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网范文

时间:2023-04-01 01:5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输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输网

篇1

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徐荣介绍,目前中国移动业务流量传输业务流主要体现为集中型结构,即基站吸收话务量、通过传输网层层疏导到MSC中进行处理。中国移动本地传输网网络实际上是主体针对基站的网络,其网络结构与固网运营商有较大的区别。

由于目前移动语音业务仍是中国移动的主要收入来源,数据业务特别是固定数据业务在中国移动的收入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全业务实施后,3G业务传送依旧是运营商建设传输网重点关注的业务。“中国移动传输网建设还会体现在对3G网络容量、网络结构进行一定的网络调整和优化。”徐荣表示。

移动本地传输网需要积极进行一系列的传输网络整合,扩大传输网网络建设,优化整体传输网网络结构,提升传输网网络安全性,打造传输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我国移动运营商本地传输网能够在未来成为一张安全可靠、业务承载能力强的高水平承载平台。

在移动传输网技术的演进上,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刘涛表示,中国移动传送网建设起初为TDM汇接网,近几年,逐步把TDM汇接网转变为长途软交换网,并大力推进长途骨干网IP化,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将来可以实现IP信号由WDM直接传送,SDH将从骨干传送网里逐步面淡出。

对于原固网运营商,实施全业务战略的首先是要解决由数据业务猛增带来的传输网容量压力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40G技术已经纳入中国电信测试日程。另外,IP大颗业务的增加让原有的传输网构架力不从心,ASON、PTN技术旨在提高分组能力技术也也已经逐步推广开来,电信总工韦乐平日前表示,ASON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目前部署ASON的最大问题已经转移到运维和维护。

篇2

【关键词】传输;光纤;工程设计;同步数字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20-01

同步数字体系的传输网络正式建成,是人们发展网络传输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可以帮助通讯传输的形式变得更加的灵活,更加可靠,同时,也可以使网络传输变得更加的适合全面管理,可以很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之处。同步数字体系,又称为SDH,早在1993年,欧洲以及美洲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正式的使用其相关的设备和协议,在通话以及网络的传输方面大力的发展这项新的技术,而随着各国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此项技术也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技术不断的在变得更加的成熟。原有的准数字同步传输体系正在逐渐的被淘汰,现今,已有多家网络传输技术厂商开始大力的发展和运用这项技术,包括西门子、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著名的厂家,都正在逐步的像数字同步体系转型。现在,我国也正在大力的发展这项技术,由于我国已经全面的覆盖了光纤、光缆等线路,对网络的传输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拓扑更加的灵活,而随着许多通信部门对市场提出相应的要求,就需要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来促进市场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现今的前提之下,根据对同步数字体系的分析,对传输网络的工程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对有线传输的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得出其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达到加强传输网络工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为这项技术在我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为通信数字技术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同步数字体系和准同步数字体系的差别分析

分析传输网络的工程设计,先要对同步数字体系以及准同步数字体系的特点和优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其中的数据对比以及实际的使用和操作的效果,逐步的得出各种方式优缺点,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和阐述传输网络工程设计,理解其中的线路设计方面的问题。

首先一点区别就是,其复用的方式不同,同步数字体系是采用逐层复用的方式,而准同步数字体系,则采用的是一次到位的方式,这一点区别在使用中造成的差别是较大的,使用了逐层复用方式的同步数字体系,其实际的操作结果更加的准确,结构更加清晰明确,克服了原有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外一点,上下话路的方式不同,也造成了其使用效果上的区别,在同步数字体系当中,是采用了光标准接口的方式进行上下路的连接,而在非同步数字体系当中,则是采用的非标准接口的连接方式。综上所述,在同步数字体系和准同步数字体系当中,结构和工作的原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造成了使用效果和效率上面的差异,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些差别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帮助更好的使用新的数字体系,加强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情况。

二、传输网工程设计当中的线路传输问题分析

根据上文对同步数字体系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对网络传输的工程设计有着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践中操作程度可以得到加强。我国现今传输网的工程设计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我国线路的覆盖范围较广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光纤的覆盖也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范围,这一点可以有效的促进传输网工程的迅猛发展。下文将对有线传输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对比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帮助更好的了解有线网络传输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结构,在实际当中更好的加以运用。

有线传输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价格比较的适中,有线传输线路的建设,需要架设电缆线,在有些地区,则需要挖掘电缆沟,尤其是光纤的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工程,需要的人力比较的大,但是其有着价格适中的特点,帮助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其适应性和扩民性能比较的好,针对无线网络传输的特点,有线网络传输技术,尤其是光纤的技术,其适应性较强,在特殊的环境当中依然可以进行较好的数据传输,适用的地形没有受到太大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依然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和效果。但是,有线网络的建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体现在设备的维护及修理难度较大这一方面。对比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在其出现相应的故障急需要进行修理的时候,只需要对数据的模块进行相关的维护就可以了,可以快速的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式,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但是有线网络在出现相应的故障的时候,需要对线路沿线检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维修的时间,使故障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的加大,不利于数据的传输。在现今的城市地区,—般是使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对有线网络进行大力的建设,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解决建设的成本,保证了经济的效益,同时其扩展性以及适应性等优点,也可以在实际的使用和操作当中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则是主要的使用于野外地区。

三、传输网络工程设计的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上文对同步数字体系以及有线网络建设的重点分析,可以帮助更好的设计传输网络的工程,下文将重点的对其设计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力求加强传输网络的工程设计。一般的来讲,其设计的过程分为两步,即光缆中的参数测试及选择、光纤的中继距设计,根据对这两个步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可以进一步的加强传输网络的过程设计,根据对实际使用当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其具体的使用效果。

首先来进行光缆参数的选择以及测试的分析。近些年光缆的参数已经作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原有的衰常数改成了1310nm,原有的零色散波长以及斜率也作了相应的更改,波长范围改成了1300-1325nm,斜率的最大值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零色散的波长、斜率最大值等等进行详细的测试,通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核定中继距离。对于长途的光缆建设而言,为了使中继距里尽量的拉长,更好的传输数据,就需要减少其中的继站,而继站的减少,就需要对零色散波长的取值范围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对比零色散斜率最大值,加强网络传输的设计,所以在具体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两点都进行仔细的考虑。

第二点,光纤中继距里的设计。在其具体的设计当中,需要考虑的是衰减限制和色散的限制,根据实际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出其中继距离,比较数据当中的结果,将距离较小的作为设站的依据。根据对相关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中继距离的具体数值,通过对色散进行相应的限制,可以很好的对光纤传输的中继距离进行较好的控制,根据某地区的实际建设情况对比数据分析,在使用了同步数字体系之后,具体的网络调度和自愈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兼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组网、机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设备及系统的复杂程度有所降低,实际的使用和操作晴况较为良好,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进一步的加强了传输网络的设计,为数据的传输提升了效率和质量。

篇3

关键词: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1前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各电信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已形成了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3层结构。本地传输网作为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业务的开展。本文从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本地传输网建设思路。

2骨干层建设思路

骨干层节点一般包含交换局和一些县城中心节点,在选择节点时应结合交换局的地理位置、营业厅、重要商业楼宇和大客户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在建、可建的光缆、管线路由情况,选择位置适中、路由丰富、业务密集的节点作为骨干层的节点。目前各地传送网的骨干传输层可以等同为传统的本地传输网的局间中继系统,主要面向业务范围内的各交换局和业务中心节点。这些主要业务节点由各交换局、关口局、长途局、数据中心节点、内部业务网核心节点等组成。上述节点之间均需要采用高速传输系统负责连接骨干层各主要业务节点之间的传输通道,提供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输能力。就传送技术现状和近期发展趋势而言,在目前传送网的建设中,基本传送技术仍以SDH技术为主,所以随着业务的增加和网络的扩展,SDH 10G系统仍然是实用化程度较高的骨干传输层建设方向。而骨干层网络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网络结构的选择

骨干层网络可选用环网或格状网结构。在节点间电路量比较均衡、电路需求比较大的城市,在光缆资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逐步向格状网结构迈进。骨干层每个环的节点数尽量控制在6~8个,骨干层应首选复用段保护方式,以提高通道利用率。

(2)网络容量的发展需求

在传输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骨干层作为整个传送网的核心部分,其对业务的传输能力、安全性、可扩展性要求较高,当2.5G的传输容量显紧张时,就有必要考虑通过配置大容量的传输设备来满足各种业务增长的需求。目前ASON系统和城域波分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随着业务的发展可以考虑在骨干层的核心节点引入SDH 10G系统,利用其大容量的交叉连接能力形成一个电路调度层面,组建SDH 10G系统便于全网电路通道的调度、疏通和管理。

(3)光缆纤芯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果在现有骨干传输层上进行简单的SDH 2.5G系统的叠加,则无疑会按照新增环路数量快速消耗现有的骨干层纤芯资源,同时独立的骨干传输系统太多,在统一管理及电路调度上将会显得越来越不方便,而10G系统的适时启用能在满足网络需求的同时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同时,SDH 2.5G系统的叠加会加大维护的工作量。

3汇聚层网络建设思路

汇聚层节点是业务区内所有接入层网络的汇聚中心,要选择位置适中、维护及敷设管道容易、方便光缆进出的机房作为节点。在本层设备上进行VC-12收敛,以VC-4形式往骨干层传送,每个汇聚环要尽量做到与骨干层双节点对接。每个汇聚环上的节点数一般不宜超过8个。汇聚层可以选用通道保护或复用段保护方式。

在考虑数据业务及3G业务的情况下,尤其是3G业务的开展,会对汇聚层的容量产生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高汇聚层的网络容量,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提高汇聚层容量的方式有多种主要为以下几种方式:

(1)拆环的方式

对原有环路进行分拆,把一个环路拆成2个或者2个以上环路,减少环网的节点数,提高单节点设备利用率。该种方式只需在中心机房新增设备,投资较小,对于承载的业务量较大的环路,其电路割接工作量较大,对业务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2)升级的方式

把原来SDH 2.5G设备升级为SDH 10G设备,以期提高环网容量。但对于不具备平滑升级功能的设备,若是要升级,只能替换所有的SDH 2.5G设备。这样会带来巨大的电路割接的工作量,并会对通信业务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由不具备升级功能的设备组成的网络,不建议采取升级的方式。

(3)叠加的方式

利用原有的物理环路,叠加SDH 2.5G自愈环或SDH 10G自愈环,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入新的汇聚节点。这种方式割接工作量相对较小,对业务正常运行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传输设备的投入相对较大。

总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所有同一环网的首尾光缆进入汇聚局节点时确保不存在同路由现象,保证光缆中断时不会导致整个环网瘫痪。同路由上的节点分纤跳纤,组成的155M环分别挂到汇接局节点中不同的 2.5G设备上,且分别下到中心局中不同的2.5G设备上。其组网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这种方式,即使某一接入环上的所有节点断开连接,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接入环上的相邻节点进行覆盖,实现业务层面的保护。

4 接入层传输网络建设思路

本地传输网接入层的城区部分业务需求相对较大,节点密集度高,楼宇阻挡严重,不适宜微波系统的应用,接入层传输应以光传输为主。接入光缆路由尽量考虑物理路由的安全可靠性。接入节点尽量成环以保证网络安全,对有条件的节点,采用SNCP的保护方式进行双节点接入汇聚层自愈环。对于部分光纤接入有困难的节点,可考虑采用PDH微波接入方式或其他无线接入方式进行过渡。

随着3G业务的开展以及集团专线用户接入数量增长,节点数较多的接入环上的容量将会趋于饱和,应利用光纤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接入环的分拆,利用光缆开口点进行跳纤,将接入环一分为二以增加网络容量。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调整:

(1)接入层环上节点的光缆接入尽量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

(2)对现网中节点数较多的接入层环网进行调整,调整以满足3G业务需求为前提,兼顾网络调整工作的难度与数量。

(3)接入层自愈环节点数保持在6~8节点为佳。

(4)接入层自愈环采用分环型接入的方式与汇聚层相连。

(5)对部分单节点接入的接入环进行改造,使之形成双节点接入,提高网络安全性。

集团专线用户包括话音直联大客户和数据大客户两种类型,其中话音直联大客户的传输需求主要为2Mb/s TDM电路,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而数据大客户的传输需求主要为2Mb/s和10/100Base-T,将来可能会出现视频点播、视频集中监控等数据流业务。对传输电路的QoS要求不一。集团专线用户节点的接入,可根据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光缆线路等资源进行光纤就近接入。

对于光缆无法到达的集团用户节点可以考虑采用无线接入技术进行灵活接入,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MMDS及LMDS两种。LMDS平均造价偏高,覆盖范围偏小,同时具有较大雨衰,不大适合降雨量较大的地区。MMDS平均单节点接入接入成本较低,安装也较为方便,可以作为集团专线用户接入的技术选择之一。

集团专线用户的接入可根据业务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

(1)对于光缆容易到达的用户首选采用光纤接入。

(2)对于光缆敷设难度大,具有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对具有中低速率需求且每个中心节点接入的远端节点数量较多时,可考虑采用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进行覆盖接入。

(3)PDH微波接入由于其投资高,传送业务单一,其在市区大客户接入中除非应急情况下考虑临时过渡使用,否则不推荐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大客户接入。

5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5G网络 传输 优化

一、5G网络的需求

而根据现有的4G网络相对比起来,5G网络在传输过程当中速度更快且效率更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搭建网络覆盖范围,我们对于5G网络的站址资源的布置也要更加密集。对于5G网络的传输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通信网络的运营商大多采用层次化结构来构建传输路线,这对于5G网络的构建来说并不相符,难以达到运营5G网络的传输要求

二、5G传输网影响

根据现有情况分析研究后看出,现有的PTN运营商所拥有的传输技术大多由基础的PDH技术开始发展,经历了SDH技术时代后演变为PTN。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停的将各种新型技术引进其中,进而对我们传输力度的提高起到明显的帮助。但是现有的TDM业务主要承载工具仍在SDH之上,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带宽,对网络速度有极大的提升,需要我们经过多层次的重复使用,并对相关电路进行人工调配。所以在其整体操作成本以及灵活性上受到极大的约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SDH的传输水平很难与目前运营商所发展的业务匹配起来。而PTN技术主要还是通过SDH所l展而来,也能够与运营商的业务相匹配且能满足更种需求,解决了广大运营商的实际要求,弥补了以往技术上的差距。

三、5G时代传输网络建设的思考

根据对现有的PIN和IPRAN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后,为了能够更加适合网络发展的需求,在保证成本的控制且满足业务要求的条件下,运营商对于建设传输网络应注重于以下两点:

3.1优化网络结构

在以往建设通信传输网络时候大多数采用的网络构架结构为层次化结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体IP行业也得到极大的进步,目前的网络结构大多都向着扁平化方向发展,例如我们构建的LTE网。在未来的通信网络技术主要是对于一些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带宽方面,对于网络结构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这一发展前提下对于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就需要我们多加考虑。根据我们对现有的传输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PIN朝扁平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更加广泛,其所展现的生命力也更加的顽强。首先可以使我们不必过分的依赖设备厂家,由于现在的PIN运营商在构建传输路线时使用层次递进,一条完整的传输路线最少都划分到四个层面,且每层都有不同的设备厂家为其提供相应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协调。而随着扁平化方案的建设完善,由于操作之间的标准化不同等问题,不同层次之间的传输设备需要同一厂家进行提供,可以使我们整体的设备质量以及运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这一模式的建立,可以减少我们的维修成本,优化网络结构改变层次网络的布置可以减少我们对于光纤资源的浪费。而在现有的传输网络构建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使用到建设光纤之上,从而使光缆资源的供应出现紧缺,进而影响整体传输网络的建设进程。对于建设扁平化网络可以减少我们对于机房的建设,使我们可以将以往投资在机房当中的费用更好的使用到所需要的地方。

3.2技术革新

对于整个传输网络的技术操作方面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对于MPLS功能的使用进行优化,骨干网层以下的网层进行停用。对于MPLS这一功能来说,它主要还是为了骨干网的传输质量得以保证,使其完美的链接起来。我们在设计传输网络的时候,应多加利用IETF技术,确保公司所需要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工作场景,对于LSP带宽以高配目标进行规划整理,并确保骨干网传输设备仍稳定使用。对于PTN设备进行优化建设,以确保其能支持三层动态路由功能,虽然现在的运营商所使用的设备大多都支持三层功能,但对于区域内来说只达到二层功能。对于PTN的优化不仅仅只是开启其静态功能,对于其整体设备进行优化改革,使其还具备支持动态路由功能。最后对于PTN网络进行QOS保证。

四、结束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网络通信环境也就变得更加的密集,所使用的范围也更加的广泛,用户的需求也不断增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整体大环境的改变,对于通信设备的传输方面应更注重于扁平化层次的发展,是我们的传输设备与数据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逐步的融合起来,本文对于5G网络的构建结构进行简单分析研究,希望对与传输网络的构建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1]朱伟文.5G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1).

[2]李平,王雪,于大吉.5G网络演进方案及运营思路探讨[J].移动通信,2016,40(19).

篇5

关键词:电力;SDH;传输网;优化

一、前言

光传输网作为提供传输通道的基础网络,在电力系统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流量,其安全稳定对整个网络至关重要。本文以江门地区电力传输网为背景,浅谈传输网络优化思路及传输网络优化方法。江门电力系统光传输网主要由光传输A网和B网两张相对独立的MSTP光纤传输网组成,两个网络承载了目前江门地区级电力通信的大量业务,其速率分别为2.5Gb/s及622Mb/S,覆盖范围主要是江门市地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地区电力局。高速层通过多个155Mb/s 通道负责支撑调度数据网的节点互联,骨干层承载业务主要包括主要用于承载线路保护、安稳系统、PCM(远动、电能计量、调度电话)、会议电视、网管系统、行政交换网、SCADA专用网、保信系统、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等业务。但随着江门电网规模的日益壮大,电力生产控制业务与企业信息化业务的不断拓展,该传输网络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有待加强及完善。如网络覆盖不满足业务通信需求、网络结构不够健壮、电路调度能力不强、传输资源利用率低及资源瓶颈并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理清传输网架结构及其发展方向,使之适应电网业务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减少运行维护的工作量,有必要对现有传输网进行优化。

二、传输网络架构优化思路

通过对网络现状,包括网络结构、传输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分析,结合通信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的资源条件,找出网络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业务的发展趋势,给出网络优化目标,根据优化目标,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和优化方案,最后给出网络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优化原则及目的

3.1优化原则

1、规范性。符合现有技术规范的要求,满足接入设备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高效性。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效益产出。合理地利用原有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尽量减少硬件设备投入,通过链路结构调整、业务调整、适当增加板卡等手段,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构建更为安全健壮的传输网络。

3、 安全性。网络优化方案不能以牺牲网络安全性为代价,工程实施时对现网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工程实施前,对业务割接计划作详细的安排,按照相关的业务申请流程,申请业务割接,绝不影响电网的安全生产。

3.2优化目的

1、提高网络安全稳定性。

电力系统承载着大量的生产实时/非生产实时控制业务通道,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因此提高其网络安全稳定性尤为重要。

2、提高资源利用率。

优化资源利用率,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合理的规划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减少网络瓶颈,均衡负载,具备设备配置双重化的站点,必须将业务均衡分配至两套SDH设备上运行,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业务安全性。

3、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优化后,方便日后管理维护。

4、提高故障响应速度。

优化后,业务流向更加清晰,减少了业务核查时间,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大大减少故障处理时间。

四、优化方法讨论

传输网络的优化,主要是根据目前网络现状,从业务类型、网络安全、运行维护等角度多方面考虑,打造一个更加结构更加清晰、更加安全稳定、更加方便管理的健壮网络。下面以江门电力传输网为背景,主要通过设备单点隐患分析、网络架构合理性分析及网管系统安全性三方面,对电力传输网络优化方法进行阐述。

4.1、设备单点隐患分析。首先分析传输设备的电源是否符合N-1要求,从配电屏至传输设备安装屏,是否具备纯双电源输入;其次分析传输设备关键板卡是否符合N-1分析要求,如交叉板、电源板、2M板的1:1 保护配置。再次分析传输设备是否单链路接入至环网中,单链接入至环网中的设备,是否具备接入环网的条件,将具备接入环网条件的设备接入环网中。最后分析该设备是否存在单点隐患风险,单传输设备配置将直接导致该站业务(保护、远动、计量、调度专线)存在N-1 风险,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将具备条件的单传输设备站点配置双传输设备,使其满足传输设备双重化配置。另外,评估设备的使用年限,根据现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故障率、设备已使用年限等,针对一些设备投运时间较长,故障率趋高、厂家停产的设备,进行改造(按《南方电网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通信网络规划原则》,通信网络设备按照8~10 年使用年限进行评估改造更换)。同时,考虑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骨干层中核心环设备使用的交叉资源较多,但设备实际交叉容量较小,导致个别站点设备出现资源紧张的情况,针对该情况,应作扩容改造升级。

4.2、网络架构合理性分析。下面以江门电力传输网为例,针对网络层次结构、网络带宽、环网链路等进行分析。目前,江门地区电力传输A网由NEC U-NODE及V-NODE设备进行组网,网架层次结构主要分三层进行接入(如下图一所示),分为接入层(622Mb/s)、骨干层(622Mb/s)和高速层(2.5Gb/s)三层,接入层主要承载县区PCM 2M 通道、语音交换2M通道等。骨干层主要承载PCM 2M 通道,语音交换2M 通道,2M 复用保护通道和2M 稳控通道。高速层通过多个155Mb/s 通道负责支撑调度数据网的节点互联。下面从安全生产及业务通道的可靠性考虑,分析江门电力局传输A网存在问题及优化方向。

图一:江门电力传输网拓扑图

1、清晰网架结构,业务负载均衡。目前江门地区电力传输网部分站点业务负荷过大,结构不清晰。以江南站为例,江南站U-NODENEC设备负荷为全网最重,江门NEC骨干传输A网整个网络的业务通道过度集中在江南站U-NODE设备上,其经过的重要业务太多,涉及到多个站点安稳通道、复用保护通道等重要业务,同时也是传输网上多个环网的节点,设备故障或其他意外将造成骨干网的瘫痪。现网中,江南站U-NODE设备共9个光方向连接至其他220kV站点,2个光方向连接至省网(如下图所示),一旦江南站U-NODE设备出现单点故障,将出现大量业务中断及全网80%业务开环,另外,对接省公司方向的两个光路包含着全江门地区80%的二级电路(2M通道),负荷过重,业务过度集中。应调整江南站的网络结构,将江南站NEC600V设备更换后,再将原江南站U-NODE设备10个连接至其他220kV站点的光方向及省网的两个光方向,均衡分配至江南站两台NEC U-N0DE设备上,调整后,将在江南站落地的业务均衡分配至两台NEC U-NODE设备上运行。

2、骨干主环接入多个地区局节点。一方面,骨干层包含多个供电局节点,因而导致业务通道过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运行风险;220kV站点NEC U-NODE设备都是通过管道光缆连接至局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降低了环网可靠性。为提高网络可靠性,网络优化中考虑应将地区局、县区局从主环中剥离,建立以依托在220kV及以上OPGW光缆上运行的环网。以提高核心路由上承载的线路保护、安稳系统、远动自动化业务的可靠性,减少业务通过的节点,提高业务通道质量。且环网的网元数量不宜过大,核心环:INN≤6;汇聚环:INN≤6~8;接入层:INN≤8。另外,分析网络中,是否存在假环的情况,将存在假环的光路进行重新调整,降低网络运行风险。

3、部分链路存在单向时钟,应作计划单向时钟修改为双向时钟。全网中有两个时钟,分别为台城局及城区局,此两个网元时钟均设置为自由振荡模式,全网其余网元均设置为时钟跟踪模式。全网存在两个时钟,会导致线路误码产生,应将台山县区网时钟统一跟踪江门地区骨干网,并设置为双向时钟。同时,将江门骨干层时钟统一跟踪省网设备。这样保证了时钟的统一接入。

4、县区传输A网与地区传输A网之间业务无直连通道。县区传输A网、地区传输A网为6 张独立的传输A网, 县区站点地调业务全部经县区电力局进行转接,导致安全隐患增加。优化后,县局应就近接入核心路由上220kV节点且应两点接入至地区网,形成SNCP配置模式,接入带宽为2.5G。

5、网络逻辑资源合理规划。对于一个网络的业务规划,应该尽可能使其趋于整齐,有清晰的对应关系,减少干线设备时分交叉资源的耗用。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数据统计更加清晰,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对配置信息的响应速度,提高网路的业务稳定性。针对业务,合理规划VC4资源。配置业务时,尽量避免时隙安排不规律、不连续、时隙跳接,导致传输资源(低阶交叉资源)出现瓶颈情况,这样不便于通道组织。

6、及时更新设备板卡软件版本。针对一些老旧版本,不能支持新功能、新业务的软件版本进行升级。

4.3、网管系统安全性分析。针对目前江门电力局的网管现状,将原江门局的传输网的备用网管服务器搬迁蓬江局,实现网管系统异地热备份,另外,考虑网管服务器及工作站是否具备UPS 可靠电源供电,由此造成网管系统安全性差。没有设置备用网关网元,容易发生单点故障,引起大面积网元失去网管。某些网元接入链路过多,需要关闭一些ECC 通道,以免出现网管信息丢失。

另外,在网络建设过程中,要提前进行合理的IP地址规划,保持网络IP地址的合理性,方便管理及维护。

五、结束语

目前电力系统SDH 传输网络存在部分不是同期建设完成,新业务不断接入,原有的组网方式往往存在业务配置复杂,不灵活,业务板卡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增各项业务需求。随着电力网络的发展,新站点接入,地区电力通信网络通常存在组网结构凌乱,设备单点隐患、带宽瓶颈等,通过增加SDH设备,或利用现有光缆资源,优化网络结构。不同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重要的核心业务采用环网或双链路保护方式,针对保护、安稳等业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路由选择,尽量满足N-2分析要求。另外,对于IP 业务可以采用配置对应的IP 板卡,减少业务的协议转换,从而减少通道节点,达到灵活上下业务,提高电网业务的安全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孙康学,张金菊,等编著.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宝富,等编著.光纤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1)数字电视的定义。数字电视正在逐步的进入全新的数字网络化。其数字电视主系统,是通过电视节目的采集、编辑、制作、播出、传输、接受、显示等全过程实施数字化而实现的。最简单的解释可以说成上述的全过程是由“0、1”等数字共同组合转化而成的。数字电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从整个图像、数据、语音效果、清晰度等全方位的进行改善与提升的有效融合。它是利用了计算机、传输媒介、电子平台等三方面共同而成的。

(2)数字电视的优势。1)传送速度快:现在的数字电视的模拟信号占带宽为8MHz,由于数字电视的应用,这样的带宽数可以同时接受八套数字电视节目,大大的提升了接收信号的频率。2)高HD清晰画面:数字电视的整体性能具有高清晰度、占频效果好、抗干扰性能强、影音文件的接受率速度加快。3)便携式的接收:由于现代的数字电视不仅具有高性能、高清晰的画面与音效,更加完善的是其可移动接受信号,便携程度逐步加强。4)可与计算机相连接:新的数字电视接收主要是依靠着计算机网络服务与应用,这样在链接计算机时,可以整体的提升其使用性能,还能够不断的根据需求进行升级、更新。(5)易于信号储存:新型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的应用,很方便的实现了接收信号的储存,致使接收不再受到储存的时间、信号等影响,更加快速的易于多种业务的开设。

(3)数字电视应用范围。1)基本业务:数字电视现在的基本业务已经由以往的收看几十套电视节目等,升级为能够观看数百套的数字电视节目,并且还增加了相应的广播节目、时尚、旅游的那个节目。2)扩展业务:数字电视新的扩展业务包含着加密、点播、电视会议等多方面的使用需求。而且,新的扩展业务不仅是更加的完善了数字电视的娱乐性,更加在功能上进行了补充,例如远程遥控、医疗、接收邮件、监控等多项多媒体信息服务。

(4)数字电视的弱点。我国的数字化电视网络传输还处在于发展中的阶段存在着一些弱点,例如在进行接受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误差、解析碼的错误、语音与图像不同步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逐步的分析数字电视传输网络的技术分析,力求能够逐步的完善我国数字电视网络服务效能。

2、数字电视网络支持与传输

(1)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通过电视台指定的高点进行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让已经被数字电视覆盖的电视用户,通过接收数字化的信号及转化而实现收看电视节目。这种是数字电视传输的最基本的形式。由于现在的数字模拟信号对于电视的传输网络有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通过利用光纤为干、同轴电缆为支的树形光纤分布,进一步的完善混合型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的分析与使用。让其能够逐渐演的进化成为脱离地面电视系统而独立存在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并且拥有绝大多数的使用者。(2)数字电视的网络支持。数字电视的传输,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按照实时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其整体的宽带性质始终受于网络的支持,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网络技术传播更加具有意义化的完善性,其整体的传输效果被进一步的强化了。

3、数字电视传输的网络技术分析

依靠现代国际三大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分析参照标准,即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而总结我国的自有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以此,帮助我国逐步的完善与提升自主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

(1)ATSC技术分析:ATSC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标准在于经由层面的组成与层级的清晰度构成。第一层,也可以说成是定像层,主要是通过确定图像的形式。第二层,整体的图像压缩层是采用了MPEG的模式进行压缩标准的。最后一层,是经由传输层确定数据传输后调制而成的。对于地面的数字系统传输模式采用了较高的传输速率,其速率值可达19.3Mbps。由最高的两层所确定的数据经由数字电视传输网络进行技术运行配置,例如HDTV、SDTV等形式的具体图像都会被安正的接收与置换、播放。

(2)DVB技术分析:欧洲的DVB技术主要是经由卫星、数字电视、地面等进行交换传输形成的。其除能够接收、传送视频、音频等文件信号外,还能够接收、传送IRD等节目,或是字幕、图标、图像等信息。有些DVB业务的传送条件是受到限制的,其如果想通过接收使用IRD就必须支付其相应的基本费用。这样,就使得DVB业务的开展与完善既有弊端又有积极的一面。

(3)ISDB技术分析:近年来日本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正在不断的逼近美国与欧洲。其主体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正在利用网络逐步的趋近于无线技术,不仅在数字电视传输方面具有新的起点,在移动业务例如新一代的3G,乃至4G业务都是超强的,其整体的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局域网已经开始领导市场,成为主流文化。

(4)DMB-T的技术优势:我国的DMB-T网络技术具有超标准的比较,能够较好的调整与完善我国的数字电视的接受与传导。其采用以FJL项为主要技术的同时,整个数字电视传输网络领域正在逐步的转变成为多载波技术。地面的网络宽带的最大困难在于其频率的选择性逐步的进入衰落,OFDM技术在这方面则具有超独特的优势。然而,为了能够在多径时拖延其信号的扩散避免乱码的干扰,DVB采用了循环前缀填充的OFDM保护间隔的措施。DMB-T则发明了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并用其填充OFDM保护间隔,使数字电视传输的整体利用效率提高10%,并有20dB以上同步保护增益。

篇7

关键词:电网;SDH;光传输网络;现状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同步数字传输体系(SDH)复用技术在人们对信息化要求逐渐提高,以及通信网络传输、处理信息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现代化通信网络的综合化和智能化发展日趋成熟,有必要对SDH技术进行分析,以便其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一、SDH光同步传输技术(一)SDH光同步传输技术优势

SDH是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的简称,即是一种同步数字传输协议,它将数字信号的帧结构、以及复用方式和传输速率等级、接口码型等主要功能特点都进行了规范,而SDH网络则对他们都进行了高度的统一。与传统的PDH传输协议相比,SDH采用了国际统一标准的结构,如此便实现了设备较强的兼容性,为整个系统的统一、高效管理提高了极大的便利和灵活性,在当前电力系统业务较多、复杂度较高的情况,这种灵活的组网特点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它可有效实现网络自愈功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而且处于它强大的维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的维修、维护费用。

(二)SDH同步传输技术概述

SDH 是由一些基本的网络单元组成,通过光纤进行信息的同步传输、复用、和分/插,以及交叉连接的网络传送,其承载信息的结构是一种块状帧结构,即由纵向9行和横向270×N列字节构成,每个字节包含8bit,整个帧结构由净负荷Payload、段开销SOH,以及管理单元指针AU-PTR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①净负荷 Payload,即负责储存工作,包括信息业务的比特以及少量用于通道维护管理通道开销(POH)的字节。一般通道开销POH有两种形式,即分高、低两种通道开销,其作用是负责警报状态的指示、维护信号、复用结构指示以及VC通道性能监视等。②段开销SOH,其可分为MSOH和RSOH,它包含定帧信息,主要负责性能监视的信息和一些其它相应的操作功能,即负责信息正常、灵活传送的职能。③管理单元指针,其主要职能即用来指示净负荷区域之内的信息首字节在 STH-N帧内的位置,如此在接收信息时即可充分而准确地将净符合进行分离。

SDH同步传输技术的帧传输原则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逐个字节的将字节排列成串行码流,进而进行一次传输,其每帧传输的时间为125秒,每秒可传输8000帧,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业务信号复用进SDH的帧结构都要经过映射、定位,以及复用3个步骤。

二、地区光环网络SDH设备概况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已经逐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电网对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要求日益提高。当前,SDH 传输网承载的业务主要涵盖行政电话、调度电话、继电保护信号、调度自动化信息、电力稳措信息、办公自动化信息、电视电话会议以及视频监控数据信息等多种涉及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业务信息,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对设备的功能需求迫切。为此,SDH的出现充分弥补了传统设备的不足,SDH网元通常可配置成以下几部分,即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器(REG),以及数字交叉连接器(DXC),其SDH网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包括线路接口单元、支路接口单元、交叉矩阵单元、系统定时单元、系统控制、通信单元、开销处理单元、以及光纤放大器单元等部分,这些功能单元互相协同工作,共同实现符合ITU—T建议规定的复用器类型。

三、电力通信系统的要求

在当前我国电网信息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背景下,现有的电力通信能力已经无法承载传输容量大、网络结构复杂、以及信息输送安全可靠等方面的要求,电力通信网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在电力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电力网络本身已经无法按照电力生产的要求,灵活地进行多方向传输和实现有效的路由保护,尤其是使用设备在数字交叉能力上的不足和缺陷更让电路无法进行合理和灵活的汇集组网和灵活调配,设备利用率较低,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差,这些问题都要求电网传输结构和设备必须进行优化。

鉴于上述电力通信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特点,SDH的出现基本可以满足。从其提高业务传输的可靠性上看,它提供了一整套自愈保护策略,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设备级保护和网络级自愈保护。

1、设备级保护

当网络发生自愈时,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传输,切换的方式有恢复方式和不恢复方式两种。其中①恢复方式,即指在主用信道发生故障时,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当主用信道修复后,再将业务切回主用信道。一般情况下,在主要信道修复后还需等一段时间,大约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从而保证主用信道传输性能的稳定,待等待过后再将业务从备用信道切换过来。②不恢复方式,即指在主用信道发生故障时,业务切换到备用信道,主用信道恢复后业务不切回主用信道,此时将原主用信道做为备用信道,原备用信道当作主用信道,在原备用信道发故障时,业务才会切回原主用信道。

2、网络级保护

SDH的网络级保护一般分两大类,即路径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①路径保护,即以两种形式存在,可以是环网形式的保护亦可以是线形网形式的保护,当用环网形式保护时,无论是在复用段层还是在通道层其都可有效进行。②子网连接保护,即用于高阶通道(SNCP)和低阶通道(PP),如SNCP的特点是双发选收,即通过在业务的接收端对业务发送端的双发业务源实行检测、选收,进而实现保护的功能。

四、组网方案

根据上述对SDH光传输网络的介绍以及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要求,在SDH光传输组网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即首先应将原有的通信环路进行拆分,将原本的物理转借模式转化成数字交叉连接,对于多站串接站的情况,应采用隔站迂回跳纤的方式实现支线电路的组环,即可有效解决某些地区受光缆路径导致的无法组建自愈环问题。

在组网方案制定中,应提前将网络扩容以及新业务的扩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目前核心环网平滑升级可达到10G的传输容量,分层环形组网应采用双节点子环接入的方式,这不但可有效减小局端单节点设备承载业务的压力,而且还可有效防止单节点失效或单方向光纤断路引发的故障。加之SDH光传输网本身具有的多种传输业务能力,在以后业务更新、增加时亦可进行灵活多样的融合,具有加强的挖掘潜力。SDH目前应用已较成熟,在OTN、EPON逐渐应用的趋势下,其所具有的多种能力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拓展。此外,SDH光传输使电力通信网络具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在设备安全上,它可有效防止局端单节点或其它重要节点失效,可通过光纤链路对路由进行重新布局,突破传统的1-2路由的局限,而是在整个网络上布置多条路由以保证网络安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SDH光传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其自身具有的多种技术优势在为电力通信系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避免了网络不必要的维护费用。当然,电力通信SDH传输网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OTN、EPON传输网络逐渐应用的趋势下,SDH传输网络的潜力必然会被不断被挖掘、优化和调整,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奇亮.SDH光传输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J]信息科技,2011(12)

篇8

【关键词】 IP RAN技术 联通传输网 应用

当前,4G网络和联通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4G业务不仅具备以往的GSM语言业务,还逐步丰富了其他各项业务,新业务发展非常快。尤其是无线网络中数据业务的速率逐步提升,原来以TDM为主导的联通传输网络已经很难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运营商通常有多个数据网、传输网和独立网络,各业务由不同网络承载,从而极大增加了维护难度,不利于实现多业务承载能力的提升。而通过对分组(IP RAN)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一、朔州联通传输网的现状

目前朔州联通4G基站(881个)业务全部承载在IP RAN中,部分3G(430个)、2G(132个)业务已经割接在IP RAN网络中,3G是数据和语音业务。目前朔州联通4G基站881个,3G基站1180个,2G基站784个。IP RAN以传统SDH传送平台为基础,集成了2层以太网和ATM等处理能力,能够有机结合SDH对实时业务的有效承载与网络2层或3层技术等具备的数据业务处理能力,提升了传送节点对多类型业务的综合承载能力。IP RAN具备SDH技术的较强网络保护倒换性能等优点,同时在各层次都有良好的业务保护机制[1]。当前,从朔州联通传输网采用的IP RAN技术来看,本质上是对SDH的发展与延续,对网络同步有很高的要求,让网络更加复杂。此外由于颗粒度很小,因此高速信号效率并不高,加之成本很高,难以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

二、分组(IP RAN)技术在朔州联通传输网的应用

2.1主要原则

1)层次化设计。能够分层处理以往单一的物理网络,提高网络的扩展性,让网络的复杂性得到分摊;2)冗余性设计。可以让网络链路更加可靠,避免链路和设备出现失效问题;3)IP RAN组网原则。一是传输网核心层。其核心节点主要为现有传输网的一对核心路由器9008,即SR。二是传输网汇聚层。将两套汇聚设备9004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汇聚机房内,采取互为备份的方法[2]。汇聚设备9004采取口字型上联到朔州一、二枢纽楼SR,汇聚设备9004与SR间按照流量测算选择10GE 上行,在流量超出链路宽带的60%后,需要及时扩容。三是传送网接入层。接入设备6220通过环型组网方式上联至 1 对汇聚设备9004,速率以 GE 为主。

2.2具体应用策略

组网方案:朔州基站接入层使用了中兴6220,汇聚层使用了中兴9004,核心层使用了中兴9008,具体如下图所示:

组网方案分析:RNC和中兴9004、中兴9008是核心汇聚的主要组成要件,而中兴6220构成了接入层。在该传输方案中,将来随着业务的增加,为实现对多业务的同时测试,网络系统可直接连接到4G设备、3G设备、2G设备、IP承载网以及IP城域网中,在不改变已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和新建链路相连接,其中IP承载网包括A\B网、朔州NGN、TG;IP城域网包括OLT、朔州市区BAS;3G基站业务系统包括朔州3G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经接入6220设备经过核心扩展9008与RNC相连;2G基站业务系统包括朔州2G语音业务,经接入6220和汇聚接入6200落地与BSC相连。IPTV通过和数据专业沟通,过试验网后经CR与IPTV平台相连,降低时延,提高用户点播回看质量;从SR接入IP城域网,经IP城域网与IPTV相连。宽带业务:NE5000E与SR相连,由汇聚9004分流至OLT;专线业务:原有专线业务通过6220接入SR点,总之,IP RAN网络可以承载各种不同速率的不同类型的业务。

由朔州联通传输网结构和业务发展情况可知,分组(IP RAN)技术除了具备原来城域网丰富动态路由和大容量扩展性以外,还可以灵活兼容新的业务,有着移动业务IP传输特性,与SDH网管能力相似。此外,分组(IP RAN)技术也能够支持综合业务承载,同时逐步朝着LTE无缝演进。将分组(IP RAN)技术应用到朔州传输网中,可以降低运维难度,减少维护成本,并实现与互联网的快速、高效融合。既能够对原IP城域网和高价值IP业务进行分流,还实现了与传统城域网的相互补充,促进了移动和固定网络的统一与融合。

结语:总之,分组(IP RAN)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接入承载技术,具备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有较大的容量。现阶段分组(IP RAN)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朔州联通传输网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很多现网经验。但是,分组(IP RAN)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必须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完善,通过长期的现网运营检验,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 光纤通信 PDH SDH 重要通信通道

一、概述

为提高电力企业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传输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人身及设备事故,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有效发挥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潜力。

二、PDH光纤通信网存在的不足

目前传统的由PDH传输体制组建的传输网,在实际应用中最大传输容量只能达到140M。从多年现场设备维护经验来看,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1)复用方式复杂。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的进行,例如在将34Mbit/s的信号中分/插出2Mbit/s信号过程中,通过二级解复用设备才能完成,使用了大量的“背靠背”设备。一个34Mbit/s信号可复用进16个2Mbit/s信号,若在此处仅仅从34Mbit/s信号中上下一个2Mbit/s信号,也需要全套的二级复用和解复用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功耗,还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使传输性能劣化,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2)不利于运行维护。P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OAM)的开销字节不多,为完成不同的线路监控功能,各厂家设备在信息码后加上不同的冗余码,导致不同厂家同一速率等级的光接口码型和速率也不一样,致使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在同一传输线路两端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这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是很不利的。(3)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这就使你买一套某厂家的设备,就需买一套该厂家的网管系统,不利于形成统一的通信管理网。(4)限制通信网的发展。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现有业务量的增多,其容量已经满足不了电力企业会议电视、自动化、电量远传、水情信息、MIS系统等信息传输的需求,已限制了二次系统保护信号等信息传输业务的发展。

由此看出在通信网向大容量、标准化发展的今天,PDH的传输体制已经愈来愈成为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瓶颈,制约了传输网向更高的速率发展。因此我们提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传输体制─SDH,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三、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迅猛发展,光纤应用不仅限制在电力调度,交换机中继电路、电量远传电路、MIS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等陆续开通,通信传输电路的质量、速率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同时电力载波和微波线路大部分已不再使用,只是个别线路作为备用。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对光纤通信的速率、容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宽带业务的出现,特别是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要求的提高,原有的PDH系统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SDH光通信技术的出现,完全弥补了PDH系统的诸多缺陷

四、光纤通信网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

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高可靠性、安全实用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传统的PDH设备常用的保护,一般是点到点之间的倒换,其工作原理是当工作通道传输中断或性能劣化到一定程度后,系统倒换设备将主信号自动转至备用光纤系统传输,从而使接收端仍能接收到正常信号,而感觉不到网络已出故障。这种保护方式恢复时间很快,对光端设备本身故障保护十分有效,但对光缆被切断时(该故障率远远高于设备故障率),上述保护就无能为力了。SDH系统设备保护是将光纤传输网络组成环形,当通信站某一方向光缆被切断时,该通信站SDH设备会在极短时间内将所有业务信号自动倒换到另一方向的设备上运行,在备用光盘的基础上完全弥补了PDH设备的不足,实现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是SDH网的重要网络单元,是进行传输网管理、保护、恢复以及自动交叉分配支路信号的重要手段。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使用,省去了全套背靠背复用设备,对于经过本站而无需下线的信号,只需在设备内部交叉完成,只有在本站下线的信号才进行配线,使设备变得简单、灵活、经济。同时减少了信号传输损耗,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篇10

关键词:传输网; 承载; 数据业务; IP/MPLS; MPLS-TP

联通固网宽带业务、移动通信、大客户专线是当前最重要的三大业务和增长热点。末来两年接入层10G、汇聚层100G平台逐渐成为主流需求,无线业务发展需要承载网保证更低时延、更低丢包率;业务种类日渐丰富,对网络质量差异化的要求日趋增强。此外,IPTV业务、NGN业务和其它高价值增值业务也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发展,联通多业务综合承载趋势明显,为适应业务IP化和网络IP化的发展趋势,分组传输网面向连接,有着可与传统传输网媲美的OAM和生存能力; 能够采用通用的控制平面,保证与现有的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完全的业务扩展能力,支持不同技术信号的传送(分组/信元/时分),符合网络转型的趋势;分组传输网技术已经成为城域传输网的主要发展方向。

1 传输网络现状分析

由固定、宽带业务流量、移动业务以语音为主导的时代已经变为过去,现在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增速加快,网络总流量迅速增加(互联网驱动,骨干网年增长率约30%)变为了主导;未来移动互联网、IPTV等业务快速发展,网络总流量出现飞跃发展。大中城市各种专线业务迅速发展,不断提高空口数据业务的传输能力,如何降低动回传传输成本成为一项目前最关键问题的之一;中国联通开通HSPA+,单站带宽将逐步达到28M,局部MSTP网络存在较大压力面向未来,网络建设面临技术选择问题。

2 分组传输网的目标

网络层次清晰化:形成清晰的网络功能层次,目标网络核心汇聚层设备应同时支持传统IP/MPLS和MPLS-TP双栈协议,实现动态三层网络和各种业务的高效承载和传送;边缘接入层应根据所承载的业务特点,灵活选择三层或二层设备。实现经济、可靠的高带宽业务接入和传送。网络结构扁平化:整合各种业务,统一采用IP/MPLS技术构建“分组传输网”核心汇聚层,承载电信级业务(目前,分组技术一般包括PTN、IP RAN,其中PTN主要采用基于传送的MPLS-TP协议,IP RAN则采用传统的IP/MPLS协议。

3 分组传输建设思路

在原有MSTP环网结构上新增分组设备,优先建设核心汇聚层,边缘接入层建设应结合新增移动基站的接入需求、逐步建设完善。边缘接入层方案一:单独组织接入环路,上联核心汇聚层,可满足快速发展需求,适用于接入环网上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需求较大的地方;要求接入站点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充足;边缘接入层方案二:部分接入层受资源配套限制原因仍采用MSTP,上联至分组核心汇聚层,最终按照集团要求形成完善的全面覆盖。适用于业务量少及配套资源短期内无法满足的场景,后续要业务割接。随着接入层光缆、机房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业务的逐步开展,完善分组传输网络接入层的覆盖,形成一张广覆盖的分组传输网络,原MSTP承载的3G 以太业务全部割接至分组传输网;MSTP网络定位为TDM业务以及高要求的大客户专线承载网络,发挥现网资源价值。 随后LTE引入,按照核心网设备分布,搭建上层区域调度环路;热点区域覆盖LTE,X2接口的引入需要三层功能,分组传输网L3部署在核心层,汇聚层可选。

4 分组传输网建设方案

4.1 双栈

分组传输网必须是可靠性高、可管可控、带宽可规划的网络;必须具备分组能力、支持未来演进的网络!具有丰富的OAM开销、电信级可靠性、面向连接的、传输带宽统计复用、L3功能支持同步。“双栈”设备是分组网络的最佳选择,“双栈”= 统一硬件平台+支持两种协议标准(IP/MPLS和MPLS-TP)满足业界技术发展趋势和高起点。

(1)MPLS-TP网络可以不用轻载,可支持网络容量90%以上的重载,降低建网成本。具有有效的OAM工具,支持SD检测,通过LM/DM工具对业务的时延、抖动、丢包率进行测量;可实现50ms的保护倒换,MPLS-TP实现在任意网络位置诊断出故障,保证业务的50ms保护倒换能力。(2)IP/MPLS适合建立动态的网络,IP/MPLS网络采用动态的路由协议和信令,实现路由调度的三层功能;IP/MPLS也适合IPTV、互联网等业务的承载。IP/MPLS和MPLS-TP共用转发平面,两者都是采用分组交换,并基于标签交换来进行业务连接的建立,其数据转发平面是完全一致的。一个软件版本支持两种转发表项建立方式,对IP/MPLS,通过设备上分布式的信令、协议计算后对转发平面表项进行设置;对MPLS-TP,通过网管平面,采用集中式的网管来对转发平面表项进行设置。

4.2 移动回传

对于3G移动回传业务,仍为静态的点到点业务,启用L3VPN实现动态基站归属调整的功能需求仅在核心层。边缘接入层和汇聚层以采用以太网专线(E-Line)、核心层L3VPN的方式,提供3G移动回传的FE业务。从运维便利性考虑,L3 VPN集团客户专线应该与FE基站承载方式保持一致。统一业务的隧道承载方式,比较适用端到端的MPLS-TP静态隧道。

4.3 TD业务承载方式

(1)M业务:分组传输网络端到端配置PW伪线,并配置主备LSP或PW 1:1保护,通过MPLS-TP OAM端到端检测加快切换时间,实现50ms保护倒换。(2)FE/GE业务:接入汇聚层采用以太网与线(E-Line,基于MPLS-TP隧道)、核心层开启L3VPN,核心节点为L2/L3桥接点。(3)保护机制:建立MPLS-TP静态管道,网络侧保护主要包括1+1/1:1端到端Tunnel保护、1:1端到端PW冗余保护等;在L3VPN技术场景下,网络保护采用VPN FRR保护;基于MPLS-TP OAM检测实现50ms电信级保护倒换。

4.4 建网模型

(1)模型一(全PTN方案):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均采用PTN设备。PTN设备采用L2静态隧道,全网PTN成本低,便于统一运维,但是不支持L3业务,在大规模业务调度时就非常的复杂,不适应用于大规模建网。(2)模型二(全IP/MPLS方案):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均采用IP/MPLS设备。对L3业务支持好,但是网管、OAM、时间同步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3)模型三(IP/MPLS+PTN方案):核心层、汇聚层采用IP/MPLS设备、边缘层采用PTN设备。对L2、L3业务有很好的支持,但是设备两种形态,需要跨专业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