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09: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认知语言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则,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文旭,2007)
三、语言理据与语言教学
研究表明,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中心观实际上就是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关于理据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都有明确、中肯的论述。有理据的词语学起来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得多,同时有理据的知识记忆使用起来也要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明确地理解语言的工作方式,将经验服从于分析的需要,适合学习者的认识风格。事实上,当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工作方式,他们就会开始构建或重新建构他们个人关于所学语言的各种假设。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语言教学具有许多启示意义。Boers & Lindstromberg(刘正光,2010)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深化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在掌握其理据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内涵意义并激活其语义网络。如drive sb.into a corner(把某人逼入绝境)这个习语来源于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被逼到角落,说明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学习者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并联想起这样的场景后,可以对同样来源的词语的意义作出预测,如corner(步步紧逼)作动词用的意义。将新词语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
第二,加深记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思考意义与意义之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言习得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扩展的过程。扩展分为语义扩展和结构扩展。语义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意义的心理活动,结构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型式的心理活动。由于扩展是在比较深的层面上处理信息,因而能增加信息在记忆中永驻的可能性,促进学习。
第三,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在概念化的过程中,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必定影响着概念化的内容与方式。因而,理解目标语文化中所隐含的个性化内容、价值系统和态度也就成为了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作为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工具,语言也就不仅仅是交际的媒介。这样的语言与文化本身就是认知和情感的财富,能扩展学习者的百科知识和跨文化能力。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目标语和目标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当语言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运行方式、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与认知的联系,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更深刻地解读目标语及其文化,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习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文化通过语言影响思维方式,直接反映在不同文化对经验世界(概念)的范畴化方式之中。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原型往往是有差别的,如色谱。英语和德语中焦点颜色有十一种,而汉语中往往认为是七种。颜色词的文化引申意义也差别很大。学习者在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范畴化边界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文化的边界性和不可译性。学习者逐渐明白母语和外语无论是在语义关系还是在结构相似性上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或对等,更不用说文化内涵与联系了。发现差异的过程就是培养语言与文化意识的过程。(刘正光,2010)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不是外在于语言的某个方面,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就在每一个词中、每一个语法构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语言分析发现,不断地由语言来交流。在对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构式,对不同语体和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基础的认识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逐渐发现概念隐喻的操控功能,从而意识到语言是灵活的和具有力量的,同时了解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概念隐喻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第一,概念隐喻指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一个隐喻结构,这个结构潜在地影响甚至建构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以空间表达时间,以旅行表达人生,以建筑物表达理论。
第二,学习者逐渐掌握这样的概念隐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抽象思维的过程,一个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过程,一个建立概念结构或概念域的过程。
第三,由于隐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习者理解隐喻的过程也是逐渐扩展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促进思维逐渐理性化的过程。(刘正光,2010)
隐喻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习语的理解与记忆。习语曾被认为是语言中的“死喻”,因为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稳定和广为接受,使用者对它们的隐喻性特征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有两种方法能够重新激活习语背后生动的意象,一是发现其中的概念隐喻,二是追溯其产生的原有语境和本义。如果学习者能够根据概念隐喻原理去理解习语产生的直义基础,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理解和记忆习语的效果也会更好。
隐喻的学习能增强对多义性的理解能力。语言中多义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意义形成一个语义网络。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词、语音等符号单位组成的认知网络。如果把一些高频词的不同意义分别处理为单义词、同音异议词等,对语言学习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这就把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切割掉了。以介词为例。介词所表达的时空意义与人类的空间经验紧密相关,并形成一个网络。它们之间联系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概念隐喻。大量证据表明学习者如果知道从中心意义到扩展意义中概念隐喻所起的作用,学习效果就要好得多。
五、认知语言学与整体性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语言构式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单位;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为交际服务。语言知识是语义、语音和符号特征的统一知识。
语言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认知器官,各种认知能力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其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都为整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微观的视角看,语言是由形义配对构成的符号单位组成,词汇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这表明语言学习必须是形义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学会。
从宏观的视角看,语言知识是从语言使用事件中逐渐抽象出来的,这表明,语言知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等语境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使用事件的识解。这就是说,在语言使用中,认知的、情感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认为,语言知识是逐渐从初级图式到高级图式抽象出来的。(刘正光,2010)
六、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义具有中心地位;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刘宇红,2006)。基于使用的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普遍规则的作用有限,二是文化教学(包括交际、社会的文化语境)必须贯穿于语言教学。
之所以说普遍规则作用有限,是因为完全具有普遍意义的构式在约定性型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即使完全掌握了语言规则也不能确保语言习得的流利性。事实上,要实现语言习得的流利性,学习者必须掌握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具体场合下遣词造句的基本方式。要充分考虑词汇、语法以及其他语言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词汇、语法必须教,但绝对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全部内容。语言不仅仅是由词汇和语法组成,它还包含着大量的各种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语言学习不是掌握一个静态的知识系统,而是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参与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灵活。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
究,2010,(1).
[3]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6).
[4]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篇2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验哲学 认知科学
1.引言
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哲学的对象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近代,从古代哲学对客体的研究转为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研究;第二次转变是二十世纪初,从纯粹的主体研究转向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语言。其中出现了英美分析哲学、数理逻辑方法研究语言,如结构主义的诞生(formalism)。在语言学中亦是如此。语言学习者、研究者在理解一个语言理论时都要追寻她的理论引导者,也就是哲学的足迹。对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
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将认知科学分为两代:第一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转换生成语言学渐成主流,计算机被运用于只能和人知的研究,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和先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对第一代认知科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积极倡导体验哲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乔姆斯基用以发展成熟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语言,建立转换生成与语法,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先天主义和心理主义基础之上的,属于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乔姆斯基将笛卡尔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综合,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尖锐有力的批判,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假说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先验哲学假设。认知科学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对关于真实、本质、因果、自我、时间、道德、价值等问题做了重新思考。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在吸收了认知科学及其他领域,如认知和发展心理学、认知人类学、神经生物学等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哲学认为这些是一些抽象的和深奥难懂的问题,而认知科学家则认为理解这些问题都需要涉身的体验(embodied)和反省(introspection)。因此,思考这些问题是跟我们日常处理经验的能力有关。认知语言学创始人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知识(包括概念和推理)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感官后天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1999,Lakoff & Johnson)。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涉身哲学――被体验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1999)一书中,开篇就阐明了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王寅,2007)。以下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发现,以证实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2.认知的无意识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认为,有意识的思维只是冰山之巅而已,95%的思维在表层意识之下进行,并塑造与结构我们所有的思维。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例如,对话的复杂过程包括:访问与说话内容相关的记忆;领会作为语言的音流,将它分为能够区分的语音特征和片段,划分因素,并将它们组成音素;指派一个结构给该语句;选择词语并赋予它们与语境相应的意义;将语句的语义和实际意义理解为一个整体;根据相应讨论内容制定谈话框架;对正在讨论的内容作出相应判断;对相关的内容做出内心的想象,并检查这些现象;填补谈话中的空缺;注意并理解对话者的肢体语言;预期谈话方向;想好说什么以作应付。看似简单的对话过程竟包含如此多的无意识行为,而且这种对话能力也是无意识中习得的。分析的神经过程是如此复杂,但是不为人所觉察,运作太快,即使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觉察到,而且不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是不可能被意识到,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到。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意识中的空间关系和意象图式这类成分与理解具有因果关系。当我们理解“在花园里的一只蜜蜂”时,我们就把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容器结构加在“花园”上,蜜蜂在这个容器之中。加在“花园”上的认知结构就被称为“容器意象图式”。认知结构在形成理解时就起到因果作用,此时的理解,就将蜜蜂概念化为处于某物之中。
3.心智的体验性
心智、概念、推理、认知是出自身体,概念系统也是出自身体,意义也是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也是通过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又由于我们绝大部分概念是隐喻性的,意义不完全是字面上的,因此传统的真值对应理论是错误的。王寅认为“体验性心智”假设(the embodied-mind hypothesis)了传统哲学的基础,彻底批驳了二元论、先验论、客观主义、形式主义。倘若这些观点不成立,整个西方哲学就不成立。因此体验哲学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挑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而逐步形成的,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首先体验的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两者便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关于体验的对象首先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一观点,认知语言学家对这一观点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解释。认为在事件和状态的语义域中,事件、状态、路径、地点-功能是用来分析空间和运动的子集。其次,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身体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包括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头”、“腰”、“脚”可用来对应地表示山的部位:山头、山腰、山脚、树头、树腰(树干)、树脚(树根)等空间体验。
4.思维的隐喻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里大约有70%的表达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人类的思维蕴于身体,我们拥有现在所有的这一些概念隐喻,都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bodil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决定的。隐喻是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经验的。以MORE IS UP这一概念隐喻为例,Lakoff &Johnson(1980)最早对其进行了讨论,这一隐喻反映在很多日常表达中,比如Prices go up,His income came down,Unemployment is up,Exports are down,etc.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一隐喻产生于类似下面列举的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往杯子加水,随着水越来越多,杯子里的水位也逐渐上升;书堆得越多,每增加一本书,整体的高度就会往上升。这样的生活经验有很多,而且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数量域与空间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多对应上,少对应下。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获得基本概念,这是形成隐喻的根据。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
5.结语
体验哲学强调概念、范畴、认知、心智、推理等基于身体经验,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强调身体和大脑的第一性,强调经验和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体验哲学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对传统哲学中基本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挑战,对于我们今后理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ark J.Metaphors We Live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eorge,&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
篇3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摘 要:认知语言学是最近若干年来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的语言学分支,相关学者相继从多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文化翻译教学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认知语言学的定义、翻译观;并结合文化翻译教学的相关注意事项,对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把握,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在文化翻译教学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文化翻译;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81-02
基金项目:校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语言学视角下母语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2014XJLXQN001)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文化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认知语言学及其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相关语言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到9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变成为当前新兴的主流语言学流派之一。通常情况下,学者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这三派的相关学者也被看成是英语国家在认知语言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1)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部分生成语义学家,例如Lakoff以及Langacker等人。(2)从功能或认知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例如Dirven以及Taylor等,这些学者认为利用较为普遍的认知方法对语言的功能以及形式进行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3)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相关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主要包括了Gibbs、Johnson以及Putnam等学者。国内知名学者王寅对国内外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强调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身体经验、借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方式等,合理地解释隐藏在语言事实中的认知规律。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在现实体验的形势下,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凭借自身所参与的多种互动,在对原文本进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在译作中将原作者所刻画的现实世界以及认知世界反映出来。认知语言学十分注重体验以及认知所发挥的制约性作用,关注作者、文本、译者以及读者间存在的多重互动关系,期待达到“翻译的和谐性”以及“解释的合理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从事翻译活动的相关认知主体之间互动性的影响。好的翻译虽然存在着译者的积极创作活动,但必须坚持“创而有度”,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过分发挥,所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应该是“追求平衡”的。可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能够为翻译教学带来更好的启迪。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文化模型理论教学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认知观通常将语言能力看成是人们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语言结构而言,它和人类的主体经验以及概念知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使用者在描写或陈述事物的过程中通常不简单地限定于客观陈述,通常会用更加自然、丰富的意义来描述它们。比如,人们在描述早餐的过程中,不仅会说自己在早餐时间吃什么,而且还会描述早餐的样式、味道等,这些内容都是人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他们能够很好地体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经历多种现象,而且还会在这些方面储备数量巨大的经验以及思维概念,也就是语境。在认知语言学中,通常将属于某种既定领域的所有语境或认知体现叫作认知模型,而且还提出了与大多数认知模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和人们生活以及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整合的模型,这种复杂的完形结构被称为文化模型。文化模型对人们的认知模型(Ungerer F,SchmidH.J.2001)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以中国人的早餐(breakfast)为例,它是和馒头、米粥以及咸菜等等这些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长时间以来,我国人民业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早餐文化,这也是一种文化模型。但是,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在“早餐”方面“breakfast”并不会和这些事物联系起来,而是会想到面包、牛奶等食物和饮料,这是英国人在早餐方面的“文化模型”。相似的案例也适应在从未到过中国的美国人,他们可能不会存在丝毫和中国春节相关联的概念,这是因为,庆祝春节不是美国人的文化,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对美国人而言,可能没有任何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的认识,这也是他们在这方面的认知模型。然而,在这些美国人和中国人试图通过交流来理解中国人如何庆祝春节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会套用相似的认知模型,如庆祝圣诞节这种认知模型,试图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庆祝春节的情况, 这也是不同的文化模型之间的碰撞。
三、文化翻译教学分析
在文化翻译教学的问题上,这个课题显得颇为复杂,不但牵涉到诸多理论问题,而且还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意味。文化模型理论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译者站在认知语言层面开展翻译教学。当前很多语言哲学家都将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看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假如没有文化承载语言的相关意义,语言将徒具形式。要使使得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和体会词意,就要深入分析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例如,commonplace,它的汉语意思是“平平常常的”,假如运用common-or-arden variety来代替commonplace,就能够看出它承载着英国的相关文化信息;假如运用garden-variety来替代这个词语,它能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相关信息。所以,不管是翻译理论教学,还是翻译实务教学,都要高度重视译入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在翻译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和跨文化以及文化密切相关的课程,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翻译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从文化层面认识文化翻译,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以及体味源语言作品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翻译水平。
四、文化翻译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翻译教学中,要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文化模型理论为依托,这样能够使教师向学生呈现的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案例更加形象和具体,而不会显得空洞无味,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化翻译教学,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点,理解翻译实质意义。翻译中存在着“不可译性”以及“可译性”,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其中,难以把握的概念是“不可译性”它们一般都具有较为特殊的异质性,在语音以及文字方面有着自己的结构性特征,内容涵盖音、形、义(意义)、意(意象和意境)等许多方面。从这些文化翻译内容在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过程来看,这些“丧失”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如果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解释它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些翻译现象。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翻译理论,准确地判断翻译内容的文化特征。
学习了文化模型理论后,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认识到,绝对“忠于原文”仅仅是一种翻译的理想状况,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信”以及“忠”的尺度。从翻译过程来看,“意义对意义”被看成是较为笼统的翻译,就算“等值”转换,也不能完全和原著相吻合。以英语中的语势(force)为例,可以用叠字来获得相应的语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声形美,但英语没有叠字,因此不能获得相应的语势。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一句中,“风萧萧”是名传千古的绝句,假如将其翻译为“the wind blew and blew”,读者就会觉得笨拙、拗口,不能获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假如将其翻译为“the wind blew desolately”,也只能认为“基本达意”。通常情况下,语势都是在独特的意境及巧妙的遣词造句中形成的,更能体现文化意义以及含蕴,但要想达到“等效”翻译的效果,却比较困难。
把认知语言学引入翻译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通过认知过程的变化,掌握翻译技能,成为更出色的翻译家。文化是语言得以持续发展的稳步动力和基础,因此,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理解、把握以及运用“认知——体验——再现”规律,提高自己的文化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凤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刍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
〔2〕甘阳.认知语言学翻译视角下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6).
〔3〕肖坤学.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语界,2006,(1).
〔4〕王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索翻译教学中的译者主体性[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27(2).
〔5〕谭业升.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J].外语界,2012,150(3).
篇4
【关键词】英语存在句 认知语言学 象似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36-02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语言来说,都有存在句这一语法现象。在英语世界中,存在句作为普遍存在的特殊结构,一直以来都备受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在描写语言学流派的研究中,大多是围绕英语存在句的特征、性质、分类及功能,解决了存在句是什么的问题,但缺点是没有对存在句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和研究。生成语言学流派则探究过此问题,从存在句的结构生成方面进行了解析,指出英语中的存在句借用“there”来插入文中,并通过移位将实义主语右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实意性质的存在句。但是生成语言学对存在句的分析仅仅是从结构方面进行探析,很多疑问还没有完全解答。功能语言学流派对英语存在句的研究则从语言功能方面,特别关注非语言方面的因素,如从交际功能方面、语篇方面探寻存在句的功能意义,认为在句子的开始放入“there”是为了提供话题的开端,从传达信息方面来说,是为了将所要讲述的重点信息置于句末,因此存在句的句子结构构成了信息的整合结构。系统功能语言学将“there be”结构看做存在小句,将其作为及物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六个过程的其中一个:存在过程。这一学派虽然关注了非语言因素,却忽视了需要注意的外部因素,也就是人的认知、情感及心理因素对存在句形成的重要作用。上述三种语言学在研究存在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憾,而认知语言学弥补了这些缺点,不仅重视语言结构,而且还关注人的情感认知及心理状况。因此,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来探究英语存在句,能够较为全面和彻底地认识存在句的本质。
一、从象似性原则看英语存在句的结构生成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语言是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法在这里是实在的,有其自身的意义。认知语言学不认为语法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认为语法与人的认知和心理活动有一定关系,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自主过程。一方面,人对外界的认知和实践中的经验是语言结构的主要来源,如果切断人的认知途径和实践经验的来源,那么人的语言就会丧失其自身特征。另一方面,语言结构也为人们探寻人的心理状况供应了主要线索。这里所说的“语法是有实在意义的”,主要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法是语言存在的象征标志,全部的语法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概念意义。英语存在句有这种奇特的结构,是因为人的认知结构会在语言上有一定的表现。而英语语法中存在的象似性原则表现的是客观实际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有一定的规律需要遵守,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一定规律上的象似性。象似性需要遵循的规则和需求表现在顺序、距离和数量上。
英语存在句主要具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地点状语+VP+NP,例如:(1)On the shore is a dog.(2)On the treetop stands a nest.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岸上有条狗”和“树上有个鸟窝”,也就是这两个句子都可以理解为“某个地方有某种物品”。语言元素在句子中的呈现形式和人的思维认知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认知思维的顺序和语言元素的先后顺序是彼此照应的,这样就可以说它们之间满足顺序象似规则。这种形式是最好模仿的,它的象似性最强,属于人们认知规律存在的初期,其主要反映的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的直观认识。由于人对存在这种状态的了解不断加深,人们的认知能力会大大加强,这时候就会出现存在句的第二种认知形式,也就是“There +VP+NP+地点状语”。在这个句子中,There代表一个抽象地点,或一种心理位置,而实际上物体存在的地址,则由句子后面的地点状语说明。由于There是表抽象地点或心理位置的,也就是说它代表的“存在位置”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表述。所以,语言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仍然是“某个地点存在某种物体”。和第一种结构不同的是,这时的“某个地点”不是具体的实际地址,而是一个抽象的地址或者位置。所以,从整个句子的顺序来看,这种结构也是符合顺序象似规则的,也就是认知思维顺序和语言元素出现的顺序是相互照应的。
英语存在句的句子结构不但和人们的认知思维规律保持一致,而且它还符合人们从视觉的角度对事物“存在”进行感知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存在句的句子结构不但满足时间顺序象似性,同时它还满足空间顺序象似性规则。空间顺序主要从人的视觉角度对事物进行感知。一般情况下,人们看见物体的时候都是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先看到事物的整体,之后才会看事物的部分。所以,人们在通过句子对这种顺序进行描述的时候也是按照人们看见的这种顺序来表示。以上文的例句为例,shore是大范围,dog是存在在大范围之内的小范围,而另一个句子中treetop是大方位,nest是属于这一方位范围的的小方位,而以there引导的存在句,there指示的是一个抽象的地点,其代表的范围是比较含糊的,但是其地点状语代表的地点肯定是在这个方位空间之内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存在句的句子结构和人们从视觉角度感知到事物的规律是一致的:同样都是先大后小。而存在句体现在句子结构上的这种空间顺序性,表现的也正是人们从视觉角度感知事物规律对存在句句子结构带来的影响,
在存在句There+VP+NP+Adverbial的形式中,NP代表存在物,VP代表存在形式,而A代表存在位置,NP、VP与A三者之间,NP与VP性质更加接近,这主要是因为一个物体以什么形式存在当然比它存在于什么位置更加重要,两者之间在性质上更为接近。同样的,NP和A之间的关系相对就显得比较远,这体现的是距离顺序象似性规则,也就是说在概念上性质相似的、在句子结构上也比较接近。这种性质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联系和记忆的基本原理,是满足认知经济规则的主要途径。这是一个假如一个概念可以引起邻近概念的活跃,那么神经元的活动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从而减少认知整理的时间,让认知效能达到最优,满足省力目的的过程。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英语存在句存在的依据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条:它是人认识事物时思维规律在语言结构上的表现;它是人感知事物时视觉认知规律在语言结构上的表现;它是人认识事物时追求经济、省力规则决定的。这就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存在句结构进行的阐释。
二、从语法化原则看存在句的发展和演变
语法化是由词语成分向语法成分的转化过程。一般情况下,是指把一些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转化为无实质意义、仅代表语法效能的过程或者现象。语法化是语言转化历程中非常必要的一个历程,它具有普适性。全部的语言都必须经过这一历程,同时这种转化能够在任何一种语言形式中出现,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等。
上文描述的英语存在句的第二种形式就是第一种形式转化而来的,它们之间就存在一个语法化历程。设想,当例(1)中的on the shore是人们都知道的地点,同时shore和两者的距离又比较远的时候,从省力和经济规则出发,一方就可以指着岸的方向向另一方说“There is a dog”(那里有条狗)。这是一个象似性很强的句子。这里there是一个实在的词语,用来代表地点和方向,其在句子中的意义是“在那个方向、那个地点”,这时候这个词语就需要重读。假如on the shore只是一方的认知地点,想要表明狗的位置,就要把句子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变为:There is a dog on the shore.这时实在空间地点由on the shore表示,there只是一个抽象位置,不再代表实在的空间地址,没有了词汇意义,同时读音不需要重读。这就是there be结构语法化的开始,也就是词语失去了部分实在意义同时语音形式弱化的开始,假如这时候有一定表实在意义的词语作为句子的补充,那么there代表的实在意义将会全部失去,只成为一个具有语法意义的语言元素。这样就完成了由词汇到语法意义的转化。人们使用there be结构的时间越长,句子被语法化的程度就会越高。
由于人们对存在句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从经济省力的规则出发,对there is/are 简化为there’s/there’re。对这样的句子进行逆向推理,就可以发现there be 结构可以代表很多含义。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英语存在句由地点状语+VP+NP向there be结构的转化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悠久的语法化历程,这一个历程包含语音弱化和语义的扩展等几个主要部分。语法化历程减轻了其象似性,增加了其抽象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英语存在句的不同形式构成了一个以存在句原型为中心的存在句范畴,各个形式之间以存在句的特点和用法的象似性为纽带,实现了不同句式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也是隐喻扩展得以实现的根本原理。
三、结论
英语存在句的发展过程,是距离顺序象似性规则的演变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联系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同样也是满足认知经济规则的主要途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待英语存在句的发展过程,对英语存在句的现象从象似性规则、语法化进行分析,可以使英语学习者能够深入体会存在句的含义,从思维规律、视觉认知规律以及经济和省力规则上解读英语存在句的结构,这三条规律规则也是英语存在句存在的基本依据,它们分别为英语存在句句式提供了生成的理论基础、演变动力和扩展原理。利用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存在句的生成、发展和演化进行全方位的阐述,有效弥补了英语信息传达外部因素,也就是人的认知、情感及心理因素对存在句形成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锡明.存在句与“目标/背景”的空间认知倾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伍敬芳.英汉存在句方向的认知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
[3]陈斯.从认知角度探讨There句型的句法象似性[J].安徽文学,2011(7)
[4]银珊.英语there-结构存在句的构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谢玲;李勇忠.从认知视角看英语存在句――以“there-”句式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6]高文成;张丽芳.英语存在句定指限制的认知语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
篇5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非范畴化,机制,理据
1. 引言
语言中的非范畴化现象进入到从认知角度统一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为理论目标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当中是必然的结果。而从认知出发研究语言现象的认知语言学也对非范畴化给出了基于认知的适当解读。将非范畴化置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然不少(沈家煊,1998;吴福祥,2003;胡壮麟,2003;王寅、严辰松,2005;刘正光,2005;刘正光,刘润清,2005;朱永生,2006;刘露营,刘国辉,2008)。在认知上与非范畴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隐喻和范畴,而关于隐喻和范畴的研究成果在认知语言学逐渐兴起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来(林书武,1997;束定芳,1998,2000认知语言学,2001,2002;刘振前,1999;文旭,2002;吴世雄,陈维振,2004;)。本文旨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隐喻和范畴化的视角出发,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做出描述,分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并探寻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各自的地位。
2. 何为非范畴化
本文所谈及的语言演变现象――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与另一概念“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相关,二者的关系作则认为应视作前者包含后者。沈家煊(1994)对语法化给出了一个定义:“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文旭(1998)《<语法化>简介》一文中曾引用法国语言学家A. Meillet(1912:133)关于语法化的说法,称研究语法化就是为了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其后在下文中,文旭又解释道: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语法化所包含的语言变化范围可以从汉语文法中的“实词虚化”很清晰地看出来。
而非范畴化,相较于语法化对于词语作用转化的关涉范围有所扩大,或者说,已经包含了任何在语言中出现的词语作用转化的类型。刘正光,刘润清(2005)曾将位于语言层面的非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由此可见,语法化和非范畴化虽同为一种语言“过程”,但非范畴化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并包含了一切的语言范畴成员。
3. 隐喻和范畴
隐喻和范畴化都是重要的认知工具,在非范畴化的过程当中也起着核心的作用,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或者说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隐喻和范畴对人们的认知所起的作用论文怎么写。
在“论隐喻的认知功能”一文中,束定芳(2001)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作了如下归纳: 1、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2、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3、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4、隐喻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Ortony(转引自刘振前,1999)认为隐喻有如下功能:1、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2、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3、增强表达形式的形象性。
关于范畴,Croft& Cruse (2004)认为有以下几项认知意义上的功能:1、学习 (Learning);2、计划 (Planning);3、交流 (Communication);4、经济 (Economy)。
由上观之,我们不难发现,隐喻和范畴化这两项认知工具在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隐喻和范畴在认知功能上又有相似和重叠的部分。如上面所列隐喻的认知功能之一“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和范畴化的认知功能之一“学习 (Learning)”就具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交流 (Communication)”这两项认知功能亦如此。那么究竟隐喻和范畴化哪个是更为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能?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由于凡是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找到的的事物或事态都已经是被我们的意识接触到的或者说被认知到的,而没有被我们认知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存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的,是不能够被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当中提取的,所以在我们的过去的经验当中要找到“一个人们尚未认知或了解的事物或事态”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个我们不曾接触到的世界,以测试隐喻和范畴化的不同的认知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假如我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那里的事物都是我们未曾见过也未曾想象过的,唯一可以辨认和确认的只是这些事物的物理空间形状。那么为了想要尽快熟悉那里的事物和环境,我们会首先使用哪种认知工具呢?作者认为我们会首先使用隐喻思维。比如当我们初次见到不曾见到过的也看不出来其本质和功能的事物时,我们会说(也只能说)这个东西像以前我见过的什么东西。但是除了二者形似之外,除了我们知道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的本质和功能之外,我们对新接触到的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一无所知,于是也就无从进行范畴化了。我们之前所已经知道的事物的范畴对我们此时认识此事物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实质上的帮助,最多只能起到提供猜测的参照的作用,正如人们在思维的初期会将牙齿和珍珠视作同一种事物(束定芳,2000)。若由此进一步推论说范畴化其实是隐喻思维的使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隐喻思维是利用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每个范畴中的成员也是依靠相互之间的相似而聚合成一个类别,即范畴。当然,范畴在形成之后有其自己独特的认知功能,这一点不能被忽视,如范畴的“经济 (Economy)”功能,在很多时候已经超出了隐喻的功能辖域,其起始于隐喻思维,但是后来又超出了隐喻的功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功能,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
下文将要讨论语言现象中的非范畴化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上文曾提到隐喻和范畴化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但是并不是作出结论说隐喻和范畴化是在其中唯一起作用的认知工具或实现机制。认知语言学将人类的语言能力包含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总范畴之中,认为各种能力不是自主而可以独立运作的,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会调动一切需要的能力来完成认知行为,并且需要调动的往往不止一种能力,而是会要求各种相关认知能力协调运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想象出我们在对语言的非范畴化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并不止隐喻和范畴化思维,我们的运动神经系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等都会在其间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不过,本文囿于篇幅,除隐喻和范畴化外,其它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认知能力将不在本文的重点讨论范围之内。
沈家煊(1998)对什么是隐喻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明: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现在常说成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mapping)。那么在非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机制又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先从“实词虚化”讲起。前面说过,“实词虚化”或“语法化”是“非范畴化”的被包含的内容。关于“实词虚化”的实现机制,沈家煊(1998)曾用情态动词“may”来说明由实转虚的过程。如句子“May I ask a question?”,这里的may表示允许;如句子“He may be a spy”,这里的may表示或许。沈家煊认为:这“就是由‘行’域投射到‘知’域的隐喻,因为允许别人做某事跟行动有关,而对可能性的主观推测跟知识有关。”
非范畴化除了“实词虚化”外,另一个明显的语言现象是名动转化。刘正光(2000)在谈及名词动用的时候指出,因为名词在指称时可以引起意象,而动词的隐喻用法同样也能引起意象,于是这就为“名词转换作动词使用时隐喻思维的发生找到了契合点”论文怎么写。由上可知,语言自身的特点已经为隐喻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于是由此进一步为非范畴化的实现提供了机制,即隐喻。
除名动转化之外,“副词+名词”的结构也引起了大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下面是在互联网上博客里找到的几个例子,借用一下:
1、西方人更科学,东方人更情感。( 《多伦多之恋》, 《十月》1992、2)
2、他是非常细节、事事上手的人。( 《逆风飞扬》39 页)
3、(她)眼神僵在场地中央做沉思状,很知识女性的样子。( 《赶场》, 《当代》1999、6)
在这几个例子当中,我们很明显地能够看到原来的名词失去了它们的句法特征,与之搭配的成了副词:“更”,“非常”,“很”。这些名词也从指称范畴进入了特征范畴:“科学”表达的是“理性”的意思;“情感”表达的是“感性”的意思;“细节”表达的是“谨小慎微”的意思;“知识女性”表达的是“精致而有涵养”的意思。这些范畴的转化即来自于隐喻映射。
5. 结语
在具体的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即便我们能够找到某一词汇的非范畴化的历史轨迹,知道了最初(或尽可能的早期)这一词汇的词性或范畴,我们也不能把词汇最初的词性看做始源性的认知语言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很明显的事实便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便已然对外界的事物有了反应,甚至还表现出情感的活动。而至于当人们逐渐掌握语言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则另当别论。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其与部分语言形式(包括词语的词性)的匹配往往具有相当大的任意性,一个词语是首先创造出来形容事物还是描述过程并非有重大原因。正如所称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思维是根本的、主要的,语言是派生的,语言反映的只是是人类部分的思维。当思维有需要,语言大可为其做出改变,譬如经历非范畴化过程。这也是为了利用有限的语言资源表达无限思想的方便。总而言之,语言是思维的不完全反映,任何语言上的变化和改变都是服务于我们思想表达的需要,而我们拥有大量的认知工具来实现这种变化和改变,譬如隐喻和范畴化。
参考文献: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 外语研究, 2005(1)。
胡壮麟.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4)。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 现代外语, 2003(1)。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露营,刘国辉.词类范畴典型概念与动词名词化现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刘振前.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4)。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 1998(3).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 1998(6)。
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 外语研究, 2001(2)。
文旭.《语法化》简介[J]. 当代语言学,1998, (3)。
吴世雄,陈振维.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外国语,2004(4)。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 当代语言学, 2003(4)。
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4)。
篇6
论文摘要: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哲学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语言学也提出了新的哲学观点,本文综合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旨在进一步强调哲学对认知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性及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
0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成熟的标志是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在德国杜伊斯堡的召开和1990 年《认知语言学》杂志(Cognitive Linguistics)的出版。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上都与主流语言学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客观主义哲学观与人类对范畴的认识不相符合,也无法建立起一个有效地解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意义的理论,因此认知语言学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要提出自己的新的哲学观点——经验现实主义。
1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
客观主义认为,人的语言和思维中所运用的符号对应于外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符号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事物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获取意义。这样形成的符号体系是外部世界的再现(representation),是客观现实的映射。客观主义这还将人的心理活动中包含想象色彩的成分全部剔除在外,比如隐喻、借代、主观意象(mental imagery)等都不应该进入人的概念领域(realm of concepts)。总之,客观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虽然来自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但理性不受人自身的生物功能和外部世界特性的制约,人的思维和推理是大脑中概念和理念(ideas)之间的关系运算,是绝对抽象的,无形体的(disembodied)。他们错误地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截然分开,认为理性、思维、观念、理解是自主的,不受人的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制约,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超验的,不依赖认识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对“概念范畴”(conceptual categories)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关于范畴、意义、思维和推理与以前不同非客观主义(non-objectivism)的观点。他们称之为经验现实主义或简称经验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 experientialism)。这里的经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以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向图式。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i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向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不是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向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意义与推理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4)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而不是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
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里,意义被视为是最关键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词语(linguistic expression)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经验现实主义认为,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我们作为生物体的特殊身体构造决定了有些经验是先于概念的产生就有自己的内在结构的。概念之先结构主要包括两类:一为基本层次结构,一为意向图式结构。认知模式与这两种概念之先结构相映衬,并由此获得自己的意义。
这种映衬构成人类知识的基础。经验现实主义还认为,我们通过理想认知模式ICMs(Idealised Cognitive Models)来构建知识,ICMs是一个有内在结构的复合体,其内在结构可以是命题性的,意向图式性的,也可以通过隐喻投射和借射建立起来。在那些没有清晰可辨的概念之先结构的域,尤其是抽象域,我们通过隐喻借来此种结构。这样一来,隐喻就为我们理解那些抽象域提供了途径。经验主义因此特别重视隐喻对人类认知体系和语言形成的作用,因为隐喻将理性(reason)和想象结合起来。
2 认知语言学哲学基础与语言教学语言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哲学基础的影响。语言教学是一种调动学习者主观思维的活动,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的经验、想象、脑海中已构成的图式模式。如上所诉,语言教学者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词语和词语所传达的概念是怎样获取意义的。而意义和意义的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各种生活经验中。语言教学因此更要重视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运用,以获得语言内容的最大吸收和语言意义的最深理解。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认知语言学把经验现实主义作为哲学观。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于外界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 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间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人的身体构造、身体经验及社会经验会对人的人之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F. Ungerer & 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Janssen T. & G. Redeker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C].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9.
[3]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And M.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6]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Langacker, R Assess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s[J].In Janssen, T & G. Redeker (eds),1999.
[8]Tomasello, M.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8.
[9]张辉、祝良 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1999(2).
篇7
关键词:隐喻;隐喻式思维方式;认知语言学
一.修辞学中的“隐喻”
在历史上,“隐喻”概念通常是在修辞学范围内研究的。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逻辑学》就谈到过“隐喻”的问题,在修辞学范围中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非正常的语言现象,是词与词的替换,是可有可无的。但无可置疑的是,“隐喻”确实可以增加语言表达力,提高语言的修辞效果。
人们通常把比喻分成隐喻和明喻。最流行的观点认为用“是”字带出的比喻是隐喻,用“像”字带出的比喻是明喻。所以,隐喻是未加明言的明喻,明喻是说明了的隐喻。这种看法是从亚里士多德传下来的,近世有布莱克〔Max Black〕、古德曼等人提倡。“隐喻”分为两域:(始)源域和目的域。
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隐喻不仅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
Lakoff出版于1980年的《Metaphors We Lived by》,作者认为隐喻首先是一种思维现象,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隐喻,语言隐喻实际上都只不过是思维隐喻的外在表现。他说:“我们假定世界由实体(entities)构成,实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彼此互相联系。心理、社会、政治、宗教等领域里的实体,乃至明悟,都是由隐喻创造的,理论中的实体则由理论的隐喻构成。”
克里斯特尔斯1997年在《现代语言学词典》中干脆将Metaphors归入congnitive metaphor(认知隐喻)条:
指一种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人类语言和认知中起必不可缺的作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包括日常会话,都是通过隐喻来体现世界观的(“概念隐喻”)。
这段话虽然没有对隐喻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隐喻的实质却有了比过去更为明确的表述。有两点值得关注:1.通过隐喻体现世界观,说明隐喻是认知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2.隐喻的途径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引申、延伸。这对“语法和语义结构作出全面的语言学解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印欧语社团和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差异
首先我们要区分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概念。以往的语言研究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这个论断是不确切的。有全人类性特点的是思维能力,而思维方式是实现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与特定的语言结构相联系,因而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呈现出其特有的预言世界观的“主观性”和 “片面性”.
由于不同语言社团使用不同语言,对世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反之,世界通过语言的折射,使我们的认知有时也有不同,包括语言表达上的不同。Sapir-Whorf的理论基本上反映了语言与认知的这个特殊关系。胡壮麟把以上的认识归纳成一下图示:
认知
显然印欧语社团与汉语社团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印欧语的语法框架导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范畴说,依附于哲学,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础的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思维理论的核心,它与语言结构紧密项链。而汉语社团的和印欧语社团的思维方式具有极大不同,具体体现在:1.概念形成的途径,中国哲学用直觉的方法获得的,而西方哲学是用假设的方法获得的。2.以“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的西方哲学是用演绎归纳的方法进行论证,使用的语言严密而明确,发展出数学和数理推理等自然科学;而中国的哲学以“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不用演绎推理的概念,而使用推理的方法,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言简义丰,点到为止。3.科学研究方法论上,西方用“正”的方法,用演绎推理“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中国哲学用“负”的方法,“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在《老子》《庄子》里,并没有说“道”是什么,却只说了“道”不是什么。
三段论的思维方式是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之间进行演绎推理。隐喻式思维方式是在两个“点”之间建立的关系,即主观上能通过现实之间的相似或相关的特征在这两个“点”之间建立联系,用A说明B。我们汉语社团就是这种世界观,徐通锵先生把它叫做两点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三段论式的思维不一样,因为两个“点”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但只要你能把这两个“点”联系起来,说出道理,就能以A喻B。
几百年来,很多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都从自己的研究实践中体悟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西方重逻辑推理、重演绎论证,中方重直觉、重比喻列证式的体悟和妙悟。
四.认知语言学的未来阵地
上文分析了两个语言社团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就语言研究来说,我们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推理式思维方式擅长于语法分析,而隐喻式的思维方式擅长于语义研究。很多学者称印欧语为形态性语言,将汉语成为语义型语言。显然,两种语言社团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与这种不同类型的语法结构相联系。
现代语言学,就其发展趋势来讲,再向语义方面倾斜,在西方兴起了一种认知语言学的思潮,隐喻是其中的核心思想。它的含义比早起语义研究中的隐喻宽泛,只要通过联想建立两类事物之间的联系,用类比的方法用B去说明A的性质和特点,都可以叫做隐喻。塞尔根据这种特点,认为隐喻的作用又如“一件东西如何使我们想起另一件东西”,两者之间“既是受限制又是系统的”。这与汉语社团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为什么说认知语言学的大本营将很有可能在中国,是因为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研究传统擅长于语义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式思维的真正大本营在中国。从古至今,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充满比喻例证。而且这些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而读者只能靠“体会、体悟、妙悟”来了解中国哲学家们究竟在说什么。
徐通锵先生曾多次提到:“认知语言学,老实讲,我们中国传统研究就基本上是这个路子。我们的缺点就是没有对它进行演绎论证,把它系统化、理论化、所以影响不大。”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总结树立,提炼出一些头绪来,那么我们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来讲,是必然会有巨大影响的。(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嘉映,2003,《谈谈隐喻》
[2] 徐通锵,200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
[3] 雷科夫,1980,《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4] 任继愈,1973,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史简编》
篇8
关键词 感叹句 认知 仪式化 突显观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感叹句的语法特征
英语感叹句结构类型是:
类型1.What+NP+S+V
类型2.How+AP(ADVP)+S+V
例如:(1)What a beautiful day it is.
今天天气多么好啊!
(2)How interesting this is!
这多么有趣啊!
(3)What a fine voice she has!
她的嗓音多么动听啊!
(4)How fast they are working!
他们工作得多么快速啊!
感叹句作为英语句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有其显著的特点。英语中标记感叹语气的词语最主要的是how、what 和感叹词。how - 和what - 只能出现在句首,置于主语和其他句子成分前。这两个词在感叹句中的使用规则如下:
How- 成分可在句中作状语和补语成分。
① how- 成分在句中作状语: 一般是how + 副词。如:
(5) How little you realize my condition.
② how- 成分在句中作补语:一般是how + 形容词。如:
(6) How stupid you are!
What-成分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补语等成分,what +名词或名词短语。
① what - 成分在句中作主语,如:
(7) What a flowery track lies spread before me, henceforth!
② what - 成分在句中作宾语,如:
(8) What a day I’m having!
③ what - 成分在句中作表语,如:
(9) And what a play it had been!
2 仪式化
“语法化”这个术语是由A. 梅耶于1912年创造出来,被其定义为“语法属性加于一个原来自主的词上”。 最近十几年来,认知和语用开始在语法化研究中崭露头角,其代表人物是Hopper和Traugott。近二十年来随着类型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语法化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都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从事语法化研究的学者普遍将频率看作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或因素。“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Haspelmath, 2001)为什么高频度重复的结果是导致一个语言项发生语法化呢? 我们可以用Haiman 的“仪式化” (ritualization) 来概括由重复导致的相关的演变过程: “适应”( habituation)和“解放”( emancipat ion) 是“仪式化”导致的两个重要结果。
Bybee( 2001b) 对仪式化的各种特征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对应表现以及重复在语音、形态-句法和语义-语用演变中的基本作用作了更为具体的考察。与Haiman ( 1994 ) 的结论相似, Bybee( 2001b) 也认为语法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仪式化”。Bybee ( 2001b) 从突显重复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角度将语法化重新定义为: 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汇序列或语素序列自动化为一个单一的加工单位。
3 突显观
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三种重要观点之一便是突显观( prominence view )。突显观认为, 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程度决定的。1915 年,丹麦心理学家鲁宾( Rubin) 提出一种全新的认知观――图形――背景理论。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中某个物体时, 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 而把环境作为背景, 这就是突显原则。突显观认为, 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程度决定的。突显包括客观突显和主观突显。如果信息组织者按照事物本身的突显性进行描述的话,在言语上就是客观突显,如果忽视原本突显的事物而去关注原本非突显的事物,在言语层面就是主观突显。因此,我们可以说客观突显是由于客观对比而形成的,主观突显则是由于主观选择而形成的。
4 感叹句的语法化机制
4.1 what和how的“仪式化”
疑问词最基本的两个意义就是传疑和询问,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疑问和 +不定语义特征。传统语法以描述性方式详细规定了英语倒装句的适用范围, 并指出英语倒装句的形成是出于语法结构、强调等功能。而越来越多的现代语言学者们却尝试着从语用的角度审视英语倒装现象, 并挖掘出了新意。根据Bybee的“仪式化”理论,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凝固”,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来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语境或上下文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在 “适应”过程中,刺激的高频重复使得反应者对刺激物的反应持续减弱, 最终导致刺激物的形式和意义被磨蚀。重复可以导致形式发生弱化,也可以独立地使意义变得虚化。
“解放”指的是一个工具变得跟它原来的主要动机相分离, 从而自由地表达信递功能, 并进一步获得意义, 变成一个符号。Haiman 认为,不仅其他物种的很多信递行为来源于原本非信递行为的“仪式化”, 人类语言的各种现象也是在“解放”过程中获得其来源的。
4.2 感叹句的语序分析
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来分析感叹句的语序具有合理性。Quirk 将A. S.Hornby( 1970) 等人划分的句子的25种句型简化为七大句型, 即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然而感叹句并不符合SV, SVO, SVC,SVOiOd, SVOA, SVA, SVOC 这些基本句式。我们认为感叹句是将 what+NP 或 how+AP(ADVP)从句末前置到了句首。把在正常词序下通常较晚出现的成分移至句首,使之处于突出的位置,从而受到特殊强调,这种语法手段叫做前置。
在言语交际中, 交际者总要对自己所要表述的内容进行组织安排, 而且还要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进行着意安排与强调。由于感叹句违背了标准语序, 它必然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意图, 而这种主观意图必然会被听者所重视。传统观点认为, 在句法层面上, 焦点信息通常置于句首, 因为它携带着最需要突显的信息, 如Given 所言, 句首位置具有认知突显的特征, 是人们首先注意的地方。Envist 也认为, 句首是有标记行为, 而句尾是无标记行为。因此,what+NP 或 how+AP(ADVP)的前置符合说话者突显内心强烈感情的需要。
通过运用图形-背景论对感叹句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感叹句表面上看起来偏离了认知规律,但在本质上遵循了人类的认知规律, 是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反映。
5 结语
综上所述,感叹句作为重要的一种英语句型,其语法化机制值得我们重视。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我们分析了what和how在语义上的演变和感叹句语序的特点。What和how从询问意义到感叹意义的演变可以用“仪式化”导致的相关结果来理解;感叹句语序的特点则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找到合理的解释。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感叹句的语法化机制,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语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汤斌.英语前置句型的语篇功能[J].外语学刊,2007(1).
篇9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作品;情感;本质;环境
自文学翻译产生伊始,人们便比较重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信任”,对其中蕴含的主体性进行了忽视。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形式的翻译受到了各个层面翻译学理论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研究与构建,将其主观的状态进行了释放,由此将其引入了文学翻译中,但这种内外双重矛盾的局限,使其发展陷入一定的困境。在20世纪中叶后,文学翻译开始出现了主体转移的情况,将其重心放入了各项翻译活动,而逐渐抛弃了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即逐渐开始注重翻译中的认知语言学。为了使认知语言学的译者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与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国内翻译主体性研究发展
我国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将西方的阐释学各项理论作为研究翻译主体性的有力分析工具。中国翻译界内所有知名学者进行讨论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将译者主体的地位与其定位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即研究译者主体性首先需要确定谁是译者主体。国内对翻译主体性研究比较著名的学者代表有袁莉、穆雷、吕俊、赵彦春、陈大亮等。其研究中对翻译主体性的发展轨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且从最初的译者主体发展到对主体性的确立,同时对作者、译者以及读者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行了研究。后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翻译主体性的研究经历了语言至文化,再至人的悄然转变,真正做到了本体至主体,也可以说由一元转为多元的巨大变化,将翻译主体性研究中新旧研究模式进行了生动的展现。
二、认知语言学翻译
我国著名的学者王寅曾发表过相关的研究,其认为认知语言学应该将体验哲学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并且,人类的语言并不应该是独立的系统,需要通过感知而获取相应的语言信息。人类的语言也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系统,应该属于人类认知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王寅的观点将语言中的现实与认知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其认为语言应该是人类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客观体验的一种表现。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性强调了翻译主体的认知以及体验,其重视的应该是作者、读者、译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单一的个体。另外,认知语言学应该在翻译中追求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和谐性。译者主体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离不开认知语言学,一方面需要认知语言学对其进行的翻译活动产生认知与体验结果的决定,另一方面需要认知语言学对其翻译的认知主体产生一定的制约。简而言之,便是认知语言学能够约束译者主体在翻译中“创而有度”,在遵循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有度的“任意发挥”。
另外,翻译者应该与创作者一样,在翻译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热情与激情,必须能够理解翻译作品的情感,由此方能将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翻译作品相互融合,使得创作与翻译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三、译者主体本质
在译者主体本质方面,经过多方研究证明,其中存在“隐身”和“显身”两面性。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不能将其结构主义形式完全进行彰显,但是能够辩证地理解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统一性质。
首先,就翻译作品的创作者而言,本文通过翻译进行再现,能够赋予其一定的创新与更深层次的内涵,但是其真正所表达的含义应该由创作者和翻译者进行最大限度的思想融合。著名学者伽达默尔认为,人并不能够在完全不知情或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便进行事物的理解与诠释。只要进行理解或者诠释,必定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思想。一方面,表现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受到原文本的创作限制,另一方面,表现为文本在翻译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质,翻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根据“人”“本”“现实”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进行恰当的领悟与改善,但是最终必须遵循原文本的内涵。
其次,译者主体应该最终成为翻译者自我风格再现的依托。在翻译表达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将其所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最终的译文,可以视该过程为创作的过程。但是认知语言学,在认知、概念、推理与意义的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同时,也需要翻译者具有一定的受动性,即需要将创造性与受动性进行完美的结合,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展现自身的风格。在该过程中,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对不同的翻译者会产生认知环境变化的影响,由此使得译者主体的“隐”或者“显”并不能够顺利确定。另外,翻译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内应该是指翻译者的内心、审美观点以及认知差异等,外应该是指翻译者的社会实践。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是译者主体的“隐”或者“显”,均主要由翻译者的“内”而决定。
综上所述,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中,译者主体性主要由翻译者的“内”决定。在其翻译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翻译者并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随心所欲的翻译,而是在掌握一定翻译度、对创作者思想进行恰当的融合、对作品原文进行充分理解的情况下,融入自身的情感表达、思维模式以及翻译方法等,使得最终的翻译作品能够在保持原有内涵的情况下进行创新,使其意义更加丰富,更加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余甜甜.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读[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17(S2):109-112.
篇10
摘 要: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动向,由于其处在理论前沿而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在构式语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下,对其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着重分析了一些知名学者对构式语法持有的观点,同时探讨了构式语法的特点。构式语法是研究语言的一个新的视角,它打破了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固有模式,是语言学理论方面创新。本文对构式语法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语言习得
一.引言
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理论,构式语法由于其处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前沿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构式语法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只有二十余年发展历程,但却因为它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对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式语法以全新的视角来阐释语言的本质,打破了语言学研究领域固有的模式,使先前未能得到解释的语言现象有了新的突破口,是语言学理论的创新。
二.构式语法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具体理论
(一)产生背景
比较传统的形式语言学理论强调模块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赋的,而习语是只是语言中有问题的或者是个别的语言现象。因此,传统的语法理论中并未对习语这类语言现象进行阐释。学者Fillmore和Kay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开始研究习语,逐渐形成了构式语法理论,从而弥补了语言学上的不足。
构式语法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关键理论:一是Fillmore学者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格语法(Case Grammar),该理论强调句法结构与语义之间的关系;二是Lakoff学者在1977年提出的格式塔语法(Gestalt Grammar),他认为整体并不是各部分之和,整体的意义大于各部分相加的意义;三是Fillmore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立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理论,该理论认为要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需先具备概念结构,也就是语义框架的知识。这三种理论奠定了构式语法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理论
1.构式语法的定义
知名学者Adele E.Goldberg在1995年发表了博士论文《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并在美国出版,并标志着其独具特色的构式语法理论的诞生。根据Goldberg的观点,构式语法的定义是:凡某一语言型式(pattern),如果其形式和功能的某些部分不能严格地从其组成成分或已知的结构中得到预测,就可称为是一个构式。她认为,当且仅当C(construction)是一个形式与意义(Form and Sense)的结合体,且形式Fi或者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部分或其它先前已有的构式中严格推导出来时,C即是一个构式①。只要形式、意义或用法不能从其组成成分或其他结构式中推知出来的语言表达式,都在“构式”范围内。
Goldberg认为一个构式的整体并非各构成成分之和,也就是说,根据部分构成成分的形式或意义,并不能推导出该构式的整体意思。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语法中的每一个基本句型都与其相关。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并注重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
2.构式语法的特点
从诞生至今,经过二十余年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构式语法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首先,构式语法强调非模块性。该理论与强调模块理论说的传统语法不同,它遵循完形理论(即格式塔理论)的观点,认为构式是一个整体概念,形式和意义是语法中每个具体构式或规则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语言中的不同模块,所以每个语法构式都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需要统一起来进行研究。
其次,构式语法强调语言创新,即创新性。固有的形式语言学理论从人的先天能力角度进行思考,分析语言现象时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而构式语法理论则是把人的认知能力纳入到语言现象中,将语言与认知能力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构式是人心理表征的基本方式,扩大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认知语言学进一步发展。
三.构式语法的贡献
形式与意义的匹配是语言研究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而构式语法则刚好在这方面体现其优势,在儿童语言习得和汉语研究两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1.构式语法与儿童语言习得
构式语法理论持有这样的语言习得观,即儿童在习得语言时,可以自主从早期阶段习得的往往不合语法的构式慢慢像成熟阶段的构式体系过渡;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主要是把某个语言表达的意义与形式对应起来,就像单词的学习一样,从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中逐步学习、概括构式,从而实现语言的习得。所以,在英语为非母语地区学习英语过程中,将构式语法理论作为语言教学的指导,可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构式语法与汉语语言研究
作为一个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构式语法理论在推动汉语研究方面也同样意义重大。一些国内的学者已经开始运用构式语法来研究汉语,比如陆俭明、张伯江、石毓智等学者都已将构式语法纳入到汉语研究中来,使二者结合,来分析汉语的一些句式。尤其是在将构式语法理论运用在汉语的“把”字句、“被”字句以及存现句等方面,产生了比较好的解释力。这不仅对汉语语言学的理论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构式语法的理论性。
四.结束语
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弥补了形式语言学理论的不足,引导人们从新的视角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帮助解释先前无法解释或是被忽略的语言现象,不管是在语言习得还是在汉语研究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构式语法当然也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其研究起点是习语,而在最基本、最普通的语言现象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该理论还需要语言学者们进一步发展,将其完善。(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解
① Goldberg, Adele E. Construction: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参考文献:
[1] 黄洁. 语言习得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4)
[2] 赵彦春,王娟评.构式语法的理论取向与局限[J].中国外语.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