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者范文
时间:2023-03-27 01: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一位有崇高理想的青年,就学于当时的新文化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他热爱生活,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而且有能力,勤于思索。可是,突然闯进王子平静而和谐生活的却是一连串令人震惊的事件:父王老哈姆雷特突然身亡,叔叔克劳狄斯立即执掌朝政,一向贤良的母亲正准备改嫁新王。突如其来的事件沉重地打击着年轻的王子,使他对世界美好的看法迅即改变。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
奔丧回国后,王子先是听闻城堡有鬼魂,之后亲自与父亲的鬼魂交谈,得知老哈姆雷特是被其弟弟克劳狄斯害死的。冷酷的现实使王子受到了更加沉重的精神打击,他变得郁郁寡欢,如痴如狂。他在王宫中一直穿黑色丧服,甚至母亲新婚那天也不肯换一换。他对恋人,首相波格涅斯的女儿奥菲利娅表现得冷淡、薄情,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悲惨遭遇、庄严的复仇愿望与轻松的谈情说爱的心情太不相符。
王子哈姆雷特要复仇,但心中矛盾纠结,十分复杂。一方面,因为奸王左右总有卫兵,又与生母王后形影不离,使他难以下手;另一方面,一个思想一直在苦恼着他:鬼魂毕竟是鬼魂,他的话是否真实可靠,会不会弄错而乱杀无辜?
正当王子犹豫不决时,王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王子顿生一计,决定安排一场“戏中戏”,以探克劳狄斯的虚实,结果证实父亲死因属实。他既想诛灭罪孽,伸张正义,重整乾坤,又感到责任重大而力量不足。一天,他路过国王的祈祷室,发现克劳狄斯独自在里边忏悔。本可以轻而易举一剑置其于死地,但他没有做,因为,他听说忏悔中的人被杀后灵魂是可以升入天堂的。封建迷信束缚了他的手脚,使他坐失复仇良机。
诡计多端的奸王从“戏中戏”了解到王子的心思,从此引发了一系列诛灭哈姆雷特的阴谋。
期间,王子的恋人奥菲利娅因父亲暴卒而精神失常,溺水而死。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也从法国回来奔丧。奸王克劳狄斯乘机利用雷欧提斯对父亲、妹妹的死所产生的复仇心理,阴险地挑拨他与哈姆雷特决斗。奸王为雷欧提斯提供了一把开了刃的剑,这是比剑中不允许的。奸王唆使雷欧提斯在剑上涂上毒药,自己又私备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酒身亡。
无意逃过毒酒这一劫的哈姆雷特却中了开了刃的剑,愤怒之下夺过对方的剑回刺雷欧提斯,两人都中毒了。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终于识破了奸王诡计,当众揭发克劳狄斯的阴谋。王子怒不可遏,千仇万恨凝聚剑端,一剑刺去,结束了千古奸贼、窃国大盗克劳狄斯的性命。
哈姆雷特就要死去了,他拜托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告诉世人,让人们明辨是非,伸张正义。
综合评价
《哈姆雷特》历来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原出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但是,如果仅仅把作品看作是“王子复仇记”,那将大大贬低作品的思想意义。其实,全剧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作者试图通过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反映英国现实社会与人文主义思想之间的尖锐矛盾。
哈姆雷特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生活在封建宫廷中的一个典型的具有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是恩格斯称赞过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同时,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身上又带着贵族王子的软弱。他的复仇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尽管如此,哈姆雷特却是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从而鼓舞着后继者的斗志。因而读者或观众的感受是悲壮而不是悲观。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杰出的悲剧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我们的原因。
在艺术上,《哈姆雷特》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篇2
我们的班主任,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蔼,又带点可爱,让人好亲近。要是接近起来,你会发现,他比你看起来更加好接触。我们5班,总是为有这么一个好班主任而骄傲。
他对我们是尽心尽力,总是不辞辛劳地为我们灌溉知识。课上,他津津有味地讲解,课后,他更是为我们着想。他自己买打印纸、墨水,每天都为数学比较弱的同学打印试题,一个一个为他们讲解,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学得更好。请大家计算一下,每个班有15个需要补强,有两个班,也就是一天至少需要打印30张,一个礼拜大概150张,一学期大概有18周,也就是说,他一学期至少要用自己的打印2700张。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假设他是用学校的东西来打印,这并不算什么,让我们感动的是,老师,他自己出钱,亲自去购买,亲自打印,亲自监督,亲自一个一个耐心地讲解过去。有这么一个好老师,我们很幸福,我们为有这么一个老师而感到骄傲。
因为他的辛苦工作,他竟然得到这样的“回报”。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忽然抬起头,猛然发现老师头上多了一些东西。我当时不一为然,很天真地认为那只是老师在写粉笔的时候粉笔灰掉在了他的头上。滴答滴答,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老师头上的“粉笔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于是,我便准备去一探究竟。下课后,我屁颠屁颠地朝老师走去,趁老师趴下来的时候,我抬头一看,那哪是什么粉笔灰,货真价实的白头发摆在我眼前,一根、两根、三根……数也数不完。心酸了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想把那可恶的白头发从老师头上拔掉。但是,我没有那个勇气。当时,我就下了一个决心,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责,我要帮老师管理好这个班级,不能让老师再操心了,老师很辛苦。老师脸上的勉强的笑容,是我做出决心的一个原因。
林老师,您把属于我们的冬天留给了自己!您把属于自己的春天留给了我们!从此我们走进了春天,是一株春天的绿树,沐浴着知识的阳光、雨露,在您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从此我们走进了春天,是一只春天欢乐鸟,是您使我们的羽毛丰满,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广阔的蓝天……
篇3
关键词: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广泛的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55-05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我们要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萨义德的后殖民文化理论,就必须认真考察他在《东方学》、《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等几部主要著作中所倡导和践行的“广泛的人文主义”,概括其基本构想,弄清其本质要求,领会其文化寓意。
一、“广泛的人文主义”之基本构想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即萨义德对人文主义的讨论是有针对性的,并非为了出示一部人文主义的历史,也不是要探究其可能包含的所有内涵。实际上,他所深刻阐释、努力践行并始终坚持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原则,是在批判、反思美国人文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所进行的本质修正和重新阐释。
篇4
那天晚上,天色黑了,我们一家从爷爷家刚吃完饭,回家的时候,米奇还汪汪的叫,妈妈还乐呵呵的夸它尽职尽责,爸爸还高兴的背它,等爸爸妈妈进屋了,我还在外面与它嬉戏追逐了一会儿……
然后,我们在屋里看电视,相比外面寒冷的天气,屋里显得格外温馨、暖和,看到精彩的地方,我们哈哈大笑,外面时不时传来米奇那雄壮、沉着的叫声。时间一点一滴的过着,我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当我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熟睡的妈妈,不是正在打鼾的爸爸,炕上只有我的我的被子铺着,明亮的灯光没有晃的我睁不开眼,那是因为,那一刹那,眼前出现的是毛,是血,是血淋淋的米奇!!它的眼镜睁的大大的上半身是鲜红的,比灯光更刺眼,当时,我似乎聋了,什么都听不到,唯独心底深出响着米奇那费力的呼吸声,那么响,同血液一样,布满我的大脑,然后,我发现妈妈正在慌张的翻着电话本,爸爸正在用请求的语气打着电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像做梦。直到爸爸妈妈抬着米奇去看病,我才照着镜子大哭,那时,才变得清醒,将近一点,他们回来了,把米奇抬到我的床上,然后,爸爸妈妈都去睡了,,我陪着米奇,一个小时中,爸爸妈妈带着米奇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兽医店,可是三更半夜,都闭业了。绕了一圈,只能带回家来。妈妈说,只要米奇坚持到第二天早晨,花多少也得治。我为了让米奇更好的坚持,我轻轻的蹭着米奇越来越凉的爪子,哭着给米奇唱歌,可是,米奇突然四个爪子在空中划,非常用力,然后,然后!米奇死了,我呆了两分钟,非常安静,可心里如洪波涌起,浪海涛天!然后,然后!我大哭,好像世界末日到了,眼泪像河一般流,从来没有那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啊,是亲人,是亲人死了啊!妈妈光着脚飞奔过来,我仍然大哭,然后大喊:“米奇死了,米奇死了,米奇死了……”妈妈咬咬牙,然后训斥我:“哭什么哭,去睡觉!快点儿!”我不动,重复着“米奇死了,米奇死了……”妈妈提着我,把我扔上炕,说:“睡觉!”我躺着大哭,隐隐听到妈妈的抽泣声。也许是哭了太久的原因,我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妈妈叫我去看米奇的最后一面,我死活不看,因为我害怕,害怕回到昨晚的噩梦中去,等我起床了,米奇被埋了,妈妈说,那棵桃树下的是米奇,桃树上如果结桃,那桃就是米奇的来世……
春天,桃树上结了三个桃子,我们一家人一人吃一个,本应乐呵呵地吃第一年丰收的桃子,可是,我们一家人,眼里却含着晶莹的泪花,在阳光的反射下,那么耀眼、璀璨,在泪光里,仿佛那个可爱的米奇在跳、在跑、在叫……
篇5
论文摘要: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执着于“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追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林语堂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在“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的熏陶下,林语堂自然地成了一名基督徒。191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之后,林语堂到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在清华学校,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向他敞开,他造访孔子的堂室,攀登道山的高峰,拨开佛教的迷雾,在儒道释的文化氛围里徜徉,宣称自己由基督教走向了“人文主义”。“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这是林语堂对自己三十多年“异教徒”生涯的总结。然而他后来又说,这时期尽管“自称异教徒,骨子里却是基督教友”。终于在1959年,64岁的林语堂明确宣告结束了三十多年的“无信仰时代”,重新回到基督教,宣称“我的搜寻已告终结,我己回到家中了。
综观林语堂一生的宗教信仰,似乎可以作如此的简笔勾勒:基督徒—异教徒(儒、道、释)—基督徒。但是这样的简笔勾勒不能够描述林语堂一生精彩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也不能反映出他在宗教信仰上的探险、怀疑及困惑,更不可能把握林语堂宗教文化思想的精髓。因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被忽略掉了,那就是林语堂自始至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无论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接受了基督教,还是在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里徜徉,以至于最后的重新阪依基督教,他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人文主义的理性意识观照自身思想领域里的宗教精神,他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只不过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林语堂最后决心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随林语堂的灵性大旅行,看看他是如何在耶稣、孔孟、老庄、禅宗的世界中,探素出人文主义的光芒,并烛照了自己一生的宗教文化思想。
林语堂灵性之旅的第一个异站是孔子的堂室。林语堂对儒家经典思想的把握是从儒学是智慧型宗教这一角度切人的。他说:“孔子是一个实证主义者”、“孔子最关切的是人”、“我认为孔子对上帝及上帝意旨的关心及他对于宇宙的灵性性质的看法,已被孺家通常的实证主义所蒙蔽。”“我想考察孔子对于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灵性等较大问题的态度。
林语堂把儒教的精神本质归结为一种近情人理的“人文主义”,即所谓中国的“人文主义”:第一点,人生最后目的之正确的概念;第二点,对于此等目的之不变的信仰;第三点,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此等目的。他认为,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林语堂在儒教中所探寻到中国的“人文主义”实际上是儒家的人本观念。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也好,“中庸之道”的近情精神也好,还有回向常识.都体现了儒教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也形成了林语堂人文思想的特征:以人和人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关心人和人生,探寻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一切立论以真实的人生、人生实践和人生感悟为基础。
然而,在领悟儒教之人本观念的同时,先人为主的基督教观念总是在干扰着他.促使他把儒教与基督教作潜在的对照与选择。他认为儒家教人在个人行为上要有好教养,在社交上要有好仪式与基督徒相信人要做一个君子和有礼貌的人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林语堂说“我们不能说一个基督徒不能同时是儒生”。而且.林语堂发现孔子也像圣公会教士和夭主教教士一样,是个保守派的哲人,相信权威有其价值,相信传统与今昔相承的道统。对于儒教与基督教之异”,林语堂也了然于胸。他说:“孔教精神的不同于基督教精神者即为现世的.与生而为尘俗的。基督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者而孔子为现实主义者,基督是玄妙哲学家而孔子为一实验哲学家,基督为一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所谓孔教精神之“现世的”、“生而为尘俗的”是说明孔子是倡导“克己复礼为仁”的人杰;而基督是神子,代表着上帝在人世的“道成肉身”,因而是负有拯救世人之使命的“救世主”。所谓“现实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意即孔子是现实主义的务实者和善变者,他虽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抱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走极,而是出仕与通世相机而行、进退有路。而基督是理想主义的献身者和殉道者,他生于世界沦落之际,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冒险精神来力挽狂澜,为了救世济民而不惜自我受辱、蒙难和赴死。所谓“实验哲学家”与“玄妙哲学家”是指孔子向往名正言顺的作为,一生抱着“士为知己者用”的态度,其道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并不强求“不可为而为之”;而基督推崇忘我之爱、牺牲之爱,相信以信仰生命之超越而能达其神圣人格。所谓“人文主义者”与“慈悲的仁人”是说明作为儒教思想体系核心的“仁”表现出一种“人本”精神,而基督教信仰核心中的“爱”体现了一种“神本”精神,前者属世,后者超越。“仁”无论是作为个人修养之“内圣”还是作为济世救国之“外王”精神,都没有离开这一“人本”。所以林语堂称基督为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
在中、西宗教文化思想中,道教文化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最为巨大,学者陈平原把林语堂视为“道家文化的海外回归者”。林语堂也把道家看成自己的宗教信仰来崇信,他说:“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当地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林语堂从道家的宇宙观出发,认为人要顺从天道,要让人的自然之性获得自由发展,而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林语堂看来,道家学说之价值并不表现为为求知者认识和阐释世界提供逻辑的、理性的方式,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来建立一种有益身心且又简朴纯真的生活方式。道家所推崇的那些终身察持自然理想,过着怡淡素朴、无知无欲的生活,超然于凡尘世俗之外的“圣人”、“真人”、“至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所体验的厌智、弃智的人生境界,是林语堂终生向往的人文主义境界,这与儒教之人生目的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林语堂总结出道教的出世观念,着眼于现实人生的自我完善,把“享受淳朴的生活,当作人生的真正目的。这种“人文主义的伦理观”正好包含了现实人生的两个侧面,又互为约束,使人优游进退,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儒家倡尚贤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都“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国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
林语堂在爬登道山的途中惊喜地发现道教与基督教有许多融会贯通之处。他感到老子柔弱的教义好像是耶稣澄山宝训的理性化。老子柔弱的教义的基本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从此出发,老子相信不斗、不争、不抵抗,警告人不要用强力,认为用强是弱的征兆。同样,《圣经·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在山上向众门徒讲道的故事.即所谓“登山宝训”.其中“论福”有一条:温柔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可见,老子与耶稣都相信阴柔之物能制胜,“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且,林语堂总结出老子对爱及谦卑的力量的训言,在精神上和耶稣来自他独创的、卓识的、闪光的训言相符合,有时字句的相似也是很惊人的。
林语堂之所以能发现道教与基督教的许多契合之处,在于他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道教与基督教在“道”上的同一之处。道教之“道”,深奥莫测,是先于物质的存在,是产生物质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创始者,这是组成道教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基督教教义的“上帝之创造”认为宇宙被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空间也没有,只有上帝和他的“道”,他的“灵”。上帝通过“话语”,亦即通过“道”来创造天地万物。这是关切人的灵性问题的林语堂最料想不到的收获。道教思想的人文主义精髓使林语堂否定了基督教经院神学思想,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去寻找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上帝”。
在孔子人道主义的堂室住过,且又爬登了道山的高峰,林语堂信仰之旅的下一站到了佛教。在林语堂的佛学思想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禅宗。从思辨上来讲,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一旦见到自己的真性(本性)和本有心灵,我们就了解了终极的实在和得到了菩提(智慧)。禅宗主张,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自由,在自由中才有实际的人生。禅宗以创造人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日常途径,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极大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林语堂极为精微地剖析了“禅”的深邃性,对其直觉顿悟、直指人心的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禅”的精义中也看到了人文主义的灵光闪现:那就是解除一切空间、时间、及精神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完全自由,从而得以悠然处于人世,达到人与自然人生的和谐。禅宗与儒教、道教共有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使林语堂更加执着地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而标举禅宗.他认为“禅”和每天的生命及每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禅”就寄托在简单的日常生活里,且视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幸福的恩赐,而享受它的每一瞬。在佛教的世界里,林语堂也发现了能勾连起他的基督教情怀的东西。他首先发现佛教与基督教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出发点一对于罪的承认及深深地关切人类受苦的事实。佛教中有一特殊的观念是“业”,意即孽障或“罪的重担”,这是由于人沉溺于不正当的欲望及精神上种种形式的卑琐造成的,因此人注定要永久堕人轮回。“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观念,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罪,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传给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并使人类有了受苦及必然死亡的不幸命运。接下来,林语堂对佛教及基督教罪的观念与拯救方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佛教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佛对人类生命的评语可以合并为四个字:怜悯一切!对佛教教人否定人生,忘却人生,进而出世、遁世,以消极态度回避人生的悲观主义情结,林语堂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林语堂也坚决予以摒弃。林语堂对佛教基督教“罪”的观念及拯救方式的否定,是因为这些观念与林语堂的执着于现世的人文主义情怀背道而驰,必然要道到林语堂的抨击。
在这次灵性之旅中,林语堂发现了儒、道、释三教深蕴的普遍人文价值,也能够指出在那里他们已达到他们的最高峰及他们对给人以完满答复不足的地方。所以林语堂说:“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可是观察20世纪物质上的进步,和那些不信神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现在深信人文主义是不够的。人类为着自身的生存,需要与一种外在的、比人本身伟大的力量相联系。这就是我归回基督教的理由。我愿意回到那由耶稣以简明方法传播出来的上帝之爱和对它的认识中去。正是因为有了儒、道、释三教人文主义思想的深邃内涵做底基,当林语堂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的时候,也是他对宗教、上帝、人的灵性等问题已经探求了其所以然的时候,所以这时的林语堂,有了相当成熟的宗教、上帝观念。
篇6
二、启蒙运动:从审视人生到审视社会
三、俄国民主运动:唤起了改造社会的责任感
自从地球上产生人类以来,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就开始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宗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神”统治人的哲学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生哲学。
人类认识的对象从来都是三部曲:自然、社会、人。人们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也就逐步认识了自身。人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目的
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点燃了无数哲学家智慧的火花,而且也萦绕在每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的心灵中。古人思索过,现代人在思索着,未来的人也将会思索。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得好:“未经考究过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思索和考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总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生哲学。
正如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进步,都伴随着一场人生意义的论战,并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一样,在世界近代史上,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过程中,也发生过三次关于人生意义的论战。而且,随着近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日益加深,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人开始认识自己
这个时期关于人生意义的论战的焦点是:究竟是上帝主宰人生还是人主宰自己?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机智地批判了基督教神学,大胆地肯定了自我的自然本性,竭力说明人的幸福不在“天国”或“来世”,而在现实之中,论证了个人幸福的合理性。
在中世纪,在神学家笔下,人生被描绘成这样一副可怕的图景:人是生而有罪的,所以必须匍匐在上帝的面前,虔诚地向上帝祈祷、赎罪。现实的生活算得了什么呢?仁慈的上帝为他的儿女准备了“幸福的天国”;热情、智慧、力量算得了什么呢?信仰是进入天国的门票。
十四世纪以后,一些工商业城市兴起了,攫取实际利益的愿望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生,证明尘世生活的合理性,砸碎人们的精神枷锁。意大利文艺复兴就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
在人文主义者的笔下,人不再是那样的渺小,他们同神一样伟大而高贵。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的但丁,在他的不朽诗篇《神曲》中宣告:“我实实在在敢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人文主义者系统地阐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因为“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一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快乐、爱情、荣誉和自己所欲的一切。
——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这是由人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决定的。本性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人们通过什么手段才能获得幸福呢?通过个人奋斗,而个人奋斗需要有热情、智慧和力量,所以,就应当把扔在一边。
总之,和极端蔑视人的价值的宗教相对抗,他们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人权以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宗教桎梏。世俗的一切都被神圣化了,它们再也不是邪恶,而是合情合理的东西。“神”统治人的世界被冲破了。
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恩格斯语)。人文主义者提出的新人生观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初的呐喊。尽管由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了解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不懂得社会解放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这个道理,但对人的肯定和对尘世利益的肯定为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上开辟了道路;强调个性解放、崇尚热情和智慧,则造就了一代巨人。“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但丁的这句名言被一代又一代的革新家当作了座右铭。
二、启蒙运动:从审视人生到审视社会
文艺复兴时期过后二百多年,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上取得了优势的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于是,以此为背景的启蒙运动,引导了一场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一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从审视人生走向审视社会,把个人命运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的进展。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还不得不给自己的思想披上宗教的外衣,那么许多启蒙学者就连这外衣也焚毁了。他们宣布:现实中的一切,都必须站在人的理性面前受审,不被理性认可的东西,便没有存在的权利。一方面,他们进一步把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宣布为“趋乐避苦、自我保存”。另一方面,他们认识到了人生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保障个人幸福的前提,而一个丑恶的社会环境却是埋葬个人幸福的坟墓。要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这个社会的特征是保证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和民主。
卢校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这样的描述:人是生而自由的,自由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是人的本性。在原始人类那里,个人是充分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当人们结成社会之后,人并没有失去自由。理性告诉人们,一个真正的社会决不扼杀人的自由,它只是把个人自由变为公民自由罢了。所谓公民自由,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自由挑选社会的管理者,干预社会政治事务。社会只不过是大
家的一种“契约”,是保障大多数人的自由的组织形式。所以,要保障社会不被少数人操纵,就应当承认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干涉政府事务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表现形式就是民主。
篇7
【关键词】忧郁;机敏;理智;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44-01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于哈姆莱特的形象都会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四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在为那个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哈姆莱特而争论不休。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哈姆莱特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的性格成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先进性、斗争性、局限性,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者,全面地反映了人文复兴时代精神。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赋予哈姆莱特多疑、懦弱、犹豫、郁郁寡欢的性格,这种鲜明的个性使哈姆莱特典型形象获得了普遍意义。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在社会矛盾中形成的。一是美好的理想和丑恶现实的矛盾。一是个人有限力量同改造社会巨大任务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哈姆莱特性格形成的根源。这些矛盾既造成哈姆莱特的忧郁和犹豫,也表现了人文主义先进性。
曾经有几次较好的复仇机会,然而受哈姆莱特犹豫性格影响,最终与机会失之交臂。比剑中哈姆莱特伴随着莱欧提斯、皇后、克劳迪斯的死去,而中剑中毒身亡。悲剧并非仅源于道德伦理,或许存在一种外在的必然。因此,哈姆莱特的结局并非由其自身的性格弱点导致。在人文主义驱使下,哈姆莱特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源于不自主,其一再推迟复仇,源于其洞察到了“丹麦像一座监狱”人类命运的普遍性,尽管如此,主人公仍在做着努力,这是我们从中所能感受到的悲剧力量与悲剧精神,是一种崇高。
在第三幕第三场中,面对独自祷告的克劳迪斯,哈姆莱特找到放弃复仇的理由,他认为克劳迪斯正在洗涤自己的灵魂,此时将其杀死,并不能让其尝受到应有的痛苦,因此,放弃了复仇念头,试图等到一个更为理想的机会,让其灵魂永堕地狱。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因哈姆莱特宗教观念较强,另一方面,在于懦弱与迟疑的性格。他担心他杀人末日审判的到来,并试图寻找借口对自己的懦弱加以掩盖,从而找到不实施复仇的理由。当真正遇到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反而寻找让自己无动于衷的理由,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将时间用在了反复思考上,而在行动上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这样描述哈姆莱特恐怕最为贴切了。
敌对双方的毁灭与失败,使得悲剧冲突走向结局,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这种正义力量和敌对势力的抗争,使得抗争显得更为具体――行动与对抗主体的双双毁灭,使得悲剧哲学的内容得以填充。
莎士比亚完成《哈姆莱特》这一作品的时间是1601年,当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处于开始阶段,人们表现出了对上帝信仰的动摇。在注重解放个性,强调“人”这一社会环境中,莎士比亚创造这部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哈姆莱特》是其对混乱与隐患社会的审美参照,正因如此,使得他踏上了世界文学舞台。
哈姆莱特是一个兼具悲观与偏激的人物,他的言行最终围绕重新夺取王位以及为父报仇的责任上,在现实中的他甚至想通过自杀,实现“早早脱身而去”,而且不愿意担负着责任。不过考虑到死亡会坠入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也会不得安宁后,他λ劳龅目志宀痪踉谛耐飞起。当人具有这种想法后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会产生悲观情绪。哈姆莱特内心充满斗争与矛盾,从上述描述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受这种矛盾的干扰,他的复仇行动一次次落空,最终将复仇化为泡影。哈姆莱特这种矛盾心理,面对一次次复仇的机会,反而让读者更为他着急。
尽管故事以悲剧的发生画上了句号,但我认为哈姆莱特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可以走了。最后克劳迪斯通过设计比剑的诡计,试图将哈姆莱特杀死,然而哈姆莱特却将与他比剑的人杀死,在其死前他知道剑上有毒,于是用剑结束了恶魔的生命。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犹豫,也未使所有人失望,在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他目睹了自己仇敌的死亡。哈姆莱特之前总是犹豫、懦弱,偏激、悲观,而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实现了角色的顺利转变,带着一个真正王子的梦而去。
哈姆莱特的形象就是如此,多少年来任有人评说。莎士比亚将人物内心和剧情冲突巧妙地加以融合,将这样一个人物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加以展现,深受读者与观众的喜爱,言之不尽。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生动而鲜明,在人们的心里早已永恒。
哈姆莱特并不是完美的,他的抉择伴随着冲动、非理性,例如,他被激怒时将波洛涅斯当作国王刺死,然而正是受这种不理智抉择的影响,更加展现出人性的弱点,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更加认同与接受这一艺术形象,我们常常通过自己,寻觅到他的影子。
篇8
文艺复兴三巨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彼特拉克: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为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做出很大的贡献。
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诗人,因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该词是法文Renaissance,意为再生、复兴,有的英译为“the Renaissance of the Arts”,中文通译作“文艺复兴”。但大家应该注意到的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文艺复兴”与这一词的本意是有区别的:其本意是再生,而我们把它译作文艺复兴,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其意义所指范围。因为复兴可以包括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包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复兴。历来关于这一词的所指,在学术界就有一定的争议,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个时代,彼特拉克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曾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处时代与前代的不同,他说:“当我瞻前顾后的时候,我是正站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有人则把文艺复兴看作是一场有关科学、艺术、文学的运动。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持第一种观点,既认为“文艺复兴”所指的是一个时代,与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更符合,也更全面。如果我们持第二种观点,即认为只是关于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一次运动,那么,一定程度上我们就把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艺思潮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可以说,把二者等同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艺复兴中除了文化艺术之外,其他方面的“再生”,如经济等,而只是把这些看作了文艺复兴的一个前提或背景。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文艺复兴的“复兴”是以文学艺术为先导的,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文学艺术在当时得“复兴”的风气之先,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以文学艺术复兴为主体的文化运动。
根据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始于十四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十五、十六世纪在西欧继续得到发展”的一场文化运动。关于这一段历史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有人否认存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其实这无关紧要,所谓的历史阶段不过是历史学家强加给历史的外在之物而己。不过,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史上的确存在这样一个时期,一般的历史学家把这个时期描写成“从黑暗时代的灰烬里诞生的现代世界,或把它描写成一个发现世界、发现人类和在生活、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不受约束,自由发展的时代”。所谓复兴主要是指复兴古代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当时一些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打出了“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淹没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其实,真正复兴是不可能的,所谓复兴不过只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试图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用以摧毁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尽力消除基督教思想的束缚,从而建立起新的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而这样的思想,后来被称之为“人文主义”。但这样一来,在客观上造成的结果就是,将“文艺复兴”这个历史上的文艺高峰期与古典时代直接联系到了一起,从而跨越甚至是忽视了文艺复兴以前中世纪漫长的近千年的历史。事实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们并没有否定古典文化,在这一点,可以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是相通的,其不同之处是,文艺复兴在对待古典文化与文学时,更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修正态度,既对古典文化进行一种相对客观与公正的评价,对其进行有甄别地吸收。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早期的杰出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认为这部作品“是在中世纪的垃圾堆上怒放的一朵奇葩,是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初期自由思想的代表作品,也可以说是欧洲第一部资源共享产阶级现实主义作品”。无论如何,我们很难相信在垃圾上可以长出奇花异草。事实上,中世纪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空间。因为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毕竟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是有史实可证的。早在公元8世纪,在查理大帝在位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艺的政策,鼓励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进行发掘、整理和加工,并进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当时基督教的一些思想观念,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中了。这被史学家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到公元12世纪,暴发另一次所谓的“文艺复兴”式运动。美国史学家哈斯金斯将其命名为“十二世纪文艺复兴”。“这次文艺复兴有其外部原因,也有其基督教内部的原因。外部原因是出于为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建立思想文化体系。内部原因是在基督教内部出现了一股重新阐释基督教教义、建构基督教解释新体系的强烈热情。这种对基督教教义的重新诠释中,基督教文化和多种其他文化要素有机整合,人们从关注‘灵魂被基督拯救’转向了‘基督拯救和人自身拯救的统一’。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性。人的地位被从神的灵光中逐渐突显出来。”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说,文艺复兴与古典文化之间并没不是,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发生在中世纪时期的两次“文艺复兴”充分证明:穿着古典文化的外衣,扛着古希腊罗马的大旗,高呼着“回到希腊去”口号的文艺复兴先贤们,实际上都是中世纪的直接受益者,并深受其影响。
文艺复兴之所以会发生在十四世纪的意大利,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些具体原因。首先,在当时的意大利,较早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工商业发达。新兴资产阶级要反对封建统治。使意大利成为贸易中心,城市兴起,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达。城邦国家,大学众多,有利于新思想发展。是罗马古典文化的发源地,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中心。其次,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入,推动了西欧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教皇不但没有置身于当时文化潮流之外,反而成为文艺复兴的积极参与者与支持者,甚至领导者。出现了多位文艺复兴教皇――这无疑是文艺复兴的巨大推动力。教皇之所以会出此,主要与教权的衰落和教皇的世俗化有关。但在客观上对当时文学艺术的发展,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是不无积极意义的。
虽然打着古典文化的旗帜,继承了中世纪的诸多文化因素,但作为新时期的一股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们倡导的思想理念与传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如果说,传统的,特别是中世纪思想的主体是关于“神”的的话,那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主体则是关于“人”的。可以说,那是一个人被发现的时代。因此这一时期思想的核心被称为人文主义,人的地位在西方的历史上首次超越了神的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认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但丁的话,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神人关系的认知。人成为了独立的存在,而不再是神的奴仆,人的权利与尊严自然也就得到了肯定。但还是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却建构的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和基督教思想融合混杂的世界。从作品的构思来看,诗人通过梦幻的形式向人们暗示,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整个人类而言,只有经得住苦难的洗礼,历经了灵魂净化与涤荡,才能走向新生,达于无比光明与至善至美的彼岸之境。而要完成这一过程,人必须具备理性和信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对人的重视与关照,其思想内核中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子。他并未能完全脱离宗教的影响。作为虔诚了基督徒,他并不完全反对基督教,而是怀着深厚的信仰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风格与样式:地狱、炼狱与天堂无疑是宗教的概念,作者以此来结构全书;从作品中人的得救过程也可以看出,诗人显然赞同基督教的“原罪论”和“灵魂拯救”的思想,认为人只要克制,苦修苦炼就可以上达天堂之境,反之生前放纵、不思悔改就必然要被放逐于地狱的黑暗之中。由此可见,在但丁的思想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宗教情怀,而所谓的人文主义思想只是这个深厚背景下的一线光亮而己,虽然这一线光亮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而且历史证明,它最终照亮了人类灰暗的前方之路。
篇10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崇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热情讴歌了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谊。充满真善美的人性和人类征服时间、主宰命运的美好愿望。虽然他的诗歌中掺杂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精神糟粕。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
一、人文主义理想的起源
在英语中,“humanitarianism”一词译作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博爱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对当时的英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关注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心灵的压抑。二、主张灵肉和谐。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与以“神”为本的“神道主义”背道而驰。它注重个人首创精神,提倡全面发挥个人潜能准崇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魅力。
二、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造了两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11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其中包含了许多以歌颂爱情、友情和真、善、美等人性光辉的不朽诗篇。莎士比亚的很多诗篇完成于其艺术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经济兴旺,国力昌盛。人心安定。此时的莎士比亚青春年少。意气风华。对人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对理想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作品中洋溢着乐观明朗、积极向上的主流色调。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辞章歌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爱情和友谊,征服了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流溢出强烈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思想无情地抨击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封建礼教,热情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以崭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高水平。
1、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美好爱情”
爱情可以给人带来自信和勇气,希望和快乐。幸福和安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痴狂。人文主义者认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拥有享受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它不受父命、君命和权命的摆布。也不受金钱、门第、宗教和种族的限制。这种崭新的爱情观念与神权主义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莎士比亚在他的诗篇大胆歌咏爱情。盛赞尘世的,以炽热的情怀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这样。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
2、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真挚友谊”
莎士比亚的绝大部分十四行诗是献给他的一位年轻男友的,这说明在他的生命中,地久天长的友谊至高无上。莎士比亚亲历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丑恶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赞美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成为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纯洁友谊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这种渗透着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能兑现的痴心妄想。但是莎士比亚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能够独具慧眼地发掘它、宣扬它。坚定执着地维护它,并全力以赴地力求去实现它。确是难能可贵的。随着他对社会现实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乐观情绪开始泯灭,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他的美好畅想皆付诸东流,一败涂地。
3、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一生执着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纯的包涵着真善美的美好感情。对于敏感和多情的莎士比亚来说。至善的美德是不朽的,至真的情义是不朽的。完美的名望也是不朽的。在诗人的笔下,人性充满自尊、自信、仁慈和友爱。诗人毫不掩饰对人性的热烈颂扬。不惜笔墨着力描绘光彩夺目的人性光辉。热烈地讴歌着人性之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运用了的很多美好的字眼,如:“夏日”、“鲜花”、“光荣”、“灿烂”、“忠贞”、“永恒”等来形容人性的本质。崇高而美好的人性与真、善、美交相辉映,人也因此获得了永恒。在那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Day”的十四行诗中。诗人用尽人间美丽的语言歌颂爱友。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千古名篇。莎士比亚的诗歌赋予了他所歌颂的美与善以永恒的声名。所以莎士比亚的诗歌能够超越时间而世代相传。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4、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时间镰刀”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一再提及“时间的镰刀”。我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用“镰刀”作为时间的象征呢?欧洲中世纪的神权主义认为人只有今生受苦。才能在来生获得幸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则认为人的价值在今生,而不在来世。因此人在今生就应当及时行乐。因为来世虚无缥缈,遥不可及。人生苦短,时不待我,何不趁早把酒当歌。及时行乐。这种睿思显示了人们渴望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在当时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时间的大河汩汩流淌。带走一切的人世沧桑。时间摧毁生命。摧毁容颜。然而人们极其渴望战胜时间,做时间的主宰。这种渴望激励着人们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奋进以获得光辉的成就。不断地追求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永恒。时间的威胁激励着人们争相成就英雄的业绩,去航海,去冒险,去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从而赢得不朽,达到永恒。
5、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消极思想”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但是它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诗中弥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恋爱至上”、“个人奋斗”和“人生无常”等消极思想。他的诗中过分渲染了抛开天国的虚幻。追求尘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生哲学。这种对“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悲观态度的过分强调终会使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玩世不恭。并导致对生活的极度放纵。莎士比亚以“人类之爱”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