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范文

时间:2023-03-30 17: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肿瘤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肿瘤治疗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ancer Control and Treatment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防治办公室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0904

国内刊号:51-1703/R

邮发代号:62-14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385X

国内刊号:31-1725/R

邮发代号:4-57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3

【关键词】肿瘤;中医诊治

肺癌和各种肿瘤的形成,多因其脏腑、正气虚损、外邪进入(风寒湿邪毒)伤其脏腑,日积月累成疾,小病变大而成,才能发现因外邪初入时,脏腑无大损,感觉不明显,得以成块、成瘤,发现时就是中晚期,瘤以大成,治疗起来就很难治愈和无法治愈,尤其要引起重视。

肿瘤和癌症疾病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在中医书里没有这个词,但从症状上看肿瘤,它和中医、积、岩、痞癖、痈、疽,很相似,有诊断依据。

从脉象上看,初起时多以实、数为主,中晚期多以沉、虚、细、滑、弱为主,因病久大伤元气和因放化疗损伤元气更重,所以脉多见沉、虚、细、滑、弱。治疗时多以扶原正气,去除五邪,活血化瘀,舒滞散结,排毒消肿,轻重缓急,变症而医。还分为,各脏各腑、各病、各壮、各形、各态而治。

肿瘤和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中西医各说不一,各有己见,很难统一,西医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瘤就切的办法,立竿见影,见效很快又很明显,但是也有它的弊病,如切除后复发和癌细胞转移,转移后更难以治愈等。中医认为肿瘤为淤积成块而成瘤,各瘤应于各脏各腑,除五脏以外,而骨瘤它属于肾有关,故中医讲肾为骨,主髓生精,入妇科宫颈瘤、乳腺瘤,以血为主,应属肝脏,因肝藏血,主筋通达全身。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灵枢刺节真邪篇记载,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干骨,骨与气并,日益增大,则为骨疽。宋陈无择亦谓,瘤则有之,而骨居其一。此皆见于载芨之骨瘤文献,至肿瘤属于良性、恶性,则方书无有文献可证,今由物理诊断证明,其由于沿淋巴而蔓延迁移,有时即用手术切除、放化疗等,亦不能遏制其燎原之势,属于恶性肿瘤。

而作者在治疗过程中体会是,瘤的形成,主要由于气滞血瘀、瘤滞经络、积久而成,五瘤虽内应五脏,而其原皆与肝脏有关,人身之经络及血液之周流不息,皆气为主运行,故气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滞,而肝脏在五行属木,主藏血,统筋,肾脏在五行中属水,肾主骨、主髓生精,原气,肾主骨而肝统筋,肾水偏枯,肝木易郁,则筋伤凝滞,即久发而成瘤,故医书谓瘤者去之,坚者削之。

但人体有强弱,方须对症,药忌偏施,治疗之法,应以行气活血,散结通络,软坚导滞,佐以补养滋肾,坚筋建骨,标本同治,本未兼施始无偏过,另加以外治(膏药、针灸)可收全效,得以治愈。

至子宫癌、乳腺癌、亦属于恶瘤一类,究其成因,亦由冲脉气机阻塞,基于以上认识,在治疗上,我首先考虑到各类肿瘤,大同小异,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单一,不可求速,不可过猛,不可过缓。

篇4

记者:目前治疗肿瘤技术有哪些方法?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哪些特点?

李忠义:目前,以手术为主,还有放疗和化疗,但副作用大,会引起患者恶心、迷糊、呕吐、厌食、脱发。众所周知,放、化疗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正常细胞,引起病人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加速癌细胞转移,且反复使用导致病人对化疗、放疗不敏感。

大量的临床结果证明,抗炎致敏树突状细胞(APDC)疫苗和放、化疗结合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不但能提高治愈率和缓解率,提高整体疗效,而且能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为什么会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

李忠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一类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tgen-presenting cells,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能够诱导患者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持久的主动免疫应答。

其特点为:(1)是机体内功能最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各类抗原。(2)表达丰富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及高水平的Thl型应答主导因子11-12。(3)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体内、外均能激发T细胞增殖,诱导特异性CTL生成。(4)由Dc激活的细胞免疫,特别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和传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是什么?

李忠义: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通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癌细胞,利用免疫监视机制防止肿瘤的发生。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肿瘤细胞可逃逸免疫监督系统,抑制有效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的发生。

APDC疫苗是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是我院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中心合作开展的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治疗项目之一,是肿瘤治疗中的尖端技术。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应用APDC能够激发机体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建立起持久的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我们采用患者自身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患者自身树突状细胞,制备成瘤苗回输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目前我们研制的新型树突状细胞瘤苗“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已通过期临床研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经过临床药理委员会通过,进行并完成了Ⅱ期临床研究。

APDC疫苗是一种对不同肿瘤病人分别进行的治疗,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我国学术界均受到高度评价。美国杜克大学遗传和细胞治疗中心的研究主任埃利一吉尔波瓦说过”APDC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侵袭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将对肿瘤治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忠义:采用“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进行肿瘤生物基因治疗。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能摄取和加工递呈抗原,具有强大的激活T细胞的能力,控制着体内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地位,因而成为肿瘤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技术在第37-39届ASCO和第7届CSCO年会上成为最令人嘱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教授认为:这是一项令该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关注的工作。这一发现是免疫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将带动免疫学领域的发展。

记者:使用该技术一个疗程需要多长时间?

李忠义:采用患者术后留取的肿瘤组织制备多肽抗原(也可采用中心抗原库提供和制备的肿瘤多肽抗原)和分采的血液中提取“树突状细胞”,进行自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扩增,而后分4次回输患者体内,用大量增殖的APDC唤醒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攻击,消灭癌细胞,22天为一个疗程。

记者:在什么时候实施该技术治疗效果最好?不同阶段实施该技术后有什么样不同的效果?

李忠义:手术后的患者更适合进行生物治疗,既能防止癌细胞的复发与转移,又能杀死已经转移而且检测不到的单个癌细胞。

专家简介:

篇5

【关键词】 HIFU

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9年1月,我院对79例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了HIFU治疗。男57例,女22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9岁,平均40.9 岁,其中肝癌29例,子宫肌瘤9例,乳腺癌11例,骨肉瘤3例,肾癌27例。

2 护理体会

2.1 治疗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HIFU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新型肿瘤治疗仪,大多数患都了解不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担心治疗中有生命危险、术中会产生剧痛及对治疗效果有顾虑。护士首先要用和蔼的语言向患者介绍HIFU治疗的基本原理及手术全过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必要时实地参观仪器,告知患者治疗中可能出现少许不适感,使患者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2.1.2 胃肠道准备 治疗前一天勿食易产气油炸食物,因会影响超声通道,并会引起治疗中呕吐等不适,故术前常规禁食12h,禁饮6h。手术当日清晨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以减少对超声波的影响。

2.1.3 皮肤准备 为了减少超声波的折射和反射,增强聚焦的准确性,用75%酒精擦拭治疗区皮肤再用负压吸引器脱气。脱气范围应超过治疗区3~5cm。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去除皮脂,通过超声定位,指导患者洗浴时勿用力擦洗,防止超声聚焦拉伤骨骼引起疼痛。

2.1.4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和定位 治疗前必须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pt+ApTT,肝肾功能,行超声及MRT检查 以确定肿块数量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若肿块大,数量多,可采取多次治疗,以取的最佳治疗效果。

2.2 治疗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治疗中护士始终在患者身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绝对制动,以防损伤其他器官;在治疗的间歇随时为患者调整,使患者得到休息,利于治疗。

2.2.2 妥善固定治疗

HifU治疗不同于外科手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其治疗是随肿瘤病灶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利用上定源治疗,暴露治疗部位,骨隆凸部位垫软枕,治疗开始嘱患者千万勿随意移动身体,如有不适。示意治疗者占停或停止治疗,防止因移动身体而引起脱靶,损失正常部位。

2.2.3 术中观察有无骶丛神经的损伤 骶骨对超声波的反射易造成骶丛神经的损伤,护士在治疗中应将手置于患者的小腿后侧肌群,感觉患者的双下肢有无抽搐,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紧急处理。

2.2.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定时测生命体征,若出现心衰脑梗、心梗等出现时,应立即停止治疗,采取积极抢救措施。

2.2.5肤温水位监测 治疗时应保持适当的肛温。过冷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过热会使皮肤烧伤,适时增减水位。

2.3 治疗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定时测量T、P、R、BP等。

2.3.2 心理护理 在治疗室休息20—30分钟,勿急于外出,给予预计下次治疗时间,总疗程结束后,告知患者复查时间,门诊随访。

2.3.3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皮肤擦伤、破损。如局部皮肤红肿,应给予间歇性冰敷,以降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温度,同时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水肿。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红肿,我们给予化学冰袋冰敷15min,间歇20min,再给予冰敷,如此循环24h。

2.3.4 饮食指导 可进清淡流质或半流质

参 考 文 献

[1]伍烽,陈文直,白晋等.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中华超声影象学杂志,1999,8(4);213.

[2]何申戌,熊六林,王国民,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869例腹腔、盆腔实性癌瘤和组织增生症初步报告[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3):180-183.

[3]Kennedy JE.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ts[J]. Nat Rev Cencer,2005,5:321-327.

[4]叶欣,费兴波,何申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38-40.

篇6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就是除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外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它是以肿瘤为目标,而采用的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病人易于接受、副作用小的全身药物治疗。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稳、准、狠”

近10多年来,“易瑞沙”、“特罗凯”、“恩度”等靶向药物的名字被国内的医生和病人所熟悉。全球上市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已达30余种,还有100多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诸多的国内外临床报告显示,靶向药物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确“身手不凡”,配合手术、放化疗,协同抗癌;延长了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胆囊癌和结直肠癌等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的残留癌肿或微转移灶,经过治疗甚至痊愈。

200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评出肿瘤临床十一大进展,其中就有三个与靶向药物有关,可见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一般。

肿瘤靶向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简单地说,肿瘤靶向药物进入人体后,有的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繁殖生长),有的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死亡),有的是对肿瘤新生血管生存产生抑制作用(断了肿瘤的粮草)。它们“敌我分明”,只杀伤肿瘤细胞,而对肿瘤病人体内正常细胞无损伤或损伤轻,所以说是“稳、准、狠”。

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适用

靶向治疗,就是有针对性地瞄准一个靶位,第一种是器官靶向,就是只对某个器官有效;第二种是细胞靶向,是指只针对某种类别的肿瘤细胞,药物进入人体后可选择性地与这类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凋亡;第三种是分子靶向,指的是针对肿瘤细胞内的某一种蛋白家族的某部分分子,或者是某一个核苷酸的片断,或者是某个基因产物进行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的“热点”。分子靶向药物发展相当快,不同靶点的药物不断开发上市。但是由于靶向药物昂贵,且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都适用,所以科学预测靶向药物分子标记,确定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虽然靶向药物副作用小,但对极少数病人也可能不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多数病人明确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外科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只能挽救一部分病人的5年生存时间,而80%的病人会因为肺癌的播散、复发、转移和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失去生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模式建立,无疑给肺癌病人的新生带来了希望。吉非替尼(商品名字叫易瑞沙)和埃罗替尼(商品名字叫特罗凯)这两个较常用的肺癌靶向药物,使很多不吸烟的东方女性肺腺癌病人延长了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有一些肺腺晚期脑、骨转移、胸膜腔转移的病人,吃了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之后,头痛、骨痛明显缓解,胸腔积水被控制,咳嗽、咯血、胸痛和气促等症状得到改善。

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早期播散和转移。对于不能根治、特别是发生转移的病人,可以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手段。2007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先后批准索拉菲尼(多吉美)用于治疗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而后,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于2008年批准索拉菲尼用于治疗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肝癌。

目前,肿瘤学界正在进一步探索索拉菲尼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综合应用,例如与化疗药物阿霉素、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等,与肝动脉化疗栓塞,及与同是分子靶向药物的埃罗替尼(特罗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望提高肝癌疗效,为改善肝癌病人的预后带来新的希望。

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曲妥珠单抗(赫赛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开始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时代。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特别适用于一些老年人或全身情况较差的病人。曲妥珠单抗要是和紫杉类或多烯紫杉类药物联用,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还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美国FDA于2007年3月批准拉帕替尼(泰克泊)用于治疗乳腺癌,尤其用于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失败的病人,能明显延长病人无复发生存期。

过去的几年,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还有一些新的靶向药物正在研发中。

胃癌的靶向治疗

篇7

1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所谓靶向基因-病毒治疗就是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所不同的生物特性及转导通路,利用基因工程将病毒的基因结构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使之可以特异性的感染某种肿瘤细胞,或者仅在某种肿瘤细胞异性的复制与增殖,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而正常组织免受损害,从而达到特异性靶向治疗肿瘤的目的。这种被称作为溶瘤病毒的产物既可以起到直接溶裂解肿瘤细胞的作用,又可以当作抗癌基因的载体,在肿瘤细胞内起到病毒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事实证明,这种双重的作用优于单一的病毒治疗及基因治疗。

但尽管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攻克肿瘤的道路,但是距离临床应用尚有一段距离,其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从实验动物过渡到人体这一阶段需要较长的周期、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问题、静脉给药及中和抗体的问题、基因的选择问题及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问题[2]。其中hajitou等已经通过噬菌体与AAV结合技术部分解决了病毒载体的靶向肿瘤问题[3],俞德超博士通过类似血液透析的方式减少了血液中中和抗体对病毒的影响。但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需做进一步研究。

2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

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特异度高、不良反应少,患者更容易接受,其可携带化疗药物、毒素及放射性物质到达靶组织或细胞,可以诱导针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反应,近年来也收到学界广泛关注,美国FDA已批准超过8种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应用于美国临床肿瘤的治疗。

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得以应用于临床得益于其在两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即人鼠嵌合抗体及人源化抗体和人抗体相关技术的成熟,成功克服了鼠源性抗体在人体中产生HAMA的问题,而抗体库的建立和筛选更是使人们可以直接获得特异性强和亲和力高的单克隆抗体。但尽管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仍旧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一方面,由于治疗需要大剂量、高纯度的抗体,而现在的生物工程技术水平无法大量生产合格的抗体,导致单抗的价格十分高昂,难以进入医疗保险系统,无法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其治疗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某些实体性肿瘤,其内部间质压力较大,使得单抗很难进入肿瘤内部,加之淋巴回流,使单抗对此类肿瘤的作用极为有限。

3针对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及其相应受体(PTKR)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抗凋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针对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主要是通过移植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使细胞停留于分裂间期,诱导或维持细胞凋亡,组织血管生成。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是用于治疗CML的依马替尼(STI571),其可选择性的移植有BCR-ABL表达的白血病细胞增殖。但此类药物由于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所以其在临床上的毒副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的主流方法是与常规治疗合用,以减少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的危险性。

4结语与展望

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除上述三大研究热点外,尚有细胞载体及非直接的靶向治疗,近来对于靶向治疗与肿瘤干细胞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多见于相关杂志,但就如上述内容所述,虽然肿瘤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认为较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具有几点共同的特种:首先是特异性,最好可以主动寻找到原发灶及转移灶,有针对的杀灭肿瘤细胞而保全正常细胞。其次应具有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使之在成本与价格方面能让更多人受益。另外在如有有效作用于实体肿瘤及克服免疫障碍方面也有得到妥善解决。我们相信,在未来,对肿瘤细胞与组织的靶向治疗,对肿瘤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及对肿瘤干细胞的全面深入了解,一定能在攻克肿瘤的长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积仁.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进展[M].香港:Pioneer Bioscience Publishing Co, 2003:299.

篇8

【关键词】 肝脏肿瘤;射频治疗;护理干预;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45-02

射频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肿瘤的首选方法,其肿瘤完全损毁率较高,治疗效果明显。我院于射频治疗期间对部分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8-90岁,平均(70.12±3.15)岁;肝癌类型: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3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8-90岁,平均(70.12±3.15)岁;肝癌类型:原发性肝癌30例,转移性肝癌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射频治疗,术前实施局麻,依据不同的病灶位置选择不同的,准备好穿刺部分,快速、准确地刺入集束电极针,确保针尖无误后,逐渐散开子针,使其到达准备好的部位,连接射频发生器,功率控制在150W左右,消融直径从短到长,依据仪器提示完成各项操作,若肿瘤直径超过5cm,则可选择多方位治疗。治疗结束后,需进行针道消融,避免肿瘤种植转移,并于创伤部位敷上无菌敷贴。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32例于射频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中需注意的重要事项,术后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引导其平卧休息,加强心电监护,注意病情观察等。观察组33例于射频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其护理方法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术前,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手术认识不够,易存在紧张心理,担心手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射频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以往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并告知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即可提高治愈率,以此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性。②术前准备。术前15min设静脉通道,选择杜冷丁100mg,给予肌注治疗,术前30min需严格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脉搏过快、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呼吸障碍等现象,需立即告知医生[1]。同时需准备好各项手术器械,包括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并备好相关的药物,确保各项器械及药物准确无误。

1.2.2.2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参照患者不同的进针部位及具体的病变位置,协助患者选择正确且舒适的,同时需加强心理护理,用轻柔的语言告知患者不必担心,手术很快就会结束。术中需给予患者各种帮助,如为其擦汗,充当“扶手”的角色等,这些不仅可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2]。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体征观察,注意观察射频消融系统有无正常运行,每隔20min左右进行一次血压监测,依据患者不同的疼痛情况,应用适量的止痛剂。

1.2.2.3 术后护理 ①体征观察。术后,需注意观察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存在尿液过少、血压异常、血容量过少、口渴频繁、心率失常等现象,需立即告知医生,并于第一时间内实施静脉输液。加强心电监护,确保心率维持在70次/min左右,防止房颤等症状的产生[3]。②出血护理。出血是术后常出现的症状,电凝不彻底、大血管受损、凝血功能低下,均可引发术后出血。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若穿刺位置存在血肿,则需警惕术后出血,同时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若腹部隆起且处于紧张状态,出现移动性浊音,存在压痛感,则需警惕腹腔出血[4]。③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穿刺位置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此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处理,若疼痛症状轻微,其可自行消失,因此可采取不处理的方法,但需协助患者选择正确且舒适的,引导其放松身心;若疼痛症状较严重,则需应用止痛药,如哌替啶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2.1 肿瘤损毁情况 观察组肿瘤完全损毁率为87.88%,对照组肿瘤完全损毁率为81.25%,两组肿瘤完全损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出血1例,局部胀痛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术后出血3例,局部胀痛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肝脏肿瘤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其病死率较高,对患者影响巨大,不容忽视。在肝脏肿瘤治疗中实施射频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完全损毁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术前准备能使手术顺利进展;术中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提高手术效果;术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我院65例肝脏肿瘤患者均给予射频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两组肿瘤完全损毁率均超过8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对肝脏肿瘤患者给予射频治疗,并于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完全损毁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尹玉华,刘莉,等.172例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4(36):110-112.

[2] 陈宝霞,刘亚琴.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杂志,2011,24(03):334-335.

篇9

腮腺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现对我科2001~2004年收治的68例腮腺肿瘤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病情况、治疗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8例腮腺肿瘤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主要发病年龄段在40~60岁。良性肿瘤51例,占75%,恶性肿瘤17例,占25%。病理报告混合瘤42例,腺淋巴瘤5例,腮腺区淋巴结炎1例,神经鞘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黏液表皮样癌6例,腺样囊性癌3例,淋巴上皮病恶变1例,肌上皮癌2例,腺泡细胞癌2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混合瘤1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68例均行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腮腺肿瘤根据病变部位、大小、性质等分别行肿瘤加腮腺区域性切除40例,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9例,肿瘤加腮腺全切术19例,术中均做快速病理明确性质,随访时间2.5~6年。

2 结果

68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恶性肿瘤有5例局部复发,4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未发现良性肿瘤复发。

3 讨论

腮腺区肿块切除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采取了保留面神经加腮腺区域性切除术[1],这和以往的术式不同,以往是采取保留面神经加腮腺浅叶切除术,区域性切除术是在肿瘤外0.5~1.0 cm正常腮腺组织中分离切除肿块及其周围腺体组织,可不特意解剖面神经,这样既避免了单纯剜除术的较高复发,又保留了正常的腺体组织及其功能,大大的减少了面神经分支的损伤机会,又缩短了手术时间,不必要切除过多的腮腺组织,造成面部外形的改变。区域性切除术可以获得浅叶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对于腮腺深叶肿块或恶性肿瘤必须作全腮腺切除术。腮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并不很高,因此不主张作预防性颈部淋巴结切除术,可在术后严密观察,如果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灶,则应作颈淋巴结与腮腺肿瘤的联合切除术[2]。

面神经的处理:如何正确处理面神经的问题是关系到预后和容貌问题。是否牺牲面神经取决于临床和术中的表现而不是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除外)。恶性肿瘤若与面神经已粘连或临床上已出现神经损害症状者,则应作面神经切除术。腺样囊性癌即使未与神经粘连也需切除附近的神经分支。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

对于腮腺切除后遗留的创腔会造成面部塌陷,面部两侧不对称,影响面容,可以用胸锁乳突肌肌瓣旋转填塞于创腔,缝合在残留的健康腮腺组织上,恢复术后面部外形。胸锁乳突肌为节段性供血,肌瓣蒂部应留在胸锁乳突肌的上部,保证有充足的血供。

腮腺手术解剖面神经是关键步骤,采取了顺行解剖与逆行解剖两种方法,若肿瘤位于浅叶前份我们采取了顺行解剖法,先解剖面神经总干,总干位于外耳道软骨下方1.0 cm以内,二腹肌止端前缘,茎突稍后方的狭小区域内。术中先暴露胸锁乳突肌,将肌肉向后牵拉,此时可清楚显示二腹肌后腹止端,在二腹肌后腹与外耳道软骨交角的分角线上,同时将腮腺后缘向前掀起,一般位于乳突尖前缘上方1.0 cm,距离皮肤深约3.0 cm,寻找面神经总干,术中尚需注意面神经总干浅面稍下方的耳后动脉,部分患者还可遇到耳后静脉。当面神经总干较细时应仔细鉴别,防止误伤。手术应在茎突根部浅面进行,防止伤及茎突根部深面的重要血管神经。

若肿瘤位于颌后凹处,最好采取逆行解剖法,先寻找面神经分支,从分支向主干寻找,再解剖出颈面干及颞面干及其相应分支。我们还比较了顺行解剖法和逆行解剖法的手术时间,发现从主干向分支解剖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过程,所以提倡顺行解剖法。在行顺行解剖法时,有时因肿瘤压迫使面神经移位,导致从主干分离有困难,此时可从下颌缘支找起,再向总干方向分离,灵活应用。

临床遇到的1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该患者是因眼部患恶性黑色素瘤而行眼球剜除术,术后3年出现腮腺区肿瘤,术中见肿瘤累及下颌缘支,向患者交待清楚后,牺牲该分支。术后病理证实为眼部肿瘤转移。

腮腺深叶切除需防止误伤颈外动脉,颈外动脉一般在下颌升支后缘中下1/3处穿入腮腺内侧面,并在腺体内相继分出耳后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在腮腺深面为腮腺床,内有颈内动脉、静脉,9~12对脑神经,有少数颈外动脉不穿经腺体,而是紧贴腮腺内侧面走行。熟悉这些结构有利于腮腺深叶的手术。

以往腮腺术后大多数是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防止涎漏的发生,同时口服阿托品0.3 mg,1日3次。而我们采取了负压引流效果较好,可以使皮瓣紧紧贴附在创面上,有利于创口的愈合,减少了纱布绷带压迫带来的不适感,同时涎漏的发生率大大下降。负压引流一般48~72小时后抽除。

参考文献:

[1] 张震康,邱蔚六,皮 昕.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解剖学[M].第一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6.

篇10

【摘要】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1999~2005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4~64岁,平均38.8岁。采取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20例,腰椎半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5例,腰椎全椎板截骨肿瘤摘除椎板再植术2例,椎板扩大切除肿瘤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例,颈椎椎板扩大切除肿瘤摘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7例,后路环脊髓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1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期间死亡1例,复发2例,其余患者无复发。1例患者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较术前下降,无改变13例,好转27例。结论 对于椎管内肿瘤,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脊髓损伤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C以下)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脊髓损伤轻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对于肿瘤较大或者肿瘤偏于脊髓一侧者,需两侧或者单侧关节突切除者应给予钉棒系统或侧块钢板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

【关键词】 肿瘤;椎管内;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spinal tumor.Methods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40 cases of intraspinal tumor and space occupying lesions during the periods from 1999 to 2005 were analyzed.Gender:male 20 cases,female 20 cases.Age:14~64 years old,average 38.8 years old.Surgery:laminectomy and tumor resection in 20 cases,lumbar semi-laminectomy and tumor resection in 5 cases.Lumbar laminotomy and replantation and tumor resection 2 cases,tumor rese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edicle screw in 5 cases,tumor rese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at cervical lateral mass in 7 cases,circumferential decompression of spinal cord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edical screws in 1 case.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up from 4 months to 4 years (average 14 months).1 case died,2 cases relapsed.Frankel score decreased in 1 case, no change in 13 cases,improved in 27 cases.Conclusion For the intraspinal tumor,laminectomy and tumor resection wa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the poorer the preoperative spinal cord function,the fewer the improvements.If the tumor is too large or locates at one side of the cord,resections of one or both sides of articular processes and internal fixations may be necessary.

【Key words】 tumor;intraspinal;surgery

椎管内肿瘤及占位是骨科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是基本的手术方法,现将1999~2005年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椎管内肿瘤及占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9年8月~2005年3月期间,对40例椎管内肿瘤及占位的病人行手术治疗,摘除肿瘤,清除占位。其中男女各20例,年龄14~64岁,平均38.8岁。发病部位:颈椎管8例,颈胸椎管4例,胸椎管6例,胸腰椎管5例,腰椎管7例,腰骶部椎管4例,骶管6例。术后病理类型包括神经鞘瘤15例,囊肿10例,脊膜瘤4例,脂肪瘤3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畸胎瘤1例。椎管内硬膜外5例,硬膜内髓外32例,硬膜内髓内3例。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期间的脊髓功能进行分级,Frankel脊髓评分标准如下:(1)A: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完全消失,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2)B: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仅存某些感觉;(3)C:损伤平面以下仅有某些肌肉运动功能,无有用功能存在;(4)D: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5)E: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

1.2 方法 根据术前X线、CT、MRI等影像学手段确定病变节段、部位、大小及与硬膜囊和脊髓的关系,分别采取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20例),腰椎半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5例),腰椎全椎板截骨肿瘤摘除椎板再植术(2例),椎板扩大切除肿瘤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例),颈椎椎板扩大切除肿瘤摘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7例),后路环脊髓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1例)。术后常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类药物,对于术中可能对脊髓造成损伤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病理显示为恶性者配合术后放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在院期间及出院后定期随访,检查有无肿瘤复发、脊柱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1例胸椎管髓内肿瘤患者截瘫较术前加重,术后Frankel评分由术前的D降至B;6例患者出现短暂的神经刺激症状,如感觉异常加重,但Frankel评分无改变;其余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损伤,部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即有恢复,术后出院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见表1。出院后随访3个月~4年,随访期间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死亡,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肉瘤)复发,但尚未发现神经功能再损伤;随访终结时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较术前下降1例,无改变13例,好转27例,神经功能情况见Frankel脊髓损伤评分标准。术后发生刀口处脑脊液渗漏3例,与硬膜内肿瘤切除后硬脊膜缝合不良或肿瘤过大而致硬脊膜缺损过大有关。经抬高床尾、刀口二次加针缝合、加压包扎等治疗,脑脊液渗漏量逐渐减少、消失,刀口正常愈合。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褥疮2例,肺炎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在所有随访患者中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

3 讨论

椎管内肿瘤可发生在椎管的任何部位,以胸椎管多见[1]。王忠诚院士报道椎管内肿瘤的病理分类为:神经鞘瘤34.7%,胶质瘤14.5%,脊膜瘤11.4%,先天性肿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畸胎瘤)14.8%,其他19.7%[2]。本组40例神经鞘瘤37.5%,囊肿25%,脊膜瘤10%,其他32.5%。神经鞘瘤、脊膜瘤分布基本符合。本组胶质瘤仅1例,考虑胶质瘤大多位于髓内,常以运动障碍去神经外科就诊有关。

椎管内肿瘤依据病程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早期刺激期,神经根痛;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半横断综合征;脊髓完全受压期,脊髓横贯性损害。椎管内肿瘤无论是髓内、髓外、硬脊膜内还是硬脊膜外的肿瘤,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髓内肿瘤首发症状多为肢体麻木无力,感觉障碍多从上向下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分离,存在节段性感觉性障碍;髓外肿瘤如神经鞘瘤、脊膜瘤等,首发症状多为根性痛,浅感觉障碍多自下而上发展,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进而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硬膜外肿瘤多为转移癌,表现突然起病,以疼痛为主,病情恶化较快。掌握其规律,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检查神经系统,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3]。椎管内肿瘤需要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结核、脊髓炎(急性脊髓炎、脊髓蛛网膜炎、椎管内脓肿)、脊髓变性疾病(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病)等鉴别[4]。CT、MRI的普及应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特别是MRI的广泛应用使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成为可能[5]。

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是唯一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亦是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化疗的基础。因椎管内良性肿瘤占大多数,故手术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可获得治愈或好转。

资料显示椎管内肿瘤术前症状越轻手术效果越好,甚至可以达正常状态。手术的效果与神经组织受压时间、范围、程度、肿瘤性质、部位和切除程度有关[1]。在脊髓完全受压期以前手术效果好,而脊髓完全受压期时间越长手术效果越差。本组资料已证实此点,本组术前已完全瘫痪的6例,术后仅1例好转,而其他术前仅部分瘫痪或无瘫痪的仅有1例恶化,且与手术难度大有关。随着CT、MRI的普及应用使椎管内肿瘤可以做到早期诊断[5]。椎管内肿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解除压迫,使神经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

本组中位于硬脊膜外的肿瘤可做到完全切除,髓外硬脊膜下及髓内但肿瘤边界清楚者也可做到完全切除,其他仅可做到部分切除,以脊髓减压为主,为术后放化疗做基础[6]。神经鞘瘤有时包裹或穿越神经根,争取在显微镜下将神经根游离出,但必要时也可切断,位于胸段的肿瘤切除肋间神经不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但切断颈膨大、腰膨大或马尾神经可影响上下肢的部分功能。脊膜瘤和硬脊膜粘连紧密,和脊髓粘连不紧密,可一并切除与肿瘤粘连的硬脊膜,防止复发,硬脊膜缺损处另做修补。髓内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生长相对缓慢,需要积极的首次全切[7],若首次不能全切,由于术后胶质增生和纤维粘连,再次手术难以寻找肿瘤与脊髓的界面,更加难以全切甚至加重脊髓损伤[8]。

手术注意事项:(1)术前精确定位,可采用铅字X线定位。(2)术中操作轻柔,切勿损伤脊髓,尤其在颈胸段及髓内肿瘤时,要合理应用器械,减少误伤[9]。(3)对于髓外肿瘤要尽量切除彻底[8],髓内肿瘤要力争全切,不能全切或者切除困难者以脊髓减压为主,脊髓减压要充分。(4)尽量减少椎板的切除,特别是两侧的关节突,要尽量保护。对于肿瘤较大或者肿瘤偏于脊髓一侧者[5],需两侧或者单侧关节突切除或颈部多节段切除者给予钉棒系统或侧块钢板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8]。(5)对于术中可能对脊髓造成损伤者立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总之,对于椎管内肿瘤及占位病例要早诊断、早治疗,便于切除肿瘤,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于肿瘤切除过程中破坏关节突过多影响脊柱稳定性时,给予内固定并植骨恢复脊柱稳定性。

1 林智敏,兰周华,林锦波,等.53例椎管内肿瘤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2):1369.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00-819.

3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26-644.

4 彭双初,袁友红.椎管内占位病变的高场强MRI诊断与鉴别.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1):24.

5 杨明,陈正形,端木群力,等. 32例低位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分析.中国骨伤,2003,16(6):323-325.

6 吴秀桂,黎辉,陈家禄,等.椎管内肿瘤150例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6:41-42.

7 杨树源,洪国良.椎管内肿瘤402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 (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