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信息范文
时间:2023-04-06 02: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油田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系统审计”是近些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信息系统审计的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国际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RonWeber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即信息系统审计就是“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在计算机没有出现之前,信息系统是以人为基础的,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并且主要应用于经济管理活动之中。企业以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改变自己的财务、经营管理等活动,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企业的信息化也引发了很多企业和社会的问题。正是这些影响和问题促使信息系统审计不断发展。
1审计对象的发展导致了审计人员必须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在信息技术向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起全面冲击的大潮中,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而审计这个以鉴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公允为目的的行业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目前油田企业不仅仅是会计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在采购、销售、保管等业务环节也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如早在前几年油田分公司已全面推行使用了新型企业管理模式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2011年油田管理局存续公司全面推行使用了中石化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这些都迫使我们为了规避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而必须加快信息系统审计的步伐。企业的管理及信息处理经历了手工处理、会计系统计算机化、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化三个比较突出的阶段。在最初的手工处理阶段,企业内部的信息最初是以手工处理的方式进行,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将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企业内部和外部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的审计方式毫无疑问是手工的形式,审计的对象也是人和纸质文档;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会计系统计算机化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时的审计人员已经开始意识到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但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对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阶段,实际上是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在提高审计效率、发现审计线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油田企业已逐步进入了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化阶段,会计电算化已逐步走向成熟,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就此止步,以ERP、MRP-Ⅱ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逐渐开始兴起。这时的企业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系统,而是集财务、人事、供销、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财务信息只是这个系统所处理信息的一部分,单独的财务系统已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只有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把握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避免审计风险,将审计成果最大化。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由于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对象的不断变化,促使审计方式也随之改变,信息系统审计也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面临的问题
2.1审计观念的转变
观念问题也就是认识问题。如果不转换审计观念,将审计目标仅仅局限为查错纠弊,势必将信息系统审计与当前中心工作对立起来。把审计仅仅理解为“查账”,则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或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层次上。比如在ERP环境下,部分审计人员认为只需将所需的数据从ERP系统中导出,然后按照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核对,不加分析,不加判断,继续按照旧环境下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舞弊为起点进行审计,其结果可能是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成效。因为许多核对工作ERP系统已经能自动完成,仅仅数据的正确并不能表示被审单位信息系统中权限管理、参数的设置及修改控制等是否存在问题。对此,我们应改变现有的工作思路和审计观念,只有全面树立系统基础审计或风险基础审计的观念,才能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意义。审计中发现的很多错弊,都是由于管理上出了漏洞,也就是系统出了问题。如通过对油田分公司中部分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时就发现存在个别管理人员随意将自己在管理系统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给他人使用的现象,最终导致管理上出现了较大漏洞。一个管理完善的、控制良好的系统,应该能够防止、发现或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审计的任务就是帮助和促进被审计者建立、健全这种机制,而不应该是代替被审计者去履行他们的“管理责任”或“会计责任”。
2.2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才的缺乏
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不仅仅需要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并且在计算机数据库理论、实务操作、设计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即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又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且通晓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但从目前的人员数量和知识结构上看,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一方面受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限制,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推进。另一方面,虽然油田企业近几年为内部审计人员举办了ERP培训班、AIS培训班等大型培训,使大部分内审人员通过强化培训迅速掌握了审计现场必备的计算机操作、网络审计等基本技能,但由于因存续公司与上市公司审计人员的权限分配、业务性质等原因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同程度在出现了对先进的ERP、AIS系统学而不用,专而不精的现象,信息系统审计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2.3行业标准与实务指南
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统一起来,形成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这将是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共同规律。没有标准和规范,所有的实践活动只能局限在较低水平。
3信息系统条件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的实施
3.1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油田相关信息系统并从以下几点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开展审查。一是调查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网络安全和数据的备份等情况,以保证信息系统财务数据的安全、完整。重点可进行硬件及环境控制审查,即对存档的系统设计文本中有关硬件的资料进行审查,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并依据针对计算机管理程序有关要求测试硬件的可靠性;运行审查,即对计算机在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的运行情况审查;修改方式及保密措施审查等。二是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初步的调查和评价,重点是权限管理、参数表的设置和修改控制等是否有效,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和系统的开发者是否分离,被审计单位对交易录入的原始数据是否实施相应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流和业务流程是否吻合;三是通过系统日志等文件分析一些重大事件的原因,分析对整体信息系统的影响。
3.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审计
迄今为止,油田企业内部单位的会计核算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80%以上的单位(包括其下属的三级单位)全部使用的是国产的财务或管理软件(部分已具备了网络财务功能)。有的建立了内部网络管理和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这为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审计网络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比如:油气田企业每年都要发生大量的采购行为,对此进行审计监督,降低采购成本,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而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价格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确认至关重要,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包容大量信息的互联网络、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等技术。由于油气田企业已于2002年实行了网上采购,内部审计部门要实现对物资采购业务电子化交易和结算业务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拟购买的劳务或产品的性能、价格、厂家的资质等经济信息,结合其他审计方法,对采购行为经济与否作出恰当的评价。再比如进行工程成本审计,审计人员同样也可以利用网络取得有关建筑材料、设备、机电仪表等价格信息,可计算出较合理的材料差价和工程造价。
3.3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
随着油气田企业管理的进步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从常规审计转向管理及效益等经营审计。审计人员在开展此类业务时,可通过进行科学抽样审计,利用项目测试辅助审计软件,输入运行参数,再读入拟抽取样本的数据库,确定抽样字段后,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样本抽取、计算等工作,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如资产真实性审计,即可通过计算机抽样,再对样本实物进行重点跟踪盘查。同时在油气田企业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审计人员仅凭对会计资料的审查,很难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深层次问题,无法准确评价与所审计的经济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要达到审计目的,就必须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资流紧密结合,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经营风险的关键部位。我们知道,要完成这些工作,依靠手工操作,其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不能保证较高的质量,但计算机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编制审计辅助软件,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会计数据等信息拷贝或输入,再由计算机进行汇总、计算、分析,优选重点实施审计。
4促进油田企业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因素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面对审计环境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油田企业内部审计依靠传统的审计手段、技术和方法已经很难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现阶段加快内部审计网络化、电算化建设是油田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系统审计,也是油田内部审计适应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追赶发达国家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水平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趋势。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审计理念的转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要由主要是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传统审计理念向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为重点的现代审计理念转变。在油田企业管理网络化、数字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要逐步向重点关注、开展油田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社会责任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以及环境审计的这一主要趋势转变。应全面树立系统基础审计或风险基础审计的观念,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或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层次上,而是要通过信息系统审计帮助和促进被审计者确定信息化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
篇2
一、健全管理体系,为档案
信息化工作做好基础
冀东油田主体是油田公司模式,档案管理体系较其他油田有所不同,采用的是扁平化一级管理,油田所有档案的汇交、整理、保管、利用均由油田档案馆承担。油田历来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在2003年与信息中心合并成立了油田档案信息中心,将档案工作纳入油田信息“十二五”规划,应用信息部门的有力技术支撑,使得油田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在生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二、加强档案信息收集,做好档案
信息化基础工作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档案信息资料是海量的,有纸介质、磁介质、声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各种载体。总体看,油田档案信息资源数量浩大,内容丰富。因此,油田早在2000年就应用中油档案管理系统对馆藏全部档案进行了计算机著录整理,按卷进行整理,逐件打印粘贴二维条形码,有电子附件的在系统内进行挂接,内部员工按照权限可以浏览档案目录,再依据权限进行实体档案的利用。
2010年3月,油田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启用中国石油档案管理系统1.0,该系统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手册为依据,在以往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档案业务流程的不同,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重新梳理,归档执行归档范围确认制与备案审批制,改变了以往档案部门收集被动的局面,做到了档案收集有据可依,系统按照手册中规定的“谁产生谁著录”的原则,由归档人员用离线客户端进行归档,减少了以往档案人员从头进行整理的工作。归档审核在系统中,归档分为两步执行,由专业人员对归档档案的专业数据进行审查,通过后再交由档案保管单位档案人员进行档案方面的审查,电子条目全部提交后才能再归档实体,避免了实体打印印刷错误造成的浪费,也解决了异地归档来回奔波路途和时间上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1年7月油田又坚持开展馆藏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需促建、突出利用”原则,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原始地质资料50697件数字化工作。将在 “十二五”末完成馆藏80%的数字化任务。通过对历史档案的采集、扫描、编辑与合成,馆藏档案中的千余口的单井资料,包括每口井的钻井、完井、测井、录井、试油、试采、井下作业、分析化验等原始与成果资料,最终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了集成,内部员工可以依据权限浏览与下载,促进了勘探开发档案资料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手段,全面支持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提升了勘探开发单井档案的价值与效果,大大缩短了生产科研任务收集资料与利用资料的进程。
三、深化档案信息利用,提升档案
信息资源价值
以油田馆藏的勘探开发档案为例,勘探开发综合资料包括地质勘探、物理化学勘探、钻井工程、试油试采、油气开发等方面的规划、部署、方案设计、技术总结、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等等,大型科研项目产生的资料更多,以往要想参加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等科技奖项,需要组织整理的科研档案头绪很多,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后,已归档的勘探开发的综合档案经过整理加上后续的佐证材料,就可以重新使用,极大的节省了科研人员准备材料的时间,提高了研究成效。
在实际工作中,油田由总部集团统筹建立了多个数据系统,例如勘探生产数据库、物探数据库、完井报表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需要油田生产方方面面的信息,可是他们都没有档案管理的优势,收集信息费时费力,而油田借助档案管理系统,再坚持收集入馆档案信息属性的同时,与其他各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将自存的档案信息与相关系统有序分享,既使得信息得到了二次利用,又节约了油田在采集数据方面的成本。
篇3
关键词:3G技术 油田信息化 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050-02
1、绪论
目前,油田信息化系统正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信系统是油田信息化系统的骨干,也是油田信息化系统运行的保障。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生产基地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要求通信系统必须稳定可靠,而且尽可能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适应极端气候条件下数据的传输。同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已经由单一的文字数据转化为文字、语音、图像、流媒体等多媒体数据,这就对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带宽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通信技术高速率、宽覆盖、灵活传输等特点,适应了油田信息化系统对通信系统的要求,是油田信息化系统一种较好的选择。目前,中国联通已经推出了基于3G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3G技术用于油田信息化系统技术已经成熟。
2、3G技术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
2.1 无线监控
基于3G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l所示。
通过远程数据图像采集器从CCD摄像机采集模拟视频信号,然后通过视频编码器把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成为数字视频数据。通过3Gmodem,利用3G-EVDO/CDMAlX/GPRS/EDGE无线传输模块将图片及现场数据以IP包的方式发送到图像数据监控服务器。图像数据监控服务器和图像数据监控客户端分别是装有远程图像监控服务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的PC机,它们都连接在互连网络上,数据采集终端。所有数据经过视频服务器和监控软件的处理,在监控中心电视墙上实时显示。
除了视频监控,3G通信系统也可以为其他信号的监控服务。例如在生产一线,传感器采集到井下压力、温度等信号,借助自身的处理芯片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接口,用有线的方式传输到生产一线的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连接3Gmodem,将信号通过3G协议进行远程无线发送。中央监控室接受到信号后,进行解码转换,利用监控软件,得到图形化、表格化的显示,便于对生产情况进行实时了解。所以,3G通信系统为实现石油生产、输送过程中的管控一体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实现监控无线化,大大提高了监控设备安装柔性。监控设备可以随着生产的推进和生产重点的转移进行灵活移动,并且可以在不改变网络硬件拓扑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小监控设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无线监控设备相对于有线监控设备,更加稳定可靠。
2.2 无线办会
近年来,各石油企业均建立超了单位局域网,各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也有专门的主干光纤连接,或者接入公众信息网。实现了网络化办公,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管理结构。但是,由于石油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有线网络往往不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例如,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采油井、管道输送站,如果为之架设专门的通信网络,不仅成本高,日常维护也非常不便。3G技术的应用,偏远地区的工作终端只需配备3G调制解调器,就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网络,采用VPN技术,接入单位局域网,实现无线远程办公。除此之外,外出办事的工作人员,只需携带装有3G调制解调器的工作终端,就可以实现移动化办公。
实现办公无线化后,员工在企业各个地方均能实现网络接入,不再受接入端口的限制,使用灵活性增加。新增员工需要接入网络只需要进行软件设置,不必增加硬件投入就可实现。同时,不同地域实体单位与中心机房不再需要布线,信息化建设成本降低。
2.3 无线传输
在油田企业各个实体单位间的数据传输,目前广泛采用有线光纤网络。3G技术的发展为远距离的无线传输提供了可能。油田信息化系统中的管控一体化子系统,要求控制信号实时、稳定的传输,采用有线网络的话,传输受到自然环境、天气条件的限制,控制信号的传输不能保证。在某些情形下,控制信号的滞后,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3G网络是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系统不受外界干扰,同时,其采用的码分扩频技术可以保证数据保真和实时。
3、3G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在油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3G技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增强网络柔性和增强网络可靠性三个方面。
在油田企业中,与偏远生产单位间传输网路的建设不仅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工期长,费用高。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只需要在特定的点上建立中转基站,进行必要的调试,就可完成传输线路的建设。相比传统有线传输方式,节约了大量光纤的利料费用和翻山越岭布线的施工费用,并且大大节约了工期。
3G网络的终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增加了整个网络的柔性。例如,由于生产调整,需要将一口油井的视频监控设备移至另外一口油井,如果是有线网络,需要进行原有线路的拆除和新线路的布线施工,费时费力,实现监控无线化后,只需要将整套无线监控终端设备移走即可。在无线网络中,增加减少各个终端也相当便捷。
在恶劣环境下,有线网络面临自然灾害的破坏和认为破坏,一旦传输路径中断,将大大影响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3G无线传输后,无线微波不受天气影响,人为破坏的难度增加,并且减少了各个有线接口的数量,整个网络环境更加可靠,更加适应油田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4、结论与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愈加显著。实现高效安全生产,实行数字化远程管理,有效控制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大规模生产作业所要求的统一、协调、高效、远程调度指挥、监管和控制是目前众多大型企业所企盼的。面对油田信息化建设对于传输网络的要求,无线宽带技术是一种良好选择。3G技术为推动油田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将包括3G技术在内的无线宽带技术应用到油田信息化的更多方面,切实推进油田信息化建设,将是一段时期内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主题。
注释:
①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摘 要:信息系统控制已经步入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活动中。审计信息系统控制有效运行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这个经济信息系统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综合,有效进行信息系统控制,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完成审计工作的要务。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的提升,构建油田企业审计信息系统应当收集梳理大量相关的审计信息资源。
关键词:信息控制论;信息化审计实践运用;审计信息库建设
一、信息的概念及审计信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如油田企业的产量数据、各种生产报表等;其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因此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传输工具获得;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信息按其重要性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到上层决策管理部门要达到的目标如产品投产和停产、开拓新市场等。战术信息是管理层控制的信息,是管理人员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其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如月计划与完成情况相比较的信息、库存信息等。作业信息是用来解决经常性的事务问题的,它与组织日常活动有关,并用以保证切实地完成具体任务。例如,每天统计的产量与质量数据、打印工资单等。
(二)审计信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审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系统审计思维方法不同于传统审计之处在于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其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
二、信息化审计在油田企业审计实践中的运用
目前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已进行了探索、尝试,对系统审计的方法、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规范的操作程序。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控制要达到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提高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加以建设和管理。
(一) 加大事前信息控制力度,做到有的放矢。
加大事前控制就是要搞好审前调查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审计质量的事前信息控制。
审前调查是编制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有部分审计人员不搞审前调查,特别是对常规审计或者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忽视审计对象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二是有调查但不深入,只了解一些人员、机构等的基本情况,而具体到资金来自哪些渠道,资金如何安排,管理方式内控要求,重大开支和特殊开支等情况,了解掌握的信息不够,导致审计方案简单、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针对性较差。高质量的审计方案的编制离不开审计信息的支撑。收集和掌握被审单位的审计信息是编制好的审计方案,实现审计项目质量高的前提。
(二)采用预警技术和抽样技术,注重持续审计和持续监控。
持续审计和持续监控分别是内部审计或管理层在一个固定时段内,经常或持续用来监控信息技术系统、交易和控制措施的自动反馈机制。中石化审计局开发的审计预警审计抽样系统按照重要性、业务发生频率、固定样本量进行审计抽样,抽样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运用。笔者在一次内控审计中运用了抽样审计的方法对销售和采购流程实施审计程序,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可以直接穿透到销售和采购订单。整个业务流程很明晰、直接可以查找到具体业务经办人员。采用预警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分析风险数据。这个机制有助发现异常、例外、不一致和其他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集中审计资源。 持续监管可向管理层提供近似实时的关键绩效指标信息,洞察事态发展的内涵,从而提高管理层管理风险,把握机会的能力。
(三)推进审计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中原油田内部审计宗旨是服务于油田更好更快经营发展的。油田的经营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众多方面的环节必然产生大量的相关信息,中原油田采取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项目组织管理架构。作为油田内部审计一线的审计人员意识到若继续以传统的审计来运作,将无法有效管理和规范这样一个审计人员众多、审计对象分散的审计项目,也难以形成一个协调、快捷、沟通的团队;信息化思维方式形成于信息化审计环境,也是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基础。尽快摆脱以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为主的传统审计方法,转变为以信息化系统化的审计方法。
三、建立油田企业审计信息资源库
长期的审计实践认为,建立一套油田审计内部的信息资源系统能提高审计人员的战略意识和系统意识。早在90年代初,油田管理部门设立政策研究室,研究油田企业的相关政策环境和制定油田的发展规划。审计部门是综合管理部门,建立审计信息的系统工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信息的分析加工,可以及时调整审计方向,把管理与国家、总部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审计部门应当每半年梳理各部门、单位负责管理的内外部信息,对审计工作的宏观战略的提升必不可缺。下面就油田企业审计部门应收集梳理的信息列式如下,不同的油田企业或许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基本的信息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信息:
1、财务相关信息:预算资料信息:油气生产单位的经济活动分析。其他直接成本费用信息。
2、计划信息:油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建议书。
3、物资采购信息:物资需求计划信息。下一年度的物资采购策略。统计部门提量、销售、库存、石油工程工作量等统计数据。
4、勘探开发信息:油田勘探开发投资建议计划
5、合同信息:合同管理台账
上述审计信息的收集整理需要油田相关部门的配合,也需要有专门的审计人员完成信息的梳理建库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及时收集上述审计信息。油田企业审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关键要素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三大方面。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和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
篇5
关键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病毒
自从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走向成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走上的台面,油田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企业,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油田企业的应用,安全保密工作也相应的展开,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还缺乏相应的保护,使网络信息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泄密事件进行防范,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1油田企业网络安全现状
我国油田企业的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原油田对这方面的建设也十分的重视,目前,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赖网络信息化的系统,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给中原油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1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我国油田企业的管理已经逐步转向信息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涉及油田生产、开采的一些核心数据目前都主要由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来保存,但是,网络信息是虚拟的,且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中,非常容易发生泄漏,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的油田企业网络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石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措施,非常容易发生管理的混乱,这样,相关的资料就很可能发生遗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第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油田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决定了管理人员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目前,中原油田有很多管理人员的网络保密意识淡薄,专业素质不强,出现技术问题解决不了,也没有学习的劲头,同时,保密意识的淡薄使重要的文件被轻易拷贝,非常容易造成网络泄密,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2病毒入侵和软件的漏洞
目前,网络病毒非常猖獗,很多不法人士和机构利用一些特别的手段,编写一些网络病毒,利用石油企业管理和软件的漏洞来感染系统,盗取机密。当然,这些属于有意识的侵入导致泄密,还有很多通用的病毒由于员工的不合理操作和在很多无意识的情况下侵入了系统,造成了系统的崩溃,导致大量的信息遗失。
2提高油田企业网络安全的策略
结合上文提到的我国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隐患,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中原油田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网络安全水平,保证油田的安全有序发展。
2.1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要保证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针对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上就是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所以,油田企业要制定翔实细致的管理计划和规定,让每一名员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意识,在规范和制度中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提高油田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我们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谁那出问题,由谁来负责,这样的责任细化能够提高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真正的重视起企业的网络信息保密工作。
2.2加强对软件安全隐患和病毒的防范
网络病毒层出不穷,给油田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目前,我们要着力提高技术能力,完善防火墙的建设,积极防御病毒的入侵。同时,技术人员要对油田企业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据丢失后无法还原的现象。除了这些措施外,我们还要对一些机密度较高的进行加密处理,进一步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数据和信息的管理中,我们应当设置相应的权限,这样,能够掌握高级机密的人员数量就少了很多,对于信息的安全性也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2.3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
我国网络信息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很多油田的员工年龄较大,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并不熟练,所以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时候容易发生纰漏,这样,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及时的对企业人员进行计算机的培训和网络安全保密技术的宣讲,将保密意识入脑入心,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将在我国的石油企业中应用更加广泛,我们要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网络安全保密能力,为石油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广.油田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09:23-24.
[2]刘宏毅.分析与探讨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技术[J].现代情报,2004,04:20-22.
篇6
我国财务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业务处理为主,满足一定业务的一般记账、算账和报表要求的单项业务处理型软件阶段;第二阶段是对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经济业务,具有进行全部账务处理和报表输出功能的软件阶段;第三阶段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前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事中管理和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型软件阶段,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财务管理目标,现代财务信息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财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技术与财务高度融合,朝着系统开放性、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性、数据处理高实时性方向发展,同时会计报告突破了原有模式,商业智能(BI)、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移动业务商成为推进财务信息化多元化的动力。
2014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通过业务的处理直接驱动会计记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 本文介绍了ETL技术在新疆油田财务信息系统中应用,有效实现业务数据向财务数据的转换。
一、ETL简介
数据的抽取(Extraction)―转换( Transformation)―加载(Loading):(ETL)过程是工作量大且重要的工作。数据ETL过程就是将分布在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出来,经过质量检验和纠正及必要的转换,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供分析利用的过程。
二、新疆油田财务信息化建设
新疆油田财务管理发展战略对精细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会计、资金、预算和管理四大体系,划小核算单元,实现核算、预算、管理、考核四统一,及时、全面收集业务信息,建立集成、高效、精细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满足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中石油重组上市后,财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ERP、财务集中核算、资金管理平台、集中报销信息平台等系统的全面推广实施,覆盖了财务业务方方面面。新疆油田财务部门按照中石油财务部统一规划和部署,推进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新疆“数字油田”已全面建成,110多套应用系统覆盖了勘探开发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全部业务过程,实现了生产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生产、经营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各个业务系统,为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ERP实施后,业务与财务集成模式得到了业务、财务人员的普遍认同,但是ERP集成业务仅限于物资、销售、设备等方面,油田大量生产业务没有有效集成。如何搭建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桥梁,打通系统间的数据通道,将大量的业务信息,准确、实时转换成财务信息,最终形成财务凭证,成为新疆油田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方向。
三、ETL技术的应用
通过ETL模型将不同数据库或文件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工,最终形成财务基础数据,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以及各财务系统之间都可以通过建立元数据,新疆油田财务信息系统中的ETL模型。
ETL的应用以新疆油田水费结算为例,从《供水营销系统》中提取业务数据,建立业务数据元,生成财务凭证,处理过程如下:
(1)数据预抽取,从《供水营销系统》中抽取水表编号、水表名称、所属单位、上期示值、本期示值、实抄水量、抄表日期、当前状态等关键水表采集信息,提供单位业务人员本单位月度水量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确认,它们也是业务元数据。
(2)数据初次转换及检查,建立供水营销系统管理单元与财务系统管理单元等主数据转换对接关系字典,系统进行关键字段的转换后,并提供检查结果,如各水表上年同期、上月环比分析情况表,单位使用水总量上年同期、上月环比分析情况表,转换记录日志等;
(3)数据存储或退回,数据正确,将在保存到财务数据库中,如水量等数据信息不正确,视为数据质量存在问题,使用单位业务人员将该月水费数据退回,供水单位在《供水营销系统》中重新提交该月水费明细数据。
(4)业务元数据转换为财务元数据,主要依托于企业知识库,包括中油集团会计手册、中油股份会计手册、油田核算规范、中油股份生产标准、油田业务规范等,建立生产、经营等业务元数据与各财务元数据间关系,建立数据转换模型,达到数据转换的目的。
篇7
【关键词】地质信息系统 信息 模板 模型 域
井位信息模板是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井位部署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部署新井、确定井底位置后,需要对新井附近的老井的井口及井底位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与校准,以便于钻井设计部门确定新井的井身轨迹,因此井位信息模板提供的井位信息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新井钻井设计的进度与安全。为了解决传统井位信息模板的以上不足,通过研究,运用地质信息系统相关原理和技术,创建了电子井位信息模板。
1 油田概况
洼38块是1992年投入吞吐开发的一个整装的深层特稠油油藏,2002年油田进入吞吐后期递减阶段,具有“两高两低”即:采出程度高、吐轮次高,地层压力低、油汽比低;“两升两降”即:吨油成本上升、停产井数逐年上升,周期产油量下降、措施效果下降;“两易两难”即:油井易套变、易出砂,主力油层依靠吞吐难以维持、停产井难以恢复;“两长两短”即:下泵井排水期长、恢复液面时间长,措施有效期短、周期有效生产时率短的特点。
洼38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中央隆起南部倾没带的中北端,含油面积××km2,石油地质储量××104t,含油层系主要为沙三段,东三段,东二段油层。其中,沙三段油藏埋深1310~1460m,属厚层块状构造油藏,北部油层最大为120m,向南东减薄,平均有效厚度为22.3m;渗透率在1362×10-3μm2左右,平均孔隙度29%,内部隔层不发育,仅为0.5~1.5m。东三段油藏埋深1240~1430m,主体在西北部,厚度一般大于30m,向东部和南部逐渐减薄,平均孔隙度29%;东二段油藏埋深1150~1335m,纵向上发育8个油层组,属中厚互层状夹层水气顶油藏,油水关系复杂,主要发育在断块的主体部位,向南东减薄,油层平均有效厚度为12.2m,孔隙度28.9%,渗透率在1088×10-3μm2左右。纵向上“上稀下稠”,具有高粘度、高密度、低含蜡量的特点。
2 主要技术原理
地质信息是有关地质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生产井作为一种地质实体,具有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可以用地质信息表达出来。将现实世界中的地质实体——生产井,抽象为井口坐标、井底坐标和井身轨迹等地质信息,并进行空间配准,使其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信息,并采用地质信息系统技术加以表达,就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所谓建模,是把一个域(源域)的组成部分表现在另一个域(目标域)中的一种结构。源域中被表现的部分可以是实体、关系、过程或其它让人感兴趣的现象。建模的目的是把源域简单化和抽象化。源域的内容转到目标域后,在目标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而一个模型是否有用,就要看它模拟源域的效果和它在两个域间转换的难易程度[1](如图1)。
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是第一代井位信息模板,电子井位信息模板是第二代井位信息模板,与传统井位信息模板相比,电子井位信息模板更适应了信息时代的要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在绘制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电子井位信息模板在数据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成图;
(2)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在绘制过程中不但需要校验原始数据,而且在网格纸上的井位也需要多次校验其正确性,而电子井位信息模板只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只要原始数据是正确的,就能确保井位信息的正确性;
(3)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在绘制井位过程中,难免有人为误差,而电子井位信息模板绘制井位时只有机器的计算误差。因此,后者的精度要比前者高得多。
(4)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需要人工读取井位数据,而电子井位信息模板可以在机器内由系统读取,提高了读取井位数据的精度;
(5)传统的井位信息模板可更新性差,想要更新旧的井位信息模板只能重新绘制,而电子井位信息模板可以随时更新、随时出图。
参考文献
[1] 陈述鹏,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何生厚,毛锋.数字油田的理论、设计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管理;MapGuide;WebGIS
中图分类号:TE4;P208;TP311.52
文献标志码:A
Oilfield grou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MapGuide
MA Cang1,XU Shijin1,DONG Shaochun1,XU Zhen1,ZHANG Xia2
(1.Dept. of Earth Sci.,Nanjing Univ.,Nanjing 210093,China;
2.No.1 Oil Extraction Factory of Jiangsu Oilfield,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ilfield ground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a WebGIS with three-tier Browser/Serrer(B/S) architecture is developed based on MapGuide to implement oilfield grou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t has the functions such as map browse,dynamic appending data,real-time display,roaming and so on;WebGIS technology is fully used,a share management platform is established,and the oilfield grou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network;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ingle oilfield well,pipelines,station warehouses,plant area,roads,terrain and so on is realized,and a visual data platform is accomplished,which integrates the management of concentrated transportation of crude,natural gas and associated gas of oil field,treatment pipeline networks of injection water and produced water,an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it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digital oilfield grou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 application in Jiangsu oilfield in China shows its feasibility.
Key words:oilfield ground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MapGuide;WebGIS
0 引 言
WebGIS 是建立在Internet 上具有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体系结构的网络GIS.它改变传统GIS的运行模式,使得用户可以利用浏览器从Web上的任意节点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间数据,进行资料传输、制作专题图等,从而将Web 的信息与GIS 这一直观工具结合,使人们通过Web浏览查询信息更加方便,也使GIS的功能通过Web得到普及和扩展.[1]在通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支持下建立实用信息系统,可以节省软件开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系统建立周期、提高系统水平,使GIS技术易于推广,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层次的应用开发上.
过去油田地面工程信息一直存在数据零散、缺失的问题,给领导决策、科研开发、规划设计以及生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人员变动,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MIS成为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2],能够通过友好的GIS应用界面获取这些详细、准确、实时和有针对性的数据[3].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建立地面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是充分利用地面工程信息资源,提高地面工程规划设计水平及生产管理水平,保证地面工程信息统一、集中、分级共享管理的有效手段[4];可以方便、迅速、精确地对油田地面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进行储存、查询、分析,以弥补手工绘制地图或计算机绘图不能有效组织信息、管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不足,提高油田规划方案的质量及效率[5].GIS 技术恰好为石油行业搭建1个理想的数字化可视平台,将地面地理信息、地下地质信息及生产信息在同一应用平台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因此需要积极开发WebGIS[6].本文即针对油田系统的上述特点,利用油田内部的网络优势,开发1种基于MapGuide的3层B/S结构的WebGIS架构,实现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信息化网络管理.
1 MapGuide的技术特点
石油行业日常业务中1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对地下油井、管线的管理与操作,即要求通过可视化界面浏览与监控输油管线,实时添加、修改和删除管线、油井的信息等,另外还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其他WebGIS商用软件平台(如ESRI的ArcIMS,MapInfo的MapXtreme,Autodesk的MapGuide等)产品相比,MapGuide在这些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它是Autodesk公司提供的开源WebGIS解决方案,既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地图,也可以实现MapTip功能.另外,它还将Tile功能封装于其产品中,可对Raster图像进行分块,提高浏览速度,对于要求叠加显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系统,具有独特优势.油田有着大量用AutoCAD制图的图形数据,而MapGuide对DWG格式的支持也非常好.MapGuide使用FDO(Feature Data Object)对工业标准空间数据格式(如Oracle,SQL Server ODBC,Oracle Spatial,ArcSDE,OGC WMS,OGC WFS,SDF,DWF,DWG,SHP和Imagery等)进行直接调用.FDO提供1个单一接口连接全部数据,使得用户可以用统一的方式直接访问多种不同GIS数据,而不需要把现有数据上载到服务器或者转换格式,方便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
MapGuide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大量、频繁、即时的交互通信,并以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或图片形式传输数据,内嵌的AJAX Viewer是1个基于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技术的纯DHTML浏览器,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插件和ActiveX控件,通过对XML文件的操作动态生成地图.AJAX使用DOM(Document Object Model)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使用XML 和XSLT(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进行数据交换及相关操作,使用 XMLHttpRequest 进行异步数据查询、检索,使用 JavaScript 将所有的东西绑定在一起.[7]因此,能够创建更好、更快、更具有交互性的Web应用程序.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需求
本系统实现对江苏油田的单井、管线、站库、厂区及道路、地形等地面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可视化管理.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平台,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各种空间实体与数据自然组织在一起,建设成为1个集原油集输、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集输、注水及采出水处理管网、输供电线路为一体的可视化数据平台,使用户可以在实际地理背景下方便地查询生产数据.用户可在任何地点(如油田公司机关各部室、设计院、各厂等)通过网络,对地面工程的生产管理和地面建设规划等进行信息化操作,对相应的空间数据进行查询、管理及维护,使规划设计人员摆脱用彩笔和大图纸进行手工计算的工作现状,缩短工作周期,提高规划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5]
2.2 系统架构
基于MapGuide的3层B/S结构的WebGIS架构,分为服务器层、网络层和客户端层,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 + Apache + Jsp的开发架构,使用MapGuide提供的丰富API(MapGuide Web API和Viewer API)进行灵活的二次开发,见图1.
图 1 系统结构
用户使用浏览器进行操作,通过TCP/IP协议从客户端传递请求,通过MapGuide Web API访问Web Extensions.Web Extensions包含1个MapAgent CGI/Fast-CGI模块,可以使MapGuide Server提供的服务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传递给客户端应用程序.MapGuide Server分为站点服务器(Site Server)和支持服务器(Support Server).站点服务器负责用户认证、管理逻辑事务、数据仓库和资源管理,1个站点只有1个服务器.支持服务器负责基于DWF或映像文件创建地图,通过FDO访问数据及地图分块管理,1个站点可以有多个支持服务器.客户在向某个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时,并不需要知道所要求的信息是否在该服务器上、信息在哪里,统一由服务器解决.如果服务器发现所请求的信息不在该服务器上,它就会向其他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找到所需信息.MapGuide Server提供以下服务:站点服务(Site Service)、资源服务(Resource Service)、图形服务(Drawing Service)、特征服务(Feature Service)、地图服务(Mapping Service)、渲染服务(Rendering Service)和分块服务(Tile Service).这7种服务都是用来处理用户发送的一系列请求的,对于使用者是同一对象.通过对这7种服务的API操作,可以实现系统功能.当用户发送请求浏览页面时,首先在站点服务器创建与站点之间的连接,建立用户session,然后创建服务.资源服务主要用来管理资源数据库和地图数据,例如对地图的加载、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地图和渲染服务用来显示和打印地图、管理地图图层和层组以及创建地图图例.要素服务用于保存和返回与数据类型无关的特征数据,利用FDO访问不同格式的地图数据,针对地图数据源执行空间和列表查询,编辑地图(创建、更新和删除).分块服务用来对系统中使用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进行分块,使地图显示平滑连续.MapGuide提供1个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资源,支持大多数普遍使用的空间数据格式、数据库格式和OGC标准.
3 系统功能及实现
对系统的功能设计,主要突出增强可视化数据管理,对生产流程中的井、管线、各种站库设备的动态实时监控维护功能,并对其进行设计及动态关联显示等.具体功能模块见图2.
图 2 系统功能模块
3.1 地图及图层浏览
地图包括地形图、地面系统图、工艺流程图、站内平面布置图等.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图形信息进行放大、缩小、漫游、要素选择、缩放到选定区、快速返回初始页面等功能.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做背景的情况下,可直接从计算机屏幕上查看地面管线、井位、站库等在野外的真实位置.实际效果见图3.
图 3 系统浏览界面
浏览功能包括专题图层的分层浏览和不同专题图层的叠加浏览.由于各种信息均以图层方式存储显示(如油井、水井、集/输油管线、集/输气管线、站库等都分别为1个单独图层),可以选择单独显示,如只显示所查看区域的油井图层;也可以选择不同图层的叠加浏览,如同时显示所查看区域的油井图层和集/输油管线图层.这样,就可以对不同层面上的生产流程分别进行考察或综合分析.
3.2 数据管理
江苏油田提供大量实验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如井(油井、水井、气井)、管线(油管线、水管线、气管线)和各类站库(联合站、计量站、中转站、配水间、注水站等)的坐标数据及其内部各种设备(泵、罐、分离器等)的本身数据和维护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房屋、道路、水池等).由于其过去均以Excel表格形式存储,需要转换成具有统一参考坐标的SHP文件,再进行相应的管理维护.
根据油田实际需求建立相应数据库,需要归纳划分各种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的实体,从概念模型设计到抽象模型设计,建立可提供强大搜索支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以支撑用户对各类信息和流程的查询、浏览和分析(见图4).[8]另外,对数据操作进行权限分级设置,通过设置管理员权限,使管理人员通过用户验证,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更新等管理维护.普通人员只能进行浏览、查询操作,不能增删数据库.相应界面效果见图5和6.
图 4 数据管理示意图
3.3 地图查询
对不同专题图中要素的查询显示及对地面信息的查询是GIS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分为2种查询.
(1)对空间要素的查询(包括油水井信息查询和管线查询等).这种查询是对MapGuide Web Server Extensions提供的MapGuide Web API进行二次开发而实现的.为了检索现有要素,并通过一定格式返回查询结果,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①创建查询:
Query = new MgFeatureQuery-Options().
②创建filter限定查询条件:包括basic filter和spatial filter,也可以组合使用.
③查找要素:使用MgFeatureService::SelectFeatures()方法,查询包含要查找要素的要素类.
④调用MgFeatureReader::ReadNext()方法,继续读取要素到feature reader中.
⑤使用MgFeatureReader::GetGeometry()方法获得geometry数据,此时数据格式为AGF格式.
⑥使用MgAgfReaderWriter::Read()方法把AGF格式转换为MgGeometry对象格式.
⑦返回查询结果.
(2)对空间要素的属性进行查询(包括站库信息查询、站库设备查询以及联合站的流程查询等).此功能主要在构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通过对各种属性数据的组合查询,得到所需数据结果列表,并提供把结果列表转化为Excel格式表格的功能,为日常工作提供方便.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可以通过MapGuide支持的FDO接口对各种数据格式进行统一管理及关联显示,见图7.
图 7 查询结果界面
由于油田系统的数据量较大,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时,如果按传统页面交互来操作,其响应效率是个很大的问题,而MapGuide在浏览器端支持AJAX技术,因此在浏览器端显示查询结果时,可以利用其与服务器应答的异步性,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利用JavaScript 处理DOM数据,并依据XHTML和CSS(Cascading Style Sheet) 规范进行界面绘制.
3.4 地图设计
油田的工程设计规划人员对专题图的设计有很大需求.此功能的开发可以使用户在浏览器端,结合地形图、坐标系统直接创建临时层,进行点(油井、水井等)、线(管线等)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以此更新地图或设计新地图(功能界面见图8).由于有相应的参考坐标系,还可以在设计地图时,及时准确地得到各个点的坐标,有利于与油田其他各种空间信息相融合.
图 8 地图更新界面
MapGuide在Resource Database中以XML文件存储map definitions,layer definitions,data source connections,symbol definitions和Web layouts.这些XML文件被称为resources,以目录结构存储在Resource Database中.每个resource有2个基本组成部分:header和content.content就是XML文件本身,header也是XML文件,用来定义access permissions和resource的元数据.因此,不用读完文件全部内容就可立即分辨出definition的类型.所有resource XML均根据W3C XML schema描述.
地图设计功能的实现主要针对以XML格式存储的resource进行操作.Resource Database分为2个存储容器:library repository和session repository.library repository 用来存储resource文件,可以对其编辑和管理,是所有用户共享的;session repository 存储特定用户信息,只有此用户有访问权限.当session结束,session repository中的信息也被删除.在进行地图设计时,首先创建临时层,保存层的定义为1个resource,存储在session repository中,再把这个resource添加到地图中.具体步骤如下:
(1)把XML格式的layer definition添加到地图中,返回层对象.
(2)添加这个新层的definition resource到session repository中.
(3)把已经保存到session repository中的这个layer resource添加到地图中,返回层对象.
(4)添加这个新层到group中.
如果只是想根据地形查看一下设计效果,则可直接删除临时层,并不会被写入到数据库中;如果确定要添加点(油井、水井等)、线(管线等),则需要把临时层转换为永久层,写入到XML数据库,存储在library repository中.
byteSource = new MgByteSource(layerDefinition,strlen(layerDefinition));
byteSource.SetMimeType(MgMimeType::Xml);
resourceId = new MgResourceIdentifier(“Library://LayerName.LayerDefinition”);
resourceService.SetResource(resourceId,byteSource.GetReader(),null)
在地图设计中,以直观地形图等专题图为背景,参考标准坐标系,实现实时距离量算,对具体生产应用的帮助非常大.该功能也在创建临时层基础上实现.它以SRS(Spatial Reference System)为单位计算,首先创建1个MgCoordinateSystemMeasure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MgGeometry::Distance().例如,计算2个MgGeometry类型对象a和b之间的距离时,使用SRS完成以下步骤:
measure = new MgCoordinateSystemMeasure(srs);
distInMapUnits = a.Distance(b,measure);
distInMeters = srs.ConvertCoordinateSystemUnitsToMeters(distInMapUnits)
在用户使用实现距离量算功能的同时,在地图上实时显示出所量算的路线线段.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显示线段的功能:(1)把数字化坐标从客户端传递到服务器端;(2)创建临时要素源,用来绘制线段;(3)创建1个图层,用来显示上一步的临时要素源.
4 讨论与总结
本系统使用Autodesk公司的开源GIS平台MapGuide开发油田地面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对空间数据支持非常好的WebGIS技术,建立1个共享管理平台,实现油田地面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并在江苏油田的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充分证明此系统的可行性.开源软件的应用使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也更容易被推广.下一步还将充分利用WebGIS的优势,开发与PDA的集成,使油田的野外作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 赵明宸,韩林. 基于WebGIS的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8):225-226.
[2] 胡正才,张李超,王刘记. 基于XML和Web服务的开放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案[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8,17(1):96-100.
[3] 庞鲲,邢汉承. 多种非空间数据与GIS应用的集成[J]. 计算机辅助工程,2003,12(3):56-60.
[4] 谈可莉,徐浩.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6(1):8-11.
[5] 毕硕本,冯磊. 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总体设计[J]. 东北测绘,1998,21(4):33-36.
[6] 谢亮,胡明. 组建基于WebGIS的油田信息系统的构想[J]. 西部探矿工程,2006 (10):298-299.
篇9
关键词:数据采集;ifix;监控软件;PLC;服务器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942-02
大港油田始建于1964年1月,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盐碱滩已建设成为一个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原油加工、机械制造、科研设计、后勤服务、多种经营、社会公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油气生产基地。随着信息量的增大,目前油田的管理监控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管理系统的需求。
目前的天然气信息采集系统是将天然气所辖的大港分输站、大港处理站、沧州末站的数据集中在天然气管理中心显示并与局域网进行数据的共享,由于现在的系统无论从安全、维护还是效率方面都无法满足安全管理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改良方案。
1系统介绍
1.1原系统介绍
原系统的监控软件主要采用力控软件,主服务器从PLC和流量计算机中采集数据,带DATASERVER组件,在埕海值班室有一个从站,数据通过网络从主服务器采集,主服务器通过web方式和从站进行通讯,操作人员在从站上都能完成监控。由于是人工完成监控,所以存在着危险和低效率等问题。
1.2 IFIX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介绍
IFIX分布式[2]、客户/服务器结构包括了可灵活构造的服务器(SCADA Server)和客户端(CIient、CIientTS和WebServer)。然而对用户来说IFIX却是一个集成的完整系统,每台计算机有自己的节点名,每个数据项都有自己的点名。IFIX网络中数据的读取都通过标识SCADA Server节点名、数据点名及数据域(如CV表示当前值)来识别。
2系统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2.1系统特点
替代现场人工手动查表抄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费用;工程建设周期短,扩充性强;提供高可靠性,保证不间断的监控;传输速率高,实时性强;可灵活方便地进行安装;可扩充支持远程监控,数据的开放性;设备成本低,性价比高。
2.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所采用的设备与技术能适应以后发展。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当增加新的监控单元时,只需增加少量设备,适当添加修改软件模块即可。可形成整个网络的一个开放系统,能容入不同厂商的产品。系统功能灵活,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可将各类型资源的利用都溶入组网方案之中。能满足监控单元无人值守的业务需求,软件功能全面,配置方便[3]。设备按工业级标准选配,监控中心和监控单元之间运行稳定可靠。从用户角度出发,系统能使机房少人甚至无人值守成为可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降低系统成本,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系统具有很快的响应时间。
3系统设计
3.1大港分输站
现有多台流量计算机分别采集输往天津以及以外地区的天然气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现场温度,压力等参数。目前具有三套上位监控系统,组态软件版本不一致,有的版本老久,不能很好的兼容。
基于现状,可以采取将三套监控系统整合为两套统一版本的系统。每套监控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将输往各地的流量计算机的 数据实时采集上来,实现实时数据的查看,保存,报警的提示以及棒图,趋势曲线的查看,报表打印功能,并且要求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总调度中心通过企业网络,建立数据远传功能,采用OPC规范以及COM/DCOM技术实时提取数据。
3.2直输机站
现有一套监控系统,版本为FIX32,负责监控PLC的数据。现需要将监控系统上位软件升级为IFIX3.5版本,将原有的FIX32系统去除,各功能要求在IFIX3.5平台上重新设计,开发。包括实时数据显示,控制,曲线图,报表数据,现场流程图等,同时提供数据开放性接口。可以达到良好的平台统一性和兼容性,总调度中心通过企业网络,建立数据远传功能,采用OPC规范以及COM/DCOM技术实时提取数据。
3.3沧州末站
现有一套监控系统,版本为FIX32,负责监控流量计算机的数据。现需要将监控系统上位软件升级为IFIX3.5版本,将原有的FIX32系统去除,各功能要求在IFIX3.5平台上重新设计开发。包括实时数据显示,控制,曲线图,报表数据,现场流程图等,同时提供数据开放性接口。可以达到良好的平台统一性和兼容性,总调度中心通过企业网络,建立数据远传功能,采用OPC规范以及COM/DCOM技术实时提取数据。
4系统功能
大港分输站,沧州末站监控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以实时通讯技术为核心,涵盖了工业控制、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较为复杂的综合系统。它主要完成对输气站环境空间的实时监控。
1)实时画面监控:
通过IFIX软件将工艺流程图绘制在画面上,将各种状态,数据表现在工艺流程图中。
2)实时数据监控
利用软件实现输往天津以及以外地区的天然气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现场温度,压力等参数的采集,通过参数表形式实时显示。
3)报警功能
利用IFIX软件强大的报警管理功能,通过配置重要数据的报警极限,报警区域,事项报警的及时性,使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异常处理。
4)历史数据打印,曲线查看功能:
利用软件可以将历史数据保存到本地计算机,可随时进行查看,打印,并可以通过趋势曲线图直观的表现出来。
5)棒图
将各个单元参数通过棒图的形式直观的表示,方便工作人员的快速查看。
5结束语
该文对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生产信息采集及远传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IFIX的信息监控系统。并对新旧系统进行了比较,对新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系统的验证。验证信息表明本系统很好的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控制和数据的共享,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钱锋.基于iFix组态软件的工业实时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4.
篇10
一、油田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意识缺失。对于油田企业而言,设备的采购和养护占用了大量的运行成本,如果设备财务管理不合理,那么经济效益的提升将无从谈起。设备财务管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盲目地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无法充分发挥旧设备的应用价值,不能做到有差别、分步骤地进行零件或整体设备的更换。二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不强,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产生效益的较低,降低成本支出效益。机器设备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加强资源的管理在降低财务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油田企业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2.预算管理不透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油田企业的预算管理思路是从控制日常开支入手,强调过程管理,很少进行科研项目的独立核算,导致预算财务管理不合理。油田企业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发油田项目,对预算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既不能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软件,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对预算经费进行全过程、细化管理,更不能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就导致绩效得分管理混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可预算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现象。此外,油田企业的内部审核制度并不完善,预算的监管和跟踪手段简单、低效,无法及时发现、制止企业资金乱用的现象。3.预算编制欠科学。申请项目部门在编制预算时,绩效意识淡薄,主要是凭经验估计,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信息编制预算,导致预算编制的不合理。由于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殊性,由于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及复杂性,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难度非常大。并且项目负责人为确保申报的项目被批准,通常重点放在提供申报项目的内容。经费预算作为一个附带内容,不被重视。项目预算开支缺乏科学的预计和测算,只凭着经验估计,存在虚增经费预算的情况,实际使用和预算相差甚远。事先编制的预算没有为以后的预算执行打下基础。在项目立项时,一些项目负责人,要么巧立名目,抬高预算总额,要么预想不到,要不压低预算总额,使项目计划缺乏严肃性,预算失去真实性,也造成财务决算不真实。
二、油田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家的财经法律制度不完善。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油田企业的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受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的影响。完善的财经法律制度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是企业财务人员实行财务管理的依据,是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的高压红线。但我国现行的财经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不能有效指引并规范油田企业的财务管理,其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可行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有漏洞,无法有效保证财务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2.企业的内控制度有待加强。企业管理中财务监督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作支撑。建立内控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契合了财务管理的目的。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油田企业的内控制度建立得相对较晚,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继而油田企业的内部财务责任划分不清,对财务管理目标不能进行有效落实,对经济活动不能进行有效控制等。
三、加强油田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