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形电流表范文

时间:2023-03-21 05:0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钳形电流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钳形电流表

篇1

2、被测电流所通过的导线可以不必切断就可穿过铁心张开的缺口,当放开扳手后铁心闭合;

3、穿过铁心的被测电路导线就成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其中通过电流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从而使二次线圈相连接的电流表便有指示,测出被测线路的电流;

4、钳形表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的拨档,改换不同的量程,但拨档时不允许带电进行操作;

篇2

2、把档位摆放在交流电流最大的档位位置上;

3、把钳型万用表卡钳口打开分别让电源电线穿过;

4、读取数字,如果数字太小,可以把电流档位降低一档;

篇3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临床疗效; 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69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13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071

近年来,膀胱肿瘤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主要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男性患者,对于该疾病的患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和长期吸烟、长期接触芳香类物质及尿液中毒素长期刺激等相关,主要的临床症状以肉眼血尿为主,同时患者还具有尿潴留、小便淋漓不尽的感觉,甚至具有尿路感染症状等[1-2]。临床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对于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危害,而临床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可保留患者膀胱,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也比较高,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疗效显著,简单易行[3],为探析其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本文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3.2±4.3)岁,多发性肿瘤15例,单发肿瘤37例,肿瘤大小0.8~2.5 cm,平均(1.2±0.3)cm,移行上皮细胞癌42例,移行状瘤10例,肿瘤分级:Ⅰ级17例,Ⅱ级35例,Ⅲ级0例;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54.2±4.4)岁,多发性肿瘤14例,单发肿瘤38例,肿瘤大小0.8~2.5 cm,平均(1.2±0.3)cm,移行上皮细胞癌43例,移行状瘤9例,肿瘤分级:Ⅰ级16例,Ⅱ级36例,Ⅲ级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 本组5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均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仪器:电切镜购于德国,参数设定:电切功率170 W,电凝功率为70 W,采取生理盐水清洗仪器,52例患者均给予截石位,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采取膀胱镜对患者肿瘤浸润的情况、肿瘤大小、数量及肿瘤位置及带蒂情况等进行密切观察,以免术中发生肿瘤被遗漏的情况,待确定后,进行手术操作。术中,首先从肿瘤最底部1 cm的部位正常黏膜处开始切除,并自浅至深进行切除,直至较深的肌层,先切除比较小的且具有蒂的肿瘤,再进行瘤体比较大的肿瘤切除,最后将瘤体及残碎组织从膀胱内吸出,并进行膀胱冲洗。手术完成后,患者留置尿管,选择三腔气囊导尿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及患者尿量,根据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膀胱冲洗和拔管。术后1周,给予患者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采取1000 mg的吉西他滨加入40 ml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膀胱灌注,保留时间为60 min,之后每周进行一次,连续使用8次后改为每个月1次,连续10次,术后定期进行复查膀胱镜,每3个月一次。

1.2.2 对照组 行常规开放性手术。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卧位截石位,切口在下腹部的正中直至腹腔,对患者盆腔两侧的淋巴结进行清扫;之后又使用电切刀将患者所有的肿瘤及周围组织(2~3 cm)切除,再进行冲洗,最后关腹。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手术需要的时间、术中总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等,并对本组患者进行8~12个月的随访,记录本组患者复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35.2±3.2)min、术中出血量(45.2±4.2)ml、术后导尿管置管时间(5.4±2.1)d及恢复时间(7.5±3.2)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研究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1.54%(6/52),其中5例患者再次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治愈,1例患者放弃治疗。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92,P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该疾病的浸润程度临床上可分为浅表性膀胱肿瘤和浸润性膀胱肿瘤,前者占膀胱肿瘤的80%左右[4-5]。

临床上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有常规开放性手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开放性手术切口大,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且恢复时间长,患者不予接受[6]。相对比前两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以反复进行治疗,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手术方式,不过该术式对于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十分容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造成影响[7]。在进行电切之前,通过膀胱镜对患者的肿瘤情况(肿瘤大小、数量、浸润程度等)进行仔细观察,确定肿瘤和输尿管的关系,进而确定切除的范围,从而进行有序的切除,术中做好止血工作,保持术野清晰,同时术中可使用蒸馏水机械能灌注,这便可有效预防杀死脱落的癌细胞,减少种植的可能。在操作中采取电凝法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同侧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情况,同时对于多发性肿瘤患者来讲,肿瘤切除自小至大缓慢进行能够有效避免大的肿瘤切除后由于出血对小的肿瘤造成的影响,在进行小的肿瘤切除时,由于在基底处比较容易被暴露,因此在操作中可以直接采取电切襻放于肿瘤基底处进行切除,对于较大肿瘤可从一侧进行蚕食样逐刀进行切除,避免术野不清晰造成失误。因此,对于多发性肿瘤患者,操作者应坚持“自小至大、自易至难”的原则进行[8]。

研究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比较彻底,直至深肌层,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平均(35.2±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5.2±4.2)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此结果说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这与甘伟胜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并发症中,本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膀胱穿孔情况,术后未出现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说明,该手术方式安全性好,同时也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患者术后导尿管置管时间(5.4±2.1)d;复发6例,复发率为11.54%(6/52),其中5例患者再次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治愈,1例患者放弃治疗。此结果说明,该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同时也可以重复进行治疗,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安全方案。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能够重复治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红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63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12(3):109-110.

[2]乔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42 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2(9):1411-1412.

[3]史沁兵.3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疗效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0(3):102-103.

[4]左玉良,王朝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防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923-924.

[5]李双辉,张志宏,徐勇,等.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3):215-218.

[6]范志强,刘久敏,单炽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103.

[7]郭世华.膀胱肿瘤膀胱部分切除与经尿道单纯电切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51-152.

篇4

【关键词】功率法;测试;效率

离心泵在石油矿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无论输油、输水以及输送化学药剂,绝大部分使用的动力设备都是离心泵。所以测定离心泵的效率,可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离心泵的效率,并掌握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的方法。通过技能操作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是了解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安全注意事项,了解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使用规范,了解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在集输中的作用。

通过测定离心泵的效率操作练习,可以使学生形成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技能之长,激发学生的技能练习激情,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离心泵的效率

由于离心泵内有各种能量损失,任何泵不可能把动力机输入的轴功率完全地传递给液体,成为有效功率。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泵的效率。离心泵的能量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三大部分。离心泵的总效率是考虑到容积损失、机械损失和水力损失后的效率,是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水力效率三者的乘积。泵组的效率为泵效率和电机效率的乘积。

在离心泵能量转换能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能量损失。要提高泵的效率,做到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离心泵,必须研究泵内各种能量损失。造成离心泵组效率低的因素主要有:泵本身效率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同样工作条件下的泵,效率可能相差15%以上。离心泵的运行工况低于泵的额定工况,泵效就低,耗能相应地高。电机效率在运用中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择一台高效率电机是致关重要的。机械效率的影响主要与设计及制造质量有关。泵选定后,后期管理的影响比较小。水力损失包括水力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不可避免地造成叶轮及导叶等部件的表面磨损,水力损失就会增大,水力效率将降低。

泵的容积损失又称泄漏损失,包括叶轮密封环、级间、轴向力平衡机构三种泄漏损失。容积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设计制造有关,更与后期的管理有关。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也将降低。由于过滤缸堵塞、管线进气等原因造成离心泵抽空及空转,也可以使泵效降低。泵启动前,员工不注重离心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暖泵、盘泵、灌注泵等基本操作规程执行不彻底,经常造成泵的气蚀现象,引起泵的噪声大、振动大、泵效也会降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泵效,保证油气集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用功率法测定离心泵效率的操作

需要准备的工具、用具及材料:150mm标准压力表一块、150mm标准真空压力表一块、钳形电流表一块、万用表一块、秒表一只、250mm活动扳手一把、17mm固定扳手一把、250mm螺丝刀一把,10m密封胶带一卷、棉纱若干,B5记录纸4张、记录笔一支,计算器一个。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去离心泵机组现场进行操作练习。

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操作步骤:

2.1 选择和检查测量仪器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的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标准压力表和标准真空表,检查其是否在检定周期内,运行灵敏可靠。

2.2 将泵的进出口压力表更换成相应量程的标准压力表,可以准确地读取压力数据。

2.3 调整泵运行状态

用泵的出口阀门调整好泵的运行状态,使泵的工况达到泵的铭牌规定的额定扬程状态,录取数据资料。

2.4 检测泵的性能参数

在机泵运行平稳,电流、电压、压力、流量等参数稳定的情况下,同时录取泵的进出口压力、流量、电流、等参数,为计算泵效打基础。

2.5 根据测量数据和查看数据,用公式计算泵的效率

N有=■

N轴=■

η泵=■×100%

Δp=p出口-p进口

式中:Δp――泵进出口压差,Pa;

Q――泵的流量,m3/s;

U――机泵运行时测定的电压,V;

I――机泵运行时测定的电流,A;

cos?准――功率因数(给定或由厂家提供的N轴―cos?准曲线查出)

η电机――电动机效率(给定或查电动机效率表)

N有――泵的有效功率,kW;

N轴――泵的轴功率,kW;

η泵――泵的效率,%

2.6 测算离心泵效率的计算过程

需要准备的材料是1张技能考试卷,1支中性笔,1个计算器。需要做的计算过程是计算有效功率;计算轴功率;计算离心泵效率;计算平均值。该项目为技能笔试,根据评分标准,以卷面内容进行评分。本项目主要测量考生对测算离心泵效率掌握的熟练程度。

考核时限准备时间为1分钟,不计入考核时间。正式笔试时间是20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到时停止答卷。经过正规训练的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测算操作。

计算有效功率:N有=ΔP×Q/1000

计算轴功率:N轴=1.732UIcos?准η电

计算离心泵效率:η=N有/N轴×100%

计算平均值:效率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η=(η1+η2)÷2

3 测定离心泵效率操作的技术要求

3.1 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时,测量过程中不可以转动开关,以免转换开关产生电弧,而损坏开关和表头。损坏设备就会取消操作,表明该项操作是不合格的。需要学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3.2 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开关要旋至空挡或交流电压的最大档。为下次使用提供保障,并不损坏仪表。

3.3 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前,应先将指针调零,估测被测电流数值,选择合适的档位,本着先高档位向低档位逐次调档位的方法,调至合适档位测量,以免烧毁电流表。这个操作有一些技巧在内,要凭借经验,去选取合适的挡位和量程,否则影响测量效果。

3.4 测试压力时,要求标准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0.2级,才能使测量误差符合要求,读数才算准确,两块压力表分别安装于泵的出口与进口的法兰处,控制闸门应全开。

4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时,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读数时要注意安全,切勿触及其他带电部分。

4.2 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时,手指不要触及表笔的金属部分和被测导线。

4.3 钳形表测量电流时,若被测导线为裸导线,必须将邻近的各相裸导线用绝缘板隔开,以免张口时发生短路。

4.4 在高压区开关泵进出口阀门时,要侧身,避免丝杠飞出伤人。

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时候,教师要近距离纠正并指导错误,然后进行链接式技能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正确使用功率法(流量法)测试离心泵效率。并调节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使之在理想工况下工作,发挥离心泵的效能,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完成油田生产岗位的工作,达到技师学院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流测试法;钳形电流表;工作电流;接地电阻;电缆故障测试仪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ing method and end voltage method in the street lamp cable faults detection abuse and limitations point, the current test method innovation, and work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ble faults tester, obvious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fault point search and speed, but also reduce the detection risk.

Keywords: current test method; Clamp ampere ammeter; Current work; Grounding resistance; Cable fault tester

中图分类号: TM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几年来,大多城镇实行城市亮化工程,路灯施工项目增多,同时运行维护工程量相应加大,如何简单、快捷、准确的检测路灯电缆故障点位置,这是所有路灯施工管理总站十分关心的问题。路灯工程施工维护是保证城市交通安全的关键。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重复的工程量大、程序繁琐、耗时费力,方法不当又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路灯回路是长距离持续负荷回路,在出现故障时,会有很多种表现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从早期的绝缘电阻测试法和末端电压法一直到现在采用的电流法来判断某相邻杆间的电缆故障,并最终可以用电缆故障测试仪精确到某一点进行定位修复。

每种测量手段都有局限性,如何优选方法是代表检测手段高低的尺度。通过在施工中实践研究,对适用的方法归纳总结,创新电流测试法并灵活应用,大大提高故障点查找的效率及速度、削减了测量过程的风险,为路灯工程交工及保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 路灯电缆故障表现形式及现状概述

电缆故障分为短路和断路两种基本形式,在路灯电缆故障中短路一般是单相对地短路,断路的情况比较好处理,这里暂不做论述。

造成短路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说有:灯头接地;灯线对灯杆接地;灯线或电缆某一线芯在路灯杆底座和基础中间造成的电缆短路;由于电缆头两侧长短不一在灯杆里有应力作用,顶在灯杆内壁,绝缘层破坏发生短路现象;外力造成电缆的损伤对大地短路等。

表现出的症状是:工作电流大、末端电压低、开关跳闸。

市面上通用的电缆故障测试仪需要断开电缆首尾两端,在首端加入高压脉冲电流用声音放大器在这个路径上靠电火花的声音去需找故障点。但这种方法不适合路灯回路,因为整个路灯回路在施工中每个灯杆断开后重新用接线端子连接后缠绕绝缘,几乎每个路灯杆内的接线端子下端的缝隙都不会完全绝缘,造成整个回路泄漏点多,无法正常检测。还有一种通用于路灯电缆故障检测范围内的仪器:DTR-3051型路灯电缆故障测试仪,但这台仪器的缺点是必须精确在2-3空杆间才能相对精确查找故障点。有其他电源或信号干扰的路段只能在一个间隔内能较精确查找。

所以现阶段,用常用工具查找故障点发生地段的工作依旧非常重要。

二. 传统检测方法弊端及局限性分析

传统的处理方法有两种形式:绝缘电阻测试法、末端电压法。

(1)绝缘电阻测试法:用优选法,将电缆在中间处的路灯杆内断开,两侧摇测电缆接地电阻,确定故障大体段落后逐级缩小范围。弊端为:为了保证接地电阻的摇测,必须把所有路灯的灯杆内开关全部关掉,否则无法测量。而且优选法的几率非常平均。比如一个回路长1.5km,带42基路灯,那么找到故障段的频率为5次,最后电缆头必须重新恢复原样。由于拆、装的工作量大,这种方法尤其在冬季实现起难度很大。灯线及灯头接地问题不能一并排查,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2)末端电压法:由于线路长加之短路点接地性能不好,单相接地体现出电流大而不跳闸这个事实已经被普遍被接受,使用末端电压法能够很好地解释短路点的方向。做法是通过优选法在相应路灯杆将电缆开断,从箱变送电测量开断点电压,如果电压在允许降低范围内恢复电缆头继续向后检测(一般在215v以上)。但需重复停、送电,并需要首段、末端两个人很好地配合,危险系数较高,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拆、装工作量。如果短路电流过大,导致开关跳闸则无法采用。

这两种方法共同的局限性是遇到有的回路灯杆内预留电缆头短,致使电缆头无法正常开断,必须选择拔杆才能测量,而拔杆需要动用机械设备辅助才能完成。

三. 电流测试法的基本原理

经反复试验总结出了电流测试法(见图1),这种方法比较直观有效。做法是在首段拆掉其它没有短路的两相电缆头,使用钳形电流表在灯杆内检测线路上短路相电缆的电流,使用优选法逐步指向短路段,寻找电缆中突然下降或零电流一级杆,这级杆与前一级杆间即为短路点发生段。

图1 电流测试法原理图

接地电阻可以计算得出:R=(U1-U2)/(a1-b1)。当a1>b1,b1≥0时,n至n+1间必存在短路点。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电缆头开断,大大减少了没必要的拆、装工程量,对灯头、灯线短路点的测量直接涵盖,不需要单独查找。

四. 电流测试法的应用

基本方法有许多局限性,针对开关跳闸和灯杆内电缆头短无法测量电流等情况又通过反复试验,衍生出以下两种变化:

(1)短路点接地良好,短路电流过大,导致开关和电缆无法承受,不能持续送电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为了能够检测到有效的电流,在电缆首端串入可变电阻起到降压限流的作用就可以继续用电流追踪故障点(见图2)。

图2电流轨迹法变化1

检测电流可以计算得出:a2=(U1-U2)/(RP+R)+b2。利用对RP阻值的适当控制可以把电流限制到10A左右,在可变电阻器出线侧即测量侧电压可以计算得出:U3=(U1R+U2RP)/(R+RP)。这个电压值经常只达到几伏或十几伏,大大降低了测量者的风险系数。

(2)个别灯杆内电缆头短,钳形电流表无法测量时可以选择挖土找到电缆后用表直接测量整根电缆的电流,因为这时整根电缆只有短路相有电流,电流表不会受到矢量干扰,完全可以感应到电流的存在,虽然受钢铠屏蔽的干扰数值不十分准确,但靠这个电流的轨迹也足够找到短路点;电缆被铺在混凝土及道板下方时为减少破坏面积还可以通过测量灯杆的接地母线电流初步排除电缆头或灯杆、灯线接地情况(见图3)。

图3 电流轨迹法变化2

五. 效果分析

通过近几年施工现场的施工实践,总结电流测试法有以下优点:

(1)测试故障点的时间从一天以至于几天的时间减少为约一个小时的时间。

(2)机械的使用上基本降低为零。

(3)通过降压限流把测量环境电压降至安全电压,有效地降低了检测风险。

结论

篇6

[关键词]电动机定子绕组 短路故障 修理

中图分类号:TM9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149-01

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重要组成,煤矿井下用的电动机因潮湿、异物碰伤、频繁启动、过载与堵转时机械力及电磁力的冲击,均会使定子绕组绝缘受损,以至出现故障。

1、绕组短路的原因

造成绕组短路的原因通常是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偏高或波动太大,机械损伤,绝缘老化,使用或维修中碰伤绝缘等。绕组短路使各相绕组串联匝数不等,磁场分布不均,造成电机运动时振动加剧、噪音增大、温度偏高甚至烧毁。

2、绕组短路的类型

绕组短路有三种类型:匝间短路-----同一线圈内匝与匝之间短路;极相组短路-----极相组引线间短路;相间短路------异相绕组间发生短路。

3、绕组短路故障的检查方法

(1)、外观检查法 短路较严重时,在故障点有明显的过高热痕迹,这里绝缘漆焦脆变色,甚至能闻出焦糊味。如果故障点不明显,可使用电机通电,运行20分钟左右迅速拆下定子,用手探测,凡是发生短路的部分,温度比其他部位都高。

(2)、电流平衡法 使电机空载运转,用钳形电流表或其他交流电流表测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在三相电源和绕组都对称时,三相空载电流是平衡的。若测得某相绕组电流大,再将三相电源相序交换后重测,如该相绕组电流仍大,则证明该相有短路存在。

(3)、直流电阻法 利用电桥或万用表低阻挡,将电动机接线盒中三相绕组的接头连片拆去,分别检测各相绕组的冷态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存在。若要具体判断是哪个极相组或线圈有短路,可在电桥引线或万用表上连上尖针,先后分别刺进极相组(或线圈头尾接头处)进行测量,凡电阻明显小的极相组(或线圈)多有短路存在。

用直接电阻法检查绕组的相间短路时,使用兆欧表更为方便,检查时仍然先拆去电动机接线盒中的接线片,然后将兆欧表L、E接线桩上的两根输出线分别接待测的两相绕组端头,按120r/min的转速摇动手柄,指针稳定的位置,即指出被测两相绕组的绝缘电阻值。若该电阻值明显小于正常值或者为零,则有相间绝缘不良或短路存在。

(4)、电压降法 对有短路故障的相绕组通以低压交流电或直流电,将万用表置于相应交流电档,或直流电压档,两表笔连上针尖,分别刺得每个线圈首位连线中测各线圈两端电压降。若测得某线圈电压降小,则该线圈内有短路存在。

(5)、短路侦察器法 将已接通交流电源并串有电流表的短路侦察器放在定子铁芯槽口并沿定子内圆逐槽移动,在短路侦察器经过无障碍线圈时,相当于副边开路,电流表示数很小。当它经过短路绕组时,这个短路绕组相当于变压器副边绕组被短路接通,此时电流表的读数比短路侦察器放在其他槽口时要大。若不用电流表,也可用废弃钢锯条放在距短路侦察器中心所对槽口一个节距的另一个槽口上,并与短路侦查器沿着定子内圆保持等距离移动,移到有短路绕组的槽口时,废钢锯条立即产生振动,发出响亮噪声。钢锯条发生振动的槽口和短路侦察器跨接的槽,就是短路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在的槽。用短路侦察器检查绕组多路并联的电动机时,应把各并联支路拆开,若是形接法,也应该拆开,使绕组内不存在环形通路,才能用短路侦察器确定故障线圈。

4、绕组短路故障的修理

绕组短路的修理,可按照下列几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匝间短路 匝间短路时,电流很大。在短路的电磁线上,通常有发过高热的痕迹,如绝缘漆变色、烧焦乃至剥落。若该线圈损坏不严重,可先对其加热,使绝缘物软化,用划线板撬起坏导线,垫入好的绝缘材料,并趁热浇上绝缘漆,烘干即可。若少数导线绝缘损坏严重,在加热使绝缘软化后,剪断坏导线端部,把它抽出铁芯槽,再用穿绕法换上同规格新导线,并处理好接头。若电动机急需使用,时间上不允许对其彻底修理,可采用跳接法。跳接时,把短路线圈的一端割开,并用绝缘材料包好端头,再把线圈首、尾短接即可。采用这种应急措施时注意适当减轻负荷,待条件允许后,再进行彻底修理。

(2)、线圈间短路 这类短路往往是由于线圈间过桥处理不当,迭绕组嵌法不妥,端部整形时敲击过猛等原因造成的。其短路点往往在端部,可采取垫绝缘纸再浇漆予以修复。

(3)、极相组间短路 主要是由于极相组间的连接线上绝缘套管过短、破裂或被导线接头毛刺刺穿,形成短路。在同心式绕组中发生较多。这时可以给绕组加热,软化绝缘,再重新处理套管或在短路部位垫上绝缘纸,再扎线绑牢。

(4)、相间短路 多由于各相引出线套管处理不当或绕组两个端部相间绝缘纸破裂或未嵌到槽口造成。这时只需要处理好引线绝缘或相间绝缘,故障即可排除。

了解并掌握绕组短路故障的检查方法和处理工艺,是维修电机的基本技能,每一名电机修理者都必须牢牢掌握并熟练应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

篇7

[关键词] 黏膜下药物注射;膀胱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064-01

我院在2001年3月~2005年3月将36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分成两组,一组16例,未注射抗癌药物,只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二组20例,经尿道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并行电切术,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5岁,平均49.5岁,病程3周~1年,均以无痛性、间歇性血尿伴不规则血块来院就诊,经B超 、CT及膀胱镜检查确诊,肿瘤单发25例,多发11例,瘤体直径最小1 cm,最大3 cm,位于膀胱三角区10例,膀胱后壁16例,膀胱侧壁10例,术前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T1期15例,T2期20例,T3期1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取结石位,在心电监护下采用硬脊膜外腔麻醉,肿瘤位于膀胱侧壁者加同侧闭孔神经阻滞麻醉,采用德国欧林巴斯电切镜,黏膜下注射针由张家港市沙工医用电器厂提供,为不锈钢制品。经膀胱镜插入膀胱内注射针,抽取5 ml药物(生理盐水40 ml加丝裂霉素C 20 mg或10-羟基喜树碱40 mg),注射于肿瘤基底部的膀胱黏膜下,应用欧林巴斯电切刀在电视系统监视下进行操作。对较小的肿瘤可一次切除瘤体,然后对基底部及其周围1.0 cm的膀胱黏膜做电切(至浅肌层)并电凝止血;对较大肿瘤由于焦痂覆盖,无法判断肿瘤基底部电切情况,可用异物钳摘除焦痂观察,如有残留可继续电切及电凝。为预防黏膜下残留肿瘤细胞,治疗完成后再取上述药物20 ml,经注射针于膀胱黏膜下进行多点注射。此后2周仍定期行丝裂霉素C或10-HCPT膀胱灌注治疗,每次治疗前复查血常规及尿常规。

2 结果

电切后可见瘤体形成焦痂并脱落,基底及其周围呈苍白色凹陷,黏膜下注药可见膀胱黏膜明显水肿。黏膜下注射药物行电切手术20例的患者,获得6~54个月随访,分3个月做一次膀胱镜检查,复发3例,复发率15%。黏膜下未注射药物,单纯只行电切手术的16例患者,获得6~54个月随访,复发5例,复发率为31.2%,以上病例术后均有轻度尿路刺激症状,但对症治疗2~3 d症状消失,无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亦无膀胱挛缩等情况发生。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尿内致癌物质长期刺激是膀胱肿瘤发病的主要原因,膀胱癌术后复发原因除手术切除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外,主要原因是术中不典型增生活跃的移行上皮细胞,肉眼不易发现,使癌旁的肿瘤细胞残留,手术后而癌变,此外癌细胞常可浸润到黏膜下及肌层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内,肿瘤细胞可随之发展成新生肿瘤,通过两组对比,作者认为经尿道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加电切膀胱浅表肿瘤的疗效要比单纯只行电切效果好。

它具有以下优点:①肿瘤基底注射抗癌药物,让瘤体隆起,使电切刀更容易接触病灶,治疗更彻底,无膀胱穿孔之并发症。②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可以杀伤肉眼不易发现的原位癌和增生活跃逐渐癌变的细胞,注射后可引起黏膜上皮变性甚至坏死脱落,肿瘤细胞随之脱落,同时也有利于杀伤黏膜下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内的癌细胞。③药物直接注入黏膜下,自尿道排泄少,药物作用时间长。④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我们认为黏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加电切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提高生存率,而且药源广泛,无需特殊设备,是治疗膀胱浅表性早期肿瘤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amm DL,Riggs DR,Tragnelis CL,et al. Apparent failure of current intravesical,chemotherapy prophylaxis to influence the long-term, course of 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J].Journal, 1995,153:1445-1448.

[2]张卫星.膀胱黏膜下注射方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5,10:281-282.

[3]马卫海. 膀胱黏膜下药物注射方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79.

[4]邓小枫,邵国兴.经尿道高频电气化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5.

[5]那彦群.泌尿外科内腔镜[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8.

篇8

实习科目:电动机与变压器的检测维修管理

实习时间:11月13日—12月8日上班时间:上午,8点-11点下午,12点40分-4点

进厂对自己的要求:

进厂要穿工作服,穿防电绝缘鞋,戴安全帽

不要走近触摸机器设备,同学间不可开玩笑,工作认真,严格遵守纪律

尊敬师傅,给人家一个好印象

注意时间,不要迟到,以班集体为单位进厂

见事做事,灵活运用,结合所学知识,理论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见证理论

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警惕,注意安全

做完工作后注意打扫卫生,工具归位还原,勤快做事

实习感受

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武钢电气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特别是我的班主任代老师的支持我很感动。他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做的帮助和努力是我顺利完成实习的最大动力。

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设备,提高对机电设备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对机电业在工业个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特意安排我们到武钢电气公司实习。武钢电器公司是武汉钢铁公司的老工业基地。

通过实习,我在我的机电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操作经验知识。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两年专科学习的知识水平。

这次能有机会去武钢电气公司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三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至常理论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厂中的生活让自己有了很好的锻炼和体验,提高了自己对厂中生活的适应度,为下一步的工作铺下基石。

在实习中所学的知识

篇9

【关键词】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通道;全细胞膜片钳

迄今大多数学者认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以及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低氧抑制了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激活电压门控的钙通道,引起细胞外钙离子内流,致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从而启动HPV[1]。K+通道既是PAH和HPV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2]。基于此,我们利用传统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k+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PAH和HPV的发病机理,为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70±30g(购于四川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试剂

试剂:胶原酶Ⅺ、HEPES、小牛血清白蛋白、papain、四乙胺(TEA)、4-氨基吡啶(4-AP)、EGTA、dithiothreitol(DTT)等试剂购于SIGMA公司,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溶液配制: 细胞分离液(HPSS)(mmol·L-1):NaCl 130,KCl 5,MgCl2 2.5,HEPES 10,Glucose 10,PH 7.3 (with NaOH);低钙的HEPES液:CaCl2 20umol/L;电极内液(mmol·L-1):KCl 110,MgCl2 2.5,Na2ATP 5.0,HEPES 10,EGTA 10,PH 7.2。

1.3 仪器和材料

解剖显微镜(OLYMPUS SZX12,Japan)、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 IX70,Japan)玻璃微电极拉制仪(Sutter Instrument co, USA)、毛细玻璃微管电极(硬质,购于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玻璃微电极抛光仪(NARISHIGE,Japan)、膜片钳放大器(Axon Instruments,USA)、电子三维微操纵仪(Sutter Instrument co,USA)、12位A/DD/A数模转换器(Digidata 1200 series Interface, USA)、膜片钳刺激程序设置和电信号数据记录软件:Clampex8.1、膜片钳电信号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Clampfit 8.1(Axon Instruments, USA)。

1.4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急性酶分离

单个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获得参照Smirnov、肖欣荣等使用的急性酶分离法分离[3-4]。大鼠用1%戊巴比妥钠以33 mg·kg-1的进行腹腔麻醉后剖胸,游离支气管、心脏和肺,放在细胞分离液(4℃)HPSS中,清洗淤血后,将标本置于冰浴的琼脂盘上,在体视显微镜下沿着右心室分离出左右肺动脉,清理结缔组织,顺肺动脉主干分离肺动脉的分支, 去掉肺动脉主干及1级分支,最后保留2-4级肺动脉分支(φ

1.5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选择细胞形态自然、包膜光滑、包质均匀、折光性好的平滑肌细胞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5-7]。反向将经过过滤的平滑肌细胞电极内液冲灌电极,用微操纵仪移动电极进入平滑肌细胞细胞外液中。细胞封接时,让电极接触细胞表面,轻压成小凹,缓慢释放预先施加在电极内的正压,如果细胞状态好,在30-60s的时间内里即能形成高阻抗封接,达1 GΩ以上,封接很好时可达10GΩ以上。给电极内大约10cmH2O的负压,细胞很快被吸破,此时可见电流电容突然增大,表明已形成全细胞模式。设定输出增益:×1、低通滤波频率:5KHz、采样频率:2KHz,采样间隔100ms。并由Clampex8.1软件设置膜片钳刺激程序和记录电信号。数模转换器(Digidata 1200 series Interface)进行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

1.6 统计学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pClamp8.1、SPSS10.0及Excell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用x±s表示,给药前后差异的显著性用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平滑肌细胞膜上综合性的K+电流

在室温25℃,钳制电压设定为-70mv,给予-90mv到+60mv的阶跃电压,步阶电压为10mv,刺激时间为300ms。当细胞浴液含CaCl2 1.5mmol·L-1,电极内液含Na2ATP 5.0 mmol·L-1及EGTA 0.1 mmol·L-1时,电极内液高浓度的Na2ATP抑制了KATP通道的活性,故此时记录不到KATP电流的存在;因为细胞外液含有生理浓度的Ca2+,同时电极内液Ca2+螯合剂的浓度很低,所以记录到的电流既包含有Kv,又包含有Kca的成分。见图1中A图,从A图可见电流图不太光滑,噪声较大,加入特异性的Kca通道阻断剂TEA (Tetraethylammonium,四乙基胺)5mmol·L-1后,得到的电流图噪声明显减低,曲线变光滑(参见B图),表明Kca电流成分被所TEA抑制,仅剩下Kv电流。为了验证是否为Kv电流,接着我们又加入Kv通道特异性的阻断剂5mmol·L-1的四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约4min后可记录得到C图,从C图可见到电流进一步受到抑制。将A图与B图、B图与C图分别相减得到D图与E图,分别为TEA和4-AP所抑制的电流成分,可见Kca电流所占的比例较Kv小。将A、B、C 3幅图作I-V曲线后得到F图。

2.2 电压激活性K+电流(IKv)

图2 A:电压激活性K+电流

B:62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上记录到的IKV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在同样的刺激程序下,单纯仅仅希望记录到IKv时,将细胞浴液中1.5mmol·L-1 的CaCl2换成等摩尔浓度的的MgCl2,同时在细胞浴液中加入2mmol·L-1的EGTA,在电极内液中加入10mmol·L-1的EGTA,在此条件下,记录到的电流基本是Kv电流。这些电流表现为噪声很低,曲线很光滑,与Kca电流有明显的不同(见图2A)。选择记录良好的62例Kv电流图,以膜电位为横坐标,各个电位下所记录的电流值与+60mv时所得到的最大电流值相比较得到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I-V曲线(图2B)。这样可消除由于细胞大小不一,从而使得电流值也不一样而造成的误差。从I-V曲线我们可见到记录的k+ 电流呈现明显的外向整流特性,k+的反转电位即零电位水平均在-70mv左右,这与大多数文献所报道的一致。在所记录的62例平滑肌细胞中,k+ 电流激活的阈电位为-60mv左右,高于此电位的去极化均可激活k+通道。

为了验证所记录到的电流为Kv电流,我们用4AP(4Aminopyridine,四氨基吡啶),一种特异性的Kv通道阻断剂,加到培养皿中,看其对电流是否有影响。先记录一个未加药的对照电流图,如图3A所示,然后向培养皿中加入定量4AP使其终浓度为5mm·L-1,在等待约4min后重新记录加药后的电流图形,如图B所示,可见电流受到明显抑制,将图A和图B相减,得到图C。可见到加入4AP 5mM·L-1,KV通道被抑制,使电流明显减小,且4AP对Kv电流的三种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以膜电位为横坐标,各电流值与加药前+60mv水平的电流值相比得到I/Imax为纵坐标,分别绘制出给药前后的IV曲线,可见4AP使得K+电流的IV曲线显著下移,即减小钾电流,但在不同膜电位下的减小程度不同,呈现出电压依赖性,随着电位的增大,抑制程度也越来越大(n=10,图D所示)。在+60mv时,电流仅为对照前的37.08±0.086%,抑制了近65.51±11.84%,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n=10,P

2.3 钙激活性钾通道(Kca)

在细胞浴液含CaCl2 1.5mmol·L-1、4-AP 5mmol·L-1,电极内液含EGTA 0.1mmol·L-1的情况下,可记录到噪声很大,去极化后缓慢达到最大值的失活很慢或基本不失活的电流。这与文献报导的Kca电流的特征相一致(见图4A)[11]。为了验证是否为Kca电流,我们将该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TEA 5mmol·L-1加入到培养皿中,以观察电流的改变(见图4B),可见TEA可使Kca电流受到明显抑制。

图4 A:记录到的典型的Kca电流 B:加入TEA电流图形受到明显抑制

3 讨论

K+通道对血管紧张度的维持和血管功能的调节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参与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亦是众多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靶点,在PAH和HPV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9]。对PaSMCs的电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PAH和HPV的发病机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重点记录了Kca与Kv两种通道的电流,在PaSMCs没有观察到快Na+ 电流,这与报道的结果一致。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的电流是宏膜电流,包括不只一种通道电流,而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也不只一种,在分离每种通道电流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如控制灌流液的温度、特定的protocol以及特异性的工具药在一定条件时,可将另外一种或几种通道电流阻断,从而得到希望的电流。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所记录到的K+电流不含KATP与Kir。在包含有Kca与Kv的综合性的K+电流中用5mmol·L-1的TEA可消除由于Kca的存在使曲线不光滑的部分,继续加用4AP则使电流更进一步的抑制,而单独记录出的Kca电流表现为激活缓慢,噪声很大,这与文献[8]报道的Kca电流的特征一致,加用TEA后使电流受到明显抑制,更进一步证实了记录的电流为Kca电流;接着加用Kv通道特异性的阻断剂4AP,可进一步使电流受到明显地抑制,证明该成分为Kv电流。最近的研究表明虽然高浓度的TEA 和4AP对阻断Kca 和KDR 无特异性,但在浓度时阻断的Ik成分确实不同。≤5mmol·L-1的TEA可特异性的阻断Kca通道的电流,而≤5mmol·L-1的4AP可特异性的阻断TEA和CTX(Charybdotoxin,另一种特异性的Kca通道阻断剂)不敏感的K+通道的电流即Kv。

我们在单个PaSMCs上证实有Kv存在,它们在膜去极化时被激活,引起外向的整流性的K+电流,加用Kv通道特异性的阻断剂4AP后可使电流受到明显的抑制,如图3所示。据电压依赖性和药理学的差异,Kv可分为Ka、Kst及KDR,每一个细胞记录到的Kv电流是由这3种成分以不同比例复合而成,根据形状和各种成分比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类,如图A至D所示。Ka(短暂外向性钾通道)电流的激活是电压和时间依赖性的,其介导的电流是在细胞去极化早期出现的外向性钾电流,其特点是具有电压依赖性的快速激活和灭活,是早期复极化电流,图1A记录的电流以Ka为主,图E中IV曲线显示了图A中峰值电流与稳态电流的明显差异。而图D则呈明显的KDR的特征,激活缓慢或基本不失活。从A图到D图Kv电流激活的时间常数逐渐增加。根据文献[10]Kv包括多种亚型,根据分子生物学分类分为Kv1、Kv2、Kv3、Kv4、Kv5、Kv6及Kv9,每型又按发现克隆的次序进一步分类,其中Kv1.4为Ka,实验中我们每个细胞记录到的全细胞Kv电流形状都不完全一样,估计与每一次记录的PaSMCs所包含的Kv亚型所含的比例不同有关。

参考文献

1 Xiaojian Yuan. Voltagegated K+ Currents regulate resting membrane poential and (Ca+)I in pulmonary arterial myocytes[J].Circ Res, 1995, 77(2): 370-378.

2 Nelson MT, Quayle JM. Physiological roles and properties of potassium channels in arterial smooth muscle[J]. Am J Physiol, 1995, 268(4 pt 1): C3-C18.

3 Sergey V Smirnov. Chronic hypoxia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elayed rectifier K+ current in rat pulmonary artery muscle cells[J]. Am J Physiol, 1994, 266 (Heart Circ Physiol. 35): H365-H370.

4 肖欣荣,陈文彬,程德云.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与鉴定[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8, 29(3): 241-243.

5 Hamill OP, Marty A, Neher E. Improved patchclamp techniques for highresolution current recording from cells and cellfree membrane patches[J]. Pflugers Arch, 1981, 391(2): 85-100.

6 B Sakmann and E Nether. Patch Clamp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ionic channels in excitable membrane[J]. Ann Rev Physiol, 1984, 46: 455-472.

7 陈军 编. 膜片钳实验技术[M]. 科学出版社, 2001.

8 Sergey V Smirnov, Philp I Aaronson. Ca2+activated and voltagegated K currents in smooth muscle cells isolated from human mesenteric arterie[J].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92, 457: 431-454.

篇10

关键词:串并联混合谐振;长距离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频率;高压试验电流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0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033

交流耐菏匝槭羌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是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串联谐振是交流耐压试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110kV、220kV电压等级长距离电力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由于存在试验电压高、电容量大等特点,如果单一的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方式,由于被试品对地电容量很大,容易导致谐振频率过低,甚至低于30Hz。因此现场通常采用串并联混合谐振交流耐压试验方式,但串并联混合谐振在实际试验中,存在试验频率不能直接计算、试验电源容量难以估算的问题,这给试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本文通过计算分析,推导给出串并联混合谐振试验频率计算公式和试验电源容量的估算方法,从而给试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 串并联混合谐振试验频率及试验电源容量计算

串并联混合谐振试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

假设试验回路的谐振频率为f,将试验回路右侧的并联电抗器L2和被试品电容等效为电容C1,如图2所示,由于进行该类型高压试验时,土建施工已基本结束,试验场地比较平整宽阔,电抗器可以尽量分散摆放,所以不考虑电抗器之间的互感磁通,即不考虑互感的影响。

两个无源二端口网络等效的条件是阻抗相等,即在该二端口上施加相同电压U,电流I也相同。则:

由上述推导公式可知,试验过程中不同电感量的电抗器L1、L2位置发生改变时,谐振频率将不会发生变化,但流过励磁变的电流I、励磁变输出电压U1及试验电源进线电流i与电抗器L1、L2的关系密切,所以在试验过程中,一般要求将电感量小的电抗器用做并联补偿,以减小流过励磁变的电流I、励磁变输出电压U1及试验电源进线电流i。在试验准备阶段,由于品质因素Q存在不确定性,为准备试验电源,Q值一般取经验值20进行

估算。

2 现场实际应用

对某变电所110kV电力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电缆参数为额定电压64/110kV,型号ZC-YJLW03-Z,电缆长度1300m,截面1×630mm2,电缆对地电容量约为0.26uF。根据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64/110kV橡塑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2U0=128kV,试验时间为60min。试验采用4台220kV、146H、5A的高压谐振电抗器,1台150kVA变频电源,1台7.5kV/5A×4励磁变进行。试验如考虑采用串联谐振方式进行,则需要4台电抗器并联后等效为1台电抗器进行串联谐振。此时计算频率约为51.7Hz,高压试验电流约为10.78A,估算所需电源容量约为104A。考虑现场无法提供如此大的试验电源,试验人员考虑试验采用串并联混合谐振方式进行,即4台电抗器采用1串3并,试验时,在励磁变高压侧接一只50kV分压器,用于监测励磁变高压侧输出电压,励磁变高压侧与串联电抗器用高压引线连接,接一只钳形电流表,变频电源输入侧接一只钳形电流表,此时高压侧等效电阻主要考虑励磁变高压侧电阻和串联电抗器电阻两部分,励磁变高压侧电阻约为150Ω,串联电抗器电阻约为624Ω,等效电阻约为774Ω。按照推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试验频率约为51.7Hz,高压试验电流I约为2.67A,励磁变高压侧电压约为2.89kV,试验电源约为8.6A。现场实际试验后,谐振频率为51.5Hz,高压试验电流I为2.7A,与理论计算数据相吻合,励磁变高压侧电压为4.0kV,品质因数q为32,试验电源输入电流为16.4A。为验证推导出的公式,试验人员更改L1、L2位置,即采用3台电抗器并联后串联在高压回路中用于抬升试验电压,另1台电抗器做并联补偿用,此时高压侧等效电阻约为358Ω。按照推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试验频率约为51.7Hz,高压试验电流I约为8.1A,励磁变高压侧电压为2.89kV,试验电源约为35.6A。现场试验后,谐振频率为51.6Hz,高压试验电流I为8.0A,与理论计算数据相吻合,励磁变高压侧电压为5.5kV,品质因数Q为23.2,试验电源输入电流为66.9A。

通过两次现场实际验证可以看出,谐振频率、高压回路电流与理论计算相吻合,但是励磁变高压侧电压、品质因数及试验电源输入电流与理论计算不符,这是因为110kV电缆终端位于40m高的铁塔上,高压引线很长,随着试验电压的升高,电抗器高压接线柱、高压引线及电缆终端导体都会对空气放电,即产生起晕现象,导致试验回路的品质因数下降,所以励磁变高压侧输出电压比理论计算值要高,而高压回路的电流大小不变,所以导致试验电源输入容量升高,输入电流增加。

3 结语

现场进行长距离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应事先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合适数量的试验电抗器及合适试验方式,使试验频率、试验电流等参数满足试验要求;由于上述理论推导未考虑到电感元件互感的影响,为避免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偏差较大,电抗器之间应尽量分散摆放,以减小甚至消除互感的影响;由于高压引线起晕受高压引线长度、线径、环境温度、湿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实际选择试验电源时,容量要求至少要按照理论计算值的2~4倍考虑,以保证试验电源容量满足试验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电路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