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8 12:0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建设计

篇1

关键词:土建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土建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土建施工全局出发,根据总体或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图纸,通过对施工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的指导性文件。而土木建设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土建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做好了结构设计才能统筹帷握顺利施工,组织设计和结构设计是土木建设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一、关于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

1.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陈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水平和建筑管理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原有的组织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不但不能提升工程质量,还有碍于劳动效率的提高, 对工程造价控制也不利。例如在工程造价上,同一土建工程,仍然按陈旧的组织设计方法进行编制,与先进的组织设计相比,其施工进度较慢,设备利用率低、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够,导致工程造价控制不利,难以实现经济目标。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由此可见,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

2.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水平不足。由于组织设计的编制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工程的有序进行、工程的造价等,这些都对多层住宅土建工程的整体效益起到决定作用。而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受工作经验、编制水平、

编制理论等因素和自身素质影响,进行组织设计时只是抄袭别人的成果,而未对具体多层住宅土建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对其是否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并未考核思量,当遇到问题时没有应急预案,给土建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3.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动态性,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专业的组织设计编制,但没有进行严格的执行,而且由于现场施工以诸多因素影响,动态变化性较大,仅按照已经完成的固定的组织设计进行开工,导致动态性变化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二、关于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

1.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为了在新时期能够对土建工程进行总体规划,需要组织设计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法,对现有的设备、资源、人员、施工条件等进行优化重整,将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创新,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达到经济目标,实现规划目的。

2.提高土建企业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的工作素质,为了更为专业的进行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编制人员对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工作责任心,以避免一个人的失误或专业水平不足引起的漏项、组织设计不科学等现象的发生。

3.对土建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实施动态设计,组织设计的动态性设计就是对影响施工的动态性因素如天气原因等进行动态性考虑设计,设置应急预案, 当遇到连雨天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动态性设计还体现在利用信息化技术上,因为信息化技术具有动态性,数据存储和调用都会引起信息的变化,在组织设计上,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针对多层住宅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处理,使施工处于信息化的动态控制状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造价可控。

三、关于土建工程结构设计历程

1. 土建工程第一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平面设计阶段,在此阶段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人为把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 对二维问题做近似的二维整体分析。再把计算结果应用于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的截面设计。对三维空间作用的考虑只限于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由于数值计算的技术限制和计算机才处于起步阶段,当时这也是最实际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三维空间的整体分析,且二维计算也是不够精确的。另对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等的截面设计是公式化构件设计。公式化构件设计是以经典力学理论为基础, 结合对实体构件的实验数据。以理论公式为主经验系数为辅,得出半理论半经验的构件计算公式,用此公式对构件进行截面设计。公式化构件设计的缺陷是同一类构件千变万化但公式则相对不变,这样结果就不可能精确。

2. 土建工程第二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三维空间设计阶段,此阶段也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设计方法。随着数值计算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使把有限元方法引入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成为可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把整个建筑分解为梁单元包括梁、柱及斜杆和壳单元包括板和墙,通过连接把梁单元和壳单元组装成三维空间整体结构,借助于计算机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计算。在有限元分析后, 再把计算结果应用于梁、柱、板、墙及斜撑等的截面设计。

四、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筑结构设计的梁、板跨度的计算,通常教科书中的规定以及概念往往仅适用于一些常规的结构设计,但是在宽扁梁的设计当中却是行不通的。

2. 建筑结构设计的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注意事项:第一,由于阳角的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占到的比例非常小,可以在实际过程当中直接将其砍成直角或斜角。第二,如果在实际情况中,底板钢筋双向双排,并且在悬挑的部分不变, 那么阳角便不需要加入辐射筋。

3. 建筑结构设计在主梁的地方有次梁处要加附加筋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加箍筋。在新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总而言之,假如主梁在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在主梁当中则可以不加入附加筋。因为梁上的集中力所产生的剪力是在整个梁范围内一样,因此能够做到抗剪满足, 集中力处自然满足。

4. 建筑结构设计的悬挑梁结构,悬挑梁最好做成等截面,尤其是在出挑的长度比较短的时候。悬挑梁与挑板不同,通常挑梁的自重在总荷载的比例中,占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将其作成变截面的话,则不能够有效的减轻自重。由于变截面的每一个箍筋都不一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难度非常大,可以将大挑梁外漏,进行适当的变截面,而且可以在感官的效果上有所提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较过去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土木建设工程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结构是施工全过程的科学指导和部署,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质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优化资源和人员调配的首要内容。对于土建工程来说,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设计和结构设计, 才能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彩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小议[J].青年文学家,2009(9)。

[2] 石凤辉,秦超.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 王芳.工程价值链及建筑企业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4] 蒙歆文.土建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发展初探[J].经营管理者.2009(17)。

[5] 陈世秀.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8。

篇2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问题研究;优化策略

0 引言

变电站建设是电力工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变电建设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度。变电站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之息息相关。作为变电站建设工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土木工程的设计及优化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力供应的稳定程度。所以,在变电站土木建设工程中,把握工程中的重点,并进行不断地改进优化,将会在优化变电站建设质量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变电土建设的要点分析

1.1 变电站的选址

要想建设变电站,那么就要先决定在哪里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变电站的作用。所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很重要。我建议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备选地址作为变电站的选址方案,然后再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进行筛选,找出最终的最优方案。首先要做的是对变电站站址进行初步的考察和了解,其中包括对其周边的环境、交通状况及地理位置的考察。目的是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的矛盾冲突。例如,农田的侵占,交通的受阻等问题。其次对周边的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进行实地考察。变电站室内常常出现裂缝或不同程度的塌陷问题,门窗漏水等问题,所以这一环节是变电站建设的考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详细地考察之后要进行仔细地分析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不断筛选最为适宜的变电站地址,以避免日后在变电站建设工程中出现的变电站过早淘汰等问题。

1.2 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变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是指工作人员在对变电站选址所进行的考察工作结束之后,通过相关部门对该选定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仔细研究探讨,然后审核批复的过程。其中包括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电站选址的地基处理、占地面积、经济作物、林木赔偿或者拆迁赔偿进行技术上的经济对比。

1.3 变电站建设的初步设计

对变电站的地址进行批复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对其进行初步设计工作。其主要包含总体平面的布置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础处理选型设计及对整个站区的排水设计。就总体平面的布置设计而言,主要指对道路的引接点,安全距离,坡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的优化。合理安排已确定规模的建筑,严格遵守电力工程相关规定和国家要求标准,并注意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以此节省经济投资。就建筑设计而言,要尽量减少建筑面积和经济投资。结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如低于3.6米的建筑可采用砖混结构;高于3.6米的建筑则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

1.4 变电站的施工图纸设计

在对土建的建筑面积,基本选型,结构选型及平面布置进行全面的考察审核,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土建工程施工进行图纸设计。在进行图纸设计时,工作人员必须将审核意见作为参考依据,并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章程和规范标准,展开工程的局部设计并将其完成。最后还要确保所有资料准确无误,才能实施图纸设计的相应工作。

2 变电土建的优化策略

2.1 变电站主要建构方案的优化策略

建构方案包括基础和地基处理方案、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的平立面设计、采暖通风及水工方案。就基础和地基处理方案来说,地质较好就采用天然的基础处理;遇到淤泥较厚的情况,就采用水泥搅拌预压技术。就建筑结构设计来说,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变电站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构架与支架相互结合,以此增加变电站建筑的抗压能力。就建筑的平立面设计来说,设计除了满足美观的要求外,还要保证各个功能房符合电气的规范要求。

2.2 变电站电缆沟的优化策略

建议采用电缆沟和电缆埋管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地减少地下电缆沟的数量,全面改善变电站施工条件,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数字化工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现场组装。

2.3 变电站站址设计的优化策略

首先要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电站站址,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选出最优的站址方案。对变电站站址一定要对其地址、水质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工作,以便于选择更经济,更可行的站址方案。并由专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判,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进。在评定方案过程中,要采纳专家提出的意见,确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指标,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细节加以修改,最后筛选出最好的变电站站址方案。

3 结束语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电力行业的建设。众所周知,变电站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变电站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变电土建的设计与优化。因为变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完全是由变电土建的设计与建设质量决定的,所以熟练掌握变电土建的设计要点,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对于变电站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来说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展鳌.变电站土建设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13(16).

[2]王建中.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监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3(1).

篇3

关键词:变电所;土建设计;防火问题;防火设计;建筑物;电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4-003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299

防火设计在变电所土建设计中非常重要,其设计的科学与否将与变电所日后使用中的防火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防火设计工作。

1 变电所土建的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1 变电所场地的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变电所土建防火的设计规范一般是针对变压器初期起火的情况而制定的对策,主要采用的是化学灭火器来对火源起到抑制或扑灭的作用,而对于因变电所内部引起火灾的情况下,则是依靠防火隔墙或化学灭火器来制止火势的蔓延。在对多次变电所火灾事故调查之后发现,对于一般的火灾时这种防火设计能起到一定的灭火降温的作用,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火灾事故却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火灾消灭以及使设备降温,防火设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变电所场地的防火问题,需要对变电所场地的防火设计进行规范。首先,在对变电所防火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主变压器和场地充油设备的距离以及主变压器与场地附近建筑物的距离等,要保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距离进行设计。其次,要保证防火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使防火净距过小,已经低于相关的要求,而在这时应采用防火隔墙的设计,保证防火隔墙使用的材料必须是耐火性较强的材料,才能有效地起到变电所场地的防火作用。

1.2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变电所内会涉及到多个建筑物,而各个建筑物的用途也各不相同,在对各个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对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进行设计,需保证防火净距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然,在受到电气布置的需求以及场地限制的影响下,也会存在一些防火净距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设置防火墙,而且,各类建筑物内的构件都要满足耐火极限的等级,才能有效地做好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在对配电装置室、控制室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安全出口以及室内防火门的开启方向进行充分的考虑,要根据实际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进行设计,另外,对配电装置室、控制室内顶棚内的装饰以及隔墙要进行防火设计,主要是对材料的设计,要使用非燃烧的材料,确保变电所防火设计的安全性;变电所或存在一些爆炸、燃烧的电气设备,对于这类电气设备来说,应将储放该种设备的建筑物墙体设置为防爆隔墙,并且要注意墙体的间隔,以及在这类建筑物中使用的各类容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如灯具、通风设备等,都要使用防爆产品,同时要将灯具的开关、插座设置在走廊处,降低变电所发生火灾。例如,下图为某变电所照明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1.主控室;2.辅助建筑;3.10kV配电室;4.主变压器;5.110kV配电网络;6.35kV配电装置;7.集合式电容器;8.职工宿舍楼;9.建筑小品、花池;10.照明柱灯;11.水井;12.花草绿地

图1 某变电所照明平面设计图

1.3 建筑物外配电场地的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室外的防火设计主要对道路以及一些室外防火设施进行设计,对于室外的道路可以采用环形道路并保证道路的通畅性以及室外的主道路宽度至少要4米;室外的防火设施主要就是黄砂,利用黄砂来抑制火灾的蔓延,而黄砂的设计需要按照变电所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黄砂不能乱堆放,可以采用砂箱来处理黄砂,但要保证砂箱取放黄砂的便捷性,才能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利用黄砂来控制火灾的蔓延,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火灾的黄砂必须要保证干燥,因此,对砂箱的设计上要注意防水性以及下透积水性,确保黄砂的干燥。

1.4 电缆的防火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与变电所的其他设备相比,电缆发生的火灾率要高出很多,因为电缆主要起到输送电的作用,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延伸性也比较长,而且变电所的室内室外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电缆线路,如果像以上几部分设计的固定防火设施来对电缆线路实施防火设计的话,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极其不现实,因此,对于电缆的防火设计来说主要采用的是分隔和阻燃的防火措施。对室内电缆的防火设计,要对楼板上下各1米的范围内涂刷一层防火涂料,这样可以对该部分电缆发生的火灾起到分隔、阻燃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火灾;对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电缆防火设计,要在入口处利用防火材料将空隙全部堵塞,如防火胶泥,可以有效地分隔火灾,避免电缆新路将火灾引入到变电所的主建筑物中;对电缆沟分岔处的防火设计,主要是利用隔板或者黄砂等一些阻燃材料,将该处发生的火灾进行分隔和阻燃的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火情;对较长电缆沟的防火设计,主要是对电缆沟采用阻燃分隔的防火设施,不仅降低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有效地对火灾进行控制。

2 变电所土建设计中使用防火设备应注意的问题

2.1 灭火器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

灭火器在普遍的场所中都能见到,主要包括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1211卤代烷灭火器以及采用水灭火等,各个场所中采用的灭火器也大有不同。对于变电所土建防火设计中使用的灭火器来说,要根据变电所建筑、设备等功能特征上选取适当的灭火器。变电所中大部分设备是带电工作,而且场地的输送电线路也极多,分布还比较广泛,众所周知,水是可以导电的,因此,利用水来实施灭火是不可取的,不仅起不到抑制火情的作用,还可能会造成火灾扩散,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如果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的话,会造成变电所设备的污渍,而且还不容易清洗,变电所中有很多设备都不能受污渍的,否则会影响其性能,甚至设备废掉,因此,变电所土建防火设计中也不宜采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而采用1211卤代烷化学灭火器的话,不仅不会对设备造成污渍的现象,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火情,因此,在变电所土建防火设计中建议使用1211卤代烷灭火器来进行消防。

2.2 设备的选型

变电所土建防火设计不仅要从设置的一些防火实施上做起,而且还要从变电所内的一些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变电所的很多设备都具有防火的功能,因此,在设备的选型上也应列为变电所土建消防设计的重点。如,要尽量避免选用带油设备,避免油的可燃性引起火灾,要尽量采用自动化、无油化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变电所的火灾发生。

2.3 防火墙结构体系

变电所土建筑设计中,防火墙的结构体系要严格按照规范的高度、宽度等尺寸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将防火墙结构划分为若干块,并且,要在每一块都要设立1~2根立柱,这样可以确保墙体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另外,在防火墙墙体结构建设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被梁、柱将其分割成的网格的形状,其中各个分块中是用砖来做填充体或砌体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先砌砖,然后再浇横向构造的压梁,这样才能将整个墙体与主建筑分开设立沉降缝,对变电站的土建设计防火安全有着极大的作用。

2.4 墙体选材

钢筋混凝土柱是防火墙墙体的主要受力骨架,在墙体砌体的过程中是需要一种防火材料进行填充的,防火材料的选取非常重要,如果在软弱地基上设置防火墙的话,那么,就可以选取轻型的防火材料,这样不仅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还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如空心砖、五防板、泡沫混凝土等。

2.5 水雾装置使用的合理性

水雾装置是消防的重要设备,而在变电所中水雾装置是否使用、使用的位置在哪,这都成为电力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变电所大多的土建设施都是带电工作,水是导电的,一旦接触到水就会造成短路故障,因此,在变电所建筑内不能采用水雾装置进行消防,可以在室外安装水雾灭火系统,同时要加强对税务系统的喷头、管路、水池等进行防尘、防冻、防腐蚀的措施。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变电所土建设计中防火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变电所土建防火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全面地注意相关的问题,才能够收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确保变电所日后的使用质量,降低火灾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袁元.浅谈变电所的防火设计[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S1).

[2] 黄晓琼.变电所土建设计中高厚比问题的探讨[J].江西电力,2011,(3).

篇4

【关键词】变电站;站区布置;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1 所区场地概述

1.1 所区地理状况

该所址位于鞍山台安县黄沙坨镇南小高力房村东北,在村级公路南侧。拟建所址处为一般沼泽林地,地势较低,场地低於村级公路平均约1.2米左右。

1.2 所区土地情况

变电所拟建场地属于一般沼泽林地。

1.3 所内外交通运输及公路的引接

变电所距村级公路约为11.5米。变电所大门通过进所道路与村级公路相连接,拟铺设4.5米宽的混凝土道路,以满足建筑施工和设备运输的要求。

1.4 分期建设与征地建设

变电所土建设施按最终规模本期一次建成。考虑到所内外的高差,围墙下做0.5--1.75米高的毛石挡土墙,挡土墙外不设排水沟,场区雨水通过场内排水沟排向所区北端集水井,再由集水井通过地埋管排向北侧路边排水沟。变电所征地范围按围墙中心向外2米考虑,进所道路征地宽度为9.0米(含两侧排水沟)。

1.5 拆迁建(构)筑物情况

由于拟建场地为沼泽林地,所以没有拆迁情况。

1.6 设计原始资料

场区地面标高介于4.34-5.51米,地貌单元属于辽河冲积平原.

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如下推荐值:

耕土:厚度: 0.5米,底层标高介于3.84-5.01米.

粉质粘土:厚度:0.4~0.8米,底层标高介于3.14-4.24米.该层在钻探期间为冻层,未做地基土承载

力评价.

粉砂: fak=120kPa; 厚度: 1.30~3.30米,底层标高介于-0.16-3.11米.

细砂: fak=200kPa; 厚度: 未钻透该层,顶层标高3.30米.

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作用。

拟建场地地基土标准深度为1.00米。

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地下水位稳定标高为2.24-3.21米.

2 所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2.1 全所总体规划说明

结合自然地形,拟建变电所距离村级公路约11.5米。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所区的东侧,66kV配电装置布置在所区的西侧,所前区布置在所区的北侧,所前区只布置以保护屏室为主的一栋建筑物。

变电所围墙中心线内占地面积:204×102.8=20971.2平方米,所区征地面积按围墙外2米计:208×106.8=22214.4平方米。进所道路面积为11.5×4.5=51.75平方米,进所道路征地面积11.5×9.0=103.5平方米。

2.2 所区总平面布置

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所区的东侧,66kV配电装置布置在所区的西侧,主变压器布置在所区的中部,主建筑物布置在所区的北侧,进所大门设在北侧围墙的中间部位。

主建筑物相邻开关场和进所大门,进所大门将所内外道路连接起来,车辆出入方便;建筑物旁及空闲场地适当种植草坪以美化环境;各部分根据其使用运行要求相互间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所内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花岗岩路缘石;所内主要道路宽为4.5米,次要道路宽为4.0米,所内道路采用城市型兼做排水用,主干道与支干道环形贯通,运输条件良好;进所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宽4.5米与村级公路连接畅通。

所区采用毛石挡土墙上砌2.5米高实体围墙并设刺网和电网,墙体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围墙内外侧均采用高级建筑涂料罩面;进所大门采用不锈钢电动推拉大门,门口设置电力公司标识墙。

所区内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上电缆槽,槽宽1.2和0.8米两种,电缆槽高度为0.30米。

2.3 竖向布置及场地平整

场区排水采用内排方式进行,即所区开关场做0.5%的坡度坡向东西两侧,将大量的所区雨水排向东西两侧围墙内的排水沟内,由排水沟排向场区北侧的集水井,再由集水井通过地埋管排向北侧路边排水沟。

场地平整填土方:24260立方米。进所道路填方量:60立方米。考虑基础余土的因素,需外购土方18470立方米。

3 主建筑物

主建筑物做出两个方案,方案一为予制大板方案,建筑面积为473.2平方米,建筑体积2167立方米,可放置144面保护屏。方案二为现浇板方案,建筑面积为510.6平方米,建筑体积2425立方米,可放置150面保护屏。均为单层建筑,除最大的房间保护屏室外,其它附属房间为监控资料间、消防器材间、继电检修间,安全工具间,备品备件库,卫生间,层高为3.15米。

主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板上设保温轻钢彩板坡屋顶,墙体采用粉煤灰砌块,外墙厚300,内墙厚190,外墙作保温处理。基础为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主建筑物地面采用普通地砖,其中卫生间铺设防滑地砖。窗采用塑钢窗,外门采用白钢门,内门为木制门,室内墙面、顶棚刮大白刷乳胶漆,外墙面采用高级建筑涂料罩面。

方案一的屋面采用大跨度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了达到与方案二的捣制钢筋混凝土梁板同等的抗震效果,在预制板上加设5公分厚的细石混凝土叠合层,并与四周圈梁紧密拉结。所址的交通现状,给大跨度空心板的运输和吊装提供了方便条件。

设计推荐方案一。

4 屋外变电构支架及基础

4.1 主变压器基础

主变压器基础采用大块钢筋混凝土基础,储油坑内铺400厚卵石,卵石层下铺设钢筋网,油坑用铸铁管道与事故储油池连接。

4.2 220、66kV构支架及基础

220KV配电装置出线构架共有11个间隔,间隔宽度为13米,构架高度为15米,66KV配电装置出线构架共有28个间隔,间隔宽度为6.5米,构架高度为8.50米。220KV构架梁采用三角形断面主材为钢管的格构式横梁,梁长13米,构架柱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离心杆组成的A型柱。66kV构架梁采用三角形断面主材为钢管的格构式横梁,梁长6.5米,构架柱也采用薄壁钢管混凝土离心杆组成的A型柱。220KV和66KV设备基础均采用混凝土大块基础。所有钢构件都做镀锌防腐。

主变事故油池:由于空腔基础本身是封闭结构,利用水重油轻的比重特性,设置油水分离的管道系统,达到多功能整合的设计效果。

5 所区及建筑物消防设计

所区内建筑物与设备及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防火要求。

所内设有环形道路,主干道为4.5米宽,其余道路为4.0米宽,内缘回转半径为9米,消防车可顺利通至各个建筑物及构筑物附近,便于消防。

保护屏室设有两个安全出口,第二个出口直接通向室外。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站;土建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substation design relevant civil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with it views and opinions, is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projects; Substation; 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变电站建设的工程量也越来越大。变电站建设已经进行过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从技术设备到硬件设施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进展。变电站已经逐渐深入到内地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地区,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在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处理特殊问题。科学的解决方法不但能够使施工工作顺利进行,而且能够给用电居民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使区域的用电网络更加快捷。

l选址阶段

1.1站址概述

站址的选择必须符合当地政府规划的要求。设计人员在选址前应到当地规划和国土等政府部门收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拟建的当地工业区变电站还需收集到工业区的相关规划。按照国家土地使用相关要求,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网,对于耕地与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土地应该少占用或者不占用,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劣地与荒地。

1.2水文气象、站址地质条件

除了客观的因素影响选址外,水文气象、站址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站用电源、站区供水水源条件、防洪排水及大件运输,甚至拆迁赔偿等,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设计人员应当尽量选择地形较为平坦、进站道路较短且缓、拆迁量比较少、能够直接对水源进行利用、日后运行方便的站址。

1.3水源条件、防洪排水及交通运输

应说明站址的永久供水水源、防洪涝情况及排水措施,并就拆迂赔偿情况、站用电源进行初步考虑,同时应说明各站址方案大件运输的条件和方案,调查和估算各站址大件运输方案的措施处理费用。

2可行性研究阶段

2.1占地面积

就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而言,主变数量以及出线回数是对规模进行合理安排的决定性因素,对建筑物与室外配电的装置场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剂,同时对先进的设备以及丁艺的安排方法进行采用,向空间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建筑物在对应用功效加以满足的条件下,要尽力将其合并为整栋的综合楼,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相应附属的围墙、挡土墙以及场地的平整费用也会降低。

2.2经济作物和拆迁或者林木的赔偿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站址所在地的拆迁赔偿、建筑材料的供给以及土地的征用费等情况进行收集并分析以保证在后期建设时费用计算合理,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要尽量减少对经济林木或者经济农田的占用,同时也需详细了解站址范围内已建成的输电线路、通信线路、房屋、水渠、池塘的情况,尽量减少改迁的情况,在必要时,对总平面进行局部七U角、旋转以及平移等,以此来减少赔偿的费用,降低总体造价。

2.3地基处理以及地下的隐蔽设施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在满足岩土勘测规范对可行性研究研究勘测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更加详细地对地质进行可研勘测,需说明站址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本阶段勘测应对站址方案的稳定性做出最终评价。说明站址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同时需要了解站址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作用,是否有滑坡、土洞、溶洞、地下有没有防空洞、矿藏采空区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措施,比如溶洞发育地区是否需要采取灌浆处理等措施。

3初步设计阶段

3.1总平面布置设计

3.2竖向布置设计

无论阶梯式还是平坡式布置,必须对原有地形进行有力的利用,尽量减少场地的平整挖填方量,尽量做到挖填方平衡,避免出现高挖深填,大挖大填。对站址所在位置地形的高差大小加以判断并比较,选择采用平坡式或者阶梯式布置,降低平整场地以及基础的费用,在设计中。应该对基坑的开挖土石方以及挡土墙和边坡的开挖量加以考虑。对地彤比较平坦的站址来说,应该采用平坡式设计,坡度应该尽量和原来的地形保持一致,对场地的排水加以考虑。

3.3挡土墙设计

在挖填方量确定的情况下,挡土墙的高度越小越好。经过竖向以及平面优化以后,挡土墙的高度通常会比较优化,依据不同的用处以及地质条件,对挡土墙断面形式进行不同的选择。土质边坡挖方区的高度应尽量在挖方区的采用先做挡土墙再放坡的形式,这样可以减少对边坡开挖以及占地。

3.4建筑结构

依据变电站的设计规模,参照南方电网标准化设计,在本阶段需确定最终的建筑面积,首先应保证建筑面积能满足功能需求,可以适当减少没有必要的附属建筑的面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配电装置楼、综合楼、电容器室等均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不仅仅抗震能力远远高过砖混结构,而且由于空间大,便于电气设备安装。

3.5地基处理及基础选型

在初步设计阶段,土建专业需要对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选型进行比较,需从适宜性、经济性、施工的难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在初步设计审查中能够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及基础型式。

4施工图设计阶段

通过初步设计审查后,就土建专业来说,对土建总平面布置、建筑面积、结构选型、地基处理方案、基础选型等都有了明确的审查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就是依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要按照现行的规程以及规范或者国家标准,先从局部后从整体进行设计,设计的原则是不应该超过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范围。在对所有的厂家资料、电气提资、尺寸进行判断,并且确认无误后,按要求进行设计。

5 工程实例分析

以某变电站土建设计为例分析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考虑。

该站位于南北约7l米,东西约25米的不规则狭长地带内,占地面积约为1643平方米。变电站与地铁站地下通风道及排风口贴建,设计为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全户内型变电站。变电站建设规模:终期安装110/10.5kV 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4台,一期安装2台。110千伏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2回,出线2回。一期不安装110千伏出线电缆。10千伏侧采用单母线多分段环形接线,终期出线56回,本期出线28回。

厂房结合地块呈狭长状,长度方向为正东正西,地上三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3492平方米。地下埋深约12.15米,地上建筑高度13.95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其中,110千伏GIS、主变及其散热器布置在地上一层;10千伏电容器、接地变、主控室布置在地上三层。10千伏开关柜布置在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三层均为电缆夹层。

该站是城市型变电站的典型案例,由于本站用地非常紧张,技术难度比较大。施工图完成后由于拆迁受阻,施工迟迟未开展工作。专家们建议,城市中心的变电站不能仅仅考虑功能和经济性,应该在环境和人文上多做文章。建筑离不开其存在的环境,每个场地从某种概念上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自然和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筑师有责任使设计同先前存在的场地保持某种连续性,这是对环境的尊重,对人文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发扬。

通过现场调研,考虑到变电站主要立面为西侧和南侧,北侧、东侧均为低矮的灰色四合院平房,南侧为绿化带,变电站在东四北大街以东显得格外突出,不能再以平淡的外形隐藏于市井中。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不可能再用烦琐的装饰、青砖建造现代化的工业厂房,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尊重文化脉络的基础上用现代建筑语言、建筑材料扬弃。

在变电站竣工后,虽然由于施工质量不佳造成内外装修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外墙砖色彩略深。但总体来说,变电站最后的外装饰设计基本达到设计意图,同时,由于没有改变原设计外墙面砖的材料,仅仅增加了较少的挤塑聚苯板装饰,没有增加工程造价,做到了经济和艺术的双赢。

6 结束语

在用电量激增的情况下,能够对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特殊问题进行相关的考察和处理,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变电站的有效性,提高建设的人性化。合理地处理变电站设计的特殊问题,可以提高变电站建筑寿命,保证变电站运行的有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李勇.关于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1(24)

[2] 张明石,曾梅.某220kV变电站土建设计[J].能源技术经济.2011(11)

篇6

根据现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以下简称《汽车库防火规范》)第2.0.4条规定,地下汽车库是指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地下汽车库±建设计常见问固及对策

2.1 地下汽车库与其他建筑的组合建造

《汽车库防火规范》第4.1.2条规定,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从该条文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限制组合建造的原因是孩子的行为能力有限、老人和病人行动不便,造成疏散相对困难,在发生火灾时,会对火灾的扑救极为不利,因此作此限制。条文及解释中规定,汽车库不应在上述限制类场所的上、下面进行建造,这里的“下面”包括了场所投影内的地下室。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体商住楼,地下室为汽车库,而幼儿园为规划的必需配套项目,由于建设规模不大、用地紧张的关系,幼儿园往往就会设在地下汽车库上部的地上楼层一另一种情况是规模较大的社区,建筑群地下是一个连通的地下车库,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很难避免不设在地下汽车库的上方。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条文及解释中关干在病房楼地下设置汽车库的要求,即当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汽车的进出口(最好是连同车库的人员出入口)和托儿所、幼儿园人员的出人口完全分开、互不干扰时,可考虑在其地下设置汽车库,为了提高安全系数,还应参照《汽车库防火规范》第5.1.6条的规定,提高两者间楼板的耐火极限,即达到2,OOh。

2.2 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隔

《汽车库防火规范》第5.1.6条规定,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物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设在其他建筑内的汽车库与其他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干3.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2.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分隔。现今流行在地下汽车库中兼设洗车功能区,而该功能区与停车区之间没有任何分隔,不符合上述条文的规定。虽然洗车功能区用于汽车库的配套服务,但并不是必须进行组合建造,从定义上来说,汽车库仅用于停放车辆,不包括洗车功能,因此也不能把洗车功能区作为汽车库的其中一部分来看待。为了避免洗车功能区中人员的活动及电器设备的使用而给汽车库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笔者认为,当确实要在汽车库中设置洗车功能区时,两者之间还是应该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洗车区应按规范设置相应的人员安全出口。

设备区与地下汽车库一样,同是为共同组合建造的建筑服务的,而且经常布置在同一楼层,虽然大多设计都按照《汽车库防火规范》第5.1.6条的规定设置了防火分隔,但却没有把设备区和汽车库分成不同的两个防火分区进行设计。因为无论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第5.1.7条,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5.1.1条的规定,对非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用途的地下室,其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是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扩大到1000平方米。在一些设在地下室的规模较大的设备区,其建筑面积往往超过了1000平方米,而设计人员往往为贪图方便。将其与部分汽车库合并成一个防火分区,按最大值4000平方米进行划分,导致设备区的防火分隔过大,安全系数降低。笔者认为,应该将地下汽车库以外的设备区、自行车库等其他功能区独立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照各自的标准进行确定,对于标准一致的功能区可视情合设,有特殊防火分隔要求的房间从其规定。

2.3 地下车库疏散出口的设置

2.3.1 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

地下车库的疏散出口分为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两者要分开设置,这是规范设定的一大前提。由于《高规》第6.1.12条和《建规》第5.3.12条都作出规定:地下室设有不少于1个直通室外的人员安垒出口的防火分区可相互利用相邻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作为本分区的第二安全出口。因此,一些设计者习惯地在地下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仅设一座疏散楼梯,再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第二安垒出口”。其实在《汽车库防火规范》中并没有像《高规》第6.1.12条和《建规》第5.3.12条中关于允许地下室防火分区可利用相邻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作为第二安全出口的条文,准确来说,除了满足《汽车库防火规范》第6.0.2条规定的防火分区可设1个人员安全出口以外,其它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的人员安全出口均不应少于2个(不含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

2.3.2 汽车疏散出口的设置

按照《汽车库防火规范》第6.O.6条的规定,汽车库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Ⅳ类汽车库和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设1个。但是对于停车总数不少于100辆的多层地下汽车库,它并不一定是每个楼层的停车数都不少于100辆,按照条文解释中的例子,一个3层地下汽车库,地下一层为54辆,地下二层为38辆,地下三层为34辆,这种情况下,地下三层担负34

2.3.3 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

需说明的是,本文2.3.2节举例中所提及的汽车疏散出口均指汽车疏散坡道,当采用疏散坡道与垂直升降梯相结合时,则应区别对待。根据《汽车库防火规范》第6.O.8条的规定,只有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可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因此对于采用疏散坡道与垂直升降梯相结合的汽车库,我们应该先根据汽车疏散坡道的设计数量去反推限制停车数,在此基础上,另设1台升降梯可增加停车数9辆,设2台及以上升降梯时,增加停车数最多不能超过50辆,而且要注意一点,该升降梯的体积大小、载重量应该能满足车库中设计停放的任一种车型的使用需要。

篇7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楼梯; 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 A

1楼梯震害类型

通过以往的震害资料看,框架结构的楼梯间破坏最为严重。楼梯的破坏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楼梯整体倒塌破坏,如框架结构的梯柱易形成短柱,发生剪切破坏;梯板拉压破坏;梯梁中部受剪发生破坏。对于楼梯间的破坏主要是因为楼梯刚度过大,使其最先破坏。

2计算方法

传统的楼梯设计仅考虑楼梯构件的等效重力荷载在地震中的影响,而忽略了楼梯构件的竖向刚度和平面刚度对结构蔡体刚度的贡献,及按照刚度分配的侧向力对梯梁、梯柱等构件的影响。有限元采用ETABS一V9建立结构模型,用壳单元模拟楼梯的平台板和斜板建立层间构件模型,忽略踏步刚度对斜板挠度和刚度的影响。

3计算模型

本工程为6层框架结构的写字楼,开间力一向(X向)柱距3. 9m,共10跨,总长度39m;进深力一向(y向)柱距分别为6,2.4,6m,共3跨,总宽度14. 4m;底层层高4. 5m,其余各层均为3. 9m;柱500mm x 500mm(C30),主梁500mm x 300mm ( C30),板厚100 mm,梯梁400mm x 200mm ( C30),梯柱240mm x 240mm ( C30);抗震设防烈度8度 0. 20g,设计地震分组第2组,场地类别Ⅱ类;基本风压0.45kN/m2;恒载取2. 5kN /m²,活载取3kN/m²,均布荷载取20kN/m²;特征周期0.4s;场地粗糙度类别为B类;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通过线拉伸成面的力一法绘制楼梯,楼梯为双跑。柱、梁采用直线杆单元模拟,直线杆为空间杆件,具有双向弯曲、扭转、轴向变形、双轴剪切变形效应,楼板采用膜单元模拟。单元根据楼梯布置位置的不同建立了12种模型,分别采用计入与不计入楼梯对构件进行模拟。如图1所示。

4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在位置1(模型1)通过对计入与不计入楼梯两种情况的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列入表1,从表中可看出楼梯对结构x向和y向刚度都有一定影响,对y向刚度影响最大。

5楼梯布置位置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只设置1个楼梯时,随着楼梯位置从中间向两端改变,y向地震下顶点位移、层间位移比、层间位移角逐渐增大,层间位移比从模型5(位置5)的1. 32增加到模型1(位置1)的1. 68,说明楼梯的刚度对结构扭转变形影响很大。

设置2个楼梯时,从表2 可以看出楼梯布置在平面位置3时y向地震下顶点位移、层间位移比、层间位移角最小,结构的刚度最好,扭转变形影响最小。

楼梯布置位置不同在y向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比较如表2所示。

6楼梯对楼梯间角柱的影响

以模型6(位置6)为例,通过分析比较,楼梯对楼梯间梯柱的影响较大,对其他柱影响较小,楼梯间框架角柱和相邻柱y向地震作用下轴力如表3所示。

表3楼梯间框架角柱和相邻柱在y向地震作用下轴力

7结语

通过对不同的结构规模,不同楼梯布置的整体结构抗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楼梯构件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它的存在增大了结构局部的抗侧刚度,减小了结构的自振周期。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梯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地震反应。若在计算中考虑楼梯构件,通过结构上的调整后,普通楼梯布置方法存在满足目前的小震抗震要求的可能性。但对楼梯间位置、个数、楼梯构件强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特别重视楼梯非对称布置时的扭转效应。楼梯对相连的框架柱影响很大,呈强剪型受力。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楼梯构件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抗震性能方面对整体结构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楼梯参与整体结构计算以后,周期、地震作用、位移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应当吸取以前的教训,将楼梯构件与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做到模型符合实际情况,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但是不是简单地将楼梯代入整体结构计算就能解决间题。楼梯与整体结构共同工作,导致楼梯及相邻框架柱破坏,建议将楼梯与整体结构脱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施工项目;工程寿命

传统的工程建设以建设过程为对象,以质量、工期、成本为目标,进而形成了以三大控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从实践看来,这种工程项目成功的标准造成了项目管理过于技术化,项目管理者的思维过于现实和近视,以及工程的局限性。现代工程项目投资大,消耗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多,工程建成后的运营期长,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工程的社会责任强调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工程的历史责任要求其能持续的符合将来人们对工程的需求。

1 工程寿命周期概念

从理论上说,建筑产品工程全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和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因考察的角度不同,建筑产品的寿命可以分为物理寿命、技术(功能)寿命、经济寿命等。物理寿命,是指工程产品从开始建设,直到不堪再用而予以报废的全部时间过程。在现实中,建筑产品由于各种原因而往往无法达到物理寿命的终点。技术寿命,或功能寿命,是指工程产品从开始建设到无法再发挥其预定功能目标所经历的时间,也即建筑工程产品能维持其使用价值的时间过程。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言之,即产品年平均使用成本的最低年数。

2 变电站工程系统结构

工程系统结构(Engineering Breakdown Structure,EBS)

是指在工程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按技术、专业或功能的分解方法,将工程系统分解为一定细度的子目而形成的树状结构。变电站工程系统分解是全寿命周期设计集成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分解结果构成变电站工程系统结构集成。

一个工程系统通常是由许多“功能面”组成的综合体,工程的总功能及工程的运行是所属各个功能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个功能面是由许多有一定专业特色的工程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必须通过系统集成共同组合成功能面。专业工程要素的形态,有的是实体系统,比如变电站的土建部分;有的是软件系统,比如变电站的变电一次、变电二次等。功能面与专业工程要素共同构成工程子系统,它们是工程系统结构的分解结果。

工程系统分解必须遵守整体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的原则。具体标准为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隶属关系上不具交叉性;各层次有相同的性质;各EBS子目之间的界面彼此清晰,以便于进行安排和协调。工程系统分解后的子目,在工作管理上,每个EBS子目都应区别不同的工作内容及责任者;在费用管理上,最低层的每一个EBS子目都应与一个或多个费用统计点相联系,保证有对应的费用累加追溯能力;在技术状态上,每个EBS子目都应是一个技术状态单元,以便于进行技术状态控制;在合同管理上,每个EBS子目都应是一个合同项目,便于与合同工作说明建立联系。另外,在整个工程系统中起作用的要素,或属于多功能面上相联系的要素,常常可以作为独立的子目对待,如变电站中的土建子目。

3 变电站设计阶段的要点控制

3.1 站区规划设计

站区规划前,应结合站址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源电源、交通运输等自然条件,制定站区规划原则。一般要考虑工艺布置的要求以及施工、运行、检修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能使变电站施工、运行、检修方便,并尽量做到水土保持、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

3.2 土建总平面布置设计

总平面设计应根据电气总平面进行布置,在满足站区总体规划要求的同时,尽量使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做到分区明确、交通方便、节约用地。总平面布置一般采用模块式布置,将站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110 kV配电装置区、220 kV配电装置区、主变及配电装置楼场地等。通过站内道路将各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站内道路在宽度、转弯半径上满足大件运输及变电站运行、检修和消防的需要。为了节约用地,近期建设的建(构)筑物应集中布置;在满足消防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各建筑之间尽量紧凑布置。

3.3 竖向布置设计

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首先需根据电压等级,考虑百年一遇或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在满足洪水水位及内涝水位后,通过土方综合平衡计算,使站区场地平整土石方量最小,进而确定站区场地设计标高。无论竖向布置是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在兼顾出线规划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结合原有地形,以减少不必要的土石方工程量。

边坡处理是竖向布置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设计边坡高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边坡高差不大时采用挡土墙处理;当边坡高差较大时,可采用挡土墙+护坡处理。在墙(坡)顶和墙(坡)脚设置截水沟、排水沟。上述措施有利于边坡稳固且不受雨水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避免因放坡而占用大量土地。

3.4 主要建(构)筑方案设计

建(构)筑方案设计除包括建筑平面、立面方案设计外,还包括结构及基础方案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暖通通风及水工方案设计。为了节约用地,变电站建筑一般采用联合布置形式进行设计。电气设备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布置在1座主控通信楼或配电装置楼中。

在结构方案设计上,新建变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结构方案,新建变电站的构架及支架基本上采用钢结构。同时根据变电站的重要程度及站址的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建筑基础形式需根据地质情况选择,一般采用的形式有独立基础、桩基础,而筏式基础、条形基础在变电站中很少采用。

地基处理方案应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选择,地质条件好时只需采用天然地基;填土较厚时可以采用强夯处理;当遇到较厚淤泥时,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管桩、灌注桩以及预压法进行处理。

4、结束语

总之,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精髓是集成,集成的目的就是要体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哲学思想。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集成技术系统是工程系统结构维和设计目标结构维通过映射而形成的。这两维本身就是划分科学、内涵丰富的集成体。所以,在映射基础上构建的网状结构的设计技术系统,是先进有效的理论工具。然而工具的应用需在正确思想与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所以本文也着重提出了工程建设必须承载对社会和历史负责的使命,并落实到具体的设计目标上。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针对其他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提出其适用的设计集成工具。也可以在变电站设计集成系统中按照适用性与协调性的原则,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混凝土已经是土建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所以混凝土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是在很多施工企业,混凝土仍作为一种普通材料对待,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及特殊性。我国的土建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取材大多也是就近取材,没有关注其质量,这就导致混凝土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个人、企业的重大人身财产损失,也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建设过程中是及其重要的,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注意。

一、 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的主要因素

在土木建筑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就是工程质量,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就会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土木建筑在多面的发展基础上已经比较完善,比如施工材料、施工周期等都较之前有了更好的发展,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影响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其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要高出很多。混凝土的强度大大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错了水泥标号!同时,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密切相关,和其强度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想要混凝土强度高,则水灰比要大,反之,水灰比小。,所以,若水灰比不变,想要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不正确的,这样做只会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混凝土容易变形和收缩!所以,想要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关键因素有两个,即提高水泥的强度以及水灰比,这就要求控制好水泥与混凝土的水灰比配置 。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的还有粗骨料,如果石质强度相等,碎石的表面比卵石的表面要粗糙,在和水泥砂浆的粘结性上碎石要比卵石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所以碎石配置的混凝土要比卵石配置的混凝土强度大。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稍微小一点,不过砂的质量却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所以,砂石质量一定要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可是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较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确保砂石的质量,并且要根据现场砂的含水率随时对水灰比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同时,施工时候要注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因为混凝土强度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中才能正常发展,严寒的冬天要注意防冻害以及酷热的夏天要防止暴晒脱水!

二、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想要混凝土施工技术达到高水平,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从原材料上进行控制,其次要对混凝土的配料、搅拌及运输进行控制,最后还要进行现场力学实验。

1、混凝土材料控制

(1)水的控制

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同时是混凝土流动性的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用水的清洁度要高,工程用水以及没有处理的污水、积水绝不允许使用。

(2)水泥的控制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选择水泥时,不但要控制好成本,还要控制其强度和质量等。不同的建筑部位所用的水强度不同,所以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明确在不同部位中所采取的水泥和用法,以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土建工程的施工要求!

(3)骨料的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组成的成分!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对砂石骨料的需求也很大,施工过程中对砂石骨料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好砂石骨料的质量。

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控制

(4)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按设计要求正确配合比施工,首先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其次,用重量比而不是体积比;最后,检查原材料是否达到要求!

(5)混凝土的搅拌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 想要得到优质的混凝土,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搅拌机,还要注意投料顺序以及搅拌时间。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保证配合比的合理性,且搅拌的最短时间也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标准。

(6)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过程要注意保持好混凝土的均质性,尽可能缩短混凝土从搅拌到使用之间的时间,初凝之前进行浇筑且满足混凝土的浇筑量。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浇筑施工的连续性!

2、进行合理的现场力学实验

和传统沙石、泥土相比,混凝土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在承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可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复杂性并开始向高层建筑发展,怎样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可以把原材料送到实验室,惊醒合理的现场力学实验。

3、加强混凝土施工中施工管理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并不均匀,一些薄弱环节因强度低而极易产生裂缝。如果施工管理大意,对混凝土的质量管控不过关,会产生较大的混凝土离差系数,进而出现大量的裂缝。因此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对施工管理和检测的加强是不可或缺的。

三、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以下工作:保证模板的位置"标高"强度满足要求; 检查钢筋与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清除油污等杂物;清水湿润木模板.

2、施工缝预留技术

施工缝会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因布置或者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间断施工,因此要合理留置施工缝。

3、混凝土捣实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在入模后,应对混凝土的进行充分的振捣,将气泡排出,使入模的混凝土能够充实模板,从而使混凝土拌和物更加均匀与密实!一般采用机械振捣,从而提高生产率

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为了使混凝土中水泥能够充分水化与避免混凝土在成型之后因曝晒等因素产生应力收缩、裂缝、破坏等情况,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湿润!

四、结束语

总之,我们还应该对现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做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从而推进我们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作到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为今后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钟辉.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3,12:120+123.

[2]包鹏杰.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3,12:154-155.

篇10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土建工程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很大的影响,设计是建筑工程的灵魂,一个成功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需要前期完美的工程设计,而且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不断优化工程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功能的发挥。

一、 优化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设计的意义

1、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施工阶段的成本在整个土建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设计可以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施工现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建筑企业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整体工程造价。

2、强化工程整体质量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作量大,施工环节比较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增加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建设环节,而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设计的优化,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可以及时发现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能有效提高土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在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可以依靠工程的设计方案对施工中的各种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优化施工现场工程设计能对不正确的施工技术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对各岗位的技术施工人员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使他们能按照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不仅能有效提高技术施工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够整体提升整个工程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

二.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设计的策略

1、制定完善的土建施工现场设计计划

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施工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虽然施工现场的各种质量管理制度能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但是如果工程设计这种存在问题的话,那么土建工程中各种质量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为了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施工的安全,要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工程设计不断优化,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现场设计优化计划。首先要对整个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有深入的了解,明确施工中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按照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序将工程设计优化分成施工前期设计优化、施工中期设计优化和施工后期设计优化,按照这三个施工阶段制定相关的工程设计优化计划,在内容管理的划分中,应该针对土建工程施工中有关设计的所有要素进行。最后,要进行工程设计责任制,按照工程设计规定和各施工队伍的岗位职责,将设计图纸进行划分,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主要负责部分,并且进行技术交底,让他们了解在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技术标准,从而规范他们的施工行为。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总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中的一个主要管理方面,在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工程设计优化中也应该对工程成本有全面的考虑,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在各种材料的使用中要控制好用量,在土建工程的各道工序施工中要以建筑设计为基础,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保证工程质量,降低返工的发生,从而降低土建工程成本。

3、加强土建现场施工中各方面的协调性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素比较多,对于设计方面来讲,由于设计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在设计优化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发生联系,在施工现场要保证工程施工能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就需要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在施工现场设计人员要注意与各个单位之间处好关系,在与工程设计进行优化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所有部门的作用,这样能及时解决施工现场中发现的设计中的问题,保证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4、加强土建工程设计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工程设计专业教学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工程设计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是由于现场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工程设计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所以在土建工程施工中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设计人员必须有足够的设计专业知识,对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有详细的了解,对于工程设计重点有足够的重视,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关于设计的各种问题能及时发现。另外一方面,在施工现场的设计人员应该对各种施工知识有相应的了解,在土建工程施工中不仅能对各种不符合工程设计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且能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5、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在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动或者是施工设备的限制,在施工中往往会发生工程变更现象,工程变更的出现不仅打乱了现场施工计划,而且有可能提高工程造价,所以在现场施工中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尽量避免工程变更的发生,如果工程变更是必要的,那么需要将工程变更计划上报到工程设计总部,经过详细的审核之后,才能对工程施工设计进行更改。

结论: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是整个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建施工中工程设计优化对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工程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施工情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加强与施工现场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土建工程施工按照最优的审计方案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同波 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的部分设计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施工技术, 2011(01)

[2] 张姝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J] 中华建设,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