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范文
时间:2023-03-13 16:2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前言
高职教育的任务也是育人,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在从事一定职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文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责任,迎难而上,传导人文精神,坚持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分析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而今天的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要更强烈,也更复杂,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单纯地倡导“为己之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高职语文学科地位日趋边缘化。
我国人口众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相对单一,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日趋激烈,这种压力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职业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学生与家长关注的更多的是这种知识有没有用,能不能带来“效益”。因此高职学生从思想上就重视专业学习而轻视公共课的学习,这给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被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高校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大学语文学科的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说语文课就是消遣课。同时,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多,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也减少了。总之,从学生用于学习语文时间不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更是难上加难。
(二)“重技能、轻人文”社会择才标准。
高职院校毕业生最终多数都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企业的挑选。受市场竞争、商业利润的趋使,一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更青睐那些不需要太多培训,最好是能够“零距离”上岗的熟练技工,至于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如何,他们就不太在意了。在这种“重技能、轻人文”的市场需求导向下,学生敏感地认识到,学文化课“没用”,还是学好专业实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很难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三)、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方法滞后,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首先,现在高职语文教材尽管进行了多次的修正,但是多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为前提,忽视人文思想的传达,不利于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次,教师重“教”轻“育”。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文”,更要寻“质”悟“道”,不仅要教学生明白作者所使用的语文材料和写作技巧的巧妙之处,更要教学生感受这些组合所产生的质与神以及它们可能给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为我们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欲望服务。最后,教师教学方法老套,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切实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应从教学的方式方法入手,彻底改变旧的模式,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四)人文素质教育政治化。
首先,我们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文素质,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性能、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与追求。而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谈到人文素养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一些富有政治色彩的观点、词藻,只要把文章中心思想一讲完就万事大吉,把人文素养看成单纯的政治与伦理之类的东西,或者只重政治不重艺术,只重德育,不重美育。
二、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职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传导人文精神,仅仅是有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必须得到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比如让社会和人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增加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舆论宣传等手段,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师生和家长的重视。
(二)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的氛围,课堂的氛围,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师的影响最为重要,教师人文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水平,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因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整个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力求创新,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要认为它只存在于某个教学环节上。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首先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鞭策学生。其次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而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小结
“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肩负起传导人文精神的重任,为社会、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人文精神
五年级二班李梦薇
在我们邯郸,我就见过一些好的人文精神,比如说:“让座、照顾妇女、儿童、老人等,一些好的品质。”
有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去广场玩,看见有一个小妹妹摔了一跤,后面有个阿姨,我以为是***妈,但不是,我忙上前扶起了小妹妹,我问她:“***妈在哪?”她向远处指了指,原来***妈是个坐轮椅的,不方便。我把她送到***妈那,对她说:“以后不要跑那么快,不然,妈妈会跟不上你的。”她点了点头,***妈对她说:“快谢谢姐姐!”她不好意思的冲我笑了笑,***妈对我说:“她有点害羞,谢谢你了!”我说:“不要客气,老师教过我们要尊老爱幼,这是应该的!”这是我壮着胆子说出了这句话。
就凭我这句话,我以后要遵守诺言,要尊老爱幼。
篇3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贵州人文精神”,再好不过。但关键是在贵州人中如何淬炼,积聚,蔚然成风,真正成为贵州的民气民风民魂、精气神?
“天人合一”,就要求有经天纬地的胸怀和气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就要求能不畏艰难困苦,奋斗永不止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和扩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为什么贵州要特别强调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文精神?
因为,贵州要后来居上,就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绿色发展,用好绿色资本。“天人合一”对贵州的发展,在今天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
记得1960年总理在贵阳对千余干部的讲话,他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作为贵州后来居上的自然条件基础和“绿色资本”来看待了。
今天,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这就挑明了,“绿色”也是“资本”,是比“金山银山”更重要、宝贵的资本。
贵州,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君子人穷志气不穷,贵州人毕竟也姓“贵”!今天看来,这个“贵”,就贵在有丰富的“绿色资本”。这个“志”也不是提虚劲。凭什么“后来居上”?就凭“绿色资本”,就凭保护好、使用好,且不断扩大这个“绿色资本”。
贵州要上,当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不能掉队。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贵州只要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就可以靠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小康加分;贵州要上,当然还要有世界眼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人类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贵州后来居上,是循着规律在走。
无论怎么看,无论与谁比,无论走多远,无论说多近,“绿色资本”,正是今天贵州弯道取直、后来居上之本!
“绿色资本”天然,却无价,它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人民群众的期盼。贵州要用好“绿色资本”,踏着已走出的“生态建设、开发扶贫”的步伐,锲而不舍地努力,以山幽、林茂、水清、气净、景美的生态健康人居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贵州以“天人合一”为自己的人文精神,有宏大的气象,有实在的目标。如《易经》所说,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贵州有志,万物竟成。
天高地远,难在务实。天荒地老,最忌空谈。奇了,也在贵州,史上就有圣贤,专门研究如何落实,提出“知行合一”。
十六世纪初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贵州是“知行合一”说的发源地,当然有资格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特有的人文精神。
篇4
关键词:书法艺术;嘉定新城;绿地规划;景观设计;可持续建设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gle of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view of its application in Jiading Metro Gre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 convergence solu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us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haracteristic of city crisis this objective phenomenon, convergence of city appearance has the inevitability and objectivity of certain, solve gay city trend is a process of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the art of calligraphy; Jiading city; green spac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全球化景观发展与中国传统艺术
目前,全球化演变成一个概括未来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随着世界各地掀起的经济化浪潮导致信息技术的跨地域传播和人员的跨地域迁移,一种文化可以随着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文化均质性发展,统一的景观营建技术,相同的建筑材料,相似的结构背景下导致了地域文化景观的趋同,但外来文化只有与本土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被接受,本土文化只有进行广泛的对外交流、吸收,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一个民族的艺术必然体现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书法尤其如此。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其审美理论中最重要的几对范畴形质与神采,气势与风韵,姿态与法度,亦无不与人格的象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人格象征意味是人类基于自身特殊的精神本质赋予书法的一种观念的联想,正是这种联想使富有灵性的汉字有了生命的活力和精神的内涵。当这种联想成为普遍的现象,成为一种有意识状态下的自觉行为时,书法就在更高一级的文化层次上成了人的生命形式的外化和人格精神的象征。这样,书法艺术的内涵就不仅是技巧的展现,也不仅是自然美的抽象和升华,而且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正因如此,书法才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
2书法艺术对于嘉定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类型的应用
2.1整篇的气韵——总体绿地系统规划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书法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这种原则一经正确地领悟和运用,将硕果累累。”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之美除了和国外著名城市一样具有空间疏密有致,肌理丰富,建筑园林风格协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还尤其强调了这种空间秩序背后的天人合一,以及皇权天授、等级有序等理念,城市的整体性和逻辑关系尤为突出。
嘉定新城是上海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将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综合实力和较强辐射能力的组合型现代化新城”。嘉定新城由主城区、安亭和南翔三个组团组成,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嘉定新城不仅仅是上海郊区城市的新亮点,同时也是辐射长三角经济圈的一颗璀璨星星。新城中心区在规划之初,就确定了“文化引领规划”的原则,充分开展文化策划,从文化角度研究新城定位。在嘉定新城中心区规划上,不仅体现了决策的引导性与前瞻性、实践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也体现了实体空间的艺术性。
新城中心区规划层面采用九宫格的书法布局,在整个绿色系统内运用。“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嘉定的整体绿化结构是“一环、多楔、多廊、多园”绿地体系,“一环”:绕城森林,犹如书法九宫格“印边框界”诠释“生态绿墙,展现一个绿色围城,由“多楔”的沿景观河道、道路,由主城区绕城森林、防护绿廊向城区内部渗透组成的大片楔型绿廊。“多廊”则犹如九宫格内的分割线,沿道路和景观水系形成的多条绿化走廊,包括沿高速公路(快速路)的大型防护绿廊以及沿一般道路和景观水系的结构绿带把整个嘉定新城隔成不同的区域,从而形成整体架构的稳定。“多园”代表城市公园,好比九宫格内字体的横平竖直,严整布局。
新城中心区规划层面在标志性项目的布局上,也传承着文化。与F1赛车中国大奖赛的“上”字型上海国际赛车场交相辉映,嘉定新城在距离“上”字型赛道约三公里处利用原有水系,疏浚开挖了一个造型为“海”字型的远香湖,水体面积约34公顷,名称取自《爱莲说》“香远益清”。 在“上”字型赛道和远香湖之间,嘉定新城设计了一条长约3公里,宽400米的中央景观轴线“紫气东来”,相继穿过上海国际赛车场、城市之门、创意广场、市政公园、湖滨天地等一系列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2.2字间的气息——景观层面
2.2.1嘉定新城远香湖公园
总体布局上,远香湖用“海”字做结构,深刻挖掘其内涵。海,兼容的异质性,开放的漫延性,延续的沉淀性,宽容的秀美性,各中性质的体现构成景观与字体间架结构的结合,内部组团景观根据字体的结构安排,书法艺术直接构架景观结构。在“海”字的形成过程不仅是书法笔意上的气韵连贯,在水动力上也有着技术性的体现。这其实也是传承书法艺术的一种体现,少一笔则少,多一笔则多的不差分毫,在书法的艺术形式下达到“雨落桐花轻自点,风至慢携弱柳扶岸”的意境。
图1 远香湖规划“海”字平面图
海字形湖面的形成,同时也是科学语言的体现。把书法的结字方式纳入在景观的水体布局内,围绕水体循环与净化通过自然的方式解决,同时考虑水景的视线组织以及水上观赏活动的合理安排,在水面的演变过程中遵循自然条件的演绎。平面布局尊重了现场原有风貌,民居等客观现实,水体应运而生,局部微生物群落的营造,按照需求组织分配,自成一体,天人合一。
布局比例上,硬地和水体的鲜明对比,正如书法艺术中章法布白的运用。虚实形成鲜明对比,中心区大面积留白的水面,如美术中的构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势与意均体现在章法之中。也如同古典哲学中的阴阳、虚实对比的理论指导下,书法以黑为阳,以白为阴,黑中孕白又以白领黑,具备抽象之美感,既具备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又具备细节的丰富性。“海”字湖面经过调整和演化,最终更关注紫气东来轴线与沪宜路视线通廊的延续与交汇,拓展与其联系,扩大主体水面,形成视觉中心;设置人行滨水步道。同时远香湖公园设计与大面积湖面相结合呼应,产生江南园林里布景、障景、对望、掩映的效果。湖泊一面的背景成为对岸的屏风。湖岸为柔和的曲线,缓缓延伸到水中,散步道环绕全湖。湖岸的不同段落以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区分,几大区域相互对应,形成对景。
远香湖公园在细节处,以书法的“笔力”,创造了细节的精髓。于园林的造景手法、装饰物、楹联、铺地、石碣、建筑等多种园林景观细部要素之中,重要节点景观石的题词,植栽的“结字”塑造,现代的灯具、座椅,甚至是垃圾桶,无处不在彰显着嘉定书法艺术的传承。
2.2.2嘉定新城紫气东来景观绿轴
紫气东来景观绿轴是连接嘉定新城中心区远香湖和F1赛道之间的重要绿轴,也是新城中心区核心轴线。这象征着城市的虚轴,也如书法之脊柱,承载着城市人群活动的场所。书法艺术强调结构匀称、韵律、节奏、变化在紫气东来项目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紫气东来景观轴线中演绎了动感走廊、静谧走廊,水体的蔓延,如林中的舞蹈般,行云流水。以“舞”的概念诠释,自然中的行云流水启迪了传统舞蹈和书法艺术的形式,反过来,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回应。其景观设计强调重点、层级的分配,从西至东,绿化景观的次生态系统逐步减弱,城市化逐步增强,与城市中心广场相接。植栽布局上,从西区至东区植栽密度逐步减弱,硬地系统逐步增加。如同书法字帖里,强调疏密有致,循序渐进。同时提供给城市居民参与性和互动性也呈现序列性的层级变化。整个紫气东来南北侧,与天祝路、塔秀路整个街面的交接手法几乎完全相同,强调整个城市沿街面过度的均质化处理。但在内部广场上,却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整个紫气东来景观绿地项目自成一个体系,犹如一幅完整的字帖,演绎给城市一幅完整有序、张弛有度、褶皱精美的画卷。
图2 紫气东来绿轴平面图
篇5
1.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整体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强调整体高于个体,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一定程度上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旋律,爱国主义则是它的最高表现。
1.2以人为本精神从古至今,我国都一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名言古文都是强调要以人为本,这一系列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迥异于西方人文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
1.3贵和包容的和谐精神贵和包容的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围绕着“和谐”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这些都是传统人文精神和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体现,是对传统人文思想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2传统人文精神在教师师德培养中重要作用
2.1加强师德培养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增强学校自身凝聚力,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2传统人文精神在教师师德培养中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改革的新形势,我国提出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师德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和体现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环,师德建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2.1传统人文思想为教师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认识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并为其所用,这既是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和教师面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所应做出的合理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文思想,是重构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值得重视和挖掘利用的宝贵资源。
2.2.2传统人文思想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师节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谈到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说:“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因此,教师师德的培养,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师德培养也离不开传统人文精神这个载体。
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文精神;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04-0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发出的感叹。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为何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这不仅在于钱老对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忧虑,更在于其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落后就要挨打。在当前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之下,中国如果没有一批拔尖人才出现的话,中国在世界科学技术方面就很难占有一席之地,也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由于钱老振聋发聩的一问,使得国内学术界纷纷反省并开始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学者们从多个方面来求解钱学森之问。有从国家政策方面去寻求答案的,有从高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来寻求答案的,也有从当前教育模式改革方面来寻求答案的。 这些探索,对当前人才培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但多是从人才培养的外延或具体方式方法上去寻求答案,很少从人才培养本身来寻求答案,也很少从钱学森成长经历和晚年思考的重心来寻求答案。根据钱老之问与2009 年 11 月 5 日的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所刊登的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在晚年其实也一直在思索中国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出路。钱老之问是人才培养问题,而钱老的最后一次谈话虽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如何培养人才问题的答案,但却详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育经验,实际上就是给我们一种启示:就是在培养模式上,不能只重视专业教育,更要重视通识教育;不能只重视教育本身,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重视学生素质发展的某一片面,更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钱老在2008 年 1 月 28 日复函祝贺科大五十年办学成就时也曾提到:“我想,过去科大所走的理工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发展,走理工文结合的道路,在理工科大学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相信在未来,科技大学一定能为我国培养出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鉴于钱老之问与钱老最后一次访谈涉及其自身成长经历,我们主要从人才培养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探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
一、创新与创新人才
1. 创新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志从创新外延的高度指出了创新对于民族、国家及政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一词,由于其范围很广,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将创新这个概念上升到统一性的高度,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学者,对创新有不同的解释,如冯增俊先生认为:“它不但是发明、发现,也不仅仅是新思想、新行动,而是把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新工艺在社会中推广开来,并得到足够数量人群认可的活动。”陈广仁先生认为:“从科学实践来看,创新指科学活动中发现事实、发明方法和创造理论三种基本形式;而从哲学上来分析,创新则是观念的转变,是思想革命的过程。”虽然对创新含义的表述不同,但是却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都强调 “新”,强调“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对前人研究或实践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模式或框架而产生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方法或新理论。而“创”字,则体现了在实践或认识过程中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能动性,才使我们能够突破陈规,实现认识、思想、方法及理论上的进一步飞跃。
根据上述对创新一词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具有如下特征。
(1)原创性。创新是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东西,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或实践推进一步。
(2)实践性。创新虽然以前人的理论或实践为基础,但是创新离不开实践。人类往往在提出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理论与实践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创新要以不断深入的实践为基础,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最终要放回到实践当中去,指导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3)前瞻性。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前人尚未解决的,创新解决的问题在当下,但是着眼于未来。除此之外,创新还有价值性、工具性、先进性等特征。因此,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国家繁荣昌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而创新的主体,则只能是人。因此,归根结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就必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上面。
2. 创新与创新人才
根据我们对创新内涵及特征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创新性人才而言,关键在于能求新和求变。 但是对于创新人才本身而言,是否只是能做到求新求变就已足够?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样做到“新”与“变”?这些问题表明了创新性人才的养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及特征。创新性人才的标准是:第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第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第六,丰富多彩的个性;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交往的能力。上述七点,并不仅仅指向创新本身,更涉及到能力、人格、素质及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而这些内容不仅仅属于创新本身的内容,而且更指向了对人才培养的更广层次――人文精神层次。
二、人文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
1. 人文精神的内涵界定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及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品质。然后将这些精神品质灌注于个体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 从这一定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精神着眼于人类世界,其核心是人自身,既包括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又包括将共同的精神品质灌注到个体之中,外在化为具体的。因此,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内在性、时代性、积极性的特征。超越性指的是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类世界的超越,是超出事实与经验领域。把握这种精神,只能靠我们自身不断地自我反思与总结。内在性,即人文精神虽然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但是却内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内在于个体生命当中,对生命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时代性,即人文精神虽然有其历史传承性,但是毫无疑问,其存在方式是依附于它所属的那个时代的;积极性,指的是人文精神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导和推动人文世界的前进。根据人文精神内涵,结合人文精神的特点,我们将人文精神具体分为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宗教精神。这三个方面均指向人自身的精神世界,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目的在于求真,在于探索真理。因此,科学精神主要是一种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实证精神。科学精神主要是培养人类的理性精神,是人类从愚昧无知走向文明的重要条件。艺术是满足人类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是人类内在精神力量的外部显现。人类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身对外界的认知与情感。因此,艺术精神的作用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文化人,包括对个体的人格、涵养、气质、品行等方面的塑造。宗教也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主要是指向人自身的终极关怀,解决人自身生存和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即自身超越性问题。 如人的理想、信念、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及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侧重于人对价值世界的理解与把握。 因此,我们将这种精神归之于善。这三个方面正指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作为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完整的人格特征。
2. 当前人才培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当前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全球化、信息化的广泛传播,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普通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存在着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的倾向,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目的性。这样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 人文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全面性。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人的品质、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使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才能使其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具备为科学而献身的决心和勇气。第二,有助于陶冶艺术品质。艺术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不仅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且艺术可以给科学创新提供思维上的帮助,正如钱老所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三、创新人才培养中深化人文精神教育
破解钱学森之问,使我国真正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不仅要从社会环境、办学体制、办学思路上解决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种种困境,在其内在性上,要改变当前无法培养世界一流杰出人才的尴尬局面,就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由过去的只重视专业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只重视能力教育转变为能力、思维、素质、人格等全面性教育。具体应做到:首先,倡导通识教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大多过度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在课程开设上过于注重专业课程而忽视其他课程。当前我们所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言,远远不够,因为人文精神除了包涵科学精神之外,尚有艺术精神与宗教精神。而通识教育就应当覆盖对上述三种精神的培养。在通识教育中,要将人文精神贯穿到通识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当中。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精神化,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因此,专业课内容也同样包含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是讲授专业知识,使学生学习专业课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讲授过程中将知识体系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凸显出来,潜移默化,逐渐内化到学生思想当中,形成其良好的科学品质。第三,强调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能够成为创新性人才,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如生理条件、心理条件、思想条件、能力条件及道德品质条件等。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
总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对当前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体制及人才培养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之外,从内容上,应当以人文教育替代单纯专业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人的片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祝贺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五十周年校庆[N].中国科大报,2008 -05-19.
[2].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精神创新[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陈广仁.科学创新的涵义[J].西北师大学报,2003(05).
篇7
(一)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
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较强的人文因素。目前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新特点是能够做到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对培养情感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使健康向上的人格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并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人文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自主地对学习交流的同学进行选择,进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活力
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许多研究与应用均表明,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等,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学工作者作为课堂主体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进而享受自主的学习过程,搞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与语文相关的课堂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进而使教学效率有所增强。
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观点主要是学生不具备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需要教学工作者尽可能多地灌输相关知识才能有所改进。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当代高中生潜能的挖掘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学工作者需要用科学合理的观念来衡量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二、结语
篇8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融合;工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230-0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统一,培养通专结合,具备创新能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的综合型人才。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 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 塑造新的师德,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 更要拓宽知识面, 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 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 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聂莉娜,周金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
篇9
我国自1996年才将体育学正式列为一级学科,在此之前体育从未提及“人文”这个词汇。1997年我国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自此体育中才正式将“人文”的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中。尽管体育人文观念已经在我国存在了十多年,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依旧比较匮乏,专业教育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机械的给学生灌输体育技能知识,而随着体育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拓展,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师要想教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形中,学生将完全被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辛苦。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固化的专业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卓越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能够灵活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体育教育必将进入“人文”“人道”“人本”的新阶段。“人文”精神体现在体育教育中的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及跨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
二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
我国高校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一般为“一言堂”方式进行教授,师生关系基本为“教师权威制”或“师道尊严制”,[3]教师存在着很强的本位主义思想,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4]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学生对体育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个人情感和身体素质的不同需求。教师以学目的、材内容、学进度、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忽视或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严重束缚了学生体育运动个性要求。[5]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动作的准确性及规范性要求过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情绪低落,对于教授内容疲于应付等现象。同时由于师生缺乏平等、和谐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对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被严重压制,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下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尤其是器械运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高校体育教育如果要克服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各项弊端,消解因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对高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必须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基础”的人文精神目标,充分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多重性、可塑性,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发展个性、塑造个性。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展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文精神”科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的前提条件。俗话说:“打铁首先自身硬”,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起直接决定作用。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将“人文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正确实施。热爱、尊重、信任、关心学生的教师,是“人文”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素质评判不应该仅仅考核教师的业务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更应该注重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教育思想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是“人文体育教育”能否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
2.教师自身转变观念,明确“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基础”的人文精神目标。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现阶段急需解决人文精神匮乏的问题,但是部分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时很难摈弃旧观念的干扰,仍不肯放弃自身“高高在上”的“主导”角色,无法立即转变观念。但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基础”的人文体育精神目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自身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做学生的“平等的朋友”。
3.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保证,[6]而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的教育关系。“人文体育教育”将重点改变以往“教师权威制”下教师与学生的不对等教学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改善了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同学间互动,也营造了学生团体协作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7]教师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者自居,努力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大胆提出意见,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实事求是、相互尊重的体育人文精神。[8]
4.改变体育统一的标准,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要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情绪状态等具体情况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因材施教,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及内容,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素质、技术较差的学生,一定要避免指责、讥笑、讽刺、挖苦,要尽量耐心引导、鼓励,避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减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反感与逆反心理,让学生主动积极融入教学过程,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体现人文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质核心。
篇10
[关键词]:课程整合;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院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自理信息的能力。”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勿庸置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了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的工具,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构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整合型教学,成了当务之急。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继承传统学科教学富含人文素养优势,同时又展现时代科学精神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需要
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地说,科学院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院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在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社会,科学精神表现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包容的协作精神和执著不懈的敬业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社会与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它用来规范、指导、约束人类社会与人自身的各项活动。集中表现为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反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类高尚的、善良的、健康的精神。现代社会倡导弘扬人文精神,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努力使客观的现实社会适合人的主体需求和满足,同时还要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人类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打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烙印,它们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喻为一只前进中的舟船的话,那么科学院精神与人文精神则是它的双浆。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整合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则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则为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承载科学精神的信息技术与蕴涵人文素养的传统教学相互整合,成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课程整合如何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双重教学目标: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的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授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互动的师生与教学关系,使教学活动成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人----人、人----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的交流与升华,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与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核心,培养学习者高尚的人文素养依然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而科学精神则成了现代教育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的课程整合在以下四方面体现着这两种精神的融合。
1、以提高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自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从授课方式到授课内容,都出现了跳跃式的进步。课程整合适应了时代变化的要求,探索并建立一种通过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自主发现、探求学习,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指标的操作与实现: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参与设计并制订学习进度与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自主发现、探究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习者这种良好的理性精神与学习意识,既有利于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的形成,也顺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2、以提高信息研判、表达交流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的整合型号教学,学生面临的不再是简单而有限的书本知识,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再像小鸟喂食一样精挑细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整,学生对信息的研判与再创造能力必须得到迅速的提高。课程整合在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
(1)信息分析,从丰富的信息中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参照老师或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判断其可信度,并对起初有用的部分进行分类;
(2)信息加工,将从不同中渠道获取的同类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3)信息创新,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关联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现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结论,形成新的资料信息;
(4)信息交流,在传统的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面向其他受众与学习伙伴,就某些问题或观点进行联系、协作、沟通、学习,在交流中实现自身与他人文化素养的双向提高。
在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阶段,批判地处理信息是学习者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方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与陈述的准确性,能够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而在信息的创新与交流阶段,科学地处理信息则是学习者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创设富有人性化特征的新的信息源,在信息交流中实现平等对待、协作互通、共同促进。这些精神的形成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技能训练来培养,还要通过加强科学的分析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实现。这是求知、求是、求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贯穿着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它要求学习者对形形的信息知识决不盲目地相信和接受,通过独立思考,理性思维,以一种合理的、怀疑的态度,让它们在科学理性的批判和审查面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囿于原有的知识框架,创造性地进行人文知识的交流与学习。
3、以提高交互合作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什么是学习?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学习”提出了质疑。课程整合后,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直接交流,而是一个交互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被教育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了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为交互合作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它支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课堂不再是获得答案的唯一地方,在协作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通过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集思广益,最终完成任务。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没有课堂和时间的限制,有的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竞争或学习伙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协商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者的民主参与和自主活动,有利于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习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是认知发展和学习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学习者身心发展和学习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元素。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咱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它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发爱国学习者的潜能,对人的认识、情感、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建,提高学习者思维的自由性、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亲近感与依赖感,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其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多样性一直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望尘莫及的。
4、以提高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它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与其相适应。课程整合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传统的教育评价实现了质的突破。
(1)强化了自我评价与调整,新课程标准指出“自我评价是体现学生评价中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学生自我评价与调整是其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起点时就明确知道自己在达到终点时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自己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与评价标准和内容对照,并通过在终点进行达标与否的评价、反思、调整,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自我评价与调整既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标。课程整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一步,学习成了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关注了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学评价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有鉴于此,课程整合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它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的全新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学习群体之间的竞争,使得整个评价的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达向大家合作达标。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学生提高的目标。这样的评价体系具有很浓厚的人性化的色彩,它把学生的利益与需要放在了第一位,这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三、课程整合贯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1、课程发展的需要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真正的知识理解与学习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赖于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满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需要,这种环境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企及也无法实现的。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对自身进行革命性的变革,需要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引进来、融化掉,并使其最终成为课程教学发展与突破的动力和保障。
现代教育和课程理念的发展需要突破“讲授”和“课堂”这两个狭小的概念,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色彩应该越来越浓厚。首先,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时展需要的,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知识型人才,决不是一台仅仅可以产生动力的机器;其次,学习不是个体实践的过程,而应该是与社会的融合统一,是与社会文化生活整合为有机整体的和谐、自由、幸福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促进了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模式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其信息化、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等丰富的内涵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所不具备的。因此,课程整合贯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课程发展自身的实际需要。
2、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21世纪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研讨会”上,很多教育专家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与功能,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不同侧面。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和个人精神完善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现发展型号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受教育者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而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只有二者浑然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人。
3、时展的需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追求真理、立志报国、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一代,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整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才刚刚起步,它本身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教、学双方与整个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需要实施操作者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基础,又是目标,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注入学生的素质,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也才能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实现民族复兴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2.(1)
4、冯秀琪.徐红彩.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1.(5)
5、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
6、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