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言范文

时间:2023-03-17 0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语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语言

篇1

但最近几年,在一些年轻的国内报道摄影师身上,我们看到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媒介素养更高,中英文写作能力相比前辈们明显提高不少;另一方面,受惠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普遍具有更广阔的视野,也对如何操作个人报道摄影项目有了更多了解。

刘禹扬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报道摄影师。他1991年出生于四川,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2年还在上大学时便获得了当年OFPIX基金的提名,并在同年获得了马格南基金会一项摄影奖学金。毕业后,他还获得过Abigail Cohen纪实摄影奖、Ian Parry摄影奖学金、PDN年度新锐30(2017)等奖项,作品也见诸《时代》周刊、《纽约时报》、NPR、BBC、《卫报》、《星期天泰晤士》杂志、美国“中参馆”网络杂志(ChinaFile)等不少知名西方媒体,以及澎湃新闻、腾讯新闻、《财新》周刊等国内媒体。国际化起步

2013年,刘禹扬在丽水摄影节参加了任悦老师举办的手工书工作坊,其间为马格南基金会紧急基金项目(Magnum Emergency Found)的负责人艾玛・瑞恩斯(Emma Raynes)做中英文翻译。瑞恩斯告诉他马格南基金会的一项摄影奖学金正在开放申请,获得者有机会在纽约学习5个星期。那时的刘禹扬已经决定毕业后从事与摄影有关的工作,并立志从事报道摄影,还获得了当年OFPIX基金的提名。对于没有接受过正式摄影教育的他,能去马格南学习,真的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事后也证明,这次短期学习不仅让他受益良多,对摄影的功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成为后来他从事报道摄影工作的起点。这个起点,非常国际化。

和老一辈摄影师不一样,90后的年轻摄影师大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可以更方便让媒体和商业客户找到自己。打开刘禹扬的个人网站,你会发现,虽然他是一位中国摄影师,但英语却是网站的主要语言。不论是自我介绍、拍摄项目介绍,还是获奖和媒体报道信息,汉字都不多。这也很国际化。

另外,在刚工作三年的刘禹扬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国际化特征”,那就是他的“客户”不少来自西方。到目前为止,他拍摄的个人长期报道摄影项目和大型委托报道摄影项目,在国外媒体刊发的比率要大于国内媒体,平日的短期委托拍摄工作中来自境外媒体的数量也颇多。而刘禹扬现在主要的商业机构客户则是全球化的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平台Airbnb(爱彼迎),他为Airbnb拍摄上海的待租房屋。

因马格南奖学金打开国际视野,擅长英文书写向全世界推广自己,拍摄中国内容进行国际传播,刘禹扬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地球村”。用世界通用语言诉说现实

在刘禹扬的个人网站上,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叫做《成都七中》的拍摄项目,那是他最早的摄影实践。这组照片是刘禹扬在上高中时拍摄的,而当时的他已经恋上摄影。

刘禹扬曾不只一次表示^,自己并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照片更适合他流露情感。在他心中,摄影的魅力正在于:让人能用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来讲述你的想法和你看到的世界。

在《成都七中》这个项目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虽然刘禹扬还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照片中属于90后的那种“自我的情绪”无处不在。那些照片和前辈们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拍摄的中学生影像相比,没有刻意彰显青春活力,没有典型的“校园气息”,不会让观众升起缅怀“花季雨季”之心,就只是他在呈现自己看到的世界。

让刘禹扬获得马格南奖学金的作品名为《吉物》,使用手机拍摄,但也具备《成都七中》照片中的气质。他曾这样形容这组作品:“每当我看到能让我心里一震的场景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拍摄,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影像,是我对于身边事物的看法。”

自从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面世后,带有主观视角的拍摄方式逐渐成为纪实摄影中的主流,而现在,摄影愈发成为诉说现实而不是记录现实的工具。采访中,刘禹扬说自己喜欢马格南摄影师马丁・帕尔,和国内另一名国内青年摄影师程新皓。虽然他们的拍摄方式都和刘禹扬不大一样,但帕尔带有讽刺腔调的英国社会纪实和程新皓代表作《对一条河流的命名》中地质学考察般的风景纪实,都有很明晰的拍摄观念。

刘禹扬的照片也有较为强烈的个人视角,但是他对选题所抱有的拍摄观念在照片中更加隐晦,现实的情况如何更加重要,因为他希望“我的照片能够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史料”。

拍有用的摄影

虽然刘禹扬的摄影带有90后摄影师照片中大都具有的独立自主的个性,但他对摄影功用的理解并不怎么新潮。虽然他“不想局限在某种传统的报道方式”中,但从他如今的工作方式来看,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一个有点传统的年轻人。

不过,从事报道摄影工作,或许本来就应该坚持已经被公认的传统价值,比如纪实摄影必须真实,照片要在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产生实际的效用。马格南最出色的摄影师之一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曾说:“我被某种信念推着去探索世界的真实,并不断前行。”刘禹扬的理想也是如此。

刘禹扬曾在腾讯广州站媒体担任摄影编辑。某天,他收到来自广东某县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心的一份宣传稿件,内容是该中心如何帮助精神疾病患者。从这条新闻线索出发,他开始拍摄这个被隐没的社会群体,最后有了《精神病患者家庭》这组照片。《精神病患者家庭》帮助刘禹扬获得了Ian Parry摄影奖学金。

从那时起,精神健康、经济援助等中国社会议题成为刘禹扬主要关注的拍摄领域,他也尽可能地从小的角度切入,去接近现实中国的种种真实。为了完成《维吾尔内地务工者》组照的拍摄,刘禹扬2015年6月底从新疆喀什乘坐4天火车,跟随16位维吾尔青年从祖国的大西北到东南部的广州,并一年中数十次去他们住的宿舍,了解维吾尔族打工者的人生际遇。

这些照片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是真实的当下社会,而且被用有效的传播手段告诉了全世界。

篇2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电商管理学院,武汉 430205)

(E-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Wuhan 430205,China)

摘要: 可能世界语义学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内涵语义学,它产生的原因在于模态逻辑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这样一种内涵语义学。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很切合实际的弥补了经典语义学的一些弊端和缺陷。为模态逻辑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适用的语义工具。但是,随着模态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运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Abstract: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is a kind of intensional semantics born in the 1950s. The causes of it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modal logic, which urgently needs such a intensional semantics. And it is in this case, the development of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made up for som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lassical semantics. It provides very applicable semantic tools for the research of modal logic. Bu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odal logic, the use of possible-world semantics also appeared some problems.

关键词 : 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发展;问题

Key words: modal logic;possible-world semantics;development;problem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322-02

0 引言

模态逻辑自诞生之日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分支。“可能世界”在模态逻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模态逻辑的形式语义学,可能语义学的出现,使得模态逻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不同的时期。基于此,在学习模态逻辑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发展历程。

1 可能世界的几种含义

“可能世界”是模态逻辑里的一个概念,从直观上来说,是指可能状态的组合。这一概念最早由莱布尼茨提出,基于此,他阐发了一些重要思想。在对反事实条件句的专题研究中,刘易斯认为,“‘事物的可能存在方式’是实体的存在。”;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克里普克认为可能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各种可能状态”,即“现实世界的非真实情形”。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卡尔纳普认为可能世界是“解决命题真值的句子集,或描状描述集”,即使一命题具有真值的可能状况的组合。现代逻辑语义学认为,可能世界是使得一命题具有真值的对象或状态,也就是在原本体论意义上加个逻辑真值。

2 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内涵

20世纪50—60年代,鉴于模态逻辑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批逻辑学家例如坎格尔(B. Kanger)、蒙太古(R. Montague)、普赖尔(A. N. Prior)、欣迪卡(J. Hintikka)和克里普克(S. Kripke)等人从莱布尼茨的上述思想出发,发展了一种模态语义理论即可能世界语义学,这就把模态逻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发展,对于经典的语义学产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它使命题的真假相对化。第二,它使必然性、可能性概念相对化。第三,它使可能世界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3 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的发展

50年代初,模态命题逻辑的代数语义学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稍后,由美国逻辑学家拉索瓦和西柯尔斯基将代数语义学推广到模态谓词逻辑。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期,以美国逻辑学家克里普克为代表建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一批重要成果。60年代中期,美国逻辑学家莱蒙在命题逻辑的层次上建立了上述两种语义学的转换关系,并提出了在模态谓词逻辑领域里建立两种语义学转换关系的设想。但该设想因莱蒙逝世未能实现,国外模态逻辑学界也未有人持续这一工作。

克里普克所表述的MPL的语义学从模型结构<G,K,R>入手,此处K是一世界集,以现实世界G为一元素,R则是一介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语义学澄清了叠置模态问题。多年来人们所构造的多种多样模态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根据这种语义学,可以看成是给R加上了补充限制。这只是一种很一般的模型论语义学。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恒珊在60年代初开始研究模态逻辑,多年来取得许多成果。他在《科学通报》和《数学学报》发表的四篇论文:《量词模态系统的代数语义与Kripke语义——关于S5*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Ⅰ)——关于S5*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Ⅱ)——关于含Barcan公式的正规模态逻辑系统的情形》、《量词模态逻辑的代数语义学(Ⅲ)——关于不含Barcan公式的正规模态逻辑系统的情形》——这四篇论文是一个系列研究,其结果是在模态谓词逻辑的领域里建立了Kripke语义到代数语义的转化,完成了莱蒙的设想。

北京大学的周北海,在1994年的论文《嫁接框架与SI-完全性》和Gra fted frames and S1-Completeness, The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Volume 64 Number3 Sept. 1999)中,他第一次使用了这种“嫁接”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新型模态逻辑语义框架就是通常所说的“嫁接框架”。

4 情境语义学与可能世界理论

情境语义学(Situation Semantics)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创始人是美国数理逻辑学家、人工智能学家巴威斯(Jon Barwise)和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佩里(John Perry)。从他们创立情景语义学的动机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往逻辑语义学在处理自然语言的丰富意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上述学者创立了情景语义学,通过这种模式,以更加合理的解释自然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丰富涵义。

情境语义学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与逻辑语义学相关。巴威斯认为,“可能世界方案对感知语义学(the semantics of perception)的处理根本就是错误的”。从人们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语句来看,它也只不过是触及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判断其真假,只需要通过参考世界的部分片段即可。在这样的形势下,情境语义学应运而生,并且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情境语义学是一种新型语义理论,虽然它在意义和日常推理的哲学解释上获得极大成功,但在形式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模态逻辑的形式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它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哲学解释上却存在诸多困难。可以说,对于哲学上的解释,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5 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可能世界”这个基本语义学概念仍然不够清晰明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学者们继续完善。可能世界语义学同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比较接近,但是也并没有对 “可及”(accessible)这一极其重要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模态逻辑的核心概念“可能”和“必然”解释的不够清晰合理,在今后的理论发展中,应该注意二者的本质区别,及其各自的明确内涵。

6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述可知,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在其刚出现时,由于其相对于经典传统语义学存在的优势,使得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语言文化和语义背景的变化和发展,这种世界语义学的使用,也开始出现一些弊端,不能够明确清晰合理地解释不同情境下的自然语言的丰富涵义,这就使得人们在运用过程中十分不方便,在此种情况下,情境语义学开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世界语义学的些许不足。

参考文献:

[1]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2]宋文坚.逻辑学的传入与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朱建平.确证逻辑:一种基于证据的认知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4]崔治忠.“中西文化交流”之意义及其个案研究——以金岳霖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王建芳.情境语义学对外延模型论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批判[J].晋阳学刊,2005,01.

篇3

关键词: 世界英语变体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中国英语 中式英语

1.世界英语变体与认知社会语言学

现如今在以经济全球化为特点的世界背景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正不断地被世界各族人们学习和使用。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其固有的客观环境与主观意识,当英语进入某个异域国家后,就会与当地的文化特征和风土人情进行融合,从而导致英语的全球化同本土化的兼容并蓄,就在此时,世界英语就生成了带有地域特点的变体。因此,Kachru于1985年提出的语言变体模式因随本土化现象的扩张而有所改变。Kachru将世界英语的所有变体进行了归纳,认为所有变体可以组成三个同心的圆圈,其中最内圈是母语使用国家,并且会将规范提供给别的学习英语的国家[1]。Yano对Kachru的同心圆进行修改和调整[2],其中最明显的改动是将内圈与外圈的界线虚化。这种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否定了曾经被广泛认可的内圈作为中心的理论,同时肯定了英语所有变体的同等重要性和协同发展性。基于此,以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做英语标准的规则将被打破,这样英语的其他变体会以其独立的状态和标准而存在,与内圈英语再也不是完全依附的关系。正因为英语变体各有各的独有属性和特征,所以才使得英语的标准变得模糊起来。尽管英语本土化进程促使英语变体呈多样性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每种英语变体都将包含内圈英语的核心内容,以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认知语言学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与此同时,对世界英语变体的研究缓步迈入学术殿堂。但是,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一直到21世纪才开始进行,特别是在认知社会语言学建立之后,二者相辅相成。认知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变体[3]。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中国英语,属于世界英语变体之一。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国英语,不仅对世界英语变体研究起到完善的作用,还对中国英语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2.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

自18世纪到现在,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洋泾浜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4]。对于英语的中国本土化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区分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李文中指出中国英语是把规范英语奉为圭臬,且不会受到母语影响,而中国式英语是使用者在受到了母语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合规范的畸形英语[5]。谢之君对此产生怀疑,他认为汉语语言和文化必定影响到了中国英语[6]。高超认为,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合理规范的使用型英语变体,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特色[7]。陈新仁等认为在中国语境下本国人之间或本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交流时,形成一种能够被各英语使用者理解和接受,且包含中国特色文化或具有汉语典型特点的一些语句、语音、词汇和语篇等英语变体,被称为是中国英语[8],如:一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词the Chinese Dream(中国梦),normal university(师范大学),以及根据中国特色政治文化a生的新词Party Building(党的建设),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小康社会);还有一些被广泛接受的类汉语构式句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人山人海)。陈新仁等指出,中式英语不同于中国英语,是不成熟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英语过程中多由语用失误而产生的一种不合理不规范的语言形式,如flowers and trees should be protected(爱护花草树木),welcome you(欢迎你)[8]。以上区分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完全区别开,强调二者的差异性,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非正确的形式,对于它的使用不普遍,并且易于产生歧义和误解;中国英语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本文认为,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汉语的影响,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中看,两者相交却相离,在一定条件下中式英语可以转换成为中国英语。

3.通过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世界英语变体下的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普遍认知的结果创造了语言,认知具有体验性,认知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认知会同时受到社会文化与物理环境的双重影响,最后语言也会受到影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群体形成的概念化方式有所不同,导致所形成的语言就有所差异。因此,毫不意外地产生英语变体。在世界英语变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英语虽不能像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那样成为一种国别变体,但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完全依附英美正统英语标准。那么如今的中国英语是应该强调其适应性还是其独立性?

虽然目前国内学生差不多都是从小学或幼儿园就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但其生活环境仍然是汉语文化语境,所以汉语文化和汉语思维方式必定会影响英语学习。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习者无意识地受到自身汉语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将汉语语言规则或文化习惯应用到英语编码过程中,从而很容易产生一种英语语言和文化不相符的语言。李文忠、高超、陈新仁等将这种英语称为中式英语。不可否认,中式英语体现着中式思维,或多或少包含着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中式英语都不遵循标准英语的特征,并被认为是不规范英语,其表现主要有:重复累赘、省略不当、词末未转换、拟人有误、搭配不当等。很多中式英语对其他英语使用国家来说是不可理解或不被接受的,但对国内英语学习者来说大部分是可以理解的。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人类认知的躯体经验基础同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连,身体经验同社会文化相作用结果产生意义,社会文化环境属于意义产生的语境。此外,文化群体共享知识信仰。因此,如把“你的身体很健康”译成Your body is very healthy;借用汉语交际习惯在英语交际中使用Teacher Zhang(张老师)、Doctor Wang(王医生)作为称呼语;把Have you eaten up?(你吃过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啊?)作为打招呼用语等。虽然这种句式或用法不存在语法错误,却因为不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所以不会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和接受,本国英语学习者可以理解,但一直以来受英美规范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中国人也不接受这种英语。世界语言变体研究表明,所有英语变体在展现自身独特因素和特性的同时,都不可脱离内圈英语的核心内容,例如英语的音、形、语法等。认知语言学反对非母语语言文化入侵,坚持语言变异的文化适应性,他们认为变体使用者不会丧失自己母语文化概念[3]。因此,本文认为,诸如此类的中式英语具有世界英语变体共有特征(共核)如果被推广和广泛使用,很有可能转变成稳定状态,成为中国英语。

值得注意的是,中式英语并不一定都能转换成为中国英语。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来看,一种英语形式归入中国英语,有其政治、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语言形态方面,中文和英文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文属于意合语类,而英语属于形合语类,它们各成体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语言基础不好的学生往往会疏忽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本质性差别,从而接受和创造出中式英语,如把“我很喜欢你”译成I very like you;接受flowers and trees should be protected的译文;或者是翻译时忽视英语的基础的语法结构等。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人们c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产生认知,认知不断推动语言向前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动力之源。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在动态社会中,只有不断改变和完善自身,才能不断满足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Frank也认为,在宏观社会语言系统的制约下,个体系自身的个体方言,个体间相互影响不断作用,从而使个体言语发生变异,个体语言集合构成社会语言,因此个体语言变异影响社会语言系统,反之,社会语言系统使得个体方言被反复更新、重建[9]。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认知水平不断影响个体语言,个体语言的集合特征又体现出社会语言特征,从而使个人语言被反复更新和重建。比如把中国建设成为turn China into说成build China into,随着认知的提升,我们会发现此种搭配是错误的,不符合英语习惯,将其改正。但在克林顿欢迎的讲话中就用了build San Francisco into a thriving cosmopolitan city。可见英语也在吸收外来语,也在不断发展。当然,并不能因此将中式英语同为中国英语。高超、文秋芳认为本土化英语(中国英语或中式英语)的接受度与个体的英语水平和文化语境有关。他们发现越易被理解的本土化英语越易被接受,但不一定全然接受[10]。所以,要更好地接受中国英语这一当代特色名词,就要具有更高的英语水准及更全面的跨文化知识。但被理解了的中式英语可能不被接受,此时它就不可能转化为中国英语。

在现实情况中,有一些不合乎常理的成分存在于中国英语之中,这是正常的现象。举一例进行说明,国外友人在中国火车站常常会被“Take very good caution over pocket pickers.”(看好小偷)这样一则标语搞糊涂,如果改成“Watch out for pickpockets”(小心小偷),那么就很容易被理解。从此例可以看出,一些被国人认为正确的中国英语也在不断地被重建与更新。

4.结语

世界文化的相互渗透,世界英语变体同向发展的社会环境诱因,使得语言规范定义越来越模糊。受外在环境与内在主观意识的影响,中式英语的产生是绝对的,但中国英语亦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华民族不断复兴的同时,中国文化正被广泛重视起来,并不断往外输出,中国制造的英语在不断建立、更新、又建立。目前中国英语虽然还没发展到国别变体的程度,但必定会成为世界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强调其适应性的同时也应强调其独立性。

参考文献:

[1]Mesthrie,Rajend & Rakesh M.Bhatt. World Englishes:The Study of New Linguistic Varieties[J].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胡晓琼.全球化环境下“Global English”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10(2):90-96.

[3]周红英.世界英语变体: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5):187-194.

[4]Wei,Y. & J. Fei. Using English in China[J].English Today,2003,19:42-47.

[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

[6]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现代外语,1995(4):7-11.

[7]高超.世界英语理论与中国英语研究综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6(4):55-60.

[8]陈新仁,王玉丹.关于全球化背景下通用语英语交际的思考――《语言学学刊》2011年3月“英语通用语”专刊评价[J].外国语文研究,2012(2):188-197.

篇4

在海洋馆,我们隔着玻璃观赏游来游去的各种鱼。可是在我们与鱼儿大眼瞪小眼之时,你可曾想过鱼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模样?科学实验告诉我们,鱼儿眼中的世界与我们人类所看到的大不一样!

鱼儿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的非常不同,水中的物体显得很暗淡,影像也不很清楚。为了区分周围的物体,并能在水中得到一个清晰且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图像,鱼的瞳孔要放得非常大,才能接收尽可能多的光线。

由于鱼眼睛的晶状体本身不能变形调焦,视觉调节只能靠前后推动晶状体球来实现。当其晶状体球被推向前方时,长在两侧的眼睛便可以看见前方较近的物体和身后较远处的东西。由此看来,鱼眼盯着的东西未必被它注意,或许我们在与海洋馆里的鱼儿面面相觑时,它并未把我们“放在眼里”。

海洋里的光环境十分复杂,要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光学环境里看清景物,必须具有特异的视觉功能。鱼类眼睛中即有两种特殊视觉功能的感觉细胞:用来感觉强光环境的圆锥细胞和用来感觉弱光环境的圆柱细胞。

篇5

关键词:хлеб 文学作品 文化含义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学》一书中指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产物,还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一系列文化符号形成的因素。植根于语言并表现在言语中的民族文化特点是现代语言国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化语言学囊括了所有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单位,其中包括词语、成语熟语、文章等。

每一种语言都具有所谓的关键词,用以表现所属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精神特点。那么,俄语当然也不例外,“хлеб”一词足以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关键词,它是相关概念的言语化体现,用它来展现俄罗斯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特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对待食物的态度(此处指面包)很好地体现了在社会语言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俄罗斯文化中,在民族精神中,在日常生活中“хлеб”不仅仅是生活富足的象征,更是代表着俄罗斯民族重视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俄罗斯民族生活方式中面包的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这首先表现在“хлеб”所具有的多重语义上:1)“хлеб”――谷物:“潘克拉特那时已修好了研磨机,正准备要将谷物(хлеб)磨成粉。”(《温暖的面包》帕乌斯托夫斯基)“……划归到他名下的财产有一间房子、菜园、按量分发的粮食(хлеб)……”(《奥勃洛莫夫》,冈察洛夫)2)“хлеб”――用面粉烤的食物:“……科娃什尼娅在茶炊旁忙活,巴龙嚼着黑面包(хлеб),纳斯佳正在读旧书……”(《在底层》,高尔基)“……密探掰开一块面包(хлеб),在上面撒了点盐,便开始抽打马匹……”(《温暖的面包》,帕乌斯托夫斯基)“我吮吸着面包(хлеб)的气味,一股浓郁的芳香。”(《科雷马短篇小说集》,沙拉莫夫):“……它被烤得热热的,散发着浓郁的新出炉的面包(хлеб)香。”(《走投无路》,列斯科夫)3)“хлеб”――生活保障资料:“……而那个人说:‘我没有什么给你吃,我自己的温饱(хлеб)都满足不了’……”(《科佩金大尉的故事》,果戈理)4)“хлеб”――小麦:“……广阔的田野上金色的小麦(хлеб)随风舞动……”(《革命军事委员会》,阿・盖达尔)“……白桦树窃窃私语,稀疏的小麦(хлеб)簌簌作响……”(《阴天》,柯罗连科)

“хлеб”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角色繁多,在俄语固定短语中也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特别是在民间口头创作、谚语俗语以及训诫中最多见。例如,“хлеб насущный”(糊口的粮食,必需之物),“хлеб всему голова”(面包是主食),“чужой хлеб горек”(靠别人生活),“есть чужой хлеб”(靠别人养活),“зарабатывать на хлеб”(养家糊口),“делить хлеб-соль”(关系密切),“ни корки хлеба”(饮食缺乏),“честный хлеб”(诚实过日子)。另外,在俄罗斯传统生活中“хлеб”不仅所具有的语言文化意义最具代表性,称名方式也是各式各样:каравай(大圆面包), коврига(大圆面包), булка(白面包),просвира(白色圆形圣饼),кулебяка(长形大馅饼),блин(俄式发面煎饼),расстегай(露馅的馅饼), кулич(为复活节烤制的圆柱形大甜面包),пирог(大馅饼)。

上述例子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奇奇科夫过去拿了一块死面做的鸡蛋馅饼(пирог),吃了不到一半,便赞不绝口……”“……奇奇科夫把三张煎饼(блин)卷在一起,在黄油中蘸了一下,放到嘴里……”(《死魂灵》,果戈理)“……他拿出一块儿圆面包(каравай),把它切成小块儿,在桌子上依次摆开……”(《母亲》,高尔基)“……这段时间内他及时买到了茶、白糖和白面包(булка),并把它们拿到了最近的酒馆……”(《神奇医生》,库普林)“……我们在教堂礼拜时习惯于用筛过的黑面粉烤制‘黑圣饼’(просвира)……”(《走投无路》,列斯科夫)“……复活节时他和厨娘柳德米拉、杰尼斯卡来到监狱,并带来了复活节甜面包(кулич)、鸡蛋、馅饼(пирог)和煎牛肉……”(《草原》,契诃夫)值得注意的是,俄语中用来指称面粉做成的食物的名词有时带有明显的反面意义。例如пирог一词,俄语俗语“Пироги до того доведут, что и хлеба не дадут”(Пироги馅饼――浪费,滥用);“Хлеб с водою, да не пирог сл ихвою”(要勤俭,不要过分奢靡)。

此外, “хлеб”在俄语熟语中的运用也很广泛。例如,“на чужой каравай рот не разевай”(不要渴望他人的利益,要自食其力);谚语“Не мерт, не мят, не будет калач”欲告诫人们困境使人更加睿智;“тёртый калач”意指阅历丰富的人。

通过对“хлеб”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义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хлеб”一词可以作为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主要关键词。在这个词中不仅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还表达了俄罗斯人把面包看做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资料的特殊态度。

参考文献

[1]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9.

[2] 李金珠.俄式面包的文化底蕴[J].俄语学习,1999(6).

[3] 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篇6

在当今语言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语言世界图景作为新兴学科早已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世界图景从宏观的角度展现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世界图景具体化、语言化的结果。由于人类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对世界不断地认知和改造的过程。于是在认知的过程中便对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评价和理解。这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对世界认知的总和被称之为世界图景。

一、世界图景概述

“世界图景”一词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ez)首次提出。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将物理学中外部世界与内部结构的总和称之为物理学中的世界图景,并且其所采用的认知方式由主体的意志决定。由此可见,世界图景是具有现实性的,同时也具有理念性。世界图景的现实性体现在它自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理念性在于它是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思维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并且需要主体的抽象思维进行诠释和演绎。即槿死嗨嘉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便会导致所形成的世界图像的差异。这种世界图像的差异与主体在所经历的现实实践和生活的文化环境等因素都是分不开的。

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概括地说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认知活动的主体。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组成的。

2.认知活动的客体。客体可能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或者具象世界与抽象世界。

3.认知活动的结果。结果指的是通过某些认知活动的方式所得到的世界景象。

由这三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作为认知活动的结果世界图景是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的认知活动对象和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建立在社会意识基础之上的世界图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类认知活动的客体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我们认知的对象从宏观世界的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微小细菌,从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到虚拟想象的虚构形象,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情感。这些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元素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对象,人类思维针对不同的认知活动客体,进行分类和拣选,做出判断和整合,从而得出不同的世界图景。

同时世界图景学说也是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的。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科学图景可以体现出这一点。自然科学世界图景中人类思维可以运用分析、归纳、演绎以及推理等科学方法来描写和论述所发生的科学现象,从而揭示出一些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定律。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性”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的任何影响的。

世界图景是人类智慧的缩影和反射。因为世界图景与人类思维息息相关,因此它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时代、地缘等方面的特点。每个人、每个民族都生存活动在自己特有的环境之中,但是每个个性群体之间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相关的因素。从宏观角度来说,形成在社会整体意识范畴基础之上的世界图景属于普遍世界图景,那么从微观角度来说,形成在个性意识基础之上的属于个性世界图景。普遍世界图景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受地理、气候、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相似,从而产生了相似的认知结果。此外,随着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认同,将使民族个性图景逐渐趋于一致,最后形成的世界图景就具有了普适性的特点。

二、语言世界图景

语言图景作为历史的产物,是语言对外部世界刻画的结果。语言作为阐释和描述世界图景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在世界图景的建立和形成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主体在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以后,就必须要寻找一种合理恰当的方式来表达,于是语言便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

研究认为,任何民族语言是人类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自身发展的结果,人类通过语言可以表达出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语言系统也可以看作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观念系统。人类本身就具有相似性加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并无太多差异,因此各种语言之间也存在体现着民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这一特点就成就了语言世界图景既具有民族性的特点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普适性。洪堡特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先驱认为“语言的差异不是声音和符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本身的差异”。一切语语言世界图景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语言学理论体系,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语言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符号化的观念集合,具有普适性。正如我们所知,人类所进行的认知世界的活动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或言语活动来完成的。因为语言世界图景形成过程具有精神性和思辨性的特征,我们无法准确地划定其生成的阶段。

2.语言符号系统对于观念世界之中存在的符号化、语义化的表达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脱胎于人类语言能力的普遍性。

诚然,语言仅仅是人类用于表达认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仅仅靠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类的全部认知。除了语言以外还有可以利用其它非语言手段来认知世界。我们所说的语言世界图景其实是指通过语言来映现的那部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观念世界。

三、结语

篇7

大家好!

在这个硕果累累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有幸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心情非常激动!在此,我谨代表获奖教师们向一直关心我们成长的各级领导及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

谢和崇高的敬意!

xx年xx月,我从xx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中心小学。来到这里,我深深的被班里学生积极向上,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打动。从教以来,我一直告诉自己:“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关

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

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优秀教师。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带着爱的教育,我踏上了培育学生的漫漫征程,我立足教学实际,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精心研究适合小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每次都

名列全镇前茅。

近年来,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今年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归功于全体教师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这次表彰

会的成功召开,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我们亲身感受到,正是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我校的教育事业才会步步辉煌。知遇

之恩当毕生相报。

今天我们获奖了,这只能作为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多的将带给我们更高层次的挑战。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我们的工作每时每刻不能有丝毫懈怠,责

任重于泰山;世上很少有像教师这样的职业,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和梦想。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以“狠抓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为下一代负责,为广大老百姓负责,

为千万个家庭负责。我们要牢固树立“认真就是能力、扎实就是水平、求实就是业绩”的事业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使我校的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 以新

的努力去取得新的成功,以新的成功去开拓一片新的天空。

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庭美满,合家幸福,万事如意!祝愿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教师节标语

1、热烈庆祝第27个教师节!

2、向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3、向光荣的人民教师致敬!

4、以德治教,以身立教,塑造师德风范!

5、树立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

6、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7、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选择了教师为终身职业,就是选择平凡和伟大

9、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篇8

关键词:自主;辨析;理解

一、借助文本,在提炼信息中重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教材中的一些“小泡泡”以及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细致的指导,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搭石》中理解“搭石”:课文第一段旁边就有一个小泡泡:“我明白了什么是搭石了。”

师:什么是搭石?请大家默读课文,找画句子理解。

生(读):秋天,天气变凉后……让人们从石头上面踏过。

师:用句子来解释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齐读)

师:这是些怎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在小溪上的石头。

生:是让人们踏过去的石头。

师:对。你能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生:入秋后,家乡的人们为了过小溪,在溪中间按二尺左右的间隔铺上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秋天,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的、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石头。

……

师: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又在关键词的提炼中进行语言重组,内化词语的理解。

二、借助标点,在比较发现中形象理解

根据教材特点,巧妙地借助有些标点符号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假如让你在里加上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

生:顿号,因为这些都是花。

师:好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应该加逗号,因为如果用顿号,也就意味着这些花前后可以交换位置,是一齐开放的,但这里却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有先有后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

师:那就是芍药开完后――

生:凤仙花再开,凤仙花开完后鸡冠花开放……

师:你很会读书。有先有后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顿号与逗号的尝试运用与观察发现,既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又在运用比较中准确地理解了“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点。

三、联系生活,在矛盾辨析中自主理解

有些词语单独来看是一组反义词,但为了表达需要,作者会将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运用在同一个句子中。对这样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请他们来辨析矛盾中自主感悟理解。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朴素又华丽”的教学片段:

在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后,聚焦“朴素、华丽”,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组反义词,追问:不矛盾吗?为什么这样来形容?

生:不矛盾。因为这些花是种在乡下的,墙角边、小路旁都有。

生:它们不需要人来照顾。

生:家家户户的门前可能都有这些花。

生:这些花不像公园里那样种在花盆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都是随处生长的。

师:是的,生存的环境简单,随处可见,多朴素呀!但为什么又说它是“华丽”的呢?

生:因为它们色彩非常鲜艳。

生:形状非常可爱、漂亮,一点都不比那些名花差。

师:虽然不是名花,没有花盆装饰,但也非常的美丽。这就是――

生:“朴素又华丽”。

四、拆分词素,在串字解义中整体理解

“多一份创造,就多一份灵动”,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只要我们以生为本,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词语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就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媒介与形式

一、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

在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的合著《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提出了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的概念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口语就是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书面语就是书面文字印出来的语言。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将传播媒介(medium)定义为”the overall distin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messages transmitted to their receivers via phonic or graphic means,that is by sound or by writing,and is a basic practical division for the assembly of syllabuses and materials.”(传播媒介是对信息的传播途径的划分,是对信息靠语音传播还是图文传播的划分,这一划分是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材料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划分标准:媒介标准。

然而,作者进一步提出,语言除了有传播媒介(medium)的区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但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区分,即使用形式(mode)的区分。其定义为:”mode refers to choices that the sender makes as to whether feature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speech or writing shall be included in the message,regardless of the medium in with it is to be transmitted.”(使用形式与传播媒介无关,它是作者对语言特征的选择,即选择书面特征还是口语特征。)也就是说,同样通过语音这个媒介(口头表达),发言人既可以把语言说得口语化,也可以表达地正式而含有书面语的特征。

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并不具有对立性。选择了口语的medium,可以选择书面语的mode。同样道理,选择了书面语的medium,也照样可以选择口语的mode。这完全取决于作者或发言人的需要。

二、媒介与形式的划分对口语与书面语教学的启示

在《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针对以上两者区分,对教学大纲或教材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在借鉴这些建议的基础之上,对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自身要明确区分媒介与形式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理解其区别。

很多教师自己在这两者的区分上很模糊,导致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凌乱而没有系统性,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差,知识的系统性欠缺。相反,若教师能够明确区分medium与mode,在选材时充分地考虑到这两点,系统地选取教学材料与内容,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此外,若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就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的深层理解能力,明确材料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相同的语言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相同的语言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商业信函写作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书面上进行写作,然后对其进行修改、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信函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模仿广播的播音通知。通过不同的媒介对同一材料进行教学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与书面语特征分开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虽然是用书面的媒介来展示的,但其中的文字内容也包含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对话是具有口语特征的语言使用形式(mode)。因此,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叙述部分用书面语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而对话的内容则可以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展出。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同时让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了训练。

(四)选取在口语、书面语特征选择上有创新的教学材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新闻内容往往具有典型的书面语特征。但也有些记者极具创意,在新闻中加入了一些口语的特征,幽默而富人情味。对于这些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适当地模仿,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论

本文基于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对于语言的媒介与形式的区分,探讨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并将其概念区别应用于教学当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启示。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教学方法上的探讨还不够具体明确,其真正的实践性意义也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实验。

参考文献:

篇10

【谷雨节气的谚语】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红薯上皮粪,沟溜长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横栽番薯竖栽葱。

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干打垄,湿插苗。

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窝瓜喜阳不喜阴。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稻收塘泥麦收粪。

一季塘泥二季肥。

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稻子最喜安窝肥。

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锄梦花,促棉发。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锄针,豆锄瓣。

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谷怕钻心虫。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

纵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

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

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门前垂柳院中花,墙边扁豆瓜满架;圈满牲畜塘满鱼,进门鸡鸭叫嘎嘎;葡萄蔓子搭凉棚,“珍珠”、“玛瑙”头上挂。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