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6 19:1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3-0044-02

护理质量的构成包括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客观的评判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国际上通行的是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已被各大医院引进,虽然多数中小医院未实施此标准,但每个医院都可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譬如,我院现行的质量标准建立在总后卫生部编写的《护理管理指南》基础上,依据卫生部出版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建立了规范系统的质控体系,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学习质量标准应首先掌握护理质量标准构成。这里就包括了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病区管理质量标准,急救药品管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护理工作满意度标准,整体护理实用标准,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评价标准,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门急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工作质量标准,贯穿护理工作的全程。质控内容每日、每周、每月各有侧重,做到了全面全程管理。

护理质量标准建立于安全、高效的理念之上,所有构成环节均有现实意义,建立规范的系统和适用的质量管理系统,监督、评价自我完善和改进的机制更加清晰,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得到了理顺,减少出错机会,提高护理工作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1 质量标准的学习与培训

护士长与护理骨干先行学习有关质控标准的细则,并可利用早交班,护士业务学习等集体场合宣讲质量标准的重要性,让每名护士了解掌握其主要内容,以点带面迅速普及相关知识,并与日常基础护理工作结合起来。学习与陪训一定要注意全员参与,因为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行为和业绩都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

利用科室现有条件,把护理质量文件与科室训练内容作为培训全体护理人员的教材,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操作水平。让每位护理人员知道具体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护理的宗旨和方向,知道为质量方针自己需要作些什么,知道本职工作的目标,也知道如何去完成,从而激励大家的积极性,使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认真记录每次学习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讲人、学习内容、参加人签名等,经过几次学习或某一类问题学习后进行考核,以进一步促进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2 实施

各护理单元的护理成员按要求落实本班岗位职责,负责人按要求检查相关内容,如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范、各种仪器使用规程及业务技能并仔细检查其各项记录,检查时若发现不合格,及时提出并进行整改。鼓励护士在运行中提出建议,对提出的建议立即组织骨干论证其可行性,采纳后对提建议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自觉参与科室的管理,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精神,自觉把每项工作做得更好。

严格检查与考核,考核公开、公平、公正,考核记录有据可查,其数据具有说服力。各科可充分利用每日早交班,讲课等集体时间讲评工作质量高的同志,指出工作中的不合格项目及改进措施,落实效果等情况,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开始阶段主要为督导阶段,以内部自查为主,正式运行后护士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并作记录,负责人按标准进行分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报告相关科室(护理部或质控科)并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论证,及时做出修改。在平稳运行时步入正轨,每一步都要有记录,形成文件发放。

3 优点

全面质量分析防止不合格服务作用于患者,为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及防止其再发生提供了手段。

可以将各种临床护理经验纳入到规范的制度中去,作为培训教育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业绩的依据和手段,为使护理人员一次就作好工作提供了方法,此规范也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供了教材。

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自觉把每项工作做好,好的习惯得到养成,使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可以实现护理工作质量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保证各项服务质量,人人知道标准,人人严格把关,各班次落实交接有具体指标,服务的形成是受监控的。提供的数据(考评分)可用于确定各过程、各服务的表现,并用于改进服务过程,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篇2

2007/2008年度(2007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本年度山羊绒公证检验的检验结果。质量分析主要依据GB 18267―2000《山羊绒》国家标准,对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省(区、市)检验的山羊绒(包括山羊原绒、分梳山羊绒)主要项目和指标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2007/2008年度山羊绒公证检验数量统计分析

(一)山羊原绒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公证检验量3353.30吨,占全国总产量(按国家统计局数字18483.00吨计)的18.13%,其中白山羊原绒为3078.90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91.82%,青山羊原绒为115.40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3.44%,紫山羊原绒为159.00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4.74%。(详见图1、图2)

(二)分梳山羊绒

2007/2008年度,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量2367.92吨(按平均出绒率40%计,折合原绒7393.20吨),占全国总产量(国家统计局数字山羊原绒18483.00吨)的32.03%。其中,白分梳山羊绒为1778.89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75.12%;青分梳山羊绒为175.64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7.42%;紫分梳山羊绒为413.39吨,占公证检验总量的17.46%。(详见图3、图4)

三、2007/2008年度山羊绒质量分析

(一)山羊原绒

1.型级

山羊原绒型级是山羊绒技术指标和品质特征的综合反映,是评价山羊绒品质的重要指标。根据平均直径、手扯长度和品质特征,山羊原绒分为特细型2个型级、细型4个型级、粗型2个型级,共8个型级,其细型一等至细型二等为高型级山羊绒。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总体型级情况:平均型级为细型二等,与上年度持平。型级为细型二等的山羊原绒占的比重最大,占到公证检验总量的29.20%,同比下降8.54个百分点。特细型一等到细型二等的高型级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总量的57.73%,同比下降2.25个百分点;细型二等以下的山羊原绒占公证检验总量的42.27%,同比上升2.25个百分点。

各山羊绒主产省(区)情况:宁夏平均为细型一等;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均为细型二等。其中宁夏、新疆,同比上升一个型级,内蒙古、陕西、青海与上年持平。高型级山羊绒所占比重: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分别为44.79%、100%、86.83%、78.03%、48.63%,其中: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同比分别上升了4.08、3.41、12.90、5.92个百分点,宁夏同比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详见表1)。

2.平均直径

直径是反映山羊绒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山羊绒直径值越小,直径越细,可纺纱线支数越高。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平均直径总体情况:平均值为15.4μm,与上年度持平,主要集中在14.5μm~16μm,占公证检验总量的70.11%,同比下降6.22个百分点。最小值为13.8μm、与上年度持平,最大值为17.8μm、同比增大0.6μm,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各山羊绒主产省(区)情况:在全国平均值及以下的是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平均直径最小的是青海,为14.8μm,平均直径最大的是内蒙古,为15.6μm。平均直径同比减小幅度最大的是新疆,为0.2μm;平均直径同比增大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宁夏,为0.3μm。(详见表2)

3.手扯长度

手扯长度是反映山羊绒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山羊绒长度值越大,可纺纱线等级越高。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手扯长度总体情况:平均值为42 mm,与上年度持平,其中:最大值为51 mm,最小值为28 mm, 40 mm~45 mm间的占公证检验量的64.56%,同比上升18.38个百分点。

各山羊绒主产省(区)情况:在全国平均值及以上的是陕西、宁夏,手扯长度同比上升的有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青海均与上年持平。(详见表3)

4.洗净率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平均洗净率总体情况:平均值为64.69%,同比下降了3.21个百分点。其中:最大值为76.74%,最小值为53.51%,洗净率60%~70%的占公证检验量的61.47%,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70%以上占公证检验量的28.19%,小于60%占公证检验量的10.34%。

各山羊绒主产省(区)情况:洗净率在全国平均值以上的是内蒙古、宁夏、新疆,同比上升的是宁夏,同比下降的是内蒙古、青海、新疆、陕西。(详见表4)

5.净绒率

2007/2008年度山羊原绒平均净绒率总体情况:最大值为59.5%,最小值为39.4%,平均值为48.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在40%~50%的占公证检验量的56.43%,同比上升17.32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在50%以上占公证检验量的35.99%,同比下降18.66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小于40%占公证检验量的7.58%,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

各山羊绒主产省(区)情况:在全国平均值以上的是内蒙古、宁夏、新疆,同比上升的有陕西、宁夏,同比下降的是内蒙古、新疆。(详见表5)

(二)分梳山羊绒

2007/2008年度公证检验的分梳山羊绒总体品质状况:平均直径15.6μm,平均长度33mm,平均含粗率2‰,平均含杂率0.3‰,其中:平均直径同比增大0.1μm,平均长度同比降低1mm, 品质状况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平均含粗率和平均含杂率两项指标变化不大,说明在各加工地区的分梳生产中,分梳机械的性能、状态和分梳技术趋于成熟,分梳生产工艺控制比较稳定;异色纤维含量:平均值为2根/5g,其他动物纤维含量同比增加了0.6个百分点,各省(区)差异明显。(详见表6)

1.平均直径

直径是评定分梳山羊绒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纺织生产和纤维制品品质有重要影响。

2007/2008年度,7省(区、市)公证检验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状况:平均直径为15.6μm,同比增大0.1μm。(详见表7)

2.平均长度

分梳山羊绒的长度对纺纱品质有重要影响,是决定纱纺支数、纱纺工艺的重要技术指标。

2007/2008年度,7省(区、市)公证检验分梳山羊绒平均长度状况:平均长度为32 mm,同比减小1 mm。北京、内蒙古、陕西平均长度>30 mm的比例达到80%以上,河北分梳山羊绒的平均长度最短,为31 mm。平均长度同比降低的地区是内蒙古,同比增加的地区是浙江、陕西。(详见表8)

3.含粗率

2007/2008年度,7省(区、市)公证检验分梳山羊绒平均含粗率状况:平均含粗率≤1‰占公证检验量的44.41%,同比降低11.06个百分点;1‰~3‰的占公证检验量的48.87%,同比增加8.54个百分点。(详见表9)

篇3

2018年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18年,我校参加中考考生61人,上六盘水市中考录取最低控制线人数57人,中考总均分339.4分,400分以上13人,最高分为477分。这是和贵阳市中考接轨和联考的第一年考试成绩,从上线率来看,比2017年中考高出5.2%;从总均分来看,整体有均衡和下滑形势。认真分析中考数据,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现在将我校2018年中考情况做如下质量分析。

二、学科均分

语2018年我校中考各科均分如下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理科综合

体育

总均分

79.3

60.1

70.6

82.3

44.0

339.4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均分比2017年中考均分低出较大比例,理科综合基本均衡。这可能与学生对题型的把握和解答的要求不够深透,同时与学科命题的难易有一定的关系。体育均分低于2017年0.2分,基本均衡。

三、存在不足

(一)总体层面:

中考题型的突然变化和转型,使得学生一下子不够适应,特别是贵阳卷题型重基础、保能力、强表达的要求,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发挥不稳定,出现模糊现象。尤其是语文、英语学科,这直接影响中考的总分。

(二)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又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现象,这也是今后学校工作在学生层面上需要注重提高的一点。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再加上各个学科不能均衡发展,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只能机械运用,知识片面导致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高分率整体偏低。由于学生进校基础差,造成尖子生不突出,上升空间小;中等生发挥不稳定;学困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整体质量。

4、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学生基础差而初中文化课程难,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

(三)教师层面:

1、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耐心认真对待,只注重知识的机械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与知识联系的应用。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一味的注重练习,讲评不注重效果。

5、对于后进生、学困生的帮扶、转化不力,工作计划流于形式,抓优放差,少数教师缺乏爱心和全局观念,影响了班风与整体成绩的上升。

(四)学校层面:

1、由于缺乏现代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的知识较为古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

2、教学模式还是过于陈旧,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模拟测试试题选取仍然有些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的现象仍然存在,而进行常规检查的教师由于专业层次问题无法很好的指出。

3、集体备考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

四、改进措施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将从2018年秋季学期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大力促进尖子生的培养工程。

2、针对出现偏科的尖子生,实施“补短板”的计划,通过针对每一次月考成绩的分析,找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与相关任课教师协商帮助进行义务辅导,承包有偏科的优生,一抓到底,促进尖子生群体发展。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实上花功夫,认真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特别是复习课的研讨,尽可能的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达到资源共享。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强化教学管理的联动机制,就是尽可能的做到,无论出现怎样的变化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效果的影响都要减少到最小的程度甚至出现促进作用。牢固树立“安全为重,质量为先”的双第一的思想。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特别促进理科的提升,抓好理科教育教学。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及学生违规处理措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全员参与,防止半途而废。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

由于我校的学生进校基础比较差,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与教学现状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入不下去和衔接不上的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我校将继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深入研究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共同的交流,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四)抓住优势群体,推进弱势群体。

思考和建立好住校生晚自习辅导的培优补差工作。关注课堂有效性,由行政牵头,科任教师为主线的纪律课堂的建立,通过强化纪律来提高学生学习,从而推进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五)发扬教师奉献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业,为人师表,更是我们的追求。面对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我们理应发扬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珍惜为教一层的机遇:精心备课,研究教法,精致上课、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发挥毕业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向每一堂课要质量,为培养一批合格加精品的学生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携手未来,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争取2019年中考打一个翻身仗,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年的既定目标!

 

 

 

篇4

[关键词] 门诊处方;住院处方;质量分析;

处方是执业医师为病人预防疾病需要下达的用药技术方案。它也是药师审核和调剂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处方分析和处方检查时了解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处方质量,了解处方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处方的质量,从而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笔者查阅我院2008年门诊和住院处方41296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学资料,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经行分析、归类、综合。对处方经行了详细检查[1]。

1材料、方法与标准

检查我院各科(包括内儿科、骨外科、妇产科、中医科),2008年1月~12月门诊和住院处方共计41296张。判断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依据是《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理学》、《药剂学》等资料,审查处方书写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处方各项合规定,方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处方。

2结果与分析

受查的处方中,不合格处方为638张,不合格率为1.55%。对不合格处方经行了分析、归纳、综合,存在有6个方面的问题:前记缺项或字迹不清楚;稀释后药物浓度过高;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方案不合理;药品使用超量;配伍不合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抗菌素溶媒选择不高、给药次数不合理。详细情况见不合格处方分类统计表:

我院定期组织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经行业务学习和《处方管理办法》学习,处方书写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明星改善,但合理用药与处方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归纳如下:

2.1 前记缺项等[1]

主要表现是少数处方诊断没有填写临床诊断结果,部分处方字迹模糊不清。

2.2 溶媒选择不当[2]

注射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静脉滴注处方非常多,占不合格处方的65.21%。根据医药文献查阅《药物化学》,上述抗菌素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pH3.2~5.5)配伍,它的结构中含有内酰胺环功能团。在水中能水解、效价降低,特别在酸性溶液中,水解速度更快,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例如,在24℃,pH值为3是半衰期为1.7h,改用9g•L-1氯化钠注射液100ml(或250ml)pH值为5~7,水解速度缓慢、稳定性好。

2.3 给药方案[3]

既给药次数不合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素药品,无抗菌后效应,半衰期很短,须每日2次以上给药。本次检查中发现这类抗菌素1日1次给药出现率较多,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9.59%,致使抗菌效果不明显,而产生耐药性。

2.4 药物稀释后浓度过高[4]

例如:利巴韦林注射液平「规格:0.1g/ml(支)500mg+9g•L-1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匀,稀释后浓度达2mg/ml。规定稀释浓度为1mg/ml后缓慢静脉滴注。使用浓度超标,而引起人体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增加。

2.5 超量处方

(1)维生素C注射液「0.5g/5ml(支),每日用量>5.0g时,可引起溶血,甚至危及生命。药品说明书明确提示,而处方中对普通病人(颈椎病、外伤、头疼待查病人),每日用量达6.0g,药剂人员多次反复向处方医师解释和沟通,方纠正了维生素C注射液用量过大问题。(2)儿童超量处方:2岁男孩,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规格:0.6g/2ml),2支+50g•L-1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按年龄折算,用量应该为0.45g,而处方中用量超量大于1支。

2.6 药品配伍[5]

药品配伍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配午后出现药理、物理化学等方面配伍禁忌的处方。

2.6.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拉定胶束+环丙沙星片

前者本身就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与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用药,抗菌作用明显增强,又对抗耐药菌的产生,而头孢拉定是第一代头孢类抗菌素,抗菌谱基本相同。抗菌效力也次于前者、副作用较大,再联合使用既增加了药品的毒性,又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和造成药品的浪费。

2.6.2预防儿童面部皮肤擦伤的处方

50g•L-1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液头孢唑琳钠0.5g×3,静滴;琥珀乙酰红霉素片0.125g×24片,口服,0.125g/次,3次/日。本处方属于药理拮抗禁忌处方。头孢唑林钠是速效杀菌剂,对繁殖期活跃菌杀菌效果好。琥珀乙酰红霉素是速效抑菌剂,同时使用使头孢唑林钠的杀菌效价降低。预防感染不需要重复使用抗菌素,另外存在溶媒选择不当和给药次数不合理问题。

2.6.350g•L-1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头孢唑林钠0.5g×4支+双黄连注射液20ml(儿童用药),静脉点滴

双黄连注射液是中草药注射剂,由金银花、黄岑、连翘等制备而成。现代中草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双黄连注射液中汉中抑菌有效成分,对一些球菌。杆菌、弧菌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头孢唑林钠的杀菌效果。另外,中草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不宜与化学药品配伍,而发生理化方面的配伍禁忌,宜于葡萄糖注射液单独配合使用。处方用法中也没有明确的静脉滴注次数。

3讨论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医师对药品说明书了解不全面、理解不到位。药师应该严格审查处方,对不合格药品处方协助处方医师采取适宜的方法纠正。医师与药师应该定期经行合理用药方面技术交流,医院应该加强合理用药方面的管理。共同努力杜绝不合理处方,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品和用药方案、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劳动者健康保健。

参考文献

[1] 处方管理办法[S].卫医发.2007,53号.

[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3] 洪倩,倪进东.初级卫生保健中注射的滥用,不安全问题待解决[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22(12):36.

篇5

此次期中试卷考试范围为: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点,试卷力求考查学生政治课的学习状况,在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突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强调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同时突出考查政治课的学科能力。期中考试试题难度控制在中等难度水平,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对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整体试卷在中等水平。

二、考试数据分析

政治科目年级平均分为44.30分,年级最高分74分,年级最低分23分,总体成绩不理想。

三、考试中反映出教与学中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较多,解题训练进行的少,导致学生解题能力薄弱。

2、解题时思路不明确,随意性大,答案重复、混乱、口语化严重、表达不明确。

3、材料分析题不能紧扣材料,不能正确运用书本知识分析材料。

4、缺少基本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方法、技能掌握不到位。

5、学生审题不够清楚。

6、学生回答问题角度单一,不能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知识迁移能力不够。

综上所述,问题依然是两大难问题:一是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书本知识体系把握不清;二是学生解题能力薄弱,没有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

四、改进措施

1、依据课标和教材,在平时要加大训练力度,夯实基础知识。

篇6

关键词 试卷 难度 区分度 数理统计

KeyWords Test-paper Difficulty Discrimination

考试是教育测量的一种工具,是教育结果的反馈,也是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传统的考试没有注意到测量的两个基本点:一是等值单位,二是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每次考试后,教师依据考试成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卷进行项目整体分析,调整试题难度和区分度、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强化试卷的质量、完善教学工作皆有指导意义.

本文以一个教学班的期末考试“概率统计“为例对试卷进行定量评估.该试卷共8道题,考生38人.满分100分。最高分数95分,最低分数62分,总分3011分,平均分数79.23分,标准差8.2分。

一、试卷质量项目表达与分析 

试卷的基础是试题.它的内容与形式好坏直接影响试卷品质的(信度和效度)优劣.其质量的常用指标主要为难度与区分度两项.

(一)难度。表示难度的数量指标叫难度指数,即:Pi=Qi/Fi (1)

(1)式中Pi表示第i题的难度指数,Fi表示第i题满分分数,Qi表示考生在第i题得分的平均数,难度指数愈大。考生通过的百分比愈大,试题愈容易。Pi值0.7~0.8为宜,小于0.3为难题,大于0.8为容易题,在0.5右左为中等难度。

经计算,各题的难度指数见表1

表1 8道题试题的难度指数/Pi

1 2 3 4 5 6 7 8 平均难度指数

0.75 0.80 0.60 0.60 0.88 0.80 0.87 0.73 0.78

平均难度指数为各题难度指数的加权平均数,也叫总难度指数.难度指数愈接近0.5其区别力愈高,但各题难度指数都是0.55未必是好试卷。表1看出,试卷第5,7题Pi偏低,应加深其难度.

(二)区分度。区分度表示为di=(Hi-Li)/Fi (2)

(2)式中di表示区分度,Hi,Li分别表示高分组,低分组(一般各取27%,本例各取10名)第i题得分的平均值。

教育测量学告诉我们试题的区分度在0.40以上为好,在0.30~0.39为良,0.20~0.29尚可,0.19以下为差,好的试题能从分数上把学生拉开用功的挡次。经计算,各题的区分度见表2表2 8道试题的区分度/di

1 2 3 4 5 6 7 8 平均区分度

0/16 0.03 0.43 0.47 0.21 0.31 0.19 0.33 0.25

篇7

【摘要】 目的 了解处方中出现与《处方管理办法》不符的错误分布,旨在提醒医生培养正确书写习惯,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值班药师对2009年我院门诊药房每天处方逐项进行审查,全年合计177 532张,对处方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正文差错占全部错误的91.05%,处方前记、处方后记差错分别占7.45%和1.50%。结论 应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宣传、学习和执行,使处方书写规范化,减少或避免药物差错和药源性损害,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处方;处方管理办法;错误分析

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多方面的意义,是医疗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书,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发生药源性疾病事件的研究中发现,那些可以防止的差错事件中的49%是发生于处方书写阶段[1],因此加强处方书写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行《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提出了详细要求。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2009年177 532张处方进行检查分析,提示医生在处方书写中应注意改正不良的书写和用药习惯,提醒药师加强处方的审核工作,减少或避免药物治疗差错和药源性损害,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处方管理办法》以来,医务处对全院医、药、护人员多次进行《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和培训,要求各级人员严格执行。为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2009年药剂科要求以《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按照审核条款要求,门诊药房值班药师每晚对当天处方进行全面审查。每张处方中出现的每一项目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之处称为一处错误,单张处方中出现一处错误即为不合格处方。对不合格处方错误之处进行逐项质控登记。取全年177 532张处方质控登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检验执行标准的运行情况,发现仍然存在问题。

2 结 果

审查发现处方书写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177 532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805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格处方中出现的错误有2848处,有2处错误以上的处方为4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53%。处方前记是病人的基本情况描述和简单病情介绍,包括门诊号、费别、科别、年龄、性别、姓名和临床诊断。处方正文是药物治疗方案和药物具体使用的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单位、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皮试结果、药物品种、结束符号等。处方后记是医生和药剂人员对处方中内容的认可和责任确定,包括医生签名、调剂人员签字、审核人员签名、处方金额等。处方中出现的错误按照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三大类,分别统计(见表1、表2、表3、表4)。表1 处方差错分布表 表2 处方前记错误分布表

临床诊断是为药师审核处方提供的资料,缺少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不准确就有可能造成药师审核处方的漏失,可增加发生药物治疗纠纷的可能性。

处方正文错误中最常见的错误是医生涂改后未签字及注明修改日期(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需延长有效期的,应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不超过3天,未加注明的应视为当日有效)、药品名称不规范、药物用法不完善、药品规格剂量不完善、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分别排在处方正文错误的前5位(见表3)。表3 处方正文错误分布表 处方后记错误中最常见的有缺药品金额、医生签字不规范、审核药师漏签字、调剂药师漏签字等(见表4)。表4 处方后记错误分布表

3 讨 论

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组成了处方的主体部分。这次发现处方正文中出现的错误数为2554个,占全部处方错误数的91.05%。在所有差错中,医生涂改后未签字或修改日期是全部处方错误中最常见的问题,占据了正文错误的26.55%,占全部错误的24.17%,注明修改日期是《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疾病是一种不断变化和进展的动态过程,处方中的药物治疗是根据当时的病情做出的。医生涂改后未签字的处方,不能完全支持医生用药方案,也不排除他人的修改行为,缺乏严谨性,它们是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和严肃性的一种要求。

处方正文错误中的药名不规范、用法不完善、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未标注皮试结果等,存在用药安全隐患,与药物差错和药源性疾病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是造成医疗差错较大的潜在危险因素,积极改正这些正文错误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和减少医疗纠纷。药名不规范占全部不合格处方错误的17.61%,药品用法不完善占17.33%,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占8.38%、未标注皮试结果的占7.63%,药品名称要规范,书写药物的通用名或专用名顺序是:《中国药典》中名称、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完善的药品用法应包括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剂量、使用方法(应该考虑到药物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时辰药理学、给药方案的选择,如抗菌药物的围手术期、非手术感染患者使用疗程及给药方案必须兼顾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内容)是否正确,有无配伍禁忌等内容,既能反映病人用药的记录,也是药师告诉病人如何服药的依据。此项缺少或不全,有可能发生病人误服或滥服等的危险。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第7款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此次调查中发现超过5种药物的处方有24张,占全部不合格处方的0.85%,小于雷招宝的报道11.4%[2],与药师第一时间审方时发现拒绝调配退回医师处修改相关。据报道:2~5种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4.2%;6~1种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7.4%;11~16种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24.2%;16~20种药物并用的发生率增加40%以上[3]。所以,进行药物治疗时,能用一种药物治愈疾病的,不要使用两种药物,超过5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急剧上升,若是患有5种药物联用仍不能治疗疾病的患者,应劝其住院治疗,既是对患者负责又是对医生自己的医疗行为负责。减少不合格处方数量,药剂人员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药师严把处方质量关的意识。当患者拿来存在不合格处方时,药师应及时电话通知医生,修改处方后进行调剂。我院药剂科每月将处方质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上报主管院领导,全院例会进行处方点评,并对有关医生、药师进行一定经济处罚,对增强其责任心,减少不合格处方数量效果明显。

《处方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两年多,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面对存在问题,仍需继续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宣传和学习,使每位医生都真正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标准规范书写处方,改正不良书写和用药习惯,药师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减少或避免药物治疗差错和药源性损害,使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参考文献

[1] 金有豫.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8.

篇8

1、球罐的裂纹分析

对于球罐来说,裂纹可分为制作中所产生的“先天性”裂纹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后天性”裂纹。以下是对这两种情况的简要分析。

(1)制造中产生的裂纹

球罐在制造中所产生的裂纹主要是氢致裂纹,产生这种“先天性”裂纹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材质的焊接性

就球罐中所采用的16MnR钢来说,作为低合金高强钢,它的淬硬性较大,对裂纹较敏感。

2)组装时的约束引力

由于球罐在现场组装时条件恶劣,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较大的尺寸偏差,组装时会产生较大的错边和角变形,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在球罐中环缝与纵缝相比,环缝的约束度要比纵缝大。故大多数裂纹易出现在环缝上。

3)焊接工艺

主要包括焊材烘干、焊接顺序,焊接线能量以及预热、后热,层间温度控制等,这些因素控制的是否恰当都会直接影响到裂纹的产生频率。

(2)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

1)腐蚀开裂

就球罐来说,接触的介质除大气外,主要是天然气,在材料化学成分、不良组织、介质以及应力等因素影响下,会引起晶间腐蚀开裂或应力腐蚀开裂。

2)疲劳裂纹

球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在远低于材料抗拉强度或屈服点的条件下产生裂纹。疲劳裂纹常在焊接接头应力集中点产生,焊缝中未焊透、夹渣、咬边等缺陷则是它的“后天性”疲劳裂纹源,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还会产生腐蚀疲劳裂纹。

3)原有“未超标缺陷”的扩大

原材料或球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未超标缺陷”经使用后扩展成为“超标缺陷”。

2、球罐制造中的质量控制

球罐的破坏事故大部分是由于裂纹导致的低应力脆性破坏。引起这种破坏的因素除了前面所讲到制造中和使用中产生的裂纹以外,还应包括内应力(工作应力、装配应力、焊接残余应力等等几何合成),以及材料的断裂韧性(主要是指接头处)。因此球罐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就是对以上因素的综合控制,其主要控制要素可归纳如下:

(1)材料检验

该部分主要是对钢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复验,以确保材料正确无误,其次要对板材外观(麻坑、裂纹、重皮)等缺陷检查并复验,另外要对球壳板内部质量由供货方采用超声波探伤,制造厂要对球壳板下料线50mm范围内进行100%超声波探伤,不得存在有害于施焊的缺陷。

(2)球壳板成形

为防止加工脆化,在冷压成形前,钢板应进行500~580℃

℃回火处理,冲压好的球壳板要进行坡口磁粉探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切割、冲压时产生的微裂纹。

(3)球壳的组装

球壳的组装质量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组装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在椭圆度、角形度及错口量大小上,如果组装的形状不规则,椭圆度超过球罐内径5‰,就会使一些接头产生较为复杂的内应力、产生裂纹。

(4)球罐的焊接

球罐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钢材的淬硬、接头中的含氢量及分布,接头的约束应力所决定引起的。因此为预防这些因素的影响应着重加强如下4方面工作:

1)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的选择主要是从施焊工艺性好,能满足接头强度性能要求来考虑,一般按等强度选择或按比母材强度稍低选择,针对球罐项目中的16MnR钢,应选用结507焊条或H10MnSi焊丝较合适,另外还要严格焊条烘干制度。

2)焊接施工

在焊接施工中应控制以下几个因素:

A)控制好焊接线能量。其目的是调整焊接接头冷却过程中800~500℃的冷却时间,线能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接头的质量,线能量过小易产生氢致裂纹,线能量过大易产生过热组织,使接头的缺口韧性下降。

B)控制预热温度,其目的是减缓接头冷却速度,有利于接头组织的改善和氢的逸出。

C)控制层间温度,由于球罐壁厚较厚,需采用多层焊接,如不注意层间温度的控制,将使焊缝中的氢逐层积累,致使延迟裂纹倾向增大,应将层间温度控制在不低于预热温度的下限值。

D)控制后热及消氢处理温度,其主要作用是去氢,同时也可减缓冷却速度,提高接头韧性,减少残余应力。

E)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其目的是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避免裂纹产生,其主要原则如下,先焊大坡口一侧再焊小坡口一侧,先焊纵缝后焊环缝。焊接时,以对称均匀焊接为原则,采用逆向分段焊法。

F)控制焊接环境,主要注意施焊环境,温度是否超标等不利因素。

G)控制焊接检验,要彻底贯彻四个100%的检验要求,检验时,要注意发挥各检验方法的优点,而避开它的局限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焊工考评

需保证参加施焊焊工均经过专门培训,经专门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参加施工,这是影响球罐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4)消除残余应力

球罐在施工完成后仍会在焊缝附近产生残余应力。当有裂缝源存在时很容易引起脆性破坏。因此对球罐应在完工后进行高温整体热处理,即可较彻底地消除残余应力,又可避免有应力腐蚀所导致的应力腐蚀裂纹。

篇9

[关键词]龙叶;配方颗粒;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2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c)-009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dispersing granules and determine its quality,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quality analysis.Methods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dispersing granules were prepared by boiling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of crude drug,and the suitable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The content of kaempferol -3-O-gentiobioside of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dispersing granule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methanol and 0.4%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48∶52.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kaempferol -3-O-gentiobioside was 0.1208-1.098 μg,r=1.002.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1.03%.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of 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 dispersing granule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it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Dispersing granules;Kaempferol -3-O-gentiobioside;Quality analysis

叶首次记载于《岭南采药录》,具有清肺止咳、抗炎镇痛、通便的疗效[1]。其主要成分包括正十八醇、β-谷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酸酸酯、cyclohomonervilol和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等[2]。20世纪70年代,龙叶便以“龙利叶”之名收载于《中国药典》;近些年,已出现关于龙叶的主要化学成分[3]、薄层色谱鉴定、龙叶化学成分药效学[4]、龙叶挥发性成分GC-MS测定[5]以及龙叶的质量分析[6]等方面内容的报道。《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首次将龙叶的“含量鉴定”收载其中。但在国内仍未见到龙叶颗粒制备工艺、龙叶颗粒的鉴定以及其质量分析指标等内容的报道。本文优化龙叶配方颗粒制备方法,从鉴别、检查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对龙叶颗粒的质量进行分析,为龙叶配方颗粒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日本岛津1260色谱仪(LC-20A),十万分之一天平(AB135-S,购自瑞典Mettler Toledo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Q5200B,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TGL-16C,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1.2试药

龙叶药材购自北京同仁堂大药房,经专家鉴定为大戟科植物龙叶Sauropus rostratus的干燥叶。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对照品(含量≥98.0%)购自sigma公司(批号:20130301)。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纯净水(购自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龙叶配方颗粒的制备

2.1.1龙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的筛选

本实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龙叶提取物提取率为筛选中间产物制备工艺的评定标准,以加入溶剂倍数、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为三个因素,其相应因素的三水平见表1。前期实验结果显示,Rc是影响龙叶提取物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加13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提取率最高,是龙叶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2.1.2龙叶配方颗粒的制备

称取龙叶药材原料适量,经简单除杂后,加入13倍量蒸馏水,沸后继续煎煮1.5 h,共煎煮2次,滤过,合并滤液。于50~80℃旋转蒸发,得龙叶提取物;加入适量麦芽糊精,经喷雾干燥后制粒。

2.2样品溶液的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对照品5.04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溶解、定容,摇匀,制成0.0504 mg/ml的对照品溶液。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1 g龙叶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重量。将所称样品置于25 ml锥形瓶内,精密量取50%的甲醇25 ml,密闭超声40 min,补足损失溶剂,摇匀,滤过即得。

2.3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ODS-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8∶52);实验过程中采用1.0 ml/min的流速,检测波长设定为349 nm。

2.4龙叶配方颗粒质量分析

2.4.1鉴别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样品0.50 g溶于20 ml无水乙醇中,超声30 min,滤过,滤液于水浴锅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1 ml容量瓶,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叶对照药材1.01 g加60 ml蒸馏水,加热煮沸30 min,滤过,滤液于水浴锅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20 ml容量瓶,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将5 μl供试品溶液和15 μl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在薄层硅胶板上,置于加有适量正己烷-乙酸乙酯(1∶4)展开剂的展开槽中,按规定步骤操作。显色剂选用10%硫酸乙醇溶液。结果显示,龙叶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和龙叶对照药材溶液在薄层板中色斑的位置、数量基本一致(图1)。

2.4.2检查

2.4.2.1粒度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82粒度测定法的第二法双筛分法对本品粒度进行测定。称取10.00 g龙叶配方颗粒,将颗粒置于10目筛进行筛动,收集不能通过的部分;将剩余的部分置于80目筛进行筛动,收集通过的部分;将收集的两部分合在一起精密称定重量为0.6 g,所占百分比为6%,不超过15%,符合规定。

2.4.2.2水分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对本品中所含水分进行测定。称取龙叶配方颗粒适量,平行3份,以相同的厚度放于称量瓶的底部,于105℃下干燥至恒重。结果显示,水分分别为6.2%、5.8%、5.7%,均

2.4.2.3溶化性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04项下有关规定检查。称定龙叶配方颗粒10 g溶于200 ml热水,持续搅拌5 min,颗粒全部溶解,符合规定。

2.5龙叶配方颗粒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5.1专属性考察

按“2.3”项下的色谱条件操作,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峰计算理论板数≥3000;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峰与其他成分峰达到基线分离(R>0.05)。

2.5.2线性关系考察

将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对照品溶液的进样体积依次设定为2、5、10、15、20 μl,按“2.3”项下色谱条件操作,记录峰面积。纵坐标为峰面积,横坐标为进样量,得标准曲线方程方程:y=1.432×106x-3.148×104(r=1.002)。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的线性范围为0.1208~1.098 μg。

2.5.3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10 μl对照品溶液,于“2.3”下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结果显示,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2%,表明精密度高。

2.5.4稳定性试验

取配方颗粒(批号:6076532)1 g制成供试品溶液,将其于室温下放置,每隔2 h进样1次,共测定6次,记录每次测定的峰面积。结果显示,峰面积的RSD为0.48%,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在12 h内有很好的稳定性。

2.5.5重复性试验

取配方颗粒(批号:6076532)1 g制成供试品溶液,平行6份,于“2.3”项下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得出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的峰面积。结果显示,该批次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为0.3762 mg/g,RSD为0.14%,表明该实验方法重复性良好。

2.5.6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定已知含量(0.3828 mg/g)的配方颗粒(批号:6076532)0.5 g,平行6份,按“2.2.2”进行操作,分别加入4 ml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对照品溶液,于“2.3”项下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2.5.7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龙叶配方颗粒(批号:T1608078、6076532、6095873),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3次有效成分含量(均按干燥品计算),计算平均含量,结果见表3。

3讨论

3.1制备工艺考察

在中药实验中,常考虑将水煎煮提取法作为中药提取方法,其适用范围较广泛,并且拥有较高的提取回收率[7];近期研究发现乙醇回流提取的提取回收率也较高,在重要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关于龙叶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包括以上两种方法[8]。水煎煮提取法所用溶剂为水,更加经济实惠,干净环保;所用设备容易操作,安全性好,更适合应用于生产,因此本实验采用水煎煮来获得龙叶提取物。龙叶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其进行筛选,以龙叶提取物的提取率为指标,以加入溶剂倍数(11、13、15倍)、煎煮时间(1.0、1.5、2.0 h)、煎煮次数(1、2、3次)为三因素来设计实验。结果显示,加13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时提取率最高,优选为最佳提取工艺。本实验采用上述提取方法提取3批龙叶,计算得龙叶提取物的平均提取率为47.0%。本实验使用了喷雾干燥制粒的制备工艺,避免龙叶所含挥发性成分因加热干燥而造成损失。

3.2龙叶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几乎成为中药材和中成药首选的鉴别方法[9]。《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龙叶生药材的鉴别项采用的便是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同时丘琴等[10]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龙叶的氨基酸与皂苷等部分进行了定性鉴别。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对龙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龙叶配方颗粒制成的供试品溶液与龙叶对照药材薄层色谱图的相同位置有相同的斑点,说明两者主要成分相同。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同时,龙叶配方颗粒的各个检测项也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

3.3龙叶配方颗粒的定量分析

相关研究显示,龙叶含有皂苷类、苷类、生物碱、香豆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在各个批次中的含量较为稳定,专属性良好[11]。同时药理学研究显示,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主要的药理学作用是抗炎、止咳、解痉、抗溃疡等,与龙叶配方颗粒在临床上的主要疗效基本一致[12-14],具有很高程度的代表性,因此,本实验将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作为质量分析考察的主要指标。《中国药典》2015年版首次将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作为龙叶生药材含量测定的指标,进一步佐证了其作为龙叶制备颗粒质量分析指标的可行性[4]。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叶配方颗粒中的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通过对色谱条件的考察验证,该方法专属性高,测定有效、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优化的龙叶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环保,所得产品符合药典要求,适合用于大生产过程中龙叶配方颗粒的制备。同时,本文所采用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适用于龙叶配方颗粒的质量分析评估。

[参考文献]

[1]梁柏照,李中尧,何英姿.龙叶的质量分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110-112.

[2]李亚楠.壮药龙叶化学成分及抗炎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

[3]丘琴,赵芯芝,甄汉深,等.龙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6,39(2):331-333.

[4]韦建华,莫惠雯,蒙秋艳,等.壮药龙叶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草药,2016,47(20):3560-3564.

[5]莫惠雯,曾艳婷,韦建华,等.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广西中医药,2015,38(5):70-72.

[6]丘琴,范秀春,甄丹丹,等.龙利叶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8):41-42.

[7]韩磊,向云霞,徐磊.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述[J].新疆中医药,2011,29(3):82-85.

[8]谭建宁,杜成智,梁臣艳,等.龙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4):645-649.

[9]刘红丽.龙利叶和桫椤的化学成分及桫椤指纹图谱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10]丘琴,陈明伟,甄汉深,等.叶茎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研究简[J].广西植物,2016,36(11):1330-1334.

[11]何鹏,王国才,李药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叶中山柰酚-3-O-龙胆二糖苷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4,(8):811-813.

[12]徐启森.龙叶和大花第伦桃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13]沈小静.龙利叶止咳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3.

篇10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的2009年二季度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及质量分析会。我代表四川家具行业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汇报一下四川家具产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和质量状况。

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1999年到2009年是四川家具产业异军突起的十年。目前,四川家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工业企业5000余家,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年产值300多个亿的四川新兴支柱产业。四川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聚集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四川“全国家具制造第三城”的名号名扬大江南北。在国内特别是中国西部形成了家具工业化的一枝独秀。涌现出了“中国最大的板式家具企业”全友家具和明珠家具、双虎家具、好迪家具、好风景家具一批驰名全国的家具企业。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四川名牌产品15个。在全友、明珠、双虎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川派家具攻城掠地、全国布点实现了四川家具量的超越。逐渐站立起来的四川家具产业集群开始了二次腾飞,期望丢掉“全国第三”的旗号,梦想上坐中国家具的头把交椅。

但是,四川家具在取得量的突破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四川家具行业前10名企业的总产值占到行业全部产值的30%以上。其余企业的年平均产值不足500万。

2、质量意识不强。有部份中小企业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生产,使用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和落后得生产工艺。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四川家具声誉。

3、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通过努力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四川名牌产品15个。然而广东省家具行业到目前已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与广东比我们差距还很大。

4、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家具行业除部分大中型企业具备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外其余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抄写和仿制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从这次会议公布的监督抽查结果来看也反映了目前四川家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抽查结果表明:四川家具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领导重视、质量意识较强、管理较为严谨、产品质量稳定。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领导不重视、质量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管理混乱。而且部分企业是由于拒绝检查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中小型家具企业的质量工作急需监管和改善不然将影响四川家具的声誉,影响四川家具产业的发展。

对于监督抽检出现的问题,希望我们的行业企业。

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标准,自查自纠。各企业必须认真组织技术骨干,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全面剖析产品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二、要全面配合质量监督部门,认真整改,要切实加大整改力度。

三、增强质量意识、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产品质量。

四、要大力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小组知识、顾客满意评价和测量方法:、现场管理培训。要深入组织发动,使企业建立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