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范文
时间:2023-04-03 00:0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籍测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同时,文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测绘地形、地籍以及生成土地证、房产证等一些图件进行说明,并作相应的转换处理,满足了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
(一)概述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RTK技术应用
RTK技术用于各种控制测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GPS静态、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时候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定位并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返工测量。而用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应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即可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点位的测量。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人操作。采用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一、二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在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用RTK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
(三)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二、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一)概述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基于WWW的GIS(WEBGIS)是利用Internet技术在网络上空间信息,供用户浏览使用,成为GIS社会化大众化最有效的途径。面向对象和构件的GIS是把GIS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标准控件,完成不同功能,通过可视化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GIS应用。嵌入式GIS是将GIS功能与嵌入式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相结合创造更自由随意的GIS应用模式。三维GIS(3DGIS)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实现,立体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系统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在GIS软件开发方面,更换平台和环境,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更改一切语言和开发模式。操作平台以原Unix为主流更换到WindowsNT/2000平台,后者已成为发展主流。在理论研究方面,时空数据处理及三维GIS仍然是当前热点,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多维空间可视化技术的进步,推进商品化的多维GIS将为时不远。在国内,当前研究GIS系统的主要有中国地大、武汉瑞得、南方CASS、金陵地籍等大小几十家企业,各家软件偏重点不同,使用方法各异。针对各个单位要求形成的数据格式不一样,作者在各个软件上分别使用,并转换到通用平台上,使之能在通用平台上操作、修改、编辑等,完成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
1.关键技术
(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将成为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手段之一。
(2)3S一体化
3S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GPS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却不能给出点的地理属性,RS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但受光谱波段限制,GIS具有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但数据的录入和获取始终是瓶颈问题。数字城市需要综合运用这三大技术的特长,方可形成和提供所需的对地观测,信息处理和分析模拟能力。
(3)空间一致性匹配
建立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工程,不同信息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不规则分幅地图,要在数字城市系统中复合显示,叠加查询和综合分析必须进行系统整合。
(4)互操作
统一协议是实现互操作的关键。互操作是在保持信息不丢失的前提下,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现已有抽象开放地理互操作规范(OGIS),主要由三大模块(开放式地理数据模型、OGIS服务模型、信息群模型)组成
2.系统结构组成
行业数据库,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信息化系统、行业基础档案库
(2)3S技术系统
包括城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卫星、航空)、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GPS)、立体测量系统。
(3)硬件环境
计算机硬件(包括外设)、网络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立体测量系统。
三、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下面是应用软件的一个中文菜单提示:NAPGIS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宗地的属性数据是十分丰富的,由于各地经济发达的程度不同,城市的规模不同,需求的不同,它包括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以把宗地属性分为两类:空间方面的属性和人文方面的属性。空间属性主要有宗地面积,座落,四至等,这些是国家土地管理局颁
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登记规则》中规定必须要具备的,另外还包括一些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增加的一部分,如:地物分布及类型面积情况、容积率,密度等,从计算机管理的角度考虑并结合MAPGIS的特点,空间方面的信息又可分为与图形紧密联系的属性(如宗地面积,周长,宗地号,界标类型等)和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如:宗地座落,四至等),在MAPGIS中根据这两种数据的特点,将其放在图形数据中由MAPGI平台直接维护其一致性,令面积的核算快速准确,而将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放在外部数据库中;而人文属性包括宗地的权
属、共用关系、用途等信息,这一部分属性全部放在外中数据库中,通过宗地号与图形数据建立联系。将上述的数据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了。对于地籍数据而言,系统数据分层处理必须以能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数据分析,统计,查询,并且有良好的可扩展、可伸缩性,能够满足各地区地籍管理工作需要为目标。结合阳县地籍,可以按如下专题进行分层:地形数据分过渡层、方里网、测量控制点、居民地、独立地物、交通及附属、水系及附属特殊地貌、植被、注记、地形、电力线等层。界址数据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由于界址数据在测量时就是一个整体,因此这一层没有进行分幅管理,而是充分发挥MAPGIS对数据的管理能力,从物理上就作为完整的一体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喻华.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04).
[2]陈超.浅谈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7,(05).
[3]刘娟,郝建新,张金榜.浅谈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03).
[4]付开隆,韩丹,赵志坚.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7,(02).
[5]赖高望.论GPS对土地测绘的控制与应用[J].广东科技,2007,(03).
[6]刘小玲.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5).
篇2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资环03-1 LIUFENG)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
(6)地籍调查报告。
二、实习时间、地点
一)野外实习
时间: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三街
二)校内资料整理
时间:6月27日--7月6日
地点:河北工程大学
三、实习具体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各行业全面发展的新兴城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全市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3.6 亿元,财政总收入4.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之列。武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有5大类、23个矿种,其中煤、铁、石灰岩、非金属资源尤为丰富。煤炭总储量23亿吨,其中地方占有储量3.13亿吨;铁矿总储量5.5亿吨,矿体104处;石灰岩遍及全市,总量达700多亿吨。
交通、通讯便利,投资环境优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国道、省道贯通全境,全市412个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长铁路穿境而过,境内铁路总长118公里,越境铁路达5条,火车站点18个;全市城乡电话总容量达5万余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市区建成面积达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区、贸易区、工业区、文化区的总体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先后荣获“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和“市容环境管理优秀城市”称号。
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电力、轻工、化工、食品行业、20多个门类、800多种产品。年产铁矿石600万吨,铁精粉50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200万吨。拥有武安市宏泰泵业有限公司、武安市医用胶厂、武安市交通工业集团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市有20多种产品荣获省部优称号。矸石电厂热电联产工程、焦化厂供气、水泥厂回转窑改造、市啤酒厂12万吨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武安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肉鸡、生猪、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其中蛋鸡、生猪、干果、香菇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经济格局。畜牧业年产值达6亿元。1999年粮食总产20.6万吨。
二)地籍调查:
我们对上团城三街1000余户宅基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 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四)宗地草图绘制及调查表填写
宗地草图是在权属调查时实地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边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内容包括:本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相邻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边勘丈边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其内容有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的各种丈量记录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图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恢复宗地界址的重要凭据。
我们依据以上要求 绘制宗地草图,明确了每家每户的宗地四至,界址点,界址边长度,接着填写地籍调查表。对于老宅基地的调查表内容 共用情况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并且准确计算了共用面积。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把调查和测量的数据汇总整理,进行地籍原图(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
四、实结
通过实习学会了以下内容:
1)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角、测边;初步掌握了图根、地籍控制测量、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工作。
2)掌握了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编制及实施土地规划的能力;
4) 熟悉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
五)实习感受
本次生产实习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收获是学到了许多课堂以外的东西,许多时候现实工作与课堂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时我们就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准。此外,我还感受到现在农村的土地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1.空心村整治需要下大力度;
2.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违章建筑,有的人家把自家车库建到了宅基地以外,严重影响了别人的交通。
篇3
关键词:地籍测量;地形测量;精度
一、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按设备手段不同,地籍测量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等。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
二、分清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区别
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表达要素的侧重点不同,在地形测量中固定的建筑物是一类要素,围墙和土地使用者的边界线是二类要素,一类要素需要精确表示,二类要素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低一级的精度表示或不予表示,但在地籍测量中则完全相反,界址线与界址线线上界标物是一类要素,其精度要求比宗地内的建筑物高一个数量级,这是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最本质的区别。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侧重点不同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
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 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 测量方法不同
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 精度要求不同
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三、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具体策略
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对于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组织联合作战要先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以及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的人数,并对相关人员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同时,还要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
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2. 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地籍测量应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引进并举,手段不强求一致,成果成品质量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将赋予测绘学科以新的概念,即将从传统测绘手段向信息产业部门转化。过去获取、处理信息常用光机设备和小型计算机,存储信息方式是图纸资料,工序间的传输很薄弱,重复劳动浪费很大,应研究组织好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建立数据库使整个信息系统输入到输出实现最优化,形成畅通快速的流程,这是测绘发展的趋势,地籍测绘当不例外,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建议应结合国情努力促其实现。
3. 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且距离较短的边长,同地籍图中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式取得的,为此检查起来更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对街坊内部检测较难的地域,用此种方式检查更容易发现外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4. 解决好权属界限的扯皮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最感到头痛的是权属界限的扯皮,或者可以测定但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在大规模开展地籍测量以前必须明确规定程序,否则后患无穷。因为地籍测量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关键之外还是籍界线,必须是法定的,此外均属无效。
篇4
20xx年9月17号,在我们学院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管92班的同学开始了我们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的土地测量实习。 测量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首看去,为期14天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不同于最开始对于实习中会面临的困难的抗拒和不安,在结束整个的实习课程之后,在我心中留下更多的是14天里感受到的充实和快乐。因为在这不长不短的14天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比如团队的合作、比如敢于钻研和敢于动手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习,首先是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之前在课堂上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东西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可是当真正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翻阅一下课本或者向同学请教,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能基本掌握方法。当然,为了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可以就一定要向老师取一
些“经”,在加上自己的反复练习,举一反三,每一个人都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从仪器的架设到读数记数的一系列动作。这些知识是十分基础但是又十分重要的知识。从简单的开始,积累经验,使我真正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完整的测量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进行。这次测量实习最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我们这次实习的原则就是要让每个组员都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所以我们是最早开始进入计算阶段的小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数据的小组。我们深知搞测量,就是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容不得作假。
篇5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影响;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测绘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也得到了的广泛地应用,同时对其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国早期的测量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如今城镇工作生活的需求,所以必须依照先前技术,经过不断的完善,研发出符合我国当代城镇要求的新测绘方法。我国当代测绘技术不仅能为地籍测量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还可以建立强大的地籍数据库,能够方便资料的详查和系统的土地登记。使其相应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的提高。我们在以下的文章中,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的意义及测量技术模式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一、地籍测量的意义分析
地籍测量工作是为了完成城镇的规划建设所采取的一项探测技术,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土地境界、土地所属权等多项内容的准确划分,通过在完成这项测量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效的反映出这个地区的土地地质情况、土地发展状况、土地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状况等,通过测量工作开展我们能够提前做好该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计划,确保其建设规划符合城镇土地发展要求。
通常开展土地地籍测量工作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能够为国家做好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信息,通过了解城镇土地管理和规划发展现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发展计划,有利于做好国家土地管理工作。其次,测绘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城镇土地开发状况,对于各个地区的地质情况通过及时的地图更新和记录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控,保护我们的不受侵犯。最后,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获取对于城镇开展现代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建筑商能够直接利用已经获取的资源数据开展建设规划和建设工作,节省了建筑资源,提高了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于国家而言,加速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推动我国城镇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建设。
二、城镇地籍测量应用模式的分析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段,所以,国家在对城镇地籍测量技术也进行了全面投入与建设发展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我国的地籍测量技术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地籍管理体系和数据库建设,确保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保证所获取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地籍测量最大的要求,就是地籍测量的精度,那么在开展地籍测量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其不适应的测量发展模式,不断的变更发展模式,使得其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地籍测量模式进行划分,比如包括一些GPRS定位测量、数字化测量和扫描等,通过对其进行不同模式的划分,使得不同的测绘技术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数字测绘技术测量模式
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产业,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绘制成像,这是当前数字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也是现代测绘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数字测绘可以得到野外基础地形图以及野外基础地籍图,这些数据资料为我国的国土管理、房产开发以及城市建设和水利电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而在地籍测量中,地籍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会直接受到测量模式的影响,不同的测量模式采集到的地籍数据会直接影响地籍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的好坏。而数字测绘则会为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提供可靠标准的数据。另外,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相对较好,那么就可以多方面的供许多部门使用,无需重复测量,这也节约了测绘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测量的质量需要以科学化的流程作为保障,并且还需要注意测量工具的使用与搭配。另外在这举例说明,根据某区域数字地籍图的编辑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利用数字测绘技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时,可以把Microstation生成的图形文件引入MAPGIS后,再加入地籍要素。然后再由MAPGIS软件生成图形交换文件*.EBF文件、*.EBP文件、*.ATT文件和*.NOT文件。最后执行入库前的数据检查,若无错误则可以入库。当直接应用MAPGIS软件成图时,则需调用该软件的“编辑外业文件”功能,来编辑*.EBF文件和*.EBP文件,再执行“入库数据检杳”和“数据入库”功能.这样就律立了她籍管理信息系统。可见图表
地籍数字化成图软件成图工作流程图
(二)GPS 测量模式
这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测绘方法及测绘技术,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完成地籍测绘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定位追踪仪器来开展地籍测绘,那么在测绘过程中,GPS定位测量方式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其具有实时性、全球性等特点,在地籍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定位和测绘工作开展,通过利用动态差分法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同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地籍信息,对于完善城镇的土地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测量误差,避免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浪费资源。动态差分法在完成测绘过程中,当前一种是利用接收机接受信号,然后将接收到信号进转化,再传输到绘图软件中,将其地质情况完整的测绘出来,第二种就是接收机、全站仪、微电脑以及绘图软件组成,这种系统配备比较齐全,同时能够进行任意比例的地籍测绘工作开展,在完成测绘工作时,能够提高测绘的精确度,但是相对程序复杂一点,那么在完成地籍测绘过程时,需要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合的地籍测绘。
(三)遥感测量模式
遥控感应式地籍测绘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地籍测绘方式,在当前的城镇地籍测绘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利用,由于其高效率的测绘工作开展,明显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航空摄影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航空采集到的相片作为数据收集对象进一步提供更加直观、具体的地理信息,然后经过绘图软件处理后,就可以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对于测绘工作的开展,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式,提高了工作开展的安全效率,不需要进行实地测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测绘技术。
四、地籍测绘技术的影响
数字国土,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政策,其必须应用到当代城镇测绘技术中,并且联系地籍信息系统,三者关系密切。现代地籍测绘主要负责提供数据,而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则是为了能够有效的管理土地资源,为地籍测绘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存放在系统中的土地属性、分布以及相关的图形信息,将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在各个级别上提供相应的应用分析基础。利用空间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将数据库中的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数字国土不仅仅包括广泛的信息还有涉及范围较大的数据资源,其最重要的数据便是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图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而数字国土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以地籍测绘结果作为基础,通过现代地籍信息系统以及地籍测绘建立起数据清晰的数字国土。
结束语:
现如今,测绘技术与地籍测量的紧密结合,为地籍工作降低了难度,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这为土地建设工作和土地普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现代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从而自发形成了目前最高效的一套数字化测绘方案。同时,由于我国城镇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应用中,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课题, 谋求新发展,促进新技术,有力地推动地籍测量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莉. 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130.
[2]刘沙明. 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简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7:224.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原理;应用;技术流程
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原理
外业数据进行采集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全站仪记录或者全站仪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直接记录的方法;采集好的数据实现其传输主要是采用标准的数据传输线使其与全站仪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最后在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下实现数据的传输;对于传输数据的处理主要是利用C语言编程来进行;利用一些相关软件根据草图来编绘图形,对图形进一步细化主要采用AutoCAD来进行;最后使用数字化地基图绘图。一般而言,在数字化地籍测量实施过程中,测量人员可以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GPS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GPS碎部数据采集,进而CASS7.0辅助成图,绘图仪自动出图的作业方案。
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
2.1GPS-RTK技术的应用
随着GPS的普遍应用,各级控制点的坐标更加精确。尤其是RTK新技术的使用,使其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就能够高精度的测定,根本不需要布设各级控制点。应有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实践证明,RTK技术定位效率更高。
2.2全站仪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测量基础的发展,全站仪增加了电子测距的功能,使其不仅能够测角而且还能够测距。全站仪就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子元件组合而成的测量仪器。由于只需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工作,因此,被称为“全站仪”。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即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系统、水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口接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数据测图主要是采用全站仪测量,其测量过程中,原始数据信息基本完好无损,并且还能够获得精度较高的测量成果。
2.3CASS7.0软件的应用
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D平台技术的GIS前端数据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地形成图、地籍成图、工程测量应用、空间数据建库等领域。CASS7.0软件积极响应“金土工程”的要求,针对土地详查、土地勘测定界的需要开发了很多专业实用的工具。在空间数据建库的前端数据的质量检查和转换上提供更灵活更自动化的功能。自CASS软件推出以来,它已经成为了主流成图软件,它将程序代码进行了重新编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电子平板、高线、断面设计等技术,从而使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并且在此软件中还大量引用了快捷工具按钮,数据浏览编辑和系统设置通过CELL技术使其变得更加快捷。
3.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流程
3.1地籍调查准备阶段
收集原有地籍资料以及相关土地资料;测量资料和图件,如控制点资料、GPS控制网资料、1:500地形图等;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如街坊界线、宗地草图、道路红线等。对收集到的测量进行检查核实,对图纸中伸缩变形、标注不规则的地方需要进行纠正。
3.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为保证控制精度,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的定位技术建立统一的等级控制网。在原有控制点的基础上,沿测区主要道路布设GPS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网。本测区已布设三、四等三角网,部分地区加密一级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图根控制网可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在一级导线的基础上加密一、二级图根导线。
3.3地籍细部测量
界址点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现场确定权属界线,配合地籍草图采集界址点坐标。地籍细部测量观测界址点的同时,需要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根据宗地、街坊、街道在地籍调查中确定的地籍号,以及测区内道路、河流或沟渠等现状地物划分测区范围,分区块实施外业测量。全站仪采集数据,实测界址点坐标,并加以自动记录。野外采集界址点数据需要同时绘制地籍草图,需要满足室内成图的要求,草图上界址点编号应与全站仪中观测点编号相同,以便对照使用。草图需要记录每一块宗地的形状、范围,准确获得宗地的用途、使用权属、界址线、界址点等土地利用信息。
3.4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编绘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图式规范的要求,生成标准的数字地籍图。外业调查、测量结束后,及时进行内业编绘工作,当天观测的数据应该当天绘制地籍图。内业数据处理时需要将界址点采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利用各种成图软件,在计算机上绘制地籍图,建立地籍档案以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编绘地籍图时,需要参考外业地籍草图,及时核实不同之处,以防与实地地籍信息不符。将各类信息分类归档,整理入库,形成集图形、数据、属性、文档于一体的沈阳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3.5制作宗地图
将编绘完的地籍图中界址点保留,按街坊划分,将同一街坊的界址点合并到同一个文件中,绘制独立宗地图,标注界址点边长、宗地号、宗地面积以及宗地界址点号。宗地面积计算采用解析法,由界址点坐标解求相应宗地面积,根据宗地大小,打印宗地图。
3.6检查与验收
地籍测量成果要有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并将成果资料进行归档,以保证地籍图质量。
总而言之,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地籍图进行测绘,促进了地籍工作的开展。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效率高、精度高、投资小、利用管理,是目前测绘工作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地矿测绘, 2005, (03) .
篇7
关键词: GPS技术;地籍测量;精度要求;方法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基信息。运用先进的GPS测量技术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土地位置的界限,大小以及坐标。这种技术的运用,给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便捷,满足了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的需要。随着对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对于地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测量技术的创新,新的测量技术才能不断改进测量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RTK作为GPS测量技术的新改革是一种动态技术能够满足测量精准、快速的要求,是一种适应时展要求的技术改革。
1 GPS技术概括
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对于各种领域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GPS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对于难度系数大的测量工程也能够通过GPS的运用得到解决。
1.1 GPS定位原理
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定位系统,它主要的原理将一颗卫星作为已知位置,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来的信息,算出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作为定位。通过天空上的四颗卫星发来的信息,传到GPS接收机上,使用伪距离测量方式或者载波相位测量,排出一颗卫星不正确的位置,然后确定接收机的位置,通过计算做出三维坐标系。运用这种原理测出的数据精准、误差小对于各领域的使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1.2 GPS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测量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与物力,不仅工作效率很低,而且非常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GPS测量技术是一种简单的、测站之间无需通视的简单操纵系统,这样就降低了工作难度,定位准而且测量出来的结果准确度高,避免了重复测量以及测量之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带来的误差。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完全可以满足土地管理的需求,有效地改善了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2 GPS地籍测量要求
地籍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的信息,满足相关部门的需要,为土地管理提供相关精准、可靠的数据作为档案备份。GPS在地籍测量上的运用是当今测绘技术的一种集成表现对测量有一定的精确要求。
2.1 地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土地的界限需求精度的方式,然后通过仪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原则测量出在规定的测区内的控制点的分布情况。一般有以下两种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对这两种测量都有基本的精度要求。而精度指标是一种衡量GPS网技术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量的过程以及结果比较得出测量技术的可实施性。地籍测量的精度是根据界限的精度以及地基图的精度而产生的,对其误差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减少地籍测量中误差的较大导致影响土地的管理工作,根据《地籍测量规范》对地籍控制点相对起算点的误差要求很精准,上下不超过0.05m才能满足地基测量的精度要求。
2.2 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碎步测量一般是指局部区域、范围很小界址点、坐标的测量,包括土地的界限、权属界点、房角、围墙、路、海岸、滩涂等物测的测量。然后去内业连线就可以达到所需要求。对于界址点来说,根据地域的面积很大以及各地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求的精度也不同,一般界址点都是都是运用测量手段获取界址点的坐标信息,然后用数字表达出地理位置的准确方位,是地块地理位置的依据。界址点的坐标对于土地权限有着法律的保护作用,如果遭到破坏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会用测量放样的方法使界址点的坐标回复原本的数据。现在一般对于碎步测量都是用的GPS系统中RTK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一般都是在现场直接进行数据的处理,不需要返回业内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作业量,而且对于数据的精准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3 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随着测量工程的不断进步就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来满足在工程中遇到的难题。一般户外的测量会给工作者到来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过测量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户外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它的快速动态系统能够计算出所需坐标,然后记录数据。与传统的测量系统比较有了很大的改革,特别是用途发面,GPS目前在各种领域内都有一定的使用,包括海、路、空的各种应用。主要是由于GPS的测量不需要站点之间的通透,这样就能独立高效的完成任务。
3.1 运用GPS测量定位网的设计原则
目前许多城市的控制网比较繁杂,对于点的选择很重要,GPS系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铁路、公路的还有一些建设的控制网都需要GPS系统的应用。它的精度指标很高,一般满足了二等控制网的要求,这就说明GPS系统在控制网中存在的重要性。在地籍测量中GPS也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大的减少了测量中繁琐的程序。所以运用GPS测量定位网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构成回路,我们知道有回路才能够接收和发送信息。所以要将GPS网从整体到局部的布置,从总的网环路到子环路中要构成闭合的GPS网,或者采取附和路线,构成所需GPS网。因为GPS网存在的形式一般是三角网状,所以构建回路对于GPS控制网起着关键作用。其次要是GPS网与以前控制网联合测量。这说明GPS网测量的数据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评估来决定。在进行计算时候,所需坐标必须至少将3个点与已有的控制网中点的重合,来满足测量中布设的GPS网。最后边长与精度是测量所需的主要指标,因为测量不需要站点与站点之间的通透,这就要求对网点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满足测量时所需的要求。对于误差要尽量去避免,提高精度的尺度。
篇8
关键词:RTK 地籍测量 基准站精度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测绘工程,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地籍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测量方法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大大延长了测量时间。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技术得到了日益发展, RTK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点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 RTK技术的基本形式
1.1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在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中。应至少包含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当基准站同时为多用户服务时,应采用双频GPS接收机,其采样率与流动站采样率最高的相一致。
1.2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由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性设备。其稳定性依赖于高频数据传输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性。为了保证足够的数据传输距离及信号强度,一般在基准站还需要附加功率放大设备。
1.3软件解算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软件解算系统对于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外业测量中,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选用静态差分定位,快速静态差分定位,动态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差分(RTK)等不同的作业模式。
2RTK的关键技术
2.1RTK系统采取了快速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求出整周模糊度,但需要对RTK的成果质量进行控制,可以利用重测RTK测量链进行比较复核。
2.2为防止数据链的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信号的发射物、无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台、微波台等干扰源,应选择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
2.3参考点的选择和建立应该有正确的已知的坐标,应该在地势较高而且交通方便,天空较为开阔,周围无明显的障碍物,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数据链发射的位置。
2.4RTK作用的距离有限,在解算RTK测量的整周模糊度时,要求一个近似的估值,这个值是用相位常规差分测量而得到的,如果要得到较高的精度,基准站和流动站间的距离就不能太大。
2.5应用实时动态RTK进行测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信号受阻、卫星失锁、卫星信号中断等现象。这时RTK将会自动重新进行初始化,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在初始化成功以后,有时还需重测附近点来检核初始化的果的正确性。
3 地籍测量的精度检验
3.1地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地籍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的原则。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控制测量两种。基本控制测量分一、二、三、四等,可布设相应等级的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网等。
3.2界址点坐标的精度。界址点是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而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
3.3RTK精度分析。RTK测量时,注意观测时间的安排,应尽量排除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大的时间段,经分析出现粗差的时候往往是PDOP值较大的时间段,一般中午时分不易进行RTK测量,所以要早出工,晚收工,利用良好时段进行RTK测量,不仅效率快,而且精度高。
4 RTK进行地籍测量的应用
4.1外业施测。基准站电台天线之间无大的遮挡物,且天线尽量设置高些,以提高数传电台的传输距离。流动站要先初始化,即确定整周未知数,完成整周未知数的搜索求解后,进入动态作业。RTK工作时要求能够接收5个以上的卫星;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能同时接收到GPS卫星的信号和基准站播发的差分信号。流动站随着与基准站距离的增大,测量精度会降低,所以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10㎞范围) 。
4.2数据链的设置。能否实时接收基准站的差分信号,是RTK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制约RTK测程的关键因素。其最大的传输距离是由接收机天线高度、地球的曲率半径及大气折射等因素决定的。
4.3采用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不要求通视,架设好基准站后,仅需一人拿着仪器便可以开始测量。测量时,测量员在仪器已经初始化的情况下,在要测的地形地貌碎部点上,将测杆对中、让气泡居中后,开始测量几秒钟,就能获得该点的坐标,精度达到要求后就可保存,保存点时输人该点的特征编码,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利用专业数据传输和处理软件可以输出所有的测量点。
5 结束语
以上论述通过地籍测量的分析,随着GPS-RTK技术步入正常的运行、管理、维护和应用的良性轨道,该技术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秋实,何东坡.RTK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森林工程,2007.
[2] 付开隆,韩丹,赵志坚.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矿山测量,2007.
篇9
1城市建设中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概述
地形测量主要是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通过水平投影位置及高程等进行测量,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适当的缩小,然后使用符号及注记绘制成图的一项工作。大面积地图的测绘基本上是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方式,面积较小或专用的一项工程建设地形通常使用聚脂薄膜或白纸裱糊的测图板进行测绘。地籍图主要应用在土地管理上,通过地籍测量能够为土地管理提供所需的地理信息及使用信息。在地籍图上的地形和地物要素属于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主要依据,对此,地籍图上的地形、地物均需要进行详细的展示,尤其是和权属界线、地类界线有关的内容。
2城市建设中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相同点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过程中都涉及到地图测绘技术,因此,他们有一定的共性。2.1遵循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对地形图和地籍进行测量过程中,均是以一定的测量学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方法进行的。使用不同测量仪器,对地形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明确界面或相应地物特征等所在平面位置。2.2遵循测图基本原则。对地形实施地形图测量工作或者对一定区域实施地籍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精度再低精度”的测量方式。2.3选用图幅方法和编号相同。具体地形图测量或具体的地籍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其中图幅分幅采用网络坐标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进行。其中的图幅编号主要是使用一定坐标对其进行编码,需要注意的是,在编码过程中需要将纵坐标放在前面,将横坐标放在后边,中间使用短线连接。
3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在城市建设中的不同应用
3.1测图目的。地形图测量能够通过客观方式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一般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等领域使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地籍测量主要是将权属管理作为测量目的,经常被应用在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中,因此地籍测量的范围相对狭窄。3.2测图要素选择。地形图测量可以对不同地面上所有地物、地貌要素等进行表示,例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测量较为详细。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界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侧重点。在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内容比较少,不要求对地貌进行反应。虽然地籍图上存在着一些地理要素及社会要素,但是这些内容是通过环境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作用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定位和衬托。图1为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点所表示的是当地的丘陵。3.3图上表示内容。地形图测量过程重视对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等做出客观反映,具体又专业的内容留出专门位置供用户填写。地籍图测量主要考虑的是权属、土地用途等内容,而其图上所显示的是地表上人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直接测量的内容。因此,地籍图测量所反应的内容较为充分。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地形图测量过程中,主要结合我国测绘局所指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同时根据规定的图示符号进行测量。对地籍图进行地形测绘过程中,需要将代表地基信息的主要内容用平面图进行展示,具体测绘工作结合1993年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的内容。此外,地籍图的测量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3.4测量方式。地形图测量可以使用视距测量、平面仪测图方式对相应区域中的地物、地貌等进行测量。地籍测量使用测距仪、经纬仪或全站仪或它们之间相互配合进行测量,使用测速仪对界址点和地物特点等进行测量。3.5测图程序。地形图测绘不存在限制或约束。但是,地籍图测绘根据相应测绘程序,一定要先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也就是说,进行地籍图测绘是将权属调查作为先导性工作,同时将权属调查作为基础性内容。没进行权属调查,就不能实施地籍图测量。3.6工作量。进行地形测绘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利用现状,其能够反映宗地权属范围以及界址点坐标等内容。此外,地籍图较高的精度要求促使对成图作业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籍测量和地形测绘进行比较,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量更大。
4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校核后,宗地勘丈数据进行地籍图的编绘,可以使成图周期缩短,充分满足土地管理需要,最终降低成本费用。道路、房屋和水面界限、各类墙栅等是城市的界标物,轻度点位坐标相对良好,具体地籍测量工作实施过程中,会将这些坐标当做需要的数据。为了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示地基要素,同时清楚地表示出相应位置特点,地籍图一定要以众多地物要素作为依托。为了保证成图精度较好,利用现势性好和精度高的相同大比例尺,也可以选择从图上找出或者套绘出一定的地物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校对后,还可以选择相同影像图当做地图使用。对此,在相应的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等方面,使用地形图对中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编绘,这一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5结语
总之,进行地形图测绘和地籍测量过程中,相应技术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对两者进行灵活选择,促使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技术的优势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城市建设提供精准的测量信息。
作者:王亚甫 单位:贵州黔美测绘工程院
参考文献:
[1]张保钢,杨伯钢.CH/T9025-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地形图数据技术规程》标准解读[J].测绘标准化,2015(2):46-48.
[2]张保钢,杨伯钢.《CH/T6001-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的编制特点[J].北京测绘,2015(4):56-58.
[3]朱志愿,赵伟.浅谈GPS-RTK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2):23-24.
篇10
[关键词]VRS技术 RTK技术 地籍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25-2
1 VRS技术以及VR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1VRS技术基本系统构成
VRS系统主要包括控制中心、固定站以及用户这三个部分。具体来说,VRS系统是由五个子系统来构成的,即VRS固定参考站、用户数据中心以及用户应用、系统控制中心、数据通信等。
第一,固定参考站。固定参考站也称作是固定基准网,它是由固定基准站来组成的网络,是系统数据源。对于一个相对完整的VRS系统来说,所具备的固定已知基准控制点至少要有三个,各个站之间距离可以达到70km。它的作用就是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跟踪以及记录与传输,它是在整个网络中分布的个站。
第二,用户数据中心。该部分所具有的作用就是对各个参考站中的GPS数据进行控制和监控,并将其下载、处理,还要对其进行、管理,对网络RTK改正数据进行计算,从而使得各种格式的事实产品得以生成,并且要发送改正的数据。
第三,用户应用。这一部分属于流动站部分,主要有三个部分来构成,即移动电话、GPS接受机以及调制解码器。接收机利用无线网络向控制中心发送自身初始位置,并且对控制中心所发出差分信号进行接收,从而使得厘米级位置信息得以生成。
第四,系统控制中心。它不但是通信控制中心,同时它也是数据处理中心。在系统内,一方面利用通信线将和所有固定参考站之间的通信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来说,其利用无线网络,使之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讯得以实现。它是通过计算机的实时系统来对整个系统运行进行控制的。
第五,数据通信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这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基准站和控制中心之间的联系。
1.2在地籍测量中应用
在对建设用地进行勘测定界测量的过程中,利用VRS技术能够对界桩位置进行实时测定,从而将使用土地的界限范围确定下来,对用地面积进行计算。在对勘测定界进行放样时,利用VRS技术能够对坐标进行直接放样,对于建设用地的面积测算,能够利用系统中的计算功能来直接进行检核,避免了利用常规解析法放样所出现的复杂情况,使得工作程序得到很大简化。
在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检测时也有VRS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野外检测中,所使用的是简易补测或者是平板仪补测的方法。比如说通过钢尺对距离交会以及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利用来实施丈量,若地区有较大变化范围,所使用的是平板补测方法。这种测量方法速度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而在检测过程中利用VRS技术能够将检测速度以及精度提高,节省时间以及工作量,使得动态检测得到真正实现,从而使得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现实性得到保证。
一些常规的控制测量,比如说三角测量以及导线测量,是有通视要求的,浪费工作量及时间,并且精度也不够均匀,在外业测量中对成果精确度没有办法确定。GPS静态以及快速静态在进行相对定位测量过程是不需要通视的,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精确度也比较高,但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处理的,并没有办法做到实时定位,在内业处理之后若发现精度与要求不符合就必须要进行返工。利用VRS技术能够进行实时测量,并且能够确定定位结果,还能够知道定位精度,从而使得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利用YRS技术进行定位时,精度是一直在1―2cm之间的,所以在一般地籍控制测量中都能够进行应用。
2 RTK技术以及其应用
2.1关于RTK技术的基本概述
对于RTK技术来说,它是由两种技术组合而成的,即GPS测量技术以及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对GPS系统来讲是一大突破。
GPS系统主要包括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以及GPS信号接收机三个部分来构成。但是在RTK系统中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的,第一个是基准站,另外一个是流动站。对于RTK系统来说,最低配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准站接收机;第二,流动站接收机,主要包括的是对RTK支持的软件系统;第三,数据链,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基准站发射电台和流动站接受电台。基准站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GPS接收天线及接收机、无线电的数据链电台以及发射天线、12V,60A直流电源。流动站的组成主要包括GPS接收天线及接收机、无线电的数据链接收机以及天线、TSC1控制器以及软件。RTK的基本系统组成可以利用下图来进行表示:
2.2RTK技术在地籍图测绘中的应用
对于RTK系统来说,在流动站开始进行测量的时候,要在已知点上进行RTK测量,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点结果,以此来对RTK系统是否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以及输入的基准站坐标准确性进行检查,最后将GPS得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在计算机中直接录入,能够将界址点的图形信息及时获得,将宗地图以及地籍图准确制作出来,对宗地面积进行计算。
2.2.1对界址点进行测量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界址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地块地理位置进行确定的依据,是对宗地面积进行量算的基础数据。根据有关规定,RTK测量精度对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完全符合,并且用RTK对界址点进行测量时,不但能够将测距测角工作免去,还能够隔站进行观察,不会受到距离限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用RTK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本身体积问题,会有目标偏心问题产生,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问题,一般是因为界址点位置是在墙角处,这时能够根据RTK所具有功能将一对图根控制点在界址点附近做出来。然后再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测量,这样能够将测量精度以及时间大大提高。利用RTK技术能够对界址点位置进行实时测定,对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进行测定,对宗地权属面积进行计算。在地籍测量中对RTK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对土地权属界址点进行测定,并且还能够测绘地籍图。
2.2.2对地籍图进行测量
利用RTK技术对地籍图进行测量时,与常规测量方法是相同的。先在测区内将控制点布设好,利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然后再测量细部,与界址点的测量有相同之处的就是,若测量区域内信号比较弱,可以将图根控制点布设在区域之外,然后再通过全站仪来进行支导线测量,然后再利用全站仪对其区域内进行细部测量。
3结语
综上所述,VRS技术以及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地籍测量有了更高水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使测量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宝泉.VR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