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范文

时间:2023-03-24 21: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

篇1

[论文摘要]拉斐尔从前代艺术大师们的画风和技法中撷取养分,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他主张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画的圣母以世俗化的手法,突破了中世纪那种头罩光圈、表情呆板的模式,而是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塑造成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以称颂一般人类母性的光辉,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时代背景

14-16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拉斐尔的故乡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体现在美术创作上,是重视现实生活的描绘,重视对人伦关系和人的情感的表现,呼唤人性的觉醒,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充分的肯定,美术题材空前扩大。肖像画迅速发展,人体美在美术中的地位得到恢复和发展,风景画日趋成熟。由于对科学的重视及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美术家们开始悉心钻研解剖学、透视学,将其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从而使形体写实主义绘画日趋成熟。同时,一些美术巨子,凭借他们广博的学识,全面的修养与科学的威力登上了世界艺术的峰巅。

拉斐尔就生活在文艺复兴的这一盛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但因从中世纪脱胎而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中世纪宗教的局限性。拉斐尔从文艺复兴各个大师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努力终于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绘画风格——古典精神的“秀美”风格。他的风格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并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尔圣母像的艺术特色

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拉菲尔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他主张客观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再现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

拉菲尔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从他的一系列圣母像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有着人间最能感受得到的情感。他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平民式的母亲,纯朴善良和蔼可亲,充满母爱与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经常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没有禁欲主义色彩,歌颂普通女性之美,透过圣母表现他人文主义的色彩。

三、人文主义色彩的具体体现

1人物形像的刻画。

在拉斐尔留下的无数杰作之中,最为著名的是《西斯庭圣母》。这幅被绘制于梵蒂冈著名的西斯廷大教堂内的圣母像,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圣母画中的绝品,它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为自己手中怀抱着的基督,她的脸上又洋溢着深厚的带有牺牲精神的母爱,因为她将要把心爱的儿子奉献给人世。这种伟大的母爱,显现于这个身着简朴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妇女身上,拉菲尔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像,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像,《椅中圣母》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像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盖脸颊上,静静地拥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在作品中,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

2构图形式的运用。

篇2

一、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在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中世纪早期即使最杰出作家和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的特点,当时人们的行为、思想及文化活动都需要服从于宗教这一准则。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蒙上浓厚的宗教色彩。当时宗教教义是艺术创作中的主题,几乎完全表现,成为宗教教条的插画。

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1000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设,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个人价值的确立,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远承古典的遗绪,同时扬弃中世纪那种文化,恢复对人性的赞美。

同时,这一时期的画家开始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对艺术作品的创新,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探索、富于进取的精神对人体进行解剖,画下不少的解剖图。科学的透视法的发明使画家们可以在平面上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油画材料、油画技巧的改进使欧洲绘画写实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开始体现远小近大的自然规律。

世俗体裁得到极大发展,杨凡・埃克的《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它以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和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形象化的表达取胜。这幅画已具有风俗画的雏形了。《雪中猎人》也是一幅展示农村纯朴的冬猎生活的作品。中景是两处结了冰的池塘,有人在滑冰、捕鱼,这些细小的人物打破了冬日的荒凉与静寂。天色阴沉,三两寒鸦或栖息或飞翔,这一切是那样自然朴实,那样充满暖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造了许多歌颂生活和自然、歌颂爱情、歌颂英雄人物的画幅和雕塑,这些作品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的美的感染力。在粉碎中世纪精神枷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发现了世界,也发现了自己。这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追求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都有所反映。

二、在文学艺术上的发展

在文学、诗歌、等作品中,追求探索自然界的美,表现了自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不再向中世纪的人们那样有意地避开自己,而是大胆地探索自己的灵魂,揭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他在诗歌和学术著作,特别是《神曲》中,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崇敬,第一次从多方面鲜明地抒发了人文主义新思想。人文主义初期的杰出代表是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彼特拉克学识渊博,对希腊罗马文化有精湛研究。他热心搜求古籍抄本,发现了西塞罗等古典作家失传的书信和著作。他是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地位,通过注释、阐述古籍,批判中古文化,谴责禁欲主义,宣传人情世道。薄伽丘也致力于人文主义学术的研究,是当时西欧第一个掌握希腊文的学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活动与创作,对意大利和欧洲传播人文主义、促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发生了很大作用。他们所在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

三、在建筑艺术上的发展

文艺复新时期的建筑能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与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分不开。1414年,人文主义者波焦在瑞士的一座修道院中发现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维奥的著作《论建筑》手稿。维特鲁维奥认为,建筑是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精密科学,并介绍了有关修建神庙、剧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技术。但人们在学习古籍中遇到很大困难,阿尔贝蒂据此并结合他的研究写了《建筑十书》,对后世影响甚大。带古代装饰风格的建筑,它的基础仍然是表明理智和智慧的进程。

人文主义者认为,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主要服务于市民。在陵墓建筑方面,则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则大大减少了宗教因素,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

四、在音乐艺术上的发展

在音乐作品中,要求音乐和谐、悦耳并能满足听觉的要求。人们审视音乐协和与否的标准,是根据音乐自身的因素,而不再是采取它外部宗教的、社会的、论理的观点左右。

篇3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萨顿: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20-02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在当代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的发展上都享有特别的声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性本善”、“自我实现性”、“潜能”及 “以人为中心。“达到良好的心理氛围中的尊重与理解”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是积极的、要求上进的,并在条件适合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在《论人的形成》中,他曾这样描述:“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着美妙的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自身机体所能达到的目标前进。”他指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并认为“所有的生物学趋力皆可归属于这种实现倾向的名义之下”。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满足,而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罗杰斯还认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性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

篇4

14-16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拉斐尔的故乡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体现在美术创作上,是重视现实生活的描绘,重视对人伦关系和人的情感的表现,呼唤人性的觉醒,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充分的肯定,美术题材空前扩大。肖像画迅速发展,人体美在美术中的地位得到恢复和发展,风景画日趋成熟。由于对科学的重视及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美术家们开始悉心钻研解剖学、透视学,将其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从而使形体写实主义绘画日趋成熟。同时,一些美术巨子,凭借他们广博的学识,全面的修养与科学的威力登上了世界艺术的峰巅。

拉斐尔就生活在文艺复兴的这一盛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但因从中世纪脱胎而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中世纪宗教的局限性。拉斐尔从文艺复兴各个大师中汲取经验和营养,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努力终于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绘画风格——古典精神的“秀美”风格。他的风格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并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二、拉斐尔圣母像的艺术特色

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拉菲尔既崇拜达·芬奇,也尊重米开朗基罗。他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他主张客观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准确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再现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最后形成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

拉菲尔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从他的一系列圣母像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大都具有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有着人间最能感受得到的情感。他的圣母寓崇高于平凡,是平民式的母亲,纯朴善良和蔼可亲,充满母爱与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经常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没有禁欲主义色彩,歌颂普通女性之美,透过圣母表现他人文主义的色彩。

三、人文主义色彩的具体体现

1人物形像的刻画。

在拉斐尔留下的无数杰作之中,最为著名的是《西斯庭圣母》。这幅被绘制于梵蒂冈著名的西斯廷大教堂内的圣母像,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圣母画中的绝品,它体现了拉斐尔独特的画风和人文主义思想。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为自己手中怀抱着的基督,她的脸上又洋溢着深厚的带有牺牲精神的母爱,因为她将要把心爱的儿子奉献给人世。这种伟大的母爱,显现于这个身着简朴衣裙、赤足的年青的妇女身上,拉菲尔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像,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像,《椅中圣母》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像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盖脸颊上,静静地拥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在作品中,画家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2构图形式的运用。

篇5

摘要:《小公主》是一部极具童话色彩的电影,故事中萨拉从一位养尊处优的公主沦落为卑贱低下女仆,然而萨拉是坚强勇敢的她并未因为外界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得愤世嫉俗亦或是自甘堕落。相反,萨拉坚信着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正因为如此整部电影充斥着浓浓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追求个性解放,平等幸福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人文主义平等自由个性解放追求幸福个人尊严《小公主》

一、人文主义及其核心观点

人文主义指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以及个人幸福,反对宗教束缚,一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它否定了以神为本,转而肯定了人的价值,鼓励追求现实的欢愉,个性解放以及自由平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二、从人文主义分析新版电影《小公主》

《小公主》作为一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它兼具梦幻的童话色彩与淡淡的诙谐幽默。萨拉作为电影的主人公坚强勇敢,她身处高位却不颐使气指,她坠落低谷却不自怨自艾。萨拉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公主。真正的公主热爱自由,崇尚平等,并且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论贫富贵贱,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女孩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一个女孩都是小公主。而“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这句话恰恰是人文主义的最佳体现。

1.人人生而平等――平等至上

萨拉作为一个富家小姐,她拥有奢华的房间,美丽的衣服和数不清的玩具,却异常难得的拥有一颗热爱平等的心。萨拉对每个人绽放灿烂的微笑,就连对黑人女佣贝琪也不例外。尽管校长不让孩子们和贝琪说话,萨拉却还是对这个黑人小女孩充满好奇,她甚至偷偷送了一双漂亮的鞋给贝琪。而萨拉的一视同仁也给她带来了极好的人缘,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开朗热情的小公主。

即使在父亲失去消息,自己沦为女仆后,萨拉依然坚信着人人生而平等。在米切恩讽刺的说“你以为你还是公主吗?”时,萨拉大声反驳道“每个女孩都是公主!哪怕她身处破旧的阁楼,哪怕她衣衫褴褛,哪怕她不漂亮不聪明不再年轻,她依然是公主!”萨拉之地有声的话语是她的心声,也极好地表现了她对平等的向往与追求。人人平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歧视无处不在,但萨拉的宣言却在观众心里燃起了一把熊熊大火,照亮了通往平等的前行之路。

2.渴望自由――自由无罪

萨拉从小与父亲在一起,深受父亲感染对自由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而萨拉就读的米切恩女子学校是一个充满规矩与束缚的世界,尽管如此,萨拉却并不妥协,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以及身边的小伙伴们争取自由。

米切恩校长不允许学生佩戴首饰,但萨拉却无法舍弃自己母亲的项链。这也是萨拉与米切恩校长的第一个冲突,萨拉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最终米切恩校长妥协了。这是萨拉的胜利,同时也是自由的胜利。

非但如此,萨拉也打破了学校一成不变的故事内容,她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在印度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美好的冒险故事。这些故事解放了孩子们的内心,让米切恩学校的学生首次踏上了通往自由的大道。

自由无疑是可贵的,它不仅是指身体的自由更是指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对自由的推崇也是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萨拉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不断追求也是《小公主》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之一,让人眼前一亮。

3.追求幸福――幸福可求

萨拉在父亲消失之前是幸福的,她拥有极佳的物质生活,大人们的宠爱以及同伴的喜爱与羡慕。然而这一切随着父亲的消失而消逝了,萨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她跌落谷底成了一文不名的女仆。但是她却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正是对幸福的渴望让萨拉不断努力,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寻找父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最佳体现。

非但如此,萨拉还尽己所能鼓励他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被世俗规则所束缚。米切恩学校的一名教师与送牛奶的人相爱了,但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她却羞于承认这段关系。最终在萨拉的鼓励下,她勇敢地抛却了世俗的偏见与所爱的人私奔了。女教师获得了渴望的幸福不仅让萨拉欣慰不已,也让电影屏幕前的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人人都有享受现世欢愉的资格。而这也是人文主义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世俗的眼光在真正的幸福面前都是苍白而无力的。我们人人都应该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享受应有的欢乐。

4.维护尊严――尊严无价

萨拉在这部电影中至始至终都致力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她也维护那些饱受歧视的人的尊严。萨拉一无所有后仍然高喊“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这是她对自己尊严的最终维护。她不在乎别人怎么奴役欺负她,但她深知自己的尊严不容践踏,因为失去尊严她将真正一无所有。

萨拉将一朵红玫瑰插在邻居门上,这是她对邻居无言的安慰与祝福,也是她表达自己尊重的一种方式。萨拉没有因为自己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就放弃帮助机会。与此相反,她竭尽所能帮助别人,而通过帮助他人萨拉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及他人的尊重。萨拉的尊严就像是那朵冬天的红玫瑰,即使天寒地冻依然灿烂动人。

尊严无价,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也是无法被轻易剥夺的。对尊严的维护是人文主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尊严又何来自由何来平等。《小公主》中萨拉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展现了她对尊严的维护,而她的努力又让人唏嘘感叹。一个小女孩尚能不遗余力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更何况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5.个性解放――摆脱陈规冗则,追随本心

个性解放并不代表着离经叛道或是标新立异,个性解放意味着尊重个性,个性自由,从而使个体创造力达到最大的发挥与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个性解放也在《小公主》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个性解放是建立在崇尚自由的基础之上,没有对自由的热爱,就没有对自身个性的尊重,自然也就没有个性解放这一说。

在上文中提到萨拉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自编的冒险小故事,把米切恩学校的孩子们带离了充斥着规矩与束缚的学院,让孩子们的思想在梦幻而神秘的国度里自由翱翔。这不仅仅让孩子们重拾了久违的天真与快乐,也让孩子们正式踏上了追寻自由之路。毫无疑问有了对自由的追寻,孩子们学会了尊重自我以及他人的个性,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这无疑也为米切恩学院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个性解放的大门。

孩子们的个性解放就极为清晰的体现在孩子们对萨拉持之以恒的喜爱上。萨拉在失去一切后成了一名卑贱低下的女仆,然而身份的差异并未让孩子们远离萨拉。与此相反,女孩们依旧喜爱萨拉,并且还想尽一切方法帮助萨拉。她们见到失去项链后痛苦无比的萨拉,就立刻下定决心为萨拉夺回项链。为此女孩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且成功的骗过了米切恩校长拿回了项链。

孩子们的成功无疑是个性解放的最佳表现。正是由于个性的解放,孩子们的本心才没有被束缚。他们没有依照社会规则原理身份低贱的萨拉,而是遵从本心帮助她。不仅如此,个性的解放也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了聪明才智即上文所说是个体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正是这种个性的解放吸引了无数的观众,让他们会心一笑,让他们感触良多。

篇6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崇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热情讴歌了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谊。充满真善美的人性和人类征服时间、主宰命运的美好愿望。虽然他的诗歌中掺杂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精神糟粕。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

一、人文主义理想的起源

在英语中,“humanitarianism”一词译作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博爱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对当时的英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关注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心灵的压抑。二、主张灵肉和谐。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与以“神”为本的“神道主义”背道而驰。它注重个人首创精神,提倡全面发挥个人潜能准崇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魅力。

二、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造了两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11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其中包含了许多以歌颂爱情、友情和真、善、美等人性光辉的不朽诗篇。莎士比亚的很多诗篇完成于其艺术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经济兴旺,国力昌盛。人心安定。此时的莎士比亚青春年少。意气风华。对人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对理想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作品中洋溢着乐观明朗、积极向上的主流色调。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辞章歌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爱情和友谊,征服了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流溢出强烈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思想无情地抨击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封建礼教,热情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以崭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高水平。

1、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美好爱情”

爱情可以给人带来自信和勇气,希望和快乐。幸福和安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痴狂。人文主义者认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拥有享受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它不受父命、君命和权命的摆布。也不受金钱、门第、宗教和种族的限制。这种崭新的爱情观念与神权主义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莎士比亚在他的诗篇大胆歌咏爱情。盛赞尘世的,以炽热的情怀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这样。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

2、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真挚友谊”

莎士比亚的绝大部分十四行诗是献给他的一位年轻男友的,这说明在他的生命中,地久天长的友谊至高无上。莎士比亚亲历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丑恶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赞美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成为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纯洁友谊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这种渗透着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能兑现的痴心妄想。但是莎士比亚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能够独具慧眼地发掘它、宣扬它。坚定执着地维护它,并全力以赴地力求去实现它。确是难能可贵的。随着他对社会现实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乐观情绪开始泯灭,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他的美好畅想皆付诸东流,一败涂地。

3、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一生执着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纯的包涵着真善美的美好感情。对于敏感和多情的莎士比亚来说。至善的美德是不朽的,至真的情义是不朽的。完美的名望也是不朽的。在诗人的笔下,人性充满自尊、自信、仁慈和友爱。诗人毫不掩饰对人性的热烈颂扬。不惜笔墨着力描绘光彩夺目的人性光辉。热烈地讴歌着人性之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运用了的很多美好的字眼,如:“夏日”、“鲜花”、“光荣”、“灿烂”、“忠贞”、“永恒”等来形容人性的本质。崇高而美好的人性与真、善、美交相辉映,人也因此获得了永恒。在那首“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的十四行诗中。诗人用尽人间美丽的语言歌颂爱友。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千古名篇。莎士比亚的诗歌赋予了他所歌颂的美与善以永恒的声名。所以莎士比亚的诗歌能够超越时间而世代相传。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4、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时间镰刀”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一再提及“时间的镰刀”。我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用“镰刀”作为时间的象征呢?欧洲中世纪的神权主义认为人只有今生受苦。才能在来生获得幸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则认为人的价值在今生,而不在来世。因此人在今生就应当及时行乐。因为来世虚无缥缈,遥不可及。人生苦短,时不待我,何不趁早把酒当歌。及时行乐。这种睿思显示了人们渴望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在当时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时间的大河汩汩流淌。带走一切的人世沧桑。时间摧毁生命。摧毁容颜。然而人们极其渴望战胜时间,做时间的主宰。这种渴望激励着人们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奋进以获得光辉的成就。不断地追求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永恒。时间的威胁激励着人们争相成就英雄的业绩,去航海,去冒险,去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从而赢得不朽,达到永恒。

5、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消极思想”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但是它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诗中弥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恋爱至上”、“个人奋斗”和“人生无常”等消极思想。他的诗中过分渲染了抛开天国的虚幻。追求尘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生哲学。这种对“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悲观态度的过分强调终会使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玩世不恭。并导致对生活的极度放纵。莎士比亚以“人类之爱”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

篇7

关键词:平等待人  尊重个性  共同的人文思想  封建礼乐的虚伪

人文主义关注的核心是“人”,《红楼梦》写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奴役与压迫,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不是什么“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的世界,而是一个残忍的社会,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得不到幸福。而《红楼梦》中一号主人公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其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优秀品质。

贾宝玉憎恶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极力抗拒封建家族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道路,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这实质上是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和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描写了造成他思想性格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二、贾宝玉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贾宝玉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如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事。后来在目睹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等一系列不平之事后,贾宝玉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他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贾宝玉无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不高兴跟那些为官作宦的“俗人”应酬往来,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被封建阶级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他们简直没有主奴的界限,他们的悲惨遭遇常常激起他对摧残他们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三、大观园是贾宝玉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贾宝玉在那个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国里,从爱与恨中,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对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胧的向往与追求。贾宝玉迷恋的大观园,是少男少女们的乐园。尽管少男少女们之间有等级,有不同的性情和文化修养,但都有着年轻人的纯情和聪慧。作为“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比较懂得人的价值和感情的价值,知道同情人,尊重人;在和女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和女奴们的交往中,他一贯从内心表现出对她们的尊重。其他女孩子们,也能相互尊重,主奴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与歧视,气氛和谐友好,行动较少受“礼”的拘束。他们在园中结社吟诗,才情和创造力得以从充分发挥。宝黛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是在这片净土上得以滋生、发育。当整个社会以“纲常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大观园儿女却以“情”作为人生的追求。从思想性质上说,这是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世界,是曹雪芹理想的展示。

四.宝黛爱情建立在有着共同人文思想和自由倾向的坚实基础上。

贾宝玉这个孤独的反抗者,除了在那些被压迫的纯洁的女孩子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同情与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愿意走共同的人生道路的伴侣。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林黛玉确实比她同时代的一般贵族妇女的思想要高出一筹,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对黛玉而言,宝玉对他人的尊重,聪俊灵秀的丰采,离经叛道的性格,黛玉也最能理解,最为欣赏,从而引为知己。黛玉爱贾宝玉,期望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应举,立身扬名,在她身上闻不到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真正联结宝玉、黛玉这一对情人的红线,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和志趣。他们都是从传统礼法中开始觉醒的人,是贵族阶级中有着自由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

比如宝玉挨打是一次因多种矛盾纠结在一起而引发的大冲突。在这场尖锐的冲突中,真正站在宝玉一边深切而真挚地同情和疼爱他的,并不是在关键时刻喝令贾政住手因而使整个局面化险为夷的贾母,不是大呼心肝宝贝哭得死去活来的王夫人,不是表现出很有分寸的亲切而骨子里却冷若冰霜的薛宝钗,而是那个情深意切深沉柔弱的林姑娘。宝玉被打之后,黛玉去探伤,半天,只有无声之泣,万句言词只化出的一句矛盾的话:“你从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她的心剖视给了宝玉,给了宝玉巨大的体贴、慰藉与支持。而宝玉那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表示誓不回头的话,只在林姑娘一个人面前说出来。在那样一场使宝玉几致丧生的大风波之后,这样的话是只能在心心相印的知己面前才能说得的。

        五、《红楼梦》中“礼乐”的残忍和虚伪。

        《红楼梦》特别突出地写出了“礼乐”的残忍和虚伪。元春省亲时,老祖母、母亲需品服大妆,向她下跪;父亲前来相见,只能隔帘行参,这种为突出君权而违背人性的仪礼,是历代儒家制礼作乐的产物。当元春和家人在笙歌缭绕中“呜咽对泣”、“硬噎难言”之时,读者都会体会到“礼乐”的滋味。《红楼梦》里面,从子女对长辈的昏定晨省,到逢年过节、生日丧葬、宗祠祭祀,等等,处处都是维护尊卑、贵贱、长幼、嫡庶等封建宗法关系的礼,处处都显示出“礼”的不可逾越。王熙凤强调办事“不过是个礼”,她就是凭着这个“礼”,肆意虐杀丫头、奴仆,欺负上辈的姨娘,不择手段把尤二姐逼上绝路。

康雍乾时期人文主义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追求与抗争,必然是失败的结局。贾宝玉性格柔懦,带有严重的寄生性,他虽然一再发表愤世嫉俗的言论,但从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能力与勇气。当大观园这个“地灵人杰”的女儿国一旦被毁灭,贾宝玉便找不到出路。他不肯走上封建家长期望于他的“仕途经济”之路,对强行捏合的婚姻又感到厌烦,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出家做和尚。宝玉出家,是一个弱者在尝尽人生辛酸苦痛之后的悲剧性选择。黛玉“泪尽而逝”和宝玉出家为僧,正表明了18世纪中国人文主义的局限性,但《红楼梦》所贯串人文主义思想,对当时人和后世人都有着极大的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1]  关于贾宝玉的评析zhidao.baidu.com/question/7490748.html?si=5&wtp=wk

[2] 李广柏.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wenhuayanjiu/080804/16464740-2.html

篇8

提起日本动画,就不得不提起宫崎骏,这位动画大师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许许多多辉煌璀璨的作品。宫崎骏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他一系列动画电影中,深入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奇异的构思,形象化的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困惑与关怀。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始终关注的重点:生态人文主义

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既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自然的维度,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人类应该把自己的生存纳入到伟大的自然生命洪流之中,以保障生命长期存在和促进生命过程的蓬勃展开为前提,来规范和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从而切实有效地避免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毁灭性破坏。[1]”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生态意识贯穿始终,但宫崎骏并不是一味地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盲目地崇尚回归自然,而是抱着一种矛盾求和的心态。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工业意味着生存,如果完全放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就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停滞不前。所以,在宫崎骏的众多作品中,既有对人类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幻想,又有人类过度开发自然带来的环境恶果的真实写照。他既不反对人类利用环境求得生存,也不赞成人类只顾自身利益盲目开发,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正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衍生出来的生态人文主义。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生态人文主义的形成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渊源

日本是一个森林大国,日本人有着历史悠久的森林文化。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中,森林赋予了他们生存的权利。宫崎骏在作品中体现了日本人对森林真挚深厚的感情。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的森林、可爱纯真的精灵,画面一帧一帧安静流淌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这是日本人对于森林的一种向往,更是对森林的一种致敬。

“日本人自古就认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人和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应与自然亲善地共生共存,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地,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2]”日本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他较多涉及的主题,他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千与千寻》中,自然万物都幻化成神灵,他们像人类一样会行走、说话,聚集在汤婆婆的浴场里沐浴享乐。人类女孩千寻误闯了这个充满自然神灵的地方,最终在浴场里帮忙求得生存。肮脏不堪的“腐烂神”来到这个浴场,所有人都避而远之,只有千寻尽力帮“腐烂神”清洁,最终“腐烂神”体内的人类垃圾被拉出,化身为“河神”。变干净的“河神”给予了千寻一颗黑色丸子,这颗丸子最终救了千寻一家的性命。人类让自然神灵陷入困境,但只要人类知错就改,帮助神灵摆脱困境,最终会得到自然神灵的回馈。这寓意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

日本资源贫乏,于日本人而言,自然资源是神灵给予的馈赠,保护生态环境是日本人的共识。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为抢夺资源而引发的战争并不鲜见。《天空之城》中,拥有飞行石就意味着拥有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拉普达,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人们为了抢夺飞行石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泯灭了人性和良心。影射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对自然狠下毒手,不惜违背良心去欺骗、抢夺,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总而言之,久远的森林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珍惜,这些日本人传统的自然观就像一颗颗明珠,让宫崎骏大师的作品闪耀着生态人文主义的光辉。

(二)现代日本人具有很浓的人文情怀

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现代工业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二战后,日本人大力发展工业,致力于恢复战后经济,环境问题也愈发的严重。其中由工业废水引起的日本“水俣病”震惊全世界,日本人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日本人慢慢觉醒,开始善待生存环境。“现代的日本人,真正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不乱丢垃圾是日本人的习惯;在家里,他们按可燃物,不可燃物、金属罐物等分类装入垃圾袋,送到垃圾站回收处理,能燃烧的可发电,有利用价值的制成其它用品,既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污染环境。[3]”正因为经历过环境污染带来的阵痛,日本人才在自己的动画作品中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宫崎骏曾说过,“日本背下的大债,我想去偿还”,他做到了。在他的作品中,反战和环保是永恒的主题,被战争和人类践踏的环境,化成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深深拷问了每一位观众的灵魂。

从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可以看出现代日本人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幽灵公主》中,人类不顾一切去捕杀山兽神麒麟兽,当麒麟兽的首级被人类的首领幻姬射杀下来的那一刻,万物失去了生气,大地变得一片灰暗,人类也被泥浆包围陷入了困境。麒麟兽就代表着自然,人类破坏了自然,最终毁灭的必将是自己。动画终究是给人希望的,在主人公阿西达卡和桑的努力下,最终将麒麟兽的首级归还,万物恢复了生气,混沌的画面变得充满了绿色和生机,观众紧张的心这才得以释怀。现代日本人正像《幽灵公主》中表现的那样,经历着从破坏环境到保护环境的转变。

虽然环保意识已经植根于现代日本人的观念中,但日本人却常常陷入一种矛盾的状态。一面是保护生态环境,一面又是日新月异亟需发展的社会,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权衡成为现代日本人的难题。宫崎骏在其动画电影中所提倡的生态人文主义,正是基于这一难题而表现出来的。动画中的主人公常常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边是对破坏环境的人类深恶痛疾,一边却又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这些“坏人”。《幽灵公主》的结局就很好的化解了这一矛盾,在人与自然关系崩溃的边缘,主人公阿西达卡拯救了自然也拯救了人类,女主人公桑回归森林,阿西达卡却留下和人类一起重建村落,这两位互生情愫的年轻人终究是不能在一起,但是却在各自的世界里顺其自然地活下去。在《风之谷》中,女主人公娜乌西卡一面保护王虫,一面又拯救人于危难之中,当人类与王虫相互憎恨的时候,只有娜乌西卡选择与王虫对话,勇敢的挑起了保护自然、保卫人类的重任。娜乌西卡一直在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点,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了人类的灾难。这是宫崎骏对某些极端观点的反思,完全反对自然或是反对现代化都是不可行的,人类和自然终归不能完全和解,只要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一定会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只有顺其发展,相互倾听,和睦相处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幽灵公主》是宫崎骏作品中鲜见的非大团圆结局,却带给人们以更多的反省和深思,只有坚持生态人文主义,在维持生存的同时保护环境,人类和自然才能一同活下去。

(三)宫崎骏的个人成长经历催化其动画电影中生态人文主义的建构

宫崎骏的动画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躲避战乱,宫崎骏全家由东京迁往宇都乡下,宫崎骏在乡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宫崎骏所在的家族经营着一个飞机工厂,飞机是他终身的爱好,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飞行元素无处不在。无论是《风之谷》还是《天空之城》《红猪》或是《魔女宅急便》,甚至收官之作《起风了》都是诉说着与飞翔有关的主题。在乡下那段纯真美好的时光,直接影响了宫崎骏清澈、干净、温馨的画面风格。《龙猫》是宫崎骏的经典之作之一,龙猫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了全世界几代人的心,对于龙猫形象的由来,宫崎骏说:“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洁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4]”

在宫崎骏小的时候,因为战乱全家失散,一次逃亡的过程中,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向他们求救,但是最终遭到了拒绝。虽然最后得知这对母子得到了救助,但是这个凄惨场景在他的脑海中始终不能挥去。所以宫崎骏是极其地反对战争,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和平强烈的呼唤,处处充满着对被战争伤害的人们的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变迁,宫崎骏发现原先童年中那种美妙的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天空越来越灰暗,河水越来越浑浊,人类越来越贪婪。为了让人类能够记起自然曾经给予的美好,所以他创造出《风之谷》这样歌颂自然、呼吁保护环境的作品。十三年后,在不断创作和历练的过程中,他发现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是不可完全调和了,他也找寻到了人类生存意义,并在《幽灵公主》中爆发出来。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社会文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都一定要活下去,生生不息的活下去。所以生态人文主义成为了他作品最后的落脚点和归宿,这是受他个人成长的经历的影响,更是动画大师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篇9

“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尽管在灾难最初发生时,偶尔也能发现主播和前方记者的声音略有些颤抖,但残忍的死亡、失态的呼号或过度的泪水、昏厥则从未被呈现。“这种风格使得观众没有大的情感波动,更加没有恐惧和逃避,再加上信息非常及时透明,人心才能迅速得以稳定。”长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媒体人陈言说。即便是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超时工作受到核辐射伤害,《朝日新闻》也没有报道其的“英雄献身”,只是表示关注其健康,并引用厚生劳动省责令该公司改过的发言。

这样的报道风格并非自然形成。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量航拍扭曲断裂的高速公路、居民区一片火海,灾难片一般的残酷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定格为人们的灾难记忆”。日本问题专家刘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普通的救灾场景、基本的灾难信息反倒被忽视,这样的媒体伦理问题事后遭到日本国民反感而被大量批评,我想这次地震后日本的媒体多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现今的媒体报道中,即便受难者家属接受访问,也很少被拍摄到面孔,很多受访儿童更是只露出了背影或鞋子。“我们现在更多地注意了,不能侵犯受访者的基本人权。”日本共同社驻北京记者盐则英一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果灾民过多地被采访,不断有麦克风放在他的面前,可能对他是另外一种伤害。毕竟,受灾的样子是不好看的。”

盐则英一表示,随着救灾过程日益深入,可能电视上也会出现略微煽情的画面,“但新闻节目肯定不会加背景音乐来打动人,这在日本是不能想象的”。

从日本的这次地震灾难报道中可以看出,现在灾难报道中媒体更多关注灾难中人的感受,彰显出人文关怀。灾难报道往往牵连一个国家形象和民族情感问题,远远超出单纯的新闻事件报道。灾难新闻有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面临的挑战:第一大挑战就是信息高度“碎片化”,每个记者都是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点东西,无法做到持续地观察;第二挑战就是记者要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第三个挑战就是灾难时期的宣传禁忌比较多,有许多人为设置的宣传。灾难报道非常不容易,发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灾难报道更是不容易。

灾难新闻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悲惨,灾难新闻则应该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准确、真实。灾难新闻还要具备科学性,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排除迷信等非科学色彩,通过对专家的采访,寻找灾难的原因,警惕人们防止灾难再次发生。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灾难新闻报道也具有特殊性。灾难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公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减缓。这就要求我们在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维护被采访对象和受害者的尊严。从这一角度上说,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还直接影响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图片的运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则是所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要关注灾难事件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维护和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尊严,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将灾难对当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灾难报道不仅仅是展示灾难,而是使报道影响人们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两个核心: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此灾难新闻的写作应强调人文主义的关怀,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平,维护每个人的尊严。

当代中国的灾难报道经历了由“党本位”到“事本位”再到追求“以人为本”的过渡。2003年,我国SARS疫情开始时“禁报迟报”的严重后果,终于使党和政府觉醒,确立了及时公开报道疫情的全新机制。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促使媒体的人本理念和报道的人文关怀不断加强。媒体不仅重视灾难本身的报道,重视救灾工作的报道,而且在报道中充当关怀者角色,关注受灾者的困境及精神状态,将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新闻报道之中。汶川地震的报道,把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光顾我国,通过对新闻报道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报道不再局限于灾害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损失,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灾害应急处理,大量对于灾害本身的认识、如何防护、如何克服恐惧心理等方面资讯的出现,说明媒体更多地站在了人民群众的角度,拉近了媒体与群众的距离,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更是媒体的成功之处。

如何才能在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呢?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灾难发生,就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捂”的办法已经不再奏效。其次,要把握采访时机,考虑被采访者的心理。对于死里逃生、历经劫难的人们,采访中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对采访对象造成“二次伤害”。在采访中,不影响救援、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情感是人文主义的重要原则。第三,尽量减少对灾难中的血腥场面的拍摄和描写。如果过多刊发血腥场面的描写,无疑是在受害者伤口上撒盐。第四,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灾难报道中,要给受众心理帮助,引导社会走向正常轨道。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人文主义 教学策略

捷克的夸美纽斯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的教学。目前,情感因素在教与学、师与生的活动中,其重要作用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的总目标中,有关情感目标的论述与认知目标的论述呈“半壁江山”之势,而在分目标中,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相辅相成,呈“三足鼎立”之态。在这样形势下,如何在教学层面上落实教学的情感目标,形成知情互促并茂的教学实践,扭转应试教育激化下日趋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心理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以人文主义情怀为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1.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由教材、教学手段从单一到多样,教学的目的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但是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及方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①把英语简单的等同于其它纯科学性的学科来对待。在英语教育中,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它的运用是人的多种智能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如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空间把握、肢体语言、谈话的节奏美感、情绪态度等等,因此孤立地看待英语学习是片面的,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②忽视了英语本身和学习者智能所带有的社会和文化特性对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英语既然作为一种语言,就决定了它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特性,而多元智能理论中突出强调了智能的社会和文化特性。这样,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英语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到了大学阶段,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更应该充分结合各自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进行教学实践。③把本该以听觉为主导、为起点的英语学习变成了以视觉为指导、为起点的学习,这样势必造成听英语时必须进行一个艰难的转换:将声音信号还原为视觉信号,而由于短时间记忆空间的有限,要用这样的转换方法听懂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导致博士、硕士毕业,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仍然连最简单的听和说都会有困难。④忽略了学习者智力构成的差别,学习者被当作一个整体,老师同时给大家相同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在同样的时间给出相同的答案,侧重的是语言智商和逻辑智商的开发。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一个班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具有各自的长处和弱点,构成智力的各因素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智力的优势因素。⑤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学生相对于高中、初中的学生来说,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更加适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则应该主要起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2.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建立人本化课堂

创新教育是面对未来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未来的人的生活状态,提高未来的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对人性的最终关怀。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创新从行为上来说,首先应促成课堂的创新,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要。创新教育的课堂要尊重生命的个体发展和个性需要,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意识,使其能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课堂,才能在课堂上突显对学生人性的关怀,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2.1 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一节课的实际效果归根到底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多少知识,能力有没有得到培养,素质能不能得到提高。任何一种教学法,无论其如何创新,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关的教学设计。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阶段,他们渴望成熟、渴望独立、喜欢自由、张扬个性,对新鲜事物好奇,愿意去探寻世界的奥秘。教师要实现教学上的创新,就必须认识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尤其是认知特点,并以学生的认识特点为根据,结合课堂内容去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其充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教学更大程度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地成长。现在研究性学习和活动性教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就是教育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力证明。

2.2 课堂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应在课堂上得到满足。教师不能仍把课堂目标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而应向学生的价值实现、人格完善、个性需求、能力提高、兴趣满足、感情优化等方面定位,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变化、思考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要尊重学生的追求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辩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合作竞争意识,更把学生提前放入社会中,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反思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如何培养未来的人做了一个尝试。课堂应从小处考虑到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需要。

2.3 课堂要体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

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张扬个性,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让师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均得到自由的成长。无论是教师的个性追求还是学生的个性需求,无疑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潜能与学生潜能的共同发展,这也是人本性的创新课堂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位教师在教学上有其擅长的一点,个人表达上有其突出的一方面,而这些特长之处应用于他的教学中,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他把自己的个性特长在课堂上作了最佳展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投入。比如,有的语文教师书写好,适当地板书可引起学生敬仰和喜爱;有的教师语言表达好,会用讲故事、朗诵渲染情境,把学生领进美丽的艺术境界里等等。因此我认为,老师的个性在课堂中一览无余,无疑应是课堂生命活力涌动的原因之一。

同样,学生在有个性的教师创造的有个性的氛围中,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注,得到个性张扬的自由和空间,其个性会得以更好地发展,智慧会得以更好地开发。这要归功于有发展眼光的教师创造的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课堂。

但是,我们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代表我们能肯定他们的一切个性展现,其个性化必须要在社会许可的道德、法制、风俗、人情等规范和规律许可的范围之中。学生的个人行为尤其是明显的谬论出现了,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其误、立其正,决不能放任自流;同样,不尊重学生特点的个性张扬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只顾教师本人的特长展示,可结果往往是一节课下来,教师高高兴兴,学生垂头丧气,大脑空空,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如南方某地,一位教师在课上公然向学生宣扬“上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等低级趣味的东西。我想,这位教师的观点只能代表他自己,也可能迎合了少部分人,但他忘记了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都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责任,过于自私、消极的思想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而且,作为教师,向学生过分宣扬了社会的阴暗面,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有悖师德的。因此,创新教育课堂尊重教师的个性发挥,也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但决不能无限纵容其个性,其个性应是社会范围内的个性,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即个性化和社会化要达到和谐统一。

3. 人文主义指导的课堂教学体现创新教育目标

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这个目标,必须落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创新性人才的诸多标准和条件,就应成为我们创新课堂的重要目标或价值取向。有了明确的创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学科教学就需要扬弃传统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开发的需要,并逐步在教学实际中向这个目标努力。

传统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知识的传承,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因素和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人格形成的过程,并且在教学中渗透了情感、价值观、品德、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学目标创新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