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速测量范文
时间:2023-04-11 03:3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声速测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常见空气中声速测量方法
声速的测量通常有两类方法:一种方法是测量声波传播的距离s和时间t,然后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声速;另一种方法是测量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λ,然后根据公式v=λf计算出声速。
前一种方法只需要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和时间测量工具秒表,后一种方法则需要声速测量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专业工具,且后期的分析处理较为复杂。所以在初中物理学中声速的具体测量方案都是基于前一种方法设计的。教材中普遍使用了发令枪测声速,即一名同学持发令枪在起点发令,另一名同学在终点测出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间的时间间隔t,再根据公式v=s/t算出空气中声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基于前一种测量原理,进行了各种声速测量尝试,找到一种较为准确且简单的测量方法:利用摩托车测量法。
二、改进后的空气中声速测量方法
1.实验原理
v=s/t。
2.实验器材
摩托车(豪爵海王星)、卷尺、秒表(电子式)。
3.实验方案
首先用卷尺测出合适的直线距离s,在该直线距离的起点放置一辆摩托车,并将摩托车头部正对直线距离终点的同学乙,起点同学甲使得摩托车喇叭和头部车大灯(头灯)同时工作,终点的乙同学自看到摩托车车灯亮起时开始用秒表计时,待听到摩托车喇叭声时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即为声音在直线距离s中传播所用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出空气中的声速。
为了解决传统发令枪测声速中距离难把握的问题,我们在实验中采取从声源(摩托车喇叭)逐渐远离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在确保能较清晰地听到声源发出声音的前提下,通过多次比较发现距离在600m左右为最佳,大大减小了人的反应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实验数据及处理
在多次对比实验的基础上了最终确定了直线距离为s=612m,并测量出了18组数据。根据公式v=s/t我们分别算出18次实验中的声速,如表1所示。
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根据18次所测得声速求得所测声速为v=327.8m/s。
同学甲将起点摩托车移至终点位置,而乙同学移至起点,重复实验,再测出18数据。根据公式v=s/t,我们分别算出了18次实验中的声速,如表2所示。
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根据18次所测得的声速可求得所测声速为v=321.5m/s。
5.实验思考
为什么两次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分析:测量中所选择的直线距离沿着南北方向,两次声源和测量者的位置正好相反,前18组数据是顺风测量的,而后18组数据是逆风测量(风向为西北风),风速影响了声速。
三、实验注意点
综合多次实际测量操作,在具体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摩托车的车头大灯亮度较亮,摩托车喇叭声音较响。
2.所测直线距离要适中,对于豪爵海王星踏板摩托车距离600m左右较为合适。不同型号摩托车的喇叭响度不同,在实际实验中可采取从声源处逐渐远离的方法寻求最佳距离。
3.为保证车灯和喇叭同时工作,先将车灯开关打开,同时左手长按喇叭按钮,右手通过拨动钥匙来使得摩托车电路接通,使得车灯和喇叭同时通电而同时工作。
4.尽量选择无风或风速较小时进行实验,以减小风速对声速的影响。
5.为防止环境噪声的影响,可选择晚上进行实验,而且可增加对车灯的可视度,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6.在具体实验前,甲乙同学应进行多次练习,熟练配合,实验时应该进行多次实验,确保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四、实验方案优点
该方案原理简单,所用器材简单常见,无需专业测量仪器,操作简单,可行性较强,适宜所有中学使用。更重要的是在夜晚漆黑安静环境中操作实验,摩托车车灯的视觉效果和摩托车喇叭声音的听觉效果较好,实验中声音传播距离较长,最大限度地减小人的反应时间的影响,测量结果较精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安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篇2
关键词:水泥检测影响因素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水泥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的用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运用水泥进行施工建设,第二种就是把它当做原材料进而合成混凝土进行更广范围的应用,可见这种材料在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使用上的广泛性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水泥的检测工作,当然也只有质量好的水泥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也是我们最为需要的,因此,在施工中运用水泥之前我们必须针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一定的检测。
1水泥检测的重要性
在进行具体的水泥检测工作之前我们必须给水泥检测进行定位,也就是要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水泥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在水泥检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把握,杜绝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建筑施工中针对水泥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级忽视所有使用材料中最受人关注的一种,证明施工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水泥的质量问题在整个施工工程中的重要位置,关乎到整个施工的后续规划和建设。尽管如此,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建筑生产中仍然存在这种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的水泥检测工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注意并且予以解决。
从水泥的检测过程来看,不管是首先进行的水泥检测样品的抽取保存,还是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抑或者是检测设备的选取和调试,监测的顺序流程是否准确都关乎到整个水泥检测的成败,可能这些小环节上的问题收不到工作人员的重视,但是一旦出现误差将直接影响水泥的检测结果,进而就会影响水泥的使用,从而造成水泥在整个工程中使用的偏差,甚至致使工程的失败。因此,具体的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于水泥检测的重要性认识,然后才能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科学合理的严格执行每一步的具体操作,避免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影响因素的出现,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的施工中的水泥使用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提高水泥使用的准确性。
2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在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影响水泥检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基本上在整个的水泥检测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这些因素都可以分为两类: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2.1水泥检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为水泥的检测最终都要需要具体的施工人员去进行操作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因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当因素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常会看到的很多一样的水泥样品、一样的实验仪器,甚至采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实验操作人员其实验操作出来的结果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虽然有时这种差异并不是很大,在我们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有时由于操作的严重失误,这种误差就会比较大,就会造成实验数据的严重偏离,从而影响对于水泥质量的判断。
2.1.1水泥取样时的影响因素
水泥的取样是进行水泥质量监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样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水泥的质量结果评价,因此水泥样品的代表性极为重要。一般说来,对于水泥的质量确定有两种方式,即抽取试样进行检测和就以水泥的产品验证报告为准,这两种方法都是得到公正认可的水泥质量判定方式,而在我们的施工建设中一般就是进行抽样检测来得到确切的水泥质量评价;抽样的方法一般来说也有两种,一种是在生产完成后运送到施工场地前进行的抽样检测,另一种就是在交货地点进行的抽样检测,但不管是哪种方法进行的抽样检测在进行具体的水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一次复查,也就是说使用前必须进行再次的抽样检查才能确保水泥的合格使用,这一步在现实的生产中很容易就被忽略掉了,很多的生产建筑团队觉得这种重复性的操作没有任何的意义,也就不回去执行,这样水泥检测的代表性就很严重下降,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水泥的具体使用规格数据和原有检测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1.2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试验前一天将水泥、标准砂、试验用水放入成型室。试验时,应先测量它们的温度是否一致,并予以记录。对温度的测量是保证试验准确的重要条件。试体成型室对温度、湿度要求相对较宽,容易达到要求。养护箱可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水泥养护箱,也容易达到要求取样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因为人为操作的影响而产生的诸多差误。首先在抽取的水泥样品的储存方面就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储存的仪器选择,时间的控制,防水的严格控制,密封保存等众多方面的严格控制稍有失误都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其次,在实验中对于样品数量的选择和试验程序的规定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是最多的;最后在试验完成后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记录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在水泥取样的总体中所罗列的生产日期等具体的参数不齐全也会影响到实验的检测过程。
2.2 水泥检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泥检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的影响和实验环境的影响。
2.2.1实验设备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
水泥检测的基础最主要的就是水泥检测仪器设备,水泥检测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而影响到根据实验结果而进行的水泥的使用。首先,目前在应用中的很多水泥检测设备不过关,这也和我国的生产能力有关,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五的生产厂家能够进行水泥检测一起的合格生产。此外,水泥检测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过程中,甚至与维护过程当中都会对于水泥的检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要针对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行设备的运行检查、监测期间的核查和再次的校准等多步操作。
水泥检测仪器的计量校准、检定是水泥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检测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均应经过校准(检定或自校),制订检定或校准计划表,按照规定的日期及时送检或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现场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仪器的量值只要可能都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无标准的溯源必须经过比对或验证,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按照仪器设备检定计划表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对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振动台(振实台)、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沸煮箱等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对胶砂试模、抗压夹具、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等配套仪器也要认真做好自校和校准,所有的证书及自校记录对其精度及数据范围应对照标准进行核对确认,仪器设备满足其标准规定要求后方予以使用。
2.2.2.实验操作环境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
实验操作结果的误差不仅仅和操作人员有关,和具体的操作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实验操作环境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也是极为巨大的,比如在夏天测得的水泥数据和冬天所测得的数据就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测量中就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另外实验环境中的一些杂质对于实验结果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可见,实验环境对于水泥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控制好实验操作环境才能确保水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提高水泥质量检测的措施
既然水泥检测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我国水泥检测工作的现状如何提高水泥检测的质量,做好水泥检测工作编制的我们去探讨。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看,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水泥检测设备的质量水平,百分之三十五的质量合格率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水泥检测的正常需求,在今后的设备生产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设备的质量,确保设备的可利用性;2)建立完善的水泥检测实验室,确保水泥检测能够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3)提高水泥检测人员的施工质量,确保水泥检测操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和科学把握。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水泥的监测工作极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的水泥检测现状不容乐观,对于水泥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针对这种多的影响因素,如何提高水泥检测水平,确保建筑施工中水泥的合理使用,这才是具体应用的核心问题,也必将成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量化管理;对策
当前医学抗生素种类繁多, 在临床上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针对合理应用抗生素, 各医疗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但仅限于宏观方面的管理, 对于医师用药行为仍缺乏细量化管理, 因而当前对于医师的合理用药行为尚缺乏有效的考评标准。基于此, 作者对当前滥用抗生素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探讨了抗生素应用量化管理的策略, 现简介如下。
1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
1. 1 医师对抗生素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当前有关于医务人员如何合理、正确应用抗生素仍缺乏相关的规范和指导, 且仍有不少医师对抗生素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未深入了解抗菌药物, 对其药理作用尚不明确。为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往往在临床上大剂量应用, 例如过高的临床用药标准, 手术过程中抗生素应用过多, 或广谱抗菌类药物的直接应用等, 还有部分医师在治疗过程中以抗生素为常规用药, 在给药前未实施相关的药敏试验, 更未以生物学分析报告为依据来指导用药。除此之外, 临床上缺乏充分的用药标准, 医务人员大多凭借自身经验来对患者作出用药决定, 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1. 2 患者的错误认知
对于抗生素, 绝大多数的患者对其缺乏足够了解, 而患病后, 患者急于见到疗效, 因而往往倾向于最新、最好的治疗药物, 或大剂量服用某类有确切疗效的药物。长期如此, 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细菌耐药性也随之升高, 不利于以后的治疗。有些患者对于抗生素产生了一种奇怪的依赖心理, 不管何种病症都服用抗生素, 甚至感冒也不例外, 对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能够收到治疗效果, 而对病毒性感冒则难以奏效。还有部分患者因各类原因不愿去医院就诊, 而是去药房购买药物自行服用, 往往导致“因药致病”。据相关报道, 国内每年死于滥用抗生素人数高达8万。
2 抗生素应用的量化管理
2. 1 以预防用药、手术预防用药、局部用药的给药方式与途径等相关规定以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为参考依据, 对医务人员应用抗生素行为进行评估和规范。
2. 2 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纳入医疗管理评估体系, 院方组织相关部门对病历与处方作定期抽查, 对各部门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评估结果直接挂钩于奖金分配[2]。
2. 3 临床各科室在定期对医务人员实施业务考评时, 医疗技术水平评估中应包含合理用药指标, 在使用限制性应用或较为昂贵的抗生素时应经过相关部门领导批示, 以多方制约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有效保障[3]。
2. 4 对抗生素应用量的限定值予以明确[4]。针对每年抗生素应用的百分点目标, 院方应予以明确。各科室应避免抗生素的无目的应用, 在手术期应遵循相关规范应用抗生素, 并以手术大小、时长、手术切口类型以及患者体质来决定是否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用药, 对抗生素给药频度予以严格控制, 感染预防过程中抗生素的常规应用应减少, 科学选择用药种类, 对宿主机体内部正常菌群予以保护, 关注患者营养状况。通过各类有效措施降低抗生素的总体应用频率, 确保抗生素应用实现其预定的百分点目标。
2. 5 抗生素监测力度应不断加强, 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对于较为特殊的严重感染患者, 药剂师应严密监测细菌药敏性、血药浓度、血清杀菌效价以及耐药性变迁等多项指标, 给出抗生素药动学特点、监测数据、不良反应等参数, 为临床提供有力支持。临床科室以收集整理后的反馈信息为依据, 并与患者感染部位、生理和病理特点相结合, 加以综合分析后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并依据实际情况作实时调整。
2. 5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用药知识讲座, 向患者宣讲抗生素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避免进入“用药误区”。医院应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各类用药知识讲座, 在强化医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 优化其知识构成的同时, 向患者宣讲合理用药观念, 告知其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 从而使患者对医师劝告能够理性对待。同时从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两个层面入手, 达成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共识, 使合理用药水平在整体上得以提高。
3 小结
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实施量化管理, 定期评估临床医师自用药到药效学评价环节的表现, 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纳入医师个人合理用药行为, 并向患者宣讲抗生素知识, 对于预防和控制抗生素滥用, 实现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俊华,何述萍,曾婧,等.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现状的调查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47-48.
[2]刘更新,曹素芬,柴润国,等.抗生素应用管理定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4):125-127.
篇4
关键词: BOD5测定方法影响因素
引言
标准稀释测定法是生化需氧量传统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而被许多环境监测部门与污水处理厂所采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水中BOD5的测定结果,本文对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使测定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1、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方法
1.1标准稀释法
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又称标准稀释法。标准稀释法是生化需氧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比对考核、仲裁分析等采用的方法。目前标准稀释法BOD5的测定,指经中和及除去毒性物质或经稀释后的水样(必要时加入适量含好氧性微生物的接种液,以使水样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对有机物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置入密闭容器(培养瓶)中,于20 ℃暗处放置5d,由测定最初的溶解氧量和5d后的溶解氧量,从而计算出在5d期间的消耗氧量,根据稀释倍数求出BOD5值。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被氧化,称为碳化阶段,在20℃下要7~20d才能完成;第二阶段是含氮化合物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氨,当水中的氧充足时,再被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称为硝化阶段。第二阶段进行缓慢, 20℃下需100多天才能完成。一般来说,经过5d的生化过程,碳化阶段已进行了大半,大量的吸氧过程已经过去,并开始进入硝化阶段。因此,目前国内外均采用20℃培养5d的生化需氧量作为水体质量的重要参数。BOD5测定值约相当于最终生化需氧量的67%,此法适用于2ml/L< BOD5
2、BOD5测定有关影响因素作以下分析。
2.1 稀释水
通常情况下是指在500mL水中,加入lmL磷酸盐缓冲液、1mLMgS04溶液lmLCaCh溶液和lmLFeCl3溶液,再稀释至1000mL后混匀。稀释水中的溶解氧要求在8-9mg/L之间(20℃),并且稀释水自身的BOD5应小于0.2mg/L。BOD5的测定过程是一个生物氧化过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均需要一定的无机营养元素,而N和P是最基本的无机营养素。因此,在标准测定方法中,必须加入各无机营养物质。若想比较准确地了解水体的纳污能力,准确测定水体的BOD5数值,根据纳污种类的不同,纳污水体中的营养物种类不同,一般需要直接使用纳污水体作为稀释水。但是若选直接水体作为稀释水,水体中所含的部分藻类不仅会消耗溶解氧,也会因为无光合作用而死亡,然后作为有机物消耗溶解氧,造成较为严重的正误差。因此,稀释水的选择也甚为重要。
2. 2 接种
接种稀释水是BOD5进行质量控制的首要问题,要获得理想的接种水,就必须对接种液进行认真科学的选择,接种液的来源之一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不宜用刚排出的生活污水,最好采用污水井盖下靠井壁位置的水,因为此处污水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长。在北方冬天天气寒冷,菌种生活能力差,可采用室内培养菌种;接种液的另一来源是花园土浸出液,采集花园土时要考虑季节和温度,春秋季阳光充足温和,适合细菌及微生物繁殖,可从浅层2~3cm处采集;夏季则因温度过高,太阳光直射的缘故要在离地表5~6cm处采集,否则细菌及微生物太少;冬季温度又太低,采集的土样要经增菌方能使用,稀释水接种时还应考虑到接种液的浓度、均匀性及加入量。接种液的浓度以其BOD5为100ml/L左右较好,最好采用较浓的接种液,过滤后,用稀释水稀释到BOD5为100ml/L左右,再按水样浓度和接种比例接种,这样可以避免因接种液的不均匀及比例不当而造成的BOD5值的忽高忽低。
2. 3 水样的稀释倍数
稀释接种法中,稀释比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因素。正确的稀释倍数,应使培养后剩余的溶解氧浓度为原始浓度的1 /3 - 2 /3之间,或消耗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而剩余溶解氧在1mg/L以上。为了获得正确的稀释倍数,首先需要仔细分析水样的特点,然后再确定稀释倍数的大小。若水样是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清洁地表水,可以不经稀释直接进行生化培养。对于那些已受污染的废水、工业废水等,则必须先稀释再培养。
2. 4 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由于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只能在pH = 6.5-8.3的范围内存活,因此在标准监测方法中规定,稀释水的pH值必须用缓冲溶液调至7.2。
2.5 测定温度
温度不仅对化学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对生化反应也有明显改变。―般说来,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有机物的氧化速率随之加快,溶解氧的消耗量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标准监测方法中规定统一的生化培养温度在20℃。
2.6 毒害物质的影响
在测定医药、医疗、化工、农药、造纸等废水的BOD5值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是水样中的各种不同的化学元素(例如: Cd、Cr (V1) 、Cu、Pb、Hg、Ni、Ag、Zn等重金属离子)和化合物(例如:消毒剂、有机农药等)会对微生物产生较大的毒性作用,致使生化培养过程终止,测定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2.7 溶解氧
一般稀释水的溶解氧控制在8 ~9mg/L 间较为合适,稀释水中的溶解氧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BOD5 试验失败。过高时在培养过程中会因饱和溶解氧自行逸出,造成BOD5 测定值的正误差;过低则不足以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另外,冬季采集的地面水,水温通常低于20℃,尤其在北方,水温可达0℃对于较清洁地面水,溶解氧含量通常过饱和,若不将水温提高即直接测定,同样会因过饱和溶氧的自行逸出而造成测定误差。溶解氧(DO) 是评价地面水质的重要指标,它的测定是环境监测中常见的检测项目,在工业、农业、医疗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2.8 硝化作用的影响
篇5
关键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素 含量测定
前言
生物素(d-Biotin)又称维生素H或辅酶R,主要作为各种羧化酶的辅助因子。对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有重要意义,广泛应用于医疗,多维制剂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已载入美国及欧州等国药典,含量测定均采用化学滴定法。本文建立了测定生物素的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速度比较快。
实验部分
一、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 Chemstation 色谱工作站
2.试剂
乙腈( 浙江临海市浙东特种试剂厂,色谱纯)
三氟乙酸(上海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磷酸(杭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
3.试验样品
生物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含量100%,批号:1029*1-0001)。
生物素样品(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20070826,20070827,20070831)。
二、实验方法
1.色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Agilent)1100 (LC)
色谱柱:VP-ODS色谱柱(4.6 mm×250mm,5um);
流动相:取乙腈250ml,加磷酸1ml,再加入0.05%三氟乙酸溶液750ml,混合均匀,过滤;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210nm;
进样体积:20μl
柱温:室温。
2.测试方法
精密称取生物素样品约1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生物素对照品约1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溶液。分别将上述两种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主色谱峰峰面积,用外标法计算生物素含量。
三、方法的确定
实验方法的确定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柱温的选择与确定等。本文重点阐述检测波长的选择与确定。
由于生物素结构具有有一定的极性,因此选择采用反相色谱法,色谱柱选择常用的ODS柱,尺寸4.6 mm×250mm,填料粒径5um。
1.检测波长的确定
根据生物素本身紫外吸收的特性,使检测波长尽量靠近生物素最大吸收波长且尽可能避免溶剂截止波长的影响。
1.1 溶剂截止波长的影响
我们所使用的流动相和溶解样品涉及的溶剂为乙腈,由于乙腈的截止波长为190nm,因此我们应该把波长的选择放在大于或等于210nm的范围。
1.2生物素的紫外吸收特性
当然波长的测定主要还是依赖于待测试样品的紫外吸收特征来决定的。为测定生物素样品的吸收特性,我们使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器)进行测定得到生物素标准品的紫外吸收色谱图。生物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198nm左右,从该波长开始随着波长增大,吸收变弱。高于225nm时,生物素没有明显的紫外吸收迹象。198nm~215nm是生物素紫外吸收相对较强区域。结合流动相中所含溶剂乙腈截止波长的影响。故选择范围应大于等于210nm的波长。在210 nm ~215nm区域下生物素的最大吸收在210nm,故最后选择210nm。
2. 流动相
流动相:采用乙腈-磷酸-0.05%三氟乙酸溶液(250:1:750)为流动相。
取空白溶液(流动相)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进行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将空白溶液的色谱图与样品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空白溶液对生物素的测定无干扰。
取生物素对照品溶液(2.2测试方法)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进行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图,结果该色谱条件下生物素峰的较高的柱效(本次为7943理论塔板数)和较低的拖尾因子(本次为1.146):
四、方法验证
1.线性试验
精密称取生物素对照品25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1.0ml、2.0ml、3.0ml、4.0ml、5.0ml、6.0ml各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0.05 mg/ml、0.10 mg/ml、0.15 mg/ml、0.20 mg/ml、0.25 mg/ml、0.30 mg/ml(涵盖范围相当工作浓度的25%至工作浓度的150%),分别取上述溶液20ul注入色谱仪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计算的结果见下表。
经回归分析可得,生物素样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8246.29 C + 15.73 (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 0.05~0.30mg/ml
以上结果表明,在样品浓度0.05~0.30mg/ml(相当于工作浓度的25%至工作浓度的15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 准确度(回收率试验)
篇6
关键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制约因素;提升对策;涡阳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35-02
涡阳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5个镇(场),377个村,总人口1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2万人,农村劳动力74.7万人,耕地面积13.11万hm2。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优势农产品(小麦)产业带建设示范基地,是国家、省划定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2003年以来,连续6a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蝉联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2009、2010年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1、2012年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2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2%,平均产量342kg/667m2,总产124.4万t。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3位。虽然我县的粮食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产量水平同我县及周边省市的高产田块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依然有很大的增产空间。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制约因素
1.1 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素质偏低 全县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者达45万人以上,超过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0%。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老年人,文化素质偏低。村里虽然有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服务队服务,但因为机械少、人员少、时间紧,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追肥、病虫害防治、干旱年份的抗旱等田管进度缓慢,科技含量低,粮食种植的关键技术落实比较困难。
1.2 耕地质量不高 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平均为14.73g/kg,为中等偏低水平。同时土壤结构不良,耕层变浅(根系多集中在8~12cm土层),雨后地表易结壳,通透性差,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偏低,作物抗干旱、抗渍害能力差,制约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
1.3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我县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旱灾、涝灾、风灾、雹灾、连阴雨等气候型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2012年秋种,粮食生产就遭遇了秋种干旱、11月份低温、春季干旱和60a一遇倒春寒旱冻叠加、小麦成熟期间连阴雨、夏种后期干旱、7月份干旱、8月份干旱、夏季50a一遇高温热害等自然灾害。粮食作物病虫害多年来持续多发,个别病虫害重发,近年来还出现了小麦黑潜叶蝇、玉米二点委夜蛾、玉米弯孢叶斑病等新生病虫害,对粮食作物大面积创高产具有较大威胁。
1.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未能覆盖全部耕地。全县耕地面积13.11万hm2,有效灌溉面积8.3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3.8%;除涝面积11.0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4%;旱涝保收田面积3.98万hm2,仅占耕地面积的30.4%;二是灌排设施薄弱,工程建设不配套。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着建设标准低、田间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常出现上通下阻,不能有效灌溉。三是灌溉方式落后,节水灌溉面积较少。全县节水灌溉面积仅0.73万hm2,绝大部分还是采用“小白龙”的传统方式,不仅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而且在小麦、玉米出苗过程中补墒或在小麦中后期浇灌效果较差。
1.5 大型、新型和复式多功能机械较少 全县拥有各类播种机16 826台,拖拉机45 095台,联合收割机5 760台,多为小型机械,大型、新型和复式多功能机械较少。严重影响了整地、播种质量,对产量影响较大。
1.6 科技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实用人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不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老问题尚未解决。服务体系呈现县级强、乡级弱、村级无的现状。乡镇虽有办公场所,但技术人员少,且不能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村级没有技术人员,村干部没有精力过问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大多掌握在农技推广部门、部分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层面,农业技术推广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影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速度。
1.7 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 近几年,我县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虽有较大改观,但尚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规模小、不规范。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8 规模种粮面积较小 目前,土地多分散(下转58页)(上接35页)在一家一户的农民手中,农民恋土观念较严重,边打工边种田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同时,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健全,土地流转还没有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流转进程较为迟缓。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58万hm2,流转率仅达到19.67%。,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493户,流转土地0.9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46%。
2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2.1 提高耕地质量 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搞好田间灌排渠系、土地平整和机耕道等建设。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力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结构和养分平衡关系,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将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低产田改造为中产田,确保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稳定提高。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耕地质量监控,抓好地力与墒情监测、环境质量监测。
2.2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无水源和一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灌溉站、机井、渠道无法使用的问题,尽快消灭灌溉死角,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2.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大新型农机具推广力度,积极推广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推广复式作业(具备收获、耕作、施肥、秸秆还田、播种等功能)、玉米收获和土壤深松等机械设备,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逐渐改变新型机械偏少、适宜于农艺的机械偏少的现状,全面提高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强技术集成和资源整合,联合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和规范化的农机操作使用技术。
2.4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培训体系;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机械,提高科学种植水平;提升科技对小麦、玉米生产的贡献率。二是认真抓好乡村干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粮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机手五类培训对象的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三是发挥高产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扎实推进农业部“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充分展示高产成果,进一步发挥高产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四是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组织农民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市场意识、管理能力。
2.5 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粮食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队、植保专业服务队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着力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扩大组织规模,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开展耕、种、管、收系列粮食生产专业服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篇7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服务质量水平测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3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 目的
2005年的全运会,2013年的亚洲青年运动会,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我省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相继颁布实施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体育公共服务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2014年8月,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办,审时度势地加快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评估其服务质量,探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1.2 意义
(1)改善民生状况,推动江苏省群众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2)提高服务水平,夯实江苏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基础;(3)促进全民健身,响应国家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副省级市1个(南京)、地级市3个(苏州、盐城、徐州)、县级市6个(沛县、东海、涟水、江都、通州、江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社区的部分居民作为调查研究。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阅读国内外有关书籍的基础上,大量查阅相关学术论文、文件和新闻报道,并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访谈法。采用访谈法可以直接的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能够较好的反映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质量的认识及态度。
(3)实地考察法。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现状,对有关社区的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对社区开展现状做出全面客观的了解。
(4)逻辑分析法。本研究对调查收集的问卷、实地考察及访谈收集的有关数据,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探讨与逻辑分析。
3 测量
3.1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的实H执行力较低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示范区合作协议以来,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江苏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在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江苏把贯彻实施部省合作协议作为全省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列入省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印发《职责任务分工方案》。但是在实践中江苏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制化建设程度却较低,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力仍然较弱,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程度并不高。
根据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制定如表1:
通过表1可以发现,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并不高,认为“非常满意”仅有8.7%,“较为满意”占有32.5%;然而认为“一般”和“不满意”却分别占到了48.9%和10.2%。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导致居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低。
表1 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程度统计表(N=600)
表2 社区体育服务经费主要来源(N=12)
通过表2可以看出,目前所调查的六所城市社区体育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和社区部门自筹;仅有少量社区体育经费还来自开发商、企事业单位捐赠或是居民缴费;并且可以看出所有社区体育都要依靠政府拨款,这就对政府部门的要求较高,若政府部门不能处理好社区体育经费的问题,将直接决定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开展的状况。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江苏省体育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优秀远动员训练基地以及大型比赛场馆的建设,即在竞技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较多,而用于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经费较少。这种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必然导致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质量较低等。
3.2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和效率较低
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向公众提供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时,其服务行为是否及时、快速,主要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完成的速度。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效率是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在向公众提供各项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能否使得公众各项体育需求得到高效的满足。调查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存在地区差异,仅有少数城市(如南京、苏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速度和效率良好,基本能够有效地满足公众的各类体育需求。但调查的其他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执行速度及效率较低,如沛县、江阴、涟水等县级城市,其体育公共服务的速度较慢,未能有效地解决公众的各类体育需求。
3. 3 未能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缺乏健身指导的力度
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体育社团在我国体育改革进程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影响体育改革走向的因素之一。江苏先后将体育社团发展纳入建设体育强省、体育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近几年来各种体育社团数量不断增加,体育社团的种类也不断的增加,甚至出现了各种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也不断地壮大,并且指导员的培训和考核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表3发现:存在较大一部分居民从未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甚至对周边的体育社团不太了解,其比例达到28.2%;而部分社团居民即使参加了体育社团活动,但是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频率却较低,其中很少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人数比例高达40.2%;仅有少部分居民经常或总是参加社团体育活动。这些充分说明社区居民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
表3 社区居民参加社团活动频数统计表(N=600)
社区体育的三大支柱包括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政策法规和体育指导员。其中社区体育指导员作为社区体育的核心,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4 2015年城市社区健身指导员对社区指导次数统计表(N=12)
通过表4发现,社区体育指导员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次数相对较少,全年指导次数超过6次仅占有16.7%;指导次数多集中在2-5次之间,其比例达到75%;并且仍有8.3%的社区每年健身指导的次数仅有一次。这些说明了社区健身指导员对社区健身活动的指导力度太弱,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体育文化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4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的种类、举办频率及参与度较低
所调查的江苏省十所城市社区已基本建立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但供给程度并不高。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是社区体育相关管理部门为社区居民举办地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增强社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居民的体育知识,为居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
表5 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种类统计表(N=600)
通过表5发现,所调查的十所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以太极拳、广场舞等项目为主,其比例分别达到39.3%和48.2%,这些体育项目均属于非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并且动作节奏缓慢,具有较强的保健性。因此,多抵欣夏耆嘶嵫翊死嘣硕项目。而青少年喜欢的运动项目所占人数比例却较少,因受到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制约了该类项目的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部门应考虑增加场地器材建设,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项目,增加青少年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增加参与社区体育的人群,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使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4 评价
(1)通过理论的梳理,采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各个因素,评价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将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对公共体育服务属性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有效性。
(2)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重要性评价体现的是居民对各类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程度,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锻炼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体(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32页)育服务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易得”的层面上,而且对服务质量、锻炼环境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从满意度调查整体结果来看,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存在差异,公共体育服务在各方面与居民的期望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评价标准差均大于重要性评价,居民在重要性评价方面有较强的一致性,而满意度评价差别较大,政府还未能充分挖掘公共体育设施的价值来满足不同居民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
(4)结合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及县域的特点,提出继续保持高满意度―高重要性项目的良好运转;避免高满意度―低重要性项目的资源低利用率;转移对低满意度―低重要性项目的资源分配;加强对低满意度―高重要性项目的投入和关注等策略。
参考文献
[1] 秦勇,张秋.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v.33;No.19603:86-89,85.
篇8
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患者逐渐由维持生命到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大大提高。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费用和回归社会等影响因素应引起关注。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256例,其中男228例,女2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3岁,通过观察发现,其影响因素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问题存在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现探讨如下:
1 血液透析费用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有不同于其它疾病的特殊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并发肾脏病变的人数逐渐增多,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增加,需终身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这就相应加大了生存费用,一般患者难以承受。
血液透析费包括:透析机和水处理成本费,透析器、透析管路、内瘘针、透析液、预冲液成本费,医生、护士的技术和人工费。
我科血液透析患者的付费方式:基本医疗保险,分成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管理,统筹基金用于支付透析和住院费用。每次透析费平均400元。其中,个人支付20%-30%甚至50%,可见个人支付费用的比例很大,甚至超过支付能力。给家庭及单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多数患者对此感到格外焦虑,需要足够的援助和保障措施。
我们认为解决血液透析费用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降低医疗成本:①规范透析机构、技术标准和价格,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医疗质量。②对透析机、消耗品和药品公开招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价格。③帮助患者用好有限的医疗费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合理使用各种消耗品,减少浪费。④国家政策扶持。⑤透析器复用,如果每只透析器重复使用5次,则透析器费用可以降低1/5。(2)提高医疗保险回报率。医疗保险机构应根据我国国情,扩展业务,吸引多数人投保,增加保险回报率。(3)鼓励家庭社会共同资助,增加社会救助。
2 家庭婚姻问题
2.1 家庭: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彼此关照,和睦相处。家庭支持的发生率较高,支持源主要来自于配偶,达80.49%,其次来自父母为60.98%。家庭支持与希望的关系成正相关。即支持率越高,希望水平越高,生存质量越好。家庭成员的支持在医疗护理中起重要作用。获得家人支持的患者,能够很好地面对疾病,面对生活,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相反,缺少家庭支持的患者,多数抑郁、失望,其至产生厌世心理。
2.2 婚姻:调查还显示,婚姻状况和患者生活质量有关。婚姻状况好,爱人的支持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高。而夫妻关系紧张或离婚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极低,仅仅是维持生命,病死率高。未婚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没有爱人的支持,心理问题偏多,生活质量较低。这些情况表明,婚姻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重要。所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对家庭成员进行宣传,让家人了解家庭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以提供家庭支持。另一方面鼓励患者尽可能为家庭尽义务,多与家人交流,调整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保持乐观情绪,以获得家庭支持。
3 回归社会及社会支持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绝大多数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回归社会。他们回归社会以后,通过参加社会各项活动和适当的劳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有所回报和贡献,体现人生价值。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回归社会的比例还比较低。在有工作岗位的患者中,31.4%的患者可以从事工作,但实际上只有5.7%的患者得到工作。导致这些血液透析患者不能回归社会的原因,除患者自身和家庭的因素外,主要是来自社会阻力。由于目前在我国围绕血液透析的宣传还很不够,社会各方面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价值缺乏认识,甚至带有偏见,往往把他们看成是绝症患者,不给提供工作机会。由于要定期接受透析治疗,也时常在工作时间上与单位发生冲突。另外,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困难,血液透析较晚或透析不充分,合并症多,不能从事工作。由于没有工作,社会交际少,缺乏生活来源,看不到自身价值,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逐渐显现,如焦虑、抑参症、社会隔离、甚至绝望,这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活质量。
我科采取了一些做法:(1)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血液透析自我护理和监护中,使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作到心中有数,并鼓励患者参加工作。(2)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血液透析,加深社会方方面面对血液透析技术和透析患者的了解,使透析患者受到关爱,支持透析患者重新就业。(3)合理调整透析时间。在透析时间安排上,积极为患者提供方便,尽可能不影响工作。为患者重新工作或就业创造条件。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帮助和支持,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涛,叶任高,李惠群,等,慢性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国肾病杂志,1995,11(4):227-229
[2] 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28-429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海县小学、幼儿园及部分散居的0~14岁健康儿童,共计6 906名,其中男性3 734名,女性3 172名,城区901名,沿海2 065名,郊区1 428名,山区1 612名,平原900名。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采集距枕部头皮5cm以内的头发,每份0.5g,装入纸袋备用。
1.2.2 检测方法 所采集样品统一送至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测定5种元素的含量。
1.2.3 质量控制 所有采样器材、容器均抽查合格。采发样为专业、固定人员,保证发样采集准确。在发样测定过程中,采用发中各元素标准参考物对测定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1.2.4 调查问卷调查表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询问家长后填写,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家长职业、儿童生活学习环境、饮食卫生习惯、行为表现等。体检表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牙齿
生长情况等,由体检医生检查填写。
1.2.5 儿童发中微量元素正常值[1] 男性):Zn>86.3μg/g;
Fe>27.70μg/g; Cu>8.45μg/g; Ca>576.4μg/g; Mn>2.19μg/g,低于该值为缺乏。女性):Zn>89.2μg/g; Fe>23.05μg/g; Cu>8.75μg/g; Ca>630.1μg/g;Mn>2.10μg/g,低于以上标准为缺乏。
1.2.6 干预方法
对微量元素失衡儿童,针对其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观察6个月后再对其新的发样进行检测,对照评价干预效果。干预措施):改变偏食、厌食习惯,活动远离铅作业区,不使用含铅量高的餐具,每天有10min以上时间晒到太阳等。调节膳食,早餐坚持喝牛奶,多食含铁、锌等元素高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药物治疗):体内缺乏铁、锌儿童使用铁锌氨基酸口服液(10ml/次,2次/d,疗程1个月),缺钙儿童使用钙天力(300mg/次,1次/d,疗程1月)。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卫生行为习惯。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02软件录入经核对整理的数据,采用pss 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儿童发中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2.1.1 儿童头发中各种元素平均水平 受检的6 906名儿童头发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见表1,各元素性别均数比较女性儿童发铜含量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儿童头发中各种元素的平均水平(μg/g)
2.1.2 儿童微量元素失衡情况 6 906名儿童锌、铁、铜、锰、钙的缺乏率见表2。缺铁发生率男性儿童高于女性(P
2.1.3 各年龄组儿童发中元素水平及失衡状况 3~6岁组发锌平均水平最高,7~14岁组儿童发锌平均水平最低,
经方差分析,得F锌=9.075, F铁=194.819,F铜=7.926,F钙=31.461,F锰=38.804,均P<0.01。可认为各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3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结果(Newman-Keuls法见表4。
表2各元素男女儿童失衡情况
2.2 干预效果评价
从已经检测出的锌、钙、铁3种元素缺乏的儿童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抽取部分儿童进行干预试验。锌缺乏145名、钙缺乏152名、铁缺乏130名,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6个月后再次检测其头发中相应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低锌儿童干预效果显著(P
表6干预前后数据比较(±s)
3 讨论
儿童时期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在不断变化,此阶段极易造成体内元素失衡,通过及时经常的检测,可及时调整孩子体内的营养健康水平。本次检测结果表明,宁海县0~14岁低锌儿童占总数的40.33%,且儿童缺锌率女性高于男性。缺铁率男性高于女性。缺锌会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因此,为缺锌儿童补锌是当务之急。对铁、锌缺乏儿童的补充应以服用铁、锌制剂为主要手段,对正常儿童则要注意膳食中增加富含易吸收的铁、锌食物的比例。女性儿童发钙水平偏低,缺乏率也较男童高。不同性别儿童间微量元素失衡现象提醒我们,应注意儿童生长变化,及时提供所需营养。
各年龄组儿童发中元素水平及失衡率):
对于微量元素失衡儿童,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了药物治疗、调整膳食结构、改变行为、生活习惯等干预措施,对低锌、低铁儿童干预效果显著,纠正成功率分别为52.41%、22.8%。这主要因为采取补锌、补铁口服液取得明显效果,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膳食结构改变有效。低铁纠正成功率为22.8%,纠正率较低,这主要与影响铁吸收的因素较多,儿童膳食中含可有效吸收的铁成份较低的原因。而低钙儿童干预前后发钙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提倡儿童早餐加牛奶、豆奶的纠正措施得不到家长及儿童积极落实、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较多有关。因此,加强针对学校、家庭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改善儿童生活环境,减少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微量元素失衡问题。
4 参考文献
[1]郑举鹏.深圳市1200名儿童微量元素水平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488.
篇10
由于近几年高等体育院校的扩招和体育招生政策的改变和放宽,每年报考体育院校的考生人数成大副上升的趋势,能够顺利通过四项素质测试的考生却不太理想。得分受影响的主要项目是投掷和耐力项目得分较低,此外,速度和跳跃项目的得分刚好及格。根据高考项目的特点分析,所有项目的最后用力都是通过下肢运动来实现的,而力量素质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一切项目都有部分力量素质做保障,所以力量素质的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中最关注的问题。
二、分析与讨论
1.力量素质因素分析
1.1发展最大力量因素分析
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亦是指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或一块肌肉在克服最大内外阻力时,所能动员的全部肌纤维中最多数量的肌纤维发挥的最大能力。
最大力量的表现一般是指在各种姿势时,如站立、坐、卧、仰、蹲等身体姿势时,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所克服的最大阻力,以重量来衡量,可用测力计、杠铃、拉力器等来测定.最大阻力是其他力量的基础。
发展最大力量的主要途径有加大肌肉横断面,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两,以加快工作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改进和完善运动技巧。
我们发展最大力量常用的方法是重复联系法负荷强度为75%~90%.每项训练中完成的组数为6~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歇3分钟;静力练习法,通过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来发展最大力量.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3~6秒钟,练习4次,每次间歇时间为3~4分钟。
1.2发展相对力量因素分析
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运动员的相对力量分式为:最大力量运动员体重。相对力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即使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能限制运动员体重增加。
1.3发展速度力量因素分析
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也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速度力量取决与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水平。增长速度力量时,既有速度要求,又有最大力量的要求,需要由速度和力量两个因素相结合完成。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跑是周期性动作,在支撑过程中,为了增大后蹬效果,要求上、下肢积极摆动。当人体腾空后,忽略空气阻力人体整体动量矩保持守衡,两腿相对髋横轴做相反运动、两臂相对肩横轴做相向运动、肩横轴与髋横轴相对躯干纵轴做相向运动,为维持人体快速平衡的运动,人体各关节肌群力量必须全面而均衡发展。
1.4 发展力量耐力因素分析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工作肌耗氧和供氧和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无氧代谢的机能能力和工作肌有效地利用氧的能力,以及运动员克服自身疲劳的意志品质。
发展力量力量耐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强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改进输氧功能,提高糖酵解的能力和增大运动员承受最大氧债的能力。力量耐力虽然与速度项目和力量项目有一定的关系,应用最多的是耐力项目。在训练实践中,多采用克服体重来完成。
2.高考体育项目分析
2.1 100米项目很大程度上依靠速度力量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他需要快速摆脱静止状态,通过加速而达到最大速度,依靠速度耐力较长时间保持这种最大速度,所以必须发挥肌肉最大的收缩速度力量来发展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短跑的训练方法有各种发展加速度、最高速度的跑的练习:负重或不负重上坡跑;多次数的直膝跳等,负荷一般采用自己最大负重的40%~70%强度。练习次数6~10次,完成5~7组,组间间隔2~3分钟。
2.2 决定800米跑项目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速度力量是保证。发展速度力量,一般多采用最大力量的30%~50%,逐步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逐步增加练习次数和组数,着既有利于发展力量的改善,又利于速度力量耐力的改善,更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
2.3 跳远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肌肉力量素质作为基础,在起跳的瞬间利用下肢肌肉的爆发式收缩将身体弹向最大的高度和远度。跳跃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相对力量,但速度力量和相对力量都是以最大力量为基础,因此提高运动员跳跃水平,必须将力量和速度进行最优化组合。练习方法:单腿跳、连续跳栏、代主炮的单腿向上跳跃、跳深、负重半蹲跳、原地纵跳、收腹抱腿或跳起手摸高物等方法。
2.4 投掷项目的用力特点是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力量,它要求强大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相对力量。投掷项目具有上、下肢协调配合产生全身爆发力的特点,训练时应加强上、下肢爆发力的训练,最后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3.力量素质提高的理论基础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依靠肌肉紧张或收缩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人体的运动几乎都是和对抗阻力有关,有较大的肌肉力量,常常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良好的基础。力量与其他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因此,力量是一项基础素质,从事各种不同专项练习均需要进行相关的力量素质训练。
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地运动负荷是从事力量训练的重要条件。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的运动负荷一方面是保证训练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能使学生经济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力量训练的生理机制和原理,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取保力量训练的坚持和有效。积极的休息和恢复,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是从事力量训练的重要保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力量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