召集股东大会的通知,并在通知中载明审议公司分立方案、通过公司分立决议的议题。从完善立法角度言之,我国应当参照《欧盟第6号公司法指令》第8条之规定,由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指定或者批准一名或者一名以上的专家,负责审查董事会拟订的上市公司分立方案,并向股东提交书面报告。专家代表涉及分立的各方公司的利益,但独立于这些公司之外。
(三)各方当事人签订公司分立合同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70条与原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22条之规定,公司分立时,应由分立各方签订分立合同。公司分立合同在公司股东大会作出公司分立决议后签订,因此,合同内容实质上是对股东大会决议的具体化。分立合同中应当对原公司资产的分割、分立后各方公司对原公司债权债务的继受、分立后各方公司营业范围的划分及其他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约定。具体而言,公司分立协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分立合同各方拟定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2)分立后公司的注册资本;(3)分立形式;(4)分立合同各方对拟分立公司财产的分割方案;(5)分立合同各方对拟分立公司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6)职工安置办法;(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式;(9)签约日期、地点;(10)分立合同各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分立完成之前,新设公司尚未办理登记手续取得法人资格。从法理上看,至少在新设分立的情况下,由于新设公司尚缺乏缔约能力,不存在签订公司分立合同的问题。在存续分立的情况下,虽然原公司存续,但新公司也尚未诞生。因此,存续公司也无法与尚未诞生的新公司签订分立合同。有鉴于此,建议立法者在完善公司分立立法时,取消公司分立合同的要求。至于公司分立合同的内容则体现在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司分立决议,以及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制定的具体公司分立条款。
(四)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根据《公司法》第188条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含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分立必须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因此,从目前法律规定看,上市公司分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并非由上市公司纯粹依据意思自治原则作出决定。根据原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21条之规定,拟分立的公司应向审批机关报送下列文件:(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关于公司分立的申请书;(2)公司股东大会关于公司分立的决议;(3)因公司分立而拟存续、新设的公司签订的公司分立合同;(4)公司合同、章程;(5)公司的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6)由中国法定验资机构为公司出具的验资报告;(7)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8)公司的债权人名单;(9)分立后的各公司合同、章程;(10)分立后的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成员名单;(11)审批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文件。从理论上说,审批部门有可能拒绝审批某些上市公司的分立申请;但在这种情况下,审批部门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审批的理由。从长远看,随着公司上市额度的取消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可以参酌美国立法例,取消政府审批程序。
(五)处理债权、债务等各项分立事宜公司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根据《公司法》第185条第3款之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但该条并未规定分立后公司对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公布的《合同法》对此持有不同的态度。具体说来,根据《合同法》第90条之规定,上市公司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公司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从法理上看,依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应当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上市公司依法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是保护债权人的关键。根据《公司法》第185条第2款之规定,公司应当自股东大会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担保的,公司不得分立。因此,依法通知债权人,给予债权人必要的救济手段,也是公司分立程序中的必要一环。 作为债权人的上市公司分立时,除了依据《公司法》通知债权人外,还要依据《合同法》通知债务人。否则,上市公司就要蒙受不利的法律后果。因为,根据《合同法》第70条之规定,债权人分立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六)办理公司登记手续。根据《公司法》第188条、《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4、35条之规定,无论是新设分立,还是派生分立,有关上市公司都必须前往公司登记机关履行登记手续,包括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设立登记。具体说来,因分立而存续的公司,其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因分立而解散的公司,应当申请注销登记;因分立而新设立的公司,应当申请设立登记。自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收缴之日起,该公司丧失法人资格;自新设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该公司取得法人资格。
五、上市公司分立过程中如何妥善保护反对股东
公司分立决议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大股东拥护公司分立决议,而小股东反对公司分立决议。由于股东大会遵循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公司分立决议往往反映大股东的意志和要求,并与小股东的意志相左。为了预防大股东鱼肉小股东,有必要对反对股东提供必要的法律救济。《欧盟第6号公司法指令》、美国《模范商事公司法》和诸州公司立法均对反对股东的法律救济作出详尽规定。可惜,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分立过程中对反对股东的保护问题未作规定。虽然《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73条规定:“公司分立时,董事会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反对公司分立的股东的合法权益”;但“必要的措施”究何所指,仍然语焉不详。为确保上市公司分立在法治轨道内顺利推进,上市公司应当参酌有关国际惯例(美国《模范商事公司法》第13章和《欧盟第6号公司法指令》),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反对股东的合法权益:
(一) 反对股东有权对拟议中的上市公司分立提出异议、并就其所持股份获得现金支付以美国《模范商事公司法》第13.02条和《纽约州公司法》为代表的大多数美国各州公司立法认为,除非公司分立行为存在欺诈或者违法情况,小股东即使不同意拟议中的公司分立计划,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随大流、实施股东大会通过的公司分立决议;要么抛弃所持股票,从公司获得现金补偿。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73条也应作如此理解。
(二) 上市公司应当告知反对股东的权利在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公司分立计划之前,上市公司应当在召集股东大会通知中告知众股东均有权对该计划提出异议。
(三) 反对股东应当将其要求现金补偿的意向通知上市公司反对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以书面形式将其要求现金补偿的意向通知上市公司,说明如果公司分立计划得以被股东大会通过并付诸实施,该股东愿意不再持有分立后各公司股份,并获得相应补偿。另外,反对股东不得在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分立计划时对该计划投赞成票。违反上述任何一项义务的股东,都将丧失获得现金补偿的权利,只能取得分立后新公司的股票。
(四) 上市公司向符合前述条件的股东发出反对股东通知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分立计划以后,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之日起法定期限(如10日)内,向符合前述条件的全体股东发出书面反对股东通知。该通知应当载明反对股东提交现金支付请求、提交所持股票或者其他持股凭证的地点和截止期限,并附有供反对股东使用的现金支付请求表格。
(五) 反对股东有义务提交现金支付请求在收到公司寄出的上述通知后,反对股东应当在公司载明的截止期限前提交现金支付请求及其所持股票或者其他持股凭证。否则,股东将丧失获得现金补偿的权利。
(六) 股份转让之限制在收到反对股东的现金支付请求后,上市公司可以限制反对股东所持的股票或者无券化股份的转让,一直到公司分立计划被实施完毕。但反对股东的其他股东权利在该期限内不受影响。
篇8
[摘要] 强化对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当今世界公司立法的发展潮流。我国新颁布的《公司法》加强了对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司法介入,但法院介入公司内部纷争须审慎而为,为公司自治留有空间。适度、有限、衡平应是司法介入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 司法介入 中小股东 权益保护
中小股东是相对于公司大股东或控制股东而言的,虽然其人数众多,但是在现代公司“资本民主”的旗帜下,公司大股东或控制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压制中小股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现代各国公司法发展中的一个理念即是强化对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我国《公司法》顺应了当今世界公司立法的国际发展潮流,设置了许多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措施,其中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司法介入即是此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
一、司法介入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正当性
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的特点及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司法的适当介入。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所有者,在公司出现之初,掌控着公司经营大权。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的日趋广泛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经营日趋需要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于是20世纪以来,公司内部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趋势,董事会逐步成为公司权力的中心,公司治理开始由股东会中心主义转向董事会中心主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经营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权分离、资本民主及资本多数决的公司制度,使得公司中小股东在公司经营与股东会上几乎没有发言权,致使公司实践中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引入司法干预,有利于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近年来国际上保护公司相关者合法权益的呼声日趋高涨,美国许多州、法国、日本等国家相继修改其公司法,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立法形式写入公司法中。公司股东是与公司利益最为密切的相关者之一,司法介入将会加大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力度。
股东拥有实体法上的权利,是司法权得以介入的法律依据。
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是股东在其权利受到损害时向法院提讼以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手段。司法介入公司纷争的前提是,请求人具有诉权。股东诉权的基础源于股东权。现代公司作为出资人的广大中小股东,虽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但是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其仍然享有很多权利。现代各国公司法均以股东权的形式直接赋予股东诸多权利。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利是现代公司法立法的宗旨之一。因此当股东权利受到损害,为之设置权利救济渠道,本是公司立法的题中应有之意。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司法介入,体现了国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的公力救济。
二、司法介入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原则
私法自治是公司立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公司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自主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司法介入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过程中,需处理好司法干预和公司自治之间的关系,尊重和保护公司团体自治和决策。为此,司法机关在介入公司内部纷争的处理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适度、有限原则
适度有限,即人民法院在介入公司内部事宜时,应当审慎而为,为公司自治留有空间。法院不能以司法权取代公司正常的商业判断。只要公司自治的内容无碍于交易安全、社会稳定,就应尊重公司依据商业考虑独立决定自己的事务,尊重他们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自由,承认公司自治效力。只有那些涉及公司组织健全、交易安全的问题,法院才能依法干预,以司法判断取代商业判断,而如公司股利分配等问题,因受到包括公司类别、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当属公司自治范畴,司法不宜介入,但如果公司讨论股利分配方案的决议程序违法,进而损害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问题时,司法的介入就属必要,但司法介入也仅限于对已做出的决议的撤销或确认无效而已,而不能直接更该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
2.衡平原则
法律的功能在于定纷止争。决定一项法律制度的良莠及效用发挥的标准不在于立法者是谁,而取决于该项法律制度是否找到了衡平纷争中各方权益的平衡点。公司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革。如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责任这一制度,在减少投资风险、鼓励投资方面发挥巨大效用,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被滥用,从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而现代各国公司法纷纷设置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补充,旨在衡平处于冲突中的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双方的利益。司法权在介入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中,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即在坚持保护中小股东的同时,注意平衡公司及其相关者权益,努力在公司及其相关者之间找到利益的均衡点,使围绕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纠纷的处理公正、公平、适当。
三、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司法介入
新《公司法》一改以往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原则性过强、操作性弱的弊端,明确赋予股东一系列实质性权利,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股东权利保护体系,而对股东权益保护的司法介入的加强,更是新《公司法》的一大亮点,其中体现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表现如下:
1.股东请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司法介入
中小股东虽不能直接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但享有股东大会决议的表决权,通过行使表决权,参与公司事务,发表见解。表决权行使的前提是对公司事务的了解。新《公司法》明确赋予有限公司股东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公司财务报告权利及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就是为了弥补现代公司两权分离下对股东可能带来的不利,使股东通过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公司财务报告及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实现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因此股东知情权的落实,特别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权的行使,对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利的行使与维护至关重要。如果公司拒绝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对身为公司董事的大股东可能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公司管理,有机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但是对于广大中小股东而言,等于剥夺其知悉权,又如何使其正确行使表决权?因而新《公司法》针对公司拒绝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赋予股东向法院权,无疑使中小股东知情权的实现成为可能。但法院在介入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中,需遵循适度有限、衡平原则。公司会计账簿是反映公司经营往来的账目明细,其中涉及诸多公司秘密。因此法院维护股东知情权的同时,也要保护公司利益。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请求并非必然得到法院支持,法院负有审查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理由是否正当的责任。如果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理由不正当,法院将维护公司的利益,支持公司拒绝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请求。这里的司法审查显示了司法介入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慎重与适度,及对公司与股东利益保护的衡平。
2.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的司法介入
在资本民主的公司原则下,因大股东的持股优势,股东大会决议极易被大股东操纵,使中小股东的意志受到压制。因此现代公司法本着强化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理念,针对资本民主对中小股东可能造成的不利,赋予股东大会决议的异议股东以股权收购请求权。
新《公司法》75条规定不仅赋予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同时设置了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的司法保护。但是司法权在介入公司异议股东股权收购问题时,须具备一定条件:(1)该股东须是对股东会决议持异议。(2)该股东须首先向公司请求收购股权,且须是在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与公司未达成收购协议。(3)该股东向法院须是在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提起。《公司法》之所以要对司法介入公司异议股东退股请求权予以限制,是基于对公司自治的尊重和对资本维持原则的遵守。公司资本是公司偿债的担保,股东退出公司将使公司资本和资产绝对减少,这不仅关系公司未来的发展,也关乎公司债权人权益的实现。因此严禁股东抽资,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历来坚持的一项资本原则。然而异议股东请求公司收购其股权,毕竟属于公司内部事务,理应先由公司自行决定。只有当公司违反法律规定拒绝异议股东的请求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收购股权,侵害异议股东权益时,司法才有介入的必要,否则就是对公司利益和公司自治的侵害。因此适度有限、衡平是司法介入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中应坚持的一项原则。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司法救济处于公司弱势地位的中小股东,是中小股东权益得以保障和实现的最后屏障。司法机关作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审慎地行使司法权,公平公正地衡平各方利益,才能化解矛盾,定纷止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小股东权益 股东表决权 知情权 股东诉讼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必要性
公司的设立是股东权益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股东权益因公司的设立而产生。因此强化股东权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强化对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法律基本原则要求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在公司中,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从法律地位上来讲都是平等的。公司制度奉行的是资本多数决原则,大股东通过资本表决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这种现象本身并不违所认可的公平正义的理念,但会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2)发挥公司作用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一是公司融资作用的要求。二是公司市场作用的要求。中小股东为获取股息、红利等收益而投资,使投资市场得以产生和活跃,产生了股票、投资基金、期权、期货等一系列工具,使现在的金融市场得以完善和发展,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
(3)公平、正义的原则也要求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捍卫公平正义要求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公司是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共同利益的载体,只有作为弱者的中小股东权益得到了保障,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大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
二、《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具体体现
(一)增强股东的知情权
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的基本权利,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通过会计账簿可以使中小股东更有效的获取正确的投资信息,中小股东很多都并非专门的经济学家投资学家,他们对投资的决定往往通过公司表面而来,提供会计账簿的查阅,可以为可能的投资者提供更公平更有效的信息。
(二)股东大会按期召开
为切实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股东大会不应无故拖延,股东大会的召开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亟需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合适的场合进行讨论,各方的共同意见以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在公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
(三)实行回避制度
规定要求公司董事与所决议事项企业有关联的,不得行使表决权,应对关联交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避,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该股东的表决权有所限制,但从整体利益权衡利弊来看,利害关系人无表决权将更容易做出合理公平的决定。
(四)遏制大股东滥用权力
新公司法中增加了滥用权力造成的损失应当有承担者,公司的营运状况掌握在大股东手中,其是权力使用的主w,如果大股东以其有限的责任来对公司负责,以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经济行为,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中小股东权益讲被侵害,且是在中小股东并不知悉的情况下,按照旧的公司法,中小股东在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自身利益时这种情况下并无果。此条款的确定,使大股东在做出决定时不得不考虑中小股东的诉求,且在以上情况发生时,中小股东只需负一定的举证责任,使中小股东的权益有了保障。
(五)程序性问题上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这一规定是对中小股东最有力的保障,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再只是形式上的而可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公司章程在设立之初就是为了保证公平,约束和监督每个股东的行为,在内容上也充分与法律法规相结合,规则化的流程使得大股东被扭曲放大的权利不能再为所欲为,进一步维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六)实行累计投票制度
累计投票制下,每一个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该投票方式的直接目的,就在于防止大股东利用表决权优势操纵董事、监事的选举,矫正“一股一票”表决制度存在的弊端。通过这种局部集中的投票方法,能够增强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
三、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的不足
(1)撤销申请权及决议无效规定较粗略。首先,规定了对违反行政法规或者法律的决议内容属无效,对违反公司章程的属撤销,由此看来,是以违反对象的不同明确了所应承担的不同后果,但这种规定的理由和原因如何可进行一步详细的说明。其次,在防止滥用撤销机制方面,法律规定必须提供担保,该规定并未考虑到股东因资金不足时无法行使撤销权的情况,且在提供担保时应当进一步要求公司说明原告是否存在恶意行为,在此基础之上在要求股东提供担保,这些具体内容的充实可有效防止相关法律条文的落实,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
(2)表决权排除适用范围狭窄。在实践中,随着企业之间的联合、并购以及参股等多种商业活动的不断呈现,关联企业间的交易将会愈发增多,且涉及的金额也将越发加大。而公司法中仅对关联担保决议时的股东排除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其他则未作明确规定,因而从适用范围来看显然过于狭窄。其次,对上市公司的董事回避做了明确规定,却未能进一步说明该规定是否适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其他股份有限公司。
(3)知情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化。主要表面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未对行使账薄查阅权的股东的主体资格予以明确界定,规定股东行使查阅权必须处于类似于为了调查业务执行的恰当性、了解财务会计的疑问等正当目的,对股东行使该权利的目的性明确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公司的利益,同时也为了避免公司以其他理由拒绝股东行使该项权利。另一方面应当明确规定行使该权利的股东应具备一定的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方便股东在行使该权利时具体法律依据和实践可操作性。其二,未能明确界定股东账簿查阅权的对象范围。新公司法规定股东的知情权仅限于财务账簿,并没有涉及会计凭证。
参考文献:
[1]师利娟.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J].当代经理人,2006,(1).
篇10
关键字:ST和PT公司;少数股东权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2
一 引言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我国不断成熟的市场环境,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 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首次以准则的形式正式规范了合并报表的编制,使合并报表编制的理论依据开始由侧重于母公司理论向实体理论转变。自从FASB(1995)年颁布的《合并财务报表――政策与程序》征求意见稿中以主体观念(实体理论)取代母公司观念(母公司理论)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纷纷对合并报表的编制观念也进行了反思和修改(黄世忠等,2001),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这种转变也是持续国际趋同的结果。
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少数股东权益性质的定位不同。在母公司理论中,合并报表被看作是母公司报表的补充报表,编制目的也是为了母公司的控股股东服务,强调只有母公司“拥有”的资源才会在未来产生盈余和股利,故将少数股东权益看作是母公司的一项负债;在实体理论中,则以“控制”为基础,认为母公司“控制”的所有资源都将为公司的未来盈利做出贡献,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应该被看作是集团净资产的组成部分。
二 新准则下的少数股东权益
我国2007年正式启用的新会计准则指出,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其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时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并在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下列示,净利润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净利润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相对于原规定,新准则在合并报表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在报表中的列示进行了“移位”;扩大了合并范围;改变了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处理方式发生;同时在年初数调整、母公司长期投资核算方式、合并报表种类以及其他合并报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等都有了相应的调整。
新准则对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计价基础和其重新列示这两个方面,但是由于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的定位已经发生改变,现在的财务报告列示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和净利润项目,将会反映的是整个企业集团的权益和利润,并且由于合并范围将以“控制权”为依据而没有固定的持股比例标准,合并财务报表的数字将被“放大”。而在实际中,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大多都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判断的上述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的改变,必然对财务指标的计算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指标计算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个别企业,还可能由此导致行业数据统计及指标计算的巨大偏差。因此,在新准则下,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就应该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 新准则下少数股东权益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以我国2008-2010年间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部分的少数股东损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我国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准则正式实施后,由于少数股东权益列示的“移位”,使得已经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其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
表1为2008-2010年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非经常性损益科目的总体数据分析,表中列示了这三年的ST和PT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净利润总额、少数股权损益的发生总额以及所占的比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少数股东损益的本期发生额由2008年到2009年呈增长趋势,然而2010年又有了下降趋势,同时少数股东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和净利润总额的比重我们也可以看出相同的趋势,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少数股东损益对非经常性损益以及企业净利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表2为三年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因为样本数比较接近,为了更加直观的描述,本文选取的为实际发生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少数股东损益的公司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63家,上升到2010年的54家,同时存在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失的公司都在逐年增加。并且在我国ST和PT公司中,存在利用少数股东损益进行盈余调节,2008年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使净利润从负转正的公司就有4家,这种现象应该得到重视。
表3为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分层分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的比率主要集中在-10%到10%之间,说明大部分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对公司业绩只是略有影响或无影响;但是也存在比例在10%到100%以及-10%到-100%之间的公司,这类其业绩受少数股东损益的影响比较大,其中也有比例在100%以上对公司的业绩起决定性影响的公司。从下表各种情况的列示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准则下少数股东损益对公司净利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少数股东损益也在一部分ST和PT公司成为其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各层次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都应该值得关注和讨论。
四 总结
通过本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在新会计准下,少数股东损益的“移位”一方面带来了其信息含量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也给与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实体理论下的合并财务报表,要求会计报表使用者在使用报表时要特别注意某些项目的涵义变化,这就需要报表使用者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甄别,从而获取真正需要的会计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