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销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21:3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学销售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大四“松绑”,大二着手毕业论文写作
到了大四,学生又是实习又是找工作,最后还要忙毕业论文,否则不能毕业,这往往让一些大学生分身无术,毕业论文最后不得不东拼西凑完成。为此,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一改学生到大四才开始写毕业论文的传统,要求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即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
该校新近出台的《学籍管理规定》和《素质学分制暂行规定》中,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从大四提前到了大二,要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大三开题并开始搜集资料,大四上学期要完成初稿的撰写,大四下学期进行结题答辩。答辩委员会则从论文选题、撰写过程、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论文抄袭成为常态,没时间写作系主因
据了解,大学生论文抄袭的现状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在中国调查网一项有660余人参与的调查中,承认有过论文抄袭行为的占54.7%,承认论文全抄的占35.7%,承认抄袭的论文通过的占60.2%。
武科大中南分校艺术学院素质导师邓华杰分析说,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抄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于缺乏论文写作的训练;二是由于毕业实习等原因,论文写作时间难保证;三是部分学生专业功底比较差,无法完成。
高年级学生叫好,大一学生反应冷淡
计算机专业大四的学生陈诚认为,大四时专业课扎堆不说,还面临考研、考证、找工作、考公务员等一大摊子事,这个时候在去写毕业论文,“质量上不去”。商学院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小胡认为,此举在保证论文含金量的同时,也给学习带来一定压力,“只有学精,才能写好论文顺利毕业”。
文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二学生梅高强认为,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前移,既有助于广大学生提前意识到毕业、就业等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与困难,也有助于防范论文剽窃、抄袭等问题。武汉科技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孙志说,此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与高年级学生对把论文写作时间前移广泛持赞成态度相比,不少大一学生由于入校才2个月的时间,对于校方此举反应并不热烈。据了解,武科大中南分校今秋首次在大一本科学生实行按学科大类进行培养,学生大一时不分专业,学生大二才开始再按专业(方向)培养。
加大抄袭处罚力度,学术不端可开除学籍
武科大中南分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提前到大二,只是该校今秋在深化成功素质教育、推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且这只在2009级本科生中试行,坚持“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
篇2
【关键词】药学本科教育 药学高职教育 药学理论 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51-03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是我国教育的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药品生产、使用、临床服务等内容,药学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发展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等各类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药学人才培养体系,使之更加适应我国药学发展和健康服务体系的要求。本文就高等药学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一分析,讨论其培养目标与岗位的选择。
一 高等药学本科生的培养及适用目标
我国药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走向正规。据《中国药学年鉴》2007年记载,我国设置药学类专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475所,其中本科院校269所,高等专科学校3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65所,总后勤部及武装总队3所,在学制培养上,本科教育多采用4年制,也有少数学校的临床药学为5年制,专科教育一般为3年制。据文献报道,我国现有医药生产企业5146家,其中生物制药企业4000多家,中药制药企业1万多家,化学制药企业4000多家,医药销售企业1万多家。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无法满足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合理培养大批药学人才是药学教育领域的重任。
1.培养药学本科生,是一个重要的层次
由高中转入专业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经过4~5年的学习,在专业上已掌握较为广泛的知识,其理论应高于高职生,经过实习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已经具备了从事药学各岗位的基本能力,属于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药学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是药学硕士、博士培养规模增加。在现行的高教体制中,科研论文数量、重点学科建设、SCI论文、硕博士培养规模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硕博士大量培养的结果,势必形成“本科无用、硕士将就、博士有用”的局面,每年各高校大多数本科毕业生追求考研,而药学本科教育有些方向不明,不知道哪里需要本科毕业生。在每年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显示出很多企业非博士不要,硕士生就业也会受到威胁。在社会实践中,药学领域各岗位的工作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不一定非要硕博士才能担当。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是当前药学领域需要多少学术型人才、多少应用型人才和多少复合型人才,按比例和规模协调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有些企业和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在招聘人才时定位过高,一个本科生能胜任的岗位一定要用一个硕士或博士,这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药学本科教育还承载着培养潜在学术型人才的重任
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作为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药学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合格的新型药学本科生是当今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3.在我国现有的药学高等院校中,设立的专业较细化
如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海洋药学、药学管理、中草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制药技术、药品营销、临床药学,另外还有很多研究方向。这些专业和方向的设置与市场需求有很大关系,都需要打好基础,如抓好公共课(外语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几个部分,另外也开设和生命科学有关的课程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在学完基础课程进入实际环节后则要加强甚至进行个体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计划。培养和发现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兴趣,从中发现有科研苗头的学生再进行进一步引导,最终确定有科研潜质的可建议走硕士、博士之路,这样更利于做到投资明确、人尽其才。
4.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培养合格的本科生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科课程的教师要相对稳定,其次要求教授也必须走向讲台,担任本科课程的教学,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创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和个性特色,学习与就业方向的选择亦如此。如果一个班级50人,毕业时其中45人都选择考研,那么其中一半是出于无奈是为了以后好就业,而非科研苗子或愿意终身搞科研。
在本科学习期间,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很有必要。有了导师制,老师与学生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可尽早地进入实验室适当参与一些科研工作,开拓创新思路,培养科研意识、动手能力、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既可丰富实习活动,更使学生终生受益。
篇3
长期以来,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遵循着从基础到专业的教学体系,学生要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到药学的概念,这对培养学生的药学素养、职业意识和使命感非常不利。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早期导人药学教育,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即是药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体现。很多学校为本科学生开设了早期导人药学教育的课程,旨在使学生一进人大学就能够受到药学的启蒙教育,了解药学的发展,明确药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把握学习的方向。
《药学导论》是一门面向药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药学本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对药学的起源与发展、药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以及对药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交叉学科进行深人浅出的介绍和引导,使学生对药学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科研思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等十多门药学主干课程,但该课程因为其课程性质,在各高校中往往只被列人考査课,因此,教学计划中课时数过少,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对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要求高,以及教学方法的传统枯燥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旨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浅谈提高《药学导论》教学效果的方法。
1.注意业务素质提高,精心设计认真备课
《药学导论》涵盖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授课教师是药学专业出身,此外,还需要其对药学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其纵向业务水平,而且要培养教师将各专业课程横向联系的能力,例如讲到第二章《生药学》中的生药大黄时,授课教师就应该能够将其与第三章《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药理学》、第九章《中药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大黄的鉴定方法、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其性味、归经、功效、采制等串联起来进行讲解,如此,既能节省授课时间,灵活教学,又能使该知识点一目了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为《药学导论》的课时数少,内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输灌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因此,应该加强灵活教学的方式方法,多媒体技术自教学中应用以来,以其形象、直观、生动、多层次的视觉刺激,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综合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第十一章《药事管理学》时,可以配以一些关于销售假药劣药的企业被曝光的影音录像,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药学事业是具有很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事业,容不得半分的弄虚作假,同时,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此外,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也是值得在该课程中推广应用,此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课前设计问题,课中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若干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机能的一种授课方法,是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目前,在药学本科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药剂学》一章中,在讲授常见药物剂型内容时,可以联系实践给学生提出牛黄解毒片的制备方法,根据以往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制备工艺。
3.举行专业学术讲座,加强联合教学效果
专业学术讲座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邀请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或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系统的专家论坛,在课余时间举行讲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药学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就能够走人社会,了解药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与社会和市场紧密结合的能力,避免学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氛围,同时,该方式可以增强专家学者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习趣味性,讲座结束后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今后的择业就业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的加强了联合教学的效果。
4.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
药学是理论加实践性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投人大量的时间记住理论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接受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的积累是为今后药学技术服务及药学科学研究搭建平台,在各大高校,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一直是如今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学生系统学习了《药学导论》课程之后,他们的脑海里基本形成了药学科研过程的框架,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借助教师科研工作的实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科研项目,既能够将书本的知识形象化,又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眼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灵感,为后续的专业课的深人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篇4
论文摘要:未来我们将远离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菌和抗寄生虫的研究,而将趋向于改变机体、促进机体防御能力的研究,对疾病采取“亲宿主(ProPost)的治疗”。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医药学称为分析时代的科学,21世纪将是系统科学时代,亦即中医时代,并将引起整个科学界面貌的改观。未来的中药学也将是中药系统工程学,对药材的栽培(养殖)-采收-加工炮制-制剂-成分-药理-疗效实行最佳线形控制和网络控制。
一、中药研究的思想史概述
为了说明未来中药学的发展道路,首先有必要回顾既往在研究思想上的历程。
从“医药俱度论”和“废医存药论”(或美其名为“中药科学化”)得到证明。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完全迷信合成药物的作用,连植物药都否定了,何况中药。试图脱离中医来研究中药的疗效和有效物质,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仅有少数中药能找出“有效成分”,其归宿也不再为中医所用,而是增加新的西药。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是在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体系的谬误中取得的。就在盲目否定中医药的年代,西医“自身中毒论”和“病灶感染论”等理论上的错误造成滥施手术,危害甚广;西药氨基比林、非那西汀等因毒副作用严重而停用,以致我国取缔这些药品退了20~50年;利血平由于引起严重忧郁症、甚至自杀而在某些国家停用,我们却还未采取措施。这提示我们,分子药物不论是合成药还是天然产物所潜在的局限性。中药研究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扩展自己的学术发展途径。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中药学的发展趋势可归纳如下: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没有理论,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等基本理论外,还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反畏、配伍禁忌以及采制加工经验所包含的理论知识。现在已进行了文献方面的初步整理。
2、研究思路多样化在药材研究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从亲缘关系和生物学研究人手,解决中药资源短缺问题;以传统用药经验和药性归类方面研究,产生二十世纪新中药材,如太子参、菊叶三七、景天三七、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川牛膝等的临床疗效得以确认,成为中医所用的新药材;从保证中药质量出发,研究地道、加工、贮存、制剂的系统质量控制;从中医治则和临床经验入手,对攻下药物和活血化淤等药物的共性研究。
3、中药疗效评价客观化这种趋势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成了一套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并采用现代科学指标总结中药疗效的方法;二是复方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统计和疗效分析规范化。
4、中药生产工业化饮片和成药生产的企业化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洗药机、切药机、碾压机、粉碎机、蜜九机、蜡壳机、泛九机、冲剂机、干燥机、包装机日益推广,并开始和计算机结合,由电脑自动控制。另一方面,中药材收购、生产、销售实行“三证”以后,管理和流通方面一体化加强,对保证和提高中药质量有利。
5、中药质量标准化传统的方法是以地道、采收期、炮制制剂技术来对药材整体有效性加以控制,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一成分。“望(形、色)、问(产地、加工方法等)、闻(气、味)、切(质地)”的特点是快速,而且不需要对样品作任何特殊处理,但量的标准不明确,需要人脑贮存大量特征信息。色谱和光谱技术以及生物测定引入中药质量控制中,将使中药标准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6、中药学教材规范化已有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和中药制剂学等五门专业课程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药用植物学等全国统编教材,有利于人才培养。
7、药典内容现代化我国从63年版开始,药典分一、二两部,一部收载中药。从下表比较中可看出药典在突出中药特色和吸收现代科技方面的明显变化。
8、中医中药研究同步化中医和中药研究相脱节,医不知药,药不为医用都将导致中医整体的消亡。把二者结合起来的途径是加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把提高疗效和提高药材质量统一起来。
9、中药科研国际化一中药独特疗效和从中药中发现新药的成功例子(如麻黄素、青蒿素等)吸引着国际学者对中药研究的兴趣。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未来中药学无疑要吸收现代科技来武装自己,但在下述三大特征上必须一脉相承,按照固有的体系来发展。
1、以“气味论”为基础的中药理论不变。中药的形色气味是中医几千年来用以解释药性的依据,并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支配,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今后中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取决于对人嗅味觉生理和药物气味本质的研究。“神农尝百草”的分子机理在21世纪可望阐明,与此相关的品质评价,药性解释必定有所突破。
2、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形式不变,即使用药材和中成药的方式不变。这是区别于“天然药物”或“植物药”研究的显着标志。“天然药物”是国外针对“合成药物”而提出的,其实二者本质都是分子药物。中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丢掉麻黄、青蒿去利用麻黄素、青蒿素。因此,中药学物质基础的研究是提供安全、有效、精良的药材和成药。在此前提之下,借鉴一切现代化技术来确保“整体药物”疗效的发挥。
3、辨证论治,采用饮片一汤剂的形式不变。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所在,与之相适应的是能随证加减的饮片一汤剂形式。既然如此,汤剂的药效研究和改进这一难题就是不可回避的。尽管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到2000年,汤剂的化学成分谱和主要药效指标可能快速解决;医院用和家用煎药电器将普及;服用量也会大大减少;必要的矫味剂亦将研制成功;制备汤剂所需的饮片,即适于炮制和煎煮、能达到最佳煎出效果的片型和厚度的标准将要确定。目前全国有44家重点饮片厂,年产饮片达几万吨,这是一种不同于西药粉体工程的应用形式,而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这一特色,而不是抛弃它来另搞一套。
四、小结
篇5
关键词:QQ群;药学类;毕业实习;管理
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里,到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岗位实习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的一个过程。它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的检验,是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也是锻炼和检验自己社会能力、工作能力的过程。实习期间也是学生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时期。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讯软件,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平台,是QQ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很多实用功能。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QQ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建立符合时代性、科学性、规律性的实习管理新途径、新载体,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QQ群在实习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QQ群的普及,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其应用到实习管理工作中。张震[1]利用QQ群对医学专科生进行实习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徐暄[2]利用QQ群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进行实习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习过程中分散实习、分散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吴帆等[3]通过使用QQ群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尚会静[4]将QQ应用在高校心理工作中,实现了即时与非限时、点对点与点对面的思想交流,解决了正式场合面对面沟通的尴尬和困难。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QQ群功能的不断完善,将QQ群应用于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的探讨应更加深入。
2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药学类实习点类别多且分散
药学类毕业生实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实习单位类别多,岗位丰富,相互距离远,实习生分布广,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容易形成管理上的“真空”。
2.2教师与实习生联系困难
由于学生大多数在外地实习,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更换了手机号码却未及时通知所负责教师和班内其他同学;有些学生因为漫游费用较高,而选择不经常开机;导致教师与实习学生间联系不畅,有关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到位,给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沟通带来了一定困难。
2.3毕业生实习相关信息传递、交换缓慢
在毕业生实习管理工作中,涉及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格式及就业信息、实习考核、学校通知、评先评优等信息的传递,信息量大,若以传统的纸质版传递,交换缓慢,管理成本较高。
2.4学生对实习认知不足,社会经验不足,适应性差
药学类毕业生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在实习过程存在很多方面的不适应。一是环境适应慢,二是吃苦能力差,三是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由于学生实习期间较分散,与教师联系联系少,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梳理,不能尽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误区。
3利用QQ群进行实习管理的可行性
3.1QQ群是一种普及率及使用率高的即时通讯工具
QQ自从1999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用户欢迎,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这也是全世界单一互联网应用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亿[7];据统计,到2016年为止,QQ同时在线用户数达2.59亿人[8],针对大学在校生使用QQ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500位分布于文、理、工、艺术各学科的受访者普遍使用QQ,拥有QQ号或上QQ的比例高达97%[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手机中安装了QQ软件,且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QQ号码,每天使用QQ及QQ群功能的频率很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和进行联络沟通,为动态管理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实习生提供了可能[1]。
3.2QQ群的功能强大,模块丰富
QQ群成员除了可以互相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即时聊天、交换信息外,还有图像传送、文件共享、群邮件、数据传送、群视频、群内讨论组、QQ电话、群公告等多种功能,并不断推陈出新。通过QQ群可以提供一个远距离交流平台,能快速、准确、详细、大容量地传递信息,为药学类毕业生实习工作提供有力帮助。
3.3QQ群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QQ群技术成熟,管理员可以要求群成员更改备注名称,要求学生备注班级等相关信息,不需要添加群里的人员,就可以很快速地找到需要单独交流或集中交流的对象;管理员可以对无关人员进行及时清理,以免虚假信息,给学生带来损失;管理员可以限制群成员无用信息,以免覆盖有用信息;整个QQ群操作页面简单、直观,容易上手。
3.4QQ群具有稳定的运行系统,终端设备多样化
QQ群可以同时在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登录,群消息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步,并且保留历史消息,方便查看;整个QQ及QQ群运行稳定。
4如何利用
QQ群进行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笔者在进行药学类毕业生实习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拥有创建QQ群权利的班委,为每个班都创建了一个毕业生班级QQ群,以班级命名,要求本班学生全部加入QQ群,负责实习就业的教师及重要班委担任管理员;创建一个全院毕业生的QQ群,要求本院所有实习毕业生全部加入,由笔者担任群主,并委派每个班班长担任群管理员,让他们帮助教师管理好QQ群。学生在各QQ群中的群名片设置为各人的班级加上姓名,以便管理,及时清除无关人员,杜绝其在群内虚假信息,以免造成混乱。下面详细论述如何利用QQ群的群消息、群文件共享、群邮件、群公告、群视频、群视频、群讨论、群相册等功能开展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工作。
4.1QQ群消息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消息功能,可以向群里成员发送文字、语音和图片等信息,在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全体学生及时招聘通知,相关就业政策,毕业事宜等信息,学生可以在群里对消息进行回应,负责就业的相关同学也可以将信息转到本班群里,以免遗落重要信息;针对特殊学生,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开展心理预警和心理帮扶工作。教师不必事先将每个人加为好友,就可以通过QQ群单独向群内学生发送消息,同样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单独发送消息,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一个解决的问题渠道;方便教师即时了解学生状况,准确传达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4.2QQ群文件共享功能的应用
QQ群文件共享功能,可以用于资源共享和资料存储,药学类毕业生一般校外实习时间为半年到一年,这期间有很多信息需要传递。采用传统的纸质形式,耗时耗力,并且传递不及时,利用群文件共享功能即可很好解决。在实习期间,虽然主要的工作、学习都是在实习单位进行,但学校很多工作是实习单位没办法替代的,如各种考试的安排,奖学金的评选,简历的制作,毕业论文格式,实习报告格式,学生离校手续等。将相关文件上传至QQ群,学生就可以便捷、快速地获取材料,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4.3QQ群邮件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邮件功能,用户可以向所在群所有成员以文字、图片、附件等方式发送传递信息,在邮件附件中可以添加普通附件和超大附件。对有些文件过大不方便在群共享传递的,可以通过添加群邮件超大附件而传送,另外有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注意QQ群共享文件,而错过了一些重要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群邮件功能,将重要文件、通知等信息发送到每个人邮箱,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群邮件功能也可以用于奖学金、评先评优等投票,教师通过群邮件评选项目及注意事项,利用QQ群邮箱开展专项投票,提高评选的公开性、公正性。
4.4QQ群公告功能的应用
QQ群群主和管理员可以利用群公告功能文字、图片等信息,公告栏处于群醒目位置,在公告同时,公告信息也会以群消息的方式发送到群消息窗口中,以便群成员及时知悉。在公告栏可以实习时间安排,毕业手续办理及时间节点,招聘信息,考试通知等相关信息,利用群公告功能对重要信息进行反复推送,以便传达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准确传达了相关信息。
4.5QQ群视频功能的应用
利用QQ群视频功能,用户可以发起或参与群视频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用户可以进行PPT演示、分享屏幕、播放影片及上台等操作。在药学类本科生的毕业实习管理中,因学生分散在外地,有些重要表格及资料需要填写,教师可以通过群视频演示PPT或播放视频文件、分享屏幕等功能,提供在线指导,学生在自己电脑上实时观看,学生也可以及时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了解学生最近动态,学生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咨询就业等相关信息。
4.6QQ群讨论功能的应用
利用群讨论组功能群用户可以创建讨论组,然后邀请部分群成员参与讨论,在讨论组中的消息只有本讨论组成员才可以看见。在药学类实习管理中,在同一单位或地区实习的学生可以建立讨论组,方便彼此的联系、关系的建立以及信息的相互传达;另外,针对同一类问题的学生(如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等)可以建立讨论组,以便教师节省时间做更好的解答;也可以对各班主要班委建立讨论组,使得在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及相关事项的传达上(如毕业手续要点要求等)更有效率。
4.7QQ群相册功能的应用
QQ群相册功能允许群成员创建电子相册及上传相片,并可以对上传的相片进行评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分享本实习单位照片,个人实习照片;也可以将与就业相关信息以图片格式上传到群相册,以供学生浏览、下载、评论和转载。
5结语
面对药学类实习管理的难题,借助QQ群的应用,可以加强沟通与联系,拓展了工作空间,是药学类毕业生工作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为网络时代实习就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所论述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高校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工作中去。但也应看到,药学类本科生毕业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QQ群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毕业生工作,它仅是一个提高就业工作效率的新工具,是传统就业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震.腾讯QQ群在医学专科生临床实习中的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128-129.
[2]徐暄.QQ群在五年制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8):140-142.
[3]吴帆,张文彬.QQ群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2013,(21):189-189,191.
[4]尚会静.论网络媒介QQ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4):121-123,132.
[5]颜亮,马金珠.辅导员如何加强医学院校药学类学生的实习管理[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3):46-48.
[6]赵钟祥,祝晨蔯,李小翚,等.药学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模式[J].药学教育,2009,25(4):47-49.
[7]李淼.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过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3-08(3).
[8]腾讯17年,一部QQ成长史[EB/OL].(2016-02-11)
篇6
[论文摘要] 在医药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对药学人才进行育德的途径主要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育德思想。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医药伦理学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尤其在药科大学的大学生中把药学伦理道德——“药德”教育作为药学大学生的必选课已经在学生中开设了10年之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回顾过去的实践不难看出,高等医药院校要培养祖国医药学事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而药学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经验深刻地启示我们,育药学人才,“药德”先行。
1药学人才:人类健康的天使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没有高级的专门化人才,就不会有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昌明。历史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是人才?人才的标准又是什么?在21世纪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等等一系列问题会伴着时展的脚步接踵而至。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人才的蕴涵开始探索。
1.1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
人才学告诉我们,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以自己的智力和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领域,对人类社会进步能够或者已经做出突出贡献的人[1]。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人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这是由人才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的。所谓创造性劳动,即以前不存在的物质或精神成果,经人才的努力实践得以产生或生成,并且这些物质或精神成果对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意义重大。而要使这些创造性的成果不断涌现,培养人才及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2]。
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然而,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思维,顽强、锐意进取的意志品格及全面发展的法制道德观念。既具有做事的本领,又具有做人的修养,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其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
1.2药学人才,“药德”最重要
如果说医学处在对人类疾病和健康进行诊治的起始阶段,那么药学则是对疾病给予攻击和治愈的关键。药品在维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过程中始终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药品的研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使用与管理能否在实践的过程中保证科学、准确、合理、经济、高效,药学人员的素质是重中之重。中国晋代的医药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一书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2]。历史上许多著名医药学家在培养和选拔医药学人才时坚持将具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放在首位,这在客观上表明了品德在药学人才素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由于药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药学人才的培养既要坚持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又要坚持德居首位。从科学的角度讲,药品与可谓一步之遥,药品质量是保证人类身心健康的关键,而要保证药品质量合格,疗效安全,对人类生命和健康有益,就要对生产、研制、开发和经营使用药品的实践人员实行道德控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其在药学实践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而药学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非一日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在药学大学生中开展医药伦理学教育,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现实的无数事实证明,放松了对药学人员的道德教育,就会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懈怠了自己的责任,甚至放弃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从学生时代加强“药德”培养,可以使药学人员能够在刚刚进入专业大门的入口处就清楚该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药学人才,并且在行为的一点一滴中都能够按照道德要求严格自律。这将对祖国的药学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真正实现药学人才是人类健康的天使的荣誉。
2医药伦理学对“药德”的规定
“药德”是药学道德的简称,在现代医药伦理学中对药学道德具有明确的概念表述。即指药学人员在药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根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可见,药学道德是指导药学人员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的纲领和指南。
现代医药伦理学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在处理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时强调赤诚济世,仁爱救人和一视同仁的道德要求,当患者和服务对象有求之时,应该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怀,给予尽可能做到的帮助,甚至无偿奉药;在处理药学人员与社会关系时强调要坚持原则,清廉正直及忘我献身的道德境界,当社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瘟疫流行之时,药学人员应负起肩头的责任,为解除人类疾病的痛苦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在2003年春季“非典”爆发之时,药学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夜以继日研究和开发“非典”疫苗,展现了药学人员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和无私的风采;在处理药学人员同仁关系时强调谦虚谨慎,尊师重道及团结协作的道德品格。当面对重大疑难课题需要解决之时,药学人员应团结友爱,淡泊名利,将集体、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建立起良好的同仁关系的基础上,携手并肩,共创未来。
医药伦理学在药学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医药道德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和广泛性而具有普遍意义。药学科学的发展、药品疗效作用的发挥及国际性的伦理规范在指导药学人员实践过程中发挥了普遍性作用和影响。国外的医药道德思想也随着技术的对外开放走进国门,特别是在药品临床试验研究的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及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知情同意,有利无伤,自主选择及公平公正是医药道德的基本原则。所有这些要求和思想,都将对药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增强、道德水平的提升、个性人格的完善及奉献精神的培养具有战略意义。
3药学人才育德的基本途径
药学是实践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的高、精、尖科学,对药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则是高之又高。然而,药学还是充满人道的科学实践,在药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药学人员是否具有“仁爱”精神是检验其思想品质的试金石。
高等医药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药德”培养方面具有许多实践措施和灵活多样的途径。
首先,“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是培养药学人才品格素质的主要渠道。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重大思想武器,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会有高尚的行为,因为理论的熏陶对一个人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中开设医药伦理学课,对于加强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医药道德思想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医药道德思想中的精髓内容,使古代的医药学家优秀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对于促进大学生将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的关键环节。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结合统一,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和苍白无力的。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的同时,深入到制药厂、生产车间、医院药房、营销连锁店、药事管理部门等单位,亲身体验医药学实践中各种道德关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意义,亲眼去目睹药学人员与患者、服务对象关系,药学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及药学人员同仁关系的正确处理对药学科学事业发展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从而增强在药学实践中践行“药德”的自觉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三,“专业课堂”的育德思想是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最佳途径。
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凭借对药学专业的深深热爱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理想,在学习专业方面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他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孜孜以求,具有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献身祖国医药事业的忘我精神。然而,药学人才对自己肩头责任的理解和认识尚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篇7
关于处方药学术推广的获益及推广的方法,已经有很多的文章谈到过,笔者不再赘述,特别是近几年,很多的国内制药企业向外资制药企业学习,组建了自己的销售推广队伍,通过大量聘用一些外资企业的人员,甚至通过专业学术推广机构的学术外包,做了很多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活动,比如:独立组织召开大型的学术推广会议,参与专业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组织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评比等等,甚至很多的学术活动组织和策划的比外资企业做的还要好,但是奇怪的是,虽然国内制药企业做很多学术化的活动,如果我们去问医生:您是觉得外资企业学术,还是国企、民企学术?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肯定是外企学术啊!国企还是不学术,顶多是伪学术!
或许很多国企、民企做处方药营销的朋友不同意我的观念,但这的确是事实,大家可以试着去问一下你们的目标医生,我想我们需要的是反思,为什么我们做这么多学术化的活动,而医生还是认为我们不学术呢?
笔者作为一家制药企业的南中国区销售经理,最近协访了区域内很多医药代表,包括中心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医药代表,发现一些共同的问题。虽然我们制定非常详细的市场推广计划,要求代表如何专业化的给医生讲我们的产品,如何正确的传递我们产品的关键推广信息,并且制作了相应的用法用量卡给代表去使用,但是遗憾的是,通过协访我发现我们有多少代表能够真正敢跟客户讲这些关键推广信息,会跟客户讲这些,能够有技巧的跟客户讲这些呢?坦白来说,这样的代表我遇到的很少。一句话代表跟客户面对面拜访的能力达不到,有的时候是不敢讲,更多的是不会讲!
举个例子,代表见到医生,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产品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如何如何好,您应该如何如何使用,请您多多支持等等;再比如,代表一见到医生立刻就出示用法用量卡,要求医生应该按照卡片上写的如何如何使用,如何如何注意剂量和疗程等,经常弄的医生特别反感!
请问这样的面对面拜访能够让医生觉得我们很学术吗?
我们总是强调我们是做学术的,但给很多医生的印象是:我们的医药代表不学术,关键是面对面拜访表现的不学术!
和我负责区域的省区经理进行过沟通,大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特别是辅导代表的时间不够用,很多代表很想做好,很勤奋,可就是不会跟客户说,不知道该怎么说,或者根本没有机会恰当的表达我们的学术观念!我认为这是阻碍我们很多医院达不到理想销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笔者强烈认为:一个公司是不是在走学术推广的路线,绝不仅仅是它有没有召开几场大型的学术会议,参加过多少学会的活动,发表过多少的学术论文,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看它的医药代表是不是在进行专业化的学术拜访,有的时候这个更重要!
如何能够改变这个现状,除了继续我们现在在做的大量的学术活动,笔者以为还有如下四个方面是值得做,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1、制作产品推广的专业化话术模板:设定我们常规拜访所遇到的场景,给出标准化的拜访模板,一定要是医生代表一问一答的形式,方便代表记忆、背诵和演练。如何使用这种模板,也是有流程的,最好的方式是:先设定背景,让大家先做角色演练,一个背景至少做三组,然后统一点评,最后告诉大家此背景的专业话术模板,最后请两名同事分别做医生和代表,按照标准模板进行演练,谈自己的体会。
2、销售协访后的角色演练,对刚刚协访过的情景进行重新演练,讨论我们如何讲的更专业,更学术
3、周例会、月例会一定要进行面对面销售技巧的演练,反复演练,哪怕只做一组或者两组的演练也好;
篇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2009年至今我国新医改愈加深化,对药企的适应能力也要求更高。如何脱离早已形成习惯的营销模式、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安然度过“阵痛期”,正是正大天晴面临的难题。文章将以正大天晴为例,通过EFE/IFE、SWOT分析其优劣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以帮助其度过转型期。
[关键词]
矩阵分析;营销策略;转型;SWOT分析
1引言
医药行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它的健康规范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以及新医改的深入推进,中国医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后的瓶颈期,对医药的需求依然庞大。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享有人口老龄化、农村基础医疗条件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等诸多有利条件。作为一家制药企业,正大天晴主要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专利申请已超过100项,其产品疗效在肝病领域具有领头优势;而且正大天晴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代表性,如何转变策略、建立新型的营销模式是正大天晴的难题,也是本论文的主题。
2正大天晴企业外部EFE、内部IFE营销环境分析
2.1正大天晴的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2.1.1政治因素
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80年代才正式进入中国的医药企业井喷,出现行贿受贿、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太过依赖仿制药等问题,医药市场越来越混乱。2015年新医改进一步深化中国医药行业管理力度,新的监管环境给正大天晴制药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2.1.2经济因素
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便长期以GDP增长超7%的速度高速发展,有利于医药行业发展。而2015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下7%,医药制造业也受医保控费、招标降价等政策影响放缓增速。此时正大天晴却逆流而上,提前一年完成了销售额百亿元计划,成为连云港第一家销售额达到一百亿元的医药企业。
2.1.3人文社会环境
首先,西医进入中国刚过百年便已成为主流,一是因为其治愈快速比中医高效。二是因为中医在国人心中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技术,患者盲目追捧老中医而不遵年轻中医的医嘱。中医便慢慢出现在调理和绝症二者之中。另外,正大天晴坐落于苏北临海小城连云港,人情往来频繁,基层管理弊端多。因此正大天晴着力于国家的新规定,逐步向专业化营销转变,吸纳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比例逐年增多。
2.2正大天晴的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2.2.1内部优势
(1)资本运作好。正大天晴的前身为连云港东风制药厂,在日渐衰落中时任厂长努力寻求外援并多次与员工协调,终于与正大集团在1997年合作成立连云港正大天晴医药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的注入使天晴资金链不断,财务状况良好,为制药保驾护航。(2)创新力强。2015年,正大天晴投入科研经费占预算销售收入的9%,有力地支持了其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新申报临床品种36个,新立项品种71个;2015年新增专利申请120项,其中发明专利112项;授权公告36项,包含发明专利16项,国外授权公告6项。(3)产品结构初步调整。肝药与非肝药的比例由2013年的8∶2,调整到目前接近7∶3,抗肿瘤新产品得到多家医生询问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可见正大天晴已经认识到要适应如今的社会不能仅在肝病领域发展。
2.2.2内部劣势
(1)地理环境。正大天晴坐落在江苏北部的小城连云港,苏北的地理位置不能吸引大量优质人才前来,所以正大天晴便把财务部和研发部搬往南京,然而收效甚微。而且小城镇人情关系较浓,不利于基层管理。(2)营销方式。医药市场营销在新医改的推动下越发正规,而改变需要时间,裁减人员需要魄力,因此正大天晴现在的营销方式还是“客情”为主,学术方面为辅,努力向学术方面靠拢。EFE加权分数为2.4,稍稍低于矩阵理论平均分,说明机会小于威胁,表明了正大天晴应该转型营销策略。IFE正大天晴得分为2.6,微微高于矩阵平均得分2.5,即表明正大天晴在自身创新及品牌规划上很有主见,已具备初步转型的能力。
3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3.1优势分析
正大天晴公司的优势表现为肝病领域领头羊,注重自主知识产权,非常看重研发。(1)肝病领域。正大天晴早在80年代便放弃多线药品,主攻肝病领域,可以说是以“肝”起家,如今肝药产品占全国医院肝病用药市场18%的份额。(2)知识产权。2008年,正大天晴拥有独家专利的新药异甘草酸镁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专利金奖之一;2008年专利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2015年新增专利申请一百二十项,其中有发明专利一百一十二项、授权公告三十六项,包含发明专利十六项,国外授权公告六项,尤其是针对安罗替尼的专利就有十四件。(3)看重研发。2015年,正大天晴投入科研经费占预算销售收入的9%,共取得临床批件30个,生产批件2个。新申报临床品种三十六个(其中化药1.1类五个、生物药两个),新立项的品种七十一个,超过原计划三十多个。2015年是正大天晴公司1.1类新药临床前研究最多的一年,也是生物药立项最多的一年。
3.2劣势分析
正大天晴公司还较为缺乏具有药学专业知识的生产人才,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普药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自身历史带来的基层管理不善导致一线营销人员经常更换,是行业内有名的“留不住人”。
3.3竞争机会
正大天晴肝药研发技术全国领先,其中药现代化技术领先,可以充分利用自主研发能力,扩展产品线宽度。
3.4竞争威胁
2014年正大天晴在医药行业的排名为第20名,仅连云港便有不下2家药企与其排名不分上下,在产品方面各有优势,更不用说外企的强大竞争力。而正大天晴上市失败对于资金链的需求就比同区域已经上市的恒瑞公司更大。
4正大天晴原有的营销策略
正大天晴原有的营销方案中,市场渗透并不全面化,主攻几家大医院和大科室;市场开发太过注重医院,基本不涉及药房;产品开发占比虽然逐年增加却离老牌医药企业的比重还差很多,可见其缺少重点部署。
5正大天晴优化后的营销策略
5.1专业化的发展方式
5.1.1市场渗透
市场渗透应该全面化,通过更大力度的营销方案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人员、加强公关工作。主攻几家医院的几个科室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正大天晴更应该全面化渗透,而不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5.1.2市场开发
正大天晴应该通过进一步市场细分,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投入新的医院或科室,寻找并强化更多的企业目标市场;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和国家越来越规范的各项规定要求正大天晴不应该将市场局限于医院,更应该面向药房,开辟专线营销人员专攻药房,并适应日益迅速发展的电商行业。
5.1.3产品开发
2015年正大天晴在南京江宁开发了一块520亩的研究中心,并将科研中心从连云港搬到大学林立的南京,对大学药学专业毕业的人才每月补发1000元。另外,正大天晴即将于近两年上市的抗肿瘤新药也受到了医生与医院的期待。
5.2一体化发展方式
正大天晴已在全国设立200多个办事处,但是需要前向一体化,在全国各地根据市场大小分布进一步细化设办事处并选择合适的经销商。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疗条件逐步提高,今后也许能看到更大的市场。同时进行后向一体化,可获得独特甚至更优越的商品或垄断商品的供应,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稳定供求关系,防止供应商之间联合或需求者之间盲目竞争。
5.3新媒体化的发展方式
5.3.1药品的特殊性
2005年12月起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刊登广告,医生和患者通常没有渠道去了解相关的药品知识,造成药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因此正大天晴公司应该积极创新营销方式,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培训与教育,为医生打造专业权威、互动式平台,为患者提供全线产品及全方位、差异化的互动式服务平台。
5.3.2多渠道整合营销
建设多平台立体传播的营销模式,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营销方案;同时不拘泥于传统“客情”营销与专注医院的一条线;多开发药店与网上药店对正大天晴的发展更好、风险性更小。
5.3.3社交网络线上与线下结合营销
正大天晴可以自行研发App,宣传公司情况前景与药品信息;也可以进行更简单的公众号开发,将公司公众号做得学术化、趣味化,从而进行大范围宣传。同时秉承学术推广思路结合新媒体针对肝病领域举办各类线下会议;对不同级别的医生进行学术及产品教育,既可以宣传公司对于学术专业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医生留个好印象。
6结论与不足
6.1结论
正大天晴作为一家在肝病专科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大制药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第一,在营销的渠道上采用子公司划分区域办事处的模式,更好地进行细分市场管理和细化市场营销;第二,向学术化转变,多举办学术讨论会议,得到医生的专业认可;第三,实施品牌营销策略,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建立品牌危机处理机制,提升企业及品牌形象。
6.2不足
由于政策、市场、营销环境等方面随时变化,本论文对正大天晴所处的营销环境和信息不能做到全面的概括,一方面对新医改的解读不完全,在市场信息的挖掘方面还不是很充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制药企业的复杂性和各地区实际状况的不同,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办事处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蔡萌 崔友洋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江.跨国制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2]刘跃一.专利“悬崖”下的行动派———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知识产权建设纪实[J].中国农垦,2016(2):57-58.
篇9
关键词:双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等环节。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资源,使学校与企业共同成为人才培养主体,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应该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企业管理理念等融入到课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其既是学校人又是企业人。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组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为例,探索了适合与本专业进行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的企业类型,并同乐山市海棠医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组建“海棠医药班”,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探索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的途径。本文就我院药学专业与乐山海棠医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海棠医药班”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打下了基础。
一、企业类型的确定
课题组通过与成都、乐山两地的医药企业进行座谈、交流,认为企业同学校进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学校可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学历的提升以及职称评定时的论文、科研支持;二是为企业培养适合其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有意愿同我院药学专业进行合作共同育人的企业类型为:该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流动性强,而且企业有不断扩张的计划,需要人才的储备。因此,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为药品经营企业。目前,与我院药学专业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有四川健之佳福利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和乐山海棠医药有限公司。
二、教学班级的组建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多次研讨,教学班级的组建采取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我们首先邀请企业董事长和分管人事的总经理为我院药学专业2011级的学生介绍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机制和制度、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员工的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学校向学生介绍加入“海棠医药班”的制度,通过企业的介绍与宣传,学生对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进入该企业后个人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思考时间,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加入“海棠医药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成功地组建了“海棠医药班”,参与该班的学生有38人,占2011级药学专业学生的比率近20%。
三、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的确定
由于在组建“海棠医药班”时2011级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确定,因此对其教学内容不能修改。通过与企业的研讨,企业根据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情况,确定增设以下教学内容:职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流程及企业运营管理,药品和常见病诊断知识。
我们专门针对“海棠医药班”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出勤管理制度考勤,缺席者不得结业;课程结束之后,由企业根据授课内容进行结业考试,公司将为考试合格者提供就业岗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并根据综合考核结果评选出“第一期海棠医药班优秀学员”,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的实施
企业根据授课内容,专门选派企业人员为“海棠医药班”的学生授课,每门课程的学时安排4~8学时。为了不与学校正常上课时间冲突,“海棠医药班”的上课时间安排在药学2011级所有班级都没有课的时间段,这样“海棠医药班”学生的上课时间就不会与其他课程相冲突。
五、实施效果调研
“海棠医药班”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效果的调研分析。企业教师给出的评价是: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对上课内容都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通过结业考试的座谈,企业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思想更成熟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现实的追求。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学到了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希望能早点组建“海棠医药班”、希望增加课时、企业文化很重要、认识到了做人做事更重要、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等。
参考文献:
[1]申晓伟.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视角下的教学质量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2):23-25.
[2]曾炜.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教学团队建设[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2):76-78.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俄罗斯;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5.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3-0027-03
1996年7月,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在这个课题中提出了中医药国际化示范研究的目标:“九五”期间,选择组方相对简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市场占有率较高、方中所含中药材的基础研究较深入的产品,对其开展深入研究,争取有两三个中药作为治疗药物进人国际医药市场。从中医药国际化战略提出至今已经有15年,中医药国际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中医药在俄罗斯历史悠久
(一)早期(18世纪及其以前)
俄罗斯了解中医、针灸早于其他欧洲国家,可追溯至1000年前。大约在10世纪(北宋年间),中药与针灸就通过民间交往和国家贸易途径传人俄罗斯。及至明代,中俄接触增多,针灸已为俄国人所使用。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俄国医学使团来华学习牛痘接种技术(当时欧洲天花流行),同时也考察了中国针灸术,此后俄国医学界开始关注针灸与中医。1773年,俄国的列比奥欣研究并报道了草药的收藏与应用,其中不少品种就是中药,这是俄国研究中药的早期记载。
(二)中期(19-20世纪前期)
19世纪,俄一些医院开始使用针灸疗法。查尔考夫斯基在《俄罗斯医学杂志》1828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针灸疗法,并详述了他本人的针灸临床实践,他主要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各种关节炎与风湿性肌痛症。从这时起,俄国开始探索针灸疗效机理,中草药的应用与引种逐渐开展。1871年,俄冒险家从我国甘肃、青海收集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种子,种植于彼得堡并获成功,民间更普遍地应用当地草药与中药。20世纪前期针灸与中药进一步普及,针灸机理研究也取得进展。1946年,苏联生理学家福尔鲍尔特、波德希亚德撰文谈针灸穴位与皮肤的生物活动点的关系,他们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作了大量研究,认为针灸脑穴的实质是刺激生物活动点。
(三)近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
50年代,中苏建交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就开始了针灸疗法的广泛应用和基础研究,事实上形成了“针灸热”。自1956年起,苏联不断派遣专家来华学习针灸、中医;邀请秦伯未等中国中医专家到苏联考察、讲学与临床应诊;成立一些针灸研究组织。1957年,苏联卫生部成立针灸疗法生理研究所,苏联医学科学院也成立了针灸疗法感传试验室。首批来华学习的针灸人员在重要科研机构担任要职,并获得良好的工作条件,从事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针灸应用范围渐广,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临床科室,开办了多家针灸专门杂志,其他医学报刊也常刊载针灸与中医的论文。针灸医生已逾2万人,大中城市相继成立针灸学会组织,如莫斯科、明斯克、列宁格勒均有针灸学会,会员数百人,分布在当地针灸研究所或综合医院针灸科(或称为针灸部)。
二、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在与中国相邻的俄罗斯,中医药的发展更加迅猛。
(一)俄罗斯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同情况
俄罗斯与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有着重视针灸、中草药的优良传统,民众相信中医,中医药市场较为广阔。俄罗斯等地丰富的草药资源和移种中药的传统有利于中药研究。
为保障中医药安全、有效、规范地服务于俄罗斯民众,以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俄罗斯营养医学院、俄罗斯传统医学院等为首的多个医学科研、教学单位于日前共同组建了俄罗斯东方医学研究院。其主要目标是将中国传统医学从临床应用、学术研究、医学教育等多方面通过正式渠道引入俄罗斯,并逐步在全国普及。
俄罗斯对传统医药的研究也很活跃。原苏联地区草药资源丰富,有四千多种,民间应用广泛,城乡医院也常常使用地产草药与中草药,约占医药总销售量的40%~50%。在苏联药典中收载的草药(植物药)占24%,这些草药均有现代药学研究的可靠资料。据统计,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医学研究人员已对三千多种植物药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随着中餐饮食文化的推广普及,中医倡导的饮食疗法也逐渐被俄罗斯人所了解,中国的绿茶(花茶)、大枣、银耳等的药用价值渐渐被他们所接受。
(二)俄罗斯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为了大力发展本国医药经济,俄政府制定了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将建设本国的处方药、OTC药物、通用名药物三大市场,并严厉打击制售假药的非法行为。据预测,五年后俄医药工业总产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比现在提高5~6个百分点。俄罗斯大力提升本国医药制剂业的生产水平,对于世界主要原料药生产大国中国和印度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这意味着俄罗斯将成为新的原料药进口大国,从而推动世界医药市场的增长。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中医药的出口增长迅速。2009年,我国中药出口额达到14.6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占38%,植物提取物占45%;中成药出口额仅为1.6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1%。
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增幅很大,出口额为339.45万美元,同比增加284.64%,成为近几年中药类产品出口的新亮点。据了解,因为有一些企业出口未按植物提取物的编码报关,所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到俄罗斯的实际金额远不止于此。
目前,俄罗斯财政和经济状况良好。专家预测,2011年俄罗斯药品市场容量将达到4000亿~5000亿卢布,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达到欧洲平均水平。根据《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方案》,在2020年之前,俄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卢布。
(三)中俄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
从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苏联的中医药教育受到当时国内与国外形势的影响,中苏之间的学术交流几乎是停滞不前的。自从中苏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后,我国对苏联中医药人才教育进入一个转折时期,苏联医务人员纷纷来我国系统学习中医药学。承担对苏方中医药教育的机构及医学院校、医药研究所不断增加,北京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等也开展了对苏联的中医药教育。经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一定的教育规模和体系,并积累了许
多宝贵的经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对俄罗斯开展中医药教育的初期,主要完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旨在让进修人员接受中医药学的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中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介绍中国医药学体系,既有中医药基础理论,又有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的培训。后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对外中医药教育不断扩大,增加了气功、按摩及中草药学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响应政府号召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如继续培养一支高水平翻译队伍,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举办中医药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翻译、出版俄文中医药图书以填补我国出版业空白,联合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拓展中草药贸易,利用互联网开展现代中医药信息服务、中医药远程教学,开设俄文中医药电子信箱。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药对外教育教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它将极大地丰富对俄中医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以中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近年来进行的合作为例,自2004年起,双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合作,举办一年一度的“中俄医药学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两校的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来自其他医学院校及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在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并共同承担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各方专家、学者围绕“传统疗法中的药物研究”这一主题,就有关植物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药效作用研究、中药材的规范种植、药物的抗氧化作用及疑难疾病临床研究等学术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中俄医药学论坛”得到了俄方的高度重视,俄罗斯卫生部、阿穆尔州卫生厅及当地政府官员给予高度的评价,正如《阿穆尔州真理报》所言:“中俄医药学论坛”是不同寻常的举措,其主要任务是探讨欧州经典治疗方法与东方医学的关系。在“中俄医药学论坛”会议期间,中俄双方校长还就扩大两校间交流的范围、拓展交流的内容等进行了认真探讨。双方一致认为,交流层次应从以前的双方专家、学者间交流,扩展到研究生、本科生间的交流。双方互派研究生,研究共同课题,开展本科生的短期交流学习,举办两校学生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中俄大学生艺术节等,以增进中俄大学生更为广泛的相互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中俄双方院校学生的培养与提高,促进中俄人民之间的友谊。
(四)在俄罗斯中医临床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医中药虽然在俄罗斯得到顺利发展,可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私人的中医诊所大都设在华人比较集中的楼堂馆所内,营业面积小、卫生条件不理想、医疗设备不足,形不成规模,保证不了服务质量。其次,虽然有些诊所开设的科别很多,可实际上里里外外只有几位医师。他们的专业知识不深,临床经验不足。据调查,华人在俄罗斯开办的诊所,多数没有获得俄卫生部门颁发的行医许可证,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经营状态,无法公开对俄罗斯人进行接诊。再次,俄罗斯医院的中医专科或者门诊虽然面对俄罗斯人接诊,但由于俄医院收费标准过高,一般老百姓享受不起,对中医文化在俄罗斯民间的传播不利。
中药在中国对俄医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一直较小,且出口形势不够稳定,经常出现贸易激增或锐减的现象。比如,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就因国内中药材价格涨幅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进口商队伍不稳定也是影响出口的一个因素。
三、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前景
中俄两国医药交流有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地缘条件及文化传统决定了两国加强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俄开展中医药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门科学,要吸取历史上受政治、时局影响过多的教训,在教育形式、途径、范围、手段等方面要不断创新并使之完善,为中医药全面走向俄罗斯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速度加快,未来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一衣带水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便利
1.很多中草药在俄罗斯境内都有十分广泛的分布,这就为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如谷精草、牛至、牛膝、五倍子等中草药在俄罗斯都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同时一些中药中的动物药在俄罗斯也分布广泛、数量巨大。
2.中医药文化在俄罗斯的广泛应用和中医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更利于中医药事业在俄罗斯的发展与壮大。
3.随着中医药在世界推广速度不断加快,关于中医药的政府间合作将会明显增多。为了中医药文化在俄罗斯的发展,中俄政府也将在俄罗斯新建一些中医药院校并且在现有的医学院中增加中医中药专业的课程,同时中国政府也表示愿意无条件地派出中医药专家授课或进行学术访问活动,使俄方师生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在俄兴建大型中医药制药厂也是中医药在俄发展的一种方式。俄东方医学研究院已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建立中医门诊部作为试点基地,并从中国引进中医专家,三地的试点门诊在2005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二)中医药在俄罗斯发展的对策建议
1.语言上的标准化
中医俄语发展落后,阻碍中医中药在俄罗斯的国际化进程。应组织中俄专家共同编撰中医学词典,使中医俄语规范化、标准化。
2.中俄合作培养中医药人才
(1)在俄罗斯境内进行属地化教育,对俄罗斯本土人员进行中医药教育。
(2)招收俄罗斯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
(3)通过合办研究所,共同进行中医药理论研究,带动中俄科技人员在中医药领域加强合作。
(4)通过政府参与,使中医在俄罗斯取得行医资格,规范中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3.通过政府参与,进行中医药在俄罗斯的规范化经营和推广
(1)将在俄中医人员集中起来建立示范性中医院。
(2)以中方技术为基础,中俄联合兴办药厂,使中药制剂在俄罗斯的生产、经营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