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范文
时间:2023-03-18 20:0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脑肿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20例脑肿瘤卒中的手术治疗总结该治疗 方案的优点并予以报告。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予以确 立诊断,采用手术治疗,并予以总结。结果 全组病例均行早期手术治疗 :脑肿瘤全切除伴血肿清除16例,大部切除肿瘤4例,术后恢复良好15例,偏瘫3例,失明2例,无 手术死亡。结论 脑肿瘤卒中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治愈 率较高,为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肿瘤卒中;脑肿瘤;肿瘤手术治疗
脑肿瘤卒中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发生肿瘤出血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脑 内血肿或瘤体迅速增大,出血量大时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貌似脑卒中而被误诊误治,现将 我科近5年来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17~61岁,平均39.2岁,病史2h ~1年,既往有癫痫病史6例,高血压病史3例,均无头部外伤及脑卒中病史。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头痛18例、呕吐8例,视力急骤 下降12例肢体活动障碍6例,意识模糊2例,听力下降1例,视水肿6例。
1.3 影像学检查
20例均行头颅CT扫描,病灶呈均匀高 密度15例,混杂密度5例,高密度 并周围低密度水肿带3例,6例囊性肿瘤可见液平,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呈环状或不规则强化,中 线结构移位,脑室受压变形7例,18例行MR检查表现为T1W1呈高信号10例,混杂信号6例, 低信号2例;T2W2呈高信号10例,混杂信号8例,增强扫描12例出现强化。
1.4 肿瘤及出血部位
幕上19例,幕下1例,17例出血位 于瘤内,3例转移瘤出血均位于瘤周。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均行早期手术治疗:脑肿瘤全切除伴血肿清除1 6例,大部切除肿瘤4例,术后恢复良好15例,偏瘫3例,失明2例,无手术死亡。
2.2 病理结果
垂体腺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8例,转 移性腺瘤2例(均为肺癌脑转移), 其中1例单发,2例为两个出血病灶,脑膜瘤1例,神经鞘瘤1例。病理切片镜下显示:肿瘤细胞 坏死,瘤内新生无弹性血管形成,有新、旧出血灶。
3 讨论
3.1 脑肿瘤卒中的发生率
临床上脑肿瘤卒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脑肿 瘤卒中约占同期 所有颅内出血的1%~11%,而严重的颅内出血来源于脑肿瘤的至少占10%。容易发生出血的颅 内肿瘤有:垂体腺瘤,恶性胶质瘤,转移癌,脑膜瘤,黑色素瘤,神经鞘瘤及脉络膜状瘤。
3.2 脑肿瘤卒中的发生机制
脑肿瘤卒中的发生是由 多种因素引起的肿瘤的血管结构和 状态异常被认为是易出血因素,全身或局部的凝血功能异常则促发和加速出血的发生。本组 中转移癌及恶性胶质瘤出血量较大为5~25ml,平均15ml,垂体腺瘤平均5ml左右,神经鞘瘤出 血量最少,约2ml左右。
3.3 脑肿瘤卒中的的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两种情况。①急性起病型:发病突 然,剧烈头痛、抽搐,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多为转移癌及恶性胶质瘤,②缓慢起病突然加重 型:多见于垂体腺瘤,患者表现突发头痛、呕吐、视力急骤下降、失明,头颅CT检查示出血 与肿瘤征像共存,MR对垂体腺瘤及神经鞘瘤的诊断优于CT。
3.4 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 肿瘤卒中常需与高血压脑出 血鉴别,后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年龄偏大,出血部位典型,多位于基底节,表现为均匀高密度类 圆形影,增强周围无强化。
篇2
初识贺教授是因为他的博客。记者关注他的博客后,时常看到他用清新通俗的文字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医学问题,也常看到他去不同地方开会,百忙中仍记得拍照片给大家增长见识,还常看到不管是深夜还是黎明,他都抽出时间耐心给患者回复问题……那一刻,我很激动,也很感动。他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医者,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让呆板拗口的文字拥有了新的生命。同时,曾经的学医经历也让我明白,其实医者远没有旁人想象的那样潇洒光鲜,他们加班加点,他们废寝忘食,他们早出晚归,他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然而,就是这有限的一点时间,他居然还会挤出来,并坚持着,赠予一些甚至从未谋面的患者,为他们解答疾病的困惑,这是多么博大无私的情怀!
脑肿瘤没那么可怕
“贺教授,咱们谈谈脑肿瘤的问题吧。”为了不耽误贺教授接下来的手术,记者并没有用单薄的语言表达初识时的激动与感动,而是直接切入采访主题。
“先给你讲讲我在门诊的工作经历吧。”贺教授倒是没有急,讲起了自己门诊的经历:“我在神经外科专家门诊坐诊时,曾遇到一位长期头痛的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他的脑部有病变。当他忐忑不安地问我,影像中显示的白色圆形物质是不是脑肿瘤时,我告诉他有可能是,但还需进一步检查…… 我的话还没说完,患者就几近晕倒,随同来的家属也开始嚎啕大哭起来,那场面就好像是生离死别一样的悲惨。”
贺教授接着说,“的确,大脑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起其他部位的肿瘤,脑肿瘤似乎对生命的威胁更大,很多人也因此认为脑肿瘤就是下死亡‘通知书’,其实不是这样。事实上,大部分脑肿瘤是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尤其是一些良性脑肿瘤,可以完全治好。即使是无法治愈,恶性脑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也在大大提高,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存患者现在都可以见到。”
所以说,脑肿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患上脑肿瘤也不等于死亡!
约半数患者有家族病史
贺教授介绍,脑肿瘤是颅内肿瘤的简称,脑肿瘤并不少见,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在全身肿瘤中,脑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胃、子宫、乳腺及食道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儿童患脑肿瘤的可能性更大。那么,哪些原因可能引发脑肿瘤呢?
遗传因素 基因缺陷或突变可形成颅内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属神经系统肿瘤遗传最具典型的代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约半数病人有家族病史。我就曾经接诊过爷爷与孙女同患脑胶质瘤的病例。
化学因素 动物实验证实,多种化学物是诱发脑肿瘤原因, 如甲基胆蒽。不环保的室内装修、恶劣的工作环境等,也易导致颅内肿瘤发生。
物理因素 动物试验发现放射线可使组织癌变。长期工作在放射环境下,也应该按时进行体检,尽量加强防辐射的保护措施,注意预防脑肿瘤。
先天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或组织异位残留于颅腔内,在一定条件下又分化与增殖,可发展成颅内先天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缓慢,多属良性,常见有颅咽管瘤、脂肪瘤等。
贺教授指出,目前,关于长时间打手机是否会诱发脑肿瘤的研究还不是非常明确,但是减少打手机时间,减少手机辐射对大脑细胞的影响还是很有必要的。
CT及MRI(核磁共振)多可确诊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突然有一天闻不到饭菜的香味,听不清楚声音,或是看不清楚东西了……你就可能得了脑肿瘤。记者问贺教授,这样的说法对吗?
贺教授表示,简单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脑肿瘤患者多有以下表现,值得警惕——
头痛 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早期为阵发性头痛,早晨起来出现,随肿瘤发展而加重,转为持续性头痛。
呕吐 由颅内压增高引起,常在头痛加重时出现,呈喷射状。此症状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
视力下降 由于颅内压增高发生视神经水肿或垂体瘤等直接压迫视神经。
癫痫发作 一些脑肿瘤刺激脑组织导致癫痫发作。
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生活懒散、智力下降等。
语言障碍 脑肿瘤侵犯脑的语言区可引起说话不流利或者听不懂话。
此外,还有运动和感觉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单侧耳鸣、听力下降、走路不稳等症状。
贺教授提醒大家,不要偶尔一次闻不到饭菜的香味、听不清楚声音,或是看不清楚东西就对号入座,自己吓唬自己。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成像技术,二者又分为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一般的脑肿瘤多可确诊,频谱技术提高了脑胶质瘤的检出率,而正电子放散CT(PET)提高了脑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手术切除最常用最有效
《心术》中,神经外科医生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手术,那么,对脑肿瘤来说,手术真的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吗?
贺教授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贺教授说,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脑肿瘤的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良性脑肿瘤来说,全切除肿瘤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对于恶性脑肿瘤来说,手术可以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
脑肿瘤术后辅以定位放疗、药物化疗以阻止瘤体再次生长,对延缓患者不适症状再次发生,延长生命很重要。近年来,恶性脑瘤患者的生存年限也在大大提高,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存患者现在都可以见到,脑肿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生存许久也是完全可能的。
篇3
关键词 脑肿瘤卒中 手术治疗 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近7年来收治并经病理证实脑肿瘤卒中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1~67岁,平均40.1岁,病史1小时~2.5年。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例,癫痫病史2例,所有患者均无头外伤及脑卒中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为:有意识障碍8例,突发剧烈头痛、呕吐12例,偏瘫7例,听力下降1例。
方法:对19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可见有均匀高密度影患者11例,混杂密度影5例,高密度影并周围低密度水肿带3例。通过增强扫描后,均呈环状或不规则强化,中线结构移位,有8例脑室受压变形,7例行MR检查,均诊断为出血性脑肿瘤卒中。
结 果
手术结果:全组病例均行急症手术治疗。脑肿瘤全伴切除血肿清除12例,大部分伴切除肿瘤血肿清除7例;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12例,造成偏瘫4例,偏盲1例,听力下降1例,临床表现兴奋、躁动1例,但无死亡病例。
病理结果: 星形细胞瘤11例,转移瘤3例均为单发肺癌脑转移,脑膜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听神经瘤1例。
讨 论
脑肿瘤卒中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发生肿瘤出血,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脑内血肿或瘤体迅速增大。出血量较大时,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貌似脑卒中而容易被误诊误治。
脑肿瘤卒中临床上较多见,发生率为1.5%~7.5%,且颅内出血量大约占同期颅内出血量的10%[1]。脑肿瘤卒中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肿瘤的血管结构和状态异常是易出血的因素,全身或局部的凝血功能异常则促发和加速出血的发生[2]。脑肿瘤卒中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种:一是急性型。发病突然,剧烈头痛、抽搐,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多为转移癌及恶性胶质瘤;二是突然加重型。多见于垂体腺瘤,患者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视力急骤下降、失明,头颅CT检查示出血与肿瘤征像共存。本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出血量较大,良性肿瘤出血量较少,临床表现多急骤、发展迅速,脑肿瘤卒中一旦发生,必然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应及时抢救治疗。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必须结合CT、MR的检查进一步确诊,对脑肿瘤卒中确诊后的患者,应按急诊处理,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切除肿瘤,抢救生命,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篇4
在脑外科疾病当中,脑肿瘤属于一种较为普通的疾病。目前,其治疗方法基本依靠手术治疗。但患者常常担心脑部手术的复杂与危险,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与痛苦。因此,针对各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应着重加强对其的术前心理护理工作,尽量减轻他们的忧虑及痛苦,帮助他们对手术树立起足够的信心,从而确保在治疗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2008年到2012年,我科共收治脑肿瘤的患者78例,对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术前心理护理,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08年1月起到2012年12月止,本院神经外科共收治脑肿瘤患者7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在40岁和76岁之间。
1.2方法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解释、安慰、鼓励等方式来加强患者的认知评价能力,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脑肿瘤患者于术前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在心理护理前及实施心理护理一周后进行测评。
1.3患者术前都存在下列心理特征
1.3.1焦虑、恐惧患者深感疾病的痛苦,求治欲极为强烈,都希望入院后能获得医护人员的注意,尽早实施治疗措施,以解除病痛的折磨。大部分患者的主诉多,有的还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由于对必要的术前检查及所需时间的不了解,患者常常以为这是医护人员对自己不够重视,进而终日愁眉紧锁、唉声叹气、不断反复考虑自己的工作、家庭、生活等问题。尤其是手术日期越近,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重,焦虑、紧张,坐卧不安。他们不仅害怕手术中疼痛出血,特别担心手术中会出现意外,害怕肿瘤性质恶化,术后出现后遗症等。
1.3.2悲观绝望当患者知道自己确实患上脑肿瘤疾病后,都会十分惊恐。对于性格开朗的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通常会悲伤痛哭,在疾病的困扰下,会无故发脾气,或者训斥护理人员;而性格内向的患者,通常更沉默,独自悲伤抑郁。他们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对治疗丧失信心,只是消极地等待生命的结束。
1.3.3孤独感强烈病人入院后,不但中断了和外界的接触、而且整日考虑着家庭子女以及自己的后事打算。有的患者为了减轻周围亲人朋友的压力,假装轻松、乐观的样子,一旦夜深人静时就会忧心忡忡,整夜难眠。
2结果
2.1心理护理前评定根据DAVIS标准属于严重抑郁(>35分)2例(2.5%),属于中度抑郁(20-35分)12例(15.0%),无抑郁(29分)4例(5.0%),属于明显焦虑(21-29分)12例(15.0%),无焦虑(
2.2心理护理一周后评定根据DAVIS标准,存在严重抑郁的0例,属于中度抑郁的仅2例(2.5%),其余76例都无抑郁(97.5%)。中度及重度抑郁情况明显比实施心理护理前下降(x2=10.00,P
3讨论
脑肿瘤患者在术前常常伴有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他们对该病存在的恐惧感,以及对手术的担心,害怕手术失败或出现后遗症等。这些都会造成他们情绪低沉、常常出现各种难以解释的身体不适、食欲下降、失眠乏力等症状。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常常会极大影响到病人的依从性,从而让他们的免疫力下降,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自杀行为。这种焦虑与抑郁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诱发因素,它区别于那种内源性的焦虑及抑郁心理。一般利用心理护理可达到有效的干预目的,对病人的预后十分有益。因此,针对这些患者的心理特征,除了做好日常的治疗工作,更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工作。主要从下列三方面开展:
3.1尽量消除患者的心理紧张与恐惧医护人员利用巡视病房的机会,多与患者进行接触,尽量和他们真诚沟通。针对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为其解释,让他们明白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可邀请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进行亲身讲述术前、术后情况,打消患者的恐惧感。并且,医护人员通过自己专业熟练的业务技术来获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进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其消除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感。
3.2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针对情绪悲观的患者,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讲解脑肿瘤治疗的相关治疗过程及信息,并提供治愈的事例,进而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热情、诚恳地对待患者,积极和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及时为其疏泄心中的积怨、此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正确对待患者的焦躁情绪,针对他们的过激言行应保持宽阔的心胸,容忍克制,不要用刺激性语言。同时,在生活中给予足够的关怀,从而和患者建立起平等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并逐渐燃起生活的勇气。这样,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认知评价能力,正确对待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等,进而提升他们的依从性。
3.3积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脑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的心理压力重,恐惧孤独、寂寞。因此,适宜将其安排到双人病房中。患者之间可以保持交流沟通,有时还可以互相鼓励。病房里面应确保清洁卫生、安静,允许他们的家属陪护和亲友的看望。说服家属及亲友一起抓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生活的美好,这样,心里就会得到抚慰,安心配合治疗。
利用各种心理评估表,比如HAMD、HAMA、SCL-90、SDS等来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心理护理,能进一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创造出良好的心理条件。
参考文献
[1]余爱梅.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研究.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2009,21(18):2260.
篇5
关键词 第四脑室及小脑肿瘤 显微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49
资料与方法
2002~2008年收治第四脑室及小脑肿瘤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65岁,平均29.04岁;平均病程3个月。头痛17例,呕吐11例,抽搐伴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13例,走路不稳8例,视力下降1例,复视2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水平眼震1例,肌力减退2例。36例患者全部做CT或MR检查。左小脑13例,右小脑10例,蚓部5例,四脑室8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4例,脑膜瘤4例,髓母细胞瘤5例,血管畸形2例,转移瘤2例,脉络膜状瘤3例,脑脓肿1例。
方法:所有病例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术中使用MS-2手术显微镜及头架。一般在放大4~10倍下手术。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切口依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肿瘤部位及大小选择。若肿瘤较大或位置深,先行分块切除,如有肿瘤囊性变则行肿瘤囊内切除,缩小肿瘤体积后再分离包膜,尽可能将整个肿瘤全切除。如遇肿瘤与Ⅳ脑室或脑干粘连,不能勉强切除肿瘤而损伤脑干。血管网织细胞瘤根据AVM手术原则进行切除。
结 果
本组病例在显微镜下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8例,除1例术中自主呼吸停止,术后3天死亡外,所有病例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随访0.5~4年,复发3例,均行2次手术治疗。
讨 论
由于第四脑室及小脑位于后颅窝,小脑幕下结构特殊,容积小,与静脉窦、枕大孔相邻近,内有脑干等重要结构,故要求手术操作精细轻柔。若术中损伤脑干或术后术野少量出血,都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应用显微手术可以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减少手术损伤并彻底止血,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术野暴露:全部采用侧卧位,手术切口依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肿瘤部位及大小选择正中入路或旁正中入路。骨窗必须上达横窦,咬开枕大孔后缘及环椎后弓,两侧视肿瘤位置而定。
手术要点:在肿瘤供应动脉及引流静脉未完全阻断前,不要将肿瘤强行向外牵拉,以免撕破肿瘤深部血管,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囊性者可先穿刺抽吸囊液,切开进入囊腔,寻找并完整切除瘤结节。肿瘤与四脑室底及脑干有粘连时,应尽量使用低电流、低功率双极电凝烧灼瘤体,使瘤体缩小,逐步切除并随时冲水,以降低热传导效应对脑干的损伤。不论肿瘤的性质及大小,手术的目的都是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1]。充分止血。切口缝合要严密牢靠,防止脑脊液漏。
尽量保护脑干及重要血管:大部分毗邻脑干的肿瘤与脑干组织之间一般有一薄层变性或水肿的脑组织。在分离靠近脑干的肿瘤时须注意在这一层分离可以减少对脑干的损伤,同时使用双极电凝应尽量调低功率并随时冲水降温,以降低热传导效应对脑干的损伤。小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尤其是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小脑及延髓且位于手术区域,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将引起延髓梗死等严重后果[2]。因此术中仔细辨认并保护手术区域重要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总之,我们认为良好的术野暴露,精细的显微手术技巧,正确的手术方法,减少手术对脑干的损伤,保护重要血管特别是小脑后下动脉,是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关键,而对神经上皮性肿瘤不论是否全部切除,都应常规采用术后放疗。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脑肿瘤; 卒中; CT扫描
脑肿瘤卒中是脑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肿瘤出血,且侵及周围脑组织形成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大者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酷似脑卒中发作,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而延误治疗。因此,认识其临床特点对及早诊断治疗十分重要。我院1998年1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卒中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脑肿瘤卒中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35~78岁,平均51.7岁。既往史:8例有慢性头痛病史,2例有偏瘫病史,7例有高血压病史,4例有糖尿病病史,1例有癫痫抽搐史,1例无任何症状及病史。3例在住院前即诊断有脑肿瘤。
1.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首诊均为突然发病,表现为骤然剧烈头痛9例,伴呕吐6例,偏瘫或加重3例,失语1例,精神症状或意识障碍8例。Glasgow昏迷评分(GCS):13~15分9例,9~12分7例,3~8分7例;眼底视盘水肿3例,颈强直、克匿格征与布鲁金斯基征阳性2例。
影像学检查:23例均行CT平扫,其中15例行CT增强扫描。CT平扫5例呈均匀高密度影,18例呈不规则混杂密度影,其外均有大片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15例增强扫描均可见病灶强化,呈不规则或环状强化。11例行MRI检查,4例行MRI增强扫描。MRI检查T1加权像呈混杂信号6例,高信号3例,低信号2例,T2加权像呈混杂信号8例,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3例出现强化,其中2例呈结节状强化,1例呈环状强化。CT诊断为出血性脑肿瘤卒中21例,脑出血2例。11例MRI检查者均诊断为出血性脑肿瘤卒中。
2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及时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激素等基础治疗,入院后行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8例,均采取一期开颅术切除肿瘤并清除出血。治愈或好转19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脑疝3例,肺感染1例)。脑肿瘤病理诊断结果:脑转移瘤13例(肺癌7例,肝癌4例,乳腺癌及绒癌各1例),胶质瘤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脉络丛状瘤及室管膜瘤各1例),脑膜瘤、垂体瘤、黑色素瘤各1例。
3 讨论
脑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发生肿瘤急性出血,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酷似脑卒中发作,称其脑肿瘤卒中[1]。脑肿瘤卒中是脑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并不少见,文献报道,脑肿瘤出血约占同期所有颅内出血的1%~10%,而严重的颅内出血源于肿瘤的至少占10%[2]。本组23例,占同期CT诊断脑肿瘤737例的3.12%,与文献报道的1.5%~7.5%大致相当[3,4]。脑肿瘤卒中以脑转移瘤卒中多见,且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本组脑转移瘤卒中13例,占脑肿瘤卒中的65.2%,7例为肺癌脑转移,占转移性脑肿瘤卒中的53.8%。其他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黑色素瘤等均易发生血管出血。
脑肿瘤卒中的发生原因是多个方面的[5]:脑肿瘤卒中的内在因素多为血管因素,如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结构异常,诸如薄壁、扭曲、管腔扩张及分布如网状,形成血管畸形如毛细血管扩张症;转移瘤的肿瘤本身为多血管性含有许多血窦或者主要的回流静脉被肿瘤细胞阻塞,发生出血性梗死;脑膜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较少见,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变大其血供相应增加,而新生肿瘤血管壁脆,可能因动脉瘤样扩张而致破裂出血。外在因素是肿瘤浸润,压迫邻近组织结构造成变性、坏死使血管失去支撑被拉伸;或肿瘤压迫邻近回流血管致局部血流淤滞,压力增高;另外,脑肿瘤患者合并妊娠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影响凝血机制;还有报告认为,位于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的肿瘤容易破裂出血[5],诱发出血因素可能是头部外伤、头部暴露于日光过久、放疗等原因[6];更有报告发现,卒中与肿瘤过度表达血管内皮因子有关,使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但新生血管往往发育不全,管壁薄,通透性高,易破裂出血[7]。但本组资料均无明确的外伤史、放疗史等外部因素,故作者认为引起脑肿瘤出血的原因与肿瘤生长造成的机械压迫浸润及病理生理变化而致血管本身或血流状态改变有关,再加上肿瘤内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脑肿瘤卒中的发生。
对于有颅内原发肿瘤或全身肿瘤脑转移病史的患者,诊断脑肿瘤卒中较易,而对于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诊断上易与单纯性脑出血性卒中相混淆,较易引起误诊[8,9]。作者通过本组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脑肿瘤卒中者有以下几个特点有助鉴别[7]:发病年龄较小,平均约为40岁[10];既往高血压病史较少;发病前多有长期头痛等颅高压症状,偏侧肢体乏力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或有癫痛发作病史;症状突然加重。同时,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极有价值:①脑肿瘤卒中血肿无特发部位,多位于脑叶,而一般脑卒中多见于基底节区;②肿瘤卒中出血灶形态不规则或密度不均,有别于一般脑出血的均匀类圆形团块;③肿瘤出血病灶多强化;④脑肿瘤卒中灶周水肿与血肿期龄不符,出血早期即有明显水肿,而一般脑出血仅有轻微灶周水肿;⑤脑肿瘤卒中病变虽位于远离中线的脑叶,而占位现象反而更明显;在MRI上,由于NM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诊断率亦相当高。
总之,脑肿瘤卒中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易被忽视和误诊的疾病,一旦发生,必然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预后不良。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详细分析其临床资料,怀疑脑肿瘤者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一旦确诊,即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尽可能地清除血肿和切除肿瘤。笔者认为大多数患者预后不良,其预后与术前病情、肿瘤性质、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超声检查;手术;脑肿瘤;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灶小、位置深的病例4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44.3岁;病理性质:囊性病变有9例、囊实性病变有9例,实性病变有25例。胶质瘤有25例(间变星形细胞瘤有6例、星形细胞瘤有1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有6例)、脑转移瘤有18例。病变的位置:额叶有10例、岛叶有6例、顶叶有12例、颞叶有8例、枕叶有7例。根据病灶大小及深度不同,多位患者出现呕吐、头痛、抽搐等症状。
1.2 仪器
采用江苏鱼跃的DR200MA的机器,图像探测器尺寸:800×500×400mm,有效图像尺寸:430×430mm, 空间分辨率:>4.0Lp/mm。该仪器移动方便,其探头体积较小,和脑组织所形成的接触面积很小,可以实现骨窗内的扫描、超声频率范围大、图像清晰度高等优点。
1.3 方法
在超声检查设备的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用无菌塑料套套好以备用。对患者实施常规开颅,在剪开硬脑膜之后,需要在脑表浇洒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作为耦合剂,并将探头贴紧在蛛网膜上轻轻移动进行扫描,然后在垂直方向上重新进行扫描,对病灶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离大脑皮层的深度进行记录,根据该处皮层是否为大脑功能区来确定对皮层实施的手术切口大小:如果位置处于非功能区,则应当选择与肿瘤位置最近的皮层进行切口;如果肿瘤位置处在功能区之内,则需要在脑内进行潜行,从而避开大脑的功能区以到达病灶。在整个手术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手术情况,对肿瘤切除的过程进行重复扫描。在手术后,在瘤床处充盈生理盐水并进行扫描,并将结果和肿瘤切除之前的超声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
2 结果
通过使用超声检查,本组43例患者均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具置,并在影像的帮助下找到病灶的确切位置。通过对肿瘤的切除过程进行扫描,可以不断显示肿瘤的切除程度,并对下一步操作做出提示。本组43例患者肿瘤通过超声检查全部切除,将术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和术前进行对比,显示已肿瘤全部消失。本组中有3例患者病灶位置接近运动区,在手术后出现了偏瘫,经过2~4周的调理,肌力已恢复到了术前水平。
3 讨论
颅脑肿瘤的精准定位对神经外科手术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减少颅脑损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在大脑表层存在和颅底肿瘤相对恒定的骨性参照物,因此可以通过手术之前的MRI、CT等影像技术检查结果,这可以使得在手术中的精准定位。然而,对于脑内肿瘤则因缺少相应的参照物或者是由于脑组织位置的变化很难进行精确定位。随着近几年B超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超声探头的体积也在不断的减小,这就使得超声技术在颅脑肿瘤手术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本组43例患者在进行颅脑手术当中使用了超声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反应肿瘤的多种信息。实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①胶质瘤:可以明显或者较明显增强回声区,但内部回声不均匀,并且边界不清晰,②转移瘤:常出现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强回声,然而边界相对清晰。囊实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图像呈类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出现不均匀的回声。囊性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出现低回声或者是无回声区。
在颅脑手术当中采用实时超声对肿瘤进行定位,可以完全发现脑中病灶的精确位置。皮层切口的位置如果在非功能区附近,则切口的位置应当选择在距离病变最近的皮层,然而当位于功能区之内,需要在超声的引导下,在非功能区上切开皮质,潜行一段距离后到达肿瘤的位置并进行切除。在颅脑手术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超声扫描,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肿瘤的切除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肿瘤和周围脑组织之间的关系,比如脑室、血管等等,最大限度的降低颅脑手术所引发的副损伤。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当中采用超声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视野盲区是否存在肿瘤的残留,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2]。在肿瘤切除之后,瘤创可能形成微小的血栓,它在超声图像上显现带状强回声,有时则是后方伴声影,这可以影响到术中超声对肿瘤残留的实时监测,通过将肿瘤切除后的图像和切除前的进行对照,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瘤的切除程度。
4 结束语
在手术当中使用超声检查有很多优点,这就使得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并且这表明该项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术中超声检查,能有效的确定病灶的具置和判断切除病变的程度,动态对病灶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超声检查在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当中应用的初步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篇8
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相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肿瘤; 放射疗法;心理过程;护理
脑肿瘤包括各种颅内肿瘤,因为颅腔轮廓全是骨骼,所以如果脑生瘤肿,则会使颅腔内压力增加,因而产生头痛、呕吐、视线不清、抽筋、昏迷等.此外,脑肿瘤生长位置亦会形成特别的病征[1].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20 ~50 岁为最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术后尽早进行放射治疗是防止肿瘤复发和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脑肿瘤放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3 月-2013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放疗的脑肿瘤患者 79 例,其中男 48 例,女 31 例; 年龄 27 ~61 岁,平均 45 岁; 脑胶质瘤 22 例,髓母细胞瘤 13例,垂体瘤 11 例,颅咽管瘤 9 例,室管膜瘤 8 例,松果体瘤6 例,生殖细胞瘤 6 例,脑干肿瘤 4 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或影像检查 ( B 超、CT 或 MRI) 确诊,均符合放射治疗的选择标准,且放疗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1. 2 心理分析 ( 1) 恐惧心理: 长期以来人们就对肿瘤有着片面的认识,大部分会认为肿瘤是不好治愈的,尤其是脑内肿瘤,在大脑内部,更是危险之极.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恐癌心理就是由于患者缺乏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认识,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患上脑肿瘤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还有就是其治疗方法较为复杂,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人们往往缺乏对各种治疗方法的认识,对其毒副作用也不是很了解.总之,肿瘤患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除了需要相关的医疗治疗外,也要患者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求生欲望,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多方支持和关心等. ( 2) 绝望心理: 绝望情绪大都自恐惧心理发展而来,由于缺乏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感觉前途渺茫,而且治疗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这就给患者带来双重打击,有着生不如死的感觉,表现出了悲观绝望,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了希望,很多人就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加上不注重日常生活起居规律,许多患者变得心情抑郁,有人甚至酗酒、自暴自弃,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 3) 自卑心理: 有一些脑癌患者在确诊后便不愿接触社会,他们怕见同事、熟人,怕人问询,变的敏感多疑,行为孤僻,变得情绪消沉,不思做事,但是仍会担心工作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放疗所需承担的经济费用等,产生更多的焦虑,这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应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脑癌患者也可自发地组织起来,彼此交流抗癌的经验体会,共同面对病魔. ( 4) 盲从依赖心理: 脑肿瘤患者经常病急乱投医,在治疗中瞒着医生私自用药,不管是中药、西药还是进口药,只要听说能治癌,便会不假思索地吃,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轻则浪费钱财,重则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治疗.另外很多患者都将肿瘤的恢复依赖于家人的照顾、药物的疗效和其他各种治疗,把日常护理都交给了医护人员,用这种方式来追求活下去的希望.有时候会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苛求、挑剔,很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我生病我最大,任何时刻只要自己有需求就要求医务人员随时给予照顾.
1. 3 护理方法 ( 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脑肿瘤患者总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因为疾病使他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这样不免会变得忧郁、难过,甚至是暴躁、古怪.因此应该多注意脑肿瘤患者的心理调护,以促进他们的身心恢复.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患者需要的不是同情心而是理解,要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说话,多用手和他们进行身体的接触,比如经常摸他的手,或者做按摩.要让有偏瘫或语言不利的患者多加练习,这样一来可以恢复他们的语言功能,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照顾患者要多一点耐心,用耐心来理顺他们的脾气,加快疾病的恢复,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建设,让他们心情愉悦,充满信心,这样机体免疫力就会增加,疾病也会很快恢复. ( 2) 放疗护理: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准确记录,对高热、烦躁不安、昏迷甚至脑疝患者应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 对失语者加强指导发音,注意血象,每周查白细胞计数,当低于 3. 0 ×109/ L 应停止放疗,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护性隔离; 密切观察放疗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视力的改变,开窗处是否隆起、走路是否平稳、颅内压是否增高、意识是否清醒,如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 放疗 3 ~ 4周会出现头发脱落、局部发痒、色素沉着等,应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勿用碱性肥皂及粗毛巾擦拭,忌在照射野粘贴胶布、使用消毒剂或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避免冷热刺激,防止日晒、手抓或剥皮,应使干痂自然脱落; 自理能力差,尤其是偏瘫、失语、视力障碍的应予以细心照顾; 注意患者有无肌肉萎缩,定时活动肢体,翻身擦背,按摩受压部位及骨隆凸处,预防压疮的发生,如大小便失禁者加强皮肤护理.
2 结果
79 例脑肿瘤放疗患者经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治愈 23 例,好转 47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 88. 61%.
3 讨论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 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在当今社会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不良的心理因素容易使原发疾病进展、恶化,而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所以将脑肿瘤放疗患者的这些不良因素、消极的状态转变为积极状态,帮助患者面对、克服疾病是每一位临床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治疗脑肿瘤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应重视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放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协助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相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地延长患者寿命,达到有效的放疗结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CT扫描易误漏诊脑肿瘤诊断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CT平扫易误漏诊的脑肿瘤。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9~78岁,平均47岁。患者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间最短数天,最长达10年。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听力下降等,部分症状进行性加重。
2、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GE)公司16排螺旋CT,18例中脑膜瘤10例,胶质瘤5例,听神经瘤、垂体瘤、转移瘤各1例。常规行横断面CT平扫,颅底四个层面层厚及层距均为5mm扫描,以上至颅顶层面层厚及层距为7.5mm;管电压、电流分别为140kV,150ms和120kV,185ms。
3、图像评估
所有18例CT平扫由两位以上诊断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评估,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特点、生长方式、占位征象及瘤周水肿等情况,决定下一步检查方法。7例平扫完毕后行薄层扫描及增强扫描;14例行磁共振检查;其中3例加做胸部X线照片检查,2例加做胸部CT检查。
二、结果
1、18例易误漏诊脑肿瘤表现,肿瘤密度特点等密度10例,(图1~3);低或稍低密度6例(图4);混杂密度2例(图5、图6)。图1男31岁,左侧桥小左侧脑角听神经瘤图2男9岁,左侧颞叶星型细胞瘤图3男52岁,额区镰旁脑膜瘤肿瘤位置大脑镰旁8例;小脑幕缘及颞极各2例;大脑皮层下区3例;鞍区、桥小脑角(CPA)区、丘脑各1例。
肿瘤占位征象有占位征象者14例(图2、4、5、6)表现局部脑组织结构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占位征象不明显者4例(图1)。
瘤周围水肿15例可见瘤周水肿,(图3~6),多呈指压痕样或棕榈叶状,也可为不规则形。3例无明显水肿。
2、18例经CT增强扫描及或MRI检查均证实肿瘤的存在,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及部位,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7例,不规则形者1例。大小在1.3cm×1.2cm×1.1cm~3.6cm×3.9cm×4.5cm之间。
三、讨论
1、易误漏诊脑肿瘤CT平扫表现特征
此类脑肿瘤CT平扫尽管部分瘤体可以表现为低或混杂密度病灶,但常常不能清晰显示瘤体的形态及大小,而表现为等密度的肿瘤也并不少见。因此肿瘤的间质征象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为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1]。肿瘤周围水肿一般发生在髓质,在髓质内扩展,多呈指压痕样或棕榈叶状[2],中线结构的移位。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较小的垂体瘤常无间接征象[3,4],此区域需重点观察。
2、鉴别诊断
等密度肿瘤周围水肿及低密度肿瘤需与缺血性脑梗塞鉴别。缺血性脑梗塞部位及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同时累及皮质及髓质,多呈底在外的三角形或扇形。低密度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周围有水肿时,可呈不规则形,常见为多角形。小脑低密度肿瘤常需与小脑梗塞鉴别。观察分析病变时需密切结合临床,当与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符时或CT平扫表现可疑时,应作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检查。
部分脑肿瘤的CT平扫表现虽无特异性,以间接征象为主,但可为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对决定是否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检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江明.脑膜瘤的CT诊断[J].宁夏医学杂志,2004,26(4):245.
[2]李国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2-103.
篇10
【关键词】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8-02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颅脑疾病,是脑组织细胞发生病变所形成的肿瘤,就目前治疗方法上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案。在此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也起着很多的辅助作用,不仅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抗压忍耐力,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更快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是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40例脑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手术切除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纪在38.6岁。均通过CT、MRT的检查,得知其中脑膜瘤20例,垂体腺瘤12例,脑胶质瘤6例,听神经瘤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神经障碍和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听力下降、三叉神经痛等等。
2 结 果
本组资料中,40例脑肿瘤患者,有28例进行了全切除,部分切除肿瘤患者是10例,还有2例患者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状况。经过手术治疗以及护理都渡过围手术期,并且痊愈出院,此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
3 围手术期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术前护理准备 手术前的护理准备是对接下来手术进行顺利与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也有几点是需要强调的:①用简明、恰当的语言跟患者进行解压和缓解不安情绪,同时能正确面对脑肿瘤切除手术,包括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其术前应注意事项、术中的配后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等等。从而促使患者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比如,告知患者在手术前12个小时必须禁止食物;患者在上手术台后,要配合主治医生及其护士的治疗。②在对患者进行一个心理辅导的情况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一系列的沟通。让他们调整好正面情绪,跟患者多多相聚,多多关心。③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手术上用的一切医疗工具的准备,待核实检查无误后,告知操刀医生进行手术。
3.2 术后护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脑部病变、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等不良反应。因为在做好了心理护理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术后相关方面的护理。
3.2.1 预防颅神经损伤 因为脑肿瘤在颅脑中,导致了脑神经有所受损。因此,在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根据脑神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不一样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进食困难者,要叮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及发音训练,至少每天6到8次的练习;针对此类患者,食物也要是流食,在进食中护理人员还要辅助患者先练习,后再真正进食,以防患者在吸入食物是误吸、窒息。②通过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翻身、肢体麻木部位按摩来解决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这过程中要一步一脚印,切勿慌急,以防止碰伤。③对烦燥患者要加强保护措施,防止摔伤。④对于面神经受损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和配合针灸、按摩的同时,也要患者自己经常鼓腮、吹气,与旁人多多的交流,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还需要经常给予听音乐、新闻等等来对听力功能的恢复,音量由强到弱,由弱到强,反复进行。
3.2.2 预防脑积水 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脑室系统扩大或蛛网膜下腔扩大的一种病症。开颅术后脑积水多发生在术后3-7w。在护理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头痛、呕吐和记忆力情况,注意有无抽搐、步态不稳、痴呆、反应迟钝和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脑积水可能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若需进行脑脊液引流,须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并及时记录。
3.2.3 控制肺部感染 脑肿瘤患者由于接受了全麻、相继呼吸功能这一块也会受到损害,从而易发生肺部感染。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咳嗽、痰液和肺部音情况,鼓励清醒患者深呼吸并进行有效的咳嗽;对全麻未清醒或昏迷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及时翻身和叩背。本次探讨中,就有6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情况,不过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采取以上的护理措施后,均全部治愈。因此控制肺部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
3.2.4 预防继发性癫痫 经过手术的脑肿瘤患者由于神经会受损,会突然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出现继发性癫痫。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安定静脉推注来抑制住患者癫痫发作,护理上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让患者平卧,减少外界的声与光的刺激,床旁也要备有专业防止咬舌器具,并有专人陪护,保护患者避免受伤,并防止误吸的发生。
4 总 结
脑肿瘤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颅脑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抗压忍耐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方面机能的更快康复。通过抽取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40例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仅体会到要严格和仔细地观察患者术后显露的问题,并且还需要通过问题来进行分析,进行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后期引发的相关症状。这其中应当通过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很多,注意并且实施后,才能更快地促使患者康复。可见对脑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能否健康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卫华.颅内肿瘤42例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