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量范文
时间:2023-03-24 07:0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测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GPS-RTK测量应用范围,首先用在控制测量,一般用在四等以下测量与工程测量。其次用在地形测量,用GPS-RTK测量时辅以测图软件,可测绘各种地形图,如:带状地形图与数字地形图等。最后用在放样测量。用GPS-RTK测量有效把放样工作与设计方案结合,提高工作效率。(2)GPS-RTK系统土地测量优点。PTK动态测量是继GPS定位技术后,测量领域的技术变革。有以下优点:①观测点无需通视。精度高,有效距离远,可减少测量时间和经费,使地形点位选择更灵活。②操作简便与自动化高。PTK测量所需人员少与时间短,效率高,且测量成果为独立观测值,不像常规测量积累误差。③观测时间短。通常使用PTK测量中已达到几秒就可测定一点位。能对坐标实时计算,因此可提高效率。(3)RTK技术。实时测量技术以载波观测量为依据的差分GPS技术。GPS测量模式有多种,如静态、准动态与动态定位等。但用这些模式,如不和传输系统结合,定位结果需通过测后处理获得,无法实时得出定位结果,无法实时审核基准站与用户站数据质量,长致使重测。动态测量思想是,安置一GPS接收机于基准站,对可见GPS卫星连续观测,将观测数据用无线电设备,实时发送用户观测站。在该站上,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时,通过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观测数据,再根据定位原理,实时计算与显示用户站坐标与其精度。
2GPS-RTK测量控制要点
(1)控制点确定。设计测量控制点收集,根据需要,收集高级控制点参心坐标、高程成果与坐标转换参数等。其次确定平面控制点,把平面控制点划分等级成:一级、二级与三级。其三确定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可分成五等。最后布设平面控制点,用逐级布设与越级布设结合方式,争取控制点保证一个以上等级点和其通视。(2)测量方法。GPS-RTK测量用参考站RTK与网络RTK两种方法。通信困难时,可用后处理测量模式测量。(3)平面控制点测量。用GPS-RTK测平面控制点,先应该用流动站采集观测数据,用数据链接收参考站数据,系统中组成差分值实时处理,用坐标转换将观测地心坐标转为坐标系平面坐标。其次获取坐标转换参数时,直接用已知参数。最后,GPS-RTK测量起算点应均匀,且能控制测区。转换时根据测区与具体情况,检验起算点,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点组合式分别计算与优选。
3GPS-RTK测量土地测量中应用
(1)技术路线。土地开发所要求绘图比例为1∶10000或1∶2000,这对一定范围精度达到厘米的GPS-RTK测量将完全达到要求。准备工作。测量前检查仪器能否正常;精度检验;项目地基处理与行政界线等资料收集,为保证精度,在控制网中选取已知点求转换参数,校正应选4个以上校正点,且待测点位于校正点范围内。(2)数据采集。测量要素与综合取舍可能和普通测量不同,具体需参照指导书。外业采集时徐绘制草图。每天外业完成后要及时把观测数据输到计算机。一般主要有两种采集,即连续测量与非连续测量。(3)GPS数据处理阶段。开展传输时把电脑与测控设备放一起,就能把当天信息与内容融汇,以表格展示出来,非常便利。(4)图形编辑。用AutoCAD编辑图形,参照外业草图或外业点记录编号把测量区地物按实际连接与形成矢量图,等高线生成与地类符号等作业。(5)图幅整饰与面积统计。依据规范与指导书要求,将绘制土地现状图图号、坐标系、制图单位与其他说明上图。(6)界址点放样与埋设界桩。界址点放样测量方法,用接收机在放站为固定站,用RTK移动站放样和定位时。按这几个步骤:①建立项目与坐标管理。选择参考椭球与参数输入,选择和输入投影带等。②移动站频率选择。根据无线电频率。选一理想频率,移动站与基准站要使用一个频率。③坐标输入。将界址坐标及控制点坐标输入建立项目作为放样与检查使用。(7)测量菜单选择RTK形式,并初始化,完成后启动RTK,然后进行测量。(8)定位放样。从手薄中调出项目放样点坐标,手簿屏幕上放样点距移动站方位与距离,背着接收机,它会提醒走到放样点位置,迅速与方便。移动站正对放样点时,手簿有提示声,表明该点定位成功。然后挖坑和埋设界桩,埋设时不断纠正界桩位置到达到误差要求。良好条件下,PTK初始化需时间几十秒;不良条件下,先进PTK需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4总结
篇2
关键词:RTK技术;土地测量;应用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高,我国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不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国土资源越来越紧张,所以土地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还对土地测绘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人员必须合理应用测绘技术,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RTK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趋成熟,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本文对RTK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测绘单位提供一定帮助,提高测绘的效率。
1 土地测量的定义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局一项基础的工作,其包括地籍测绘、地形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以及后备土地资源的调查等。土地测绘中有着较多的零碎点,测绘人员需要保证测绘数据的精确性,还要保证测绘的工作效率。为了得到准确的土地整理测量数据,测绘人员应先做好调查,对原始图件进行判读,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比如GPS技术、数字摄影技术、遥感技术等。
2 RTK技术简介
2.1 定义
RTK是一种新型的GPS技术,其是指实施动态控制系统,在测量时有着较高的精确性,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房法,可以提高工程放样、地形测图的准确性,有效提高了野外作业的效率。GPS属于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两种技术结合后,测绘结果可以精确到厘米级,这是一种全新的定位测量技术,在现代化的测绘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工作原理
RTK技术有着多种功能,其服务于GPS技术的位置差分、伪距离差分以及相位差分。RTK系统是由基准站、流动站以及通讯系统组成的。应用RTK测量技术时,基准站主要是负责将接收到的卫星信息通过通讯系统传送到各个流动站,流动站可以同时接收与传送信息,在处理好初始化的工作后,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实时信息计算出需要的点位坐标。RTK测量采用的是基于WGS-84的地心坐标系统,其观测到的及结算的数据都属于该坐标,我国测绘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很多测绘单位仍然采用的是大地坐标系或者区域性坐标系统,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测绘部门应对坐标系统进行优化,对测绘的理念进行更新。
2.3 应用RTK技术的优点
RTK技术具有实时动态测量的特点,在结合GPS全球定位技术后,可以实现无通视的观测,其定位的精度比较高,适用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作业于较远的距离,应用RTK技术可以节省作业时间,缩短测量的时间以及经费,可以保证地形点位选择的灵活性。RTK技术操作比较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在作业时不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测量成果属于独立观测值,不容易受到干扰,也不会产生误差。应用RTK技术观测的时间比较短,其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就测定出点位,在解算时也比较快,可以实现实时解算,提高了测绘的效率。
3 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3.1 技术路线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时,首先要确定好技术开发路线,做好土地测绘管理工作,绘图时比例尺多为1:100000,在这一范围内,测绘的精度可以精确到厘米,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测绘结果精度的要求。其具体应用技术路线如下:
一是做好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土地测量之前,应当先检查下各个测量仪器,确保其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RTK测量精度是否准确等。同时,还要确保土地测量项目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资料,例如行政界线等。另外,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精度,还应当在控制网的范围中选择一个合理的已知点,用来转换测量参数,确定至少四个校正点,以确保更好的控制测量点的测量准确性。
二是进行外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与一般的地形图测量有所不同,在土地测量中,其测量要素与需要取舍的尺度都应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因此测量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在外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都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同时做好草图的绘制,记录相应的测量编号,并在每天作业结束前将测量所达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三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向计算机输入测量结果的时候,要将计算机与测量仪器内的数据汇总到一起,并利用计算机把数据做成更加直观易懂的表格,这样就会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便利。
四是进行图形编辑。一般采用AutoCAD进行图形编辑,参照外业测量草图或采集外业点时记录的编号将测量区域内的地形地物依实际情况连接、编辑形成矢量图形,进行等高线生成、地类符号填充等作业。
五是做图幅整饰及面积统计。依据相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要求,将绘制好的土地整理现状图的图名、图号、图廓线、坐标系、成图比例尺、制图单位及其他辅助说明上图。
3.2 GPS-RTK界址点放样和埋设界桩
界址点放样的GPS RTK外业测量方法,采用一台接收机在已知点放站作为固定站,使用RTK移动站定位、放样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建立工作项目和坐标系统管理。选择好参考椭球及椭球参数输入,选择、输入投影带等。(2)移动站电台频率的选择。根据本地区无线电频率。选择一种理想的频率,移动站和基准站必须使用同一频率。(3)有关坐标的输入。将放样界址坐标以及其他控制点的坐标输入到建立的工作项目中作为定位放样及检查使用。(4)从测量菜单中选择RTK测量形式,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可以启动RTK,进行测量工作。(5)定位放样。从测量手簿中调出工程项目中需放样点的坐标,手簿屏幕上显示放样点的位置距移动站的距离和方位,这样背着GPS接收机,它会提醒你走到要放样点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当移动站标杆正对放样点位置时,手簿发出“嘟、嘀……”的提示声,表明该点放样定位成功。(6)然后挖坑埋设界桩,在埋设时,不断进行定位纠正界桩的位置直到达到误差范围要求。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RTK初始化所需时间一般为几十秒:不良环境条件下(尚满足RTK基本工作条件),技术先进的RTK也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结束语
本文对RTK技术进行了介绍,这项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RTK技术越来越完善,与GPS技术结合后,可以提高测绘结果的精确性。应用RTK技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实时测绘。利用RTK技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土地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TK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也具有高效性,传输能力比较强,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俞俊杰.GPSRTK技术在矿山勘测定界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12):184-185.
[2]王涛,王晓明.GPS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应用初探[J].科技与生活,2010,(13):97-97.
[3]高锐.新航空数码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林业勘查设计,2014(1).
[4]曹延村.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
篇3
关键词:空中摄影测量技术;土地测量;技术;发展
前言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土地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精度、更高质量的要求。不同的测量手段、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技术都会影响到土地测量的质量。测量质量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文章就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1 目前使用的常规土地测量技术
1.1 比例尺与钢尺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最早的土地测量方法是采用比例尺与钢尺相结合,将不规则的土地分割为多个规则的土地块进行计算,然后再汇总所有的土地面积。比例尺与钢尺相结合的测量方法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误差也比较大,特别是对于那些呈弧形、折线较多的土地更难换算和处理。
1.2 钢尺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钢尺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土地测量,它是在不规则土地上的各个拐点处架设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然后再结合钢尺所测量的长度来对土地的面积进行综合计算。但是随着建筑物的持续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测量方法也逐步被淘汰。
1.3 全站仪测量方法。钢尺与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成本较高、人工投入较大,工作效率较低,测量操作也显得较为繁琐,还不能对土地拐点的坐标值进行测量,只能测量标高和土地面积,所以会对土地测量质量和工作效率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全站仪测量方法正是为了适应国土管理部门对于土地测量精度的需要而引进了全站仪,这种测量技术操作简单,能够测量较大面积以及区域。
2 未来土地测量技术发展的方向
2.1 GPS全球定位技术。CCD技术、实时差分技术、广域差分技术、接收机技术的持续应用和发展,较好的满足了高精度定位、动态定位、静态定位的需求,接收机的形态也变得日益灵活、轻便。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控制,不会受到地区的限制,还能够应用到航测外业控制、地形测图、水准高程控制等多个方面。
2.2 测量软件的研发。随着土地测量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软件的研发也随之深入,出现了一系列使用较为灵活、工作效率较高、功能较为全面的软件系统。GIS技术也与数字测量技术进一步结合,数据库中能够存入采集的数字信息,并进行A/D转换,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满足多种用途,为土地规划、土地勘测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2.3 遥感技术RS系统。遥感技术RS系统能够实时卫星遥感监控地面情况,遥感数据能够达到0.2M~2M的高分辨率,可以将遥感技术RS系统应用到查处违法滥用耕地、扩展用地规模、检测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2.4 建立信息数据库。RS技术、GPS技术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数据,同时还能够给GIS技术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GIS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了现代信息学科和传统地理学科,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数据库来统一化管理所收集到的属性数据和图形图像,还能够分析、存储多种性质数据。从目前来看,GIS技术可以实现综合管理文档数据、影像、矢量,也能够实现数据的分析处理、无缝连接以及叠加,最终输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是以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为技术支撑。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判别土地使用状况的准确性。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5 空中摄影测量技术。空中摄影测量技术是让GPS与激光扫描仪、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进行连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三维地面主体模型的制作,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在安全监控、城市规划、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现场测量、测量地形、建筑物维修、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得到普遍的发展和应用。
3 结束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在土地测量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发展和应用,土地测量技术在未来必将还以更为精确、快速、简单的方式发展,也会更加符合当前土地测量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辉.现代测量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3(02):110-114.
[2]莫文玲.土地信息系统及其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19):109-113.
[3]李淑华,毕连柱,黄华.土地信息科学研究进展分析与探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5(02):120-123.
篇4
为确保测量的结果符合土地开发整理高标准技术要求,并得到最好的测量结果和勘测内容。在土地开发整理的每个不同阶段和时期,对完成画图的技术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和图件的大小比例等细节的要求是完全各不同的。在过去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种是地面物体,即用特殊指定的符号表示地面物体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址面貌,即用特殊指定的符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而土地开发整理的测量内容不但包括地形测量的这两个方面,还应该对地块的面积范围地类及权属等有所表示。
2土地开发整理变更调查要点
土地登记土和地开发整合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为的是实现总耕地的动态平衡和合理使用土地,同时土地开发整理,因为土地的变化和合并,将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其他权力。因此,测量和土地登记变化的调查是我们完成了土地开发整理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调查之前,依据的地图找到相应的位置并把它圈起来。如果涉及到土地所有权,所有权双方还需要清楚地界定每块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位置和边界,然后才能,进行测绘,最后得出详细的土地实际面积和测绘图。土地开发整理完成后,如果仍使用原来的所有权界限不清晰,那么需要测量人员准确放样将所有权边界,因此,他们的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实际的改变只是地类。如果你真的需要调整的土地所有权,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相关认界手续,实地测量以确认边界,制定符合土地相关规程的实际权属图,并进行土地所有权确认,然后再土地薄上登记。
3土地开发整理测量与成图方法分析
测量方法。土地开发整理勘测图是对土地工程规划整体设计和土地施工非常重要的。为此,有条件的测试区域,必须建立基本控制点在国家大地控制网上面,并对其加密以满足以后满足测绘需要。在正常情况下,考虑操作方便,节约成本。近年来测量面积基本都在一千亩以下,因为自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推出这个以来,都未能与国家控制网联网。坐标系统。由于的普及,实施单位没有特殊要求,确定坐标的方法一般都是自由定位法。它不同与过去在坐标自由自由定位确定你的经纬度是通过接收四颗以上以上卫星所发出的信号源,同样叫做地理坐标,然后根据纬度和经度计算出大地坐标,俗称三度带。一般来说,只要观测条件保持良好,卫星信号没有收到特殊的干扰,其准确度大多数都能满足要求。比例尺问题。近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调查地块的过程中,对比例尺的要求大多没有作详细的规定。只要你不交叉测量,根据所要进行开发整理的土地面积大小图纸清晰度和图纸尺寸大小,自动调整比例尺的大小。从过去实际测量情况上来讲,比例尺一般定在范围内,特殊情况下会达到。成图方法。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以及不断提高的测绘技术,映射方法是高效快速漂亮的礼物,只要现场收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再通过相关的画图软件编辑这些数据,就可以快速画出美观清晰的成图,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彩色打印输出或黑白打印输出图。线划图与影像图叠加的新技术就是利用航拍技术配合数字摄影测量仪,通过航拍图生成数字化正射影像图。项目区域内的所有地质地貌及其形态都可以直接通过影像图反映出来,但因为成像时间和影像图的摄制效果和现场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影像图拍摄的地质地貌出现的误差进行及时的修正。规划设计人员如能将现场实测的数字化地形地类线划图和通过航拍生成的数字化正射影像图相结合,就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形态和实际土地分类利用状况,就能够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
篇6
【关键词】土地测量技术;发展;应用
0 引言
土地测量技术就是应用高科技遥感技术对不同的土地类型进行测量,来得出具体的地形分布地形特征,以此来进行地形的绘图工作。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形进行测量、土籍进行测量、土地应用现状的测量、荒山荒地的开垦情况进行测量,这些测量工作的条件一般都比较艰苦因而会用到遥感技术和航空拍摄技术,并且使用这些方法所取得数据是非常值得信任的。目前对于我国的基本情况而言,土地测量不仅包括对地形图的测量还包括地形测量以外的测量工作。因而对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概要分析
测绘科学在社会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就是土地测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局限,不仅涉及建设工程的几何和物理测量而且涉及对测量结果的快速分析并且做出初步的预测。现代土地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传统的测量技术不断向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的转化过程,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土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基本实现智能化测量成果数字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测绘工程中开始出现较为先进的地量测量仪器后来逐渐发展为工程测量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例如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和精密测距仪等一系列相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这些都为现代工程测量的发展和精准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传统工程测量中工程布控、地形测量和道路测量等繁杂的作业方法。所以,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是当务之急。应用新型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信号进行模拟,从而可以在显示器上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测量成果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具有便捷的特性,可以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及时性。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对测量成果进行加工,使数据的用途更为广泛,这都大大提高了土地测量技术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2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的工作范围及方法分析
2.1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的工作范围分析
第一,边界测量。边界测量就是指对非人工设置的自然边界进行测量,地籍行政边界和地籍区域通常以天然地物、地块为界线,主要有河流、山脉等。这些边界线不是规则的直线或线段而是折线或曲线,这些曲线和折线常常会有很多的拐点这些通常是需要重点测量的地方。第二,量。土地测量的主要单位是量,对其位置、权属界限、面积的测量为主要内容,通过读这些内容进行测量最终获得地块的平面图和面积等资料。第三,测量。为工程中新建排水道、人工航道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新建大型灌溉和供水工程通常需要测量的内容包括:选线测量、定线测量、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选线测量一般都在规划阶段就进行测量,然后据此估算灌溉区的位置和布局,从而来估算工程量和预算方案最后来对各种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
2.2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的工作方法分析
第一,全站仪。全站仪是由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补偿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测量整体。测量功能主要有基本测量和程序测量,基本测量包括电子测距、电子测角;程序测量主要包括水平距离和高差、对边测量和偏心测量等。通过全站仪可以获取水平角度、竖直角度和倾斜距离。第二,GPS。GPS是一种卫星定位技术它给测绘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测量工作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应用GPS可以对地籍进行测量避免了常规测试的局限,并且GPS网状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非常重大。GPS具有布局灵活、全天候、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因而这项技术在全国的各个省区的测量中都被广泛使用。第三,断面法。断面法的计算方法主要以两个相邻的断面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乘以断面间距来计算的,然后再根据各个部分的体积来计算整个工程量,断面法类似一种工程量计算方法。
3 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分析
3.1 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的特点分析
数字化技术在土地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不仅应用方便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传统测量技术使用起来非常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而数字化技术可以转化在计算机屏幕上非常容易理解。并且使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因为在经济建设中需要对测绘数据反复进行对比和评估,才能保证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社会对测量技术的要求提高,测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利用多媒体对测量技术进行规划和设计,可以筛选出较为合理的测量方式和结果,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土地测量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3.2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数字测量的主要内容可以实现原图的数字化。如果一个区域需要用数字地图但是又由于经费困难或受到其他条件限制的时候该方法就可以满足需要。数字化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图并且仅仅需要配备简单的测绘仪器、计算机和相应的数字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结果。这种技术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式跟踪数字化扫描仪、矢量化扫描仪,这两种方法中的后者的精确度比较高。第一种方法可以反应地表上的地形地貌,具有很好的现实性,但是工作中会产生误差,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措施但是不是一项长久之计。为了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可以通过一些后续的修补技术来弥补,首先实测一些地物点的精确坐标然后以这些点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确性。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测量工作这项技术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取得了很好的测量效果。这项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将大量的野外测量工作转移到室内进行具有成像速度快不受气候调价限制的优点,在城市和大面积成图的测量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我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地籍测量势在必行,这种方法为地籍测量提供了便利。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数字化测量技术提供了技术含量高、多样化、高应用水平的测量数据,为测量的精确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3.3 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分析
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相应的规范和设计对地物进行编码,通过反复分析数字化测量图进行标注,直到成功做出专题图为止。例如对地籍测量中的相关数学要素、地籍要素等可以在地籍图上标示出来然后划定界址线、地籍号和土地等级等,最后在地籍图上表示出网格线。标记图等。另外,完整的地籍测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而相关的测量技术人员应该在测量中做好每个部分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可靠。
4 结语
土地测量技术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技术,对国家土地资源的规划和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土地测量技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测量技术向数子技术的转变,并为我国土地测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数字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前提下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各个细节的工作,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张笑寒.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9).
篇7
关键词:测量;土地整治;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都是“切实保护耕地、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土地整治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地整治工程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土地整治,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使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而土地整治工程离不开科学测量,测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极为重要。
一、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土地整治测量流程图
1、土地整治工程中应用测量的工作特点
在一般的情况下,比例尺控制在1:2000就能够达到测量的要求,但是在如坝塘平整区、道路平整区、水沟平整区等较为重要的整治区域则需要将比例尺控制在1:500的范围内。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那么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测量。
2、符合项目区的要求
土地整治工程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测量工作符合项目区的要求,对各类土地的面积要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以行政村(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来测出面积,形成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地类面积统计表。
二、土地整治过程中测量的要求
土地整治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下面以该阶段为重点分析测量的特点。
1、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
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整治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宅基地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2、坎上坎下均测
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整治中,难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3、细部测量注明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治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宅基地复垦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的位置与面积,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其他建构筑物。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三、土地整治测量具体工作
1、准备工作
第一,对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堪设置;第二,要对已有的测量控制点资料进行收集。
2、控制测量
众所周知,全部测量工作的基础都是控制测量,土地整治工程的测量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有效地进行控制测量,才能够将其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联系。若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到的土地面积过大,那么应该基于“逐级控制、分级布网、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设置工程控制网。
3、首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布网形式通常都采用边连式或者点连式,由GPS来完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首级控制网的高程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为首级控制网的坐标系统。首级GPS控制网的比例误差不大于20mm,固定误差不大于10mm。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号,并埋设固定标志。通常都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来进行高程控制,这样既能够较好地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够达到高程控制的需要。若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或者存在着一些特殊要求,那么则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4、碎部测量
通常都采用全站仪和RTK来完成碎部测量。碎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桩与桩之间的穿线工作。尽量要注意缩小中桩放样的误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中桩放样误差,应该在放置中桩后,及时校对改点,如果已经超出允许范围,那么应该重新放置;后视导线点与测站之间的长度要大于中桩到测站的长度。对于存在观测死角、测点被破坏的问题,应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通常只需要多设置一个观测点即可;对于测点之间不可见的问题,可采用全站仪的交会法来进行解决;对于各已知点距离太长的问题,可选择一个位置固定、明显的标志来作为参照。另外,每日都应该定时保存当日所采项目用地测量;对于机关学校、工矿用地、居民地等建设用地的测量工作,不需要详细测绘每一建筑物,只需要通过对其地类边界进行测绘来求得面积。
可简单测绘出此范围内的地貌、地物、地形,但是要重点测绘出其范围内的电力电讯、沟渠、道路等。按实际宽度测绘河流、桥涵水沟、道路的宽度,沿轮廓测绘鱼塘,河流水面高程点也要进行标注。地形加密:要按1:500的比例来测量现有的水库、河流、沟、塘、渠;为了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要对沟渠沿线的高程点进行加密处理,适当地增加或者减少。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权属调查及地类测量和统计
地类测量和统计:对各个地类图斑的范围、大小、位置进行测量,各类土地面积要以村为统计单位,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来进行填写。权属调查:1:2000及以下要实地测绘,1:500及以上可以先测量后调查,通常都采用RTK的方法来测量界址点,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四、测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1、GPS全球定位技术
CCD技术、实时差分技术、广域差分技术、接收机技术的持续应用和发展,较好的满足了高精度定位、动态定位、静态定位的需求,接收机的形态也变得日益灵活、轻便。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控制,不会受到地区的限制,还能够应用到航测外业控制、地形测图、水准高程控制等多个方面。
2、测量软件的研发
随着土地测量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软件的研发也随之深入,出现了一系列使用较为灵活、工作效率较高、功能较为全面的软件系统。GIS技术也与数字测量技术进一步结合,数据库中能够存入采集的数字信息,并进行A/D转换,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满足多种用途,为土地规划、土地勘测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3、遥感技术RS系统
遥感技术RS系统能够实时卫星遥感监控地面情况,遥感数据能够达到0.2M~2M的高分辨率,可以将遥感技术RS系统应用到查处违法滥用耕地、扩展用地规模、检测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4、建立信息数据库
RS技术、GPS技术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数据,同时还能够给GIS技术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GIS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了现代信息学科和传统地理学科,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数据库来统一化管理所收集到的属性数据和图形图像,还能够分析、存储多种性质数据。从目前来看,GIS技术可以实现综合管理文档数据、影像、矢量,也能够实现数据的分析处理、无缝连接以及叠加,最终输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是以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为技术支撑。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判别土地使用状况的准确性。随着在土地测量中大量应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从而使土地变更状况调查和土地测量数据收集变得更加便利和简单。通过集成使用RS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动态、实时、系统的观测体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空中摄影测量技术
空中摄影测量技术是让GPS与激光扫描仪、全自动数码航测相机进行连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三维地面主体模型的制作,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在安全监控、城市规划、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现场测量、测量地形、建筑物维修、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得到普遍的发展和应用。
结束语
行之有效的土地整治工程,能够符合农业发展要求,达到生态标准要求、改善耕地使用质量、提升耕地的有效使用面积,这无疑会大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测量是土地整治工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主要依据。通过测量,能够为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大量的测量数据,为土地整治工程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凤彪.关于土地测量工作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9):123.
篇8
关键词 :数字化测绘技术;土地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重要工作,土地测量时建立的数据库是国家和政府对我国有限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利用的基础。鉴于土地测量的重要性,测量数据的准确度、精确性就十分重要,因此需要采用精确的测量方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了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测绘技术由人工实际测绘转向器械智能测绘,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精确快速。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并且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1.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
1.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简介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专业的软件,对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测量仪器,将采集的反应地质形貌特征的数字化信息进行处理后得到地图的绘制技术。数字化测绘以信息计算机技术、3S(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相比以往在白纸上画图的方法,该测量方法更加高效、方便,测量结果也更加精确。
1.2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内容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1)数字化地图测绘。数字化地图测绘是目前单位或企业开展测绘工作最主要的测量方法,方法简单、精确度高。(2)现有地图数字化。现有地图数字化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扫描仪、绘制仪、数字化仪等设备,采用扫描矢量法等方法对现有的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数字化地图。如果遇到经费不足、时间不允许,无法进行数字地图绘制时,可以采用该方法作为应急。但是由于该方法对原图的依赖性很高,不仅缺乏实效性,而且精确度也受原图制约,需要通过进一步测量,从而补充和更新数字化地图。(3)航空测量数字成图。航空测量数字成图区别于普通的数字成图,就是利用了空中摄影来获得数字影像资料,并且适用于测绘面积很大的情况。该方法成本较低、效率高,并且也能获得很好的精确度。目前,航空测量数字成图技术已经取得较大发展,并在我国很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1.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1)测绘精度高。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测绘精度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数字化测绘技术在300m内测定的误差仅为2mm左右,精确度高;其次,数据在传输、记录、处理、成图等管理过程中采用电子数据格式进行传输,不会出现错误;最后,相比传统测绘技术的绘图,数字成图不存在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和展点误差。(2)自动化程度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数据结果是由计算机软件进行自动处理成图的,并且可以自动提取坐标、方位等数据。(3)图形信息丰富、编辑方便。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成图中的点都有对应的编码,并且能反应该点的定位、连接和属性等信息。此外,数字化测图的信息容易进行编辑修改,保证了测图的更新速率。(4)在实地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开展测量工作是GIS建库的重要数据源。
2.土地测量概述
土地测量是运用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经纬仪、GPS、RS等技术对不同特征类型土地的地形分布等进行测量并绘图的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平整度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测量等。土地测量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求测量结果必须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并且还需要具备时效性。
3.土地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业流程
3.1碎部(界址点)测量
碎部测量就是在控制条件下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度。碎部测量一般采用GPS(RTK,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站仪设备,并配合使用草图进行测图。绘制草图的比例尺不宜过小,要能够清晰、明了的反映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草图一般现场测绘,记录关键数据,如果遇到变化不大的地区,则可以参考现有的地形图进行蒙绘,可以提高外业的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的碎部点和界址点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测绘方法:当碎部点处于开阔地时,可以采用RTK进行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和较为隐蔽的地区,应当采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和界址点的测量;而对于十分隐蔽的地区或死角,则需要利用RDCIS或CASS40等软件进行碎部点和界址点解析。采集的数据应当及时进行整理分类。
3.2内业数据处理
采集完数据以后,应当及时利用全站仪通讯等软件将数据输入到计算中,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防止时间过久造成的记忆模糊。由于使用的测量仪器存在差别,因此需要通过编辑将数据统一储存为*.dat格式,以利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随后要进行地图绘制工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记街道、房屋、树木的打点顺序,结合所绘制的草图和预设编码,绘制出初步的数字化地图。
初步的数字化地图打印出来以后,还需要进行实景比对,检查是否存在漏测和错记的情况,并及时加以修正。然后将一些空白的区域进行打点补充、连接,这样,完整的数字化地图就完成了。
图1土地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作业流程图
4.土地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测绘技术,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土地测量所绘制的地图优势明显。首先,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结果是以直观的图形方式在计算机上显示的,包含的内容丰富,如地形特征、地貌形态、地籍要素等。同时,应用计算机的搜索功能,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查看自己需要的目标数据;并且,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更加简单快速,而运用绘图软件进行地图的更新也更加方便;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存储也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简化了数据处理、管理的工作,而且更加方便了不同地区、机构之间进行分享。此外,规划设计人员还可以直接调用数字地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规划方案的设计,效果更加真实、可靠。
结束语
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效率高、消耗小,数据成图后更加美观、丰富、精确,并且更加利于存储、修改、利用、更新和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越来越成熟完善,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者继续研究来加以解决。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内容及特点,并阐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土地测量的基本概念,最后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主要工作流程及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淑燕. 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 科技信息,2009,25:37.
[2] 江振,周雅雯.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12,28(8):78-79.
[3] 李木子.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134-136.
[4] 靳海亮 ,吴庆忠,金继读.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现代测绘,2003,26(6):24-26.
[5] 陈洪涛,贺楠.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0:101-103.
篇9
平方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做单位。例如,我国国土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土地测量的计算方法:
1、分幅量算各乡总图斑面积,用图幅理论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分乡量算各村总图斑面积,用乡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
2、分村量算碎部(地类)面积,用村平差后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和平差。当一幅图的各类土地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就按本图幅由碎部分逐级向上统计、汇总和校核。
3、当某一乡的有关图幅的面积全部按规定量算后,分地类按行政单位逐级向上统计、汇总量算的结果。
篇10
关键词:土地确权;界址点;GPS
一、土地确权测量的基本要求
(一)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地籍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级控制”的原则,可布设成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和GPS网等各种网形。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主要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制定的,根据《地籍测量规范》的规定,地籍控制点最弱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
(二)碎部点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碎部测量主要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等基本情况,包括地籍要素和地物要素测量。地籍要素主要是获取界址点坐标、界址线长度、地类、宗地权属、宗地坐落等信息,地形要素要复杂一点,主要选取与地籍相关的重要地物作为地物要素,包括控制点、房屋及构筑物的轮廓、道路、水系等设施。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考虑到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将界址点分为不同的等级(见表1)。
(三)GPS技术的测量精度,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地籍测量中。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GPS技术布网方式灵活、速度快,精度高,并且不受天气限制,可以全天候工作,目前,GPS静态测量已经成为城镇地籍平面控制的主要手段。GPS技术的单条基线测量精度可达:±(3mm+1ppmD),(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km)。当基线边长为8-10km时,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精度可达1-2cm,完全可以满足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二、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一)GPS网形设计时,应采用由独立观测边构成的闭合图形,以便于进行检核,增加网的可靠性。
(二)GPS网尽量与原有的地面控制点重合,不少于4个重合点,便于进行坐标转换
(三)为便于观测,GPS点一般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四)对于测区内已有的高等级控制点,在布设GPS网时应尽可能将它们分布在GPS网的四周,以保证GPS网的解算精度。
三、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建立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常采用GPS-RTK技术,基准站的选择是RTK能够顺利进行测量的关键,在设置基准站时,应尽量避免无线电干扰较强的地区,同时,为了减弱多路径效应,基准站周围应无GPS信号反射物(如大面积的水塘、大型建筑物等)。
四、GPS-RTK在地籍碎部测量中的应用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地籍碎部测量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采点速度快,RTK技术能够大大减少野外观测时间,实时差分定位出每一宗地中界址点以及地物点的位置,用时不到1s。
定位精度高,在一定作业范围半径内(移动站距基准站的距离一般不超过4km),RTK的平面定位精度可达cm级。
工作效率高,普通地形条件下,一次设站即可完成作业范围达4KM的测区,大大减少传统测量方式所需的控制点的个数,以及仪器的搬站次数,移动站只需1人即可完成工作,并且多台GPS接收机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劳动强度低,速度快。
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仪器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只需做一些简单的设置,即可非常方便的获取点的平面位置,并可实现与计算机以及与其他测量仪器的通信。
五、GPS在地籍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一)卫星信号接收较差时,会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可靠,产生伪值。为了满足GRS 技术的准确性与精度要求,需要至少接收到5颗卫星信号,才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测量精度。因此,在高山、密集森林地区或者高层建筑比较密集的地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相对较弱,不适宜采用该技术进行测量,可配合全站仪一起进行数据采集。
(二)该技术在易受磁场干扰,因此在利用GPS-RTK技术施测时,应远离高压线、信号发射塔、移动基站附近。
(三)RTK技术在进行实时动态测量时,可能会出现卫星信号中断、信号受阻等情况,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容易造成误差的积累。为保证测绘成果的精度,初始化以后,需要重测一定数量的点来检核初始化结果的正确性。
(四)高温天气作业时,电离层活动活跃,电磁波易被电离层吸收、折射和散射,造成信号畸变,影响GPS定位精度,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作业。
六、总结
农村地区土地权属信息较为复杂、繁琐,面积大,范围广,GPS技术作为土地权属测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控制范围大,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土地确权的效率,并且满足土地确权的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