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1:3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本科教育中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融合缺少有效载体,是导致当前高等教育中创新能力与德育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高校科研平台以其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源优势在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培养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了全程参与,整合培养新体制。通过平台教师全员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心身育人;通过召开大会、老教师和学生自我介绍、参观实验室、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面对面谈心等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平台教师除了负责指导学生的具体科研项目外,从学生的思想动态、科研设备分配、学术讲座、文体活动、后勤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安排专人负责,做到教师人人培养学生,学生事事有人培养。通过团队统一管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犹如在一个大熔炉里相互交融,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在管理活动中达到了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
二、开辟新渠道,促进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
科研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实践活动作为渗透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的培养客观化,教育形式趣味化,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通过阅读历史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阅读励志书,强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奉献精神;阅读文学书,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2)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平台管理把自己当作平台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东阳光集团、宜化集团、人福药业、神农架聚能药业等企业参观学习,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大学生严谨、务实、多思的良好品德,增强对国家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
(4)开展主体实践活动,催生个性成熟:将科技创新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重点实验室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中,有目的要求学生以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挑战杯”活动的方式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管理和产品开发活动,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5)注重毕业实习指导,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本科毕业实习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德育教育最佳整合期,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科技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从而实现科研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科研平台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机制
我们对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和科研期间的表现,从科研、管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检验实验室实施科学精神与德育素质培养效果。科研上,学生的科研的成果为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对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进行考核,指标包括科学态度、科研成本、学习能力、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和低值耐用品使用的完好率、团队协作精神等。管理上,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实验室公共财产管理、安全卫生管理、考勤管理和对实验室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等。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参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的效果等。实验室对学生的考核改变单纯通过理论考试评价学生能力的模式,以实践工作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引入社会考核内容,对在实验室走向社会的学生,通过对其社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对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调查,评价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通过100份问卷调查,我们科研平台推行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融合的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毕业学生的一致好评,用人单位对实验室培养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2.5%,毕业生对培养模式满意度达到100%。用人单位对实验室毕业的学生评价为优秀的包括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认识能力。社会评价客观反映了科研平台将德育素质与科学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四、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近3年来,我们通过“科研平台—团队统一管理为主导—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教育并重—活动式教育为载体—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先后培养本科毕业生38人,有7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发表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接受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17个,培养科技创新学生45人,培育出科技创新团队8个;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人福科技“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大赛、三峡大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诸多奖项;学生参与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申报专利5项。协助完成课题鉴定3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通过主体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社会各岗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体会
篇2
1、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化
理想信仰淡化当代部分大学生因受外来文化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使大部分学生价值观朝功利化方向扭曲。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迷茫和质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扭曲,有的大学生的心理想法与他们的行为表现不对等,他们朝着利益目的和拜金主义不良现象发展,这给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理想信仰是一个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目前大学生的理想状态是社会理想淡化和个人理想突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思想和他们的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缺陷,他们更多地在乎自我价值,忽视社会政治信仰。
2、社会公德的养成有所欠缺作为年轻知识分子
要始终使自己的修养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创新。当下,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公交车上大学生遇见老人不让座位,有座位的大学生却把自己脸转向一旁装作看不见;有的大学生走在街上随手乱扔垃圾袋等杂物;在公众场合,有的大学生男女发生亲近等不雅现象。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秩序聊天玩手机。这些都说明了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3、自控能力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遇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就吵架。如在校门口买东西,因排队先后问题出现吵架现象,甚至拿刀子闹出人命。这说明了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易冲动做出傻事。有的学生花费家长的血汗钱,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大学生恋爱受挫会萎靡不振,有的大学生很难在学习与兼职中找到平衡,以上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阻碍了他们健康向上发展。
二、增强民办院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以人为本,德育优先
德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德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做好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德育工作也应该放到所有教育工作的首位。教育者要始终坚持把德育看作自己工作的中心,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技能人才的主要手段。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2、优化目标,强化师资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目的化的手段
德育目标要体现在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和结构形式。合理的德育目标,会给教育者指明他们该奋斗的方向和发展的不竭源泉。不合理的德育目标,就起不到这样的促进作用,随之还会产生德育的低效。高校德育师资队伍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主要力量。教育者自身的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发展。德育教育者的自我完善是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有效体现。
3、自我教育,提升能力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和高校德育的一切中心。鼓励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如爱心行动。第二,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第三,要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德育工作。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德育发展的模范并能起到带头作用。
4、创建环境,积极发展
篇3
1享乐主义泛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能够紧跟时展步伐,有创新意识,勇于思考追求新知,敢于担当不怕负责。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社会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的负面影响,将人生选择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过多建立在是否对自己有现实收益,是否能带来个人利益的标准上。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有铺张浪费、讲排场和超前消费现象;学习上,怕苦怕累,投机取巧,缺乏进取精神;思想上,价值观失位,精神空虚,有不切实际的虚空幻想。这导致大学生缺乏踏实实干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过分强调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享乐主义推崇备至,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德育品行的进一步提升。
2艰苦奋斗精神信念缺乏当代大学生未经过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的洗礼,意识不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往往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身承受力与意志力薄弱。不少学生习惯于“两耳与不闻窗外事”,诸事由家长“包办”“代办”,忽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环境适应能力训练,甚或出现家长到学校“陪读”的现象。大学生在碰到困难挫折后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无所适从,出现诸如失眠多梦、情绪低迷、精神不振等症状。这极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强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学习处事态度与坚强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存勇气。当代大学生德育观上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影响我国的人才质量,而且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就不仅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了。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篇4
(一)新媒体的隐匿性给传统的道德约束手段带来影响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往往从政治高度出发,注重按上级文件完成指定的任务,常常忽略了学生在不同成长时期所产生的不同需要。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活动具有匿名性和低限制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会出于好奇和追求个性等心理做出一些主观任性、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而在面对这些问题行为时,传统的道德约束手段往往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德育方式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突出的思想道德问题,而且对于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也难以有效地约束。
(二)新媒体使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主导地位面临冲击
在传统的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借助着传统媒介可控制的单向传播方式,在高校学生德育中形成了稳定的舆论优势和控制优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并在学生中不断普及,高校德育以往有秩序的德育环境与新媒体复杂的交互环境交叉在一起,新媒体丰富的文字、视听、影像等资源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大为地拓宽,学生不再单单地受控于教育者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权威性教育地位产生质疑,使传统德育的主导性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在传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创新。但作为新兴事物,新媒体的运用规律和使用技巧仍未被我们完全掌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和解决。
(一)虚拟空间德育工作与现实德育工作相脱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是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许多高校已经注意到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已经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如创建德育网站等方式,积极开展新媒体虚拟环境中的德育研究和实践。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存在着虚拟空间德育与现实德育的融合性与互补性较差等问题,虚拟空间的德育也没有很好地对现实德育既有的一些优良传统进行有效汲取和继承,这就使得新媒体虚拟空间的德育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规范的教育模式,这种虚拟与现实的相脱离问题对与德育效果和目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中德育旳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
高校传统的德育通过灌输等方法,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方面,可以兼顾到内容的主导性与方法的有效性相统一。而虚拟空间的德育由于开始较晚,并且需要教育者在加强主导性教育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等来吸引学生参与。由于教育者使用新媒体水平限制,使得虚拟空间德育的内容与形式较现实德育还仍显得单一,在教育性与艺术性融合、寓教于乐程度等方面仍需要提高。许多学校仅仅是把现实中德育内容搬到了德育网上,有些学校更是用工作网站来代替德育网站,存在着多为德育文件的宣传,没有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很好的体现出来等问题。
(三)教育者缺乏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自觉性
需要每一位德育教育者认清的形势是,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载体。然而,就目前总体而言,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没有对这个重要的教育载体形成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仍不强。同时,目前除少数高校专门创办了专题性质的校园德育网站以外,其他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由学校的学工部或团委网站来代替德育网站的宣传和教育职能,并且这些网站大多以报道本校的学生工作等为主要内容,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去关注,对学生很难形成吸引力,导致了网站仅仅成为了宣传工作的工具。此外,由于一些德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对新媒体不熟悉,不愿主动运用新媒体来开展德育工作。尽管有些辅导员开设了微信、微博等,但都以对学生下达通知、传递文件为主,使得新媒体单单成为了通知工具,其教育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虚拟空间教育的结合,实现合力育人效果
随着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道德教育出现了社会化、本真化、深邃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发挥好德育的合力作用,可以产生出比单一学校德育更广泛的作用。面对全新的媒介形势,努力形成新媒体虚拟空间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合力育人模式已是大势所趋。这要求我们要把单一的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以及各类新媒体中进行拓展,使社区和全社会来共同承担起德育的义务和责任。在新媒体中,要尽量减少传统德育与新媒体德育的结构性差异,合理规避新媒体信息开放与传统德育相对封闭之间的冲突,要从客观上承认并重视各类新媒体对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来带的深刻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德育工作不能及时占领新媒体这个重要阵地,当前所存在的道德问题以及道德失范的隐患将会在将来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综观当前一些大学生所出现的过激、放纵、不道德等行为,无不与互联网信息社会在初始期的无序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传统德育不能及时站稳主体地位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因此,高校德育体制应在顺应时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合力育人的工作局面。
(二)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模式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崇尚自由、个性、推崇创新的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喜欢运用自己的思维独立思考问题。若高校教育者仍然像从前那样僵化地将知识强制地向大学生灌输,而不考虑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无疑会使工作受阻。因此,在开展新媒体德育工作时,应当采取启发大学生思维的工作方式,做好正面引导工作,使大学生能够鉴别良莠不齐的新媒体信息并接受正确的信息教育,自觉地抵新媒体中偏激、违法等负面信息的影响。此外,受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的自身阅历越来越丰富,知识面也更为广阔,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新媒体德育时,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意识地、主动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
(三)借助新媒体展开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篇5
[关键词]新闻:德育教学:德育建设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个定义包括德育教学的两个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在新闻教学中提高德育的研究路径。
一、新闻教学中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德育意识不强。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已经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只是传授知识,而忽视育人。一些教师认为新闻这个行业技能很重要,只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德育教学可有可无。
德育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在德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这是由于缺乏对德育的根本性认识与有效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因而陷入知识传授式或空洞说教式的困境中。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德育教学效果低下。
2.学生方面的原因
追求思想的自由。这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这里涉及到新闻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史论方面,新闻教学中会涉及到西方新闻自由的知识。学生在接触这些知识,会受到这些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
思想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途径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方便快捷。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更加强了这个趋势。他们在接触海量信息的时候,受到这些信息所承载的思想的冲击。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容易在这些多元的思想中迷失。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更容易在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中迷失。
二、如何在新闻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
1.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在2010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在新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的观念。一方面要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传道,也是育人。
2.教师要起模范作用
笔者就“你认为的好老师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对新闻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道德素质排在诸条件中的第二位。可见学生对老师的道德素质的期待之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长时间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熏陶。教育者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对所学的德育知识产生认同感。
3.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平等对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设置德育教学的情境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比如提问的方式设置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设置情境,通过将相关案例设置情境等等,尽量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同和发挥,通过相关情境去感知德育的内容,进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
三、德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知识的储备
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德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古代的德育知识。另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德育知识。古代的德育知识有些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实际,要注意结合现代的德育知识来讲。这样能让古代优秀的伦理道德资源扎根于现实社会中。
2.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这样学生才乐于和老师沟通,便于教师了解真实的情况。其次要注意当代学生的沟通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博客或者微博里面。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博客或者微博,及时的了解他们学习上和思想上的状况。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相应的引导。
3.把握好时机
如果引入德育内容的时候时机不好,会取得不好的效果。这里面要把握两点。一个是引入的德育知识要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从生理上说,人的听觉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5至10分钟。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相关的德育知识,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一个是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某个德育内容学生感兴趣,就可以稍加阐述;如果不感兴趣,那就适可而止。
四、结语
现在大学生遭遇各种思想的冲击,如果我们的德育教学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我们就会失去这一块思想阵地。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方式,特别是在新闻专业的教学中,让学生乐于接受德育知识,占领这块思想阵地。
参考文献:
[1]王贵喜等,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76-78
[2]韩宜,高校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武[J],教书育人,2010(2):66-68
篇6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新时期高层次人才,不仅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及健康的身体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既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各种因素,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家庭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将学习与考试看做是大学生的重中之重。在家长们看来,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将来找份好工作。除此之外,他们不需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为了让大学生专心学习,家长们无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本来应该大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的问题由家长代为处理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学生遇事后的实际应变能力及处理能力。同时,家长的大包大揽,也使得大学生几乎做任何事都一帆风顺,一旦遇到一些阻碍与困难,很容易就会变得情绪低落,产生挫败感。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由于家长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对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教育,使他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缺乏同情心与责任心。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主体,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也远不如以前那么紧密,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这样,大学生的情感世界缺少滋养,他们的交往世界大大缩小了,对情感的认识与体验自然大大降低。
家长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当今大学生的父母这一代,大都经历着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及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使得他们大多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在无形中也使得大学生对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把生命的价值低级化、庸俗化。同时,由于部分家长对家庭、对婚姻的不负责,导致家庭的破裂,他们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对孩子的不负责,也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不理解,心理的阴影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看待婚姻,从而产生错误的婚恋观。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果,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才是学校最为重视的,他们生命情感的发展并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因此,大学生情感、心理、个性的发展受到忽视和压抑。这种忽视和压抑并不仅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大学生本身。学生的情感,心灵受到忽视,甚至压抑。他们所面对的是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学习和未来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无形间却丧失了承受生活挫折的能力,对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无暇顾及。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更谈不上有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只是一味地被授予各种知识、技能,并被动地接受它们,大学生不仅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精神,也失去了人生乐趣,其知识增长是以情感麻木和冷漠为代价的。
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缺乏正确的情感体验,难以感受生活的幸福,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为目标,从不理会他人的感受,认为别人帮助、照顾自己是应该的,而不知心怀感恩。他们只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知道关心和帮助他人。这样他们就体会不到对家人、同学对自己的关心与爱心,如果说教育就是在培植未来,那么,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怎能把如此重担托付给一群没有生命情感,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学校不能只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的同时,也应正视大学生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教育大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三、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判断多元化。社会的变革和转型速度加快,使大学生身处社会、文化、价值的流变之中。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方面虽然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心理发展却存在过渡性、矛盾性、可塑性。有调查显示,“80后”大学生过多地借助短信和网聊,缺乏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加之,大学生自身学业、经济和就业的压力,感情的困惑,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迷茫感和无助感,进而产生挫折感。如果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化辅导,大学生迷茫、无助、挫折感无法及时宣泄和纠正,就可能发生蹉跎光阴甚至淡漠自己及他人或异类生命的现象。
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价值的失落,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剧烈碰撞.传统教育方式与现在教育方式的迅速交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简单和疏远,特别是青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交际面越来越狭窄,由于社会的影响,他们对宽容、互助、怜悯、关爱他人、自省等等,越来越鄙视,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与单纯。
因此,要想使大学生生命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他们的任务不只是“学习”而应该是“成长”,我们应尊重他们内心的真实体会与感受,确保他们的人格与个性的健康发展,保证他们情感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万玉. 关注生命――教育新的价值取
向[D].河南大学,2003.
[2]夏禹. 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探
析――由大学生轻生引发的思考[J].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3]丘文婷. 为生命喝彩为人生奠基――
关注生命情感教育[J].闽西职业大学学
篇8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学校这个环境下,而学校属于积极团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他们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向上的品质。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人认为,家长的天职是从小重视孩子的成长,培育孩子的优良品格,因而这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积极因素。再者,现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于在心理方面产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学一年级学生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在和新同学的交往中可能出现摩擦,自己很难学会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困扰,对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级学生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和学习时间分配等;四年级学生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等。
(一)自我调节能力弱带来的弊病
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情绪障碍。在高中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是抱着一种考取名牌大学的心态学习,他们努力奋进,有人生目标。而在大学阶段,很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宁静的港湾,是时候休息和调整了,于是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第二,社会性退缩。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宁愿宅在宿舍,跟同学不停聊QQ、微信,也不愿意加入学生会、学生社团,逃避现实。这样就使得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缩和孤独中减退。
(二)孤独型与焦虑型的人格缺陷
孤独型人格源于对被拒绝的恐惧。回避亲密关系,甚至否认自己需要别人的关怀,导致性格冷漠,对生活缺乏热情。这样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得比较孤傲和显得不合群,很难和别人深交,并且在有人希望走进他的内心的时候,表现出回避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会竞争下的就业焦虑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应变能力和心理上的应对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自然有公司来“取货”,这样的思想在现代大学生中大量存在。因此,当一些大学生遭遇就业挫折时,心里产生强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学生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还有学生因此而终止生命。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美好的生活,这为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改善周围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对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幸福感的关键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世界与生活质量之间进行协调,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理解,对于他们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和所处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在认知上遇到的困难,有目的地进行分析并且开展疏导工作。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树立积极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中,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并让学生看到这些力量和潜能,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潜能,利用积极力量来完善自己,而不是过多地停留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
(二)尝试体验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乐趣,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在体验及锻炼中,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增强其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确是非标准,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思想觉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如组织受教育者学习社会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们身上的正能量,这样的事例要贴近学生,让他们可以进行换位思考。
(三)优化整合社会力量
篇9
道德教育创新和现代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其发展的速度和影响范围极大的改变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环境,在虚拟和现实的交叉中,传播信息性质较为复杂,并且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道德创新是必然选择。首先,新媒体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第一,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冲击较大,传统道德教育是教师主导的“一元教育”,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时是被动的接受,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弱化;第二,过度的个性化,增加了道德危机可能性。在思想意识、道德理念上的多元化、个性化,导致道德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学生的价值观甚至出现扭曲,人情淡漠,不受约束的道德也是不道德的表现。其次,新媒体对大学教育道德教育带来的机遇。第一,拓宽了道德教育载体和平台,新媒体涉及领域较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为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第二,为道德教育价值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传播的速度,提高了道德教育的传播力,除此之外,新媒体还能够有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运用新媒体开展道德教育主动意识差
从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情况看,在运用新媒体问题上,其主动意识较差,导致新媒体的作用得不到真正发挥,甚至负面的作用凸显得较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主导的地位并未打破,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一言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其次,老师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老师本身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成熟,技巧上掌握不到位导致利用效率较差;最后,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足,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利用新媒体主动接受道德教育的意识较差,并未真正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2.2新媒体视阈下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现代新媒体视阈下,大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单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而书本的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力不足,系统的正面引导内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较多;其次,在形式上单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2.3新媒体环境复杂性
前文已经系统的阐述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就不难看出新媒体的环境复杂性,多元和开放的环境,价值内容良莠不齐,学生在面对新媒体的海量资源时,如何进行甄选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主动和被动的诱惑下,很容易造成道德观念歪曲,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
3在新媒体视阈下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提几点建议
3.1新媒体视阈下大学道德教育的途径创新
从途径创新角度考虑,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首先,提升课堂道德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把道德教育课堂交给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获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拓宽教育途径,利用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等新途径,引导学生道德教育主动学,利用手机APP推送相关信息,提高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3.2新媒体视阈下大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
篇10
论文摘 要:文学经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医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与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锻造与情感的熏陶,从而对医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
当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谓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当代大学生往往价值观念自我化,缺少奉献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热情;道德观念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情感反应冷漠,缺少同情与关爱。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如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等,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医乃仁术,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锻铸,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集萃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含了丰沛的情感。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境界,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具有无可比拟的感人魅力。屈原遭谗放逐,宁可以身殉国,终不改爱国之志;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终完成史家绝唱之《史记》;文天祥逢国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穷亦兼济天下;鲁迅先生,冷笔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化名人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民族危难境遇中所表现的信仰坚守等,会给大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涤荡他们的精神世界,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经典美文极其生动地诠释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优秀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处世原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负;“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爱胸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奉献精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爱国情怀;“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孙思邈的医者之心……这些优美的文字无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风雨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先贤认同、崇敬的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对生命的态度是人格品质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视,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上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场面,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心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至关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灵的价值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名诗美文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亲情的深度;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了友情的广度;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诠释了爱情的纯度;巴金的《小狗包弟》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展现了寄情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愉悦。通过赏读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三、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实现以精神自觉为前提,单纯的道德说教、乏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奏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启发主体对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实施心灵教育的关键手段。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质、生命态度等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由个体被动的遵从、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1]同理,教师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不仅要挖掘蕴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力量、体态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与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人良好的阅读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学生在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领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韵味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情感效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只能靠教师语言表述,缺少直观感受的不足,视听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效果。如以往讲授戏曲缺少直观性,情感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今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入对白、唱段、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受到心灵启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都是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心灵体验较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新知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过程。知识终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质、人格修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积极、活泼的情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展延、厚重,培养起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他人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爱,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