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范文

时间:2023-03-14 19:1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测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测试

篇1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9岁(1987年3月11日)

居住地:曲阜

电 话:15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1年7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 位:系统测试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通信工程

学 校:曲阜师范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毕业于软件工程专业,在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有着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目前一直从事于IT 行业,热爱软件测试,有多年的测试经验,熟悉软件的开发的流程和测试流程,熟悉b/s 框架系统和C/框架的区别,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了解 QTP 和 loadrunner 的工作原理。XX年测试经理,XX年的测试主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希望从事测试经理以上职位(最好是高级测试经理和测试总监)的测试管理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曲阜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系统测试

工作经验

2013/11 — 2015/6:XX有限公司[1年7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测试部系统测试

1.熟悉手机功能机,智能机(MTK,展讯,高通,瑞芯微/INTEL 6321/SOFIA平台)方案,手机软件研发流程。熟悉安卓系统,将针对产品制定出全面测试案例,专项测试案例,压力测试案例。

2.测试报告的提出,回复,验证及BUG问题详细记录,做到可以追溯。

3.版本号规则命名,软件存储路径规范,软件测试流程的商讨等

4.协助和推动项目组将产品软件改善达到稳定状态。

2011/9 — 2013/8:XX有限公司[1年11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测试部 系统测试

1.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及时了解软件状态,减少软件问题延误进度

2.未处理的严重问题,及时反馈,跟催.已改善的严重问题,反复测试验证,重点关注

3.硬件/软件问题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反馈到所有相关人员.该重视问题会重点强调.

4.建立BUG数据汇总,让相关人员了解每周BUG处理情况

教育经历

2006/9— 2011/6 曲阜师范大学 通信工程本科

证书

2007/12 大学英语四级

篇2

引言

随着嵌入式系统硬件体系结构的变化,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向嵌入式系统高端,即嵌入式软件系统转移,具体体现在嵌入式操作系统趋于多样和应用软件日渐复杂。由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功能界限模糊,研究如何进行系统测试和进行质量评估来保证嵌入式系统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里明确嵌入式系统的系统测试定义,是将开发的软件系统(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硬件系统和其它相关因素(如人员的操作、数据的获取等)综合起来,对整个产品进行的全面测试。嵌入式系统的系统测试比PC系统软件测试要困难得多,主要体现如下:

①测试软件功能依赖不需编码的硬件功能,快速定位软硬件错误困难;

②强壮性测试、可知性测试很难编码实现;

③交叉测试平台的测试用例、测试结果上载困难;

④基于消息系统测试的复杂性,包括线程、任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并发、容错和对时间的要求;

⑤性能测试、确定性能瓶颈困难;

⑥实施测试自动化技术困难。

1 测试方法

根据Goodenough和Gerhart提出的软件测试充分性准则可知,软件测试具有非复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即使以软件所有成分都进行了充分的测试,也并不意味着整个软件的测试已经充分。所以,即使通过了需求测试、设计测试、编码测试,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了充分的测试,还要进行软硬件全面测试,即系统测试。正确的系统测试方法能设计出良好的测试事例,而良好的测试事例是测试成功的关键。测试事例质量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检验性:检测软件缺陷的有效性,是否能发现缺陷或至少可能发现缺陷。

*可仿效性:可以支持测试多项内容,减少测试事例的数量。

*开销:测试事例的执行、分析和调试是否经济。

*修改性:每次软件修改后对测试事例的维护成本。

测试方法不仅要保证测试事例具有发现缺陷的高可移植性,而且还要保证测试事例设计的经济有效。因此,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将嵌入式系统的测试方法分类如下:根据测试是否动态运行被测程序分为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根据测试阶段分为需求测试方法、设计测试方法、编码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方法及系统测试方法;根据测试目的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容错性、可恢复性、成熟度测试*及信息安全保护等测试。参看表1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对照。其中“√”代表相关性。所有这些方法的具体定义这里不一一介绍。由于不同的嵌入式系统面向的应用不同,测试方法的侧重也很不相同。本文后面将对一个具体的便携式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PDA、便携式翰林电子书)的系统测试方法详细说明。

表1 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及阶段对照表

测试方法分类

需求测试设计测试编码测试系统测试静态测试方式;基本思想Yourdon的结构化走通结构化审阅√√ √Fagan检查测试检查并评估√√ √动态测试方法;基本思想控制流测试语句测试 √√ 路径测试

√ 条件测试

√ 数据流测试数据定义引用

√√分域测试划分子域测试√√ √功能测试划分功能测试

√√随机测试不限定范围

√2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是嵌入式系统最重要的质量指标。ISO9000国示质量标准(ISO/IEC 9126-1991)规定,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含义是: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软件能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可用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三个基本子特性来度量。根据我们在评估嵌入式系统中的成功经验,一般采取以下简单有效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百分制或十分制)。

(1)成熟性度量

①错误发现率DDP(Defect Detection Percentage)。在测试中查找出来的错误越多,实际应用中出错的机会就越小,软件也就越成熟。

DDP=测试发现的错误数量/已知的全部错误数量

已知的全部错误数量是测试已发现的错误数量加上可能会发现的错误数量之和。

②测试覆盖率度量。测试的覆盖率,可以用测试项目的数量和内容进行度量。除此之外,如果测试软件的数量较大,还要考虑数据量。测试的覆盖率,可以根据表2所示在测试指标进行评价。通过检查这些指标达到的程度,就可以度量出测试内容的覆盖程度。

表2 测试覆盖程度表

测试覆盖项测试覆盖率指标测试描述测试结果界面覆盖符合需求(所有界面图标、信息区、状态区) 静态功能覆盖功能满足需求 动态功能覆盖所有功能的转换功能正确 正常测试覆盖所有硬件软件正常时处理 异常测试覆盖硬件或软件异常时处理(不允许的操作)测试结束判断表3 可信度测试表

测试功能甲乙丙丁平均最大值-最小值功能1

功能2

功能3

功能4

功能5

注意,对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超过5的情况,应该重新测试响应功能。

(2)容错性评估

容错性评估分为控制容错性评估、数据容错性评估、硬件故障恢复容错性评估:

容错性=以下各条款评分之和÷条款数

控制容错性度量

①对并发处理的控制能力;

②错误的可修正性和处理可继续进行能力。

数据容错性度量

①非法输入数据的容错;

②对相互冲突的要求和非法组合容错;

③输出数据是否合理容错。

硬件故障中恢复容错性度量

故障后恢复能力容错。

(3)易恢复性度量

与易恢复性紧密相关的测试是强度测试和健壮测试。强度测试又称为力度测或极限测试,主要测试系统对空间强度和时间强度的容忍极限;健壮测试又称异常测试,是很重要的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易恢复性测试,一方面使系统具有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使系统测试质量可控制。

易恢复性=以下各条款评分之和÷条款数

①空间强度可恢复;

②时间强度可恢复;

③数据强度可恢复;

④异常通信可恢复;

⑤数据破坏可恢复;

⑥电池极限可恢复。

(4)测试可信度评估

测试可信度是对测试质量的有效评估,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步骤。目前虽然很难有量化的指标,但我们采取积分的方式显示可信度。例如,请4个人员(甲、乙、丙、丁)对系统5个功能打一个从0(不信任)到10(完全信任)之间的分数,那么,可信度度量可以用表3进行计算。

3 测试实例

(1)电流测试

电流测试是嵌入式系统的系统测试中首先要进行的重要测试,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测试。主要是测试系统的工作电流、待机电流。人们一般把它当成与系统测试无关的硬件测试。但是对于嵌入式系统,软件与硬件不可能清晰地划分,硬件的性能直接影响软件的运行。实例1说明了电流测试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测试现象描述:进行同一厂商PDA系统测试,有几台PDA在名片子系统、行程子程序的操作过程中随机死机。

我们当时的错误分析定位是:①怀疑操作系统中断处理错误;②怀疑内存泄漏,堆栈溢出;③怀疑应用程序错误。

在软件开发人员为解决这个问题检查软件时,硬件开发人员提出应首先测试一下这几台机器的工作电流。结果发现,PDA的工作电流低于正常工作电流。加电容调整后随机死机问题消失。

由此例还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测试的软硬件测试不可分性。绝对的将硬件测试和软件测试区分开来的测试思想是不正确的。我们在系统测试时的电流测试设计如表4。

表4 电流测试

测试电流项目测试结果(不同的产品对电流要求不同)备  注预期值实测值待机电流/mA

关机后电流测试启动电流/mA

开机瞬间电流测试工作电流/mA

正常工作电流测试(2)兼容性测试

考虑到嵌放式系统软硬件的开发成本高于通用PC系统,因此,提高软件对硬件的兼容及软件升级版本的兼容性极为重要。表5是便携林翰林电子书升级版本兼容性测试实例。

表5 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分类

硬件兼容性操作系统兼容性应用软件兼容性PC制书软件兼容性BIOS兼容测试

BIOSV1.0

BIOSV2.0

操作系统兼容测试

VOLF V.1.0

VOLF V.2.0

应用软件兼容测试

READER V.1.0

READER V.2.0

PC制书软件兼容测试

PCREADRE V1.

PCREADER V2.

实例2:现在的嵌入式系统的层次结构一般分为硬件层、BIOS层、操作系统层、应用系统层。有的还需要通用PC应用软件支持。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兼容性测试要考虑硬件兼容性、BIOS兼容性、操作系统兼容性,还需考虑与相应PC应用软件的兼容性。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系统测试

1项目管理与系统测试的各种定义

项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的一次性努力。更详细的解释是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系统测试的定义:一般就是在软件项目开发完成之后,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给出的规则进行验证的过程,需求测试人员编写testcase(测试用例),一一进行验证,若发现问题,则提交bug(缺陷)。我们可以把系统测试理解为一个项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软件项目的各种功能与性能需求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的定义进行一一验证的过程。项目管理的思想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系统测试的整个流程。下面我们进行逐步分析。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规划、实施、监视与控制和结尾等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的。项目管理过程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督与控制、收尾过程。系统测试过程包括:测试申请、测试用例编写与评审、测试执行、测试控制与监督、测试报告编写与。上述过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项目管理的过程同样适应于系统测试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2系统测试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位置与作用

一般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有:需求调研、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单元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版本。系统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是排在靠后的位置,但是测试工作应该在最初的需求调研就开始涉足,否则进入的越晚,后期发现bug进行修正的成本就会越高。当需求分析说明书进行定义的一个功能,开发人员未能完成开发,在测试申请进行提交后,进行系统测试用例编写,如果在此过程中未发现此问题。则后期必然出现严重bug(因功能需求未能实现,定义为严重bug),后期开发人员需求加班加点进行增加新功能,这样会导致开发成本成几何级别的增加。因此建议测试工作项目的开始就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系统测试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项目软件的质量,能够达到用户的要求,符合市场需求。不仅仅只能为了走一个流程而设定,这里确实需要我们测试工程师做出很多工作与努力的。前期发的bug越多,解决的越多,就能够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

3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

现代软件项目管理思想有传统的瀑布模式管理、敏杰开发两种模式。瀑布模式:是1970年温斯顿•罗伊斯提出的模型。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他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一样,逐级下落。从本质上来讲,他是一个软件开发模式,开发流程是通过各种阶段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到产品维护运行,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的信息未被完全覆盖或者发现了个别问题,那么最好返回上一阶段并进行修改,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敏捷开发模式: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为多个小项目,各种小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互相联系但也可以独立运行的子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两者各有所长,根据软件项目的大小,我们可以详细将系统测试所用的模式进行分类。一般的大型项目需要长周期的,则可以考虑瀑布模式管理,这样可以很好的分配资源,有文档和流程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系统测试能够正常的进行。若是项目比较小巧灵活,可以考虑敏捷开发的模式,边开发边测试边修改。开发与测试同时进行工作,也能方便沟通交流,有问题就可以吼一声,确认了bug之后,进行修改,验证,能够缩短项目系统测试的时间,使得产品版本尽快,使得产品部门,销售部门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宣传与运作。

4传统的系统测试现状与弊病

现在的系统测试一般情况是在项目开发之前的15天,提交项目测试申请;测试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编写,系统测试用例与系统测试计划;然后执行项目系统测试;编写测试报告进行。但是往往因为项目管理的原因,需求各种变化,所以在提交测试申请的时间一般只有5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项目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编写、评审。在5天的时间内,测试人员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理解,往往不够彻底,在评审工作中,会出现修改测试用例的情况发生。这样会造成测试时间减少的坏处。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因为测试人员对需求分析理解的不透彻,需求跟产品设计、技术经理、开发人员各种沟通交流,会影响测试质量的提高。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也会发生因为老板决定要版本,让步放行,连带bug一起的情况发生,这都是传统的系统测试存在的问题。

5如何将项目管理应用于系统测试

我们把系统测试理解为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在系统测试的过程中应用于项目管理的思想,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利用新的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项目任务的分配分解,很好的疏通各种人员关系,合理的分配时间、人力各种资源,就看可以很好的项目系统测试的正常进行。系统测试计划的编写,就是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需求制定测试时间安排、人员配备,系统测试各个阶段(轮数)的详细时间人力投入。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解决系统测试的问题,可以将系统测试的各个阶段,能够保证在测试经理的控制之中,可以详细的了解系统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与项目经理进行沟通,保证项目质量的问题。系统测试用例的编写,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分类分模块编写,覆盖整个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在用例编写后,进行测试用例评审的过程中,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选择技术、产品、分析、设计、开发人员进行评审,保证后续测试执行能够正常完成。系统测试的执行过程中,可以用项目管理的范围控制、进度管理进行详细管理。如果碰到项目需求分析发生变更,利用项目管理的流程变更,进行相应的系统测试变更,需要各级领导同意。在系统测试执行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成本控制的问题,同样在项目管理思想中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系统测试的控制过程,如果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项目延期,则需要测试经理进行邮件说明,向各级领导申请同意。项目的系统测试延期,可能会影响很大,在项目管理思想当中,有项目失败的经验可以借鉴,具体操作方法,各位可以参考一些项目的书籍。

6总结

篇4

关键词:系统测试;软件测试;功能测试;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57-02

1 软件测试概述

软件测试是通过检测给定的输入和预期的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评价软件产品的过程。同时,评估一个软件项目的特点。测试评估产品的质量。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应在开发过程中进行。换句话说软件测试是验证和确认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想从软件研发的角度出发,从而尽可能地找到软件之中的缺陷。欲发现程序之中的不足之处,就要尽可能从最大水平上发现可显示出的错误用例、测试用例,其通常可以通过测试信息以及预期效果进而被创造出来。测试主要是通过较少的用例,从而找出软件之中可能存在的形形的问题。其根本目标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动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资源发现软件中尽可能多的问题。

由测试阶段对软件测试进行划分,可以对应的分成单元、集成以及确认等多方面的测试。就方法上来划分,则可以分成黑盒与白盒两种测试形式。

2 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测试环境

分析以.NET为基础的该系统研发过程,综合考虑技术、人力以及当地现实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决定使用黑盒测试方式来完成测验阶段的工作。

从南疆农村当前的硬件设备、互联网以及设备角度考虑,我们采用了下列的测试环境:

2.1 测试硬件环境

硬件配置涵盖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方面的硬件配置。

1)服务器端硬件选择

CPU:Intel XEON E5 2600/1.6GHz

内存:8GB DDR4

磁盘:RAID 3/80GB SATA

显示器:1024*768,256 Colors

2)客户端硬件选择

CPU:酷睿i3

RAM:2GB

硬盘空间:320GB

2.2 测试软件环境

1)服务器端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 Server 2008

Web服务器:IIS8.0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其他:.NET Framework 4.0

2)客户端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Windows 8

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8.0及以上版本。

3 系统功能测试及用例

3.1 测试大纲

3.2 测试用例

对于下述用例介绍的检测阶段,符合测试条件的用户登录,根据测验的步骤运行。测试结果满足预估的需要,在列表当中的最后一栏之中测试结果之中挑打√,反之则画×。

3.3 界面测试用例

1)操作过程中系统显示的各种提示、警告信息

结果:以上屏幕信息都正常、合理。

2)判断系统运行过程产生的各种问题,并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有无提示

结果:产生的问题都有错误提示并显示错误发生的位置和愿意,防止无提示长时间等待。

3)对用户的错误输入有误正确的判断和相应的提示

结果:判断正确,有提示。

4)针对数据清空、删除等不可逆操作有`明确的警告并确保有放弃操作的机会

结果:有警告提示,用户能够取消操作

5)相关字体是否正常,风格一致

结果:字体显示正常,一致。

6)所有页面的背景和字体颜色是否正常、搭配合理

结果:正常、搭配合理

7)页面文字有无拼写错误

结果:无拼写错误

8)所有页面的说明性文字是否流畅

结果:语义清晰、语句顺畅

9)所有页面的窗口布局是否合理、正常

结果:结构设计合理、正常。

4 系统测试总结

经过对于居民信管系统之中的所有模块对应的采取功能检测,所有模块的表现合理、正常,业务功能测试满足业务的对应需要。

针对系统实施了全方位的性能检验,并对相关结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项目组针对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现阶段系统运行表现正常。

本文针对该系统的功能测试提出了测试方案,然后给出了系统测试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后给出了系统测试全过程和测试用例并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 .NET Framework 概述[OL], http:///zh-cn/library/zw4w595w.aspx.

[2] 刘晓华, 张健, 周慧贞. 应用开发[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 虞益诚等.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应用技术[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4] 郭靖等. 开发技术大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 王华章. 2.0 网络系统开发实用教程[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6] 毛德祥, 罗荣阁. 基于技术的Web应用程序三层设计模型[J]. 微型电脑应用. 2002(3).

[7] Christian Nagel, Bill Evjen, Jay Glynn, Morgan Skinner. Professional C# 2005 with .NET 3.0[M]. Wiley Publishing Inc, 2007.

[8] 牛立成. 交互式网页编程技术()[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区间信号,数据库设计,计算机辅助测试

城市轨道(简称城轨)交通区间信号系统是安全性苛求系统。在区间安全性控制和防护设备的研制、生产、使用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科学、高效、全面、按标准的检测和评估,以取代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的手工测试和实际线路试运行的非完善的方法,是十分迫切和必需的。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文中所建测试平台对城际铁路同样适用。

1区间信号系统测试平台的结构

城轨交通区间信号系统测试评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硬件采用分布式结构,如图1所示。平台由主控机、数据库机和仿真机组成[1]。被测系统通过网络与平台互联。网络通信采用TCP/IP协议。

图1平台分布式硬件结构示意图

平台软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主控及测试案例自动生成子系统一方面向仿真子系统发送区间状态的仿真设置命令,另一方面动态监控现场信号状态等,实现测试案例的动态扩展和连续加载、测试结果的动态判定,并将测试结果存入数据

图2区间信号测试系统的软件结构库。传输信道仿真及区间现场仿真子系统为被测系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传输仿真及现场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在被测系统与仿真信道之间进行数据处理及转换。测试用基础数据生成子系统通过读取区间拓扑数据文件,生成区间测试用基础数据。专用数据库子系统负责存储各种测试用基础数据和测试结果。本文重点阐述平台专用数据库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平台专用数据库设计

平台的数据库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数据库应用,它还负责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平台数据的类型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平台的测试水平。基于对平台数据以及平台分布式结构的考虑,经过深入的比较,选择SQLServer作为平台的数据库开发工具。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四步: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应用数据库设计理论,平台专用数据库设计的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

图3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2.1需求分析

平台的数据按其对时效性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两大类[2]。动态数据是指具有严格时效性的数据,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动态刷新;静态数据则指相对稳定,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2.1.1动态数据及其传输

平台动态数据是维持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下列3类数据:

·列车运行仿真命令、故障及干扰仿真命令。由主控机发出,用于控制仿真子系统进行相应仿真活动。

·区间信号设备状态及动作信息。指仿真机所模拟的实际区间信号设备的状态(如轨道区段是否有车占用等),主控机采集这些信息用于动态判定及显示测试过程的实际状态。

·测试结果信息。平台的测试结果记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动态数据,包括经信道传输前后的实时电信号(数据)。它们是评价被测系统的重要依据,必须完整、正确地记录。

动态数据传输首先必须满足实时性要求,当不能及时传送时,根据数据特性的不同,或丢弃,或重发。例如被测系统发送的数据如不能及时传送,或数据有误,则该数据必须丢弃。主控机发给仿真子系统的故障及干扰仿真命令、列车运行仿真命令,在网络传输出现差错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命令被正确执行,必须重发。

2.1.2静态数据及其复制

生成和校验正确后的静态数据,在平台对被测系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不再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样需要对静态数据进行存储、查询、校验和修改等操作。平台静态数据可分为以下几类:

·信号设备数据。记录发送端、接收端、闭塞分区的排序序列号与设备名称之间的映射关系,设备的一些属性特征。例如:闭塞分区的编号、名称、位置、长度,道岔的编号、名称、位置、类型等。

·基本数据。包括区间基本特征、钢轨线路的一次参数、钢轨线路四端网参数、列车运行线路等重要数据。其中区间基本特征数据包括闭塞制式、轨道电路类型、道碴与枕轨类型、坡度、曲线及长度等。列车运行线路数据包括线路运行方向、经由闭塞分区编号、经由发送端、接收端编号。

·区间现场拓扑数据。包括闭塞分区、发送端、接收端的位置和相互关系。这种描述有两方面用途,一方面用于现场仿真的动态显示,另一方面是作为测试用基础数据生成的原始依据。静态数据的复制是通过开放式数据库互连(ODBC)机制实现的。

2.2概念设计

在数据库设计中,笔者使用实体-联系(ER)模型作为概念设计的工具,得到概念设计的E-R图。E-R图由实体、联系和属性3个基本成分组成。测试用基础数据所处理的基本实体是城市轨道交通区间的信号设备:接收端、发送端、闭塞分区;设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最直接的实体间联系。通过E-R图,可以十分清楚地描述测试用基础数据的结构。图4为列车运行线路数据的E-R图。

图4列车运行线路ER图

2.3逻辑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是把概念设计的结果(如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的过程。为了消除关系模式的存储异常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

在本子系统数据库模式的规范化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减少数据冗余、消除存储异常情况,也要考虑现场仿真、主控等子系统读取数据及运算的花费。规范化测试用基础数据的关系子模式包括:发送端表、接收端表、闭塞分区表、列车运行线路表、区间基本特征表、钢轨线路一次参数表、钢轨线路四端网参数表等。

2.4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相应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所能支持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以及资源来进行设计。SQLServer提供索引或表键机制来帮助SQLServer优化对查询的响应。在测试平台上,对结果数据的查询,是将记录计数号与测试项目的组合作为索引。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查询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将该两项作为SQL语句中WHERE子句后的首列。

3平台专用数据库接口的实现

平台采用客户端/服务器体系,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Server,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采用VisualC++。前台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是通过ODBC机制实现的。

VisualC++对ODBC提供了两种支持:一种是API函数[3];另一种是对API函数进行封装的MFCODBC类,包括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记录集类)和CRecordView(可视记录集类)。两种方式在平台上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ODBCAPI使客户应用程序能够从底层设置和控制数据库,完成一些高层数据库技术无法完成的功能。例如检测数据库是否连接、数据源配置是否正确等。

·MFCODBC类封装了多种数据库访问功能,使用简单方便。平台专用数据库定义了11个CRecord2Set类的子类,每一个子类对应专用数据库中的一个表,例如,B-JSSet类对应接收端表,B-BSFQSet类对应闭塞分区表。

4结语

建立在SQLServer上的平台专用数据库要兼顾通用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和区间测试平台的特殊性。只有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使专用数据库既高效又安全。当然,随着平台水平的不断提高,专用数据库的功能必将随之扩展,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吴芳美.铁路安全软件测试评估.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23

2荆剑.基于计算机联锁安全软件测试评估平台的CLIENT/SERVER数据库[学位论文].上海:上海铁道大学电信系,1999:23

篇6

为了解决推广的“后续问题”,很多网站推出了流量检测统计服务。尤其是7月21日,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也推出了百度统计,百度的加入让这个市场的竞争更显激烈。

那么,现有的流量统计系统中,哪一款最适合您的需要?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我们选择了4款当前比较流行的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

它们分别是:

Google Analytics:Google旗下的流量统计系统,其前身是Urchin,一款商业级的web分析软件。被收购后,Google对其界面和易用性进行了改良,目前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版两个版本,提供不同的功能。

百度统计:百度刚刚的流量统计系统,属于百度自主研发,目前主要提供给百度推广的客户。

太极链:国内老牌的友情链交换系统,首次引入了“数据仓库技术”,使站长可以对自己的历史统计、搜索引擎来访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

CNZZ:有比较好的口碑,目前有注册用户100万,日统计量25亿PV。

一、软件主界面和易用性

企业网站多半其IT技术水平并不高,如果软件的界面过于复杂,操作过于繁琐,将大大提高用户的门槛,让很多企业主望而却步。为此,我们将主界面的简洁程度和易用性的考量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1、Google Analytics

界面表现:

易用性表现:

访问速度:较快

Google Analytics是5款软件中界面最标准的一款,各种统计功能分布较为合理,每个选项都以下拉框的方式涵盖了大量的内容,点击打开可以看到需要的内容。整个界面清晰、明了,但是这一系统有其很大的问题——操作过程以及数据的侧重点与国内通用的模式不同,界面虽然标准,但上手比较困难,比较适合资深的网站管理者。

Google Analytics:功能结构清晰,但上手比较困难

2、百度统计

界面表现:

易用性表现:

访问速度:很快

百度一贯以“简单,可依赖”来要求自己的产品设计体系,百度统计依然秉承了这一原则。整个后台系统非常简洁,只简单的分为“流量分析”、“来源分析”、“转化分析”和“网站分析”四大模块。

在易用性方面,可以说,即便是第一次使用流量统计系统的企业主,也可以轻松操作,非常傻瓜。

百度统计:界面简洁,操作门槛极低

3、太极链

界面表现:

易用性表现:

访问速度:偏慢

与百度统计类似,采用左右栏的展现方式,数据清晰。不过其统计结果的数据展示方式不够明了,大都采用数字的方式,图表较少,这为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还有一点,太极链统计的访问速度偏慢。

在易用性上,太极链表现出色,和百度统计基本上表现一致。

太极链:展示清晰,但不够人性化,易用性好

4、CNZZ

界面表现:

易用性表现:

访问速度:较快

CNZZ的界面也是采用的两栏式,统计结果可以是数字、图表等展现形式。而且它的易用性、访问速度都让人很满意。

点评:毫无疑问,在系统界面、易用性和访问速度上,百度统计都是表现最为抢眼的,这得益于百度对产品的一贯原则,而且百度统计的数据输出都采用直接明了的图表式。表现比较差的是太极链,尤其是它的访问速度。如果对网站管理技术掌握不够,不建议使用Google Analytics。而CNZZ是仅此于百度统计,表现较为平均的一款。

二、统计功能

功能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因素之一,毕竟越翔实的功能,对于企业网站的参考意义就越大。

1、Google Analytics

功能强大:

统计项齐全:

Google Analytics可以说提供了所有网站统计的必要项目,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版,免费版有每月综合浏览量的限制。

我们主要针对其免费版来加以评述。除了大家都有的IP、PV、新访客等等统计数据,她的地域统计比较直观,直接标注在地图上。

Google Analytics:功能强大、完善、专业

Google Analytics还包括了市场分析功能,把你网站的流量,点击量结合起来,算出这些广告给网站带来的价值,给出综合的投资回报分析。各种数据是比较客观的,网站在加入了统计代码以后打开速度没有大的影响。

2、百度统计

功能强大:

统计项齐全:

百度统计的功能也是4款产品中表现出色的,它不仅具有常规的统计功能,更将重点放在了对企业主更实用的推广效果监控和网站页面监控上。

比如,百度统计提供了“访客忠诚度报告”,可以监测访客访问频率、深度、时长;与百度推广集成,对其整体转化率和关键词的转化率都有详细的统计;更提供了特有的“上下游报告”,能够帮你找到访客在网站的访问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网站建设、推广策略。

百度统计:针对搜索引擎关键词的详细分析

3、太极链

功能强大:

统计项齐全:

和前两家的统计参数大同小异,不过整合了Alexa排名的情况,还提供了IP头统计。不过对网站流量的来路分析和流量分布统计并不是非常出色。统计精确到了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测试过程中,太极链还出现了一次系统故障。

太极链:每20分钟可进行一次报告分析

4、CNZZ

功能强大:

统计项齐全:

CNZZ的功能和统计项目和百度统计几乎一致,所不同的是,它在统计不同时段的流量表现时,不像百度那般傻瓜。而是单独针对时间设置了相关的统计菜单。

值得一提的是,CNZZ提供了“用户忠诚度”分析、“升降榜”和“短信报警”这3个特色功能。其中“用户忠诚度”分析主要是针对流量的“回头率”进行分析,“升降榜”则是对比不同的时间段的流量情况,“短信报警”是当流量达到某个上限或下限时,短信通知企业主。

点评:在统计项目和功能方面,4款产品中除了太极链明显要弱一些之外,都各有特色,包括Google Analytics对转化率的分析,CNZZ的短信报警,以及百度统计对关键字的详细分析。考虑到百度统计刚刚才,其后期的功能更新非常值得期待。

当然,总体来讲,Google Analytics在这一测试环节中的表现还是略胜一筹,给我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三、配套服务、使用感受

如果仅仅是个流量统计功能,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意它的配套服务,但问题是对于企业网站,流量统计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流量统计来衡量推广效果,并对当前的推广策略进行优化。所以这方面的表现我们尤其关注。

1、Google Analytics

使用感受:

Goolge Analytics的帮助中心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步骤说明,由于说明比较简单,虽然对每一个分步也做了说明,但并不是清晰明了,而且也没有提供demo。根据Google Analytics提供的疑问向导,可以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不过这个向导有点类似于Windows疑难解答的方式,显得庞杂、繁琐。

2、百度统计

使用感受:

百度统计的用户体验做得非常出色,整个操作、测试非常流畅,而且关键有两点让我们颇有好感:其一,提供了详细的帮助页面,解释了每一个菜单、参数的含义;其二,提供了一个初学者入门教程,并提供了PPT格式的傻瓜向导,十分人性化。

在中国,由于有30多万企业使用百度推广,所以将百度推广和百度统计联合起来共同参考、决策非常有用。这一点算是给百度统计的额外加分。

3、太极链

使用感受:

由于速度一般,而且整体表现也偏弱,虽然操作不成问题,但太极链整体给人感觉还是偏向于平庸。操作过程中出现过两次系统故障,证明其稳定性还有待加强。

4、CNZZ

使用感受:

CNZZ无论是易用性、界面表现还是功能,都让人比较满意,而且它提供了一些人性化特色功能给人印象深刻,是本次测试中综合表现比较平均的一款。不过,如果加强一下它的客服帮助系统和demo演示方面的表现就更好了。

评测总结:

综合表现奖:百度统计

篇7

关键词:非安全级DCS;验证系统测试;NicSys2000;核电厂;仿真样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194-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094

核电厂非安全(NC)DCS验证系统总体技术方案以实际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全厂DCS系统设计为依托,通过“模拟”核电厂控制系统实际工程实施流程,建立核电厂全范围DCS系统验证系统,可实现测试DCS系统性能指标、核岛和常规岛等重要系统实施单步或关联运行功能、逻辑预演以及定性分析等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上述DCS系统的整体测试方法,通过优化的测试架构和全面的测试内容,在保障测试结果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显著地减小了系统测试的周期,并提升了该项目管理上的高效性和简洁性。

1 测试框架

系统测试框架包括测试计划、测试大纲、测试用例和测试程序,如图1所示。测试计划描述了测试流程的范围、实施途径、进度节点;测试大纲根据测试计划,以设计输入文档、项目相关文档作为输入文件,依据相关标准,详细说明核电厂非安全级DCS验证系统中各项测试执行时所需的步骤和判断标准,指导测试工程师进行实际的测试活动。测试用例则是针对测试程序进行步序性的逻辑验证,并将逻辑验证结果与期望进行比对,随时记录逻辑异常。

2 测试内容

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测试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单体测试和设备控制逻辑测试。在普通项目中我们仅做单体测试及设备控制逻辑测试,由于NicSys2000系统是自主研发的DCS,是专为核电站研制的全厂非安全级分布式控制系统产品,是全厂核电运行控制系统专用平台,故在测试工作中加入功能测试及性能测试,以验证Nicsys2000系统的各项指标,为今后系统在核电厂可靠、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以及为后续研发积累宝贵资料,以下为对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进行重点介绍。

2.1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的目的是测试系统各项功能是否完备、是否符合要求。功能测试主要包括故障诊断测试、模块热插拔测试和冗余测试。

2.1.1 故障诊断测试。故障诊断测试包括控制器故障诊断测试、控制器网络故障诊断测试和模块故障诊断测试。实际操作如图2所示,将控制器A拔掉,在操作员站检查报警日志和设备故障列表,并打开系统状态图,找到对应控制站状态图,检查相应控制器的变化。重新插上控制器A,在操作员站检查报警日志和设备故障列表,检查状态图中控制器A的变化。对控制器B重复以上操作。

2.1.2 模块热插拔测试。模块热插拔测试包括DI模块热插拔测试、DO模块热插拔测试、AI模块热插拔测试、AO模块热插拔测试。目的是测试IO模块带电拔出后再插上是否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因为篇幅限制,不对IO模块的热插拔测试方法进行详述。

2.1.3 冗余测试。冗余测试包括控制器冗余测试、电源模块冗余测试、控制柜电源冗余测试、控制站网络冗余测试、服务器网络冗余测试。如图3所示,选择一个AI通道和AO通道作为验证通道,在MULTIPROG中编程,使该AI点的值赋给AO点。在被测现场控制站,用多功能过程校验仪给该AI通道发送三角波信号,用示波器监测AO通道的输出信号。拔掉主控制器,检查AO点输出波形是否正常,此时另一台控制器切换到主运行状态,恢复拔掉的控制器,等待其正常运行后,拔掉另一台为主的控制器,检查AO点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2.2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系统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性能测试主要包括CPU负荷测试、内存裕量测试、网络负荷测试、分辨率测试、时间相关性能测试和雪崩测试。

2.2.1 硬件负荷类测试。硬件负荷类测试包含CPU负荷、内存裕量及网络负荷测试,其测试方法均通过监控器以及设备的运行软件来读取设备的CPU、内存、网络的负荷数据,CPU负荷平均值小于40%为合格。

2.2.2 分辨率测试。分辨率测试包括报警分辨率测试和SOE分辨率测试。报警分辨率测试是通过制造几个间隔时间分别为小于1s、等于1s、大于1s的报警,在报警日志中查看系统是否能够分辨。SOE分辨率测试如图4所示。在SOE(事件顺序记录)模块的任意通道发送间隔时间分别为小于1ms、等于1ms、大于1ms的信号,在日志中查看系统日志,当间隔小于1ms时,系统不一定能够分辨,间隔大于或等于1ms时,系统应当能够分辨,且事件信息不丢失,发生顺序排列与实际相符。

2.2.3 时间相关性能测试。时间相关性能测试包括画面响应时间测试、数据采集显示时间测试、控制功能响应时间测试和设备启动响应时间测试。例如在现场控制站,用示波器查看开关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波形变化的时间间隔,选择任意开关量控制回路,在现场控制站将被测开关量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子和输入端子分别连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在输入通道加信号,在示波器查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变位的时间差,响应时间小于500ms为合格。

2.2.4 雪崩测试。使用测试工装连接几个控制站,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及服务器上,查看CPU负荷和网络负荷。使用测试工装制造雪崩工况:10s内6000个开关量状态发生变化,峰值1200个开关量发生变化,60s后峰值每秒300个开关量状态发生变化,模拟量每秒200个信号发生变化,模拟量和开关量变化峰值叠加。检查雪崩工况期间的各负荷,控制器CPU负荷不大于50%,网络负荷不大于20%;操作站、服务器CPU负荷不大于40%,网络负荷值不大于20%。

2.3 单体测试

单体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系统硬件配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验证系统AI/AO模块信号的精度是否达标和验证DI/DO模块通道是否正常。单体测试包括AI/AO模块的精度测试和DI/DO模块的通道测试。验证系统单体测试与其他项目相同,因篇幅限制,此处不做详述。

2.4 设备控制逻辑测试

设备控制逻辑测试的目的是验证DCS系统软硬件配置、逻辑组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设备控制逻辑测试包括单点报警测试、逻辑显示及报警测试,设备逻辑和连锁测试。

3 测试效果

为验证测试方案的效果,根据实施进度及DCS子系统的代表性,选取KSN系统作为测试对象进行上述测试。KSN系统作为核辅助厂房就地控制屏和控制盘,设有单独的电子机柜间和辅助控制室。系统结构包含控制器、服务器、时钟同步、环网等,具有很强的DCS系统代表性,符合验证测试对象的条件。

3.1 功能测试

测试对全部14块控制器、124块IO模块都进行了故障诊断和热插拔的测试;对全部14块控制器进行了冗余测试;对全部38块电源模块进行了冗余测试;对7台功能柜的供电电源进行了冗余测试。功能测试共计76项,其中合格项46项、不合格30项。

测试发现的问题有三类:(1)故障诊断功能没有实现;(2)LEVEL2软件没有趋势图功能,控制站和服务器网络冗余无法测试;(3)8KSN901AR中有2块DI211模块热插拔功能不完善,模块拔掉后变量无法保持。

3.2 性能测试

在进行的51项性能测试中,合格项49项、不合格2项。测试发现的问题有2类:(1)开关量控制回路响应时间超过要求时间。要求响应时间小于500ms,部分回路在7次实测中有4次超过500ms;(2)雪崩时要求操作员站CPU负荷小于40%,而实测中部分CPU最大负荷为42.93%。

3.3 单体测试

KSN系统的首轮单体测试已完成。共完成124块IO模块的测试,测试结果全部合格。

3.4 设备控制逻辑测试

KSN系统的首轮设备控制逻辑测试已完成,共完成506项测试用例的测试,将全部逻辑组态都进行了演算和认证,其测试合格率为87.75%。

4 结语

通过上述方法对基于NicSys2000控制系统的核电厂仿真样机验证系统的KSN系统进行测试,从硬件、软件和组态逻辑,全方面详细地检测出了当时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其结果不但有助于工程师精准地消除系统故障和问题,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各项设备性能指标等测试数据,也为研发人员在今后NicSys2000产品的改进工作中提供了工作方向和数据,其对于完成核电厂全厂非安全级DCS控制系统的开发,在核电领域主控非安全级DCS自主化行程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促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1部分:总则和方法学(GB/T18272.1-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2部分:评估方法学(GB/T 18272.2-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 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07.

篇8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步态分析系统;粗隆间骨折

我院自1984年开始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满意的疗效。自2005年12月~2006年3月,采用三针锁针力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并应用自行研制的下肢骨折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5±0.8岁,左侧11例,右侧9例,外伤原因:走路不慎滑倒11例,被车撞伤2例,骑车自行车摔伤7例。伤后就诊时间2h~10d。骨折接受力方向和骨折线走行及位置分为:顺转子间型5例,顺转子间粉碎型12例,反转子间型2例,转子下型1例。其中稳定性骨折9例,不稳定性骨折11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骨折移位较大,位置不满意,均行外展位30°股骨踝上牵引,牵引重量4~8kg,时间为3~7d。在周围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状态下,经C型臂电视下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或基本复位后,患侧臀部垫高,以抵消股骨颈的前倾角,便于水平进针,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大粗隆下方外侧做小切口约0.5cm,止血钳钝性分开筋膜、肌肉直达骨膜,应用低速电钻将直径3.0或3.5mm的斯氏针在大粗隆下方进针,两枚针的排列分别在股骨颈上皮质的下缘及下皮质的上缘,亦即股骨颈张力骨小梁及压力骨小梁上,达股骨头软骨帽下5mm(若出现不稳定的内侧皮质不齐,则行橇拔后;于此处在第二枚针下方约1.5cm~2.0cm加用一斯氏针固定,针尖以过股骨颈内侧缘皮质5mm为宜)第三枚针直径5mm长130mm的螺纹针于股骨外踝的上方10cm髂胫束的后缘水平进针过对侧骨皮质约5.0mm,将上述三枚针尾穿过固定夹螺栓孔内;外应用三针锁针力臂架固定,锁紧固定夹,调整架的长短,使针体出现轻度弯曲。针孔无菌包扎,伤肢用屈膝架屈膝,外展30°位摆放。术后常规用抗生素2~3d。术后第2d可行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趾关节的屈伸活动,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术后7~15d在医生的指导下,扶双拐不负重进行功能锻炼,每两周应用下肢步态分析系统对伤肢进行步态测试,以掌握骨折愈合及行走步态的稳定性。

2 治疗结果

本组20例,无并发症针道感染发生。无松动现象发生。外固定4~6周后,骨折有明显的骨痂形成或骨折线模糊,负重时间最早4周,最晚6周,平均住院天数29.8d。20例均得到随访,经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发生。由于治疗过程中定期应用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分析骨折的愈合情况,并督促患者积极的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全部病例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生活基本能自理。

3 讨论

3.1 外固定架的治疗特点

应用三针锁针力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点。早期能进行无痛性活动的功能锻炼,具有动静结合的复位固定于一身的特点。(1)本疗法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选用的针体变形较小与固定器间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支架主体形成一个牢固的悬梁,加强支撑负重作用,使断端对位稳定[1、2];(2)三针锁针加压器固定中的螺纹针与人体的亲和力强的特点,同机体不起反应;(3)由于针在固定器上能交叉、水平或多方向固定或牵引加压,使股骨粗隆间及骨干部恢复了拱式内负重系统的平衡状态,保证骨折断端相对稳定,使生理应力刺激较集中在骨的断面上[2、3],加速愈合。因此,具备了早期下地活动,早期愈合的条件;(4)本疗法可进行闭式复位,手术并发症少,减少内固定所带来的并发症,可以避免再手术取内固定所带来的痛苦;(5)更适宜体弱多病老年患者。老年股骨粗隆部位骨折,常伴有转子后及股骨矩的损坏而不稳定,获得牢靠的内固定是困难的。作用于内固定的应力大,易发生钉或板折断且手术创伤大及骨膜破坏而造成骨折不愈合的机会大,高龄的患者难以耐受,此疗法同时配合本院的周围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降低了其它麻醉方式在老年骨折手术中造成的危险,手术的风险性小且固定稳定,是老年骨折病人更易于接受的优点。

3.2 应用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对骨折治疗康复期,缺乏客观的依据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尤其对于骨折应用外固定治疗后的患者,临床医师很难准确的确定骨折愈合期与临近关节功能锻炼时,肌力训练的强度及侧重点,撤除固定的最佳时间。以往只能通过放射线检查或凭借医师的临床经验来判断骨折的愈合情况、伤肢的功能锻炼是否适当及撤除固定的时间。我院自行研制的步态分析仪是用于伤肢肌力检测,负重步态无损测试研究的仪器。其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1)本仪器是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负重步态无损测试研究。通过此仪器能够测试出患者的伤 肢与健肢最大负重、最小负重、时间积分、占空比率、负重频率、力峰值个数、负重总和等参数,并能给出带负重曲线图的测试报告单,通过此仪器能够测试出患者的患侧前足后足负重与健侧及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别,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步态是否随之接近正常人;(2)本仪器通过传感器测试患侧外固定支架针体间的受力值,来判断外固定支架的功能替代情况,确定骨折端的受力情况,从而分析出骨折的愈合情况。应用外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初期,由于新生骨组织与外固定针体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针体的弹性模量远大于新生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因而断面愈合初期主要承受载荷的是钢针。随着新生骨组织的加强,骨针承载将逐渐减小,载荷将越来越多的被新生骨组织承载。当重建的骨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时,载荷将主要由修复后的骨组织所承担。此时,外固定支架不再有作用。本仪器通过传感器测试患侧外固定支架针体间的受力值,来判断外固定支架的功能替代情况,确定骨折端的受力情况,从而分析出骨折的愈合情况;(3)通过测试可以提供给临床医师一组客观数据,来解决诊断、治疗以及功能锻炼过程中的量化问题。

总之,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老年患者损伤小、安全系数高,能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即使不能离床,也能使病人翻身活动时减轻疼痛,便于护理,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老年人长期卧床导致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通过应用我院自行研制的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试,能准确的测定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及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从而正确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及准确的掌握撤除固定的时间,保证医疗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适合基层医院,易于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孟 和.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58-160.

[2]孟 和,顾志华,顾研伯,等.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针位与稳定性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骨伤,2000,13(1):5-6.

篇9

相比之下,IPTV分发系统在信号起点和观众接收机之间包括许多有源设备(路由器、交换器等)。任何这些设备一路上都可能对IP视频流产生损害,并且在它到达消费者时不留一点出现问题的痕迹。通过比较了三种不同视频分配结构所要求的许多测试点,显示IPTV系统可能要求在到观众路径上的许多中间点进行监测。

另一复杂之处是IPTV码流通常为通过一个网络单独发送的单节目传输流,而像CATV这样的其它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多节目传输流。这种差异导致需测试的码流更多,降低比较不同码流的价值,令测试问题进一步尖锐。

测试类型

物理层测试检查电缆、光缆或其它传输介质及其上面承载的电或光信号。这些测试一般测量如误码率、抖动和延迟这样的参数。物理层测试能够决定两个设备之间的某一连接是否有故障或受到干扰,或任一端的设备是否正在导致差错。

网络层测试处理正在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传送的以太网数据帧。监测能够决定帧是否损坏和是否需丢弃,以及业务层是否在物理连接的限度内。测试还能决定多播包是否用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窥探被交换机正确转发。

IP层监测检查IP包(全体和个别码流)。除了网络正确处理多播加入和离开请求的能力外,还能验证端到端寻址。丢包、网络延迟和包抖动也是重要的监测参数。

视频和音频测试可在应用层进行,既可在压缩域又可在码流被解码后。这种类型的测试能够有助于决定视频数据是否完整和语法正确,是否遵循音频响度限制,以及非常重要的MPEG PCR(节目时钟参考)是否一路正确传输。

“在MPEG码流通过网络各部分时监测它的PCR时钟行为,就像一个可被用于执行性能问题取证分析的指纹,“泰克公司高级视频应用工程师Karl Kuhn表示,“如果PCR平稳和表现良好,那么网络传输MPEG码流方面做得不错。如果PCR以周期性的正弦方式变化,那么头号嫌疑犯在射频传输域。如果PCR经历随机、明显的不连续,那么IP网络丢包和过度包抖动可能是罪魁祸首。”

由于存在必须得到正确配置和正常操作的大量路由器和交换器,IPTV系统的性能监测和故障排除有难度。这些设备可能导致难以确定位置的敏感的下行故障,原因是它们可能仅仅发生在存在某些业务模式的时候。

“现代服务提供商必须在整个网络的多个位置监测传输系统表现,并监视数据传输统计以及视频和音频信号质量,”IneoQuest技术公司产品管理总监Joel Daly表示,“这要求一个能够从多个来源收集大量数据的系统,包括安装于网络重要位置的测试探测器、来自正在监测信号的系统操作员的报告,以及来自正碰到问题的用户的咨询。”

Daly补充道:“大型多频道视频节目分配商当前正在忙于建立能够监视当前网络状态和历史趋势的大型数据分析系统,以便在问题出现时更准确地探明它们,并能够事先预测未来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

演播室内

篇10

关键词 无线通信;计量方式;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8-0048-02

无线电的系统测试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工作,在应用之前,首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工作,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对通信系统进行优秀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测试工作的高效性。为了加深对通信系统测试工作的了解,本文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对通信系统测试工作的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具体分析了通信测试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对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

无线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首先是从美国的研究机构发起的,这个自动测试系统主要针对通信领域,尤其是针对军事的通信领域和航天航空的通信领域以及医疗卫生的通信领域等方面。针对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与军事陆战队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陆战队的应用,主要是应用最新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而且已经实际应用到具体的军事指挥中。我国的自动测试系统发展较晚,所以导致现阶段的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缓慢,基础薄弱也是导致自动测试系统不足以支撑起多领域应用的重要原因,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工作,我国国内目前的可靠性指标是3 000小时,而同等级的国外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已经到达1万小时,可见我国的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尤其是针对自动测试化系统的标准来说,只有将软硬件的配置跟上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测试与兼容操作,有助于保证整个测试结果更加合理。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需求分析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性能和数据情况研究分析,主要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了测试,其中主要的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对被测设备的工作频段、信道带宽等方面的测试和检测,针对各个要素的检测工作,本文主要对其所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在后期对测试数据进行生成表格的方式,这样对数据的分析和测试工作才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在测试到数据之后,并对测试数据进行高效分析,对测试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研究数据报告。通过研究和分析,能够发现整个电子计量自动测试系统要能够拥有自检与自动校准功能,从而保证整个测试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

2.2 系统结构分析

进行系统测试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架,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通过对PXI总线和频谱分析仪等PXI模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对整个测试系统中的部分GPIB程控仪器和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融合,然后将整个测试系统与主控计算机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个测试系统工作的效率,保证整个电子计量系统中的总线结构测试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2.3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进行电子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将主控计算机与程控电源和仪器以及相关的适配器共同组合而成,形成一种通用的系统方案,在整个系统硬件设计中,不仅要包括有基于PXI总线的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仪器,还要配备有GPIB总线的功率计等仪器。同时要保证电子计量测试系统中具有主控计算机、程控电源、信号转接电路等部件。

2.4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进行系统测试工作,除了硬件设计,而且要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整个系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有核心控制、测试方法、仪器驱动、数据管理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等5个部分。其中核心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是人机交互页面。测试方法模块是对系统的工作频段进行测试,同时对信道宽带进行测试工作,在这方面主要是借助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仪器驱动模块主要将整个测试系统中的上层核心控制模块和测试方法模块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将整个设备与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更加具体灵活的转变。针对测试系统的设计工作,不仅要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同时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要采用Oracle 8i数据管理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库,在此数据库中,主要包括有自动测试结果数据表、故障诊断结果数据表、故障诊断专家知识库标准参数表、故障信息细节表、图片文字帮助信息表等5个表。这5种测试数据表对整个系统测试的技术编程工作能够起到数据支撑作用。针对通信自动测试系统的流程设计,要对整个测试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要对整个测试工程进行完善,可以对整个测试工作进行参数调试和数据源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同时针对测试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简化整个测试工作的流程。

3 结论

总体来说,无线电的系统测试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工作会产生更加重要影响,在应用之前,首先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检验工作,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对通信系统进行优秀的设计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测试工作的高效性。为了更好的进行通信系统的测试工作,首先要分析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背景,并具体分析通信测试系统的系统需求、系统结构、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设计方案,以此达到提高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宇.无线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7):163.

[2]韩忠辉.基于GPIB的无线通信计量自动测试系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6):262-263.

[3]郭健,李书芳.无线局域网射频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4(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