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法范文
时间:2023-04-03 17:5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过去十多年的三轮物价周期性波动规律看,每一轮物价从低点到高点大概持续两年时间。这一轮通胀低点在2009年中期,如保持过去规律,物价回落要到2011年中期以后,因此接下来三四个月,通胀压力依然严峻。在此阶段,宏观调控总体方向应是做减法,有关部门会频繁使用加息、人民币升值、信贷数量控制和提高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控制物价水平。
这些工具虽然都是减法,但效果不一。此前,有关部门把数量型政策手段用到淋漓尽致,但利率和汇率两个价格型政策工具一直没有发挥充分作用。而过度依赖数量型调控手段,终将代价不菲,这在地方政府投资追求GDP政绩时看不出来,一旦调控收紧就暴露无遗。
用数量手段取代利率手段,背负大量债务的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减少了利息负担,代价是普通储户面临持续为负的真实利率。小企业即便愿意承担高利率也难以得到贷款,转而求助于民间高利贷。这是用普通储户和小企业的钱补贴大企业和政府,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
人民币汇率长期不对市场供求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以出口和进口替代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部门获益,代价是被保护的制造业商品高价,非制造业部门发展受歧视。这是用消费者利益补贴制造业和国外消费者,用服务业损失支撑制造业发展,同样有失公平,亦缺乏效率。
当然,从中国过去的实践来看,数量型政策工具有其必要性。在外汇占款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准备金率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保持货币稳定增长的必须手段。有些时候,提高准备金率甚至不能说是紧缩政策,仅仅是中性的对冲手段而已。此外,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于限制金融机构过度扩张,保持其资产质量和稳健运营也是一个保障。
基于中国现实情况,数量型手段不能也不必退出舞台,但基于市场化经济运行规律,则应更多倚重利率和汇率价格手段,才能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更多使用价格手段是对市场更大的尊重,不仅减少效率损失,也是小企业、消费者和服务业发展的福音。
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关键掣肘,在于二者可能招致更严重的资本流入。宏观经济调控如果要倚重价格手段,更加彻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迈不过去的坎,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彻底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做不到这一点,投机资本流入如影随形,货币政策工具最后还要往数量型工具上转。2004年经济学界不少意见就指出,宏观经济调控从汇率改革入手才能纲举目张。而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很不彻底。
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公告以及人民银行负责人文章可以看到,货币当局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有很明确的、兼顾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目标。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这些目标没有细化为具体指标,缺乏一套按照目标行事的、透明的汇率管理规则。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需要将之前提出的目标分解为几个中间目标。比如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例目标,以此反映外部平衡目标;外汇占款目标,以此反映内部平衡和金融稳定目标;有效汇率目标,以此反映稳定进出口目标。具体操作当时,每个目标赋予相应权重,并严格按照透明规则让人民币汇率波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打消投机资本流入,让利率和汇率这两个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价格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大显身手。
善用减法之余尚需绸缪加法。这一轮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压力会重新抬头。当前实体经济运行已经不温不火,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地方政府投资将受影响,在消费难以猛增之时,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减速。
遏制政府投资冲动之余,放开民间投资则是下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最好的接力棒。从周期角度看,民间投资比民间消费更给力,不会走得太慢;民间投资也不会像政府投资在政绩内动力下一股脑乱上,不会走得太快。从经济结构看,政府投资已超常完成了金融危机期间的拯救任务,再多投就属过犹不及,下面要让民间投资精耕细作。
篇2
一、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涌要“审计法”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要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等管理体制的同时,强化审计监督,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必须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审计法的施行,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前儿年的实践证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审计监督。企业不加强审计监督,其经营行为不会规范,如审计中发现的企业偷漏税款,乱集资、乱摊派.乱挤、乱摊成本,保留帐外款,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问题.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审计中发现的企业对外投资后不闻不问,不管理,使联营企业效益差、不返利;还有的企业以低价销售产品,用差价换取高档消费品;这些都使国有资产很难增值。通过审计监督.不仅可以堵塞各种漏洞.促进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还可以通过审计监督、及时把在贯彻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反馈给国家各有关部门,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瀚要“审计法”
审计监借涉及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审计法的实施,有利于企业遵纪守法,促进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和日趁完餐,有利于规范企业的攀营行为,促使企业从严治内,挖潜堵扮:,逐步转换机翻,向现代化企亚创度本拢。我们通过对企业贯彻执行《两则》、《两侧》的审计调查,虽然贯彻执行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粉违反《两则》、《两制》的间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混淆资本性开支和经营性开支的界限,将工程建设费支出列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二是混淆福利性开支和经营性开支的界限,将福利性开支列人生产或期间费用。三是视淆当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人为地调节结转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最后导致核栩国家时政收入或盛增利润.四是截留各项收入.形响扭趁计算的真实性。五是漏交各项税盘。
篇3
【关键词】宏观调控行为;不可诉性;经济体制;性质
1宏观调控行为的涵义
1.1宏观调控的定义
宏观调控简称宏调,是由国外一位经济学家以全球经济情况为依据提出。它是指国家采取一些道德、法律、科技等方法,对我国经济运营方式及现状进行微型调整,使得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同态,从而趋于正常轨道。通过宏观调控行为对经济运行中出现偏离的现象予以纠正,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它不仅是指国家通过不同的行为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也是对国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一种保证。因此,宏观调控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为主体,保持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及对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得劳动力都能充分就业,拥有收入。
1.2宏观调控的目标
(1)基于我国经济运营情况,国家能够合理地调整原有相关的经济政策且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给予指导性建议,使得各项产业布局更加完善;依据居民消费和积攒比例来制定、调整相关货币政策,满足社会的需求量,达到货币的消费与需求的相对平衡;货币合理发行,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改善以往的税收方式,建立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经济发展制度,使得国民收入达到一定高度等。(2)国家能够合理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平衡点,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对企业运营提供保障,以经济方式进行协调、诱导,使得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平稳进行。(3)对各项经济调节计划进行科学地分析、编制,明确其可行性,使之对经济运行中的各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利用,弥补长期配置中出现的缺陷,发挥在市场资源中的作用。总之,宏观调控行为使整个社会的供给及需求量保持平稳发展,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提升就业率,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促进经济增长又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基础。
2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的理论依据
2.1我国经济法的社会性质
经济法属于“市场法”的一种,它对市场运行中的各个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进行调节、分析。但宏观调控主体在宏观调控行为中扮演着一个调整者的身份,并非主要目的。这种协调关系正如法院在民法中的地位相同,协调着法律主体中的利益问题。此外,经济法仅仅是一个“空壳”的法律内容,没有匹配的程序法律相维护。当前我国遇到经济纠纷事件时不能单独处理,需要依靠民事诉讼的程序及各项行政手段进行解决。同时,经济法主要侧重于对行为模式进行规范、管理和权力的分配与授予,而很少有法律效果的相关规定。因而,经济法的如此特性就规范着宏观调控行为在经济法上的不可诉性。
2.2宏观调控行为的特性
(1)宏观性。宏观调控是从宏观角度对经济进行调控,因而调控经济采取的措施也是宏观的,从大方面出发对中国经济全面了解。主要调控措施有:财政调控方式、税收调控方式、宏观货币调控方式、收入分配等宏观调控方式等。(2)预见性。在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行为时需要提前进行考察,对经济波动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预见。而经济情况往往不稳定,处于波动状态,使得其涉及范围广,因而需要进行极为细致地判断。此外,宏观经济的决策性主体对于经济波动信息掌握有限,使得判断失误率较高。(3)调控对象不特定。宏观调控行为旨在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营状况,目标范围广阔,并不特定于某一对象。此外,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在一系列相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参照历年的经济变化规律对被控制的行为个体进行决断实现已确立的行为目标。这一特性使得在打官司时,倘若一方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控告,原告方将难以确定被控范围。
3对经济法不可诉的完善
3.1明确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的责任
3.1.1责任归属的含义明确责任归属,简单而言就是明确在行政中的责任归咎问题。行政责任和其它责任相似,都有第一性义务与第二性义务两大义务责任。而第一性义务是指法律义务,相应的,第二性义务是指法律责任。这两性义务在执行过程中相辅相成,结合这两性义务来讲,责任归属就是由于行政主体对于第一性义务的对立,使得第二性义务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行政主体在执行宏观调控行为时倘若违背了法律责任,需要承担的另一种持相反态度的法律法规。3.1.2宏观调控行为的责任归咎方式探讨宏观调控行为包括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两大行为。由于处于决策的最初阶段,行为领域涉及范围极小,负责人员数量也较少,因而能够很好地做到责任到人,避免产生人多而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此外这种管理方式与我国行政单位的地位高低关系相同,这有助于责任人之间进行可行性地探讨,对宏观决策行为进行全面了解及合理评估,努力做到切实实施调控行为。而执行行为又异于决策行为。执行行为的目标极为广泛,其行为主体并不如决策行为密集度高,尤其表现在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主体的决策性低,需要决策行为对其进行细解。在宏观调控行为中,我国一贯实行权力与责任相互维持的政策,在执行调控行为时,要做到首长责任制。倘若有人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或者不合法的行为操作,要及时予以责任处罚,明确责任人,让相关责任单位做好赔偿工作。3.1.3对抽象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审查在执行宏观调控行为时首先要明确其在行政法的隶属行为,尤其是抽象行政行为,并不具备政法上的可诉性。因此对宏观调控行为开展违宪审查必不可少。(1)违宪审查的含义。违宪审查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宪法所进行的法律意义的审查,执行单位是特定的国家机关,有很高的法律效力。简而言之,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检查主要是对决策行为以及宏观抽象行为进行合宪审查。(2)对决策行为违宪审查的行为构建。在我国《立法法》中明确规定,我们普通公民可以对一般的违宪行为提起违宪审查申请,但这一行为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保障,导致其可行性并不高。此外,我国法律对有关违宪行为的提出主体没有明文条例规范,更甚之,在司法实践中排斥公民的提出违宪行为的资格,使得公民权力难以维护,从而影响违宪审查工作的开展。第一,我国目前没有出台专有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宪法都是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行为历史的明确和权力的确立,主要针对于大方面进行规定,对个人行为及权力并不完善。第二,我国的宪法涉及范围小,很有局限性,单纯地包括行政法规、自治区管理、地方性法规以及经济特区法规等,较为片面。而宏观调控行为是有行政法规、规章以及,特定行政机关而制定,的各种消息及做出的有关决定都拥有法律效力,尽管有些行为可在司法机关中进行审查,但此类司法机关的审查对象更为细致、狭隘。因而,我国相关范围在制定违宪审查制度时需要明确违宪审查的对象,对各类文件及资料都要纳入审查范围,不允许错过任何违宪行为。只有通过这样扩大规模及排查范围才能有效降低宏观调控行为的违宪可能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宏观调控;利率;宏观经济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会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因素
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中,会出现经济上的一些状况,比如经济过热和经济过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状况,所以国家需要通过一些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政策和保障。当经济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政策来进行调控。当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变多了,人们就可以进行贷款进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房地产界、股市、证券等。市场上货币量的流通会加大,人们的手里的流动资金会变多,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家庭就会幸福,人们就会更加容易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当央行进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时候,各银行上缴的钱多了,投资就会变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减少,以此来遏制经济过热的情况。有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才可以让人们在市场交易的时候有法律保障,才可以放心的交易。从而达到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国家制定的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调控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使经济更加平稳,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这个政策使各个行业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调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要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针对市场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制定的政策。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控制整个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是通过人为调控供应和需求,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宏观调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来控制通货膨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流动性,如果人们的经济萧条的话,政府就需要刺激经济,让市场和金融市场活跃起来,货币流通的就会快些,央行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银行需要为存款上缴给央行的货币就少了,就可以对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就不需要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来维持银行的资金,银行存款利率低了,存款的人们就会少,投资就会多了。从而影响社会各个方面,人们手里的钱就会变多,就会刺激经济;反之如果人们的经济过热的话,政府就需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各银行就需要上缴比之前更多的货币,所以对市场和金融机构投资就会少了,贷款的人就会少了,银行可以用的资金也就会少了,限制了银行可以用的资金,减少了货币投放量,从而控制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遏制经济过热。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优缺点,优点是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上下调,对货币的供应有着极其强的影响力,力度比较大、实行的速度快、对市场的经济影响比较明显。缺点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比较猛,对我国的一些经济的影响很大。就算是央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很小,那怕只有0.1%都会对社会的震荡比较大,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巨大波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缺乏弹性,不适合经常的调动,不能够成为央行的日常调动。此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各类别银行的影响程度也都不一样。
四、利率影响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
利率的市场化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前提,由市场供求来核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的机制。利率的市场化是调节经济市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影响货币供给变动从而影响利率来实现的。利率是货币在市场上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是需求的人和供给的人之间货币交易从而形成的利率。所以说利率的变动能有效的影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能有效的影响货币的信贷,能影响市场上的供给量的是货币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大。因此,利率的一些变化会使市场上的投资人和需求人,根据利率的变化对市场做出相应的投资计划和消费决策。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人和消费人的心里预期,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所以我国要形成一个好的利率政策,才可以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发挥调节货币信贷的作用。
利率的非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实施。因为要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准备资金,而商业银行的准备资金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又影响着货币的供应量,货币的供应量影响着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影响着投资量和需求量。所以当利率非市场化,会使央行对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用来调整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量时,会使利率不使市场的供给情况而受影响,或者是变动的程度比较小,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会没有效果。
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会形成一种循环性收缩。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相应的银行派生存款减少,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贷款扩张能力下降。但对企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石油、工厂、机械等企业影响较大,对农业、纺织、服装等企业影响较小,直接影响的是市场上的资金供给。由于石油、工厂等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大,肯定会受到资金链很大的冲击;而农业、纺织等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小,所以受到的经济上的冲击会比较小。
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下调时,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会使实际的利率降低,刺激了投资需求,然而投资需求会使工业产品价格上升,会使CPI面临着上涨的压力。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会使人们手里有钱了,社会的消费需求就会增加,从而推动CPI的上升。当然也会使本国货币贬值的倾向,可以用来刺激出口,控制进口。人们从银行贷款的金额就会变多,可以让人们干一些其他的方面的投资,比如房地产公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继续抑制开发贷款。在成交量下调、贷款收紧的双重影响下,调控政策的影响逐渐清晰,贷款将继续明显收紧,治理通货膨胀与调控楼市同时发力,在持续加码的政策重压下,房地产行业必然要受到打击。购房贷款难度增加了不少,不但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明显增加,而且贷款的额度也减少了不少,贷款时间也拉长了不少。人们去买房申请贷款时,大部分都需要根据银行额度而排队。各银行那些需要贷款买房的人,资质也要求越来越严格。估计如果央行在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这个要求将会前所未有的严格。部分银行已经针对资质有一定问题的购房者明显提高了首付标准。所以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影响了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现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占着重要的地位,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石千凡: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商业文化,2011(5).
篇5
今年4月份以来,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控制投资过热的政策,提出了八项调整措施,中央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抑制投资发展的措施和办法。这些政策和措施,给非公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宏观调控对非公经济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宏观调控有利于非公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非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内在的弊病、缺陷和不足,这些弊病和不足体现在发展战略迷失、家族制障碍、人才缺乏、国际化难题等等方面,宏观调控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特定“风暴”,对非公企业实际上是一次彻底的洗礼,非公企业在宏观调控中若能冷静应对,及时清理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矫正发展轨道,力争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相一致,进行自我革命和改造,修补缺陷,才能轻松上阵,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其二,宏观调控有利于非公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非公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轻工制造业,低技术、高能耗,重数量、轻环境,循环往复进行低层次竞争是其显著特点,宏观调整客观上遏制了落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非公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在渡过了生存危机、完成原始积累后,在继续发展、壮大企业的过程中,陷入了升级的困境,停滞不前,在竞争中逐渐步入劣势。非公企业创业时强调的是突出企业的强项,而升级时需要的则是祛除企业的弱项,发展企业的全面能力。借助宏观调控的外力,民营企业应全面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或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突破升级瓶颈,进入全新发展境界。
其三,宏观调控有利于非公经济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宏观调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但具体到每个企业而言,影响的内容和程度是有差异的:有的企业有实力、资金充裕,但发展用地限制;有的企业缺乏竞争力,厂房闲置,生产力不能很好发挥;有的企业产品被市场看好,但苦于缺乏资金融资难、贷款难等等,在市场经济强调资源合理配置的条件下,宏观调控给民营企业创造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促使民营企业尽快开展合作,取长补短,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各自面临的困难,有条件的逐渐走向联合,通过联合,壮大企业的实力,增强竞争能力。非公经济在全局上继续保持数量加速扩张的同时,一大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将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阶段,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所有企业都要面对技术、人才、质量、品牌、文化、信用等全面竞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借助于宏观调控,民营企业优胜劣汰,重新洗牌,加快重组和联合,资源重新合理配置,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6
1失衡问题
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个社会阶层发展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经济在快速转型,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转型相对滞后;经济发展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相互纠缠在一起,又使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不同步,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与体制转型不同步,相当一部分人群不能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现象也将维持一个较长的时期,调整城乡之间收入差异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经济快速增长,就业的形势应该乐观,但城镇下岗职工比例较大,广大农村进城打工潮不断涌现,失业比率仍然很高。
2风险问题
投资快速增长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的风险。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已经超过了1997年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的比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容量大,经济要增长,必须要高投入,没有投入就不可能产出。但是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下降的风险不可忽视。
投资快速增长导致生产过剩和物价走低的风险。目前,我国市场上部分产品供大于求。重复建设项目大量存在。生产资料、燃料价格的上升,使物价水平重新走低。
银行信贷快速增长导致呆坏帐的风险。由于外汇占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搞土地开发,贷款给生产能力已经过剩或者存在一定泡沫的行业容易产生风险。
投机性资产价格变动导致破灭的风险。有价证券、房地产和贵重金属是常见的用来保值的资产,当这些资产的价格出现异常时,或者出现泡沫时,这些资产就有可能出现涨和落,存在着风险。
二、调控应发挥积极作用
依照发展逻辑,中国现在已经越过了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阶段,进入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重的协调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可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尚未调整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许多社会问题由于产生宏观失控产生;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福利事业严重滞后。近年来虽然高校扩招,但高等教育入学率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还有9%的盲。这样的教育水平与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六位实不相符。如何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004年,国际经济的发展,将会给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面对经济发展态势,我们要认清运行中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宏观管理的调控措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三、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控制总量。货币供应总量要适应当地加以控制。控制总量稳定运行不会引起大的滑坡。针对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会进行调整。适当调整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保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取消贷款规模限制,收缩银根,减少贷币投放,控制各类贷款余额在20万亿元水平为宜。调整国债资金的走向,加强公共事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和基础教育及公共部门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部门地区的重点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继续加大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建设;加快淮河治理及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重大项目建设。
第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进步。首先是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系的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是对9亿农民的一种解放,这样农业劳动力才能顺利的转向二、三产业,才能使农民进城迅速培训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其次是采取降低国有房屋租金或给予适当的房租补贴及降低其他有关税费等办法,鼓励个人及家庭从事小商品及饮食业、市场中介服务业。鼓励非政府非盈利的社会服务及公共事业管理,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发展基金等相关管理办法。
第三,保持粮食长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滥征、滥占耕地。其次要继续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外出农民务工环境,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再次要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
篇7
一、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
政府计划、建设、国土、规划、房产、财政、物价、统计等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合理确定年度房地产开发供应总量,重点发展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比例,优先满足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需求。对每一块出让的建设用地,明确规定其用途,以及应建设商品房的单套面积、户型,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改善供给的户型结构、价位结构及物业类型结构。
二、引导建立住房消费市场的合理格局
应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以财税和金融手段,引导公众形成节约型、简约型的住房消费观念,争取形成中高收入居民购买商品房,中等收入者购买成租住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或租住经济适用房,低收入者租住廉租住房的理性消费格局。对保障性住房,可以考虑放宽标准,扩大消费群体;各地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房价和工资水平适当上浮住房补贴,放宽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限制。
三、合理利用货币手段和财税手段
完善有区别的税收、信贷等手段,坚决打击投机性购房,有效抑制投资性购房,引导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货币手段和财税手段要在“保障自住、抑制投资、打击投机”方面并轨,统筹协调,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税收部门要积极制订或调整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控制第二、三套住房的买卖;对于拥有多套保障性住房的,要令其按商品房标准补足差价;对贷款购买多套房产投资和全款购买多套房产投资的恶意炒房者,征收所得税;对持有空置房产者按空置时间实行累进税制;限制开发商捂盘惜售,打击房源囤积和房屋炒作。发挥央行货币政策机动灵活的优点,审慎运用利率、信贷投放量等手段,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和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严格考察房地产企业项目公司及关联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状况。根据借款人购房实际情况、信用记录及还款能力等因素,有区别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理性引导个人住房消费与投资行为。
四、规范银行信贷行为
一是加快房地产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调整和完善现行房地产融资体制,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房地产金融创新,培育资本市场,为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提供便利,并为房地产信托和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创新提供基础性条件。二是改变目前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贷款的盈利模式,加强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改进关注短期利润的绩效考核办法,避免因争相贷款出现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支持,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银行转移。三是实行区别性信贷政策。有关部门可以从房地产开发商市场准入严格监管、住房预售制取消或改善、利率与首期付款的差别性及消费者严格市场准入上入手,实行区别信贷。四是积极开展个人首套自住房贷款,稳妥发展二手房贷款市场。首付款比例应当依据借款人还贷风险确定,提高个人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贷款按揭成数,坚决限制三套房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严厉打击“虚假按揭”等套取和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
五、改革土地供应的拍卖供给方式
单纯以“价高者得”为评标方式,很难有效限制企业高价拿地、囤地闲置。可以通过政府调控限制地价,委托开发。同时,改土地批租制为年租制,从根本上降低房价。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宏观调控 发展策略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s, 2011 countries adjust macroeconomic policy, regulation of the JinSuXing intensified. For commercial Banks, it is to properly deal with JinSuXing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to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 in control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realiz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ensure shareholder returns.
Key words: the commercial bank macro-control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2011年是中国经济错综复杂的一年。各种自然灾情、资本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等诸多因素,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上半年中国一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资金面从紧提高了银行业的“议价”能力,使得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走高,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和营销力度也不断加大,致使整个银行业依然延续了业绩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宏观调控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
银行业业绩的持续增长表明,在从紧货币政策下,虽然大多数银行不能依靠扩张贷款规模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但是贷款资源变得更加稀缺,银行的议价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资金定价走高增大了存贷款利差,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信贷规模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2、存贷利差缩小,积压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存款利率不断上调,使银行刚性的利息支出增加,抬高了银行的付息成本。由于存款的增长远大于贷款,因而上调利率给银行收益的负面影响很大;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小于存款利率上调幅度,缩小了银行的利润空间,这也迫使银行须主动调整贷款期限结构,才能保持相对高的利差水平。
中间业务发展遭遇瓶颈
由于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当前的资本市场走向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经历漫长的调整期,这会在很长时间内限制银行相关中间业务的拓展。为了弥补资本市场低迷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不利影响,银行加强了其他金融产品的销售力度,主要是银保产品和理财产品的销售等。总体来看,当前中间业务的扩张仍然以传统的业务为依托,或以模仿、借鉴为主,缺乏技术含量和独创性。从长远看不利于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二、宏观调控政策下银行的应对策略
1、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贯彻落实好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面对新的重大发展机遇,银行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分析政府背景项目的财政同步投入资金比例和财政负债容忍度,加大重点项目服务力度,对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具有资源优势和垄断特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大项目以及交通、能源、环保、民生安居、新农村建设等基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并在授信额度、期限配制、贷款方式、产品创新、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达到控制风险、增加银行贷款资金的沉淀时间等目的,提升银行的存款和综合效益。
2、大力拓展零售银行业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在信贷规模紧缩,存贷利差下降的形式面前,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私人财富的增加与现代消费观念的兴起都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过多年来的金融改革,我国在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外汇等领域从无到有,不断完善,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已经成立,基本形成了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框架,再加上电子银行的飞速发展,在制度上、体制上、实现手段上为银行各类服务型中间业务提供了保证。
3、推广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覆盖率。进一步统一和强化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产品创新体系和产品信息管理工作平台,不断完善产品创新流程,形成前中后台良性互动、市场反应敏锐的产品创新机制,抢占发展制高点。通过细化产品分类,深化产品研究,对现有产品再造和组合创新,加大产品优化与整合力度,提高已有产品灵活性和便利程度,适应市场与客户的变化,以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吸引客户,以增加客户的综合回报来赢得市场;根据客户行业特点,推广风险防范能力更强的供应链融资产品,用以替代一般性流动资金贷款;推广银团贷款,促进同业合作,避免恶性竞争;积极跟进新型融资产品的研发进程,及时推广使用,提高客户产品覆盖率。
4、强化风险管理、有效规避调控紧缩产生的负效应。要做好重点调控行业的信贷退出,注重研究国家调控政策对行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结合客户的风险控制能力,分别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在调整客户结构的同时,注重贷款期限、信贷品种的匹配,大力发展短期限、流动性强的信贷产品,强化贷款的回收能力;加大贷后管理力度,提升风险反应与处置能力,一旦发生问题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参考文献:[1]郭志芳、胡文剑:《宏观调控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金融市场
[2]庄疏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摘要面对日本地震和石油出产区政权动荡的影响,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还会继续受到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影响,全年CPI的增幅有望会达到4.7%,通胀问题已成为东亚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投资资本的流入以及食品和服装产品的价格攀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降低通胀水平已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主要政策决定,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依然有较大的从紧空间。
关键词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紧缩政策
一、我国经济现状及未来预期
1.经济增速:全年经济增长可保八,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巴曙松表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平稳、温和的趋势性增长。与2010年不同季度的环比增速波动过大相比,2011年GDP增速波幅将显得相对温和。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的经济增长上行风险将大于下行风险。基于2010年四季度强劲的增长态势,2011年经济在特定季度过热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其中一个动力就是因为2011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衔接之年,从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来看,通常存在很强的政治周期扩张冲动;其次是外部经济,如美国的复苏,可能会超乎当前的预期,这对国内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第三则是到目前为止的紧缩措施力度有限,实际上滞后于物价走势,紧缩力度和节奏都稍显滞后,宏观政策在进行紧缩时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2.通货膨胀:短期通胀压力较大,CPI预计高于4%
国家统计局一月份的报告显示我国一月份CPI同比增长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粮食价格上涨15.1%。短期看,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但是在加强政策调控的情况下,物价上升的压力将有所减缓。专家预计2011年CPI全年上升3.8%,其中上半年CPI在4%以上,下半年通胀压力将有转折性的变化,年底回落至3%左右。2011年各季度CPI预测分别为4.5%、4.2%、3.8%和2.9%。
3.货币政策:“三率齐发”
上半年的部分月份CPI很容易会达到5%,甚至会接近6%,这种物价走势会形成较强的政策调整压力。基于今年物价“前高后低”的基本判断,政策出台节奏会呈现一个标准式的动作,即 “三率齐发”,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与汇率。不仅如此,对部分投机性较强的产品的物价行政管制,以及适度的资本管制(特别是在加息和升值时配套使用)也将成为辅工具。
4.汇率调整:人民币或升值5%
为了更好地平衡国际收支,在物价压力增强的上半年,人民币升值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变量,总体升值幅度预计会超出2010年。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使铁矿砂和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价格降低,有助于减少输入性通胀,其次可以迫使纺织品等行业进一步提高附加值。总体上,在内部物价压力上升、外部贸易平衡压力也比较大、利率在外部低利率环境约束下难以大幅调整的时期,汇率调整的回旋余地较大,预计调整的力度会比市场预期的要大。
二、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
由上述经济情况可知,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率较高。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解释;第三个方面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针对这次物价上涨,很多主流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货币发行量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这是造成通胀预期的基本原因,甚至认为“中国进入了长期的高通胀时期”。
同时这次物价上涨还呈现了典型的结构性上涨,主要表现在食品和住房。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曾指出这次物价上涨74%是食品,包括粮油蔬菜水果,18%是住房”。而肉类蛋类水产等的主要原料粮食价格上涨,则是带动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关键因素。这次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在2009-2010年连续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动的。粮食综合价格两年来提高30%以上,其他农幅产品收购价格也有所提高,两年来农产品收购价格总体提高30%左右。可以说,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促进了食品价格的提高。但是,这次政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被迫的,但也是合理。有些学者认为农产品上涨的原因是由于近两三年来,国家和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投资加大,城市和基础建设及工业产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劳动力供需脱节,大幅挤占农业劳动力,造成劳动力供不应求,农业产业在争夺劳动力供应上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农田无人种,农产品供应趋于紧张,供不应求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专家研究指出,“十二五”期间通胀上升可能涉及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资上升带来的成本推动因素,资源环境成本推动的物价上升以及公共产品调价带来的通胀上升。
三、如何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来稳物价、防通胀
2011年,对于政府而言,通胀、房价和股价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所以,政策的重心在于治理通胀。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稳定物价严防通胀。
目前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体现的是一种可能性的风险、尚未形成全面的高通胀的现实。专家表示如果货币政策不出现大的失误,我国不会出现长期通胀。实际上,从2010年年底的宏观政策紧缩节奏看,与实体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较强的物价上升压力相比,实际紧缩力度是偏松的。如今,这种滞后于实体经济的波动以及物价的走势的宏观紧缩力度对抑制通货膨胀毫无作用。在上半年的物价高点接连出现之后,政府必须开始全面启动严厉的政策紧缩。
政策出台节奏一般会呈现一个标准式的动作,我们称之为“三率齐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巴曙松表示整体上外部的低利率水平一直是制约国内政策工具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而且这种因素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在低利率条件尚未改变的情形下,政策组合的备选工具中,优先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最高,央票的运用以及贷款投放的窗口指导等都是常用的数量型工具。而准备金率的使用比央票更多,因为准备金率更直接有效。数量工具的使用将视外汇占款流入的速度和银行的放贷节奏而定。
利率:通胀短期来势凶猛,且中长期中枢将上移。重要的是未来需要通过通胀来理顺相对价格,调整利益分配格局。虽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益让度,但只有提高名义利率才能与通胀相匹配。加息是恢复资金正常成本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通胀上移的必然要求。而未来持续加息的可能性,与决策者对经济的形势判断密切相关。如果货币当局认为主要矛盾是国内因素引起的货币供应量,持续加息是必然的。如果认为只是当前这种宏观环境下不能让流动性过分宽松,为控制物价创造条件,那加息的次数很有限,不会一直加下去,更不存在所谓的“加息通道”。诸建芳称今年政策组合变化最明显的是货币政策由原来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都将作出调整。首先未来货币增速将有所回落,我们预期广义货币(M2)增长为15-16%,信贷增长15-16%,即新增贷款7万-7.5万亿。其次,预计利率需要继续上调2次。
汇率:二次汇改是整个经济结构面临内外压力的必然调整。二次汇改的提出有试探的意味,对于短期的表现应该说是符合预期效果的。
政策紧缩的工具不仅包括加息、升值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部分投机性较强的产品的物价行政管制,以及适度的资本管制也将成为辅工具。
准备金率的频繁使用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外汇占款的持续增长,已经远远超过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范围。2005年6月末以来,外汇占款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差额一直在10%以上,最高达到17.52%。而准备金率本身也持续上升,2008年6月以来一直接近20%的高位。其中超额准备金率自2009年6月到2010年9月末,一直在1.5%以下的低位。高准备金率反映了货币当局的无奈,而低超额准备金率反映了监管者和银行的矛盾。2011年,监管将更加严格,不仅是信贷规模和节奏的控制,也包括其他信贷资金创造和运用渠道的监控和规范。通过行政管制是相对简单地应对冲击的方式,也是我国政府最习惯采用的方式。对房地产购买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管制也许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政策目标,但它不是常策。2008年物价的管制并不是物价下行的根本原因,而外需陡然消失才是。2011年的管制,则基本不存在外需突然消失的现象,因而其管制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
治理通货膨胀除了采取上述宏观调控措施外,政府还应扼制地方投资冲动。十二五开局之年,政府的投资冲动非常强烈,尽管此时的投资效率已在降低,四万亿投资已经消耗了很多储备项目。对于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调控困境、过量流动性释放等种种廉价货币的后果而言,需要一个紧缩周期进行制度改革和调整后再行扩张。地方的冲动产生了倒逼机制,政策往往更加收紧。财力紧张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取得中央支持才能保持高增长,但破坏力也使得中央不得不提前防范。参照国外经验,对内紧缩是在升值背景下显示主动。人民币持续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使得内外价值的差距扩大,这直接体现在房地产、物价上的宏观金融风险令人堪忧。所以政府必须减轻货币对内贬值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价值中国网.2011,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经济.2011.4.2.省略/Blog/734823.aspx.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松林.当前发生的通胀与什么因素相关.香港:大风出版社.2011.
[5]胡爱生.我国近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2011.1.19.
篇10
一、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内涵
“宏观调控”又称“宏观经济调控”,最初使用于经济管理语境,我国宏观调控结合了宏观调节与控制两个含义,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渐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管理的主要形式。
由经济领域产生出来的含义及其相关形式能否自然地移植到社会领域,以形成“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含义及其形式?基于理论与实际的分析,同时类比于宏观经济调控,我们尝试性地给出一个描述式定义: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系指社会管理主体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为预防和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因素出现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行政、经济、法律、道义等相机管理行为。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外延
从理论上看,社会发展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内涵的演变而演变,有时代性;同时也由于理论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当前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范围,是从管理工作层面和解决社会问题层面进行划分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按照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是三个递进的层面。每个层面按照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又包含若干社会领域的行业。生存层面上,是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特殊人群基本保障的领域和部门,包括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民政、社会保障、就业、环境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发展层面上,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人力保障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领域和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体育;安全层面上,是为维护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领域和部门,包括公安、司法、检察等。
从实践上看,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围也即调控客体主要包括:
人口与计划生育。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败,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医疗卫生。从国际管理经验看,在医疗方面,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关注基本医疗体制建设,公共卫生方面的重点则是疾病预防控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民政和社区。家庭与社会和国家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环节是“社区”,社区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人们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一般重视到高度重视、从点到面全面铺开的过程。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实施的公共福利事业,基本内容是保障居民的生存权。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可以缩小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防止社会成员陷入贫困,构筑社会公共安全网。
就业。妥善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保护。社会中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生活状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责任,需要通过社会发展领域各行业的发展规划,落实对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推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教育。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系、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外经济学家的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2--33%。
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依据功能定位,文化领域可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体育。包括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体育产业也正日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国家总体实力的象征。
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发展的第三层面是维持基本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社会稳定机制的建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范同或者外延不是静态的认定。当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一些原本并不重要或被人忽视的领域日益成为重要的或必须加以调控的领域时,宏观调控部门应将其纳入到调控范围内。动态地跟踪和掌控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适时加以必要的调控,本身也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题中应有之意。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
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所以在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居于重要的位置,是由其所具备的功能所决定的。主要体现为:
它是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行动纲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活动十分广泛,每个社会活动领域都有自身的管理问题。要把分散的各个具体的社会管理行动统一协调起来,必须上升到战略规划层面,这就使得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必然具有社会管理行动纲领的功能。
它是采取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各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如社会计划、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等的提出和实施都是为了稳定社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所有这些手段措施提出的依据,可能多种多样,但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是其十分重要的依据。只有通过周密的战略部署,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它是政府社会管理行动的公开宣言――当今世界,当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和关心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通过制定一项周密的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可以起到面向大众和国际国内展示社会发展成就,表明政府推进社会发展的意图和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从事并参与社会发展活动的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定期制定并执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将会成为整个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按照管理理论,构成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有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布局和战略
措施等六个要素:
1、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通常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协调和适应、把社会活动的社会效益发挥放在第一位。上世纪90年代原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曾经组织草拟了《1996―2010年全国社会发展纲要》(未正式),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坚持以深化改革和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逐步增加对社会发展的投入。
2、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般应包括:主要社会活动的重要目标、上述所选目标的定量、战略总目标与战略分目标的关系。
3、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的选择标准包括发展过程中遇到重大障碍的环节、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域和全国关注的社会活动等。方法上一般对社会活动各个行业做出序列划分,然后确定重点,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没有不变的重点或永恒的标准。
4、社会发展的战略阶段
战略考虑的是较长时期的发展问题,因此要有时间上的考虑与安排。社会发展只有经过分阶段的设想及安排,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分阶段的意义,就在于它实际上就是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实施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在15年内的全国社会发展纲要中实际上就有“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计划时期。但在实际社会管理工作中,依据近细远粗的惯例,采取的是滚动式计划方法。
5、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战略在空间上需要有规划布局安排。这一方面是因为空间布局是始终客观存在的事实,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的大国。由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原因,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如果没有不同空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安排,将会从根本上和在长期内扩大区域之间不同的发展差异,并引发深层次矛盾与冲突。
6、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依据长期的战略设想而持之以恒的政策手段。在我国,实施长期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环境保护政策,既是社会政策的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战略的基本措施。短期的宏观调控因为要应付随时发生的问题而伺机调整变动,但是宏观调控所依循的基本措施,还是战略与规划所设定的基本之道、根本之策。
(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
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有效地运用以政府为主体的强有力的干预,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公正地转化为民众共享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以提高人类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
目前根据社会发展实际管理经验,对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目标可有以下设定:
一是调控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合理分配国民收入用于社会发展的投入水平,保证各项社会事业以合理的速度和规模获得同步的发展。
二是调控社会事业各行业的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并且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要素和社会稳定的保障条件。
三是调控社会发展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其增强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四是调控社会发展中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和合理布局,使社会的发展更为公平和公正。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中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社会资金投入、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社会预测与监测、社会劝告等,由此也即构成了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理论体系。
1、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
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是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具体延伸,作为手段的规划与计划着重关注的是社会计划及其管理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计划是逐步从经济计划中独立出来的,它一般以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为计划对象,这个特点决定了社会计划与经济计划有联系也有区别。
所谓社会计划体系,是指各种社会活动计划所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些社会活动计划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划划分是根据计划期限分成年度、中期与长期计划,以及根据管理行业分成人口、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计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社会计划尤其是专项规划工作,相继制定了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若干计划。
目前我国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形式是选择、确定和落实社会计划指标,指标管理成为社会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社会计划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等,由这些指标形成社会计划指标体系。
2、社会资金投入
所谓社会资金投入,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对社会活动的人力及物质投入和支付。从管理上讲,它分成社会事业经常性经费开支和社会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两个方面。社会资金投入中的建设投入部分最终形成社会资产,即各种社会设施和设备。社会资金与资产的性质比较复杂,可以从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消费性与非消费性、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福利性与非福利性等多重属性来加以理解。
目前,如何建立积极、稳定、有效的资金筹集和保障机制,是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产品与服务特性及其对筹资机制的要求,为社会事业筹资机制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努力构造形成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使社会事业总体发展以及薄弱环节都能够获得又好又快发展机会的筹资机制;形成普遍性、大众性社会服务和特殊性、个性化社会服务均能获得发展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自愿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筹资机制;形成政府政策措施到位、市场体系及功能完善的筹资机制;形成不同筹资渠道和方式有效分工与组合的筹资机制。
如何用好、用活来之不易的社会资金,也是重要的改革内容。过去仅仅将社会资金作为非生产性(纯消费)、纯公益性、纯福利性投入,存在片面性。根据国际经验,社会资金的使用完全可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获得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因此要积极探索社会资金使用的创新机制。
3、社会立法
社会立法最初是指保护处于经济劣势状况下的群体生活安全所进行的社会安全立法,如救贫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工厂法等,
主要着眼于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后逐步发展,将预防社会问题的立法也包括在社会立法范围内,如亲属法、婚姻法、优生保健法、环境卫生法、职业训练法、居民住宅条例及其它一切有关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都归入社会立法的范围。这实际上扩大了社会立法的范围,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社会立法。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立法已经初具规模,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社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立法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有些方面还不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某些方面欠缺、甚至存在空白;某些方面的立法层次较低,影响了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正常运行;某些法律的立法主旨比较陈旧,不仅影响了法律效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4、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强调计划管理,尽管存在一定形式的政策管理,但其作用十分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策管理日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计划管理手段相比,社会政策是政府对社会活动更加灵活的干预形式。
社会政策管理行为表现在:政府及其代行机构(政策主体)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社会发展目标(政策目标),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政策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所以说,政策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构成了社会政策的三大要素。社会政策干预的对象是社会活动,它是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对应,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现实中也存在着统一协调的基础。一方面,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最重要保证是两者主体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从具体目标来看,经济政策目标和社会政策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同时,两者的管理对象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现象,社会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经济政策效果,经济政策的干预会产生社会政策的效果。在现实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协调经济政策手段和经济政策手段的作用方向。
5、社会监测与预测
社会监测是对近期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社会现象、突发社会事件、严重社会问题的跟踪与评价,并依据监测结论做出政策建议。社会监测为社会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社会预测是指对未来社会现象、过程、事件的可能性的科学判断,即专门研究和分析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一旦发生变动时可能出现的行为和结果,并据以制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应付方案。
社会预测不是主观臆测,而是以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因此,制定的应付方案一般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社会监测与预测彼此并不能严格区分,所以在实际的社会发展宏观调控行动中是相互重叠的。
社会监测与预测内容十分广泛,现时主要集中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目前常用的社会监测与预测方法有外推法、类推法、单位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等20几种。
社会监测与预测的过程包括,分析大量的信息;分析监测与预测对象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确定监测与预测工作涉及范围并选择相应的方法;应用一系列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统计手段和技术设备来研究社会现象,探寻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以便监测与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并做出相应对策。
6、社会规劝
社会规劝一般是指调控主体利用舆论媒体和各种影响关系,对调控对象进行游说、劝诫、训诫等等说服性活动。由于社会发展中利益多样化产生出来的意识多样性,使得以社会规劝方式进行调控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社会规劝在进行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规劝本质上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特别适合于对社会事件中的人群的管理。比起其他强迫性方法来,它可以从人的心理内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第二,社会规劝体现的是对话及民主协商的精神,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主体通过开展对话和民主协商说服管理客体是常用的方式。第三,社会规劝也体现了在的过程中逐步凝练社会意识形成社会共识的目的。尤其当各个社会主体利益发生冲撞、各执一辞时,社会规劝可以发挥在基础上形成社会基本共识的作用。
(三)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
所谓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制,是指社会调控主体根据一定的调控目标,确保调控任务的完成而采取的制度化措施的总称,包括确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设置的调控组织机构等等。体制的核心在决策和组织,从本质意义上说涉及两对重大关系的明确及其调整:
其一,社会调控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我国社会调控主体主要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说到底就是中央说话要算数的问题。社会调控客体是社会成员及其社会组织,它们之间由此结成错综复杂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很重视和开发非政府组织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过程中的有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