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4-07 09: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耗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南科大智能化;能耗管理;探讨;措施
Abstract: the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aimed 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ampus power consumption, fuel consumption, quantity of heat to use up, cold quantity consumption and water consumption data collection, transmission and analysis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o provide a safe, efficient, low consumption basic guarantee.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lease, optimiz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measures, it has reference to the meaning of the future.
Keywords: south hkust intelligent;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Explor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111.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南方科技大学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平方米:包括实验楼、行政楼、科研楼、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学生活动中心、 教师公寓、专家楼、书院、食堂、体育馆、游泳馆、风雨操场。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南方科技大学校园能耗管理系统通过对冷源系统、配电系统、机电设备、照明系统、水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制定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实现建筑节能。
2. 设计目标
为满足南方科技大学教学性质、规模、管理方式和服务对象业务需求;适应教职员工对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对学习、科研和生活等信息化应用的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和学习环境提供安全、高效、低耗基础保障。
根据《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南科大设置一套校园建筑设施能耗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校园中电耗、燃料消耗、热量消耗、冷量消耗及水资源消耗数据等计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实现对南方科技大学一期工程建筑综合能耗信息的集中管理。
系统基于以太网络结构建立集中管理平台,并支持向上集成。系统遵循分散采集、集中监视,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原则,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集散型管理系统。
3. 系统设计
能耗监测系统由管理应用层、信息汇聚层、设备采集层的三层结构组成。
管理应用层提供管理应用模块:包括能耗区域管理、能耗数据采集、能耗分项计量、能耗设备管理、能效数据分析评佑、系统优化策略、能耗信息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支持灵活组合、自由升级、可扩展等特性,是绿色用能提供决策。
信息汇聚层采用专业的数据库管理和网络集成化技术, 将各用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采集的能耗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处理、汇聚 ,并按照规则进行记录,创建相应的数据存储,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管理。
设备采集层实现各子系统与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将各系统的不同类型和格式的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到数据库,同时可将管理信息传送到各子系统。在绿色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和各用能设备系统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实现方式为建立通用的、模块化的模式。
系统将把各设备统接口协议制作为驱动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驱动模块将各系统的数据以规定的形式伟递给上层,并将上层的管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子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通过如RS485、MBUS、BACNET、LONWORKS、OPC、ODBC、TCP/IP等现场总线和网络数据共享技术实现开放性系统集成。
能耗管理数据中心设在学校信息中心,能耗监测系统服务器设置在信息中心汇聚机房内,管理工作站设置在信息中心一层消防控制中心内。
3.1、检测系统应用模块.
确立建筑能源管理的实施需求后,配置模块所需的采集信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需求包括以下内容:
1)空调系统信息采集
总冷、热水回路流量,总供、回水温度,需独立计量区域的流量及供、回水温度。
各楼层的空调送风温湿度、回风温湿度和新风温湿度。
需独立计量区域的空调箱及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在冷、热水管上分别安装冷、热能计量装置。
对集中式空调冷热源系统的冷、水主管上设置冷、热能计量装置以及相关用电设备,设置电量信息采集装置。
对独立计量区域的送、排风机及空调末端设备设置电量信息采集装置。
对存在加水工艺的补水泵、冷却塔、储水箱等设备的用水信息。
2)给排水系统信息采集
给排水系统的水位、压力等装置信息
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等信息。
需独立计量区域的供水流量、压力等信息。
相关用电设备的用电电量信息。
3)变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信息采集
建筑总用电、主要配电回路用电电量信息。
冷水机组、电扶梯、水泵等大型用电设备的用电电量信息。
建筑总用电、主要配电回路的电能质量信息如谐波等;电能质量调整装置的运行状况;变配电设备保护运行伏况;一般用电回路的电力参数信息如功率等。
对采用变频调节运行的风机、水泵等用电设备的变频器装置,除采集频率外,还应通过标准化通信接口 取其运行状态信息。
4)照明系统信息采集
建筑内不同区域、不同运行时段的照明或部分照明回路的用电电量信息。
建筑总照明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谐波等电力参数;一般照明回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
5)热力系统信息采集
采集锅炉排放参数、总供热量、各回路的热水供热状况和蒸汽供热状况、软水的补给状况。
对电、气、油、煤等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计测和记录,体现各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
6)可再生能源系统信息采集
对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系统不同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信息采,集装置。
用户可依据不同层级的管理需求,删减有关的能耗数据信息采集要求,也可以增加某些特殊的数据信息,例如环境参数等。
3.2、能耗设备管理模块
对中央空调、给排水等系统中应用的主要机电设备进行独立的能耗管埋, 通过对相关采集信息的分析,对机电设备运行效率进行综合判定。包括:
对空调系统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的监视、测量、记录等。
对给排水系统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对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等。
对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等。
3.3、能耗区域管理模块
按照功能、楼栋等分类方法,将校园内需进行独立管理的区域进行划分,为能耗分析、评估提供对象范围,按照能耗类别的分类方法,管理各区域下能耗信息采集装置,为能耗统计提供计算依据。
3.4、能耗分项计量模块
建筑内的耗能数据是建筑能源管理的基础,采集建筑的耗能数据并有效地组织分析使之为建筑降耗升效服务。
具有满足对耗能进行分析的需要并以不同计量单位显示和转换的功能,应能耗量量换算成通用标准计量单位。
具有对冷、热负荷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区域能耗统计等分析功能,同时具有根据系统大型机电设施设置和运行历史数据开发仿真分析模块的功能。
建立建筑整体数据模型,实现统一信息资源层次体系、统一数据元素标准和统一信息编码,对各类数据进行数据存储管理的集中优化整合。
确保所获取数据的计良精度和可靠性,并提供以直接读数、动态曲线或综合表现曲线等显示方式。
对耗能设备所集的各类信息宜包括温度、压力、电压、电流、功率、室内和室外空气温、湿度等实时参数;电量、流量、运行时间等累计参数;工作状态及报警、事件记录。
保存在就地采集装置内的历史数据等其他需要的信息参数。
建立数据仓库,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有效的能效数据服务。实现联机分析处理,对建筑使用中的耗能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根据需要自动实现能源使用情况分析报表的生成,定期向管理部门发送。
3.5、能耗数据分析评估模块
采用多种分析和评估工具,对建筑或设备能耗统计数据进行独立的数学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实现对能耗状况的模拟仿真。利用分析评估数值,对建筑或设备的能耗状况进行判定,预测能耗需求。
具有以二次计算和统计分析工作方式能力,通过若干组件完成包括计算服务、公式和指标组态等,对用户设定的统计点进行指标计算,同时也包括各项其他公式计算点,来帮助管理者了解多关键参数变化情况。
3.6、系统优化策略模块.
提供可优化的策略方案,给管理决策主动调整建筑运行能耗的改善性措施和方向,实现建筑能源使用效率逐步优化的目的。系统提供对不同能源使用管理方案的能耗评估,不断完善最优能源使用路线。
按降低能耗管埋规程及提高设备能效运行程序,根据各分区、类别、时段及用户的需求,对耗能信息分别进行汇集、统计、记录等的同时,还能通过目动或辅助的分析模块,实现运行、设计限额比较分析,并在获取相关设计信息的基础上,自动或辅助人工优化或调整耗能计划。对耗能设备进行优化性能的提示及具有实时反馈运行限额、提示调整负荷分配的功能。
对各耗能设备运行的基础、分析及控制的买时信息,进行数据记录、存储及进行仿真分析的功能。
以实现绿色建筑的科学管理为基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建筑降耗及建筑生态节能体系为目 ,以不断完善的数学模型为依据,以优化的控制算法为核心,以带有自习功能的耗能趋势分析为运算参数,以客观的实际耗能为评价指标,以绿色建筑的多元要求为对照,不断地对原有系统持续优化研发,达到建筑节能减排更优异的绿色功效。
3.7、能耗信息模块
通过网站浏览和数据共享应用技术,实现能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采用必要的防火墙、数据加密等安全技术,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通过可控的信息,向管理者和主管单位提交能耗指标数据。
基于B/S架构和浏览器技术,通过丰富的图形表示形式,快捷准确的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数据查询、决策分析等用户界面。
4. 结论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能耗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数据采集、分析、、优化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及其研究,并提出建议的措施,以便以后具有借鉴之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篇2
【关键词】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及应用
一、号线资源管理系统背景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各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各类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与此同时,业务的提供速度和资源的利用率却不尽人意。随着电信竞争的深入,如何通过一种网络资源管理体系,调动企业各部门有效配置网络资源,加快业务提供速度,提高竞争力,是各电信运营商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没有统一的定义,其来源于电信九七系统/综合客服系统中机线资源管理模块,九七系统改造拆分为:BSS、IOM、号线资源系统,后采用独立系统方式,或是作为综合资源管理系统演进系统相关子系统存在,不建议归入其他系统模块中进行管理,避免产生重复建设。 资源管理系统在以往建设中,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对业务开通支撑的机线模块;对后端运维管理的设备资源及管线资源系统;两个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后续改造以及演进中进行融合,下述的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基于演进的思路进行了资源完整视图管理,避免了前期机线模块只关注开通需要,而不关注资源本身以及运维需要的弊端。
二、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作为整个运营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建设一套支撑以客户业务为中心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的个性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资源管理支撑体系。它既要完整承接原有九七系统中相关模块功能,保证原有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平滑迁移和割接到新系统中;又要支撑企业新的运营模式,增强对新网络新产品的客户业务支撑,以及对组织再造和过程重组的支撑。同时,号线系统还要在技术上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性、开放性、标准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安全且高性能的业务支撑系统:采用省集中建设模式,支撑全省多个本地网的经营生产活动。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是支撑BSS系统升级改造的核心支撑系统建设的过程,是企业重要数据资源集中的过程。具体来说,需要实现以下的业务、技术目标。
1、业务功能:支撑资源管理建立资源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管控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为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考核依据;支撑网络规划、网络优化,为企业的决策规划管理提供支持,提高信息 分析效率,降低决策成本。淡化专业、使用统一视图管理;淡化局向,相关概念规范。支撑网络转型支撑“光进铜退”战略落实.支撑新增网络技术(NGN、PON业务平台等) 和相应运营模式转型支撑全业务运营支持建立灵活的服务目录,对外封装资源提供能力,实现与产品目录的对应,有力支撑市场营销;建立资源、服务与客户的关联关系,实现全业务资源查询、确认能力,提供面向客户的方案设计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资源视图。支撑面向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2、系统功能
(1)基础支撑功能:主要包括号线资源管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支撑功能,如资源模型管理、资源命名管理、资源模板管理、资源数据维护和资源数据准确性管理工具。(2)数据管理功能:资源数据管理功能是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它主要实现资源数据的维护,包括基础空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基础支撑网资源管理、专业网络资源管理、业务资源管理、资源关系管理等。(3)服务能力:主要包含在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实现的、基于资源数据管理功能上的应用,包括资源呈现、资源核查、资源设计与分配、资源查询、资源统计等应用。(4)接口功能:主要实现号线资源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包括BSS类系统信息共享、MSS类系统信息共享和其他OSS类系统信息共享。(5)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对系统自身的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日志管理、版本管理、监控管理、问题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
三、号线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对前台业务系统受理和开通业务时进行有效的支撑,主要应用体现在业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阶段,如下:(1)在售前阶段,具备资源核查、确认、预判功能,支撑精准化营销,及时响应前端业务需求。(2)在售中阶段,具备灵活、快速、多种方式的资源配置功能。(3)在售后阶段,具备资源调整,用户占用资源的端到端全程路由共享。
业务应用流程主线:业务应用流程主线主要是针对生产活动当中的网络资源的投入使用环节的内部活动进行了相应的细化。网络资源的投入使用可细分为服务设计、资源调度、工单施工、竣工归档四个小环节。当营业部门收到客户业务需求时,由营业部门提出资源配置申请,资源系统利用资源分配功能,“预占”相应的资源。IOM根据资源配置结果产生施工工单,指挥相应的网管施工或线路施工后,将竣工结果反馈给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资源配置归档功能完成对资源的“实占”。
运行维护流程主线:运行维护主线包括运行维护、网络资源的退网两个环节。其中网络的运行维护又可细化为维护工作计划、维护施工、维护施工归档三个小环节。在运行维护活动当中,维护部门收到故障申告信息、或从网管系统中发现告警信息后,可利用系统的故障影响范围分析功能获得客户端到端资源信息以及客户网络信息,辅助故障处理系统进行故障单的生成。此外,对工程类资源割接,可利用资源影响范围分析功能辅助进行资源割接方案设计,在割接工程期间,提供资源封锁功能,防止待割接资源被非法占用。割接工程竣工后,可利用割接资料入库功能,完成网络资源实体、资源占用状态的批量更改。
资源系统实现了对PSTN、NGN网络、DSLAM接入、LAN接入、PON接入等语音、数据宽带业务的支撑,根据业务产品涉及的网络多样化,主要涉及到的产品包括,普通电话、NGN电话、ADSL、LAN、IPTV、VOIP等。系统支持对交换网络、NGN网络、PON网络的用户接入设备以及电缆接入方式的外线资源进行存量数据管理。在宽带网络资源数据管理完善的条件下,系统满足了对前台受理的宽带相关业务(新装、移机、改装、拆机)的支撑。从业务开通流程来看,系统在资源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支持业务开通和变更过程中前台码号选择,设备端口资源和外线资源后台调度配置功能。为了提高营业受理准确度和客户感知度,支持营业前台系统做到快速资源预约和确认。资源系统满足营业人员根据客户装机地址查询地址覆盖下网络资源的业务承载能力,从而快速进行资源确认,判断受理流程。此外,系统可以进行前台资源预配,在前台可以简捷准确完成资源预约预占,提高后台调度岗流程流转效率,最终提高的客户装机率。
四、结束语
接入网号线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光纤网络的全面有效管理,优化网络建设及市场需求,提高运行效率,保证网络通信畅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由于接入网络的规模逐步扩大、复杂程度不断地提高,号线资源管理对市场前台支撑及后台支援管理发挥更为广泛、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周琪锋. 网格环境中资源管理与调度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09(3)
[2] 杨正球. 数据门户-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的新方法[A]. 2003年通信软件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
篇3
关键词:疏浚企业、节能减排、管理
中图分类号:S210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全球资源短缺的愈加紧张,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必修科目。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这使得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相协调,从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研究非常具有重要性。
二、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环境因素
(1)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是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行为最直接、最基本、最有利的工具,具有权威性、持续性和规范性的特征。严格的政府强制性政策压力能够激励企业采取环境行为、改善环境绩效的有力动机。这种压力对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偏好和企业对行为结果的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企业对节能减排行为的选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府政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政策制定相对滞后,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执行和监管的成本比较高等。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促使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还是不够的。
(2)市场环境
随着环境保护宣传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市场逐步扩大,人们对企业生产绿色环保的清洁产品和降低污染行为产生了比较大的激励。这种激励的产生在于消费者通过对绿色环保产品的偏好,投资者通过金融市场的选择,给予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行为的压力。消费者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使其在选择产品时更注重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对污染性企业的产品有所抵制和排斥。这种消费者行为使得企业愿意积极降低污染,主动参与到降低污染,节能减排的行为中,树立企业良好的公益形象。而对于企业融资来说,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意味着来自于环境的风险相对较低,获得保险或者商业贷款的机会更大。因此,来自于市场环境的压力,包括消费者、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也是促使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影响因素。
(3)企业所在地因素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产品覆盖率高的企业,其所在地公众的环保意见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容小觑。所在地公众或者非正式的组织可以通过投票、社会呼吁、抵制与排斥等方式给企业施加压力。因此企业所在地在改善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一种手段。
2、微观环境因素
(1)企业自身
企业的本质目标是价值最大化。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要达到价值最大化,需要自身实力与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相互协调。因此,企业自身的规模、所有制形式、产品市场的不同会使企业对节能减排目标的感受程度存在差异,因而企业实施节能减排行为也有所不同。
企业规模越大采取积极的节能减排行为的意愿越高。大企业通常更加重视自身的公众形象和声誉,更具关注实施环境保护行为可能会产生的获利机会。企业的规模大,其经济实力相对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具有更充裕的资金和技术实施节能减排的工作。
企业所有制的形式对企业是否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更利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其违反环境行为的机会成本会更高,因此其采取积极的节能减排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外资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管理层的环境意识也较高,其有效实施节能减排的意愿更大。
(2)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对环境的要求会促使企业更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更积极的节能减排行为。例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产品的要求不仅限于产品的质量,还对产品的资源环境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要求。这样的话,企业产品出口就不得不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确保产品符合对方的标准要求,有效的规避绿色贸易壁垒。
三、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管理对策
1、识别能源因素,将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开展能源因素识别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将大大提高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控性
(见表1)。
表1:当前疏浚企业普遍存在的能源问题及其控制方法
2、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
节能减排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促进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管理观念,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走节约型、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企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构建要以节能减排的要素为基础,选取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时,要考虑评价对象的特点,要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科学合理的选取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是建立指标考核体系的关键。
在选取企业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是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指的是在选取指标时,要对考核对象一视同仁,指标的选取要统一、适当、适度,通过指标体系的评价,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绩效的提高。
(2)科学与实用原则。科学与实用指的是考核评价指标要能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规律和本质,有可操作性,评价测定的方法规范、标准、可靠,评价的模型科学合理。
(3)全面与重点兼顾原则。由于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会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构建指标考核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影响因素,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又要突出关键性因素,选取具备代表性的指标,避免考核体系的繁琐化。
(4)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原则。指标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尽可能的量化,定量的指标数据更具有说服性,易于考核。但是对于一些难以量化而意义重大的指标,也可以用定型的指标来衡量描述。二者有机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确保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加强科技进步管理
疏浚企业应该确保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支持科技进步管理,大力推广施工工艺改良、设备节能技改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加强对船舶新造、更新改造中的节能技术管理,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船型、新技术、新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新、改、扩建工程各单位更新改造项目)应从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设计、施工、验收等各阶段,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因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进,优先采用能耗低、效率高和国家推广的节能环保产品;科学安排船舶和生产用机电设备的检修间隔周期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推广应用绿色照明和环保办公、生活设备,降低办公和生活用能消耗。
在新造船舶方面,标准船型系列的选择为最佳节节能方式,因为在节能技术改造,能效比对标,备件管理以及修船管理等方面可以进行标准化管理。在节能技术改进方面,疏浚平台,自动挖泥系统开发,液压闸阀管等项目推广将促进设备节能。在施工工艺方面,绞吸挖泥船根据开挖水深、吹距和土质的不同,适时采用单泵或双泵,充分利用设备的最佳性能,有效提高能效水平。在船舶调遣航行方面,经济航线和航速的应用,在确保船舶安全和合法、合规航行以及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时调整航行计划,选择合理的航线(航路),增加航速,缩短航程,减少航行时间。
4、加强维护保养
研究和实践表明,技术节能被多数人认同,已在船舶节能工作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良好的减少船舶燃油消耗的性能。但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船舶节能除了注重技术节能,也应加强船舶管理,做好节能减排的前提工作。
消耗船舶油料最大最直接的是机电设备,因此,加强对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最大限度地开发节能降耗的潜力,首先要保持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1)把喷油提前角调整到最佳位置。柴油机种类很多,但都有一个最佳喷油提前角,在进行维护保养时,要对各缸的供油提前角仔细检查调整,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
(2)定期对气阀间隙进行调整,保持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通畅。
(3)定期对喷油压力和供油定时进行检查调整,保证其符合规定标准。
(4)燃烧室各组件之间的间隙要适宜。
(5)保持系统的通畅。系统不顺畅容易导致机械磨损度增加,油耗量增大。
(6)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今天的柴油机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如果空气的通道堵塞,或脏污、变形等,都会致使流阻增大、增压压力降低,最终影响扫气效果,导致燃烧不充分、油耗量增加,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喘振现象。
(7)使操作、传动系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将大大提高机械效率,从而减少油耗量。
5、细化措施,深入挖潜增效
(1)降本压费工作融入员工日常工作
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将降本压费工作融入员工日常工作,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细化成本管理单元,逐项分析成本构成,并合理制定了成本目标;同时抓住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制定降本减费的有效措施,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开展以降费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成本控制成为全员的自觉追求。
(2)企业内部加大审计力度,促进增收节支
企业要加大对工程招投标、现场签证等行为的审计力度,防范投资经营风险。针对当前企业建设任务,在建工程建设、固定资产运营存在风险漏洞的情况,企业可通过强化审计,促进增收节支。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在实现节能减排控制指标的同时能够将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这就要求疏浚企业将节能减排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从建立管理体系、管理手段、分类管理及细节措施中节节把握,从而才能顺应形势,响应号召,真正系统的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亮:《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实现节能减排的难点与对策优化设计》,《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2] 强瑞 廖倩:《企业节能减排的系统动力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篇4
关键词:能耗;在线监控;技术服务;实施方法
前言:
节能理念是我国新时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因此,各部门各产业项目针对其自身的能耗检测有着较为明显的现实意义。构建一种能耗在线的实时监测管理模式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趋势,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朝着这一主流方向进行技术创新。
一、能耗在线监控技术服务系统项目的研发背景
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能源消耗处于世界第二位,而在未来20年内还将持续增长(如图1所示)。基于此,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好能源的消耗,建立更为长期、持久、有效的节能机制,将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横轴(时间)的推移,各颜色的曲线均沿着纵轴(能源消耗)稳定上升,几条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着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几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最上边的蓝颜色的曲线为美国能源消耗的预测走势,红颜色的曲线为中国的预测走势,经科学化预测,我国将于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不得不引起我国社会各领域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单位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建立一种能耗在线实时监测管理系统,为现代企业高效管理保驾护航。
二、一种能耗在线监控的技术服务的实施策略――以中硕能源管理系统为例
(一)构建能源管理系统所需遵循的标准规范及其核心理念
1.构建能源管理系统过程中所需遵循的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内容
实际上,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能源管理类型项目设计的要求十分明确,而且,有很多设计标准规范,需要在实施能耗在线监控的技术服务的过程中遵照执行。例如:《MODBUS网络技术规范》、《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等等[1]。
2.构建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理念分析
从总体来看,构建能源管理系统的核心理念有四项基本内容,即准确、高效、合理、专业,其中,“准确”这一理念则意味着通过选择高精度的计量仪表、高质量设计施工以及稳定可靠的系统软件平台,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而且还能有效地反反映出企业的用能状况;“高效”的理念则是通过数据压缩、分布式存储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让用户快速了解能源运行状况,并且有效降低系统实施成本;“合理”的理念则是通过数据压缩、分布式存储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让用户快速了解能源运行状况,并且有效降低系统实施成本;“专业”的理念则指的是打造专业能源监测、能效分析、用能管理平台[2]。
(二)能耗在线监控的技术服务的具体实施策略分析
1.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服务平台功能
能耗在线系统依托云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计量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能源与节能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空间可视化,完善能源基础数据体系,创新能源监督管理模式。系统的实施可实现对区域能源消耗数据及时、快速和准确的监测,实现科学分析、预测和预警功能,并通过门户网站、无线终端等手段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多方位、可视化的数据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服务[3]。同时,帮助企业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科学用能的目的。能源管理系统将定制化的能源数据到互联网或企业局域网,运行管理及业务人员在一定权限下,查看制企业能源消耗量、能源成本、累计碳排放等[4]。实际上,中硕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点便是该项目的“系统功能裁剪”模块,因其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别化需求进行服务,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则帮助其实现定制化的目标。
2.能耗在线监控的技术服务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该项目的技术服务内容,则需要在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多与用户进行直接的沟通,进而才能够确定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合理划分能耗在线监控技术服务系统的各部分功能区域,将设计能源分类、分项,同时,还需要将系统的其它检测目标以及外部接口处理完毕。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中硕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及其功能可知,该系统作为企业能源的监管平台,有助于企业管理层从宏观层面上掌握其内部的能源消耗情况,实现对能源消耗方面的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现代企业能源管理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新军.基于能耗实时监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04(04):31-33.
[2]于爱敏,于洋,太春宁,等.谈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J].北方环境,2010,04(04):92-94.
篇5
关键词:能源管理数据采集能源平衡
引言
能源管理系统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系统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企业的能耗现状调研基础上,对企业的重点能耗-电、水、煤、气(汽)的使用过程数据,监测、记录、分析、指导,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全面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能源管理系统方案
1.1设计的基本原则
系统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 安全性原则:能源管理系统采集的数据基于企业的现有DCS系统、智能仪表以及其他调度系统,数据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对其来说至关重要,无论在系统、网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 专业性原则:本系统是针对能源的管理系统,充分结合国家能源相关政策文件、企业用能情况和企业行业专业知识,创立能源管理和节能标准图表、专业能源系统分析模型、专业能源系统分析图表。
* 先进性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采用B/S三层结构模式和C/S结构混合应用,选用大型数据库平台和工作流引擎,Windows和web技术、基于先进自动化软件平台。
* 开放性原则:系统遵循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采用数据交换平台,适应统一的服务接口规范,提高系统的开放可连接性。
* 易扩展原则:软件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现有的管理系统及以后扩充的系统。既能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又为今后的扩充留有空间。
1.2总体结构
(一)系统架构
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信息采集层,中层为实时数据处理层,上层为应用管理层。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二)网络结构
系统在网络层次上分为标准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两层结构,即能源采集网和能源监控网。采集网采用支持千兆的交换机,冗余配置,分别接入能源监控网。能源监控网采用环形网络拓扑,采用具有网管功能的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环形拓扑结构实现网络链路的冗余连接以保证工业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组成一个逻辑上的环形以太网的冗余结构。
1.3系统功能
根据系统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三个层次的功能:
(1) 能源信息监控
* 能源潮流监视
对能源介质(电、水、煤、蒸汽、压缩空气)在各关键节点的流入量、输出量及其重点设备的压力温度等重要运行参数进行周期扫描,以便进行能源潮流监视。包括:电力系统的电量、电压、频率等,动力系统的流量、压力、柜位等,均纳入能源管理系统监视范围;对一些重要能源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设备异常给出报警,并对重要设备异常提供必要保护。
* 故障报警
能源管理系统报警信息包括分级报警和多媒体报警。对重要现场设备的故障信号、能源介质报警参数超限、与能源生产相关的重要生产单元运行状态、生产现场无人值守电气室的门开、火灾等进行报警,根据故障程度、重要性,将报警信号进行多级分类,提供人工确认与复归功能。对于以上报警与复归,均提供终端信息显示。
* 趋势曲线
能源管理系统对采集的有关能源系统运行潮流实时数据进行按时序,保存在系统的短时/长时数据库中,计算最小/大、平均、累计值,借助系统的用户查询界面,对于短时归档数据,提供过程曲线或棒图显示;对于长时归档数据,可按信号内容、时间粒度、数值类型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可进行曲线或棒图显示。
* 能源信息归档
根据能源管理的生产实际需求,能源管理系统对各种能源介质数据,采取不同的信号采集周期和归档保存时间,对所采集的实时数据按类型、名称及站点等分类,按时序依次存档,计算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累计值、准点值等结果并保存。
* 基于WEB的能源信息
对于企业没有配置能源管理系统终端的用户及企业的上级集团,系统提供基于浏览器方式的信息渠道,管理人员可以在异地查询即时的能源统计信息以及一些关键运行参数的实时趋势,可通过Web方式信息,主要包括:所有的能源统计报表、系统运行的趋势曲线和统计图形、能源质量/设备的历史和统计信息等。
(2) 基础能源管理
* 能源实绩管理
以能流图或趋势图的形式实时展现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储存、消耗情况,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自动分析能源介质的平衡状况,并对出现的不平衡状况依据其量是否超过总量的一定比例例如5%分别进行平衡认证,或提出报警并给出调度原则。以实现经济高效、循环利用的能源动态平衡。
* 能源计划管理
主要实现基于生产计划、能源预测结果、检修计划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能计划,以及以电、水、蒸汽、压缩空气为最优利用为目标的能源调度决策支持功能。
* 能源成本管理
能源成本管理主要实现以成本中心为单位,对各种能源消耗量进行统计计算,合理确定能耗考核指标。以实现精细管理、节能减排的整体优化目标。通过能源成本管理可以方便的支持企业以后工艺状况的变化,使企业方便的进行能源管理。
* 能源质量管理
能源质量管理主要实现对煤、水质、氮气等能源介质和环保检测的检化验数据的集中管理,并分析介质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最终为能源安全及时、保质保量的稳定供应提供支持。
* 重点能耗设备管理
能源设备管理主要对关键的大型能源设备实行集中管理,并建立检修、使用档案,辅助制订设备检修计划。最终为能源安全及时、保质保量的稳定供应提供支持。
* 能源审计辅助管理
利用能源管理系统的大量能源数据,按照能源审计流程,对企业一年的各种与能源审计有关的参数和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能源审计特定的表格格式,自动输出相关的报表,辅助企业进行能源审计。
(3) 能耗综合优化分析
* 能源供需预测:主要利用能源实时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根据预测类型不同采用对应的能源预测方法对能源发生量和消耗量进行预测,为合理制定能源计划及能源动态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 能源平衡分析:利用能源数据仓库,进行以月、旬、周为单位的能源计划与能源实绩的对比分析;对各工序的能源产生量与消耗量的预测值进行平衡分析;关键能源计量仪表运行的置信度分析,计算各仪表的计量准确性置信度。
* 能耗分析:利用运行的能源数据,对不同时期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企业能耗水平的变化;对重点能耗工序的产量数据和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各工序能耗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找到影响能耗的关键性工艺条件,建立工艺能耗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降低能耗的工艺改进途径。
* 设备故障分析:利用能源数据仓库,对不同时间段的设备故障原因的分类统计对比,找出不同时期每个设备的主要故障原因;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进行设备故障时间间隔预测,为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提供参考。
2、应用实例
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在化工行业成功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源管理系统在柳化建立和投入运行后,优化了能源管理流程,建立客观的有数据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实现了在信息分析基础上的能源监控和能源管理的流程优化再造,有效实施客观的以数据为依据的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减少能源系统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柳化的能源系统规模较大,结构复杂,运行值班和检修及其管理的工作量大,成本高,系统运行后简化了能源运行管理,能源数据自动采集,减少日常管理的人力投入。通过优化改进能源平衡的技术手段,实时了解企业的能源需求和消耗的状况,采用综合平衡和燃料转换使用的系统方法,使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能耗与生产控制管理的关系分析形成一套柳化利用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节能操作控制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车间和工艺设备能源消耗,产生较好的节能降耗效益。
3、结论
能源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源的分配情况、消耗情况可及时的反馈给有关部门,为生产决策提供了科学数据。使能源的调度更加及时、合理,由原来的事后统计变为现在的计划管理与动态调控,大大减少了各环节的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成本,经济效益极为可观。同时也为能源计量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能源供需之间的纠纷,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艺,唐灿.基于Web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5):521-524.
[2]傅咏红,周鲜成,王建明.现代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控与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量技术,2005(3):46-47.
[3]王永川,陈光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研究[J].冶金能源,2003,22(6):5-8,36.
篇6
关键词:能源管理;物联网;系统构架;系统功能;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2-00-03
0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依赖性高但利用率低的问题,节能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建筑耗能约占我国社会能耗的1/3,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概念的提出,建筑设备中的节能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节能”已成为楼宇建筑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后的第四代计算模式,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可实现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它的应用将涉及未来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筑设备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智能建筑技术中的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的结合,能够实现建筑群能耗的统筹管理,符合当代智慧城市的能源管理要求,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
1 系统构架
1.1 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集成了多种感知、通信与计算技术,不仅使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还使人与物(Human to Thing,H2T)、物与物(Thing to Thing,T2T)之间的交流变成可能,最终将使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融为一体。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可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人的联系。网络化、物联化、互联化、自动化、感知化、智能化是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还未统一。一般可将物联网以DCM模型(Devices, Connect, Manage)自下而上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物联网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以及用于连接感知层与网络层的智能网关构成,实现物体的识别与环境的感知以及各类数据的采集。
(2)网络层囊括了服务于物联网信息汇聚、传输和初步处理的网络设备和平台,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将感知层获取的各种不同数据信息传递到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包括核心网、接入网和延伸网。
(3)应用层主要由各种应用系统组成,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汇聚、转换、分析与共享,并为用户应用提供相应的支撑平台。关键技术包括中间件技术、对象名称解析服务、云计算、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技术、物联网业务平台及安全等技术,其中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其促进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1.2 系统构架
系统架构由前端到管理中心分别包括终端计量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管理中心层几个部分。
(1)终端计量层主要是前端的各种能源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能耗数据并上传至通讯层,它是构建该能耗管理系统必要的基本组成元素。不仅肩负着采集数据的重任,同时也是执行后台控制命令的终端元件。
(2)网络接入层主要由数据采集网关及总线网络等组成。该层是数据信息交换的桥梁,数据采集网关提供了RS 232、RS 422、RS 485、SPABUS及以太网等各种接口,组网方式灵活,支持点对点通讯、现场总线网络、以太网等类型的组态网络。
(3)网络传输层是将前端采集到的各类能源数据信息以IP网络的方式传输至管理中心进行相应处理,为具体功能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4)管理中心层针对该系统的管理人员,该层直接面向用户。管理中心层是系统的最上层部分,主要由能耗管理系统软件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其中软件部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数据传输协议读取前端采集的现场各类数据信息,经自动计算处理,以图形、数显、声音等方式反映现场的运行状况,并可接受管理员的操作命令,实时发送并检测操作的执行状况,保证使用单位正常工作。
能耗计量管理功能设计各种符合用户的报表格式,报表内数据严格按照各种标准进行计量,用户只需查找打印即可,极大地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
2.1 用户管理
系统软件设置多达几百种密码分区和密码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后勤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提供分级密码,并对所有操作自动进行带时标事件记录,建立良好的反事故措施。
为了使实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整个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所有的系统操作员能够根据权限大小赋予某项特性,这些特性规定了各操作员对系统及各种活动的适用范围,如用户名、口令字、操作权限及操作范围等,可保证系统中用户信息的一致性,降低用户账号管理的复杂度及账号滥用风险,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2 能耗分类分项统计
对每个部门或者每栋建筑的能源都进行分类分项分析,包括各能源能耗、同比环比分析、成本分析、各能源用能趋势分析,并通过折线图、柱状图、堆积图等方式灵活切换展示。
2.3 能耗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主要是对比任意两个部门或者两栋建筑之间的能耗对比,可选择对比成本、总能耗、各能源能耗等,并选择任意一段时间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建筑或部门间的能耗差异。
2.4 自动生成能耗统计报告
对整体能耗进行全面的能源审计,通过审计对某部门或某建筑按能源类别、建筑类别等维度的能源使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标、异常用能情况等进行客观审计与定量分析,从而发现部门或建筑节能的潜力并提出改造意见,给出科学合理的审计报告。
2.5 系统监测报警
监测报警功能是整个系统的报警中心,主要包括线损监测、漏损监测、仪表故障监测、能耗超标监测等,通过该模块可清楚的知道目前各部门能耗是否良好。
(1)系统具有强大的报警系统,能够对实时、历史的报警和事件进行显示、存储、查询等,能够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帮助用户进行故障监控和决策制定。支持多种报警显示窗口,包括实时报警窗口、历史报警窗口和查询窗口。
(2)实时报警窗口显示最新的报警信息,报警信息被确认或恢复后,报警信息随之消失。
(3)历史报警窗口显示历史报警事件,包括以往的历史报警信息、报警确认信息和恢复信息,报警事件的来源是报警缓存区。
(4)查询窗口能够查询报警库中的报警事件,报警事件的来源是报警库。支持多种报警查询条件,可以按报警时间查询、报警类型查询、按记录类型查询等方式查询报警信息。
(5)系统支持自动语音告警、短信告警提示及邮件报警等方式通知管理员。
2.6 报表管理
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报表以供用户查询,还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定制,所有的报表都可以导出、打印,方便用户使用。
部门或建筑能耗报表主要展示各部门或各建筑的逐日、逐月、逐年或任意时间段的能耗数据。
设备运行报表可查询重点设备的运行报表,包括设备能耗、设备功率、运行时长、平均功率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信息。
2.7 数据手工录入
对于不具备自动采集条件的能源类型以及暂时不便实现自动监测的能源消耗点如煤、油等,系统需预留手动录入接口,用户可手工录入,系统自动汇总录入数据。
2.8 能耗数据上报
系统通过定时任务调度自动从管理中心的数据库中提取有效能耗数据,按照定义的数据交换格式包(参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采用统一规范的格式),进行合并整理打包,发送到上级数据中心,方便上级统一管理。
3 关键技术
3.1 硬件技术
3.1.1 设备改进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能耗采集和传输设备进行改进,每台设备具有全球唯一身份识别的IP地址码,便于身份识别。能耗采集和传输设备除具有应有的数据发送和传输功能外,还具有数据分层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便于能源管理平台做数据校验和核准,可保证数据的准确度。
3.1.2 智能网关
针对使用Lonwork/BACnet/Modbus等现场总线协议的设备,使用智能网关完成现场总线协议与IP协议的转换、广播、管理等功能。智能网关直接连接在现场总线网络与Inernet网络之间,实现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的统一,解决协议异构带来的互联问题。
3.2 软件技术
3.2.1 Web Services技术
Web Services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异构平台基础上构筑一个与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不同平台之上的应用依靠该技术层来实施彼此的连接和集成。Web Services是分布式计算领域一种最新的开发成果,它基于一些开放的IT标准XML,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WSD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通用发现描述与集成 (Universal Discovery Description and Integration, UDDI)等构建,具有更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它具备平立、用户透明和轻松穿透防火墙等特点,是实现异构系统集成的理想计算模型,引入Web Services技术实现建筑设备各子系统之间和企业应用之间以及采用不同通信协议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和及时集成。
3.2.2 中间件技术
物联网的中间件是网络的应用程序和底层采集数据设备之间的桥梁,它通过封装和固化很多通用功能来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进而缩短开发周期。能源管理系统的中间件能够屏蔽底层传感器设备、网络平台的差异,将感知层的多样数据转化为通用的对象类型。
3.2.3 云计算
能源管理平台软件采用云计算技术架构,云计算技术是构建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关键技术,“云”是一种提供资源的平台,为用户提供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为建筑设备的实时动态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了建立实用、可靠和高效的智能化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实现了对各类设备设施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
4 系统特点
4.1 系统操作简单实用
系统具备良好的易学习易操作性,并对能耗情况通过折线图、柱状图、堆积图进行直观显示,方便理解操作,使具备电脑初级操作水平的相关管理人员能通过简单培训就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正常操作水平。
4.2 对各类能源设备实时监测
运行系统中的能耗数据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超负荷、不平衡等因素将会对配电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害,然而这些因素的产生并不是预期的,所以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非常关键,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实时性监测,还应对一些必要的事件进行记录存储。如果出现设备损坏、能源浪费等非正常现象,可自动报警通知管理人员,保证用户对所有能耗设备运行情况及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实时性。
4.3 系统具备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后可根据需要对工程进行扩建、改造或者与其他系统兼容、并入等,可以利用系统的预留通讯接口与其他系统实现对接,例如与上级调度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管理信息系统(MIS)、消防控制系统(FCS)等对接运行时可实现系统扩展。
4.4 系统稳定、易维护
系统具备高可靠性,可保证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也要考虑到遭遇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发生问题时,能保证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并保证紧急时能迅速打开通道,因此系统具备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一步提供了保障。
5 结 语
“智能”和“绿色”已成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管理系统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广阔,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将促进智能建筑纵向的深入发展,促使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之中,提升智能建筑的功能,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J].通信学报,2010,31(11):2-9.
[2] 张红.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3] 王皓,董杰.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对建筑能源管理的思路[J].能源与节能,2012(8):1-2.
[4] 白建波,张小松.基于Web Services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和集成技术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5,35(11):27-34.
[5] 邢智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J].物联网技术,2012,2(9):82-84.
[6]韩辉,李博,郝晓辰,等.基于物联网的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5,5(5):44-47.
篇7
【关键词】能源管理;网络通讯
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过去几年中全球经济的最大亮点,但同时也引发了能源供应危机及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必须采取持续发展的方针。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首先能源必须能够持续发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油、煤等资源,都以各种形式被消耗着。很多能源被有效地利用,但是每天也有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因此必须解决能源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节能增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个人都投身到节能降耗的工作当中。原来的能源管理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当前,油、电、煤、运紧张的局面,已日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柳钢发展的能源管理之路,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使柳钢逐步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钢铁制造企业,已成为能源管理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能源管理系统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是依靠当今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经过通讯网络的设计、网络布线、数据采集计算机和数据服务器及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多功能数字电能表和水、汽、气、煤等计量设备测量各回路的用量,实现各能源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建立全公司实时的能源监测统计和管理系统。
1、能源系统结构
能源管理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一下三个层次:设备层,数据采集层,系统管理层,结构如图2所示。
1.1设备层(采集终端)
设备层也叫采集终端,包括所有的水、电、气等计量设备,为能源数据的采集打好基础,它一般由带数据通讯接口的数字化仪表构成,通讯方式包括Modbus、hart等协议。采集终端可以实现对计量点的定时数据采集、即时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显示等功能。
1.2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由数据采集网关、数据采集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组成,主要是对采集数据进行汇总,同时将汇总完毕的数据发往管理层。
1.3系统管理层
系统管理层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数据服务软件等,它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同时以WEB的方式数据信息,或者将数据上传至上级部门。黔南复烤厂能源管理系统设备层有计量电表,蒸汽表,水表,压空表,这些仪表均带有RS-485接口,这些仪表通过485通讯线缆,与能源管理系统采集层相连。
采集层主要由1块能源网关组成,它负责采集、集中设备层的数据,汇总以后发往系统管理层。系统管理层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服务器组成,它负责处理由能源网关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可以将汇总完的数据上传至上级部门。
2、系统功能
黔南复烤厂能源管理系统建成运行了一段时间,系统功能稳定。
2.1数据采集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软件可以方便地采集能源数据。譬如单位时间内的能耗统计、瞬时流量等等。数据采集为企业及时了解成本、产量、能耗打好基础;降低了能
源管理的工作量,由以前的人工抄表变成自动数据采集,同时大大提高能源数据收集上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2.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实现对能源数据的解析,对原始数据的校验,对数据有效性、最大最小非法、增量异常、表码倒走等的判断。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后台统计,譬如对能耗量的计算、指标换算、费用计算等。
2.3统计、分析、查询、报表
此功能可以对能耗表码进行查询统计,进行能耗用量统计与分析,能耗对比分析、同时形成数据报表。
2.4信息功能
拥有相关权限的用户可在此对能耗数据、公示信息进行WEB。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管理系统将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企业、厂矿中。
1)建设一套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依据经验开展初步的行为节能,往往就可以至少达到5%的节能量,从经济上还是比较可观的效益;
2)可以给企业带来极佳的社会效益,为企业在同行业中赢得很好的社会影响;
3)为企业后续的节能改造提供指导和评估依据,通过能源监测,可以发掘企业内的节能空间所在和关键点,对于进行节能改造后的效果也能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评估;
篇8
关键词:钢铁工业 能量管理系统(EMS) 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 012)02(a)-0147-01
钢铁工业是我国的能耗大户,其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11%左右。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10%。数据显示,目前在钢铁能耗费用竟占了总成本的20%~35%。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关于印发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系统(EMS),包钢相应国家政策,构建了EMS。
包钢构建EMS,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对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提供指导,以促进钢铁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排放,保护环境;有利于钢铁企业做好能耗介质平衡、应急措施、能耗控制等工作;有利于实时提供在线能源系统平衡信息和调整决策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平衡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生产工序用能的优化分配及供应,保证生产及动力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并最终实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利于调度正确的指令。能源管理中心的能源平衡调度过程,是将采集的能源工艺系统数据(发生和消耗量等)送能源管理系统,经系统分析和处理,获得能源平衡及其预测模型需要的信息,并将平衡预测结果以数据和图示方式展示。调度可根据能源平衡预测结果发出调度指令。
1 国内钢铁企业EMS应用情况
以宝钢、马钢等为代表的企业EMS。按照扁平化和集中一贯的理念,将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能源管理等功能进行了有机、一体化集成,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管控一体化设计,系统和应用功能比较完善。同时,企业配置了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此类EMS建成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通过对能源设施集中监控,大幅度提高钢铁企业能源系统劳动生产率。(2)运用EMS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3)在能源系统异常和事故时,EMS通过集中监控做出及时、快速和准确处置,把能源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能源系统稳定运行。
以济钢为代表的企业EMS。将主要能源消耗信息和部分设备信息采集到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并对部分有条件的工序进行了监控,基本实现基于计量数据分析的能源管理功能和与信息化系统结合的离线优化。但限于现场条件,高效扁平化的调度和在线平衡管理等对节能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还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进一步改造、完善和提高。此类EMS建成后,不仅能统一调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煤气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综合能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对于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事故的及时判断处理、正常和异常情况时的能源工序的合理调整和平衡都是十分有效的。
其它企业的EMS。主要功能是采集动力计量信息,通过软件实现编制能源管理报表、能耗分析、大屏幕显示等功能,本质上是以动力计量采集、管理为主的基础应用,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还有较大差距。此类EMS虽然在节能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很大程度上不能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国内许多钢厂目前都属于此类EMS。
包钢在EMS在推广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EMS缺乏足够认识。目前包钢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以单个设备或工序为主,系统性较差,对EMS在包钢生产和能源利用全过程优化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认识不足。二是包钢部分能源系统的装备水平较低。能源系统监测、控制系统尤其是数据采集仪表和自动化水平还较低,达不到EMS系统需要的配置水平,难以实现对生产及能源系统监控与系统优化调度的有机结合。
2 包钢启动EMS的实施步骤
根据包钢的实际情况,EMS项目必须是边生产边施工边设计调试,现场的设备更换要在后期安排计划来完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项目建设内容及方式的确定。
EMS项目要实现什么功能,达到什么效果,需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在考察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工程改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公司组织编制招标书,同时确定招标的方式。第一步具体工程内容应包括建立EMS硬件、软件平台、专用网络,将具备条件的介质先期接入EMS进行集中管控。
工程管理上要以较快的速度确定中标方,中标单位讨论确定下来后,根据包钢能源系统的实际情况,在中标单位的投标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修改,审查并确定EMS项目的执行方案,此项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关键,要建设并指导整个EMS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工作。
第二步:进行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录入、网络施工、软件编写和硬件配置工作。这一阶段将建立一个EMS的雏形,建立一个最基本的运行平台,确立整个EMS的基础。
第三步:进行数据采集、操作界面和网络系统的优化工作。EMS是一个不可立即完成的渐进式系统,整个系统将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EMS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是应该始终保持和企业现状相适应的。
3 包钢构建EMS的预期效果
(1)EMS可以为包钢充分有效利用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2)EMS能够科学调度、平衡与优化能源介质,实现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综合能耗。
(3)EMS对企业强化能源计划和实绩管理、提高能源平衡预测手段、针对能源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时处理等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能源管理系统EMS对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对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实现能源管控一体化。实现大多数变电站所、甚至煤气系统的无人值守,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投资。
4 结语
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严峻,在这疲软的钢铁经济形势下,向管理要效益,包钢建设了EMS,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种动力介质,以达到节能减排增效,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物联网 智能建筑 综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是以当今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建筑(建筑群)经营管理模式为手段,以实现安全、稳定、高效和集约式管理为目的的综合集成管理平台。其特点是使整个建筑的管理和监控系统集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从层次上看,上述三者紧密相连、互相依托、互相支持。
1 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的应用需求分析
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的意义在于迎合时代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而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按智能建筑设计规范,不同的建筑类型需要配备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略有不同,其中涉及一些建筑的特殊用途。在此,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的结合需要针对普遍意义上的智能建筑。一个典型的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是以综合布线为基础,将建筑物内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停车场控制等系统集成为一个中央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对楼宇内部的全体对象 (如设备、人们的活动、若干重要场所) 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以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管理水平。在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是大势所趋,迎合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建筑的发展将融入到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之中。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
2.1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在建筑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将底层的“物”直接接入系统,而且将智能建筑子系统接入系统,搭建数字化管理门户,实时监测各类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物联网系统集成服务,最终实现子系统信息融合,便于管理。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 (IBMS) 的系统集成与它的实现功能要求有关,IBMS 集成系统主要包括面向设备的综合管理和面向用户的综合管理等两方面内容。
2.1.1 面向设备的综合管理系统
面向设备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子系统需要综合管理,它们分别为 B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SAS(安全防范系统)和FAS(消防报警系统)。其中,B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对给排水设备的监控、暖通空调设备的监控、供配电系统的监控、智能照明系统的监控、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行状态的监控等 ;SAS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报警集成系统、闭路电视监控集成系统、出入口控制 (门禁) 系统和巡更系统等;FAS 包括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该系统本身除了具备国家规定的联动功能以外,还要能够实现与其他智能化系统的全面联动,特别是与 IBMS 集成系统要能直接联网通信。
2.1.2 面向用户的综合管理系统
面向用户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是物业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的综合管理。其中,一卡通系统有门禁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是 IBMS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业管理系统可实现设备的台账管理、检修管理、楼宇内平面空间管理、租赁管理、停车场管理、消防管理、三表抄送和投诉管理等。
2.2 能耗监测与能源管理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对能耗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可以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保证电力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人们现代化的节能低碳环保生活将是一种质的改善。同时,基于物联网的能耗监管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再生能源以及减少能源消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施对建筑供热(水)、供暖、水、电、气等用量的分类、分项计量,为建筑物业主提供能耗数据;进一步,通过对建筑中的各类能耗监测、累计、分析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园区管理方或城市管理方提供对能耗的监测和管理。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是一套通过物联网将设备与设备、人与人、人与设备之间进行联通和资源共享的平台,系统通过终端节点的信息采集向上给用户提供设备信息、环境信息和节点信息,又通过分析和收集用户的需求和指令向下连接并控制各个传感器节点的动作单元来操纵设备。整个系统旨在通过信息的充分共享以追求现代楼宇能耗设备的自适应和智能化。
2.3 设备和安全管理
建筑中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比如供配电设备、暖通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电梯、停车场设备、智能化系统设备等,设备采买时均签有售后服务,但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反映至设备厂商,有些厂商本可远程解决的问题但因现场状况不明,还要维修人员往返,耗费人力财力,耽误时间,影响设备使用,给用户造成不便。而建筑设备监控或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设备运行状态监视、自动检测、显示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变化趋势或数据,累计运行时间,提示并记录保养次数和时间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建筑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可以为建筑物业主和设备供应商上传设备运行状态、运行记录等设备资料,或通过监视设备现场的摄像机上传现场视频信号,为建筑物业主和设备厂商提供设备运行状况监视和查询。
2.4智能建筑公共安全系统是社会综合安全防控技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得到社会公共安全信息资源的有力支持。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建筑物公共安全报警信息(报警地点、报警类型、现场音视频信号、监听监视信息)及时上传至城市公共安全部门,根据警情启动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各种预案,为建筑内各种警情的控制与处理提供支持。
2. 5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定点、定时的环境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也可为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的质量监测,而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不仅有对水、气、声环境的监测,还有对热湿环境、光环境的监测,不仅可监测室内也可监测室外,故而可提供环境质量监测所需的各类数据,为改善环境提供支持。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内外或建筑园区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环境、声环境、气环境等),为建筑物业主上传环境监测数据,并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监视、查询环境监测信息。
2. 6 智能化系统管理与维护
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管理的目的是为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智能化系统只有在正常运行中才能发挥其功能效果,实现智能化的真正内涵。目前智能化系统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筑智能化系统承建方(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对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方(建设单位)进行培训,由使用方自己管理,这种方式要求使用方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技术水平;二是由承建方代管的管理方式,因为是专业的智能化公司管理,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因目前服务尚未专业化,在时间和服务上没有保障,因而实施很难有保障。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智能化子系统或集成系统运行状态的远程监视和故障诊断,为建筑使用者或拥有者上传智能化系统运行状态、运行记录、系统监控界面,为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提供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的监视、查询、维护和管理。
3. 结束语
研究表明,智能建筑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影响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目前,智能建筑均有做出不同程度的系统集成,集成系统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智能化系统的优劣。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系统已经是准物联网形态或已是物联网形态,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为物联网提供了数据来源,而物联网在纵向上提高智能建筑的集成化,实现一个个智能建筑真正的互联,最终形成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 姜永东.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智能建筑,2011(1)
篇10
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构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从地铁运营管理和节能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地铁运营的综合成本,以实现地铁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在地铁运营中,设备运行安全和乘客安全始终是地铁管理中的头等大事,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是地铁服务的质量保证;同时,就目前的地铁运营现状来看,国内很多地铁运营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地铁运营成本主要由工资及相关费用、运营能耗、生产维修成本、营运费、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设备折旧、贷款利息等费用组成,其中地铁能源消耗占运营成本比重比较大。因此,如何持续性地降低地铁运营的综合能耗成为地铁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地铁运营公司纷纷立项进行能耗科研课题的攻关,地铁设备节能研究已成为设备厂家以及地铁业主共同关心的主旋律。右图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总体构架。
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分析
1地铁设备系统能耗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然产生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从而造成城市人们出行越来越困难,如何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无法逃避的问题。发展城市公交或者私家车在一定层面上确实能够解决人们出行问题,但是由于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会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城市的污染,发展何种交通工具能够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当今世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同时也不会给城市新增污染问题。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建设成本高,地铁运营过程所消耗的电能也相对较大。根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已开通地铁运营公司对地铁用电负荷的统计分析,地铁运营过程中主要能源消耗集中在列车牵引系统用电,通风空调及给排水用,车站、场段及区间照明,电扶梯用电,通信设备、综合监控设备等弱电设备系统用电等方面。[2]地铁列车牵引用电量比例约占45%(B型车),通风空调、电扶梯合计耗电比例约占50%(南方地区)。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车站照明等电能消耗和约占地铁运营系统总电耗的90%左右,牵引供电、通风空调、电扶梯等设备是节能必须首先考虑的对象。因此,在设计及设备选型过程中,应该对地铁主要用电设备以及持续性运转的大负荷容量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控,并对采用变频等节能技术措施的设备做好经济技术考核和对比分析工作,为不断改善运营管理和节能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一般来说,地铁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包括控制节能、设备节能、管理节能等,根据地铁设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按照地铁系统的特点可分为:(1)线路设计与运营组织节能(2)车辆空调、照明等节能(3)牵引供电系统节能(4)通风空调及给排水系统节能(5)设备监控系统节能(6)电扶梯节能(7)车站、全歼照明系统节能以上所列节能设备系统,一般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均会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对运营设备系统提出节能措施,理论上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但是此时设计并未确定具体设备供应商,设计方案无法完全确定,节能目标还不能完全确定。因此要真正实现节能设计目标,甚至优于设计目标,大量的实施工作还得靠招标后续设计设计联络、设备深化设计、实验验证来实现。而在地铁运营阶段,由于设备系统能耗费用占据运营成本比例非常大,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能消耗是摆在运营公司面前的最大压力。因此,为了达到可持续节能的目标,在设备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实施节能管理,通过构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与系统化的能源监控、明确节能目标管理,有助于地铁系统的总体能源调度,并为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综合监控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成功应用。综合监控系统采用通用性好、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高可靠性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和工控机等网络和计算机产品来构建统一硬件集成平台,采用模块式、类似积木结构的多层软件开发平台定制应用软件,采用通用开放的硬件接口及软件通信协议,以集成和互联的方式与各接入系统实现信息交换,最终实现对地铁各相关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功能和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协调互动功能。低压配电柜、环控电控柜内智能网络的构成是柜内智能仪表通过冗余的现场总线,将数据信息上传至综合监控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确保采集的设备电能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监控系统,而且可靠性高、系统构成简单、经济,也便于集中管理。可见,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工业以太网络等硬件和底层现场总线等基础构架,为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的实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可靠的能源管理分析软件、硬件,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地铁能源管理系统。[3]
3环境、安全因素及视频检测系统
3.1环境与安全因素在地铁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中,由于能源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除了构建能耗指标外,还需将地铁环境的温度、湿度指标作为一个重要的管控因素。对地铁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等进行有效监控,控制通风风量和温升,为乘客提供适宜的乘车环境,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对车站建筑内通风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俗称大系统)、设备用房空调通风系统(俗称小系统)、车站的水系统的设备加以监控,以保证地铁正常运营。对于安全装备要求,在运营管理、系统指挥、设备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存在常规和应急的一系列安全性指令要求,因此在该系统构建中,必须把这些安全因素作为约束性指标,以保障整体地铁系统的安全。
3.2视频检测系统地铁可视化系统分为系统指标和对象指标两大类,对象指标的功能实现则是通过智能视频检测软件来实现,可以进行客流的统计,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多种功能,对乘客的状态、特征、行动轨迹、乘车习惯等进行有效检测,实现对车站各区域环境参数的合理控制,以降低能源消耗。
结语